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初中作文与人际关系的探讨(热门19篇)

初中作文与人际关系的探讨(热门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2-09 09:10:03
初中作文与人际关系的探讨(热门19篇)
时间:2024-02-09 09:10:03     小编:笔砚

天文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它和物理学、数学、地理等学科密切相关。教育总结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如何提高总结的质量和深度?如果您对总结范文有兴趣,不妨看看以下筛选的一些案例,或许会有所启发。

初中作文与人际关系的探讨篇一

本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祖国的每一点变化,都牵动着我的心,香港回归的日子,神州五号发射的日子,申奥成功的日子,都是我最难忘,最让我激动的日子,我和每一位热爱祖国的中国人一样,为那一时刻的到来而欢呼雀跃。我从小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当在电视里看到国旗升起的时候,就情不自禁地起立敬礼。

曾经当过学校护旗手,也一直是我自豪和荣耀的经历。当国旗升起,国歌奏响后,我的内心就充满了自豪感,每天的新闻联播是我必看的内容。学习之余,坐在车里,观看家乡的夜景,是让我最放松的一件事,这几年家乡的变化太大了,立交桥,景观大道,休闲广场,人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一定努力学习,争取为祖国和家乡的发展多做一份贡献。我是一名中学生,平时的一言一行我都能按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去做,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能够严格遵守,课余时间外出,能够遵守公共秩序及交通法规,对公共设施能够爱护,外出坐车我会主动给有需要的人让座或帮助他们。在劳动课上也从不偷懒。在家里,经常帮助家长做家务,比如洗碗筷,擦地,修理一些简单毛病的电器,家里的电脑中病毒后从作系统等,父母工作忙,不在家时,可以做一些简单的饭菜,帮助表弟表妹学习,爸爸工作忙,家里的力气活,都是我帮妈妈干。在学校和同学相处能够以诚相待,信守承诺,平时不管学习多忙,只要同学求我帮忙的事,我都会答应他们。比如他们组织的特色班会,需要我客串的,或需要我帮忙找的材料,我都会认真准备。

能够主动帮助老师组织各种活动,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各科老师都把我当成是他们的好帮手。

能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参与并组织班级和学校的各种课内外活动,活动中与同学能够和睦相处,关心集体,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乐于帮助别人,在各种劳动中积极肯干,不怕脏,不怕累。

二、学习态度与能力。

学习态度端正,目的明确。各科成绩还算可以,没有偏科现象,喜欢和同学讨论问题,自主学习能力强。上课能够认真听课并积极参与讨论,能够主动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自觉,独立地完成各科作业。

课余时间参加《计算机编程》特长班的学习,并获奖。能够合理安排课余时间,按时起床,按时休息。在家上网查找学习资料后能够主动下线,不上不良网站上浏览,从没上过网吧,没有网瘾。能够节制自己看电视,自己整理房间和衣物,外出补课不用父母接送,自我管理和自立能力强。

三、合作交流与探索。

我具有很强的团队精神,很乐于参加集体活动,珍惜集体荣誉,维护集体利益,我能表达个人观点,当别人的观点不受赞同时,我都会尊重他的观点,即使不对,为了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我会尊重和鼓励他。我善于与他人交流合作,每当我有快乐的事,我都会与朋友一起分享。我的人际关系也很融洽.我热爱生活,我喜欢观察生活,为了发展我的实践能力,我会参加一些活动,不但可以认识一些朋友,还可以开拓视野。做事认真负责,在各项工作中,能把同学们团结到一起,善于与他人协同“作战”,社会实践能力强,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快,乐观向上,爱好广泛,并能努力做好每一件事。能够积极上进并主动挑战一些困难。

四、运动与健康。

平时注意锻炼身体,喜欢打篮球,乒乓球,游泳等,会骑自行车,有时早上会和爸爸骑赛车在环路绕一圈。在班级任体委,经常组织同学和其它班级同学打比赛。活动中同学之间产生矛盾能够帮忙调节,遇事冷静,不冲动。

五、审美与表现。

学习之余喜欢听交响乐,爵士乐,喜欢吹萨克斯,从初二下学期开始学习萨克斯,已经坚持一年每天放学回家吹半个小时萨克斯,现在已经达到7级水平,中考结束后准备考最高级9级,学习乐器不禁没有一影响学习,而且还使一天紧张的学习得到了放松。初中三年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学习能力和方法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各种活动中也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但是我也深刻认识到自己有一些不足,在学习中还是容易马虎。

我一定会克服自己的缺点,每一件事情都会做的更好,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贡献大的人。成长记录之学生自我反思与评价(七年级上学期)自入学以来,遵守校纪校规、班规班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努力学习争取向上,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积极进取,身心健康,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今后争取学习和生活中都能更进一步。

初中作文与人际关系的探讨篇二

学生常规管理工作,就是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管理其最终目标,规范学生遵守一定的规则行为。中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事情,需要教师有耐心、责任心,去了解学生的心理、思想特点,用适当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同时完善各个方面。

初中生处于心理上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时期。目前的初中生主要存在以下一些特点。

(一)过渡期的不适应

学生在中学以前处于幼稚期,在心理上需要更多的依靠、照顾、保护,学生的独立性、自觉性都较差。进入中学阶段后马上就要迈入少年时期,而中学后期则处于敏感的青年初期,这也是标志着学生真正要转化自己的思想、观念,要成为社会上独立的一名成员。中学生心理发展的过渡性,反映出中学初期(少年期)和中学后期(青年初期)过渡状态的两种不同特点。前一时期,即少年期,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后一时期,即青年初期是一个逐步趋于成熟的.时期,是独立地走向社会生活的准备时期。

(二)自尊心较强

学生在初中阶段自尊心理开始上升,教师需要掌握中学生的自尊心理,学生有一个心理特点就是自尊心强,爱面子。他们非常注重自己是否受其他人尊重,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管理学生时,一定要注意尊重学生。作为教师应当尊重每一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尊心,并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工作。(三)学习缺乏针对性初中生面对中学时期突然丰富的课程,缺少了学习的针对性,有一些不知所措,对于知识不能去系统地总结。

对于初中生的日常管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坚持学习,本着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的心态,来对学生进行管理。

(一)尊重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最基础的是秉承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尊重学生,要以真心去对待学生,用平等的心态和学生相处,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对待不同的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特点,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待。教师尊重学生也是以身作则,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意识到,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可以引导学生有颗感恩之心,也可能在不经意之间会给学生带来深藏心底的伤痕。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尊重每一位学生。

(二)了解学生

想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必须要全面了解学生,教师要全面、深刻地了解学生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以便为日常管理学生奠定基础。深入了解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恰当地把握他们的主要矛盾,是进行中学生管理的基础。要进行全面的了解可以根据以下几点。

1.善于观察。学生是活动的个体,在集体中的表现是进步还是退步,需要教师通过观察去发现。课堂上,学生的一个眼神,一个举动,一种表情,都可以反映他的学习态度,教师需要抓住这其中表现,适时地进行教育,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及时指出不足,帮助改正。只有我们善于观察,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留心学生的情绪和表情变化,然后通过研究分析,才能及时引导学生,做好工作。教师应该予以关心,多观察,多发现,多鼓励学生。

2.勤于沟通。语言是人与人沟通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谈话的方式了解学生心中所想,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高成绩。教师可以采取群体沟通,后者是个体沟通,看到学生突然有什么变化,应当及时沟通,了解原因,可以有助于跟进学生动态,帮助学生排除困扰,专心学习。除了学习方面的沟通,教师在课下时间可以用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沟通,了解学生的喜好都有什么,了解现在的学生更多关注的东西有什么,不仅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能丰富自己,让自己不断地更新,总能以最好的状态面对学生。

(三)做好学生日常规范

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要做好对学生的日常规范,对学生要制定合理、严格的规范制度。做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日常学习中,教师要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学生时刻记得规范自己的行为固然重要,一个好的学习氛围,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也需要有良好的班风、学风。要健全、完善学生规范制度,实施科学管理,促进良好的班风。教师要严格对待学生的常规管理,为提高班级整体水平奠定基础。

(四)注重安全教育

目前,学生的安全问题才是重中之重,注重学生的安全教育,是教师在管理的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工作。学生安全问题已上升到首位,如何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让安全工作落到实处,是每一个教师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加强对学生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环节。教师应当在日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虽然,初中生的日常管理是一个复杂、难度大的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育任务,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措施,做好这一项工作。

初中作文与人际关系的探讨篇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发展主要目标中明确提出九年义务教育在校生巩固率要从的90.8%提高到的93.0%,到20在校生巩固率要达到95.0%。研究发现,农村初中生厌学、流失现象依然存在,成为实现中长期发展规划的一大障碍,已成为家长、学校、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

农村初中生在校学习情况是衡量他们是否优异的重要标准。随着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已由过去仅看学业成绩转变为多方位多角度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状况、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成为考察学生健康成长的指标。学生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在校的学习状态除受到教师、同学、校园文化、学校硬件建设、学校的品牌和质量等客观条件影响外,最关键的因素是心态、性格、气质、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等,即自我因素。自我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属于内因,是自我最终发展高度的决定性因素。自我调节是个体健康成长的关键,是目前农村中小学教育关注的重要课题,正确引导学生自我调节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二研究意义。

自我是人成长过程中最容易引起注意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部分。过去教育学一直在研究学生的学习问题,但大部分都是从自我以外的因素入手,比如教师的教学方法、教育资源的配置、课堂教学情境的合理安排等。本文基于对自我的研究,从自我调节的视角探讨农村初中生的学习状态,旨在探寻一条从学生自我出发,自我控制、自我调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可控性,增强学生学习幸福感,促进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可行之路。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利用spss统计软件统计自我调节对人际关系与学习成绩的影响,从而探讨教育教学的启示。主要研究自我调节对性格形成时期的初中生人际关系的影响,以及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利用这种规律实现教育的目的,高效地达到教育的目的。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并解决教育中存在的农村初中生厌学、学习倦怠等不良现象,从根源上提高教育的效率,增强教育的目标性和针对性。

(二)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综述法、访谈法探查农村初中生自我调节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以及对学习成绩的作用,调查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自我调节与学习并针对问题探讨现象背后的教育启示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1.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为农村初中生的自我调节状况及在校学习成绩。被试的真实姓名用学号代替,保证了数据的客观性。

2.访谈法。针对农村中学生、部分教师与家长进行面对面访谈。(教育论文)通过访谈了解农村初中生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基本表现,归纳总结农村初中生所处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特点,保证了研究的真实性、可靠性。

四自我调节概述。

自我调节指的是自我意识对心理与行为的控制和调节作用。自我调节系统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对各种心理现象和行为的调节。主要表现为:始动或阻止行为;心理活动的转移;心理过程的加速或减速;积极性的加强或减弱;动机的协调;根据拟订的计划进行监督检查行动;动作的协调一致等。自我意识是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出现较晚,并以系统的形式存在着。自我调节系统对个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nextpage]。

(一)自我调节的表现。

自我调节在认知、情感及意志活动方面均有所体现。其中在认知方面主要表现为自我观察既包括观察自身,也包括观察他人,也就是主体和客体;自我分析即个体把从自身思想和行为所观察到的情况加以分析,在这基础上加以综合、归类、分析,并找出哪个是个性品质中最本质的特点,哪些是非本质的特点;自我评价,个体对自身能力、道德品质、行为及其他的社会价值的评估。正确的、合理的自我评价使主体对自己采取分析的态度,将自己的力量匹配进入不同难度的任务或者环境的要求;不正确、不合理的自我评价对工作、学习、人际交往等活动产生不利结果。在情感方面表现为自信感和自尊感。在意志和活动方面主要表现为自我检查即个体在自我意识中将自我活动的目的与活动结果相互比较、对照的过程,它起到了计划与目的同步实现的作用;自我控制即一个人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主动加以控制的过程。通过自我意识达到控制自身的目的。自我控制水平与一个人的个性心理品质密切相关。

自我调节学习的理论众多,其中社会认知心理学家zimmerman的观点最具影响力。zimmerman提出的“自我调节学习的循环模式”,包括四个互相关联的部分:自我评价与监控;目标设置与策略计划;策略执行与控制和策略结果的监控。首先,自我评价与监控指的是学生是通过对前期学习结果和学习表现的观察和记录,来判断自身的学习。学生可以在自身的学习观察和记录中发现问题从而不断解决问题,实现进步。其次,目标设置与策略计划指的是学生分析自身学习任务,设置具体学习目标和学习规划,或改善现存应用的策略。再次,策略执行与控制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使用某种适宜的策略,并保证使用的准确性和精确性。学生的学习策略具有一定的迁移性,可以在不同的情景和不同的学习任务中使用。最后,策略结果的监控指的是学生通过把学习策略与学习结果联系起来,来判断学习策略的有效性。只有了解了学习策略与学习效果之间的相关关系,他们才会更加重视学习策略,从而可以提高自己运用自我调节学习策略的能力。

pintrich在社会认知观点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自我调节学习模型理论框架,他主要探讨了分类和分析在自我调节学习中发挥不同作用的过程,并有一系列学术著作。在pintrich的模型中,自我调节过程是按照以下四个阶段来进行的:计划,自我监控,控制,评估。在四个阶段中自我调节活动被逐渐建构到以下四个领域:认知的、动机或情感的、行为和情境的。在这一模型下,四个阶段代表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所要经历的一个整体,但它们并不是按等级建构的。这些阶段可以并行发生,并产生较强的相互作用。另外,pintrich还指出并不是所有的学习任务都明确地涉及到自我调节。有时,有些任务的表现并不要求学生们像他们打算的那样有计划的进行控制和评估;执行过程也可以实现自动化,成为学生习得经验的功能。

五结果与分析。

本文调查对象为湖南3所中学的初中学生,年级为1~3年级,每年级各60名。问卷回收174份,男生95人,女生79人,其中有12份问卷为无效问卷。人际关系所得分数越高人际关系越不好,也就是个体与同学和教师的关系比较紧张。自我调节分数越高个体的调节能力越强。

通过表1可以得知,本文所调查的农村初中生只有4?9%的被试人际关系指数超过3.0,也就是存在人际障碍。

通过表2可以得知,本文所调查农村初中生自我调节能力基本呈正太化,自我调节能力很强和很弱的被试均占少数。

通过表3可以得出,本文所调查的农村初中生有30%左右的被试成绩不理想,70%的被试成绩良好。

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自我调节与人际关系存在显著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868,p值为0.000,双尾统计结果为显著性相关。人际关系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009,p值为0.913,显示二者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相关。自我调节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680,p值为0.002,显示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

六教育对策。

以上研究表明,自我调节直接影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可以就自我调节能力的提升来帮助农村初中生提高学习成绩,加强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主学习能力,强调学生如何才能学会学习,无非就是要使学生进行自我调节学习。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促进可以从建立学习目标、掌握学习策略以及增强自我效能感等方面入手。

第一,促进农村初中生掌握学习目标,使其明确学习能够掌握新的知识、发展农村初中生掌握学习技能、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能够影响学生形成掌握学习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教师评价。有很多老师惯于用相对评价的方式去评价农村初中学生,即在评价一个学生时,将这个学生放在群体中与其他人进行比较,如学习的排名,思想品质优良与否,这就影响学生形成表现目标。如果我们在评价时更注重每个学生自身点点滴滴的进步和成长,使学生更关注自身的发展与提高,这样就会更利于促进农村初中学生进行自我调节学习。

第二,培养农村初中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影响农村初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是学生本身的成败经验和对成败原因的自我认知。另外,相对评价对自我效能感带来的影响也是消极的。因为把个体放到群体中去比较,会使很大一部分人感到自己的失败。即使成绩较好的个体也会因其保持在群体中靠前的位置而处于较高的焦虑状态之中,这对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及自我的提高是不利的。人在失败时会对原因进行原因分析,心理学将其称之为归因,这是一种主观认识。如果学生将失败归因为能力这一稳定内部因素,自我效能感就会降低;如果归结为努力程度、学习策略这种可自我调节的内部因素,自我效能感就不会降低。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教师也应该注意让农村初中学生将行为的结果与努力的程度联系在一起,这样就能保证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使学生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并注意掌握学习策略。

第三,有意识地让学生掌握并使用学习策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些学习策略,但不全面,甚至不恰当。例如,原词原句记忆对有些内容是适当的,但对所有内容的记忆都采取这种方法则是不适当的。因此,教师必须结合学科内容有意识地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认知策略和认知调节策略,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使用策略的条件。例如,学生学会了归纳和组织学过的知识,教师就应该让学生练习做归纳,而且允许他们自己有不同的归纳和组织。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要我们明确培养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重要性,把握好影响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因素,并采取适当的教育措施,就能使学生成为参与并控制学习过程的自我调节主体,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张琴秀,曾先锋.初中生自我教育现状调查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报(基础教育版),(6).

[2]张锦坤,杨丽娴,佟欣.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发展特点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6).

[3]温少梅.自我调节学习的影响因素及促进策略[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4).

[4]马长红,李海东.自我调节学习概述[j].科教纵横,(9).

[5]张春梅.自我调节学习能力是提高学业成绩的关键[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7).

[6]陈友庆,赵之华.自我调节学习探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7]钟丹,陈毅文,周浩.中学生动机信念对自我调节学习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5).

[8]陈威龙,冯文全.自我效能感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作用及其培养[j].教育与人才,2010(3).

[9]zeidnerm.testanxiety:thestateoftheart[m].plenumpress,newyork,.

[10]pingchm.predictionofstudentacademicperformancewithpsychologicalconstructsbeyondacademicskills[j].journalof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1(1):83-89.

[11]pintrich,pr,roeserrw,degrooteam.class-roomandinspanidualdifferenceinearlyadolescents’motivationandself-regulatedlearning[j].journalofearlyadolescence,1994,14:139-161.

初中作文与人际关系的探讨篇四

给学生观察、猜想、讨论、探索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概念是如何形成的,一个结论是怎样探索和猜测到的以及是如何应用的。

数学课程既要求注重知识结论,同时也要重视知识形成过程。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的机会,使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观察、猜想、讨论、探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充分理解一个数学的问题是怎样被提出来的,一个个的数学概念又是怎样形成的,一个结论又是经过怎样的探索和猜测才得出的,又是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应用的。初中的教育是人的一生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阶段,是为以后的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的一段时间,同时也是学习生活中较为轻松的一个阶段。她既不会像高中那样有着紧张的生活,有着做不完的试卷;也不会再像小学那样,生活里主要是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初中的数学有着很强的基础性,一些简单的数形结合、反证法等在初中的数学教育中都有所渗透。这些都会为高中更为深远的'探讨打下坚实的基础。

将原有的教学观念转变,对研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中的地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将研究性学习的思维提前,使效果更加明显。此外,教学的方式也应该有所改变,创建一个新型的师生关系,可以为数学研究性学习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研究性学习能否顺利地发展与研究性学习内容是否合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是研究性学习可以推广和深化的有利保障。研究性学习可以开发学生们的智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不断的学习生活中可以达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出一些比较困难的问题,学生们通过研究性学习在他们以后的生活中也会起着很好的效果,可以锻炼他们的毅力等较为重要的品质。综上所诉,研究性学习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课程。

美国的一位著名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继行为产生影响。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不断的进行反思,老师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都会有很大的提高。在我们平常生活中,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进行分配和管理,因此在教学设计面上我们可以适当的进行扩展。开放式的讨论和互相研究能够将彼此较为好的教学理论和经验传授给对方,可以更大的激发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此外,作为教师,还应多多聆听其他老师的课程,在听得过程中,分析其他的教师是怎么样组织课堂,是怎样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的。课堂的环节和教学效果有什么不同,从他们的课程中得到一些启发;如果在课堂上出现同样的突发事件,我应如何处理?通过这样的反思和分析从他人的教学中得到启发。

由于我国长期以应试教育为主,我国的学生与国外学生相比,对于提出合理的问题这一项有着很大的差距。作为一名新社会的教师,我们应做的是对每一个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认知差异和兴趣爱好都要有所了解和掌握。我们还应让学生们亲身体验一下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魅力,认识到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地位和它的实际应用,激发广大学生对数学这一科目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们的好奇和喜欢探究的天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比如说在学生们学习几何体的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们注意酒瓶,热水瓶等容器,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是以圆柱体为主,可是这些容器为什么要设计成圆柱形?它们有哪些优点?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之间的比有没有一些特殊的关系和规律?这样的课题都是贴近日常生活,又与数学学习密不可分的,在探讨中学生们可以充分体验到数学在生活实际中的重要性。

以数学知识作为载体,将有关数学思想和基本方法的教学渗透到以数学知识为主的教学中。教师要适度的把握好渗透的程度,将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介绍给学生,对于知识是怎样形成、它的发展过程,如何解决问题和如何总结出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可以充分将思维展开,进而可以发展学生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们获取新知、发展新知、运用所学新知解决问题形成一体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认真把握住向学生们逐级渗透的原则,既可以总结出这一章节的重点部分和难点分散的要点;又将数形结合的思想渗透给学生们,使学生们更加容易接受。在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带入蕴含于数学之中的种种数学思想方法的海洋之中,一定不要生搬硬套。

许多知名的数学家和教育家历年来都重点强调对初中学生的数学思想的教育,将如何提高和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作为重点。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在初中的数学教材中,大量的优秀例题和习题都集中在此书中,在书上所体现的数学概念和相关知识和如何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固然很重要,但看它们所包含的的数学思想相比之下更为重要。作为研究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人来说,要善于挖掘优秀的例题和习题存在的潜在价值。将新课程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作为数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些年来,在数学中,大量的阅读理解题成为中考的热点。因此在平常的习题训练中老师们还应适当地进行一些阅读理解的训练,既可以打消学生对“数学阅读无用”的想法,又可以为中考——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打下基础。如此看来,学会阅读教材已经成为学生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因此在新教材的每一章节的内容中都为学生们的阅读自学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首先,可以先由教师提出合理的问题,让学生将问题带入书中,进而再去读书,在阅读完成的时候再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提取关键信息,掌握重要的知识点。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学生们的阅读能力会逐渐提高。因此在以后的练习中可以先让学生们进行独立阅读,思考教材中出现的问题,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总结归纳出重要的部分,如此反复可以提高学生们的自学能力。接下来,再结合教材特点和教学的内容,向学生们推荐相关的数学史料、数学名人传、数学杂志、数学名题趣题及数学思想方法等课外读物,为学生们提供更广的阅读空间,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可以使学生们在数学的学习之路上走得更远。

初中作文与人际关系的探讨篇五

强健的体魄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体育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观点认为体育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矛盾,即体育会影响学习成绩,因而如何正确认识体育对学生成绩的作用,妥善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搞好体育教学,提高学习成绩和身体素质的前提和基础。

在一些学校,尤其是中学,目前仍有少数领导和老师认为,体育成绩好的学生学习成绩都较差,从而有“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之说,言外之意是体育会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为了不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一些学校占用体育课、挤体育活动时间,甚至不开毕业班体育课,我们认为这种指导思想和具体做法是极端错误的,也是极为有害的。它不仅会影响学生的体育成绩和身体素质发展,同时也会妨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从近年来本市和本校的体育成绩和学习成绩的统计数据(见表1)可以看出,体育成绩与学习成绩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体育合格率高、成绩好则学习成绩也相应提高。

表1三届毕业班体育成绩与学习成绩对照一单位年度。

科目成绩93年94年95年。

市平均分校平均分市平均分校平均分市平均分校平均分。

学习成绩78.986.1680.789073.685.24。

体育成绩23.9323.7222.7924.7423.126.73。

注:体育满分30分,94年数学、语文满分120分从本校体育组学生与普通组学生的体育成绩与学习成绩数据(表2)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

表2体育组学生与普通学生三年体育成绩与学习成绩对照表单位年度。

科目成绩93年94年95年。

市平均分校平均分市平均分校平均分市平均分校平均分。

学习成绩70.6883.575.489.377.193.5。

体育成绩70.471.2571.37271.5672.71。

近年来我校在校领导的重视、教职员工的支持下,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开展群体活动。由于科学合理地运用锻炼时间和锻炼方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精力充沛,校园学习气氛高涨,学习成绩也稳步提高,据湘潭市95年初中毕业生会考成绩统计,我校体育合格率100%,优秀率100%,学习成绩单科平均分超过市平均分7.4―19.5分,科平分,全合格率,提高幅度三项指标在市区46所中学中均居第一位。这些都充分说明,体育不仅会影响学习成绩,还会促进其它学科成绩的提高。

从理论上看,体育也不应妨碍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且会有促进作用。

1、强健的体魄是搞好学习的前提。没有强健的体魄,要取得好的成绩只是一句空话。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体育不但可以增强筋骨,还可以增进知识,求得知识靠身体,直观靠耳目,思索靠脑筋,耳目和脑筋都是身体的组成部分,身体健全了,知识才能健全,学习现代化科学知识,无论是上学或者是自修总得力能胜任,力能胜任的人是体魄强壮的人,不能胜任的是体魄柔弱的人,身体的强弱不同,那么胜任的程度也就有差异了。

2、学习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能力也就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合力。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心理状态是指由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聚合而成的。智力因素指与人的认识过程直接相关的因素。包括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力等构成的一个多维的连贯体;而非智力因素则指人为了一定的目标需要某种动力和支持力,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如兴趣、爱好、动机、意志情感等特征。显然发展学生智力,提高教学质量,光靠传授理论知识来开发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力等智力因素是不够的,学习不仅要通过理论教学获得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敏捷而有创造力的思维能力等智力因素,同时也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与个性心理相关的非智力因素,尤其是高度的注意力、浓厚的兴趣与求知的欲望、炽热的情感、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锐意进取的气魄等。而这些都是与体育密不可分的,是体育课的功能所在。

转载自 CoocO.neT.cn

3、体育能对大脑产生积极的影响。智力的高低取决于人脑的发育状况,而大脑是人体结构中的一部分,它的机能状况与整个身体健康息息相关;体强是脑健的物质基础。长期用脑需要氧量很大,通过体育活动,可以使大脑补充大量的氧,能促使大脑新陈代谢。美国生理学家在对幼鼠的实验证实,运动刺激可有效地增加大脑重量与皮质的厚度。前苏联等国家的生理学家对婴儿进行被动性运动试验发现,肢体运动能促进大脑相应中枢部位发育。我国体育科学研究者对少儿乒乓球运动员进行观察发展,从小进行系统训练的青少年,不论在速度、灵敏性,还是智力上都优于对照组的学生,观察其它灵巧性项目也有类似现象。

理论和实践都已表明,体育与学习成绩并不矛盾。如果锻炼时间长,量过大或方法不当,是有它不利的一面,只要合理运用时间,运动量和方法得当,前者对后者还具有支持和促进作用。身体是学习成绩赖以提高基础,因此我们不应忽视体育对学习成绩的作用,在教学计划中应保证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时间,从政策上确保体育课的地位,从而达到学习成绩与体育同步和稳步提高。

作者:湘潭矿业学院子校何国清。

初中作文与人际关系的探讨篇六

的确,在人生的旅途中行走,如果一个朋友也没有,决对不会成大事。所以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多交朋友。

如果你仔细去看成功者,会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外,那就是他们的人际关系相当不错。只有拥有了广泛的人际关系,才能建立起一个庞大的信息网,这样就比别人多了一些成功的机遇和桥梁。

美国前任总统林顿能够成功赢得竟选,与他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也是分不开的。在他竟选的过程中,拥有高知名度的朋友们扮演这举足轻重的角色。这些朋友包括他小时候在热泉市的玩伴,年轻时在乔治城大学与耶鲁法学院的同学及日后当罗德学者的旧朋友等。

这些朋友为了克林顿的成功,四处奔走,全力的支持他。所以克林顿任总统后非常感慨的说,朋友是他生活最大的安慰。

想要成功,就必须有一个好的人际圈子,要知道仅凭一个人的能力是很难完成自己的事业的。只有有人愿意帮你,不断给你提供各种资源,你才能有更多的成功机会。

当然,你所交的朋友可能是坏朋友,但那是可以避免的。

初中作文与人际关系的探讨篇七

——论“老人倒地扶不扶”

经过数据统计,如果有老人摔倒在地,55。6%的人选择直接走开;23。4%的人会选择找到证人之后再扶;12。6%的人则选择拨打110;仅有5。4%的人选择毫不犹豫的主动扶起老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在我个人看来,对于“老人摔倒扶不扶”这个问题,其中心点在于人们对于这种“碰瓷”事件的处理方法,当然,其中有一部分的原因和道德有关。

为了塑造一个和谐而道德的社会,对于摔倒的老人我们也不可以不管不顾,而且“碰瓷”事件也不是百分百会发生的,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来解决此类事情的好方法:

一、老人摔倒,我们不应该马上去扶,应该迅速上前询问伤势,观察老人的状态。因为很多患有疾病的病人跌倒是不可以随便搀扶的,会导致病人的二次受伤,如果老人当时发生了骨折等情况,你的好心搀扶就有可能导致病情的恶化,在这样的情况下,绝不能轻易移动。

二、我们应该迅速观察老人的伤势之后再决定下一步应该如何进行。如果老人伤势并无大碍,他不需要搀扶也能够站起来;如果老人伤势较重,那么,你就应该联系老人的家属并及时联系警察和救护车,让他得到更专业的救护。

在这一过程中,你可以不搀扶老人,但是你完全可以选择守护在老人身旁,替他遮阳挡雨,递上水,保护老人的安全,做你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是简单的搀扶,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要知道,对于摔倒的老人,要“敢扶”也要“会扶,”对于此类事件我们要按情况处理,不应拘泥于老的处事方法,要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这样才可以造就美好社会。

以上是我的论点,谢谢!

2.议论文范文初中。

文档为doc格式。

初中作文与人际关系的探讨篇八

【课程标准】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数据。

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8年级》第二章第2节前半部分的学习内容。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也是其他测量工具使用和读数的基础。因此,这部分学习内容对后续物理知识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测量时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记录实验数据时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也是以后从事任何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科学素养。

【学情分析】学生虽然以前学习过简单的长度测量,实际生活中也可能测量过一些物体的长度。但是对初学物理的8年级学生来讲,在此以前严密、细致的长度测量很多人没有经历过,更多的也基本都是学生的定性观察。加之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思维方式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即使简单的抽象思维也往往需要具体事例来支撑,并且容易产生片面性。

【学习目标】1.通过常用物体的长度、常见的时间知道一个物理量的大小需要用数值和单位两部分才能表示出来。

2.通过不同国家常用长度单位、时间单位的比较,了解国际单位制的必要性。

3.会进行常用长度单位的换算。

4.通过测量课本的长度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长度;通过记录课本长度的测量结果学会记录实验数据。

5.在测量课本长度的过程中,体验测量存在误差,认识科学实验中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6.会选用适当的根据测量长度。

7.能利用日常生活中已知长度的物品估测长度。

【评价设计】1.通过问题1检测目标1的达成。

2.通过问题2检测目标2的达成。

3.通过问题3、4、5检测目标3的达成。

4.通过问题6、7、8、9、11检测目标4的达成。

5.通过问题10检测目标5的达成。

5.通过问题12、13、作业2检测目标6的达成。

6.通过问题14、作业1检测目标7的达成。

【学习过程】。

[板块一]思考下面5个问题,并和你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

(问题驱动: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问题链,学生生成、探究、思考、交流,学会教学内容。)。

问题3.除了米和英尺这两个单位以外,你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写出它们跟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问题4.微米和纳米是两个更小的长度单位,在科学研究中会经常用到。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请你把长度的这些单位从大到小排列起来,分别写出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问题5.完成下列单位换算题:1.24km=?m,2.56mm=?m,3800μm=?m,4.8nm=?m。

[板块二]用刻度尺尽你所能准确地测出物理课本的宽度,并和你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回答下列问题。

(任务驱动: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转化成操作性强的具体任务,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通过思考、交流,学会教学内容。)。

问题9.你们能总结一下,用刻度尺准确地测出课本的宽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板块三]刚才我们通过测量课本的宽度,学习了刻度尺使用的知识。思考下面5个问题,并和你小组的同学进行交流。

(问题驱动:教师设置问题链,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学会教学内容。)。

问题11.你能用手中的刻度尺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吗?把你的测量结果记录在你的课本p24上方表格里的相应位置。

问题12.你能用手中的刻度尺测出课桌的长吗?为什么?

问题13.要想测出课桌的长,你应该怎么办?

问题14.如果手边没有刻度尺,但知道物理课本的长为26厘米,能否知道课桌的长度大约是多少?说出你的办法来。

[小结]略。

[作业]课本p251、2。

初中作文与人际关系的探讨篇九

(1)用100牛的力将物体举高2米。

(2)用100牛的力提着物体站在2米高处。

(3)用100牛的力提着物体站在水平前进的小车上,随着小车一起向前移动了2米。

(4)用100牛的力提着物体沿扶梯走在2米高平台上。

(5)用100牛的力将垒球掷出10米。

(6)用100牛水平力拉着重500牛的小车沿水平面前进了10米。

2、试一试,估算一下你做了多少功?

(1)将100克的砝码举高1米。

(2)将掉在地上的课本拾起来,放到桌面上。

(3)将凳子放到桌面上。

(4)做一次引体向上。

学生练习,并板演,教师巡视,最后与学生一起评价学生的板演,给予指正和肯定。

四、布置课外小实验:

测出自己上楼时所做的功及所用的时间。

要求:1、测出:(1)体重g;(2)楼层高h;(3)上楼所用的时间,按正常速度走上去所需时间t1,快速跑上去所需时间t2。

2、计算:(1)上楼所做的功,(2)两次登楼过程中,每秒钟做的功。

初中作文与人际关系的探讨篇十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作文教学的效果至关重要。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效果,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在教学探讨中,我总结出以下心得体会。

第一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引导他们自主探究,促进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这是目前国际教育趋势。在作文教学上,学生应该作为主体参与其中。我们需要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通过自己的思考去组织和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二段:参与式教学传统一精髓。

参与式教学是我国教育的传统精髓之一,也是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方法。我们可以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们互相交流,组成小组去探讨作文题目,互相比较,以此提高彼此的写作水平,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三段:达到教学效果的关键点。

达到作文教学效果的关键是,我们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这样才能让他们主动参与到作文教学中来,并且取得效果。孩子们要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思路,这种表达的方式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思考方式和思考的深度。

第四段: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是必须的。

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是必须的。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摸底测试的方式,发现学生的写作问题点,这样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发挥个别差异。同时,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如视频教学、网上课堂等,这种方法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第五段:要发挥教育教材的价值。

要发挥教育教材的价值,特别是语文教材的价值,要把它们运用到作文教学中来,这样才能让学生们掌握写作技巧,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我们要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出坚定的意志力,并且要有探究知识的精神,这样才能让孩子们在写作中不断提高自己,从而真正意义上的取得进步。总之,我认为,作文教学是让学生掌握一种文化技能的过程,但是千万不要忽略了孩子们的感情和兴趣需求。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发掘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挖掘他们的潜力,从而帮助他们掌握写作技巧,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并且在今后的人生中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初中作文与人际关系的探讨篇十一

在初中作文教学探讨方面,我的体验和观察启示了我对这个话题的见解。我认为初中作文教学是一个很具挑战性的任务,一方面需要考虑学生的语文水平和个性发展,另一方面要解决教学的目标和课程要求之间的巨大差异。因此,对于初中作文教学的探讨和思考,不仅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更多教育专家的支持和研究。

第一段,介绍论题。初中作文教学探讨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因为它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语文能力,也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文章将会从几个方面对初中作文教学探讨时的体验和见解进行阐述。

第二段,探讨教学方式。教师应该把握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能力特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等都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同时,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也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好的发展。

第三段,探讨作文方法和技巧。在诸如叙事、描写、说明等不同类型的作文中,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因此教师应该要对不同类型的作文进行分类授课。通过学生们的实际练习和应用,给予他们更多的写作技巧和实践经验。同时,对于问题较大或难点较多的作文,教师也要比较注意教学设置和反馈。

第四段,探讨读写结合的重要性。阅读是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拓宽思路、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添加相应的阅读活动,比如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后进行讨论,或者在阅读之后写下感想,并尝试把学到的阅读策略转移到作文创作过程中。

第五段,总结。初中作文教学探讨是一个漫长而又重要的过程,需要每一个关注学生发展、注重课程实际效果的教师的努力。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改进教学策略,并加强学生反馈,最终形成一个理想的教学模式。

初中作文与人际关系的探讨篇十二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教育者,班主任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要促进学生身体、思想观念。劳动态度等诸多方面的发展。班主任工作的任务是巨大的、艰苦的。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熟悉教育教学规律,掌握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增强教育理论、政治理论的底蕴。新课程背景下,运用正确的班级管理策略,运用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全身心、全方位、开展创新的工作,驾驭班主任工作的综合艺术,培养合格的适应社会的新型创新人才:

一、从实际出发,全面了解,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教育实践证明,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既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和理想,也要了解学生的社会关系等,这样教育学生时可以对症下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二、和学生交朋友,用真心对待学生。

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真正教育好学生,既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也要和学生交朋友。中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实质是相同的,他们达成共识的是“爱的教育”,爱是对学生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对学生的爱必须是真诚的、内心的爱、实实在在的爱,这种爱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体会到。这种爱是每一位有良心的教师都有的,只有这种爱,工作才能细致认真,才能不断探索,才能不断追求。教师的爱不仅蕴含在教师的人格中,更体现着教师的人生价值。教师的爱以及那些超时的付出,超精力的给予,凸显了师爱的奉献性、平等性、无私性。处于师爱之中,学生还是那个学生,但他的情感变了,随之荣辱观、价值取向变了,心灵变了,整个人变了。几年来我已经做了,思想上积极引导,学习上循循善诱,生活上时时关心。用真心爱学生,学生也会用真心爱老师,教育实践中我已经体会到了这一点。从学生身上我得到了爱的回报,也从家长的信任中得到安慰。

三、关爱后进生的成长,对学生要全方位审视。

有经验的班主任眼中,任何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他们既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更有其发展优势,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天才,有无限的发展潜能,教育引导得好,将来都是社会的栋梁、祖国的优秀建设者。要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家的温暖,是学生真正成为家的一员。班主任要关爱每一位后进生,把他们和先进生一样看待,及时发现每一位后进生的优点,及时表扬鼓励,帮助他们掌声各种各样的困难。把后进生从后进的行列里领出来,让他们享受先进的感觉,感悟大家庭的温馨。

针对后进生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全方位看待学生,发现其精华闪光点。教师对学生的这种爱是炽热的,真挚的,学生是不会忘记的。后进生先进了,整个集体发展了,学习工作生活的积极性提高了,班级学生的整体素质都将发身巨大的变化。

四、学校、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三位一体教育学生。

现在的学生和其八十年代的等是不一样的,他们有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对世界的认识也是不一样的。每一位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一个目标: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每位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是不同的。可以说一般的家长缺少正确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必须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密切配合,让社会教育为学校教育服务,家庭教育为学校服务。定时组织家长到学校听课,定时组织社会人员到学校听课,让家长了解学校,了解自己的孩子,让社会了解学校,了解新时期的孩子。然后组织家长和社会人员探讨新时期的教育孩子的共同方法,探索教育孩子的途径,研究教育孩子的方式,特别是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永远研究的课题,常抓不懈。这些举措级调动了学生、家长的积极性,也密切了学生与家长、家长和教师的关系,家长欢迎学校,学生爱护学校,教育效果是相当明显的。

十五年的艰辛工作,十五年的酸甜苦辣,十五年的风风雨雨,十五年的慢慢之路。可以说诗情画意,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也有柳暗花明又一春之局。班主任工作的好与坏取决于策略高明的好与坏,正确与错误以及方法的得当。占天时,占地利,占人和,策略高明,工作一定会成功的。

初中作文与人际关系的探讨篇十三

写作是一种重要的表达能力,在今天的教育体系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如何进行有效的写作教学,让学生真正地掌握写作技能,成为了有待解决的难题。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三个方面分享我的教学探讨心得体会。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每堂课程的最终目标,更是整个教学计划的总目标。作为一名初中作文教学者,最重要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的能力,能够将自己想说的话用准确、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在教学初中作文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实用工具,例如语法分析工具、语言翻译软件等,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

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愿意投入到学习中去。当今的初中生越来越喜欢多媒体教学方式,因此,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有趣的课堂形式,例如讲解、流程图、PPT等。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是教师教学成果的体现,越来越多的教师因为探究教学效果而努力。通过对初中作文教学过程的不断探究,我发现,在教学中,让学生多开展写作、修改、模仿等活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阅读优秀的作文,给学生提供范文,让他们仿写范文,理解优秀作文的优秀之处,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四、教学评价。

在初中作文教学评估中,评价方法和评价工具都要综合考虑。我们可以采用教学笔记、教学反思、作文分析、口头表达等多种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根据指导教师的反馈进行自我调整。

五、教学总结。

作为初中作文教师,我们应不断总结、反思,完善教学方案。我们应当始终关心学生,了解他们的情况,充分发掘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初中作文的学习中达到自己的最高水平。

初中作文教学探讨心得体会,通过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评价及教学总结五个方面的探讨,希望让初中作文教学者更好地将写作教学落实到实际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地掌握写作技能,更好地应对社会发展的需要。

初中作文与人际关系的探讨篇十四

《重力》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力和机械》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质量、力、二力平衡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力是一种最常见的力,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它在力学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是以后学习压强,浮力,功等知识的基础,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我所任教的洋浦中学,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纯朴上进,但对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通过一年多的物理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三、目标分析。

基于以上教材和学情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锤线的应用,知道重心并会画重力的示意图,理解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得出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培养学生“猜想、设计、操作、分析论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规律的兴趣,培养学生大胆猜想、敢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根据教学目标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

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难点:重力的方向及重锤线的应用。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多个钩码、细线、小重物、重锤线、橡皮泥,质量相等的铁块、铝块,刻度尺,斜面,光盘。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如下几个环节:

四、教程分析。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约5分钟)。

1、首先教师做演示实验,然后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请同学们观察并思考?从而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万有引力,知道重力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的引入,类比联想,让学生体验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向学生展示生动活泼的物理天地,鼓励学生要向牛顿那样善于观察生活、思考问题,将来能够学有所成,唤起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第二个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约22分钟)。

2、重力的大小(重量)。

物体受到的重力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教师演示测重力的方法。

(1)提出问题: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2)科学猜想:针对问题,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猜想,学生可能猜想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形状、体积(大小)、密度(材料)、质量有关。

(3)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请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事实支持自己的猜想,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借助手中的器材分组探究自己的猜想是否科学合理。然后各组汇报探究成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得出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关。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实验器材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质量为50克数量不同的钩码的重力,并把结果记录在书中的表格内,然后引导学生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作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并算出每次测得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4)分析论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其比值是一个定值用g来表示,约为9.8牛/千克,在粗略计算时,可取g=10牛/千克,由此得出g=mg这个计算重力大小的公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大胆猜想、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数学图像来解决物理问题,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感知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突出本节课的重点,体现了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这一基本理念。)。

初中作文与人际关系的探讨篇十五

学习物理的'过程,是知识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存教学过程中,可采取程序设疑教学法--针对某一节内容、一个题目或一组物理数据按一定程序不断地设置疑问,逐步引深内容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揭示物理规律的方法.

作者:徐永齐作者单位:大城县第二中学,河北廊坊,065900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18)分类号:g63关键词:

初中作文与人际关系的探讨篇十六

[内容]。

课堂提问分两方面:一是教师提出问题。一是学生提出问题。这两方面,其实是两个层次,教师提问,是为了促使学生思考;而学生发问,则是思考了的结果。课堂设疑提问要有目的性、艺术性。

一、问点要准“准”一是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从课文内容的重点出发,抓住主要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二是合乎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师所提问题的难度应与中等以上学生的认知水平相符,所提问题能让学生“跳一跳”,确实能摘到“果子”。三是要抓住课文知识的逻辑关系,所提的问题应丝丝入扣,不蔓不枝。忌空、大、难。教师所提的问题如果不适合学生的实际,超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学生也就不愿费那种“劳而无功”的气力,去做那种烦琐的探求。笔者曾听过有的教师在教授《孔乙己》一文时,板书课题后问学生,“孔乙己叫什么?”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叫孔乙己”。教师又问:“孔乙己是他的名字吗?”学生稍一沉吟,回答道:“是绰号。”教师紧问一句:“孔乙己读了一辈子书,为什么连个名字都没有?”学生面对这个问题“反常”现象,沉思起来,教师就在学生这种情绪之中开始讲述课文,造成较好的教学气氛。

二、问要有值问题的设置要有目的,合乎教学的内容。设疑提问不能为设疑而设疑,搞形式,图花架。设疑不是教师提一些简单的本身带有暗示性的“是不是”,“对不对”的问题或是学生完全不加思索,不费力气就回答的问题。这种只图课堂表面的热闹,是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这就要教师在备课中充分钻研教材,发掘问题,巧设疑问。教师要善于在“无疑之处见有疑”,在教学中适时“抖”出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变“有疑”为“无疑”。一句话,设疑提问有要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引导学生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清一篇文章的实质。根据有经验的语文教师体会,语文课设疑应从以下几个地方入手:(1)学生易混淆,易忽略而又与理解课文内容关系密切处。(2)课文的重点,难点处。(3)文章画龙点晴处。(4)“铺路架桥”处。(5)触发学生联想,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处等。例如,介绍鲁迅时设疑:“为什么鲁迅学医又弃医?”鉴于这个问题在鲁迅一生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对中学生的人生道路的选择也不乏重要的启示。因此这个问题问得有价值。

三、发问要活“活”就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设计了灵活多样的问题。同样一个问题,因为学生的素质差异,在这个班级与那个班级的提问方式也应有所不同。提问是否具有艺术性,其效果显然不同。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考虑不同年龄特点的学生的心理因素,提问方式,做到直问与曲问相结合,正问与反问相结合,明问与暗问相结合。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愚公移山》时,他要检查学生是否理解“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跳往助之”一句,不是按通常“什么叫孀妻?什么叫遗男?”那样直问,而进行“曲问”:“有个孩子也去帮助老愚公移山,他爸爸舍得让他去吗?”学生看了课文都高兴得笑了起来,说:“他没有爸爸呀!”“你们怎么知道的?”“因为他妈妈是孀妻――寡妇,他是遗男――孤儿呀!”由于问题拐了个弯,学生多动一下脑筋才能解答,因而大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四、问要适时教师既要抓住课堂提问的恰切时机,又要根据问题的难易作适时“停顿”,让学生有进行积极思维的时间,以达到“投石激浪”的效果,否则只能“引而不发”。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思是说,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就是教师的设疑提问要在学生“心求通而未提,口欲言而不能”之时,抓住学生处于“愤悱”之时的有利时机,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去“释”疑,以达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答问时机的把握,是整个答问过程中关键的一环。因为它决定着作用和结果,也体现了艺术的程度。《礼记・学记》中说:“善待问者如撞种,叩之以小则小鸣,叩之以大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这里用撞钟比喻学生的发问,鸣声当作教师的答问。撞钟之声有强弱,表示答问程度有分寸。教师不肯把结论轻易地告诉学生,必待学生反复思考,将要触及问题的实质,发问有一定水平时(从容:喻学生有所进而复问),才予以指引,使问题得到揭晓而“尽其声”。可见,答问的时机其实是一个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契机和过程,是对最佳答问效果的超前认识。学生已是“山穷水颈,我们一步步地加以诱引点拨,使之“柳暗花明”,“茅塞顿开”,有登岸成功的愉悦和仙人指路的感激,这样的答问效果及答问效应定将非同一般。

五、反答为问顾名思义,对学生的提问,教师本该正面回答,但却不答,反而为问。反答为问,不变换“主体”,“被求之弗得或得之而谬误,然后为之讲说”,(《论集》)只不过这里的“讲说”变成了反问,故教师仍为“主导”。

有些问题,教师作答固然容易,但倘若把学生思维再推进一步,学生便有可能自行解决,让学生能在开动脑筋的过程中明白最终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样做肯定要比接受老师灌给的一个答案更有价值。它能让学生自信自己的能力,也会自觉地养成“自为研索,自求解决”的习惯。例如钱梦龙老师的《故乡》教学实录:生:为什么把杨二嫂叫做豆腐西施?师:是啊,为什么呢?生:西施是个有名的美人,杨二嫂长得漂亮。师:还有个同学在提问题的小纸条上说是因为杨二嫂的豆腐做得好,做得又白又嫩。是豆腐好还是她有点漂亮?生:是有点漂亮!师:你怎么知道的.?生:是打扮出来的漂亮!生:因为杨二嫂的关系,豆腐店的生意就特别好。师:大家去看杨二嫂,豆腐生意就好起来了,是吗?这样写带有点什么意味啊?生:讽刺。这个答问过程,钱老师只用了四个“反问”,把鲁迅先生通过对杨二嫂外貌绰号描写表明的对她的态度比较全面深刻地理解了。如果直问直答,那便少了铺垫过渡;如果教师补充铺垫,那么,教师会有可能碰上对类似“做作”、“卖弄”等概念解释的麻烦。纵然不作这样的解释,教师也不会像这里一样顺应学生的思路合乎学生的理解水平而解决问题,自然顺畅,行云流水。因此,反问为答,实为套学生口径,顺学生思路,进而导向正确理解过程的一种简捷方法,也是实践中最常用的方法。

六、非答却答看似答非所问,其实句句都是铺垫。不答只是暂时的,是把得出一个复杂答案的过程肢解开来,作知识的补充、利用和思维的正向定势。这种回答,提问一般有些难度,或者学生在有了一个直接的答案后还是不能理解,因而有必要荡开一“笔”,慢慢回答。还是钱梦龙老师《故乡》中的例子――生:为什么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师:烛台是什么?生:插蜡烛用的东西。师:对!那么香炉呢?生:插香用的东西。师:都用来干什么?生:求神拜佛。钱老师把眼光盯在香炉和烛台的实际用途上,看似未作回答,却让学生明白到了“求神拜佛”的程度上。

当然这还不是正确答案,未及本质,但毕竟扶人“上路”了。然后,再说到“崇拜偶象”,说到相信迷信,说到泥塑木雕,说到宿命论,说到银项圈,说到取名闰土。这些问和答,似乎都跟原始问题对不上号,但扯得上边,因为,如上说到的东西,它们的内质是跟“香炉烛台”一样的,它们是同一种东西支配的结果――“精神麻木”,至此“放平”。其实,在这里的由“扶”而“放”的过程中,教师做到了“引而不发”、“导而弗牵”(《礼记》),给了学生“易晓的暗示与浅明的指导”(《论集》)。这样的答问,通俗自然,丰厚深刻。总之,课堂设疑提问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可否自始即不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教师要掌握提问的艺术。一堂成功的设疑解疑课,给教师带来无尽的教学兴味,同时也能给学生带来思考上的快乐。“闭门推出窗前月”是我们在教学中的失败,“投石冲破水中天”才是我们孜孜追求的佳境。

文档为doc格式。

初中作文与人际关系的探讨篇十七

1.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2.了解内能和热量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温度的概念,能说出生活和自然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2)了解实验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3)了解内能、热量的概念,能简单描述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室用温度计的认识和使用过程,了解一般测量工具的认识规律。

(2)通过自主学习建立内能概念。

(3)通过实验结合生活经验,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教学重点】。

1.能正确使用液体温度计测温度。

2.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改变内能的途径。

3.温度与内能的关系。

【教学难点】内能、热量概念的建立。

【教学用具】。

演示:温度计、烧杯(1000ml)两个、热水、冷水、红墨水、空气压缩引火仪。

学生分组:粗铁丝、石块(两块)、蜡烛、火柴。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节日的礼花给我们带来了喜庆的气氛。礼花爆炸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呢?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将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温度与内能。

二、温度及温度计。

入秋以来,我们当地的气温变化比较大。早晨上学时,气温较低,我们感觉冷,中午,气温回升,我们感觉比较热。在物理学中,我们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通常我们是通过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的,但要准确地判断和测量物体的温度,就需要用到专门的测量工具――温度计。

温度计有好多种,如常见的体温表,寒暑表,数字式温度计、双金属片制成的温度计等。下面我们就以在学习中经常用到的实验温度计为例来学习温度计的使用。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学到了许多测量工具,像弹簧测力计,天平等等。对于测量工具,我们要从哪些方面来认识呢?构造、原理、量程与分度值、使用方法等。

下面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对照你手中的温度计来认识它的使用,并完成自主学习(一)。

(一)对温度计的学习:

1.构造。

2.原理。

3.量程与分度值。

4.使用方法。

5.你认为以下步骤正确的是______。

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

c.使温度计和被测物体接触几分钟;。

d.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e.取出温度计;。

f.让温度计的液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6.利用手中的温度计完成以下测量任务:

室温______________。

一杯水的温度____________。

学生自学结束后,师生交流相关内容,并注意强调以下几点:

(1)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液体温度计有煤油或水银温度计,不同的温度计量程不同。

(2)介绍摄氏温度的规定,可补充介绍华氏温标和热力学温度。

(3)学生展示实验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读数方法。

(4)通常情况下室温指25℃,人体正常体温37℃左右。

三、内能。

1.自学内能概念,学习要求如下:

看课本p24《物体的内能》,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什么叫物体的内能?为什么说物体具有内能?

(2)0℃的冰有内能吗?哪些物体具有内能?

(3)观察图片12-7和12-8,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自学结束后,师生交流相关内容,并注意强调以下几点:

(1)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2)演示:在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的两只烧杯中各滴入1-2滴红墨水。

结论: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物体内能就越大。

温度是影响物体内能的主要因素,也是判断物体内能变化的重要依据。对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内能越小。这就是温度与内能的关系。

2.改变内能的途径。

学生实验。

(2)对学生的办法进行分类:手捂、火烧、弯折、锻打、摩擦。

结论:热传递和做功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在热传递的过程中,高温物体把一部分内能转移到了低温物体,转移的这部分内能,称为热量。单位和内能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热量常用字母q表示。

四、小结。

五、走向生活,解释实例。

1.对于发高烧病人,常用冷敷法进行降温,请说说这样做的原理。

2.演示空气压缩引火仪实验,学生解释其中的道理。

4.礼花爆炸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

初中作文与人际关系的探讨篇十八

摘要:在初中班级的管理当中,越来越需要教师注重方式方法。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在处于青春期,叛逆心理较强,不愿意被束缚,而且对于新鲜事物也有很强的好奇心。所以教师的管理方法变得尤为重要,否则对于学生只会起到反作用,让学生越来越讨厌学校、厌倦学习。将教育激励理论应用在班里的管理当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学校班级的喜爱度。不再以批评教育的方式来教导学生,而是更多的以鼓励、表扬的方式,不再单一的以成绩好坏为标准来评判学生,使其逐渐抵消抗拒心理,教师慢慢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学习乃至人生方向。

关键词:班级管理;初中生叛逆期;激励教育。

激励理论最先并非是应用在教育体系当中,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教师经过研究,得出了如今的教育激励理论。将教育激励理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班级管理,营造一个班级秩序好、积极向上的环境。国外相关于教育激励方面的理论研究早在近一百年前就开始了研究,我国在十年前才开始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进行研究,但是只有在近些年来此理论才逐渐地应用于班级管理教学中,许多教师对于这一方法还不是很熟悉,应用方法等方面也不是很完善。

一、以鼓励的方式教育学生。

根据以往的调查研究,学生在受到信任的人鼓励过后会增强自信心,对于学习的兴趣也会成倍的增加,并且在今后更容易接受教导。在学生表现好的时候,教师对学生进行鼓励,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发育,使学生内心感到教师对其的信任与认可,而学生需要的正是这种教师的认可,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对于班集体更加放在心上。而班集体正是由一个一个的学生组成,只有每一个学生的态度都是积极向上的,那么班级管理亦不需要教师的过多操心。但是鼓励是有一定限度的,或许一张小小的奖状、一句全班同学面前的表扬、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安慰鼓励的动作,都会无意之间在学生的内心中生根发芽,让学生摆脱自卑心理,相信自己的能力。然而,这样的鼓励不适宜太多,当表扬变为习惯的时候,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学生就开始停滞不前、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已经足够好,不需要再有什么进步,从而导致学生没有办法认清自己的真实情况而过于自大。学生在犯错误时教师还是应该进行批评教育,让学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及时地改正错误。

二、提供竞争压力,刺激学生积极向上。

在如今的社会中到处都是竞争,竞争压力无处不在,在班级中也同样存在竞争。教师往往会利用这种竞争,再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往往在竞争的情况下可以挖掘出学生内心存在的潜能。最多的竞争是在学习方面的竞争,但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在各方面都设立一个目标让学生完成,根据完成目标的好坏程度再评判学生是否可以得到印章。例如,教师可以设置如下的环节:各个科目学习好的同学可以获得印章,不同的劳动可以获得印章,体育课中的锻炼可以获得印章,参加各种比赛活动等,在多个方面获得过印章,再根据获得印章的数量评选“学期王”。此外还可以评选单个方面表现优异的学生,分别进行相应的奖励。这种良性的竞争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在校的全面发展,但教师所确定的目标应该适合于大部分的学生,不适合过于简单或者困难,否则这样就缺失了竞争所要取得的效果,只有经过努力才能有回报。

三、树立榜样的标准,激励学生向其看齐。

现在看到许多学生在初中时期变得不爱学习等等,都是因为在学校不听教师的管理,回家之后父母有关方面的教育缺失,再加上青春期的叛逆,导致学生在离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教师为学生树立一个可以让学生触动内心的榜样,可以使学生在某些方面产生共鸣,从而对于榜样产生渴望,希望也可以像榜样一样优秀。以往优秀的人物有很多,但学生在没有亲眼看到的情况下很难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可以在班级内树立榜样学生。例如,在班级内推选学生们心中喜爱的或崇拜的同学,以同学作为榜样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如果某一学生在某方面获得同学们的普遍认可,同样可以作为班级榜样。在教室专门设置一面“光荣墙”,让班内做榜样的同学上墙,让同学们借鉴学习,做得好的同学可以替换上墙,这样一来每一位学生都有做大家榜样的机会。

四、结束语。

用这种新的教育激励的方法管理班级中的学生是教学方法的一种新的尝试,从心理的角度考虑到学生对于接受管理的心理态度是如何的,从而对症下药,以积极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提高班级管理纪律对于课堂教学中的质量和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好的班级纪律可以让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轻松愉悦,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听讲。根据实践经验,教师不断进行研究完善,将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全国初中班级的教育管理当中,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提供参考意见,为学生的良好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初中作文与人际关系的探讨篇十九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以德育为抓手,以改进教育方式为突破口,优化班级管理环境,形成班级管理重要主动力。德育在班级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新时期班级管理呈现崭新时代特征。教师要根据班级管理实际,做好学生心理辅导、介入人性化管理、开展多元交流互动、创设适宜集体活动,以提升德育管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一、做好心理辅导,创设学生成长环境。

现代学生接受信息丰富,其思想呈现个性化特征,脆弱、任性、缺少责任感是普遍现象。针对这样的情况,班主任首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状况,掌握学生普遍关注的问题。其次是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因为学生中普遍存在焦虑、脆弱、社交障碍等问题,教师要与学生展开心理沟通,针对学生最为关心的问题实施心理辅导,帮助学生逐渐走出心理阴霾。

案例一:有一个学生,父母离异,跟随奶奶生活,原本快乐活泼的个性逐渐消失了,沉默寡言,思想忧郁,学习成绩下滑。班主任及时介入,多次找其谈话,了解了其家庭变故,给出多种心理辅导,并发动周围学生对其友善帮助。这个学生慢慢恢复了自信,而且能够主动找班主任汇报思想。在一次班级演讲比赛中,他还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当今父母离异的家庭不断增加,给班级管理带来严峻挑战。因为父母离异,孩子承受更多压力,发生性格变化不在少数。班主任能够及时洞察学生细微变化,多次找学生了解其心理动态,掌握了第一手信息材料,发动周边同学展开救助活动,帮助这个学生走出心理困惑。这就是典型的心理辅导,为学生创设良好学习生活环境,班级管理呈现高效性。

二、介入人性管理,彰显民主管理理念。

班主任在具体实施班级管理措施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认知,用欣赏的心态看待学生。特别是家庭情况比较特殊的学生,其心理更为脆弱,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学生表现亮点,并给予鼓励和表彰,促使学生建立学习信心。为提升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班主任要引入民主管理策略,充分发挥学生自制意识,将班级管理工作进行多重分解,成立多种形式的管理小组,以调动学生民主管理参与热情。

案例二:有一个女生名叫敏敏,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比较娇惯,个性比较张扬,与周围学生难以融合,时常与同学发生冲突,是班级麻烦制造者。班主任几次批评教育都没有什么明显效果。在一次班级文娱活动中,班主任发现敏敏歌唱得不错,就给出了积极评价,并在以后的多次文体活动中,让其担任主持人。敏敏渐渐改掉一些坏脾气,与同学相处也开始融洽起来。

班主任对有缺点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是常事,但收效甚微,这是因为学生没有获得心灵触动,把班主任的话当成耳边风。如果班主任能够发现学生积极表现,从表扬的角度展开教育,学生心灵触动剧烈,其教育效果也成倍增加。

三、展开多元交流,提升德育管理品质。

班级德育管理交流形式众多,班主任不仅要精心选择交流方式,还要注意创造交流机会。班主任在处理日常事务时,与学生形成众多交集,这是与学生展开心灵交流的重要契机。特别是与学生一对一形式的交流,更能够听到学生真实心声。班主任要多创造这样的机会,从关心学生成长角度出发,与学生展开平等多元互动交流,为班级管理提供重要信息支持。

案例三:班级工作头绪很多,卫生、纪律、学习、活动、迎检等方面都需要班主任亲力亲为,很难做到兼顾。为提升学生民主管理意识,班主任借鉴外地经验,在班级中建立“一日督查”制度,让学生轮流做“督查”员,具体负责班级管理多个方面的工作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给出纠偏指令,随时向班主任汇报。班主任专门为“督查”制作袖标,学生参与积极性很高,班级管理事事有人抓,时时有人查,班级管理进入良性轨道。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引入“一日督查”制度,规范了班级管理细则。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之中,这本身就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管理,不仅能够实现自我教育,还能够提升整个班级管理水平。民主管理是现代班级管理重要意识,班主任要根据班级管理实际制定管理策略,为学生参与班级活动创造条件,还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以形成班级管理重要成长力量。

四、创设集体活动,激发班级管理活力。

班级德育管理避免班主任说教,要根据班级管理实际需要创设多种集体活动,给学生自我展示创造条件,也为班级管理提供重要内驱力。在班级集体活动设计时,班主任要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搜集活动内容、设计活动程序、展开多元评价,还要主动吸收学生参与,给学生自我管理提供机会。班主任要注意完善班级管理机制,建立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让学生负责各种活动的组织和发动,也可以极大提升活动有效性。

案例四:在班级活动中,有些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活动效果不突出。为提升班级活动管理品质,班主任组织学生展开多重调研活动,最后形成管理共识,决定建立班级活动管委会,由班干部推荐人选,担任班级活动管理工作。管委会直接对班主任负责,在班级活动开展时,负责设计活动内容、活动程序、活动组织、活动监督。自从班级活动管委会建立之后,班级活动管理逐渐步入正轨。在学校组织的多种文体竞赛活动中,我们班级都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班主任从德育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管理策略,集合学生集体管理智慧,逐渐找到一条科学管理之路,为班级管理赢得主动权。班主任工作创造性主要体现在德育的成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积极性,无疑是班级管理成功突破的关键点。

初中班级德育管理具有整体性特征,提升德育管理品质势在必行。班级管理需要观照众多因素,特别是学生思想实际。班主任采取多种教育手段,丰富德育管理方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这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使命,对全面提升班级管理品质发挥着重要作用。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