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四篇)

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四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3-20 22:05:52
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四篇)
时间:2024-03-20 22:05:52     小编:zdfb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篇一

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措施;建议;南通市通州区

1.南通市通州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做法

1.1培植大企业、壮大大产业、打造大平台

通过强力实施“骨干再造”和“再造骨干”两大工程,改变村级民营企业个头小、实力弱的局面。筛选出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本土企业着力培植,千方百计助其做大。以园区为载体筑巢引凤,瞄准全国、放眼全球,大力招商选资,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加速形成支撑经济发展的大企业、强企业。立足家纺产业、机械、建材等优势产业,力促设备升级、技术改造,推动产业上档升级。引导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面发展,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形成产业集群。同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进一批新兴产业,逐步改变传统产业一统天下的格局,增强经济运行的安全性。紧盯市场,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抢占市场、提高效益。科学规划园区工业,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利用园区规划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以壮大园区经济来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以园区为载体,引导各类产业向园区集聚,发挥工业集中区的集聚效应,促进资源共享,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形成各具特色的园区工业经济板块。

1.2以产业化经营方式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建设

根据区域实际,科学确定村居农业发展重点,实施“一村一品”工程,着力发展设施出口蔬菜园区、设施葡萄种植基地、全封闭养鸡基地、山羊养殖场等规模农业和设施农业项目。积极筹划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全力打造富民兴镇主导产业,通过市场引导和政策扶持,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核心,按照“扶优、扶强、扶大”和“谁有带动能力扶持谁”的原则,每个产业发展都引进一家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使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有机联结起来;同时通过企业带动基地扩张规模,优化产业布局,达到村村有产业,户户有项目;鼓励企业开展特色农产品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综合效益;形成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的新载体,逐步实现特色产业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管理、专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

1.3加强三大合作社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

根据各村居资源和产业特点,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民经纪人的作用,组建技术服务型、实体经营型等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户进行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实现专业合作组织与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探索土地股份+专业合作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户土地流转收益,努力把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打造成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村级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

1.4加大村级经济发展要素的扶持

以对上争取建设用地指标、对内盘活现有土地存量、扩大建设用地置换规模、抓好集体土地流转为主要方式,用足用活土地政策,多途并举争取指标,最大程度满足发展需求。通过招商引资、银行借资、社会融资、项目投资、政府出资等方式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充分发挥银达小额贷款公司的作用,解决农村融资难的问题。将“筑巢引风”和“引风筑巢”相结合,采取企业垫资完善基础设施、政府分期付款的办法,有效解决投入不足的问题。鼓励群众以土地入股、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各项基础建设。针对农村劳动力多而不专的实际,加强对现有各类培训工程、项目的监管,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性。根据本地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定向培训,着力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继续抓好务工人员与企业的用工对接,用好本地劳动力资源,满足企业用工需要。

2.南通市通州区村级集体经济的主要问题

2.1收入来源单一

村集体收入的主要来源有土地流转收入、村集体资产出租收入、村集体土地征用补偿、服务收入。村集体资产出租、土地征用补偿、服务收入多存在于区域位置比较优越的少数村,多数村特别是纯农业村的集体经济来源主要为土地流转。

2.2发展极不平衡

2015年全区217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最高超过700万元,最低的仅20万元,集体收入最高村与最低村的差距超过680万元。

2.3增长空间狭小

2015年,全区超过60个村的集体收入同比下降,降幅最高的接近80%。除城关村和镇关村外,绝大多数村集体资产价值低,开发成本高,难以带来直接效益。

2.4缺乏制度保障

全区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往往与“能人治村”紧密相连,村集体经济发展对村带头人的依存度高,缺乏相对稳定的村集体经济发展保障机制。

3.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建议

3.1加大扶持力度

用足每年安排的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政策及专项资金,同时整合各级财政和部门支农惠农资金,采取各种方式,重点支持发展集体经济项目。村集体建设的经济项目,相关部门要优先办理有关手续。村级集体企业新增税金中,区、镇两级留成部分要按一定的比例奖给村集体。村集体发展效益农业等项目获得的收入,以及村集体企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凡符合税法规定的可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延伸农村服务链条,大力推广农村小额信用贷款,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进一步增加涉农信贷投放,对符合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给予信贷支持,信贷利率和贷款期限按照生产经营周期放宽到最大限度。深入开展村企结对制度,通过产业带动、项目开发、资金扶助等结对形式引导企业支持村级发展集体经济。

3.2盘活各类资源

支持村集体依法开发和经营土地、水面等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努力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鼓励村集体开展土地整治,净增加的有效耕地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服从城市建设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执行有关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可以依法自主开发利用集体土地,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实现集体土地收益,巩固和壮大集体经济。盘活闲置或低效使用的门面、老校舍、生产加工场地等各类集体存量资产,采取村级自主经营、租赁等方式实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3.3兴办实体增收

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采取租赁、使用权入股等形式流转土地,独立出资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增加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并依托项目优、发展快、前景好的各种专业合作社和专业技术协会,以土地使用权、资产、知识产权等资源形式参股,增加村集体股份合作收入。村级组织要按照企业方便、村民实惠、村级增收的原则,积极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发展各类中介服务组织,为企业和农户提供原料供应、技术指导、品牌注册、市场信息、产品营销、物业管理、宣传推介等,通过有偿服务,从而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3.4建立激励机制

把村干部的报酬与集体经济的发展、集体积累的增加结合起来,对发展集体经济有成绩的村干部进行表彰、奖励,有突出贡献的要予以提拔重用,激发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平潮镇政府)

参考文献:

[1]徐彩霞.山东省青州市村级集体经济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

[2]周丽芳.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

[3]冯道杰.当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分析[j]山东经济2010(26)5.

[4]蔡锡莲.略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j].中国外资,2008,(6).

[5]赵兴泉.转变发展思路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途径[j].农村经营管理,2009,(2).

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篇二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城镇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如何更好的解决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进行深化改革的过程当中需要重点探讨的内容。而村集体经济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同时也是提高农民群众经济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的基础。随着城市化不断向村集体蔓延的大背景下,农村的很多土地被政府征用作为建设用地,很多农民群众失去了生存的唯一资源,农民群众的生活负担和养老负担不断加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就成为我们需要重点探讨的内容。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现实意义,然后论述了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举措,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广大同行有一定帮助。

首先,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能够进一步增强农业的发展后劲,促进农业生产力,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之后,就能够有更好的经济实力,帮助和引导农民利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进行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繁重的农业劳动中解脱出来,真正做到科技兴农,科技富农;其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能够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号召力。能够进一步发挥好村集体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从而对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领导基础。村集体有更大的经济实力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最后,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还能够不断拓展农村地区的文化活动,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改变村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破除破旧习俗,而在全村向下能够形成一个生活文明作风良好的新农村面貌。

1、盘活集体资源,多元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坚持“一村一策”多元发展的思路,充分盘活各村“四荒”地、果园、水域、场所等资源,推行村级经济组织+扶贫互助合作社、互助资金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等经营主体的“1+n”运作模式,依托资源禀赋,创新合作形式,打造产业带动、区域辐射、资金撬动、城郊综合、旅游开发等集体经济增长示范村。对村集体所有的老村部、公共设施和场地等集体资产,通过承包、租赁、联营、合作等方式加以开发利用,增加集体收入。将各级财政对村投入资金发展村级公益事业所形成的公益性设施,纳入村集体资产范围,对这些新增资产加以利用,形成一定收入。

2、鼓励租赁经营,推进土地流转。重视推进土地流转,整合盘活土地资源,加大对撂荒地、林地的综合利用,土地优先安排用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在村“两委”的主导下,在自愿和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反租倒包”,把土地租给当地经济能人、种养殖大户、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多渠道增加农民增收,促进了农村电子商务、农村物流和文化旅游等新兴新型产业发展,有效实现土地增值、农民增收、农村产业转型升级。

3、清理“三不”合同,规范集体资产利用。对不合理、不公平、不规范合同开展集中清理,把闲置资产开发建设为村级市场、厂房、商铺并以自主经营、租赁等方式获取稳定收益,与企业联营开发规模较大的闲置资源和低效低值自然资源,实现资源再盘活、再开发、再利用。清理工作严格做到专项行动合力抓。区各部门联合各镇(街道),全面开展集中清理规范“三不”合同专项攻坚行动。明确评判标准。为准确评估村级集体经济合同,坚持“五个是否”的研判原则,即:合同签订是否履行法定程序、合同权责是否符合法规政策和市场规律、合同期限是否超出法定范围、合同履行是否及时到位、合同效益群众是否满意。实行“四级联审”。通过调查评估提出意见、法律顾问初审、镇级复审、区级总审程序,对各村的集体经济合同实行“四级联审”、逐一筛查。对村集体林场、水面、耕地和未利用地等集体资源进行认真排查,通过自主经营或者公开竞标的方式转让、出租集体资源,充分发挥资源效益,增加集体收入。充分利用荒坡、荒滩、荒水及路边、水边、田边、村边等集体空闲地,发展种养殖业,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利用率,增加集体收入。

4、投资项目向村级集体经济倾斜。加大政策扶持,统筹整合资产、资源、资金,引导支农、扶贫、产业等各类项目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适度倾斜。政府投资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生态保护、乡村基础设施等项目,要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结合起来,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重点向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倾斜,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对村企合作开发、投资兴建的项目,优先列入规划,安排道路、供水、供电基础设施项目,并在支农项目安排上给予倾斜。

5、注重示范引领,共享成功经验。大力培育村级集体经濟示范村,注重从本地企业、社会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基地中物色能人,鼓励支持能人创办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强村、能人示范带动作用,鼓励能人“言传身教”,示范村通过经验交流会对薄弱村进行经验交流和指导帮扶,为弱村挖潜力、搞建设,共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经验,实现以强带弱,以点带面,抱团发展,整体推进。

6、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各级财政要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通过入股、贴息、担保、奖补等形式,重点支持农村资源开发。积极争取国家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支持,主要对土地流转、零散土地整治、发展为农服务、物业经营等进行补助。国家直接投入的财政补助资金形成的经营性资产,除拨款时明确产权的以外,原则上归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能够在集体组织和成员之间量化的可按股权比例量化。鼓励各地大胆实践,积极探索财政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7、完善监管措施。加强农村经营管理机构队伍建设,发挥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能。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推动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稳定农村财会队伍,开展财会人员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依法处置违法行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对农村党员干部监督力度,严肃查处独断专行、以权谋私、滥用职权、损公肥私、弄虚作假、逃避监督等违纪违法行为。

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篇三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途径、新办法,因村制宜、发挥优势、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多措并举,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自身的“造血”功能和综合实力,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根据各村级不同现实状况,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新的壮大形式,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稳定性可支配收入,不断满足农村基层建设、服务和管理的支出需要。

各村要在认真学习、总结和借鉴近年来我乡及其他乡镇村队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采取资产经营、资源开发、产业互动、服务创收等多种形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一)加快土地有序流转,盘活村集体土地存量。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田,加快土地流转,合理开发集体土地资源,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引导各类组织和个人参与土地流转,促进流转主体多元化,使土地流转从以前单一的农户之间的流转向农业企

业、科技人员、专业大户、合作社等参与流转转变,切实提高土地流转实效。鼓励经营管理能手、种养大户进行规模经营,或采取反租承包、合股经营的形式进行开发,创办农业基地,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二)盘活村级闲置资产,激活村级集体经济活力。村级集体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定量的固定资产,盘活这些闲置资产,对增加村级集体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对于闲置的固定资产以公开招标形式实行买断、租赁经营,或以投资入股形式参与企业经营,提高闲置存量资产的利用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避免集体资产流失、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和农民收入。

(三)利用资源优势,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按照“旅游兴乡”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各村实际,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农民建设优势旅游点,采取村级牵头发展恰西、塔里木、恰甫其海水库、吉尔格郎河谷等旅游服务项目,创新形式,开发特色旅游资源项目。

(四)依托各村优势,发展“一村一特”。依据各村现有优势,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时机,大力发展“一村一特”项目。如:阔格尔森村、阔克加孜克村发展特色林果业种植,阿勒玛勒村、喀拉吐木苏克村发展中草药种植、奥夏干德村、沙尕村发展优质养殖项目,通过打造特色提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一)强化领导,提供组织保障(5月10日-6月10日)。成立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领导小组,加强领导,相互协作,强力推进新型农

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为副组长,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工作领导小组。各联系村领导和驻村干部对各村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加强领导,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规划壮大集体经济思路,做好指导工作和提供信息服务,加强对集体资金的监管,严格财经纪律,依章理事,实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规范、可持续的、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

(二)制定发展计划,打造“一村一特”(6月11日-12月30日)。要考虑村集体、全体村民、经营者等几方面的利益,既要做到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又要确保村集体资产的安全性。做到经济发展有项目,发展有规划,有预期目标,有完善制度,有具体措施,有考核奖惩方案。同时进行不定期督察,对发现的问题做到及时整改,对好的经验做法积极总结推广,建立切合发展实际的长效机制。

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篇四

党的执政基础在基层,中央历来十分关注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习总书记强调,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来抓,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因此,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重大政治问题。

近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制度、文件,就如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提升村级集体经济自我发展能力谋划路径、指明方向、提供保障。中央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提升基层组织力、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要求各地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多元化发展模式,着力提升村级组织“造血”功能与质量。

从当前农村发展的状况看,受区位条件、发展基础、经济能力等主客观因素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尽管有了较大发展但自身“造血”功能并未被完全激活,村级集体经济的运作与发展还没有摆上各地方和基层乡镇的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意识不强、统筹不够、办法不多,存在等、靠、要思想,内生动能不足;二是缺乏发展资金支撑;三是村级往往没有条件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从地县级和乡镇层面看,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缺思路和发展定位,县乡很少整体谋划村一级经济发展工作,整县整镇联村连片上谋划思考少;不能因地制宜,支撑不够,导致村级集体经济“散松小”;困难多资源少;管理弱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难度大。

近年来,中央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提升基层组织力、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

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必须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配强配好村级领导班子,做好老中青结合,不拘一格将年轻、有文化、懂科技、有经营管理经验的人才选到村领导岗位上来,用制度、成长通道用人,用高报酬留人,建设农村专业化队伍,不断提升党建与自身经营管理能力;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县乡要采取整合项目、财政预算、贷款融资、招商引资等方式分级建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和专项资金,协调工商、税务、自然资源等部门和金融机构加大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支持,所有下达到村使用的各类资金统归村党组织调配管理使用,发挥最大效益,养鸡生蛋;三是强化特色产业发展,县级领导要包村包项目,找准切入点,通过开发特色产业、培育支柱产业、成立专业合作社、建立种养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等措施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发展格局。积极探索“党建+企业+基地+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引进优势企业发展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村集体和企业共同发展,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的增强。

要通过我们的工作,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生“五个转变”。

一是资源变资本。盘活乡村土地资源、生态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产业资源以及农村集体性资产等,在党组织领导下,以村集体、合作社为组织载体引入农业企业、旅游企业、文创企业,通过吸引投资、合作开发、租售开发等模式,将闲置资源转化为产生经济效益的资本。

二是产品变商品。整合大型农业企业、旅游资源、电商平台资源等,将乡村特色农副产品、传统手工艺品等进行品牌设计、包装,转化为市场商品、旅游商品、文创礼品,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从“生产”转向“营销”,从“做产品”转向“做渠道”,从“优质”转向“优价”。同时,提炼优质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通过“农产品+可视农业”“农产品+网络直播”“农产品+电商”“农产品+微商”“农产品+餐饮”“农产品+社群”等方式,让农产品形成“名人效应”,树立口碑、产生爆款、圈粉变现。

三是村民变股民。将村集体资产及财政投入到农村的发展类、扶持类资金等量化为村民持有的股金,集中投入到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形成股权,鼓励村民将个人的资源、资产、资金、技术等入股到经营主体成为股东,按股分享收益,形成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可采取在党组织的统领下“组织+工商资本+村集体”发展模式,围绕本地特色农业、土特产品等优势建立新型经营主体名录制度,加快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健全完善“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通过组建专业公司、加工企业以及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的中介组织,盘活乡村土地资源及农村集体性资产,村集体通过为农民提供有偿服务增加收入,形成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

四是人力变人才。实施大学生回归、在外能人回归、机关干部回归、大企业家回归的“四回”工程,吸引新农村人、树立新乡贤、培训新农民,形成“头雁领路、群雁齐飞”的格局,壮大“一懂两爱”人才队伍,提高农业人才素质,将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

五是组织变“组工”。发挥组织优势,建立、完善乡镇与村干部队伍“双向流通互动”的工作机制,选派优秀人才到乡村任职。打通村干部、村人才、村级工作者成长通道。通过组建“城乡党建大联盟”“联村大党委”等不断提高乡村干部及工作者适应市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能力。充分发挥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等作用,完善推进村党组织书记选任乡镇领导、招录公务员以及刚性退出、退后保障等机制,不断改善村干部政治、工资报酬等待遇。让更多的“土专家”“田秀才”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推动村集体经发展实效化、实体化、实绩化。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