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优秀24篇)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优秀2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3-22 21:51:02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优秀24篇)
时间:2024-03-22 21:51:02     小编:念青松

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写总结时,我们还应该注意语言的流畅性和条理性,使读者能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希望通过范文的阅读,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总结的写作技巧。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篇一

学生在学习时,是一个以认知为基础的复杂过程,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和谐的共鸣,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因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怎样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的不同表现,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对所教授的内容做好安排,诸如哪些内容由学生自己掌握,哪些问题由教师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解答,怎样能更高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培养熟悉相关网络配置和维护过程,能够胜任中小企业网络搭建与应用的专业人员。不过,根据目前的形势来看,以我校为例,我校为国家重点职业技术学校,所设有的计算机系别专业,每年毕业生达到数百人,计算机网络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学校建有数所计算机房、网络实验室等公共教学设备间。学校的教学顺序是:一年级理论课程,二年级等级考试、计算机网络等专业课,三年级开设3dmax、photoshop、网站制作等专业课程,但从第三年第一学期开始大部分学生开始出去实习,第二学期基本上都已经在实习中。学生毕业后掌握的专业技能有限,无就业优势,所以,从事网络方面技术工作的学生不多。

1、教材更新速度慢内容陈旧,理论多于实践。

教材是学生了解知识的根本,但是现如今的教材局限性很大。有部分学校采用自编教材,但是既针对中职学生特点,又适应学校实验条件的不多。加上计算机网络发展迅速,教学内容也需要更新换代。现如今的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根本无法及时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网络设备与技术。从而造成了学生获得的知识完全来自于老师,并没有创新。

2、实验教材更新速度慢,教师资源不足。

现如今学校的教学方式依然是教学课件,学生能够真正动手去组装机器、配置交换机等实践活动很少。这使得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从而缺少了实践能力。现下流行的无线设备、xdsl等缺少设备线路支持,无法在机房中做实验。齐全的实验室因网络设备较多,专业性要求较高,对操作者要求亦较高,普通机房管理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无法完全适应工作需要,设备维护跟不上,实验准备也非常欠缺。没有好的实验老师指导教学,哪怕有再完善的设备也对教学于事无补。

3、学习考试形式单一,教师知识没有及时更新。

计算机网络教育不仅仅止于教师教授,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应该让学生自己放手去操作实践。现如今的教学模式恰好相反,造成了实验课程的动手方面只是辅助性的,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期末考核也只是为了考核而考核,采用笔试的考核方式并不能检验出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知识,并且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没有得到展示,就连学生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达到了怎样的水平,这也是教育考核的一大弊端。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科技是随着时间的变换而不断进步的,如果教师的知识不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更新,那就造成了学生对于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失去了兴趣,从而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降。

1、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计算机是一个工具和技能,计算机教学是通过入门学习、熟悉、综合运用、举一反三来实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步骤,还应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因为方法是使学生获得更多知识的手段和途径。如果只是单纯地复制老师的想法、做法,那可以说根本就是在做无用功,学生还是没能做到举一反三。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引导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2、好奇式学习法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为重点,以学生自主探索为核心,将教育学习于实际生活紧密地相结合,让学生利用好奇心来发现更多的新生事物,在交流与实践中得到快速进步。

3、自主课题学习模式。

教师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并引导学生以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作为课题。通过自学、讨论和不断探索答案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老师只作为一个辅助者帮助学习,由此锻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4、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

改变由传统笔试独为考核标准的模式,采用实践评分与课堂表现能力同时进入考核标准的方法。这样既能提高学生上课时的出勤率,保证教师所教授的知识都能够参与考核,又能在实践课程中端正学生的学习的态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5、鼓励教师学习,掌握更加专业化知识。

对于教师知识更新慢,缺乏实践操作能力的问题,学校应该鼓励教师积极往更专业的方向发展,和学生一同进步。多与优秀教师沟通,多参加讲座,不断加强学习,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优秀的教师,应该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自我优化。在自己知识输出的同时还能从外界获得更多新鲜知识,一位好老师不应该只是一个知识的搬运工,还要有自己的思想、创新,把自己的想法和方法分享给学生。同时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职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方式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要学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和学生一起更好地成长。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篇二

双绞线的制作是计算机网络的第一个实验,本实验在学习完双绞线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动手实践,掌握好双绞线的制作方法。因为直观明了,而且学生感觉该知识非常有用,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的浓厚,实验完成之后,学生大部分都能完成实验任务,达到实验目的。

本实验结束之后,有如下反思:

1、教师演示时,最好把568b线的排线写在黑板上,因为学生不是全部都能记住这个排线。

2、制作网线的实验步骤不要求学生记下来,可以教师在演示的时候一次性的讲解清楚,动手性知识忌讳死记硬背。

3、制作完直通线之后要求学生马上用测线仪测试连通性,很有可能这时并不是全通,这时学生急需教师传授能全通的技巧,此时教师可以借机讲解几个要注意的问题。

4、制作完交叉线之后,用测线仪测试,展示给学生交叉线跟直通线的区别,以巩固直通线与交叉线的区别这一理论知识。

5、知识拓展,万一有学生制作的网线不能全通,要求至少能通几根?哪几根?这样也可以连通吗?把问题留给学生。

6、本实验很有可能有学生的网线一直都不能全通,进而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戒骄戒躁,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其主导作用,学生才是主体,以学生的动手实验为主,教师的实验演示只是引子,引导学生完成实验任务。在学生的动手实践过程中让其完全掌握好这一实验内容。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篇三

这节课的内容是设置显示属性中的设置桌面主题、设置桌面的背景和设置屏幕保护程序。主要让学生通过操作鼠标,完成对计算机显示属性的设置,这个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使用鼠标的技巧,方法,还可以让桌面变得更加美观,更加具有个性化。

上课前,我先带领学生复习了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对于一个星期只有一节信息课的学生来说,复习一下是很有必要的,让学生对鼠标器的五种基本操作再巩固熟练一下,然后再引出本节课的内容。通过谈话导入,如何让我们的桌面变得更漂亮呢?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我的计算机我做主。在新授部分,我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设置了三个任务,任务:

(一)设置桌面主题,如何设置出经典的桌面主题呢,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尝试操作,通过学生自主尝试,组内讨论,交流反馈,演示操作,欣赏作品,同学们很快就掌握了设置桌面主题的方法。这个时候老师再布置任务。

(二)设置桌面背景,还是通过学生自主尝试,组内讨论,交流反馈,演示操作,欣赏作品这一过程来完成背景的设置。

当学生掌握了任务一和任务二的知识,接下来要进行任务三的学习了,老师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在欣赏自己桌面背景时,屏幕上出现屏幕保护程序,屏幕上出现了什么?你希望知道“屏幕保护程序”的哪些知识呢?同桌间讨论。然后让学生自己试一试,如何启动屏幕保护程序,如何结束屏幕保护程序呢?通过学生自己讨论,自己尝试,老师再总结,学生掌握得都不错。对于本节课的学习来说不应该就是让学生会操作了,而是还需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有什么作用?屏幕保护程序的作用:避免屏幕长时间处于一种状态、损伤显示器,像我们经常做的一个动作——眨眼睛。我们长时间盯着某一个地方看,会感觉疲劳、不舒服,于是会眨眼睛,眨眼之后,眼睛就会舒服一些。眨眼睛的动作相当于启动屏幕保护程序。当老师把作用和学生解释清楚了,学生就会更加理解了我们操作的目的了。

本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有的学生觉得设置桌面背景很好玩,整节课就围绕这个主题在操作,以至于后面的任务都没有很好的完成。有些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的时候,不是很主动,比如组内讨论,并没有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而只是在一旁听组内其他同学发表,在以后的课上,对于这样的同学,老师要进行引导,要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很好的融入到课堂中来。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篇四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它主要强调学生实际上机的操作能力,但学生当中实际水平又有差异。有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某些知识早已掌握,而有的学生却对电脑刚刚接触,了解甚少。这不像其他的公共课程,大家基本都处于同一水平,所以要求我们计算机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合理设计教学任务,能涉及到各个层次的学生。

2、要进行合理的任务设计。

由于计算机教学以传授实际操作为主,所以教师要针对这个目的设计一系列的任务,并且这些任务可以被学生所接受。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对于新内容或一些有难度的“任务”,教师最好能事先演示或给出清晰、详尽的操作步骤,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任务”时,他们会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

3、提高学生练习的时间。

计算机教学最后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熟练的进行上机操作,所以在教学中要多留出一些时间给学生进行上机操作练习,即所谓的“百讲不如一练”。教师可以通过任务的布置,让学生在操作练习中学会知识,巩固知识。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篇五

中西方翻译活动自古皆存,但翻译研究的确立,则是在美国翻译理论家詹姆士·霍姆斯(jamesholmes)发表的题为“翻译研究的名与实”论文之后。该论文构建了翻译学的基本框架,翻译也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登上学界的舞台。

在中国,不少翻译学理论问题一直受到关注,也不乏多种设想和描述,但总的来说,依然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框架,更多的是沿用了西方的翻译学研究体系。世纪之交,“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逐步受到挑战,对构建一个基于东方思维的翻译理论的需求愈大。生态翻译学(eco-translatology)是近年来由中国学者胡庚申教授提出的全新翻译理论,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础上,从翻译生态的视角出发构建的。这一翻译理论的建立,对翻译活动、翻译过程乃至翻译教学,都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日益国际化、专业化、技术化的翻译市场给新技术提供了需求,教学中补充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的训练也是大势所趋。而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区别于机器翻译,是以译者的主动性为核心,与生态翻译学的理念相符。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以这一翻译视角来把握翻译教学的理念方向,探索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实践方法。

生态翻译学将生态学(ecology)和翻译学(translatology)结合起来,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是一项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交叉研究。

生态翻译学理论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的“适应/选择”为基本原理和思想指导,将翻译定义为“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活动”。这一定义,将翻译研究视野扩展到了整体翻译生态(译境)、文本生态(译本)和“翻译群落”生态(译者),探讨此三者关系。

一方面,译者适者生存、发展;译品适者生存、长效;另一方面,这三者以译境为限,以译本为据,以人为本,体现较强的逻辑性、科学性和实践性。换言之,这一解读将译者作为整个翻译过程的核心,结合原文、源语、译文这三者的生态环境,互相关联读者、文化、语言、作者和社会交际等因素。

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机器翻译领域,谷歌推出了全新的整合神经网络的翻译工具——谷歌神经机器翻译系统(gnmt:googleneuralmachinetranslation),将并且这一系统将最先投入到最困难的汉英互译领域,给人工翻译效率带来冲击,但这一翻译系统依然缺乏对上下文语境的判断能力,译文水平尚不尽如人意。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区别于机器翻译,以译者为核心,以翻译记忆为依据,对译文进行译前、译中及译后编辑,把握译文生态环境,并通过项目管理对翻译项目进行整体把控,促进跨文化信息的转化,体现了人在翻译过程中的不可或缺其核心技术和功能,与构建翻译生态环境相符。

将生态翻译理论应用于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中,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以学习者为核心、强调自主翻译学习。根据生态翻译学理论,师生的关系应从“授”与“受”转变为翻译生态环境中翻译活动主体间的平等互动,通过社交工具(如微信),或网络教学平台(如black?board、蓝墨云班课)来共建共享教学资源,使师生的知识、认知和生活世界融合成一个有机的、和谐的翻译教学生态环境。

3.1语料库驱动的翻译教学。

随着语料库方法的引入,其作为翻译教学的资源和手段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和教师的关注。这一方法是在翻译课堂上让学生以合作的形式建立针对特定专题(如财经、法律等)的翻译语料库,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翻译的积极性,且最终建成的翻译语料库亦能成为学生将来工作时有用的翻译资源,可谓一举两得。

基于语料库的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平台有两个不可缺少的模块:一是教学模块,一是语料库模块。这种平台应该融入基于过程的翻译教学法思想,并能够充分利用语料库方法与资源的优势,从而充分发挥学生译者的主动性,创建一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师介入支持的翻译教学环境。而现今校企合作开发的翻译模拟实训平台或机辅翻译教学系统多数都包含这两个模块,以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法思想为核心,以语料库为依托,充分利用学生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转变教学核心。

以东方雅信的机辅笔译教学系统v5.0为例,其整合了其自身语料库,并提供双语平行语料库导入导出功能,建立翻译记忆,允许重复使用。这促进了翻译教学中角色的转变,也提高了学生对整体翻译生态的认知,促进译者适应、选择和文本移植,提升学生为译者的“主体性”。

3.2“作坊式”网络互动翻译教学。

“作坊式”翻译教学即“翻译工作坊”(translationworkshop),是一群从事翻译活动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并就某项具体翻译任务进行见仁见智的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并通过不断协商,最终议定出该群体所有成员均可接受或认同的译文的一种活动。教师扮演调解者、组织者、促进者、监管者角色,以学生为核心,组织多人小组,默读、思考可能遇到的翻译困难,分享各自的翻译策略,并相互比较译文,最终由教师收集、评价最终译文。

这种教学模式,最佳实现途径即网络化的互动教学模式,并通过教师-学生的积极互动,共建一个和谐的翻译生态环境。同样以雅信机辅笔译教学系统v5.0为例,教师端可以进行教学管理、教学评改、在线答疑,学生端能够进行翻译在线学习、实训演练、在线提问、在线交流,老师和学生通过网络和中心的机辅教学系统连接,整合实现“作坊式”网络互动翻译教学。

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其中一个重点功能便是翻译项目管理,一般包括项目的建立、整体评估、术语库导入、预翻译、项目拆分等。现今大型的翻译项目,区别于以往,要求多个译者协同翻译,以提高翻译效率。尤其是一些应用性文本,如科技、商务、旅游、公务文本的翻译,具有鲜明的目的,受时限、人力资源分配的制约,尤其需要“项目管理”的理念和工作方法,使翻译工作系统、有效。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实训小组,分配项目经理、译员、审校等角色,进行完整正规的翻译流程处理。学生项目经理负责翻译的内容进行处理,形成电子文档,然后导入到系统中,并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对项目风险进行评估。然后项目经理进行翻译内容的分发,即指定译员和审校。译员通过cat的方式进行翻译,保证翻译的质量以及速度。审校查看翻译的内容,进行分时段审校。这些角色都由学生译员担任,不仅仅培养学生的翻译技巧和能力,更面向市场,培养学生译员对整体项目的把握,培养优秀的管理者。在教学中融入项目管理的思想,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翻译项目流程和管理理念、方法,促使学生熟悉翻译市场生态系统。

生态翻译学以东方哲学高度重新观察研究翻译活动,跨越了学科界限,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沟通一致的趋势,已成为当代科学研究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一理论的出现,反映了翻译学研究的一种趋势,那就是由过去的单一学科研究视阈,转向跨学科、多学科研究范畴。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传统翻译已无法完全满足高效翻译的需求,需要计算机辅助翻译技术来“解放人的手”,翻译教学也应与时俱进,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软件独特的教学体系和功能,较传统翻译教学而言,对构建以译者(学生)为核心的独立主体具明显优势。以生态翻译视角重新审视翻译教学,给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同样提供了新的思路,也给翻译教学实践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篇六

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在校三年,学习的科目至少在七门以上,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要精通所学的学科知识,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要达到就业岗位的要求,也是有一段距离的,直接影响学生的对口就业。当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某一方面的专才往往比面面俱到的通才更容易找到工作,就以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就业方面而言,在计算机某一方面精通的学生比在计算机多方面知识都略知一二的学生明显占有一定的优势。

面面俱到,而面面不到,给学生第一反应就是,学到的知识多但是没用,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不实用。给学生感觉就是,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不能帮助学生找工作。所以笔者提出以用导学,这里的“用”就是实用的意思。何为实用呢?通俗点说,就是能帮助学生找到工作。让知识变得实用,就必须紧跟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对课程进行合理设置。

目前部分学校对课程的设置及教材的选用方面不够重视,导致课程的开设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教材的选用更是缺乏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用性进行必要的研究。直接造成课堂难以组织和管理,学生无心学习,导致学生专业技能不扎实,影响学生的对口就业。如何对计算机专业课程进行合理设置和对教材的正确选用,笔者认为,学校应及时组织科组教师到it公司了解it的发展,到人才市场去了解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的技能要求,到兄弟学校去了解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并根据本地区的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客观因素来开设课程和选用教材。

为了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有两方面的问题必须解决。一是计算机配置能否满足课程的需要,二是教师能否胜任新课程的教学要求。主要采取及时更新计算机和教师参加培训努力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在“以用导学”的大方向下,结合计算机科学的知识体系,引入先进思想,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着重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领会现代it教育的先进思想和理念,用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观念指导计算机课程教学;二是引入信息化教学模式,有效改善当前的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课后实践与项目建设有机结合;三是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将任务驱动教学法、演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一系列信息化教学方法引入课堂,提高计算机教学效果。

学校可以在自身的网站上,开辟一个新的频道,这个频道最少有以下功能:允许学生在线展示作品和他人对作品进行评分;允许在线组织计算机专业技能竞赛,包括学校组织和学生自发组织;实现每次对作品评分进行排名,评出优秀者,进行公告。目的很简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知识的实用价值,可以激发学生不服输的斗志。正所谓“有对比,才有提高”。

总之,中职计算机教学是个动态的系统,在这个动态的教学系统中,我们应紧跟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步伐和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对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有效组织教学内容,并在教学中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并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这样,中职计算机教学才能够体现其培养目标,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真正做到以用导学,学以致用,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出更多有用的人才。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篇七

摘要:在网络科技如此迅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这门课程已经成为一门公共课程,计算机教学要充分地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认识并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主动探究,积极发问,生动活泼地发展。作为教师应学会“反思教学”,从而来提高自己的教学实践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积极探索解决在生活实践中的种种问题,才能长久地发展下去。

学生在学习时,是一个以认知为基础的复杂过程,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和谐的共鸣,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因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怎样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的不同表现,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对所教授的内容做好安排,诸如哪些内容由学生自己掌握,哪些问题由教师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解答,怎样能更高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当前教育发展现状。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培养熟悉相关网络配置和维护过程,能够胜任中小企业网络搭建与应用的专业人员。不过,根据目前的形势来看,以我校为例,我校为国家重点职业技术学校,所设有的计算机系别专业,每年毕业生达到数百人,计算机网络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学校建有数所计算机房、网络实验室等公共教学设备间。学校的教学顺序是:一年级理论课程,二年级等级考试、计算机网络等专业课,三年级开设3dmax、photoshop、网站制作等专业课程,但从第三年第一学期开始大部分学生开始出去实习,第二学期基本上都已经在实习中。学生毕业后掌握的专业技能有限,无就业优势,所以,从事网络方面技术工作的学生不多。

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教材更新速度慢内容陈旧,理论多于实践。

教材是学生了解知识的根本,但是现如今的.教材局限性很大。有部分学校采用自编教材,但是既针对中职学生特点,又适应学校实验条件的不多。加上计算机网络发展迅速,教学内容也需要更新换代。现如今的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根本无法及时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网络设备与技术。从而造成了学生获得的知识完全来自于老师,并没有创新。

2.实验教材更新速度慢,教师资源不足。

现如今学校的教学方式依然是教学课件,学生能够真正动手去组装机器、配置交换机等实践活动很少。这使得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从而缺少了实践能力。现下流行的无线设备、xdsl等缺少设备线路支持,无法在机房中做实验。齐全的实验室因网络设备较多,专业性要求较高,对操作者要求亦较高,普通机房管理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无法完全适应工作需要,设备维护跟不上,实验准备也非常欠缺。没有好的实验老师指导教学,哪怕有再完善的设备也对教学于事无补。

3.学习考试形式单一,教师知识没有及时更新。

计算机网络教育不仅仅止于教师教授,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应该让学生自己放手去操作实践。现如今的教学模式恰好相反,造成了实验课程的动手方面只是辅助性的,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期末考核也只是为了考核而考核,采用笔试的考核方式并不能检验出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知识,并且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没有得到展示,就连学生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达到了怎样的水平,这也是教育考核的一大弊端。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科技是随着时间的变换而不断进步的,如果教师的知识不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更新,那就造成了学生对于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失去了兴趣,从而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降。

三、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1.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计算机是一个工具和技能,计算机教学是通过入门学习、熟悉、综合运用、举一反三来实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步骤,还应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因为方法是使学生获得更多知识的手段和途径。如果只是单纯地复制老师的想法、做法,那可以说根本就是在做无用功,学生还是没能做到举一反三。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引导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2.好奇式学习法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为重点,以学生自主探索为核心,将教育学习于实际生活紧密地相结合,让学生利用好奇心来发现更多的新生事物,在交流与实践中得到快速进步。

3.自主课题学习模式。

教师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并引导学生以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作为课题。通过自学、讨论和不断探索答案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老师只作为一个辅助者帮助学习,由此锻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4.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

改变由传统笔试独为考核标准的模式,采用实践评分与课堂表现能力同时进入考核标准的方法。这样既能提高学生上课时的出勤率,保证教师所教授的知识都能够参与考核,又能在实践课程中端正学生的学习的态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5.鼓励教师学习,掌握更加专业化知识。

对于教师知识更新慢,缺乏实践操作能力的问题,学校应该鼓励教师积极往更专业的方向发展,和学生一同进步。多与优秀教师沟通,多参加讲座,不断加强学习,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优秀的教师,应该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自我优化。在自己知识输出的同时还能从外界获得更多新鲜知识,一位好老师不应该只是一个知识的搬运工,还要有自己的思想、创新,把自己的想法和方法分享给学生。同时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职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方式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要学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和学生一起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韦承.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的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2]宋屹.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11).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篇八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也越来越接近于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已越来越多地走进语文课堂,给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气,它通过文本、图象、动画、声音等方式,创设情景,激发情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静为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推广和普及已是大势所趋,不少地方发展得轰轰烈烈。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在课件制作和实际教学过程中,已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误区。

人类已经进入信息社会,教育信息化已深入身心,多媒体计算机已广泛进入各中小学校,而且部分学校已经建立了校园网。多媒体cai的出现和发展,为学校的素质教育注入的新的活力。于是,许多老师认为只有选用最先进的计算机教学才显气派,才跟潮流,才是运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至于录音机、投影仪这类常规的电教媒体好像已经过时,不值得去使用了。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的。因为,使用媒体只能是手段,手段永远是为目标服务的,衡量媒体使用的优劣不是看媒体是否高档,是否领先别人,而在于是否能使教学更生动,方便,高效。

传统教育媒体主要指非放映性视觉媒体,如教科书、黑板、实物、模型等。现代教育媒体的出现是否表现传统媒体可以取消呢?我听过一些公开课,发现在一些老师的课堂上,学生的课本竟一次也没有打开过,课文内容全在投影屏幕上。有的老师不论是出示几个词句,还是一个小练习,都要使用投影片,把小黑板,活动黑板弃之不顾。笔者认为,这种“喜新厌旧”的做法是不当的。更有甚者,有的老师还步入用电教媒体代替板书。代替实验的误区。板书是老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是老师根据教学过程的进展逐步“板演”的,是根据老师所传授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而进行的。一般,主体板书一直保留至本节结束。可见,板书不是几张灯片可分割完成的。而用电脑动画来代替实验操作同样不可取。如一位教师在教《乌鸦喝水》时,使用了多媒体动画,演示乌鸦把石子一颗一颗放进瓶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的过程。结果,许多学生注意力集中到乌鸦的神态动作上,并且由于制作技术原因,动画中瓶子里的水是升得比较快的,学生对“一颗一颗”、“渐渐”等重点词的理解,体会并不深。另一位老师在同一课的教学中,使用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准备了瓶子、石子做实验,还请学生上台动手试一试,并提醒学生观察瓶子中的水,放进一颗石子是看不出水明显升高的,让学生了解到乌鸦的耐心,对渐渐升高有感性的认识。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篇九

我是一个新参加工作的计算机教师。我记得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育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学生爱上计算机课,但是这种爱好往往表现在学生喜欢玩游戏,看flash动画等等。而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技能却不愿认真地去学习。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导入,诱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学以致用的目的。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导入课堂教学。

既然学生爱玩游戏,那么就让学生通过玩游戏来激发他们的兴趣。把计算机新课的内容融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例如四年级的学生学习指法是非常枯燥的,如果教师一开始直接讲解手指的摆放要求和指法要点,学生不但觉得学的很累,而且很不愿学,更不能强迫他们练习了。我在教学中就采取游戏引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玩《金山打字20xx》,比赛谁的成绩好或者与老师比赛。于是就有同学提出如何能够打得又对又快。在这种情况下,我再讲解指法练习,指法要领,学生学得就非常认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学生们再玩金山打字游戏时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样,既保持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还可以促使学生自觉去学习计算机知识。

既然学生对计算机感兴趣,那么,在讲授基础知识时,我利用网络教室软件,每个学生只需看自己眼前的电脑即可欣赏老师的精彩演示,这样既可以进行重难点的讲解又可以进行示范演示。课堂上演示我在课前精心制做的powerpoint幻灯片等课件,配以优美的音响效果,学生的注意力被完全吸引到教学上来。教师再也不用为维持课堂纪律而花费过多的时间,完全可以把精力放在课堂教学的现场发挥之中,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技能。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篇十

1、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及其关系。

2、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各个组成部份及其作用。

3、知道存储器的分类、内存ram与rom的区别及其作用。

4、了解软件的分类知道常见的软件的类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观察计算机的结构和主要部件了解计算机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2、通过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及其作用并归纳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各主要部件的作用。教学难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结构。

:多媒体课件、计算机设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前先给学生提出谜语:不会说话会计算,不会想来却有脑,少了电源就睡觉,没有鼠标受不了。谜底:计算机。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认识计算机。

二、讲授新课。

学生观察计算机,认识各部件,说一说他们的名称及作用,教师及时更正、补充。(出示显示器、主机、键盘、鼠标、音箱)。

2、出示幻灯片,展示计算机各个设备,让学生连线组成一台能够正常工作的计算机。放大扫描仪,让学生认识,并说明其作用。引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3、出示幻灯片,展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概念,并简单说明。

4、让学生把自己所拿的设备加以区分,在幻灯片上加以标注,明确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5、外部设备。

出示幻灯片,明确哪些属于外部设备。

6、了解神秘的主机。

拆开主机,展示内部图。出示主板、cpu、光驱、内存条、硬盘,结合幻灯片,可以观察实物找出主机内的位置,也可以先看主机内部,认识名称及作用,说到内存条与硬盘时加以区别并引出内存储器、外存储器,并联系生活认识u盘、光盘、移动硬盘、软盘。

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相当于人的大脑。

存储器存储器具有记忆功能,是计算机记忆或暂存数据的部件。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与外存储器。

7、小游戏:明确主机内各部件的位置。

由老师小时候玩游戏,但是在主机内找不出游戏引出软件。软件就是各种程序的组合,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1)系统软件系统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程序等。操作系统是控制其他程序运行、管理系统资源并为用户提供操作界面的系统软件的集合。如:windows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等。(2)应用软件应用软件包括专用软件和通用软件等。如:迅雷、qq等。

9、小测试。

正确区分软件、硬件。

10、学生尝试总结,教师对其修改补充学生通过自己本节课的学习,自己先进行本节课知识的总结,再由老师加以修改和补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也增强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篇十一

一眨眼,新学期已经过半了。现在,写一写我的《管理计算机中的文件》教学反思。这是第八周方老师来我校调研的一节课。作为学校信息技术学科的新老师,方老师说要听听我的课,感觉我蛮淡定的。说实话,心里忐忑的很,其实已经做好被批评的准备。因为今年的工作调整以后,截止到现在,都在忙学籍等校务工作,在学校很少有时间能静下心来备课,基本上都是带回家加班的。一节优秀的教学设计要经过精心的设计,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本节课我以问题导学:“同学们的书包中经常装些什么东西呢?如果把大家的书包里的东西都堆放在一起,然后再去找回自己的东西,容易吗?”进而过渡到电脑经过长期使用后,文件变得越来越多,围绕如何便捷地在计算机中查找我们所需要的文件展开进行学习。

出处 cOoco.NEt.CN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是讲解文件的路径、地址以及两个搜索通配符,任务是:查找出c盘中所有的pg格式的图片,请学生代表上台演示操作。

教学过程第二环节则以整理“世博会”文件夹作为任务驱动,结合演示,讨论等方法对文件的选定(连续文件的选定、不连续文件的选定),复制和移动。其间,抛出一个探究任务:同磁盘与不同磁盘间拖动文件的区别?配合ctrl或shift呢?学生通过自主操作,得出正确的结论。最后是简单地提文件与文件夹的删除及格式化磁盘这两个内容。由于还有一点时间,我顺带提了:如何保证传输过程中文件的安全呢?引出了文件的加压、加密这一内容。

这是一节非常传统的课程,自我评价:这节课没有亮点,语言不简洁,规规矩矩。就如烁佳主任所说,这节课的难点就在于知识点零散,没有一条线索将其串起来。可以尝试用小组p赛的形式呈现这节课的内容。恩,这个idea不错。之前由于机房各种故障,所以前期习惯了信息技术课在没有机房的情况下进行,教学设计也跟着被“限制“了。方老师提出了以“侦破“作为线索来展开这节课的内容,这也是极好的。根据老师们给我的建议,我对它进行了修改。相信在大家探讨与建议中,作为新老师的我将茁壮成长。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篇十二

在这节课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步骤下,学生掌握新知,并通过掌握的新知完成教师设计的任务,教师边讲边演示,学生任务驱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课堂中,学生通过思考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学会自主探究、小组协作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法,通过教师不断的点拨,学生在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认同,激发了学生后续学习的热情。

本课是学生初步学习使用资源管理器来浏览计算机中的资源,通过“玩游戏”这个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有学好的可能。在上课过程中,针对学有余力的优等生,有意识的将准备的音乐文件夹在某一个学生机上共享出来,暗示学生并不是只有教师机才能把资源共享出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在网上邻居的其它电脑上也存在着共享资源,也给学生尝试去共享本地资源埋下了伏笔。给学生有思考、探究的空间。

我还根据学生对计算机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将全班学生相对的分为三个层次,既a、b、c三个组。设立小组长(小老师),这样分组后有利于上课组织教学,有利于上课辅导,也有利于学生信息的反馈,充分调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篇十三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在各个行业中,中职学校主要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所以要足够重视计算机课程,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型计算机人才,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但是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中职学校就必须要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提升中职计算机课堂的教学水平。

(一)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设备的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但是中职计算机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实践性,在很大程度上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速度,虽然一些中职学校提出了培养多层次和复合型人才的目标,缺乏比较明确的计算机培养目标,但是在实际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普遍学习的依然是理论内容,缺乏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样就导致中职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高,难以满足社会中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从这里可以看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企业实际岗位需求严重脱节,就会非常容易出现中职生就业难和不能胜任岗位的`现象[1]。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技术水平自然就得到极大地提升。要想紧随时代发展潮流,就必须加强对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是培养现代信息化人才的主要平台。但是目前,大多数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沿用的还是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是一味地在课堂上讲解计算机理论知识,学生就是被动的听,这样极大地降低了计算机课堂的教学效率,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职计算机教育的发展。计算机课堂本身就具备较强的实用性,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还要加强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但传统的计算机实训课普遍都是以教师的讲授演示为主,这样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计算机实训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学习任务自然就完成不了[2]。

(三)计算机课堂设置不合理。

大多数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枯燥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根本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别说是提高计算机课堂的教学效果了。尤其是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如果一直运用高难度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来开展教学活动,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忽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训练。例如现阶段中职计算机的课程设置中包含计算机原理和语言等,这对于基础薄弱的中职生来说难度很大,而应用性的课程安排的课时却非常少。这样设置出来的课程对于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是非常不合理的,非常不利于提高中职生的专业计算机能力[3]。

(一)不断改革计算机教学模式,提升计算机教学效率。

中职计算机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改革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多种计算机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在实际计算机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课堂互动,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计算机课堂教学中,以此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任务驱动法来展开计算机教学,让学生亲身实践和体会,进而更好的理解所学计算机知识,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及时改进,任务驱动法是把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从教师转变为学生,教师只需要在一旁适当引导进行,这样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水平。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只有明确计算机教学的培养目标,才能科学合理的设置课程,顺利实施计算机教学计划,为中职计算机教师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中职学校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因此,中职学校在制定具体的计算机教学培养目标时,必须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可以通过市场调研等方式来了解和分析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并以此来合理设置具体的计算机课程。或者是中职学校还可以开展校企合作的方式来适应市场需求,建立计算机实训基地,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还能帮助企业直接选拔到优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极大地减少了企业对毕业生岗前培训的时间。

(三)加强计算机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

中职学校计算机的教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实用性和技能性人才,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既能满足社会岗位对学生学习的具体要求,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主动性。如今计算机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学生在进入工位岗位后面对的将会是各种软件,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各种各样的,目前计算机教材的编排缺乏针对性,这就要求中职学校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学生以后的实际岗位需求来创新教材,精心编写计算机教材内容,突出实用性,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所以在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在实践中既要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还要训练他们动作的准确性和灵活性,积极鼓励他们把所掌握的计算机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不断改进计算机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中职计算机的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出更优秀的计算机专业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3]马文惠.对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7):217.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篇十四

课堂教学是一门教学艺术,计算机课的导入部分在整个课堂教学中起着提纲挈领的特殊作用.教师如果能够设计出构思巧妙、想象奇特的导入方式,就能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从而为课堂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现将计算机课的.导入做初步、浅显的探讨.

作者:王申作者单位:辽阳市辽化职业中专刊名:成才之路英文刊名:theroadtosuccess年,卷(期):2009“”(12)分类号:g71关键词:心理情境兴趣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篇十五

我们知道,计算机是检索知识信息、进行文字书写和图文编排、进行绘图并处理复杂的画图、繁琐的计算和数据信息的强大工具,能极大提高信息检索、文字处理、作图、运算和数据处理的效率和效果,学习运用计算机工作,是当代社会对所有工作人员的必然要求。计算机操作应用以及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中等职业职业学校学生的必修课程,课时量大,目标要求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要教好计算机学科,关键在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一般地,刚开始学习计算机时都怀着神秘、兴奋的心情,非常想学计算机,有的学生还认为学电脑可以打游戏,好玩。但随着学习进度的不断深入,有的学习内容需记忆理解,并且枯燥无味,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下降。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这时就应善于引导,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年的计算机教学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总结了许多经验,在学生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学生的肯定。下面具体说一说:

1、充分发挥现代教学设备的作用,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在应用多媒体教室时,可将文字讲述部分制成课件,以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含金量。而将操作部分的讲解进行现场演示,使各种操作具体化,避免了用嘴说不明白的弱点,如在进行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修时,先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观看投影,然后再让学生上机拆装各种电脑部件。由于网络机房既可以有多媒体教室的功能(如讲解的内容广播到每台学生机上),还可以让学生立刻自己上机操作。这样就克服了这一节课讲,下一次课上机练习的不足,做到边讲边练,效果特别好。

2、采用多种教学法,在学生能力培养上下功夫,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除了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外,对课程的部分内容还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自学指导法”、“讨论研究法”、“学员试讲法”等方法。如在计算机网络ie浏览器使用一节中,就可以采用自学指导法让学生应用浏览器获取帮助,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可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允许他们干自己喜欢的事,对一些比较简单或雷同的有关内容可采用“自学指导法”来处理,在“自学指导法”中注意教师的指导作用,千万不可放任不管。如可布置自学纲要,指出重点难点等。“讨论研究法”的运用能激起同学们对问题的争论,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处于一种接受知识的最佳状态,自然教学效果也最佳。比如二进制与十进制相互转化一节中,就可以让学生讨论二进制与十进制的关系。为了让学生展示个人才华,我为了发现学生特长爱好,更好地关注个性差异,以便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肯定自我,欣赏自我,教学中,每学期我选择十几个小课题供学生上台讲解,这样学生有一种自我解决问题的自豪感,同学之间更容易形成一种争论的气氛,将问题解决好。当然这种“学生试讲法”在一开始时教师要多指导,可提前将任务布置给一部分学生,以避免失败,影响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实行此种教学法时教师应像导演一样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反应,及时总结其学习效果,指出存在的问题,保证由学生做主角的“戏”演成功。实践证明,课堂上灵活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篇十六

本节课的任务是字符的格式化,这是word的第二次课,第一次课通过让学生认识word,在word当中输入些简单的简单的文本,让学生有对word这个软件有个初步的认识。word的字符格式化主要是对word中的文字进行美化操作,这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在word中对文字的字体,字号,字符修饰;接下去是提高部分,字符的其他格式,字符间距和位置,首字下沉,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在学生练习的当中产生一个问题,相同的操作用一个格式刷的问题,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这次课我在教学的时候注意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多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中体会掌握word字符格式化的一些基本技巧。在第一节课时让学生在word当中自行输入一篇文档,让学生体会一下在word中输入文字的基本操作,这篇文档作为第二节课上课练习的材料,在第一次讲解字符格式化的时候,让学生自行操作,然后不保存,重新打开,第二次让学生在练习的时候再用到这个资料,达到重复利用。

觉得比较成功的地方:

2、老师讲解和学生演示结合的比较好,让学生能比较好的掌握教学内容;

4、最后让小组长对本组不会做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值得改进的地方:

2、可能对整堂课的驾驭能力不够,本节课的重点没有明确,没有讲清楚;

3、课堂内容安排的有些多,有些任务没法按设想要求完成。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篇十七

在这教学过程中我大体的作法如下:

(一).教学设计

首先认真分析将要讲授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以及重点和难点。接下来设计教学过程(备课)时,关键是设计对学生有一定吸引力的一个或多个“任务”,要求它能基本涵盖教学内容的各个知识点。其中教学目标是设计“任务”的依据,也是课堂小结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过程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根据高二年级与09培训班的基础不同,接受能力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一)分析讲解与学生模仿操作相接合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展示一个已完成的或基本完成的作品并讲解其制作过程,要学生模仿着去做。

比如在对09培训班学生讲五笔打字时先让学生每个人按照字根表把自己的名字先成几个字根,然后把字根化成字母最后在文档中打出自己的名字。

对高二学生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先为该教学内容设计一个具体的任务如制作贺卡,课堂上通过讲解这张贺卡制作过程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首先,学生们看了我展示的一张精美的贺卡,头脑里会对将学的知识有何实际应用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这时候,教师再分析这张贺卡的结构,哪部分是图文框,哪部分是文本框或自选图形,哪些地方可用其它形式替代,哪些地方不能等。通过教师的分析,学生对图文框、文本框、图片、自选图形等概念就有了直观的认识。接下来教师再讲解如何利用这些知识修饰、美化贺卡各部分的详细操作方法。由于教师在备课时已做过一遍,对学生可能出错或易混淆的地方心中有了数,教学时,重点突出。而且授课顺序就是制作贺卡的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教学,学生学得快、记得牢(若学生用现有的知识和技巧难以独立完成该“任务”,一般采用这种方式)。

(二)。教师点拨,学生尝试

若学生已有完成该任务的基础知识,可采用这种方式。

例如basic语言的特点是容易入门,一开始学生必然对它有浓厚的兴趣。但若按有些教材的顺序,先讲常量、变量、数据类型、输出格式、流程图等一大堆理论,一半教学时间过去了,学生仍未能编出一个像样的实用程序。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若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我们设计了在每堂课内、每个教学单元内、各教学单元之间乃至整个教学过程中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任务”,通过这些任务来达到教学目标。一般的“任务”都是由教师在课前编好程序,上课时先让学生看到程序的运行结果。然后在教师的点拨下,让学生尝试着编出程序。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有的可通过阅读教材解决,有的可通过同学间相互交流、讨论来解决,解决不了的教师再稍加点拨指导。

在考核学生上课听课认真层度上我改变了以往以布置课后作业的作法为查看课堂笔记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做好课堂笔记,每堂课上完了就要求学生把笔记收上来当作是当天的作业进行批改检查。这样既可以防治学生相互间抄作业,也可以促使学生上课时能够认真听课。

在做上机练习作业时,是让学生参考着自己的笔记本来完成一项任务,而且也有时间上的限制,作业完成后马上用教学软件的提交作业功能进行提交,这样可以防止学生复制同学的作业。因为本教学软件对同一台电脑发送过来的作业会发到同一个文件包中去的。

在以任务形式授课时会因为学生的基础不同而使授课有点阻碍,有时会耽搁教学预定的时间。

以检查笔记形式当作作业会使学生感到有点紧张,部分学生会对计算机产生厌倦感。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篇十八

“好,下面进行第二个任务--下发接头命令”老师说:“看,文章里是不是有很多1,2,3(请你到1人很多,你得找到1名女子,是通讯员,她穿2裤子,2t-恤,戴2书包,穿3鞋,请你穿3裤子,3领带,3衣服,3鞋,戴3提包,3墨镜......).给你们30秒钟,看谁先把1,2,3分别改成火车站,灰色,蓝色。

“叮--时间到,谁把这些都改完了?”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都很遗憾。

“没有吗?”老师说:“那我可讲了。打开‘编辑’,‘查找’,是不是有三个格子呀?点中间那个格,就会出两行,上面一行是‘把---换下来’,下面一行是‘把--换上去’,比如,你要把1换成火车站,就要在上面一行录入‘1’,下面一行录入‘火车站’,选择“全部修改”,电脑就会提示“您改了**处”。

“第三个任务是抓捕嫌疑人,桃心里c的个数代表几点,c的形状代表几号楼,老师告诉我们用‘编辑’,‘查找’三个格里点最左边的那个,先在框里录入c,然后把左下脚下拉框上面的那行字上面打上勾,再点‘查找全部’,再点‘查找全部’,就会告诉你含有多少个c。

哈哈,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在word文件里查找和计数,我成福尔摩斯的小助手了。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篇十九

在这教学过程中我大体的作法如下:

(一).教学设计。

首先认真分析将要讲授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的知识点以及重点和难点。接下来设计教学过程(备课)时,关键是设计对学生有一定吸引力的一个或多个“任务”,要求它能基本涵盖教学内容的各个知识点。其中教学目标是设计“任务”的依据,也是课堂小结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过程。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根据高二年级与09培训班的基础不同,接受能力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一)分析讲解与学生模仿操作相接合。

在教学过程中我先展示一个已完成的或基本完成的作品并讲解其制作过程,要学生模仿着去做。

比如在对09培训班学生讲五笔打字时先让学生每个人按照字根表把自己的名字先成几个字根,然后把字根化成字母最后在文档中打出自己的名字。

对高二学生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先为该教学内容设计一个具体的任务如制作贺卡,课堂上通过讲解这张贺卡制作过程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首先,学生们看了我展示的一张精美的贺卡,头脑里会对将学的知识有何实际应用有一个初步的印象。这时候,教师再分析这张贺卡的结构,哪部分是图文框,哪部分是文本框或自选图形,哪些地方可用其它形式替代,哪些地方不能等。通过教师的分析,学生对图文框、文本框、图片、自选图形等概念就有了直观的认识。接下来教师再讲解如何利用这些知识修饰、美化贺卡各部分的详细操作方法。由于教师在备课时已做过一遍,对学生可能出错或易混淆的地方心中有了数,教学时,重点突出。而且授课顺序就是制作贺卡的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教学,学生学得快、记得牢(若学生用现有的知识和技巧难以独立完成该“任务”,一般采用这种方式)。

(二)。教师点拨,学生尝试。

若学生已有完成该任务的基础知识,可采用这种方式。

例如basic语言的特点是容易入门,一开始学生必然对它有浓厚的兴趣。但若按有些教材的顺序,先讲常量、变量、数据类型、输出格式、流程图等一大堆理论,一半教学时间过去了,学生仍未能编出一个像样的实用程序。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若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我们设计了在每堂课内、每个教学单元内、各教学单元之间乃至整个教学过程中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任务”,通过这些任务来达到教学目标。一般的“任务”都是由教师在课前编好程序,上课时先让学生看到程序的运行结果。然后在教师的点拨下,让学生尝试着编出程序。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有的可通过阅读教材解决,有的可通过同学间相互交流、讨论来解决,解决不了的教师再稍加点拨指导。

在考核学生上课听课认真层度上我改变了以往以布置课后作业的作法为查看课堂笔记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做好课堂笔记,每堂课上完了就要求学生把笔记收上来当作是当天的作业进行批改检查。这样既可以防治学生相互间抄作业,也可以促使学生上课时能够认真听课。

在做上机练习作业时,是让学生参考着自己的笔记本来完成一项任务,而且也有时间上的限制,作业完成后马上用教学软件的提交作业功能进行提交,这样可以防止学生复制同学的作业。因为本教学软件对同一台电脑发送过来的作业会发到同一个文件包中去的。

在以任务形式授课时会因为学生的基础不同而使授课有点阻碍,有时会耽搁教学预定的时间。

以检查笔记形式当作作业会使学生感到有点紧张,部分学生会对计算机产生厌倦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篇二十

社会对计算机基本技能掌握者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职高正是培养这方面人才的摇篮。其中对于毕业班的学生来说更是意义深重。他们报考高职,目的就是想到高校再去继续深造以提高其技能以便学有所用。回顾这一年毕业班的计算机教育经历,现结合本人的一些体会点滴,归纳反思如下:

一、科学指导学生调整心态。

作为职高学生由于基础较差,对事物的理解较浅。在学习中容易形成两个极端:一是在学习简单内容时就认为计算机非常简单,认为不用花太多心思就能学懂而最终不能达到目的;二是在遇到稍微难学或难懂的知识时就立即松懈,认为计算机非常难。有的可以克服,而有的同学则会放弃,因而在学习中形成自身障碍。在学习考核中理解透了的同学就认为计算机非常简单,有的甚至有些自负。而有的同学由于考核成绩不够理想就认为计算机专业非常的难,就显得严重的信心不足。

由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讲明计算机专业的特点。这就要求学生最好先给自己定个位,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再朝着目标去学习。例如:对信心不足的同学讲:我既然报考了高职,就一定要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另外也可想象一下既然其他同学能学好它,那就说明我们这个水平是能学好的。对比较自信的同学也要多敲警钟,分清事实。就计算机这专业来说既能考得简单也能考得复杂。因此学生心态尤为重要。

二、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主体作用。

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应只是单纯设计自己的教案,而是既设计自己的‘教’,又要考虑到学生参与的‘学’。而且‘教’与‘学’的根本目的不再是单纯灌输知识而应该能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与人格的全面发展。边教学边总结,边总结边改进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计算机教学还需我们的进一步摸索。“实践出真知”,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和在理论科学的指导下,我们认真去实践,成功将在不远处。

例如,在c语言中讲到求两数的和时,一是从理论上给他们分析解决此题的方法,二是上机实验得出正确结果说服同学。而且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让学生再此题的基础上编写求两数积、两数商、两数差的程序。这样学生既容易理解又能灵活应用而且积极主动的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变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必须使其具有强烈的兴趣;要引发他们的强烈兴趣,必须懂得激发其积极思考和发掘其不可忽略的创造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作为学生对于学习的目的性以及实用性并不太清楚,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明确目标,培养创新能力。

四、正确引导家长积极配合。

对于学生的教育成功既有老师的一份更有家长的一份贡献。作为职高毕业班的学生,本身玩性较大,而且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可塑性强。在学校有老师的督促可以顺利完成,但回到家后则需要家长的配合。一是需要家长在学习条件上的物质提供;二是思想上正确认清自己孩子实际状况,既不能过高要求也不能轻易否定孩子的一切;三是要多与学校沟通,针对新情况不断调整策略。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篇二十一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下面是计算机教学周教学反思,请参考!

学生在学习时,是一个以认知为基础的复杂过程,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和谐的共鸣,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因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怎样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的不同表现,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对所教授的内容做好安排,诸如哪些内容由学生自己掌握,哪些问题由教师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解答,怎样能更高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当前教育发展现状。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培养熟悉相关网络配置和维护过程,能够胜任中小企业网络搭建与应用的专业人员。不过,根据目前的形势来看,以我校为例,我校为国家重点职业技术学校,所设有的计算机系别专业,每年毕业生达到数百人,计算机网络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学校建有数所计算机房、网络实验室等公共教学设备间。学校的教学顺序是:一年级理论课程,二年级等级考试、计算机网络等专业课,三年级开设3dmax、photoshop、网站制作等专业课程,但从第三年第一学期开始大部分学生开始出去实习,第二学期基本上都已经在实习中。学生毕业后掌握的专业技能有限,无就业优势,所以,从事网络方面技术工作的学生不多。

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教材更新速度慢内容陈旧,理论多于实践。

教材是学生了解知识的根本,但是现如今的.教材局限性很大。有部分学校采用自编教材,但是既针对中职学生特点,又适应学校实验条件的不多。加上计算机网络发展迅速,教学内容也需要更新换代。现如今的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根本无法及时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网络设备与技术。从而造成了学生获得的知识完全来自于老师,并没有创新。

2.实验教材更新速度慢,教师资源不足。

现如今学校的教学方式依然是教学课件,学生能够真正动手去组装机器、配置交换机等实践活动很少。这使得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从而缺少了实践能力。现下流行的无线设备、xdsl等缺少设备线路支持,无法在机房中做实验。齐全的实验室因网络设备较多,专业性要求较高,对操作者要求亦较高,普通机房管理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无法完全适应工作需要,设备维护跟不上,实验准备也非常欠缺。没有好的实验老师指导教学,哪怕有再完善的设备也对教学于事无补。

3.学习考试形式单一,教师知识没有及时更新。

计算机网络教育不仅仅止于教师教授,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应该让学生自己放手去操作实践。现如今的教学模式恰好相反,造成了实验课程的动手方面只是辅助性的,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期末考核也只是为了考核而考核,采用笔试的考核方式并不能检验出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知识,并且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没有得到展示,就连学生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达到了怎样的水平,这也是教育考核的一大弊端。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科技是随着时间的变换而不断进步的,如果教师的知识不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更新,那就造成了学生对于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失去了兴趣,从而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降。

三、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1.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计算机是一个工具和技能,计算机教学是通过入门学习、熟悉、综合运用、举一反三来实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步骤,还应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因为方法是使学生获得更多知识的手段和途径。如果只是单纯地复制老师的想法、做法,那可以说根本就是在做无用功,学生还是没能做到举一反三。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引导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2.好奇式学习法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为重点,以学生自主探索为核心,将教育学习于实际生活紧密地相结合,让学生利用好奇心来发现更多的新生事物,在交流与实践中得到快速进步。

3.自主课题学习模式。

教师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并引导学生以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作为课题。通过自学、讨论和不断探索答案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老师只作为一个辅助者帮助学习,由此锻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4.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

改变由传统笔试独为考核标准的模式,采用实践评分与课堂表现能力同时进入考核标准的方法。这样既能提高学生上课时的出勤率,保证教师所教授的知识都能够参与考核,又能在实践课程中端正学生的学习的态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5.鼓励教师学习,掌握更加专业化知识。

对于教师知识更新慢,缺乏实践操作能力的问题,学校应该鼓励教师积极往更专业的方向发展,和学生一同进步。多与优秀教师沟通,多参加讲座,不断加强学习,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优秀的教师,应该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自我优化。在自己知识输出的同时还能从外界获得更多新鲜知识,一位好老师不应该只是一个知识的搬运工,还要有自己的思想、创新,把自己的想法和方法分享给学生。同时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职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方式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要学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和学生一起更好地成长。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篇二十二

在应用多媒体教室时,可将文字讲述部分制成课件,以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含金量。而将操作部分的讲解进行现场演示,使各种操作具体化,避免了用嘴说不明白的弱点,如在进行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修时,先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观看投影,然后再让学生上机拆装各种电脑部件。由于网络机房既可以有多媒体教室的功能(如讲解的内容广播到每台学生机上),还可以让学生立刻自己上机操作。这样就克服了这一节课讲,下一次课上机练习的不足,做到边讲边练,效果特别好。

除了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外,对课程的部分内容还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自学指导法”、“讨论研究法”、“学员试讲法”等方法。如在计算机网络ie浏览器使用一节中,就可以采用自学指导法让学生应用浏览器获取帮助,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可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允许他们干自己喜欢的事,对一些比较简单或雷同的有关内容可采用“自学指导法”来处理,在“自学指导法”中注意教师的指导作用,千万不可放任不管。如可布置自学纲要,指出重点难点等。“讨论研究法”的运用能激起同学们对问题的争论,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处于一种接受知识的最佳状态,自然教学效果也最佳。比如二进制与十进制相互转化一节中,就可以让学生讨论二进制与十进制的关系。为了让学生展示个人才华,我为了发现学生特长爱好,更好地关注个性差异,以便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肯定自我,欣赏自我,教学中,每学期我选择十几个小课题供学生上台讲解,这样学生有一种自我解决问题的自豪感,同学之间更容易形成一种争论的气氛,将问题解决好。当然这种“学生试讲法”在一开始时教师要多指导,可提前将任务布置给一部分学生,以避免失败,影响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实行此种教学法时教师应像导演一样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反应,及时总结其学习效果,指出存在的问题,保证由学生做主角的“戏”演成功。实践证明,课堂上灵活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学的知识应该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上机的过程中根据各自的需要有选择地学习,可以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因材施教,各取所需。目前较好的辅助教学软件。充分发挥好这些辅助软件的作用,切不可为了省事而完全让学生自学。因为这些软件内容单一、简单且往往和教材内容不一致,如果完全按照辅助软件的内容来组织教学,可能就无法完成教学的目标。

上机操作是计算机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切不可忽视。为强化这一环节,在理论课讲授时尽量采用现代教学技术,以缩短授课学时、增加上机训练时间。上机时除加强辅导外,每次上机,教师都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任务,有严格的要求,如要求学生每次上机都要写好一个上机计划,上机计划要具体,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的那种上机就是“玩”的感觉。这样学生才会认真对待每次上机操作,使每次上机都会感觉到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进步。

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的相继建立,为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奠定了基础,为培养具有一定水平的中职毕业生提供了硬件的保证。这几年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探索,也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了,学生变得爱学习了,教学质量上去了。总之,教学中,我认为应关注以下三点:一是对知识的准确理解,既要明白什么是知识,为什么这样,还要明确如何做,怎样学,有啥用;二是对学生能力的准确认识,既要明确能力具体分解为哪些,还要明确什么能力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获得,同时还要明确如何评价学生能力。三是培养怎样的学习品质、态度、情感以及思维方法。计算机教学中,我们不能只重技巧、方法,而忽略了这一点。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在心理上猎奇、思想上向恶、行动上造假,最后危害社会。要知道,计算机是一把双刃剑,利用计算机损害个人事小,危害他人和国家事大。教学中,我们必须关注学生良好心理、良好品德和良好思维方法的培养。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篇二十三

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下面是计算机教学周教学反思,请参考!

学生在学习时,是一个以认知为基础的复杂过程,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心理活动产生和谐的共鸣,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因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怎样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的不同表现,这一步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对所教授的内容做好安排,诸如哪些内容由学生自己掌握,哪些问题由教师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解答,怎样能更高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当前教育发展现状。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专业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培养熟悉相关网络配置和维护过程,能够胜任中小企业网络搭建与应用的专业人员。不过,根据目前的形势来看,以我校为例,我校为国家重点职业技术学校,所设有的计算机系别专业,每年毕业生达到数百人,计算机网络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学校建有数所计算机房、网络实验室等公共教学设备间。学校的教学顺序是:一年级理论课程,二年级等级考试、计算机网络等专业课,三年级开设3dmax、photoshop、网站制作等专业课程,但从第三年第一学期开始大部分学生开始出去实习,第二学期基本上都已经在实习中。学生毕业后掌握的专业技能有限,无就业优势,所以,从事网络方面技术工作的学生不多。

二、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教材更新速度慢内容陈旧,理论多于实践。

教材是学生了解知识的根本,但是现如今的.教材局限性很大。有部分学校采用自编教材,但是既针对中职学生特点,又适应学校实验条件的不多。加上计算机网络发展迅速,教学内容也需要更新换代。现如今的教学内容比较陈旧,根本无法及时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网络设备与技术。从而造成了学生获得的知识完全来自于老师,并没有创新。

2.实验教材更新速度慢,教师资源不足。

现如今学校的教学方式依然是教学课件,学生能够真正动手去组装机器、配置交换机等实践活动很少。这使得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从而缺少了实践能力。现下流行的无线设备、xdsl等缺少设备线路支持,无法在机房中做实验。齐全的实验室因网络设备较多,专业性要求较高,对操作者要求亦较高,普通机房管理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无法完全适应工作需要,设备维护跟不上,实验准备也非常欠缺。没有好的实验老师指导教学,哪怕有再完善的设备也对教学于事无补。

3.学习考试形式单一,教师知识没有及时更新。

计算机网络教育不仅仅止于教师教授,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应该让学生自己放手去操作实践。现如今的教学模式恰好相反,造成了实验课程的动手方面只是辅助性的,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期末考核也只是为了考核而考核,采用笔试的考核方式并不能检验出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学知识,并且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没有得到展示,就连学生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达到了怎样的水平,这也是教育考核的一大弊端。另一方面,计算机网络科技是随着时间的变换而不断进步的,如果教师的知识不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更新,那就造成了学生对于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失去了兴趣,从而导致了教学质量的下降。

三、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1.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计算机是一个工具和技能,计算机教学是通过入门学习、熟悉、综合运用、举一反三来实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步骤,还应传授学生学习的方法。因为方法是使学生获得更多知识的手段和途径。如果只是单纯地复制老师的想法、做法,那可以说根本就是在做无用功,学生还是没能做到举一反三。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做到引导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2.好奇式学习法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为重点,以学生自主探索为核心,将教育学习于实际生活紧密地相结合,让学生利用好奇心来发现更多的新生事物,在交流与实践中得到快速进步。

3.自主课题学习模式。

教师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并引导学生以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作为课题。通过自学、讨论和不断探索答案以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老师只作为一个辅助者帮助学习,由此锻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4.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

改变由传统笔试独为考核标准的模式,采用实践评分与课堂表现能力同时进入考核标准的方法。这样既能提高学生上课时的出勤率,保证教师所教授的知识都能够参与考核,又能在实践课程中端正学生的学习的态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5.鼓励教师学习,掌握更加专业化知识。

对于教师知识更新慢,缺乏实践操作能力的问题,学校应该鼓励教师积极往更专业的方向发展,和学生一同进步。多与优秀教师沟通,多参加讲座,不断加强学习,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优秀的教师,应该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自我优化。在自己知识输出的同时还能从外界获得更多新鲜知识,一位好老师不应该只是一个知识的搬运工,还要有自己的思想、创新,把自己的想法和方法分享给学生。同时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职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方式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作为一名优秀的老师要学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和学生一起更好地成长。

文档为doc格式。

中职计算机教学反思篇二十四

一、课程名称,学时,适用专业。

1、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基础。

2、作者:尹晓勇。

3、学时数:46(理论教学30,实践教学16)。

5、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二、课程的内容。

(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密切结合的综合性学科,也是计算机应用中一个空前活跃的领域.网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因此网络技术不仅是计算机通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术,也是其它相关专业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本课程从实用的角度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技术,并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了windowsnt网络的使用和基本操作方法。共分九章,第一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和发展,包括internet网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第二章介绍数据通信基础;第三章介绍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tcp/ip协议;第四章介绍计算机局域网技术;第五章介绍网络安全和管理的概念,第六章和第七章介绍windowsnt网络的使用和管理;第八章介绍最新的windows20xx的特性和升级方法;第九章安排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实验指导。本书既注重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阐述,又力图反映计算机网络的一些新技术,内容简要实用,通俗易懂。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对计算机网络网络体系结构、通讯技术以及网络应用技术有整体的了解,特别是internet、典型局域网、组网技术、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处理方式。

(三)本课程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前,最好具备计算机硬件、数据库原理、程序设计等相关知识。

(四)本课程内容。

第四节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第五节internet网络简介。

[重点]资源的共享,计算机网络概念,局域网络和广域网络,局域网络拓朴结构。

[难点]网络概念。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

第一节基本概念。

第二节数据传输方式。

第三节数据交换技术。

第四节系统连接方式。

第五节数据传输设备。

第六节通信控制。

[重点]数字信道的特性,数字调制技术,通信方式和交换方式,差错控制。

[难点]数据编码,多路复用技术。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第一节网络结构的分层。

第二节物理层。

[重点]分层的原理,osi分层体系结构,七层功能概述;

[难点]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第三节数据链路层。

[重点]流量控制,差错控制,hdlc协议;

[难点]差错控制;

第四节网络层。

[重点]数据报和虚电路,路由选择,交通控制;

[难点]路由选择算法,数据报和虚电路;

第五节传送层及其他高层第六节tcp/ip协议。

[重点]传输协议,tcp和udp;

[难点]传输协议的实现机制;

第七节网络的互连。

[重点]局域网的互连,广域网互连。

[难点]生层树网桥,无连接的网际互连。

(2230字)。

作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都应该了解计算机,掌握计算机的各种常规操作,并能应用于各行各业。本学期我任教中职一年级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为了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将教学计划安排如下: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基础技能操作课程。在本学期中主要任务是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熟练的汉字输入能力,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重点掌握word文字处理软件,具有一定的文字排版能力;excel电子表格软件的应用以及powerpoint基础入门操作和简单的网络应用。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

2.能满足基本打字要求;

3.了解计算机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初识计算机基础应用技术;

二、教学方法。

1、讲授、演示、实践、任务驱动法;

2、教学与实践同步,即时反馈课堂信息;

3、加强技能操作训练;

4、每节做小结,每结束一章要做。

总结。

并布置上机综合实训操作练习。

三、

教材分析教材特点:

1、教材内容。这套《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内容较为丰富,重点章节突出。我主要教授。

一、二、三、四、五和七这六章。主要内容是基于目前广泛应用的windows操作平台,包括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xp的基本操作,计算机网络基础,并简单的介绍了文字输入方法,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和处理等内容。

2、教材重点突出。本教材以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基本应用为主,重点介绍windowsxp的基本操作,突出了实际应用和实践操作,能够注重于学生的能力培养,这是本教材的最大特色。

3、充分考虑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体现教材的先进性,以保证学生所学技能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得以应用。在教材的力求介绍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及其应用,对于常用的算机软件,力求选用最新的版本。

4、坚持以能力为本位,根据计算机专业的需要,确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结核与知识结构,在保证学生必备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性操作内容。

四、教学安排及教学考核方法:

本学期教学计划安排18周,约计授课90学时。其中课堂讲授35学时,实践55学时。期末以上机实践操作为主要技能考察,占该课程的70%,平时作业和上机操作占该课程的30%。学生期末总成绩=期末成绩+平时成绩。

五、教学内容和要求。

教学内容:

2、认识微型计算机。

5、数制与编码。

教学要求:

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应用和特点。

2.掌握数制及其转换,掌握计算机的数据单位,了解计算机的编码。

3.掌握计算机的系统组成,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作用,了解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作用。

4.了解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第二章windowsxp操作系统。

教学内容:

1、windowsxp入门。

2、管理文件。

3、管理与应用windowsxp。

4、维护系统与使用常用工具软件。

5、中文输入教学要求:

1、掌握windows基本操作;

2、熟练掌握文件和文件夹的复制、移动、查找和重命名等操作;

3、了解计算器、记事本、画图和多媒体应用程序。

4、掌握windows系统中的屏幕显示设置、日期和时间的设置、打印机的设置

第三章因特网(internet)应用。

1、连接internet。

2、获取网络信息。

3、收发电子邮件。

教学要求:

1、掌握因特网的常用接入方式及相关设备。

2、ip地址的表示方法,会配置tcp/ip协议的参数。

3、会配置浏览器的常用参数及使用搜索引擎。

4、会申请电子邮箱,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2228字)。

随着计算机在我国的迅速普及,计算机逐步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日常工具,计算机教学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计算机教学的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特别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中更应体现计算机教学的人机互动的特点,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适应工作需要,满足社会的要求。我们知道,计算机是检索知识信息、进行文字书写和图文编排、进行绘图并处理复杂的画图、繁琐的计算和数据信息的强大工具,能极大提高信息检索、文字处理、作图、运算和数据处理的效率和效果,学习运用计算机工作,是当代社会对所有工作人员的必然要求。计算机操作应用以及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中等职业职业学校学生的必修课程,课时量大,目标要求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要教好计算机学科,关键在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一般地,刚开始学习计算机时都怀着神秘、兴奋的心情,非常想学计算机,有的学生还认为学电脑可以打游戏,好玩。但随着学习进度的不断深入,有的学习内容需记忆理解,并且枯燥无味,这就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下降。作为一名计算机教师,这时就应善于引导,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多年的计算机教学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总结了许多经验,在学生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学生的肯定。下面具体说一说:

1、充分发挥现代教学设备的作用,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在应用多媒体教室时,可将文字讲述部分制成课件,以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含金量。而将操作部分的讲解进行现场演示,使各种操作具体化,避免了用嘴说不明白的弱点,如在进行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修时,先让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观看投影,然后再让学生上机拆装各种电脑部件。由于网络机房既可以有多媒体教室的功能(如讲解的内容广播到每台学生机上),还可以让学生立刻自己上机操作。这样就克服了这一节课讲,下一次课上机练习的不足,做到边讲边练,效果特别好。

2、采用多种教学法,在学生能力培养上下功夫,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除了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外,对课程的部分内容还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自学指导法”、“讨论研究法”、“学员试讲法”等方法。如在计算机网络ie浏览器使用一节中,就可以采用自学指导法让学生应用浏览器获取帮助,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可给予学生一定的奖励,允许他们干自己喜欢的事,对一些比较简单或雷同的有关内容可采用“自学指导法”来处理,在“自学指导法”中注意教师的指导作用,千万不可放任不管。如可布置自学纲要,指出重点难点等。“讨论研究法”的运用能激起同学们对问题的争论,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处于一种接受知识的最佳状态,自然教学效果也最佳。比如二进制与十进制相互转化一节中,就可以让学生讨论二进制与十进制的关系。为了让学生展示个人才华,我为了发现学生特长爱好,更好地关注个性差异,以便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帮助学生肯定自我,欣赏自我,教学中,每学期我选择十几个小课题供学生上台讲解,这样学生有一种自我解决问题的自豪感,同学之间更容易形成一种争论的气氛,将问题解决好。当然这种“学生试讲法”在一开始时教师要多指导,可提前将任务布置给一部分学生,以避免失败,影响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实行此种教学法时教师应像导演一样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反应,及时总结其学习效果,指出存在的问题,保证由学生做主角的“戏”演成功。实践证明,课堂上灵活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发挥辅助教学软件的作用,补充教学环节的不足。

一、简单且往往和教材内容不一致,如果完全按照辅助软件的内容来组织教学,可能就无法完成教学的目标。

4、缩短理论课讲授时间,强化上机训练。

上机操作是计算机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切不可忽视。为强化这一环节,在理论课讲授时尽量采用现代教学技术,以缩短授课学时、增加上机训练时间。上机时除加强辅导外,每次上机,教师都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任务,有严格的要求,如要求学生每次上机都要写好一个上机计划,上机计划要具体,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的那种上机就是“玩”的感觉。这样学生才会认真对待每次上机操作,使每次上机都会感觉到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进步。

计算机教室和多媒体教室的相继建立,为提高教学的整体水平奠定了基础,为培养具有一定水平的中职毕业生提供了硬件的保证。这几年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探索,也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了,学生变得爱学习了,教学质量上去了。总之,教学中,我认为应关注以下三点:一是对知识的准确理解,既要明白什么是知识,为什么这样,还要明确如何做,怎样学,有啥用;二是对学生能力的准确认识,既要明确能力具体分解为哪些,还要明确什么能力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获得,同时还要明确如何评价学生能力。三是培养怎样的学习品质、态度、情感以及思维方法。计算机教学中,我们不能只重技巧、方法,而忽略了这一点。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在心理上猎奇、思想上向恶、行动上造假,最后危害社会。要知道,计算机是一把双刃剑,利用计算机损害个人事小,危害他人和国家事大。教学中,我们必须关注学生良好心理、良好品德和良好思维方法的培养。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