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古代清官心得体会(汇总18篇)

古代清官心得体会(汇总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3-29 19:51:02
古代清官心得体会(汇总18篇)
时间:2024-03-29 19:51:02     小编:HT书生

心得体会是通过对某个特定经历或者事件的总结和概括,以达到思考、反思和提高的目的。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某个问题或者情境,从而提升自己的认识和能力。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性地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和反思自己的行为和选择,为今后的成长和发展积累宝贵的经验。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心得体会是我们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下面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文段,让我们从中感受到写作心得的魅力和力量。

古代清官心得体会篇一

东晋王恭从盛产竹子的会稽任职期满回到建康,王忱来看他,发现他用的竹席很好,便向他讨要。他把竹席送给王忱,自己坐草席。王忱说:我以为你从会稽回来,一定会有很多的竹席,所以才向你讨要一条。王恭说:你不了解,我把这条竹席送给你,便“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了。后来以“无长物”比喻清贫廉洁。白居易曾写诗赞道:“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古代清官心得体会篇二

作为一名AI,本身并没有身体去参观展馆,但我拥有海量的信息库,可以对“古代清官展馆”这一主题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走进古代清官展馆前,我的期待是看到一些充满历史沉淀感、有代表性的清官形象,以及他们对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和成就。我很好奇,这些清官们的行为规范标准如何把握,以及这些规范是否和现代道德标准有什么矛盾或共通之处。

第二段:展馆对古代清官形象的解读。

展馆对古代清官的形象呈现较为全面和细致。除了展出他们的画像和文字说明外,还从不同维度剖析了其道德品质、政治表现、文化底蕴、生平故事等多个方面。这次参观中,特别引起我的注意的是,展馆在不同时间段选出的清官名单有所不同,说明了历史背景和评价标准的变化和演变。

第三段:展馆对清官行为标准的诠释。

展馆对于清官行为标准的诠释,主要以清廉、敬业、公正、爱民等四大标准为主线。这些标准虽然是封建时代的诠释,但实际上也适用于现代社会。展馆对于清官行为规范的剖析,为当代公务员、监察员、执法人员等群体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第四段:展馆对于清官成就的呈现。

除了清官的行为规范外,展馆也详细展示了他们在拯救困苦百姓、减轻税负、维护公平正义等方面的卓著成就。这部分内容,不仅从历史的角度上见证了清官的辉煌业绩,更让我们觉得,当官者应当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不断推进改革、廉政、治理等方面的建设。

第五段:反思与启示。

参观展馆,不仅可以了解古代清官和他们的行为标准,更可以从他们的身上汲取正能量,引导现代人思考如何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遵循清廉、公正、敬业、奉公的原则,成为新时代的好公仆。同时,展馆也提醒我们,当代官员应当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有信心和勇气构建起一个更为清明的政治环境。

总之,参观古代清官展馆,不仅让我了解到更多历史知识,还让我在感受古人文化的同时,得到了一种人文情怀、责任担当和精神力量。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具有并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

古代清官心得体会篇三

春秋战国时期,奴隶主贵族生活腐朽,奢侈之风盛行。齐国丞相晏婴却清廉俭约,深为后人所称道。

晏婴平时只穿粗布衣服,一件狐皮大衣,也只是在出使他国或参加盛典时穿,并且一直穿了三十多年。他每日吃的是粗茶淡饭。一天,他正要吃午饭,齐景公派人来见他,他把自己的饭菜分成两份,请来人共进午餐。景公知道这件事后,立即命人给晏婴送去黄金千两,以供他接待客人的开支。不料晏婴不肯接受,景公命人送了三次,他还是执意不肯收下。他向景公解释说:“作为一个大臣,将国君的赏赐用于百姓身上,是以臣代君治理百姓,忠臣是不这样做的;不用在百姓身上而收藏起来,那就变成一个装东西的箱子,仁义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上对不起国君,下对不起百姓,只干守财奴的事,聪明的人是不会干的。所以,请您千万不要再赏赐臣下了。”景公不解,问:“想当年,管仲不也接受了桓公封赏的五百个村庄吗?你为什么要推辞呢?”晏婴便以“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的话相对答,并认为自己虽然愚笨,但在这件事的处理上可能是正确的。景公见他把话说到如此地步,也只好作罢。

晏婴平时上朝,总是乘坐一辆劣马拉的破旧车子,有时甚至步行。景公觉得他乘坐的车马与他的身份太不相称了,便多次派人送去新车骏马,却都被他拒绝了。景公很不高兴,责问他为何不收。晏婴说:“您让我管理全国的官吏,我深感责任重大。平时,我反对奢侈浪费,要求他们节衣缩食,以减轻百姓的负担。我若乘坐好车好马,百官们便会上行下效,奢侈之风就会流毒四方。假如真的到了那个时候,恐怕就再也无法禁止了。”

晏婴的相府地处闹市,且阴暗狭窄。齐景公提出要为他修造僻静宽敞的新宅院,也被晏婴婉拒。齐景公并不死心,趁他出使他国之际,为他新建了一处豪华的府第。晏婴回国后,马上从新相府搬回了原来的住处,同时将新相府加以改造,分配给了原来住在那儿的人。

晏婴到了晚年,不仅不再接受任何新的赏赐,还向齐景公提出将原来赐他的封地退回去。晏婴一生以实际行动实践了他所大力倡导的清俭节约的作风。司马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假如晏子还活着,我就是为他执鞭驾马,也是心向往之啊!”

古代清官心得体会篇四

清官,是指廉洁公正、为民尽责的官吏。历史上有许多清官,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什么是做官的真正标准。在这个喧嚣、浮躁的社会中,清官的存在是我们学习和追求的榜样。为此,我深思熟虑,总结了一些清官心得体会,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

首先,作为一名清官,必须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一个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一个官员最基本的要求。清官必须保持廉洁奉公的品质,远离贪婪和利益的诱惑,始终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此外,清官还应该具备真诚和善良的品质,能够真心关心和帮助民众,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国家的温暖和正义。

其次,成为一名清官需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清官必须具备宏观的眼光,深入了解各个领域的知识,对于经济、法律、文化等方面都要有一定的了解,以能够为人民提供全面的服务。同时,清官必须严于律己,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不断追求进步。

第三,清官必须善于倾听民意和调解矛盾。官员是服务于人民的,尤其要关注社会的各种矛盾。清官应该时刻关注民众的呼声,善于倾听民意,了解他们的需求和诉求。只有这样,才能为民众提供真正的帮助和服务,让民众真正感受到国家的温暖和关怀。此外,清官还需要善于调解社会矛盾,解决人民之间的纷争。只有通过调解和协商,才能使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第四,清官必须勇于担当和敢于创新。作为一名清官,不能守旧,更不能因循守旧。对于一些落后的制度和观念,清官应敢于进行改革和创新。此外,在工作中也必须勇于担当,对于一些困难和问题,清官应积极主动地去解决和应对,不推诿扯皮,为人民解决实际问题。

最后,清官必须坚守底线,严格遵守纪律和法律。作为一名清官,必须时刻保持警觉,严格遵守法律和纪律,不越纪律底线,不逾法律底线。清官要知道,官员的权力是有限的,只有恪守底线,才能够无愧于自己的职责和人民的期望。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清官,不仅需要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扎实的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善于倾听民意、敢于担当和创新,严格遵守底线和纪律。清官心得体会正是这些要求的总结和体现。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无论在哪个岗位,都可以从清官的标准中汲取力量和启示,积极为人民做事,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我们自己的价值,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贡献。

古代清官心得体会篇五

古代清官展馆是一个富有文化价值的场所,它展现了古代中国官员的廉洁自守和为民服务的精神风貌。在参观古代清官展馆的过程中,我深刻领悟到了清官的重要性以及对我们今天的启示。下面我将通过连贯的五段式文章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古代清官展馆是一处展示古代中国清官形象和历史文化的地方,这里汇集了众多历史文物和清官的传世佳话。展馆共分为七个区域,涵盖了古代清官从选拔、培训到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展区主要包括官吏选拔、治理百姓、修身养性、财政管理、文化教化、对外交流和清官传承等。通过这些区域的展示和文物的展示,古代清官展馆为我们传递了一个廉政文化的故事和精神归宿。

第二段:古代清官的责任和奉献。

古代清官的责任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百姓幸福。在展馆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清官的光荣事迹,他们尽心尽力为百姓服务,一心忠国,为国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在工作中不曾妥协,以廉洁自守的姿态,不被物欲所诱,谨慎从政。他们凭借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无私奉献,为国家和人民搭建了良好的政治和社会基础。

第三段:古代清官的精神内涵。

古代清官的精神内涵体现在在忠诚、勤勉、廉洁、公正等方面。他们在担任公职时,始终把为民谋福利作为第一要务,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勇气,来解決社會上的問題。他们在职责上的卓越表现,使他们成为真正的榜样和楷模。在今天这个以奋斗和追求为价值的时代,警醒我们做一个拥有良好的品德素质的公民。

转载自 cOOCO.NeT.cn

古代清官的精神对现代社会有着深刻的启示。我们处于市场经济和竞争激烈的时代,很多人为了追求利益和工作效益,不顾忌他人和社会。这种行为背后,缺乏的是对自己和社会的道德素质。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借鉴古代清官的理念,为全社会注入正义、公正、品质等品质和价值观,使我们的社会更健康、平等,并成为一个改变社会的第一步。

第五段:结语。

古代清官心得体会篇六

司马迁任太史令时,朝中最得势的将军李广利派家人给他送来一对珍贵的玉璧。司马迁之女妹绢见到这对晶莹透亮的玉璧非常喜欢,惊呼:“太美了,真是稀世之宝啊!”司马迁亦抚摸着玉璧赞叹道:“如此圆润光洁,真是白璧无瑕啊!”女儿见父亲赞赏玉璧,更是高兴得爱不释手。不料司马迁却语重心长地开导女儿说:“玉璧贵在无瑕,人也应当如此。我是一个平庸而且地位低下的史官,从不敢以壁自喻。如果我收下这对玉璧,心灵上就会留下斑污,并要受制于人。”妹娟听了父亲的话,爽快地同意父亲将玉璧退了回去。

古代清官心得体会篇七

田豫,三国时期官拜魏国大将军。田豫是位难得的清官,据《三国志》记载,他清廉节俭,赏赐给他的东西,常常分送给将士们。凡是胡、狄部落偷偷送给他的财物,他都记录在册并送入官仓,从不拿到家里去,所以他家非常清贫。裴松之的《三国志注》中记载了田豫不收怀金的故事:鲜卑族素利等部落,常来拜见田豫,并送上牛马等礼物,田豫就把这些礼物转送给官府。这些部落的使节认为以前送给田豫的礼物太显眼,不如送黄金,就秘密地怀藏三十斤黄金,对田豫说:“希望避开左右的侍从,我有话要说。”田豫让身边的人回避,部落来使跪下说:“我们看到您十分清贫,所以送您一些牛马,但您却把它们交给了官府。今天秘密地送些黄金给您,可以作为您家中的财产。”田豫暗想,如果当面拒绝,恐怕会伤了和气,于是就故意张开宽大的衣袖,收下了黄金,并感谢他们的好意。等到部落使节回去后,田豫立即将这三十斤黄金全部交给官府的库房。魏文帝了解这一情况后下诏表彰他说:“春秋时有个魏绛,为表示与戎族友好,光明正大地接受他们送来的礼物。现在你举袖接受鲜卑送来的黄金而交公。你这种做法,我十分赞赏。”魏文帝还赏赐他绢五百匹。他分一半藏在公家的小仓库里,以备奖赏给立功的将士,另一半则送给部落使节,以答谢他们送来黄金的情意。

古代清官心得体会篇八

苏焯是西魏时期的廉吏,权大不贪,堪称当朝楷模。

大统十年(544),苏焯任大行度支尚书,领著作兼司农卿,管财政,司文墨,可谓位高权重。官这样大,他想的不是自己,而是天下的安危,并向朝廷提出了6条建议,全部被采纳,并作为“六条诏书”颁发。这6条之首是为官要“先治心”,他把“清心”列为第一要务。“清心”,就是不贪财。他说到做到,自己带头毕生奉行。

苏焯认为,要做到“心如清水,形如白玉”,其关键在于自奉俭约。为此,他不为自己谋置宅地田产,严禁家人仗势聚敛钱财,保持清廉洁白的家风。由于他家教严明,他的儿子苏威做了隋朝的重臣后,仍然秉承父命,“行已清俭,以廉慎见称”,被史家所称颂。

苏焯“心如清水,形如白玉”,便成了朝中楷模。当时,西魏的大权握在丞相宇文泰手上。宇文泰敬重苏焯的人品,对他十分信任,每次外出,便预先留下一些署过自己印章的空白公文纸,让苏焯“随事施行”,允许他以丞相之名行使临时处置的权力。但桩桩件件,苏焯都秉公办事,绝无偏私。

苏焯49岁去世时,人们发现,他家无余财。秉承苏焯的遗志,宇文泰用一辆素车,将他的遗体运回家乡安葬。启程之日,宇文泰率满朝文武徒步跟在车后,哭送灵车达于郊外。到灵柩下葬的当天,宇文泰又派专人,以祭祀的最高规格——“太牢”祭奠他,并亲自写了祭文,盛赞苏焯。

古代清官心得体会篇九

唐太宗李世民为劝诫臣下恪尽职守,廉洁勤政,给文武百官写下了《百字箴言》:“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寸丝千命,匙饭百鞭,无功受禄,寝食不安。交有德之朋,绝无义之友。取本分之财,戒无名之酒。常怀克己之心,闭却是非之口。若能依朕之言,富贵功名可久。”此《百字箴言》可谓用心良苦,语重心长,至今对我们仍有教益。

古代清官心得体会篇十

任昉,字彦升,乐安博昌(今属山东)人。南朝萧梁时曾任新安太守。任昉一到新安,就经常访查四乡。他衣着普通,手持拐杖,带着几名随从,徒步在乡间小道上。遇到百姓申诉,就在路边迅速处理。任昉关心民众疾苦,他有这样的规矩:凡郡内八十岁以上的老者,每年都派遣郡、县属官上门访贫问苦,了解情况,遇有困难,马上解决。郡内产有杨梅等山珍,历来每年都要为太守采办一些。任昉看到采办危险很大,就下令停止。老百姓都高兴地说:这真是百余年来没有过的好事呀。很不幸的是,任昉因病在任上去世。临终留下遗言:“不许以新安一物还都!”他的后事也十分简单:杂木为棺,旧衣入殓。办完丧事,他家里除了还有二十石桃花米之外,就别无他物了。

古代清官心得体会篇十一

曾子穿着破旧的衣服耕田,他在当时已经很有名气。鲁国的国君觉得这样的名人穿着破旧的衣服耕田,有失鲁国的体面,于是,就派人对曾子说,国君要封给你一块采邑,用来供给你的衣食之用,请添置几件像样的衣服吧。可是,曾子并不接受。使者往返了多次,曾子都坚持不受。使者对曾子说:“这又不是你向人要求的,而是别人赠送给你的,你为什么不接受呢?”曾子回答道:“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不畏乎?”最终还是没有接受。孔子知道了这件事,说:“曾参的好品德,是足以保全他的节操的。

古代清官心得体会篇十二

杨炯(唐)。

三峡七百里,惟言巫峡长。

重岩窅不极,叠嶂凌苍苍。

绝壁横天险,莓苔烂锦章。

入夜分明见,无**浪狂。

忠信吾所蹈,泛舟亦何伤!

可以涉砥柱,可以浮吕梁。

美人今何在?灵芝徒自芳。

山空夜猿啸,征客泪沾裳。

古代清官心得体会篇十三

姚崇曾先后在唐朝三位皇帝手下任宰相,并协助唐玄宗实行改革,除掉弊政,为实现“开元盛世”做出过重要贡献。但他自奉俭约,清廉寡欲,曾作《五诫篇》,提出“为政以公,毫厘不差”,“其身既正,不令而行”,“与其浊富,宁比清贫”等主张,带头移风易俗。他身为宰相,却不置府第,住在离朝廷很远的地方。他上朝处理完公事,往往因路远,天黑前不能回家,就住在附近的罔极寺里。唐玄宗批准他全家搬入四方馆(属中书省)居住,但他以那里有众多文书,不适合家人去为由,始终住在旧址。开元四年,姚崇因儿子广通宾客,受人馈赠,觉得自己身为宰相,愧对国家,加上中书省主簿赵诲“受胡人赂”,便自请辞职。开元九年,姚崇因病去世,留下遗嘱,要求自己死后入殓,只穿平常衣服,一切从俭,并告诫子孙:“汝等身没之后,亦应由子孙依吾此法。

古代清官心得体会篇十四

徐勉,南北朝时梁朝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北)人。他一生身居高位,但从不营置家产。平时所得的俸禄,大都分给了亲族中的穷困者,因此家里没有积蓄。他的门客和老朋友中有人劝他为后代置点产业,他回答说。“别人给子孙留下财产,我给子孙留下清白。子孙如果有才能,他们自会创家业;如果他们不成材,即使我留下财产,也会转到别人手中去。”徐勉曾写信告诫儿子徐崧说:“我们家世代清廉,所以平常日子过得清苦。至于置办产业这件事,从来就没有提及过,不仅仅是不经营而已。……古人说:‘以清白的名声留给子孙,不也是一份很丰厚的遗产吗!’又说:‘把整筐的黄金留给子孙,不如教他们攻读一门经书’。仔细研究这些言论,的确不是空话。我虽然才能低下,但有自己的心愿,幸得遵奉古人这个教训去做,就不敢半途而废。自从我身居高位以来,将近三十年,一些门人和老朋友极力劝我趁有职有权时见机行事,有人劝我购置田园;有的人劝我开设商店客栈,或者搞点水上运输,也会经营生利,发财致富。像这样一些意见,我都拒绝采纳。这并不是我要学汉朝的公仪休那样不与民争利,只是想避免后代为争夺财产而闹得一塌糊涂……”徐勉终生洁身不贪,言传身教,为子孙树立了榜样。更有远见的是,他不为子孙置办产业,而是将宝贵的清白遗给后代,让后人享用无穷。

古代清官心得体会篇十五

蹶叔很自信。他在龟山北面耕地,用高地种稻,用低地种谷。朋友告诉他稻与谷的习性,让他换过来种。蹶叔不听,结果种了反而连粮仓的一点储粮也陪上了。于是,他去朋友的田里察看,这些田收成都很好。他对朋友说:“我知道悔改了。”

不久,他到汶上跑买卖,看到哪种货物最畅销,就赶着去买,常常和别人抢购,货物刚到手,许多经销这种货物的人也都赶了来,因而他的货物就很难卖出。朋友告诉他:“会做买卖的人,常买进人家所不急于买的货物,时候一到再卖出去,就会成倍地获利。”蹶叔不听。这样一直做了10年买卖,弄得异常穷困。这时又向朋友施礼说:“从此以后,不敢不悔了!”

过些时候,他要乘大船去航海,邀请朋友也一块去,于是他们泛海东行,到了深海。朋友说:“要到归墟了,再前进,恐怕难以出来!”他又不听。船进入了深海之中,一直在海上漂流了9年,借助于一次强烈的海风和浪涛的推动,船才漂了回来。到这时,头发全白,身体像干肉一样瘦,没人认识他了。他向朋友叩头,仰天发誓说:“我若是再不悔改,有太阳作证!”

朋友讥笑他说:“你悔改了,只是为时太晚了!”

古代清官心得体会篇十六

西晋山涛曾任吏部尚书,执掌全国官吏的任免升降大权。有个名叫袁毅的贪官,给山涛送来了100斤蚕丝,以求庇护提挈。山涛正颜厉色地说:“送礼纳贿,污浊官场,败坏吏治,徇情枉法,均由此而起,故历来为正人君子所不齿,更为我平生所恶,此戒断不可开。”袁毅留下蚕丝,抽身走了。山涛便唤来篆吏,将百斤蚕丝的来由叙说一篇,并当众将丝高置于阁楼上,说:“自今日起,但见馈送者,均以此为率。”若干年后,袁毅出了事,被抓了起来。这时,山涛令人从阁楼上取下“积年尘埃,印封如初”的百斤蚕丝,交给了官库。

古代清官心得体会篇十七

东汉华阴人杨震,在居官荆州时,发现王密才华出众,便向朝廷推荐王密做昌邑县县令。数年之后,他调任东莱太守路过昌邑县,晚上下榻于馆驿。夜深人静之时,王密怀揣十金前往馆驿相赠,以谢杨震知遇之恩。杨震拒而不受。王密急切之下说:“天黑,无人知晓。”杨震正声说道:“岂可暗室亏心,举头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知?”王密一听,羞愧难当,只得收起金子,谢罪而去。此事传开,大家称赞杨震为“四知太守”。

古代清官心得体会篇十八

孔奋,字君鱼,扶风郡茂陵县(今陕西兴平)人。东汉名臣,曾任河西大将军窦融幕府议曹掾、姑臧县长、武都郡丞、武都郡太守。所到之处廉洁自律,奖善惩恶,爱憎分明,为政清平,深得百姓敬重。

东汉建武五年(29年),孔奋任姑臧县长。姑臧因与羌胡通商,是个富县,以前到姑臧当县长的,不到几个月,就能积聚很多财富,而孔奋任职四年,财产毫无增加。因他身处膏腴之地却不能以财自润,所以为众人所嘲笑,但孔奋坚守节操,不改初衷。离任时,河西守令装载财物的车辆充斥道路,只有孔奋毫无资财,单车上路。当地吏民羌胡为报恩,聚集追赠财物千万以上,孔奋唯谢而已,一无所受。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