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通用8篇)

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通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14 14:44:02
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通用8篇)
时间:2024-01-14 14:44:02     小编:念青松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篇一

教材分析:

《可爱的企鹅》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中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习了8、9的加减法后,第一次出现的带大括号和问号的图画式应用问题。要让学生在理解主题图图意的基础上,说一说图中大括号、问号各表示什么。在一定的情景画面中解决应用问题,巩固8、9的加减法。

设计思路:

由于本课第一次出现大括号和问号,学生理解其意义有一定困难,因此我将本次课设计为一次登冰山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登山比赛,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和探索。对首次出现的大括号和问号,教师作适当指导和介绍。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括号和问号的含义;

2.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学问题;

3.在学习教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信心和勇气。

教学重点:对括号和问号的理解。

教学难点:结合图和图中括号、问号对图意的理解。

课前准备:情境挂图,吹塑纸做成的括号和问号,

过程设计。

一、创境引入。

[以登冰山的形式进行本课学习,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介绍新朋友,学习新知识。

现在我们成功地翻越了第一座冰山,插上第一面红旗。

三、巩固新知。

现在我们继续翻越第二座冰山。第二座冰山是考考你,这有一幅图,看看你从图中知道些什么?要求什么?小组同学讨论2分钟,相互说一说再分组汇报。对说得好的组以表扬。看来第二座冰山也难不到小朋友。我们再插上一面小旗。

四、现在我们进军第三座冰山了。看看第三座冰山有什么?出示图2。看看这幅图里有几个括号?这个括号怎样?这个括号呢?再仔细看看这个大大的括号下面写的是什么?从这里我们知道什么呢?(让学生说说)从图上还可以知道什么?前面有几只?这个小的括号上面有什么符号?表示什么呢?谁来完整的说一说从这幅图中我们知道什么?还知道什么?要求什么?那怎样求出冰山后有几只企鹅?你会列式计算吗?(让学生说说算式和算式中各部份的意义)。

看来今天我们小朋友,已经成功翻越第三座冰山了,我们快到达最高的冰山了。要去最高的冰山,得渡过这条河流,能不能过去,要看看小朋友会不会看图,用刚才学过的知识,观察从这幅图中知道了什么,还知道什么,要求什么?怎样列算式?现在,分组讨论,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讨论后,分小组汇报,小结,小朋友真能干,已经到达最高的冰山了。

[充分激励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主动与本组同学生合作,积极主动的解决问题]。

五、拓展应用。

怎样才能登上最高的冰山?插上最大的红旗呢?那要比比谁会动脑筋了!

每组小朋友的组长来领一幅图,这幅图上没有括号,也没有问号,同学们商量一下,在哪儿画括号?在哪画?号?添上括号和问号把这幅图编成完整的数学问题并且解答出来。

分组讨论合作解决再进行全班交流。

[锻炼学生对新认识的符号的应用能力,每组学生添的括号和问号都可能不同,所编出的问题就不同,通过交流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

课后反思:

本课最成功之处:

1、结合教材主题图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登山情境,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强化了学生初步认识的两个符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全程的情境教学,调动了每个学生的探索欲望,小组每个成员都力争为本组的登山出力,团队合作、集体克服困难得以充分发挥。

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篇二

1、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2、巩固8和9的加减法。

巩固8和9的加减法。

教学准备:小图片

教学时间:1-2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境图,介绍图中的景物。

2、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

二、讨论、解决问题

1、指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2、讨论解决提出的问题,并理解图中的大括号、问号各表示什么?

3、学生独立做题。

4、集体交流反馈。

三、试一试,尝试练习

1、拿出小图片,让学生自己动手分一分。

2、完成表格的填写。

四、练习

1、口算,生独立完成。

2、看图列式计算。先观察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3、说一说,填一填。先同桌说一说,再指名说,不局限于一种填法。

五、数学游戏

1、说清游戏的玩法。

2、同桌或四人小组玩一玩,师巡回指导。

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第36—37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巩固8和9的加减法。

2、理解图中的大括号,问号各表示什么?

3、感受数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设计:

一、看蓝猫图片引入。

电脑演示:蓝猫图片。

师:小朋友们看谁来我们的教室做客?你们喜欢蓝猫吗?你为什么喜欢蓝猫呢?

电脑继续演示:蓝猫问:“你知道哪种小动物生长在南极吗?”

生:小企鹅。

师:大家喜欢小企鹅吗?

师:是啊,小企鹅白白的肚子,胖乎乎的身子,确实很招人喜爱。这节课,范老师就带领小朋友们到南极走一趟,去瞧瞧可爱的企鹅。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1、指导学生观察主情境图。

电脑演示:先出示主情境图中海岸上左边的6只企鹅图,再出示右的3只企鹅图。师引导学生观察图意。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左边有6只企鹅,右边有3只企鹅。(在学生还没有学习左右的情况下,可能有一小部分学生弄不清楚左右,学生在叙述图意只要正确就可以。)。

电脑演示:出现大括号。

生:表示问我们两部分合起来,一共有几只企鹅。

师:对了,说得很好!哪个小朋友可以把图上画的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达:左边有6只企鹅,右边有3只企鹅,合起来一共有几只企鹅。

师:大括号下面的问号是要我们求出两部分一共有多少只企鹅,小朋友们会解答吗?

(让学生独立思考)。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列式的。

生:6+3=9。

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把算式联系具体的情境中来理解其含义)。

2、求部分数。

生:小企鹅们在玩捉迷藏的游戏,有几只躲起来了。

师:总共有几只企鹅呢?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有9只企鹅?

(引导学生关注大括号下面的9)。

生:从大括号下面的9可以知道一共合起来有9只企鹅。

生:要我们求藏起来的几只企鹅?

(引导学生找出图中的问号,并理解这个问号所表示的意义。)。

(让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整幅图的意思)。

师:怎样才能知道藏起来几只呢?

生:用总共的9只减去冰山外面的6只,就可以知道藏起来的企鹅。

生:我是想6只加上几只得到9只呢?

师:两种想法都很好,能列个算式吗?

生:9-6=3。

(有的学生可能列出6+3=9,也要肯定学生的算法,不过我们为了突出3是我们所求的得数,在3这标上小括号,或做上其他记号。)。

3、比较两幅图。

师:对比这两幅图,找找他们的不同之处?

这两个问号打在不同的地方,分别表示什么?

师:说得好极了。两个问号在不同的地方所求的是不一样的。用的解题方法也就不一样。求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求其中的一部分用减法。

三、趣味练习、实践操作。

1、分铅笔,说8的组成。

师拿出8只铅笔,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几只铅笔?

2、实践操作,分圆片。

电脑出示:9朵小红花和一个9的分成的表格。

师:这有9朵小红花,你能把它分成两部分吗?

请小朋友们用学具9个小圆片分一分,并完成9的分成的表格。

3、小组交流、说一说。

电脑出示:书本第37页的小白兔图。

师:蓝猫看到小朋友们表现的可真棒,于是它邀请了一群的小白兔来和大家交朋友。

(引导学生观察图意,同桌互相交流从图中观察到的)。

师:小朋友们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师: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请先自已想想然后四人小组讨论。讨论时请注意:一个人说的时候,其他人要认真听,等他说完了,别人再说。

(小组同学思考,互相讨论。教师行间巡视,倾听,并与交流,适时启发。)。

小组汇报。

(1)游戏准备:4人一个小组,每组9个圆片。

(2)游戏规则:小组成员轮流扮演图中的笑笑,盖住部分圆片,让其他学生猜一猜,盖住了几个,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游戏过程中可以从9个圆片,过渡到8个,7个,6个。

四、总结收获,渗透联系。

1、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篇四

《可爱的企鹅》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一)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8和9的加减法后的一节综合练习课。本节课是利用“可爱的企鹅”这一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进一步巩固8和9的加减法。

课一开始,我由学生感兴趣的谜语导入,学生积极性很高,并且整节课用学生喜欢的动物“小企鹅”贯穿始终,比如:“比一比,看谁今天帮企鹅解决的问题多?这么多同学都在帮小企鹅解决问题,企鹅们可高兴了。你们还愿意继续帮小企鹅解决问题吗?……”整节课学生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争着帮助“小企鹅”解决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到了知识,真正做到了“我要学”而不是“被动学”。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以下几点:

首先,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高,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好。

本节课由谜语引入,一开始就增加了课堂趣味性,并且用小朋友们喜欢的小动物企鹅贯穿整堂课,将学生带入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观察图,自己提出问题,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知识,并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整节课都体现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争着抢着帮助“小企鹅”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我要学”的强烈愿望。

其次,本节课比较重视关注学生的发展。

本节课让学生观察图,根据所看到的两个信息进行提问,解决问题,交流想法,评价表现,这些都是关注学生的发展。通过讲故事,编故事等形式吸引学生,学生的课堂气氛活跃,黄老师在培养学生看图能力的基础上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说完整话。

最后,精心设计练习的形式,发展学生的思维。本节课的练习分为基本练习和开放练习两部分。基本练习是1,2两题,第2题实际是第37页第1题,我只不过改变形式,由小企鹅提问,进行练习9以内的加减法。这两题注重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掌握。开放练习是3,4两题,注重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以及思维训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发展学生的能力。设计的反馈练习让学生通过看图提问及根据算式提问,为大括号和问号找到相对应的位置,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目的是:(1)为了让大部分学生都有表述的机会,使那些表述有困难的同学获得帮助。每组选取一名语言表达能力田头好的同学担任组长,负责倾听和帮助组员看图提问及解答问题。(2)培养学生协作、互助的合作精神。在实践活动中,通过在小组内分一分、说一说、写一写,使学生在生生互动中自主完成8、9的分解、组成,巩固8、9的加、减法的计算。(3)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让学生逐步理解在合作时要说什么,要讨论的是什么。

把两幅图对比起来时,如果把3、6、9这3个数在两幅图中的不同之处对比起来说效果会更好一些。如:9在两幅图中都表示两部分企鹅合起来的总数,在图1中是要求的问题,在图2中是已经知道的。3表示的是右面冰山上的那部分企鹅,在图1中是看得见的,是已知的,在图2中是看不见的,是要求的问题。这样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求总数用加法计算,求部分数用减法计算。

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刚学习了8和9的加减法,并初次接触图画应用题,根据教材情景让学生提问题,对一年级的学生有很大的挑战性,因此,我没能放手大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老师的牵引过多。所以,对于大括号的认识,一部分学生还是不够清楚,而且我在出示加减法数学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后没有让孩子进行讨论一下“生活中有些问题需要用加法解决,有些问题需要用减法解决。那么什么时候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呢?”没有让学生的知识系统化。另外,没能及时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致使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逐减,甚至还有个别学生做起小动作来了,注意力有些分散。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继续加强常规行为习惯的培养。

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篇五

《可爱的企鹅》这一课是在跳绳这一课的基础上进行巩固和提高的。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第36~37页。本节课利用可爱的企鹅这一学生熟悉的有趣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有关加减法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认识并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含义,并进一步巩固8和9的加减法。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成功与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1、注重了口算训练。根据学生实际,为增加口算的趣味性,一开始我就利用孩子们喜欢玩儿游戏的特点,采用游戏软件对孩子们进行游戏式地口算训练,既复习了所学知识,又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避免了口算的枯燥乏味,而且也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2、学生兴趣浓,积极性较高。

本节课由猜谜语引入,改为播放可爱的企鹅奔跑视频引入,既节省了时间,又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并且用小朋友们喜欢的小动物企鹅贯穿整堂课,将学生带入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观察图,自己提出问题,多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知识,并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整节课都体现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部分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争着抢着帮助小企鹅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我要学的强烈愿望。

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篇六

设计意图:

本节课内容浅近,跟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本课难理解的句子较少,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育学生在公共场所要守秩序,讲文明礼貌。从学习生字词入手,再到学习课文,从而达到本节课目标。

整体思路:

为易于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环节一(引一引):即导入。

环节二(学一学):即新授、以理解课文为主,通过朗读、观察、讨论、体会等多种形式来理解课文内容。

环节三(练一练):边学边练边巩固,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环节四(说一说):让学生说出今后小光在公共场所会怎样做?学完你有什么想法?

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共14人,9女,5男。

a类:黄姗姗、钟胜、黄宇妃、钟小慧。

b类:黄玉艳、邱三妹、谢婉锈、王小民、符海红。

c类:吴雨穗、吴裕、王明姗、苏子霞。

教学内容分析:

《看企鹅》一文,是通过小光去动物园看企鹅的事,开始他不遵守公共秩序,后来感到自己这样做不对。教育大家在公共场所要自觉遵守秩序,讲文明礼貌。

本文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较密切,文中的小主人公和学生年纪相仿,心理特点也和学生相近,因此教学中抓住文中的几个颇有趣味的对比,运用直关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达到教学目的。

(一)小光与大家的'对比。

(二)想象与事实的对比。

(三)小光与企鹅的对比。

(四)今日的小光与今后的小光的对比。

抓住了这几个对比,就抓住了课文的重点,化解了难点。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2、企鹅要吃食了,小光是怎样想的?他为什么会这样想?可事实是怎样的?

3、小光正看得起劲时,为什么突然脸红了,此时他会想些什么?

4、以后小光在公共场所会怎样做?你是怎样知道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句子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能正确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教育学生在公共场所要遵守秩序、讲文明礼貌。

重点:理解句子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策略:为易于学生达到以上教学目标,通过朗读、观察、讨论、体会等多种形式来理解课文内容。在具体的理解课文中辅以相应的课件。

媒体、教具:

词卡、课件。

板书设计:

(一)小光与大家的对比。

(二)想象与事实的对比。

(三)小光与企鹅的对比。

(四)今日的小光与今后的小光的对比。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理清顺序(板书)。

小光与大家的对比。

想象与事实的对比。

小光与企鹅的对比。

今日小光与今后小光的对比。

(3)精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朗读、观察、讨论、体会、回答问题,理清课文的先后顺序,并写出段落大意。

(4)总结全文进行思想教育。

(5)巩固练习。

(6)作业。

(7)结束。

教学设计:

(1)成功之处:教学内容分配合理,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教学目标的确定符合学生心理特点,教学策略、课件播放有顺序、画面生动、易于学生观察、理解课文,教学过程紧凑。

(2)不足之处:忽略分层设计,以后要做得细致一些,教学目标分层设计。

教堂教学:

教学方法多样,重难点把握比较准确。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高、积极回答问题。老师的教学主要以引导为主。

教学效果:a类掌握比较好,b类掌握一般。c类学生不是很理解。

今后改进的地方:目标分层、练习分层、还要有康复设计。

知识的理解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区别掌握,难易不一样,将康复目标和学习目标结合起来。

再教设计:

1、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把设计意图写出来。

2、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掌握内容也要有所不同。

3、练习分层完成。

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篇七

今天的美术课上,老师教了我们在纸上用蜡〔〕笔画了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它们都非常的可爱,其中我最喜欢的小动物就是小企鹅了。

在老师的提示下,我先在一张16开的白纸上,用一根黑色的蜡笔把它的整体身影给勾画出来,然后再用彩色的蜡笔把它给上色好,我先用了黑色把它的后背翅膀还有眼睛给涂上了黑色,之后我再用蜡笔把的小脚丫子给涂成了橘黄色,最后我再用了土黄色的蜡笔把它的小嘴巴也给上了色,这样一只可爱的小企鹅就这样诞生了,它真是太可爱了。在它胖胖的脸上,它的小嘟嘴和小眼睛显得更加的可爱,还有它大大的小肚子,就像是我们吃饱了以后。

小企鹅都是生活在寒冷的南极,走起路来就像是一个不倒翁一样,一摇一摆的就像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子一样,真是让人想去疼爱他们。小企鹅们非常的喜欢吃鱼,更爱在寒冷的水潭的里面。我觉得它们能够在这么寒冷的环境里生活下去,真的是太厉害了。我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够亲眼的去了看一看可爱的小企鹅,不只是在书本和照片上看到它们。

可爱的企鹅教学设计篇八

教材分析:

《可爱的企鹅》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一)中的内容。它是在学习了8、9的加减法后,第一次出现的带大括号和问号的图画式应用问题。要让学生在理解主题图图意的基础上,说一说图中大括号、问号各表示什么。在一定的情景画面中解决应用问题,巩固8、9的加减法。

设计思路:

由于本课第一次出现大括号和问号,学生理解其意义有一定困难,因此我将本次课设计为一次登冰山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登山比赛,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和探索。对首次出现的大括号和问号,教师作适当指导和介绍。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括号和问号的含义;

2.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解决简单的数学学问题;

3.在学习教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信心和勇气。

教学重点:

对括号和问号的理解。

教学难点:

结合图和图中括号、问号对图意的理解。

课前准备:

情境挂图,吹塑纸做成的括号和问号,

过程设计。

一、创境引入。

[以登冰山的形式进行本课学习,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介绍新朋友,学习新知识。

现在我们成功地翻越了第一座冰山,插上第一面红旗。

三、巩固新知。

现在我们继续翻越第二座冰山。第二座冰山是考考你,这有一幅图,看看你从图中知道些什么?要求什么?小组同学讨论2分钟,相互说一说再分组汇报。对说得好的组以表扬。看来第二座冰山也难不到小朋友。我们再插上一面小旗。

四、现在我们进军第三座冰山了。

看看第三座冰山有什么?出示图2。看看这幅图里有几个括号?这个括号怎样?这个括号呢?再仔细看看这个大大的括号下面写的是什么?从这里我们知道什么呢?(让学生说说)从图上还可以知道什么?前面有几只?这个小的括号上面有什么符号?表示什么呢?谁来完整的说一说从这幅图中我们知道什么?还知道什么?要求什么?那怎样求出冰山后有几只企鹅?你会列式计算吗?(让学生说说算式和算式中各部份的意义)。

看来今天我们小朋友,已经成功翻越第三座冰山了,我们快到达最高的冰山了。要去最高的冰山,得渡过这条河流,能不能过去,要看看小朋友会不会看图,用刚才学过的知识,观察从这幅图中知道了什么,还知道什么,要求什么?怎样列算式?现在,分组讨论,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讨论后,分小组汇报,小结,小朋友真能干,已经到达最高的冰山了。

[充分激励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主动与本组同学生合作,积极主动的解决问题]。

五、拓展应用。

怎样才能登上最高的冰山?插上最大的红旗呢?那要比比谁会动脑筋了!

每组小朋友的组长来领一幅图,这幅图上没有括号,也没有问号,同学们商量一下,在哪儿画括号?在哪画?号?添上括号和问号把这幅图编成完整的数学问题并且解答出来。

分组讨论合作解决再进行全班交流。

[锻炼学生对新认识的符号的应用能力,每组学生添的括号和问号都可能不同,所编出的问题就不同,通过交流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

课后反思:

本课最成功之处:

1、结合教材主题图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登山情境,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强化了学生初步认识的两个符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全程的情境教学,调动了每个学生的探索欲望,小组每个成员都力争为本组的登山出力,团队合作、集体克服困难得以充分发挥。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