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2023年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精选13篇)

2023年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精选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9 04:57:06
2023年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精选13篇)
时间:2023-12-19 04:57:06     小编:JQ文豪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篇一

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意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例题以简单的购物问题为素材,从学生熟悉的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材安排学生解答两个问题。第(1)个问题教学由分步列式合成综合算式,初步理解乘、加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这个问题列出的综合算式,乘法在前,加法在后,对其运算顺序的理解,学生既有生活经验的支撑,又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而难度不大。第(2)个问题安排的综合算式减法在前,乘法在后,理解运算顺序有一定的难度。这里让学生直接列综合算式,给学生留下了探索的空间,使学生对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认识更加全面。在这样的基础上,教材提供了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结论。“想想做做”提供的练习,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心血的运算顺序,并练习列综合算式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由简短的谈话,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从中自然地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便于学生积极调动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在教授例题过程中,采用观察、比较、发现等方式,让学生对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进行比较,不仅使学生明确了综合算式的实际意义,加深了对综合算式的认识,而且有利于学生体会乘、加混合运算先算乘法的合理性。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宽松的氛围,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1、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2、能够通过运算顺序进行对混合运算进行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对比、推理总结混合运算的特点,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形成一定的学习技能。

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

一、新课导入。

二、师生互动,解决第一个问题。

好,拿出自备本赶紧算一算吧!(生独立完成)。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生1:5×3=15(元)。

15+20=35(元)。

和他一样的同学举手让老师看看,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第一步算的是什么?(3本笔记本多少元)第二步?(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多少元)。

有不同想法的吗?

生2:5×3+20=35(元)。

这个算式可以吗?这个算式和前面的算式相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同桌之间相互地说一说。

交流小结:前一个是两个一步计算的算式做的,在数学上叫分步解答。而这个算式是把前面两个算式合成的一个综合算式,只不过书写的形式变了,由于综合算式不只是乘法,也不单纯是加法,它进行的是混合运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一起要研究的新问题。(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混合运算也有自己的书写格式,想了解吗?

讲解:对齐算式的左端画=,需要算几步就画几个=。

同时板书:5×3+20==会算吗?试着算一算,算完后和同桌说一说自己计算的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我请一位同学上台板演。

交流:为什么先算5×3?(因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先要求出3本笔记本一共多少元,就要先算5×3)第一步另起一行对齐算式的左端画上“=”,先算出5×3的结果15,再把后面暂时不算的加号和20照抄下来。

第二步再写一个等号,与上面的等号对齐,然后计算15和20的结果35。

解决问题别忘了在得数后面写单位名称,并写上答。

强调:用递等式计算综合算式,横式后面的结果不用写。(擦除=35(元))。

板书:20+5×3=20+15=35(元)。

师:同学们,这两个综合算式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小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法,不管乘法在前面或者后面,我们都先算乘法。

三、自主探索,解决第二个问题。

我们再来看看小晴买了什么文具。

课件:小晴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

怎样算应找回多少元?应先算什么?(从50元里去掉2盒水彩笔的钱)。

这应该先算哪一步呢?求的是什么?会计算了吗?请你在自备本上试着用递等式把计算过程表示出来。

选择一个正确的和一个典型错误的学生的作业进行交流。

=14(元)。

答:应找回14元。

比较:这个综合算式和前2个综合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同桌讨论)。

总结: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生齐读)。

四、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课件逐题出示:23×3+516×6-938+4×5。

先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独立完成。

提醒学生每一步的书写格式。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先让学生各自阅读题目,找出题中的错误之处,并说出正确的过程和结果。

3、做“想想做做”第4题。

(1)和同桌说说每组两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各自脱式计算,指定3人上台板演。

(3)共同交流订正。

4、做“想想做做”第5题。

五、总结。

提问:今天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有哪些收获?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篇二

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p80例1及“练一练”,练习十五1~5题。

1、让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的运用,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计算的优越性。

2、让学生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一、引入

1、谈话:同学们,一月一日是什么节日?你们喜欢过这个节日吗?

3、学生口头列式,说说运算顺序。

4、提问:两种方法哪一种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5、小结: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还可以应用运算律使计算更简便。

二、展开

2、交流两种算式的不同思路:列式时你是怎样想的?

3、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4、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2)谈话:这两道算式你能尝试计算吗?(学生计算,指名板演)

5、交流算法,理解顺序。(让学生结合具体问题情境,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从左往右依次运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是先算乘除法,再计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三、算中体验,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

1、讨论:这两个算式,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计算哪一个?为什么?(明确第二个算式因为括号内的和是整数,所以计算比较简便)

2、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联系?

3、引导:从两个不同的算式,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4、小结: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我们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恰当地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四、总结

1、做“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提问:第1题的除法和乘法连在一起,你是怎样处理的?

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乘除法连在一起时可以同时计算。

提问:你是怎样检查结果是否正确的?(使学生重温检查的方法,养成良好习惯)

2、做“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为什么要这样算)

提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使用运算律时,有什么特别之处?

小结: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在运用运算律时,常常是先凑成整十或整百、整千数再计算,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运用运算律时,通常是凑成整数,或者观察是否有利于约分。计算步数较多的题时,要随时注意使运算简便。

3、做练习十五第1题。

提问:做这几道题应注意什么?(让学生各自计算,比一比谁做得对、做得快)

4、做练习十五第5题。(先要求列综合算式解答,指名板演,并让其说说每步要求的是什么,再共同评议)

五、全课总结

谈话: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六、布置作业(略)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篇三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p76例3。

四年级学生。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2).能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3.教材分析。

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以及整数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通过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运算要数位对齐的.道理,通过迁移旧知来正确运用定律进行小数的简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基本相同;计算的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小数点的处理问题上,计算的结果都要考虑是否要用小数的基本性质使之变成最简。

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在教学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掌握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关键: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评价任务。

任务一:使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任务二: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复习检查:

1、口算:。

0.2+0.33.5+2.48.7-4.51-0.6。

0.9-0.52.3+5.44.9+18.6-5.5。

0.7+0.86.7+1.15+6.59.7-7。

回顾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环节二。

明确目标,自主探究。

1、出示例3(1)。

(1)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进行计算?

竖式:7.45+5.8+4.69=17.94。

7.45。

5.8。

+4.69。

17.94。

2、出示例3(2)。

(1)你准备用什么方式进行计算?

20-6.45-8.3。

=13.55-8.3。

=5.25。

20-(6.45+8.3)。

递等式:7.45+5.8+4.69。

=13.25+4.69。

=17.94。

小结:当几个小数进行连加计算时,可以把各个小数写在同一个竖式里,计算简便。也可以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环节三。

练习。

1、p77做一做练习十八第一二题。

2、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观察板演内容,抽生纠错。指名说出计算过程。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环节四。

总结。

回顾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回顾提高。

总结做题经验。

7.45+5.8+4.69=17.94。

7.45。

5.8。

+4.69。

17.94。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生活情境,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和计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发展学生初步的计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和认真书写的习惯。

4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培养学生看、听、说、写等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和计算顺序。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木棒、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儿歌吗?(喜欢)好,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数鸭子》的儿歌吧,播放儿歌,好听吗?你们听到了那些数学数字呀?(1、2、3、4、6、7、8)你们真厉害!

你们能用这些数字组成连加连减的算式吗?(能)

生1: 1+2+3=6、 6-3-2=1

生2: 1+2+4=7、 7-1-2=4

生3: 1+3+4=8 、 8-4-3=1

你们知道是怎么算的`吗?

生:都是先算前面的再算后面的。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提出问题。

多媒体出示例题图:车上有7人,先下车2人,接着上3人。

提问:

从刚才的画面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先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谁愿意在班上说一说?指名说,真棒!

你们能把刚才看到的列成算式吗?学生列算式:7-2+3

(板书:7-2+3)

(4)哪位同学试着读读看?(7减2再加3)

老师领读,学生齐读,同桌互读。

2、揭示课题。

这道题跟我们前面学习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同?

指出:像这样有加又有减的算式,叫加减混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加减混合)

3、探究算法。

(1)怎么算呢?能摆一摆你们的小木棒吗/?请同学们一边摆一边说。

(2)摆完小木棒,你们知道怎么算了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书:7-2+3=8

5指名再说说计算过程,同桌互相说说。(先算7-2=5,再算5+3=8,所以7-2+3=8)

小结。

像“7-2+3”这样有加又有减的加减混合题,计算方法与连加连减一样:都是先算前面的,再算后面的。(板书:先算前面的,再算后面的)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表演

(1)你们愿意把刚才看到的上下车情境演一演吗?指名表演。

(2)谁愿意把刚才看到的表演说一说?指名说:车上原来有7人,先下车2人,又上车3人,现在车上还剩8人。

(3)请同学们把刚才看到的听到的列出算式。学生列式计算:7-2+3=8,再说出计算过程。

3、谁也想来说一道?先后让几位学生说说,其他的边听边列式计算,并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4、第1、2题。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帮助学生弄清题意,列出算式,再说出计算过程。

5、听算。(8道)

(1)老师说出算式,学生边听边写边算。

(2)集体校对。

6、看算。(10道)

老师出示口算题,学生伸出十指,边看边说边屈手指算。

7、唱儿歌。

现在我们来休息一会,唱一首《找朋友》的儿歌,好吗?(好)

8、做游戏。(第4题)

9、第6题。

比一比,看谁写得最端正,算得最认真。

四、作业。

第3题:比一比,看谁写得又快又对。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本领?

以上就是数学网小编分享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的全部内容,教材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都有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的实际和教材的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设置,希望大家喜欢!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篇五

二、教学目标:。

2.用列综合算式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对混合运算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

四、教学难点: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教学过程:。

五、教学基本流程:。

六、教学过程。

(一)整理混合运算的顺序;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4×6÷8=。

72-5×8=;。

30÷6+29=。

(14+21)÷7=。

问题:读题目要求,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问题:1.你能把这6个算式分分类吗?并说说为什么?

2.每一类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呢?

(1)在有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中,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

(2)只含有加减或乘。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4×6÷8=72-5×8=。

问题:读题目要求,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问题:1.你能把这6个算式分分类吗?并说说为什么这么分类。

2.每一类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呢?

(1)在有加减乘除混合运算中,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

(2)只含有加减(或乘除),要从左至右按顺序计算。

(3)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比较上下两题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

18+27÷94×8-3。

(18+27)÷94×(8-3)。

问题: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结:在做混合运算时,一定要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复习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

问题:。

1.你知道了什么?

2.你会解答吗?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问题把你的想法写出来。

5.解答正确吗?

4.能说说你们的想法吗?

3.能列个综合算式表示你的思路吗?

小男孩:。

3×4+5。

=12+5。

=17(元)。

小女孩:。

10-(3+5)。

=2(元)。

10-3-5。

=2(元)。

(26+19)÷5。

=45÷5。

=9(个)。

问题:。

1.你知道了什么?

2.能列个综合算式表示你的思路吗?

3.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为什么要加小括号呢?

5.解答正确吗?

8×3-10。

=14(瓶)。

问题:。

1.你知道了什么?

2.要求“还剩多少瓶”,你们会解决吗?能列综合算式表示你的思路吗?

3.说一说你的想法。

4.这道题需要加小括号吗?

5.解答正确吗?

三、课堂作业。

作业:第58页练习十三,第1~3题。

四、课堂小结拓展、提升。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篇六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是在五年级上册学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分数乘法、数除法的内容后的一节新内容。是后面学习分数乘法的运算律以及解答有关分数混合运算问题作奠基作用。教材在安排分数混合运算时,先通过创设情境,发现数字信息,根据这些数字信息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然后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出分数混合运算,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进行预算的必要性。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所以理解应用有题,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学生列出算式时先分步计算借助的是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再列综合算式,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体会到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这样不仅可以改变以往从计算中讲授分数混合预算的运算顺序,还有利于学生掌握接受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因此,体会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也是这节课的重点。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除法的数量关系,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画示意图、说等量关系等数学活动过程,学会建立解决问题模式。

2、借助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会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在探索、分析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1、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难点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一份直尺不同颜色粉笔。

教法。

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充分利用情境图,鼓励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进而让学生自主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再对问题的解决组织讨论加以解释和交流算法之间的联系,明白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的观察题、认真审题、正确计算、概括总结、检查的学习方法,养成善于学习的良好习惯。

1、(课件出示)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这三道题帮我们回忆了什么知识?(生回答后小黑板:出示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课件出示)计算。说出你是怎么计算的?(在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

3、说一说下列各分数的具体含义,找单位“1”画线段图,说数量关系,再列式:(进行环保意识教育:节约水资源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

4、引入:刚才我们复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有关分数乘除法的知识。这节课将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板书:分数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通过对整数四则混合运——说运算顺序,再计算的复习,引起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知识的积极回忆,使学生自然“迁移”过渡到本节课来,打牢学习的基础,以便顺利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教学中切实地复习那些在学生知识结构中对学习新知识能提供帮助的旧知识,由旧引新,可以促进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中。)。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呈现情境图,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数学书上第21页图)。

师:这是笑笑班上本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的情况,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2、生独立完成,解决问题。教师重复问题后,要求学生:

(1)独立思考,找单位“1”,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2)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

(3)与同桌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列式以及结果。

3、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反馈解答情况。

(1)根据问题分析数学信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求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a请同学们找到跟求航模小组人数有密切联系的数学信息,把它读出来。

师:下面我们就来根据问题分析已知的数学信息。

b请将求摄影小组人数有密切联系的数学信息读出来。

师:也就是说要求航模小组有多少人,得先求到什么?(要先求到摄影小组的人数)。

师:通过读题我们已经知道了气象小组有12人。那么也就是说摄影小组的人数是多少人数的几分之几呢?(2)引导提问:

师: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这里表示什么?(表示把气象小组人数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1份)。

师:在这里是把什么做为分的对象?(气象小组的人数)。

师:这里的单位“1”是谁?(气象小组的人数)。

(3)用线段图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生独立画图)。

师:是把什么做为分的对象。(摄影小组的人数)这里的单位“1”是谁?(摄影小组的人数)。

师:你能画线段图来表示这样的数量关系吗?

(4)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的探讨。(下面谁来说说自己怎样列式的。)。

4、改题再解答:航模组有3人,求气象组有多少人?(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5、小结:

师:观察综合算式,你发现它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混合运算有什么不同?

师:针对综合算式,结合每一步的意义来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通过计算我们发现计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而以此类推。)。

师:同学们认为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有什么联系呢。(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一样:先乘除后加减,在同级运算中,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当然如果有简便算法的除外。)。

6、书写格式:接着结合例题,说明分数连乘时可同时进行约分。注意书写格式。

7、学生看书,齐读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鼓励学生分析题中的数字信息和数量关系,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的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条件,从而进行计算,明确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体现了教学以教材为主,灵活的使用教材,又忠实于教材,这样更能突出,这两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题的代表性,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所学知识与教材例题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所在。)。

(三)、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件出示:生独立完成,师巡视个别指导,集体反馈及时纠正)。

1、完成书22试一试以及数学书22页练一练。

第一题。请2名学生上台板演后集体订正。(强调:运算顺序特别是有括号的)。

2、完成书22页的数学应用2—4题。(写出数量关系或画图后再解答)。

3、出示数字故事(让学生讲一讲这一个数学故事,小组讨论每人一杯够吗?)。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把学生所学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从中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教学中强调解题顺序与运算顺序的吻合,这样更能突出混合运算顺序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在解决混合运算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知识回顾总结延伸: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师生小结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内容.)。

(设计意图:回忆巩固,完善学生的认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板书设计:

文档为doc格式。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篇七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青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国的世界遗产――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本单元是学生在熟悉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分数的意义和四则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是继续学习百分数、比和比例等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为学习稍复杂的有关分数的问题打下基础。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能结合具体情景,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计算;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体验运算律的作用。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渗透数学学习的思想和方法。

重点、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体验运算律的作用。

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设想:

1、理解教材,把握目标,扎实落实目标。

本课时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所以本课时共设计了两个问题。首先,问题一,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说清自己的思路,明确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结合思路说清算式中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因为先求的事天坛公园的1/4是多少,所以计算时应先算271x1/4,初步体会有乘有加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然后独立完成小练习,引导学生总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的相同。其次,问题二,重点放在不同思路的比较与联系上,对于30x7/10+30x2/15和30x(7/10+2/15)这两个算式,它们只是不同思路的不同列式方式,并不是乘法分配律的体现,所以我引导学生从算式结果相同上分析,可以用等号连结两个算式,这样再让学生观察等式两边算式特点,才会让学生明白它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发现整数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这样处理,有效地落实了目标,突破了难点。

2、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渗透。

看想算查这四个字可以说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法宝,在教学中,我分两个层次渗透了这种方法:在试一试小练习环节中,重在让学生说清,看的是运算符号想的是运算顺序;而在计算四道题时,强调不仅要看运算符号还要看数字特点,不仅想运算顺序还要想有没有简便算法,从而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该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差异。

对于每个问题的解决与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独立思考与交流中完善自己的想法,不断地获取知识与方法,同时也关注学生差异。对于计算,要求快的同学可以全部完成,一般完成2-3道,在问题二的处理上,出示线段图就是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理解第二种思路,使不同程度的孩子得到不同的发展。

以上是我对这节课的设想,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不足之处:

1、由于教学经验缺乏,再加上比较紧张,本节课有些环节落实得不到位。对于看想算查方法的渗透,第二个层次落实的不及时不到位;计算题在订正时应该展示不同的做法,进行对比,体验运算律的作用;教师的语言不够准确,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时总结应该说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而非运用。

2、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关注不够全面,没有真正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生生互动。本节课部分学生的思维活跃,思路清晰,表达准确,但还有部分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由于本人教学时间短,教学经验少,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教学过程的设计上还存在许多不足,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多提宝贵意见,以促使我加深对这节课的认识与理解,促进我的成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篇八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这是在五年级上册学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分数乘法、数除法的内容后的一节新内容。是后面学习分数乘法的运算律以及解答有关分数混合运算问题作奠基作用。教材在安排分数混合运算时,先通过创设情境,发现数字信息,根据这些数字信息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然后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引出分数混合运算,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进行预算的必要性。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所以理解应用有题,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学生列出算式时先分步计算借助的是学生对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再列综合算式,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体会到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是一样。这样不仅可以改变以往从计算中讲授分数混合预算的运算顺序,还有利于学生掌握接受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因此,体会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也是这节课的重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2、使学生掌握分数乘、除法的数量关系,能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画示意图、说等量关系等数学活动过程,学会建立解决问题模式。

2、借助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学会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在探索、分析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难点掌握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一份直尺不同颜色粉笔。

教法。

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充分利用情境图,鼓励学生分析情境中的数学信息和数量关系,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样的条件,进而让学生自主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再对问题的解决组织讨论加以解释和交流算法之间的联系,明白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学法。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识,学会有顺序的观察题、认真审题、正确计算、概括总结、检查的学习方法,养成善于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知。

1、(课件出示)说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这三道题帮我们回忆了什么知识?(生回答后小黑板:出示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课件出示)计算。说出你是怎么计算的?(在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

3、说一说下列各分数的具体含义,找单位“1”画线段图,说数量关系,再列式:(进行环保意识教育:节约水资源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

4、引入:刚才我们复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有关分数乘除法的知识。这节课将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板书:分数混合运算)。

(设计意图:通过对整数四则混合运——说运算顺序,再计算的复习,引起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知识的积极回忆,使学生自然“迁移”过渡到本节课来,打牢学习的基础,以便顺利地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教学中切实地复习那些在学生知识结构中对学习新知识能提供帮助的旧知识,由旧引新,可以促进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中。)。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呈现情境图,提出问题。(课件出示数学书上第21页图)。

师:这是笑笑班上本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的情况,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师: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2、生独立完成,解决问题。教师重复问题后,要求学生:

(1)独立思考,找单位“1”,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2)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

(3)与同桌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和列式以及结果。

3、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学生反馈解答情况。

(1)根据问题分析数学信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求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a请同学们找到跟求航模小组人数有密切联系的数学信息,把它读出来。

师:下面我们就来根据问题分析已知的数学信息。

b请将求摄影小组人数有密切联系的数学信息读出来。

师:也就是说要求航模小组有多少人,得先求到什么?(要先求到摄影小组的人数)。

师:通过读题我们已经知道了气象小组有12人。那么也就是说摄影小组的人数是多少人数的几分之几呢?(2)引导提问:

师: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这里表示什么?(表示把气象小组人数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1份)。

师:在这里是把什么做为分的对象?(气象小组的人数)。

师:这里的单位“1”是谁?(气象小组的人数)。

(3)用线段图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生独立画图)。

师:是把什么做为分的对象。(摄影小组的人数)这里的单位“1”是谁?(摄影小组的人数)。

师:你能画线段图来表示这样的数量关系吗?

(4)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的探讨。(下面谁来说说自己怎样列式的。)。

4、改题再解答:航模组有3人,求气象组有多少人?(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5、小结:

师:观察综合算式,你发现它跟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混合运算有什么不同?

师:针对综合算式,结合每一步的意义来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通过计算我们发现计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而以此类推。)。

师:同学们认为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有什么联系呢。(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一样:先乘除后加减,在同级运算中,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当然如果有简便算法的除外。)。

6、书写格式:接着结合例题,说明分数连乘时可同时进行约分。注意书写格式。

7、学生看书,齐读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鼓励学生分析题中的数字信息和数量关系,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了解要解决的这个问题需要什么条件,从而进行计算,明确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体现了教学以教材为主,灵活的使用教材,又忠实于教材,这样更能突出,这两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题的代表性,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所学知识与教材例题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所在。)。

(三)、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课件出示:生独立完成,师巡视个别指导,集体反馈及时纠正)。

1、完成书22试一试以及数学书22页练一练。

第一题。请2名学生上台板演后集体订正。(强调:运算顺序特别是有括号的)。

2、完成书22页的数学应用2—4题。(写出数量关系或画图后再解答)。

3、出示数字故事(让学生讲一讲这一个数学故事,小组讨论每人一杯够吗?)。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的教学,把学生所学知识运用于现实生活,从中让学生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教学中强调解题顺序与运算顺序的吻合,这样更能突出混合运算顺序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在解决混合运算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知识回顾总结延伸: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师生小结本次教学活动的重点内容.)。

(设计意图:回忆巩固,完善学生的认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板书设计:

航模小组有多少人?

气象小组的人数×3/4=摄影小组的人数。

摄影小组的人数×1/3=航模小组的人数。

答:略。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篇九

教材第47页例1,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明确加法和减法是同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是同一级运算。同级运算的顺序。

2、过程与方法:能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理解同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初步学会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掌握用递等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不同层次练习中感受并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激发思考探究乐趣,养成良好解题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常规口算(精选含有加、减、乘、除运算的口算)。

二、情境引入,整体感知。

问题:刚才的口算中,都有哪些运算?

揭示:在数学里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称为四则运算,加法和减法是同级运算,乘法和除法也是同级运算,它们是比加、减法更高一级的运算。

三、教学例1。

1、出示例1。

2、学生独立解题。

3、汇报:你是怎样解答的?

53-24=2929+38=67。

53-24+38=67。

4、告诉学生:第三道算式是将前两道算式合在了一起,我们叫前两道算式的综合算式。

5、两步算式脱式计算的格式。

(1)示范:刚才我们列出综合算式,并且直接口算出结果,如何把每一步的计算过程表示出来,它有特定的书写格式:教师边板书边阐述基本格式规范。

53-24+38。

=29+38。

=67。

揭示:像这样的计算过程就是用递等式计算。

下面的书写就是错误的:

53-24+38。

=29。

=67。

(2)学生练习,注意格式:65-18-29。

6、计算15÷3×5。

(1)说说这题的计算顺序。

(2)按脱式计算的要求计算,注意格式。

7、同级运算的规则。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8、揭示课题:像这样含有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

四、巩固练习。

1、教材第47页做一做,注意顺序和格式。

2、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3题。

3、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2题。

五、总结:计算没有括号,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两步式题应按什么顺序计算?

六、布置作业:

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1题。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篇十

2、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3、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96-16+20、96÷12×4同级运算:从左往右计算。

加减法称为第一级运算,乘除法称为第二级运算。

96÷12+4×2含两级运算:先乘除后加减。

4、通过刚刚的练习,我们已经总结了没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下面我们来继续学习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板书课题: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5、请同学们看这个算式:(板书:96÷12+4×2)说一说算式的运算顺序。

6、老师在这道题的基础上加上小括号,变成96÷(12+4)×2,(板书:96÷(1+4)×2),再给这个算式加上中括号,变成96÷【(12+4)×2】,(板书96÷【(12+4)×2】)运算顺序怎样呢?下面我们来自主学习含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例4。

1、画一画:红笔画出关键知识点,标清疑问。

2、想一想: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怎样。

3、议一议: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怎样?

4、算一算:完成学习单上的例4。

1、96÷(12+4)×2:计算顺序怎样?有小括号的算式怎样计算?

2、96÷【(12+4)×2】:认识【】,读法,写法,算式读法。

计算顺序怎样?有中括号的算式怎样计算?

与96÷(12+4)×2比较,数相同,运算符号相同,计算顺序不同,计算结果不同。

3、小括号和中括号在一个算式中,有什么作用呢?(板书:改变运算顺序)。

1、p9——做一做。

先说顺序,再计算,学习单汇报。

2、你知道吗?

猜一猜:一个算式里,有大括号、中括号、小括号,计算顺序是什么?

3、p11——3。

先分别说一说每组算式的计算顺序,再计算每组最后一道题。

学习单汇报。

4、p11——2。

书中完成,展台汇报。

(1)注意320要写在算式最前面,中括号的正确用法。

(2)注意×34要写在算式最后面,小括号的正确用法。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篇十一

关于混合运算,《标准》在1~3年级学段内容标准中没有提出具体要求,4~6年级学段内容标准阐述为: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但考虑到1~3年级学段,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计算公式时,要用到两级混合运算,同时,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三年级的学生也能够解决一些需要两步计算的简单问题。所以在本册安排混合运算,主要内容是两级两步运算。这是本套教材第一次以单元形式独立编排混合运算。主要内容包括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和简单的三步(可以两步解答)混合运算等。结合单元内容,还安排了“探索乐园”。

另外五年级以上还要再安排一次,主要学习三步计算问题和运算顺序。本套教材关于混合运算内容的安排有以下特点:第一,同级混合运算结合有关计算单元安排。如,加、减混合运算(包括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都是结合加、减法的计算学习的。第二,在知识内容构建上,打破“先学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再解决应用问题”的传统教材体系,而是让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在混合运算的编排和活动设计上,都采取“呈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自主尝试解决——试着写成一个算式”的过程来学习的。需要说明的是,学完相应的运算顺序后,再解决简单问题时,不要求学生必须列出综合算式。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篇十二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

二、自主探究方法。

1、在教学情景图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口述,老师板书。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生1:谁的表现好?

生2:9号选手的总分是多少?

生3:谁的得分高?高多少?

3、师: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数学问题列算式并解答。

4、学生尝试自己列式计算。

教师巡视并进行个别辅导。

5、学生。

8.65+0.40=9.05(分)9号选手的得分。

9.43-9.05=0.38(分)5号选手比9号选手高的分数。

师问:除了这样分开列式,还可以怎样列式?

9.43-(8.65+0.40)。

=9.43-9.05。

=0.38(分)。

答:“5号选手的.得分高,高0.38分。”

5、引导学生结合练习,交流小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三、拓展训练。

2.35+4.28+0.657.66-3.54-1.46。

说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你有其他的算法吗?

四、小结。

教师:“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小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篇十三

(2)完成练一练第2题和练习十五第4题。通过预习让学生对单位“1”产生初步的印象并知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加以运用。

书本上的例2我放手让学生独立解题,然后交流并指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按照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计算。同时我组织学生交流不同的解题方法,鼓励算法的多样性。

(1)最后的计算结果没有约分成最简分数;

(2)加减法相互混淆。通过强化练习情况有所好转。

文档为doc格式。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