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教育工作者的国家监察纪录片观后心得(热门15篇)

教育工作者的国家监察纪录片观后心得(热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3-17 09:50:02
教育工作者的国家监察纪录片观后心得(热门15篇)
时间:2024-03-17 09:50:02     小编:温柔雨

在学习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增加知识的积累。写总结时要注意语言简练,不要过多使用修饰词。这些总结范文是作者经过反复修改和完善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教育工作者的国家监察纪录片观后心得篇一

融媒体中心综合支部记者胡晓君观看《国家监察》第一集《擘画蓝图》后,感触很深:

通过郭海、王晓光、艾文礼、秦光荣等落马高官的集体出镜、现身说法,“大尺度”的贪腐细节披露,思想滑坡的历程剖析,生动讲述了“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反腐故事。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更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传媒人,更应该苦练内功,发扬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不断增强宣传报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嘴勤、腿勤、耳勤、脑勤和手勤,编发和传播更好的新闻稿件,讲好公安反腐倡廉新故事,传递孱陵好声音。

教育工作者的国家监察纪录片观后心得篇二

近日,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热播,这部反腐大片生动讲述了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故事。片中多名落马“老虎”忏悔的镜头,震撼心灵、发人深省,警示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纪律和规矩意识、筑牢“防腐墙”,练就过硬的抑欲功夫。

看看这些“大老虎”们的贪欲。秦光荣北京和老家各有上千平米“大院”、王晓光家里堆满4000多瓶茅台酒、艾文礼带3个箱子交代问题、赖小民家藏现金2亿多元、白向群敛财过亿……成了柳宗元笔下“见物就要,从不嫌多,即使无法负荷也不罢休,直至活活累死”的现实版蝜蝂。

听听这些“阶下囚”们的忏悔。秦光荣:“忘了初心、失了本心,愧对于党、愧对于心”;王晓光:“我发自内心地向党中央知错、认错、悔错,“服从判决,不上诉”;艾文礼:“那种滋味真的是叫无地自容”;赖小民:“要这么多钱有什么用呢,最后又不敢花又不敢用,还提心吊胆的”;白向群:“我小的时候父母偶尔给我和哥哥2块钱,买8分钱一个的赤峰对夹,一家四口人吃得就跟过年一样,我至今不能忘怀”……喟叹“高墙内无春”“还不如一只自由飞翔的麻雀”。

“欲为焚身火,贪是锢身锁”,这句古话不无道理。人生天地间,总有七情六欲,谁不喜欢钱财?官员不是不能爱财,关键是要取之有道,来路正大光明;不是不能爱钱,而是应恪守底线、时刻绷紧红线,莫让心理失衡,要做欲望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做官、发财当两道。既然已为官,就要放弃发财念想。《清朝野史大观》记载:清道光年间,刑部大臣冯志圻酷爱碑帖书画,但他从不在人前提及此好,赴外地巡视更是三缄其口,不吐露丝毫嗜好心迹。一次有位下属献给他一本宋拓碑帖,冯原封不动退回,有人劝他打开看看无妨。冯志圻却认为,这种古物乃稀世珍宝,我一旦打开,就可能爱不释手,不打开,还可想象它是赝品。“封其心眼,断其诱惑,怎奈我何?”其自断财路、不给诱惑接近自己的机会,难能可贵。

“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贪念的种子一旦发芽,便很快地疯长乱长,心灵的田地必然荒芜,最终在权力欲望交织的泥潭中愈陷愈深、无法自拔。“对于不知足的人,没有一把椅子是舒服的。”知足的态度是党员干部对物欲的一种淡然与淡泊、对理想信念的坚定与执着,更是人生智慧。有廉政寄语说:“吃菜根淡中有味,守清廉梦里不惊。”深藏功名的老英雄张富清虽然一直过着朴素的生活,却知足感恩:“我吃得好、住得好,比以前不知道好了多少倍,比贫困农民也好很多,只要国家发展得好,我们的日子都会好起来。”如老英雄一样,杨善洲、甘祖昌、沈因洛等这些淡泊名利、简朴本分的道德明镜灿若星辰,值得党员干部细照笃学。

自律最能体现共产党员的硬核实力。党员干部要时刻铭记党员身份,把入党初心刻在心里,把为民使命扛在肩上,算清人生大账,给欲望安上闸门、给行为划上边界;要心中有戒,畏法度,知进止,在名利等诱惑面前、在抉择关头,多些“小心驶得万年船”的约束,多些“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自警,心中立戒尺,戴好紧箍咒,如此,我们将永葆“清泉绝无一尘染,长松自是拔俗姿”的清廉本色,坦然地过好淡泊而有尊严的生活。

教育工作者的国家监察纪录片观后心得篇三

《国家监察》是反映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成效的五集纪实专题片,通过案件当事人现身说法,进行深刻剖析和忏悔,又针对这些案例进行深入点评和分析,警示教育党员领导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坚守对党的信心和信任,为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9月1日,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的讲话中指出,“理想信念,是世界观和政治信仰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树立和坚持明确的理想信念。如果没有或丧失理想信念,就会迷失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就会像一盘散沙而形不成凝聚力,就会失去精神支柱而自我瓦解。”如果从专题片中反面典型看,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

通过听取深刻忏悔,我深刻意识到坚守理想信念是每一位党员同志永葆党员先进性、纯洁性的强大根基。革命战争年代,有的党员经不起“血与火”的考验,叛党投敌,成了怕死鬼。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也有一些党员和领导干部经不起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考验,变成腐朽分子,究其原因,是由于理想信念不坚定或者丧失理想信念,精神上“缺钙”,患上了“软骨病”。现实中有的党员对政治信仰含糊其辞、语焉不详;有的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从封建迷信中寻找精神寄托,热衷于烧香拜佛;有的党员是非观念淡薄、原则性不强、正义感退化;有的党员甚至崇尚西方价值观念,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丧失信心。这些现象和问题都值得我们高度警醒和深思。

当前,从我们党的干部队伍状况看,大多数干部理想信念是坚定的,政治上是可靠的,但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还得从学习和实践两方面着手,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让理想信念成为永远的灯塔。一方面,我们要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地学习马列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先进典型、模范人物的崇高精神和道德风范;另一方面,我们要将学习的精神付诸于实践,联系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联系个人的工作实际,努力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努力做一个理想信念坚定的人。

教育工作者的国家监察纪录片观后心得篇四

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统筹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

如何构建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是与会同志热议的话题。大家表示,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推动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进一步推动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

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有效运转的重要支撑。我们党全面领导、长期执政,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对权力的监督。“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不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切实提高反腐败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为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国家治理的关键是治权,治权离不开监督。”“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促进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深入推进自我革命,依靠自身力量发现问题、纠正偏差,深化改革、强化治理,以党的永不变质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作出重大安排,强调要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加强上级纪委监委对下级纪委监委的领导,推进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

“驻国家发展改革委纪检监察组综合监督的4家部门,都是国务院重要职能部门,担负着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任务,掌握着重要权力。”“只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把权力运行的规矩立起来、严起来,加强制约监督,才能确保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和制度框架下行使权力。”

“监督是治理的内在要素,在管党治党、治国理政中居于基础性、保障性地位。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调抓牢监督基本职责、第一职责,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我们明确了抓牢监督、做实监督的大方向、总抓手。”

统筹推进纪检监察“三项改革”

纪检监察“三项改革”,是一个内在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

与会同志表示,要加强统筹协调,稳步推进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扎实推动纪检监察机构改革,促进改革各项工作相互配套、有机融合。

“我们统筹推进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各项改革,形成了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四个全覆盖’的权力监督体系。”傅奎说。实践证明,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完善监督体系,不断健全以党内监督为主、其他监督相互贯通的体制机制,确保所有公权力的行使都在严密监督之下,让监督更有效。

驻审计署纪检监察组立足落实派驻机构改革各项部署要求,着力做好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驻在部门党组、驻在部门巡视机构和驻在部门机关纪委的“四个协同”,取得了初步成效。“这些工作实践,有力地印证了各类监督有效协同才能实现发挥作用的效用最大化,真正实现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把原来分散的反腐败力量整合起来,强化了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作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先行试点地区,浙江省牢牢把握强化党的领导这一改革根本目的,制定出台《浙江省委反腐败协调小组工作规则》,细化明确党领导反腐败工作的程序、环节、审批等方面要求,确保党委牢牢掌握反腐败斗争的主动权。

“我们充分发挥党委反腐败领导小组作用,实行班子成员包案、省市县三级联动,加大案件查办力度。”省纪委监委查办了刘冀民、潘军峰、刘云晨、郭燕平、王克信、王建勋、秦国杰等一批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去年全省处分省管干部66人。

“当前,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全覆盖的监督格局已经形成,但各项监督协同联动的紧密度、时效性还有待加强,距离全贯通、全联动还有不少工作要做。”要坚持一个整体、系统推进,健全完善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派驻(出)机构和监督单位机关纪委协同联动机制,贯通“四项监督”。

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是保证公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要求,也是确保权为民所用的有力举措。“我们不仅要加大惩治力度,更要严密制度设计,严格监督制约,通过织密制度笼子防止权力腐败。”

要围绕权责法定、权责透明、权责统一,督促掌握公权力的部门和组织科学配置权力,落实权力清单制度,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正确规范履职尽责,防止权力肆意任性、越界出轨。

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监督的目的就是盯住权力、看住权力、管住权力,防止权力滥用。

“我们党强化自我监督,就是紧盯权力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党员干部和行使公权力人员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确保依法用权、正确用权、干净用权,防止权力异化、变质、滥用。”

协同监督是完善权力配置和运行制约机制的重要保障。当前,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总体框架已经形成,下一步要着力实现各项制度的衔接协同,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近年来,纪检监察机关和审计机关在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方面开展了一些协作。“双方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问题线索移送机制,建立了有关巡视与审计工作的协调机制,并对中央巡视办移交的问题线索和意见建议认真研究部署、抓好落实。”宋依佳表示,这些协作配合,在反腐败实践中已经取得了较好成效,应当进一步坚持和完善。

当前,海南正在加快推进自由贸易港建设,监督在自由贸易港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保障作用进一步凸显。“我们将计划设立自贸区(港)建设重大公共工程项目和土地项目跟踪监督领导小组,统筹运用纪检监察、巡视巡察、审计财政、国资监管等各方面的监督力量。”“要开展重点项目跟踪监督,紧盯关键环节,使廉洁成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优势。”

教育工作者的国家监察纪录片观后心得篇五

我认为,我们特殊的使命、无悔的选择、坚定的信念生动诠释了我们的诗和远方,展现了与众不同,体现了丰富内涵,彩显了独特魅力。我们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为了无愧于“忠诚卫士”,初心如磐,担当如铁。“一人做事一人担”是普通百姓的担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仁人志土的担当,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把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是新时代纪检人的担当。

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担当奋斗史。纪检监察组织作为党内“纪律部队”,担当理应成为纪检人的鲜明特征,在担当上理应坚持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把勇于担当作为新时代纪检人的永恒旋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纪检监察工作事关全面从严治党大局,事关民族复兴大业,作为纪检人必须成为落实党中央要求、推动发展、维护人民利益的利剑,时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既要在担当作为上当仁不让、奋勇争先,又要主动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营造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发展环境。把敢于担当作为新时代纪检人的鲜明特征。继承和发扬斗争精神,保持“战斗姿态”,聚焦主责主业,保持高压态势,围绕打赢“三大攻坚战”,紧町“三类重点人”,坚持行贿受贿一起查,持续纠“四风”正“歪风”,严查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让制度“长牙”、纪律“带电”,努力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把善于担当作为新时代纪检人的不懈追求。始终保持工作的激情和勇气,树立鲜明的导向,鼓励开拓有为、支持善作能为、问责无所作为、惩治腐败行为,坚守“监督的监督”职能定位,加强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重点部门、关键岗位和干部的监督,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切实做到“査办一个案件、纠正一类问题、建立一批制度、教育一方干部”。

教育工作者的国家监察纪录片观后心得篇六

“纪委出品,必属精品”,作为中纪委的忠实粉丝,我也在无限期待中第一时间观看了《擘画蓝图》《全面监督》等五个专题。《国家监察》这部记录片凭借权威的视角、生动的细节再现了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生动实践,讲述了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案例,彰显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初心和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的成效。记录片中王晓光“茅台往下水道倒也倒不尽”、赖小民“两亿赃款堆于家”、艾文礼“带着三个箱子去自首”、黄细飞“两面三刀”村委会主任等案件中的情节引发了我的深思。

作为基层的纪检监察干部,“两面三刀”的村委会主任的基层腐败案例让我感触最为深刻。在监察体制改革前,对基层一直存在监管乏力的问题。以乡镇“七所八站”、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以及村两委、村集体经济管理人员为代表的基层公权力体系,一直处于监管弱化的状态。特别是村一级非党员村干部难以得到有效监督,脱贫攻坚、“三资”管理等工作中,基层“微腐败”问题依然存在。而在乡镇,基层行使公权力的群体人员数量庞大,更重要的是,这一群体直接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如果监管不到位,基层矛盾将很难化解。监察体制改革向基层延伸后,将非中共党员基层公职人员、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纳入监察范围”,着力解决了基层乡村“谁来监察”“监察谁”“怎样监察”的问题,打通了监察全覆盖在农村基层的“最后一公里”,给“我不是党员、我不犯罪,你们就拿我没办法”的这类人戴上了“紧箍”,把之前想管又管不上的人管起来了,实现了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教育工作者的国家监察纪录片观后心得篇七

五集纪实专题片《国家监察》一经播出,反响强烈,通过观看《国家监察》,我的心灵有了更深的触动。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久前,中央纪委印发《关于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确保元旦春节风清气正的通知》,严查享乐、奢靡问题,强调以严明的纪律筑牢纠治节日“四风”坚固“后墙”。新年伊始,这一通知敲响了纪律的定音鼓,紧上了作风的风纪扣。

20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尤需以更高的要求、更高的标准全面从严治党,锻造更加坚强的领航力量。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纵深,坚持不懈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持续坚决清除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消极因素,以好作风、好形象带领人民群众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凝聚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磅礴力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们还记得,去年10月1日,新中国70华诞盛典群众游行中,“从严治党”方阵彩车上的“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元素格外引人注目。这是亿万人民发自内心的认可,也是百年大党一以贯之的承诺。“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要注重防范化解脱离群众、动摇根基的风险,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全面从严治党指明了方向,凸显了持之以恒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政治自觉。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绝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岁末,中央政治局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从会前的充分准备,到会上的逐个发言、对照检查、批评和自我批评,为全党严肃政治生活、践行优良作风作出表率,再次表明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初心的本质要求。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人民群众反对和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把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痛点难点、最急最忧最盼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以扶贫、民生等各领域专项治理,以“打伞破网”的雷霆手段,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实际行动擦亮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教育工作者的国家监察纪录片观后心得篇八

《国家监察》专题片全景展现了以党中央以自我革命的勇气,谋划、领导、推动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探索走出一条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强化自我监督有效途径的生动实践和显著成效。反映了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制定八项规定,以上率下,狠抓作风建设取得的成效。从纪检监察机关执纪监督的角度,重要反映了两年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的工作实践。

看了此片我最深的体会是,作风建设成效怎么样,最终要由人民群众说了算,要把人民满意作为根本导向和根本标准,让群众参与、让群众监督、让群众评判。

古人云:“恶莫大过贪,祸莫大过不知足。”人一旦有了贪欲,就会无所顾忌、胆大妄为,道德和法律对他思想行为的制约也会显得软弱无力。对此,我们党的干部,首先要心中有党,强化组织意识,时刻想到自己是党的人,时刻不忘自己对党应尽的义务和职责,只有不断的加强自身的政治学习,业务学习,树立正确的观念,才能真正的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

文档为doc格式。

教育工作者的国家监察纪录片观后心得篇九

县融媒体中心机关支部同志们看了《国家监察》第一集之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些落马高官的犯罪事实,触目惊心,让人十分愤慨!

秦光荣北京、老家各有上千平米“大院”、王晓光家里堆满4000多瓶茅台酒、艾文礼带3个箱子交代问题、袁仁国5公斤黄金“仁国鼎”------其中许多案件细节都是首次曝光,令人十分触动。

王晓光老婆曾说:喝也喝不完、送也送不完、倒也倒不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我们不禁要问:收这么多酒干什么?答案是肯定的:贪得无厌、抱侥幸心理、毫无法纪观念,大肆以权谋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一以贯之,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我们要深刻理解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刻内涵,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奋斗。

教育工作者的国家监察纪录片观后心得篇十

监察法是一部对国家监察工作起统领性、基础性作用的法律,对于创新和完善国家监察制度,实现立法与改革相衔接,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反腐败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纪检监察干部要做好纪检监察工作,不断推进反腐败工作,就必须在全面系统科学精准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重要论述的基础上,深入学懂弄通监察法,努力成为忠实信仰者、有效传播者和忠实执行者。

严学真做,提升能力本领。监察法颁布实施后,纪委监委第一要务就是狠抓学习、增强本领,学习运用好监察法,必须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根本遵循,坚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在学思践悟中融会贯通。坚持“学”字当头、“实”字托底,在学习培训、宣传解读、贯彻执行等方面下足功夫,先是邀请专家学者和业务专干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解读监察法,促使全系统纪检监察干部学深学透、灵活掌握,还以谈心谈话、实战代训、结对互助等方式增强业务工作切磋,让纪检监察干部在一点一滴的日常工作中不断深化融合提升能力。闽侯县纪委监委以“学好监察法·践行十九大”主题活动为契机,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以“网络答题、掌上课堂”等鲜活宣传形式,打造党内监督对象和监察对象学法新阵地,促其随时随地、循环反复在线学法,形成横向触及学习对象,纵向融入生活日常的学法宣传格局。

磨好“利剑”,抓实主责主业。监察法是反腐败立法,它明确规定六大类监察对象,也意味着纪委监委守护的“森林”更加广袤。作为“治林法宝”和“护林守则”,监察法的字里行间都体现了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这一重要原则,也为监察工作开展提供有力遵循。“磨刀不误砍柴工”,办好一件事的前提是要摸清性质、找准方向、做足准备,我们作为政治生态的“护林员”,必须努力提高工作站位,深刻把握“森林”生态和“树木”状况,将纪律和法律这两把反腐“利剑”打磨好利用好。当前,党中央对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精准扶贫脱贫、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重大事务作了决策部署,涉及方方面面的人、财、物,纪检监察机关必须进一步强化纪委和监委的监督首责,发挥“千里眼”“顺风耳”“探照灯”作用,加强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情况的监督检查,着力维护公权力廉洁性,对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各行其是、各自为政等行为坚决予以查处,确保令行禁止、落地见效。监督后面紧跟执纪问责和调查处置,纪检监察机关要根据党章党纪和监察法的属性要求,进一步完善纪法贯通和法法衔接等机制,尤其针对监督、调查、处置过程中的重要情况、重要事项、重大案件,做到严格报批程序、严格流程管控、严格依纪依法实施,确保依纪依规管权用权、依宪依法从严监察。

教育工作者的国家监察纪录片观后心得篇十一

反腐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12日晚在央视综合频道开播。跟《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在路上》《打铁还需自身硬》《巡视利剑》《红色通缉》一样,依旧是反腐力作、依旧是“老虎们”现身说法。

第一集《擘画蓝图》中,云南省委原书记秦光荣、贵州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晓光、河北省政协原副主席艾文礼,茅台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袁仁国等在镜头前反省自己的违纪违法行为,进行自我剖析和忏悔。

王晓光:家中茅台堆积如山落马前往下水道狂倒年份酒。

王晓光,贵州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长。4月1日,国家监察委员会挂牌不到10天,王晓光被采取留置措施,成为监察法出台后首名被查的中管干部。

片中披露,王晓光家中有一间房子堆满了茅台酒,数量达到四千多瓶。落马前,王晓光觉得家里名酒太多不安全,为了销赃,他把年份茅台酒分批倒入了自己家里的下水道。看到王晓光弯着腰在卫生间里倒这些酒,他的妻子感叹:扔也扔不掉,喝也喝不了,送也送不完,倒也倒不尽,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王晓光还是一位“股神”副省长,他违纪违法行为中有一项是内幕交易。和他关系密切的企业主先是违规操纵所控制公司的股票价格,提前告知他内幕消息,而他则以所谓“借款“名义找企业主拿来本金入市,盈利后返还。经查,王晓光股市交易额达4.9亿元,盈利达1.6亿元。

此外,王晓光还长期做着卖茅台酒的无本生意。他通过时任茅台集团总经理袁仁国等人,为家人和亲属办了四张茅台特许专卖经营权,7年获利4000多万元。

209月,王晓光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4月,王晓光一审被判,并处罚金1.735亿元。

袁仁国:靠茅台酒经营权“找后台寻靠山”

袁仁国,茅台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袁仁国在茅台集团40多年,从一名酿酒车间工人一步步成为一把手,随着职务的提升,他开始利用手中权力违规批专卖店、批“后门酒”,谋取巨额私利,最终走向违法犯罪。

袁仁国一方面长期将茅台酒经营权作为搞攀附权贵、搞政治投机的工具,通过利益输送找“后台”、寻“靠山”,为甘肃省委原书记王三运、贵州省原副省长王晓光等领导干部及其亲属办理茅台酒经营权并增加配额指标。

另一方面,袁仁国靠“批酒”大肆谋取私利。以来,仅袁仁国妻子和儿女违规经营茅台酒就获利2.3亿余元。一大批经销商、供应商千方百计和袁仁国拉关系、搭人脉,大搞利益输送,袁仁国办公室外的走廊,曾经每天门庭若市。

片中披露,有个经销商为了讨好袁仁国,送给袁仁国一个定制的5公斤金鼎,上面还刻了一句诗:“酒冠黔人国。”金鼎上这个“人”换成了袁仁国的“仁”字,“酒冠黔仁国”,来讨好他。

205月,袁仁国被“双开”。“我知罪、认罪、悔罪,我希望通过我的事情对茅台集团的整改提供一些制度上的反思,从制度上铲除腐败的土壤。”

袁仁国被查后,“茅台乱象”得到专项整治,贵州省出台一系列措施,彻底取消批条零售,从制度上消除权力寻租空间。

年8月8日,贵州省监委驻茅台集团监察专员办公室挂牌成立,和集团纪委合署办公,进一步强化了省纪委监委对茅台集团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增强了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

艾文礼:“那滋味真的是无地自容”

河北省政协原副主席艾文礼,是监察体制改革之后,第一个主动投案的中管干部。

艾文礼先后4次主动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交代有关问题。他当时主动投案的情形,工作人员记得十分清楚:他带来的涉案款物,一大桌子,逐一清点、登记、拍照,用了一整天的时间。最后,艾文礼签字确认。

“那是我拿的一生当中最沉重的一支笔,不知道有多重,签上我的名字。一个是羞,一个是悔。”艾文礼谈到签字那一刻时表示,“那种滋味真的是叫无地自容。”

片中,艾文礼谈到中央巡视组对河北进行巡视时,自己就有了自首的想法,但心存侥幸,觉得马上到退休年龄了,中央会不会网开一面。巡视结束后,河北省原常委班子一些成员相继落马,艾文礼内心斗争激烈,但还是下不了自首的决心。直到十九大之后,反腐力度不减,落马的一个接一个,艾文礼吃不好、睡不好,最终主动投案,悔罪悔过。

2019年4月18日,艾文礼受贿6478余万元,一审被判有期徒刑八年。

来自 COocO.nEt.cn

秦光荣:父子齐立案全家被调查。

秦光荣,全国人大原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委原书记。走上领导岗位后,秦光荣从未停止收受红包礼金,过年过节收拜年拜节的钱,庆贺生日收祝寿的钱,出国访问收“补贴钱”,搬家添丁收庆贺的钱,用红包礼金当遮羞布,毫无顾忌聚敛钱财。

上梁不正下梁歪,下梁不正倒下来。秦光荣对家人管束并不严格,“老伴收取红包礼金数额都很大,儿子也是违纪违法胆大妄为,经济上出了问题”。

秦光荣生活上贪图享受,爱慕虚荣。其在北京通州的别墅面积约1200平方米,还在老家永州修建“秦家大院”,主体建筑约1600平方米,飞檐翘角、奢华气派。

2019年11月,秦光荣涉嫌受贿案被提起公诉。此前,其儿子秦岭因涉嫌受贿、贪污已被提起公诉。本是党的高级干部,最后却落得父子齐立案、全家被调查的惨痛结局。

秦光荣是监察体制改革后第一个投案的原省部级一把手。随着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不断巩固发展,党的十九大以来,投案人数大幅增长,共有8700余名各级党员干部主动投案。

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专题片共5集,分别为《擘画蓝图》《全面监督》《聚焦脱贫》《护航民生》《打造铁军》,生动讲述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巩固和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故事。

点击下一页查看更多。

教育工作者的国家监察纪录片观后心得篇十二

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责、第一职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就是必须做到高质量监督。而通过一体推进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纪检监察机构改革等,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构建起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四个全覆盖”的权力监督格局,是高质量监督的重要支撑和保障。

1月13日,在央视热播的《国家监察》推出第二集《全面监督》,聚焦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书记当好施工队长,持续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的一路征程。专题片娓娓道来的讲述,既展示了将监督制度优势充分迸发治理效能的生动实践和重大成效,又为广大党员干部深化对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背景意义的思想认识提供了学习载体,引起了广泛而强烈的反响。

事之当革,若畏惧而不为,则失时为害。为什么要推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专题片给出了明确答案。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监察范围过窄、反腐败力量分散、纪法衔接不畅等问题日益凸显。身处监管真空地带,针大的窟窿斗大的风,不行,九龙治水,各管一段,也不行。必须不留死角、全面监督,收拢五指、重拳出击,纪法贯通、法法衔接,探索走出一条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强化自我监督的更有力有效途径。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后,监督的范围全面“扩容”了,监察法明确六类监察对象,将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都纳入监察范围,填补了过去党规党纪和行政监察之间的空白地带,像专题片中出现的吉林工商学院张国志案,就是原来“鞭长莫及”的“漏网之鱼”,改革后无处可逃,被“打捞上岸”。同时,“留置”取代“两规”,监委管辖的88个罪名条条都是腐败分子头上高悬的利剑,在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持续巩固发展的震慑下,那些违纪违法人员放弃侥幸心理,越来越多地选择向组织坦白交代。

监察体制改革的效力要为派驻机构改革“充电”“助力”,重点领域要突出,所有系统要覆盖。国企、金融企业、高校纪检监察机构改革是推进派驻监督全覆盖的重点领域,由内设纪检监察机构,改为上级纪委监委直接派驻纪检监察组,“思路一变天地宽”,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的监督难题得到,“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得以发挥,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派驻机构化作“高清探头”,打造成了常驻不走的巡视组,让监督更精准更有效。

在专题片中,我们很真切地感受到监察监督职能向基层延伸实际成效。让群众享受到改革的红利,从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也是改革的重要初衷。“我不是党员,你们凭什么查我?”“我是村主任,又不是公务员,你们也管吗?”这样的诘问随着改革的落地生根,在职能和制度上,都可以给一个掷地有声的回答:“只要行使公权力,就要接受监督!”拍“蝇贪蚁腐”,还百姓心安,基层监察机构作用日益彰显。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通过三年多的努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很多变化就在身边,管住“关键少数”,引领“绝大多数”,各级党组织将全面监督责任扛得更牢,“一把手”被盯得更紧,每一名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也都有收益,党员干部更加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也在缕缕清风中得到保障,从而由衷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点赞。

专题片《国家监察》是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一本影相册,面向全国观众传递了党中央在新时代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不断自我净化的坚定决心。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改革的足音继续铿锵,纪检监察“三项改革”一体推进,进一步提高治理能力也正在深化中。

《监察法》作为反腐败国家立法的标志,对国家监察工作起到统领性和基础性的作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基层干部要深学细究这部反腐大法,转变思维、提升技能,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贡献出自己应有的那份力量。

政治认识上的转变。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是中国共产党鲜明的政治立场,是党心民心所向。《监察法》通篇贯穿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制定《监察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决策部署的重大举措,是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环节,通过国家立法把党对反腐败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机制固定下来,这是加强党的领导的重要体现,是强化党对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的法治保障。制定《监察法》弥补了现行监察制度的不足,是探索中国特色监督制度的创制之举,有利于走出一条基于深厚传统、符合历史逻辑、适应现实国情、保障发展需要的监督道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监察法》明确了监委会既不是司法机关,也不是行政机构,它是政治机关,我们要深刻认识它的政治属性。

监察对象上的转变。原来的监察机构只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进行监察,未将其他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纳入监察范围,存在监督空白和盲区,比如,作为群众自治组织中的管理人员,非党员村干部既不受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法律法规的约束,也不受党内纪律规定的限制,导致不少非党员村干部长此以往形成了只要不犯明显的大错,小错即便一犯再犯也是法外之地的思维。如今,《监察法》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纳入监察对象,实现了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察“全覆盖”,补齐了短板,这对惩治基层“微腐败”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法律依据,这对于基层纪检监察工作而言意义无疑是重大的。

技能提升上的转变。打铁还需自身硬,《监察法》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对审查调查工作在取证、程序等方面要求更加严格,这也要求我们既要准确把握党的政策和策略,充分运用好法纪武器,准确研判案件问题,注重集体研究,保证办案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又要严把事实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不断提高反腐败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我们应常怀一颗“知识恐慌”的心,主动思考研究工作方式方法,敢于破除基层纪检工作“瓶颈”,转思想,改作风,明职责,出实招,干实事,重实效,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深入群众去发现问题,依据客观事实去分析问题,及时高效解决问题,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充分履行纪检、监察两项职能。

教育工作者的国家监察纪录片观后心得篇十三

1月12日晚,反腐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开播。专题片中描述,当贵州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长王晓光的妻子在看到自己的丈夫为销毁受贿证据,弯着腰在卫生间里倒名贵酒时感叹道:扔也扔不掉,喝也喝不了,送也送不完,倒也倒不尽,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王晓光倒不尽的不止是“酒”,还有无法遮掩的罪行和难以逃脱的法律制裁。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是永远不会缺席。身为人民公仆,更应该熟知“莫伸手,伸手必被抓”的道理。然而,总有一些党员干部无视法纪、掩耳盗铃,台上说得义正言辞、头头是道,台下却不以为然、背道而驰,搞着阳奉阴违的假把戏,做着“刑不上大夫”的白日梦,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前有__、__、苏荣等大老虎,今有王晓光、艾文礼等中管干部……党的十八大以来,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但是,仍有个别党员干部不知悔改、不肯醒悟,为了那不值一提的“面子”,丢光了自己的“里子”不说,还给党旗抹了黑,更让老百姓“寒了心”。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用一个谎言去圆另一个谎言,只会编下更多谎言;用一个错误去掩盖另一个错误,只会犯下更多错误。回看那些落马的“老虎”“苍蝇”,哪个不是心存侥幸犯下的错、一错再错闯下的祸,直到“东窗事发”才悔不当初,只可惜为时已晚。党员干部犯了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正视问题的勇气和改正错误的决心,与其心存侥幸、战战兢兢地苟延残喘,不如悬崖勒马、过而改之地坦荡活着,别让“一念之差”成为“一生之痛”。

根深叶茂,本固枝荣。秦光荣北京和老家各有上千平米“大院”、王晓光家里堆满4000多瓶茅台酒、艾文礼带3个箱子交代问题、袁仁国收5公斤黄金“仁国鼎”……出现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违法乱纪行为,说到底还是党员干部思想根子出了问题,理想信念出现了动摇。春华秋实,岁物丰成,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使命是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致胜法宝。党员干部作为先锋中的先锋、模范中的模范,必须把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谨记于脑,把党的初心、使命镌刻在心,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淬炼成长,在砥砺奋进、勇于追梦中为党尽忠、为国尽职、为民尽责。

教育工作者的国家监察纪录片观后心得篇十四

1月12日,反腐电视专题片《国家监察》首播,掀起了一阵观看热潮。“老虎们”现身说法,在镜头面前深刻反省自己的违纪违法行为,深刻进行了自我剖析和忏悔,令人惋惜。反观这些反面典型,如何做好当下党员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如何让广大党员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清正廉洁知敬惧,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用好用实制度管人。要不断完善从严管理和监督干部制度体系,对于干部的管理要有章可循。要用实用好干部管理制度,对干部的日常管理严格按照规矩办事,对干部的奖罚做到分明有据。“不立规矩,不成方圆”,对干部的问责要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当前,随着廉政、纪律的进一步压实,许多党员干部存在的安于现状、工作不在状态等问题,要切实用好干部管理制度,让不作为、慢作为的党员干部受到提醒,让能干事、敢做事的党员干部得到提拔和重用,真正用身边人、身边事来警醒干部,在干部队伍里真正营造起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二是要优化选拔选优用人。优化干部队伍,打造一支能干事、敢担当、清风廉政的干部队伍,尤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要“选好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选人用人要“突出政治标准”,这对我们的干部选拔和使用提出了明确要求。新形势下,干部的选拔使用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政治导向,坚持“任人唯贤、优中选优”的原则,切实落实新形势下的干部选拔标准,并且对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要实行“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督,确保抓住干部队伍的管理核心不松,确保干部队伍的来源可靠。

三是要做到问题及时提醒。问题的产生都是“由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从《国家监察》中不难看出,一些党员干部最开始的初心是好的,但是渐渐的就抵制不住诱惑,逐渐走向违纪犯罪的深渊。因此,对于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要做到“早教育、早提醒”,监督要体现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批评与自我批评要经常性开展。一旦发现“苗头性”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第一时间开展提醒谈话、批评教育。让干部知晓监督就在眼前、组织就在身边,杜绝小毛病发展成为大问题。

教育工作者的国家监察纪录片观后心得篇十五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必须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形成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机制,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确保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组织领导有力,让监督成为指导方向的“无影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要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指导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党的规矩制度,首先要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组织领导,要构建领导有力、执行坚决、监督全面的制度执行领导机制,让党员、干部以监督明方向,以制度为遵循。

执行落实到位,让监督成为查准问题的“显微镜”。纪检监察机关要立足职责定位,聚焦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突出政治监督,强化日常监督,构建全覆盖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坚决查处对制度执行做选择、搞变通、打折扣的现象。保障国家治理各项决策部署、政策措施落实,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切实得以坚持巩固。

问责追问紧跟,让监督成为根除病灶的“手术刀”。“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问责是一把利剑,也是一把手术刀,为的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要从是否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是否有利于推进党的事业角度出发,提高问责的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纪效果;要健全制度执行问责机制,通过精准问责,起到问责一个、震慑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让干部真正把责任扛起来,才能达到压实责任、激励担当的目的。

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制度保障。确保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到位,必须加强制度执行的监督,增强监督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切实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