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框架图(模板15篇)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框架图(模板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17 18:31:03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框架图(模板15篇)
时间:2023-12-17 18:31:03     小编:雨中梧

总结的选材不能求全贪多、主次不分,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总结的目的,把那些既能显示本单位、本地区特点,又有一定普遍性的材料作为重点选用,写得详细、具体。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总结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框架图篇一

高中必修三的历史很容易掌握,我们只需要平时多看课本,经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

李贽:明朝后期思想家,著有《焚书》《藏书》。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a、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认为是非标准应依照时代变化而变化,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b、对正统思想发出大胆挑战,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黄宗羲: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著有《明夷待访录》。黄宗羲的思想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a、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b、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顾炎武: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著有《天下郡国利病书》和《日知录》。

a、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王夫之: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他继承了以前思想家的唯物思想,并加以发展。他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a、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事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b、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

c、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的巨大影响。

了解古代中国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

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等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

造纸术: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人称“蔡侯纸”。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指南针: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后来,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火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宋朝时,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

印刷术: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人们已经使用了彩色套印技术,11世纪中叶,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认识古代中国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明的贡献

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化进程的伟大贡献。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在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

四大发明问世以后,逐渐走向世界。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火药传入欧洲后,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使骑士阶层日益衰弱,还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指南针的使用促进远洋航行,迎来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印刷术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进步。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了解春秋至明清时期的主要文学体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诗经》:春秋末年,中国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收录了西周至春秋中期的三百多首诗歌,分风、雅、颂三部分。《诗经》经孔子整理编定,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楚辞: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为“骚体”。

汉赋:汉朝时,文学家以楚辞为基础,创造出半诗半文的综合的文体——赋。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

唐诗:唐朝时,诗歌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是唐诗发展繁荣的丰碑。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a、初唐的著名诗人有王勃、陈子昂。

b、盛唐时,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山水诗人孟浩然、王维;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有“诗仙”的美誉;杜甫以现实主义的“诗史”,被誉为“诗圣”。

c、中唐的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创作了大量平实浅近、针砭时弊的讽喻诗。

宋词:到了宋代,随着商业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能够歌唱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受到市民欢迎。于是,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形式和标志。著名的词作家有婉约派的柳永、李清照,豪放派的苏轼、辛弃疾(南宋)等。

元曲:到元代,散曲与元杂剧一起,合称为元曲。元曲以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创作成就最高。

明清小说:明清时期,一方面专制中央集权进入强化阶段;另一方面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气象,手工业、商业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市民阶层扩大,为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富素材。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明清小说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以《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红楼梦》(曹雪芹、高鄂)四部长篇小说最为著名。此外,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蒲松龄)和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吴敬梓)也是脍炙人口的名作。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框架图篇二

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教兴起于汉代。

2.韩非子主张的“法治”不同于现代意义上的“法治”,韩非子维护的是君主最高权威,其实质是严刑峻法下的“人治”。

3.“罢黜百家”不是“禁绝百家”,而是“抑黜百家”,其目的在于确立儒学在官方的正统地位,不许其他学派分沾,而不是禁止诸子百家在社会上流传。

4.汉朝的统治思想并非一直是儒家思想,汉初统治思想为道家思想,推行“无为而治”。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的儒学是经过董仲舒改造后形成的新儒学,不完全是孔子时代的儒学。

6.董仲舒的新儒学是以儒学为主,同时吸收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理学也是一种新儒学,它以儒学为主,同时吸收了道教和佛教的一些思想。

7.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对传统儒学进行批判,但他们仍是传统儒学的继承者,他们的思想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8.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已知的最早文字,但不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9.中国戏曲艺术成熟的标志为元杂剧的兴起,而不是京剧的兴起。

10.纸是西汉时期发明的,而东汉蔡伦利用树皮、麻头等作原料,改进了造纸术。

11.宋代毕升最早发明的是活字印刷术,而不是印刷术,隋唐之际中国已有雕版印刷术。

12.明清时期我国科技继续发展,此时的中国科技属于传统科技。西方文艺复兴后科技迅速发展,此时的西方科技属于近代科技。

13.近代京剧是中国的国粹艺术,它的形成和发展没有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14.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他对西方的了解不是很深入,只是开学习、研究西方之先河。

15.坚持“中体西用”思想的不只是地主阶级洋务派,还有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是从地主阶级洋务派分化而来的,由学“器物”逐步上升到学“制度”阶段。

16.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是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i7.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

18.康有为借助孔子的权威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新文化运动则打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两者形式不同,本质上都是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19.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1920年李大钊在北京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而陈独秀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20.毛泽东思想不等于毛泽东个人的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个人正确的思想属于毛泽东思想这个科学理论范畴。

21.“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而不是指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22.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在关注人的问题上有相似之处,但他不属于智者学派。

23.文艺复兴在欧洲所起到的思想解放作用,仅仅局限于主流社会和知识分子阶层,而广大群众更多的是通过宗教改革加入到思想解放运动中来。

2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是否定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并没有否定整个牛顿力学。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

25.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真实,具体描写现实生活。现代主义文学集中表现自我,在艺术手法上反传统。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框架图篇三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由秦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延续了两千多年直至清末。秦汉到魏晋为早期,唐宋为中期,明清为晚期。

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内阁制度的形成。

(1)背景:丞相制度的废除。

废除原因:宰相的权利过大,严重威胁了皇权的集中。

其结果是皇权加强,巩固,皇帝独揽朝纲;皇帝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精力处理朝政,这就为内阁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2)创立:明成祖时期。

(3)评价:内阁始终不是法定机构,且职责不明,虽参与决策,但始终没有决策权。

2、太监参政:导致明朝后期政治黑暗腐败。

3、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一个标志,也是君主专制衰落的一个重要表现。

二、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军机处的设立。

(1)原因:根本原因是强化皇权;直接原因是用兵西北。

(2)设立:清雍正时期。

(3)特点:人员精干;保密性强;效率高。(小、密、快。)。

(4)职能: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传达旨意(非决策机构),完全成为了皇帝独裁的工具。

(5)评价: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是封建君主专制衰落的表现。

2、密折制:(1)设立:雍正时。(2)评价:这种制度使中央的政治权利更加集中。

3、文字狱:思想文化专制空前强化。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

1、近代版图的奠定:

2、清代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

(1)尊重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上层分子。

(2)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管理。

3、主要措施:

(1)理藩院:职能: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

(2)改土归流:

始于元代,开始废除于明代,大规模废除于乾隆时期。

含义:改土知府为流动的官吏的政策。

意义: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4、评价:(清的边疆政策)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有利于中源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疆地区的进步与发展。

总结: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知识拓展。

1、理藩院的性质:既是一个宗教管理机构,又是一个地方行政机构。

2、土司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世袭。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框架图篇四

1、宋以前市的特点:市、坊严格分开、按时开市闭市、管理严格。

2、宋代以后市的特点: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草市”普遍;打破经营时间限制,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不受官府直接监管。

3、古代四大商业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

古代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和商业中心的大城市: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

古代最繁荣的大都会:“扬一益二”——扬州、成都。

1、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2、唐朝:广州为重要的贸易港口,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3、两宋:同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4、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誉为世界第一大港。

5、清朝:对外贸易萎缩,广州十三行经营对外贸易。

对外贸易的特点:朝贡贸易、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框架图篇五

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c取消自由贸易;。

d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理解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月,苏俄一个海军基地发生兵变。这一事件引起列宁等人的高度重视,他们决定调整政策。

了解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并认识其作用。

内容:

a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

b解除了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c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d废除实物分配制。

作用:

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2、“斯大林模式”

了解“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a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苏联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b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建立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

c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苏联政府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

3、苏联的改革。

了解赫鲁晓夫改革的结果。

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他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

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经济改革。

a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实际上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b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

c调整苏联的所有制结构,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这些经济改革措施,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加上戈尔巴乔夫仍没有放弃苏联的传统做法,最后归于失败。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框架图篇六

1、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产生的背景:

(1)在欧洲封建社会,---会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2)---宣扬,世界上的一切,包括光、日月星辰、天空、陆地、动植物,都是由上帝创造的。

(3)教会还指责那些敢于挑战神学说教的思想为“异端”,致使生物学研究进展缓慢。

(4)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打击了宗教神学。

2、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

(1)18世纪下半期到19世纪,生物学研究陆续取得重大成果,细胞学说发展起来。细胞学说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19世纪初,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提出了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早期的生物进化思想开始形成。

二、达尔文与进化论。

1、达尔文进化论的产生——《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

(1)达尔文认为,生物既不是上帝创造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进化而来的,它们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2)他提出,生物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一原理,被后人归纳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2、生物进化论创立的地位和意义:

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绝大多数人的看法,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在教会和保守势力看来,这不仅是对神和宗教的极大亵渎,更是对人类尊严的莫大伤害。支持达尔文的人称他是“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框架图篇七

2、小农经济:

a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地位: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3、小农经济下的农民:

a优势: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经营规模小为精耕细作作出重要贡献。

b劣势:农民徭役沉重、农民贫困、失去土地、破产流亡。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框架图篇八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包括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和政治历史。在中国历史方面,主要涉及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人民生活、近代中国的政治生活、近代中国的经济生活、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等。在世界历史方面,主要讲述了人类文明的起源、世界各国的历史、世界历史上的殖民侵略与民族解放、世界历史上的战争等。在政治历史方面,主要讲解了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对世界的贡献等。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框架图篇九

春秋老子和孔子。

春秋老子创道家,思想朴素辩证法。事物不断在变化,主张无为治天下。

还有孔子创儒家,伟大思想教育家。主张仁爱重周礼,有教无类育精华。

诗书礼易和春秋,编定经典儒文化。

战国“百家争鸣”

战国墨翟表民愿,兼爱非攻和尚贤。

孟子主张施仁政,提出民贵而君轻。

儒家唯物是荀子,倡“制天命而用之”。庄子唯心与聃同,鄙视富贵恨不公。

法家韩韭重发展,事易时移应改变。

以法为本无贵贱,打击奴隶主特权。

(二)文学《诗经》、屈原和诸子散文。

诗歌总集第一部,西周春秋风、雅、颂。屈原诗歌创楚辞,《离骚》蕴涵情真挚。

先秦诸子出名篇,孟子庄子是典范。

(三)艺术。

绘画独立成艺术,帛画凤鸟御龙图。嵌错赏功宴乐壶,青铜编钟鄂出土。

(四)天文和物理。

前613哈星记,

历法十九年润七。《甘石》天文数第一。

《墨经》墨子记物理,光学力学全涉及,“光学八条”世称奇。

(五)医学——名医扁鹊。

脉象扁鹊成就大,望闻问切四诊法,至今诊病还用它。

二、秦汉。

(一)科技。

太阳黑子太初历,张衡释月地动仪,《九章》数学成体系。

《黄帝内经》西汉定,东汉药学本草经,神医华佗麻沸散,仲景《杂病》称医圣。

西汉发明造纸术,最早放马滩出土。蔡伦改进105,造价低廉麻网布。

(二)思想宗教。

西汉唯心董仲舒,“天人”“君权”独尊儒。东汉王充属唯物,《论衡》讨论有鬼无。

西汉末年佛传入,明帝西域求佛路。东汉道教亦形成,道家思想与方术。

(三)史学。

汉代史学功显著,《史记》黄帝到汉武。东汉史家有班固,断代体裁著《汉书》。

(四)文学艺术。

西汉文学华丽赋,朴实自然歌乐府。艺术成就数雕塑,兵马杂技说唱舞。

秦砖汉瓦是文物,物化历史韵丰富。

三、魏晋南北朝。

(一)科技。

数学刘徽祖冲之,圆周率外有《缀术》。农学贾思(勰)《齐民术》,现存最早之农书。

西晋裴秀《禹贡(地域)图》,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二)思想宗教。

东晋葛洪改道术,为封(建)统治来服务。神仙体系陶弘景,道教教义来丰富。

战乱剥削百姓苦,寻找佛教解脱路。范缜《神灭》意反佛,北魏太武北周武。

(三)文学艺术。

承上启下诗过渡,建安文学写诗赋。田园渊明诗质朴。清新民歌新乐府,敕勒木兰采桑度。

蔡邑书法成艺术,钟繇隶书变楷书。书圣羲之《兰亭序》,父子书坛载美誉。

(曹)不兴佛像画始祖,(顾)恺之《女史》《洛神赋》。云岗石窟龙门窟,传世艺术之宝库。

四、隋唐。

(一)科技隋唐印刷用雕版,唐末武器有火箭。一行历法制《大衍》,科学实测子午线。

高宗《本草》思邈《千》,元丹贡布著《医典》。隋朝李春赵州桥,巧思巨制建长安。

(二)文学。

初唐子昂情质朴,唐诗改革探新路。浩然王维醉田园,高适岑参戍边土。

诗仙诗圣赞李杜,琼思妙语传千古。中唐居易新乐府,晚唐创新小李杜。

(三)艺术。

艺术宝库莫高窟,绘画多彩展阎吴。书法欧阳和颜柳,草圣张旭与怀素。

欢腾壮阔歌盛世,秦王破阵霓裳舞。中华美名传四海,隋唐文化耀千古。

五、辽宋夏金元。

(一)科技。

北宋毕升活字排,东传朝日西欧埃。宋指南针用航海,推动世界新时代。

北宋专门造火药,南宋管形火器开。三大发明划时代,世界历史美名载。

北宋沈括著作《梦》,中国科学之里程。简仪、高表元(郭)守敬,《授时历》为其编定。

(二)北宋史学。

北宋司马光《通鉴》,战国五代史编年,取材政治之兴乱,经验教训君王鉴。

(三)文学艺术。

南唐李煜词哀婉,北宋苏轼词壮观。柳永清照属婉约,辛弃疾作菩萨蛮。

诗词俱佳陆游兼,世俗话本口述传。杂剧散曲合元曲,关汉卿著《窦娥冤》。

六、明清。

(一)科技。

明清萌新又承古,科技总结出巨著。李时珍著《本草(纲)目》,“东方医药巨典”谱。

徐光启《农政全书》,泰西水法书引入。地理巨著《霞客记》,石灰地貌有记述。

宋应星《天工开物》,17世纪百科书。

(二)思想。

反封先驱明李贽,批儒揭道斥孔子。明末清初黄顾王,反封进步新思想。

狠批君主黄宗羲,提倡法制重工商。经世致用顾炎武,反对君主倡民主。

夫之唯物思想家,思想朴素辩证法。发展观点看历史,“趋时更新”闪火花。

(三)小说。

四大名著声斐然,如若未看真遗憾。《三国演义》罗贯中,历史小说一长篇。

农民起义出好汉,施耐庵著《水浒传》。《西游记》是吴承恩,神话小说很浪漫。

古代小说最优秀,当数雪芹《红楼梦》。《儒林外史》吴敬梓,《聊斋志异》蒲松龄。

(三)西学东渐。

利马窦和徐光启,开始西学和东渐。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框架图篇十

如果我们把世界历史比喻成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那么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以及各国家的历史就是汇入长河中的涓涓溪流。世界历史并不是各国分散而孤立历史的简单罗列,而是相互联系、浑然一体的历史集结。在世界范围内,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与外界隔绝,而且人类文明越发达,国际交往就越密切。中国自古以来就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许多挥之不去的情结,比如汉代有张骞出使西域和甘英出使大秦,唐朝有玄奘天竺求取真经和鉴真六次东渡日本,明朝有郑和七次下西洋等;而近现代的中国更是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因此,同学们学习世界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世界,而且可以进一步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理解,从而使我们更深刻感受到东西方文明是在不断交流碰撞中才得以形成今天如此的辉煌和繁荣。

2.有助于我们吸纳和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进而增长我们的才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古至今,人类在生存和发展的求索中尽显无穷的智慧,创造出许多令世人叹为观止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这些无价之宝不仅属于其所在的民族和国家,更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遗产。同学们如果能从中吸纳精华,为己所用,一定会增长我们的才智。比如日本在古代向中国学习,近代向西方学习。我国唐朝采取开放国策,而清朝却闭关自守。我们从日中两国发展的运势中可以得出如下历史结论:改革开放则国运昌盛,闭关自守则国运衰败。一个国家要想谋求发展和强盛,不能妄自尊大,故步自封,应善于学习和借鉴他国的文明成果为己所用。这些启迪是我们通过世界历史的学习就能汲取的历史智慧。

3.有助于我们感同身受无数爱国优良传统,进一步提升我们的修养品行。

在世界历史长河中,无数名垂千古的爱国志士仿若片片浪花,使历史长河波澜壮阔、流光溢彩。如19世纪法国科学家也是微生物之父巴斯德就曾写下如此豪迈的爱国感言:科学虽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他自己的祖国,其爱国之情不知感召了多少世人!我国许多科学家在满目疮痍的新中国成立之初能够毅然回到祖国,报效国家,足见爱国精神的巨大魅力!如果我们在学习中深切体会他们高尚的爱国情怀,自然会提升我们的修养品行,并使我们受益终生。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框架图篇十一

1.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包括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等。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革命的背景、过程、意义和影响。

3.美国的历史:美国独立战争、美国内战、19世纪中期的美国社会和经济变化、南北战争后的黑人奴隶制度。

4.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法国大革命的背景、过程、意义和影响。

5.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建立: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的建立。

6.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7.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背景、过程、意义和影响。

8.俄国十月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过程、意义和影响。

9.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的背景、过程、意义和影响。

10.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过程、意义和影响。

11.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意义和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框架图篇十二

4.公元前8世纪中期罗马城建立。

5.公元前8-6世纪在希腊制度瓦解的过程中,雅典城邦开始萌芽。希腊出现了约两百多个奴隶制小国,史称“城邦”或“城市国家”

8.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

11.公元前3世纪中期罗马建立了第一个海外行省西西里。

13.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

14.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16.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开始灭六国。

18.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

19.公元1世纪后期罗马帝国建立起三十多个行省。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框架图篇十三

1、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必不可少的要素,其中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2、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等义务。

3、联合国的宗旨、原则、作用?

宗旨:简单说,就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原则:各会员国主权平等,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集体协作,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

作用:

(2)局限性:如何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面临诸多挑战,改革任重道远。

4、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法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宪法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支持联合国的改革,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发挥重要作用。

5、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间冲突的根源。

6、为何以及怎么坚决维护我国的利益?

原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

态度: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7、当今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怎样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

(1)必须坚决地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2)改变旧的国际秩序。

(3)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8、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9、我国的外交政策。

1)是什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我国外交政策的: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4)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1)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与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0、中国怎样走和平发展道路?

(1)要积极发展对外关系,努力为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2)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不断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3)要坚决发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框架图篇十四

(注意每个内容与时代背景相结合记忆)。

1书法艺术。

1、汉字起源和演变:

商甲骨文(最早成熟文字)—商周金文—西周籀文(大篆)—秦统一小篆—汉隶书—三国楷书(钟繇)。

2、书法艺术发展。

1、秦汉小篆、隶书。

2、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书法艺术:王羲之《兰亭序》。

3、隋唐达到新高峰:张旭、怀素狂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楷书;书法理论。

4、两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各具情态。

5、明代:平民化、世俗化,强调个性:祝枝山、文徵明。

2绘画艺术。

1、起源:新石器时代壁画,地面画,陶器装饰。

2、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

3、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提出以形写神。

4、唐代: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创造法度,雍容华贵。

5、宋代:山水画兴起:注重意境。

民间风情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6、明清:八大山人:风格奇特;木刻版画、年画等。

7、民间绘画兴起原因: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

8、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特点: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了非功利、主写意的文人画;不求形似,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

3文学。

(一)诗歌。

1、《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风雅颂;四言为主(现实主义)。

楚辞:战国屈原新体诗歌《离骚》(浪漫主义)。

3、汉赋:司马相如(铺成排比,文采华丽)。

4、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二)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三)元曲:元朝民族歧视,常用散曲抒发愁闷情怀。关汉卿《窦娥冤》。

(四)小说。

1、唐代:传奇《柳毅传》、《南柯太守传》。

2、宋代:话本。

3、明清时期兴盛原因:商品经济的发达和市民阶层的崛起。

代表作品:

明: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言二拍”;。

清:《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五)戏曲。

1、原始—汉唐:傩舞。

2、唐:梨园。

3、两宋:南戏,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

4、元代(黄金时代,标志戏曲的成熟):杂剧(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为元曲四大家)。

5、明:昆曲(百戏之主):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

4、清代:京剧,新的高峰。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总结框架图篇十五

1、汉:

(1)中央: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汉武帝时期,“内外朝”:加强皇权。

(2)地方:汉初,郡国并行制----汉武帝的“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

2、唐:

(1)中央:三省六部制:提高效率,加强皇权。

(2)地方:设节度使:藩镇割据,削弱中央集权。

3、宋:

(1)中央:二府三司制: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4、元:

(1)中央:设中书省:元后期,相权扩大,皇权受到限制。

(2)地方:行省制:加强集权,巩固统一,重大变革,省制开端。

1、皇帝制度的发展和皇权的加强。

2、制度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3、始终存在两对矛盾的斗争。

1、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2、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势力不断削弱。

1、积极影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2、消极影响:高度的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难免人浮于事;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

1、中央集权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

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在演变过程中,反映出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3、在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考试和选官制度。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