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农业局工作总结(模板10篇)

农业局工作总结(模板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1-09 05:37:02
农业局工作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4-01-09 05:37:02     小编:琴心月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农业局工作总结篇一

结合工作实际,通过多种形式,狠抓政治思想教育,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造就一支高效、精干、廉洁和与时俱进的党员干部队伍。以“五个一”活动为载体,加强理论学习,开展好每周学习一篇好文章、每月观看一部优秀影片、每季度组织一次主题实践活动、每年写一篇学习心得、为民办一件实事活动。

针对党员干部思想观念、作风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有计划地利用党委中心理论组学习、参观考察、读书会、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精心组织xx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加强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反腐倡廉、业务素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积极带头,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机关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通过搭台练兵,做到强基固本,通过教育引领,队伍气正风清,在为农服务中无私奉献,党员成为主干线的“排头兵”和主战场的“生力军”。

坚持“人人当教员、个个上讲台”的学习理念,利用集中学习时间,搭建“学习、交流、沟通、分享”平台,开设“党员大讲堂”,将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集中学习与自学、网上学习与书本学习有机结合。坚持定期学习会制度,要求各科室轮流选派党员就时事政治学习、业务知识等进行授课,在会上分享其学习体会和执法心得,作为“教员”答疑解惑,与听课的“学员”交流互动,凝聚共识。通过“党员大讲台”的搭建,使党员干部认真备课授课,主动学习时事政治、业务知识,提高自我认知水平,增强在实践中“比学习、比提高、比成绩、比水平”的劲头,营造“你追我赶、奋勇争先”浓厚学习氛围。

二、抓载体创新,促工作和谐。

以开展各种主题实践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为载体,发挥党组织的核心凝聚力和战斗力,引领党员干部职工迸发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凝聚合力齐心协力做好各项工作,使党组织建设和各项工作和谐发展。

以丰富的“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党委创建,在服务发展中改进作风,在工作学习中激发干劲,切实增强党委凝聚力和活力,构筑和谐发展良好氛围。

以开展“创先争优”、“全民阅读进机关”、“廉政文化进机关”等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本职争优秀。印发“廉政公开信”,签订“党员承诺书”、“党员廉政承诺书”,强化宗旨意识和反腐倡廉意识,设置廉政文化宣传栏(窗),将廉政格言、廉政警语等制作上墙,设立“职工书屋”、“廉政书柜”、“廉政影视角”,将创先争优意识和廉政文化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工作的整个过程。

围绕“我与改革同行”主题读书活动,“五四”前夕(4月30日),组织全系统青年骨干开展“感悟青春正能量、立志践行农业梦”的主题论坛交流活动。广大农业战线青年干部结合日常工作实际和成长中遇到的困惑,就如何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地履职尽责、服务三农畅谈体会和感受,并针对活动中的所学所获,交流心得和体会,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团结”的和谐氛围。

三、抓制度管理,促政风转变。

通过建立完善一系列的内控制度,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在抓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发挥教育、监督、保障的重要作用,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建立健全党委各项工作制度,做到建章立制,有章可循。出台、修改完善党委党务公开、政务公开、首问责任等多项内部管理制度,针对涉农项目、涉农资金等重点环节,建立廉政风险防范措施,“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规范运行管理,确保涉农工作在阳光下运行。

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坚持“三会一课”,规范党委集中学习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有计划、有安排、有目标、有考核”,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建立党委事务议事规则,对发展党员、评先评优、表彰奖励、干部任用、人事变动、资金使用等党委集体研究、讨论,不搞“一言堂”和个人主义。

完善党委领导谈话制度,对党员干部全面实施任前谈话、定期谈话、诫勉谈话、警醒谈话,对新任用干部,坚持实施党员干部任前谈话,告诫其牢记宗旨,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员干部爱岗敬业、守法奉公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

建立党建工作经费保障、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和生活困难党员,为困难党员解决后顾之忧,彰显人文关怀,激发党员工作热情。

四、抓优质服务,促业绩创优。

坚持以党建工作为指导,以“建一流队伍、树一流形象、创一流业绩”为愿景,按照规范化、精细化、效能化、智能化的四化工作目标,不断加强三农工作方式方法,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维护人民群众权益。

始终围绕服务“三农”,开展好“农技人员在田间”活动,深入农村一线,抓好“三农”工作的指导。实行班子成员联系乡镇、业务科室帮包特色农业企业制度,使服务农业更加贴近实际、更加接地气,逐步形成“党员在一线工作,党旗在一线飘扬,业绩在一线创造”的三农党建格局。

结合惠农项目的实施和业务工作的开展,组织党员干部进行大比武活动,从项目资金的争取和工作业绩在全市的排名,对科室进行评比,以实绩论英雄、用干部,在机关党员干部中逐步形成“比”“干”“超”良好氛围,以“五带头”活动为抓手,丰富组织建设的载体。即:创新工作带头闯、中心任务带头干、工作职责带头尽、利益面前带头让、危急时刻带头上。对照“五带头”,每名党员制定发挥带头作用的具体措施,从而提升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

农业局工作总结篇二

20xx年度职工培训工作,紧紧围绕公司“标准化工作落实年活动”,从确保水质达标、安全稳定生产、提升营销管理、重点项目建设、设备工艺改造、降低产销差等主要任务出发,直面时间紧、任务重的挑战,在公司领导亲自指导和基层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以提升公司全员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推进公司各项工作有效落实为宗旨,全面完成本年度培训计划。现就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本年度开展培训21大类,112项,累计培训8867人次,1128课时,培训覆盖率100%。主要培训内容包括:

1、思想政治素质培训。

围绕公司“标准化工作落实年”活动,结合唐山市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紧跟党的步伐,提倡奉献精神,全员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升。同时,我处开展“每周一题”模式,由宣传部等专业处室提供时事新闻和专业评论,作为辅助培训材料发放给各单位,目前已发放18期,得到基层单位和专业处室的普遍欢迎。全年共培训1588人次,256.5课时。

2、标准化培训。

标准化培训是培训工作的重点之一,与公司“标准化工作落实年活动”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创建工作”保持同步。本年度进一步对体系文件和管理手册深入宣贯学习,细化“国标试点创建工作”培训计划,强化了“标准化”培训工作的督导与考核。尤其是在基层考核方面,自国标试点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每月进行笔试抽查考试,结合口头考核锻炼口语表述能力,要求达到工作标准“懂得透、记得牢、说得清、用得对”的水平。全年共培训1425人次,88课时。

3、设备改造项目培训。

针对公司本年度设备改造项目,充分发挥相关处室服务基层职能,结合“请进来”的培训模式,多角度、全方位的开展培训,为新设备投产扫清技术障碍。尤其是次氯酸钠投加系统项目,设备厂家人员、安监处从各水厂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的对加氯新工艺、新设备进行了全面讲解,提高了水厂干部职工对于新设备的适应能力,为平稳过渡打好了基础。目前各项改造共培训67人次,19课时。

4、培智引智工程。

“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从生产单位设备维修保养,到原水水质的保护,涵盖生产经营全方位。为公司整体发展定向提供了有力辅助,为解决各项突出困难与问题开拓了思路。共培训268人次,69课时。

5、工程师讲堂。

发挥公司中高级职称人员专业技术优势,结合公司生产经营实际,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强化专业处室服务基层职能,就本部门或基层单位具体要求进行随时性灵活讲授。形成了公司内部的专业技术网络,为解决很多生产经营实际问题营造了专业化氛围,基层职工的专业理论层次进一步提高。共培训939人次,247.5课时。

6、师徒传帮带。

经过多年的学习与实践,徒弟们的职业技能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有足够的信心和实力成为师傅们的合格接班人。在活动开展三年之际,对16位师傅的23名徒弟,进行了20xx年阶段性考核,成绩全部合格。本年度共培训92人次,44课时。

7、安全知识培训。

安全知识培训,是公司一直坚持不懈的重点培训之一。本年度以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为总纲,组织了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等大型活动,进行了消防安保、司机及兼职司机安全生产等培训课程,各生产单位分别开展了“百日安全供水考核”、“安全生产双想培训”等活动,在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养的同时,着重细节的安全管理知识培训,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共培训1289人次,26课时。

8、突发事故和应急处理培训。

各生产单位高度重视,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和公司现阶段生产环境,紧密结合生产实际,针对季节性事故隐患,在全年安排了突然停电、高浊度水进厂和防汛等多项应急演练。提升了生产单位全体干部职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共培训109人次,16课时。

9、特殊工种培训。

本年度完成了148人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培训与考核工作。并为各生产单位的维修电工、焊工两个岗位职工申报办理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进一步加强职工队伍建设,规范了特殊工种职业技能管理。外培148人次,20课时。

10、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

本年度公司工会开展了水泵工技能比武,增进了各生产单位间的技能交流,活跃了职工磨练技能的学习气氛。各生产单位也在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培训、标准化培训等其他培训活动的同时,以各种灵活形式进行了技能比赛,统计时未重复计算。共培训76人次,5课时。

11、水厂混岗培训。

进一步强化职工在水泵、配电两岗位上的综合能力,结合水厂设备实际运行的具体操作步骤,讲求细节,并在处理突发情况时,捋顺操作逻辑。共培训67人次,13课时。

12、生产岗位技能培训。

由各单位根据培训计划安排,从知识水平、技术能力和熟练程度入手,进行针对性培训。结合公司考核评价机制,确保了培训效果。因加氯设备工艺改造,较侧重于加氯岗位技能培训。共培训319人次,46课时。

13、水质检验工培训。

主要针对二级化验室加强水质检测能力的培训。因目前水质问题比较突出,该项培训进一步加强。在考核方面,采用笔试与盲样检验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培训,将本年度各水厂的水质检测经验共享,从实际出发,提升化验员技能水平。共培训15人次,9课时。

14、水厂主要设备知识培训。

为加强水厂设备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为设备档案建设工作服务。直面水厂设备新老不一,图纸参数资料不全,各水厂管理程序各异等困难,从专门负责人员入手进行培训,努力提升管理水平。共培训61人次,7课时。

15、职能处室管理培训。

各职能处室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学习计划,开展业务知识、自身建设等方面培训,并在此基础上发挥专业知识优势,深入基层、主动服务,开展应对各种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的专项培训。在这种多层次培训工作中,处室人员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共培训1469人次,224.5课时。

16、新职工培训。

新职工和转岗职工的岗前培训及考核。通过培训,使新职工和转岗职工迅速进入状态,达到岗位技能标准要求。共培训25人次,25课时。

17、办公自动化技能培训。

主要针对办公软件在日常生产中的应用方法进行培训,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为公司未来发展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办公程序进行培训,提升全体干部职工对于新技术的理解能力。共培训21人次,2课时。

18、供水宣传工作专项培训。

随着新闻媒体的快速发展,自媒体等宣传模式的进步,如何正确的应对媒体,尤其是在突发事件中如何抢占宣传高地,正确的引导社会舆论,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问题。本年度,宣传部开展了“媒体应对与突发事件”专项培训,用大量实例讲解了正确的工作方法。同时,也对微信平台等内容作出指导,树立公司良好形象。共培训60人次,2.5课时。

19、普法教育培训。

法制建设、普法教育是市局系统本年度重点工作之一,公司也本着依法治企的宗旨,加强了培训考核力度。法规处与各单位密切结合、深入基层,针对生产、生活实际情况开展培训。全面提升公司广大干部职工的法律意识。共培训234人次,5课时。

20、班组长培训。

班组长,是基层管理的一线操手,是公司各项生产管理的直接执行者。各单位根据培训计划自行组织了基层管理人员培训,提升了班组长们的管理能力。共培训7人次,3课时。

21、其他培训。

此外,为增强企业凝聚力,强化职工团队协调配合能力,以运动会、趣味活动等形式开展,共培训588人次。活动效果显著,加强了职工归属感。

1、统揽全局、协调部署。

培训工作紧紧围绕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整体布局,服从和服务于公司各项重点工作。“标准化工作落实年”活动、“转脑子、转作风、转方式”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设备改造、水质问题等重点工作,均根据公司部署安排相应培训,为公司各项活动的顺利展开提供保障。同时根据各项工作的需要,与各单位密切沟通,调整培训形式和规模,达到为公司生产经营服务的总体目标。

2、加强督导、主动服务。

进一步加强了培训督导工作,每月安排工作人员参加各单位培训,了解培训内容,收集培训需求,并对培训现场氛围、考核评价等情况进行汇总,同时提出培训要求,现场研讨培训方式方法。及时了解生产经营中突发的实际问题,协调安排相关职能处室进行针对性培训,保障实际工作中的技术技能支持,切实做到按需培训、按需服务。

3、灵活考核、确保质量。

培训工作采用“全覆盖”考核模式。在形式上既有笔试答题,也有现场口试、实际操作测试;时间上既有按计划进行的季度、年度考核,也有督导过程中随机抽查考核;规模上既有公司集中考核,也有以水厂或班组为单位的考核。确保每项培训都有相应适合的考核,检验培训效果,确保培训质量。同时也督促职工进行反复记忆,深入理解。

4、综合评价、深挖潜力。

公司培训工作建立了双向考核评价机制,每项培训过后,除了考核受训者,也要收集职工对培训讲师的评价,以及对培训的内容、环境、组织等各方面反馈意见,并形成书面形式记录在案,用以研讨改进措施。有的放矢地弥补培训“短板”,提高培训讲师和配套教学水平,挖掘公司培训工作的潜力,提升培训整体工作能力。

1、内容准。

本年度培训实施意见是建立在20xx年底的培训需求收集,和公司20xx年重点工作计划基础上,直接针对各单位实际工作、实际问题,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培训。比如法规处服务基层,到营业处和稽查处开展培训,就是针对一些出现在日常工作中的现实矛盾。内容实用性强,充分发挥了培训工作的现实作用,为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持。同时,内容的准确也使培训现场气氛更加活跃,培训效果更加明显。

2、模式灵。

培训模式更加丰富,不再拘泥于传统大型课堂式教育,而是根据培训内容灵活选用培训模式。一些针对性较强,涉及范围小的培训内容,多采用生产现场教学、小组授课。甚至是在设备旁一边工作一边教学。比如本年度的次氯酸钠投加系统培训,各水厂情况不同,集中授课只能在理论基础和共性问题上概括培训。各水厂加氯岗位单独组织培训,虽然场次多、人数少,但课程更加精细,在日常操作设备旁授课,理解更加直观。每场培训人数相对减少,培训讲师能够更好的与参训者互动,内容更加细致,效果也进一步增强。

3、考核紧。

考核是检验培训效果的直接手段,也是激励职工努力学习的加压式方法。通过考核,也可以发现培训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整体工作的调整提供依据。通过闭环式考核评价机制,培训质量进一步提高,提升了培训效率。从供水行业特点来说,重复性的考核也有利于职工反复记忆,保持职工熟练程度。因此,逢训必考,已成为培训工作的重点原则之一。

总的来说,20xx年度是职工培训工作丰收的一年,也是充分发挥出生产经营辅助效能的一年。培训工作真正融入了公司生产经营的各环节,几乎无处不在。为提升公司整体人力资源素质,直面困难与挑战,寻求创新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20xx年度,职工培训工作取得了一些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1、专业理论培训较弱。

与针对生产经营实际问题的培训不同,专业理论培训需要的投入大、时间长、见效慢,因此在基层培训工作中,多采用职工自学形式,培训进度参差不齐,培训效果难以衡量。

2、培训交流不足。

公司各生产单位的生产工艺不同,各职能处室的专业领域各异,培训工作上的相互交流、相互促进较少。一般是处室服务基层的单方向培训,并未建立双向培训交流机制。水厂之间以及处室之间的交流也存在客观困难,公司通用培训项目中,因缺乏横向的比较和沟通,各单位的培训侧重点及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培训效果不平衡,培训质量有差距的现象。

3、外培师资素质参差不齐。

从设备厂家聘请的培训讲师,有的介绍产品比介绍工艺多,讲解设备时对某些要点故意略过,甚至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讲授所谓的科技成果。有些设备厂家提供的培训讲师本身业务能力有限,无法解答受训人员问题。

农业局工作总结篇三

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和基础。20xx年,县农业局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坚持把信访工作当做全局的重点工作来抓。整合力量,强化措施,加大投入,扭转了信访工作的被动局面,为维护部门稳定和全县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1、重视问题,自我加压,切实增强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的责任感

农业部门越级上访问题由来已久。多年来,农业局为加强信访稳定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较好地保证了部门内部稳定,得到了县委、政府的理解和肯定。

为进一步做好信访工作,局党委、局委会要求各分管领导、各二级单位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出发,以构建和谐部门为己任,围绕农业部门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进一步强化全局意识,切实增强信访稳控工作的责任感,认真负责地解决好农业干部职工反映的问题和实际困难,千方百计把问题解决在局内、县内,努力把越级上访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系统内无赴省进京越级上访等现象出现,全力维护农业部门稳定和谐的工作环境。

2、全局联动,未雨绸寥,全面开展矛盾和不稳定因素的集中排查力量

因历史原因和体制改革,农业部门上访人员主要有四种类型,即上访老户xx、34名假招工的农工家属、5名要求解决所谓拖欠已久人员的退休农工、89名乡镇农技推广人员。为争取信访稳定工作的主动性,县农业局整体联动,关口前移,未雨绸寥,注重预防,要求各分管领导和二级单位根据维稳工作责任制等要求,切实担负起责任,迅速组织对单位存在的各种不稳定因素进行全面排查,真正对信访稳控工作做到底数清、动向准、情况明,按照“一个问题、一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要求,将排查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及时反馈给责任领导,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同时认真做好各种矛盾的调处化解处置工作,按照“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复”的原则妥善处理干部职工反映的问题,并对热点重点问题高度重视,分析形势,及时跟进,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解决在单位内部,防止矛盾升级,事态扩大。

3、加强领导,分解责任,建立健全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网络

经农业局局党委、局委会研究决定,20xx年度农业部门信访工作由局长xxtongzhi全面领导;副局长xxtongzhi分别总牵头、总协调;副局长xxtongzhi牵头负责乡镇农技推广中心稳控工作;纪委书记xxtongzhi牵头负责退休人员信访稳控工作;总会计师xxtongzhi牵头负责农业三场稳控工作;工会zhuxixxtongzhi牵头负责种子公司内部稳定工作;副主任科员xxtongzhi牵头负责xx的稳控工作。并分别组建稳控工作专班,前所未有的加强了农业部门信访工作领导力度和网络建设。同时,农业局还进一步严明信访工作纪律,建立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强调稳控人员如因工作失职或工作不力导致稳控对象发生越级上访和影响社会稳定的震动性事件,将严格按照xx发[20xx]xx号文件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4、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全力做好信访重点对象在敏感时期和重大节日期间稳控工作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县农业局根据自身信访工作实际和维稳工作责任制等有关要求,及时召开信访维稳专题会议,及时下发信访维稳专项文件,及时组建信访工作专班,及时筹集信访维稳专项经费,采取“分工协作、包案到人”的工作办法。由于工作措施得力,20xx年度我局赴省进京上访人员较往年有所下降,全县头号上访人员xx也得到有效稳控,全县信访工作多年来的严峻形势因之大为缓和。

1、由于单位人多事杂,矛盾排查调处有所疏漏,部分隐患未能及时排除。

2、由于体制改革和历史原因,部分信访人员所提要求农业部门无法解决答复。

3、由于人员和经费不足,部分稳控措施难以全部落实,致使部门稳控对象赴省进京上访。

1、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信访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突出重点,进一步排查清理各类不稳定因素和疑难信访问题。

3、强化责任,严格落实信访工作领导包案责任制。

4、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建立健全信访工作长效机制。

5、转变作风,严明纪律,切实维护信访工作责任追究制的严肃性。

农业局工作总结篇四

回想过去的一年,担任品质主管一职,虽没有轰轰烈烈的成果,但也算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考验和磨砺。非常感谢公司给我一个成长的平台,让我在工作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也知道自己存在诸多不足。上级领导对我的支持与关爱,同事对我的支持和协助,令我感到在唐巨龙公司的温情无处不在,在此我向公司的领导以及全体同事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有你们的协助才能使我在工作中更加的得心应手,也因为有你们的努力,才能令到公司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在公司领导及各部门同事的正确领导与协助下,品质工作着重于公司的质量方针、宗旨和目标上,紧紧围绕重点展开工作,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严格按照《进料检验规程》做好对原材料的检验工作,并配合好采购部对供应商原材料质量的评价和跟踪。对原材料及时检验试验,发现不符合要求予以退货并开出《原材料品质异常联络单》,同时要求供应商分析不亮原因及改善品质,满足我司的供货要求。

2、做好与相关部门工作的协调和沟通,配合车间做好品质工作,并针对发生的不良情况,通知当班负责人及时调整并跟踪验证,直到问题最终得到解决。认真做好客户反馈的质量信息和退货统计工作,做好一月一次的《品质月报工作》。

3、建立更加全面的品检检验流程和作业要求,从而保证了制程中的产品质量。

4、产品产生的质量问题还是存在很多的因素,主要是生产部及品质部人员的自检能力不足,致使在相关作业过程中未做到细微处;个人行为的随意性造成存在的质量隐患。

5、加强对生产及品质人员相关知识、操作技能的培训,早会的督导以及客户投诉的分析,提高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打造一个工作经验丰富,工作热情高涨的团队。

作为品质部主管,我感到压力、责任重大,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要想带好一个团队,除了熟悉流程外,还需要负责具体的工作,首先要以身作则,这样才能保证在人员偏紧的情况下,大家都能够主动承担工作。

20xx年工作重点:

1、做好对原材料质量的评价和跟踪,确保来料合格,也要做好制程中的品质跟进工作,吸取客户投诉及退货教训。

2、贯彻品质理念,提升品质意识,我们采取加大培训的力度,内容主要包括质量体系文件和品质理念的宣导。

品质部工作的困扰:

1、供应商来料不及时,不能满足生产,经过沟通后还总是三番五次出问题,有时好不容易送来了,但检验有问题,产线急等着要用,不得不要耗费人工进行挑选或再加工,这就违背了品质原则,使品管人员心里好痛苦。

2、员工随意性强,没有强化作业操作要领,不良品多导致返工,后续检验测试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

3、供应商拖欠物料,导致无法生产,将计划交期延后,给后段品质检验造成时间恐慌,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某些可靠性测试,总是急急慌慌在出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农业局工作总结篇五

20xx年已经走过,回首20xx年农业局信访工作的开展,一整年来,不断的有群众将最真实的时间向我们提出来,之后由我们重点解决。在整个20xx年,我们都在一片和谐中将工作做到。展望20xx年,就应该像20xx年一年,将工作做好的基础上,还要调整好和群众之间的关系,这才是真正的做好工作的前提。20xx年我们就应该这样开展工作!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维护和实现群众民主权利的重要手段。做好信访工作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稳固党的执政基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增进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推动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信访工作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工作,我们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热情接待,认真办理,及时反馈,做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信访工作质量明显提升。

(一)抓紧办理领导批示件。一年来,我局共收到了县领导批转信访4件,一般直接来信来访10件次。我们及时做好与信访同志的沟通,本着对信访、投诉人“尊重、理解、关心、解难、高效”的原则,处理了事件,一年来,我局由于在信访工作方面制度健全,信访员遇事热心周到,尤其是在今年奥运期间,我局未有集访和到市、去省、赴京上访事件发生,因此也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奥运期间信访工作先进单位”。

(二)做好接待、受理工作。首先在思想上纠正“好人不信访,信访无好人;好事不信访,信访无好事”的错误认识,持之以恒地开展“开门接访”;二是在行为上确定“六心”要求。根据信访工作的特点,我局在服务公开承诺基础上,提出了信访工作的'“六心”要求,即接待来访要热心,听取反映要诚心,了解情况要细心,说明解释要耐心,排忧解难要真心,处理问题不偏心。三是对待来访者做到“三个一”,一句问候、一张凳子、一杯茶,使来访者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三)认真办理信访、投诉案件。一是印制了专门信访、投诉记录本,做好接待、受理记录;二是领导及时阅批来信来访,做到一般性信访由分管领导批转办理,重要信访事项由班子成员集体研究处理;三是办理信访、投诉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做到了不违反政策,不激化矛盾。

为突出信访工作的重要地位,我局严格按照有关法规和文件精神,高度统一思想,明确工作目标,把信访纳入全局重要工作议程。

(一)加强人员培训。我局十分重视信访人员的学习培训,购买了有关学习资料,督促信访工作人员加强信访基础知识、理论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重点学习了《信访条例》、《民事诉讼法》等法律法规及信访职业道德、信访工作主要任务、作用、信访办理知识等。通过学习,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

(二)严格信访投诉责任制。我局信访接待、投诉受理实行责任制,严格值班制度,保证做到信访接待、投诉受理不缺位、不空岗,投诉电话xxxxxx。接到电话投诉后,要有记录、有人出现场、有处理结果、有反馈;接听电话用语要礼貌,现场执法要文明、规范。

(三)成立领导小组。局领导班子树立了“以人为本”新理念,及时调整了信访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一把手亲自挂帅,纪委书记任副组长,局各科、室、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形成了高效、协调的工作运行机制,信访工作得到了全局的高度重视,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四)完善领导信访接待日。我们把领导班子所有成员都安排了信访接待日,在接待日制度的同时还坚持信访工作随到随接待的特别制度,要求局所有工作人员遇到信访事件随时汇报。

(五)信访透明制度。做到了规章制度上墙,接待人员上墙,为信访接待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农业局工作总结篇六

(一)农业生产再创新高,综合产能全省领先。深入实施调结构、转方式等行动,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市农业生产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17.1亿元,扣除价格指数后,同比增2.4%,比全省(2.0%)高0.4个百分点,其中农业170.1亿元,同比增2.8%,林业10.1亿元,同比增3.2%,牧业16.9亿元,同比减2.7%,渔业108.4亿元,同比增2.0%,农林牧渔业服务业11.1亿元,同比增8.7%。粮食生产稳中有增,单产再创新高。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99.7万亩、总产量83.3万吨,小麦、早稻、晚稻平均亩产分别达到304公斤、485公斤、545公斤,均创历史新高。经济作物提质增效,呈现产销两旺。预计全年蔬菜瓜果面积135.6万亩,和去年基本持平,总产量250.8万吨,比上年12.8万吨,减幅4.7%,主要是榨菜减产近14万吨,其他品种稳中略增。畜牧业转型步伐加快,绿色发展势头良好。全市已建成省级美丽生态牧场86家,预计肉类总产量11.03万吨、奶产量3.01万吨,同比分别降9.9%和7.1%,禽蛋产量3.66万吨,同比增2.1%,生猪、家禽规模化程度分别达到90.9%和81.0%,居全省领先。

(二)园区建设再创佳绩,发展水平全省领先。深入实施建园区、扩规模等行动,集中打造绿色都市农业发展大平台、新载体,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我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综合评价得分达到82.08分,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并提前进入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阶段。全市有8个项目入选全国农业示范创建名单,其中江北区成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宁海县成为全国整体创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余姚市获批全国首批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促进项目,象山大塘港和余姚滨海入选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奉化尚田入选全国首批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设名单,象山定塘和宁海一市成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9个项目(4个园区和5个乡镇)入选浙江省现代农业园区和特色农业强镇创建名单,累计分别达到8个和15个,11个田园入选浙江省“最美田园”名单,居全省领先。全市新认定多彩农业美丽田园示范基地25个、现代农业庄园30个,累计分别达到45个和53个。

(三)融合发展再谱新篇,三产联动全省领先。深入实施促融合、兴品牌等行动,加快建设“产加销游”一条龙的农业全产业链,农业综合效益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稳步发展,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xx市牛奶集团、xx今日食品有限公司),累计达到9家,新认定年产值5亿元以上市级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5条,年产值10亿元以上省级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2条(海曙稻米、象山梭子蟹),累计达到10条,预计全年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总产值达到613亿元,实现利润26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8.4%,超过全国2020年目标值(68%),居全省领先。品牌建设持续发力,全市新增县级区域公共品牌2个(宁海珍鲜、余姚榨菜),新认定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23个,累计达到360个,居全省领先。农旅融合方兴未艾,全市已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300余家,从业人员4.4万余人,带动农户15.4万余户,年接待游客5100余万人次、营业收入超50亿元。

(四)绿色发展再上台阶,生态循环农业全省领先。深入实施优生态行动,大力推广“主体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县域大循环”的三级循环模式,农业“资源化利用、减量化投入、清洁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累计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生态循环示范县1个、示范区9个、示范主体107个,5个基地被列为省级新型农作制度示范基地;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20万亩、病虫害统防统治71万亩,应用配方肥1.07万吨、商品有机肥12万吨,实现化肥减量1350吨、农药减量100吨,超额完成省下达的目标任务。全市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4%,居全省领先。

(五)农安工作再传捷报,质量安全水平全省领先。深入实施农业质量年和保安全行动,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经过两年努力,今年11月,我市顺利通过农业部验收,成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10个区县(市)全部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8个区县(市)成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剩下2个正在等待省级验收,全市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以上,居全省领先。另外,非洲猪瘟等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工作扎实开展,取得阶段性成效。“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工作有序推进。

(六)科技创新再立新功,农业生产效率全省领先。深入实施强科技行动,广泛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进一步提升。全市劳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67700元,亩均农业增加值达到5200元,均居全省领先。现代种业蓬勃发展,全市种业产值超过35亿元,主要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8%和96%以上,市种子有限公司和微萌种业公司分别成为全省最大的水稻和瓜菜种子企业,并跻身全国同行业10强。农业领域“机器换人”步伐加快,粮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9.5%,居全省第一、全国领先;榨菜、茶叶、小青菜等特色产业机械化稳步推进,承办全国叶菜生产机械化试验示范会议,得到农业部领导高度肯定。另外,在今年9月公布的省农业科技成果奖励中,我市有9项农业科技成果获奖,继续领跑全省。其中省农业丰收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六项;技术进步一等奖一项;四位农技工作者获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

(七)改革发展再添活力,体制机制创新全省领先。深入实施深改革行动,积极推进确权、赋权、活权,农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经过两年努力,全市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10个区县市全部通过省级综合验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继去年江北区成为全国试点县后,今年我市整市成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持续走在全省全国前列。政策性农业保险快速发展,新开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险、农旅融合综合保险等4个新险种,累计达62个,前三季度保费收入2.2亿元,同比增12%,居全省第一,得到农业部领导充分肯定。

(八)农业铁军再强实力,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深入实施党建争强行动,全面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大力弘扬“担当有为、务实创新、敬业奉献、团结奋进”的农业人精神,组织开展处级干部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讨论会,组织各党支部按照局党委要求开展好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学习。组织全局举行“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六争攻坚、永攀高峰”微型党课比赛,组织机关全体干部到余姚横坎头村开展“学回信、悟初心、践使命”活动,到北仑张人亚党章学堂开展党性教育,组织举办王一成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深入推进农业系统学习身边先进典型活动,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和作风效能建设,从严学习教育、从严监督管理、从严制度执行、从严作风建设,进一步打造政治合格、纪律严明、作风优良、本领过硬的农业“铁军”队伍,全局上下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氛围进一步浓厚。

农业局工作总结篇七

年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我们将结合农业工作实际,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围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充分发挥部门职能,超前谋划、真抓实干,全力落实市委、市政府相关政策及职能业务考核目标,全力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真抓实干,全面完成各项重点工作。

(1)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2013年我们将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依靠科技,改善品质,力争亩产有更大突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继续认真搞好关键技术的培训和指导。引导群众改变粗放耕作的陋习,做到精耕细作,综合防治病虫草害;二是加强高产创建工作。通过高产创建,进一步起到以点带面辐射周边的目的。三是转变工作作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工作的责任意识、进取意识、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工作中做到踏踏实实、认真负责、精益求精,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做最好的工作,牢固树立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为农民服好务为目标的意识,多种形式、多方位为农民服务,增加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更好的为我市经济建设贡献力量。四是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鼓励农民购买新型农机具,大力推广玉米机收作业,2013年,我市机收面积力争达到110万亩,玉米机收率达到5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100%。通过狠抓粮食生产的各项措施,实现粮食丰产丰收,力争获得国家丰收奖(平均每亩增产100斤以上,奖励600万元;总产超过10亿斤,奖励600万元;实现吨粮田,奖励600万元)。五是继续搞好农作物病虫草综合防治。加强测报网络建设,提高对病虫害的预警能力,同时加强电视台农业栏目植保技术的宣传力度,继续完善植保服务体系,发展统防统治专业化防治组织,重点抓好重大病虫防控工作为我市农业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2)加快发展设施蔬菜生产。

明年,我们将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发展蔬菜生产的优惠政策,加大引导扶持力度,以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为主线,重点发展设施蔬菜生产:一是加强引导扶持,大力引进蔬菜园区建设。大力宣传各级扶持蔬菜生产的优惠政策,加强引导,通过典型示范,加快我市蔬菜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主要是怀德新农蔬菜园区、河北一田公司、息仲蔬菜园区和辛兴、丁村、西南合、大洼里、东关等蔬菜标准化村,做成特色突出的形象品牌,带动全市蔬菜快速健康发展。二是继续加强对今年新建蔬菜园区的技术服务和支持。2013年,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对现有蔬菜园区的服务和支持力度,蔬菜产业办公室将及时深入园区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管理,协助园区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提出促进生产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争取多方资金支持,使园区建设快速发展。三是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蔬菜基地建设。2013年,我们将把发展绿色有机蔬菜产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增长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大力发展现代化高标准绿色有机蔬菜种植,通过一系列的.科普培训、技术指导、补贴资金、出台优惠政策等措施,努力实现“带动农民共同致富,提高农民综合能力”的目标,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带动、推广工作,使农民深刻认识到有机农业生产是增收的一个有效途径。四是搞好基地和标准园建设,加强与京津对接。进一步扩大设施蔬菜生产,组织蔬菜专业合作社、公司等实体部门落实农超对接工作,打开大中城市高端消费市场,促进菜农增收增效。五是继续加大技术培训力度。五是大力开展蔬菜“三品一标”认证。鼓励引导有一定规模,管理规范的蔬菜生产企业开展无公害产品及有机农产品认证,积极争取上级“三品一标”认证补贴资金,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同时,加大企业品牌培育力度,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培创蔬菜品牌、扩张发展,引导企业走“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培育集生产、加工、销售、配送、物流为一体的经济实体,提高菜农的组织化程度和蔬菜加工处理能力。六是建立和完善蔬菜质量安全监控体系。与农产品质量检测相结合,积极引导蔬菜生产基地从选种、灌溉、施肥、用药等方面进行标准化生产管理,做到生产有规程、全程有记录、质量有保证,打牢品牌发展的质量基础。同时,加强对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蔬菜批发和零售市场抽样工作,加大检测力度,检测样品数不少于1000个,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加快推进畜牧养殖业发展。

突出抓好四项重点工作:一是继续抓好重大疫病防控工作。确保不放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力争确保不发生区域性动物原性食品安全事件。强化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扎实推进动物检疫工作,认真抓好动物疫情预警和监测工作,突出抓好奶牛布病、结核病的控制净化工作,着力抓好八个方面疫病风险点的整治。同时,继续抓好畜禽养殖场(区)动物疫病可持续防控与依法监管工作。二是加快畜禽养殖场(小区)的标准化改造。积极争取更多的上级扶持资金,加快实施奶牛、生猪、鸡等规模化养殖场(小区)的标准化改造,促进畜禽养殖业上档升级。三是加快建设新的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对新建奶牛场(小区)全部按照省标准化规模场(小区)进行建设。同时,建设畜产品品牌,协助养殖企业开展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四是进一步加大各项服务工作力度。组织专业技术干部深入养殖场(小区)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养殖场(小区)完善养殖档案,规范生产环节,科学疫病防控,实现标准化生产。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促进我市畜禽规模化养殖再上一个新台阶,肉、蛋、奶产量实现新增长,加快养殖业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型。

二、深化服务,抓好一批大事实事。

2013年,我们将继续深化服务,全力抓好以下工作:

(1)沼气建设。完成农村户用沼气池400个,建设沼气物业管理站10个,加强对沼气技术工人的培训指导,保障沼气池正常运行。

(2)测土配方施肥。完成全市3000个土壤样本的检测,免费为农民开具施肥配方,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推广小麦测土配方施肥面积80万亩,推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67万亩,进一步加大配方肥推广力度,提高配方肥施用比例,使全市土壤肥力进一步得到改善。

(3)农民培训。利用冬春农闲季节举行科技培训班,发放技术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开展农民培训,累计培训农民20万人次以上。同时,在农作物生长关键环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展开保姆式服务,指导农民科学管理粮食生产;充分发挥蔬菜、奶牛两个产业办公室的作用,以便民惠民为宗旨,深入蔬菜基地和奶牛小区开展服务,及时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难题。

农业局工作总结篇八

【篇一】。

2019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按照“稳粮、保桑、强果”的思路,不断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推动农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一、2019年农业经济完成情况。

全年鲜茧产量3.60万吨,同比上年3.79万吨,增长-5.14%;

全年蔬菜总产量达18.29万吨,同比上年17.83万吨,增长2.6%;

全年水果总产量32.53万吨,同比上年20.18万吨,增长61.2%。

二、主要工作亮点。

(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桑蚕面积保持在22.4万亩以上;

新增水果面积8.2万亩,水果总面积达33.7万亩;

蔬菜种植面积达13.6万亩。

(二)农村经营制度改革创新推进。

二是新型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全县年内新成立农民合作社60家、家庭农场17家,新获评广西示范社1家,来宾市示范社7家、来宾市到期监测合格示范场4家。全县合作社总数达511家、家庭农场总数达139家。其中,33个贫困村实现每个村都成立有农民合作社目标,新型经营主体已成为现代农业建设和脱贫攻坚的重要引领力量。三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我县10月份全面铺开清产核资和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各项工作正加紧、有序推进,有效拓展了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财产性收益增长空间。

(三)粮食功能区划定工作有序开展。

目前共完成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任务25.02万亩;

已完成内业划定、外业核查、公告公示、数据库整理和保护责任状签订、标志牌树立等工作,共打印公示图143张,签订责任状532份,完成12块标志牌的建立等工作。初步形成了各乡镇一张图、全县一张图目标。

(四)产业扶贫不断促进贫困户增收。

2月,我局为定点结对帮扶村的贫困户进行春节慰问,发放慰问金24800元;

8月,我局出资15400元联合市局给结对帮扶村的贫困户送鸡苗3360只;

组织我局水果专业技术人员下定点帮扶村培训指导8人次,开展水果技术培训班7期,果园现场培训指导7场次,不断提高贫困户的果园管理技术。

(五)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量不断突破。

象州县被纳入全国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县以来,积极推进、主动作为,牢牢把握住试点县域契机,盘活农村土地资产,在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2019年,象州县累计为农户及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放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171笔,涉及农户4200户,面积10345.97亩,抵押贷款金额7442万元。

(六)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步伐加快。

寺村龙乡养殖示范园等13个乡级示范园获得乡级示范园称号;

石龙镇马列村汇鑫种养现代农业等49个村级示范点获得村级示范点称号。象州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项目工程已完成验收并投入使用。

(八)大力抓好粮食产业工作。

1.抓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发放工作。按照上级部署及时开展各项工作,及时安排部署,广泛宣传种粮补贴政策,大力鼓励种粮积极性,年内获得耕地地力补贴资金3000万元,共发放耕地地力补贴资金2966.37万元,有效地促进了粮食产业的发展。

2.抓好2019年稻谷目标价格补贴项目。2019年,尽管自治区11月份才下发稻谷目标价格补贴项目实施方案,时间紧,任务重。我局结合之前产业结构调整奖补工作,提前做好谋划和摸底工作,使得该项工作快速高效地完成,一个月内完成了本县方案的制定、补贴申请、公示、实地核验等工作,如期在2019年12月底前把补贴资金发放到了各申请对象手中,2019年共得到补贴资金870万元,实际发放补贴资金869.5万元。

通过示范区带动作用,努力实现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技术模式全覆盖。

水稻产业种植大户发放肥料103.8吨,价值38.925万元;

千亩连片稻田发放肥料1141.65吨,价值433.827万元。完成柑橘木虱统防统治6000亩次,金额30万元。

5.认真实施水稻重金属检测项目工作。2019年争取得自治区级水稻重金属检测项目,在全县各乡镇对水稻重金属含量进行布点检测监控,促进水稻质量安全。

(九)抓好产业富民专项工作。

全县共有111个行政村制定了经济发展计划(2017—2019年),共有5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000元以上,共建立了111个连片面积达100亩以上的现代农产生产示范基地,建立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个,建有欢村购、邮乐购和福相依等5个电商平台,全县11个乡镇均建有电商服务站,建立村屯代购网点132个,搭建起覆盖全县的乡村互联网物流平台。我局作为产业富民牵头单位,切实履行工作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考核指标,使得专项顺利有序开展。

开展农村党员培训2680人次;

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305人。二是积极组织人员各种科技推广活动,如参加了运江文化艺术节、县城文化广场的科普活动等技术推广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3.6万份。三是组织种植大户“走出去”学习先进技术经验。如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年内共组织307人到桂林农校开展实地脱产沙糖桔技术学习,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新型农村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撑。

按照各项工作要求,抓好成员单位各项工作,如扫黑除恶、安全生产、生态环保、信访维稳、创双拥模范县、创文明城等工作,较好地履行了成员单位职责。

二、存在困难。

(一)产业结构调整面临巨大压力。

一方面粮食种植面积要保持稳定,另一方面群众要求调整种植经济作物愿望强烈。水果种植发展迅猛,对粮食、桑蚕种植面积冲击较大。

(二)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进展缓慢。

大部分乡镇的领导对这项工作不够重视,部分基层干部群众对这项工作不够理解,工作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各乡镇发展极不平衡。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2020年经济预期目标。

2020年全县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增长4%。

支撑条件:

水果新发展种植面积5万亩,总面积达38.7万亩,产量预计51万吨;

蔬菜产量18万吨。

(二)重点工作措施。

1.调优结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是做强桑蚕产业。全年有桑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年产鲜茧稳定在2.5万吨左右;

三是壮大水果产业。大力发展沙糖桔、三红蜜柚、葡萄等水果种植,今冬明春大力引导群众退桉还果及向岭地、坡地发展种植水果。

2.促进转型,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一是通过示范区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把现代特色农业培育成为推动加快发展的新引擎。加强政策扶持,加快产业提升,加大投入,加快推进产业园创建工作。二是进一步发挥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示范带动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的作用。巩固提升粮食、桑蚕、水果等传统特色产业的基础上,推进乡级及以上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创建工作,紧紧围绕增点扩面提质升级、打造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升级版的要求,持续加大示范区创建力度,切实完成建设任务。2020年力争再创建1个区级示范区、2个县级示范区,10个乡级示范园、45个村级示范点。

3.加快进度,完成粮食功能区划定。

按要求建立集图形数据、属性数据、文档数据、影像数据为一体的粮食功能区数据库;

在11个乡镇将统一树立规范的粮食生产功能区标志牌和界桩;

采取内业审核和实地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成果进行初查验收;

同时做好迎接来宾市、自治区组织的抽查验收准备工作。

4.增强基础,提升扶贫产业开发能力。

整合项目资金,将项目建设重点放到贫困村、贫困户中实施;

抓好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产业发展水平。

5.深化改革,狠抓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应用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工作成果,强化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全面铺开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权能改革,积极稳妥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激发农村资源资产要素活力,释放农民增收新动能。

6.保障环境,多措并举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深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全面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节水节地技术,促进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明显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模式推广应用,推动种植业、养殖业、农业机械节能减排降耗,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

【篇二】。

2019年,县农业局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系列文件、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五个总目标和“大花园”建设总定位,按照年初制定的实事计划,以粮食生产安全、重点项目推进、特色产业振兴、农业绿色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点工作为抓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稳步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成功创建24家美丽牧场,超额完成年度黄茶扩面任务,实现186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部“摘帽”,通过省级土地确权综合验收,成功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第三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成功争取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示范项目县创建,成功入围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县省厅终评名单,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县和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建制推进县,总体上较好地完成了年度工作,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推广水稻新品种10个、新技术6项,推广面积8万余亩;

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相对平稳,较好地完成了今年的粮食生产任务。

二期凤园土地复垦已全面完工并通过市级验收。同时,以花海建设为依托,整合花海周边山后、浦山等村庄资源优势,扎实推进花海省级田园综合体建设和花海特色小镇建设。目前,花海省级田园综合体被列入县“百日攻坚”重点项目,白姑线绿化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山后、浦山两村美丽乡村提升工程已完成所有农房外立面改造,景观节点正常施工中,完成总进度的60%,预计可以按时完成目标任务。

(三)突出特色,发展壮大优势产业。

研究制定黄茶生产标准化规程和xx黄茶扶持政策相关实施方案及补助验收办法;

启动茗皇茶园综合体建设,已完成项目设计方案、土地流转和种植前期整理。

二是扎实推进柑桔产业提质增效。积极落实精品桔园创建工作,目前已建成市级精品园创建1家(xx宜靓家庭农场),县级柑桔精品园3家(xx吉有家庭农场、xx玲美家庭农场、xx龚正一果蔬专业合作社),推广柑桔新品种755.5亩,整治荒芜桔园面积4245亩,完成率超100%,落实一个柑桔盆栽试验主体,已育苗1万多盆柑桔盆栽,并积极培育“金秋红”公共品牌。

三是深入开发天然富硒产业。富硒产业集聚区实施省农业重大项目,目前13个子项目中有11个子项目已完工验收,富硒产品产地准出及可追溯系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按计划推进中,塔石镇负责项目正在验收、审计。此外,编制《衢州市xx县横山富硒产业特色强镇建设规划(2019-2020年)》,以横山镇当地富硒资源为产业优势,积极申报特色农业强镇。

(四)绿色先行,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一是成功争取列入xx省农业绿色发展先行示范项目县创建。全面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制定了《xx县农业绿色发展先行示范项目实施方案》。已启动4个农业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创建(xx县詹家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xx县富硒莲子产业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xx县黄茶产业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xx县塔石镇粮食生产功能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落实20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示范主体培育。

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后续监管,出台《xx县畜禽废弃物高水平资源化利用方案》;

投资近500万元创建美丽牧场24家,同时积极推进现代养殖示范园区建设,谋划和开展生猪多层立体养殖试点建设,扎实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

三是深入推进美丽田园行动。制定出台美丽田园建设实施方案,对失管田园和田园垃圾进行集中整治。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重点失管桔园整治4160亩,弃耕农田整治7800亩,全面实现失管田园基本消除和田园垃圾基本清除“两个基本”,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率达91.8%,秸秆等有机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3.3%。美丽田园建设工作已列入乡镇考核,开展定期督查达70人次。此外,重点抓好美丽田园“三个一”工程,现已建成2条美丽农业经济带、5个美丽新田园,培育50名美丽新农人。

四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今年不合理施用化肥减量165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施面积52.5万亩,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2.1万吨,推广应用配方肥0.718万吨,农药实际减量105吨,建立氮磷生态拦截沟渠2个,全面完成上级任务指标。此外,创建塔石镇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乡镇1个,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14.2万亩次,实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16.35万亩,从源头上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

(五)深化改革,农村改革初显成效。

一是土地确权通过省级综合验收。严格按照农业部和省有关行业标准、技术规范及相关要求开展工作,总体进度在全市前列。全县开展土地确权的行政村共240个,涉及农户88758户,现已签订合同87247份,签订率达98.3%,并已发放权证61382本,已提交21000户数据据印制权证。今年8月7日通过省级土地确权数据库汇交,9月5日通过省级土地确权综合验收。近期,全面开展档案整理工作,截止目前,合同回收完成90%,资料检查完成80%,完成扫描装订档案5000卷。

二是全力助推集体经济薄弱村“摘帽”。扎实开展“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专项行动,实现集体经济薄弱村村企结对全覆盖。截止目前,全县共有86个村与省级、杭州、绍兴、本地企业结对,谋划结对帮扶项目99个,现已启动项目55个。此外,整合部门项目资源,全面推进县富民产业园、县级公共屋顶“光伏强村”、村级集体公共屋顶“光伏贷”工程等重大项目,强化项目支撑,发展集体经济。目前,县级公共屋顶“光伏强村”项目和县富民产业园项目收入已达228万元,村级集体公共屋顶“光伏贷”工程已完工,全县186个省定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部摘帽,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达100%,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率达11%以上。今年还谋划实施山海协作消薄“飞地”项目——xx经济开发区中小企业孵化园,项目建成后预期年租赁新增收入220万元,部分用于帮扶薄弱村。

三是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今年6月,我县被确定为全国第三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现已出台《xx县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切实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监管,指导乡镇(街道)在原有基础上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实,摸清底数,做好各村股权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分批次开展“三资”管理季度督查,组织实施“三年一轮审”,强化审计整改和结果公开,截止目前共完成63个村的财务审计工作。

(六)科技支撑,智慧农业稳步发展。

一是推进省级农业“机器换人”试点工作。今年成功新建龙洲街道和塔石镇2个农业“机器换人”示范乡镇、5个农业“机器换人”示范基地、2个农业“机器换人”农机专业示范合作社。同时,通过建设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水稻“机器换人”示范基地,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和生产技术。全年新增先进适用农业机械1012台套,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5.1%,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是加强物联网农业点示范建设。投资100万,不断建设和完善农作物病虫疫情远程数字化监测预警体系。投资120万,成功建设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点(xx县詹家镇王正伟家庭农场),目前项目已通过验收。投资250万,完成农业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安装完工7个监控场点,实现对果蔬、茶叶等重要基地的远程监控,并和省厅联网。

三是全面推动“互联网+农业”。积极培育以xx飞鸡为代表的农业平台型创新型企业5家(xx德辉食品有限公司、xx龙和水产养殖开发有限公司、xx江宜果业有限公司、xx浙香食品有限公司、xx宗泰农产品有限公司)。充分做好“互联网+”文章,助力xx宗泰农产品有限公司建立“xx飞鸡”网络共享销售平台,打造“互联网+企业+农户”模式。

(七)严格执法,打造安全放心农业。

县级定量抽检463批次,合格率99.57%;

各乡镇(街道)和农业主体快速检测合格率96.05%。此外,全县740家符合条件的规模生产主体,已全部纳入xx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农业生产主体信息库,今年6月,我县成功被省农业农村厅列入第五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县名单。

加强植物检疫,柑桔黄龙病等重大植物疫情;

推进平安农机建设,建立健全规范的农机安全生产秩序,截至目前未发生农机安全事故。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虽然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强农业“两区”建设,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为薄弱,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周期长、维护费用高,往往面临资金不足等困难,仍需加大资金资源整合力度,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为粮食生产安全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二)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时间紧。因合同未全面签订回收到位,纠错任务量大,档案材料收集不到位等原因,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后期工作压力任然较大。

(三)农业机械化水平仍需提高。我县粮油各生产环节机械化程度差距大,机耕率与机收率已达97%以上,机烘率75%左右,但水稻机插率仅30%,秸杆机械化收集利用尚属空白。此外,果蔬种植收获环节的机械得不到有效推广。

(四)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依然不够。涉农企业及新型经营主体整体规模小、产业链条短、比较收益低,农业产业化发展程度不够,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还处在较低层次,缺少有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带动。

(五)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依然存在。一方面农产品生产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化肥、农药、畜禽养殖等造成的产地环境污染问题未根本解决,另一方面乡镇监管机构运行不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量不足。

【篇三】。

今年以来,市农业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13451”工作思路、“四个城市”建设目标和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聚力打造乡村振兴“青州样板”,全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

(一)乡村振兴开创新局面。

1.坚持统筹规划。聘请专业团队对我市乡村振兴战略进行规划设计,形成《青州市乡村振兴规划(草稿)》。对筛选出的267个乡村振兴专业村产业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完成专业村经济收入、主导产业收入数据采集工作,掌握了我市乡村振兴产业基础情况。

2.坚持人才引领。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到首要位置,加快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育和省、市各项专业人才申报,完成绿色证书培训3000人、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250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500人、农药经营人员培训1200人、青年农场主培训50人,2人入选全省最美农技员,5人入选第二批潍坊乡村之星,3人通过潍坊鸢都产业领军人才初审。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引入高端育种人才3名,指导企业与2名院士签订协议,筹备成立院士工作站。做好乡土人才评选工作,4人进入青州市产业领军人才公示名单。

3.坚持工商资本带动。依据《青州市支持工商资本下乡参与乡村振兴的意见》,规范工商资本下乡秩序,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我市由工商资本领建的3家田园综合体全部入选潍坊田园综合体专项扶持项目库,其中九龙峪田园综合体入选潍坊前三强,胡林谷田园综合体入选潍坊前二十强,花卉田园综合体列为后备项目。对各镇、街提报的44个农业项目,安排专人逐一实地调研,每个镇街确定一到两处,给予重点支持。推进花千谷田园综合体及东部生态综合体、青州市北部(高柳)现代农业示范推广园等16个市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打造一批布局合理、要素集聚、效益显著的示范典型。编制了我市农业招商项目库,制作了青州市现代农业宣传片、ppt等宣传资料,筛选出农业招商项目60个,送各招商小分队,积极对接各外地青州商会、有关部门,吸引优质工商资本投资青州农业。

(二)现代农业实现新突破。

1.完善项目支撑路径。新争取并实施粮食高产示范方创建、耕地质量提升(耕地地力保护)和化肥减量增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平台建设等国家、省、市项目13个,项目无偿资金7643.64万元,通过项目建设带动了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其中新争取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项目,获批省级财政资金5000万元,刷新我市农业类单个项目财政资金记录。产业园规划占地面积98平方公里,计划2年投资1.1亿元,以山楂、桃等果品为主导产业,突出抓好万亩山楂、桃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建设21个子项目。目前已编制完成产业园创建规划、建设实施方案、资金使用方案,预计到2020年建成达效。新建成绿然农业、丰本农业2处千亩省级高标准桃现代集约栽培示范园,完成青州金色田园、鲁威有机果蔬2处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建设。完善蔚然农业、晨曦蓝莓等生态休闲农业园区4处,美丽休闲乡村和齐鲁美丽田园各1处。初步建成200亩尊悦银瓜示范园。

联合潍坊市农科院实施xx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项目《青州蜜桃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选育青州蜜桃新品系“青丰蜜(暂定名)”通过现场测产和专家品评。推动青州蜜桃、青州柿饼入选《齐鲁御贡》名录,协助央视农业频道生态中国栏目,对我市敞口山楂种植业和加工业进行大力宣传。今年以来,青州银瓜获首批潍坊市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九州农庄”牌蔬菜、“王坟镇清风峪”牌果品等6个企业品牌获首批潍坊市知名农产品企业产品品牌。在2019年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青州蜜桃品牌价值为10.8亿元、青州山楂为1.94亿元、青州柿干为0.79亿元。新认证“三品一标”41个,全市有效期内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达到213个,“三品”基地认证面积累计6.2万亩。

3.创新种业发展机制。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科技支撑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依托企业引进高端育种人才,建立商业化育种新机制,进一步完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体系、高标准种子质量检测体系。新建青州天成农业种子研发中心项目,与中国工程院院士xx农业科学院邹学校院长签约成立院士工作站。新建2000平方米高标准种子仓库、1000平米种子加工车间、8000平方米高标准育种温室大棚、育种棚,引进科研育种仪器设备5台。

建立番茄绿色防控技术中心示范区400亩,推广面积1万亩;

小麦统防面积达到10万亩。实施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建设粮食万亩示范区1处,露天胡萝卜万亩示范区1处,推广缓控释肥面积2万亩,推广水肥一体化面积1.6万亩。

(三)灾后重建取得新进展。

加快做好灾后蔬菜大棚重建,重新定植4.28万个,整修加固2.67万个,开工重建4421个。

2.抓好高标准示范园区建设。在谭坊、高柳、何官、经济开发区、弥河、黄楼等镇街,重新规划灾后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责任具体化”的要求,各分管领导分线负责、班子成员会调度推进,在充分调研、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初步完成6个镇街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工作。

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内涵,用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指导农业,用现代农业科技提升农业,用现代农业设施装备农业,用产业化、园区化、智慧化模式经营农业,加快建设以优势农业产业为支撑,公共配套设施、产业基础设施完善的示范园区。2020年,抓好6处高标准示范园建设,争取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各1处,省级农业“新六产”示范主体1处,新增2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争创省级以上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省级企业产品品牌1个,潍坊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潍坊市级企业产品品牌5个,新增“三品一标”数量10个以上。

(二)工作重点和举措。

1.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布局。根据我市山区、丘陵、平原不同的地域特点,构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和专业化生产格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现对粮食生产地块精细化管理,保障粮食生产能力。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创建特色鲜明、优势集聚、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在区内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工基地、仓储物流基地,形成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突出抓好高柳茄子、东夏大姜、何官胡萝卜、谭坊西瓜等瓜菜产业,加快老旧棚、拱棚改造进度,提高设施农业规模档次。结合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加快打造王坟山楂、邵庄冬雪蜜桃、王府青州蜜桃、弥河镇黄桃、大樱桃等规模化、标准化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构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格局。

2.围绕产业结构升级,推进园区建设。

(1)依托桃、山楂主导等产业,加快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提升青州桃、银瓜产业。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在2年建设周期内,投资3600万元,建设凯欣果蔬精深加工研发中心、果蔬供应链物流中心、“互联网+果蔬”电子商务平台,建设2000亩桃标准化核心示范基地,带动辐射8000亩桃标准化生产区。在弥河镇建设300亩高标准银瓜示范基地,引进新型钢架结构日光温室,对银瓜品种进行提纯复壮,推广使用新技术,提升银瓜品质。加强弥河沿岸青州银瓜生态保护区建设,推进“青州银瓜”标准化生产,带动周边银瓜实行标准化种植。

做优做强山楂产业。一是加强山楂标准化基地建设。建设1000亩高标准山楂基地,辐射带动1.9万亩山楂标准化生产区,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全面推进标准化、生态化种植。二是在王坟镇采用ppp模式建设以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山楂产业工业园,争取100家企业、合作社入驻,以青州市金潮来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山楂加工企业上档升级,引导果品生产、加工、流通走向集中化、规范化、现代化。

(2)将乡村振兴与灾后重建相结合,启动6个高标准示范园建设。

在谭坊镇投资2000万元,建设150亩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主要承担种苗培育与销售、新品种引进与实验种植等职能。以上园区内均实现沟、路、渠、灌、排一体,棚体采用钢架结构,集新设备、新技术、新品种于一体,推广智能化管理,物联网技术,引领带动周边设施农业更新换代。

3.围绕发展提速增效,拓宽产业内涵。

(1)加强农业品牌培育。推进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建设,擦亮老品牌,塑强新品牌,引入现代要素改造提升传统名优品牌,创建一批省内外知名的农业品牌,打造“花都桃乡”。

强化品牌农产品基地建设。以“三品一标”、区域公用品牌和知名企业产品品牌为重点和突破口,修改、完善、提升现有农业生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等地方标准。年内完成青州银瓜团体标准制定。建设一批种植标准化示范园区,实现全市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基地面积逐年稳步增长。推动企业创新技术、改良生产工艺、优化包装设计,提高产品档次,塑造品牌核心价值,打造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品牌农产品基地。

打造青州农产品整体区域公用品牌。培育“青州·花果田园”公用品牌,以“青州银瓜”“青州蜜桃”等特色农产品为主,整体规划品牌名称、logo设计、发展定位,积极申报潍坊市级、省级、国家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构建以农产品整体品牌为引领,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为主体的农产品品牌体系。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个,特色农产品品牌、企业产品品牌3-5个。

加大品牌农产品宣传和营销力度。鼓励农业经营主体在大中城市建立专卖店、直营店、专柜,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直销配送、农超对接等营销模式,实现线上线下结合,生产、经营、消费无缝链接。利用各类农产品展会、产品推介会、节庆活动等平台,重点推介获得“三品一标”认证产品的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市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及全国及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农产品品牌。筛选1—2家品牌专卖店、直营店和大型连锁超市专柜,试点统一规划、统一形象、统一推介的“三统一”模式。

(2)加快“新六产”融合发展。以农业为基础,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打造“新六产”融合发展平台。延伸产业链实现产业1+2+3,提升价值链实现效益1×2×3,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农业多种业态,促进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

培育壮大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围绕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支持规模较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向前延伸发展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向后延伸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休闲观光、物流销售等二三产业,形成三次产业互促并进、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打造一批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合作社为纽带、以家庭农场为基础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对接引进和壮大一批产业基础好、发展前景足、引领动力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规范生产经营,提升乡土经济、乡村产业内生活力和竞争力。

延伸优质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清理、保鲜、包装等初加工处理,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和主导特色农产品加工协调发展,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转化增值。

发掘新功能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深入发掘农业农村的生态涵养、休闲观光、农耕文化体验等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推进生态循环休闲农业和田园综合体建设。争取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各1处。

4.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基础保障。

(1)强化人才支撑。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引领,打造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创新培训组织形式,探索田间课堂、网络教室等培训方式,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等主体承担培训课目,发掘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加强农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深入推进科技入户,大力培育农业科技、科普人才。年内完成培训绿色证书3000人、xx省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250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500人、全省青年农场主培训50人。加快高精尖缺人才引进,争取引进省级以上产业领军人才1名。申报齐鲁乡村之星1名、农业类鸢都产业领军人才1-2名,入选潍坊乡村之星5名、青州市产业领军人才4名。

提纯复壮青州蜜桃、银瓜等传统特色当家品种,提升良种繁育能力。

(3)强化生态支撑。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强化绿色生态导向,推广应用绿色高效生产方式,加快标准化建设,实现投入品减量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农业产业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

推广果沼畜、菜沼畜等生产模式。加快建设一批种植标准化示范园区,实现全市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基地面积逐年稳步增长。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建设,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农业项目申请、农产品品牌推荐、“三品一标”认证等挂钩,率先将“三品一标”企业和龙头企业以及各类示范基地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网络,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着力提高基层监管能力,建立农资和农产品生产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对失信市场主体开展联合惩戒。

规范农业投入品管理。持续推进“2020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加快推进化肥施用减量增效。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以上,测土配方全市覆盖路达到98%以上,化肥使用量减少1%以上。严格投入品质量安全管理,争取新组建农药监管机构,充实监管人员,落实监管经费,确保有责、有岗、有人、有手段,落实农药经营许可制度,履行农业投入品监管职责。

(4)强化资本保障。满足工商资本进军现代农业和农民资金投入乏力的双向需求,鼓励引导各类工商资本投资农业,与农民结成利益综合体,实现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各方资源要素的优化整合,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建设多业态打造、多主体参与、多机制联结、多要素发力、多模式推进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鼓励利用外资开展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生态修复等建设。

【篇四】。

2019年,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按照中央一号文件的精神要求,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全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重点工作狠抓落实,常规工作按质完成,新增工作稳当推进”的思想指导下,全局上下团结一致,扎实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将本系统的年度工作总结以及下一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党建工作方面。一是坚决落实党的政治建设。积极开展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四个意识”教育,加强党性锤炼。6月29日和7月27日分别组织农业局机关支部党员参观粤桂湘边纵队纪念馆和县开设的“初心堂”,开展弘扬“红船精神”主题党日活动,不断增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水平。二是扎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加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力度,深入推进理论武装工作。三是全面加强机关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建强机关基层党组织,从严落实机关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四是加持之以恒正风反腐。巩固机关作风建设成果,加强纪律教育和机关党内监督。

(二)种植业工作方面。我县种植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精心组织,创新开发,加大工作力度,备耕起步早、工作措施扎实,田间管理措施到位,种植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整体实现提质增量。

蔬菜0.1万亩;

2019年度农业支持保护补贴面积经核定为172194.425亩,补贴标准为87.8元/亩,等待上级部门制定方案和拨付资金中。五是认真做好粮食功能区划定工作。由我局牵头,迅速制定了粮食功能区划定方案,并征求各部门的意见,并通过邀标方式,确定支撑服务单位,目前已完成外业核查划定工作,已进入公示阶段,确保年内完成此项工作。六是做好农药经营管理许可证办理工作。截止目前,全县共培训了140多名农药经营者。并在省、市领导的指导下,到目前止,有200多家农药经营店申请农药经营许可证,经现场核查,对符合条件的有101家农药经营门店发放了农药经营许可证。七是抓好“大棚房”清查整治工作。我局积极与国土部门联合,迅速制定“大棚房”清查方案,积极与国土部门深入各镇村对我县各类“大棚房”进行清查。同时,建立台账,做到逢棚必查,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整改。年内必须对我县所有大棚房、设施农业和休闲农业进行彻底清查、整治。

三是2020年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目前正在进行前期测绘和规划设计工作。

(四)农业执法工作方面。一是开展农资专项打假执法行动。为切实做好我县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保障我县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结合2017年我局查处的假冒伪劣农资统计情况,我局积极开展农资专项执法行动。如“乙草胺专项整治行动”“早晚造种子专项执法行动”“绿剑护农农资打假秋冬季专项行动”“鼠药专项整治行动”等,并适时联合食药监、公安、畜牧、农机、渔政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至目前为止,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2615人次,检查企业(种养殖户)642家次,查处农资违法案件7宗,货值1.6万元,给予罚没款30210元,全部完成办结。二是开展“2019年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按照市农业局及县打假办的要求和部署,我局于6月至7月开展“2019年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分别在石涧、五和等镇连续开展了放心农资下乡宣传周活动,在宣传周期间,利用赶大集和到人员集中地农贸市场或广场进行《种子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等农业法律、法规宣传,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累计接待咨询200多人次。三是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根据县政府统一安排,我局结合实际,以深化简政放权、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为重点,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机制,我局针对农资经营及种养殖企业生产经营领域开展多次随机抽查工作,同时将随机抽查与社会和群众反映的问题相结合,至目前为止,我局已完成“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全年任务。

(五)科教工作方面。一是加强基层体系建设项目的实施。结合我县的农业重点工作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的培训班,分别在南街镇、江屯镇、潭布镇举办三期的培训班,培训课程是三华李的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龙须菜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番薯种植及深加工技术,共培训500多人次,同时组织好全县示范基地的培育工作。二是抓好农业面污染源和环保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农业面污染源的治理工作,结合实际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秸秆焚烧的整治和防控,出动巡查人员80多人次,使我县的露天焚烧秸秆得到有效的控制。三是积极协助企业抓好品牌建设。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和协调联系企业,做好农业品牌的培育工作。至今年止我县有宁亚达有限公司、xx县惠俊食品有限公司、xx县万众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申报广东省名牌(农业类)成功。我县获得名特优新农产品9个。省级“菜篮子”基地3个,市级“菜篮子”基地10个。四是培育全县新型职业农民。为加快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扎实推进全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的实施。今年三月份在全县招收学员138人,并做好了信息的收集和培训计划,为下一步的培训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六)农业经营体系工作。一是健全和完善农村集体“三资”交易服务平台的管理工作。全县15个乡镇均建立了农村集体“三资”交易平台中心,目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网络运行正常。做好xx县智慧乡镇电视农村集体“三资”公开平台建设,以古水镇为试点,12月底前全县各镇全面完成“三资”数据在智慧乡镇电视平台公开工作。二是极贯彻落实2019年度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和2020年度一事一议计划申报工作。2019年全县项目137个,项目总投资2152.5万元,农民筹资筹劳总额1435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奖补资金254万元、省财政奖补资金320万元,市财政奖补71.75万元,县财政奖补71.75万元。三是继续着力捉主体培育,促进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至目前为止全县省、市、县各级各类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5家(其中省级5家、市级6家、县级14家)。今年积极动员肇庆大北农农牧食品有限公司申报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513家(其中省级示范社18家,市级示范社11家,县级示范社8家),今年新增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6家。家庭农场95家(其中市级示范性家庭农场8家)今年新增加了家庭农场16家。同时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扶持经营规模较大、有较强的服务功能的合作社发展,xx县合众农业专业合作联合社和xx县广牧兴养鸡专业合作社根据省、市相关申报文件要求,分别申报了2017、2019年中央农业发展项目资金(合作社)共60万元。

已实测承包地面积24.123万亩,实测率100.41%;

已顺利向省农业厅完成数据汇交,已完成信息数据系统安装和调试;

整理归档确权成果资料9万多份;

集体土地总面积312.58万亩,其中:农用地面积289.13万亩,耕地面积23.81万亩,园地0.72万亩,林地面积106.92万亩,草地面积0.13万亩。六是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根据市农业局的工作部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确定我县螺岗镇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市级试点单位。试点单位应开展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共有6个经联社和138个经济社。到目前止,6个经联社和138个经济社分别成立了领导机构,清产核资工作,完成制度改革集体经济组织32个,占比23.12%,确认成员身份数2762人。县政府安排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经费20万元。

(七)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方面。一是抓好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县检测站按计划进行抽检,目前已抽检样品2000个,合格率达100%,确保了日常和重大节日特别是中秋、国庆期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县没有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二是加强蔬菜水果生产基地监管。为加强我县规模种植基地(场)及质量安全隐患较大的品种的监督管理,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我局重点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以及县城周边蔬菜种植户等生产基地进行巡查和监管,严禁在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上使用高毒农药和禁限农药,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制度,派发相关法律条文、《高毒禁限农药名单》、《农产品质量安全告知书》等宣传资料共6000多份,重新与种植户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大大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法规水平。三是配合国家、省、市完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工作。截止目前,我县配合国家、省、市农业部门进行例行监测和风险抽查,共抽检蔬菜样品160多个,合格率达100%,完成上级下达监测任务。四是大力培育各类农业品牌,积极开展“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认证工作。为提升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大农产品质量认证力度,今年我县把江屯镇的油茶和百香果例如绿色食品培育对象,把潭布镇三个番薯产业专业合作社蕃薯干列入绿色食品认证对象,共5个合作社相关工作已有序展开,资料已上报省市农业局。

农业局工作总结篇九

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实施振兴战略的关键之年。我市农业工作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质量建设绿色都市农业强市为导向,持续推进质量兴农、特色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安全兴农、品牌强农、融合强农、主体强农、开放强农、改革强农(即抓好“十个农”),努力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为推进“六争攻坚、三年攀高”行动、建设“名城名都”提供坚强支撑。

(一)持续推进质量兴农,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152211”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强化招商引资,高质量建设绿色都市农业示范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研究推广良种良法良机配套技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力争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2个、省级现代农业强镇3个、美丽田园示范基地25个、现代农业庄园30个,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5万亩。

(二)持续推进特色兴农,调优农业产业结构。以特色精品为导向,大力发展高效生态、优质精品现代农业种养业。持续推进“稳粮优经强特”的种植业结构调整,重点推广优质稻米、精品瓜菜、特色菌菇、道地药材等适销对路的新品种。持续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积极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市和示范县建设,加快新建一批绿色生产项目。确保粮食生产圆满完成省定目标任务,蔬菜生产稳定在135万亩左右,生猪饲养量稳定在150万头以上。

(三)持续推进绿色兴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七大行动,加快创新农业耕作制度,示范推广绿色生态的种养殖模式,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田土壤污染防治、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行动。全市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率达到95%,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农业投入品废弃包装物回收率达到80%以上。

(四)持续推进科技兴农,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持续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创新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模式。深入实施种业强市战略,培育壮大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微萌系列瓜菜、浙东白鹅、岔路黑猪等优势种业产业。全市主要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覆盖率均达到98%以上。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发展,大力开展特色产业新技术、新装备的引进和研发,推进智慧农业云平台建设。全市粮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9.7%,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达到8个。

(五)持续推进安全兴农,提升农业安全水平。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强化专项整治,健全追溯体系,全程可追溯的规模主体达到1500家,农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县实现全覆盖。加强农机安全监管,持续推进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切实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各项工作。深入推进“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强化农业执法监督,严厉打击各类农业违法违规行为,深入开展各类安全隐患排查,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不发生重大动植物疫情、不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

(六)持续推进品牌强农,做大做强品牌农业。编制全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战略规划,举办全市农业品牌建设推进大会,开展全市农业知名品牌百强榜评选活动,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管理,开展省级放心菜园、精品果园、生态菜园、特色菌园、道地药园等“五园”建设。新增无公害农产品60个以上,农业标准化率达到65%以上。

(七)持续推进融合强农,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加快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加快培育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军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水平。积极培育“农业+旅游”、“农业+体验”、“农业+养生”、“农业+教育”等新业态,实施“互联网+农业”建设行动,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市农产品加工率达到69%以上。

(八)持续推进主体强农,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整村、整组、整镇统一流转,支持各类专业化服务组织提供形式多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示范性家庭农场30个,农村土地流转率和规模经营率均达到70%左右。创新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扩大新险种试点范围,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达到65个以上。

(九)持续推进开放强农,深化农业对外合作。巩固农业外贸强市地位,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出口提升行动,扩大高附加值农产品出口,鼓励农业经营主体“走出去”,培育33家出口额超1000万元美元的农业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农业合作,积极引进国内外企业投资xx农业发展。

(十)持续推进改革强农,增强农业发展动能。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做好农村土地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扫尾工作,扩大土地经营权抵押担保贷款试点范围。稳步推进国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巩固完善改革成果,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深化推行农村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探索股权权能改革,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强化为农服务意识,深入推进农业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探索“网上办”、“就近办”新模式。

农业局工作总结篇十

xx年是xx市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第四年,自这项工程实施以来,对稳定我镇粮食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起到了推动作用,也是探索创新农技推广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东沙河镇的农业科技入户指导员,深感自己责任重大。一年来,本着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升我镇粮食生产能力的指导思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较好的完成了预定目标,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自开展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以来,积极参加农技站聘请的小麦专家给科技入户指导员讲课活动,认真做好笔记,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增强自己指导示范户的能力。

向科技示范户发放济麦22小麦良种;认真填写《科技示范户手册》中的技术指导方案及各月的农事安排;向科技示范户公开自己的联系电话,方便农户关于技术难题的咨询;进村入户,了解科技示范户的基本情况及所需的技术。

为把这项工作落实到实处,在小麦播种前期和冬闲时进行两次培训,培训重点是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与小麦的新品种介绍,并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指导六次,解决农民在生产中急需的生产技术及技术难点,为小麦高产打下良好基础。一年来共培训科技示范户及辐射农户100余人次,向农户发放科技资料200余份。

通过进村入户并与示范户亲切交谈,了解其基本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方案。在小麦播种期、出苗期、穗期等小麦生产管理关键期深入科技示范户的示范地块进行调查和记录。

为进一步展示小麦高产潜力、探索高产途径、树立高产样板、最大限度地提高小麦的单产水平,建立高产栽培模式和技术体系。逐一走访科技示范户,深入调查,对20户科技示范户进行筛选,最后确定东小宫村示范户李伟的示范地块为高产典型,该地块种植面积6亩,肥力肥沃,种植品种为潍麦8号,有水浇条件,并为其制定详细的高产实施方案。收获时,该地块小麦产量明显高于其他示范户。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