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2022年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心得体会(6篇)

2022年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心得体会(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20 14:54:34
2022年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心得体会(6篇)
时间:2022-12-20 14:54:34     小编:zdfb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心得体会篇一

通过本次学习的《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让我对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有了直观的感受;使我明白了 “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等问题。 新课程改革为物理教学确立了全新的理念,在课程目标上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在物理学习的内容上强调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在物理学习的方式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并充分考虑和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必须树立新的学生观,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学科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其中还提出“学习目标和课标相关陈述要有相应内容 ,方法与学习目标要相匹配”。从学习的反思中使我深刻的领悟到了,要从课标出发,处理好教材;尊重教材,灵活运用教材,研发教学资源;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关注做好教学设计。

我们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及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评价目标多元,不仅指评价知识,技能,还包括认真、态度、乐于助人。评价方法多样,不只是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要关注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它对课程实施具有很强导向,评价的主要数学学习结果、过程、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把理念变成行动,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数学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指目标多元,方法多样,重过程结果。评价目标的多元化,知识技能评价与解决问题能力评价相结合。我们还要尽量减少单纯的知识技能的评价。教学中要在解决综合性问题和任务性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多种目标的评价。正确把握知识与技能评价的要求。评价多元不是不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我们是要改变过去单纯重知识,技能评价方法。评价还要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指学习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前者是在教学过程中评价,后者是通过情境性问题进行评价。过程评价不是对做题过程进行评价,还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学习过程的评价靠教师平时的观察,而且应把课堂表现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部分。另外,还要看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我们在评价中应改进评价标准,将认知评价与情感评价相结合,体现评价方法多样化。

新课程标准倡导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应以帮助教师改进与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为主。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评价,被评教师可以充分把握自己的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强化正确的、有利于教育目标实现的教育行为,改正不良的、不利于教育目标实现的教育行为,从而使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得到优化与提高。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评价目标及评价指标的学习与理解,可以使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更加科学,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而达到改进与提高的目的。再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激励教师不断进步。课堂教学评价通过肯定成绩或进步,指出缺点与不足,可激发教师产生正确的工作动机和积极的情感,从而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充满生命力,教师同样需要激励性评价。

这次课程评价要真正跟上时代的发展和课程的改革,须保持开放的态势,不断吸收新思路、新观念,更新评价内容,采用新方法,以新的内涵和形态给学生以启迪。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心得体会篇二

最近我对《语文课程标准》再次进行了学习。通过学习,我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在学习中我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观点,下面把我的一些教学做法和我的一些教学设想写出做为下步语文教学继续努力的方向。

1、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不理解的字词借助手中的工具书或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提前解决。

2、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

3、熟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想一想自己读懂了什么,思考自己那些地方还没有读懂。

课内探究过程中做到具体解决学生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学生问题解决的前提下,再解决老师提出的学生尚未想到的问题。此环节的实施,关键要做到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合作探究学习为辅,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从而做到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课后巩固就是要求学生做到对当天学到的内容进行及时巩固复习,在教学中我采用课堂随堂检测卡的形式。课外拓展就即咱们平常所说的以一篇带多篇,通过学习一位作者的一篇文章拓展、激发学生去阅读这位作者的其它文章;通过学习一篇文章推荐、激发学生阅读其它相似的文章等。

《语文课程标准》课程阶段目标中指出第三学段的学生在阅读中要做到“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对于我们有59人的这个大班怎样完成课程目标中的这些要求呢?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名言警句背诵、古诗文诵读、中外经典品读三管齐下的办法。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心得体会篇三

我们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就感受到有些基础知识强调了很多次了,可学生依然是出错很高,这是因为学生在最初学习时没有很好地夯实基础,没有记扎实。我们老师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只是口头强调或单纯地让学生改错是不行的,可通过追本溯源的方法,让学生了解这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明确这字在这里的含义,真正做到理解性记忆。

比如:好多同学写初时左边写成视部旁,而不是衣部旁,在纠正学生这一问题时,老师可以借助《说文解字》上对初的注释,借助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它的本意,了解此字由“衣”、“刀”组成,表示开始拿剪刀做衣服的时候,本义是“开始”,如《易经》中说“初吉终乱”,就是用的这个意义。后来引申为“本原”、“从前”等。这样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借助图片,学生就不容易记错啦。再比如学生在背诵诗词时容易把字写成别字,让学生注意一下意思后就不容易写错啦,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好多同学习惯把“婵”写成“蝉”,和学生强调这里的“婵娟”本指美好的女子,这里指月亮,与动物的蝉自然也就没有关系了。

1. 一定要基于课程标准来备课、上课。只有知道要教什么,要重点让学生把握什么,才会在课堂上有的放矢,才能很好地把握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教学内容等。

2. 教学过程中多关注文学素养,而不仅仅是多关注考点。特别是七、八年级的老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带领学生真正去了解文本、深挖文本、感受文本,而不仅仅是从解题的角度去上课,那样学生只会觉得课堂越来越无趣,我们老师要在授课过程中多多关注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3. 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记笔记的好习惯,进而学会运用。语文学科是需要大量积累的,如果学生上课没有养成及时做笔记、积累的习惯,那他们的知识是散的,不会形成体系,这就更做不到举一反三,因此,我们老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慢慢教会学生积累语文知识的方法,不要让他们记得不成体系,或有的同学不记,这样他们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只有日常多积累,他日才会多输出。

4. 教学过程中也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每科有每科的特点,学习方法是不相同的。而且语文的各项内容的学习方法也不尽相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具体方法。

相信,我们只要认认真真地去一节课、一节课地上好每一节课,脚踏实地地做,我们学生的语文成绩一定能有所提升。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心得体会篇四

;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的心得体会 郭瑞苹   本次学习的《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让我对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有了直观的感受;
使我明白了,我们平时的教学多数是基于教材或基于评价的教学,我们必须深入思考“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等问题,始终保持“课程标准、课堂教学、评价一致”。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是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强调的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等。教师必须树立新的学生观,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学科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其中还提出“学习目标和课标相关陈述要有相应内容 ,每单元、每课都要进行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明确教学目标,活动设计与学习目标要相匹配”。从学习的反思中使我深刻的领悟到了,要从课标出发,处理好教材;
尊重教材,灵活运用教材,研发教学资源;
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关注做好教学设计。我们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及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评价目标多元,不仅指评价知识,技能,还包括认真、态度、乐于助人。评价方法多样,不只是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要关注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它对课程实施具有很强导向,评价的主要数学学习结果、过程、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把理念变成行动,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数学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指目标多元,方法多样,重过程结果。评价应贯穿于整节课,而不是下课时的总结评价。评价目标的多元化,知识技能评价与解决问题能力评价相结合。我们还要尽量减少单纯的知识技能的评价。我们是要改变过去单纯重知识,技能评价方法。评价还要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指学习过程,解决问题的过程,前者是在教学过程中评价,后者是通过情境性问题进行评价。过程评价不是对做题过程进行评价,还包括学生的学习过程评价。学习过程的评价靠教师平时的观察,而且应把课堂表现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部分。另外,还要看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我们在评价中应改进评价标准,将认知评价与情感评价相结合,体现评价方法多样化。

新课程标准倡导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应以帮助教师改进与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为主。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评价,被评教师可以充分把握自己的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强化正确的、有利于教育目标实现的教育行为,改正不良的、不利于教育目标实现的教育行为,从而使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得到优化与提高。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评价目标及评价指标的学习与理解,可以使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更加科学,使自己的教学行为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而达到改进与提高的目的。再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评价,激励教师不断进步。课堂教学评价通过肯定成绩或进步,指出缺点与不足,可激发教师产生正确的工作动机和积极的情感,从而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充满生命力,教师同样需要激励性评价。

    这次课程评价要真正跟上时代的发展和课程的改革,须保持开放的态势,不断吸收新思路、新观念,更新评价内容,采用新方法,以新的内涵和形态给学生以启迪。

相关热词搜索:;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心得体会篇五

本标准说明了钢模板的组成,结构形式,规定了钢模板的设计要求,加工制作要求、检验方法及标志、保管和运输等。

一、钢模板组成基本规定

1、钢模板由面板系统、支撑系统、操作平台系统及连接件等组成。

2、组成模板各系统之间的连接必须安全可靠。

3、钢模板的支撑系统应能保持钢模板竖向放置的安全可靠和风荷载作用下的自身稳定性。

4、钢模板应能满足现浇混凝土体成型和表面质量效果的要求。

5、钢模板结构构造应简单、重量轻、坚固耐用、便于加工制作。

6、钢模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应能整装整拆,组装便利,在正常维护下应能重复周转使用。

二、钢模板的设计要求

1、钢模板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质量要求及施工设备和材料等结合施工工艺进行设计。

2、钢模板中的钢结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017«钢结构设计规范»。大模板、滑升模板等设计还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113«滑动模板工程技术规范»的相应规定。

3、钢模板设计时板块规格尺寸宜标准化。

4、钢模板各组成部分应根据功能要求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进行设计计算。

5、钢模板设计时应考虑运输、堆放和装拆过程中对模板变形的影响。

6、钢模板设计时应考虑组装方便便捷,连接处采用定位销孔。

7、钢模板设计最终应考达到的要求有:签字齐全的设计图纸、工装图、排料图、工艺图、技术标准、作业指导书等技术文件,必要时。应有刚度、强度、稳定性的核算。

8、在材料选用上,为保证模板结构的承载能力,防止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脆性破坏,应根据模板体系的重要性、荷载特征、连接方法等不同情况,选用合适的钢材型号和材性,且宜采用q235钢和q345钢。

9、模板的钢材质量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规定:

10、具体要求:

①钢模板的面板应选用厚度不小于5mm的钢板制作,材质不低于q235a的性能要求。

②钢模板的法兰采用钢板或角钢,横筋、竖筋采用型钢或钢板制作,材质宜与钢面板材质同一牌号,以保证焊接性能和结构性能。

③钢模板的背杠及桁架采用型钢制作,材质不低于q235a的性能要求。

④钢模板的吊环应采用q235a材料制作并应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严禁使用冷加工钢筋。

⑤钢模板对拉螺栓材质硬不低于q235a的钢材制作,应有足够的强度承受施工载荷。

⑥钢模板的面板、法兰、横筋、竖筋、背杠、桁架及吊耳等的设计按表8进行归类标准化设计。

三、

钢模板的加工制作要求

1、原材料要求

①钢板的厚度、型钢的规格尺寸、材料外观质量要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规定,对尺寸超差和严重锈蚀者不得使用。

②焊接材料要符合设计要求,并且与母材相配匹,不应使用药皮脱落、焊芯生锈的焊条和受潮的焊剂。焊接材料质量要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规定。

2、下料要求

①所有材料下料后必须清理毛边。

②下料方法有手工或半自动切割机划线下料、样板划线下料、数控切割机下料、剪板机定位下料。采用手工或半自动切割机划线下料,所划切割线必检,每件零件进行检验;采用样板划线下料,先对样板进行检验,后对首件进行检验,再在下料过程中进行抽检。采用数控切割机或剪板机下料,先对号料及定位进行检验,后对首件进行检验,再在下料过程中进行抽检。

③面板下料采用数控切割机或半自动切割机或剪板机下料,保证几何尺寸精度。下料尺寸长、宽误差为(0、±1毫米),板边不直度误差≤±0.5毫米,对角线差≤±1.5毫米,同规格的板料尺寸大小要一致。如果出现超差的面板,要进行修整打磨。

④如果面板需拼接,必须是拼接完后取方下料。

⑤模板面板不允许有划痕、擦伤、锤击、严重锈蚀等缺陷,表面光滑平整(平面度≤2mm)。

⑥型材下料采用样板划线机械切割下料或火焰切割下料,打磨切割面,有角度的必须用专用样板量具检验合格方可使用,保证几何尺寸精度。所有型钢筋板下料尺寸为l(+0、-1)。

3、钻孔要求

①法兰连接螺栓孔加工有钻孔和冲孔两种方式。对于批量小或尺寸大的零件,采取钻床钻孔方式,对于批量大的法兰常采用冲床或液压联合冲剪机冲孔方式。

②法兰叠加钻孔,叠加高度不大于70mm,找正基准面对齐后点固,并做好相邻处标识。

③法兰连接孔采用专用模具钻孔,连接孔距面板偏差≤0.5mm;任意孔距误差≤0.5mm,孔距累计误差≤1mm,不允许因连接孔对不上而任意割孔。

④严禁手工气割成孔(含拉杆孔)。

4、拼点焊组对要求

①点焊前对各种材料都应校直、校平。

②采用手工电弧焊点焊,焊高4mm。组焊定位基准为法兰一端(此端与端孔尺寸公差±0.5mm)和面板边。面板与法兰板拼点缝隙,局部不大于1mm,横筋、竖筋与法兰板拼点缝隙,不大于2mm,与面板缝隙局部不大于1mm。

③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进行焊接,焊接前必须按要求做好焊接间距、焊长标识,便于施焊。

焊接焊满,塞焊孔大小为由14,距角钢边缘18mm,间距150mm。

b)法兰与法兰、横筋、竖筋满焊,焊高6mm;横、竖筋之间采用交错断续焊,焊长30mm,间隔40mm,焊高5mm。

c)面板拼接缝≤0.5mm,一般情况正面不焊,若要求焊接,则正面焊缝要磨平抛光,打磨宽度距接缝两侧各15mm且均匀一致。

d)严禁在使用面焊接打火、焊接其他辅助件、不允许有锤痕、划伤等缺陷。

e)所有焊缝平整光滑,无气孔、夹渣、裂纹、漏焊等焊接缺陷。

5、整体组装要求

①面板表面光滑平整,无锈蚀、麻坑等缺陷,无划痕、锤击痕迹。

②模板表面平整度不大于2mm;模板面周边直线度不大于1mm/2m。

③模板长、宽误差5‰且

④相互拼装错台≤l

mm,缝隙≤1

mm。

⑤法兰连接孔拼装配合准确,孔壁错台最大误差≤1

mm。法兰平直,横、竖筋板成一条直线,并均匀分布。

⑥整体拼装后,外观质量要美观,所有线条要横平竖直。

6、涂装要求

①喷漆前必须清理焊渣及各种工艺焊点、毛刺、铁锈等。

②面漆要求喷蓝色,喷漆表面均匀、细致、光亮、完整、色泽一致,不得有粗糙不平、漏漆、错漆、皱纹、针孔及严重流挂等缺陷。

③喷两道漆,并在外表面喷上编号,要求字体一致。

④模板表面涂防锈油。

四、检验方法

1、面板的几何尺寸采用同一规格卷尺测量。

2、模板其它部位的尺寸用卷尺测量。

3、模板的平整度、直线度采用≥2米靠尺检查,缝隙用塞尺检查。

4、模板外观质量用目测方法检查。

五、检验规则

1、原材料检验

①原材料进场时,重点对钢板的厚度、型钢的规格尺寸、材料外观质量进行验收,对尺寸超差和严重锈蚀者不得使用。

②对于焊接材料要注重按照设计要求以及母材相配匹的原则,焊条焊剂不应使用药皮脱落、焊芯生锈的焊条和受潮的焊剂。

2、加工过程检验

做好首件检验和过程检验,并做好检验记录。

3、成品检验

组装后的每批模板都应对其尺寸、外观等进行检验,具体按表9检验。

表9

模板组装尺寸允许偏差

名称

允许偏差

检测方法

模板总长、总宽

0.5‰且

用钢卷尺测量

模板总高度

0.5‰且

用钢卷尺测量

模板平整度

r

用12米靠尺检测

模板直线度

≤1mm/2m

用/2米靠尺检测

拼接缝隙、错台

≤lmm

用塞尺检测

模板外观质量

模面光滑平整,无锈蚀、麻坑

目测方法

4、模板整体在厂内应进行试装检验,由质检部门检查验收,并出具合格证。

六、标志、保管和运输

1、标志

①对每块模板应有编号记录。

②每种产品应有合格证,合格证应包括以下内容:

a)制造厂名;

b)产品名称;

c)加工数量;

d)用户单位名称;

e)出厂编号;

f)出厂年月;

g)检验员号。

③模板外表面应按公司标识规定做好标识。

2、保管与运输

放时,应加垫木,叠放高度不宜超过2m;不允许露天堆放。

②模板在运输车辆上的支点、伸出的长度及绑扎方法均应保证模板不发生变形,不损伤表面涂层。不允许从车上推下模板的方式卸车。

墩模检验规程

目的为加强质量管理,规范桥墩模型质量检测行为,明确检测项目和标准,依据相关标准,制定本检验规程。

范围

适用于桥墩模型的检验。

职责

3.1公司技术部负责技术标准;分公司技术部负责生产图纸和工艺性文件。

3.2质量服务部根据技术条件编制检验规程。

3.3质检站监督、检查、指导工序检验,并进行成品检验。

3.4分公司按产品相关的技术条件和本检验规程组织原材料进货检验和过程检验。

4检验依据

《模板技术条件》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及验收规范》

《铁路桥涵施工规范》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铁路桥涵设计规范》

tbj2-96

《过程检验控制程序》

《出厂产品检验和型式检验控制程序》

5检验规定

5.1进货检验

分公司采购部门负责原材料、外购件、外包产品的自验和委托检验,质检部门按检验规程进行原材料、外购件、外包产品进厂复检和验证。所有进货检验资料一式三份,分别由分公司采购部门和质检部门、质检站各持一份。

5.1.1原材料检验

5.1.1.1验证原材料生产厂提供的材质证明书或者复印件。

5.1.1.2验证原材料各项指标符合相应的材料标准。

5.1.1.3对设计有复验要求的钢材进行化学成分化验;必要时对圆钢进行进厂材质复检及机械性能试验。

5.1.2焊丝、焊条

购。验证焊材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等。

5.1.3油漆

油漆品名、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并在合格供方内实施采购。验证油漆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中文标志及检验报告等。

5.1.4外包产品检验

5.1.4.1外包产品件应当有合同(协议)及其进厂检验(验证)记录,其名称、型号、规格(参数)应当符合规定。

5.1.4.2采购部门将厂家检验记录提供给分公司(厂)质检部门,由其进行进厂复检,验证外包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参数)符合要求。

5.2过程检验

工序过程检验由分公司质检部门进行。

5.2.1下料控制

5.2.1.1号料检验

表1原材料放样尺寸公差

(单位:mm)

序号

允许公差

划针号料

±0.5

石笔及粉线号料

±1.0

5.2.1.2焰割尺寸检验公差不得超过表2的规定。

表2

焰割尺寸公差

(单位:mm)

序号

允许公差

自动(仿型)焰割

±1.0

精密焰割

±1.0

坡口角度

±5°

5.2.1.3首件要进行自检,制作单位工序检验员认定后方可批量下料。型钢筋板下料尺寸允许公差l(+0,-1)。

5.2.1.4面板表面光滑平整、无锈蚀、麻坑等缺陷,工件面板采用数控切割下料,面板下料每件必检,此为关键工序检验。

表3

下料尺寸公差

(单位:mm)

序号

允许公差

模板长、宽尺寸

±1

模板板边不直度

≤0.5

模板对角线差

≤1.5

5.2.2钻孔检验

5.2.2.2钻孔公差见下表要求

表4

钻孔尺寸公差

(单位:mm)

序号

允许公差

相邻两孔距

±0.5

两极边孔距

±1.0

连接孔距面板偏差

±0.5

5.2.3工装检验

模板重要部件对焊应在专用平台、对焊工装上进行,用经过检定的水平仪检查平台的平面度,用经过检定的水平仪及盒尺、卷尺等器具检查对焊工装,确保工装精度高于工件精度。

5.2.4组焊工序的检验

5.2.4.1组焊定位基准为法兰一端(此端与端孔尺寸公差±0.5mm)和面板边。面板与法兰板拼点缝隙,局部不大于1mm,横筋、竖筋与法兰板拼点缝隙,不大于2mm,与面板缝隙局部不大于1mm。

5.2.4.4模板接缝错台及缝隙要求≤0.5mm

5.2.4.5联结孔距偏差≤1mm(以面板为基准);

5.2.4.6不允许存在因连接孔对不上而任意割孔的行为;

5.2.4.7模板面周边直线度≤1mm/2m;

5.2.5焊接过程检验(特殊过程检验)

5.2.5.1焊接必须由考试合格的焊工担任,施焊部位应有焊工标识代码。

5.2.5.2采用手工电弧焊点焊,焊高4mm。

5.2.5.3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进行焊接,焊接前必须按要求做好焊接间距、焊长标识,便于施焊。

5.2.5.4面板与横、竖筋交错断焊,焊长30mm,间隔150mm,焊高4mm,要求焊缝均匀;面板与法兰间焊长35mm,焊高6mm,所有连接孔正下方与面板焊接。如果法兰采用角钢,需打塞焊孔进行焊接焊满,塞焊孔大小为φ14,距角钢边缘18mm,间距150mm。

5.2.5.5法兰与法兰、横筋、竖筋满焊,焊高6mm;横、竖筋之间采用交错断续焊,焊长30mm,间隔40mm,焊高5mm。

5.2.5.7焊接不允许存在夹渣、漏焊、气孔等焊接缺陷;

5.2.6校正、清理检验

5.2.6.1单件模板周边直线度≤1mm/2m;

5.2.6.2单件模板平面度≤2mm/2m;

5.2.6.3模板焊接飞溅清理打磨光滑;

5.2.6.4模面光滑平整,无锈蚀、麻坑等缺陷,无划痕、锤击痕迹。模背面外观质量要美观,所有线条要横平竖直。

5.3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由质检站进行。

5.3.1每套模板都应进行出厂检验,此为主要控制工序检验

5.3.2

组装检验在单件模板校正、表面清理并检验合格后进行;

5.3.3

水平方向:错位≤1mm,错台≤1mm,缝隙≤1

mm;

垂直方向:错位≤1mm,错台≤1

mm,缝隙≤1

mm;

5.3.5联结螺栓能顺利过孔;

5.3.6模板面周边直线度≤1

mm/2m;

5.3.7每套模板进行分层预装,检查零部件的完整性及几何尺寸的正确性,并应有预装标记,具体按表5检验。

表5模板组装尺寸允许偏差

名称

允许偏差

检测方法

模板总长、总宽

0.5‰且

用钢卷尺测量

模板总高度

0.5‰且

用钢卷尺测量

模板平整度

≤2mm

用≥2米靠尺检测

模板直线度

≤1mm/2m

用≥2米靠尺检测

拼接缝隙、错台

≤1mm

用塞尺检测

法兰连接孔拼装配合孔壁错台误差≤1mm

用钢卷尺测量

模板外观质量

模面光滑平整,无锈蚀、坑等缺陷,无划痕、锤击痕迹。模背面外观质量要美观,所有线条要横平竖直。

目测方法

5.3.8质检站审核原材料进厂复检记录,包括产品合格证书、质保文件,外包产品验证记录等;核对工装检验记录,法兰检验记录,焊接特殊过程检验记录,完工检验记录,验收申请书,预装检验记录;按产品图样和本规程对产品逐项检查,检查合格才准于出厂,并签发产品合格证。

5.4涂装要求

5.4.1喷漆前必须清理焊渣及各种工艺焊点、毛刺、铁锈等。

5.4.2面漆要求喷蓝色,喷漆表面均匀、细致、光亮、完整、色泽一致,不得有粗糙不平、漏漆、错漆、皱纹、针孔及严重流挂等缺陷。

5.4.3喷两道漆,并在外表面喷上编号,要求字体一致。

5.4.4模板表面涂防锈油。

标志、保管和运输

6.1标志

6.1.1对每块模板应有编号记录。

6.1.2每种产品应有合格证,合格证应包括以下内容:

a)制造厂名;

b)产品名称;

c)加工数量;

d)用户单位名称;

e)出厂编号;

f)出厂年月;

g)检验员号。

6.1.3模板外表面应按公司标识规定做好标识。

6.2保管与运输

6.2.1小件、易损件,应做好包装,以免损坏与丢失。

6.2.2模板在吊装、运输、堆放过程中谨防碰撞、损坏和变形,并做好加强固定的处理。

6.2.3储放时,表面做好防锈工作。

6.2.4模板在运输车辆上的支点、伸出的长度及绑扎方法均应保证模板不发生变形,不损伤表面涂层。不允许从车上推下模板的方式卸车。

记录

7.1墩模组装检验表

7.2墩模平板模检验表

7.3墩模曲模检验表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心得体会篇六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评比活动方案

泗泾中小学分部

一、指导思想:

2、加强校本研训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加强集体教研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3、搭建合作共享互动展示的平台,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无效和低效的教学活动,实行精细化教学,向40分钟要质量。

二、评比内容及安排:

评比分三个内容开展。

1、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上交一份教学设计(详案)。(第7、8周)

(1)选择上课内容,设计教案。教学目标应体现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教学设计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

(2)备课组、年级组内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交流探讨对教材的理解、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教学策略的指导思想,对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设想及做法。

2、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上一节公开课。(第11、12、13周)

(1)试教修改,使教学设计更加完善。

(2)在本班进行公开教学。课堂教学要重视目标意识,目标达成度要高;凸显教学的重点,对教学难点的突破方法合理,效果明显;课堂训练精而有效,提高40分钟的效率。评选小组、学校教师一起听课。

3、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价评:上交一份教学评价。(第15、16周)

(1)开展一次“怎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专题式学习讨论活动。

三、参赛对象:

一年级、预初、初一语数英教师。

四、评选小组名单:

组长:车先林

组员:李勇、夏茂进、龚根弟、郭伟峰、朱成兵、赵艳。

五、表彰奖励:

评选产生“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优胜奖和鼓励奖(各50%)。分部对获奖教师颁发获奖证书并通报四中、四小、二小表彰。

2014/2/24

(注:第八周周五,4月4日前上交“教学设计”,并报公开课时间。 第十六周周五,5月30日前交“教学评价”。)

带着憧憬 且行且思

——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汇报

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工作小组,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订学校推进方案,落实相关配套措施,确保“零起点”教学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

2、设施保障

为了更好地推行“零起点”教学,学校投入近20万元,特为一年级7个班级全新配置电子白板等,为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提供了保障。

3、班额控制

我校一年级学生247名,随迁子女占35%。为了有效实施“零起点”教学,在教育局的支持下,我们克服办学条件的困难,多扩了1个班,使班额控制在35人左右,这样更有利于教学的充分性。

4、师资优先

组建较强的师资团队实施“零起点”教学。在现有14名语、数、英教师中,中学高级教师2名,小学高级教师6名,青年骨干3名。

5、制度完善

依据课程标准、课程计划及教学常规等,修订和完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评价管理等工作。

6、培训跟进

组织管理人员培训,在学习文件、贯彻视频会议精神的基础上,制订学校推进“零起点”教学工作方案;组织全体教师培训,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认清教改方向;开展一年级教师系列培训,明确具体政策要求,落实推进工作重点,把握课程教学目标,探索多元评价策略。

同时,教研组长积极参加区级滚动式培训、上好“传达课”,通过上课或说课的形式在组内进行再培训。

7、家校合力

推进“零起点”教学,需要家长教育观念与学校达成共识,形成

教育合力。为此,我们设计了“家校互动”的相关活动,每月组织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进课堂听课、参加班级活动和学校活动,使家长亲身感受孩子在学校的健康成长。

8、环境优化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经过了暑期一期整修,校园绿意葱茏,生机盎然,教学楼色调明快,活泼大方,学校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一年级新生。

为保证每个学生充分享受均衡化教育资源,切实履行零起点教学措施,我们从丰富课程、丰富活动入手,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体会校园生活的快乐。如:经典诵读《弟子规》进课程,开设舞蹈拓展课,安排快乐韵律操,组织元旦班班唱,举行小红星入团仪式等。

二、推动“零起点”教学——贵在实践

(1)严格课程设置。按规定开齐、开足、开好课程,不随意增减课时,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在校体育活动时间。

(2)严格教学规范。不随意提前教学进度、不随意增加教学内容、不随意拔高教学要求。

(3)严格政策执行。按要求组织好为期四周的“学习准备期”、每周一次的`“快乐活动日”、每月的“家长开放日”,落实“不布置书面回家作业”、“取消期中考试”、“期末不进行书面考试(查)”、“不以成绩排名或变相排名”等减负措施,全面实行“学业成绩等第制”。

(4)严格招生行为。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不以任何形式进行文化测试,不以生源特殊情况分班。

2、教学有效

学校组织教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知晓本学科各年段的学科课程标准要求,梳理本学科各年段的核心知识点、能力点、考核点等相关内容,解决老师“教什么”的问题。

学校以备课组为单位每月开展教材的疏通工作,学习研修中心下发的各学科每册教材的“单元目标要求”,明确每单元和每课时的教学目标,使教师能准确理解单元的教学目标,指导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

(2)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学习活动

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为基础,参照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精心设计与教学目标相匹配、适应学生年龄特征、难度适宜的学习活动。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兴趣和基本规范的培养,注重让学生在体验和活动中成长。

例如,一年级语文教材有所变动,备课组首先一起学习研究课标,再分工合作。有一定教学经验的进行教学设计和课件的制作,然后在上课的前一天对其他老师进行第一次说课,骨干教师陆彩霞适时进行指导,随后再让第一次任教一年级的第二次说课,最后一起确定教学方案、落实教学。

上学期,一年级语文、数学、英语教师都上了实践课,分学科进行了听评课。在教学中,老师们注意引导全体学生参与活动,组织学生在小组学习、锻炼,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发言,开展探究活动。利用学生的差异,关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适当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学科分管领导、教研组长组织备课组的老师一起进行分析评价。

(4)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学习“准备期”,老师们通过游戏、谈话、活动等形式,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如:数学课堂上,老师在课前组织齐念儿歌准备上课,并进行习惯谈话;课中,始终用评价、鼓励和引导的语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态度;课末,小结引导学生对习惯表现进行自评与互评;课后,将课堂上得到表扬的学生给以鼓励性符号的评价记录。引导、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态度已成为一种自觉要求,数学课堂中学生的精神面貌和习惯、态度态势良好。

(5)进行作业设计的研究

学校分别于2012学年和2014年12月开展了两次“学生作业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作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提高作业效度的方法,整理并出台了“逸夫小学作业规范化标准”的意见和“关于作业的温馨提示”,以此来规范作业的管理:一是以备课组为单位分析研究教材和配套练习,把握使用的时机,提高练习的功能与价值;二是组织学科骨干教师设计符合校情的配套“同步练习”,在不断使用、修改中力争做到数量少、质量高;三是备课组内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少量的课堂“学习单”和“针对性”练习。

3、评价多元

(1)科学设计评价内容与要求

换礼物”等形式鼓励表扬学生。如数学学科,

为每位学生设计了一颗“成长树”,每周进行“学业”、“兴趣”和“习惯”三方面进行评价。

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年龄特征,精心设计评价目标、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进行阶段性和终结性的评价。如:语文和英语学科采用读读、说说、圈圈、演演等活动形式进行考查;数学学科则以“复复考考”形式在课堂上完成考查。考查的结果都以等第形式呈现,对部分学生进行口头或书面的评语加以补充和鼓励。

我们还积极探索非语数英学科的学业考查方法,根据学科教学目标采用节目展演、作品展示、方案设计、考核评估等形式进行学生学业的评价。另外教导处通过校内年级和学科调研、学科知识点达标测试等形式,了解教师对学生评价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2)采用等第制和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所有学科采用等第制与评语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各门学科针对不同年段学生的作业练习都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和评价符号;考查(试)结果使用等第评价,另加适当评语。

规范使用“成长手册”,期中、期末组织师生在自评、互评的基础上互相留言,使“成长手册”成为师生联系沟通的桥梁。

(3)注重评价结果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经常进行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促使师生在重视学业的同时关注良好学习行为的养成,同时让学生及时获得成就感、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

在许多展演、展示等合作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信心、表现力,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

采用等第制、进行一年级学生学业非书面考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

教师采用口头或书面的评语,在沟通的过程中,增进了师生之间学习、情感之间的交流,便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4、教研深入

(1)教育共同体联手,邀请教研员结合教学实例,分别对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师进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语评价”的专题辅导。

(2)开展“零起点”教学的视导活动。组织学校语文骨干教师对一、二年级的语文教学、备课、作业三方面进行听课检查,发现优点,查找问题,并以课程标准为准绳,提出改进的意见及值得深思关注的问题。

(3)召开教研组长专题学习会议,提高教研组长对“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认识,结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与不足,商讨开展此项工作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4)教研组内设计开展“零起点”教学的主题研讨活动。

如:音乐组在区级课题“基于课标的中小学音乐学科教材教法实践与研究”的引领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 “关注学生课堂表现,即时进行有效评价与指导“的主题研究。

再如:一年级数学进行学生学业“复复考考”的评价研讨。探索数学终结性评价的模式。

(5)以备课组为单位每月开展教材的疏通工作,使教师能准确理解单元的教学目标,指导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

三、推进“零起点”教学——勤在反思

虽然一年级新生进校才一个多学期,但我们欣喜地发现孩子们在不断进步:一是有较好的学习习惯和遵守规则的意识。如课前两分钟预备、课间文明休息、如厕习惯、午餐秩序、文明礼仪、课堂学习倾听与表达等,都表现较好。二是学习积极性较高。在准备期学习课堂中,教师们针对一年级孩子的特点及自己学科特点,采用了各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弟子规》的诵读,让刚进入学习生活的孩子们不仅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规范了行为,学生喜欢学习,主动参与。三是适应了小学生活。对班队活动、兴趣活动、集体活动、社团活动等表现出良好的参与状态。

(1)专题学习。城乡教育共同体联手,进行“零起点”教学的专题辅导。

(2)校内视导。开展“低年级语文学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视导活动。

(3)主题研究。教研组内设计开展“零起点”教学的主题活动。

(4)多元评价。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修正语数英学科课学生学业评价,探索其他学科的考核评价途径。

一方面采用节目展演、作品展示、方案设计、校内调研、学科基本知识点测试等形式进行学生学业的评价。进行了二年级音乐和四年级数学能力点考核,进行“学生艺术作品”展览、“我爱古诗词”展演、“学生科技作品”展览、“班班唱”、“数学周”、“英语周”等活动,了解学生在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学习中成果。

另一方面采用书面、对话、问卷、操作、实践等形式,尝试进行自然、劳技、品社等学科的考查评价。

2.

《关雎》的教学设计

3.

《绝招》的教学设计

4.

《负数》的教学设计

5.

《古诗》的教学设计

6.

《挑山工》的教学设计

7.

《母鸡》的教学设计

8.

《荷花》的教学设计

9.

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设计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