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2023年白血病的观察要点及护理常规(3篇)

2023年白血病的观察要点及护理常规(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1 16:39:32
2023年白血病的观察要点及护理常规(3篇)
时间:2022-12-21 16:39:32     小编:zd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白血病的观察要点及护理常规篇一

2、注意忌降压过度:降压过度是诱发脑梗塞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正确应用降压药。用药过程中要坚持定期测量血压,调节剂量,切不可自己随便加大剂量。

3、注意忌劳累过度或休息不好:劳累过度或休息不好易引起血压波动或血液动力学发生改变,易引起脑血栓的形成。

4、注意忌生活不规律:道理同劳累过度一样,是导致脑梗塞复发的诱因之一。

5、注意忌嗜烟:烟中的尼古丁可损害血管内膜,并能引起小血管收缩,管腔变窄,因而容易形成血栓。

6、注意忌酗酒:大量引用烈性酒,对血管有害无益。据调查,酗酒是引起脑梗塞的诱因之一。

7、注意忌暴怒或忧郁:情绪恶劣,尤其是暴怒或长期忧郁、焦虑,可引起血管神经调节失常,或导致脑血管收缩,是诱发脑梗塞的重要诱因。

8、注意忌受寒:寒冷的刺激,不仅可引起小血管收缩,还可引起血液粘稠度增加,易诱发脑梗塞,所以冬季往往是脑血栓的高发季节,这个季节对脑血栓的二级预防尤为重要。

9、注意忌高脂肪、高热量饮食:若连续长期进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可使血脂进一步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动脉样硬化斑块容易形成,最终导致脑梗塞复发。

10、注意忌剧烈呕吐和腹泻引起的脱水:由于脱水可使血液粘稠度增高,因而,各种原因导致的脱水,都可以诱发脑梗塞复发,病人及其家属应对此提高警惕,若出现脱水倾向应及早治疗

白血病的观察要点及护理常规篇二

白血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国内治疗的疗程要求达到5年[3]。白血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毒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常常大于疾病本身所致的症状。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了解化疗方案、化疗药物的作用机理、用法和毒性反应,按时准确给药,可预见性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和减轻毒性反应。本研究表明,化疗药物对白细胞数目的影响最大;常用的四种化疗方案所出现的副作用差异无显著性;对化疗患者的心理、饮食、生活指导,可有效的减少化疗副作用的发生。

3.1 心理护理 心理社会因素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白血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期有明显的相关性,为此对白血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并越来越受到重视,合理的心理护理,可起到药物所不能达到的作用。我们通过对观察组131例患者在整个化疗过程中在全面收集患者的主、客观资料的基础上,对心理社会资料也进行系统的评估,并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经过反复多次的心理指导,观察组所出现的化疗副作用明显比对照组少,均能以良好的心态完成整个疗程。

3.2 化疗副作用的预防护理

3.2.1 药物外渗与继发性静脉炎 多数化疗药物有强烈的刺激性,如外渗可致剧烈疼痛、组织坏死甚至造成肢体断残,有些化疗药无明显外渗亦继发静脉炎。因此在注射化疗药物时选择血管尤其重要,对多次化疗及外周静脉血管较细者宜用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穿刺置管。上述部位血管径粗,血流速度快,药物与管壁接触时间短,既减轻化疗药物对局部血管的刺激症状,又避免静脉炎的发生。由于在化疗过程中我们注意以上的各个环节,两组患者均无药物外渗及静脉炎发生。

3.2.2 胃肠道反应 化疗药物刺激呕吐中枢引起的恶心、呕吐是化疗后常见的早期症状,其发生率为80%~90%,重度呕吐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和体重下降,并增加患者对化疗的恐惧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的顺应性[4]。在化疗前做好解释工作及给止吐、镇静剂;注意加强饮食护理。化疗所致的消化道反应出现的时间和反应程度除与化疗药物的种类有关外,常有较大的个体差异[5]。我们对观察组的患者给予制定饮食计划,嘱患者严格按饮食计划在规定时间内进食,研究表明胃的充盈度与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有着密切的关系,观察组于化疗当天7点钟进食,过3h后再进行化疗,此时胃已经排空,可有效地减轻胃肠道反应症状;观察组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于化疗药物所致的恶心、呕吐机制复杂,涉及多巴胺、阿片、5-羟色胺等多种受体和许多相关因素,单一药物很难达到预期目的,有学者提出“平衡抗吐”的概念[6],以期通过多种药物联合应用达到最佳效果。

3.2.3 骨髓抑制反应护理 治疗白血病的大多数化疗药物不同程度地造成骨髓抑制,其中以白细胞减少最为明显,两组患者在化疗后白细胞数明显降低。当粒细胞<0.5×109/l时,感染的发生率增高,而粒细胞<0.1×109/l时,败血症及其它严重感染更易出现,在患者化疗过程中,我们注意测量体温,做好保护性隔离,整个化疗过程中密切监测血象,在化疗前我们做好卫生健康宣教,加强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口腔、皮肤、肛周护理,减少了机会感染。血小板减少可有出血倾向,颅内出血是白血病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应注意观察颅内出血的先兆症状,若患者突然视力模糊、头晕、头痛、呼吸急促、喷射性呕吐,甚至昏迷,提示颅内出血的可能,应及时给予处理。贫血是化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目前有2种方法来纠正肿瘤相关贫血,通过输血迅速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或者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ed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治疗,由于输血有一定的危险性和不良反应,使用rhepo治疗相关贫血有效,可减少输血率,改善生活质量[7]。

3.2.4 黏膜、皮肤反应 抗代谢药,特别是大剂量使用时,常引起严重的口腔炎,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加强口腔护理,用有效的漱口液含漱,避免进食有刺激性的食物。由于免疫功能低下,两组患者中有6人并发带状疱疹,出现低热、局部皮肤灼热感及阵发性神经性剧烈疼痛,经加强皮肤护理,并给予止痛剂等处理后症状缓解。阿霉素、环磷酰胺、甲氨喋呤等抗肿瘤药,在阻止肿瘤细胞的同时,又可抑制毛球的有丝分裂,使毛根细胞不能更新而致脱发。脱发常发生在化疗2~3周后,特别是短时间内头发大量脱落,患者难以接受这一事实,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年轻的女性患者尤为突出,目前尚无有关使用药物来减轻及预防脱发的报道,但随着对减轻化疗副作用的研究,可以通过采取不同护理手段来达到预防或减轻脱发的目的。常用的有头置发带、止血带阻断法、头颈部使用海绵持续冷敷或使用冰帽等方法使局部血流受阻或缓慢,以减少化疗药物对毛囊的抑制和损伤,从而有效地预防和减轻脱发。在化疗前最好让患者把头发剪短,以免看到过多头发脱落而恐惧,并教会患者适当的修饰方法,如戴帽子、假发等。

3.2.5 心肌损害 蒽环类、三尖杉酯碱可致心脏毒性,表现为心肌炎、心动过速、严重时可出现传导阻滞。对化疗患者要勤测心率、脉率,注意其速率、节律,用此类药物前、中、后做心电图,发现异常及时给予处理,同时使用一些保护心脏的药物,如辅酶q10、维生素c、维生素e等;化疗药物的缓慢静滴可减轻心脏毒性,两组患者均无心肌损害发生。

3.2.6 肝肾功能损害 巯嘌呤、甲氨喋呤、左旋门冬酰胺酶对肝功能有损害作用,用药期间观察患者有无黄疸、并定期监测肝功能。多数抗肿瘤药物由肾脏排出,用药后,由于癌组织迅速崩解,易产生高尿酸血症,严重时可形成尿酸结晶,堵塞肾小管,导致肾功能衰竭。部分药物如甲氨喋呤,当大剂量使用时,其代谢产物可溶性差,在酸性环境中易形成黄色沉淀物,环磷酰胺以原形排出,入量不足易引起出血性膀胱炎,特别是患者在缺水时,不但使膀胱内药物的浓度升高,而且停留的时间延长,加重对膀胱的刺激。因此需保持患者水化和尿的碱性化,每日入量保持在5000ml以上,尿量3000ml以上,测定ph值,使尿ph值>7;并给予碳酸氢钠和抑制尿酸形成的别嘌呤醇,鼓励患者多饮水,准确记录出入量,避免进食酸性食物。

3.2.7 其它副作用 长春新碱可引起末梢神经炎而出现手足麻木感,告诉患者停药后可逐渐消失;近年来,随着化疗方案的不断改进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广泛开展,使得白血病患者的完全缓解期和无病生存期得到延长,髓外复发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复发率明显增加,文献报道[8]白血病患者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复发的发生率为2.0%~8.8%,且呈上升趋势。当为患者进行鞘内注射化疗药物时,推注药物宜慢,注毕去枕平卧4~6h,注意观察有无头痛、发热等反应。

通过研究,对观察组131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使用化疗的药物毒副反应进行了系统长时间观察和护理,摸索出了血象的动态变化及毒副反应时间规律,对于合理的防护,保障在剂量化疗的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随着白血病治疗技术的进展,较多可供选择的方案以及治疗的有效性,使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得以延长,生存质量得到提高。白血病的护理也得到了极快的发展,护士通过采取各种护理措施及加强护理减轻化疗副作用等方面,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白血病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尚有许多治疗护理方面的问题有待于研究解决。

白血病的观察要点及护理常规篇三

常见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与贫血致组织缺氧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中性粒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有关。

3.潜在并发症:

(1)出血:与血小板减少有关。

(2)抗肿瘤治疗的副作用:与化疗药物及放疗的毒性作用有关。

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疾病及化疗致食欲下降、营养消耗过多有关。

5. 有执行治疗方案:无效的危险(risk for in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herapeutic regimen)与治疗方案复杂、治疗时间长、病人难以接受、以及家长缺乏白血病的知识有关。

护理措施

1.休息:白血病患儿常有活动无耐力现象,需卧床休息,但一般不需绝对卧床。长期卧床者。应常更换体位、预防褥疮。

2.预防感染:感染是导致白血病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白血病患儿免疫功能减低,化疗药物对骨髓抑制常致成熟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使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粒细胞减少或缺乏和免疫功能下降是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越久,感染的威胁愈大。预防感染可采取以下措施。

(1)保护性隔离:白血病病人应与其它病种病人分室居住。以免交叉感染。粒细胞及免疫功能明显低下者,应置单人病室,有条件者置于超净单人病室、空气层流室或单人无菌层流床。普通病室或单人病室需定期进行紫外光照射、戊二醛熏蒸。限制探视者的人数及次数,工作人员及探视者在接触患儿之前要认真洗手。

(2)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进食前后用温开水或口泰液漱口。宜用软毛牙刷,以免损伤口腔粘膜引起出血和继发感染。如有粘膜真菌感染可用氟康唑或依曲康唑涂擦患处。勤换衣裤,每日沐浴有利于汗液排泄,减少发生毛囊炎和皮肤疖肿。保持大便通畅,便后用温水或盐水清洁肛门,以防止肛周脓肿形成。

(3)观察感染的早期表现:每天检查口腔及咽喉部,有无牙龈肿胀,咽红、吞咽疼痛感,皮肤有无破损、红肿,外阴、肛周有无异常改变等,发现感染先兆时,及时处理。对合并感染者可针对病原选用2~3种有效抗生素口服。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进行任何穿刺前,必须严格消毒。各种管道或伤口敷料应定时更换,以免细菌生长。

3.出血护理:出血是白血病患儿死亡的又一主要原因。出血护理参阅本章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护理措施。

4.使用化疗药物时应注意:

(1)掌握化疗方案、给药途径、密切观察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鞘内注射时,药物浓度不宜过大,药液量不宜过多,应缓慢推入,术后需平卧4~6小时以减少不良反应。

(2)熟练穿刺技术。化疗药物多为静脉途径给药。且有较强的刺激性。药物渗漏会引起局部疼痛、红肿及组织坏死。注射时需确认静脉通畅后方能注入。光照可因起某些药物分解。如甲氨蝶呤静脉滴注时需用黑纸包裹避光,以免药物分解。操作时最好戴一次性手套保护,以免药液污染操作者。

5.输血的护理:骨髓暂时再生低下是有效化疗的必然结果。白血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需输血液成分或输血进行支持治疗。输注时应严格输血制度。一般先慢速滴注观察15分钟,若无不良反应,再按患儿年龄、心肺功能、急慢性贫血及贫血程度调整滴速。输血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

6.增加营养,注意饮食卫生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鼓励患儿进食。食品食具应消毒,水果应洗净、去皮。

7.消除心理障碍:

(1)热情帮助、关心患儿。让年长患儿认识珍惜生命的重要意义,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2)向家长及年长患儿介绍白血病有关知识。宣传儿童白血病的预后已有很大改善。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率达95%以上,5年以上存活者达70%左右,部分患儿已获治愈。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初治完全缓解率已达75%左右。目前已公认白血病不再被认为是致死性疾病。

(3) 阐述化学药物治疗是治疗白血病的重要手段。让家长了解所用的化疗药物、剂量、副作用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合并感染、出血、血尿、脱发等)。了解定期化验(血象,骨髓、肝、肾功能、脑脊液等)的必要性,以及患儿所处的治疗阶段。使患儿能积极接受治疗,使治疗方案有效进行。

(4)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让患儿家长交流与护理、治疗配合的经验,讲述不坚持治疗带来的危害。

(5)定期召开联欢会,让新老患儿家长交流体会。 让初治者看到已治愈者的健康状况、从而增加治愈的信心。

8.缓解后的护理:白血病完全缓解后,患者体内仍有残存的白血细胞(约107个),这是复发的根源,还需坚持化疗。化疗间歇期可出院,按医嘱给药及休养。已持续完全缓解1~2年者,化疗间歇期可上学,但应监测治疗方案执行情况,并教给家长进行护理的技术。

9.健康教育:鼓励患儿学习,注意体格锻炼,增强抗病能力。使患儿的疾病、心理均获得治愈。持续完全缓解停止化疗者,应嘱定期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复发征象。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