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美篇篇一
虽然培训时间飞逝,但是我的感触颇丰,是我工作以来第一次形势浩大的学习,也是一次难忘的学习交流。使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内涵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各位领导和专家们的讲授,也为我将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使我明白教师这个职业的沉重份量,”教师”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职业,是可以站在讲台上去实现自己的人生值,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人民园丁,对我日后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意义。
无论什么职业,都需要职业道德。但是对于教师这个职业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作为一名教师。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眼中的榜样和标准。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在幼儿和小学阶段,教师的形象之高大甚至超过他们的父母。所以,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和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品德发展,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才能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要造就千千万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能力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好的老师,需要懂得教育。在新的时代,要时刻跟上时代的.步伐,要树立新的理念,做现代型、有思想的教师;要加强专业学习,做专业型、有学养的教师;要投身教育科研,做研究型、有灵气的老师;要重塑师生关系,做民主型、有魅力的教师。爱,要爱我们的事业、爱我们的学校、爱我们的学生。做一名幸福、快乐有成就的老师而拼搏!
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美篇篇二
暑假在校值班期间,我有幸拜读了吴非的《致青年教师》。《致青年教师》成书于吴非老师即将跟三尺讲台告别之际,他通过长谈在书中拉进与读者的距离,用通俗的手法将自己近三十载为人师之经验付诸笔端,跃然纸上,倾囊相授。希望给还在教学一线孜孜以求的“后浪”们照亮前行的路。
书中平实淡雅的文字,真实形象的案例,非常贴近我们现在的工作和生活,读后让我对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为我们青年教师打开了一扇通向真理的窗户。我边读边反思自己的教师心态、教育行为,真是受益匪浅!读完这些用心灵浇注的文字,仿佛和智者经历了彻夜的长谈,感受到了教育的另一个境界。书中吴非老师通过一个个典型的案例,用其平实的语言引领我感悟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第一辑为《做个有胸襟的教师》,在这一辑中,吴非老师写道:“教师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一位优秀教师的心境,就如同大海一样辽阔,如同长空一样高远。只有教师的心胸博大,那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学科,就有可能成为学生的乐园;他所教的学生,才会愉悦的开垦自己的心灵。”教师在教学中不光是扮演传授知识的角色,还要担负起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重任。特别是像我这样一个刚踏入教育行业不久的年轻班主任,面对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教师要拥有爱心、耐心,宽容对待,用宽广的胸襟对待学生以及身边的人,无形中透露着教师不凡的气度以及独特的人格魅力,这些将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影响着学生,学生也将心胸开阔起来,不自私,不与别人斤斤计较。
同时,吴非老师还指出有的教师心胸狭隘,总会把同行贬得一文不值:同行爱好读书,他马上就批评“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同行发表了几篇学科论文,他就说“评价教师还是要看课堂教学”;看到同行上课受到好评,他又会说“只能上课不搞科研是不行的”;而如果自己样样不如人,什么都比不了,他甚至又会说“没有生活情调又有什么意思“。这些话是有据可循的,走上社会,会看到有人不敢“冒尖”,有人故意藏拙,作为青年教师,我们对自己,对别人都尽可能的做到一片坦荡吧,为了学生,更是为了自己,让我们的心胸开阔起来吧!
第二辑中《教师不是演员》这一篇文章也让我感受颇深。很多青年教师免不了“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无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我想大抵是这样两种原因:一、青年教师自身教学能力不过硬,容易照搬乱套;二、学校公开课的要求过多。有过这样一种经历,实习学校的公开课必须要有小组合作,没有就不过关,不合格,若有人推门听课,得临时找个问题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应付检查。阅读吴非老师的这边文章后,我知道了教学上的“拿手好戏”常常是方法或是“技术”,而不是“戏”。优秀教师应该了解少年思维的共性,了解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善于和学生对话,从中找出合理的有价值的内容,而不是让学生看一场演出。
拜读通篇著作,让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后生受益良多,从书中我读出了吴老师对于未来教育的美好憧憬和希望。同时吴老师传授的宝贵经验也激励着我在教育的征途中披荆斩浪,乘风前行!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一如既往地以学生成长为己任,始终秉持素质教育发展理念、始终坚持走在教学创新的一线、始终保持乐学善教的初心!在基础教育事业中风雨前行,努力做汹涌澎湃的“后浪”,不负芳华亦无愧于身处这个伟大的时代!
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美篇篇三
教育生涯十余载,曾几何时清清醒醒有着明确的目标?曾多少次昏昏噩噩地在教育的苦累中徘徊?做一名有目标感的教师让我柳暗花明,如母亲温柔的手抚平了我心中青春年少时的狂躁。
在此,我理解的读书不只是狭义的书本知识,还应从无字句处读书,不断向他人学习,与他人交流。不久前,在一年级办公室里,我和几个同事谈起了孩子们的写话。当谈及小小的标点时,我说,我只是跟孩子们说了几个简单标点的用法和写法而已,而她们呢?却是对每个标点进行规范性的书写训练。当时,我那个惊讶啊,不亚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因为,从教以来,我压根儿都没觉得应该在一年级时就训练孩子们规范地书写标点,难怪孩子们乱写标点会让我头疼,这次,终于让我找到了病灶。我惊讶于她们的专业、细心、规范,也惭愧于自己的粗枝大叶、不够严谨、不善思索,同时,我又庆幸,能与同事及时地交流,及早发现自己的疏忽,发展自己,对孩子负责。忐忑不安之余我顿悟:平日里所谓的自然而然、水到渠成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说法,都是自己才疏学浅的托辞。因此,我认为教师应多读书、多学习、多社交、多旅游。从黄金屋中,从无字句处,感受各种人格的魅力,感受不同场景的气魄,实现小我的不断完善端庄、大气、涵养、养眼又养心!
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美篇篇四
这个月读了《做最棒的老师》一书,上面举了很多教育故事,对我的启发很大。这本书全方位地阐述了作为老师应有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课堂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把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与教育情感融为一体。
作为教师要注意教育的方法,当学生出现失误或对教师不尊重时,切忌简单,粗暴,冲动的“热处理”,而应控制自己的言行,用爱心去感化他们,使他们主动克服错误。这就需要向慈母一样将爱播进学生的心田。心理学还告诉我们:人际交往融洽、和谐是以真诚为前提的。“以心换心”以理解为桥梁。人与人之间便能得到思想感情的沟通。我们除了做好“严师”,“慈母”之外,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多接触,推心置腹的和学生交谈,成为学生的“挚友”。
总之,作为一名好教师必须以多种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做一名好老师,就应该做一个勤于思考的思想者、勇于创新的探索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育理想的追求者。作一名好老师,一定要“做有心人、做有益事、以宁静的心态脚踏实地的做事”;要有理想、有思想、有激情、很认真、多读书、会反思、有韧劲。我们应该不断实现专业自主,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使自己尽快成为高素质的教师,不仅是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工作有情趣,生活有品味,做人上境界。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老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作为一名老师,想要自我完善、不断提升,就需要不断反思。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只有在反思中总结出规律和经验,才能不断的改进、不断的发展;只有在反思中提炼出精华和真理,才能不断地修炼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教学反思是老师做的最多的也是最切实有效的反思活动。翻开杂志,打开网页,可以说每一个优秀的教师,成名的教师都有一个写教学反思的好习惯。可以说教学反思是一个优秀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它一方面让我们在教学中的正确的行为予以肯定,不断的`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使我们自己找出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相违背的做法,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改正、自我完善。教学反思使我们拒绝平庸,使我们的教学经验得以升华,使我们吐故纳新,每一天都是新的。
在实际过程中,我们写反思都是在查找教学的不足之处,总结经验教训,而在发现自己的优势,肯定一节课的亮点上花的功夫相对少了一点。同时,我们在反思时,往往写的都是教学反思,而忽略了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的反思。所以,对于平日里与学生接触时的一言一行,我们都要认真地、耐心地反思,从中找到某种教育规律。再者,我们进行教学反思往往仅仅满足于获得教学经验,而没有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所以,虽然做了好多年教师,偶尔也进行过教学反思,但创新方面是少之又少。
读着书中的故事,我不由联想到了自我,如果我遇到了类似的状况,我会如故事中老师一样对待如此的学生吗?当意外发生时,当学生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底线,我会如何呢?我会和故事中的老师一样一笑了之,灵活的对付,还是会大发雷霆,以自我的威严压载学生个性的闪现?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经在慢慢转变我自我,慢慢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最为可亲的朋友。
读过此书,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节:不要放下任何一个孩子。
其中讲到“优秀的老师,让差生变好,让好生更优秀。学生失败的同时,我们也失败了。”反省自我,我所教的班里差生较多,每次上课他们都会思想开小差,跟不上进度,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我的眼中钉,肉中刺,轻者无视他们的存在,重者惩罚他们,此刻想来感到很惭愧,每个人都有自我的一技之长,都有自我的分工,自我的生存方式,何必强求十指一样长呢?我们作为教师,不是只培养参天大树,而是让每朵小花都开得灿烂。他爱音乐,就让他成为一名音乐家;他爱美术,就让他成为一名小画家。那样,我们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美篇篇五
暑假期间,学校给老师们购买了很多书籍,我分到了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我就细细地读了这本书。书中平实淡雅的文字,真实形象的案例,非常贴近我们现在的工作和生活,读后让我对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致青年教师》全书共分六辑,分别是“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共计85篇文章。读完这些用心灵浇注的文字,仿佛和智者经历了彻夜的长谈,感受到了教育的另一个境界。
吴非老师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动笔,发现了很同行在教育中的问题并写了下来。给我深的感触是他在“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一文中说: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师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师之心境,如海洋一般辽阔,如长空一般高远。教师心胸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学科,就有可能成为乐园;他的学生,才会开垦自己心灵,建造精神家园。人生中能遇上胸襟辽阔的教师,学生自然“大气”,自然能顶天立地。
他在“我们是来欣赏同行的”一文里也说:我们是来欣赏别人的,并不是来比武的,所以就能更多地看到人家的长处。他也说,所谓“公开课”,本来也不过是大家在一起切磋切磋教学艺术,交流心得体会,何心非得比出个高低?我是来欣赏别人的,我是来参观的,有什么必要评头论足,说三道四?他举的案例最使人印象深刻,曾有著名教授荣退,系里安排上一节课,有纪念的意味。70多岁的教授精心地准备了两个月,隆重地上了最后一课,的确绝伦逸群,无奈教授耗尽心力,上完课已无法走下讲台,其后大病一场。请记住,我们是在上一节课,这节课课是向学生讲授的,这是我们的日常工作,而不是为了坐在后排听课的老师,而且,我们在这以后还有很多节课要上,不是非得在这节课上把一切美好的东西展示出来。
你是教师,你今天播下什么样的种子,明天就会开什么样的花,结什么样的果实。他说,教育是“慢”的事业,它的特征最像农业和林业,不能依赖“硬件设备”,不能强调资金投入,不能指望加班加点,不能靠使用生长激素。教师的人文素养比业务更重要。爱因斯坦说:“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做是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
教育是一份美丽的事业,朴实的工作态度和发自内心的话语,就像把一粒种子放在了孩子的心田,潜心耕耘,就会开出智慧之花。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可以想的更多。教育是理想者的事业,教育要培养理想。高贵与卑微的距离也许只有一步,这就是能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教育者的尊严。试着在心里装下学生的心,有些事,尽早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明确的态度,从小培养孩子尊重、敬重的意识。作为青年教师,要自觉维护教师的集体,推动这个集体,实现集体凝聚的力量。每时每刻的关注和努力,关注小事,从我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教育无小事","生活即教育",一位优秀的教师站在学生面前,无需讲话,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他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思想、气质和未来。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理解到,自己需要修炼的是比专业知识更重要的东西。吴非老师的文字,让我在平实的语调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和希望。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教育。我要做的还有很多,我也只有努力去做到更好!但愿我会做好!
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美篇篇六
最近读了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里面的很多观点是我赞同并且需要学习的:教育是为明天的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所以教师必须要有理想;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未来的社会超越今天的文明,这就是理想。教育本身就是美丽的事业,她呼唤人的`理性追求,她呼唤建立美丽的人格,她当然需要理想。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质应当是尽可能有效摆脱教师的过程。
我喜欢有理想的人、纯粹的人。其实读罢这本书,我的感触最深的就是老师给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很多,可能是老师不能想象到的或者是不察觉的。老师培养的是未来的人,在明确这一观点后,我们再来研究我们的教学。研究如果想培养未来的祖国的建设者们,我们需要从哪方面下手。
我认为首要需要解决的是老师的教育观。老师们需要不断地汲取知识、营养。多读书,读好书。老师只有不断地汲取知识,才能面对如今知识面如此广的学生。其次,我觉得老师需要做到的就是明确自己要培养的是什么样的学生。在授予孩子知识、培养孩子能力之前先要让孩子有一个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现在的00后们,都是父母眼中的小公主小阿哥,在家里是集“万千宠爱为一身”,但是,老师们需要明确,再怎么集大家的宠爱,他到了社会,还是要融入集体,融入社会,必须让孩子明确自己的道德观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其次才是课堂知识的吸收。
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美篇篇七
请别摘走那朵向您微笑的小花,她还要向别人问好、一棵大树,可以制造千万根火柴,一根火柴,可以毁掉千万棵大树,请让绿水长流,请让绿树常青等,这便是最近看的一本书《旅游心理学》中关于景区景点服务心理的一段阐述,这些在景区里本没有生命的文字标语,而被赋予人情后,既让游客感觉到人格受到了尊重,又能让其领会到景区景点的善意提醒,从而自觉遵守景区的管理,做文明游客。与此同时,这些人性化的新鲜标语构成了景区旅游文化建设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诚然,这就是心理学中细微服务在旅游服务各行业的运用及其所带来的连锁效应。
旅游心理学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是对旅游行为心理、旅游服务心理等进行研究的一门边缘学科。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开展对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工作,目前正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读了全国高职高专旅游专业规划教材《旅游心理学》之后,体会最深的就是旅游服务心理中一些彰显细节过程的实际操作问题,以前只听说旅游服务无小事,现在却深深地体会到小事做到细微处的困难。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认识及其在教学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感悟。
细微服务,是对传统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的扩展和深化,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1。要注意细节。细微末节往往被人忽视,也往往是容易出纰漏,使服务质量大打折扣。
2。要注意从小事做起。服务过程的大事大家也想到了,也都有人做,只有那些不起眼的小事人们不关注,不愿去做,或不想去做。
3。要亲历亲为不想当然。如在客房服务中,每个电器的开关要天天检查。不能认为这个灯昨天还亮,没坏,懒得动手,有时恰恰是这种想法会出现问题,引起客人的投诉。
求尊重的心理是马斯诺需求理论中的一个高层次的要求,也是旅游服务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平等与自由是人人所向往的。人们常说:客人是上帝,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感谢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习中最不好的。可见,尊重客人在旅游服务中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笑脸迎客,礼貌待客。让客人处处感到温馨,处处得到尊重,即使是景区里那些没有生命的文字标语,我们也要赋予人情,体现对人的尊重,游客既能感觉到人格受到了尊重,又能领会到你的善意提醒,自觉遵守景区的管理,做文明游客。
满足游客求尊重的心理,让他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去,同样也适用于教师的日常教学和与学生相处的每一件小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浓厚的师德、师爱。对所有学生都要一视同仁,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充分发掘出其闪光点将会对学生的心理和人生的态度产生重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在每一个细节问题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如课间情绪的低落、某次课上的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质量的不高、甚至是迟到的理由等这些细小的、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学生只有在这些小事上感受到老师对他的重视,其受尊重的心理才会得到满足,才会向教师敞开心扉,从而学会去如何尊重他人。
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美篇篇八
请别摘走那朵向您微笑的小花,她还要向他人问好、一棵大树,可以制造千万根火柴,一根火柴,可以毁掉千万棵大树,请让绿水长流,请让绿树常青等,这便是最近看的一本书《旅游心理学》中关于景区景点服务心理的一段论述,这些在景区里本没有生命的文字标语,而被赋予人情后,既让游客感觉到人格遭到了尊重,又能让其领会到景区景点的善意提示,从而自觉遵守景区的管理,做文明游客。与此同时,这些人性化的新鲜标语构成了景区旅游文化建设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诚然,这就是心理学中细微服务在旅游服务各行业的应用及其所带来的连锁效应。
旅游心理学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是对旅______为心理、旅游服务心理等进行研究的一门边沿学科。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展开对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工作,目前正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读了全国高职高专旅游专业规划教材《旅游心理学》以后,体会最深的就是旅游服务心理中一些彰显细节进程的实际操纵题目,之前只听说旅游服务无小事,现在却深深地体会到小事做到细微处的困难。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熟悉及其在教学工作进程中所产生的一些感悟。
一、细微服务的理念及其特点。
细微服务,是对传统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的扩大和深化,具有四个基本特点:
1.要留意细节。细微末节常常被人忽视,也常常是轻易出纰漏,使服务质量大打折扣。
2.要留意从小事做起。服务进程的大事大家也想到了,也都有人做,只有那些不起眼的小事人们不关注,不愿往做,或不想往做。
3.要亲历亲为不想固然。如在客房服务中,每一个电器的开关要每天检查。不能以为这个灯昨天还亮,没坏,懒得动手,有时恰正是这类想法会出现题目,引发客人的投诉。
4.以人性化服务为基础。中国有句老话: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人的性情是千差万别的,每一个人的喜好、需求都是不同的,现在的客人更喜欢符合自己个性的服务产品。有了个性化的需要,就应有相应的个性化的服务。细微服务正是个性化产品中所必须体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通过细微服务来满足客人个性化的需求,使其需求得到满足,心理得到尊重,从而才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对企业的虔诚之心,维持和扩大企业客源。
二、尊重是弄好旅游细微服务的重要基础,也是教师应具有的基本素质。
求尊重的心理是马______需求理论中的一个高层次的要求,也是旅游服务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同等与自由是人人所向往的。人们常说:客人是上帝,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感谢是美德中最微小的,忘恩负义是恶习中最不好的。可见,尊重客人在旅游服务中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笑脸迎客,礼貌待客。让客人处处感到温馨,处处得到尊重,即便是景区里那些没有生命的文字标语,我们也要赋予人情,体现对人的尊重,游客既能感觉到人格遭到了尊重,又能领会到你的善意提示,自觉遵守景区的管理,做文明游客。
满足游客求尊重的心理,让他们兴奋而来,满意而往,一样也适用于教师的平常教学和与学生相处的每件小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位学生,让学生时刻感遭到浓厚的师德、师爱。对所有学生都要等量齐观,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充分发掘出其闪光点将会对学生的心理和人生的态度产生重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在每个细节题目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尊重,如课间情绪的低落、某次课上的留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质量的不高、乃至是迟到的理由等这些细小的、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学生只有在这些小事上感遭到老师对他的重视,其受尊重的心理才会得到满足,才会向教师敞开心扉,从而学会往如何尊重他人。
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美篇篇九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无论是书中平实淡雅的文字,还是贴合真实的典型案例,非常贴近我们现在的工作和生活,读后让我对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为我们青年教师打开了一扇通向真理的窗户。我边读边反思自己的教师心态、教育行为,真是受益匪浅!读完这些用心灵浇注的文字,仿佛和智者经历了彻夜的长谈,感受到了教育的另一个境界。这也跟我们学校提倡的做全情教师紧密相连,书中用其平实的语言引领我,让我感悟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全情教师。
令我感悟很深的是第一章中的“做个有胸襟的教师”。只有教师胸襟辽阔,她的学生才会大气,才能顶天立地。吴老师启发我们为了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心胸开阔起来。因为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教师胸怀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的确,现今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教会学生学会坦荡,心胸博大是最好的抵抗压力、调整自己的不可替代的方法。可见,让我们都做一个有胸襟的大气老师,去影响我们的学生,对整个社会都是有着重要影响的!
还有在第三章中的“等一会儿,让他把话说完”和“作业评价未必要用统一标准”的内容也是让我感悟颇深。在教学中,我很容易“急”,有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态,每上完一节课,都很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正确的完成的作业,但往往是事与愿违。现在想想,就连我自己对任何事情也会有自己的思考,甚至需要一个更漫长的过程,更何况是学生呢?因此,好的教育除了智慧,还在于有耐心。作为教育者,要有种树人的耐心,在平静中等待。同时,在坚持一碗水端平的教育原则下,我们还应个别对待。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亮点,不要以某一标准去评价,断定一个人的`成败,这样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我们要以同样的眼光对待每个学生。
对于青年教师,“青年”说明还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去思考,去理解,去实践;“教师”说明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说明要努力超越,以至拥有精湛的传授技巧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应该负责,对自己的工作能做到全情投入——无论是对学生的教育,还是自己的专业发展。而且每时每刻都要意识到这一点:自己教育教学业务的锤炼,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更是自己生命价值的展现。吴非老师的文字,让我在平实的语调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和希望。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教育。我要做的还有很多,我也将全情投入,努力去做到更好!
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美篇篇十
在近期我读了《细节决定成败》、《互动式教学法——诊所式法律教育》两本书,感受颇多。
诊所式法律教育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大学法学院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法学教育模式。目前在我国已有十余所普通高等学院的法律院、系引入了诊所课程,通过近五年的学习、实践,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社会效果,使学生们受益非浅。诊所法律课程已成为国内法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有越来越多的院、系着手申请开设诊所课程。但诊所式法律教育在高职法律教育中仍是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鲜有问津。高职教育的突出特征是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和诊所式法律教育“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法律执业能力”是不谋而合的。
一、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突出特征。
诊所式法律教育(clinicallegaleducation),顾名思义是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进行临床实习培养医生的形式,使学生在“法律诊所”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为需要帮助的委托人提供咨询,“诊断”他们的法律问题,开出解决问题的“处方”,并亲自提供法律服务,从而缩小学院知识与职业技能的距离,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1、以学生为本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诊所课堂上,教师摒弃了传统的“主导者”地位,不再是“填鸭式”的理论灌输者,而是以课堂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学生成为谈话、阐述自己观点的主角。在诊所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朋友关系,大家共同为一个目标而努力:使学生由一个被动的理论接受者转变成一个主动的、具有较高职业技能的办案者。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代理案件遇到的实际问题来展开教学。因为有较强的针对性,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参与热情。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经常说的话是:“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认为应当如何如何”以及“我保留我的看法”等等,课堂上不再有统一、标准的答案,这些都表明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角意识。教师通过角色模拟、互动式、合作式、反馈式、游戏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手段的灵活运用,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准律师”身份,主动投身到职业技能的培训中去。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中真正实现了“从实践中学习”的教育特色。
2、学生以“准律师”的身份代理真实的案件。法律诊所是诊所式法律教育课程的教学场所。根据服务对象、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的不同建立起各种类型的诊所。在诊所中,学生以“准律师”的身份直接代理委托人的案件。通过了解事实、收集证据,运用理论知识,全程参与整个案件的处理过程,学做一个律师应做的全部工作。在与现实的接触中,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法律知识、法律制度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应变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及法律思维能力。在诊所教师的指导下,从最简单的接人待物、提供咨询开始学习。比如,诊所学生如何会见当事人?如何培养会见的技巧?在与当事人的第一次会见,是采用开放式、引导式的提问,还是封闭式的提问?如果是开放式的提问,可以采用“谈谈事情的经过”、“谈一下你目前的困难”等问题;如果是引导式的提问,可以采用“你有实际的损失吗?“除此之外,还有别的损失吗?”等问题。如果是封闭式的提问,可以采用“有没有签订协议”“当时有谁在场”等问题。学生通过不断实践,会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并掌握这几种会见的技巧。
在诊所中,学生们一起交流办案心得,切磋办案技能、讨论解决案件中的各种疑难问题,掌握律师执业所需要的各种方法与技能。这些技能在传统法律教育模式下,即使是在模拟法庭或案例分析这样的课程上,也是很难得到有效训练的。因为在这些课程上,案例的选取都是为了配合课堂教学的,事实与证据都被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会有突发事件或意外情况,无法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律师角色,才能充分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二、目前高职法律专业学生的就业导向,迫切需要调整原有的教学模式。
随着国家对法律从业人员要求的改变,目前高职学院的法律专业学生面临非常大的就业压力:司法考试“门槛”的提高,大专学生没有了考试资格;公、检、法机关更多是名牌高校毕业生的“天下”;企业需要的是多年从事法律工作,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为了增强高职法律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上的竞争力,我们应对高职法律专业毕业生的定位有个重新的认识,作一个较低的调整:把我们的培养目标定位在主要是在法院从事书记员工作、在社区从事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在律师事务所从事律师助理、文秘内勤等。在这种形势下,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课程设计做出相应的调整,引入全新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法律职业教育已成当务之急。
从事书记员、基层法律服务、律师助理等工作不需要学生具有很高深的专业理论知识,但应基本具备法律职业者应当具备的技巧、能力和素质,熟练掌握运用法律的能力,如调查、会见、谈判、书写、辩论、速录等能力。这种能力是难以在课堂上通过讲授得到的,必须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而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则弥补了这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不足。当然,诊所式法律教育的适用还应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不能全盘引入、生搬硬套。
三、诊所式法律教育对高职法律教育实践环节的借鉴意义。
1、教师方面。法律诊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不需要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学生在法律诊所中,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运用法律,在运用中巩固法律知识。那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深度应该与学生日后所要从事的工作相适宜,以“必须、够用”为准。对教师而言,不是降低了教学水平,而是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在有限的课时里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以胜任诊所的教学任务。
高职教师自身的职业能力是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的高职院校大多由一般普通专科、成人院校转制而来的,教师习惯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理论教学而不注重实践环节。就笔者周围,法律教师只有极少数从事兼职律师工作,实践能力严重不足。在法学教育中借鉴诊所课程的某些教学方式,将促进法律教师改变观念,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实践环节上,积极参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比如,在目前还不具备诊所式教育的条件下,可以采用模拟角色训练的方法。在模拟角色训练学生并不接触真实的客户案件。他们在课堂上虚拟的场景中分别扮演律师、证人、对方律师、政府官员或法官等,就案件中的某个问题进行谈判、辩论、调解或审理。学生在有系统的模拟教学计划的实践中,学会如何从扮演角色中学习,即从角色的准备、体验、与对手的冲突、角色的转换、以及角色反思中进行学习。除了在亲自体验中锻炼了专门的法律技能,学生们还能通过这种训练,成为一个更好的、更自觉的、更成熟的学习者。在这其中,指导教师设计各种模拟练习,如客户访谈、客户咨询、调解和法庭辩护角色的扮演。帮助学生准备角色,评价学生的表现,指出学生的问题,从而帮助学生从其担任的角色中学习。由于指导教师完全控制场景,可以为最理想的教育目的来设计学生的活动。
2、学校方面。诊所式法律教育在我国十余所普通高等院校的引入,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高职院校也应结合自身特点,积极投身到法学教育的改革中去,借鉴诊所式法律教育的特色,完善学生培养的实践环节。
(1)课程设置方面。根据高职法律学生特定的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以职业能力训练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进行课程设置。高职院校一般都是三年的学制,课程结构更应紧凑、合理。理论课程以满足实际需要为准,可开可不开的课程就不开,不要因人设课。应着重强调实践性教学部分,加大技能训练课时(诊所课程)比例,突出高职教育特色,使学生上岗即能熟练操作。
(2)师资力量方面。针对现有师资力量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可以加大社会力量办学部分。通过聘请资深法学专家、有经验的法官、律师作为客座教授,担任一定的诊所教学任务,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社会,提高法律职业技能,为将来从事法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对现有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扶持,减轻教学压力,提供培训、进修机会,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胜任诊所教师的水平。
(3)法律诊所建设方面。法律诊所就是学生的实训基地,是实现高职法律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根据学生的就业导向,诊所类型应以社区法律诊所为宜。通过学生深入社区、街道讲授法律知识、运用法律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运用法律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律师职业道德。一个诊所的建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人员、设备配备,地点的选择、经费支持等等,这些实际工作都需要学校的大力协助、扶持。
诊所式法律教育代表着法学教育改革与创新发展的方向,对学生、对学校、对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在普通高等院校的成功经验对于高职院校也有许多借鉴意义,必将加速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步伐,发挥更大的作用。
通过此次读书活动,对自身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都有很大帮助,希望对今后的教学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
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美篇篇十一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学生对一个老师的感情,直接影响着这名学生对这位老师所教学科的情绪。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一位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同样,也可能因为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作为一名教师,当你的学生喜欢你,喜欢上你的课,喜欢听你的话,那么你的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所以要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首先必须让他们喜欢你。下面就围绕着这个主题来谈谈我的感受。
一、和学生一起玩,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教师都知道,只有走近学生,甚至走进学生,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在课间十分钟,我会站地一旁会心地观看学生玩的一些小游戏,接受学生的邀请和他们一起玩闹;在学生欢度“六一”的节日里,我会和学生一起投入地拍手唱快乐歌;在运动会上,我会跑上跑下地大声指挥,并且和学生一道声嘶力竭地为队员呐喊加油。只要教师能经常参与学生的活动,成为学生中的一分子,学生没有理由不接纳你,你的情感投资没有理由得不到回报。但当你和学生打成一片时,你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自己毕竟是他们的老师。注意观察学生的言行中有无对老师的过分接近,如果有,应马上进行处理,不能使学生觉得你这个老师不凶,是他们的朋友,而忘了是他们的`老师。
二、学会鼓励学生,建立学生自信心。
人性的弱点中曾说:没有人不喜欢听恭维的话的,学生也是如此。在课上,我尽量精讲多练,让更多的学生有参与到课堂活动的机会。例如:在上《陶罐和铁罐》这一课时,我让同桌的学生根据文中陶罐和铁罐的对话,表演读,要求每一位同学都必须参与,当然,大部分学生自然没问题,但我们班有个性格比较内向,学习成绩差,自信不足的学生,不愿意和他的同桌一起表演,我发现后,鼓励了他,他虽然演得不好,但是我还是给了他鼓励和表扬,让他参与了课堂活动,融入了这个课堂。步伐虽然小,但毕竟是迈出去了。
三、批评学生要有“度”,尊重学生。
有的老师喜欢一上课就批评某些学生的作业如何如何。因为你的批评,会给学生绷紧神经,屏住呼吸,好长时间不能放松,只会麻木地坐在那里听你讲课;轻松上课的心情没了,思维的闸门也关住了。课中更不能随意批评学生。有的老师喜欢抓住课堂违纪典型不放,一批评起来没完没了,甚至让“肇事者”站在座位上,或站在教室的后面,或赶出教室外听课,甚至动手拉扯。本来好好一堂课,就这么被搅乱了。对此,教师心中不悦,学生怨气多多。而我遇到课堂偶发事件,总会采取“冷处理”的办法暂时化解一个眼神,走下讲台接近“肇事者”,点一下“肇事者”的名字等都是使教学得以正常进行的有效举措。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偶发事件,一般也是以稳定为上,等到下课后再作处理。因为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不喜欢老师在课堂上无休止地批评个别学生,而让其他同学无辜地“陪批”。要想学生喜欢你的课,最好不要在上课之前批评学生。
总而言之,学生喜欢你的课,他会盼望你的课,把听你讲课当做一件快乐的事。相信只要我们多探索、勤实践、善总结、好学习,就会有好的办法,这样离优秀的教师就更近了一点点,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美篇篇十二
暑假里,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尹坚勤编著的《听那成长的拔节声》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本书记载了一名年轻的幼儿园新教师成长为幼教领域研究者的过程。一个个生动的教研案例使我产生相同的感悟,让我和作者一起见证了春、夏、秋、冬的变化和魅力。
在学习者成长为策划者、研究者的过程中,我聆听到了一名教师和一个团队成长的拔节声,领悟到了园本培训对一位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成长取决于内因,外因只是一种帮助。如何使这种外在的帮助起到最大化的作用呢?书中介绍了好多优秀的、创新型的、贴近教师的实践和发展需要的园本研训案例。
例如:情景表演“招聘会引发的职业思考”,先以5位老师扮演各类应聘者就“幼儿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工资待遇”等进行阐述,再以“采访现场老师”的形式让教师们各抒己见,最后以“我们需要怎样的幼儿教师”为总结。这样的培训意义深刻,耐人寻味。
又如:观摩式园本研训“关注教学细节”,先由情景表演和三句半表演导入,再让每个老师各抒己见,最后在演唱创编歌曲、朗读宣传语中将此次培训的主题加以升华。这样的培训形式生动,充分调动每位老师参与的积极性。
再如:体验式园本研训“关注教学活动设计要素”,老师们在熟悉绘画本内容后以年龄不同来分组进行讨论,讨论后用歌曲、绘故事表演等形式来挖掘教材中有意义的价值,最后在网络上进行交流、提升。
这样的培训创意十足,让老师们合作着对同一主题进行纵深交流、系统思考……像这类园本培训案例书中还有很多很多,每一例都能够拓展我们的教研思路,丰富我们的教研策略,提高我们的教研效率。
在这些不同主题的、不同层面、不同形式的教研案例中,我感受到了教研的轻松。这种轻松不是简单和肤浅,而是一种无形的氛围。
我想,只有老师们放松了心情,萌生了愉悦之情,才能睿智地进行思考、积极地参与互动,以更热情、更专业的状态投入到教研活动中去,从而享受到那拔节成长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