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范文(16篇)

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范文(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3-07 01:58:01
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范文(16篇)
时间:2024-03-07 01:58:01     小编:FS文字使者

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制定清晰的总结目标是写好总结的关键。想要写一篇好的总结,可以参考一些成功的案例和经典的总结范文。

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篇一

科教兴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国家各项企事业行业都需要具有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人才,因此,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也在逐步向人才需求方向靠拢,进行教育方式方法、教师队伍建设、专业设置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以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当今社会需求相适应,以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1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形势。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进行持续的改革和发展,经济发展的同时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紧密相连,因此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招生比较困难,学生基本上都是没有考上高中而被迫选择就读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强、学习基础较差,其就业前景不乐观等等问题,迫使中等职业学校必须进行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改革。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对改革特别重视同时要认清楚现实存在的情况,人们对接受教育获取相关学历等方面逐步重视起来,并且国家社会主义的发展也要求必须加强对社会劳动力相关职业能力的培训,中等职业学校面临着一个非常有利于自身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的大机遇。虽然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改革和发展形势涉及多种因素,但是只要中等职业学校明确改革发展目标,并积极实施相关改革措施,就能在机遇与挑战共存的`大形势下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更多高素质和技能实用型的综合人才。

2.1完善教育管理工作和学校专业设置。

中等职业教育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根据社会经济需求设置相关专业,结合企业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要求以及专业的职业性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的全部过程。现阶段,国内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设置和教育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其中的专业结构设置和教育体系建设比较滞后,表现为:没有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而及时设置并调整学校的相关学科专业,加上职业学院的教育管理工作不够完善与专业结构不能够相互适应,教学活动与学生管理、就业工作等没有良好的衔接导致发生相互脱节,进而阻碍了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教育质量的提高。由此看出,中等职业教育必须建立超前意识和加强教育的前瞻性,必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进行相应的改革。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首先紧跟市场对人才需求的总形势,对市场进行调研并收集企业对人才的实际要求情况,围绕这些现实情况设置相关需求专业,或者调整原有专业方向。其次,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多派教师调查、走访各个企业单位,从而了解到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条件以及对学生要求需要掌握的技能,而不断学习掌握新知识并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学生知识学习和受教育的水平,为完善、发展以市场需求为方向的管理体系而推动学科和专业建设以及教育研究工作。

2.2壮大教育师资力量。

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力量基础薄弱,教学设备有待更新,教师队伍结构有待优化,缺乏优秀的专业教师,逐步影响到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终极目标的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要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建设,首先,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培训现有的专业技术教师,和企业合作,让教师多参加企业的成产经营活动而获得更多的专业实践知识和实践能力以及专业课教师能够掌握新的专业技能,促进教师更新其原有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其次,中等职业学校除了组织教师深入到企业中进行实践工作以外,还可以聘请企业中优秀的工程师或者技术人员到学校给学生讲课或者担任学校的专业课程教师,提高整个学校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和实际操作水平。此外,学校还应当积极的引进社会上具有高技术高素质、高学历的优秀毕业生及研究生或者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并进行相关的培训再上岗,同时政府也应当出台鼓励企业的管理、技术等人员到学校任职的相关政策。

2.3加强重视和完善专业教材。

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教学计划、教材、结构及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没有很好地结合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其中,学科教材内容偏重理科知识,没有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优秀架构;内容比较之后没有反映出当今时代的新技术知识和新技术应用等内容。中等职业教育学校重视和加强专业教材的建设,首先,应当强化教材的职业性质,开发教学大纲和设置课程时应当重点强调劳动过程综合性,而不应该一味追求学科体系完整性;学校组织教师编写教材是要注意关注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情况,可以先深入到企业中进行了解企业和社会对专业水平和方向的要求,然后在编写适合教学的相关学科教材。其次,学校编写教材时应当注意融入培养学生实践基本技能的相关内容,组织教师编写与当地的发展状况相适应的教材内容,结合专业性质重点突出学生对学科技术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突出对学生知识、实践技术等综合能力的考核。除此之外,学校应当建设并优化学科课程体系,使之主干课程能够适应岗位和职业的技能要求,使理论课程知识服务于实践能力教学。

2.4加大对专业技术实践教学的力度。

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大纲为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做出了一些改革,就是相比理论课程增多了实践课程的课时数。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兴趣较低,而对实践课程需求较高同时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因此,这样一来理论和实践课程联系就更为紧密了,也更利于学生理解和实际运用相关理论知识。因此,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就必须重视、加强对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首先,教师应以促进学生加深记忆理论知识和增强动手能力为目的,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授课形式,培养出综合能力人才。其次,中等职业学校应当多引进用于实践操作技术教学的相关设备,应突出教育的技术性,组织学生进行最新的技术实践操作,实现技术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同时进行教学知识的及时更新以促进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再次,中等职业学校应为学生营造一些企业管理、生产等方面的工作氛围,多和企业合作建立相关学生实习培训基地,多组织学生进入到实习基地中并进行相关生产安全方面的培训,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多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完善,进而综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合格的高技能综合素质人才。

2.5对学生就业进行指导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学生即将毕业时应当结合学生的道德素养、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社交能力及团队协作等综合方面,加强有关择业技巧、职业理想、心理、就业方法与策略等方面的培训和指导教育,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多了解社会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转变就业观念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培养学生树立好的职业理想,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同时,为学生联系专业相关的企业单位进行实习,让学生积累专业实践知识和经验,完善对技术掌握不够的地方,进而适应职业要求,能够选择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相关职业。

3结语。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对自身进行改革和发展已是必然。因此,学校应在教育管理、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学科实践教学、课程教材等方面发现自身不足,并进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学生提供锻炼实践能力的训练基地或者联系能够实习的相关企业单位,为步入社会成为技术性人才建立牢固的专业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能力,为社会提供技能型的综合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

[2]王倩.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模式改革保障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

[3]彭瑜.关于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推进策略的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07:4-7.

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篇二

(一)学生需要积极性高的老师为他们上课。教学过程是刺激和反应的过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刺激和反应的关系。从理论和本能上讲,没有一个孩子不想学习,不想学好。不管是什么人对自己的未来生活都有美好的憧憬和向往。教师有积极性学生才会有积极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大致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一是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的教师;二是严谨、执着、勇于追求学问的教师;三是责任心强,关切每一名学生发展的教师。

(二)学生需要教师为他们创设轻松、愉快、高效,并富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情境。知识是在真实具体的生产生活环境中产生的。学习的环境越逼真、越生动、越融洽,学习就越有效率。由此可知,要使学生有效率的学习,首先要创设有高潮的学习情境。学生学习的知识是以问题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的。因此,研究创设情境就是研究呈现知识和探索问题的方法:一是课题呈现的奇妙性;二是知识引入的惊诧性;三是悬念设置的费解性;四是场景设计的高潮性。

(三)学生需要教师为他们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的学习方法。学生愿意做他们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愿意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做事,这是人的天性。课堂上学习内容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呈现。对中学生来讲,听和看是最低水平的学习方式,读和说是较高水平的学习方式。学习的过程是立体的,学习的效果是整体的,记忆的联系是广泛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少讲!要多给学生做的机会。我们要大力提倡:学生喜欢怎样学,就引导他们怎样学,学生喜欢做什么,就多给他们做什么的机会。按学生的兴趣组织教学,是教师最基本的原则。了解和驾驭学生兴趣,是最高水平的教学艺术。

(四)学生需要教师有新意、有专题、有弹性、有发展的设计“问题”。教学目标是以问题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的。问题是教学过程发展的动力。没有“问题”就没有教学,设计不出好的问题,就设计不出好课。要能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前提是教师要具备较强的处理教材的能力,这就要我们平时认真备课。要能够抓住基本的知识点,理清基本的教学线索。只有脉络清晰、问题集中,课堂教学才能层次清楚、过程流畅。

(五)学生需要教师富有启发、感召、趣味和果断性的教学语言。语言不但是人类最基本的交流工具,同时也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工具。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其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教师课堂教学语言上。教师课堂教学语言主要有:陈述性语言、激励性语言、启发性语言、过度性语言等。其过渡性语言多是和其它语言交织在一起使用的。语言的科学性表现在言之有物、言之准确上,而语言的艺术性则表现在言之感人、言之激情上。

(六)学生需要教师采用形象、直观、简洁、快速的教学手段出示和演示教学内容,能吸引他们的兴趣。知识在一定意义上讲是抽象的、枯燥的、深奥的,但是呈现知识的手段却可以是具体、形象和简明的。教师恰当的使用教学手段,不但可以唤起学生学习的极大兴趣,更能使教学效率事半功倍。能用教具“说话”的尽量让教具说话,这样学生看得清楚,听得明白。课堂上最忌教师空口说白话的现象和教师较长时间写板书的现象,那样学生听了糊涂,看了无聊。久而久之,导致学生注意力分散。

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篇三

[摘要]当代教育有别于古代教育,当代教育拥有多种方式,但同时也有诸多问题横亘在教育工作者的面前。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培训技能为主要目的的、有针对性的学校教育方式,希望学生能够迅速掌握某种技能,在专一领域有所发展,同时也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技术性工人。但是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至今,存在着太多的问题,一度成为社会问题。以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为主题,通过职业教育学校学生的个人情况、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看法、职业教育的方式等诸多角度,探讨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校企合作。

一、概况。

教育工作是一项没有定数的工作,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拥有不同的方法,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本研究中提及的方法并非绝对。但本着对教育工作的认真、负责的态度,走近学生,发现他们的优点,激发他们的潜能,促使他们健康快乐地学习,相信能够帮助他们成长为社会所真正需要的技术型人才。

二、职业教育的现状。

(一)招生门槛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低。

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虽与普通学校有所不同,从行业需求角度而言,职业教育中的经验技术大于理论知识,学生毕业后即可参与专业技术工种的工作。在这类学校招生之初,对学生的文化成绩要求并不高,于是这类学校中的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平均值远远小于普通学校,课堂中也易于出现多样的不良行为,扰乱课堂正常教学秩序,课堂学习效率低。

(二)不当的课堂管理方式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管理失范的教师在课堂上缺乏适当的管理,也是诱发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职业教育学校课堂教学问题由来已久,学校在加强规章制度的同时,还应对教师课堂管理方式进行培训。纵观近些年的职业教育过程中,教师大多关注于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略对课堂的管理,或者有心管理,却无从下手,管理后效果甚微或起到相反的作用。

(三)心理和社会因素引发课堂不良行为。

在我们对比过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课堂表现的时候,可以明确地发现:在职业教育课堂上学生出现不良行为的几率和频率远远高于普通学校的课堂。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师也明确表示他们在教学过程力不从心的程度远远大于普通学校的教师。通常职业教育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成果缺乏自信和较高的期盼值。职业教育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并非是学生本身或者教师本身的问题,更多的是社会因素和学生心理因素造成的。教师的本意是友善的,希望指出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成长,但是学生却错误地理解教师的意图。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在师生之间存在交流的误区,在理解过程中产生不一致的地方,而这些不一致会被不断放大,最后变成师生之间的矛盾。

(四)无目的学习使中职生对学习失去兴趣。

人生就像赛跑,终点是我们的目标,我们始终在通往终点的道路上不断努力。失去目标,也就等同于失去前进的方向,成为盲目在海中漂流的小舟,努力与否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很多职业学校学生抱着混过一日算一日的心态,整日游手好闲,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做什么、要做什么。社会对这一类学校学生的尊重感和就业期望值普遍偏低,这也促使他们认为学习无用、放弃学习。过往一些学生毕业后不理想的工作环境,也会促使仍未毕业的学生对学习失去希望,在内心深处产生学习无用论的观念。

三、改变职业教育现状的有效途径。

(一)提高教师综合能力。

学习课堂管理知识当外界对职业教育存在异议的时候,改变现状最好的办法就是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形象。首先就是要提升教师团队的综合能力。教师作为职业教育改革中的践行者和完善者,其专业能力发展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借着互动的机会,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所适用的教学方案。同时,教师应对课堂不良行为有一定的预见性,可以不定期地与学生讨论学习的相关规章制度,提高学生对制度的认识。

(二)加强校企合作。

合作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态势。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不是很长,它是古代传统的师父收徒弟、口传心授的升级版和学校系统教育版。在职业教育中,职业教育学校可以与该行业的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学生能够将学校教育中的理论知识尽早地融入实际操作中。这种实习可以每一学期都设置,时间不用很长,但是要与这一阶段的课程相适应。在阶段性的实习结束后,学生又可以带着实习中的经验和问题回到课堂中,有针对性地就问题进行讨论和再学习。这种反复的教育方式,相信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和学习效率。同行业的校企合作,对学校和企业是双赢的选择。一方面,学校可以借用企业的产业培养和训练学生,将文字知识转化为技能经验。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借用学校的资源研发新的技术,对原有技术进行升级,在吸收职业学校优质毕业生的同时,也能够把企业员工送入学校进行统一的、有针对性的培训。

四、总结。

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教育,从教师、学生、社会、企业等多方面着手进行改革,相信能够帮助我国的职业教育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佟恒敏.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

[2]陈战胜.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3).

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篇四

摘要:从高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先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是改革的核心,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保障,校企合作教育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大学制度是创新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动力等方面阐述了对高职教育改革、建设与发展的深度思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改革创新。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培养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换代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替代的半壁江山,在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有必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高职教育事业的改革、建设与发展进行认真思考。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是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先导。

教育观念是存在于教育工作者和其他人头脑中的对教育及其如何实施的看法。人类社会自有教育活动开始,就有教育观念,而它的具体内涵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更新和丰富,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特征。在高职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的今天,高职教育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对高职教育而言,我们应该特别强调教育的市场观念、平等观念、国际合作观念、依法办学的观念、人才观念、质量观念、教学观念。

1.关于教育市场的观念。

高校转变教育观念的动因来自于受教育者的选择权,也就是市场竞争机制。存在选择,才会有竞争,高职院校才会有生存的压力和危机。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不断发展,高职院校数量不断增加,适龄就学人数锐减,院校之间招生和就业的竞争形势也日趋激烈。因此,作为高校的决策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建立教育市场的观念,即为国民经济服务的观念。

2.关于教育平等的观念。

教育平等不仅是指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而且也包括在教育活动中师生平等的观念。这一点,对于高职院校的管理工作者和广大教师尤为重要。我们要摒弃传统教育观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的伦理观和全面依靠学生的行为观。

3.关于国际合作的观念。

国际高职教育已经逐步成熟,我国高职院校应制定相应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战略,探索国际化办学之路。教育部也提出,在未来十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水准、中国特色的高职院校,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国内外合作力度,特别要注重专业合oct.20,no.5作、校际合作、校企合作,初步实现国际知名的目标。

4.关于依法办学的观念。

(1)21世纪新的知识观。首先,明确知识的分类。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权威分类是经合组织关于知识的4w分类。,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theknowledge-basedeconomy)的报告中,将知识划分为四种类型:(1)知道是什么(know-what)-关于事实的知识;(2)知道为什么(know-why)-关于自然原理和科学的知识;(3)知道怎么做(know-how)-关于如何去做的知识;(4)知道谁有知识(know-who)-知道谁拥有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根据知识获取的方式,知识管理理论进一步将上述知识的分类分为两大类:显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和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四种类型的知识中,前两类知识可以通过语言、书籍、文字、数据库等编码方式传播和学习,属于显性知识,人们可以通过口头传授、教科书、参考资料、期刊杂志、专利文献、视听媒体、软件和数据库等方式获取和学习。后两类知识通常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获得的知识,与个体的体验和经验紧密相关,往往不易用语言表达,也不易通过语言和文字等传播方式来学习,属于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所知超过所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实践与体验才可获得,与人的社会活动、科学实践相关,存在于员工、师生、社会全体成员的头脑或组织的结构和文化中。其次,两类知识如何实现转移和迁移。途径一是要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途径二就是要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育之路。

(2)高职教育的质量观。所谓高职教育质量观,就是用什么标准来评价高职学生的培养质量和教育效果。高职教育根据自身的特点应从几个方面评价教育质量:一是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社会行业需要相适应的程度;二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群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三是高职教育毕业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吻合程度相适应;四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基本条件和教学组织管理的水平和效果相适应;五是社会行业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的程度与实际效果相适应;六是高职毕业生的合格率、成材率、就业率、就业质量;七是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总体评价;八是毕业生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

(3)高职教育的教学观。高职教育教学观主要应体现出以下一些基本原则:一是体现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基本出发点;二体现出“知能并重,手脑兼修”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分析和设计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协调好知识教学和能力训练的关系;三是体现出“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根据个人特点、就业趋向和职业岗位标准设计具体的培养方案,鼓励学生扬长避短,成为某方面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四是体现出工学结合的原则,将行业和企业的新技术、新信息、新工艺、新标准和新的管理规范引入到教学中,及时调整和完善教学内容,以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增强学生对未来工作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使高职教育教学与行业企业技术进步相适应。

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一种综合性人才,应该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科技智能、社科人文修养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等,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培养创新人才是今后我们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

1.要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一是要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模式、教学方式。按照基础知识牢固、强化专业、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要改变过去专业教学内容划分过细,各专业过分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完整性的状况,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学生不但在选修课中有选择权,在核心课程和专业课中也应有选择权。他们可以在一定的学科范围内,选择自己需要的课程。二是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方面,要注意从单一传授知识的教学型向关注创新的研究型教学转变,要将多元的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如以问题为本位、任务驱动、案例教学、项目导向、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多元教学模式,并普遍运用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合理开发设计具有研究性的项目、任务和问题,布置具有研究性的项目、任务和问题,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提高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养成创新素质。三是要改革教师评价体系。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首先必须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应该建立相应的制度来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工作中。四是改革学生评价体系。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改变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对学生的评优、选优活动,都要突出创新因素,要把勇于开拓创新和获得了较好的创新成果作为最重要的考核和评估标准。

2.塑造学生创新人格。

从主观方面来说,要提高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是培养与塑造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前提;提高和丰富大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大学生的批判和探索精神;培养大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增强激励大学生成就感的力度。从客观方面而言,要努力做到营造民主、自由和开放的氛围,使大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得以充分发挥;营造支持创新的氛围,使大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行为能够得到充分的理解和支持;营造激励创新的氛围,使大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创新态势。

三、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是核心。

1.树立基于学生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

随着高职教育理念深入研究及高职教育实践不断总结,高职教育的新模式也不断涌现,现在各高职院校普遍认识到并能接受的模式就是“基于学生行动为导向”的教学组织模式。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应在着眼于“为了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来学习”的“行动体系”中进行,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行动体系”的课程体系,这也是符合职业教育定位和特点的基本教学指导思想。基于学生行动为导向教学思想指导的教学改革涉及观念创新、教师素质、课程设计、教材开发、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等方面,只有按其逻辑关系依次解决好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基于学生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才能取得成功。

2.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开发体系。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针对传统职业教育与真实工作世界相脱离的弊端以及企业对生产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提出的,并成为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理论指南。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在德国推行的“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就是该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与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思想一脉相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的职业教育模式,建构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的全新的职业教育模式,为深化我国职业教育的教学与课程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指导。首先,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体系符合高职教育课程的基本特征。高职教育的培养定位要求高职教育的课程目标应该具有定向性,课程内容应该具有应用性以及课程实施与评价应该具有整体性,而传统的学科课程已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即使从单一学科课程整合后形成的综合课程,学科形式也依然存在。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界探索、倡导的诸如模块课程、主题课程和项目课程等课程类型都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都在力求体现工作过程要素,努力反映高职教育课程的基本特征。其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体系源于职业工作过程又高于职业工作过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体系是从职业群中归纳整合出典型的职业工作过程,是对实际的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整合后,转换成学习性的工作任务,是设计工作过程系统化、组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资源建设。在课程开发中,充分关注了认知的心理顺序和态度因素。第三,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体系为高职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科学模式。课程开发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的六步法,符合基于学生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指导思想,可以确保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正确性、完整性、有效性。教师按照六步法设计教学过程,学生通过六步法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从而主动地、独立地获取经验并构建应用知识体系。

四、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高职院校师资问题始终是关系到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问题。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高职教育目标实现、教育教学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应具备五种能力。

1.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能力要强化职教教育理论的学习,即学习与职业有关的基本的教育理论,通过职业教育学和职业教学论等相关理论的学习,促进教师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强化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和规律的认识,尤其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对象、专业、课程与教学过程的特征的认识,并掌握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法。

2.专业实践能力要具备行业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包括行业发展、职业标准与职业资格要求等;要强化企业职业实践的训练,即直接参加与职业有关的企业实际工作的训练,通过下厂实习、职业考察等多种方式,熟悉并掌握相关的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和职业工作过程的经验和知识。这种企业实践训练应贯穿于从职教教师入职初期的适应阶段到多方面积累教学经验的成长阶段,直至专业素养趋于稳定的成熟阶段的全过程并以此促进教师专业工作能力的增强。

3.教学实践能力在现代的教育理念、思想指导下,要参加与职业有关的教育过程的设计与实施,通过在具体的职业领域的教学活动中,在熟练掌握职业工作任务和职业工作过程实践的基础上,运用职业教育学和职业教学论的理论,开发职业教育课程,成为驾驭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能手,并能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展教学研究,以促进职教教师教学行动能力的提高。

4.科研能力通过参加教学方面的教研和本专业领域的科研,提高自身的教学研究能力和本专业的业务能力,积极参加企业的技术攻关,为企业和社会服务。

5.提高学历层次能力要努力重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从更高的层面来看待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校企合作教育与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寻求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健康机制,开辟校企合作教育的创新之路,也是实现隐性知识迁移的必由之路,更是关系到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1.校企合作教育的产生背景从世界范围看,校企合作教育形式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的德国。高等职业校企合作教育最早产生在美国。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从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引入德国的“双元制”教育制度,引发了职业教育的改革,然而由于缺乏相同的土壤,“双元制”在我国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校企合作模式的.问题日益突显,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各高职院校也在积极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教育的各类模式。

2.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

(1)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按照十几年来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进行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归纳总结,有人把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概括为九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2+1”、“2.5+0.5”、“3.5+1+0.5”培养模式,“学工交替”模式,全方位合作教育模式,“实训——科研——就业”模式,双定生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模式,结合地方经济全面合作模式和以企业为主的合作办学模式。这些合作模式成了全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主流,也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教育,“2+1”、“2.5+0.5”、“3.5+1+0.5”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破解了学校关起门来办学、培养出的学生与市场脱节的难题,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实现“毕业即就业,就业即上岗,上岗即顶岗”的培养目标。但如何发挥学校、企业这两个办学主体的作用,特别是企业参与培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把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实现校企全方位的、深层次的合作,达到校企双赢,仍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2)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比较分析。目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从参与主体来讲,大都还属于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从实现形式上讲,大多数院校还是处于浅层次合作阶段和中层次合作阶段,校企合作的深度和效果还远未达到预期的目标。虽然各高职院校已经建立了校企合作教育长效机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没有实现校企深层次的合作,也就是另一个办学主体——“企业”这个办学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还没有调动起来,还往往是学校剃头挑子一头热,学校主动,企业被动,或者企业的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2+1”的“1”,还做得不到位,企业认为学校派学生实习是给企业添麻烦,影响企业的生产,安全。大部分企业不愿意主动承担学生顶岗实习的任务;另外学校管理还不到位,有的时候是把学生放到企业,学校疏于管理,部分学生处于放羊状态。全方位的、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教育是指校企之间在技术交流、教育教学、招生就业、企业人员培训、教师培训等方面的合作实现全面、深入、稳定的经济共同体,形成事实上的、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双赢。

(3)实现校企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一是请进来,让企业全程参与学校办学的全过程,实现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教育。二是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主体的作用,实现全方位的、深层次的、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办学。一方面政府和职能部门应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另一方面消除企业的后顾之忧。校企合作必须建立在互惠互利互动的基础之上,既要通过特色吸引企业,通过利益驱动企业,更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消除企业的后顾之忧。三是成立职教集团,打造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平台。为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应按照“真实性、生产性、示范性、开放性”及“教学、培训、鉴定、服务”功能四位一体的建设思路,为实现“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的目标,与企业联合建立全过程、全实景、全方位的“校厂一体”的职教集团,引进、共享企业生产设备、技术人员、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实习实训基地,进一步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和校企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目标。四是构筑校外校企合作基地,保证实习就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大学作为一类社会组织,大学的理念和目标必须在一定的治理结构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建立良好的大学治理结构有助于使大学内外部的各利益相关方在权利、责任和利益上相互制衡,实现大学内外部效率和公平的合理统一。我们需要探索大学的外部治理结构,包括政府与大学新型关系的建立;更新教育资源配置模式,拓宽教育资金来源渠道;引进利益相关者参与大学治理,提倡社会参与等。在内部治理上,大学治理应强调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强调大学法人的办学自主权;应实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要重视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应当创设一种授权和参与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管理者的潜能;应当明确和保护作为教育服务消费者的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大学治理结构的完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篇五

摘要:为了满足地方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对计算机应用创新教育按教学内容提出了不同的创新教育措施。实践表明,这些措施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值得向其他地方院校进行推广和借鉴。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人才;改革措施;地方院校。

一、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经济改革由“中国制造”转为“中国智造”,因此带来了大量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地方院校承担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质量创新人才的责任。而计算机应用课程作为一门基础的、应用广泛的、重视动手实践的课程,如何对该课程实施有效的创新教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多年的课程教学实践,我们提出了适合地方院校实情的计算机应用创新教育改革措施,以供广大地方院校学习参考,具体如下。

二、地方院校计算机应用课程创新教育改革措施。

地方院校计算机应用课程是一门通识课,主要讲解计算机组成与工作原理、办公软件、网络等内容。每一个教学内容都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就具体措施讨论如下:

1.计算机组成与工作原理部分。这一部分首先通过收集网络上的计算机工作原理和未来计算机的一些视频,播放给学生看,给同学们直观的认识。然后讲解每一计算机组成部分的功能和参数。之后让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导购网站,如京东、中关村等完成三种不同档次在预算范围内的计算机的配置单。如9000元内的面向专业图像制作的计算机,6000元的中档机,4000元的低档机。学生一是要了解需求,二是要利用所学的组成原理知识,三是要利用所学的参数评价标准。完成后,学生将配置单交给老师,由老师评分。对评分较高的配置单,由老师向同学们点评、讲解。这样的配置单任务,能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贴近实际,由学生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力。

2.办公软件部分。目前常用的办公软件是office,而其中的word、excel、和powerpoint最为常用。对于word而言,教师可以通过求职表格、规划方案、杂志编辑、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以案例形式讲解其中文字编辑美化、表格编辑美化、图片编辑美化等效果的操作和实现。学生动手完成自己特色的求职表格、规划方案、杂志编辑、宣传手册等。教师考查其中使用的操作技巧、美观程度、创意程度,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点评。这些作品首先由学生完成后上传到世界大学城,然后教师对应进行点评。对于好的作品,教师做出推荐供全体学生学习。这样一是形成创意的观摩学习,二是形成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对于excel而言,对于这一部分的创新教育,可以采取教师讲解报表的制作、统计分析表、学生成绩表等表格,重点是公式的应用,格式的美化等。学生动手完自己特色的求职表格、规划方案、杂志编辑、宣传手册等。教师考查其中使用的计算技巧、美观程度、创意程度,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点评。类似地,这些作品首先由学生完成后上传到世界大学城,然后教师对应进行点评,特别是一些新颖的数据分析和图表的应用,如对学生成绩分析表采取同时能反映学生月考平均成绩变化率和月考平均成绩分的双轴图表就比分开成两个的更加美观和有创意。对于好的作品,教师做出推荐供全体学生学习,对于其中的制作难点和技巧进行分析和点评,并要求学生设计完成具有自己创意和特色的数据分析功能。对于powerpoint,首先采取教师讲解工作汇报、招生宣传资料、学校风景介绍等演示文稿的制作,重点是素材的选取,布局的设计,配色的搭配,格式的美化等。学生动手完自己特色的工作汇报、招生宣传资料、学校风景等,也可以是自由选题,以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完成自己的作品后,同样上传到世界大学城,再由老师点评。对于优秀的作品,由教师推荐并分析其中的特色和技巧。通过老师引导,学生创意制作,师生互动点评等方式,office软件的教学不仅生动有趣,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鉴赏能力。

3.计算机网络部分。这一部分的创新教育采取“做中学”的方式。我们采取的.是要求学生制作自己的世界大学城空间,空间的设计和美好需要应用到网络标记语言。同时关于空间制作和美好有很多网络资源可以利用,也要用到网络搜索功能。学生空间主要展示自己的学习情况,不仅仅是专业课程还可以是自己的爱好和生活情况,需要设计、制作或收集图形图像,flash,视频,电子资料等多种素材,然后利用大学城空间语言进行设计与美化。制作后的大学城空间由老师进行评价打分,对制作优秀的空间进行推荐交流学习。通过学生对学习空间的制作,可以发挥学生的个性,将网络知识进行“做中学”,在通过评比式的交流互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我们这些措施已在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教学过程中实施了3年。从实施的效果来看,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三、结语。

计算机应用课程作为一门通识课程,在地方院校进行创新教育改革对培养创新人才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该课程实施一套基于内容的改革措施,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目的。这套措施适合推广到其他地方院校进行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2]彭昱忠,元昌安,宁英烈.地方高校培养拔尖应用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新途径[j].research&explorationinlabo-ratory,,35(9).

[3]米洁,高宏.课程—实践—创新相辅相成的教学模式改革[j].research&explorationinlaboratory,,34(2).

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篇六

摘要:供给主体多元化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政府应从过去的单一供给主体转为供给主体之一,与其他供给主体平等竞争。此外,政府作为供给主体,不仅要进一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更应从制度和方法上对高等教育供给整体进行管理和监督,使其能够满足社会有效需求,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公共产品理论;改革路径选择;供给主体多元化公共产品理论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最初出现于19世纪80年代。它是为适应国家干预经济的需要而确立的,从理论上说明了政府行为是与市场经济活动融为一体的。所谓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上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萨谬尔森对公共产品的经典定义是: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

高等教育,无疑是国家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天之骄子,也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希望之源。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化,许多问题也使得我们困惑不已,如扩招后教育教学质量的滑波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等。面对社会的质疑,高等教育改革何去何从,业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高等教育作为一种适度规模下的公共物品(也有人称为准公共物品或者俱乐部公共物品),政府有义务、有责任利用看得见的手去介入、影响和校正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路、路线和目标,使其向着有利于社会进步、国家强盛的方向发展。

一、基于公共产品供给理论下的高等教育特征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不少进展,特别是高校扩招以来,大大增加了人们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有利于社会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了整个国家的进步和发展。

1.高等教育的公共特质。不同教育性质的确认,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如厉以宁从供给主体和教育经费承担方式来看,认为我国现行教育产品有以下五种类型:具有纯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如义务教育)、基本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如政府投资提供的各类学校教育等)、具有混合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如某个组织为自己的成员设立的学校或培训班等)、基本具有私人产品性质的教育和具有纯私人产品性质的教育。王善迈从教育属于非营利的公共部门出发,认为教育提供的是公共产品或混合公共产品,而不是私人产品;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非义务教育属于混合公共产品。劳凯生则认为,从教育非垄断性质、公共产品与市场的关系、产品的竞争性和可分性程度来看,教育这种公共产品可以进一步转化为私人产品或准私人产品。高等教育属性的确认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政府是高等教育唯一的供给主体,且完全承担教育经费,此时的高等教育属于纯公共产品的范畴;第二阶段,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供给主体和经费承担方式的变化,使得高等教育的性质也相应改变,具有混合公共产品的特点,我们可称之为准公共产品。所谓准公共产品,是指不严格遵守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和服务,即高等教育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但是却可以轻易地做到排他。例如,高校向学生收取一定的费用,来为特定的群体提供产品和服务。

这些产品和服务在一定的规模下(学生数量)具有良好的外部效应,但是超过一定规模后,必将发生拥挤效应,从而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数量和质量。因此,我们又可以称之为俱乐部产品。高等教育作为一种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具有公平性和正的外部效应。所谓公平性是指作为一种教育机构,它是面向社会全体成员的,每一个人均能够享受这种产品和服务。如早期的高等教育,通过公平竞争(高考)被择优录取的考生能够免费获得这种教育的权利;当前的高等教育同样需要通过公平竞争(高考),才能够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只不过教育经费不再由国家承担。正的外部效应是指个人获得高等教育之后,不仅个人受益,而且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如从知识传递的贡献来说,它对于提升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弘扬本民族文化、传播人类科技和文化知识、提高大众的民主意识等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高等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如表1所示。

2.高等教育的经济特质。高等教育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会产生巨大的效益。首先,个人精神层次的提升(精神收益)和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社会收益)等等,这些无形的收益是无法具体测量和估算的。另外,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高等教育也具有相当的经济特质,具体表现为:(1)新的增长点。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拉动消费、扩大内需的手段乏力,什么才能够成为我们社会新的增长点?显然,高等教育无疑处于声名显赫的位置。这在世界经济和教育发展史上是罕见的,可以说是一个伟大的创新。多项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家庭储蓄的首选目标是用于子女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投资,正是这一具体国情强化和放大了高等教育的经济特质。对此亚洲开发银行的汤敏博士早在1999年2月19日《经济学消息报》中就提出,若三年内使我国高校的招生量增加一倍,且新增学生一律实行全额自费,学费每年1万元,其他费用每年4—5千元,则届时高校每年可多收学费200亿,其在校消费约为40亿。再考虑这笔钱所带动的间接消费,用我国的投资乘数来计算,这240亿可拉动近1000亿左右的投资与最终消费。在笔者看来,此观点可信度多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高等教育确实能在短期内大大拉动国内消费需求,刺激短期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居民具有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支付意愿和能力,这就使得高等教育成为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点有了可能。(2)产业化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势头迅猛,特别是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高校扩招重大决策后,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据教育部资料显示,截至2005年底,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在校生数211210万人,居世界首位。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是马丁·特罗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创立的,他分别将15%和50%作为大众化和普及化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即将毛入学率低于15%的高等教育称为精英教育,在15—50%范围之内称为大众化高等教育,而在50%以上称为普及化高等教育。我国巨大的高等教育需求和相关数据表明,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已到来,为此很多学者提出了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口号。所谓教育产业化,是指运用现代产业发展机制和管理方式推进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方向社会化和办学投入产出效益化的过程。尽管教育产业化问题见仁见智,争论很大,但事实上,当前在我国还是有具体表现的——主要就是利用社会闲散资本兴建并经营大学城、职业院校、二级学院以及民办高校等,并允许营利的一系列行为。

二、政府在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的责任作为高等教育供给主体之一,政府不仅需要在财政投入、制度和管理水平上努力提高,还需要强化市场意识,并在宏观上对高等教育领域进行全面的规范和引导。1.加强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构建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大财政投入,优化配置,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搭建强有力的高等教育平台,能够发挥显著的引领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稳定发展。以“211工程”和“985工程”为例,政府集中资源对部分基础好、水平高的高校进行重点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模式的成功尝试。这两大工程很好地实现了通过重点建设进而推动整体发展的战略构想,较大程度改善了高校的办学条件,提高了高校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和进行高科技开发的能力,一批重点学科已成为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主要基地。

2.不断调整知识结构和教育模式,满足社会有效需求。高等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直接为社会输送各类高层次人才和服务,因此必须与市场保持紧密的联系。而我国传统高等教育存在的与市场需求联系不紧密、办学模式封闭滞后等弊端,导致其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经济发展态势,无法满足社会有效需求的变化。因此,政府必须洞悉当前社会的需求发展态势,审时度势,不断对高等教育的知识结构和教育模式进行调整,从而引导高等教育保持正确的前进路线。

3.建立现代产权理念,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从产权理论的角度来看,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是我国高等教育取得快速发展的前提。政府和高校的关系并非不可变化,应该看到,由传统政府控制型向政府管理型转变应是高等教育改革目标之一。因此,建立现代产权理念,实现高校所有权和办学权的分离,使高校成为具有经营自主权的产权清晰的市场经济主体,既是重构政府和高校关系的契机所在,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

4,建立严格的准入、核查和激励制度。随着高等教育领域向社会(私人)资本开放,使得某些院校的办学规模、质量等指标没有一个严格而统一的标准。更有甚者,仅仅把高等教育当成自己的摇钱树,只重视自己的经济效益,一切向钱看,最终会导致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遭到社会的质疑,从而失去公信力。因此,政府首先应设立一定的门槛,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及配套措施,对高等教育供给主体进行资格审查,并在其提供高等教育产品和服务的过程中实行有效监督。其次应对其提供的高等教育产品进行全面评估和核查,保证质量,提高消费主体的竞争力。

第三,建立合情合理的激励制度,通过诸如财政补贴、税收减免或者其他市场化手段对提供优质高等教育服务和产品的供给主体予以奖励。

三、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困境分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供给和需求的发展不平衡,单一的供给无法满足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社会需求。高等教育资源的这种短缺具体表现在其供给数量的匮乏和供给质量的缺陷两个方面。

2可知,虽然2003—2006年高校招生名额增加了150万人,但是随着报考基数的增加,高考毛录取率却下降了6个百分点,因而2006年就有420万人得不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可以预见在未来五年之内,毛录取比例在达到人口峰值之前还有可能下降,还会有更多人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此,笔者认为,庞大的人口基数是造成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严重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之—。

2.低质供给和知识结构的错位。高等教育供给不足不仅包括数量上的供不应求,还包括质量上的低质供给以及知识结构上的错位,导致该资源供给无效或者低效,进一步加深了其供给不足的程度。首先,由于消费高等教育资源的绝对数量不断增加,从而使得拥挤效应的发生率大大提高,出现了规模低效的现象,使得教育资源的消费质量大打折扣,主要表现在教师总量不足、组织管理水平落后、教学事故发生率(诸如旷课等)提高等方面。据有关部门对99所高校外语教师情况调查,周课时一般为14节以上,其中20—29节的占教师总数的32%,30节以上的占5.4%。而据研究外语教师周课时在8节左右最为适宜。班级教学规模膨胀过快,合班上课,一两百人上大课现象增多,教师组织教学难度加大,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3.高投入和低产出的矛盾。2006年8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开展了一项由8777人参与的调查,结果显示,34.7%的受访者在谈到自己的大学生活时,都觉得“后悔”。高等教育的消费不仅具有抽象的精神收益,还有看得见的经济收益,因此我们就无法逃避对其投入产出进行比较分析,也就是说要看高等教育的回报率是否大于(或等于)预期。许多教育经济学家在一般教育投资和高等教育投资等方面作过深入的研究,也给出了不同的估算值。表3是关于不同收入国家对于不同类型的教育投资社会回报率及个人回报率的估算。从表3可以看到,高等教育投资的回报率,无论对社会还是个人,都是非常高的。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不同国家高等教育投资的回报率随着其收入高低呈递减趋势,也就是说,收入高的国家,高等教育的回报率比低收入国家普遍要低。这说明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的收入越高,高等教育的回报率将逐渐减低。换句话说,假定投入(不计机会成本投入)一定,抛开其他诸如知识结构、专业设置不合理等不利影响,当前中国对高等教育投资的产出是低于其预期水平的。

四、我国高等教育供给主体多元化的改革路径选择由于高等教育的公共产品特性,供给高等教育的产品和服务成为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特别是我国传统的计划指派特点以及人们对政府的强烈信任,更使得政府当仁不让地成为高等教育供给的核心力量。然而,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政府供给并不等于政府生产。政府供给。可以通过政府直接生产和委托社会(私人)部门生产两种方式来提供高等教育产品和服务。

1.政府直接生产。所谓政府直接生产,是指政府建立高等教育机构对高等教育产品和服务进行直接生产。根据我国历史现状,政府对高等教育的供给可以划分为两种形态:

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篇七

本学期,最后一次选课的机会,本着对教师职业的向往,和对未来教师职业的兴趣,我选择了这门基础教育改革研究课程,王老师幽默风趣,针砭时弊的授课风格深深的吸引了我,随着课程的深入我也对当前国际教育形势和中国当前的教育形势有了初步的了解。这对于我这个向往教师职业并打算现身教育事业的师范专业的学生真的是受益终身。

接下来我将运用王老师教授的教育改革方面的知识和当前中国教育的现状,主要讨论一下中国当前教育均衡化的问题。

本文的研究顺序是,首先从我国当前教育均衡化的所面临的问题为着眼点,随后分析产生教育不均衡的主要原因并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提出几点改良的主要方向,最后简短对比国际教育均衡化的问题和中国当前教育均衡化的主要问题,以突出当前教育不均衡的矛盾,引起人们深思。

教育发展不均衡是中国教育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该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并引发了教育职能部门和执行机构的重视。

一、31个省区教育“人、财、物”资源不均衡状况的分析。

如上所述,本文拟从分析各省市教育“人、财、物”资源的不均衡状况入手。在测量教育人力资源指标时选取了反映教师数量的“生师比”指标和反映教师质量的“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副高以上职称人数比例”指标;测量教育财力资源时选取了“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教育财政经费”指标;测量教育物力资源时选取了“生均固定资产”指标。

(一)人力资源差异。

“生师比”是指某地某级受教育的学生数与专任教师数之比,主要反映专任教师数量是否充足,比值越大说明每个教师负担的学生越多,反之亦然。“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副高职称人数比例”的含义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一个地区的小学到高中阶段的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者占全部专任教师的比例,比值越高说明教师的学历情况越理想;二是一个地区的大学中的专任教师副教授以上职称者占全部专任教师的比例,比值越高说明教师的水平越高,与教育质量成正比。

北京、上海、天津的教师数量和质量,在不同教育阶段都是最优秀的;东北三省次之;东部的广东在小学、初中阶段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河北、山东的大学教师数量相对不足,海南的教师质量也不理想。西部地区的教师数量和质量总体上不尽人意,但是某些省市在某些教育阶段的教师数量和质量状况良好。中部地区状况与西部接近,如安徽、河南、湖北的教师数量匮乏,河南、江西、安徽的教师质量较差。

(二)财力资源差异。

对各省市教育财力资源的分析,本文采用一种新方法计算的教育经费指标——“当量学生生均教育经费指标”来比较各省市生均教育经费的特征和差异状况。当量学生生均教育经费分为两类:一是生均财政教育经费,它反映各省市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状况;二是生均教育经费合计,它包括生均财政教育经费,还包括个人出资、公民集资和社会捐赠等办学经费、学杂费收入及其他教育经费,能够反映某一省市学生实际利用教育经费的水平,也能够反映某一省市除财政资金之外筹措教育经费的能力和水平。计算某省市当量学生生均教育经费首先需要计算某年份该省市受教育学生数,再通过生均教育经费指标计算当量学生数,把当量学生数除以该省市的财政教育经费或教育经费合计数,就得到了该(具体到本研究是2005年)当量学生生均财政经费和生均教育经费。

东部地区不论是政府财力还是通过其他渠道获得教育经费的能力都优于中西部;而西部的两类生均教育经费都比中部更高。两大区域教育经费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生均财政经费方面,在生均教育经费方面的差距并不大。它表明财政对西部教育的扶持力度和转移支付更大,而对中部教育资助相对不足,同时也表明中西部特别是西部教育经费来源不足或渠道缺乏。

(三)物力资源差异。

在比较各省市教育的物力资源时,本文采用了“生均固定资产”指标。教育固定资产的内涵是学校的教研资产和精神产物等,生均固定资产是教学和生活的基础条件,它代表了教育发展的历史累积成果,所以也是判断教育资源是否充足和公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面对如此严峻却没能得到大刀阔斧改革的教育不均衡现状,我结合当前先进的理论和一些省市地方的建议总结了几条改良方式。

提高思想认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是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奠基工程。坚持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满足人民群众的最基本教育需求的具体体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教育公平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基础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和当前我省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从实现全省经济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全局出发,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上重要位置,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出成效。

明确目标任务,统筹规划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都达到省定建设标准,实现县(市、区)域内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形成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使义务教育的办学活力普遍增强,教育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

突出工作重点,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步伐。

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区域内学龄人口的数量和分布状况等因素,按照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的原则,以及农村和有条件的城镇由标准班教学逐步向小班化教学过渡的需要,设置学校并适时调整学校布局。对因学校布局调整而超过法定就学距离的学区内农村中小学学生,应由县(市、区)政府提供就学的交通或寄宿条件,并对寄宿生予以伙食补助。坚持城镇居民区建设与学校建设同步规划的原则,对城镇的新建、扩建居民住宅项目,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协调有关部门落实与之配套的中小学校建设项目或现有学校扩容建设项目,以防止造成适龄儿童、少年的就学困难。

优化教师资源配置。严格按照省定编制标准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并适当考虑学科教学和教师离岗进修的需要,保证学校教学编制的基本需求,保质保量地为所有中小学配齐合格教师。新增教师要优先满足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的需求。加强辖区内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建立并实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和城镇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的任教服务期制度,实现优秀教师在各学校间的均衡分布和合理流动。建立区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等制度。农村中小学校的中、高级教师岗位根据乡镇学校的规模和全省高级职务教师的平均比例设置,并向薄弱学校倾斜。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任务。强化学科教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教师的表率作用。加强班主任工作,实行教师定期家访制度。及时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或托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及城乡问题家庭子女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扎实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改革,积极推进农村初中办学模式改革。按照省定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要求开全开足课程,并达到教学基本要求。加强学生健康教育,确保中小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积极实施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认真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进评价方式、方法和手段,逐步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与教学指导体系。建立有利于义务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制度。

强化控制中小学生辍学的政策措施。以公办学校为主,就近接收义务教育阶段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入学并做到各方面待遇与学区内学生一视同仁。进一步落实各项行之有效的“控辍”政策措施,加大控制中小学生辍学的工作力度,大力推广“控辍”工作的先进经验,积极开展创建无辍学生县(市、区)、乡(镇)、校活动。强化学籍监控,实现各级教育部门及学校的中小学学籍联网管理,实行学生学籍变动由基层学校向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部门向上级教育部门的即时报告制度。建立班主任、科任教师定期家访和对有辍学倾向学生的随访制度,建立辍学生的辍学原因报告制度。

优先发展区”与“积极差别待遇”的政策,对我国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政策有很大的启示。我国应采取中央和地方共同支持的办法,在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和少数民族地区设立“教育优先发展区”,制定具体可操作的优惠措施。

出自 CooCO.nEt.cN

日本、韩国等国的经验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采取经常性的轮换,既有城乡间的轮换、又有不同学校间的轮换。通过教师轮换制度,实施政府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调控。芬兰等国强调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的社会服务支持系统和学生辅导制度,教师社会地位高,工作条件优良,学校和班级规模小,民主化决策和管理,等等,也都可以给我们很多借鉴。韩国、日本等国的实践证明,实现教师的定期流动,可以缩小甚至弥合校际间差异,改善薄弱学校状况,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维护教育的公正和公平,提高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

随着对当前我国教育不均衡的问题分析的深入,我的内心不禁颤抖,看似平静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国家竟然和其他国家存在如此巨大的差距,这节课的学习,不单单是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我深知,这是一个开启我对当前教育改革的机遇,我们作为一个有可能奉献自己于教育事业的示范专业学生,必须对当前我国的教育全面的思考与研究,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几周的课程虽然短暂,但是王老师的课对我的意义和影响是深远和巨大的,我会以此为契机,在教育的事业的道路上带着审视和改革的眼光,阔步向前,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任课教师:王国辉。

学生学院:外国语学院。

学生姓名:赵强。

学生学号:20071108010078。

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篇八

大力发展农村幼儿教育,100%的乡镇建一所中心幼儿园,城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农村普及学前二年教育,全县建成1所省级示范幼儿园,2所起示范作用的骨干幼儿园。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基”的入学率、辍学率、完成率、非盲率均达到省定巩固提高标准,并居全市前列。大力发展高中教育,高中在校生达到15000人,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90%以上,千斤高中建成市级示范性高中,农村高中整合后全部达到6轨18班以上规模。三类残疾(视力、听力、智力)儿童少年入学率分别达到80%以上。

(二)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职业教育在优化专业结构,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同时,以县职高为依托,集中精力建设一所职前职后相沟通、多层面、多功能的职业教育中心,继续巩固和完善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建设和职业教育实习基地建设。完成上级下达的职业教育招生和培训任务,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建设2所省级示范性成人教育学校,四年培训农村技术实用人才3000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5万人次,培训城镇职工、下岗失业人员9000人次。集中建设一个示范性学生实验实习基地,农村学校均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实习场所。县教师进修学校达到省级示范性学校标准。

(三)经费投入与管理。

确保财政对教育拨款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确保中小学生生均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中小学生生均财政预算内公用经费达到省定标准,拨付到位,并逐年有所增长;按时足额征收城市教育费附加,并保证全部用于教育事业;教师工资按国家现行标准全额纳入预算,按时、足额、统一发放。继续实行各级领导干部、公务员每人帮扶一名农村贫困生制度,财政部门设立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帮扶专项资金,对所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实行“两免一补”。坚决杜绝中小学乱收费,学校经费实行预算管理。

(四)办学水平。

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到,全部消除中小学大班额,100%以上的寄宿制学校都有满足学生学习、生活、就餐、住宿、实验、运动的办学条件。建立并完善校舍定期勘察鉴定工作制度,实行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全部消除现有d级危房,实现中小学危房当年产生、当年发现、当年完成改造。调整布局后的成建制小学实验室建设升至小学二类,乡镇初中实验室建设升至一类。建成教育信息中心,开通教育信息中心的计算机局域网,城区中小学和农村高中、初中共15所学校建立校园网,完成10所小学的计算机教室装备工作,实现学习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新变革,抓好县城中小学和农村初中标准卫生保健室建设。

(五)教师队伍建设。

按编制配备中小学教师,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管理,建立年度编制报告制度和定期调整制度。继续通过学历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到20,小学教师具有专科学历达85%以上,初中教师具有本科学历达60%以上,高中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达10%以上,中小学教师参加岗位培训合格率100%,培养和选拔600名县级以上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六)教育管理。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启动新课程改革实验,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制度,建立对学校和教师、学生的素质教育考核评价模式,义务教育整体水平保持全市中上游。努力提高高中教育质量,到**年全县高考过本科线人数年突破1500人,各类进线率稳中有进,高中教育质量要居全市中上等水平,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二、主要措施。

1、进一步落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到位。要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责任,统筹规划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因地制宜逐步调整中小学布局,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建立规范、稳定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调整支出结构,增加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合理安排使用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低于税费改革前的.水平,并力争有所增提高,确保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保工资、保安全、保运转”政策的落实。切实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学校收取的杂费,要保证全部用于公用经费支出,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准平调、截留、滞留、挤占或挪作他用。杜绝学校各种形式的乱收费,任何单位和人个均不得违反规定向学校乱集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各部门对学校的检查,由县政府纠风办和教体局牵头,统一进行。要努力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扶贫资金,利用教育系统教师、同学、学生多的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开展联合办学,凡来投资兴办教育产业的,要落实减免税费的优惠政策。集中财力保障教师工资按国家现行标准按时、足额发放,保证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按标准及时拨付到位,并做到逐年增长。

2、认真解决中小学危房问题,确保中小学师生财产和生命安全。建立、健全中小学校舍维护、改造和建设经费保障机制,管好、用好上级危改资金,**年以前完成全县中小学现有的d级危房改造任务,对以后新增的危房,要做到当年产生、当年发现、当年完成改造。明确县、乡、村三级在危房改造中的责任,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分别负责本辖区内初中、小学校舍的建设维修,设备的添置,布局调整后的布点学校由乡镇政府负责协调相关村委会共同负担。乡镇政府对辖区的初中,中心小学的校舍、食品、消防及师生人身安全等工作负责,乡镇长是第一责任人,村委会对村小学的安全工作负责,村委会主任是第一责任人。乡镇、村对新建、扩建校舍所需的土地和劳动实践用地应按有关规定划拨;乡镇、村有维护学校治安、安全和动员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并动员群众以“一事一议”、义务劳动、自觉捐助等形式支持中小学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

3、认真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难和贫困生救助问题。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坚持由流入地政府负责,以公办学校为主”的规定,带着浓厚的感情来满足农民工孩子继续上学的需要,切实减轻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费用负担,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接受义务教育。建立健全资助贫困生就学的制度,逐步建立起以“减、免、助、补、扶”为主要形式的综合救助,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全部实行“两免一补”;对高中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和考入重点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通过实施“助学工程”,给予一定补助。广泛动员和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开展城乡学校间,县城部门和学校间对口支援,在全社会倡导助学为荣的好风尚,鼓励“希望工程”、“春蕾计划”、教育基金会等继续做好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工作,表彰鼓励捐资助学贡献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4、进一步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超常规的举措认真做好培养人才的教师和教育管理队伍建设,严把教师入口关,质量关、编制关,建立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能进能出,富有活力的教师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竞争激励制度。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中高级职务,必须有在农村中小学任教一年的经历,鼓励县城教师和有相应教师资格的人员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实行“三不变两优先一增加”政策,即户口不变,住房不变,工资不变,优先评奖表彰,优先晋升职称,每月增加报酬。大力开展教师继续教育,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开展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让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行为准则。今后,中小学教师总体缺编,需要补充人员时,要由教育和相关部门共同组织公开招聘,择优录用;中小学校长缺职时,要坚持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中小学校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允许县高中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优秀教师。

5、积极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民办教育。要积极鼓励和吸引社会力量、国内外有识之士参与发展我县教育事业,特别是幼儿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多渠道筹措资金,大力发展民办学校,努力形成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在发展民办教育上要迈出实质性步伐,做到政策上放手,招生上放开,机制上放活,只要有利于增加教育资源,有利于广大群众及其子女接受教育,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都要积极鼓励、大胆探索,大力支持。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学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城区优质中小学、幼儿园要融入县城的大开发、积极进行办学体制改革,走“名校办民校”之路。

6、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一是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抓好对中小学学生的民族精神的培育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诚信教育;建立健全“一把手”抓德育的领导机制,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结合的大德育协同工作机制,中小学德育工作表彰奖励机制,中小学德育专项经费投入机制,德育工作调研报告和督导评估机制等五个保障机制。着力抓好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建设,保证前投入使用。二是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突出教学工作的主旋律,扎实开展新课程改革,实行新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办法。树立全员质量意识,强化教学工作的常规管理,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深入开展教研教改,努力实现教学和学习手段的现代化。强化教育科研工作,抓好课题的立项,过程管理和结题工作,争取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三是着力提高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质量。职业教育既要保证为高等职业学校输送优秀人才,又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实施“订单”培养模式,形成一批适应市场,个性鲜明,叫得响的名校、名师、名专业。成人学校要在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上大有作为。四是加强学校体育和艺术工作。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育系统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大力增强青少年学生的体质、意志力和终生锻炼的自觉意识。推广《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高体育课和课外活动质量,建立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建立学校卫生安全责任制与监测机制,做好饮食卫生管理与卫生防病工作。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青春期健康教育,加强学生安全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和毒品预防教育。大力加强学校艺术工作,优化学校艺术教育环境,提高艺术教育教学质量。开足学校体育、音乐、美术课,定期举办中小学生运动会和文艺活动。

7、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执政为民的高度,充分认识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履行教育职责,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制定规划、组织实施、督促检查、狠抓落实。要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学校制度和检查奖惩制度,定期深入到学校调查研究,关心、帮助解决学校和教师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各行各业各部门都要关心教育、支持教育、奉献教育。要真心实意地为教师办实事,尽心竭力地为教师解决难事,坚持不懈地为教师多做好事,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立对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教育工作的评估考核和奖惩制度,并将结果作为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任期考核和干部考察的重要依据。加强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和督导队伍建设,完善教育督导制度和教育评估体系。大力开展对下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督政、督教、督学工作。继续完善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公务员和中级以上职称技术人员资助贫困生的制度。加强对教育改革发展的宣传,建立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表彰奖励制度,制定并完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配套政策,进一步优化教育内外部环境,确保我县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篇九

20**年4月25日是全国第28个预防接种宣传日,按照上级相关部门的要求,我院于20**年4月23-25日开展以“接种疫苗,保障健康”为主题的预防接种宣传日活动,特制定此方案:

一、宣传目的。

借着宣传日的契机,围绕宣传主题,结合现阶段防病工作实际,大力宣传国家扩大免疫规划政策,免疫规划针对疾病的预防控制的相关知识,广泛普及预防接种知识,提高全民对免疫规划工作的`认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国家免疫规划的良好氛围。

二、突出宣传重点。

20**年我院预防接种工作重点包括: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各项措施,维持无脊灰状态,促进消除麻疹工作,做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和处置等。同时围绕预防接种工作重点,针对不同目标人群组织开展富有成效的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免疫规划30年来取得的成就、预防接种对保护儿童健康的重要意义和我国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增强群众对免疫规划工作的信心,积极配合做好预防接种工作。

三、宣传的方式方法。

紧紧围绕“接种疫苗,保障健康”这一主题,以宣传国家免疫规划政策、通过设立咨询点、发短信、发放宣传单、宣传画、黑板报、等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科学通俗地传播预防接种知识,使广大群众了解、支持免疫规划工作,提高其积极、主动参与预防接种的意识。鼓励预防接种人员、儿童家长积极参加宣传活动,提高宣传效果。我们因地制宜,科学制订宣传方案,强化正面宣传。

四、加强部门合作。

同时我们与政府部门及时沟通,密切配合,统筹安排各项宣传活动。与学校密切配合,将宣传活动深入到学校、幼儿园、乡村等地,将预防接种知识送到千家万户。

五、具体安排:

1、时间:4.23宣传周(4.23---4.25)。

2地点:竹林桥镇卫生院门前(街道)。

3、参加单位:竹林桥镇卫生院、各村卫生站。

4、形式:

1设立咨询点。

2自制宣传材料散发。

3专题讲座:《接种疫苗,家庭有责》。

4人员巡回宣传:职工巡回宣传本次活动的具体内容,对不明白。

者给与细致讲解。

5黑板报:接种疫苗,家庭有责。

6电子屏滚动标语:

1:“宝宝健康,从接种疫苗开始”、

2:“接种疫苗、保障健康”。

3:国家对一类疫苗接种实行全部免费制度。

7国家对免疫规划确定的一类疫苗免费向儿童接种,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接种证,安全、全程、足量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的有效措施。

5、具体内容:

1.国家免疫规划政策。

2.接种疫苗在预防控制传染病工作中的作用。

3.国家免疫规划所使用的疫苗种类、程序等。

4.接种方式及地点。

5.接种证的作用。

6.流动儿童登记管理办法。

7.新入学儿童查验接种证制度。

6、计划免疫公益口号普及儿童免疫,向孩子献出一片爱心乙肝是健康的大敌,疫苗是防治的武器,关注流动人口中的儿童免疫工作,开展计划免疫保护儿童健康。

7、卫生室普顺口溜预防接种应及早,无病先防效果好;十苗能防十二种病,一年之内要全套。

六、及时总结经验及时收集整理宣传活动资料,总结经验,提高卫生宣传和社会动员能力。同时上报县疾控中心。

****镇卫生院。

20**年4月20日。

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篇十

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涉及到社会、政府、学校、教师、家长等多个方面的合作与协调。为了深入了解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策略,我参加了一场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讲座。通过听取专家的演讲,我受益匪浅,增长了对教育改革的思考和理解。以下是我对此次讲座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从讲座中明确了教育改革的目标。在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人才。讲座中提到,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忽视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因此,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是要改变传统教育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讲座,我认识到传统教育模式需要改革,而改革的方向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其次,我了解到了教育改革的策略和举措。为了实现教育改革的目标,讲座中提到了一系列策略和举措。首先,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教师是教育的核心,只有提升教师的教育情趣和专业素养,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其次,要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当前,一些地区的教育资源不够均衡,导致贫困地区的学生无法享受到优质教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讲座中提出了要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的支持力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到公平的教育。此外,还要倡导多元评价制度,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通过讲座,我明确了教育改革的策略和举措,认识到只有多方合作,才能实现教育的深度改革。

再次,我了解到了教育改革中的挑战和困难。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其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首先,要推动教育改革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教育改革需要政府、学校、教师、家长等多方合作,而要实现合作,需要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沟通平台和机制。此外,教育改革还会面临传统观念的束缚。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观念一直注重分数和升学率,这样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因此,要改变人们对教育的观念,需要时间和耐心。通过讲座,我深刻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挑战和困难,也明白了要实现教育改革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最后,我从讲座中认识到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性。教育是国家的未来,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教育的改革,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讲座中强调,教育改革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更是为了促进国家的发展和进步。现在已经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只有拥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通过讲座,我明白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也认识到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将教育改革进行到底。

综上所述,此次参加的教育改革发展讲座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讲座,我明确了教育改革的目标、策略和举措,了解了教育改革面临的挑战和困难,认识到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中国的教育将变得更加先进和优质,为国家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篇十一

摘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职就业市场也竞争日益激烈,这样就使得中职在教育上的质量越来越显得更为重要,要想在众多中职学校脱颖而出,就要在教育教学方法上不断地创新改革,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也成为全球中职教育的新的挑战。在我国中职教育起步就相对西方发达国家相对较晚和落后,这就需要我们在中职教育改革上探讨出一条适应中国发展的教育改革的方式、方法。随着我国加入wto后,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多,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也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我们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不仅要优先发展中职教育,也要在新的时期为中职教育注入新的活力,要以市场人才需要为主,结合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培养更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应用技术人才,要以市场需求相互融合,加强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根据市场人才需求变化,来不断地加大中职教育改革的新思路。该文从中职教育改革发展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入手,正确认识到中职教育现状和发展对策,提高中职教育方法应用,更好地适应中职教育改革的新思路发展。

关键词:

在当今的社会里,科技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对知识的需求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教育,成为全球职业教学面临的一个新一轮的浪潮。在我国中职教育改革的新思路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提高中职教育教学的质量,就必须找出存在的问题,要从中职教学的模式、形式、结构,人员素质等多方面进行教育改革,来改变我国现在中职教学的弊端,更好地提高中职教学的改革新思路。

1、中职教育改革的现状。

近些年随着中职教育逐步的边缘化,使得在生源上减少,在加上就业质量和稳定率不高,使得中职教育一段时期内在发展上一直停步不前。在我国教育部在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了对中职教育改革的新目标,不仅确立了现代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位置,也确立了中职教育在教育体系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优先发展中职教育,也为中职教育体系改革发展注入了新活力,重点强调了中职教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作用,更好地为我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发展做出贡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革,中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技能型人才,也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日益显现出重要位置。可在新的社会发展下,我国中职教育也遇到了很多新问题和新困难,这就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带中职教育的现状,认真研究未来发展对策,使得中职教育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2.1社会认知度不高。

在我国社会各界一直认为中职教育属于低层次的教育,只是为社会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在许多中职学校对外宣传上省略了“职业”二字,来提高在人们中心位置,在招生上萎缩中职学生的.招生规模,加大与其他高职、大学合作,举办各种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不但减少了经费地投入也使得中职在规模上缩小。而在人才招聘上许多企业偏重高学历人才,这样就使得许多家长不愿意把孩子送去中职读书,宁愿让孩子去挤高考这个独木桥,这样就使得中职生源不足,而素质上也不高,培养上难道同时也加大。

2.2教学管理上难度大。

在当前中职学生从生源上,大部分都是升高中考大学无望的学生,这些学生在自控力上比较差、法制观念上比较淡薄、学习主动性不强、厌学情绪较严重,还有些学生在过去的学校里就带有许多不良习惯比如打架、逃课等,来到中职后那些恶习难改。也有一部分学生内心存在自卑感,感觉自己被淘汰是个失败者自暴自弃。这些问题都加大了中职学校的管理难度,使得教学管理上质量不能很好地提高。

2.3教学环境不能提升。

在中职学校里主要是对学生技能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成本相对较高。在当前高等院校的普及化,而中职教育一直在政府和企业的边缘化,在加上财政对中职教育投入的经费较少,使得中职学校没有形成规模的实习训练场所,这样学生的理论知识就没法和实践相互联系和应用,这样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培养。在我国中职学生在升学接受继续教育制度还不完善,再加上文化教育基础比较弱、家庭经济较差等条件的制约,就直接影响中职学生毕业后在深造的机会很少,这也导致学生在学习上不能积极主动。

2.4教学创新不足。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由于教学经费不足和多种原因的制约,对教师的培训就很少,社会实践锻炼的机会也不多,在加上很多老师由于收入不高,将教师工作当成一种生活保障,在教学上没有真正用心,知识比较陈旧,不能及时跟上时代发展,只是随意的应付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不积极,这样直接影响了中职的教学质量,使得教学从内容到实践操作都不能符合现代社会需要,不能跟上时代步伐,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学生学习情绪低落的主要原因。

2.5学生就业不理想。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毕业生就业问题也非常突出。在社会上很多人对中职教育存在误区和偏见,经常会质疑其办学能力和学生素质,有些企业刻意提高人才进入门槛,使得中职学生在就业上面临很大困难。而学校由于教学内容不能与时代接轨,只重视理论教学,不能与实践相互结合,不能满足用人企业的要求,这样就导致就业困难。

在我国目前中职教育改革应该贴切当今社会发展趋势,提高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加强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优化教学的整体水平,建设有特色的教师队伍,应用科学的管理体制,来整体提高中职的教育水平,加强全社会的宣传和引导,使中职教育改革新思路更加符合时代的发展。

3.1加强社会的宣传引导,改善教育发展环境。

我国政府及全社会要充分利用各种载体积极宣传和引导,使得对中职教育的传统观念的彻底转变,不断地提高对中职教育的在全社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大宣传中职教育中涌现出来先进事迹,从而为中职业教育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要加大对中职教育的投入力度,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加大资金和办学环境等各方面的力度,积极优化中职教育的发展环境,使得中职教育更好地协调发展。

3.2加强以人为本,应用科学管理体制。

要从根本上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全面和谐发展,要理论结合实践,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也要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体制,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依据,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更好地从行为上提高自觉性,不仅很好地掌握了理论知识,也提高了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3.3加强建设有特色的教师队伍中职教育就是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这就需要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引进先进的教师队伍非常重要,要建立专职教师定向培训机制,不仅要去先进的企业学习交流,也要定期组织企业来校指导,这样不仅了解先进的技术,也能更好地掌握企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地创新教学的培养模式,全面提升中职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2]张仁芳.当前我国中职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策略[j].管理观察,2008(19):112.

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篇十二

学水平。该指标体系对职业教育的办学起着极其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和持续发展的方向,是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指挥棒。同时,该指标体系还应体现职业教育的产业属性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指标体系的质量保障作用,引导教育产业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

2.实现由“升学导向”到“就业导向”观念上的转变。随着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在实现由“升学导向”到“就业导向”的转变尤其是职业教育,其主要职责是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知识和技能,直接服务于学生的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因此,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最基本的特征。各级政府的行政部门、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乃至全社会都要转变观念,逐步认识到就业是大众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与方向,通过市场选择,使以岗位准人制度为标志的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就业的香悖悖,通过“双证书”、定单培养等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3.健全促进就业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促进就业需要用法律的形式加以保证。其原因一是因为我国的就业压力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存在;二是现行的有关法律未能有效地解决就业和保障就业问题;三是制定促进就业的专门法律、法规有利于社会转变观念,加快劳动就业目标的实现。因此,有必要将劳动就业的有关政策__匕升到法律、法规的高度来加以规范。

4.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政策机制。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各级政府当在政策_l予以支持和保障。一要千方百计为职业教育创造条件,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门路;二要落实职业资格的确认和就业资格准人制度,促进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高质量就业;三要积极调整教育结构,重视职业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和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初中后高中后生源向职业教育的分流,构建人才立交桥,让更多的人通过职业教育获得谋生的手段和技能;四要建立灵活的用人制度,支持员工的在岗、离岗、转岗及再就业培训,鼓励员工创新技能的获得,提高就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五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技术扶贫与救济制度,以技术激活就业,以就业带动脱贫致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5.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体制。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是以市场为前提的教育,建立紧跟市场、贴近行业、依托企业的职业教育体制,将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教育有效性。为此,要积极探索多种多样的联合办学模式,如中外合作、定单培养、校企合作、校际合作以及与政府合作的办学模式。同时,引进和借鉴国外成熟的办学经验,积极探索股份合作制、连锁经营等办学模式,实现办学主体产权的多元化,培育生源市场,实现资源共享、联动共赢。

6.创新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实施教学,引人新加坡的“教学工厂”和德国“项目教学法”以及“行业导向教学法”,调整课程设置与教学大纲,强化能力培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使教师对社会岗位性质和需求有直接的认识,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私}实践教学水平。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评价指标体系。

1.以就业为导向的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依据。

去年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对人才的内涵做出了全新的阐述。认为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的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做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力、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同时指出要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的评价指标体系: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专业技术人才的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以就业为导向的评价指标体系正是基于这一科学的人才观和人才评价机制而设计的。

2.以就业为导向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功能与内涵。

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篇十三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高度重视了课程内容的优化和完善,其目的在于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生活化与适应性。

确定这一目标,首先是针对我国基础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传统的课程设置,往往把每一个普通人都按照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来培养,课程脱离儿童的生活和经验,学术化、专业化倾向严重,导致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中小学课程内容繁、难、偏、旧是近年来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反映最突出的问题,虽经多次调整,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小学教师普遍反映,课程内容在规定的课时计划内难以完成教学任务。

那么,在学生有限的九年时间里学什么最有价值,这是本次课程改革关注的焦点。在制定新课程标准前,专家组成员首先达成共识,义务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是为每个学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因而它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应当是基础的、有限的和具有发展性的,不能被任意拔高。而且,义务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是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不是终结性教育(-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因而课程要给学生全面发展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地发展。在此基础上,重新确定了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重新界定了新时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概念。每一门课程标准的制定与教材编写都力争做到,面向全体学生,适当降低难度,删除了原有课程内容中偏深、偏难的部分,使课程内容呈现出简洁、明了、有条理和新颖的特征。

众所周知,儿童特点、学科体系和社会需求是课程编制的三个基本要素。本次课程改革,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兼顾学科体系、儿童经验和社会需求三者。学生最终要走进社会,走向生活。课程唯有反映社会及生活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和生活,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才能体现课程的本质功能。为此,新课程增加了学生与社会现实生活相关的部分,使课程内容更加具体、更富有生活气息。如在体育与健康中增加了保健和健美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中安排了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探究性活动等内容。

[1][2]。

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篇十四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重视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了一系列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决定.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有关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全面推动了高等教育改革,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历史性跨越。

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经历了一个探索的过程。至2007年,全国高等学校本专科当年招生560万余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在学总规模超过了2700万人,其中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了1800万人。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先后超过了俄罗斯、印度和美国居世界第一位。全国共有普通高校1908所,比1977年增加了1504所。其中高职(专科)院校1168所。30年来。高等学校为各行各业输送了3000多万本专科毕业生和研究生,还有数千万青年通过成人高校、广播电视大学、自学考试等途径获得了大学学历。我国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大国.基本满足了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对于高等教育的数量需求。

同时,自1998年。国家决定在高等学校中实施“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迅速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科技文化实力和人才培养能力,极大地增强了高等教育的实力。目前,全国63%的国家重点实验室、36%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立在高等学校。“十五”期间,全国高校争取到科技活动经费达到1300多亿,发表论文146.3万篇,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都超过了全国获奖总数的一半。特别是在重要的国家奖项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2004年,高等学校获得两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填补了该奖项6年空白;2006年,高等学校又囊括了体现我国重大原始创新能力的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全部3个一等奖。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全国80%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人员在高等学校,80%以上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来自高校。高等学校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创新。为我国高新技术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的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构建了高等学校与政府、社会之间以及高等学校内部的新型关系,有力地支持和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一、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历史成就的取得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

第一,全面展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改变了计划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的管理模式。建国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实行的是国家集中计划、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别办学并直接管理的办学体制。高等学校的学校布局、层次设置、系科专业设置按照计划经济需要安排进行,这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适应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199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共1080所,其中62个国务院部门(单位)共管理普通高校367所,其中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36所,剩下的高校都由地方管理。改革开放以后,这种条块分割的办学体制.已不能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在结构、布局、质量、效益等方面所存在的诸多问题,高等教育多头管理、力量分散、自我封闭、效率低下的弊端日益显露,且长期得不到改变。从1998年开始,中央决定实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方式,形成了“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新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央部门除保留少数行业特别需要的高等学校外,其他的院校划归教育部管理或者下放到省级管理,通过资源共享、优化重组、一批多科性和综合性高等学校应运而生,高等教育的布局更加合理。1998年,中央部门共有高等学校345所.划归省级人民政府管理200多所。到目前为止。除教育部直接管理72所外,中央部门(单位)管理的只有50所左右。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产生了一批新的综合性大学.为增强我国高等学校的竞争力、创新能力。提升我国高等学校整体实力和水平起到了体制上的保障作用。

第二,深入进行高等学校办学体制改革,形成了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新的办学体制。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都是由国家统一举办的,具体可分为中央政府举办、地方政府举办和行业举办,实质上都是政府举办的单一的办学模式。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由此开始了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并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办高等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共同发展的新的办学体制和模式。民办高等教育经过不懈的长期探索,呈现出多样化的办学模式:一种是社会力量自身筹集全部资源和投入举办的民办高等学校;一种是公办高等学校利用社会的资源,采取民办机制举办的二级学院,即独立学院。强调独立办学、优质资源、民办机制;另外一种是中外合作办学。指外国教育机构同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机构,目的是引进国外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为我国培养人才,除了中外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形成新的办学实体以外,还进行许多教育项目之间的合作。形成中外合作的办学项目。目前,高等教育领域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众多,各具特色,进一步丰富了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向人民群众提供了多样化的中外合作高等教育服务。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符合《宪法》关于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办学的规定.调动了社会多方面的举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推动了高等学校教育教学领域的改革和学校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化。

第三.大力推进高等教育投入机制的改革,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模式。建国以来.高等教育经费投人实行的是单一的政府财政投入模式。改革开放以后,逐渐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模式。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模式已被《高等教育法》所确认。在实践中,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主要有六种模式:财、税、费、产、社、基(财政拨款、税收政策、学生缴费上学、举办产业、接受社会捐赠、设立基金),多渠道筹措经费使得高等学校投入资源不断扩大.为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地保障。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经费筹措体制仍在不断地建立和完善之中,需要不断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既要符合中国的国情,又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最近,有人提出高等教育的投入机制改变为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互补充.我认为,这不完全符合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为辅的法律规定。

第四,高等学校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才培养和流动的制度。从1999年开始的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的改革,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和作用。首先,改变了高等学校学生的国家干部身份。长期以来,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国家机关和事业人员的用人计划是完全结合的,高等学校招收的研究生、大学生、中专生,只要纳入了国家计划,进入了大学和中专.就成为国家干部。实行学校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后。高等学校毕业生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不再属于国家机关和事业人员,而成为了自由流动的人才。这样,高等学校招生不再完全受当年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增长计划制约,使大规模增加高等学校招生指标成为可能。第二,实行高等学校学生入学缴费政策。让受教育者合理承担一部分培养成本,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效益.有利于调动各方面办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同时,为了解决贫困学生上大学的问题,国家建立完善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先后推出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贷款政策,建立了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奖学金、助学金等。目前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覆盖了全国高等学校。受资助的高等学校学生达400万人,占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的20%。中央和地方政府每年为此与中职学生一起支出500多亿元。这一措施切实推进了高等教育领域的教育公平。第三,深化高等学校学生就业制度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由国家统一分配改变为双向选择、自主就业。这一改革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大批自由流动的专门人才。

任制和校内聘任制,进行编制改革,大幅度提高了教职工待遇。(3)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中的领导体制改革。实行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确了校长的职权。(4)普遍实行了后勤社会化改革,引进企业管理的模式。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高等教育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进一步改革发展提供了内部组织条件。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推动了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1993年制定的《教师法》明确了高等学校教师的身份是专业技术人员。确定了教师的待遇和管理制度。高等学校教师必须具备教师资格。可以具有专业技术职务,实行教师聘任制,提高了教师的整体素质。

第六,扩大并明确了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努力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确定了高等学校的法人资格。高等学校具有法人资格,是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高等学校的法人地位是逐步明确的。从法律条文上看,最早在1995年制定的《教育法》上明确规定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举办者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1999年实施的《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的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高等学校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按照有关规定,高等学校属于事业法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承担民事责任。当然.由于高等学校的公益性质,其民事活动要受到一定的制约。

确定了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了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可以分为七个方面.即自主招生、自主设置和调整专业学科、自主安排教学、自主进行科研、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及其社会合作、自主开展境外合作交流、自主进行内部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及其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和调整津贴和工资、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这七个方面的自主权具体体现了高等学校的独立法人地位。

推进制定高等学校章程。按照教育法律的规定,高等学校应当按照章程自主管理。高等学校章程应当规定学校名称、校址;办学宗旨;办学规模;学科门类的设置:教育形式;内部管理体制;经费来源、财产和财务制度;举办者与学校之间的权利义务;章程修改程序:其他必须由章程规定的事项。目前,已经有不少高等学校重视章程的制定,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对于高等学校法人地位、办学自主权和学校章程等的明确规定和切实落实,意味着高等学校不仅在与外部社会关系而且在高等学校内部关系上产生了重大改革和制度创新;以《学位条例》和《高等教育法》为代表的高等教育立法,深刻体现了立法机关、行政部门高度认同并有效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的共同意愿,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

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政策经验。

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源源不断的知识动力,为我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奠定了知识和人才基础,全面提升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面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激活了高等学校的内部组织,提高了高校的办学效率,成为了社会公共领域最为成功的改革之一。高等教育质量也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同时得到了新的提高,涌现出一大批创新人才和优秀成果。回顾总结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历史经验,对于今后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完善和实施具有特别的意义。

捉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时机,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培养了一大批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是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重要观察点和急切实施点,也是人民群众支持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得到了历史性的发展和保障。在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订及其策略选择上.时刻注意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反映,不断改进高等教育的有关政策,取得人民群众的认同、支持和拥护.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三。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体现。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对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学校适应了这一要求,进行了全面的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选择更为灵活的办学和管理政策,主动调整专业和学科,实行教师和人才流动的制度,使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互相促进、互相支持。

第四.强调高等教育的公益性,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强化高等教育的政府责任,坚持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经费为辅筹措高等学校经费的模式.为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和全面改革提供了经费投入基础。事实表明,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和制度环境下。试图更多依靠社会力量、通过“产业化”,甚至依靠收费、捐赠等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是不能满足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对于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需求的,也是不能完成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任务和目标,甚至有可能引发更多的批评意见和新的社会矛盾。

第五.加强高等教育法治建设,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制度核心。改革开放以来制定的七部教育法律除义务教育法外,均涉及到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高等教育法作为专门的高等教育法律,对高等教育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法律总结。事实表明,制定和实施高等教育法律法规,推进高等学校依法治校,不仅是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外部发展的需要,更是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内部发展的需要;不仅是高等教育领域依法行政的需要,更是维护公民接受高等教育权利和保护学校、教师、学生合法权益的需要。

当前.国际竞争越来越呈现出知识竞争、人才竞争、教育竞争的特点,高等学校成为社会组织和法律主体.高等教育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显。高等教育新的改革和发展,对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对于加快促进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教育领域本身来说,高等教育对于整个教育事业的引领作用越来越明显,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都要求高等教育提出新的发展和改革思路,以进一步支持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和科学发展。这不仅是外部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改革提出的内在要求。面对21世纪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规律;紧密结合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适应人民群众的需要:精心制定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战略和政策措施,大幅度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在发展方向上,要坚持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导向。总的来说,高等教育要把力量集中到质量提高和内部建设上来。2007年,我国高等教育本专科和研究生计划招生已逾600万人。今后,即使高等学校招生增长数为零,每年招生也在600万人以上。因此.每一所高等学校都要按照十七大提出的“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的要求,重视内部建设和内涵发展,采取措施.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在发展路径上,以加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为重点。我国要实现长时期持续健康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必须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执着的努力,加快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步伐。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集中国家力量,加大投入.促进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的发展。

在发展机制上,要注重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构建高等学校可持续发展良性机制。目前一些高校仍注重在数量上发展,注重规格升级,注重更改校名。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高等学校仍然在不断的发展、改革、调整和转型之中,另一方面也说明高等学校内部尚未完全建立良性的、以质量提高为主的机制。为了防止和限制过度的外延式发展,不仅需要必要的管理和限制,更需要通过制度建设,促使高等学校产生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机制,推进高等学校的健康发展。

在人才培养上,以培养创新思想为主导.形成创新机制,培养创新人才。人才是竞争力,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是国家创新力的培养。高等学校最为主要的功能是培养创新人才。首先要创新教育观念。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把创新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理念,把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学校工作的主要内容。第二,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用创新的方法培养人才,不能简单地用循规蹈矩的方法培养,不能以行政干部的标准衡量和培养人才,对人才不能求全责备。不仅在培养中要特别注意创新,在使用上更要有特殊机制。要大胆把人才放到实践中、放到科学技术、教育教学业务岗位上去培养。第三,要培养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中以能否创新为第一标准.以创新能力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考核指标,不断推动高等学校的理论创新、知识创新、教育教学创新、管理创新,以创新促使高等学校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第四.要在高等学校中建设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和氛围。尊重学术自由,营造宽松环境,调动学术创新的积极性。

在改革内容上,着重处理好政府依法管理与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的关系。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高等学校的管理和投入上的职责权限,加强地方政府对于地方高校的管理、投入职责和政策指导;逐渐调整全国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优化高等学校整体布局结构;改进高校自主权和政府行政权之间的关系,规范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高等学校主管部门与高等学校的管理职责权限,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深化高等学校内部体制改革.加大推进依法治校的力度,进一步推动高等学校制度建设.促进高等学校形成法律治理结构。高等学校和政府部门要制定和实施高等学校章程,通过学校章程具体界定行政管理的边界。学校内的不同群体利益的确定及其矛盾的解决,也应当通过学校章程的制定实施得到很好解决;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学校的领导管理体制,健全高等学校的决策、议事、监督机制,发挥教授在治学中的主导作用,保障教职和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利。同时加强对于高等学校的法律监督。

在投入体制上,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高等学校的投入特别是公办高等学校的投入,是当前制约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和质量提高的重要问题。今后要按照《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的要求规定,毫不动摇地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进一步明确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各自的经费投入责任,明确社会、家庭和学生的投入分担责任,出台社会组织、公民个人支持高等教育的有关经济政策和优惠办法。在组织功能上,明确赋予高等学校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强化高等学校的综合研究力量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力量,对于世界形势发展、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现象阐述自己的观点,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理论体系和文化解释体系,努力掌握当代文化发展和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同时,促进大学文化发展,倡导大学精神确立,形成高等学校良好的思想政治和文化建设氛围.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和创新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篇十五

为认真学习贯彻《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现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学习宣传计划。

一、学习意义。

《实施办法》的颁布施行,是我省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重要的里程碑。新修订的《实施办法》以现行的《义务教育法》为依据,根据国家和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结合我省义务教育工作实践,对原实施办法作了重大修订。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好这部法规,对于全面落实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教,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学习任务。

1。全面了解《实施办法》出台的背景和过程。

2。把握《实施办法》的亮点和重点。

3。准确领会《实施办法》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

三、学习要求。

1。将学习宣传贯彻我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

2。将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我市教育规划纲要结合起来。

3。将学习活动纳入“六五”普法学习规划内容之一。

4。将学习宣传活动和提高学校依法治校,教师依法执教水平结合起来。

5。将学习活动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改进“三风”,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结合起来。

四、组织领导。

1。成立《实施办法》学习宣传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2。下设办公室:

主任:

成员:

《实施办法》学习宣传领导小组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同时将有效地组织和领导活动全过程,确保此次活动扎实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

五、学习安排。

1。抓好宣传动员。

撰写学习宣传计划,召开《实施办法》宣传动员大会,以宣传《实施办法》为主要内容,开辟橱窗、出专栏、设网页、挂条幅、印《实施办法》等,营造人人学《实施办法》的'浓厚学习宣传氛围。

2。抓实学习。

此次学习活动采取集中与分散学习,报告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全体教师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在融会贯通上下功夫,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3。抓严学习验收。

(1)教师撰写学习体会文章。

(2)更换橱窗组织教师学习优秀学习体会。

(3)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实施办法》学习测试。

(4)通过学习宣传系列活动,牢固树立“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做人民满意的教师”的思想,树形象教师言行检点,展风采遵守职业操守,做表率严守规章制度,讲团结不内讧不折腾。

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篇十六

为进一步落实《20--年斗门区开展禁毒集中宣传教育活动方案》(斗禁毒委[2--]3号)、《斗门区教育系统“创建无毒学校”实施方案》(斗教【____】53号)和《斗门区中小学开展禁毒教育专题活动方案》(斗教德【----】3号)精神,提高中小学生对毒品的抵御能力,让全区师生能够“远离毒品,关爱生命”。经研究,决定在全区中小学开展“关爱生命,远离毒品,共创美好人生”禁毒签名誓师活动。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禁毒法》,以“关爱生命,远离毒品,共创美好人生”为主题,通过开展签名誓师教育活动,使每位师生接受一次深刻的禁毒教育,充分认识毒品的危害,真正做到“热爱生命,远离毒品”,人人知毒、恨毒,自觉防毒、拒毒,提高对毒品的抵御能力。

二、禁毒签名誓师活动主题:关爱生命,远离毒品,共创美好人生。

三、领导机构。

组长:(区长助理、区教育局局长)。

副组长:(区教育局副局长)。

组员:各镇教育组组长、直属学校校长。

四、活动会场安排:区教育局在区三职校设主会场(邀请区、局有关领导参加),分会场在全区中小学校,由各中小学负责组织实施。

五、活动时间安排:--年6月25日下午。

六、活动要求:

1、各校要高度重视这次教育活动,加强领导,严密组织,制定相应活动方案,确保誓师签名活动顺利进行。

2、小学可根据情况安排四——六年级学生及全体教师参加,中学全体师生参加。

3、宣誓前,各校领导对这次禁毒宣誓签名活动作好宣传动员,明确意义。

4、宣誓后,全体师生由校长带头在书写有“关爱生命,远离毒品,共创美好人生”的横幅标语上庄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

5、通过这次活动,要使全体师生进一步明白“毒品不绝,家无宁日,国无宁日;禁绝毒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深刻道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