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2022年新时代更有新气象新作为心得体会(10篇)

2022年新时代更有新气象新作为心得体会(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23 00:36:38
2022年新时代更有新气象新作为心得体会(10篇)
时间:2024-07-23 00:36:38     小编:zdfb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时代更有新气象新作为心得体会篇一

20xx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省委、省政府科学有效应对,全省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9.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11位;新增城镇就业82.02万人,超过年度目标任务;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9%,同比回落0.6个百分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增速跑赢gdp、快过公共财政收入增速。

顺势而为,如水推舟。正确认识、主动适应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我们只有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新常态的深刻认识和重大判断上来,把新常态作为谋划部署经济工作的新前提,作为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遵循,才能不断释放新活力,创造发展新成果。

新常态,首要表现是经济增长换挡调速,但调速不等于失速,而是要保持合理区间。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难以满足就业和居民增收,就难以保障民生和社会稳定。我省作为中部省份、后发地区,发展不足、水平不高的最大省情没有根本改变。面对新常态,我们必须紧紧扭住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竭尽全力搞建设、集中精力促发展,没有任何理由歇脚停步、未富先骄。

新常态,发展必须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是以就业充分、效率提高、结构优化为支撑的发展,而不是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捡到篮子便是菜。适应新常态,当务之急是做好“加减乘除法”,大力转方式调结构。一方面,要对传统产业进行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改造,让“老树发新芽”,形成新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要着眼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需求,积极培育新增长点;按照“一带一部”新定位,在发挥长株潭核心增长极的同时,发挥岳阳作为我省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桥头堡”作用,打造新增长极;顺应高铁时代到来,完善高铁沿线地区产业布局,打造新增长带。坚持在发展中升级,在升级中发展。

新常态,动力转换是重要特征。以往,经济发展更多的依靠要素驱动,依靠投资拉动,依靠人口红利来维持。新常态下,我们必须打破这种路径依赖,善于向改革创新要动力。要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最大限度激活社会和市场活力。发挥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带动作用,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让科技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

经济进入新常态,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要有新状态。要保持战略定力,善于按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开展经济工作;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深入调研、加强学习,努力成为推动经济工作的行家里手;敢于担当,大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新常态蕴涵新机遇、孕育新希望,只要我们顺势而为,主动作为,湖南的经济发展一定会蹄疾步稳,迎来另一番新风景。

新时代更有新气象新作为心得体会篇二

适应新常态 奋力新作为

自今年5月和7月国家提出和重申适应新常态这一重大理论概念以来,“新常态”一词成为当下中国的新词、热词、高频词。尤其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我们所处的政治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吏治呈现出了不同以往的“新常态”。对此,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应充分认识、积极适应,争取新的作为。

一、抓铁有痕,作风建设进入“新常态”

党的会议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极大勇气和决心全面彻底地惩腐肃贪、狠刹四风、激浊扬清、标本兼治,一系列雷霆万钧的举措,澄清吏治,提振人心,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绝大多数党员和干部的认可与坚定支持,成为吏治新常态。之所以称之为“新常态”,是因为一系列措施已经逐步常规化,官场的清新状态趋于稳定化。

新常态下,对党员干部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党性标准更高,宗旨意识更强,工作要求更实,作风纪律更严,制度约束更紧,氛围风气更清新。事实上,吏治新常态正深刻改变着广大党员干部的言行,在我们身边不知不觉中已发生了显著变化:搞形式少了,求实质多了;讲享乐少了,作奉献多了;随意散漫少了,按章办事多了。个人工作和生活中,“潜规则”干扰少了,工作的精力多了;迎来送往应酬少了,干事创业时间多了;党员干部遇到矛盾和问题时候,回避少了,主动承担多了等等。

吏治新常态是党的会议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是作风建设抓铁有痕的结果,是政治生态改变优化的表现,是广大干部群众期盼的状态,也是我们广大党员干部创新作为的良好契机。

二、端正态度,思想行为走出“老误区”

吏治新常态是民心所盼、众望所归。然而,有的党员干部对这种新常态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和行为偏差。首先,从思想认识来看,有的党员干部认为这股清新之风只是一阵台风,刮过了就会“涛声依旧”。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党中央正风肃纪的决心和毅力,事实上这种“新常态”完全不同于以往,更不是一场“运动”,而将是长期、常态化的存在,不可能回到以前的状态。其次,从个人心态来看,有的党员干部对于这种新常态出现了难适应、不习惯的状态。有的感叹工作标准太高、要求太严、工作节奏比以前快了,“压力山大”;有的抱怨禁令太多、福利取消、收入减少,感觉“越来越不自由,越干越没意思”等等,出现了观望等待、焦虑埋怨等情绪,期盼狠抓作风建设举措快点结束。再次,从行动作为来看,有的党员干部抱怨“为官不易”,抱着“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态度,消极应付,不敢担当,为官不为,等等。

凡此种种,虽然只是少数现象,但其影响和危害却不容小觑。对我们广大党员干部来讲,能不能适应吏治新常态是当前面临的新考验,能不能尽快走出认识误区和纠正行为偏差将关系到事业成败。因此,我们要坚决摒弃那些蒙混过关的思想、法不责众的心态、打擦边球的侥幸,尽快结束那种庸懒散奢的不正常“状态”,步入群众期盼和满意的“新常态”。

三、敢于担当,勤廉奉献争取新作为

在新常态下,我们党员干部应该充分抓住新的机遇,积极迅速调整心态,勇敢地把责任扛在肩上,奋发努力创造新业绩。

一是要打消顾虑,坚定信心。面对新常态,要充分认识到我们党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和持续发力的恒心,彻底丢掉作风建设一阵风的幻想,进一步坚定对中央正风肃纪的信心,打消顾虑,主动调整思维、心态和行为,积极适应这一新常态,迅速在新常态下来谋划和开展自己的工作;要持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始终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拼搏奋斗。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巩固和扩大教育实践成果,持续改进作风,积极作为,当好“大管家”,扎实做好管理服务保障工作,为全市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是要自我约束,规范用权。面对新常态,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懂得,与其他人相比,做党员、当干部就必须遵守更多的规矩、接受更严的约束,我们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和行动自觉。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加强自我约束,习惯在严于律己中担当责任,习惯以清风正气干事创业,时时处处严格按章办事,成为普通党员、群众的榜样;充分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要做到规范用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切实为群众谋福祉,这是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本分和应尽的职责。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管物,规范服务行为,切实提高管理服务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三是要坚守底线,接受监督。面对新常态,我们党员干部要自觉坚守党纪国法、廉洁从政、思想道德的底线,心存敬畏,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坚守底线的模范,努力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楷模。社会和群众对公务人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监督将无处不在,无论是监督的内容、形式和力度都将比以往更多更大。我们要正确对待群众的批评和监督,把群众的监督作为一面镜子,畅通建言献策、批评监督渠道,主动深入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省自身,明得失,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努力改进工作。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坚持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的方向,牢记服务宗旨,主动接受干部职工和社会群众的监督、评判,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四是要着眼全局,谋划长远。面对新常态,我们党员干部要善于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转型升级的大局出发,积极观大势、谋大事;要着眼长远,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坚定发展战略,不搞所谓的“政绩工程”,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好事办好。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从全局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服从服务于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全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五是要适应期盼,提高标杆。面对新常态,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积极顺应人民的期盼,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以国家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自己,以焦裕禄精神为标杆,思想境界要更高,履职能力要更强,工作标准要更高,服务效果要更好。在日常工作中,要自觉牢固确立群众观念,多办人民群众期盼和欢迎的事。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坚持“机关满意、干部职工满意、领导满意、社会满意、自身满意”的“五满意”标准,切实提升工作品质,主动回应干部职工和群众期盼与关切,为干部职工和群众多做实事好事。

六是要提振精神,勇于担当。吏治新常态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为能干事、干成事者提供了舞台。面对新常态,我们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提振精气神,弘扬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忠于职守、专于事业的精神,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发展的大局中展现作为,在服务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事业中做出更大成绩,不负党和人民群众的期望。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按照《机关事务管理条例》所赋予和明确的职能要求,克难奋进,迎难而上,积极创新作为,在厉行勤俭节约、推进公车改革、规范资产管理、优化社会化服务中体现后勤战线同志的人生价值,展示机关事务工作者的良好风采。

新时代更有新气象新作为心得体会篇三

前段时间,我有幸参加市局在复旦大学举办的培训班,深知机会难得,深感获益匪浅,深受启发教育。虽然这次培训时间只有五天,但是,经过精心组织和安排,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内涵深刻。培训班邀请复旦大学著名教授和上海市心理学专家作专题辅导,结合实际组织互动,既促进学习提高,又增强学员之间友谊。我对做好城管工作重要性有了更深认识,理论基础得到夯实,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舆论引导的能力等得到提升。通过几天培训,本人感受很深、收获颇丰,结合本职工作,有以下几点认识:

学习新理论, 责任担当的意识得到新增强。虽然经过部队和地方教育多年,到城管工作多年,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但在如何提高舆论宣传引导实效,如何创新载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做好社会转型期、矛盾突显期的舆论引导方面,还感到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对比自身工作经历,在新媒体发展新形势下的舆论引导、凝聚正能量等工作中,时常有一种无处发力的感慨。通过学习,以前一些认识模糊的问题,现在搞清楚了,从前的一些情感体验,如今也找到了理论支持。更为重要的是,使我对做好城管工作认识更加深刻,我深深体会到,城管工作是一门大学问,值得我们用全部的精力去钻研、去探索、去实践。这段时间里,通过聆听各种专家讲座,丰富了知识,拓展了视野,对当前城管工作的状况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把握;通过系统学习理论,增强了忧患意识、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了思想洞察力和做好城管工作的信心和能力。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交流,站在不同角度阐述看法交换感受引起思考,留给我深深的记忆和回味!

掌握新本领, 履职尽责的本领实现新提升。我深深体会到,加强城管工作,是优化城市发展环境重要举措,城管工作就是要为南通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结合如何做好城管宣传工作,城管服务对象在基层,任务落实靠基层,基层工作做好了,宣传工作才能上下贯通、才能取得实效。面对城管工作还存在的社会动员能力不够强、社会认可度不高、城市管理体制不健全、依法行政能力不高、管理理领念和手段落后等问题,通过培训,使我增强了履职的必备能力,同时,也感觉到对我们提出来新的要求,那就是只有不断加强理论武装,不断提升履职能力,不断改革创新,才能推动城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勤奋学习,增强知识储备。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全面、深入、系统的开展学习,坚持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不断提升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是解放思想,增强创新意识。要善于学习借鉴把先进理念和方法,结合本地实际,不断研究和探索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和工作举措。要善于学习、运用和把握网络时代、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规律,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方便快捷的优势,增强社会宣传的渗透力、感染力,引领健康文明的社会风气。

三是真抓实干,增强宣传实效。在南通努力率先实现现代化、再创新辉煌的征程中,城管的使命与担当应当体现在工作落实中。结合本人工作实际,扎扎实实抓好宣传各项工作落实,是需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职能中,找准定位、贴近实际、深入谋划、注重实效,积极营造良好的氛围,才能实现为打造“江海明珠、灵秀南通”新形象加油鼓劲,引导城管正能量。

适应实常态,新思路新举措力求新作为。 今年南通城管提出新的目标任务,要求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主线,以全省领先、群众满意为目标,加快改革创新,努力打造“精致、细腻、整洁、有序”的城市管理工作新常态,为推进“两个率先”、建设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争当苏中发展“领头雁”多做贡献。通过改革创新,构建城管新的机制体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转变发展理念,从而凝聚干群发展合力,汇聚发展正能量。但在下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和构建城管大宣传格局中,如何理清工作思路、实现通过宣传思想文化引领助推城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是我长期思考的一个问题。通过此次培训,使我进一步明晰了分析和处理现实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立场和原则。

一是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始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各项典型宣传、文明城市建设及志愿活动中,大力弘扬爱岗敬业、诚信友善之风,倡导凝聚亲民为民、崇德向善之气。

二是进一步夯实舆论宣传阵地。充分利用媒体资源,不断改进新闻宣传,深入挖掘城管典型;高度重视发挥宣传主阵地作用,让市民群众了解城市管理政策、法规,同时感受市容环境变化;充分探索运用好新媒体平台,主动通过城管微博、微信等形式,主动设置议题,抓住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改善民生等方面的突出成就,找准群众关注的焦点,及时发出有说服力的权威性声音,引领社会公众思想的良性变化。

三是进一步丰富文化活动载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举行书画展、公共自行车骑行活动、城管开放日、趣味运动等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文体活动,积极打造城管文化品牌,引导大家通过道德讲堂、法制讲座,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审美价值取向。要积极整合和发挥工会、兴趣小组等组织作用,使城管文化蓬勃发展。加大对各组织支持力度,影响和带动干部职工广泛参与,传递好声音、汇聚正能量,形成引领城管道德风尚的重要力量。

这次培训时间虽然不长,但对我的影响和帮助却是长远的,这将是我们人生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此次培训不仅是对知识的扩充、工作理念的提高,更是对自己观念的一次更新,必将成为今后工作和生活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动力。今后,我将把这次培训带给我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思路融入城管工作实践中去,以更加出色的工作成绩,为推动城管事业实现新跨越作出应有的贡献。

【4】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心得体会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要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为抢抓机遇加快大发展献计出力。

牢固树立履职为民理念。适应新常态,就必须树立履职为民的理念,为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咨政建言、献计出力。要深入到群众中,了解民情、集中民智,把群众的意见、建议收集起来,把群众的创造、经验总结上来,努力形成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供党委、政府决策参考。要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通过开展扶贫济困、“三下乡”以及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活动,真心实意帮助人民群众增加收入、改善生活。

把促进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适应新常态,就必须坚持把服务和促进发展作为履行职能的重中之重,多立科学发展之论,多献科学发展之策。要找准发挥政协优势与服务大局的结合点和切入点,自觉投身发展实践。选择党政关心、群众关注、政协有能力做好的课题,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立足本职岗位工作,为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推动经济发展尽心尽力。

致力维护和巩固和谐稳定。社会和谐,是发展的必然条件。适应经济新常态,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协组织渠道通畅、联系面广、包容性强的优势,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建言出力。要积极搭建平台,大力促进各党派之间的团结合作,为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参与国事、议政建言创造良好条件,为构建和谐社会减少阻力、增加助力、凝聚合力;要及时反映各界群众和利益群体的诉求,引导群众有序政治参与,为构建和谐社会打牢群众基础。

强基固本夯实履职基础。适应新常态,就必须全力推进人民政协自身建设。要在切实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上下功夫,通过学习培训、调研视察等方式,提高政协委员素质,搭建委员履职平台,促进委员主体作用的更好发挥。要在政协机关“三化”建设上下功夫,努力造就一支素质高、作风好、业务熟的政协机关干部队伍,提升机关工作效率,为政协履行职能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新时代更有新气象新作为心得体会篇四

元旦小长假尚未结束,1月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主持召开自治区党委(扩大)会议。他强调,以“适应新常态、展现新作为”为20xx年总的引领,坚持“新理念新状态、讲看齐严要求,强‘三力’善作为”,紧张起来、行动起来,确保新年新气象、新年新开端。

张春贤说,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中央政治局从自身抓起、以身作则,在全党全国产生了强大示范效应,为全党下上树立了很好的标杆和示范。新年伊始我们召开自治区党委(扩大)会议,就是贯彻“三严三实”要求,部署开展新年系列活动,确保新年新气象、新年新开端。

张春贤指出,20xx年总的引领是:“适应新常态、展现新作为”。

适应新常态,就是要适应经济形势的“三期叠加”,适应速度变化、动力转换、结构优化的新特点,自觉做到要求的“三个必须”“十个更加注重”;就是要适应稳定形势的“三期叠加”,主动进攻、严打高压,综合施策、源头治理,打好主动仗、攻坚仗、持久仗、整体仗。

展现新作为,就是要以新的精神状态、新的作风面貌,从新年一开始就开好头、起好步、打好基础,以高质量、高水平的工作和实实在在的成效,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实现“三个坚决”目标。

张春贤指出,具体要求是三句话:新理念、新状态,讲看齐、严要求,强“三力”、善作为。

新理念、新状态

新常态要有新理念:一是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二是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理念,即雷厉风行、殚思极虑,加快适应,积极引领;三是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念,即优化经济结构,扩大有效供给,改善供给品质,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四是“七个坚持”的理念,即坚持政治坚强、坚持变化变革、坚持文化引领、坚持法治秩序、坚持民生优先、坚持生态立区、坚持基层重要。

新时代更有新气象新作为心得体会篇五

随着全国到地方一季度各项经济数据出炉,“新常态”再度成为热词。全国今年一季度gdp增长7.0%,创6年新低;浙江省gdp增长8.2%,增幅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别提高1.2%和0.6%。在这种背景下,我市一季度经济仍有不少看点。

今年我市经济发展亮点很多,首先是结构指标持续优化。持续优化的最大亮点来自生态旅游增势强劲。一季度全市旅游景点门票收入同比增长55.3%、旅游业综合收入同比增长40.2%。推动服务业在三次产业占比进一步优化。外贸出口增势也较为强劲。1-3月,全市自营出口3.62亿美元,同比增长 11.3%。工业也有亮点,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率和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分别为29.5%、57.06%,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其次,全市各项经济规模指标平稳增长。规模工业销售产值、农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4%、3.0%、5.0%、 7.1%,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9.2%、6.4%。与去年一季度相比,都呈现出由负转正、低位整固的特征,经济总量指标呈触底回升的态势。

此外,效益指标也明显提升。全市一季度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0.5亿元,同比增长24.4%,占全部税收的64.1%,同时亏损面比上年同期收窄3.2%。财政总收入、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8.8%、8.6%和9.8%,继续保持高位增长态势。

新常态之外,我市经济运行的看点还有“新动力”和“新作为”。发展动力转换是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的核心关键。从宏观面上看,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市优势产业出口海外市场提供了全新的机遇。

据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消息,一季度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额2360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26%。其中浙江的表现尤为抢眼,继续延续增长态势,全省一季度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出口共达1244.7亿元,增长16.4%,“一带一路”带来的巨大市场红利开始释放,我市外向型企业早已摩拳擦掌。新动力还来自从我市自身。通过推进新型城市化,加快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转型,一季度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1.3%,同时带动了服务业加速增长。

“新作为”主要体现在创新驱动和旅游业优先发展等战略部署上。无论是企业效益的加速提升,还是生态旅游的强劲增长,都是推进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旅游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成果体现。事实证明,这些战略完全契合发展大势、符合临安实际。

当然,全市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压力。主要是项目支撑不足、实体经济现实困难增多、创新优势尚未转化为发展支撑。面对这些问题,我市将继续把做好经济工作作为核心要务。首先是打好有效投资攻坚战,抓好有效投资和项目建设,完善体制机制,全力做好征地拆迁、项目审批、施工环境等各类保障,确保项目快落地、早竣工、早投产。同时,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继续以“四换三名”、“资本纽带”、“要素倒逼”为载体,鼓励更多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深化企业 “abc”绩效管理机制,打造农业新的增长点,大力推进旅游资源整合提升。此外,还做强创新驱动主平台,进一步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加快推动科技城从建区向造城、大建设向大发展、集聚高端要素向科技成果产业化三大转变。

目前,各地各部门都以临安发展一刻也等不起的紧迫感,苦干实干、狠抓落实,进一步抓好政策完善、创优环境、企业服务等各项工作,确保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半年红、全年红。

新时代更有新气象新作为心得体会篇六

我们开展了“基层党组织统一活动日”,以“新常态、新要求、新作为”为内容的学习讨论活动。通过学习讨论,现就“新常态”方面浅谈一下感受。

什么叫“新常态”?《经济日报》评论员文章是这样表述的: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新常态、新要求、新作为是对江苏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改革催生新常态,改革有了新思路,中国要步入新常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经济上,一味以生产总值排名比高低论英雄已成为过去,转型升级,提高增效才是新常态。

政治上,蝇营狗苟拉帮结伙慵懒无为等官场歪风被狠狠政治,拍蝇打虎雷霆万钧,治党整风细水长流成为政治新常态的第一幕。

法治上,“重大改革于法有据”,“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正成为法治新常态的重要部分。

外交上,中国不再是简单回应争议,而是敢于划红线、亮底线,拿出自己的计划并坚定地开展活动。

通过学习讨论,我们必须适应新常态。新常态有长期性,要求我们保持平常心。一是冷静理性,不浮不躁,顺势而为。潜在增长率不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不以人的意志转移,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区间调控,轻易不搞强刺激,不踩大油门;同时又要坚持底线思维,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冲击,力求经济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即不过速,也不失速。二是积极主动,开拓创新,尽力而为。新常态是新的探索,要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方式,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以改革开路,充分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激发企业的社会活动,培育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结构化,更好地改善民生。

面对新常态,我们虽然退休了,年纪也七、八十岁了,但我们要有一颗冷静的心,坚定的心和火热的心,科学认识新常态,积极应对新常态,学会适应新常态,迎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辉煌!

新时代更有新气象新作为心得体会篇七

适应新常态 为全县工程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今年来,国家两提“新常态”,引发各界的高度关注。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新常态就是指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作为担负全县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职责的住建部门,如何理解新常态,怎样在新常态下准确把握形势,找准目标定位,以创新的理念和更有效的措施推动全县工程质量安全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面对新形势,要求我们干部职工“时时在状态”

随着我县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县工程建设质量安全面临新一轮的挑战:工程项目成倍增长,由过去的每年150多项,增加到300多项;建筑面积成倍增长,由过去的150万平方米,增长至每年的300多万平方米;建筑高度的成倍增长,由过去的6层,到现在的11层以上;监管战线已遍布全县各镇。新的监管形势,要求我们不能沿袭惯性思维,对变化了的形势反应迟钝,甚至于浑然不知、依然故我。我们将紧紧抓住“人”这一关键因素,全面加强干部队伍管理,提高业务水平,创新监管方法,打造一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监管队伍,为全县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二、面对新挑战,要求我们要有精细的监管方法

如何面对新挑战,怎样适应新常态下精细化监管。我局作为全县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主体,将在以下十二个方面实现监管工作的新常态:一是做好重要时间节点后复工安全隐患排查的常态化;二是做到每项工程开工前的质量安全强制把关的常态化。三是做到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的常态化。四是做到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工程的重点监控的常态化。五是督促施工单位负责人带班生产的检查的常态化。六是强化企业实现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培训及工人安全“三级教育”的常态化。七是实行“差别化”管理,重点监控薄弱环节的常态化。八是开展建筑施工“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常态化。九是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创建工作的常态化。十是利用短信平台及时发布安全信息预警的常态化。十一是加强汛期、高温时段及节假日等特殊时期施工安全管理的常态化。十二是加强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检查,建立起重机械安全台账的常态化。

三、面对新任务,要求我们有创新的监管理念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深刻研判,创新理念,超前谋划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适应新常态。一是强化学习,克服“本领恐慌”。要求监管人员强化质量安全业务知识的学习吸收,更要注重政策理论的更新提升,强化从全局视野中思考自身定位,增强工作前瞻性,提升监管本领。二是创新方法。认真汲取先进地区、合肥市的监管方法,全面启用质量安全现场监管电子平台;三是改进工作方法。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打破传统惯性思维模式,不断探索,改进监管方式。用实践来检验创新的成果,用改革创新推动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现新突破。

新常态呼唤新作为。只要我们保持高度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殚精竭虑谋发展,扑下身子干事业,就一定能在新常态下实现全县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新常态下,我们党员干部应该充分抓住新的机遇,积极迅速调整心态,勇敢地把责任扛在肩上,奋发努力创造新业绩。

一是要打消顾虑,坚定信心。面对新常态,要充分认识到我们党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和持续发力的恒心,彻底丢掉作风建设一阵风的幻想,进一步坚定对中央正风肃纪的信心,打消顾虑,主动调整思维、心态和行为,积极适应这一新常态,迅速在新常态下来谋划和开展自己的工作;要持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始终不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拼搏奋斗。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巩固和扩大教育实践成果,持续改进作风,积极作为,当好“大管家”,扎实做好管理服务保障工作,为全市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是要自我约束,规范用权。面对新常态,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懂得,与其他人相比,做党员、当干部就必须遵守更多的规矩、接受更严的约束,我们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和行动自觉。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更要加强自我约束,习惯在严于律己中担当责任,习惯以清风正气干事创业,时时处处严格按章办事,成为普通党员、群众的榜样;充分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要做到规范用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切实为群众谋福祉,这是党员领导干部应有的本分和应尽的职责。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管物,规范服务行为,切实提高管理服务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三是要坚守底线,接受监督。面对新常态,我们党员干部要自觉坚守党纪国法、廉洁从政、思想道德的底线,心存敬畏,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坚守底线的模范,努力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楷模。社会和群众对公务人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监督将无处不在,无论是监督的内容、形式和力度都将比以往更多更大。我们要正确对待群众的批评和监督,把群众的监督作为一面镜子,畅通建言献策、批评监督渠道,主动深入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省自身,明得失,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努力改进工作。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坚持管理科学化、保障法制化、服务社会化的方向,牢记服务宗旨,主动接受干部职工和社会群众的监督、评判,切实提高服务质量。

四是要着眼全局,谋划长远。面对新常态,我们党员干部要善于从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转型升级的大局出发,积极观大势、谋大事;要着眼长远,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坚定发展战略,不搞所谓的“政绩工程”,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好事办好。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从全局的角度想问题、办事情,服从服务于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全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五是要适应期盼,提高标杆。面对新常态,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积极顺应人民的期盼,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以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自己,以焦裕禄精神为标杆,思想境界要更高,履职能力要更强,工作标准要更高,服务效果要更好。在日常工作中,要自觉牢固确立群众观念,多办人民群众期盼和欢迎的事。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坚持“机关满意、干部职工满意、领导满意、社会满意、自身满意”的“五满意”标准,切实提升工作品质,主动回应干部职工和群众期盼与关切,为干部职工和群众多做实事好事。

六是要提振精神,勇于担当。吏治新常态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为能干事、干成事者提供了舞台。面对新常态,我们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提振精气神,弘扬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忠于职守、专于事业的精神,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发展的大局中展现作为,在服务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事业中做出更大成绩,不负党和人民群众的期望。对机关事务工作来说,我们要适应新形势,按照《机关事务管理条例》所赋予和明确的职能要求,克难奋进,迎难而上,积极创新作为,在厉行勤俭节约、推进公车改革、规范资产管理、优化社会化服务中体现后勤战线同志的人生价值,展示机关事务工作者的良好风采。

今年来,两提“新常态”,引发各界的高度关注。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新常态就是指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作为担负全县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职责的住建部门,如何理解新常态,怎样在新常态下准确把握形势,找准目标定位,以创新的理念和更有效的措施推动全县工程质量安全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我县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县工程建设质量安全面临新一轮的挑战:工程项目成倍增长,由过去的每年150多项,增加到300多项;建筑面积成倍增长,由过去的150万平方米,增长至每年的300多万平方米;建筑高度的成倍增长,由过去的6层,到现在的11层以上;监管战线已遍布全县各镇。新的监管形势,要求我们不能沿袭惯性思维,对变化了的形势反应迟钝,甚至于浑然不知、依然故我。我们将紧紧抓住“人”这一关键因素,全面加强干部队伍管理,提高业务水平,创新监管方法,打造一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监管队伍,为全县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如何面对新挑战,怎样适应新常态下精细化监管。我局作为全县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主体,将在以下十二个方面实现监管工作的新常态:一是做好重要时间节点后复工安全隐患排查的常态化;二是做到每项工程开工前的质量安全强制把关的常态化。三是做到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的常态化。四是做到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工程的重点监控的常态化。五是督促施工单位负责人带班生产的检查的常态化。六是强化企业实现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培训及工人安全“三级教育”的常态化。七是实行“差别化”管理,重点监控薄弱环节的常态化。八是开展建筑施工“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的常态化。九是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创建工作的常态化。十是利用短信平台及时发布安全信息预警的常态化。十一是加强汛期、高温时段及节假日等特殊时期施工安全管理的常态化。十二是加强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检查,建立起重机械安全台账的常态化。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深刻研判,创新理念,超前谋划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适应新常态。一是强化学习,克服“本领恐慌”。要求监管人员强化质量安全业务知识的学习吸收,更要注重政策理论的更新提升,强化从全局视野中思考自身定位,增强工作前瞻性,提升监管本领。二是创新方法。认真汲取先进地区、合肥市的监管方法,全面启用质量安全现场监管电子平台;三是改进工作方法。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打破传统惯性思维模式,不断探索,改进监管方式。用实践来检验创新的成果,用改革创新推动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现新突破。

新常态呼唤新作为。只要我们保持高度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殚精竭虑谋发展,扑下身子干事业,就一定能在新常态下实现全县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

新时代更有新气象新作为心得体会篇八

提升有效应对媒体和社会公众对我局工作的监督,积极回应市民群众对我局职能工作的关注和期待。从而提升市民群众对我局工作的满意度、对提升我局形象具有重要意义。这次培训学习使我收益匪浅,感受颇深,不但在理论上使自己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开阔了视野,同时在思想上也有了更新的飞跃,在认识上有了更大的提高,现谈几点体会。

一、对有效应对媒体和社会公众监督意义有了更正确全面认识。

1、是适应新常态、新要求的需要。提高同媒体和社会公众打交道的能力,新形势对于执政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提高领导干部和媒体、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重要课题。

2、是接受监督回应群众关切的需要。商务工作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改善民生息息相关,畅通沟通渠道,主动接受监督,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位,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民生商务发展成果,是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3、是改进作风,推动工作需要。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流,帮助我们进一步查找思想、工作和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认真整改,推动各项任务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4、是正面引导舆论、提高机关形象的需要。处长在部门第一线工作,与群众接触最多,对社会公众产生的影响最直接,容易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主动引导舆论,推动新闻舆论群众监督工作的妥善处理,从而提升市民群众对我局工作的满意度,关乎商务局对外形象,更关乎全市改革发展大局。

二、对媒体和群众监督存在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区

一是对媒体了解不多,重要性认识不足,总担心舆论监督会影响正面宣传效果;二是重“做”轻“说”,忽视媒体作用。认为只要完成好任务就行,不愿意和新闻媒体打交道,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三是平时忙于工作,没有更多时间去琢磨如何更好与媒体打交道。

三、强化意识、勤于实践,切实提升应对能力

1、高度重视,强化主动接受监督的意识。商务工作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改善民生息息相关。实际工作中坚持宗旨意识,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将接受监督,解决民生诉求的工作,放在处室突出位置来抓,纳入到常规工作中去解决。不回避问题、不敷衍,坚持与群众诚心沟通、耐心解释、细心答复,汇总梳理、总结提炼,挖掘民生所求,切实解决了群众关心的具体问题,力求让管理服务工作更加符合民意、赢得民心。

2、勤奋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能力素质。重视学习培训,经常性地、有针对性地自学或参加业务培训,重视实践锻炼。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预测分析能力,学习研究的过程中,要注重联系工作实际,结合各种案例,认真分析提炼,不断总结经验,熟悉各部门的职责,超前制订各种工作预案。预案的制定即要考虑到普遍存在的问题,又要仔细、深入研究特殊问题,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要尽可能预见到,以确保各项措施执行有力。

3、切实解决问题,给媒体和群众满意答复。掌握工作情况,深入调查研究,切实解决问题,关键真抓实干,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严”要求、“细”部署、“实”作为,有效践行政府“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施政理念,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的“开放商务、民生商务”发展成果,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双赢的目标。

新时代更有新气象新作为心得体会篇九

面对“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中国经济新常态,湖南的经济发展如何调速不减势,实现量增质更优?12月22日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了明确回答,那就是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推动经济行稳致远,迈向中高端。

20xx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省委、省政府科学有效应对,全省经济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前三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国第11位;新增城镇就业82.02万人,超过年度目标任务;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9%,同比回落0.6个百分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增速跑赢gdp、快过公共财政收入增速。

顺势而为,如水推舟。正确认识、主动适应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我们只有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新常态的深刻认识和重大判断上来,把新常态作为谋划部署经济工作的新前提,作为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遵循,才能不断释放新活力,创造发展新成果。

新常态,首要表现是经济增长换挡调速,但调速不等于失速,而是要保持合理区间。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就难以满足就业和居民增收,就难以保障民生和社会稳定。我省作为中部省份、后发地区,发展不足、水平不高的最大省情没有根本改变。面对新常态,我们必须紧紧扭住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竭尽全力搞建设、集中精力促发展,没有任何理由歇脚停步、未富先骄。

新常态,发展必须是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是以就业充分、效率提高、结构优化为支撑的发展,而不是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捡到篮子便是菜。适应新常态,当务之急是做好“加减乘除法”,大力转方式调结构。一方面,要对传统产业进行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改造,让“老树发新芽”,形成新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要着眼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需求,积极培育新增长点;按照“一带一部”新定位,在发挥长株潭核心增长极的同时,发挥岳阳作为我省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桥头堡”作用,打造新增长极;顺应高铁时代到来,完善高铁沿线地区产业布局,打造新增长带。坚持在发展中升级,在升级中发展。

新常态,动力转换是重要特征。以往,经济发展更多的依靠要素驱动,依靠投资拉动,依靠人口红利来维持。新常态下,我们必须打破这种路径依赖,善于向改革创新要动力。要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最大限度激活社会和市场活力。发挥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带动作用,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让科技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

经济进入新常态,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要有新状态。要保持战略定力,善于按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开展经济工作;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深入调研、加强学习,努力成为推动经济工作的行家里手;敢于担当,大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新常态蕴涵新机遇、孕育新希望,只要我们顺势而为,主动作为,湖南的经济发展一定会蹄疾步稳,迎来另一番新风景。

新时代更有新气象新作为心得体会篇十

随着全国到地方一季度各项经济数据出炉,“新常态”再度成为热词。全国今年一季度gdp增长7.0%,创6年新低;浙江省gdp增长8.2%,增幅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别提高1.2%和0.6%。在这种背景下,我市一季度经济仍有不少看点。

今年我市经济发展亮点很多,首先是结构指标持续优化。持续优化的最大亮点来自生态旅游增势强劲。一季度全市旅游景点门票收入同比增长55.3%、旅游业综合收入同比增长40.2%。推动服务业在三次产业占比进一步优化。外贸出口增势也较为强劲。1-3月,全市自营出口3.62亿美元,同比增长11.3%。工业也有亮点,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率和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分别为29.5%、57.06%,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其次,全市各项经济规模指标平稳增长。规模工业销售产值、农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4%、3.0%、5.0%、7.1%,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9.2%、6.4%。与去年一季度相比,都呈现出由负转正、低位整固的特征,经济总量指标呈触底回升的态势。

此外,效益指标也明显提升。全市一季度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0.5亿元,同比增长24.4%,占全部税收的64.1%,同时亏损面比上年同期收窄3.2%。财政总收入、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8.8%、8.6%和9.8%,继续保持高位增长态势。

新常态之外,我市经济运行的看点还有“新动力”和“新作为”。发展动力转换是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的核心关键。从宏观面上看,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我市优势产业出口海外市场提供了全新的机遇。

据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消息,一季度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额2360亿美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26%。其中浙江的表现尤为抢眼,继续延续增长态势,全省一季度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出口共达1244.7亿元,增长16.4%,“一带一路”带来的巨大市场红利开始释放,我市外向型企业早已摩拳擦掌。新动力还来自从我市自身。通过推进新型城市化,加快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转型,一季度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1.3%,同时带动了服务业加速增长。

“新作为”主要体现在创新驱动和旅游业优先发展等战略部署上。无论是企业效益的加速提升,还是生态旅游的强劲增长,都是推进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和旅游业优先发展战略的成果体现。事实证明,这些战略完全契合发展大势、符合临安实际。

当然,全市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压力。主要是项目支撑不足、实体经济现实困难增多、创新优势尚未转化为发展支撑。面对这些问题,我市将继续把做好经济工作作为核心要务。首先是打好有效投资攻坚战,抓好有效投资和项目建设,完善体制机制,全力做好征地拆迁、项目审批、施工环境等各类保障,确保项目快落地、早竣工、早投产。同时,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继续以“四换三名”、“资本纽带”、“要素倒逼”为载体,鼓励更多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深化企业“abc”绩效管理机制,打造农业新的增长点,大力推进旅游资源整合提升。此外,还做强创新驱动主平台,进一步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加快推动科技城从建区向造城、大建设向大发展、集聚高端要素向科技成果产业化三大转变。

目前,各地各部门都以临安发展一刻也等不起的紧迫感,苦干实干、狠抓落实,进一步抓好政策完善、创优环境、企业服务等各项工作,确保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半年红、全年红。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