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及反思: 探索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热门15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及反思: 探索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热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2-01 02:52:05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及反思: 探索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热门15篇)
时间:2024-02-01 02:52:05     小编:翰墨

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工作的回顾和总结,可以为未来的工作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提供依据。写总结需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和简洁,避免冗长和啰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优秀书籍和文章,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新的观点和启发。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及反思: 探索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篇一

了解序文的特点,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

疏通课文,理清思路,归纳、积累文言字词。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故事,以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东晋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一群文人雅客正在在山间别苑吟诗作赋。其中有一人忽忽悠悠站起身子,借着几分醉意,自告奋勇地要求为众人的诗集作序。在众人热烈簇拥下,只见他拿起鼠须笔,饱沾浓墨,在蚕丝纸上畅意挥毫,人群中不时传来啧啧的赞叹声。待到作品出炉,此人便把毛笔一撇一掷,瘫坐在旁边的一个藤椅上,打起呼噜来了。

第二日酒醒,他仍然觉得意犹未尽,伏案挥毫再次书写,却发觉都不如第一篇来的好,不禁长叹。

这是又是一个神来之笔的传说,当然,如果当事人没有扎实的文学祭奠也是无法醉中写佳作的。

这个稀里糊涂写序的人,就是王羲之,那卷无意之作,就是被书法界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

二、整体感知

1、全班齐读,圈出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读后纠正个别字音)

2、快速浏览全文,试从每段中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变化的字眼。

(乐——痛——悲)

三、文本研习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解决部分字词问题)

1、自读第一段,思考:兰亭聚会,俯仰之间,乐在何处?

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良辰)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美景)

#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这里的景色呢?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天气好,风景好,难道心情就一定会好吗?如果宋江带领梁山好汉跑到兰亭对王羲之说:“小王啊,我们一起来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吧。”那样王羲之的心情还好吗?当然不好。所以什么也是很重要的?人。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这才有了共同话题,气氛很好,所以开心。

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一觞一咏,足以畅叙幽情;(乐事)

#“流觞曲水”:是选择一风雅静僻所在,文人墨客按秩序安坐于潺潺流波之曲水边,一人置盛满酒的杯子于上流使其顺流而下,酒杯止于某人面前即取而饮之,再乘微醉或啸呤或援翰,作出诗来。

当时,王羲之与当朝名士41人于会稽山阴兰亭,大家喝喝酒,吟吟诗,当真是不亦乐乎!诗篇荟萃成集,由王羲之醉笔走龙蛇为之作序,这就是这篇《兰亭集序》的由来。

仰观,俯察,

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赏心)

王实甫的《西厢记》里唱道:“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在这里,四中美好的事物都具备了,难怪作者会如此开心。

2、分享作者快乐的心境——女生齐读第一段。

3、常言道: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作者的这种快乐并没有持续很久,不一会儿,他的精神就突然跌到低谷。

针对这个起伏,60年代中期、郭沫若先生曾发起一场关于《兰亭》真伪问题大讨论。他认为字体、文本都不是王氏原貌,理由之一是文章前面写极乐,突然转为悲痛,悲得太没道理了。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四人小组,读,商讨)

(先叫学生翻译,问:你认为这句话是在讲什么呢?)

如:

1)“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人生真是短暂啊,一抬头,一低头,这辈子就这样过去了。这是悲。古人也有很多描写人生短暂的句子,比如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2)“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

这里写的是尽管每个人的爱好不同,宁静与躁动不同,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当大家遇到自己喜欢的事物,感到快乐自足,但一味的享受而忽视时间的存在,却没发现时间的流逝是如此的迅捷,等你反应过来时,也许早已经是两鬓斑白的老朽之人了。这也是悲。

3)“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等到欢喜变成厌倦,人事变迁,物是人非,又不得不感慨这个世界的变化。这还是悲。

4)“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有哪些值得高兴的事?比如文章开头就说了,天时、地利、人和,心情无比畅快。但是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之前的四大乐事,转瞬之间,就成为过眼烟云,时间的流逝始终让人觉得不痛快。

5)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6)“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每每看到前人写的关于生和死的文章,作者便没来由地觉得前人的观点、看法和自己相差无几,都把死和生看成是一件大事来对待。

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所以作者说,把死和生,长寿和短命看成是一样的,这种观点是十分荒谬的,没有根据的。后人看我们就像我们看过去一样,把是非得失看得明明白白。反之,当我们自我观照,自我审视的时候,往往无法判断自己的这种生存状态究竟好还是不好。

引入资料: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当时的统治非常严酷,而且朝代更替频繁,朝不保夕。对生命常常有恐惧之感。而且因为朝代更迭,礼乐崩坏,文人们常常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他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是谓“一死生”“齐彭殇”。

他们崇尚老庄,老庄思想是怎么样的?老子,提倡小国寡民,无为而治,我乐我的,你哭你的,谁也管不着谁。庄子,逍遥油,我忽而上天,我忽而入地,哪管人间苦乐与悲喜,只要自己觉得逍遥自在就可以了。这是一中十分虚无的人生观。

这和悲又有什么联系呢?当时文人的生活太消极、太虚无了,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举例:时人评价毛泽东)时人无法体察自我,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这也是一大悲!

8)“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里交代了写作目的,想着后世的读者能和他有相同的情致,类似的感伤。

小结: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大部分同学都不认同郭沫若的看法,同学们认为作者的痛是正常的,是有理有据的。作者或感慨人生短暂、时光易逝,或悲叹人生无常,死生大事,不得变更,乃至时人活在“当局者迷”的状态之中,因此觉得十分悲痛。而这个痛与极乐的连贯性与合理性,同学们在课后仍可以继续探讨。

(看来同学都很厉害,都能和大师级叫板,争一日之长短)

4、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作者一直在死生这件事上纠缠不清。他写人生无常、生命短暂,写“当局者迷”,批判了当时消极无为、一死生、齐彭殇的人生观。反而言之,作者提倡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或:它的反面应该是一种怎样的人生观?)

明:作者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当积极用世,“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四、课堂总结

1、我们已经知道王羲之的观点是人生在世,当积极入世,实现抱负。你们怎么看?(机动环节)

2、总结: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既而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然后由己悲人,批判了时人的虚无、消极,沟通古今,水到渠成。果然是一篇难得的大作。

3、让我们再次朗诵全文,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洋溢着的情感。

五、作业

归纳重要的文言虚词“之”的用法。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及反思: 探索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篇二

1、作者创作背景:酒发灵感,酒能助兴!像“酒入豪肠,七分化作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余秋雨《寻李白》)的李白,斗酒诗百篇;像参加滕王阁盛宴的少年王勃,醉意朦胧之际“不知天高地厚”,斗胆挥毫,《滕王阁序》乃世代流传!兰亭修禊诗会,王羲之与佳朋挚友临流饮酒,热血江海澎湃,灵感星光闪烁,酒一杯,诗一首,放浪形骸。肩担作序之任,背负诗友所托,手中的鼠须笔挥洒自如,一行行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饱蘸情愫的字句在行书顶峰的上空翩翩飞舞!酒酣之作,情感跳跃性极大,酒醒之后的王羲之不但惊奇于朦胧之中的那份神奇的书法笔力,而且对“乐——痛——悲”的情感变化也有些说不清道不明了。所以后代有人质疑,“悲”“痛”之言逻辑不清,迷乱主题,全是杂凑。

2、教师教学背景:《兰亭集序》经典之作,成就了许多老师的经典之课!但是,据笔者了解,所谓“经典之课”,往往多依赖于多媒体的运用,《兰亭序帖卷》的点缀,声情并具的诵读等形式方面,而对情感脉络的梳理仅仅停留在粗浅的“乐——痛——悲”的较机械概括上,而对“痛起源于乐,悲升华于痛”的自然流畅性触摸不到,更体验不到,也就无法鉴赏痛悲之叹背后的人生意义和审美价值!因此,许多老师以形式多样的诵读,来躲避对文本深入细致的解读探究,看似追求审美体验,其实掩饰了与文本的空洞对话!真乃东晋盛行的玄理学风在《兰亭集序》课堂上的演绎!

3、单元设计背景:本单元的主题为“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灿烂的星空能给人深深的震撼,犹如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因此,本文课堂教学应力求创设问题情景,尊重独特的心理体验,探究意味蕴藉的人生追求,构建阅读审美价值。

4、学生学习背景:通过预习,学生能够疏通语句,了解序特别是书序的特点,熟悉作者及此文的背景常识。但是,即使熟读课文,学生对作者行文的思路和蕴含于貌似低沉消极情感态度之中的人生追求和生命的呼唤依旧不能喻之于怀,因而难以真正触摸到审美价值的层面,也就难以体验作者当时真实的心境!从这个角度着想,是否能够引领学生梳理品析看似矛盾冲突而其实自然流畅的情感脉络,是否能够引领学生探究蕴藏于人生悲叹之中的审美价值,是学习鉴赏本文的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通过录音诵读、示范朗诵、自由诵读体验品味文章独特的情韵美!

1、通过师生质疑释义的方式掌握重要字词的用法含义;

2、梳理文章“乐、痛、悲”的情感脉络,品析作者自然流畅的心境;

3、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究蕴藏于人生悲叹之中的审美价值!

4、听读、跟读、自由诵读,体验文章独特的情韵美;

解读文本,品析情感脉络的自然流畅。

探究痛惜悲叹之中的人生审美价值。

(学生活动)明确:王羲之

(教师活动)他为何获此殊荣?

(学生活动)相互交流,信息共享:王羲之,东晋伟大的书法家,在楷书和行书方面成就最高,尤其是行书,其代表作《兰亭集序》被宋代米芾誉为“天下行书第一”。

(教师活动)补充:《兰亭集序》,从书法上看,犹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其真迹被唐太宗骗去,后殉葬于昭陵,流传的只是摹本。唐太宗如此珍爱的《兰亭集序》,难道仅仅就是字美吗?今天,让我们带着文学的眼光走进它!

1、(教师活动)明确任务:课前让同学们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大家在预习过程中,肯定会碰到一些疑难问题,现在,大家可以针对这些疑难问题互相交流和探讨!

(学生活动)相互质疑,相互探讨。

2、(教师活动)明确要求:通过大家刚才相互交流和探讨,解决了不少疑惑,但也许还有一些争议或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大家提出来,我们全班同学共同来探讨!

(学生活动)质疑释疑

3、(教师活动)补充质疑:音(癸会稽禊殇湍觞)

义(修觞一所以之通假字)

用法(少长贤一)

(学生活动)释疑

1、(教师活动)明确任务:请听录音朗诵,准确把握读音和句读。

(学生活动)静听录音朗诵,明确读音句读。

2、(教师活动)创设情景:这篇文章就像一座小桥,我们走过这座桥,就来到了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的兰亭,我们见到了王羲之,看上去,他的心情怎么样?用一个字来回答。

(学生活动)思考、概括、明确:“乐”。

(教师活动)追问:“信可乐也!”意思是实在令人高兴,是什么让王羲之乐成这样?请结合文本分析鉴赏。

(学生活动)结合文本思考、概括、回答:良辰——“暮春之初”

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佳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盛会——“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师生互动)品味鉴赏:“良辰”良在春光明媚;

“美景”美在山峦层叠、峰岭峻秀、树林茂密、水竹修颀,河流激荡回旋,春风和暖轻柔!

“佳朋”佳在与会的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人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诗人佛学家等。

“盛会”盛在临流饮酒,酒一杯,诗一首,畅叙幽情,放浪形骸。

(教师活动)总结:在“良辰”,遇“佳朋”,赏“美景”,开“盛会”,“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确实快乐!

(学生活动)再次品味示范朗诵,体验快乐心情!

(学生活动)想象、思考、回答。

(教师活动)在学生迷惑时点拨、启示:“仰观”“俯察”——时光转瞬即逝

“宇宙”“品类”——博大永恒

“人生”“生命”——渺小短暂

(教师活动)追问:有了这种体验,作者的情感有何变化?

(学生活动)思考、概括、明确:由“乐”生“痛”。

(师生互动)“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美好的东西也并非永久美好,都在变化。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况”,更何况的意思,表明递进关系,也就是说,人生的长短和最终的死亡都是我们主观意志无法左右的。

这种感慨,看似消极,其实积极地暗示我们,怎样生和怎样死我们可以主宰,从而与古人的生死看法产生强烈共鸣——死生亦大矣!

(学生活动)朗诵第二部分,品味生死痛惜之情,感悟人生进取之意!

4、(教师活动)请一位同学诵读第三部分,思考:作者的情感又有何变化?

(学生活动)思考、领悟:由“痛”转“悲”。

(教师活动)追问:“悲”什么意思?……悲伤?悲哀?悲叹?

(师生互动)“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由个体体验上升到普遍性的思索感悟,相同的缘由触发相同的感慨,今天与昨天相同,明天也会与今天一样,“死生不一”,“彭殇不齐”,留恋的人生更有价值,有价值的人生更加关注生命的过程长短!千古一叹,传之后人,这就是作序的缘由,也是《兰亭集序》的文学追求!

兴感之由: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千古悲叹:死生亦大——今昔无异,后今一致

(学生活动)再次诵读第三部分,在诵读中感悟作者对生死的悲叹!

(师生活动)师生跟随录音诵读,细细品味字里行间那丝丝缕缕的痛惜悲叹的生命体验!

以“惟有星空让我震撼”为题,写一篇文章,融入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和生命思考!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及反思: 探索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篇三

1.学习一些古汉语知识, 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感受作者兰亭盛会之乐和聚散之悲, 学习作者对于人生的积极态度。

3.揣摩本文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和感情发展的线索安排, 领悟一点为文之道。

1.几处词类活用现象和“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等难句。

2.情景交融和感情线索。

3.作者对庄子“一死生、齐彭殇”虚妄论调的批判。

明确:“入木三分”。

设问: 它的出处和原意怎样呢?

明确: 我国最著名的大书法家, 人称“书圣”的王羲之,唐朝张怀灌著的《书断》里, 记有他的一个故事:“王羲之书祝版, 工人削之, 笔入木三分。”所谓“祝版”, 是古时的祭祝文字, 都写在木板上, 所以叫“祝版”。因为他笔力强健, 落笔有劲, 所以深透入木。因此形容书法用笔功力之深, 谓之“入木三分”。后来也可形容文章言论深刻有力。

讲解: 王羲之, 东晋会稽( 今浙江绍兴) 人, 曾做过“右军将军”, 世称王右军。他写的《兰亭集序》( 板书课题) , 流传至今, 即所谓“兰亭字贴”, 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瑰宝。《兰亭集序》不仅书法出众, 而且文章本身也为人所称道。下面我们就要学习这篇文章。

二、释题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 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朋友以及儿子、侄子共四十一人在兰亭聚会, 饮酒赋诗, 事后把诗汇编成集, 王羲之为这本诗集作了序。( 序是一种文体, 放在书的前面或后面) 题目意思是“兰亭集会的诗集的序”。它是古代诗序中的名篇。

三、点拨字词句, 疏通文意

1.点拨字词句。

本文文字简练, 有的字句有一定难度。课文注释中有的, 这里不再重复, 没有而又需要理解的, 稍作补充解释并归类如下。

词类活用:“一觞一咏”的“觞”: 喝酒( 名动) /极: 尽情享受( 形动) / “一死生”的“一”: 看成一样( 意动) / “齐彭殇”的“齐”: 看成相等( 意动)

省略句: 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后省“之”( 省宾语) /或因寄所托:“因”后省“之”( 省宾语) /晤言一室之内:“言”后省“于”( 省介词)

难句: ( 1) 引以为流觞曲水: 把它引来作为漂流酒杯的环曲的渠水。( 2) 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人的寿命长短, 顺从自然规律, 听凭造化安排, 终归有穷尽的时候。( 3)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现在才知道, 把死亡和生存看成一样是荒诞的, 把长寿和短命看成相等也是胡乱造作的。

2.学生根据注释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自荐口译全文。( 由三人完成, 每人一段, 共三段)

四、思想内容分析( 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下第五步骤同)

第一段: 写兰亭盛会, 贯穿并突出一个“乐”字。( 划横线处板书, 下同)

开头总叙盛会的时间、地点、原因。紧接着连连写出令人可乐之事: 名士济济聚首兰亭, 一乐也; 山水环绕, 境界清幽,二乐也; 饮酒赋诗, 畅叙幽情, 三乐也;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四乐也; 仰观俯察, 游目骋怀, 五乐也。末尾“信可乐也”一句方才点出“乐”字。短短一百多字, 简洁流畅, 生动自然, 使盛会如画卷般展现眼前, 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优雅的情趣。

第二段: 抒发人生感慨, 即盛事不常, 修短随化, 同足感慨。贯穿并突出一个“悲”字。

开头一句, 点明人生的短暂, 紧接着指出, 人虽取舍动静不同, 但都难免为“欣于所遇”的乐和“所之既倦”的忧所左右, 前者则“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 后者则又“情随事迁, 感慨系之矣”。再接下去进一步慨叹人对“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人生短暂, 终有穷尽之时) ”的无可奈何。最后“岂不痛哉”一句方才点出一个“悲”字。这种情调, 无可否认带有士族阶级人生无常的消极情绪, 但我们也应看到它积极的一面, 那就是劝勉人们必须珍惜时间和人生。唯其如此, 对“俯仰之间, 已为陈迹”的“向之所欣”, 才会“兴怀”, 对“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的短促人生, 才有“痛”感。“况”字的转折,正是这种情绪的最好说明。

第三段: 承上文议论抒情, 进一步写感想, 阐明作序缘由, 贯串并突出一个“感”字。

这段前半, 从对“昔人兴感之由”的分析中, 发表了一个富有思想价值的论断:“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是什么东西呢?《庄子·齐物论》说:“方生方死, 方死方生。”( 方, 两船并行, 引申为两事物并存)意思是生的同时就是死, 死的同时就是生, 死生同时在于一体, 没有区别。这就是所谓“一死生”。《齐物论》又说:“莫寿于殇子, 而彭祖为夭。”( 没有比夭亡的儿童更长寿的, 而活了八百岁的彭祖是短命的) 意思是彭祖同更长寿的事物相比, 显得命短, 殇子同更短命的事物相比, 显得寿长。这就是所谓“齐彭殇”。“一死生”“齐彭殇”虽然指出了事物的相对性, 含有一点辩证的因素, 但却夸大了事物的相对性, 否定了生死寿夭之间的本质区别。庄子的这一思想是和他的无为即有为, 无为而治的虚无主义思想核心是一脉相承的。东晋玄学清谈之风盛行, 士大夫喜欢剽窃老庄唾余, 而王羲之力斥庄子“一死生”“齐彭殇”的看法为虚诞妄作, 言下之意认为, 尽管人生短暂, 但仍然应该而且可以有所作为。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再接下来, 作者明确交代作序缘由是以供后人兴怀, 这种为人生而作文的思想, 无论在当时和现在, 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写法上, 这段首尾照应, 突出了一个“感”字。

五、艺术技巧鉴赏

1.表现手法。

2.线索安排。

三段依次抒发“乐”—— —“悲”—— —“感”, 无不注入了作者浓烈的感情, 体现了作者感情的发展变化, 这就是本文的线索。这条感情主线非常醒目, 成了统率全文的神, 它不仅使文章脉络分明, 中心突出, 而且能以情动人, 具有诗的韵味。这是作者谋篇布局、线索安排的匠心所在。

3.语言表达。

句式骈散结合, 读来音韵铿锵而又不觉得刻板一块; 用语朴实清新, 一扫当时雕辞琢句的浮艳文风。

由于上述艺术技巧的运用, 本文就像一篇优美的散文诗, 成为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佳作, 与他的书法作品相得益彰, 辉耀古代文坛。

六、作业

1.熟读本文, 进一步提高对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的鉴赏水平, 领悟一点为文之道。

2.搜集自己以往的作文, 编成一本习作集, 为它题写书名并撰写一篇自序。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及反思: 探索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篇四

(3)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在文中由乐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

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要求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根据学生学习的要求,我将该课的教学重点定为:

(1)了解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以及归纳“修、期、致、临、次、信”等词的词的义项;

(2)背诵全文。

教学难点:

课文二三自然段作者的感情由乐转悲,对人的生死这一问题的议论富有哲理性,学生由于经历浅,多数未经历过生死,对其中表达的生死观不能很好理解,所以将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由乐到悲的感情变化和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情绪定为教学难点。

1、导入:

(用多媒体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和《兰亭集序》的图片,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指引。)

用略带神秘感的导语引起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好奇和重视:

“书法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字美感的艺术。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部富有传奇色彩的书法作品。它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它是所有热爱书法的人心中的至宝,传说它的真迹已经随着唐太宗眠于地下,可是流传下来的拓本也是人们心中的珍藏。它就是文质兼美的《兰亭集序》。”

用多媒体展示王羲之的生平简介以及后人对《兰亭集序》的评价,让学生简单了解。

2、整体感知,朗读全文

播放课文朗诵带,让学生注意字音和语调、语气与节奏,初步感受《兰亭集序》的语言特色。

听完录音后,让学生自由朗读一遍,再让学生齐声朗读一遍。

在诵读之前提出学习要求,让学生在自由诵读的过程中标划出重点字词和知识难点,作为之后要解决的问题。在学生齐读时教师作诵读指导。

3、小组合作,逐段疏通文意

在通过诵读初步感知文意后,由学生四人小组共同合作,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

自主疏通文意,教师巡视点拨。

比如第一段中的“修、毕、咸、修,长、高、引、信”等重点实词。学生在自主阅

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体作用,而且在合作探究中尝试自己总结文言文阅读的规律。对于学生自己处理不了的难点,教师做重点指导。

4、落实文言文基础知识

用多媒体展示课文中重点字词,找学生回答问题,以此来落实文言文知识。

5、分析课文,理清思路

学生自主解决了文言知识后,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行文思路和内涵意义

进行探究。

问题一:在每一段中找出表达作者感情变化的句子或字词。

问题二:在文章中,作者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是什么让作者的感情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呢?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让学生在每一段中找出表达作者感情变化的句子或字词,教师根据回答点拨各段大意。在明确文意的情况下,这个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学生应该能总结出作者的感情是体现在“乐、痛、悲”这三个字上。但是,由于学生生活阅历上的局限,他们很难理解作者在游乐的时候为什么会生出“悲痛”之感,这也是学生理解文意的难点。根据这个情况,就可以设计问题,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讨论探究,激发学生的思维。要求学生结合文本思考,回答。

问题一:乐由何来?(天时地利人和“信可乐也”)

问题二:“痛”在何处?(生命短暂,世事无常)

问题三:由何转悲?

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一、二两个问题是对文本的分析,比较容易解决。问题三需要老师结合着学生的生活实际加以引导,通过生活中的已有的体验去感受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的感慨。这三个问题环环相扣,思考讨论中就理解了作者的情怀。

6、问题研讨(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问题:

结合自己的人生观和生活体验,说说你对人生的看法。

(学生可结合自己的人生观自由发言,各抒己见,以此突破难点即理解作者由乐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其中蕴涵的积极情绪。)

7、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最后对课文知识进行梳理,便于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以练习题的形式来梳理

知识点,用多媒体展示。

1、请按下列要求找出与《兰亭集》有关的语句

a、说诗的产生:(“一觞一咏”)

b、说诗集的由来:(“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c、说编集的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2、与“信可乐也”中的“信”相同的一句是:[ b]

a、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b、言必信,行必果

c、文信美矣

d、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

3、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c]

a、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译:面对着欢乐的事,顷刻之间就成为过去的事。

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看作一样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看作一样也是虚妄的。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译:人与人相交往,很快就度过一生。

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译:后人看待我们今天的人,也要根据我们今天的人看待前人的情况。

作业:

(1)背诵全文

(2)归纳文中的文言知识

(3)搜集有关王羲之和《兰亭集序》的资料,相互交流。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及反思: 探索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篇五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传世之作,千百年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有这么两点:

1.作者以简洁、素雅的笔调,娓娓动人的语言,描述了一次令人神往的朋友聚会。请想一想吧:江南正是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在那祟山峻岭的茂林修竹之中,一伙亲朋密友携手并肩而来,席地促膝侃侃而谈,林外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这真是人生的赏心乐事啊!不仅如此,作者所叙写的是一次规格很高的聚会:从人员上说,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从宴会的氛围来看,引“清流激湍”“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里没有觥筹交错,猜拳行令的喧哗,没有丝竹管弦的热闹;有的是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这显然是古代文人学士及当今传统知识分子所追求的雅而不俗、素而不艳的乐境,也是他们淡雅人格性情的体现。

2.作者对人生的感慨系之。有不少人认为,文中流露出作者“人生无常”和“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悲观情绪,这是作品的消极因素。但我认为不可用“悲观”“消极”简单概括,应进一步具体分析。“人生苦短”无论对凡夫俗子,还是英雄伟人似乎都是一个万古恒新的话题。且不必说《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也不必说汉武帝的“少壮几时奈老何”;更不必说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不也发出“人生易老,天难老”的感叹吗?可以说,“人生苦短”是人类的一种普遍心态。那么王羲之对此感慨万千,有什么不可呢?何况,作者并没有因人生短促、“人生无常”就醉生梦死,及时行乐,了此一生,而是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这在玄学盛行,士大夫普遍崇尚老庄哲学的东晋是难能可贵的。诚如《古文观止》所云:“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似乎正是这种“虽苍凉”的对人之生死的感叹,触发了后世众多人的不同感受,而让人“苍凉”的经历,演绎出新的对人之生死的苍凉的感叹。

二、亮点探究。

探究学习:在这一段中作者描述了这次聚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是一乐;而聚会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谓良辰,是为二乐;聚会之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景美,是为三乐;宴会之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谓情真,是为四乐;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谓极视听之娱,是为五乐。作者感到人贤、辰良、景美、情真、赏心五事齐臻,所以认为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一句是对聚会情景的总结,突出了情感的主旋律——“乐”。

“信可乐也”不可改为“信可乐矣”。因为用“也”语气平缓,笔势沉稳;而用“矣”语气激越,笔端情感外露。仔细揣摩第1段中描述景物只在山、水、林、竹,而舍鲜花吐芳;就是写林写竹,只言“茂”“修”,而弃其绿、碧、翠,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集会本是赏心乐事,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并不过分显露,这是他气节高爽、性格沉稳的表现。

2.第1段中“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探究学习:这句是对天气的描写,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而言,上文有“暮春之初”交待了聚会的时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正是对“暮春之初”天气的具体描写。还有,上文所写人们的聚会,如果缺少了“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样的好天气,便不会尽显欢快的气氛。就启下而言,由“天”“气”而及下文的“宇宙”,又由“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而及“俯仰一世”。这些地方都可见作者行文勾连过渡之绵密。

准确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就会看出,作者这句话一是对从兰亭聚会联想到的现今人们“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和“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两种态度的看法;二是以“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引出“死生”这个全文的议论中心。这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宛如一个链环,不仅把第3段与第2段,且把第3段与第1段连成一个链条,使全文意脉相连,成为一体。

4.为什么说“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探究学习:“一死生”“齐彭殇”是庄周对人生死的看法。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又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认为生和死、寿命长与短没有绝对界限,是相对的,这本不错。但庄子夸大了相对性,以致否定了生和死的区别,认为生和死相同,活了800岁的彭祖和夭折之人没有区别,这就是荒谬的。这是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评价庄子观点的错误。若从文中内容看,作者在第3段郑重引出孔子的“死生亦大矣”作为议论的发轫,而后连述古人、今人和后人无不为人生无常而悲,对生死之事而叹。既如此,庄子的“一死生’一‘齐彭殇”之说就是荒诞之辞了。

三、选题设计。

“书圣”王羲之研究。

研究方法:

(1)查阅有关王羲之的资料,并作出摘录。了解王羲之研习书法的经历及其刻苦学练,继承创新的精神。

(2)收集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如《兰亭集序》《丧乱帖》《寒切帖》《姨母帖》及《乐毅论》《黄庭经》等。

(3)查阅有关书法理论的论著。

(4)同学自行组合赏析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交换赏析体会。

(5)写出赏析论文。

参读书目:

(1)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编《世界之瑰宝。

民族之骄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书法》杂志。

(3)《启功丛稿》,中华书局。

文档为doc格式。

转载自 coOCO.NeT.cn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及反思: 探索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篇六

回想自己讲授《兰亭集序》这篇课文时,只是将“禊事”作为文化常识让学生识记住,却并未给学生强调上巳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没有引导学生去查阅这个节日的相关资料,而是将翻译课文,识记文言知识点,以及梳理和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作为了教学的重难点。

现在反思当时的教学过程,没有强调上巳节这个时间节点,不得不说是自己在授课过程中的一个遗憾。兰亭集会的本来目的就是做禊事,这是上巳节的习俗。人们于这天来到户外,到水边沐浴,嬉戏,消灾祈福,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和永恒的自然相比,人生的变化实在是无常,作者不由得生发出深深地人生感慨。

中国的传统节日习俗体现的都是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向往,传统节日中的美主要是指生命与生活之美,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人们体会到了生活之美,也就更加珍爱生命。这就是《兰亭集序》这篇文章中,在看似消极的人生感慨中,所蕴涵的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能将上巳节的文化内涵给学生讲解透彻,对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古人在亲近自然的活动中,体现出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一种和谐美好的关系。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体现的都是崇和尚美的价值理念。自从我国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发生了许多变化,人们更多的是想要改造自然,而并非像古人那样崇敬自然,追求天人合一,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逐渐地隔膜起来。

中国传统节日能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语文课程的要求不谋而和,“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兰亭集会中,文人雅士们曲水流觞,饮酒赋诗的活动,虽离我们现在已有千年之久,但我们依然可以透过文章想象出永和九年的上巳节,那个“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日子里,人们修禊后的欢乐而又风雅的场景,真是悠哉,美哉!

我国的传统节日几乎每个月都有,尤其是年初和岁末这样的时段,有时一个月不止一个传统节日。语文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关注课本中的传统节日外,也可以在传统节日中搞一些活动,让学生在参加实践活动中,更深刻地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这对传扬传统节日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途径。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及反思: 探索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篇七

1、认识作者对人生悲欢无常、终归于尽的深沉感慨。

2、掌握“修、期、致、临、次”等词的多义性。

体会作者深沉感叹中的积极情绪。

一、导入

二、全班齐读第二段,指出作者的生死关是什么?

三、具体研习第二段

1、重点字词:

“或”“取诸”“因”“趣”“曾”“系”“向 ”

2、特殊句式:

悟言一室之内。

当其欣于所遇。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通过串读,理清背诵思路。作者发出“岂不痛哉?”的感叹,原因是什么?

四、具体研习第三段

1、重点字词:

“一”“齐”“致”“斯文”

2、特殊句式:

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亦将有感于斯文。

3、作者感到“悲”的原因是什么?

五、小结

本文的主旨在于探索人生哲理,表达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即所谓“畅叙幽情”,虽然也出现了一些低沉的调子,但总体来说作者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是积极的,是一种“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的样式。

六、作业

景美

乐 人贤

事雅

生命将老 爱好将倦

生死随化 欢乐有尽

“一死生”虚诞

悲 “齐彭殇”妄作

生死问题,古今同慨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及反思: 探索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篇八

作为教师不讲公开课是不完美的,作为青年教师不讲公开课是不成熟的。

自从接受这次公开课任务以来,我的生活是充实的,是忙碌的。我要讲的课题是《兰亭集序》,首先我专研教材,把课文和课下注释反反复复地看了又看,然后把教参反复研究,接着利用电脑查找所有和本课有关的资料,最后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案,并结合学生实际操作,让同教研组的有经验的老教师提意见,再进一步修改,如此反复几次,才确定下来。回首这个过程真累,但心中很坦然,因为我对这课的内容已了然于心。

新课标要求《兰亭集序》一课时搞定,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我认真地做了分析。文章的第一、二自然段交代盛会的时间、地点、原由,与会人物、周围环境,以及流觞的情景,天气好,视野广,人心乐,盛会难得。课文中没有生僻的字词,学生根据课下注释能理解文章,所以我把这部分的重点设置为朗读、背诵。语文课堂应该是书声琅琅,齐读、齐背、单独背诵,加强学生的集中注意力,同时也训练学生的记忆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在短时间内紧张起来,高效率地完成教学目标。遗憾的是,由于学生预习时间有限,仅仅把课文内容结合课下注释通了一遍,甚至还有一些个别字词还不大明白,课堂上给的时间不多,达到大面积背诵的目标完成的不好。在作者欣赏者诗情画意的良辰美景时,笔锋一收,转向对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产生“痛”和“悲”的感情。对于沉浸在幸福之中的高中生来说,这种感情来的有点突兀,甚至有点不可思议。所以我会放慢速度,先让学生领悟课文的具体语句,真正理解作者因何而痛。让学生从课文的具体语句说起,再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样反复,学生自然就理解文章内容了,所谓的难点也水到渠成的解决了。回归文本,理解文本,再分析感慨,才能层层递进的如剥笋般理解文章。真不愧是河师大附中的同学,在老师的点拨下,同学们的回答很精彩,一个又一个的回答把问题讲解的很透彻,真正明白作者为什么借用古人的话感慨“死生亦大矣”。作者已感慨人生短暂,死生无常,为何还要进一步“悲”呢?在这里很容易理解到“悲观”,所以在此插进时代背景的介绍,让学生明白当时士大夫的人生观,崇尚老庄思想,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如海上浮萍随波逐流。此时再问“悲”什么就有来由了。通过和古人的沟通产生共鸣,都深知人生短暂,世事无常。而对当时士大夫“一死生,齐彭殇”的思想给予批判,同时暗示自己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悲叹人生短暂,努力大有作为。且不必说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也不必说毛泽东的“人生易老,天难老”,就是雷锋也说过“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在当时王羲之能发出如此的感慨,不应看做是消极思想,而是积极的,难能可贵的。同时也给学生上了一课,怎样把握有限的青春,让生活更精彩。这其中渗透着思想教育,情感教育。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及反思: 探索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篇九

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如下要求:“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积淀有很大的作用。在这样一种新的形势之下,如何有效地开展文言文教学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以前备课时,我主要考虑的是教给学生文言的知识,重在理解文章的内容。可是如果所有的文章都这样教学,那不是违反新课标的要求了吗?更何况只强调“言”的部分,而忽视“文”的部分,总还是有缺陷的。进一步想,我的教学思路是不是也需要调整一下,变老师认为要教的为学生需要的。所以这次备课之前,我想知道学生需要什么。通过和学生交流,学生说最想一学完这篇课文就能把它背诵出来,因为它是高考必备篇目。于是我由教师讲解变成让学生诵读,从重视翻译到重视感悟。我把自己的思考设计为“文言文四步诵读法”:一、全班齐读,读准字音;二、个别代表读,读准句读(老师先把文段的标点删除再让学生读);三、自由读,读出情感;四、诵读,品味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每一遍朗读都有目的,每一遍诵读都有任务。通过诵读,使学生身临历史的情境,直入文本深处,切身体验“此景此情”,与作者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产生心灵之间的感染与共鸣,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感悟文本、感悟人生。

可以说,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一把钥匙,一把重要的钥匙,一把不可替代的钥匙。学生在诵读中就能够有所感知,就能够增加积累,就能够形成语感。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缺憾,其中之一就是对作者“悲”的情感,对生命的感悟理解不够,没有深入展开。

在以后的文言文教学中,我应该还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最终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文言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及反思: 探索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篇十

教学目的:

1、了解序文的写作特点,掌握实词意义。

2、理清课文内容层次,品味朴素清新的语言。

3、理解作者的生死观,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序的题材特点。

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2、作者及背景。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集会,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写的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流芳万古。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从书法而言,它是历代书法家必摹之帖。同学们可以翻到本册书的插图,欣赏《兰亭序帖卷》。这里每个字都孕育着生命,通篇看来,浑然一体。东晋时人评论王羲之的书法笔势为“飘如浮云,矫若惊龙”,意思是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捷。这篇《兰亭集序》不仅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登峰造极的佳品,它更是我国古代散文的上乘之作,通篇三百二十五字,文词优美,言简意深。笔墨光泽与内涵文采交相辉映,珠联璧合。

二、文言知识梳理。

1、注音。

2、通假字。

趣舍万殊“取”,取舍。

悟言一室之内“晤”,交谈。

3、解释下列加点字含义。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都。

(2)修禊事也举行。

(3)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

(4)引以为流觞曲水酒杯。

(5)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实在。

(6)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之于。

(7)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过去。

(8)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理解。

(9)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注定。

(10)所以兴怀,其致一也……的原因情趣。

(11)所以游目骋怀用来……。

(1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把…..看成一样把……看成平等。

4、解释下列虚词的用法。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标志。

(3)不知老之将至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得到。

(5)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作为。

(6)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成为。

(7)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用来。

(8)引以为流觞曲水把。

(9)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因为触发感慨。

5、词类活用。

(1)群贤毕至形容词作名词贤人。

(2)所以游目骋怀使动用法使……驰骋。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意动用法把…..看成一样。

(5)齐彭殇为妄作意动用法把……看成平等。

(6)况修短随化形容词作名词长寿短寿。

(7)死生亦大矣形容词作名词大事。

6、文言句式。

(1)死生亦大矣判断句。

(3)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

(6)引以为流觞曲水省略句。

(7)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9)不能喻之于怀状语后置。

(10)悟言一室之内状语后置。

第二课时。

一、文言知识巩固(见导学案)。

二、整体感知。

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找出能概括作者情感的字词。

乐——痛——悲。

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兰亭,走近王羲之的感情世界。

三、赏析课文。

1、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41名士在兰亭举行修禊诗会,因什么而乐?

找出文中语句,再用自己的话概括。

美景: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

乐事:流觞曲水一觞一咏畅叙幽情仰观俯察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

群贤: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如此良辰美景乐事,对于有着高洁脱俗情怀,美好自由心灵的作者来说,真乃人生一大乐事,所以文中说“信可乐也”(实在)。

2、那么第二段中作者又因何而痛呢?

(1)到底人生中有些什么原因会令我们痛苦?找出文中语句,再用自己的话概括。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容易对既得之物感到厌倦,心理永远不能得到满足。年将老、兴将倦,欢乐有期,这是共同的。(欲望无限)。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时光易逝生命短暂)。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人不能把握自身命运(命运难测)。

生命短暂。

痛欲望无限。

命运难测。

如:《论语﹒子罕》:“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王勃《滕王阁序》:“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苏轼《赤壁赋》:“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等。

(3)人类文明从古至今不断发展,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面对须臾人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态度。文中也写到了这一点,请找一找。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空谈抱负。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归隐出世。

明确:不能,因为社会现实太黑暗太残酷了。

补充背景:东晋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中有的人是静者,谈玄悟道:“晤言一室之内”,有的人是动者,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他们陶醉于一时的欢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在一时的陶醉和满足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不知老之将至”。

3、那么作者对人生的态度到底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呢,请结合第三自然段分析。

明确:积极的。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可见作者并没有意志消沉,而是想为后世留下点什么。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老庄主张“无为”,一切顺其自然,作者对这种观点是否定的。

而且王羲之本身的书法成就就是证明他是有所作为的。补充:王羲之的行草书最能表现雄逸流动的艺术美。《晋书》说他的书法为古今之冠,由于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和贡献,被后世誉为“书圣”。其书法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见课件)。

4、既然作者对人生的态度是积极的,那么如何理解文章最后的“悲叹“呢?

曹操曾经悲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他最终成为了乱世枭雄。

李白曾经悲叹:“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但他成为了一代诗仙。

苏轼曾经悲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但他终成一代文豪。

小结:所以王羲之他们在表面的悲叹中,深藏着对人生执著的追求和留恋。可谓是“消极其表,执著其里”。

悲否定老庄,肯定人生。

消极其表,执著其里。

四、拓展延伸。

1、古今文人论生死。

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奥斯特洛夫斯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

史铁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孟子:“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陶渊明:“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2、由感动中国人物透视生命。

(1)黄舸:一个生命就要走到尽头而只有十六岁的男孩,为了对他进行过帮助的人说声谢谢,而不顾自己的身体已经进入倒计时和父亲踏上了“感恩之旅”。疾病早已剥夺了黄舸站或坐的能力。每天,父亲必须小心翼翼地把他抱上轮椅,用绳子仔细地“固定”,以保证他不致滑落。父子俩从20xx年开始走遍全国寻访素未谋面的恩人。因为没有钱,父亲用一辆三轮摩托车载着儿子黄舸走过了82个城市,行程13000多公里,向30多位当年给他们汇款的恩人当面道了谢。

【颁奖词】:生命的到计时,滴答滴答扯动人们的心弦,人生路上,他是阳光少年。

(2)警界保尔孙炎明:孙炎明,男,1962年10月出生,浙江省东阳市看守所任监管民警。从警28年来,孙炎明同志立足本职,恪尽职守,教育挽救了一大批失足人员。20xx年被查出患脑癌,6年来三次做手术,与死神擦肩而过。但是他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与病魔抗争,并坚持战斗在公安基层一线。

【颁奖词】重犯监室年年平安,而自己的生命还要经历更多风险。他抖擞精神,让阳光驱散铁窗里的冰冷,他用微笑诠释着什么是工作,用坚强提示着什么是生活。人生都有同样的终点,他比我们有更多坦然。”

(3)无臂钢琴师刘伟:10岁时因一场事故而被截去双臂;12岁时,他在康复医院的水疗池学会了游泳,2年后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枚金牌;16岁他学习打字;19岁学习钢琴,一年后就达到相当于用手弹钢琴的专业7级水平;22岁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一分钟打出了233个字母,成为世界上用脚打字最快的人;23岁他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舞台,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男孩的奇迹。他说“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

【颁奖词】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五、我手写我心。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及反思: 探索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篇十一

1、作者创作背景:酒发灵感,酒能助兴!像“酒入豪肠,七分化作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余秋雨《寻李白》)的李白,斗酒诗百篇;像参加滕王阁盛宴的少年王勃,醉意朦胧之际“不知天高地厚”,斗胆挥毫,《滕王阁序》乃世代流传!兰亭修禊诗会,王羲之与佳朋挚友临流饮酒,热血江海澎湃,灵感星光闪烁,酒一杯,诗一首,放浪形骸。肩担作序之任,背负诗友所托,手中的鼠须笔挥洒自如,一行行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饱蘸情愫的字句在行书顶峰的上空翩翩飞舞!酒酣之作,情感跳跃性极大,酒醒之后的王羲之不但惊奇于朦胧之中的那份神奇的书法笔力,而且对“乐——痛——悲”的情感变化也有些说不清道不明了。所以后代有人质疑,“悲”“痛”之言逻辑不清,迷乱主题,全是杂凑。

2、教师教学背景:《兰亭集序》经典之作,成就了许多老师的经典之课!但是,据笔者了解,所谓“经典之课”,往往多依赖于多媒体的运用,《兰亭序帖卷》的点缀,声情并具的诵读等形式方面,而对情感脉络的梳理仅仅停留在粗浅的“乐——痛——悲”的较机械概括上,而对“痛起源于乐,悲升华于痛”的自然流畅性触摸不到,更体验不到,也就无法鉴赏痛悲之叹背后的人生意义和审美价值!因此,许多老师以形式多样的诵读,来躲避对文本深入细致的解读探究,看似追求审美体验,其实掩饰了与文本的空洞对话!真乃东晋盛行的玄理学风在《兰亭集序》课堂上的演绎!

3、单元设计背景:本单元的主题为“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灿烂的星空能给人深深的震撼,犹如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因此,本文课堂教学应力求创设问题情景,尊重独特的心理体验,探究意味蕴藉的人生追求,构建阅读审美价值。

4、学生学习背景:通过预习,学生能够疏通语句,了解序特别是书序的特点,熟悉作者及此文的背景常识。但是,即使熟读课文,学生对作者行文的思路和蕴含于貌似低沉消极情感态度之中的人生追求和生命的呼唤依旧不能喻之于怀,因而难以真正触摸到审美价值的层面,也就难以体验作者当时真实的心境!从这个角度着想,是否能够引领学生梳理品析看似矛盾冲突而其实自然流畅的情感脉络,是否能够引领学生探究蕴藏于人生悲叹之中的审美价值,是学习鉴赏本文的关键所在!在此基础上,通过录音诵读、示范朗诵、自由诵读体验品味文章独特的情韵美!

学习目标:

1、通过师生质疑释义的方式掌握重要字词的用法含义;

2、梳理文章“乐、痛、悲”的情感脉络,品析作者自然流畅的心境;

3、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究蕴藏于人生悲叹之中的审美价值!

4、听读、跟读、自由诵读,体验文章独特的情韵美;

学习重点:

解读文本,品析情感脉络的自然流畅。

学习难点:

探究痛惜悲叹之中的人生审美价值。

学习流程:

一、课堂导入。

(学生活动)明确:王羲之。

(教师活动)他为何获此殊荣?

(学生活动)相互交流,信息共享:王羲之,东晋伟大的书法家,在楷书和行书方面成就最高,尤其是行书,其代表作《兰亭集序》被宋代米芾誉为“天下行书第一”。

(教师活动)补充:《兰亭集序》,从书法上看,犹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其真迹被唐太宗骗去,后殉葬于昭陵,流传的只是摹本。唐太宗如此珍爱的《兰亭集序》,难道仅仅就是字美吗?今天,让我们带着文学的眼光走进它!

二、质疑释义,疏通文意。

1、(教师活动)明确任务:课前让同学们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大家在预习过程中,肯定会碰到一些疑难问题,现在,大家可以针对这些疑难问题互相交流和探讨!

(学生活动)相互质疑,相互探讨。

2、(教师活动)明确要求:通过大家刚才相互交流和探讨,解决了不少疑惑,但也许还有一些争议或解决不了的问题,请大家提出来,我们全班同学共同来探讨!

(学生活动)质疑释疑。

3、(教师活动)补充质疑:音(癸会稽禊殇湍觞)。

义(修觞一所以之通假字)。

用法(少长贤一)。

(学生活动)释疑。

三、解读文本,体验探究。

1、(教师活动)明确任务:请听录音朗诵,准确把握读音和句读。

(学生活动)静听录音朗诵,明确读音句读。

2、(教师活动)创设情景:这篇文章就像一座小桥,我们走过这座桥,就来到了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的兰亭,我们见到了王羲之,看上去,他的心情怎么样?用一个字来回答。

(学生活动)思考、概括、明确:“乐”。

(教师活动)追问:“信可乐也!”意思是实在令人高兴,是什么让王羲之乐成这样?请结合文本分析鉴赏。

(学生活动)结合文本思考、概括、回答:良辰——“暮春之初”

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佳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盛会——“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师生互动)品味鉴赏:“良辰”良在春光明媚;

“美景”美在山峦层叠、峰岭峻秀、树林茂密、水竹修颀,河流激荡回旋,春风和暖轻柔!

“佳朋”佳在与会的孙统、孙绰、谢安、支遁等人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诗人佛学家等。

“盛会”盛在临流饮酒,酒一杯,诗一首,畅叙幽情,放浪形骸。

(教师活动)总结:在“良辰”,遇“佳朋”,赏“美景”,开“盛会”,“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确实快乐!

(学生活动)再次品味示范朗诵,体验快乐心情!

(学生活动)想象、思考、回答。

(教师活动)在学生迷惑时点拨、启示:“仰观”“俯察”——时光转瞬即逝。

“宇宙”“品类”——博大永恒。

“人生”“生命”——渺小短暂。

(教师活动)追问:有了这种体验,作者的情感有何变化?

(学生活动)思考、概括、明确:由“乐”生“痛”。

(师生互动)“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美好的东西也并非永久美好,都在变化。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况”,更何况的意思,表明递进关系,也就是说,人生的长短和最终的死亡都是我们主观意志无法左右的。

这种感慨,看似消极,其实积极地暗示我们,怎样生和怎样死我们可以主宰,从而与古人的生死看法产生强烈共鸣——死生亦大矣!

(学生活动)朗诵第二部分,品味生死痛惜之情,感悟人生进取之意!

4、(教师活动)请一位同学诵读第三部分,思考:作者的情感又有何变化?

(学生活动)思考、领悟:由“痛”转“悲”。

(教师活动)追问:“悲”什么意思?……悲伤?悲哀?悲叹?

(师生互动)“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由个体体验上升到普遍性的思索感悟,相同的缘由触发相同的感慨,今天与昨天相同,明天也会与今天一样,“死生不一”,“彭殇不齐”,留恋的人生更有价值,有价值的人生更加关注生命的过程长短!千古一叹,传之后人,这就是作序的缘由,也是《兰亭集序》的文学追求!

兴感之由: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千古悲叹:死生亦大——今昔无异,后今一致。

(学生活动)再次诵读第三部分,在诵读中感悟作者对生死的悲叹!

四、欣赏录音诵读,品味痛悲心境。

(师生活动)师生跟随录音诵读,细细品味字里行间那丝丝缕缕的痛惜悲叹的生命体验!

五、布置作业:

以“惟有星空让我震撼”为题,写一篇文章,融入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和生命思考!

文档为doc格式。

转载自 coOCO.NeT.cn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及反思: 探索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篇十二

1、认知目标:

能借助注释扫清文字障碍并积累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句子;能就本课的文言知识提出质疑,通过质疑解疑理解课文。

2、能力目标:

能就本课提出问题并在积极参与讨论中解决问题。

3、情感目标:

通过讨论和老师的引导能体会作者“积极追求,有所作为”的乐观情感。

【教学重点】

质疑解疑讨论过程。

【教学难点】

借序抒情的行文之巧,作者的感情定位。

【教学设想】

1、利用南海教育信息网资源加大教学容量一课时完成。

2、布置学生课外搜集有关王羲之的信息帮助理解课文。

3、本文在字面上虽然难度不很大,但作者借序抒情的行文及抒发的人生感慨较虚,理解起来难度很大,故课堂上主要采用质疑、讨论、教师引导的方式,必要时老师讲解。

4、重视朗读环节,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教学工具】

电教设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与王羲之有关的信息。)

二、朗读

1、配乐范读:

要求学生注意听清读音、节奏、语气。

2、配乐齐读: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语气。

3、学生大声自由朗读。

三、学生质疑

(可能比较“散”)

学生质疑。

学生解疑,学生不能解决的疑惑老师引导解决。

四、老师质疑

(起“聚”的作用)

1、全文共三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

(分别用六个字概括)

明确:第一段:记叙兰亭盛会。

第二段:抒发人生感慨。

第三段:点明作序目的。

3、第三段作者“悲”什么?简要说明理由。

明确:“痛”欢乐易逝,时光易逝。“悲”后之视今,犹不能喻之于怀。

五、讨论

1、这是一篇书序,文中有些话说明诗集的由来,有些话说明编集的目的,试一一指出并说说作者行文的巧妙之处。

明确:

“修禊事也”“群贤毕至”“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些内容都是根据书序体裁的要求写的,文章首尾圆合,自不用说,重要的是,作者善于借题发挥,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他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这与写什么文体就要像什么文体,并借一种文体抒发感情或表达观点的高考作文的要求是一致的。

2、你最喜欢《兰亭集序》中哪些语句?简要说说原因。

六、堂上练习

1、解释下列多义词: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 )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 )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 )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 )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 ( )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 )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 )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 )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 )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 )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 )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

2、下列句中加粗字与“夫人之相与”的“夫”用法相同的是( )

a、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夫战,勇气也

d、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

3、下列各组中加粗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亦足以畅叙幽情/怡然自足

b、引以为流觞曲水/一觞一咏

c、或因寄所托/不如因善遇之

d、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趣取万殊

4、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少长咸集(都)

b、又有清流激湍(水)

c、俯察品类之盛(品行的种类)

d、曾不知老之将至(竟)

5、下列句中加粗词与“信可乐也”的“信”意义相同的是( )

a、欲信大义于天下

b、言必信,行必果

c、文信美矣

d、半封京信半题诗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及反思: 探索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篇十三

一、领会本文的思想内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正确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二、学习本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的协作手法,感受幽远的文思,清新的辞采。

教学重点。

一、理清课文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二、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学习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

一、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修禊”仪式(古代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这是古代的一朝风俗,到水边洗濯、嬉戏、并举祈、消灾的仪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41人就在此集会,他们曲水流觞,引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有王羲之作序总述其事。王羲之不但文章写的好,又善书法,有书圣之称,于是兰亭,(兰渚之亭)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吧。

(展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帖卷》,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

二、朗读。

配乐朗读(教师范读)。

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

学生齐读。(教师订正)。

(1)朗读语调提示:“永和九年……修模事也”以中速读。下文有关集会的文句应以清新明快的语调读出,特别重读“乐”,以体现作者快乐的心境。

(2)朗读指导:固知/一/死生/为/荒诞,齐/彭殇/为/妄作。”读出节拍,读出批判语气,后之视今,亦由分之现昔,悲乎/缓缓吐出,重音为‘悲’,,以后的句子以和缓低沉的语调读出。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了解序的题材特点。

明确:

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2、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

明确:

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我们就以此感情的变化为线索,走进兰亭,走近王羲之的感情世界。

3、分小组讨论,给文章划分段落部分,概括要点。

明确:第一部分:叙宴集盛况。

第二部分:发人生感慨。

第三部分:明作序要旨。

四、赏析课文。

1、以课文的第一部分为主,看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明确:

时间:永和九年暮春之初。

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天气气清惠风和畅。

人物:群贤少长。

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感受:信可乐也。

写法:写景抒情叙议结合。

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2、学生尝试背诵第一段。

理清背诵思路: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岭”引出四周环境及场面的铺叙,最后由“是日地”领起描写游人的心境,抒发集会的心情。

要求:学生体会作者状物写景言简意赅、妙趣天成的特点,感受作者快乐的心境。请学生摘录写景句。

3、学习第二段,了解作者的心境的变迁。

明确:

王处的时代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他们有一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

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终期于尽",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4、朗读并分析第三自然段。

理清背诵思路:

由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人生世事的深入抒写,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随之又发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悲乎"的慨叹。可见作者对人生敏锐、深刻的感受中有一份对人生特别的热爱和执著,接着作者交代了《兰亭集》的成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总结全文。作者的"悲",与他的人生观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看佛教、道教徒总是把生死看得很虚无、很超脱,他们"一生死生,齐彭殇",可我们不是神仙道人,是血肉之躯,要珍惜生命,士大夫当"兼济天下",去实现自己的抱负。可这种生活观在我(王羲之)看来是何等的虚伪可笑。正因为我对生命是如此的珍惜,因此,"每览昔者兴感之由”,我"悲"古人,因为我对生命的体验和古人对生命的体验是何其相似;我亦"悲"后人,"后之观今,亦由今之视昔",后人读我的文章,犹如我读古人的文章一样,作者询问古今,发出悲叹。这里的"悲"不同于上一段的"痛",而是对个体之痛的理性思考,是由己悲人的,更加深刻感慨。

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深地打动了我们。

5、集体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背诵。

6、学生齐读课文三遍,背诵。

五、小结。

我认为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的诗中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在是"消极其表,执着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着的努力。

六、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及反思: 探索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篇十四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传世之作,千百年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有这么两点:

1.作者以简洁、素雅的笔调,娓娓动人的语言,描述了一次令人神往的朋友聚会。请想一想吧:江南正是草长莺飞的阳春三月,在那祟山峻岭的茂林修竹之中,一伙亲朋密友携手并肩而来,席地促膝侃侃而谈,林外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这真是人生的赏心乐事啊!不仅如此,作者所叙写的是一次规格很高的聚会:从人员上说,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从宴会的氛围来看,引“清流激湍”“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里没有觥筹交错,猜拳行令的喧哗,没有丝竹管弦的热闹;有的是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这显然是古代文人学士及当今传统知识分子所追求的雅而不俗、素而不艳的乐境,也是他们淡雅人格性情的体现。

2.作者对人生的感慨系之。有不少人认为,文中流露出作者“人生无常”和“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悲观情绪,这是作品的消极因素。但我认为不可用“悲观”“消极”简单概括,应进一步具体分析。“人生苦短”无论对凡夫俗子,还是英雄伟人似乎都是一个万古恒新的话题。且不必说《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也不必说汉武帝的“少壮几时奈老何”;更不必说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就是一代伟人毛泽东不也发出“人生易老,天难老”的感叹吗?可以说,“人生苦短”是人类的一种普遍心态。那么王羲之对此感慨万千,有什么不可呢?何况,作者并没有因人生短促、“人生无常”就醉生梦死,及时行乐,了此一生,而是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这在玄学盛行,士大夫普遍崇尚老庄哲学的东晋是难能可贵的。诚如《古文观止》所云:“只为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但逸少旷达人,故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似乎正是这种“虽苍凉”的对人之生死的感叹,触发了后世众多人的不同感受,而让人“苍凉”的经历,演绎出新的对人之生死的苍凉的感叹。

二、亮点探究。

探究学习:在这一段中作者描述了这次聚会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这是一乐;而聚会是在“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可谓良辰,是为二乐;聚会之地“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可谓景美,是为三乐;宴会之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谓情真,是为四乐;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谓极视听之娱,是为五乐。作者感到人贤、辰良、景美、情真、赏心五事齐臻,所以认为这次聚会,“信可乐也”。“信可乐也”一句是对聚会情景的。

总结。

突出了情感的主旋律——“乐”。

“信可乐也”不可改为“信可乐矣”。因为用“也”语气平缓,笔势沉稳;而用“矣”语气激越,笔端情感外露。仔细揣摩第1段中描述景物只在山、水、林、竹,而舍鲜花吐芳;就是写林写竹,只言“茂”“修”,而弃其绿、碧、翠,极力营造素淡、雅致的格调。兰亭集会本是赏心乐事,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并不过分显露,这是他气节高爽、性格沉稳的表现。

2.第1段中“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探究学习:这句是对天气的描写,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而言,上文有“暮春之初”交待了聚会的时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正是对“暮春之初”天气的具体描写。还有,上文所写人们的聚会,如果缺少了“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样的好天气,便不会尽显欢快的气氛。就启下而言,由“天”“气”而及下文的“宇宙”,又由“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而及“俯仰一世”。这些地方都可见作者行文勾连过渡之绵密。

准确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就会看出,作者这句话一是对从兰亭聚会联想到的现今人们“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和“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两种态度的看法;二是以“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引出“死生”这个全文的议论中心。这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宛如一个链环,不仅把第3段与第2段,且把第3段与第1段连成一个链条,使全文意脉相连,成为一体。

4.为什么说“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探究学习:“一死生”“齐彭殇”是庄周对人生死的看法。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又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认为生和死、寿命长与短没有绝对界限,是相对的,这本不错。但庄子夸大了相对性,以致否定了生和死的区别,认为生和死相同,活了800岁的彭祖和夭折之人没有区别,这就是荒谬的。这是以我们现代人的眼光来评价庄子观点的错误。若从文中内容看,作者在第3段郑重引出孔子的“死生亦大矣”作为议论的发轫,而后连述古人、今人和后人无不为人生无常而悲,对生死之事而叹。既如此,庄子的“一死生’一‘齐彭殇”之说就是荒诞之辞了。

三、

选题设计。

“书圣”王羲之研究。

研究方法:

(1)查阅有关王羲之的资料,并作出摘录。了解王羲之研习书法的经历及其刻苦学练,继承创新的精神。

(2)收集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如《兰亭集序》《丧乱帖》《寒切帖》《姨母帖》及《乐毅论》《黄庭经》等。

(3)查阅有关书法理论的论著。

(4)同学自行组合赏析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交换赏析体会。

(5)写出赏析论文。

参读书目:

(1)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编《世界之瑰宝。

民族之骄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书法》杂志。

(3)《启功丛稿》,中华书局。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及反思: 探索教育的创新与发展篇十五

1、积累整合文言知识,掌握文言文阅读的方法。

2、联系现代文写作,把写作知识融合其间。

3、升华全文中心,讲解对学习的认知。

【教学重点】。

1、从古文学习中体会写作方法。

2、体会作者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联系自身。

【教学方法】。

讲解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时间】。

10~15分钟。

一、导入。

介绍自己、每篇古文都是古人知识的精华,也是每个大作家写作方法的体现,更是对每个学习人的一场考试。下面我们一起来解答下王羲之给我们出的一份试题。(1m左右)。

二、巩固基础。

带领大家把全段朗读一遍、重点字词注释的认知到位。

三、阅读理解。

【过渡】我们闯过了古人的基础题,下面就是古人留下的阅读题了。

下面我们看以下的几个问题,让我们在结构和思想上全面阅读找出答案。

整体感知。

第二自然段所议论的问题是什么?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况且人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其结果是殊途同归,最后归结于消灭(死亡)。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

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的议论跟前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用“人之相与(人的交往),俯仰一世(过得很快)”句承上启下,由此引发对生活的感慨,自然之极。接着作者指出两种生活方式的人,都是在美好的时光中“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事过境迁,又留恋于过去的美好时光,即留恋于生之乐。再接着笔锋一转,由生说到死(终期于尽),死即失去美好的生活,多让人心痛,至此,作者得出“死生之大”的观点是水到渠成。

第二自然段中,作者的议论在本段中是怎么一步步实现的?讲解。

提示:(论述观点、与上下文联系)。

四、写作融入。

【过渡】这种论述的方式只能在古文中实现吗?

展示作文分解其中几句找到相似的语句同时灌输修辞方法。

结构、中心思想、优美语句(修辞方法)缺一不可。

五、人生题。

可联系时政。

加上中心两个思想+学习方法。

益民。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