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论文篇一
摘要: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教育教学提高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上来。本文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探索出了一些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教育观念;素质教育;学习观;学习兴趣;学习方法。
作者简介:蔡蔚,任教于江苏省江都市第三中学。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教育教学提高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上来。初中学生具有知识面不广、思维能力较低等特点,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往往有许多教师有这样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这是学生的问题吗?笔者认为也不竟然。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及教师经常出现的困惑,笔者对此作了一些研究,摸索出了以下几点方法和措施,仅供同仁们参考:
一、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初中的学生,见识较少、所学知识均比较浅显,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等所知甚少,因此,他们可能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作用。另外,有的家长也是文盲,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也不懂怎样教育儿女,甚至还有家长教给儿女的是“学那么多干什么,会写字就行了”,针对这一系列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这一点上,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也可以带他们去做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给他们讲和他们生活有关的应用问题,或是实际中知识的应用问题。让学生发现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并不是自己和家长所想的那样一无是处,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把“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观。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初中的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对于这一情况,我们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热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教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教师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中学生是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年,许多情感问题很容易受到感染,若是教师对他们不闻不问,或是经常骂他们,打击他们,这会使他们对教师抱有很大的成见,很怕这位教师,也正是这样,学生就没有上这位教师的课的好心态。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全无,成绩大幅度下降。
2.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如: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我们可以用扑克来替代正负数来玩游戏,红色的为正数,黑色的为负数,让两个同学一组来抽扑克,每人抽两张,然后把他们相加,谁得的数大,则谁胜。这样,我们就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转变到了一种游戏上来,学生在游戏中就把有理数的加法学会了。
3.利用中学生心理特点——“好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如在讲解乘方的时候,可让学生讨论“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五十次后有多高?”学生讨论后,教师再告诉他们结果,这时学生会觉得非常好奇,这样学生对学习乘方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三、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从学生学习的几个环节,可把学法指导的内容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1.“读法”指导。
初中学生往往不善于读数学书,在读的过程中,沿用小学的死记硬背的方法。这样既不能读懂,更无法读透,且使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很好的训练。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去读数学书呢?平时应要求学生做到:一是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枝干,并能粗略掌握本章节知识的概貌,重、难点;二是细读。对重要的概念、性质、判定、公式、法则、思想方法等反复阅读、体会、思考,领会其实质及其因果关系,并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以便求教);三是研读。
要研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研讨书本知识安排意图,并对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把书本读“薄”,以形成知识体系,完善认知结构。
2.“听法”指导。
“听”是直接用感官去接受知识,而初中学生往往对课程增多、课堂学习量加大不适应,顾此失彼,精力分散,使听课效果下降。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注意做到:(1)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2)听知识的引入和形成过程;(3)听懂教学中的重、难点(尤其是预习中不理解的或有疑问的知识点);(4)听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及应用的数学思想方法;(5)听好课后小结。
3.“思法”指导。
“思”指学生的思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习离不开思维,数学更离不开思维活动,善思则学得活,效率高;不善思则学得死,效果差。可见,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掌握好知识的前提。初中学生的思维往往还停留在小学的思维中,思维狭窄。因此,在对他们进行指导时,应使他们在学习中做到:(1)敢思、勤思、随读随思、随听随思。在看书、听讲、练习时要多思;(2)善思。会抓住问题的关键、知识的重点进行思考;(3)反思。要善于从回顾解题策略、方法的优劣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4.“问法”指导。
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不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能解惑,问能知新,任何学科的学习无不是从问题开始的。但初中学生往往不善于问,不懂得如何问。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教给学生一些问问题的基本方法,主要有:(1)追问法。即在某个问题得到回答后,顺其思路对问题紧追不舍,刨根到底继续发问;(2)反问法。根据教材和教师所讲的内容,从相反的方向把问题提出来;(3)类比提问法。根据某些相似的概念、定理、性质等的相互关系,通过比较和类推提出问题;(4)联系实际提问法。结合某些知识点,通过对实际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此外,还应要求学生在提问时不仅要问其然,还要问其所以然。
当然,教师在教学中还应因人而异地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乐问、敢问、勤问、善问。
5.“记法”指导。
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数学没有笔记可记,有记笔记的学生也是记得不够合理。通常是教师在黑板上所写的都记下来,用“记”代替“听”和“思”。因此,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做到以下几点:(1)在“听”,“思”中有选择地记录;(2)记学习内容的要点,记自己有疑问的疑点,记书中没有的知识及教师补充的知识点;(3)记解题思路、思想方法;(4)记课堂小结。使学生明确笔记是为补充“听”、“思”的不足,是为最后复习准备的,好的笔记能使复习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四、了解学生实际,创设适合他们的实际背景。
多数教师均有这样的感觉,多次强调的问题,学生总是记不住,殊不知在讲的过程中所创设的背景不切合学生实际。我们地区的学生没有见过许多先进的交通工具和生活用品等物品。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背景时不要死板地套用课本,应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教学背景。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44页,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开头提出的一个关于踢足球的问题,有的学生可能根本不知怎么踢足球,这样的背景对学生的学习就没有大的帮助,但是,如果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发现这一情况,及时地将此背景巧妙地进行创改,如将上述问题改为:打篮球的问题,就比较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就会有很大的帮助。经过创改后,学生多数都能理解并能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效果非常明显。
五、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教师教,学生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传统模式,这样的教学法已不再适应新的教学观,应将教师的作用从“教”提高到“导”,“导”就是引导,即教师的作用不应该是死板的“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充分地使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归纳、总结知识。也就是不要一成不变地将讲授法放到首位,要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法、谈话法、实验法等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教学方法,以便于我们提高教学成绩,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兆平。在新课改下推进素质教育[j].甘肃科技纵横,2008(4).
[2]翟鉴宽。推进素质教育“五个一”[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2(8).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论文篇二
师生情感融洽对于当前的英语交际教学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在英语交际课堂中,交际双方――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双方处于平等的主体地位,融合在智力与情感的交际过程中。英语课堂教学既是语言信息的交流,更是情感的交流,是情感与内容的统一。在课堂中,师生之间进行的是面对面的内容信息和感情信息的交流。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用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如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英语?我采取以下做法:
一、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是相对于个体学习和竞争学习而组成的,包括相互依赖、个人责任、社交技能、小组自评和混合编组等基本要素。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面向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即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这是完整意义上的学习。今后,学生学习将更注重自主的学习方式,学校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具体表现在信息能力、研究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教育应该重新设计,使人们通过扩大对其他人及其文化和精神价值的认识来避免冲突,或以和平的方式来解决冲突。应留出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们以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一些共同目标。学生在相互了解和平等的价值观中共同学习,增进对他人的了解和对相互依存问题的认识。培养当代中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是时代的需要,学会与他人同心协作,是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情感教学,有利于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开展合作学习。
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更是学习和活动的动力。如果学生对英语有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他就会展开思维的翅膀,积极主动、顽强执著地去思索创新。我认为,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活力,课堂教学正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最佳时机。因而,激活课堂,增加教学的趣味,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是我坚持不懈的追求。
1.让学生表演。
尽管平时忙于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我仍坚持采用表演的课堂形式。在处理一些情景生动的阅读课、对话课时,我常采用让学生表演的方式活化教材。例如:译林版module6unit1projecttheinvisiblebench就是极好的剧本。我让学生自由组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准备以后,几个大组根据故事情节分角色扮演。不管男生还是女生,都能把隐形板凳的滑稽表演到位,观看的学生也发出开心的笑声。看着学生脸上洋溢的笑容,作为教师也被感染,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学生都精神饱满地、自主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在课堂中挤出5分钟时间让学生们进行表演。他们拥有难以置信的想象力,会进行形式多样的表演,如有趣的小品、绕口令、猜谜等等。课间在教室的角落、教室外的走廊,我总能看到分成小组的学生面带微笑,投入课堂表演的准备中,都能自主地去尝试,参与到活动学习中。
2.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传统教学中,学生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附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论文篇三
摘要:
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努力挖掘学生的智慧潜能,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但是,在传统教育理想下,只要提到教育质量,人们头脑中首先想到的是升学率,而体育教育由于与中高考关联不大,并不受师生重视。实际上,丰富多彩的体育内容对学生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同样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一、体育锻炼成就健康的体魄。
我们都知道,拥有健康的体魄是发展的资本。否则,一切都会成为水中之月、镜中之花。因此,具备强健的体魄很重要。尤其在中学阶段,学生正是长身体和长知识的重要时期,面对新的挑战和考验,他们必须要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去迎接重重考验,勇往直前,克服困难,进而成为一个强者,用健壮的臂膀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担。在体育课堂上,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锻炼身体,提高技能。因此,教师要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平等、自由发展的活动机会,比如,学生在学习各种球类运动技能时,教师应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自觉地参与体育活动,在提高学生自我表现能力的基础上,科学地开展各种体育竞赛。在各种活动中,不但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还让学生轻松地锻炼身体,掌握了体育技能,所以,体育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也应该转变以往的对体育课的看法,主动地参与各种体育活动,树立自主锻炼的意识。作为体育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训练的主动性,努力培养出健康活泼的中学生,最终使他们成为祖国繁荣富强的建设者。
二、开展多种体育活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
当下的中学生,不管是思维能力还是对事物的看法都和他们的年龄不相符,更多的时候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的中学生大部分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全家人都把孩子当做掌上明珠,生怕孩子受一点委屈,百般迁就,只要孩子提出的'要求,家长都尽量去满足,对他们是宠爱有加,导致很多孩子自私自利、心胸狭隘,不顾别人的感受,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精神,做事不能顾全大局,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利益,因此破坏了班级的团结,遭到他人的不满,产生自卑、自闭的不良心理。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以上情况,有目的地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的体育活动,比如,开展接力赛活动,在比赛中,如果只靠自己的力量,不注意和其它队友积极配合,那么这个队是不可能遥遥领先的。这个活动需要高度的团结精神,队友之间要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发挥强大的力量,进而取得成功。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了集体力量的强大,从而改变了他们自私的毛病。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形成了一种自觉的意识,有利于形成一个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班集体。
三、在体育活动中塑造学生性格。
在体育课堂上,有的学生性格活泼,侃侃而谈;有学生则不爱说话,不善于表现自己。这也许是由于天性使然吧。但是通过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这些不善于说话的学生并不是甘于沉默,他们的内心有一种和其他人交流的渴望,只是胆小、不自信罢了。于是,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组织一些互助的活动,比如,绑腿跑、双人垫球比赛等。在比赛中,学生为了取得胜利,他们会主动交流,商量对策,抓住表达自我的机会。刚开始,性格内向的学生不愿意参加,但是迫于教师的要求,只好服从。但是我们会发现,他们参加的次数多了,压力就没有了,心态慢慢放自然了,而且还体验到了参与活动的乐趣。逐渐地,他们善于表达了,喜欢和他人交流了,比原来活泼、自信了很多,这就是体育课的魅力所在。
当今的社会到处充满了竞争,中学生有竞争意识,但是却缺乏承受能力,满足于成功的喜悦,不能接受失败的结果。他们认为失败是可耻的,因此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一点失败,就会怨天尤人、情绪低落、萎靡不振。这样的心理素质不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只能成为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多开展比赛活动,并在每一次比赛中评出优胜者。起初,失败的学生会郁郁寡欢。但是,他们还没有尽情地品尝失败的滋味时,另一场比赛又要马上开始了。经过反复锻炼,他们体会到失败乃兵家常事,不必过于在意。想想自己为了一点挫折就自暴自弃,萎靡不振是多么可笑啊。他们会重新诠释失败的含义。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在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一定会看到成功的耀眼光芒。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来说终身受益,让学生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去建设美好强盛的祖国。
五、转变角度角色和大胆创新。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改“一言堂”为“群言堂”,让学生充分参与体育教学活动,给学生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促进学生健康、个性地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是一种辩证关系,这两者相互发展,相互制约。所谓的主体性教学,并不是教师放手不管,让学生想练什么就练什么,想学什么就学什么,主体性教学虽然提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需要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主动权还是在教师手中,教师要比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发挥的作用更大:即通过激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指导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构建师生双边互动的教学过程,才能把体育教学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总而言之,我们要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体育教师要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探索,努力创新,积极改革,做好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王海蛟.对新课程改革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和体会[j].祖国:建设版,2013(8).
[2]李志芳.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3(3).
[3]刘培刚.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开展高中体育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3(8).
[4]金超.新时期初中体育教学观念的有效转变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12).
[5]陆爱东.初中体育教学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j].当代体育科技,2011(5)。
[6]石志斌.论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功能与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1(5).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论文篇四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是语文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应做的全部工作。
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
因此,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常常是素质水平的体现。
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从小学启蒙到高中三年级,语文科贯彻始终,课时最多,位置突出。
就学科性质和教学目的来看,对落实素质教育有着“独当其任的责任”和“分内的责任”。
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这是语文课素质教育的核心。
培养语文能力,当然是指学生具有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培养良好习惯,是指学生在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时的读、写、听、说的习惯。
如普通话的习惯,字体工整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珍惜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习惯等等。
既然听、说、写都要靠语言,那么,中国语言要塑造“中国心”,就是说,要具有中国人的灵魂。
比如:中华民族崇德重义的风尚,要强务实的人生态度,见贤思齐的理想人格,尽忠报国的爱国精神,礼仪之邦的伦理原则等,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在学习祖国语言中,理应接受、培养和发扬光大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具有两个文明素质的中国人。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
无论从学科性质还是从教学目的看,语文教育就应当是素质教育,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
甚至凭借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提高身体素质和其它素质。
拨开片面追求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云雾,我们看到的语文教学本来面目就应当是为全体学生打好思想道德和听说读写的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是语文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应做的全部工作。
(三)语文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奠基工程。
1、语文教育为人们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提供一种重要的工具和媒介。
学会听话,学会识字写字,进而学会读书作文,通过训练逐步形成用祖国的语言文学来准确地理解和表达,这是接受教育的最基本的条件。
2、语文教育为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人生提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空间。
基础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受教育者比较准确、比较全面地认识世界、了解人生。
有众多的课程当中有一门课程的内容比较特殊,那就是语文,语文所教授的材料跟其它学科很不一样。
3、语文教育为学生提高认识、丰富情感、激发思维提供一个有血有肉的赁借物。
语文学科指导深重阅读的那些典范的语言作品,往往是作者对于自然、对于社会、对于人生的一些卓越见解和独特感受的集中体现。
学生读这些作品,不便从“写什么”方面增长了知识,而且从“怎么写”这个方面获得启迪,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丰富自己情感内涵,激活自己有创造性思维。
(一)转变陈旧教育观念,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
要充分认识应试教育这样一种异化了的教育现象所造成的恶劣后果――把考试的成功等同于教育的成功,成就了少数尖子生,丢掉了大多数学生;抓了智育,丢掉了其它,甚至以损害身心健康为代价。
提出素质教育,其目有是使教育的本质回归,提高素质教育,是力求实现教育发展人的功能,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以期为国家不断地大量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
我们要以历史的使命感和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去战胜旧的教育观念,坚决摒弃片面追求高分数的短视行为,不断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
(二)确立多元化教学目标。
1、凸现德育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能的同时,要充分地控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适时地有机地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从小逐渐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的人生观。
2、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语文课必须加强字、词、名、篇和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把语文课真正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使学生通过努力学习,逐步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并能通过掌握和运用语文这个工具去自我获取信息,拓宽视野,进行思想交流和社会交际,并为将来进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三)实行开放性教学开放性小语教学有自己明显的特征。
1、语文教学从封闭的课堂教学中解脱出来,实行“三沟通”的原则,即课堂教学与课外读写活动沟通,课内打好基础,课外求发展;语文学科与其它学科沟通:语文教学与火热的社会生活沟通。
2、实行“四维课程”。
“四维课程”指小学语文课由四个块构成:(1)语文的课堂教学;(2)语文兴趣小组活动和兴趣课;(3)语文的社会实践应用;(4)环境语文,包括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家庭环境。
这样,构成了开放性小学语文课程结构。
3、以训练为主。
一是要突出实践环节,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低年级突出在“读写中识字”;中年级“以读为主――读通、读懂、读熟、从读到写,在读的基础上落实重点训练项目”,高年级增加自学份量――采劝四步教学:自学报告――讨论深化――总结纳――课外扩展",强化实践环节,培养自学能力。
二是渗透学法指导。
三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训练的归宿。
(四)减轻课业负担。
教师要从应试教育的误区中走出来,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参加课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体魄和体能。
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脑、眼、耳、口、手并用,在身心的整体活动中协调其身体器官的和谐发展,以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论文篇五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教育,必须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通过对学生进行部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等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基础。
二、初中化学素质教育的要求。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近代史和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破除迷信教育,艰苦奋斗、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的品德,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推动力。在化学教学中大力宣传我国古代在化学工艺方面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贡献,介绍新中国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如课本第4页介绍我国是世界上具有悠久文明的国家之一;第111页介绍我国在1800多年前就发现了石油;第118页介绍我国1992年的钢产量居世界第四位;第172页介绍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和他的制碱法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
(2)国情教育。
在化学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我国虽是世界悠久文明古国,但解放前连煤油、火柴、烧碱都要从外国进口,解放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石油、化学工业和科技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还应介绍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从而使学生树立为繁荣祖国科技,发展经济而刻苦学习的信心。
(3)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研究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我们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理论进行初中化学教学。利用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等知识,教育学生了解内因是物质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运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让学生了解量变和质变、对立统一规律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4)环境保护意识。
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善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学习化学的目的之一,是要用化学知识进行环境治理。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空气、水的污染和防治,水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的讲授,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污染的知识。此外,在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过程中,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废水、废气、废渣,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同时应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状况,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治理环境的活动,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教学中还要结合化学反应产生的现象、反应的本质等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破除迷信的教育,对学生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
2.全面培养学生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初中化学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
[1][2][3]。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论文篇六
摘要:本文从当今世界各国对素质教育的重视,以及国内就人们对这方面所关心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对策思考,这对推进我国的素质教育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教育;素质教育;学习;民主化。
近年来,关于提高素质,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逐渐流行、普及,形成了一股滚滚向前的思潮。在实践方面发展,几乎在全国各地都出现了进行有关素质教育实验的趋势。在各方面力量的推动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运动正有力地向前涌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任务。在开拓自己的道路的时候,首先我们有必要放眼世界,看一看人家怎样做的。
当前,许多发达国家是从高科技发展的视角来认识素质教育问题的。这是因为高科技发展引发知识经济的出现,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新的现实背景,对人才素质的内涵提出新的强烈要求。关于人才素质的内涵,他们侧重的首先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其次是创新意识;再次是继续发展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对不断变化的世界的即时反映能力,新知识的实时吸收能力,知识的迅速更新和创新能力。知识被许多发达国家认为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因此,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出现,正在为素质教育提供一个新的强大的发展背景。
高科技的发展要求人们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高科技赋予人类决定性力量,但是人类尚未能够正确使用这种力量,从而,导致人口急剧增长,资源过度开发,环境严重破坏,影响全球持续发展。因此,只有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才能确保全球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提高人的素质,提高人类使用自己决定性力量的智慧。提高人的素质的核心是建立人们对全球发展的'责任感。所以人的素质的内涵首先是树立全球环境意识,特别强调提高人类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要从青少年抓起。采取措施,从青少年开始培养社会责任感是许多国家教育界正在努力完成的使命。
高科技的发展要求人们具有高度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技术密集型产业要求具有全新素质的产业工人。我们在探索人才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我们面对的时代特征。随着信息经济的出现,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成为一种时间的竞争,创新正在成为信息经济的基础。起决定作用的生产要素不再属于资本所有者,而是具有高度创造能力和灵活性的人才。反之,那种循规蹈矩的、按照指令办事的方式在这种环境中将延误时机。企业竞争时机的延误,立即有可能被逐出市场。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事关企业的生存。
高科技发展要求人们具有不断继续发展的能力。
所谓不断继续发展的能力是指对不断变化的世界的实时反映能力,新知识的即时吸收、分析和加工能力,知识的迅速更新能力。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要求人们的知识与信息同步发展,甚至对信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这就要求人们具有不断更新知识的学习能力。学校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应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是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挑战,教育无法回避的挑战。学生不单应该善于利用课堂和完成作业获取知识,而且应该善于利用图书馆,熟练地使用电脑和利用网络搜索并加工信息。在这方面学校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素质教育没有预定不变的模式,而是在发展过程中,通过矛盾、碰撞,整合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和活力而茁壮成长。从开始注重科学技术素质,发展到全面关心人的整体素质,再提高到注重品德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养成和崇高精神的追求;从注重人才的培养,发展到普遍关心人的培养,提高到更加关心个性的发展、主体性的提高,使学校教育真正转入能适应和促进人的发展。这样一来,素质教育便以其丰富的时代内涵、特有的功能在社会上得到了共识。
总结国内外的历史经验,在我国构建素质教育体系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构明确的素质目标。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活动。要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建构明确的目标。依据什么来完善课程、编选教材、组织开展多方面的活动并对素质教育实施的成效、质量进行评估呢?在这方面欧美的经验值得借鉴。自19世纪下半叶斯宾塞提出完满生活的教育目标和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以来,美国十分注意根据社会发展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概括、甄选、整合而成,并日趋系列化、全面化、具体化,便于操作,有力地规范着课程方法和评价,其积极一面可供我们参照。虽然建构素质目标是件浩繁而艰巨的工程,需要鼓励,支持和组织较多的单位来做,才能得出切合实际的理想目标,但为了踏踏实实地实施素质教育,再困难也应把这一工作做好。
一谈到质量,人们偏重文化科学质量,无疑,这也是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若只着眼于此,则不仅片面、不切合社会多方面的需要,而且造成诸多弊端,危害极大。因此,我们应当追求和树立一种新的、全面的、富有主体性的素质教育质量观。所谓全面的,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基本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良好的智能,而且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审美情操以及健康的身心,是一个完整、健康、全面发展的人,不是只有以知识谋求个人功利的有缺陷的人。所谓主体性,表现在学生个体身上就是积极的个性,而主体性和个性是一个人的素质组合的结晶与灵魂,只有使学生具有主体性与个性才能使他们能主动地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科技技术的革新和现代社会的发展。
评估教育质量,不能只依据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的考试,还应当注重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考察毕业后对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适应状况和从事工作、劳动或开拓性事业的实绩。这样,才能建立起新的素质教育的质量观。
(三)促进教育的民主化。
素质教育以人的发展为目的,因之,它与民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素质教育本是现代社会一定民主条件下的产物,随着素质教育实践的发展必将要促进教育各方面的民主化进程。
首先是人际关系,主要是师生关系的民主化。要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理解的关系,根本的问题应使学生得到尊重信赖,把他们当人看,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自尊、自信,唤醒他们的自我意识,为他们主动向上、不断进取、提高素质奠定内部动力。
其次是教学的民主化。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时,应创设宽松、宽容、宽厚的氛围,让学生感到心情舒畅,能够自由思考,敢于无所顾忌地发表个人见解,进行激烈论争或心平气和地交换意见,推动问题的探讨向纵深发展,使教学生动活泼主动地进行。
其三是校园生活的民主化。确保校园的安全、宁静、文明、和谐,严禁校园暴力,防止外部不良影响干扰,既有民主又有纪律,既有集体活动又有个人的余暇自主生活,让学生的个人情趣、爱好、特长都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其四是学校管理的民主化。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明理、相互理解与尊重以及听取不同意见,达到共识与合作,激发和调动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各方面内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来实施,而应尽量少用或不用依靠外力的强制办法推行。
参考文献:
李岚清:《面向21世纪,开创基础教育的新局面》,北师大出版社,10月版。
朱开轩:《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北师大出版社,1910月版。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论文篇七
素质是人们自身所具有各种心理的、生理的、外部形态等方面的稳定性特点的综合,即所谓禀赋。素质教育是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和训练,使受教育者形成或发挥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就中学生而言,就是培养他们具有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心理情感、身体条件和劳动技能。
九年义务教育是公民的素质教育。初中化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学科,必须研究如何从学科本身出发来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服务,即通过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使之具备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与此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及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材比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大纲》中明确指出:“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它改变了以往教材中过分重视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弊端,而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视了科学态度、学习方法及兴趣的培养;重视了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自学能力;重视了通过介绍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状况及最新成就,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护环境、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这些都体现了贯彻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一、要转变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它们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不同,即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使学生全面发展,是否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如下几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从培养目标上看,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从对待学生上看,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只面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从教学内容上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是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从教学过程上看,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只是听讲。
从教学方法上看,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活动,变讲授为训练,优选最佳的教学方法;应试教育则为“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学习。
从学生负担上看,素质教育目标是当堂理解,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应试教育是大搞题海战术,学生不堪重负。
从教学效果上看,素质教育的任务为大面积培养合格学生,应试教育侧重个别尖子学生而且多为高分低能,大面积学生不合格。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应试教育是以追求升学率为根本目的的陈腐模式,扭曲了教育的本质,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坚决反对应试教育,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它关系到我国两个文明建设的水平,关系到我国21世纪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因此转变观念是当前中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作为化学教师应当毫无例外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在日常教学之中。
首先,要认真领会大纲。新大纲是根据义务教育的。
[1][2][3]。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论文篇八
数学教学是一项培育人的活动,其目的应受社会文化环境和就业观念等因素的制约。为了适应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需要,数学教学的重心也在不断地变更和深化。现代的教育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培养各级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初步基础”。
所谓素质,是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形成的具有社会文化价值的人格素质和个性品质,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综合性的能力和品质。数学教学能增加人的正确思维,通过数学思维监控,更好地掌握科学技术并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
在小学,学校教育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离开课堂教学来谈素质教育,无疑是纸上谈兵。我觉得不应把素质教育固定在一种特定的`模式中,而应大胆尝试、勇于探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愉快教育、情境教育、成功教育都是进行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
一、引导学生尝试愉快教育。
愉快教育着眼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启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把学习变为愉快的过程,从而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在教学中,我以“还给学生欢乐的童年”为目标,每堂课都力争发掘出“快乐点”。如在《9的加减法》练习中,我让学生把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搓成若干个小圆球,然后从中挑出3个红球和6个蓝球,用竹签穿成一串,让学生说出这一串上共有多少个圆球;再让学生把4个绿球和5个黄球穿起来……学生个个趣味盎然,不仅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方法,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兴趣、辨别能力及动手能力等。再如在《除法的初步认识》一课中,我采用袋鼠分果子的方法,让学生仔细观察袋鼠两次分果子有什么不同、各是怎样分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在游戏中掌握了什么是平均分。
二、引导学生融入情境教育。
感情的交流是育人的基础,教育要由境入情、情境交融。在教学中,要注重多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以美去激发爱,从而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主动地、和谐地发展。我在《4的认识》一课中,做序数练习时,准备了手杖、军帽、眼镜等,让学生扮成图中的老爷爷、解放军、阿姨、小朋友,问学生:这里有几个人?在干什么?谁排第一?小朋友排第几?如果你排在第一位你会怎么做?在这引人入胜的表演中,学生不仅了解了序数的含义,还懂得了上车要排队、要尊老爱幼的道理。
三、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体验成功教育的信心和希望。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帮助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去获取各自的成功。这是符合学生的意愿的,每个人都可以成功,都应该争取成功,教育的责任就是要培养学生成功的能力。我班有一个男孩子,脑子慢,胆子小,为此他很自卑、很孤僻,对任何事都没有信心、没兴趣。偶然有一天,我发现他一个人在大树下观察蚂蚁搬东西。我借机引导他:小蚂蚁在干什么?它搬得动吗?它去干什么了?又来了几只蚂蚁?这次它们搬动了吗?我告诉他:人做事只要有了蚂蚁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就一定能成功;当一个人的力量办不到时,需要靠大家的合力来获取成功。事后我不断鼓励他,给他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做比较容易的数学题、做比较简单的事,然后及时地给予肯定、赞扬,让他感受到自己的成功。慢慢地,他开朗了,好学了,且开始关心他人了。由此可以看出,给孩子一次成功的机会,可以十倍地增强他的信心,为他新的成功准备良好的心理条件。
要搞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切合实际,深入研究学生的身心特点,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方法,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因材施教,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用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气魄,为小学生素质教育再创新路。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论文篇九
素质是人们自身所具有各种心理的、生理的、外部形态等方面的稳定性特点的综合,即所谓禀赋。素质教育是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和训练,使受教育者形成或发挥适应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就中学生而言,就是培养他们具有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心理情感、身体条件和劳动技能。
九年义务教育是公民的素质教育。初中化学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门学科,必须研究如何从学科本身出发来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服务,即通过化学基础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培养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使之具备科学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与此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及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教材比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大纲》中明确指出:“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基础知识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它改变了以往教材中过分重视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忽视学生能力培养的弊端,而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视了科学态度、学习方法及兴趣的培养;重视了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及自学能力;重视了通过介绍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状况及最新成就,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护环境、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这些都体现了贯彻素质教育的总目标。
一、要转变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提出的,它们的主要不同在于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不同,即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使学生全面发展,是否使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如下几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从培养目标上看,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试教育只重视智育。从对待学生上看,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应试教育只面向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从教学内容上看,素质教育着眼于素质的全面提高;应试教育是考什么教什么,不考不教。从教学过程上看,素质教育注重启发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应试教育则是教师一讲到底,学生只是听讲。
从教学方法上看,素质教育是师生双向活动,变讲授为训练,优选最佳的教学方法;应试教育则为“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学习。
从学生负担上看,素质教育目标是当堂理解,重视学科能力的提高;应试教育是大搞题海战术,学生不堪重负。
从教学效果上看,素质教育的任务为大面积培养合格学生,应试教育侧重个别尖子学生而且多为高分低能,大面积学生不合格。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应试教育是以追求升学率为根本目的的陈腐模式,扭曲了教育的本质,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我们要坚决反对应试教育,毫不犹豫地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它关系到我国两个文明建设的水平,关系到我国21世纪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因此转变观念是当前中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作为化学教师应当毫无例外地把素质教育落实在日常教学之中。
首先,要认真领会大纲。新大纲是根据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制订的,化学义务教材又是根据我国国情、化学学科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规律而编写的。大纲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了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生产实际,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传统知识和现代知识,本学科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等各个方面的联系。因此教师正确执行大纲,就能保证化学教学从单纯的以升学为目的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公民的素质教育,从只重知识传授转变到重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从只重书本转变到理论联系实际,从只重智育转变到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
其次,要把素质教育的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中。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制定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学生学习情感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落实,使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都能得以提高。
最后,加强学法指导,注重能力培养,这是教学观念转变的具体体现。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能力是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条件,是促进学生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学法上的指导,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使学生的素质得以提高,使素质教育落实在日常教学之中。
初中化学教材是按义务教育大纲编写的,它的体系是必学与选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为主与阅读和家庭小实验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比较科学的体系,使教材延深到了社会和家庭,使化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科学技术、生产劳动相联系,是一本进行化学素质教育的好教材。
因此,深刻理解大纲,钻研教材并且体现在日常教学中,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化学课的讲授主要目的是在教会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制法和用途;通过一些定性的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通过化学计算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定量地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双基知识的同时初步形成用化学观点和化学方法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总之要着力于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方法,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而不能放在单纯为解题而解题的训练上。要做到这一点,化学课的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知识入手,可以从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的化学现象出发,深入到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等基础的化学知识,再经过解释、练习,使学生对新知识学得实在,理解深刻,初步形成进一步学习和工作的能力。特别是新大纲和九年制义务教育教材比原大纲和教材在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方面适当降低,而在元素化合物知识方面适当拓宽;化学计算难度和数量上大幅度的降低,化学实验略有加强。这种变动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符合义务教育培养目标。
例如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除以碳、氢、氧、铁等金属和非金属及化合物知识为主,介绍了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外,还介绍了空气、水、煤、石油、环境保护、能源、人体健康与化学的关系等与公民素质教育有关的知识。这部分知识比较零碎,庞杂难记,在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注意归纳和总结。如在学过h2,o2,co2三种气体之后,可组织学生利用教材p.115的仪器,让学生选择仪器进行操作制取三种气体,这样从h2,o2,co2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开始,对实验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及实验中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归纳,然后再通过实验复习h2,o2,co2各自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实验现象及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等。
再例如:可设计一组c,h2,co三种还原剂实验对比,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系统的认识,从而使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这样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归纳总结,培养了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使他们的能力得以提高,同时促使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
《大纲》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加强化学实验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中要坚决反对“黑板上画实验,课堂上讲实验,课下背实验”的应试模式,要把教材中选的82个演示实验认真做好。做到课前进行周密的准备,使现象明显,效果良好,让全班学生都看清楚;实验时要做到操作规范化,并注意启发引导学生从具体观察上升到抽象思维。对10个分组实验应要求学生做好预习,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联想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认真做好记录,填写实验报告,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对于8个选做实验和10个家庭小实验,在课外活动中老师应指导和鼓励学生做,培养他们综合运用知识,善于自学和勇于创新的意识。
为保证实验成功,还应进行心理素质的教育。首先,应克服依赖心理,独立完成实验,必须自己拥有第一手资料,亲手做,亲眼看,用脑想,只有亲自参与,才能从成功中得到喜悦,从失败中通过总结得以提高;其次,应教育学生克服胆怯,怕失败、危险的心理,用科学家不畏艰险探求科学真谛的动人事迹教育学生,启发他们大胆实验;再次,还应注意向学生介绍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偶然现象,使他们心中有数,实验时踏实。
教学中应注意化学实验的教学,不断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使化学实验能力得以提高。
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教师必须以师德素质的提高促进自身教书育人素质的提高,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创造出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新的教学方法,研究学法,加强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化学知识的学习,关心最新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重大科研成果,以学识水平和教学能力素质的提高,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
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许多方面。我们只有从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出发,在教学中重视双基的同时,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及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自学的能力及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紧紧把握住大纲和教材,才能在学科教学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论文篇十
心理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成绩,还必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心理健康,并将心理素质教育与教学进行结合,并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1]。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当将心理素质教育与教学进行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心灵受到启发,并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最终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
英语与汉语有着极大的不同,且没有相应的环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反感、抵触的心理,从而导致学习成绩大幅度下降,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因此,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当及时转变教学方式,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与热情,并努力去克服学习中、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逐渐形成乐观积极、健康向上、认真努力的品格[2]。一般而言,教师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引导者,其可以通过座谈会、私下交流、班级讨论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对英语的态度与看法,并根据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合理调整教学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通过亲密无间的交流与沟通,学生的厌学情绪得到消除,学习兴趣得到提高,最终促进课堂教学的良好发展。
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
饱满的信心与热情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与基础。一般而言,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学有所获、学以致用,但其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遭遇到挫折与失败,感觉自己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收获不对等,从而对某一科目产生悲观、绝望的心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够一味地去指责学生不够努力、不够认真等等,而应理解学生、帮助学生,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成绩无法得到提高的原因,并指导其尽快改进以往的学习方式,保证努力方向的正确性,让学生成绩能够得到相应的`提高。同时,在学生的成绩有所进步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并劝勉其戒骄戒躁、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通过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与积极性自然会获得相应的提高,成绩自然也会有所进步。
三、消除严肃的课堂氛围。
一般而言,现代教师都习惯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讲学生听,两者之间的互动相对较少,导致课堂的氛围变得严肃压抑,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自制力较好、学习积极性较高的学生自然会认真听课,认真做笔记。但对于那些不喜欢这种教学氛围的学生而言,其必然会感到压抑、反感,从而对英语产生抵触的心理,内心的消极情绪也会进一步迸发,不利于其学习与成长[3]。因此,教师必须要打破这种僵局,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让课堂氛围变得更为活跃、有趣,让学生享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讲一些有趣的笑话,或者播放一些有趣的图片、英语视频等等,让学生紧张的情绪得到相应的放松,并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课堂充满欢声笑语。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即便是平时不怎么喜欢热闹的学生,其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从而提高了教学的整体效果。
四、实现评价的全面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教师需要不定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一般而言,教师都会把学生成绩当作唯一的评价标准,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受到家长的批评与责骂,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则容易骄傲自满,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当根据学生平时表现、学习成绩以及学习能力等进行综合性评价,实现评价的全面性,更多的是以表扬与鼓励为主,让家长感受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改变学生对英语以及英语教师的偏见与看法[4]。在实现评价全面性的情况下,学生开始对英语产生兴趣,从而提高其学习的信心与热情,最终使得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心理素质均得到全面提高。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师应当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心理素质教育理念,贯彻教书育人的根本理念。同时,教师应当多关心学生,给予其更多的关怀与鼓励,让学生能够有饱满的热情去学习与生活,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郝学峰.浅谈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素质教育的实施[j].软件:教学,(02):122.
[2]廖玉龙.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j].校园英语,(11):138.
[3]孙海燕.高中英语教师如何引领学生心理健康成长[j].散文百家:下,(02):243.
[4]罗华伟.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读写算:教师版,2015(32):253.
小学数学素质教育论文篇十一
[摘要]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增强和发展其主体性,使其逐步成长为社会生活的行为主体。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键还在教师。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不应仅仅面向那些分数高的学生。就小学应如何进行素质教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素质教育培养自强自立。
素质教育教师素质主导作用教育事业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只有端正教育思想,才能实施创造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才能切实保障青少年一代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素质教育“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我们必须把每个人都当做人才来培养。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不应仅仅面向那些分数高的学生。
一、应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1、认真搞好政治学习,树立高尚的师德。
认真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通过学习,培养、树立典型,领导干部带头上主课,带头遵纪守法,带头搞科研,带头创一流成绩,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树立高尚的师德。
2、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业务能力。
为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大搞创新研究,让教师首先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加强了各科骨干教师的培养,积极支持教师参与教育理论培训和学科素质教育研讨班,大力开展赛讲和优质课评选,这样教师整体素质才能有所提高。
二、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
1、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帮助学生增强和发展其主体性,使其逐步成长为社会生活的行为主体。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
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主导”正确、有力,学生的主体性才会得到充分的体现。那么,教师的主导怎么样才算正确、有力?一是真正把学生当做课堂教学的主体,明确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二是掌握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及教学方法论,明确发挥主导作用的主要渠道在于组织教学和启发学生思维。
2、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
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要使学生学习知识、学会学习,归根结底是学会思维。学会思维的第一步是要敢于并能够发现问题,然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推理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对此教师应在教学中予以引导和鼓励,提倡思维无“禁区”,提倡学生向教师“发难”,提倡不同意见的争论。有的教师习惯于教学参考书上的答案去框定学生思维空间,不让学生自由思考,或只给学生思维以极小限度的自由,学生思维的想象即使飞翔开了,也要千方百计把它拉回到唯一的解法和标准答案上。还有一些教师习惯于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来所谓的启发学生,并借以推进课堂教学过程,却不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机会和时间。教师教案上设计好一个一个的问题解决了,并不等于学生的问题解决了,让学生会的问题还不如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有利于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何况那些思考量很小的提问,那些让学生齐声回答“是”或“不是”,根本谈不上思维训练。
3、进行学法指导,教学生学会学习。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把自己当做知识的传播者,教学行为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其支配,于是,教学活动成为单纯的知识传授。从教师方面看,“应试教育”把这种知识传授型的教学推到了极致,各种为应付考试而采用的“招数”尽显其能,最终扭曲教育的目标。这样的教学,从根本上抹杀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究其原因,则是对教学的根本任务缺乏正确的理解。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挖掘学生学习潜能,不只着眼于当前的知识掌握和技能训练。
4、精简作业是减轻学生负担的保证。
作业要考虑多样化。既有口头作业,又有书面作业;既有只需要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的,又有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的;既有知识的记忆,运用,又有能力的训练,培养,做到了各种形式合理的组合。作业还要考虑针对性,要不要布置作业,该布置多少,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绝不搞一抄二背三默写的机械重复。作业还要考虑全面。我们还根据学生实际,分清层次,因人设题。即由全体学生作的基本题,综合题。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又有选作的开放题,供有能力的学生再提高训练。这样,既保证了优等生的吃饱问题,又解决了后等生的吃好问题。
三、学校应贯彻实行素质教育,把培养“自强、自立”学生作为目标。
学校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学校应顺应时代潮流和历史要求,改革教学思路和模式,切实推行素质教育。一方面,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增加音乐、美术、体育、课外劳动等课程,让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填鸭式教育为启发式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有一方面就是在考核标准上,要改变过去单纯的以成绩论英雄的做法,把体育、音乐、美术、课外实践活动等纳入考核,全面衡量一个学生。
四、家庭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同时承担起对孩子的人文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教育,父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学校的工作,父母应积极配合,如学校要组织学生春游,父母就应该配合;学校要组织学生军训,父母也要配合。再者,家庭要积极承担起孩子的人文教育。父母要教导孩子一些做人的道理,如做人要讲信用,要言必行,行必果;做人要有孝心,要孝敬长辈;帮人要关心兄弟姐妹,要学“孔融让梨”;做人要守规则讲文明,过马路要过人行横道,遇见师长要主动打招呼。
五、强化学习,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要把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作为问题共同研究,那是因为只有学习才是万能的,只有学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力。学校素质教育的目的,不在于成果的大小,而在于不断的追求,不断地努力,促成组织以及全体成员不断进步不断发展。因而,我们首要的问题就是要抓学习。通过学习解决思想认识问题。要做到积极进取,不懈怠不懒惰不被动,不唯利是图,讲奉献,通过学习更新观念。教育工作不可能急功近利,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要学会耐性,学会持之以恒。通过学习改进职业技术,教育者由于职业的特殊性,近些年来由于教育者的职业技术的落后和教育需求的增大,职业倦怠日趋严重,因而职业技术的改进已成为教育者急需解决的问题。此外,还有心理问题、能力问题、合作问题、沟通问题等等需要解决。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学习手段来逐一排除。从学习途径来看,首先是培训。要强行培训,强化培训,全面培训,全体培训。
总之,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键还在教师。衷心希望各位同仁明确教育方向,携手共进,为推进素质教育献身、献力、献计、献策,迎接我国教育事业新的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