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林业调查报告的应用(模板17篇)

林业调查报告的应用(模板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3-01 07:17:03
林业调查报告的应用(模板17篇)
时间:2024-03-01 07:17:03     小编:MJ笔神

报告可以起到总结、分析、预测和决策等作用。报告的撰写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和连贯性,避免信息的重复和冗余。以下是一些成功的报告案例,供大家学习和借鉴。

林业调查报告的应用篇一

电子商务,简称ec是指通过使用互联网等电子工具(这些工具包括电报、电话、广播、电视、传真、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等)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商务贸易活动。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所进行的各种商务活动,包括商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广告商、消费者、中介商等有关各方行为的总和。

(二)电子商务实质。

电子商务的前提是企业或网站的信息化和商务电子化。企业的信息化是指企业经营各个环节的信息化过程,而商务电子化是指商务交易方式的电子化。第一,电子商务的实质其实是企业经营各个环节的信息化过程,并且不是简单的将过去的工作流程和规范信息化,而且是以新的手段和条件面对旧有的流程进行变革的过程。第二,电子商务的本质不是电子技术而是商务手段。简单的说上午手段就是做生意。

我做了有关电子商务的一个调查问卷,得到我的调查数据。这次的调查,我主要针对有一定购买能力人群的调查,他们有能力购买较为贵重的商品以及进行投资,对适合在网上销售的满足精神需要的产品具有更多需求,其预期收入也相对较高,因此他们对电子商务了解后,使用它的可能性很大,有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

(一)用户不打算使用电子商务调查表。

根据调查显示大家对电子商务的安全真实性和商品的质量问题还存在着部分疑惑,她们相比较更乐意去购买真实可见或得到销售者保证的东西。而快递和售后问题也紧随其后,大家担心购买商品被快递人员破损又得不到合理赔偿。她们害怕处于“有理却不知向谁诉说”的状态。

(二)用户网购最主要原因图表分析。

根据图表显示大部分人都被它的价格便宜所吸引,谁不想用更少的钱买到一样品质的商品呢。它的节省时间,足不出户也是一个独特点,当今社会时间对我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家都在追求用更少的时间做更多有意义的事。网上的商品购买平台比较多,所以不用再担心供不应求的状态。

大多数人还是很乐意使用电子商务的,他的方便快捷,价格低廉都深深吸引着消费者,也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电子商务进行投资、期货买卖、炒外汇以挣取更高的利益。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大家增加了对它的好奇心,在短速时间冲进大家视野。

(一)国内电子商务基础环境现状。

无论是b2b电子商务,还是b2c电子商务都是以完善的通信网络为基础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建成具有世界水平的通信网络,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截止20__年6月底,全国的光缆长度达196.5万公里;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99亿户,电话普及率30.22线/百人,主线普及率15.65线/百人;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76亿户,普及率13.86部/百人;全国85%的行政村通了电话;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网规模和用户数分别居于世界第二位和第一位;我国上网计算机1613万台,上网用户数达到4580万户,国内网上中文站点达到29.3万个,互联网国际出入口总带宽达到10567.5mb。

(二)我国电子商务安全认证体系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已建成了一些领域及区域的电子商务认证机构,为保障电子商务健康发展,初步提供了一个安全、实用、高效的电子商务环境。目前,全国约有30多个ca认证中心,其中领域性安全认证中心有:金融认证中心(cfca)、中国电信的ctca和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开发的"商业电子信息安全认证系统"等;区域性认证机构主要有:上海、北京、天津、湖北、海南、广东和山东的ca认证中心等。另外,我国也有部分企业建立了商业性电子商务认证机构,如天威诚信、海基业、盛润等公司。

(三)我国电子商务支付体系发展现状。

电子支付是电子商务的关键环节,而电子支付是以银行提供网络银行业务为前提的。近几年我国银行业纷纷开办网络银行业务。我国网上银行基础建设发展也非常迅速,电子金融结算系统连接着600多个地面卫星小站和1000多个收发站,覆盖了全国所有的地级城市和1000多个县。

(一)安全问题。

伴随电子商务应用的深入,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还是大部分企业不能利用网络手段直接签署合同。对具备条件的交易来看,缺少相应的法律法规是制约电子交易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电子签章法\\电子合同法、跨国电子签章的交叉ca认证等问题。对于b-to-c而言,出现的纠纷比较多的是在货物的配送环节。消费者的投诉也反映了社会对电子商务规范化发展的呼声。还有很多消费者因为担心个人数据得不到保护而不敢用信用卡在网上支付,这也反映出我们在个人数据保护方面还有待立法和加强管理。电子商务的运作,涉及多方面的安全问题,资金安全、信息安全、货物安全、商业秘密等等。安全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电子商务的实现就是一句空话。

许多用户不愿进行网上交易,也是因为对网上交易的安全性可靠性持怀疑态度。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不仅涉及技术问题,同时也涉及管理问题和法律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组织专门力量迅速加以解决。

(二)技术问题。

技术方面的障碍主要包括可靠性、速度等方面存在多种不可靠因素。软件不可靠、线路不可靠、系统不可靠等。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也可能对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如服务器、网卡、总线等跟不上千兆以太网的发展步伐,主存储器和超高速缓存也需要相应的匹配等。

(三)资金流通方式的落后。

在我国这样一个拥有16亿人口的大国,银行卡的利用率十分低下,即使在一些大中城市,银行卡的应用也不是十分普遍。电子商务如果不能最终面对个人和家庭服务的话,是没有发展前途的。目前,一些国家广泛采用信用卡和电子支付的方式付帐,原来是一种刺激消费的行为。银行卡使用的不普遍,本身就是一种资金流通方式落后的表现。电子商务要在中国实现,必须使现今的资金流通方式得到真正改善,让更多的人习惯电子支付,培养更多的电子消费人群。

林业调查报告的应用篇二

林业既是承担生产物质产品、文化产品、生态产品三大产品,又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大效益的重要部门。林业的两大属性、三大效益,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协调好,关键要建设好林业两大体系。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是林业建设的一鸟两翼,缺了哪一个,林业都飞不高、飞不远,都是残缺不全的林业,都是“小林业”。当前,一是从我市林业发展自然经济条件和现状出发,按照生态规律进行林业生产,建立一个多功能、高效益、结构完整、功能完备、点线面相结合的林业生态体系。二是加强引导和宏观调控,优化森林资源配置和林业产业结构,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类型多样、资源节约、效益良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

一是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深化林业发展内涵。我市林业用地面积占国土面积15.8,相当于耕地面积的一半,充分利用好山地和森林资源,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推进我市新农村建设必须大力发展林业,必须加速村庄、“四旁”、丘陵岗地、隙地绿化及农田林网建设。必须加快林业迹地的更新造林步伐,建立造林、采伐、更新造林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按照我市新农村建设规划,到20xx年,全市村庄绿化覆盖率要达到45以上,集镇绿化覆盖率达到25以上,实现“村庄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岗坡林果化、庭院花园化”的目标,林业部门任重而道远。二是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提高林业建设成效。坚持项目带动战略,一是要尽快建立和完善项目编报制度和项目库的储备工作。二是加大跑省跑部的力度,争取更多的林业项目落户我市。三是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吸引社会和企业投资林业项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重点实施长江__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重点公益林工程,绿色长廊工程及农田林网建设项目,速生丰产林建设项目等十个方面重点项目。三是以新型产业为抓手,延伸林业产业链条。一是要加强林工企业的发展。按照“工业强市”的战略部署,重点建设以杨树、松类、栎类、竹类等为主的、周期短、高密度的工业原料林和速生丰产林。二是积极发展苗木花卉业。按照“东向发展”的战略要求,以国有和私营苗圃为龙头,加大苗木花卉基地建设,争取5年内苗木花卉业产值翻一番。三是加快森林旅游观光业发展。呼应我市滨湖旅游城市的发展定位,组建森林旅游协会,加强宣传,优化服务,发展观光林业、休憩林业,构建森林旅游业发展平台。在全市现有5个森林公园的基础上,争取使一批林场成为新的森林公园。四是建立能源林基地。适应我国能源紧张的新形势,依托国风集团等企业,结合我市自然地理条件,逐步建立黄连木等树木的能源林基地。

一是实行林业分类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按照主要用途的不同,将林业区分为公益林业和商品林业两大类,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政策措施。深化国有林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建立权责利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森林资源管理体制。二是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林地、林木“三权”政策,稳定所有权,放活使用权和经营权,调动民营资本投入非公有制林业的积极性。加快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完善林业产权制度,确保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目标。三是推行林木采伐制度改革。对公益林、商品林分别实行不同的采伐政策,管住一块,放活一块。放宽对商品林采伐的限制,实行采伐限额单列,打破制约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瓶颈。

一是森林资产评估机制。以县级以上林业部门为依托,建立专门的森林资产评估机构。在此基础上,规定今后所有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流转必须经森林资产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后方可进行。二是林权流转机制。鼓励和引导林木、林地所有权、使用权通过拍卖、租赁、承包等形式规范、有序地流转。三是融投资机制。协调银行、财政等部门对非公有制林业融投资问题进行研究,制定相应的办法,允许以山林权证抵押贷款,解决非公有制林业融资贷款难的问题。

一是健全林业科技推广网络。加强林业科技工作,充实林业技术力量,加强林业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推广网络,加强市、县、乡三级林业科技队伍建设。二是建立森林防火网络。始终绷紧森林防火这根弦不放松,逐步建立起反应迅速、处置果断、报告及时、信息畅通的森林防火网络。三是建立森林资源监测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网络。推进林业行政执法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一支文明、严格、公正、高效的林业执法队伍,提高森林资源监测和保护水平。

林业调查报告的应用篇三

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17.3。林业用地面积219万亩,按地类划分:有林地167万亩,疏林地1.8万亩,灌木林地4.2万亩,未成林造林地17.7万亩,苗圃地0.5万亩,无林地27.8万亩(其中宜林地16.6万亩)。另外林网、四旁树木折算面积70万亩。按林种划分:用材林87.4万亩,防护林60.3万亩,经济林10.8万亩,薪炭林2.4万亩,特用林0.5万亩,竹林5.6万亩。

全市现有国有林场10个,总经营面积16.3万亩,在职职工人数633人,离退休职工人数334人。全市现有国有苗圃4家,职工总数227人,总经营面积2400亩。全市现有森林公园5家,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4家,省级森林公园1家,总经营面积10.3万亩,20xx年森林旅游收入537万元。

全市20xx年林业产业总产值7.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5.2亿元,第二产业2.3亿元,第三产业0.1亿元。

从目前来看,我市林业存在的问题矛盾与可持续发展要求差距较大,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我市森林资源总量在全省属于中等位次,但总体上偏小,人均森林面积仅0.36亩。森林覆盖率低于全国近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9个多百分点。在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需求不断增长的`双重压力下,森林资源面临着保护与治理、开源与节流的双重矛盾。

我市的森林以中、幼林为主,缺乏集约化经营,经济效益低下,林业总产值占gdp不足3。有些经营者采取自然放任的粗放经营方式,“靠天长树,自然成材”的做法较为普遍,林地的直接经济效益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国有场圃经济效益大都较低,有的非常困难。

全市林区人口众多,密度大,成分复杂,群众森林防火意识普遍较弱,野外用火点多且分散,火源管理难度非常大森林防火交通车辆、扑火工具老化,故障率高,装备水平难以适应森林防火的实际需要。

林木流转过程存在着随意性,流转程序还不够成熟。林业经营机制不活,市场潜力得不到有效发挥,吸引社会资源能力弱,林业投融资渠道狭窄。此外,少数经营商在林木采伐与林地占用上未履行报批手续。

林业内部的一二三产业不能协调发展,一产林木生产比重大,二、三产业林产品加工服务比重较小。产业基础薄弱,由于林产品加工企业多而散,小而全,没能形成特色产业或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少,牵动力小。林业科技含量低,我市木材及其它林产品以销售原材料为主,精深加工很少,产品转化能力弱,资源消耗量大,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明显。

主要表现在“四难”:森林资产评估难。在林地、林权流转方面缺乏权威的森林资产评估和转让中介机构,使流转基本上处于无序状态,很难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相关信息传递难。实际工作中缺少为投资者了解和掌握林业政策、市场信息的平台。林业实用技术与投资者衔接难。林业开发者多以高投入、高产出为经营理念,传统的粗放式、经验式的技术服务已很难满足投资者的需求。合法权益维护难。一些地方还存在着“山绿了,眼红了”的现象,承包造林合同得不到充分落实,非公有制林业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林业调查报告的应用篇四

抗日战争时期,缅甸战场是中国和太平洋两大抗日主战场的战略结合部,又是东南亚战场的主要作战地区。中国军队曾两次进入缅甸,展开对日作战。不仅有力地支援了盟军在中、印、缅战场的对日作战,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运输线,提高了中国正面战场的战争能量,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崩溃,而且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大长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在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祖国。

文献研究法: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相关信息。

(一)准备阶段。

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任务和方案进行实际操作。

2月20日。邀请指导老师参加,全体组员参加,首先对研究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根据成员的'自身情况进行分工并制定一套良好的实施方案。

(二)实施阶段。

2月21——22日。到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成员通过网络调查相关资料,了解相关信息。最后资料汇总制定调查问卷设置采访问题,对问卷调查和实际采访做好准备,并印制调查问卷。

2月23日——24日。

1、到涪陵易家坝广场、新世纪商场发放调查问卷。

2、负责采访的同学深入大众采访,根据设置的采访问题对一部分市民进行实际采访。捕捉真实信息并随时记录采访的信息。

3、当天由组长从小组成员处将填好的问卷和采访途中记录的信息资料进行初步整理。

2月25日——26。

日由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和总结之后讨论登出结论,并由组长记录。

2月27日组长将讨论结果撰写成结题报告,交指导老师检查。

1、回收到调查问卷256份,有效问卷223份。

2、查阅文件资料,了解到国家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同时了解到了涪陵市民的一些,健康锻炼方式,了解了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对体育锻炼的影响。

3、对受访人得到的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抗日战争时期,缅甸战场是中国和太平洋两大抗日主战场的战略结合部,又是东南亚战场的主要作战地区。中国军队曾两次进入缅甸,展开对日作战。不仅有力地支援了盟军在中、印、缅战场的对日作战,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运输线,提高了中国正面战场的战争能量,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崩溃,而且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大长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在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祖国。

对调查问卷分析,发现大多数人在公共场所锻炼,因此我们希望政府多建设公园等利于锻炼的场所,并多组织活动为像学生、老师这类工作的人参与体育锻炼。

林业调查报告的应用篇五

十六大明确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是我国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林业建设中最具活力和潜力具大的产业。面对新的形势,西昌市非公有制林业已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新增长点,成为林业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多元化投资林业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出一大批非公有制发展林业产业的先进典型。

深化服务,促进发展。西昌市从转变部门作风入手,发挥自身优势,搞好专业服务,推进以非公有制林业建设为重点的林产业发展。2.1掌握国家的林业政策积极引导发展。市委、政府积极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深入基层搞调研,制定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和鼓励广大农民、机关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投资,承包荒山植树造林,实行谁造林、谁投资、谁受益的多种形式,土地承包,“四荒”的拍卖,林木林地有偿转让等效政策。非公有制造林投资实体以个体户、联户、合股、企业造林,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造林积极性,激励几百户造林大户迈向荒山,闯进林海。

2.2搞好资金服务。为解决造林业主发展林产业资金周转问题,林业局积极争取世行贷款、农行贷款、协调市财政、农村信用社优先为造林大户提供一定资金保障。改变过去依赖国家出钱造林转为多渠道集资造林,缓解了造林资金不足问题。

2.3确权发证落实林地产权。市人民政府为非公有制造林户造林质量达标后发放“林权证”,使投资造林者具有法律保证,群众防开手脚大胆开发。

2.4搞好技术服务,为确保造林质量。林业局实行局级干部和科股级负责人分片包片责任制,并成立技术小分队到乡村、山头地块搞规划、讲技术、把好造林、育苗质量关。

2.5搞好苗木服务。以市种苗站为主体,以林业场所站苗圃为补充、个体私营苗圃为依托,协助造林实体满足种苗需求,2002年全市育苗5000万株,达到了品种纯正、标准高、质量好、价格相对合理,起到了以服务促进发展的效应。

3.1市级领导班子率先垂范。自己出钱带头,投资荒山承包植树造林,九四年至九五年市级领导干部在林业技术人员的协作下,投资造林面积达到2万亩,起到了良好的引导示范作用。

3.2积极鼓励扶持造林大户。培养支持造林主力军,做到了国家、集体、企业、个人都来维护生态、造林绿化,发展林果业,把资金投入“绿色银行”。同时改变过去造林绿化以政府为主转为非政府投资为主,林业发展从过去的粗放型转入了如今的集约型、规模型、走向了产业化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势头更强劲。如樟木箐乡农民胡孝怡造林6万亩,现林业资产近亿万元,成为全国绿化劳动模范;个体工商户苟长春把多年积累资金100万元投入植树造林5000余亩;林业职工陈大津3年自筹和贷款投资造林3000亩;西昌华宁有限责任公司投资300多万元,走养殖带动生态农业,种植优质石榴600亩,利用养殖污水和粪便作肥料,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生态效益。3.3放活机制,探索模式。西昌市放活造林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鼓励农民在交通不便的二半山民族地区发展干果,生态林和用材林、药材5万亩,对安宁河中低山培育高密度的定向速生工业原料林18万亩,利用低产田通过改造种植石榴6万亩,蚕桑3万亩,其它干果、水果、林药材等4万亩。西昌市开始实施“千株树”工程,力争在2—3年内达到户均千株树,收入超万元的目标,非公有制林业已成为我市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

4.1林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投资成本越来越大。林业是一个风险大,回报期长的产业,投资造林者直接成本明显上升,目前每亩造林投资成本一般要上百元,部分甚至要近千元资金投入,投资后3—5年才有收益。

4.2造林投资难度大、国土荒漠化不断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一边治理一边破坏现象严重。西昌是凉山彝族自制州府所在地,巨大的人口流动,特殊的干热河谷气候(干旱、火灾、自然灾害)造林地受人为活动、林地林权纠纷,都会使造林投资者血本无归。

4.3林业税费过重。现行国家的林业税费政策不适宜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如投资种植商品林所需税费有育林费、林业建设保护费、农林特产税,加贷款(借款)资金利息、土地承包(使用)费、种植、肥料、管护、采伐、运输等培育成本,造林业主还要倒亏100元左右,导致部分农户通过多种渠道借、贷来的资金无法偿还,给非公有制林业企业带来沉重的负担。

4.3放开现行人工林采伐限额指标。改变森林采伐限额与公有林同等对待,对农民非公有制林木采伐进行宏观调控,放开非公有制林业林木采伐限额,规范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农业税和育林基金征收办法;建立林业生态补偿机制,让广大林农带效益发展。

全市上下对非公有制林业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各级领导逐步把造林绿化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主题。更重要的是城乡居民要有一个处处有树木、草地、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街道整洁、空气清新、水体清洁、果木丰盛的生活。为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充分调动社会各种投资主体参与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加快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走产业一体化的路子,健康有序的发展。

林业调查报告的应用篇六

数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和工具。离开了数学,物理学几乎寸步难行。现行大学物理系的数学教材几乎囊括了所有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理论物理和实验物理都必需具备相当高深的数学知识。

理论物理中所应用的数学知识有:空间及其拓朴、映射、实分析、群论、线性代数、方阵代数、微分流形和张量、黎曼流行、李导数、李群、矢量分析、积分变换(包括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偏微分方程、复变函数、球函数、柱函数、函数、格林函数、贝塞尔函数、勒让德多项式等。

实验物理中所应用的数学知识呈主要集中在概率统计学中。包括一维、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概率分布、大数定律、中心极限定理、参数估计、极大似然法等。其中概率分布包括伯努力分布、泊松分布、伽马分布、分布、t分布、f分布等。

从上可以看出,上述数学知识对物理专业来讲,必需了解,且有的需要深入了解。比如群论、空间及拓朴、积分变换、偏微分方程、概率分布、参数估计等。工科和理科、师范类和非师范类、物理专业和非物理专业、其物理学习中所应用的数学知识也有范围和程度上的变化。工科就没有理科要求高,物理专业中所涉及的数学知识也比非物理专业所学物理课本上的数学知识丰富的多。

初等化学只是简单介绍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合成。除了相应的计算外,与数学的联系没有物理学那么紧密。高等化学需要更深入的研究物质,因此需要相应的高等数学知识为基础。下面我们就化学理论和化学实验两种课程来讨论。

化学理论中所应用的数学知识有:级数及其应用、幂级数与taylor展开式、fourier级数、forbemus方法、bessel方程、euler-maclaurh加法公式、string公式、有限差分、矩阵、一阶偏微分方程、二阶偏微分方程、常微分方程(包括一阶、二阶、线性、联立)、特殊函数(包括贝尔函数和勒让德多项式)积分变换、初步群论等。

化学实验中所应用的数学知识有:随机事件及其概率、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随机分量及其分布、大数定理、中心极限定理、参数估计等。

从上面可以看出,化学中的数学知识主要应用于计算,因此大部分是一些数学公式和方程,并没有更深一步理论推导及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的要求。所以,化学专业中数学知识的要求不高,只限于了解并会套公式而已。

计算机基础与数学联系十分紧密。当今更为火爆的网络软件开发等信息界的精英,大部分是数学出身,数学在计算机中的应用是不言而喻的。

大部分高校的计算机系所开设的数学课程几乎和数学系不相上下,无论广度,深度都达到相当水准。从事计算机软件、硬件开发不仅需要高深的数学知识为基础,而且需要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这些离开数学是不可能的。

计算机基础中所应用的数学知识主要有:数理逻辑、图论、数据处理、线性代数、概率分布、参数估计、群论、积分变换、微分方程、拓朴等。

计算机系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因为这在软件开发,程序设计上必不可少。笔者在调查过程中还发现许多计算机系学生辅修或自学产业数学课本,由此可见数学的重要性。

由于物理、化学、计算机基础与数学的联系十分紧密,所涉及的数学知识也十分广博,其需要的基本数学知识、基本技能都应在高中课本中出现,如:逻辑量词、矩阵的代数运算、行列式、初等积分等,为大学奠定基础的高中数学课本还应重视学生数学思想方法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在调查中也了解到许多非数学专业学习的高等数学即使是数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时都有一定的难度。这主要是高等数学的思维方式与思维方法与初等数学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中适当涉及现行高等数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并穿插相应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转载自 COOCo.NET.Cn

另外,数学知识也分为理论型和应用型,理论型的.数学学习着重培养思维能力和思考方法。所涉及的数学知识较深,实用型的数学学习着重培养形象思维、空间想象及联想。所涉及的数学知识较浅。理论型的数学知识在其它学科中应用的较为广泛。高中数学内容也可适当加入相关内容。

林业调查报告的应用篇七

企业管理是一个老话题,但管理如何细化,制度如何硬化,手段如何强化,长期以来却没有解决好。烟台汽车制造厂几年来通过运用计算机网络和统一的财务软件,积极探索企业内部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一体化管理,活化了资金,加强了监控,促进了企业管理的深化、细化和硬化,其经验值得借鉴。

烟台汽车制造厂是一个拥有2600名职工、3.2亿元资产的中型企业,主要生产轻型汽车、农用运输车和拖拉机。1993年以来,该厂产品销售收入虽然逐年增加,但经济效益却大幅下滑,生产经营日趋困难。面对日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企业感到原有经验式的管理模式、落后的管理手段和不透明的信息反馈机制已非常不适应新的形势,迫切需要应用现代计算机网络和统一的财务软件进行管理创新。

一是成本的核算与控制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进行管理。由于汽车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繁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以往靠会计人员手工劳动,连续几天几夜工作也只能算出大概的综合成本,难以及时准确地制定出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价格。企业曾多次出现新产品投产后,才发现新产品的设计成本过高,价格无法为市场接受而被迫停产的情况。

二是资金的核算与管理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进行控制。该厂销售环节占用的资金余额上亿元,大多以发出商品的形态存放在全国各地的430多个经销商处,企业难以及时、准确掌握各销售点上的存货变动情况,账物不符、账账不符的问题时有发生,应收账款居高不下,坏账风险难以防范。1995年该厂曾组织十多名会计人员历时一年,与各经销商核对发出商品和应收账款,发现企业本身的账簿记录差错1100多笔,仅发出商品的潜亏损失即达数百万元之多。在储备资金的管理中,传统的手工操作只能提供库存材料、备件的账面价值总量,但具体材料、备件的存放时间、库存数量却不掌握,致使存货超储、积压、损坏等情况非常严重。企业盘点时曾发现仓库中的三角带可满足企业10余年的生产需要。

三是薄弱的基础管理迫切要求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强化。从企业内部看,基础数据缺乏,材料消耗定额、工时消耗定额不准,谈不上实施精细生产,挖潜降耗,也无法对生产车间、销售部门、采购部门和仓储部门实施科学的考核。特别是财务信息滞后于物流信息和市场变化信息,再加上数据常常失真,决策者难以及时了解掌握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和内部各种资源的配置情况迅速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

四是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迫切需要利用计算机手段进行硬化。过去规章制度只是挂在墙上,写在本中,缺乏强有力的手段来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有章不循、有章难循的弊端难以克服,道德风险无法控制,科学规范的管理程序难以硬化。

1996年以来,该厂针对采购、仓储、生产、销售等环节信息不明、账目不清等突出问题,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以成本控制为重点,联合山东浪潮国强软件公司,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后投资两百余万元开发了“烟台汽车制造厂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基于一台主服务器,在各个车间、仓库及生产、供应、销售、财务等各有关处室设立了46个工作站,将各子系统通过财务管理子系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做到了“信息集成、过程集成、功能集成”,实现了财务系统与销售、供应、生产等系统的数据共享,为企业提高财务资金管理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财务管理子系统建立了统一的计算机平台,变多级核算为一级核算,一张原始凭证(销货发票、购货发票、入库单、领料单等)一次录入,仓库、车间、厂部的业务核算、统计核算、会计核算、凭证的制作、打印、各明细账、总账的登记全部由计算机一次自动完成,可以灵活地查询、统计和打印账表。

销售管理子系统与金税系统连接,利用金税系统录入和打印销售发票后,自动转入销售管理子系统,自动编制销售凭证,自动登记财务的产品销售、发出商品、应收账款、应交税金等账簿。同时可进行账龄分析和坏账估计,实现了销售业务管理与核算一体化。

采购管理子系统对采购订单、采购到货以及入库状况进行全过程管理,为采购部门和财务部门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自动完成对各种应付账款的登记、冲销以及应付账款动态变化状况。另外,该子系统还可以进行材料采购成本的考核与监督,非合同供应商、超过合同的采购价,软件系统可以自动警告,要求审核。

仓储管理子系统通过对各种存货的收、发、存业务进行核算,及时准确地掌握每件存货的耗用情况,把各类存货成本归集到各成本项目和成本对象上,为企业的成本核算提供基础数据,并动态反映存货资金的增减变动情况。

生产计划子系统根据生产计划和上月末实际库存情况,软件系统能按照装配物料清单计算物料的毛需求和净需求,自动运算出零部件采购计划、自制件的生产计划,将设计、工艺、生产制造并行交叉进行管理,实现了各种物流、业务流自始至终连贯起来的全过程管理。

林业调查报告的应用篇八

20xx.05.08――05.10。

1、列出调查项目。

2、问卷调查实施者。

3、调查对象:院校学生。

4、调查方法:一部分当面问询所设计问题。一部分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进行调查。

5、资料的处理统计。

(一)、对于问题一“你了解应用文写作吗?”的回答如下。

由图表不难看出多数同学对应用文写作是了解的,但也有少部分同学不了解应用文写作。

1、有50%的同学了解应用文写作的部分知识。

2、有20%的同学表示学习过相关知识。

3、有20%的同学表示不了解应用文写作,但有兴趣学习相关知识。

4、有10%的同学不太了解什么是应用文写作。

(二)、对于问题二“你觉得学习应用文写作对自己有帮助吗?”的由图表可以看出认为应用文写作有用的同学占大多数,只有少数同学不知道是否有用。

1、有40%的同学认为对自己未来从事文秘工作,应用文写作的学习是必须的。

2、有30%的同学认为应该现认真学习应用文写作,认为学习应用文写作很有用。

3、有20%的同学表示学习应用文写作未来可能对自己有帮助。

4、有10%的同学表示学习应用文写作没用或不知道有什么用途。

(三)、对于问题三“你是否想要系统的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回答。

由图表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愿意系统的学习应用文写作,认为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

1、有60%的同学表示愿意学习应用文写作。

2、有20%的同学表示学习过应用文写作,不必进行系统的学习。

3、有10%的同学表示等自己有时间了愿意进行系统的学习。

4、有10%的同学表示学了没用,不愿意学习。

(四)、对于问题四“在学习应用文写作的.过程中你会注重哪些方面?”

由图表可以看出有40%的同学表示会注重学习“行政公文”部分。有30%的同学表示会注重学习论文的写作。有20%的同学表示会注重学习议论文的写作。有10%的同学表示注重学习全部内容。

1、有40%的同学表示会注重学习“行政公文”部分。

2、有30%的同学表示会注重学习论文的写作。

3、有20%的同学表示会注重学习议论文的写作。

4、有10%的同学表示会注重学习全部内容。

(五)、对于问题五“你会如何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回答如下。

由图表可以看出多数同学愿意跟着老师学习,也有少数同学选择自学。

1、有70%的同学表示会跟着老师的脚步学习。

2、有20%的同学表示会通过自学完善自己对应用文写作的学习。

3、有10%的同学表示通过平时练习学习应用文写作。

4、有0%的同学表示不愿学习应用文写作。

林业调查报告的应用篇九

近期,由于暴雨天气频发,我县林业生产受到了极大损失,为全面掌握我县暴雨灾害林业生产损失情况,更好地做好灾后林业生产项目重建,根据《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关于收集我市暴雨灾害林业生产受灾情况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我县暴雨灾害实情,我局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于2012年7月21日-9月15日全面开展了暴雨灾害林业生产项目损失情况的调查工作,现将调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县18个乡镇林业生产项目实施的行政村社。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是我局组织林业技术人员联合各乡镇、村具体负责人逐个逐小班林地进行实地查看、登记、拍图等全面调查。

二、调查基本情况。

自20xx年县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和天保工程等林业项目以来,县在乡大力发动农户以生态林为主,经济林发展经济产业造林,造林树种主要以竹类、香樟、红椿、柑橘、李子、梨为主,经过12年的发展,的'林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从林业中获得的收入也从单一变成双收入,而且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俗称的“百竹海”、“橙花岛”、“南屏山”等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游客。的森林覆盖率由20xx年26%到20xx年达到了36.54%。但由于近两年来气候变化多端,对林业生产还是造成了一定损失,20xx年极度干旱,20xx年又遭受了极度频发的暴雨袭击,对全县林业生产项目造成了一定损失。

三、调查结果。

经过为期近两个月的灾情调查,县林业生产项目受灾严重的乡镇主要有镇、镇、镇、乡、镇、镇、镇共7乡镇,受灾面积共计3044亩,成灾面积共计1275亩,其中:天保公益林受灾面积1851亩,成灾面积784亩;退耕还林受灾面积1043亩,成灾面积471亩;珍稀树种基地建设受灾150亩,成灾面积20亩。

林业调查报告的应用篇十

为了进一步了解国家林权制度改革后家乡的林业发展情况,深入分析我国林业制度改革利弊,探究新农村建设新思路,笔者于8月20日跟随沂水县林业局专业技术人员及各乡镇林业站长参加了2010年沂水县生态林场自查验收培训会,并走访各乡镇获取了本年沂水县林业情况的第一手资料。

今年以来,本县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加快生态林场建设步伐,以提高森林覆盖率和造林绿化水平,优化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为目标;以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为工作重点;以提高林业的生态、社会、文化和经济四大效益为核心,坚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绿化、林场化管理、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规范化保护为总出发点。全县上下齐心协力,抓住造林黄金时机,大干快干,努力培植森林资源,不断丰富森林景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构建起了全县森林生态旅游大格局。

沂水县以生态林场建设、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城区周边山体绿化、杨树丰产林、全县荒山绿化为总抓手开展营林生产。立足实际,坚持植树造林不动摇的指导思想,完成了上半年的林业生产任务。截止目前,全县已完成营林面积10.1万亩,其中荒山造林6万余亩,杨树丰产林4万亩,林下经济35万平方米,完成城区周边山体规划面积1.4万亩。今年春季,局领导班子会同各乡镇党委、政府领导同志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科学规划,实现了以基地建设为中心,以点、线、片、带栽植相结合的栽植格局,大力实施了四大杨树丰产林建设工程(绿色通道工程、沿河围库工程、城乡绿化工程、农田林网工程),目前,4万亩速生丰产林建设工程已全部完成。

同时,沂水县超额完成了荒山造林任务。目前,全县荒山造林完成了6万余亩。今年该县按照因地制宜,山、水、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方针,根据荒山绿化规划及生态林场建设规划,县林业部门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宜林荒山和生态林场建设地进行了统一科学规划。所有工程造林点全部经过公开竞标,运用专业造林队开展工程造林。今年乡镇自行造林4000亩,也全部按照工程造林的标准进行实施。

今年沂水县还完成了30万平方米林下经济建设。为进一步提高林地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该县狠抓了林下经济的发展,重点推广发展了食用大球盖菇、双孢菇、平菇、杏孢菇、黑木耳等菌类;蚂蚱、金蝉等特色昆虫;鸡、鸭、鹅等林下禽类养殖为主流的林下经济产业。

在笔者跟随林业局工作人员进行下乡调查时,了解到局组织局班子成员、包乡镇林改人员在工作中施行责任到人的工作制度,保证分管领导对工作的全面部署。要求检查工作人员采取“听、查、看、访”的方式,对我县的林改工作进行认真、细致、全面的检查。

听:听取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行政村以书面材料形式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查:一查乡(镇)、村两级林改机构、人员、经费、工作责任是否落实;二查乡镇、村集体林改摸底调查资料是否齐全、完整,真实可靠;三查乡镇、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是否真正通过集体讨论,是否有会议记录;村级林改实施方案是否有请示、有批复,是否做到程序、内容、方法、结果四公开,各项工作措施是否落实到位。

看:主要查看宣传、组织、发动是否深入、到位,宣传标语等是否落实,宣传资料是否规范、是否把林改政策真正宣传给群众;村组会议、林改方案是否达到两个2/3标准要求,工作程序是否规范;林权档案资料收集是否齐全、规范。

访:查访各乡镇、村领导是否真正重视林改工作,实地走访林农,核实林改政策宣传是否到位、林农是否清楚相关林改政策;对本村林改实施方案是否满意;走访群众在林地勘界中是否做到到场签字,是否做到勘界张榜公示;是否存留影像资料;乡(镇)、村干部是否存在违纪违规行为等。

工作中,该县主要做好了以下几项保障工作:

一是坚持科学规划。在实地察看地形地貌,听取各方建议的基础上,县林业部门组成了由局班子成员带队的杨树丰产林、荒山造林、林下经济质量督导组,按照农田林网化、沟渠林带化、荒山规模化、树种优良化、结构合理化的要求对宜林荒山进行了科学规划。

二是严格技术规程,实行规范化栽植。在造林过程中,局班子成员分包乡镇到造林地点进行实地检查,做到了统一规划、统一技术要求、统一时间、统一检查验收的“四统一”工作要求。为高质量完成植树造林任务,该县严把了整地、苗木、栽植和抚育四道质量关。三是加大投入和扶持力度。在县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该县将社会自愿捐助、世行贷款项目造林资金及国家、省、市荒山绿化项目资金捆起来使用,全部用于工程造林。充足的资金保障,有力地调动和激发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搞好林业生产积极性,推动了造林绿化工作的进程。

四是严格责任奖惩机制。该县以县委办公室文件的形式将植树造林任务落实到乡镇,县政府与乡镇政府签订了责任书。严格实行了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包乡镇、乡镇党委政府领导包管理区、乡镇机关干部包村责任制。文件明确规定,对造林质量不合格的进行通报批评,不能足额兑现造林资金,视情进行罚款。对工作进展快,按标准完成目标任务的,按考核标准兑现造林资金。

林业调查报告的应用篇十一

一方面是能源的日益紧张,一方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快,太阳能在农村的应用越来越引起相关部门和农村大众的关注。太阳能清洁、安全、成本低,在农村的用途非常多,不仅仅用于生活,还可以用于生产。

大部分农民传统的观念里热水只是用来洗澡的,但是目前的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尤其是以皇明为首的行业知名品牌已经彻底转变了传统的用水习惯,将人们带入一个健康、卫生、文明的热水新时代,将热水清洁家居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洗碗、洗菜、洗衣、喂猪、喂鸡、饮牛……全方位家庭热水需求都能得以满足。

1、太阳能大棚种植,增产增收。

在大棚外南侧安装太阳能,把太阳能热水引入埋在大棚内土壤中的管道,再回到水箱形成一个闭环系统,为土壤增温,确保农作物增产增收。也可以采用太阳能温室,提高塑料大棚内或玻璃房室温来满足植物生长对温度的要求。从而,很好地解决了普通大棚被动性采热造成温度难以控制的问题。

2、太阳能养鱼,成活率高。

养鱼业对水温有很高的要求,利用太阳能产生的热水,通过管道引入温水池,可使养殖池的水温保持适中,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培育和鱼苗人工孵化及成鱼的养殖。

3、太阳能养奶牛,产奶量高。

养奶牛的热水用量很大,一般每头牛一昼夜饮水35—45公斤左右,每天饮水3—4次,水温在40℃左右。用太阳能提供的热水喂养奶牛,不仅膘肥体壮,产奶量高,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电费。尤其是奶牛挤奶前,用热水擦洗,有助于提高产奶量。

4、太阳能采暖,节能环保。

在建筑设计时,使太阳能与建筑有机结合,利用多功能建筑构件,提高房子的保温性能,再利用太阳能热水循环采暖,既不影响建筑的美观又可节省煤等能源,同时解决农居的生活热水和冬季采暖问题,一举两得。

5、搬新房、娶新娘、送嫁妆,现在流行太阳能。

新农村,新气象;搬新家、娶新娘,富裕起来的农民纷纷动手改善家里的生活条件。彩电、冰箱、摩托车、太阳能成为农民首选四大件。谁家搬新家、娶媳妇、送嫁妆,要是缺了这四大件真是觉得没面子。要说彩电、冰箱、摩托车流行可是有些年头了,可是太阳能,新近刚刚成为小康生活的新标准,谁家新盖的大瓦房上要是没有太阳能,就会觉得这新房不气派;谁家娶媳妇没有太阳能,娘家可是不愿意,谁想让自家的女儿嫁过去受罪呀;而且嫁女儿也把送太阳能当成最时髦、最光彩的嫁妆。

1、经济的热水——真正“随心所浴”;受到收入的限制,农民首先要算的还是一笔经济帐。太阳能热水器一次投资,长期受益,几乎没有运行成本,真正“随心所浴”。

2、安全的热水——放心到家;安全,始终是人们使用热水器最大的担心和顾虑。尤其是农村,往往上有老、下有小,一个大家庭居住在一起,年轻人在选择洗浴方式上一定会考虑到老人和孩子使用的方便、安全。太阳能热水器不用电,不用燃气,杜绝了传统热水器的安全隐患。

3、舒适的热水——舒心到家;太阳能热水得热量大,水量充足。农民每天都在户外劳作,累了一身臭汗,回家都渴望能洗上热水澡,这就需要有充足的热水。秋冬季节,洗澡的次数相对减少,但是刷锅、洗碗、洗衣、洗菜、做家务,喂养牲畜又正好用上热水,自由自在,呵护全家健康。

4、爱心的热水——传导您爱的暖流;装上太阳能,自己的妻子、母亲操持家务的过程变得温暖,作为丈夫、儿子把对她们的关爱落到了实处;而自己的孩子也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洗上热水澡,天天干干净净,健康又活泼。

5、富足的热水——给您更高质量的生活;热水的使用状况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家庭健康、卫生、文明的程度,更是农民生活奔小康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国农村的“热水小康”。

6、环保的热水——还您蓝天白云;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几乎不产生任何污染。“绿色热水文明”的普及,将会减少大量的常规能源造成的污染,彻底改善广大农民的生活环境。

林业调查报告的应用篇十二

为了进一步规范林权流转行为,深入贯彻执行《****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中央《决定》)及****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中央《决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河南省《实施意见》),探索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新的模式和途径,促进我省林业可持续发展,资源林政管理处组织开展了我省林权流转情况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我省林权流转的基本情况。

林权流转既是开展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主要途径,我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中央《决定》和河南省《实施意见》发布以后,围绕深化林业体制改革,林权流转势头迅猛,取得的成效明显。通过林权的合理流转,使林地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使资源配置得以优化,在一些地方出现了“资源增量、农民增收、社会增效”的“三增”局面。

(一)林权流转的主要内容。

我省林权流转的重要内容包括林木所有权流转和林地使用权流转,以及林地使用权和地上林木所有权同时流转。其中,以林地使用权的流转为主,尤以宜林荒山、荒沟、荒滩、荒丘、荒沙等宜林荒地和渠旁、路旁、沟旁、河旁等宜林四旁隙地的使用权为多。如洛宁县早在1993年就出台了《关于出让“四荒”使用权,加速“四荒”开发的决定》和《关于出让“四荒”使用权的实施细则》。1995年以后,*、*、*、*、*等地市委、市政府相继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发治理“四荒”,拍卖、承包其使用权的意见或决定,*县、*县、*县等许多县(区)也出台了相关决定或具体的实施办法。

(二)林权流转的发展过程。

我省的林权流转行为,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是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由农户承包自主经营,平原地区的农田林网和农林间作的树木,实行树随地走,作价转让给农户经营,林木所有权发生了流转;山区大面积的集体林、果园由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民接手承包,林木连同林地使用权一起发生流转。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农村土地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四荒”的开发治理,农民投资经营林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从开始承包几米的路段、河段,发展到承包经营一条路、渠或一条河段;从承包经营几亩、几十亩林地发展为买断几百亩、几千亩的荒山经营权;从小片荒山荒坡开发利用发展到以林为主的多种经营。随着林业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经营方式的不断更新,林地使用权流转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涉及面不断拓宽。《森林法》的修订、《森林法实施条例》的实施、中央《决定》的出台,使林权流转保持着持续发展的局面和良好的发展趋势。

(三)林权流转的主要形式。

1、拍卖。

拍卖是指依照有关规定对林地进行资产评估,确定底价后,举行拍卖会,由买方竞价,报价最高者中标,与卖方签订合同(协议),出资买断一定时期的林地使用权或林木所有权,并在林业部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自主经营管理,收益全部归中标人的流转形式。在拍卖过程中,允许各类投资主体跨地区、跨行业竞标购买,同等条件下本地人员优先。这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比较受群众的。且这种形式转让,一般成交价都要高于底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或集体森林资源资产的价值。

2、承包经营。

承包经营是指按照有关规定,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林地承包合同,由承包人按合同约定向发包人支付承包费用,取得林地使用权,自主进行植树造林、经营管理,收益完全归承包人所有的流转方式。承包经营中,承包方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农户、法人单位或合伙组织。承包经营是起步最早的一种林权流转方式,也是实践中应用较多的方式之一。

3、联合(合作)经营。

联合(合作)经营,是指由多个投资主体以土地使用权、林木经营权、资金、劳动力、技术等作为合作条件,从事林业生产经营,收益按比例分成的经营方式。联合(合作)经营主要是通过民主协商,以联办合作的形式进行经营管理。如鲁山县赵村乡国贝石村布朗李园艺场,经营面积1000亩,*市房产局职工王保宪以30万元资金入股,国贝石村以土地、劳动力入股,林业技术员以技术入股,建立董事会,联合经营管理。

4、林木认领托管。

所谓“林木认领托管制”是指:托管公司首先通过承包等方式取得国有或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然后面向社会吸引自然人(主要是城市市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自愿认领一定面积的林木,获得其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再由认领者将其所认领的林木委托给托管公司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经营管理至采伐的一种林权流转形式。委托方按照协议约定的价格和付款方式向托管公司交纳托管费用,托管方按照专业化水平对所托管的林木进行集约化管理,并确保林木生长量达到约定的蓄积,此种林权流转形式20*年起在我省新兴。

二、林权合理流转产生的积极效应。

(一)拓宽了林业投资渠道,增加了林业投资主体。

随着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林权流转的加速,全社会投身林业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亦随之高涨,非公有制林业形成并迅速发展,林业建设资金的打破了过去长期依靠政府的局面,林业建设主体实现了由过去单一行业建设项社会多元化参与的转变。以桐柏县为例,以来,全县非公有制林面积达18.5万亩,占全县五年来造林总面积的67%,参与经营的企业、单位、个人2452家,累计吸引投资3800余万元,占同期全县林业总投资的70%。

(二)盘活了林业资产,优化了资源配置。

在林权流转前,宜林荒地、四旁隙地等长期闲置不用,或分配给无力经营者,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土地作为生产力要素,其使用价值难以实现,形成死滞资产。同时,社会上一些闲散资金没有找到合适的投资项目,因无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林业上一些技术人员和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没有施展的空间。通过林权流转,实现了林地资源、资金、劳力、技术等各种林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活了资产,富了群众,稳定了社会,发展了林业。

(三)扩大了有林地面积,增加了森林资源的总量。

投入的增加、资源的优化组合必然地带来了资源量的增加。仅就桐柏县而言,19的有林地面积为118万亩,目前,已增加146万亩,森林活立木蓄积量从116万立方米增加到13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37.8%提高到42.1%。

(四)提高了造林质量,有效保护了资源。

俗话说:“三分造,七分管”,是说造林不易,管护更难。过去植树造林产权收益不明确,群众积极性差,造林成活率低,管护困难,“年年造林不见林”。通过林权流转,明确了产权,保证了收益,“谁造谁有”的政策落到了实处,广大林农有了实实在在的拥有感,造林护林积极性极大提高,前期造林舍得投入资金选良种、栽壮苗,高规格高质量栽植,后期管护精心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象种粮一样育林、象管田一样管林”。在自己加强管理的同时,还积极学习林业法规政策,加强了对他人毁林的防范,乱砍滥伐等现象明显减少,资源得到了较好保护。

(五)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加了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

林权的合理流转,促进了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紧密结合。经营者为了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与林业科研单位建立协作依托关系,大力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促进了林业科技进步,加快了林业科技建设步伐。如桐柏县,近五年来,共引进优良树种15个,良种接穗(芽)100万节,推广优良品种58个,应用新技术、新成果36项,造林成活率、良种率均在95%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50%以上。

(六)增加了农民收入,培育了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经济利益为驱动的非公有制林业,使经营者将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围绕市场进行生产和经营,根据市场供求信息调整产业结构和树种结构。在实现了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据对桐柏县的调查,全县依靠发展非公有林业经济脱贫致富的农户达xx余户,占全县脱贫农户总数的30%。

(七)开辟了一条就业途径,减轻了政府压力。

经营“绿色企业”,风险小,效益持久,为机关富余人员、企业下岗职工及城镇无业青年提供了就业、再就业门路,也为一些单位和企业兴办经济实体、走兴林致富开辟了新的途径。如桐柏县风扇厂下岗职工杨某,在朱庄乡购买荒山200亩,发展以板栗为主的经济林,并在林间套种中药材及牧草,每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依靠林果业摆脱了困境;义马市煤业集团下岗工人王小锋,承包荒山1000亩栽植经济林,实现再就业,被评为非公有制林业的好典型。

(八)带动了林业产业的发展,次金了区域经济进步。

通过林权流转,森林资源的增加带动了林业产业的发展,木材加工、林产品加工、花卉经营等,陆续形成一些地方的支柱产业。灵宝市农民罗眼科,从1993年起承包荒山4万亩,自筹资金1000万元,建成了目前全省最大的连片杜仲基地。他依托西北农大等院校,山上建基地,山下办工厂,实行综合开发。罗眼科的兄长罗来科承包荒山6000亩,投资150万余元,嫁接梨枣、雪枣等15万株,成立了来科枣业有限责任公司,实行种植、贮藏、销售一体化,现每年产干鲜枣10万余斤,产值达50多万元。

三、林权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有关法规政策相对滞后。

这里所说的相关法规政策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以建立具体完善的林权流转制度,规范、引导林权流转行为为内容的法规政策,二是以森林资源合理保护利用管理为内容的法规制度。

第一个方面,1985年,国家体改委、林业部颁发的《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纲要》中提出要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规定“遵照林木所有权与林地使用权一致的原则,进行林木所有权及林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提出了林权流转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治理开发农村“四荒”资源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中,要求要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实行家庭或联户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使用权等多种方式治理开发“四荒”,规定了对宜林“四荒”使用权的有偿流转。

4月29日修改后的森林法,增加了第十五条,规定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及其林地使用权、采伐迹地使用权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依法作价入股或者作为合资、合作造林、经营林木的出资、合作条件,同时指出“不得将林地改为非林地”、“除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外,其他森林、林木和其他林地使用权不得转让”。以法律的形式,对林权流转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20*年,中央《决定》中也提出:“在明确权属的基础上,国家鼓励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各种社会主体都可通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划拨等形式参与流转”。应该说林权流转已是于法有据了。但相关的配套法规政策滞后,缺乏规范具体操作的行政法规,致使林权流转中还存在着操作普遍不规范等问题。

林业调查报告的应用篇十三

摘要:为了真实地了解镇江高专(丹阳校区)学生应用文写作情况,对五个班级2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当前镇江高专学生应用文写作的状况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从总体上看,学生对应用文写作没有多大的兴趣,觉得应用文枯燥乏味。

关键词:应用文重要性写作现状建议。

(一)调查时间:20xx-x-xx――x-xx。

(二)任务安排:

1.调查表设计:张xx、

2.问卷调查实施者:高xx、沈xx。

3.调查对象:镇江高专(丹阳校区)学生。

4.调查方法:经多次修改,拟定,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及随机采访提问。问卷调查采用选择题,共调查20人,便于被调查者回答。另设两个开放性试题,便于被调查者发表见解,看法,弥补调查、调查表不足。随机采访提问主要是在校内随机采访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看法,态度,建议。

5.资料处理:原始数据采用excel,分析统计。

6、调查报告设计与写作:张xx。

调查结果分析。

对于问题一“你学习应用文感到”的回答中,5%的人认为很有兴趣,30%的人有兴趣,50%的人兴趣一般,15%的人没有兴趣。

可看出很有兴趣的仅占5%这一结果让我们感到很遗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一定要培养兴趣,有兴趣才有积极性去学。

问题二“你觉得应用文学了有用吗?”认为很有用的占了25%,认为有用的占50%,认为有一点用的占15%,认为没用的占10%,这一结果让我们感到欣慰有50%的人认为学习应用文有用。

问题三“对应用文没有兴趣的主要原因是”20%的同学认为应用文难写,20%的同学是因为不喜欢应用文老师,10%的同学认为应用文用处不大,50%的同学认为应用文枯燥乏味。

可以看出有50%的同学认为学习应用文枯燥乏味,可见,我们应该在上课的时候多提一点活跃性的话题,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同学们对应用文感兴趣。

问题四“你觉得应用写作是写作中最难的吗?”有5%的同学认为是,45%的同学认为有点难,50%的同学认为不是。这一结果表明还是有很多的同学认为应用文写作有点难,我们在课堂上多做练习,俗话说的好熟能生巧,巧能升华。

问题五“你学习应用文之后能灵活运用吗?”只有5%的同学学了之后能灵活运用,80%的同学会一点,15%的同学学了之后不能灵活运用。

可以看出我们同学在学了应用文写作之后很少能灵活运用的,有的同学只会一点。

问题六“你认为目前自己应用文写作较为欠缺的是”有25%的同学认为自己欠缺的是应用文写作基本功,20%的同学欠缺的是写作能力,25%的同欠缺的是写作的思维能力,30%的同学欠缺的是语言表达能力。从百分比上看,同学们的写作能力有待加强,课后应该多看一些课外书和应用文,以便提高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问题七“你认为学习应用文主要是为了”55%的同学认为学习应用文写作是为了培养锻炼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10%的同学认为学习应用文写作是为了应付考试,35%的同学认为学习应用文写作是因为未来职业的需要。

问题八“写应用文时自我感觉是人云亦云,不愿意云挖掘自己的想法吗?”有0%的同学经常是,45%的同学有时是,35%的同学偶尔是,20%的同学表示从来没有,从百分比中可以看出没有个同经常是,不过有45%的同学有时是,这表明我们同学在应用文写作时有惰性,不愿意挖掘自己的想法。

对于开放性试题的回答中,问题一很多同学都回答应用文写作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用到,问题二有同学说在课堂上要师生互动,还有的同学说在课堂上当堂写作。

对策与建议。

应用文是我们以后踏上工作岗位用到最多的文字格式,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它,应用文写作是专业理论、业务水平、思维方式、表达能力等各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而不仅仅是学生写作能力的体现。对于改善应用文写作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兴趣。

(1)教师方面。

师生互动。

课堂上增加讨论时间,多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在网上开辟各专题论坛,让学生有话能有地方说,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有相对的正式的课题,老师指导进行研究。

(2)学生方面。

要求我们学生要多看一些应用文,积极配合老师。课堂上积极发言,敢于表现自己的看法、观点。对于其中不明白的地方,要不耻下问,做的心中有数。

2、多练习。

(1)教师方面。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新颖的话题让同学们写,提高他们的兴趣,还可以当堂学习当堂让同学们完成练习,以便于提高学生做作业的效率。

(2)学生方面。

要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遇到不懂的要向老师请教,课后多读一些有关于应用文写作的作文,以便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的确发现许多问题,多数同学不愿写应用文,主要是同学们对应用文不感兴趣,觉得应用文写作是枯燥乏味的,还有的同学学了应用文之后不能灵活的运用,课堂上缺少师生互动,为了使同学们的写应用文写作水平得到提高,本文上述探索未曾不可一试。

林业调查报告的应用篇十四

4、调查方法:一部分当面问询所设计问题。一部分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进行调查。

5、资料的处理统计

6、调查报告设计与写作

(一)、对于问题一“你了解应用文写作吗?”的回答如下。

由图表不难看出多数同学对应用文写作是了解的,但也有少部分同学不了解应用文写作。

1、有50%的同学了解应用文写作的部分知识。

2、有20%的同学表示学习过相关知识

3、有20%的同学表示不了解应用文写作,但有兴趣学习相关知识。

4、有10%的同学不太了解什么是应用文写作。

(二)、对于问题二“你觉得学习应用文写作对自己有帮助吗?”的由图表可以看出认为应用文写作有用的同学占大多数,只有少数同学不知道是否有用。

1、有40%的同学认为对自己未来从事文秘工作,应用文写作的学习是必须的。

2、有30%的同学认为应该现认真学习应用文写作,认为学习应用文写作很有用。

3、有20%的同学表示学习应用文写作未来可能对自己有帮助。

4、有10%的同学表示学习应用文写作没用或不知道有什么用途。

(三)、对于问题三“你是否想要系统的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回答

由图表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愿意系统的学习应用文写作,认为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

1、有60%的同学表示愿意学习应用文写作。

2、有20%的同学表示学习过应用文写作,不必进行系统的学习。

3、有10%的同学表示等自己有时间了愿意进行系统的学习。

4、有10%的同学表示学了没用,不愿意学习。

(四)、对于问题四“在学习应用文写作的过程中你会注重哪些方面?”

由图表可以看出有40%的同学表示会注重学习“行政公文”部分。有30%的同学表示会注重学习论文的写作。有20%的同学表示会注重学习议论文的写作。有10%的同学表示注重学习全部内容。

1、有40%的同学表示会注重学习“行政公文”部分。

2、有30%的同学表示会注重学习论文的写作。

3、有20%的同学表示会注重学习议论文的写作。

4、有10%的同学表示会注重学习全部内容。

(五)、对于问题五“你会如何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回答如下。

由图表可以看出多数同学愿意跟着老师学习,也有少数同学选择自学。

1、有70%的同学表示会跟着老师的脚步学习。

2、有20%的同学表示会通过自学完善自己对应用文写作的学习。

3、有10%的同学表示通过平时练习学习应用文写作。

4、有0%的同学表示不愿学习应用文写作。

林业调查报告的应用篇十五

1.学生平时对“调查报告”并不多见,所以他们很难在生活中获得直观感受和印象,因此在讲授本课时可采用电教法和案例教学法,增强学生对“调查报告”的直观感受,增加学生对“调查报告”的兴趣。建议一课时。

2.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师可多提供几篇范文,内容可选择与学生生活比较接近的内容,比如有关网络、交友、游戏等内容的调查报告,让学生在学习时不感觉枯燥,同时也在范文中了解调查报告的相关作用及种类,学习写作调查报告的格式、内容和写法,然后通过实际训练掌握调查报告的写法。

3.教师可充分利用电教资源,用ppt演示调查报告的要点、难点,配以范文进行说明;对容易出错的地方用病例演示,让学生诊断病例;还可利用投影仪进行作业讲评和演示范文或优秀成果,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4.应用文重在应用,教师讲解时可精讲多练。对于调查报告,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时可注意精练和形象,要让学生感到容易和能够完成,他才会愿意实践。

教学重难点。

林业调查报告的应用篇十六

本文目录。

为了进一步规范林权流转行为,深入贯彻执行《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中央《决定》)及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中央《决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河南省《实施意见》),探索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新的模式和途径,促进我省林业可持续发展,资源林政管理处组织开展了我省林权流转情况调研,现报告如下:

林权流转既是开展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主要途径,我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中央《决定》和河南省《实施意见》发布以后,围绕深化林业体制改革,林权流转势头迅猛,取得的成效明显。通过林权的合理流转,使林地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使资源配置得以优化,在一些地方出现了“资源增量、农民增收、社会增效”的“三增”局面。

(一)林权流转的主要内容。

我省林权流转的重要内容包括林木所有权流转和林地使用权流转,以及林地使用权和地上林木所有权同时流转。其中,以林地使用权的流转为主,尤以宜林荒山、荒沟、荒滩、荒丘、荒沙等宜林荒地和渠旁、路旁、沟旁、河旁等宜林四旁隙地的使用权为多。如洛宁县早在1993年就出台了《关于出让“四荒”使用权,加速“四荒”开发的决定》和《关于出让“四荒”使用权的实施细则》。1995年以后,*、*、*、*、*等地市委、市政府相继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发治理“四荒”,拍卖、承包其使用权的意见或决定,*县、*县、*县等许多县(区)也出台了相关决定或具体的实施办法。

(二)林权流转的发展过程。

我省的林权流转行为,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是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由农户承包自主经营,平原地区的农田林网和农林间作的树木,实行树随地走,作价转让给农户经营,林木所有权发生了流转;山区大面积的集体林、果园由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民接手承包,林木连同林地使用权一起发生流转。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农村土地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四荒”的开发治理,农民投资经营林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从开始承包几米的路段、河段,发展到承包经营一条路、渠或一条河段;从承包经营几亩、几十亩林地发展为买断几百亩、几千亩的荒山经营权;从小片荒山荒坡开发利用发展到以林为主的多种经营。随着林业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经营方式的不断更新,林地使用权流转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涉及面不断拓宽。《森林法》的修订、《森林法实施条例》的实施、中央《决定》的出台,使林权流转保持着持续发展的局面和良好的发展趋势。

(三)林权流转的主要形式。

1、拍卖。

拍卖是指依照有关规定对林地进行资产评估,确定底价后,举行拍卖会,由买方竞价,报价最高者中标,与卖方签订。

合同。

(协议),出资买断一定时期的林地使用权或林木所有权,并在林业部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自主经营管理,收益全部归中标人的流转形式。在拍卖过程中,允许各类投资主体跨地区、跨行业竞标购买,同等条件下本地人员优先。这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比较受群众的。且这种形式转让,一般成交价都要高于底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或集体森林资源资产的价值。

2、承包经营。

承包经营是指按照有关规定,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林地承包合同,由承包人按合同约定向发包人支付承包费用,取得林地使用权,自主进行植树造林、经营管理,收益完全归承包人所有的流转方式。承包经营中,承包方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农户、法人单位或合伙组织。承包经营是起步最早的一种林权流转方式,也是实践中应用较多的方式之一。

3、联合(合作)经营。

联合(合作)经营,是指由多个投资主体以土地使用权、林木经营权、资金、劳动力、技术等作为合作条件,从事林业生产经营,收益按比例分成的经营方式。联合(合作)经营主要是通过民主协商,以联办合作的形式进行经营管理。如鲁山县赵村乡国贝石村布朗李园艺场,经营面积1000亩,*市房产局职工王保宪以30万元资金入股,国贝石村以土地、劳动力入股,林业技术员以技术入股,建立董事会,联合经营管理。

4、林木认领托管。

所谓“林木认领托管制”是指:托管公司首先通过承包等方式取得国有或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然后面向社会吸引自然人(主要是城市市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自愿认领一定面积的林木,获得其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再由认领者将其所认领的林木委托给托管公司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经营管理至采伐的一种林权流转形式。委托方按照协议约定的价格和付款方式向托管公司交纳托管费用,托管方按照专业化水平对所托管的林木进行集约化管理,并确保林木生长量达到约定的蓄积,此种林权流转形式20*年起在我省新兴。

(一)拓宽了林业投资渠道,增加了林业投资主体。

随着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林权流转的加速,全社会投身林业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亦随之高涨,非公有制林业形成并迅速发展,林业建设资金的打破了过去长期依靠政府的局面,林业建设主体实现了由过去单一行业建设项社会多元化参与的转变。以桐柏县为例,1999年以来,全县非公有制林面积达18.5万亩,占全县五年来造林总面积的67%,参与经营的企业、单位、个人2452家,累计吸引投资3800余万元,占同期全县林业总投资的70%。

(二)盘活了林业资产,优化了资源配置。

在林权流转前,宜林荒地、四旁隙地等长期闲置不用,或分配给无力经营者,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土地作为生产力要素,其使用价值难以实现,形成死滞资产。同时,社会上一些闲散资金没有找到合适的投资项目,因无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林业上一些技术人员和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没有施展的空间。通过林权流转,实现了林地资源、资金、劳力、技术等各种林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活了资产,富了群众,稳定了社会,发展了林业。

(三)扩大了有林地面积,增加了森林资源的总量。

投入的增加、资源的优化组合必然地带来了资源量的增加。仅就桐柏县而言,1999年的有林地面积为118万亩,目前,已增加146万亩,森林活立木蓄积量从116万立方米增加到13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37.8%提高到42.1%。

(四)提高了造林质量,有效保护了资源。

俗话说:“三分造,七分管”,是说造林不易,管护更难。过去植树造林产权收益不明确,群众积极性差,造林成活率低,管护困难,“年年造林不见林”。通过林权流转,明确了产权,保证了收益,“谁造谁有”的政策落到了实处,广大林农有了实实在在的拥有感,造林护林积极性极大提高,前期造林舍得投入资金选良种、栽壮苗,高规格高质量栽植,后期管护精心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象种粮一样育林、象管田一样管林”。在自己加强管理的同时,还积极学习林业法规政策,加强了对他人毁林的防范,乱砍滥伐等现象明显减少,资源得到了较好保护。

(五)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加了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

林权的合理流转,促进了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紧密结合。经营者为了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与林业科研单位建立协作依托关系,大力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促进了林业科技进步,加快了林业科技建设步伐。如桐柏县,近五年来,共引进优良树种15个,良种接穗(芽)100万节,推广优良品种58个,应用新技术、新成果36项,造林成活率、良种率均在95%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50%以上。

(六)增加了农民收入,培育了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经济利益为驱动的非公有制林业,使经营者将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围绕市场进行生产和经营,根据市场供求信息调整产业结构和树种结构。在实现了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据对桐柏县的调查,全县依靠发展非公有林业经济脱贫致富的农户达xx余户,占全县脱贫农户总数的30%。

(七)开辟了一条就业途径,减轻了政府压力。

经营“绿色企业”,风险小,效益持久,为机关富余人员、企业下岗职工及城镇无业青年提供了就业、再就业门路,也为一些单位和企业兴办经济实体、走兴林致富开辟了新的途径。如桐柏县风扇厂下岗职工杨某,在朱庄乡购买荒山200亩,发展以板栗为主的经济林,并在林间套种中药材及牧草,每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依靠林果业摆脱了困境;义马市煤业集团下岗工人王小锋,承包荒山1000亩栽植经济林,实现再就业,被评为非公有制林业的好典型。

(八)带动了林业产业的发展,次金了区域经济进步。

通过林权流转,森林资源的增加带动了林业产业的发展,木材加工、林产品加工、花卉经营等,陆续形成一些地方的支柱产业。灵宝市农民罗眼科,从1993年起承包荒山4万亩,自筹资金1000万元,建成了目前全省最大的连片杜仲基地。他依托西北农大等院校,山上建基地,山下办工厂,实行综合开发。罗眼科的兄长罗来科承包荒山6000亩,投资150万余元,嫁接梨枣、雪枣等15万株,成立了来科枣业有限责任公司,实行种植、贮藏、销售一体化,现每年产干鲜枣10万余斤,产值达50多万元。

(一)有关法规政策相对滞后。

这里所说的相关法规政策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以建立具体完善的林权流转制度,规范、引导林权流转行为为内容的法规政策,二是以森林资源合理保护利用管理为内容的法规制度。

第一个方面,1985年,国家体改委、林业部颁发的《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纲要》中提出要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规定“遵照林木所有权与林地使用权一致的原则,进行林木所有权及林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提出了林权流转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治理开发农村“四荒”资源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中,要求要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实行家庭或联户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使用权等多种方式治理开发“四荒”,规定了对宜林“四荒”使用权的有偿流转。

1998年4月29日修改后的森林法,增加了第十五条,规定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及其林地使用权、采伐迹地使用权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依法作价入股或者作为合资、合作造林、经营林木的出资、合作条件,同时指出“不得将林地改为非林地”、“除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外,其他森林、林木和其他林地使用权不得转让”。以法律的形式,对林权流转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20*年,中央《决定》中也提出:“在明确权属的基础上,国家鼓励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各种社会主体都可通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划拨等形式参与流转”。应该说林权流转已是于法有据了。但相关的配套法规政策滞后,缺乏规范具体操作的行政法规,致使林权流转中还存在着操作普遍不规范等问题。

返回目录。

一、全县非公有制林业基本情况和基本经验。

*县属于黄河冲积平原,是个平原农业县,辖13个乡镇,耕地面积84.2万亩。土层肥沃深厚,气候温暖湿润,境内河流众多,适宜多种林木生长,林地构成主要是果桑园、林场、苗圃地和农田防护林,没有自然林和原始林。近年来,经过县委、县政府和林业部门的努力,我县的林业事业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近两年随着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非公有制林业得到迅猛发展,个体造林人数不断增加,资金投入不断增大,造林规模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好。截止底,全县非公有制造林总面积达到8.89万亩,其中用材林2.11万亩,经济林2.7万亩,公益林面积3.6万亩,其他0.46万亩;全县造林大户100亩以下的12个,面积0.25万亩,其中用材林0.03万亩,经济林0.13万亩,公益林面积0.09万亩。非公有制林业占全县林业的98%,在我县林业发展中占主导地位。投入方式主要是个体经营者自筹资金,共投资2717万元,就业人数32人。总结所取得的成绩,我县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基本经验是:

(一)全面落实林权制度改革,提高了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非公有制林业不仅在我县林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解决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大户承包方式有所增加,但主要还是各家各户平均到户的责任制形式,很难形成规模效益。为促进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形成全民都来发展林业的大好局面,我县按照“明晰所有权、搞活使用权、放开经营权”的思路,对全县宜林沟、路、渠、堤滩采取拍卖承包等形式落实产权,实行“谁造谁有、合造共有”、“谁经营、谁投入、谁受益”的政策,逐步建立起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又符合林业特点的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各类经济组织和个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地区开发经营林业,实现林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对承包后的林地颁发林权证,明确权属,同时结合各乡镇实际情况,在简化转让承包手续、扶持信贷资金、减免部分税费等方面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并保持林业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把利益最大限度地让给承包者。目前,卜集乡、胡集镇、肖云镇、司马镇等乡镇100以上承包大户12个,共承包河堤、林地2500亩,收回承包费200多万元。林权改革的落实,充分调动了群众投资投劳、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二)加强组织领导,促进了非公有制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常委会、县长办公会,对我县的林业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确定了发展思路和目标,明确了工作措施,制订下发了《-林业发展规划》、《林业生产意见》、《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意见》以及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实行了县乡两级领导干部包保责任制,县级领导包乡镇,县直部门包重点项目,乡镇领导包村队,乡镇干部、村级干部包路段、地块。层层落实责任,各级领导干部都在自己的责任工程里挂牌立标,示范带动。各乡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结合本乡镇实际,制定出本乡镇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工作措施,为全县林业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广泛宣传发动,转变了群众观念。以“适应发展新形势、更新观念抓调整、做大做强林产业”为主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动员活动。一是各级领导带头宣传,切实转变了广大干部和群众观念。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乡镇领导逢会必讲,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媒体宣传林业,使广大干部群众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新时期林业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是大势所趋,是加速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二是由林业部门组织每个乡镇扎制宣传彩车,组成宣传车队统一在全县进行巡回宣传。同时,利用过路横幅、墙体标语、印发宣传材料和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发展林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是各乡镇采取召开动员会、乡村干部会、群众代表会等多种形式,宣传植树造林是调优农业种植结构,实现农业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使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对植树造林的认识实现了质的飞跃。

(四)实行典型引导,推进了全县林业的均衡发展。为使广大农民真正成为林业发展的主体,我县实行多元化投资机制,进一步挖掘广大农民生产经营潜力,培养了一大批林业局产业发展的典型乡镇的村户。司马镇从种植业结构调整、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角度出发,瞄准市场,建立了千亩大樱桃基地;兴隆乡政府出台优惠政策,调动群众造林积极性,发展梨枣和冬桃,力促林果基地规模发展;卜集乡在去年宋庙村速生丰产林间作紫花苜蓿效益显著的基础上,决定在5年内建成万亩林牧型速生丰产林基地。目前1300亩的工程任务已高标准完成,在全市林业生产检查中得到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肖云镇为加快林业建设步伐,大力发展民营林业,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外资,在唐王村对外承包700亩农田发展速生丰产林,走出了一条以民营经济发展林业的新路子。大力发展林业第二、三产业,以鸡黍镇的张寨、刘楼等村为重点,发展锯材加工46家,家具制造厂50家,竹材及制品销售点12个,年产1.35万立方米的纤维板生产厂2个,年产0.27万立方米的胶合板生产厂1个。注册资金达到了700余万元,解决就业人数达500余人,年上交利税13.2万元,对非公有制林业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当前非公有制林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对林业的认识不足。由于林业发展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有些群众只看到眼前利益,对林业具有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认识不足,缺乏发展林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规模小,投入少,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我县非公有制林业大多是个体分户经营的小生产和分散化的经营方式,一般规模较小,投入少,加上当前贷款难,贷款期短,从而使一些造林户还未得到林业开发的回报时,就疲于还贷,生产持续投入难以为继,使林业得不到有效的发展,难以形成集约化经营,与现代林业规模经营不相适应。

3、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低。有些经营者采取自然放任的粗放经营方式,“靠天长树,自然成材”的作法较为普遍,树木生产缓慢,低产林比重大,有的形成了残次林,降低了林地的直接经济效益。

4、技术网络不健全,先进科技成果应用率低。林业主管部门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健全技术网络,技术指导和服务滞后,一些林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得不到及时全面的推广和应用,使造林成效受到一定影响。

5、缺少龙头企业,加工能力低。境内缺少大型的木材加工、果品加工企业,缺乏林业发展的拉动力。

三、林业部门需要做的工作。

在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过程中,林业主管部门在引导、规划、服务等方面还需要做大量工作:一是搞好规划设计。在林地落实产权过程中,林业主管部门要组织专门人员加强技术指导,对承包的宜林地进行逐一丈量、确权发证,并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提高规模效益。二是以市场为导向,搞好树种引进工作。要根据社会对良种的需求,进行名、特、优、稀经济林树种和用材绿化树种的引进、繁育、示范和推广,做好金太阳杏、油桃、日本甜柿、丰水梨、雪枣、杨树107、108、三倍体毛白杨等优良品种的引进工作,增加我县优质树木品种,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三是搞好科技服务。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实行果树保护地栽培,进行高密度定植优质早期丰产技术研究,逐步提高科技含量。大力发展林牧、林菜、林菌等多种形式间作,以短养长,提高经济效益。利用电视讲座、培训班、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进行技术指导,提高果农的管理水平。

四、今后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为使非公有制林业部能够得以稳步健康发展,必须遵循林业的自身规律和特点,从有利于促进林业整体发展和致富林农出发,积极对其加以扶持和引导。

1、突出非公有制林业的重要地位,营造发展氛围。要广泛宣传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重要意义及其在整个林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宣传非公有制林业在造林绿化、发展经济、促进改革、保持稳定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使全社会形成共识,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2、落实林业政策,为非公有制林业拓展空间。制定优惠政策是非公有制林业巩固和发展的根本保证,认真落实林业政策是调动群众造林积极性,推动林业产业化的动力源泉。要进一步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在坚持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利用竞标拍卖、承包、租赁、返租倒包等形式,公开转让林地使用权,并制定保护林农权益的相关优惠政策,使林地使用权和活立木可依法流转、继承,确保经营者的利益不受侵害。

3、加大在资金、科技上的投入,提高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质量。当前,我县非公有制林业存在着规模小、林分差、管理落后、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虽有总量的扩大,但质量和效益没有大的提高。因此,必须加大对非公有制林业的资金和科技扶持力度,将其做大做好,提高层次,实现质的突破,特别是一些公益林,国家补偿资金要及时到位。加强科技指导和服务,改变传统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使非公有制林业依靠科技进步来提升经营管理层次,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不断增强市场的竞争力。

返回目录。

业建设进程。目前,全县有林地面积达到4306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83%,林木绿化率达到81.4%。

(一)退耕还林工程。xx年开始试点,xx年全面实施,各级党委、政府把退耕还林作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切入点,明确把退耕还林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作为检验各级领导班子是否具有战斗力的试金石,退不下坡耕地就退官退位。截至xx年底,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2万亩,封山育林29293公顷。

(二)天然林保护工程。xx年启动后,进一步加强管护工作,建立森林管护站20处,竖立护林宣传标语30个、小型固定标志牌117块,配备专职护林员108人;累计完成封山育林29293公顷,为4个国有林场的1180名职工参加了基本养老社会统筹,使天然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恢复和发展。

(三)四大造林绿化工程。两年来,全县累计完成重点通道绿化648公里,补栽路段148.9公里,植树483万株,在出县际交界处,高标准建设绿化树120公里,绿化面积2100亩;完成交通沿线绿化1900亩,环城绿化1200亩,村屯绿化82个,渠系校院绿化101个。

二、林业建设主要做法与特点。

xx年以来,**县采取超常规举措,高起点定位,高标准投资,高质量施工,相继实施了四大林业重点工程,推动林业建设步入了快车道,成为林业史上发展最快、投入最多、质量最好的时期。

强化森林资源保护。近年来,**县把依法治林、强化森林资源管护作为林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加大对乱砍滥伐林木、违法征占用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精心组织,摸底排查,累计查处各类林政案件18件,给予行政处罚43人,罚款4.1万元,补种树木2300株,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1.7万元。二是全面加强森林防火工作。气候干燥,十年九旱,历来是个森林火灾高发的地区,境内有2个省直林局所属24个林场,有1000多万亩的森林和未成林地需要管护。面对日益繁重的森林防火任务,县政府及时出台了《关于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决定》和《全县林区山区实施封山禁火的命令》,通过层层签订防火责任状,加大督察力度,及时组织扑救,取得了近29年无重大森林火灾发生和无扑救人员伤亡的好成绩,有力地保障了森林资源安全,推进了吕梁林业又好又快发展。

三、问题与建议。

调查发现,**县是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83%的县,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治理与破坏矛盾突出。通过实施“四大战略”,林业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是,林业建设还面临着任务重、难度大、产业发展滞后等不少困难和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森林资源管护任务越来越重,经费更加缺乏。随着林地面积的增加,特别是退耕还林、通道绿化管护任务日益繁重,乱砍、乱采、乱挖屡禁不止,加剧了地表植被破坏。建议改变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强化管护也是发展的理念,努力提高林分质量水平。

林业产业开发相对滞后。产品加工开发力度不够,龙头企业发展缓慢,销售信息渠道不畅,森林旅游和林下产业开发利用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建议借鉴“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强化经济林产业化基地建设,实现富民强县。特别要重视经济林优良品种选育,坚持以优良品种带动优质发展,避免一哄而起的低效盲目发展。同时,重视加工产品的品牌意识,严把原料和加工质量关,尽快形成拳头产品和品牌,提高发展效益。

林业技术力量不足,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乡镇林业站作为林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最基层组织,由于人员、经费、管理体制等原因,严重制约了其职能的发挥。建议加强县、乡林业站和技术推广站队伍建设,科学核定编制,调整充实人员,落实经费,真正承担起科技服务、技术指导、维护森林资源安全的重要作用。

我们得到两点重要启示:

(二)林业发展必须与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紧密结合,使广大群众从林业发展中受益。过去一提起林业,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长周期、慢效益。这样的状况使得广大农民不愿投身林业,积极性得不到调动和发挥。把群众经营林业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把林业长期效益与农民的切身利益有机联系起来,使林业发展真正与广大农民致富意愿、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融为一体。农民群众一旦从林业发展得到了真真切切的实际利益,必然从根本上焕发起建设林业、发展林业的热情,必然把林业作为自己的致富源泉而备加珍惜,林业的稳定、高效、可持续发展就有了切实的保障。

通过对**县林业发展的调研,我们深切体会到,林业战线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中心任务,就是要解决林业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林业发展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和改善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生态环境,为广大群众提供日益丰富的林产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林业的发展,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民群众,把林业发展与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林业的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区施策,分类指导。这就是我们通过对林业的调研,对林业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问题的初步思考。

返回目录。

为了进一步规范林权流转行为,深入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中央《决定》)及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中央《决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河南省《实施意见》),探索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新的模式和途径,促进我省林业可持续发展,资源林政管理处组织开展了我省林权流转情况调研,现报告如下:

林权流转既是开展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主要途径,我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中央《决定》和河南省《实施意见》发布以后,围绕深化林业体制改革,林权流转势头迅猛,取得的成效明显。通过林权的合理流转,使林地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使资源配置得以优化,在一些地方出现了“资源增量、农民增收、社会增效”的“三增”局面。

(一)林权流转的主要内容。

我省林权流转的重要内容包括林木所有权流转和林地使用权流转,以及林地使用权和地上林木所有权同时流转。其中,以林地使用权的流转为主,尤以宜林荒山、荒沟、荒滩、荒丘、荒沙等宜林荒地和渠旁、路旁、沟旁、河旁等宜林四旁隙地的使用权为多。如洛宁县早在1993年就出台了《关于出让“四荒”使用权,加速“四荒”开发的决定》和《关于出让“四荒”使用权的实施细则》。1995年以后,*、*、*、*、*等地市委、市政府相继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发治理“四荒”,拍卖、承包其使用权的意见或决定,*县、*县、*县等许多县(区)也出台了相关决定或具体的实施办法。

(二)林权流转的发展过程。

我省的林权流转行为,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是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由农户承包自主经营,平原地区的农田林网和农林间作的树木,实行树随地走,作价转让给农户经营,林木所有权发生了流转;山区大面积的集体林、果园由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民接手承包,林木连同林地使用权一起发生流转。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农村土地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四荒”的开发治理,农民投资经营林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从开始承包几米的路段、河段,发展到承包经营一条路、渠或一条河段;从承包经营几亩、几十亩林地发展为买断几百亩、几千亩的荒山经营权;从小片荒山荒坡开发利用发展到以林为主的多种经营。随着林业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经营方式的不断更新,林地使用权流转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涉及面不断拓宽。《森林法》的修订、《森林法实施条例》的实施、中央《决定》的出台,使林权流转保持着持续发展的局面和良好的发展趋势。

(三)林权流转的主要形式。

1、拍卖。

拍卖是指依照有关规定对林地进行资产评估,确定底价后,举行拍卖会,由买方竞价,报价最高者中标,与卖方签订合同(协议),出资买断一定时期的林地使用权或林木所有权,并在林业部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自主经营管理,收益全部归中标人的流转形式。在拍卖过程中,允许各类投资主体跨地区、跨行业竞标购买,同等条件下本地人员优先。这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比较受群众的欢迎。且这种形式转让,一般成交价都要高于底价,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国家或集体森林资源资产的价值。

2、承包经营。

承包经营是指按照有关规定,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林地承包合同,由承包人按合同约定向发包人支付承包费用,取得林地使用权,自主进行植树造林、经营管理,收益完全归承包人所有的流转方式。承包经营中,承包方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农户、法人单位或合伙组织。承包经营是起步最早的一种林权流转方式,也是实践中应用较多的方式之一。

3、联合(合作)经营。

联合(合作)经营,是指由多个投资主体以土地使用权、林木经营权、资金、劳动力、技术等作为合作条件,从事林业生产经营,收益按比例分成的经营方式。联合(合作)经营主要是通过民主协商,以联办合作的形式进行经营管理。如鲁山县赵村乡国贝石村布朗李园艺场,经营面积1000亩,*市房产局职工王保宪以30万元资金入股,国贝石村以土地、劳动力入股,林业技术员以技术入股,建立董事会,联合经营管理。

4、林木认领托管。

所谓“林木认领托管制”是指:托管公司首先通过承包等方式取得国有或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然后面向社会吸引自然人(主要是城市市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自愿认领一定面积的林木,获得其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再由认领者将其所认领的林木委托给托管公司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经营管理至采伐的一种林权流转形式。委托方按照协议约定的价格和付款方式向托管公司交纳托管费用,托管方按照专业化水平对所托管的林木进行集约化管理,并确保林木生长量达到约定的蓄积,此种林权流转形式20*年起在我省新兴。

(一)拓宽了林业投资渠道,增加了林业投资主体。

随着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林权流转的加速,全社会投身林业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亦随之高涨,非公有制林业形成并迅速发展,林业建设资金的来源打破了过去长期依靠政府的局面,林业建设主体实现了由过去单一行业建设项社会多元化参与的转变。以桐柏县为例,1999年以来,全县非公有制林面积达18.5万亩,占全县五年来造林总面积的67%,参与经营的企业、单位、个人2452家,累计吸引投资3800余万元,占同期全县林业总投资的70%。

(二)盘活了林业资产,优化了资源配置。

在林权流转前,宜林荒地、四旁隙地等长期闲置不用,或分配给无力经营者,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土地作为生产力要素,其使用价值难以实现,形成死滞资产。同时,社会上一些闲散资金没有找到合适的投资项目,因无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林业上一些技术人员和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没有施展的空间。通过林权流转,实现了林地资源、资金、劳力、技术等各种林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活了资产,富了群众,稳定了社会,发展了林业。

(三)扩大了有林地面积,增加了森林资源的总量。

投入的增加、资源的优化组合必然地带来了资源量的增加。仅就桐柏县而言,1999年的有林地面积为118万亩,目前,已增加146万亩,森林活立木蓄积量从116万立方米增加到13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37.8%提高到42.1%。

(四)提高了造林质量,有效保护了资源。

俗话说:“三分造,七分管”,是说造林不易,管护更难。过去植树造林产权收益不明确,群众积极性差,造林成活率低,管护困难,“年年造林不见林”。通过林权流转,明确了产权,保证了收益,“谁造谁有”的政策落到了实处,广大林农有了实实在在的拥有感,造林护林积极性极大提高,前期造林舍得投入资金选良种、栽壮苗,高规格高质量栽植,后期管护精心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象种粮一样育林、象管田一样管林”。在自己加强管理的同时,还积极学习林业法规政策,加强了对他人毁林的防范,乱砍滥伐等现象明显减少,资源得到了较好保护。

(五)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加了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

林权的合理流转,促进了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紧密结合。经营者为了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与林业科研单位建立协作依托关系,大力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促进了林业科技进步,加快了林业科技建设步伐。如桐柏县,近五年来,共引进优良树种15个,良种接穗(芽)100万节,推广优良品种58个,应用新技术、新成果36项,造林成活率、良种率均在95%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50%以上。

(六)增加了农民收入,培育了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经济利益为驱动的非公有制林业,使经营者将追求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围绕市场进行生产和经营,根据市场供求信息调整产业结构和树种结构。在实现了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据对桐柏县的调查,全县依靠发展非公有林业经济脱贫致富的农户达xx余户,占全县脱贫农户总数的30%。

(七)开辟了一条就业途径,减轻了政府压力。

经营“绿色企业”,风险小,效益持久,为机关富余人员、企业下岗职工及城镇无业青年提供了就业、再就业门路,也为一些单位和企业兴办经济实体、走兴林致富开辟了新的途径。如桐柏县风扇厂下岗职工杨某,在朱庄乡购买荒山200亩,发展以板栗为主的经济林,并在林间套种中药材及牧草,每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依靠林果业摆脱了困境;义马市煤业集团下岗工人王小锋,承包荒山1000亩栽植经济林,实现再就业,被评为非公有制林业的好典型。

(八)带动了林业产业的发展,次金了区域经济进步。

通过林权流转,森林资源的增加带动了林业产业的发展,木材加工、林产品加工、花卉经营等,陆续形成一些地方的支柱产业。灵宝市农民罗眼科,从1993年起承包荒山4万亩,自筹资金1000万元,建成了目前全省最大的连片杜仲基地。他依托西北农大等院校,山上建基地,山下办工厂,实行综合开发。罗眼科的兄长罗来科承包荒山6000亩,投资150万余元,嫁接梨枣、雪枣等15万株,成立了来科枣业有限责任公司,实行种植、贮藏、销售一体化,现每年产干鲜枣10万余斤,产值达50多万元。

(一)有关法规政策相对滞后。

这里所说的相关法规政策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以建立具体完善的林权流转制度,规范、引导林权流转行为为内容的法规政策,二是以森林资源合理保护利用管理为内容的法规制度。

第一个方面,1985年,国家体改委、林业部颁发的《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纲要》中提出要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规定“遵照林木所有权与林地使用权一致的原则,进行林木所有权及林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提出了林权流转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治理开发农村“四荒”资源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中,要求要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实行家庭或联户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使用权等多种方式治理开发“四荒”,规定了对宜林“四荒”使用权的有偿流转。

1998年4月29日修改后的森林法,增加了第十五条,规定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及其林地使用权、采伐迹地使用权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依法作价入股或者作为合资、合作造林、经营林木的出资、合作条件,同时指出“不得将林地改为非林地”、“除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外,其他森林、林木和其他林地使用权不得转让”。以法律的形式,对林权流转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20*年,中央《决定》中也提出:“在明确权属的基础上,国家鼓励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各种社会主体都可通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划拨等形式参与流转”。应该说林权流转已是于法有据了。但相关的配套法规政策滞后,缺乏规范具体操作的行政法规,致使林权流转中还存在着操作普遍不规范等问题。

第二个方面,由于在林权流转中,大多数投资者主要追求的是经济效益,而我国的森林分类经营工作刚刚起步,现行的资源保护管理法律法规还不是建立在分类经营的基础之上的,各项管理制度如采伐制度等还停留在旧有的框架内,造成林木经营者经营上的约束性,客观上对林权流转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不健全。

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没有执行统一的评估标准、方法,二是没有法定的评估机构,同时,国家关于评估机构、人员资质的现行规定也与实际工作需要脱节。在已经开展的林权流转中实施的资产评估,多为有各方代表参加的合议性的评估,虽具有一定的公开性和合理性,但缺乏法定性、准确性和科学性。还有相当一部分流转没有进行资产评估,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的流失。如某国有林场,通过不很公开的协商,将本林场3500余亩林地全部承包出去,承包期20年。协议中将现有林木资源无偿交给承包方经营,待承包期满,承包方也无偿将林木资源交给林场。面上好似等资源交接,但实际操作起来远非如此,林场现有林木资源,多为中、近熟林,其价甚巨。若采伐后转租别人耕作、木材收入和地租收入两得,快到期满时再造林,还场以幼林,则国有资产流失的结局不可挽回。

(三)操作不规范,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在林权流转过程中,有的没有依法实行公开;有的发包时没有依法召开群众大会或代表大会;有的合同条款不完备甚至是没有书面合同。不规范不仅表现在程序上,有些在实体内容上,也有不妥当甚至是违法的情况,如超出法律规定的流转范围实行流转、超出法律规定的权限约定双方的权利等。除了部分流转合同依法进行了公证以外,林权流转普遍缺乏监督机制。如在我省新兴的“林木认领托管”公司,在经营和宣传中,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不实之词和误导之嫌,他们假借有关主管部门和科研单位的名义,夸大宣传其经济效益,错误宣传《林权证》的性质和效力而分散委托人对托管协议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双方签定的合同中,有关条款不严谨、不完善,投资人一次性投资后,对公司执行合同情况缺乏约束与监督,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应对该公司可能出现的违规甚至违法行为。将可能酿成经济纠纷甚至社会事件。

(四)政府干预多,服务不到位。

目前,全省的林权流转基本上是地方政府及其部门推动。有的地方对流转方式实行“一刀切”,强令在一定期限内完成所有宜林荒地的拍卖,重数量不重质量;有的地方甚至对经营者种什么树种、林种作出规定、强行实施,侵犯林农经营自主权;有的地方随意撕毁原来的承包合同,强行将已经承包的林地收回,再进行“拍卖”。竞标者主要是本地农民。虽然也有跨区域投资者,但在流转规则、成交价格等方面,以县域为单位,各地存在较大差异,全省尚未建立信息丰富的交易平台从而培育流转价格具有参考意义的市场。

据了解,目前仅“河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xx年9月1日成立)的经营范围中有代理林权交易的内容,尽管自行制定了《河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林权交易实施细则(暂行)》和《河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活立木托管暂行办法》、《河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林权证明托管办法(暂行)》、《河南省技术产权交易所林权交易信息披露规则(试行)》,但仍处于萌芽的状态。从长远来看,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进一步推进林权流转工作的需要。

四、促进林权合理流转的途径。

(一)在较高层次上完善相关立法。

如前所述,法律法规的滞后已成为林权流转中的主要问题,对投资者来讲,需要一个具备较强操作性的具体规定,进一步规范流转的原则、范围、方式、程序、监督、管理,进一步地明确流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政府职能部门来讲,需要明确其法定职责,确定其管理和服务的方式和内容。而这些内容,从我国现行的有关立法规定和行政管理要求来看,不是哪个部门或地方政府文件所能够规定的,有些内容甚至是地方性法规也不能作出规定的,如前所述的流转范围问题、资源评估机构及人员资质问题、采伐管理问题等,必须通过修改《森林法》或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才可得以实现。

(二)建立完善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

各种形式的流转,都应当建立在科学规范的评估基础上,合理确定底价,才能保证流转依法有序进行,实现盘活森林资源资产、促进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建立完善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一是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制科学合理的参数表和各主要临终的评估细则,规范和完善评估技术、评估方法;二是要根据《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科学、可行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和人员资质认证办法,解决目前有关资质规定与实际工作要求相脱节问题;三是要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和队伍建设,满足工作需要。

(三)搭建林权流转平台,培育和完善森林资源交易市场。

要真正将林权流转推向深入,就应该在保证国家生态安全和生态建设发展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引入市场机制。要按照市场经济运营的要求,结合森林资源资产的固有特点,培育和完善森林资源市场,一是要有大量能够在价格上进行量化的待转林权;二是要有畅通的信息收集和发布渠道;三是要有完善的服务体系,包括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林权流转中介机构的建设等;四是要有完善的市场监督保障机制。

(四)准确定位,合理发挥政府及林业主管部门在林权流转工作中的作用。

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要依照法律规定和市场经济运营规则的要求,明确其对林权流转的组织、指导、服务、管理、监督等职能,做到既积极推进,又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既严格管理又不干涉经营者的经营自主权;既加强监督又全面提供服务,充分、合理地发挥职能作用。尤其是林业主管部门,既要加强相关法规政策的宣传咨询,又要积极开展实际工作的调研;既要认真进行规划设计,又要搞好技术服务;既要大力指导评估机构、队伍的建设,又要加大对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以促进我省林权流转工作的依法、有序的开展。

篇二。

近年来,我县以“国土增绿,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林业重点工程实施与兴林富民相结合,成果巩固与产业培育同步,林业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一、发展现状。

1、第一产业发展迅速。全县林业用地面积为100.65万亩,其中有林地68.43万亩、疏林地3.6万亩、灌木林地1万亩、未成林造林地10.02万亩、宜林地17.6万亩。按森林类别分商品林43.43万亩,公益林57.22万亩。全县活立木总蓄积为105.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38.49%。干杂果产业基地建设顺利,现有干杂果总面积17.5万亩,其中柿子13万亩,核桃2.6万亩,红枣1.9万亩;干杂果总产量7万吨,产值7000万元。

2、第二产业基础薄弱。在干杂果深加工方面,建成年产柿饼500吨的加工企业1户、小型加工厂3户,建成柿子醋生产线一条,加上农户采用简易手工自发加工部分,据统计,全县每年共加工鲜柿13000吨,市场销售鲜柿45000吨,还滞销1xx吨;随着柿树产量逐年增加,柿子滞销现象将越来越明显。木材加工业底子单薄,全县木材加工业仅有49户,主要有带锯解板15户,寿木加工25户,原木经营4户,农具配料加工5户;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精加工产品主要是梨枣木工艺制品,如擀面杖、捣蒜窝、拐杖、碗、酒杯、麻食板、茶叶筒、调料盒等生活用品和神仙葫芦、木猴等旅游工艺品,但设备简陋,技术和工艺落后,各类产品档次低,不具备规模生产,年经济效益不足500万元。原木材年销售200余万元。全县第二产业年产值700余万元。

3、第三产业发展起步良好。近年来我县以“发展大旅游、建设大产业、开发大市场”为理念,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激活市场、强化两翼”的发展思路,以历史文化、休闲养生、自然观光、乡村旅游为重点,积极推动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使森林旅游产业开发焕发出勃勃生机。五年来,我县相继投资5.53亿元,实施了大佛寺景区改扩建和周边环境治理、紫薇山公园、泾河防洪景观带、公刘教稼苑景区、泾河龟蛇山大峡谷漂流、程家川古民居、侍郎湖生态休闲景区、拜家河观光农业长廊等十项旅游景区建设,旅游景区已成为我县林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目前我县林业产业发展步伐虽然较快,但经济效益依然偏低,仅为8000余万元,人均272.1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1%。

二、存在问题。

1、森林改善环境能力低下。目前我县森林林木多为近十年来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保存的中幼林,虽然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变,地表径流量逐年减少,但森林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能力还不能充分发挥,水土流失治理进度仍然缓慢,人居饮水严重不足。

2、干杂果产业存在“大资源,小产业”。贮藏、加工和深层次开发业发展滞后,干杂果中名优品种匮乏,市场竞争力不强。尤其是干杂果品种结构不合理,优质主栽品种不足。如柿子面积达13万亩、核桃2.1万亩、红枣1.9万亩,分别占干杂果总面积的76.4%、12.3%、11.1%,但引进和繁育新优品种面积太少,占总面积不足15%,致使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未能将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制约了林业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3、林业资源开发层次较低。森林旅游业开发水平较低,正处在起步阶段,综合服务设施还不健全,难以吸纳外地游客来彬观光旅游。木制旅游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现有的均是一些小型加工企业,没有先进、较大规模的龙头企业,设备落后,技术力量薄弱,产品粗糙单一,难以满足广大旅游者的需求。

三、几点建议。

1、狠抓森林抚育工作。对于目前建成的中幼林积极开展抚育工作,应通过对森林合理抚育,优化森林结构,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抗逆能力,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进一步提高森林生产效能和生态服务功能,控固水土流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2、狠抓依法治林工作。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责任制度,明确森林资源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树立执法权威,提升执法效果。全面监督重点区域的森林资源管理,加强对林业重点工程实施的核查,准确把握森林资源信息动态变化和工程进展情况,建立和完善预警机制,有效遏制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

3、发展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重点打造、集群发展、点面结合、形成优势的原则,真正把引导、扶持产业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一是成立专门的柿子产业机构,采取招聘考试、竞争上岗的办法吸收一批有专业知识、有工作能力的大学生或抽调现有技术人员,组成彬县柿子办。选派专业人员出外学习有关柿子深加工的先进经验,为柿子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二是针对我县柿子园的经营现状,积极实行流转经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户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将地处山沟里的原属一家一户所有的柿子树及集体所有的柿子园承包给善于经营、有能力作务者,走集约化的路子,实现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三是建立专业合作组织。

在群众生产方便、热情较高的村,积极组织和引导广大果民,进行户间联合,组建专门经济合作组织,把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组成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进行规模生产,进一步培育优势产品,寻找和开发市场,以经济组织形式应对复杂、多变、激烈竞争的市场。

4、增加林业生态建设投入和加大扶持力度。努力争取国家、省、市在财政预算内基本建设专项资金,并逐步提高对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力争在经常性财政预算中,加大对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林业科技教育、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旅游等事业的投入。在资金使用上,应增加后续管护资金,保证公益林生态效益的持续发挥。

林业调查报告的应用篇十七

摘要:为了解大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重视程度,我对学校20名同学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表明: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应用文写作很有用,但未进行过系统的学习。一部分同学表示不知道学习应用文写作有何作用。部分同学能掌握应用文写作内容。

关键词:应用文了解程度学习兴趣建议。

1、列出调查项目:小余2、问卷调查实施者:小余。

3、调查对象:院校学生。

4、调查方法:一部分当面问询所设计问题。一部。

分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进行调查。

5、资料的处理统计:小余6、调查报告设计与写作:小余。

(一)、对于问题一“你了解应用文写作吗?”的回答如下。

由图表不难看出多数同学对应用文写作是了解的,但也有少部分同学不了解应用文写作。

2、有20%的同学表示学习过相关知识。

3、有20%的同学表示不了解应用文写作,但有兴趣学习相关知识。

4、有10%的同学不太了解什么是应用文写作。

(二)、对于问题二“你觉得学习应用文写作对自己有帮助吗?”的由图表可以看出认为应用文写作有用的同学占大多数,只有少数同学不知道是否有用。

1、有40%的同学认为对自己未来从事文秘工作,应用文写作的学习是必须的。

2、有30%的同学认为应该现认真学习应用文写作,认为学习应用文写作很有用。

3、有20%的同学表示学习应用文写作未来可能对自己有帮助。

4、有10%的同学表示学习应用文写作没用或不知道有什么用途。

(三)、对于问题三“你是否想要系统的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回答。

由图表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愿意系统的学习应用文写作,认为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

1、有60%的同学表示愿意学习应用文写作。

2、有20%的同学表示学习过应用文写作,不必进行系统的学习。

3、有10%的同学表示等自己有时间了愿意进行系统的学习。

4、有10%的同学表示学了没用,不愿意学习。

(四)、对于问题四“在学习应用文写作的过程中你会注重哪些方面?”

由图表可以看出有40%的同学表示会注重学习“行政公文”部分。有30%的同学表示会注重学习论文的写作。有20%的同学表示会注重学习议论文的写作。有10%的同学表示注重学习全部内容。

1、有40%的同学表示会注重学习“行政公文”部分。

2、有30%的同学表示会注重学习论文的写作。

3、有20%的同学表示会注重学习议论文的写作。

4、有10%的同学表示会注重学习全部内容。

(五)、对于问题五“你会如何学习应用文写作?”的回答如下。

由图表可以看出多数同学愿意跟着老师学习,也有少数同学选择自学。

1、有70%的同学表示会跟着老师的脚步学习。

2、有20%的同学表示会通过自学完善自己对应用文写作的学习。

3、有10%的同学表示通过平时练习学习应用文写作。

4、有0%的同学表示不愿学习应用文写作。

(六)、对于问题六“你对应用文有兴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回答。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