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最新高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模板13篇)

最新高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模板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8 21:45:09
最新高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模板13篇)
时间:2023-12-08 21:45:09     小编:雁落霞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篇一

乙酸既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羧酸类物质的代表物,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从知识内涵和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上看,乙酸既是醇、酚、醛知识的巩固、延续和发展,又是学好酯(油脂)类化合物的基础。故本节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乙酸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特别是酯化反应的特点和过程分析即对酯化反应演示实验的观察和有关问题及数据分析、推理又是性质教学中的重点。

我认为这节课的特点是:

(1)乙酸的酸性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

(2)为了突出酯化反应的过程分析和加深对酯化反应本质的理解,提出两种可能的脱水方式,给学生介绍同位素原子示踪法并运用多媒体配合讲解。通过酯化反应过程的分析、推理、研究、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的自然科学思维方法。

(3)增强了学生对实验过程及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的分析推断能力,达到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教学效果。

但这节课也有诸多不足,探究点的设计还值得推敲琢磨。首先,这堂课的重点应放在酯化反应上,对于酯化反应两种脱水方式的探究应大步走,在学生充分讨论后再给出“同位素原子示踪法”,由教师总结。对于酯化反应的实验,可以采用让学生分组做实验,比如:第一组用乙酸、乙醇加热,第二组用乙酸、乙醇、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加热,第三组用乙酸、乙醇、蒸馏水加热。通过这样三组实验的对比,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催化剂的重要性,并认识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优点。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地进行探究,必须大胆地进行问题的设计,而且将一堂课的重点突出来,不要小步走。要善于给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快乐学习,健康发展。

高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篇二

化学是一门涉及生活的重要学科,而高中化学教学则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阶段。在我的化学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学过程中的几个方面——课堂互动、知识引导、实践探究、差异化教学和教育情感。本文就这几个方面进行总结与探讨。

一、课堂互动。

课堂互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策略,也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的关键。在我的化学课堂中,我经常运用多种互动策略,如讨论、小组合作、实验演示等,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最好的效果是当学生们不再把我视作只是传授知识的老师,而是视作能引导他们自主思考的导师。这样的互动不仅使学生学的更开心,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知识引导。

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理解知识结构是学生掌握化学知识的关键所在。在我的教学中,即使是最基础的知识点,我也独具匠心地进行引导。我善于发掘问题的本质、挖掘知识点的逻辑,用生动而形象的比喻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样,我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使学生对化学的认识更加深刻、全面。

三、实践探究。

化学是一门注重实验的科学学科,而实验探究不仅是化学知识的透彻理解,更是学生培养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的核心。在我的化学课堂中,我采用了很多富有创意的实验,例如化学发光、纸卷化学、颜色变化等。通过探究实验现象,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化学本质。同时,我也经常把实验化学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到化学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差异化教学。

差异化教学是根据学生成长程度,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我的化学课堂中,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特点,把知识体系划分为基础知识和拓展知识两个层面。针对不同的层次和程度,我开展个性化辅导,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知识,并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积累经验,提高学习效率。

五、教育情感。

高中化学是一门知识性、技能性、德性的科学学科,教育情感也是有效教育的重要因素。在我的化学课堂中,我努力让学生体验化学产生美感、启示和探索精神,以及追求真理的品质。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对工作的热爱、能够有好奇心、探究精神、这些都是孕育科学家的核心素质。

总之,高中化学教学涉及很多方面,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探索与实践。在我多年的教学中,我充分体会到,促进学生成长,需要教师不断地发掘自己的教育思想,不断探索不同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我会持续进步来不断地改进我自己的教学方法,满足我的学生的需求,为他们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所思。

高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篇三

第一段:导入及教学背景介绍(200字)。

高中化学教学是学生高中阶段学习中重要的一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为主要目标。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心得体会。本文将结合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和实践,介绍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期能够为广大化学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第二段: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性及可行方法(200字)。

化学是一门抽象、抽象的学科,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化学实验来增强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亲身参与,并亲眼见到实验现象和化学反应的奇妙。其次,可以通过化学的实际应用来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讲述化学在环保、医药等领域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价值和意义。最后,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化学竞赛和实验设计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思维,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第三段: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200字)。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首先,教师可以进行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通过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让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实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第四段:注重实践环节的重要性(300字)。

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教师应该注重实践环节的开展。首先,教师应该增加实验环节的时间和频次,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和观察力。其次,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最后,教师应该注重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讨论,让学生对实验现象和实验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通过实践环节的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实验精神。

第五段:多元化评价方式(200字)。

高中化学教学的评价不应仅仅依靠笔试,还应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察。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报告、实验操作记录、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综合性的实验考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挥综合素养,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从而更好地指导和帮助学生。

总结: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注重实践环节的开展,以及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也能够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我相信,只有不断总结和实践,才能够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对化学感兴趣、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

高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篇四

高中化学知识体系存在这么一个特点:知识点多,规律多,特例也多,而且许多知识点是要学生记忆的。但是考题难度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适中的,这在往届高考理综科目的平均分上可以得到体现。所以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化学学科的特点可以总结成:“一学就会,一多就乱,一久就忘。”不少学生常常在学习过程中抱怨学习化学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得到应用,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帮助学生把握化学学科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我有以下心得: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新课导入,能够一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很快的进入到课堂学习的氛围中来,提高课堂效率。

导入的方式有好几种:从教学内容导入,从学生学习基础入手复习旧知识导入,或者根据学生情绪,结合教师自身特长等等。总之,导入的目的就是快速有效的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情绪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案例一:将学生情绪和教学内容相结合。

《氮肥的性质及应用》是下午第一节课,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为了使学生很快的进入课堂教学中来,老师可以提问一句:“刚才上课问好的声音很响亮,同学们应该是没人饿着肚子来上课的吧。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生活比过去丰富了很多,我们来看看过去世界上粮食产量的情况。”然后展示在全世界开始使用化肥前后,世界粮食产量的数据对比:18xx年未使用化肥每公顷耕地生产0。73吨粮食,1978年开始使用化肥每公顷耕地生产4。63吨粮食,如果不施化肥,中国只能养活2亿多人口,剩下11亿人就没饭吃。

(引导学生):“我们班上有51个同学,如果不使用化肥,可能只有9个同学有饭吃。”学生惊叹。

通过给出数据引导学生感受到化肥的生产和使用虽然好象离他们的生活很远,但是对人类的生存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同时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

市面上常见的几种化肥图片,介绍化肥的种类,引出氮肥,介绍工业合成氨生产工艺,并解释设计该工艺的科学家由于成功解决了合成氨过程中需要的高温高压,催化剂等条件,使化肥的大量生产成为可能,从而解决了粮食产量问题,并且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通过介绍化学家的事迹,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导入,学生对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同时,对化肥的性质,应用也产生了兴趣。为接下去的新课推进做好了铺垫。

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常有学生抱怨化学实验枯燥,单一,许多学生毕业后谈到对化学实验的印象总离不开实验室,离不开试管,酒精灯,每次做实验之前老师总要先宣读一遍注意事项,清点实验用品,事先给出实验操作步骤,然后学生进行验证,记录实验现象……一堂实验新课程强调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扮演的是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引领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发现,主动探究。这一点在教材编写中就可以看的出来,例如苏教版必修一中编写了许多学生探究实验,并将原来很多教师演示的部分,都改为让学生自主探究。与此同时,教师在探究实验的设计上也可以尝试做点改变,增强探究的趣味性以及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案例二:在讲解铵盐与碱共热产生氨气这个知识点时,教材中的实验是将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于试管中进行加热,通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检验氨气。

本节课将实验进行改进:取一张旧报纸,将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后,放在报纸中用手摩擦报纸加热,然后检验氨气。把原来在试管中用酒精灯进行加热的实验改变成用生活中随处可接触到的材料并进行摩擦加热,让学生改变对化学实验的固有印象:“化学实验很危险,动不动爆炸,一般都在实验室做,而且离不开试管,酒精灯。”通过一个简单的改进实验,让学生体会到实际上在平常的生活中,他们几乎每天都在接触化学变化,化学就在生活中,对于书本上的方程式,物质的性质,也就没那么难以记忆了。

许多学生来自城市,对农村生活缺乏了解,也不感兴趣,实际上在教材中许多知识点在农业,工业以及其他日常生活中都可以得到体现和应用。如何把这些知识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也是设计课堂教学时要考虑的一点。

案例三:在讲解铵盐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的知识点时,按照教材设计,是通过加热氯化铵检验氨气说明这一性质。此处不妨设计这样的问题:有一位农民在仓库里存放了一袋氮肥——碳酸氢铵(俗称碳铵),有一天他发现这袋化肥包装破损受潮了,就把它拿出去晒,结果发现没有人偷盗却少很多,你能从化学的角度替他找原因吗?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提出问题,然后提供相关的药品和用具,让学生利用已有条件,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探究,自己得出结论。

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将氯化铵和碱石灰混合摩擦加热,检验得到氨气,得出结论。在得出铵盐的这几个性质后,老师再提问:如果你是一名技术员,要指导农民使用化肥,你能列举出哪些化肥使用的注意事项?或者,拟出一张化肥的使用说明书?这样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到在课堂上学习的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得到发挥,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对象,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篇五

进入新课程已快一年,深切感受到新课程开设对我本人的冲击,现谈谈几点体会。

优点是:教材知识的呈现方式生动活泼,有多样性,注重能力和方法,重视联系生活生产实际。

问题是:课时紧,知识系统“散乱”,深广度难把握,实验探究难实施,许多原理概念过于简略,不利于学生预习自学。

感受冲击力很强,还不能完全适应。

大统一的课程结构已被打破,教材受到冲击,逼迫我们教师不得不树立新的教材观,稳定不变的教学内容体系被替换,使我们要重新构建对化学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单一的教学方式受到挑战,使我们要学习多样化的化学教学方式和策略。但对教材的不适应之处就是我们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之处,值得珍惜和利用。

1. 高中扩招,生源水平跨度特别大,部分学生根不上.

2. 现行各种教辅材料的习题(包括教材课后练习),大多数含有过高要求的内容,学生做起来很困难..

3. 为了使学生能做出一些习题,教师增加了一些额外的知识,也加重了学生负担.

(1)面对现实,注意教学定位

(2)转变观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上,教师首先必须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把课堂时间多留给学生,训练学生合理有序的思维方法,训练学生规范熟练的化学用语,训练学生简练准确的表述能力。给学生充分思考、活动和展示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形成能力。在新课的教授过程中可以使用“学案导学法”和“板块式问题组探究教学法”,学生通过看书、笔记可以自己掌握的,通过学案加以巩固落实,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

(3)慎用各种教辅材料.

现行各种教辅材料的习题,大多数含有过高要求的内容, 特别是不符合课程理念,不符合“课标”要求的,各课任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大胆取舍,不加重学生负担,不做无用功,甚至负功。

(4)夯实基础、狠抓落实,重视反馈,及时补漏

操作表述、现象分析,让学生写写,教师及时批改;或者实行周检测,时间不需要很长,题量不需要很大,教师全批全改,就是一种重要的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补漏。

高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篇六

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已有一年,在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们是否对自己以往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行为进行了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进行思考,对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回顾,运用教学标准要求不断检验自己,追求的是教学全过程的合理性。教学反思是学生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对于化学教师而言,进行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建立科学的、现代的教学理念,并将自己新的理念自觉转化为教学行动;有助于提高教师自我教育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有助于充分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对教学实践的判断、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进一步完善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有助于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试图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促进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学者型教师转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反思:

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是教学思想的改革。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现在仍有许多学校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教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甚至连一些化学实验现象都只是教师的口述,而不给他们亲自动手或观看演示实验的机会。这就导致我国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为什么”、也不知道要问“为什么”的麻木习惯。《纲要》中明确提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在新课程付诸实施中,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要新,决不能守旧。

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抛弃原先那种“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怪圈。实验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化学教师应想方设法多做演示实验,改进实验,有条件的话让学生自己多做实验。在现代化学教学中,学生喜爱的教学手段是多媒体cai动画、录像和化学实验,我们可选择教材中的一些典型章节,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录像教学。有很多教师未曾使用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他们觉得制作课件比较麻烦,在课后花的时间较多,其实有时我们使用多媒体,可以增加教学内容和教学信息,使抽象的化学问题简单化、使静态的理论动态化,从而化难为易。

例如,在讲到原子结构时可以用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小球分别代表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然后制成动画,模拟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通过闪烁的方式及叠加的手段,展现电子云的特征。在比较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这两个概念时,动画模拟甲烷和氯气如何断键,氯原子与碳原子形成新键;乙烯中碳碳双键断裂,两个氯原子分别接到两个碳原子上,通过动画形象直观地展示了两个不同的反应机理。特别是有机化学部分,有机化学反应多,内容琐碎,每次讲新课之前利用多媒体回顾上次所讲内容,温故而知新。借助于录像教学,既保证学生的安全,又保护环境,还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苯与液溴在铁粉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由于液溴取用过程中会有溴蒸汽挥发出来,可采用录像技术进行演示,同时对操作注意点进行局部放大,加上旁白介绍,使学生不仅能理解“为什么这样操作”,更能体验正确的操作,而且避免了液溴毒性的侵害。

1.化学实验的反思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教学未必要按部就班,例如在做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笔者见有教师作如下改进,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浓hcl和稀hcl,同时放进大小相同的zn粒,迅速塞好带玻璃管的橡皮塞(玻璃管上端系一塑料袋,袋内不留空气),2分钟后,盛有浓hcl的试管上的塑料袋可膨胀70~80ml,而盛稀hcl的试管上的塑料袋却膨胀不到10ml,经过改进,实验可见度大,对比性强,定量性好,需要说明的问题简单明了。关于“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一课中,碳酸钠和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使气球变大,这个实验因为气体的压强太小或因为气密性不好,因而很难看到明显的现象,也可进行如下改进,在两个量筒中加入等体积、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再滴入几滴洗涤剂,用等物质量的nahco3、na2co3加入量筒中,产生的co2使洗涤剂产生大量的泡沫,可以通过泡沫上升的快慢和高度来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和产生co2的量的多少。改进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创设探究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情趣。

2.作业布置的反思

当地学校大都以江苏教育版为新课程版本。预习作业有课本中的“活动与探究”、“问题解决”、“交流与讨论”;复习巩固作业有课本中的“练习与实践”,一专题下来可以做“本专题作业”,这些书本习题作为教材的一部分是我们学习的精华,要充分重视,教师还要详细讲解。有些学校精心选编试题,控制难度,提高练习的效率和准确性,课堂上使用的学案相当好,包括学习目标、已有知识、问题探究、课外习题等小模块。当然最配套的是教师自己精心设计的习题或试卷,题量不要太多,题目要精选,紧扣教材,切合学生实际,兼顾学生差距。

3.公开课的反思

经过教师的精心安排,公开课很“成功”,一节课表面上看来条理清楚、精彩圆满,师生配合默契、问答巧妙,学生似乎个个聪明机智,根本不需教师的启发诱导。公开课应该求真务实,多一点本色,少一些粉饰。化学公开课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正确把握学科特点,遵循教学规律,选择合适教法,才能实现优质高效的目标,扎扎实实地推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

教学反思要求教师保持敏感而好奇的心灵,要求教师经常地、反复地进行反思,要求教师选择多种教研方法进行反思。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笔者试做些初步探讨:

1.教学后记反思法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建议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教学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教师应依据教师职责和新课改的要求,坚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回顾与思考、反省与检点,并通过文字形式把它记录下来。对每堂课的整个过程回忆再现,思所得,发扬长处,发挥优势;思所失,汲取教训,弥补不足;思所疑,加深研究,解惑释疑;思所难,突破难点,化难为易;思创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一般思考容易淡忘,而能把实践经验积累下来,加深自己对教学典型事例的思考记忆,持之以恒,必能把经验“点”连成“线”,最后铺成“面”,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这是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

2.观摩公开课

通过观摩别人的公开课,分析别人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来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是教学反思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听名教师或专家讲课,观看优质课例,对照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比较,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制定自己新的发展点。特别是同事之间互相听课、不含有考核或权威指导成分,自由度较大,通过听课者对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写下详细、具体的听课记录,在课后与授课教师及时进行交流和分析,推动教学策略的改进,这在无形中会促进化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3.借鉴他人意见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应该通过与同事、同行交流,对教学设计的依据、基本教学过程、富有创意的素材或问题等进行交流,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4.案例研究法

“所谓案例,其实就是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发生的典型事析,是围绕事件而展开的故事,是对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在《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课堂教学中,笔者一开始做了“滴水生火”实验,这时学生十分惊奇,议论纷纷,水可以用来灭火,怎么生火?然后引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学习的金属钠”,学生很想知道钠是怎样的一种物质。接下来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掌握了钠与氧气、水、盐溶液的反应。再通过投影进行问题讨论:为什么钠保存在煤油中?钠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式存在?实验时为什么钠不能用手直接拿?“滴水生火”的原因是什么?如果钠燃烧起来,能用水扑灭吗?多余的钠能否放回原试剂瓶?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最后以学案上的习题巩固和拓展。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新课改的路程还很漫长,唯有经过实践、积累、反思、,我们才能在新课改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

高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篇七

12月9日,区教研室在四中举行了“区高一、高二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教研员和全区高一、高二化学教师参加了会议。

会上,四中高一年级边玉萍老师和高二年级姜志云老师给我们上了两节精彩的展示课。她们以高效的课堂设计,深厚的教学功底,精辟的教学语言,通过实验设计等手段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先进教学理念。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两节课均受到了与会者的好评。课后三中的李宗奇老师,七中的禚琨老师作了精彩的点评;教研员张老师给我们指出了目前构建高效课堂中还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特别是发在每位老师手中学生上课后的导学案,让我对课堂的高效和实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次的教研活动,让我感到收获颇大。下面是我对化学高效课堂的几点感悟:

新课程实施以来,新的教育理念引导着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教会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了我们大家共同面临的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课堂呢?我认为,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一是学生对三维学习目标的达成度要高。

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考。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用性。

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

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检测、反馈、补偿,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改变,只有将先进的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才会发生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才会发生变化,才会有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时空,才会有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会真正得以提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探究出适合学生的教与学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运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课堂知识讲授具有很好的补充性。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形成对化学概念原理的正确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有机化学基础中的实验,使学生直观地认识了不同有机物的重要性质,将枯燥的知识形象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乏味的课堂充满了活力。

没有准备的课堂是放任的,必定杂乱无章、效率低下。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一堂课的分分秒秒,课前的充分准备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准备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我们在备课时,要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找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化学知识和能力的储备状况,并据此确定教学方法。备课越充分、教案设计得越详细、越科学合理,课堂教学效率就会越高。

另外,我们还应明确课堂教学内容不一定非要按事先准备的内容按部就班讲完。备课再充分,意外的情况也可能在课堂上发生,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随机应变,适时指导。根据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乙醛的化学性质中,有的学生认为乙醛使溴水褪色为加成反应,而有些同学则认为该实验中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让学生带着疑问走出教室,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化学的激情。于是我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组装仪器、分析实验现象,解决了学生心中的疑难,加深了学生对有机反应类型的认识,使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学生是课程的主体,教师应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问题意识是学习和探索的原动力。只要创设的教学情境科学适宜,学生一定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也在创造着课程。教师、学生不能只做课程的执行者,应该做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学习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而非靠教师传授和学生记忆。因此在教学中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而不囿于教材,而是研究教材,开发课程,从学生实际出发,通过以探究活动为主的开放式教学注重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这是新课程的一大特色,围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实施活动探究栏目,在新教材实施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能力,让学习化学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活动。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方面,课堂教学要想高效,必须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动思考意识,在新课程教学中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不仅能回答“别人的问题”还要让学生离开了“别人的问题”这根拐杖,能自己走路独立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在教学中我们要用“细心”去挖掘教学资源尤其是课堂中随机生成性的教学资源,用“爱心”去呵护每一名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态度,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为教育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以上是我在这次教研活动中的几点认识,还有许多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课堂效率的提高始终贯穿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学习他人的经验以及自己认真地探索将引领我不断进步。

高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篇八

第一段:引言(约200字)。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讲座课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我参加了一场关于高中化学教学的讲座。在这次讲座中,我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发,学到了许多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技巧。接下来,我将分享我对这次讲座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深入理解化学概念(约200字)。

在讲座中,讲师强调了深入理解化学概念的重要性。他指出,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很多高级学科都依赖于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因此,作为化学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能力,而不只是死记硬背。他提供了许多案例和实例,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一些抽象的化学概念。这让我认识到,科学并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而是需要不断思考和理解的过程。

第三段: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约200字)。

除了深入理解化学概念,讲座还强调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老师为中心,学生只需要接受知识。然而,在当前信息爆炸的时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变得尤为重要。讲师鼓励我们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的问题引导,让学生自己动手思考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主动参与进来,还能够培养出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四段:培养实验操作技能(约200字)。

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是不可或缺的环节。然而,很多学生对于实验操作技巧掌握不够熟练,这对于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个人安全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讲座特别强调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讲师分享了一些实用的实验操作技巧,并提供了一些常见实验的注意事项。通过学习这些技巧和注意事项,我意识到在化学实验中,细节非常重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验操作训练,不仅能够增加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同时也能够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第五段:教学方法和素质的提高(约200字)。

最后,讲座还提到了教学方法和素质的提高。作为一名化学教师,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化学知识,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素质。他强调了通过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丰富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教学技巧,例如利用案例分析、拓展阅读等教学方法。他同时鼓励我们不断学习进取,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这让我明白到,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才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教育。

结尾(约200字)。

通过这次高中化学教学讲座,我深刻认识到了化学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对化学概念的深入理解,启发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同时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素质。相信通过这样的努力,我能够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高中化学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篇九

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基础科学,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化学教学既是为他们打开科学大门的一把钥匙,也是他们进一步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的桥梁。在我的多年教学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化学教学的重要性和特点。本文将从选材、教学方法、实验设计、学生评价和课后习题等几个方面,总结并分享我的教学心得体会。

首先,选材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化学知识广泛而深奥,因此在选材时要尽量将抽象的概念与学生日常生活相结合,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例如,在教授酸碱性知识时,我会以饮食健康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食物的酸碱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此外,我会精心挑选一些趣味性和实用性的例子,如肥皂的制作、洗涤剂的分类等,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其次,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注重启发式教学。传统的讲授和听讲模式往往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和对知识缺乏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量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发现。例如,在分子运动理论的讲解中,我会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和现象背后的原理,自主发现分子的运动规律。此外,我还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他们相互讨论、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意识。

再次,实验设计要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安全意识的加强。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既能够让学生对抽象的化学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然而,实验的安全性也是不能忽视的。因此,我在实验设计中注重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安全意识的加强。我会对实验步骤和实验条件进行详细解释,并引导学生识别和防范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此外,我还会充分利用虚拟实验平台,让学生通过电脑模拟实验,提前预习实验内容和操作步骤,以避免实验中出现错误和事故。

此外,学生评价要全面、客观和及时。学生评价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教师来说,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教学的意见是及时调整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我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和及时的评价。除了常规的考试和作业,我还会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和实验报告等方式,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我也会定期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最后,课后习题要有针对性,注重知识的应用和拓展。课后习题是化学教学中巩固知识和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过于机械的做习题对于学生来说是缺乏吸引力和挑战性的。因此,我注重课后习题的设计和选择。除了基础题目外,我会设计一些拓展题目和应用题目,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此外,我还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一些个性化的辅导和习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总之,高中化学教学是一项既有挑战性又有意义的工作。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我深刻认识到在化学教学中,选材、教学方法、实验设计、学生评价和课后习题等环节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只有在这些环节上,我们教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我相信,在不断的努力和改进中,我们的化学教学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高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篇十

众所周知,新课程改革既给高中化学教学带来了机遇,同时又给化学教学提出了挑战。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与以往有很大的区别。教师们积极投入其中,经过近一年的实践,发现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呢?在此作一探讨。

一、学生积极性不够,参与面不广。

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着实让学生耳目一新、热情高涨。但是,我们也发现,真正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只是少部分个性张扬、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还有部分学生始终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而且,这种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似乎越来越严重。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够积极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1、教学活动设计不连贯,组织不周密,缺乏吸引力。2、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于听教师的讲解,对其他同学的回答缺乏兴趣。没有认真倾听同学的观点,也无法对同学的观点进行评价与补充,学生自然无法真正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够明确,以致在一些活动中,学生不知道该做什么。对此,除了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学习习惯。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认真倾听,并教会学生如何倾听。比如:在倾听同学的发言时,通过及时记笔记和记关键词等快速、准确地把握同学的观点。教师要对每项活动及时进行评价,并要求学生对其他同学作出评价,给学生一定的任务和压力,这也是保证学生认真倾听的一种策略。

二、课堂浮躁表浅。

现在的课堂气氛的确要比过去活跃得多,各种活动层出不穷。然而,糟糕的作业与单元测验成绩却让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为什么学生的成绩不升反降?难道实施新课程真的会削弱学生的基础知识?走进课堂,仔细观察。结果发现,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活跃,但缺乏深入的思考,对问题的解决往往浮于表面,合作学习有形式无实质。

有些问题可能只是少数学生明白了,而教师却被表面的繁荣所迷惑,错误地估计了形势,以为全班多数学生都清楚了,于是急忙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我们化学教师要学会等待,在等待中适时引导、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避免表面热闹与“滑过”现象的发生。当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把握好等待的“度”,以避免教学时间的浪费。教师可以通过询问、观察学生的表情、测验等途径了解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是否可以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

三、力求实现观念转变。

观念是思想,观念是生命。教学的本质是催生新观念的过程,而不是传递现成知识技能的过程。任何年龄阶段、任何发展水平的任何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观念进入教学过程的,因此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倾听学生自己的观念,而同时教师的观念又是课堂生命力的源泉。如在讲授《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时,在某个班级上课时,我很自然地想到先给学生明确实验的步骤、注意事项等等,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规程进行实验,可谓目标明确、结构严谨、层次清晰,结果却发现课堂中师生交流严重受阻,课堂气氛沉闷死寂,就连几个平时喜欢化学课的学生也极少投入课堂讨论,只是机械地记录我提供的笔记。也许通过课堂的讲授,原来计划的教学目标是基本达到了,但通过这节课,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表自己看法的习惯,自主学习的态度却丧失了。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局面呢?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授课过程,发现了一个严重的不足:没能考虑学生的主体意识,一味强调知识的传授和落实。

四、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组织过程中,如果不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视学生的主体意识,将学生的情感置于教学设计之外,那么在我们的课堂上学生将成为知识的奴仆,只能“趴在地上”被动的接受,课堂将变成一言堂。布鲁纳说:“要使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好的办法,是使这个学科值得学习”,“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诸如等级或竞争等外来目标”。“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的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取知识的一切方法。”在这里实质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教学究竟是把现成的结论通过讲解放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去记取呢?还是通过引导、启发,让学生从已知的材料中概括出应有的原理、原则、规律来,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聪明才智呢?这是值得深思的。显然,布鲁纳提出发现法的本意是后者而不是前者。又例如在听另一位教师的课时:关于乙烯用什么方法收集?为什么?学生大部分都能回答用“排水法”,因为乙烯不溶于水。接着教师又补充了不能用排空气法的原因。我觉得后面的问题应该让学生自己完成,学生自己经历了分析的过程,以后再碰到这样的问题,他也能够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去分析,去创造。自此以后,我明确了通过“给予”永远只是给死的知识,而“引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关键在于怎么去引导。

经过一年多来的实践和摸索,我觉得要想完全的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主体地位,需要教师的耐心和爱心,不厌其烦,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毕竟我们所面临的个体参差不齐,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存在较大的差别,我们需要多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因地制宜,量体裁衣是教学达到最佳的基本保障,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课改的春风一定会温暖到每个孩子们心中。

高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篇十一

进入新课程已快一年,深切感受到新课程开设对我本人的冲击,现谈谈几点体会。

优点是:教材知识的呈现方式生动活泼,有多样性,注重能力和方法,重视联系生活生产实际。

问题是:课时紧,知识系统“散乱”,深广度难把握,实验探究难实施,许多原理概念过于简略,不利于学生预习自学。

感受冲击力很强,还不能完全适应。

大统一的课程结构已被打破,教材受到冲击,逼迫我们教师不得不树立新的教材观,稳定不变的教学内容体系被替换,使我们要重新构建对化学科学的认识和理解,单一的教学方式受到挑战,使我们要学习多样化的化学教学方式和策略。但对教材的不适应之处就是我们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之处,值得珍惜和利用。

1.高中扩招,生源水平跨度特别大,部分学生根不上.

2.现行各种教辅材料的习题(包括教材课后练习),大多数含有过高要求的内容,学生做起来很困难..

3.为了使学生能做出一些习题,教师增加了一些额外的知识,也加重了学生负担.

(1)面对现实,注意教学定位。

(2)转变观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上,教师首先必须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把课堂时间多留给学生,训练学生合理有序的思维方法,训练学生规范熟练的化学用语,训练学生简练准确的表述能力。给学生充分思考、活动和展示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形成能力。在新课的教授过程中可以使用“学案导学法”和“板块式问题组探究教学法”,学生通过看书、笔记可以自己掌握的,通过学案加以巩固落实,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

(3)慎用各种教辅材料.

现行各种教辅材料的习题,大多数含有过高要求的内容,特别是不符合课程理念,不符合“课标”要求的,各课任教师要根据学生情况,大胆取舍,不加重学生负担,不做无用功,甚至负功。

(4)夯实基础、狠抓落实,重视反馈,及时补漏。

高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篇十二

注重高一化学的起始复习是搞好初、高中接轨教学的必要前提。有必要在摸清学生底细的前提下,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复习方法,对学生存在的漏洞"对症下药地进行修补整理,通过对知识的再理解、再挖掘、再提高,使学生作好学高中化学的知识与心理准备。

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消化。教学活动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让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保证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性工作。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各个环节,研究学生掌握基本学习方法的训练途径,比如: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实验、做作业和复习小结等,针对每个环节的特点,加以指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方面的训练,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和约束性,要在“严”字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落实,使学生终身受益。

高中化学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同时还有相当数量可利用实物、图片、模型,通过观察培养和教给学生从大量感性认识中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加强直观性教学,不仅能给学生以启示,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使抽象要领具体化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既不搞面面俱到,处处设防,讲得过细过全,也不能盲目让学生泛泛做题,以做代讲,而应抓住关键,应用启发式,讲其当讲,练其当练。讲则是讲清概念、原理、公式的来龙去脉,使学生透过表面现象,抓住本质属性,弄清内在联系。练则是对概念、定律的巩固和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摩尔浓度一节,一是讲清定义、导出数学表达式;二是做好演示实验,获得感性认识,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三是引导启发学生掌握有关摩尔浓度计算的几种基本类型,精选习题,通过练习加深对摩尔浓度概念及有关的理解和掌握。

要使学生学好高中化学,不再于教师讲得多,学生做得多,重要一环是要引导学生抓住典型,总结归纳,这能使学生在点多、面广的化学学习中自己去获取和掌握知识。如通过一题多解或多题一法总结规律,把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步骤教给学生,使学生的思维逐渐发散开来,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高中化学教学不仅要做好初中到高中的顺利过渡,使学生跃过初中到高中这个知识台阶,而且要让学生尽快适应高中进度快、难度大的化学教学,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心,尽快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从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高中化学教学心得体会篇十三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高中化学教学也需不断改进和创新。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近期参加了一次高中化学教学讲座。通过这次讲座,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化学教学的重要性和特点,并且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得到了一些启发。下面,我将从讲座的背景介绍、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思路的转变、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实践效果的评价等五个方面,对该讲座进行总结和体会。

首先,我要介绍一下这次高中化学教学讲座的背景。讲座是由市教育局主办的,在市内某高中举行。来自全市各中学的化学教师参加了这次讲座。讲座的主题是“探讨高中化学教学的现状和发展方向”。通过这次讲座,我们可以相互学习和交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其次,我要谈一下我对这次讲座的教学目标的设定。在讲座开始前,主讲人明确指出,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培养高中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科学思维能力。化学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接下来,我要谈一下我对这次讲座的教学思路的转变。在讲座中,主讲人提到了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他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应该转变教学思路,从教师的角色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和指导者。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发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激情。

然后,我要谈一下我对这次讲座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在讲座中,主讲人提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工具,如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这些方法和工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我深受启发,决定在今后的教学中尝试运用这些方法。例如,在教学中我可以引入一些生活中的案例来解释化学原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最后,我要对这次讲座的实践效果进行评价。通过这次讲座,我对高中化学教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转变了教学思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我尝试运用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得到了提高,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升。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探索,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培养优秀的化学学子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这次高中化学教学讲座,我认识到了化学教学的重要性和特点,并且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得到了一些启发。我将转变教学思路,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并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我一定能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培养更优秀的化学学子。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