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2024年学习二十大精神党员心得体会精选6篇

2024年学习二十大精神党员心得体会精选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4-10 11:17:46
2024年学习二十大精神党员心得体会精选6篇
时间:2024-04-10 11:17:46     小编:LY2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这进一步明确了党建引领作为加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对于坚持党的领导、联系服务群众、加强党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4年学习二十大精神党员心得体会精选6篇,大家快一起来看看吧!

2024年学习二十大精神党员心得体会精选6篇

2024年学习二十大精神党员心得体会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是村民共同的文化记忆;乡村文化产业是文化振兴与产业振兴的重要联结,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

当前,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部分地区仍是政府唱“主角”大包大揽,忽视群众需求,出现“口味”不对、资源浪费、配送错位等不良现象;部分地区受“网红”思维影响,只为博眼球、拼流量、炒热度,清一色“复制粘贴”,活动“创而不新”,不仅导致本土文化被挤占、驱逐、遗忘进而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还会导致新生文化难以“生根”“长红”、热度一过即被“免疫排斥”。

乡村文化产业“软实力”是乡村振兴的“硬支撑”,其发展的好坏将影响乡村振兴的成效。具体而言,答好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卷”要做到以下三点:

角色换位,让人民群众“自主点单”。群众是乡村文化服务的主体,他们对基层文化有着最深的了解,对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最具有发言权。“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想要发展什么样的乡村文化产业、有什么样的需求,只有人民群众自己最清楚。因此,要聚焦文化供给侧改革,打破由政府“一手包办”的传统模式,把选择权和表达权归还给群众,通过调查研究深入了解群众实际需求、总结乡村实际情况,通过采风、寻访、座谈等方式与群众共同商量谋划,让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因“自主”而“自在”,避免出现“费力不讨好、花钱不买账”的问题。

守正创新,让优良传统“自己代言”。当前,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群众收入水平提升,文化阵地愈加广阔,精神文明若是不去攻城树旗,低俗文化就会来跑马圈地。各地区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走红”不能“走偏”,“出圈”不能“出格”,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数字化技术唤醒沉睡的乡村文化资源,弘扬优良家风、形成淳朴民风、营造和谐乡风,共建向上向善的“和美乡村”;要注重挖掘本地文化特色,尊重“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客观实际,坚持发展“一乡一品、一村一特”,保持个异性、摒弃同质化,积极创建“拿得出手”的本土特色品牌,做到不套“模板”、不落窠臼。

着眼未来,让人才资源“自由生长”。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无论是传统村落的保护,还是非遗技艺的传承,抑或是民俗风情的再现,无不说明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时刻离不开“人”这一重要载体。各地区要坚持以农民为主体,通过本土取材、先进“领跑”、“师徒”结对传帮带等方式增强乡村“造血”功能,努力培育懂技术、有情怀、讲文明的当地“新农人”,不断壮大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生力军”队伍;要坚持多方共同参与,通过整合资源、链接资源、构建社会支持网络等方式为乡村“输血”,借助数字平台扩大乡村文化市场辐射范围,实现乡村文化产业成绩共创、红利共享。

乡村文化产业对赓续文脉、守护“乡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提升身份认同和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答好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卷”,将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注入“内生动力”。

2024年学习二十大精神党员心得体会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网格化管理、精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城乡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网格作为乡村治理工作的“最后一站”,连接着千家万户、关系着民生幸福。因此,基层党委要不断优化“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积极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构建全方位的组织链、服务链、智慧链,练就精益求精“绣花功”,织密乡村治理“安全网”。

扎牢组织链,实现网格全域覆盖。“治大国若烹小鲜”,基层工作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直抵并解决民生问题的痛点、难点和堵点,最能直接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要立足村情实际,秉持“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的理念,将所辖各村按科学标准划分网格,打造专职网格员队伍,构建起“基层党委+村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共产党员户”四级联动体系,每月开展党员干部“进网入格”行动,将具体工作责任落实到人、避免推诿扯皮,推动干部不仅“能下”,而且“下之有为”,切实写好乡村善治的“后半篇文章”。

延长服务链,夯实乡村自治水平。“念兹在兹、须臾不忘”,充分发挥党员网格员连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共绘“奋斗同心圆”、寻求“最大公约数”。要统筹好网格员与村党支部协调配合,创新工作机制、出台考核办法,将乡村治理事务指标进行积分量化,将权力下放到村民个人,不断增强村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定期召开“村民议事会”,就垃圾分类、生活污水、产业规划等问题,及时“传政声”“释民惑”“解民忧”“聚民智”,充分激发村民主人翁意识,由“台下看戏”转为“台上唱戏”,营造出全员参与、高度自治的良好氛围。

锻造智慧链,提升村民幸福指数。“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宣传数字化乡村治理也逐渐成为网格员走村入户的日常工作。要搭建网格信息平台,给“网格化”管理插上“云翅膀”,使村民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医保缴费、低保救助等各项业务。针对独居老人、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实行预约上门,提升数字服务的高效化、精准化,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同时,也通过线下网格服务站察民情、知民意、解民忧,针对大量且普遍的邻里纠纷问题,适时接洽专业法律人士,把调解工作走实走深,引导矛盾双方打开心结、敞开心扉、消除顾虑,营造和谐邻里氛围,搭建起干群“连心桥”。

2024年学习二十大精神党员心得体会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干部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然而有些干部认为干多干少一个样,多干不多得,少干不少挣,只想出彩不能出力,干事劲头弱化。

针对“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等问题,为调动干部干事创业激情,挖掘干部队伍潜能,笔者认为,可以借鉴一些地区的村(社区)党员积分管理制度,探索干部管理赋分模式,一方面调动“老黄牛”类干部积极性,让干部有“干头”、有“奔头”、有“盼头”;另一方面,让垫底干部“丢面子”,犯错干部“改错误”,倒逼担当作为。

赋理论分,让“党性修养”入味三分,打下“好底子”干出精品。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学习不仅仅是当作完成任务,要学进去、深下去,如果学习走形式、装样子,不系统、不深入,干部就会在大是大非面前方向走偏、决策失误、激情锐减。赋理论分,用理论积分激活学习热情,触动干部拿出“挤”和“钻”的精神主动学习、深入学习,迸发良好精神状态,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用科学理论之“矢”去射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的”,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运用实践、推动工作,防止学归学、说归说、做归做,达到做得好、做得快、做得靓的目的。

赋实践分,让“专业能力”入味三分,运用“真成绩”赢得信任。面对应急突发、急事难事等“烫手山芋”,由于干部激励机制的受限,存在有的干部干的干、看的看,干得多错得多,干得少反晋升。除了严格执行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和推行容错纠错机制以外,在理论赋分的基础上,还可以推行实践赋分,让干得多的有激情,干得少的有比较。比如,对干部积极参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营商环境等重要事情取得肯定成绩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按照权重量化,在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赋予加分,推动干部放手干、大胆干,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用真成绩赢得群众信任。

赋反向分,让“责任发条”入味三分,架设“高压线”守住廉关。调查显示,少数干部刚一走上领导岗位由于经不起诱惑,时常参与一些影响正常公务接待的酒局、饭局,工作时间打牌、玩游戏等,甚至还滥用职权、谋求私利,没有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廉洁纪律是党员干部不可触碰的底线,要盯紧苗头,以纪律和问题为导向,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对不认真整改的纳入黑榜管理,在媒体公布,让干部“丢面子”。要推行反向扣分,架设“高压线”,对敷衍塞责、退缩不前,马虎草率造成工作失误等情况的严格执行倒扣分,纳入干部评先评优、晋级晋升参考项,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或违纪违法的,一票否决,让干部心有畏惧。

2024年学习二十大精神党员心得体会4

当前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基层治理等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对基层党组织的要求不断拔高,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要主动担当作为、勇于开拓创新,做好全村的“领头羊”“火车头”,在推行“微网格、微活动、微诉求、微事项”等村级“小微管理”来实现基层“大治理”,不断为基层治理“延链补链”。

织牢组织引领“微网格”,让“小管理”拓宽治理广度。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柱”在基层,民生最突出的“疑难杂症”在基层,要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村级层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健全精准化精细化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基层党组织和村党支部书记就要坚持党建引领全覆盖、网格运行全贯通、服务管理全方位,健全“行政村(社区)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村党组织体系,建立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包村领导、村党组织负责人和村民小组长为主体的四级网格管理体制,推行“1+X+N”党员联系农户模式,开展政策宣讲、民情收集、矛盾调处、文明创建等具体事项,有效将党员作用发挥从“块”上、“点”上融入小网格。

做优党建暖心“微活动”,让“小服务”提升治理温度。基层治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决定着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领导水平。结合实施“夕阳”关爱、“巾帼”服务、“朝阳”陪伴、“特困”帮扶等党建暖心行动,村党支部书记与留守老人建立“一对一”“多帮一”关爱对子,提供免费体检、洗衣理发、送煤取暖和代缴代取等贴心服务;引导党员致富带头人帮助指导留守妇女提升养殖、种植及家政等增收技能,通过预约、代办、上门等“小服务”的方式,帮扶特困家庭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加快路网、光网、电网、气网、水网、物流网“六网”改造,构建美好便民生活圈,强化教育、医疗、托育、养老、助残服务供给,保障群众能够就近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

解好群众关切“微诉求”,让“小分队”延展治理深度。群众利益无小事,解决诉求是关键。村党支部书记要依托院坝会、炕头会、板凳会、街头巷尾恳谈会等全面开展村级议事,共商共议村里大小事务,把群众关切问题作为协商议事主题,进行现场共商共议处置解决,进一步提升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结合“岗位大练兵、业务大比武”活动,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组建党员先锋队等方式,深入开展政策宣讲、民情收集、风险排查、矛盾化解、结对帮扶等活动,收集意见建议,解决民生实事。要建立健全“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协商议事机制,探索推行“协商议事室+议事网格站+灵活性议事平台”议事载体,将协商议事活动同“四议两公开”、主题党日相结合,协商解决村级各类事务。

落细基层治理“微事项”,让“小典型”引导治理力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行“网格+调解”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模式,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打造“互联网+”社会治理模式,大力实施“雪亮工程”,构建起线上线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推行“三委治村、六会理事”乡村治理模式,建立健全村民代表会、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等群众组织运行章程和管理制度,深入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好公婆、好儿媳、法律明白人等评选活动,挖掘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亲敬老、遵纪守法等先进典型,让“小典型”引导“大能量”,引导村民参与卫生环境清理,共建干净、整洁美丽家园,形成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氛围。

2024年学习二十大精神党员心得体会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出了“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等重要要求。为了更好地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为乡村振兴助力赋能,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中铺镇通过打好宣传教育“组合拳”、下好示范引领“先手棋”、做好关爱服务“大文章”,让广大镇村干部俯下身子、耐着性子、张开膀子、迈开步子,在新征程上与精神文明来一场“邂逅”,与新风新貌“深情相拥”。

“邂逅”在循循善诱的路上,讲述一番“时代新语”,聚一股探求文明的合力。农村的天地广阔无比,村头巷尾、田间地头、农家宅院及乡村就业工厂等都是宣传教育的阵地。宣传是一项技术活,群众在哪里,宣传教育就要跟进到哪里,既要做到“身”入群众接地气,又要达到“声”入群众润民心。临洮县中铺镇坚持从实际出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这一主阵地,强化镇村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升,让他们把握好时代形势、领悟好“新语”精髓、创造出宣传“新法”,让自己化身为“草根名嘴”和“宣讲达人”。采用集中宣讲和送学上门并重、固定宣讲和流动宣讲同步的方式,准确无误地把党的先进理论和政策法规转化为群众听得懂、记得住、能领会的“土语乡言”,并用群众喜欢听、能引发唠嗑讨论的方式讲出去,干好“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件大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耳入脑更走心,聚起一股探求文明的合力。

“邂逅”在激励鞭策的路上,操作一番“红脸新举”,聚一股追赶进步的合力。乡风民风不纯、村风家风不正、奋进意识淡漠等问题在不同的地方都不同的表现,有的地方是高额彩礼飙升、盲目攀比盛行,有的地方是大操大办不止、薄养厚葬不绝,还有的地方可能是人情随礼水涨船高、居住环境垃圾遍地,但总会有典型榜样能培养、可挖掘,有先进人物能选树、可表彰。临洮县中铺镇以持续完善《村规民约》为抓手,以文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好少年及移风易俗、家风传承先进人物的评选为切入点,抓实抓细“红黑榜”机制,让先进人物“扬眉吐气”、让落后人物“红脸丧气”,激励出一股追赶进步的合力。同时,讲好榜样的故事,让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以身边的事感化身边的人,推动形成知荣辱、树新风、破旧俗、促和谐的浓厚氛围,引领积极向上的社会新风尚,一步步铲除陈规陋习产生的土壤。

“邂逅”在无私奉献的路上,展现一番“德行操守”,聚一股济困扶弱的合力。脱贫攻坚战虽然已经彻底打赢,绝对贫困在华夏土地上已不复存在,但是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及因灾、因病等特殊原因造成临时困难的群众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临洮县中铺镇以抓好作风建设为突破口,让镇村干部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视群众的“急难愁盼”为召唤,少一些“泛泛而谈”、不开“空头支票”,多一些“默默守护”、做到“有诺必践”,以时刻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德行操守聚起一股全社会敬老助老、济困扶弱的合力,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时常围绕“三留守”人员及特殊困难群体开展关爱服务、温暖陪伴及帮扶解困等行动,让敬老助老 “不缺位”、济困扶弱“不打烊”,全面提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群群关系的融洽与和谐,助推社会文明新风尚。

2024年学习二十大精神党员心得体会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加强对干部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力挺担当者,让担当者挺立,才能激发更多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各地要鲜明树立“以实绩论英雄,凭能力用干部”的选人用人导向,健全崇尚实干、鼓励担当的正向激励机制,坚持深入一线,全方位考核干部,让有为者有位,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健全容错机制,激发干部敢担当的勇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积极营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敢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敢于担当是一种责任、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能力,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可以看到,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许多党员干部付出了大量辛劳,赢得了人民口碑。把视线向他们聚焦,有的在推进改革创新中先行先试、探索经验;有的在重大项目建设中大胆履职、积极作为;还有的在推进社会治理中敢想敢干、攻坚克难。然而,这也势必会因为没有先例可循、没有经验可用出现一些差错,但如果因此“挨板子”,不仅会寒了他们的心,还会让更多人把“多做多错、少做少错”这个“歪理”奉为圭臬。为此,各地要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明辨“为公”还是“为私”,分清“无心”还是“有意”,划分“失误、错误”与“违纪、违法”的界线,旗帜鲜明为实干者、担当者撑腰鼓劲,让他们心无旁骛、轻装上阵,创造更多更好的业绩。

完善考核制度,激活干部愿担当的活力。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考察识别干部的开展情况,会对党内政治风气产生一定影响。现实中,有的干部只顾埋头苦干,不善于表现自己;有的干部较真碰硬,不怕得罪人;还有的干部表态多行动少,热衷于花拳绣腿、溜须拍马。如果考核不深、识人不准,就很有可能造成“带病提拔”“带病上岗”,导致担当作为的干部得不到应有的重用,而碌碌无为者钻了空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干部要立体考察、透视甄别、切片化验、会诊辨析,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各地要在考察识别干部上下功夫,既看显绩,也要看潜绩,不能只停留在看材料、听汇报、填选票。要坚持深入基层一线、亲临项目现场、走到群众中间,近距离了解干部干了什么、干得怎么样,仔细记录群众的反映、业务部门的评价、党委负责人的点评;把平时考核、年度考核、专项考核、任期考核情况综合起来,多方印证、综合分析,立体式为干部精准画像,充分体现组织上的公道、公平、公正,更好激发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注重结果运用,激起干部善担当的风气。“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是古代有志之士怀才不遇的感叹。如果考核结果运用不落地,仍然处在惯性思维,停留在论资排辈、求全责备,就会让更多干部产生“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错误的认知,就会让更多干部把“佛系”挂在嘴边,为自己贴上“躺平”标签,从而导致不思进取,不求上进,得过且过,出现工作被动应付,不推不动,甚至推尔不动。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一方面,要加大精神奖励,对先进典型进行广泛宣传,邀请先进典型作报告,形成强大宣传声势,营造学习先进、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让优秀党员干部得到应有的尊崇。一方面,要加强考核结果运用,破除潜规则、破除隐形台阶、破除亲疏壁垒,鲜明树立“以实绩论英雄,凭能力用干部”的正确导向,让吃苦者吃香,实干者实惠,有为者有位,引导更多干部成为知重负重的担当者、攻坚克难的奋斗者,在工作岗位上再立新功、再创佳绩。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a7a127d825d30960a400c8a23ea043ba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