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耶稣受难日的讲章完整版精选汇总

耶稣受难日的讲章完整版精选汇总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5-04-17 13:56:06
耶稣受难日的讲章完整版精选汇总
时间:2025-04-17 13:56:06     小编:WZX6

耶稣受难日,是基督教信仰里极为重要的日子,承载着耶稣为救赎世人所承受的苦难与牺牲。这份耶稣受难日的讲章完整版精选汇总,从圣经经文的深度解读,到耶稣受难意义的层层剖析,再到对信徒生活的现实指引,多维度呈现其内涵,助您在纪念之日,更深刻地领悟信仰真谛 。

耶稣受难日的讲章1

受难周讲章:杀主·膏主·卖主

经文:太26:1-16

受难周期间,是两个灵激烈的交战,发生了许多让人希奇的事:一是祭司长图谋杀害耶稣;二是伯大尼的村姑马利亚用香膏膏主;三是耶稣十二使徒之一的犹大出卖耶稣。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看《杀主·膏主·卖主》。

一、祭司长图谋杀害耶稣

1.耶稣预言受难:(马太福音26:1-2)耶稣说完了这一切的话,就对门徒说:“你们知道,过两天是逾越节,人子将要被交给人,钉在S字J上。”

“这一切的话”指主耶稣在橄榄山上最后向门徒启示天国的进展(24:3-25:46),这也是耶稣对自已教训的结束。这里马太有意使用摩西申明完毕时的标志性句式:(申命记32:45)摩西向以色列众人说完了这一切的话,表明主耶稣在地上传道的阶段结束了,接下来天国君王要走向登上天国宝座的S字J之路。这是主耶稣在地上工作的顶峰和主要目的,祂一再预言这个神所预定时刻的到来(太16:21,17:22-23,20:18-19),这里耶稣清楚地预言自已要被钉S字J,这也是耶稣第四次预言受难。我们从耶稣能够预知未来可以认出他就是那位全知的神,他不仅预知,而且掌管着事态发展的方向。

主耶稣启示完天国的进展之后,马上就说到祂将要在逾越节被害,表明S字J乃是带进国度的必要途径。‘逾越节’是纪念神拯救以色列人脱离埃及奴役的日子,当夜他们要杀羊羔,涂血在门楣和门框上,使得头生的得免被神的使者击杀(参出12:21-23)。逾越节本来是羔羊被交和被杀,现在变成了神的羔羊耶稣被交和被钉,表明主耶稣就是“逾越节的羔羊”(林前5:7),为我们被杀献祭,要“除去世人罪孽”(约1:29)。“过两天”可能是“后天”的意思。耶稣钉S字J是在星期五,那么,这天就是星期三,因此有人认为耶稣是在周三受膏。

2.祭司长图谋杀害耶稣:(马太福音26:3-5)那时,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聚集在大祭司称为该亚法的院里。大家商议要用诡计拿住耶稣,杀他,只是说:“当节的日子不可,恐怕民间生乱。”

(马可福音14:1-2)过两天是逾越节,又是除酵节,祭司长和文士想法子怎么用诡计捉拿耶稣,杀他。只是说:“当节的日子不可,恐怕百姓生乱。”

(路加福音22:1-2)除酵节(又名逾越节)近了。祭司长和文士想法子怎么才能杀害耶稣,是因他们惧怕百姓。

(约翰福音11:45-53)那些来看马利亚的犹太人见了耶稣所做的事,就多有信他的;但其中也有去见法利赛人的,将耶稣所做的事告诉他们。祭司长和法利赛人聚集公会,说:“这人行好些神迹,我们怎么办呢?若这样由着他,人人都要信他,罗马人也要来夺我们的地土和我们的百姓。”内中有一个人,名叫该亚法,本年作大祭司,对他们说:“你们不知道什么。独不想一个人替百姓死,免得通国灭亡,就是你们的益处。”他这话不是出于自己,是因他本年作大祭司,所以预言耶稣将要替这一国死;也不但替这一国死,并要将神四散的子民都聚集归一。从那日起,他们就商议要杀耶稣。

祭司长介于大祭司与祭司之间,是大祭司的助手,秉承大祭司的命令指挥祭司的工作,大祭司是世袭的,只有一个,祭司长则有多个。“该亚法”是主后18-36年在任的大祭司,他是曾任过大祭司的亚那的女婿(约18:13)。马太说文士和法利赛人没有参加这个会议,但马可、路加、约翰都说他们也在其中。他们聚集的商讨的目的只有一个:用诡计拿住耶稣,杀害他。但因着逾越节是犹太人一年中最大的一个节期,他们又恐怕民间生乱,影响他们的统治。“诡计”的意思是“狡诈的计策”,无论人如何设立诡计,最终是为了成就神的旨意。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在一手制造着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冤案。

“恐怕民间生乱”表明主耶稣已经深得民心,逾越节期间分布在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犹太人都要上耶路撒冷来过节,人山人海,不易维持秩序,若杀害耶稣,必然引起民间的暴乱。但也不能等到节日之后,因为那时主耶稣很可能已经离开耶路撒冷。

3.祭司长为什么要图谋杀害耶稣?他们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宗教与权力的冲突:耶稣所传播的天国福音,不仅包含了宗教领域的新思想,而且触及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他声称自己是“犹太人的王”,这一言论直接挑战了犹太祭司长和长老们的权威与地位。作为犹太教的领袖,祭司长们认为耶稣的言论和行为会动摇他们的统治基础,因此视其为威胁。

二是嫉妒与怨恨:耶稣在传教过程中行使了诸多神迹,赢得了广大民众的信仰、支持和拥戴。这使得犹太教祭司和长老们感到嫉妒与怨恨,因为他们担心耶稣的声望会超过自己,从而动摇他们在宗教界的地位。同时,耶稣洁净圣殿影响了他们的既得利益,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影响力和既得利益,他们决定要除掉耶稣。

三是罗马统治下的压力: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犹太教公会没有执行死刑的权利。然而,他们仍然试图通过捏造伪证和非法审判来置耶稣于死地。在将耶稣交给罗马巡抚彼拉多审判时,他们继续施加压力,要求判处耶稣死刑。这既是对耶稣的仇恨体现,也是试图在罗马统治下维护自己地位的一种手段。

四是对耶稣教义的误解与极端解读:耶稣声称自己是“神的儿子”,并传播天国的福音。然而,祭司长和长老们却将这些教义误解为叛国言论和颠覆政权的行为。他们基于错误的理解和对耶稣教义的极端解读,将耶稣定为叛国罪,并试图通过法律手段将其处决。

综上所述,祭司长之所以要除掉耶稣,是出于宗教与权力的冲突、嫉妒与怨恨、罗马统治下的压力以及对耶稣教义的误解与极端解读等多方面的原因。然而,耶稣的牺牲却成为了基督教信仰中的重要事件,他的教义和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无数信徒。

二、伯大尼马利亚膏主

1.马利亚膏主:(马太福音26:6-7)耶稣在伯大尼长大麻风的西门家里,有一个女人拿着一玉瓶极贵的香膏来,趁耶稣坐席的时候,浇在他的头上。

(马可福音14:3)耶稣在伯大尼长大麻风的西门家里坐席的时候,有一个女人拿着一玉瓶至贵的真哪哒香膏来,打破玉瓶,把膏浇在耶稣的头上。

(约翰福音12:1-3)逾越节前六日,耶稣来到伯大尼,就是他叫拉撒路从死里复活之处。有人在那里给耶稣预备筵席;马大伺候,拉撒路也在那同耶稣坐席的人中。马利亚就拿着一斤极贵的真哪哒香膏,抹耶稣的脚,又用自己头发去擦,屋里就满了膏的香气。

马利亚膏主的具体时间,约翰说是“逾越节前六日”,从其它福音书看又可能是星期三,但无论如何,这事一定是在受难周期间发生的,马利亚因着用心听道(路10:38-42),明白了S字J的道理,也认识到耶稣是谁。同时,她也是为了报答耶稣复活她兄弟拉撒路的恩情,因此用自已多年的积蓄买了一瓶真哪哒香膏来,乘耶稣在长大麻风的西门家里坐席的时候,把香膏膏在了耶稣身上:无论是头上还是脚上,一定是在耶稣的身上,为耶稣安葬之日存留。在宴席间以香膏涂抹贵宾是古代中东的习俗,不过使用如此昂贵的香膏来膏抹一个人显得太奢侈。马大曾经认信说:“主啊,是的,我信你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就是那要临到世界的(约翰福音11:27)。”体贴耶稣心的马利亚可能也对耶稣有着清楚认识,她觉得,无论花费多少在耶稣身上也都值得,真爱,不计代价,愿意献上一切。一个真认识主的人才能完全交托:(提摩太后书1:12)为这缘故,我也受这些苦难。然而我不以为耻;因为知道我所信的是谁,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直到那日。

2.门徒论断马利亚:(马太福音26:8-9)门徒看见就很不喜悦,说:“何用这样的枉费呢!这香膏可以卖许多钱,周济穷人。”

(马可福音14:4-5)有几个人心中很不喜悦,说:“何用这样枉费香膏呢?这香膏可以卖三十多两银子周济穷人。”他们就向那女人生气。

(约翰福音12:4-6)有一个门徒,就是那将要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说:“这香膏为什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他说这话,并不是挂念穷人,乃因他是个贼,又带着钱囊,常取其中所存的。

贪财的犹大看见了,心疼得不得了,他觉得用这样昂贵香膏膏在耶稣身上是一种浪费,因此首先说话了:“这香膏为什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听犹大是何等的遵守律法(申15:11),挂念穷人,但约翰告诉我们:“他说这话,并不是挂念穷人,乃因他是个贼,又带着钱囊,常取其中所存的。”因此,我们不要光听一个人说什么,而要看他做了什么。在犹大的带动下,其他门徒也跟着犹大向马利亚生气,论断她是在“枉费”香膏了,何不卖许多钱去周济穷人呢?

不是你做在神的心意上或做好事就会得到人人的称赞,不要忘记,论断马利亚的可是跟随耶稣三年之久的门徒,按说,他们都是最虔诚的基督徒。

3.耶稣称赞马利亚:(马太福音26:10-13)耶稣看出他们的意思,就说:“为什么难为这女人呢?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她将这香膏浇在我身上是为我安葬做的。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行的,作个纪念。”

(马可福音14:6-9)耶稣说:“由她吧!为什么难为她呢?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要向他们行善随时都可以;只是你们不常有我。她所做的,是尽她所能的;她是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预先浇在我身上。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做的,以为记念。”

(约翰福音12:7-8)耶稣说:“由她吧!她是为我安葬之日存留的。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

马利亚只是做自已当做的事,不在意他人说什么,面对门徒的非议,马利亚没有为自已辩解,但耶稣知道门徒的意思,因此责备门徒不要难为马利亚,耶稣称赞马利亚在他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要向他们行善随时都可以;只是你们不常有我。”耶稣马上(后天)就要为全人类上S字J了。“她是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预先浇在我身上,”古时犹太人殡葬的规矩,是用香膏膏死人的身体,并用细麻布加上香料裹起来(参约19:38-42)。“真哪哒”既可以用来膏抹尊贵的客人,也可以给死者膏身。伯大尼的马利亚在主上S字J之前,抓住机会膏了主;法利赛人尼哥底母在耶稣安葬时,带了没药和沉香约有一百斤前来,以一个王的规格安葬耶稣。抹大拉的马利亚在安葬之后想要去膏主,却没得机会(可16:1),显然都没有马利亚抓住的机会好。亲爱的家人,一定要抓住时间爱主。

三十两银子对一个村姑来说不是一笔小数字,马利亚已经尽上她的所能,她奉献的不仅是香膏,而是她的全人。因此耶稣教训门徒“普天之下,无论在什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做的,以为记念。”马利亚膏主的事迹与福音共长久。

任凭人人都说你不好,但只要耶稣说你好,就够了。反之,即使人人都说你好,但耶稣说你不好,就完了。

三、叛徒犹大卖主

犹大以为自已说周济穷人会得到耶稣的称赞,耶稣反而称赞了“枉费”香膏的马利亚,使犹大下不了台。因此一条毒计上心头,他要出卖耶稣,把他交在仇敌手里。

1.犹大去见祭司长:(马太福音26:14-15)当下,十二门徒里有一个称为加略人犹大的,去见祭司长,说:“我把他交给你们,你们愿意给我多少钱?”他们就给了他三十块钱。

(马可福音14:10-11)十二门徒之中,有一个加略人犹大去见祭司长,要把耶稣交给他们。他们听见就欢喜,又应许给他银子;他就寻思如何得便把耶稣交给他们。

(路加福音22:3-6)这时,撒但入了那称为加略人犹大的心;他本是十二门徒里的一个。他去和祭司长并守殿官商量,怎么可以把耶稣交给他们。他们欢喜,就约定给他银子。

“当下”是马利亚膏抹主的时候,犹大却主动见祭司长,与他们商量若把耶稣交给他们,他们愿意给犹大多少钱。祭司长等正在两难之境,犹大竟然主动出来卖主请赏,使他们的难题迎刃而解,因此他们一拍即合。这恰是神的计划,因为神的羔羊必须在逾越节被杀。他们知道犹大是贪财的,就给了他三十块钱。“三十块钱”原文是“三十块阿居利”,指犹太银子30舍客勒,折合120得拿利乌,相当于普通人120天的工资。马利亚因为爱主,用300天工资买的香膏来膏主;犹大因为爱钱,以120天工资的价格出卖了主,其实是出卖了自己的灵魂(太27:3-5;徒1:18)。主耶稣在犹大和祭司长的眼中,不过如同一个“三十舍客勒”的卑贱奴隶(出21:32),那被弃牧者的“工价”也是这个数额(亚11:12)。圣经并没有明说犹大卖主的动机,但路加告诉我们是“撒但入了那称为加略人犹大的心”;约翰则告诉我们犹大是个贪财的人(约12:6)。千百年来,人们为耶稣争论不休,有人愿意为他舍命,有人想利用他赚钱。

2.犹大找机会把耶稣交给他们:(马太福音26:16)从那时候,他就找机会要把耶稣交给他们。

(路加福音22:6)他应允了,就找机会,要趁众人不在跟前的时候把耶稣交给他们。

就在马利亚抓住机会奉献(膏主、爱主)的时候,犹大却要找机会出卖耶稣。爱主的人总会抓住机会奉献,不爱主的人总是在找机会出卖他。当时,耶稣作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他每到一处,总是有极多的人跟随他(太20:29;路5:15;7:11;14:25),因此给犹大出卖耶稣带来很大的不便。犹大必须找机会,趁众人不在跟前的时候才方便把耶稣交给他们。

3.犹大领人捉拿耶稣:(马太福音26:47-56)犹大领人捉拿耶稣:说话之间,那十二个门徒里的犹大来了,并有许多人带着刀棒,从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那里与他同来。那卖耶稣的给了他们一个暗号,说:“我与谁亲嘴,谁就是他。你们可以拿住他。”犹大随即到耶稣跟前,说:“请拉比安”,就与他亲嘴。耶稣对他说:“朋友,你来要做的事,就做吧。”于是那些人上前,下手拿住耶稣。有跟随耶稣的一个人伸手拔出刀来,将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一个耳朵。耶稣对他说:“收刀入鞘吧!凡动刀的,必死在刀下。你想,我不能求我父现在为我差遣十二营多天使来吗?若是这样,经上所说,事情必须如此的话怎么应验呢?”当时,耶稣对众人说:“你们带着刀棒出来拿我,如同拿强盗吗?我天天坐在殿里教训人,你们并没有拿我。但这一切的事成就了,为要应验先知书上的话。”当下,门徒都离开他,逃走了。

(马可福音14:43-49)说话之间,忽然那十二个门徒里的犹大来了,并有许多人带着刀棒,从祭司长和文士并长老那里与他同来。卖耶稣的人曾给他们一个暗号,说:“我与谁亲嘴,谁就是他。你们把他拿住,牢牢靠靠地带去。”犹大来了,随即到耶稣跟前,说:“拉比”,便与他亲嘴。他们就下手拿住他。旁边站着的人,有一个拔出刀来,将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一个耳朵。耶稣对他们说:“你们带着刀棒出来拿我,如同拿强盗吗?我天天教训人,同你们在殿里,你们并没有拿我。但这事成就,为要应验经上的话。”

(路加福音22:47-53)说话之间,来了许多人。那十二个门徒里名叫犹大的,走在前头,就近耶稣,要与他亲嘴。耶稣对他说:“犹大!你用亲嘴的暗号卖人子吗?”左右的人见光景不好,就说:“主啊!我们拿刀砍可以不可以?”内中有一个人把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的右耳。耶稣说:“到了这个地步,由他们吧!”就摸那人的耳朵,把他治好了。耶稣对那些来拿他的祭司长和守殿官并长老说:“你们带着刀棒出来拿我,如同拿强盗吗?我天天同你们在殿里,你们不下手拿我。现在却是你们的时候,黑暗掌权了。”

(约翰福音18:1-11)耶稣说了这话,就同门徒出去,过了汲沦溪。在那里有一个园子,他和门徒进去了。卖耶稣的犹大也知道那地方,因为耶稣和门徒屡次上那里去聚集。犹大领了一队兵,和祭司长并法利赛人的差役,拿着灯笼、火把、兵器,就来到园里。耶稣知道将要临到自己的一切事,就出来对他们说:“你们找谁?”他们回答说:“找拿撒勒人耶稣。”耶稣说:“我就是!”卖他的犹大也同他们站在那里。耶稣一说“我就是”,他们就退后倒在地上。他又问他们说:“你们找谁?”他们说:“找拿撒勒人耶稣。”耶稣说:“我已经告诉你们,我就是。你们若找我,就让这些人去吧。”这要应验耶稣从前的话,说:“你所赐给我的人,我没有失落一个。”西门·彼得带着一把刀,就拔出来,将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他的右耳;那仆人名叫马勒古。耶稣就对彼得说:“收刀入鞘吧,我父所给我的那杯,我岂可不喝呢?”

四福音书中都记载了在那个最黑暗的夜间,黑暗掌权了。当耶稣带着十一个门徒在客西马尼园祷告时,犹大领了一队兵(圣殿的犹太警卫)和祭司长并法利赛人的差役,拿着灯笼、火把、兵器,就来到客西马尼园里捉拿耶稣。这是位于耶路撒冷城东1.2公里的一个橄榄园,在汲沦溪的另一边,是主耶稣和门徒们常去之处,所以犹大可以在那里很方便地找到他们。知识不仅能够叫人自高自大(哥林多前书8:1),当人的“三观”扭曲时,也会成为人犯罪的帮凶。犹大的知识,恰恰成为他犯罪的工具。犹大用人间最亲密的举动亲嘴作为指认耶稣的暗号。他们就下手拿住他,爱主的彼得想保护耶稣,拿刀砍下大祭司的仆人马勒古的右耳,但耶稣医治了他,就正是爱仇敌的表现。

“营”是罗马的军事用语,当时罗马军队一营士兵的人数从三千到六千不等。“十二营天使”表示很多天使,也可能用来与十二个门徒作对比。主耶稣并不是走投无路,被动被捕,他的被捕是出于自愿,为要成就父神的旨意,成就救赎的大功。

4.犹大吊死:(马太福音27:1-10)到了早晨,众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大家商议要治死耶稣,就把他捆绑,解去交给巡抚彼拉多。这时候,卖耶稣的犹大看见耶稣已经定了罪,就后悔,把那三十块钱拿回来给祭司长和长老,说:“我卖了无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他们说:“那与我们有什么相干?你自己承当吧!”犹大就把那银钱丢在殿里,出去吊死了。祭司长拾起银钱来,说:“这是血价,不可放在库里。”他们商议,就用那银钱买了窑户的一块田,为要埋葬外乡人。所以那块田直到今日还叫做“血田”。这就应了先知耶利米的话,说:“他们用那三十块钱,就是被估定之人的价钱,是以色列人中所估定的,买了窑户的一块田;这是照着主所吩咐我的。”

公会不能在晚上举行合法的会议,所以在早晨特地聚集开会,以正式定主耶稣死罪。当时犹太人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下,公会被赋予有限的自治权力,除了对擅闯圣殿内院的外邦人之外,公会并无执行死刑的权柄(约18:31),所以必须将主耶稣解交给罗马巡抚彼拉多,让他按罗马帝国的法律定罪并处以死刑。

看来,犹大并非想让耶稣惨死,当他看到耶稣定了死罪时,就绝望的“后悔”,彼得是悔改的“痛哭”(太26:75),结局不同,但都应验了主耶稣的预言(26:24,34)。犹大不是去找耶稣认罪悔改,而是把那卖主所得的三十块钱拿回来给祭司长和长老,向他们承认自已的罪“我卖了无辜之人的血是有罪了。”但这些冷血的宗教领袖们说:“那与我们有什么相干?你自己承当吧!”犹大受不了良心的谴责,就把那银钱丢在殿里,出去吊死了,应验了先知的话(亚11:13)。可怜,犹大出卖耶稣,不仅没有得到一分钱,反而断送了自已的性命,失去了尊贵的使徒职分,由马提亚来代替(徒1:15-26)。

“血价”就是出卖主耶稣的价格,是流“无辜之人的血”的代价。“库里”指圣殿里存放供献给神的财物处所,祭司长心里明白这种钱不能讨神的喜欢。如何处理这三十块钱,就成了烫手山芋。他们商议了,就用那银钱买了窑户的一块田,为要埋葬外乡人。9-10节引自(亚11:13),可能马太是用撒迦利亚书的话来解释先知耶利米行动的属灵意义。神的百姓以色列人原在神的手中如同泥在窑匠的手中一样(耶18:6),但因他们顽梗作恶,神要激动他们的仇敌巴比伦人来灭掉他们,正如人打碎窑匠的瓦器,以致无处葬埋尸首(耶19:11)。

总结:以祭司长为代表的宗教徒是要用诡计拿住耶稣杀他,等待他们的将是神公义的审判。爱主的马利亚是抓住机会把珍贵的香膏膏在耶稣身上,为他安葬作预备,得到了耶稣的称赞,而叛徒犹大却因着贪财,以三十块钱的价格出卖了耶稣,不想出卖的是自已的灵魂,不仅没的得到一分钱,还赔上了自已的性命,失去了使徒的职分。马利亚膏主的美事代代相传,犹大卖主的丑事遗臭万年,成为后人的榜样与鉴戒。

耶稣受难日的讲章2

基督的受难

经文:以赛亚书53章4-6节:

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神击打苦待了。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

约翰福音3章14-17节:

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因为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

弟兄姊妹,这个月的18号就是教会的传统节日“受难节”了。受难节是记念耶稣基督为我们受死、被钉S字J的日子,因此今天我们有必要再来思想一下有关耶稣基督为世人的罪受死的圣经教训。我们要查看旧约如何预言他的死,他死在S字J上的时候,有什么事情发生了,以及他的死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一、关乎耶稣基督之死的预言

远在耶稣基督降世前的一千四百多年,当时候摩西正带领以色列人出了埃及,进到旷野,向着迦南地,也就是神应许给他们的地方进发。圣经说以色列人在旷野显得不耐烦,于是毁访神和摩西。他们因生活艰苦而埋怨神,尤其埋怨旷野里没有食物的选择。耶和华听见他们的怨言,看见他们内心的态度,于是差遣毒蛇在他们中间咬他们,作为惩罚。摩西为他们求得赦免后,神就命摩西造一条铜蛇,挂在杆子上,让人人都看见。神说人若被蛇咬伤,只要抬头望着铜蛇,便不至死,反得存活。然而,若任何人不相信神的话,不仰望铜蛇,他就必死无疑。(民21:1-9)

神要求罪人相信和服从他的话,以致得救。这就是这个故事所带给我们的属灵教训。耶稣基督在新约的约翰福音第三章里亲自解释了这故事的意义:铜蛇挂在杆子上是一个“预表”,是指耶稣基督要被挂在S字J上。耶稣基督死在S字J上,就是那旧约预表的应验。叫一切相信耶稣基督的人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耶稣基督为何要死?先知以赛亚说他是为我们的过犯而被打死的。那就是说,他受死是因为我们故意违背神的命令。他为我们的罪孽被压伤。那就是说,他死得如此惨烈是因为我们违抗神的真理!他受罚不是要减轻我们的罪债,而是要为我们的过犯付上代价。耶稣基督不但为我们受死,更是代替我们受死!借着死,把我们的罪搁在他自己的身上,搁在S字J上,他又代替我们忍受罪的责罚!因此,我们所有相信他的人,不再被定罪,而是在神眼中被看为公义,并且与神和好了。耶稣基督“代替性的死”赐给我们“神的平安”,那就是说,他赐给我们完全的救恩、祝福和快乐。

人所造成的创伤为我们带来“神的医治”,那就是说,这些创伤为我们带来他的救恩,叫我们从生活中的各种愁烦痛苦中得释放:愁烦痛苦是因我们的罪而有的。以赛亚书53章第6节说耶稣是因我们各人偏行已路而受罚。我们拒绝跟从神,我们各人走着不同的路,是我们自己发明、自己选择的路。这些不同的路有一个共通点,就是远离神的!耶稣基督就是为这些罪而受死!

借着他的受苦与受死,神奇妙的计划得以成就!耶稣的死,一方面是由于属世法庭不公正的裁决,另一方面是由于神对世人的罪有公正的裁决!虽然旧约献祭中也有代替性的赎罪祭,但神的儿子亲自甘愿献上自己,却是不可思议的!借着死和复活,耶稣基督的属灵后裔得以倍增:他们要得着永恒的生命。在约翰福音12章32节中,耶稣说:“我若从地上被举起来,就要吸引万人来归我。”他既复活,就活到永永远远(启1:18),而神的救恩计划也因他作为中保而得以实现。

二、与耶稣基督之死有关的事件

在耶稣基督离世之前,他最少有三次预言自己会离世和复活。他清楚详细地预言有什么事情会发生在他的身上、谁人会这样对待他、这事会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发生。有人会在耶路撒冷的犹太领袖面前出卖他。他们不接受他就是弥赛亚,宣告他的死罪,把他交在外邦的罗马人手上。外邦人会嘲弄他、吐唾沫在他脸上、鞭打他,最后把他钉死。三日后他会复活!他预言这些事必要发生,因为这是神永恒计划中的一部分,已记录在旧约里,并且是赎罪的唯一方法!

耶稣基督不单预言了他自己的死和复活,而且每一件事都准确地应验了,正如旧约先知和他自己所预言的!没有一个先知可与他相比!没有别的先知曾说出这样准确的预言!再者,耶稣是真的钉死在S字J上,并且实在从死里复活了。历史里没有其他自称是先知的曾经从死里复活!其他宗教的所有先知仍躺在坟墓里。耶稣基督是唯一一位已经从死里复活并且仍然活着的人!这事实证明耶稣基督不单是历来最伟大的先知,他是比先知更优越的那一位——神的儿子!

四卷福音书都记载了犹大怎样为了三十块银钱而出卖了耶稣。耶稣在客西马尼园里祷告后,即被圣殿的差役拘捕了。由午夜至星期五清晨这段时间内,耶稣先被该亚法的岳父亚那审讯,然后由当年的大祭司该亚法审讯,其后又被那些聚集在犹太公会的犹太领袖审问。星期五大清早,耶稣首先被犹太巡抚彼拉多审讯,彼拉多代表罗马的民事机关;其后由加利利的分封王希律审讯:最后再由彼拉多审问。犹太人和外邦人都曾审问和拒绝耶稣。世上的宗教和民事组织都控告他,又杀害他。然而,他是完全无罪的!审判他的人在他身上没有找到任何罪状。

圣经很生动的描写耶稣在这一天受难的情形。以今日的标准来看,耶稣受到极不人道的对待,他先被鞭打,然后忍受士兵的侮辱,又得扛着S字J走向刑场。那个星期五早上约九点钟,耶稣在一个名叫“骷髅地”的山丘上被钉S字J。罗马兵丁用几颗长铁钉把耶稣的手和脚钉在S字J上。然后,他们举起S字J,插在地里。耶稣基督手脚被钉钉穿,S字J被举起。S字J的钉刑,是一种极度痛楚的刑罚。让受刑人慢慢流血、干渴、枯竭……慢慢地窒息,最后发狂而死。耶稣就是在这种残酷的刑法中为我们而死。接着有一个兵丁用枪刺入他的肋旁,跟着有血和水流出来。经现代的专家证实,这是因为心脏爆裂了,所以才有血和水流出来,可见主耶稣因背负世人的罪,而被钉在S字J上的痛苦是何等的厉害!他极爱我们甘心为我们忍受一切痛苦!

耶稣为了世人受了这么大的痛苦,当时有人同情他么?不!他们把耶稣与两个强盗一同钉在S字J上,从那里经过的人讥讽他说“你若是上帝的儿子,可以从S字J上下来。”宗教领袖们也都嘲笑他,说他能救别人却不能救自己。在耶稣极痛苦的时候,他大喊“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有人不忍(可能是慈悲的罗马兵),拿沾醋的海绒让耶稣吸舔,希望减轻他的痛苦,但其他人只是等着看,是否以利亚会来救他。耶稣又大喊一声,此处没有说明喊什么,但约翰福音清楚记载,耶稣说了一句“成了”,那是欢呼、胜利、满足的字。耶稣说完就断气了。

主耶稣乃是神的儿子,他甘愿成为有血有肉的人,为的就是要寻找拯救世人。圣经说:“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提前1:15)他爱我们,甘心担当我们的罪,代替我们接受罪的刑罚,而被钉死在S字J上。罪是何等的可怕,就连神的儿子因着要赎人的罪也付上极大的代价。

耶稣带着人类难以经验的痛苦离开世间,那种痛苦就是所有人的罪恶必须接受的责罚,如排山倒海般的压向S字J上。在人来看,也许认为耶稣是失败者,一切随着他的死而结束,但是事实不然,因为这是耶稣经过人性挣扎后的抉择,他的受死与复活是人重新认识上帝的开始。耶稣死后,圣殿的幔子由上到下裂成两半,暗示着人与上帝之间不再有隔阂,藉着耶稣而有了新的关系;看守耶稣尸体的军官与士兵,看见地震、坟墓打开等不寻常的事,就说耶稣真是上帝的儿子。由于耶稣的苦痛超过常人所受,在每个世代也安慰了受苦的人,使他们有勇气面对命运。

三、耶稣基督的死对我们的重要性

1.耶稣为我们死的第一个原因

基督为我们死的第一个原因,就是要为我们赎罪,使我们在神面前得称为义,与神和好。基督的死给世人带来的坏消息,就是没有人能在神的公义和圣洁面前保持中立。你必须信靠基督,否则你一定要灭亡,没有第三条路可以选择。给世人的好消息就是神预备了救恩之路。罗马书三章24-25节说,神叫耶稣基督死在S字J上,作为赎罪的祭。耶稣基督以死来满足我们因犯罪所应受的刑罚,并把神的义愤从我们身上挪去。由于神的圣洁和公义已得着满足,他的恩典和爱便叫每一个相信他的人白白得称为义。这便是耶稣基督为我们死的第一个原因。

2.基督为我们死的第二个原因

基督为我们死的第二个原因是为了救赎我们脱离律法的咒诅。意思是,使我们脱离以律法作为救赎的途径。在旧约里,神从未以律法作为称义或救赎的途径。所有在旧约里的律法,都是在恩典中颁给以色列人的。在出埃及记20章l-2节里,神首次显出他的恩典、怜悯和爱,他使以色列人脱离为奴之地,然后颁赐十诫。神颁赐十诫的目的,无论在昔日或今日,都是教导神的子民怎样活象神的子民。

然而,犹太人的宗教导师改变了整个律法的目的,使律法变成得救的途径。他们说若有人不遵守以色列的礼仪律法、民事律法和道德律法,便不能得救。因此,犹太人历代以来都严守律法,以图拯救自己。但由于没有人能遵守律法,律法便成了咒诅和重担,而不是祝福。加拉太书二章21节说:“义若是借着律法得的,基督就是徒然死了”加拉太书三章13节又说:“基督既为我们受了咒诅,就赎出我们脱离律法的咒诅,因为经上记着:‘凡挂在木头上的,都是被咒诅的。’”我们得救,不是因为我们有限的顺服,而是因为神无限的恩典,借着信靠耶稣,我们得到神的恩典和应许。

3.基督为我们死的第三个原因

基督为我们受死的第三个原因,是要消除以色列与外邦列国的隔阂,组成一群来自世上各国的神的子民!

在旧约里,早在以色列立国之前,神已应许要借着亚伯拉罕的后裔耶稣基督,祝福世上所有家庭和国族。神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是神的恩典之约,这约使罪人能透过信心得称为义。神的约把世上各国都包括在内,但许多犹太人却认为神只是要拯救犹太人,却要惩罚外邦列国。

把以色列和外邦列国隔断的墙就是律法,特别是以色列的礼仪和民事律法。律法把以色列人与外邦人划分开来。外邦人不得进入圣殿或在圣殿献祭,除非他们已归信犹太教,成为了犹太人。但是耶稣基督出生之后,以色列民族便完成了把弥赛亚带进世间来的目的。耶稣基督借着在S字J上受死,满足了律法的要求。借着死,他已废去礼仪方面的律法。借着天国的教训,他已取替了犹太人的民事律法(太5-7章)。这样,耶稣基督借着死,便除去了犹太人和外邦人中间的篱笆和敌意。借着在S字J上受死,他使犹太的信徒和外邦的信徒与神和好了,也彼此和好了。

耶稣的死,拆毁了隔在以色列和外邦民族之间的墙。借着在S字J上受死,他使犹太的信徒和外邦的信徒成为一群新的“神的子民”,成为一个教会、一个神国!

4.基督为我们死的第四个原因

基督为我们受死的第四个原因是给予我们另一个生活的目的:不为自己而活,却是为主而活,并且无私地服侍别人——“他替众人死,是叫那些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活,乃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林后5:15)基督既自己降卑,以至于死,我们基督徒便不应作出任何源于野心和空想的事。基督已经为我们死了,我们便不应再为自己而活,而是为那替我们代死的主而活。耶稣基督的死,为了除去我们里面自私的野心,使我们可以为神而活。

5.基督为我们死的第五个原因

基督为我们受死的第五个原因,是带给我们永恒救恩的保证。“既是这样,还有什么说的呢?神若帮助我们,谁能敌挡我们呢?神既不爱惜自己的儿子为我们众人舍了,岂不也把万物和他一同白白地赐给我们吗?谁能控告神所拣选的人呢?有神称他们为义了,谁能定他们的罪呢?有基督耶稣已经死了,而且从死里复活,现今在神的右边,也替我们祈求。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难道是患难吗?是困苦吗?是BP吗?是饥饿吗?是赤身露体吗?是危险吗?是刀剑吗?……我深信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罗8:31-39)

耶稣基督为我们受死,为要使我们不再惧怕人和环境,不再惧怕撒但和死亡。不管人向我们作什么,也不管环境是多么艰难,既然我们已得称为义,得以与神和好,神既是帮助我们的,便没有任何人或任何环境可以真正敌挡我们!神已拣选我们,呼召我们,使我们得称为义。他必定会保守我们免受永远的伤害。他会确保现世没有任何东西或困境能把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最后,他必会使我们得以站在他的荣耀里!

四、你的反应如何?

弟兄姊妹,受难节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因为耶稣来,为要拯救悔改的人,审判不肯悔改的人。对于耶稣基督受死这件事情,没有人可以在他面前保持中立。今天,你和我也站在他的S字J前面。你对耶稣和他死在S字J上这件事有何回应?你会逃跑而去,还是跟从耶稣?你会装作自义,还是承认己罪?你假装无知说不知道,还是明白耶稣为何死在S字J上?你会继续BP耶稣基督和基督徒,还是回转并公开地以爱来事奉他?你会拒绝他,还是凭信心接受他?

今日你会作出什么回应?这将决定你将来永远的命运。我愿你今日就做出明智的决定,相信耶稣基督,接受耶稣基督做你的救主,献上你自己为他而活。阿们!

耶稣受难日的讲章3

受苦的耶稣

经文:赛53:1-12

引言:圣经各处虽多有预言耶稣的受苦与救赎,但没有本章所言之详尽。在诗篇22篇,对于主的苦难,虽历历言之,但对于主受苦难的代价目的与成效则没有详述。本章圣经可为“耶稣受难所做成救恩”的最大之章,可为全部新约要义。今天是受难节,藉本段圣经共同记念主耶稣为我们受苦的经过。

一、受苦的由来

耶稣本为神儿子,有一切的荣耀、丰富、尊贵、能力。他的苦难由何而来?

1、神的定旨:赛53:10徒2:23彼前1:11

耶稣不是偶然的机会被犹大所卖,被恶人钉死,乃是神早有他国定旨,是神喜悦这样做,为要显明神的义(罗3:21-25),所以耶稣的受死与活都有确定的日期(罗5:6林前15:3-4)。如果非耶稣被压伤,受苦难,即不能做成这救世之功。徒4:12

2、主的顺服:可14:35-36腓2:6-8加1:4林后13:4约10:17-18

所以主说:“我父所赐的杯,我岂可不喝呢?”主耶稣来就是为这杯而来(来10:5-10),否则苦难无法临到他。

二、救主的态度

耶稣本是神子道成肉身作了人,此神子而人子的耶稣在世为人面对这苦难的态度如何?

1、看其外表;赛52:14-16,53:1-3约8:57

许多人因他惊奇,被人藐视、厌弃。因他没有佳形美容,为什么呢?是虚己的态度(腓2:6)。从爱子到人子,从人子到奴仆,从奴仆到囚犯,从囚犯到死犯。赛53:7-9、12

2、察其内心:赛53:7-9

1)不开口、不申辩:这是他受审时的态度,他心里明白,他确实没有罪,彼拉多也证明他无罪(太27:24),如果开口申辩,那么世人的罪就无法承担。

2)赛53:8-9,受欺压和审判。他被夺去,也不开口,这是他死时的态度,他不是宁死不屈,乃是甘心受死,无罪的基督竟然身受鞭打,亲负苦架,那些人面兽心的兵丁与毫无心肝的犹太祭司竟将基督无疵之身悬挂在苦架上,主却始终不发一句不平之言,相反还为他们祷告。彼前2:18-23

三、信徒的恩益

主这种受苦与信徒有什么关系呢?赛53:4-6

1、代替我们的罪刑

1)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过犯指人在道德行事上离弃神给我们的法则,越过界限。比如行路时越过人行道;打仗越过军事区(罗5:14,4:15)或称为犯法的(雅2:9罗2:23)。这罪较严重,该受报应(来2:2)。我们的过犯主却受刑罚。

2)他为我们的罪孽压伤:罪孽是罪的总称,指原罪性。压伤指主的圣心被人的罪污沾染时的伤痛,因主的灵魂体都担负罪(约1:29背负),谁能体会主的圣心忧伤?谁能说出这时主的痛苦呢?彼前2:24-25,3:17-18。

2、担当我们的病痛:赛53:4

1)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指着心灵的伤忧,这种病比体病更难医,主却理解你很诚然地担当你(太11:28),并为你受创伤,被枪刺透心。

2)背负我们的痛苦:指身体因犯罪后而败坏,成为不义的器具,时常有疾病、死亡的刑罚。耶稣却受责罚被神击打苦待了。

四、苦难的经过

1、在园中:可14:32-39诗22:1-2、6-8、14-15

1)心里甚是忧伤,几乎要死:指灵中受苦,灵中争战,背负罪孽与神为敌,神必离开他。可15;33-34

2)顺服至死,灵中担罪:可14:36弗2:1-5,指着灵性的复活。

3)大声哀哭,恳求免死:来5:7-9,还是因所受的苦难学了顺从。也是指灵生命的死,他既得以完全就为凡顺从他的人成了永远得救的根源。这种痛苦,人不能体会。

2、在衙门:约18:28

1)被藐视、被戏弄、被鞭打:指耶稣人格被侮辱,魂中受苦。

2)不开口、不申辩、不喊冤:放弃神权、放弃人权。舍弃之意含舍己、舍命、舍了自己一切的意志(加1:4),但这种舍弃不是他的失败,乃是走向胜利的途径。这种痛在人也无法体会。林后13:4

3、在山上:路23:33

这不义的官只用几个小时,连夜就定了耶稣的死罪,按人的眼光看是个极大的错案,一点不合法律程序,没有罪竟凭百姓(乌合之众)的呼喊定了案(路23:23-24)。

1)钉在S字J上:指身体受苦,这圣洁的身体竟成了罪身,将众人的罪都归在他身上,使他的身体破碎。真是五千鞭挞寸肤裂。

2)他的身体是为我们舍的;这是他舍身的意义。路22:19林前11:23

3)他的鲜血是为我们流的:这是他舍命的价值。路22:20

五、获得的功效:赛53:10-12

1、由牺牲而看见后裔:约12:24,一粒麦子落在地里死结出许多的子粒来。

2、由苦难而获得胜捷:赛53:11,许多人因他稳称为义。

3、由卑辱而得高举:赛53:12腓2:6-11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