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2022年比学赶超心得体会(五篇)

2022年比学赶超心得体会(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2 09:33:38
2022年比学赶超心得体会(五篇)
时间:2022-12-22 09:33:38     小编:zd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比学赶超心得体会篇一

会议全文学习了《中共陕西省委关于进一步落实追赶超越要求的通知》和省委副书记毛万春在视频会议上的讲话,并就落实好追赶超越要求进行了深入研究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要充分认识追赶超越的重要意义,认清形势,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奋力实现追赶超越作为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行动指南;要围绕追赶超越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总结近年来的脱贫攻坚工作,准确掌握我省贫困状况、资金投入、工作绩效等在全国所处方位,分析短板不足和机遇优势,为追赶超越摸清底数;要坚持系统思维、扬长补短,认真组织制定追赶超越综合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路径举措等,确保脱贫攻坚追赶超越各项重点任务顺利推进,确保脱贫攻坚为全省追赶超越作出应有的贡献。

会议要求,省扶贫各处室、直属单位要统筹兼顾,切实做好信息系统建设、扶贫对象动态调整、脱贫攻坚工作考核、第三方评估等工作;要着手全面总结今年工作,认真研究谋划明年工作;要结合xx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继续组织搞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确保学习教育和业务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关于追赶超越心得体会二习总书记讲“陕西正处在追赶超越阶段”,这是对陕西发展的新定位,而干部是关键因素。榆林市定边县石洞沟乡书记万光宏说,当前陕西省贯彻落实习总书记“五个扎实”要求、实现追赶超越的关键时刻,“三项机制”应运而生,就是为了用制度激发追赶超越精气神,解决大家在新常态下的一些困惑,为各级干部担当有为、追赶超越提供坚强组织保障。换而言之,只有干部队伍去干,才可能追赶超越,才能落实好“五个扎实”,这项政策出台非常及时,是我省追赶超越的可靠支撑,尤其为基层党政干部干事创业树立导向、搭建平台,为加速推进陕西追赶超越提供新动能。“营造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干事创业环境”,“三项机制”是一剂良方,很及时也非常有必要,陕西省“三项机制”出台后,各级干部对此给予充分好评。这对于我们来讲,就是要建设好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使那些干事创业的干部有盼头、有干头,慵懒散和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没有市场。

“三项机制”是一个有机的制度体系,激励机制是前提,容错机制是保障,能上能下是根本,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激励机制既能激发干部工作热情,又能提高干部工作效率;容错机制既能让干部无后顾之忧、轻装上阵,又能敢闯敢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能上能下机制既能弥补干部管理中退出机制的缺位,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三项机制”有很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与时代性。它不是一个全新课题,而是新常态下有了新表现,需要解决新矛盾。工作中人人都会犯错,领导干部也不例外,但我们却不能怕在创新的过程中因出错而被抓“辫子”、扣“帽子”而畏首畏尾。“三项机制”就是要鼓励干部创新、解除干部后顾之忧、提振干部士气,为大胆创新者松绑、为锐意改革者护航、为敢想敢干者撑腰,形成奋勇争先干事创业氛围。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人员少、事情多、责任大,精力容易分散。我希望“三项机制”把选人用人的聚焦点投向基层,通过多种途径选拨基层一线的优秀干部和人才,着力解决年轻干部不敢、不愿去基层和基层干部流不动、不愿留、不安心的问题。这对于基层干部,年轻干部,或者说想干事的干部来说,是一种肯定和鼓励。在基层工作的广大干部,尤其是长期在一线默默奉献,相对来说上升渠道比较窄,这项政策的出台,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积极奉献的热情,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三项机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制度链条,即能者上、错者容、庸者下,且这一制度链条把外在压力和内部动力相结合,激励和约束相统一,体现出治陕方略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关于追赶超越心得体会三“关键是要干!干!干!”在日前举办的陕西省高校校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xx届六中全会精神研讨班上,省委副书记毛万春向全省高校发出动员令,“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以建设高教强省助力我省实现‘追赶超越’。”

一提起陕西,人们都会说是科教大省,更是高教大省,陕西也常常因此自豪。但是近年来,陕西高等教育却面临十分严峻的“前甩后追”局面。“与陕西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需求能够对接的高效团队和技术领军人才太少,一些学科和研究方向偏离发展需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大量新业态所需技术人才严重缺失,与陕西‘追赶超越’的形势要求不相适应,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需求不相协调。”毛万春说。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视察陕西时,给陕西提出“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特别强调陕西作为高教大省,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走在前列。

如何成为助力“追赶超越”的“生力军”,落实“五个扎实”的“先行者”?陕西省强调,全省各高校要围绕助力追赶超越,审视自身在全球、全国中的位次和对全省的贡献,搞清楚“我是谁”“我在哪”,搞清楚“追赶谁”“超越谁”。要围绕服务“五个扎实”,推进精神立校、特色办校、人才兴校、改革活校、依法治校,实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

党的领导是高校发展的强大动力和保障。针对当前全省高校党建不同程度存在的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的“四化”问题,陕西省要求,要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的领导,要保方向,牢牢把握领导权、主导权、主动权,确保广大师生与党同心同德。要强班子,坚持政治坚定、团结协作、治校有方、清正廉洁、群众满意标准,建设坚强有力领导班子。要优服务,高教主管部门要寓管理于服务,当好高校发展的参谋部、指挥部、保障部。

“我们要对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把六中全会精神和高校综合改革、人才培养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办学质量、人才质量和学校的美誉度,提振追赶超越精气神,加快推进教育强省建设,为陕西省推进‘追赶超越’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陕西省委高教工委书记董小龙说。

比学赶超心得体会篇二

在省委建立实施的干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中,一些干部对能上能下机制心怀畏惧,认为是给自己的工作立了“栅栏”、划了“雷区”,让自己干工作时心里有顾虑、手脚放不开。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不可取的。

通观省管党政干部能上能下试行办法19条内容,破的是难题,立的是规矩,树的是导向。要破的难题,就是有些干部为官不正、廉而不为、懒政怠政的难题。要立的规矩,就是让不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适合追赶超越新要求、不适宜担任现任职务的干部受惩戒、让位子的规矩。要树的导向,就是让全体干部振奋精神、干事创业、勇于担当的导向。我们不能仅仅看到“能上”是一种激励,更要认识到“能下”同样也是一种激励。让干部“能下”,并不是为了处分、排斥哪个干部,而是要通过优胜劣汰、优奖劣罚,进一步激发党政干部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干部切实履行好岗位职责、不负群众期望。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省委建立实施省管党政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就是要让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安全生产、党的建设等方面不能造福一方的平庸者、失职者、不适者下来,让位给能够造福一方的干部。让平庸者下,就是要对那些浑浑噩噩、碌碌无为,干事劲头不足、进取意识不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干部进行调整;让失职者下,就是要对那些履职不力、工作滞后,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进行调整;让不适者下,就是要对那些在全面从严治党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不适应、不会为、不善为、不敢为的干部进行调整。这些干部做不到“能下”、继续尸位素餐,何以面对家乡父老、衣食父母?

干部“能下”,要下得服气。省管党政干部能上能下试行办法根据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扶贫绩效考核和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维稳综治、党的建设等工作不力的责任认定结果,明确了对相关干部进行调离岗位、改任非领导职务、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等调整的7个方面情形,对现有规定中已经量化的作了进一步强调,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排名、年度考核测评结果、贫困人口识别和退出准确率等过去没有量化的作了最大限度地量化,划出了干部下得服气的硬杠杠,目标更加集中、重点更加突出、内容更加具体、操作性更强,真正把规矩立在了先、挺在了前。

干部“能下”,要下得稳妥。试行办法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权责一致、党政同责,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明确了干部“下”的环节和程序。在调整决定做出前,通过对受理的报告进行审核,听取相关单位党委、分管领导和干部群众的意见,确保干部下得准。在调整决定做出后,通过与调整对象谈话,说明调整理由,做好思想工作,确保干部下得稳。对下来的干部,也不是“打入冷宫”置之不理,而是要对能力不足的强化培训、对存在困难的及时帮助解决、对存在问题的及时提醒教育,如果在新的岗位上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突出,经考察符合任职条件的,还可以提拔任职,确保干部还能上得来。

干部“能下”,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各地各部门要准确理解省委精神,让干部通过能上能下、有进有出,受到常态化的激励触动,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追赶超越的精气神,努力实现新常态下的新作为。

在省委建立实施的干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中,一些干部对能上能下机制心怀畏惧,认为是给自己的工作立了“栅栏”、划了“雷区”,让自己干工作时心里有顾虑、手脚放不开。这种认识是片面的、不可取的。

通观省管党政干部能上能下试行办法19条内容,破的是难题,立的是规矩,树的是导向。要破的难题,就是有些干部为官不正、廉而不为、懒政怠政的难题。要立的规矩,就是让不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适合追赶超越新要求、不适宜担任现任职务的干部受惩戒、让位子的规矩。要树的导向,就是让全体干部振奋精神、干事创业、勇于担当的导向。我们不能仅仅看到“能上”是一种激励,更要认识到“能下”同样也是一种激励。让干部“能下”,并不是为了处分、排斥哪个干部,而是要通过优胜劣汰、优奖劣罚,进一步激发党政干部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干部切实履行好岗位职责、不负群众期望。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省委建立实施省管党政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就是要让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安全生产、党的建设等方面不能造福一方的平庸者、失职者、不适者下来,让位给能够造福一方的干部。让平庸者下,就是要对那些浑浑噩噩、碌碌无为,干事劲头不足、进取意识不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干部进行调整;让失职者下,就是要对那些履职不力、工作滞后,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进行调整;让不适者下,就是要对那些在全面从严治党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不适应、不会为、不善为、不敢为的干部进行调整。这些干部做不到“能下”、继续尸位素餐,何以面对家乡父老、衣食父母?

干部“能下”,要下得服气。省管党政干部能上能下试行办法根据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扶贫绩效考核和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维稳综治、党的建设等工作不力的责任认定结果,明确了对相关干部进行调离岗位、改任非领导职务、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等调整的7个方面情形,对现有规定中已经量化的作了进一步强调,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排名、年度考核测评结果、贫困人口识别和退出准确率等过去没有量化的作了最大限度地量化,划出了干部下得服气的硬杠杠,目标更加集中、重点更加突出、内容更加具体、操作性更强,真正把规矩立在了先、挺在了前。

干部“能下”,要下得稳妥。试行办法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权责一致、党政同责,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明确了干部“下”的环节和程序。在调整决定做出前,通过对受理的报告进行审核,听取相关单位党委、分管领导和干部群众的意见,确保干部下得准。在调整决定做出后,通过与调整对象谈话,说明调整理由,做好思想工作,确保干部下得稳。对下来的干部,也不是“打入冷宫”置之不理,而是要对能力不足的强化培训、对存在困难的及时帮助解决、对存在问题的及时提醒教育,如果在新的岗位上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突出,经考察符合任职条件的,还可以提拔任职,确保干部还能上得来。

干部“能下”,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各地各部门要准确理解省委精神,让干部通过能上能下、有进有出,受到常态化的激励触动,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追赶超越的精气神,努力实现新常态下的新作为。

比学赶超心得体会篇三

最近我镇组织了一次"整顿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提升行政效能"集体学习活动,并结合我镇工作实际,讲解了我镇开展"整顿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提升行政效能"学习活动的必要性,就如何开展机关行政效能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本人再进一步通过自学了相关文件资料,现将学习的感受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整顿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提升行政效能是时代的要求。

整顿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提升行政效能,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我校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是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我们肩负着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酉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使命,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关系到我们能否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关系到优化发展环境,推进我镇经济更上一层楼。因此,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是时代的要求,是历史付与我们的责任,我们每个机关工作人员都要充分认识这个活动的重大意义,自觉增强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提升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是优化发展环境的迫切需要。

当前行政效能不高的问题比较突出,影响到发展环境,主要表现在创新能力不强,诚信意识淡薄等,这些问题虽然只是发生在个别部门和干部身上,但影响很坏,降低行政效能,损害政府形象,影响投资环境。当前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优化环境、促进发展这个主题,抓好行政效能制度建设、改革行政管理体制、转变干部作风、提高干部素质这四项重点,着力解决影响机关行政效能的突出问题,建设法治、服务、责任、效能机关,努力实现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办事效率明显提高,发展环境明显优化。

三、建立完善三项制度是提升行政效能的突破口。

一是建立完善首问负责制。首先接受基层和群众要求办理事项的机关工作人员要负责到底,能当场办结的要当场办结,不能当场办结的要告知办结时间。二是严格实行限时办结制。各部门各单位要理顺内部职能关系,优化工作流程,科学设置程序,规定办结时间,杜绝久拖不办、办而不结的现象。对特别紧急的事项要急事急办,随到随办。三是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重点实行行政过错追究制,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努力做到投诉有门、办理有效,有诉必查、查明必处。坚决追究违反有关制度,破坏投资软环境的单位和个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

四、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是提高行政效能的关键。

近年来,各级党政机关在加强效能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体制机制障碍等原因,导致职责不清、推诿扯皮、办事拖拉、效率低下,使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仍然存在,严重影响安徽又快又好发展,影响社会风气和广西的形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直接影响机关行政效能的发挥,必须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解决制约行政效能充分发挥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六个突破":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在简政放权上取得突破;二是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在规范机关行为上取得突破;三是创新服务方式,切实在提高行政效能上取得突破;四是实施绩效考核,切实在推进工作落实上取得突破;五是理顺政府职能,切实在确保政令畅通上取得突破;六是加强信用建设,切实在树立政府新形象上取得突破,解决突出问题。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最终目的是解决存在问题。

比学赶超心得体会篇四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制度建设,始终把制度治党作为管党治党的治本之策。习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近年来,省委针对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干部教育监督管理,以及反“四风”、正党风、转作风出台的一系列制度机制,都体现了严字当头、从严从实、一严到底的全面从严治党新内涵新要求。

这次出台的“三项机制”,鼓励激励是前提,容错纠错是保障,能上能下是关键,三者相互衔接、相互配套、相辅相成,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聚焦于给足动力、激发活力、夯实压力、凝聚合力,更多地体现了严中有爱、宽严相济、刚柔并重的理念和导向,是我省党建制度改革特别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

鼓励激励 给足动力

当前,在新常态下,一些干部的精神世界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少数干部明显不适应,出现了廉而不为、严而慢为、懒政怠政等问题。面对这种情况,要让干部始终保持工作热情和激情,仅靠思想教育远远不够,必要的、正向的褒奖和鼓励不可或缺。

省委出台鼓励激励机制,在原有奖励激励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条款、丰富内容、加大力度,提高含金量和激励性,就是要给干部干事创业注入强劲动力,让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精神上受鼓励、物质上得奖励、政治上有提升;就是要通过树标杆、给实惠、给位子等措施,让干部的精神抖擞起来、动能释放出来、干劲迸发出来,形成争先创优、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人想干事,就会有更多的人来干事;人人都干事,我们的事就会越干越好。只有把鼓励激励机制用好用充分,才能激发干部的内生动力和工作劲头,从而更好地带领群众干事创业、建功立业。

容错纠错 激发活力

对想干事、敢干事的干部来说,允许失败、宽容失误是最大的支持。小平同志曾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就是说,要容许干部在干事创业中出错、纠错、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推动发展。

今天,全面深化改革步入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竞争愈加激烈,面对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广大干部提振信心、大胆探索,勇于担当;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设计,给干事创业者提供宽松的环境和氛围。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省委出台容错纠错机制,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时代要求。容错纠错关键是“容”,就是要为改革创新者加油助力,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创造性开展工作;为勇于担当者壮胆撑腰,引导他们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迎难而上、主动作为;为实心干事者吃下“定心丸”,让他们不气馁、不懈怠、不心寒,更加认真负责地履行职责使命。

只有真正为担当者担当,解除干部的后顾之忧,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干部活力,从而形成人心思进、百舸争流、敢闯敢试的干事创业环境。

能上能下夯实压力

干部能“上”不能“下”,是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短腿”问题。从现行的干部体制来看,对干部“下”、如何“下”,没有一个完全的、系统的、制度化的规定,一些干部占着领导岗位,却不履职尽责,更有甚者,整天抱着“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多干多错不干不错”等观念混日子,严重贻误了党的事业发展,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省委出台“能上能下”机制,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平庸者下、失职者下、不适应者下的鲜明导向,着力破解“下”的问题,这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突破。

能上能下核心在“下”,就是要让那些浑浑噩噩、碌碌无为,干事劲头不足、推动工作不力,不适宜担任现职的干部“下”,让那些在全面从严治党和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不适应、不善为、不敢为的干部“下”,让那些在紧急情况下、急难险重工作中“掉链子”“当逃兵”的干部“下”,通过“下”使我们的干部产生危机感、紧迫感、敬畏感,把工作和事业放在心上。只有让“下”成为常态,才能让争先创优成为常态,从而更好地把党的事业推向前进。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撑。当前,受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复杂形势的影响,县域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面对资源环境制约压力日趋凸显,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内生动力不足,脱贫攻坚、民生建设任务繁重等问题和差距,我们能不能把握新形势、解决新矛盾、战胜新挑战?能不能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好“五大发展理念”?能不能把习总书记“五个扎实”要求落到实处、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的关键,取决于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引领力和战斗力,取决于整个干部队伍内在的动力、活力和压力。

“三项机制”的出台,为各级各类干部谋发展促发展规划了“动力源”、吃下了“定心丸”、装上了“增压阀”,必将对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强有力的助推作用。只要我们把“三项机制”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不折不扣落实省委要求,就一定能让“三项机制”落地生根、释放势能,从而凝聚起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追赶超越的强大合力!

比学赶超心得体会篇五

陕西正处在追赶超越阶段,这是 放眼世界、立足全国作出的科学判断,寄托着党中央和总书记对陕西发展的殷切希望。

去年以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目前追赶超越的思想共识在全省已经形成,助推追赶超越的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的“三项机制”已经建立,现在的关键是立足实际、细化目标,使每一项工作都追赶有参照、超越有方向。

紧盯先进明确目标。追赶超越,首先要搞清楚追赶的对象是谁、超越的标尺在哪里。只有目标搞清了、方位找对了,追赶才能少走弯路,超越才能有的放矢。

具体到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就是要进一步开阔思路、开阔胸襟、开阔眼界,保持比学赶超的精气神,瞄准一流对标,紧盯排头定位,确定自己的目标、方向。

同时,认认真真学习好经验好做法,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在不断缩小差距中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着眼短板明确目标。木桶效应告诉我们,木桶容量取决于最短的木板。只有找准短板、补齐短板,实现各个方面的均衡发展,追赶超越才有坚实的基础。对不同地方和部门而言,短板有显而易见的、也有隐藏较深的,有影响当下的、也有涉及长远的,有“先天不足”形成的、也有工作不力造成的。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从最紧迫的问题入手,拿最要害的症结“开刀”,逐项研究解决问题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努力使追赶超越的步伐走得更稳健。

立足机遇明确目标。机遇是发展的“助推器”,能不能发现和用好机遇,既体现干部的认知能力,又体现领导水平,更体现工作本领。机遇往往青睐有准备的人,这就要求我们练好内功、积蓄势能,跳出“城墙思维”、解除思维定势,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和发展大局,找出同频共振的契合点,为追赶超越打牢坚实基础。一旦机遇来临,就要乘势而上、精准发力,把机遇优势转化为追赶超越的胜势。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