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2023年中药学论文 临床中药学发展趋势论文(模板9篇)

2023年中药学论文 临床中药学发展趋势论文(模板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29 14:38:08
2023年中药学论文 临床中药学发展趋势论文(模板9篇)
时间:2023-12-29 14:38:08     小编:ZS文王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中药学论文篇一

农村信用合作社是由农民入股组成,实行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信用社设有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但是现在很多地方的信用社内部机构没有起到实质的监督作用,各个机构的职责混乱、不清,无法正确的传达国家政策。这些情况都加大了信用社的经营风险,而且近几年商业运作的风险也在加强,导致贷款人在信贷时不敢轻易下决定,这也让信用社弱化了“三农”信贷资金。

1.2业务缺乏创新“,三农”金融产品单一。

相比商业银行的推陈出新,信用社却在墨守成规。创新意识不高,针对“三农”的金融产品单一,达不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在其他银行针对市场需要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来迎合时,信用社却一直保持依靠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带来的利息收入。

1.3人员业务素质不高,抑制了服务“三农”能力。

信用社的职员一般通过自主招人的方式(后省联社统一招录),人员良莠不齐,比较复杂,与商业银行相比,员工在职的时间也比较长,这样导致一些员工跟不上现在的金融需求,业务素质无法跟上市场发展脚步,间接导致服务“三农”能力不够。

2、农村信用社整合。

国家重视“三农”,这对于以农业、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为主的农村信用社而言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信用社要抓住这个机会进行改革,提高自己的各方面水平,包括管理水平、经营业绩以及核心竞争力,找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机制,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改善信用社的状况,提高服务三农能力。

2.1认清定位,强化服务功能。

无论是哪种行业,都要找好自己的定位,才能发挥其作用。对于信用社来说也是如此,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根据自己的实际要求来开展业务,因为每个地域的风土人情不一样,所以在业务实施时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状况进行详细科学的调查后再执行。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现在不少商业银行将重心从农业金融转向大中城市,所以信用社成为了农村金融市场的中心。再加上国家对于“三农”的重视、各地农业产业的水平不断提高,这些都帮助信用社重新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把重点放在“三农”业务上才是上上之策。

2.2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整合国家政策,健全“三农”保障制度。

信用社的内部机构一定要完善,保证信用社顺利发展的前提是要保证股东会、理事会、监事会三足鼎立的分权与制衡的法人治理机制。为了防止因为内部原因导致的风险,就要改善信用社的内部机构,让每个机构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保障信用社良好的运行。在良好的运行下要懂得整合国家政策,提高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搭配不当),结合国家政策健全“三农”保障制度,提高“三农”客户的抗风险能力,让客户感受到信用社带来的益处。还要在党和国家政策中提取有效信息,将政治、经济与社会责任融合成有效机体,处理好服务“三农”与自身发展战略的关系,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

2.3切合实际、创新现有机制与“三农”金融产品。

做好传统的存贷固然重要,但也不能画地成牢,而是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满足市场上的“三农”金融需求,提高“三农”的吸引力。比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创新小额贷款发放和管理方式,加大支农信贷服务。依据客户的还款能力调整投放资金,这样可以适应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需要。对于贷款客户要进行信用评价,这样才能有效屏蔽不守信用的高风险客户。在办理“三农”手续要尽量简洁化,便于区分不同的客户,杜绝冒名顶替和超额贷款这类违规问题出现,确保资金发放的安全。

2.4提高职工素质,放大服务三农能力。

农村信用社在招录员工时要注意审核人员的信息,防止一些低素质的人员进入信用社,还要对现有人员进行系统化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与工作技能,建立科学的考勤制度,对于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的人员应该辞退,这样才能保障服务客户时不会出现问题,提高服务“三农”能力。结束语农村信用社整合能够保障国家对于“三农”政策的实行,也是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农业产业日益发达的今天,对于农村信用社而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只要把握好机会,处理好“三农”问题,不断提高“三农”金融服务水平,才会给信用社带来改革的春天,帮助其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营业额和业绩,拥有属于自己的市场股份。

作者:鲍维国单位: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中药学论文篇二

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验课对于基础医学教学来说至关重要。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是近年来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传统的医学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加大对综合性、创新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让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逐步开展研究性教学。本文对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进行了简单介绍,提出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并围绕目标和内容分析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具体实施,寄希望于对我国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有所启发。

一、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

医学教育主要包含基础医学教育和临床医学教育两大部分,基础医学教育每年都要培养一大批医学生,让他们具备终身自我学习的能力。基础医学教学的关键之一就是基础医学教学课程体系建设,而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又是基础医学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之一。实验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我国目前许多髙校的医学教育仍然沿用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没有将医学的整体知识结合起来,学生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感觉明显不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普遍欠缺。医学教育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淡化学科界限,各个学科间交叉融合,重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验课上能够学有所成、学有所长,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同时,也让国内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更加科学完善。

二、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

医学实验课程建设是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创建的必经之路,为了全面建设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可以从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的分类开始着手。以下是其建设的具体内容:

(一)医学机能实验课程的建设。

以功能为主的医学机能实验课主要包括三门基础学科,即生理、病理生理以及药理学实验等科目的基本实验内容和试验技术以及学科内的综合实验和技术。为了有效建设医学技能实验课程,需要将该三门基础学科从原来理论科目中进行筛选分离,然后进行实验的整合。在实际的课程实验开展中,需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形成以功能为主的整体结构。

(二)医学形态实验课程的建设。

医学形态实验课程主要包括组织胚胎学、寄生虫学以及病理解剖学等科目的基础实验内容和试验技术以及学科内的综合实验和技术。这三门科目的共同点是在实验中都需要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将该三门科目进行整合,可以形成独立形态的医学形态实验课程。同样,在该项实验课程中,实现了跨学科、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

(三)细胞与遗传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

细胞与遗传学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科目的基础实验内容和试验技术以及学科内的综合实验和技术,通过对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进行整合,形成了跨学科、多层次的独立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三、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具体实施。

在医学教育教学中,实验教学是教育中的核心内容。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让医学教育教学更加完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具体实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基础医学实验教材的编写。

为了有效实施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首先需要对基础医学的实验教材进行编写,保证学生上课时有标准可参考,并能及时进行巩固。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前实验教学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内容,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开发和实践。教材编写主要包括:医学机能实验学、医学形态实验学以及细胞和遗传学实验学等几本,这几本实验教材要以实验环节为主要内容,穿插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最新的学科前沿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

(二)新型基础医学实验考核制度的建立。

有了新的基础医学实验教材和新的教学目标,必然要建立新型的基础医学实验考核制度。实验的考核不仅是衡量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方法,也是检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一项重要手段。因此,新型基础医学实验考核制度的建立需要从综合考核的目标出发,对学生的实验基础知识以及实践能力掌握情况两个方面进行考核。学生的实验基础知识考核主要是考察学生通过实验后的收获,可以通过试题考核的方式进行:而实验实践能力的`掌握则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或者互评的方式进行考核,另外也可以通过口试的方法来测试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为了提高学生在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的积极性,保证实验课程的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意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革。利用目前拥有的教学设备如:机能学虚拟实验系统、数码互动系统以及数字切片系统等,另外还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如图库、课程网站、视频等,来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四)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健全。

教师在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起到引导者的作用,也是实现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为了有效提高教师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质量,需要对实验教学进行质量监控,并建立相应的质量监控体系。主要包括:实验教学的评估制度、实验教学督导制度以及学生定期反馈制度等。

四、结束语。

医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国内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各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的成败。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结合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又要改革创新出更加适合当前时代的实验教学新体系。各医学院校各学科的教师应当共同参与讨论,借鉴国外成功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提出自己的看法,积极推动医学教育改革。

中药学论文篇三

中药学主要内容包括:第一,中药的基本理论(即总论中的性能、炮制、配伍、应用等)和各论中每一章节的概述部分(包括定义、功能、主治和应用范围、使用注意事项等)。这些是中药理论的精华,是正确运用中药的理论指导,必须保证讲好。尤其是每一节的总概述部分一定要讲细讲透,对这一类药物的功效主治相同之处要认真地加以罗列和讲述,然后再把每味药的特点讲出来,这样可以使学生当堂课就能记住每一类药的大致功效和主治,即使是记不住也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课后稍一复习就能够牢记。第二,中药的基本知识,也就是每味药物的来源、处方用名、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剂量以及炮制等内容。对这些具体药物也应采取突出重点,带动一般的讲授方法,对其中某些(约250种)应用多、功效广、理论深的药物有重点地讲深讲透。由于中药学的涉及面广,应与相应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方剂学、植物学等学科相结合,使学生能举一反三,通过运用联系法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产生发散思维,将中药学活学透,灵活应用,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在学科内,如将中药治病的多种性质和作用加以概括是中药的性能,主要内容有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及有毒无毒等,这是学习中药的基础,学生不仅要掌握它们的概念、作用,还要明确理解相互之间的关系。在学科间,植物的门、纲、目、科、属、种,其药性,主要功效,有效部位,以及对其的鉴定分析等[2]。

2学为主、教为辅的自学式教学。

传统的教学主要是以讲授为主,这样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缺乏开拓创新能力。在开课前老师应布置自学思考题,并对要点难点给予提示。例如火麻仁的临床应用,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就可以学习到火麻仁的药性:味甘,性平,归脾、大肠经;功效:润肠通便;临床上用于肠燥便秘。中药是服务于中医的学科,在中医的指导下,对疾病进行治疗。可以在课堂上,讲述中药有关临床的实例。在期末考试包含自学的内容,可检查自学的效果,这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主动获取和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

3寓教于娱乐式教学。

4课堂讨论式教学。

在课堂上,直接讲授中药学,学生多觉得乏味,无趣。适当以中药谚语、典故的引入,一方面在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简单有趣的故事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如果某一时段课堂气氛沉闷,部分同学注意力不集中,长时间听课感到疲劳或内容确实相对枯燥时,适时讲述,可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此外,可以给学生布置讨论专题,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撰写论文,登台讲解,老师总结。学生论文由老师批改后作为考核成绩,并鼓励学生。这种方法的应用使学生的查阅文献能力、写作水平、语言表达及演讲应变能力都有所提高。给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提供多的机会和更为宽松的环境,有利于学生的性发展。

5中药与西药比较教学。

在中医理论为指导下,对中药进行学习,对于中药的功效理解起到重要作用。中药能防治疾病是由其内在的各种特性所决定的。药物的性能就是指药物与治疗的有关的性质和功能。在现代医学技术的诊断基础上,结合中医理论为指导,对疾病进行治疗,以中药和西药的之间进行比较,加深记忆。通过实验来验证中医基础理论,便于学生加深理解中医理论,中药功效,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观察思考能力以及实验设计能力,为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奠定了基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6兴趣教学。

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除了善于运用一些方法、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中药学以外,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是任课教师应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结合本学科、本课程、本教材的特点,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学习兴趣,创造出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模式。例如应本学科的特点,增加户外实习,辨认药用植物,了解药用植物的采摘、加工等,加深印象。

7注重与学生交流。

作为教师,应该要在课后及时与学生交流,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服务,学生学到应学的是关键,学生是最权威的评判者,通过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对的教师的要求,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鉴于广东是有着诸多侨乡的省份,港、澳、台、马来西亚等留学生众多,他们与内地的普通本科生不一样,在学习中具有自身特点,对教学有着进一步的难度。在学生学习方面中药学内容繁多,而且学习起来比较枯燥,教材所收载的药物较多,按照大纲要求重点掌握的药物,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很容易分不清,学生常感到力不从心。而在教学方面,中药教学缺乏深度和广度,教材内容简单,而某些大纲要求掌握或熟悉的药物在临床中已经很少用,不能适应现代临床需要。与学生交流了解到他们的需求,及时进行教学计划的改善。

8认真做好教学计划。

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了解教学现存问题,知道学生的需求,对教学计划进行改进,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新的教学计划严格遵循教学计划制定的基本程序,确保了教学计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经过几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实践环节,是学生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方向。中药学是职业性较强的一个专业,其特殊性决定了现在的高校中的职业教育专业学科设置不仅要遵循各种的教育规律,同时也要遵循市场对人才需求规律,突出职业教育优势。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中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不甚明确的或者说是不符合市场需求的。培养目标定位上的指向性偏差,忽视了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尤其是对实践环节的弱化方面,这对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实用型人才的培养造成了影响。这样严重影响学生毕业后与社会接轨,加强教学中的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应废除不利于中药专业发展的旧的教学计划,使学生的主导地位,老师的辅助地位在教学的过程中得到明确的展现,不断提高文化和实践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上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谢鸣.方剂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

2高学敏.中药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36.

中药学论文篇四

integratedsocialhumanitiesandcompleteknowledgeofthepharmaceuticaltalents,andservethebroadmassesofthepeoplebetter.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自身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药学服务(pharmaceuticalcare,pc)的概念也日益受到关注,社会需求人数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80%以上[1-2],但是因为传统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药学教育模式一直是以培养制剂生产和处方调配人员为主,忽视了对药学服务人才的培养,导致今天需求远大与供给的状况。

社会需求是教育发展的原动,所以我国传统药学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必须深化改革创新培育模式,向培养有药学服务意识的人才方向努力。

药学服务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卫生系统药剂师协会提出,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服务过程[3]。

美国药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为临床医院和社区服务的药学专业人员[4],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包括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服务,以期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实现改善和提高人类生命质量的理想目标。

显然,狭义药学服务的专业性催生了临床药学专业的发展。

然而对于药学教育而言,只有临床药学专业学生懂得药学服务是不够的,必须有更多的药学人才为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全程化药学服务[5],才能够满足社会需要。

因此,本文提出构建教育新模式,培养综合型药学人才的新型理念,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药学,也不同于临床药学专业,而应是两者相结合的产物,以此来适应当前社会对药学从业人员的需求。

我国传统药学教育模式是以化学学科为主,学生不懂医不懂与人沟通,即使是药学博士也不一定懂合理安全用药,存在较明显的知识缺陷。

纵观药学教育模式的变迁[6],国外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药品供应为目的”的简单教育模式,第二阶段“以药品制造为目的”的化学教育模式,第三阶段“以合理用药为目的”的临床药学教育模式,强调为各类人群开展药学服务。

而我国目前的药学教育模式仍停留在“以药品制造为目的”,显然已落后于时代。

因此,本文通过借鉴国外药学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探讨构建包含药学服务内涵的药学教育新思维,培养既保留传统药学的优势同时又兼具药学服务能力的综合型药学人才,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药学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同时,又有丰富的医学基本知识及临床用药等知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传统药学教育模式难以适应现代需求。

国外药学教育体系早已从传统的“化学模式”,转向现代药学的“化学+生物学+医学模式”,药学不再属于单一的自然科学范畴。

而我国多数医药高等院校仍沿袭旧有的模式,以培养创造药学科研成果并促进转化、推动制药工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主的高级药学人才为目标,在课设程置上偏重于化学,对于生物学、医学等内容涉及很少,培养出来的人才存在明显的知识结构缺陷[7]。

表现为:第一,由于没有基本医学知识,学生看不懂病历,以致没有评价药物治疗方案的能力,不能发现药物治疗中存在的问题,甚至连日常普通用药指导也难以胜任。

第二,因为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药学人员只是药品的制备和提供者,不懂得与患者做有效沟通和情感关怀[8]。

第三,我国多数高校培养的药学人才面向新药研发与生产等环节,导致供大于求引起就业困难;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药保健及用药安全等方面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而具备相关知识的药学服务型人才成为社会的紧缺人才。

说明我国传统的药学-化学模式必须做出改革以适应社会需求,国外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改革传统的药学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对药学专业学生增加医学等知识背景值得重视[9]。

另外,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也希望能有懂医懂药的。专业临床药师来缓解[10]。

2临床药学是药学服务重要组成部分。

临床药学是以提高临床用药质量为目的,以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为核心,研究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方法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与传统的药学专业培养目标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狭义药学服务的发展基础是临床的药学工作,要求药师具有完备的药学专业知识,才能参与临床治疗与药物评价,协助临床医师选药和合理用药,使患者不受或减少与用药有关的损失,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在用药实践中做到与临床医生专业互补“专业监督”[11],还必须懂得临床医学知识,这样才能与医师相辅相佐,使药学服务更加具有专业化和针对性。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开设临床药学专业,以“药学+生物学+医学+管理学”为培养模式,为患者培养临床药师提供药学服务。

目前,我国有24所高校开设临床药学专业,该专业属于国控专业,每年培养出一定数量的临床药学专门人才为医院提供人才需求[12-15],也为药学服务打开了一扇窗,但是按照最新统计数据,截至4月,我国至少需要临床药师万名[16],显然这个缺口是很大的。

然而,广义的药学服务宗旨是以患者为中心(包括非临床患者),推进合理用药,提高人们健康水平,降低卫生资源消耗的全方位服务。

这一理念已得到了我国药学界的普遍认同,是我国的药学教育改革的热点。

打破专业间的隔离,以提供良好的药学服务为目标培养综合型药学人才,走现代化药学发展的必然之路。

3构建新型教育模式,培养综合型药学人才。

传统药学教育模式主要培养“药品研发和制备”的专业人才,而临床药学则主要是为“临床患者”提供专业的药学服务,两种模式培养的人才各适合于特定领域,适用面有限。

还要略懂医学常识,掌握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并具有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笔者认为这样的人才更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可以帮助广大的非临床患者正确使用药物,避免一些常见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人们用药的安全性,由“药物为中心”转变为“患者为中心”,实现一种广义概念的药学服务。

中药学论文篇五

中药学部分主要包括中药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主治病证及其他应用知识与技能等,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中药学知识考试内容的总体要求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有毒与无毒、配伍、配伍禁忌、妊娠禁忌及煎药时常用的特殊处理方法等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应用技能;180种常用中药的分类、性能特点、功效、应用(主治病证及重要配伍的意义)、特殊用量用法、使用注意、来源(指同名异物者)及功效相似药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熟悉:历代代表性本草著作,中药的剂量和服法等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120种常用中药的分类、功效、主治病证、特殊用量用法、使用注意及功效相似药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了解:饮食禁忌;60种较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功效、特殊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72种掌握类常用中药的主要药理作用。

【考试内容】。

一、总论。

1.掌握中药药性的含义及药性理论内容。

2.掌握四气的含义、确定依据、表示的效用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3.掌握五味的含义、表示的效用与临床应用、气味配合的原则及综合效用。4.掌握升降沉浮的含义、确定依据、表示的效用、临床应用及影响升降沉浮的因素。

5.掌握归经的含义、理论基础、确定依据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6.掌握有毒与无毒的含义、确定依据、影响因素、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及使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7.掌握中药配伍的含义、内容及目的,“七情配伍”的含义、内容及应用原则,君臣佐使的含义及内容。

8.掌握配伍禁忌的内容。

9.掌握妊娠用药禁忌的含义及确定妊娠禁用和慎用药物的原则。

10.掌握殊煎时常用的特殊处理法。

中药学论文篇六

西医学是以解剖学为基础,建立在理性思维的基础之上,与当今的科学发展思维一致。与西医学相比较,中医学是建立在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基础之上的,形成了以阴阳五行、整体观念和辩证施治为主导的系统论思维,进而形成了一整套辨证论治的治则与治法[3]。中西医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人体、健康和疾病进行了解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理论体系与思维模式。虽然中西医都是以病人为服务对象,以治愈疾病为目标,但由于基础理论和思维模式的不同,导致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等存在很大的差别。故中药临床药学应当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来开展合理用药得研究与实践工作。如中药、中成药的临床应用是否合理应以是否符合整体观念、辩证施治等中医药理论为判断标准。

2中西医治疗药物的差异。

西药一般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或从天然产物提纯而成;包括阿司匹林、青霉素等。其化学成分单一,结构清楚,作用靶点明确。看其说明书则有化学名、结构式,剂量上比中药精确,通常以毫克计。相对于西药而言,中药属于由食物衍化而来的自然药物,药物成分十分复杂,多来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等,药食相兼,注重君臣佐使配伍使用,起到增强、协同、减毒等作用。鉴于中药的特点,中药临床药学也具有一些自身的内容与特点。

(1)中药的质量。与化学药物不同,中药的质量受基源、产地、炮制等方面的影响较大,在目前中药质控模式及相关的监管机制尚不十分完善的背景下,中药师还应肩负起严格规范生产、提高药品质量的责任。

(2)中药成分的复杂性。与化学药物不同,中药成分复杂,在药物相互作用、配伍禁忌、药代动力学研究、治疗药物监测等方面往往更为复杂,应探索建立与中药特点相适应的临床药学方法、模式和体系。

(3)中药的煎药方法。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武器之一,它具有可随证加减药物的优势,体现了中医辨证用药的精髓。与化学药物或中成药不同,汤剂往往需要临服用前再进行科学规范的制备。除了部分患者接受医院或社会药店的代煎药的技术服务以外,较多的患者选择自制。由于中药饮片种类繁多,煎煮时对加水量、火候、时间、煎煮程序、特殊煎法、等要求较多,这就需要药师耐心的进行煎药技术指导,防止因制药过程不规范而影响药物治疗效果或产生用药安全问题。另外,中药注射剂也是一类特殊的中药剂型,由于其具有疗效发挥迅速、成分复杂、用药安全问题突出等特点,也应受到更多关注。

(4)实施临床药学人才的差异。临床药学是一门多学科相关的综合学科,需要掌握药学、医学等许多知识。而由于中医药特有的文化属性,中药临床药学要求药师不仅应具备扎实的中药专业知识,还应同时具备中医基础理论以及中医临床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中医药文化方面的知识以及西医药学方面的各类相关专业知识,才能胜任中药临床药学的工作。

总之,中药临床药学的开展要在传统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借鉴现代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来进行合理用药的研究与实践。传统中医药要走向世界,早日实现现代化和与国际接轨,就应大力开展中药临床药学研究。

中药学论文篇七

[摘要]本文对中药药剂学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改革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研究,并结合长春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教研室教学改革经验,探索培养应用型中药药剂学人才的措施及途径。

本文就目前中医药院校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长春中医药大学中药药剂教研室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改革经验,探索培养应用型中药药剂学人才的措施及途径。

一、教辅手段——多媒体在中药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静态信息动态化,有利于反映生产过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药厂gmp车间对环境有严格的要求,学生很少有实地参观考察的机会,而使用影像资料可以生动直观地反映生产过程,轻松突破空间限制,让学生获得印象深刻的直观认识。使用影像资料可生动直观地再现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配以解说等能给学生以身临其境般的感受,且逻辑性强,印象深刻。利用flash动画模拟制药设备运行状况,有利于讲解制药设备的工作原理。如讲解压片机的构造和原理时,用flash动画表现压片过程中上冲、下冲的运动过程,让学生对压片的细节过程有一定认识,再用录像展示压片的全过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传统教学方式不能达到的效果。

(二)抽象概念直观化,有利于抽象知识的理解。

中药药剂学授课中的一些概念特别是新剂型比较抽象,实践教学中又不能涉及,学生缺乏直观印象,往往难以理解,利用图片则可形象展示其外观或内部构造,有利于抽象概念的掌握。如利用实物照片展示纳米乳剂的透明外观及普通乳剂的白色浊液,进而指出纳米乳剂因其质点粒径小于可见光波长而使光线可透过形成透明外观,可使学生留有深刻印象。再如用图片展示微囊、脂质体等药物载体的结构或其电镜照片,形象而直观,教学效果远远超出教师口述描绘。

(三)信息量大,可灵活调整,容易跟踪学科前沿,形成对教材的补充。

由于教材本身具有滞后性,又受篇幅所限,往往不能全面反映学科的研究动向。多媒体教学允许教师通过查阅文献或结合自己的科研补充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如靶向给药中的受体途径,近年来病理学的研究特别是肿瘤细胞病理学的研究发现了诸多的受体途径,教材中均未涉及,在教学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向学生介绍,让学生及时了解到这个领域的科研动向。

(四)可形成网络课件,打破授课的时空限制,形成良好互动。

目前很多高校已建设了网络教学平台,教师可将相关教学材料上传至网络,让学生随时随地地复习相关知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学生还可以在网络平台中自由发言,就自己的疑惑提出问题寻求教师帮助,或者就多媒体授课的效果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一点对在课堂授课中不善于表达个人疑问的学生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教师亦可在网络平台上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或根据学生在网络平台提出的意见对授课进行适当调整,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内容与科研、生产实际、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一)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

中药药剂学课程直接与生产实际相关连,实践性强。为弥补欠缺生产实践教学的现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对布局合理、设备先进的药品生产企业拍摄的常用中药制药设备工作运行以及常见剂型生产工艺过程的影像资料逐步补充到多媒体课件中,使学生对中药制剂的生产有较为感性的认识,对理论课教学相对抽象、空洞的现象有较大改观。

(二)教学内容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

在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可将教师的最新研究成果、本学科前沿知识、发展动态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如本课程组成员承担着国家支撑项目、省科技重大专项等多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在教学过程中,将在科研活动中的收获、体会以及经验教训结合相应教学内容与学生交流,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以及基础的科研素质的养成。针对本课程属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发展较快的特点,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图书查阅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使用学校现有的学科数据库资源,获取相关信息,每学年与学生进行不少于2次面对面的交流。使学生能够加深对本课程的认识,加强对学生主动学习、自我提高方面的能力培养。

(三)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本课程授课对象有近80%的学生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将掌握的本行业的相关信息、动态介绍给学生,对学生就业起一定的引导作用。

三、构建较为完善系统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

在实验教学中,按照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及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科的特点,可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比如将实验内容分为验证性实验和设计实验两部分,验证性实验着重对学生的基本功和基本技能进行训练,强调统筹安排实验内容和手技,达到合理安排、规范操作的效果;设计实验突出综合性、创新性。除中药制剂工艺设计实验以外的三个设计实验着重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中药制剂工艺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学生通过设计实验训练达到基本掌握能根据处方特点、要求以及临床需要,进行中药新制剂设计的基本方法;熟悉中药制剂工艺条件、稳定性的考察和优选。

四、充实“综合技能培训”的内容。

“综合技能培训”(中药药剂部分)主要是对中药学类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前,对其进行中药制剂生产常用生产设备的使用及调试、保养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较为系统的培训。培训过程中主要针对与中药生产企业联系密切的特点,结合实例介绍中药生产企业的生产工艺过程及管理程序、基本运营情况以及相应岗位的基本工作技巧等,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突出培训的实效性,使学生对中药生产企业管理运营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同时,对学生毕业前由于就业压力带来的迷茫甚至恐惧心理起到了一些缓解作用,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贯彻“四问”教学法。

教学方法方面,采用问题式、启发式、质疑式、讨论式相结合的“四问”教学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仅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在授课中还注意学生哲学思维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提出疑点式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在上课时,适时质疑问题,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设计导向式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在较为关键之处,提出彼此相关的问题,连续提问,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积极进行探究和总结;提出发散式问题,引导学生变换思维角度。在教学中变换思维角度,探求不同的解决问题途径,开拓新思路,对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非常重要;设计互逆式问题,启发和训练学生举一反三、逆向思考,使学生不仅知其一,而且知其二,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全面理解和掌握。

六、引入pbl教学法,并形成自己特色。

我们在中药学专业的部分学生中开展了题目为“浸出制剂制备工艺的设计”的pbl教学,先由主讲教师制定出pbl教学法实施计划,根据中药药剂学理论课讲授的中药制剂的浸提、分离、纯化、浓缩的单元操作及浸出制剂的制备内容,每组由指导教师给学生提供处方,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完成设计方案,组织学生讨论,最终制定出合理的制备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了中药浸出制剂制备工艺的设计过程,加深了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理解并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座谈,认真总结,不断改进,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为今后的教学方法改革奠定了基础。

七、结语。

在培养具备创新科研能力的中药学高水平人才的过程中,建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已成为目前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药药剂学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积累经验,研究并改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为中医药事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储晓琴等.中药药剂学的教学改革探索[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2,12(5).

[2]时军等.中药药剂学启发式教学的认识与实践[j].安徽医药,2010,14(12).

[3]王晓颖.中药药剂学教学中探讨教改关键之教师因素[j].海峡药学,2011,23(3).

[4]王英姿等.强化实践教学培养中药药剂学应用型人才[j].齐鲁药事,2012,31(1).

[5]沈岚等.中药制剂分析pbl教学模式的问题设计[j].药学教育,2007,23(6).

中药学论文篇八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管理专项检查方案的通知》和省卫计委、省^v^《关于印发江苏省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管理专项检查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响应我市将组织开展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中药饮片管理专项检查工作的号召,近期我院中药饮片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对我院中药饮片的购进、保管、调配、煎煮、处方管理与点评等工作做了一次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1、成立了管理机构。我院成立了中药饮片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并由刘景宏院长亲自担任组长,从饮片的购进、保管、调配、煎煮处方管理与点评等方面进行严格管理,从而保证了中药饮片质量,保证了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2、中药饮片采购验收管理情况。能严格按规定从具有《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或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的中药饮片经营企业采购中药饮片。购入中药饮片时,能严格按照国家药品标准和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和规范进行验收,包括质量、规格、数量、包装、标签、合格证等均须符合要求,且每种中药饮片必须附药监部门的质检报告,并由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和饮片鉴别经验的人员负责中药饮片的验收并签字,方为合格,验收不合格绝不入库,从原头上杜绝了假冒伪劣药品进入我院。

3、中药饮片的储存、保管及养护。我院设立有独立的中药饮片库房,并有完善的通风、调温、调湿、防潮、防虫、防鼠、防盗等条件及设施,专人管理,每天检查。从而彻底防止了中药饮片发霉变质、变色、虫蛀、鼠侵等问题的发生。

4、中药饮片调剂管理。中药房调剂人员严格执行中药饮片调配管理制度,对存在“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超过《^v^药典》规定剂量等可能引起用药安全问题的处方坚决拒绝调配,并要求处方医生确认(双签字)或重新开具处方后方给予调配,对处方要求需先煎、后下、包煎等特殊煎煮方法均能在服药袋上注明并给病人明确交代,检查中没有发现生虫、霉变、走油、变色及窜斗等现象。

5、中药饮片煎煮管理。我院煎药室配备有两台多功能自动煎药机,基本能满足浸泡、二煎、搅拌、先煎、后下等相关要求,建立有相对完善的中药煎药机操作规程和科学合理的中药汤剂煎煮流程,对注明有先煎、后下、另煎、烊化、包煎、煎汤带水等特殊要求的中药饮片,均可按要求或医嘱操作,从而保证了中药饮片煎煮质量,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1、我院煎药室设备较少,只能保证患者对中药饮片煎煮的基本要求。同时由于中药房工作人员数量较少,未能发挥完善的工作效率。

2、我院处方点评工作小组人员专业方向限制,未能建立完善的中。

药饮片处方专项点评制度,也未能顺利展开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相关工作。

1、我院对中药房工作人员组成进行合理分配调整,保证能顺利完成中药饮片调剂、煎煮等相关工作,确保工作效率,保障病患用药的及时、安全与合理。

2、加强处方管理点评小组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及时建立完善的中药饮片处方专项点评制度,确保能顺利展开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相关工作。

在此次自查行动中,我们发现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我单位将严格遵守药监部门要求,积极进行业务学习与自查工作,保障病人的用药合理与安全。

xx县医院药剂科。

中药学论文篇九

中药学是阐述研究中药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之一,它是中医辨证论治立法方药的重要环节,中医药教学在内容、教法、管理方面的改革尤其重要。

中药学是阐述研究中药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药各专业的基础学科之一,中药学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中医辨证论治立法方药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医的基础课程之一。中药学涉及面广,中医学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方剂,临床各科,药学包括药理,药化,炮制,药用植物等,各科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中药学不好,其它各科很难保证学习,为保证学习效果,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1.适当的更新教学内容。

中药药性与与现代药理相联系中医中药学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更新缓慢,古代中医药的相互传承,就是靠师傅和徒弟的口手相授,西药知识完全不懂,存在很大的片面性,随着现代医学的引进和发展,中西医相互结合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把现代科学的前沿科研成果融入到中医药学的教学中去。例如:艾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之功,现代临床证明其还具有明显的平喘镇咳祛痰作用,还可治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哮喘等疾病。泽泻具有利水、渗湿、泄热之功,现代临床验证其还有降脂作用。

2.根据学校类型及培养目的进行分层次教学科学设置课程及课时。

对于中职院校及西医院校的学生,课程可以选择安排,课程不必过于深。对于致力培养临床中医师及中医药科研人才的学校,课程设置要完备、课时要充足、学习要全面,否则就失去了中医特色,使中医西医两套医学理论体系都没有学好,所以无论是学习中医还是西医,都要有所侧重,主攻自己的学习方向。将中医院校的学生按一定的比例分别培养成为不同中医人才的医师,为中医医学体系的生存、继承、繁荣和发展而工作。

二、教学方法改革。

1.突出重点,加强基本功的训练。

中药学是学习中医必修课,是连接中医理论与临床的枢纽,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每次上课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对于本节课重点,大量查阅相关的资料,同行间相互讨论,讲课时不能留下死角和遗漏,尽量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通俗易懂,便于学生接受。对于重点内容,一定反复的训练提问考试等强化训练,不断加深记忆。学生只有拥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才能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游刃有余,得心应手。

2.多元记忆法教学,加深学生的记忆。

中医很多的知识内容需要强行记忆的,如何掌握中药的复杂药性,大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记忆。(1)趣味记忆法:在讲授每味中药之始,注重介绍其来源、产地、采制以及实物标本介绍的同时,就其外形特点、名称涵义、传说等入手作趣味性的引导记忆;(2)歌诀记忆法:具有语言精练、节奏明快、句式整齐、押韵简短、朗朗上口的特点;(3)对比记忆教学法:中药有很多功效相似的,可以进行列表对比之异同;(4)分类记忆法:可以把一类要放在一起对比记忆;(5)直观教育记忆法:通过实体标本记忆,老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记忆,记忆方法不是千篇一律的。

3.学为主教为辅自学式教学。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