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2023年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心得体会(优秀9篇)

2023年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心得体会(优秀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2-01 16:57:12
2023年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心得体会(优秀9篇)
时间:2023-12-01 16:57:12     小编:ZS文王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心得体会篇一

为了进一步加大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促进农村青年人才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按照“人才兴村”战略的总体要求,我村采取入户调查、查看资料、座谈交流等方式,对我村多户农村青年劳动力资源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据调查推算,全村共有农村青年劳动力大约130口人,约占本村总人口总数的32%。全村未输出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10%,全村输出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22%,输出劳动力中男性占大多数。

1、文化素质整体不高,就业观念相对落后。

留守青年劳动力文化程度低,直接增加了培训提高难度。未输出青年劳动力中,多为妇女、不健全人,基本上都是维持家庭正常的运转,看护孩子的多,围着灶台转的多,多以种粮为主,只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对发展果品、养殖等产业的热情不高,投入太少,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产业发展上。同时,因文化程度和智力低,接受新事物和新技术的能力有限,参加培训多为被动应付,不能把心思和精力真正投入到学习技术上来,培训提高难度较大。

2、中青年劳动力转移明显,导致劳动力调配难度大。

留守青年劳动力调配难度大,直接影响了劳动力作用发挥。受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家庭为主的劳动单元模式影响,现阶段留守青年劳动力仍然多为单家独户作战,合作意识不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不愿意与人合作,或者出钱找人帮忙,从思想意识上还没有完全树立劳动力调配协作的理念。同时,受家族、邻里关系、个人喜好等因素影响,互帮互助也只是小范围内的,没有建立起灵活机动的服务队和互助组,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留守劳动力合理调配还需要进一步组织和引导。

3、农村留守青年劳动力的数量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之间产生矛盾。

留守青年劳动力季节性短缺,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要。近年来,我村果品、畜牧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随着果、畜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村留守青年劳动力的数量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凸显。特别是在种植、采摘等农忙时期,农村劳动力需求剧增,劳力短缺的问题显得十分突出。

4、留守青年劳动力缺乏系统培训,难以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求。目前,农村青年劳动力培训仍然是急需破解的难题。现在的培训内容和方式、方法还不能满足群众的实际生产、生活需要,培训次数少,方法不灵活,方式比较单一,培训效果差,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培训体系,仍然以举办培训班为主要形式,干部包园包户的机制还不够完善,挂牌指导和田间示范还不能很好地落实到位。这些因素导致劳动力培训提高速度慢、效果差,农民在产业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尚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求。

5、乡村就业岗位有限,直接制约青年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

从调查情况看,受农业季节性特点的影响,长期往返于城乡之间,农忙时在家种地,农闲时外出务工。这部分人渴望就近寻找增收门路,降低打工成本。但是,目前乡镇企业数量不够多,二、三产业发展的步伐不快,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容纳劳动力的能力还不够强,不能满足季节性务工人员的需要。

6、劳务输出质量不高,致使劳务经济对农村的贡献乏力。

根据调查情况看,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没有技术特长,劳务收入较低,除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外,剩余资金不多;一部分农村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后,长期生活在城市,所得收入全部消费在城市,对农村发展贡献不大,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后反哺农村、解决农村发展缓慢的问题。

三、

加快农村青年劳动力资源开发的思路对策全村农村青年劳动力资源开发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提高劳动力素质、满足农村产业发展劳力需求和促进富余劳动力有组织转移为目标,通过狠抓宣传教育、培训提高、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等措施的落实,全面提高劳动力资源开发整体水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劳动力保障。

1、切实转变工作方式,充分调动农村留守青年劳动力的生产积极性。

要把激活农村留守青年劳动力的创业热情作为工作的重点常抓不懈,积极引导他们主动地参与到产业开发和农村发展中来,充分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要牢固树立远景意识,逐乡镇、逐村组搞好发展规划,让农民最大限度地认识到本乡镇、本村组发展的远景和潜力,增强立足本地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多做说服教育、宣传引导、传授技术的工作,手把手地示范,面对面地讲解,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帮着群众办,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用经济手段调动农民的创业积极性。

2、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培训是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有效途径,必须立足全村产业发展需要和劳务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技能培训。一方面,对农村留守青年劳动力,要创新培训方式,按照年龄、接受能力和个人特长爱好,分批次开展培训,尽可能地把一整套技术分解开来进行培训传授,让农民循序渐进地掌握劳务技术和产业技能。对中青年劳动力要侧重于机械化耕作、果树修剪、拉技施肥、病虫害防治、畜禽防疫、农产品营销等技术要求较高的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劳动力技能素质,促使劳务输出由苦力型、体力型向智能型和科技型转变。要注重发挥劳务中介组织在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中的职能,形成订单培训、项目带动培训等多渠道、多元化的劳务培训格局。

3、优化劳动力配置组合,最大限度地发挥留守青年劳动力作用。

要以发展产业为导向,合理配置农村留守青年劳动力资源,发挥留守青年劳动力的最大效益。要在果、菜、畜等特色产业分布规划中,充分考虑区域劳动力资源特点和分布状况,争取在果园拉枝、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畜禽养殖、饲料购销、疫病防治、蔬菜栽培、农产品购销等各个环节为农村留守劳动力中各个年龄阶段、各种技能水平的农民提供就业岗位,使留守弱势劳动力就业不出乡。建立健全劳务服务队管理制度,加强劳务技能培训,全面提高服务水平,打造组织有序、技术精通、服务灵活、吃苦耐劳的服务队伍,为产业发展提供劳动力保障。

5、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全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回流。

二、三产业,尤其是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引导本地务果、种养大户向企业化经营转变,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立灵活的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对家庭劳力短缺致使长期闲置的土地适度予以调整,让愿意发展产业的人承包经营,特别要建立荒沟、荒山及其他集体土地储备制度,为落户乡村的企业提供适当的土地优惠,并在税收、财政补贴等方面予以照顾,吸引企业投资。要大力宣传创业成功人士回报家乡的先进事迹,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发展氛围。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心得体会篇二

1.小城镇。本文所指的小城镇主要是指建制镇,包括县城所在地的城关镇,不包括非建制的场镇或集镇。

2.乡镇企业。这里是指乡镇集体、村和村民小组、乡村联户和农户个人投资兴办的各种经济类型的生产经营活动单位,包括虽然领取的是农村个体工商营业执照,但雇工8人以上的企业。

3.农村剩余劳动力。这里指中国农村中不充分就业的劳动力。本文所指绵阳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用已经外显的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从业人员来代替,没有包括从事农业生产但利用不充分的隐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4.经济势差。这里是指居民现实或预期的收入差距。城乡势差是指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镇乡势差是指小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

(二)理论假设。

第一,城乡势差与镇乡势差的大小决定农村劳动力的流向。

第三,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机制缺陷的修复必须借助于大中城市的辐射或外资的刺激。

(一)理论分析。

在西方的人口流动理论中,刘易斯和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人口)流动的机制:农村劳动力“近乎无限供给”,且收入水平低,从而对劳动力产生巨大的外推力;城市预期收入较高,对劳动力产生强大的吸拉力。这两种力量形成的合力可产生出类似于河水流动所仰赖的“势差”,且势差越大,流速越快;没有势差或势差太小,就不能或很难流动。

在农村的外推力一定的情况下,小城镇要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有比城市更大的吸拉力,形成比城乡之间更大的镇乡势差;如若不然,就只能通过行政的力量,在城乡之间筑起一个制度屏障,人为地阻断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而把他们圈囿在小城镇。

势差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即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和预期收益。流动成本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其一是直接成本,即迁徙费用;其二是机会成本,即劳动力流出所放弃的其它收益。预期收益由两个因素决定:其一是就业概率,其二是预期工资水平。农村劳动力总是选择成本低、预期收益高的地方作为流入地。

很显然,农村劳动力流入当地小城镇的成本是最低廉的,不仅迁徙费用很低,甚至可能是零成本,而且可以照顾家庭,不耽误农活,机会成本也很低。所以,如果单纯从流动成本方面来看,农村劳动力流向当地小城镇是最经济的。但是,从收益方面来看,由于西部内陆地区的小城镇产业水平低,就业容量很有限,就业岗位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要求,就业概率很低,况且即使能够就业,其工资水平也明显低于大中城市。这样,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的差值即势差较小。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流入大中城市,不论是直接成本还是机会成本都可能较高,但大中城市的就业概率和工资水平高于小城镇,城乡势差较大。所以,农村劳动力在选择流入地时,较多地选择大中城市,而不是小城镇。

(二)绵阳市的实证分析。

绵阳市位于四川省府成都市东北110公里,幅员面积20249平方公里。根据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数据为1997年1月1日的时点数),绵阳市有建制镇122个,农村住户人口417.6万人,除县城所在地的建制镇外,其余115个建制镇,平均每镇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镇区平均人口299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77人。

绵阳市农村住户的从业人员共有298.7万人,他们的从业分布情况是:农业从业人员238.9万人,非农业从业人员59.8万人。在非农从业人员中,在城市从业的有31万人,在农村从业的有28.8万人。在农村的非农从业人员中,有15.3万人被非农乡镇企业所吸纳,其中,有6.8万人分布在建制镇的乡镇企业,有5.1万人分布在自然村的乡镇企业,有3.4万人分布在非建制的场镇或工矿区等的乡镇企业。

1.小城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状况。很多学者和决策者都认为,发展小城镇有利于乡镇企业集中,而乡镇企业基本上是以农村劳动力为吸纳对象的(米增渝、邹范鸣,2002),所以,只要小城镇发展起来了,农村剩余劳力就会被其吸纳。但是,只要我们分析一下乡镇企业的分布状况,就会发现,靠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小城镇是不乐观的。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全国乡镇企业仅有7%分布在建制镇(米增渝、邹范鸣,2002),其从业人员只占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20.8%(江涛,2001)。绵阳市的情况与全国其他省区不完全相同。绵阳市有乡镇企业3072个,其中,有1701个乡镇企业分布在自然村,占乡镇企业总数的55.4%;有1035个乡镇企业分布在小城镇,占乡镇企业总数的33.7%;有36个乡镇企业分布在大中城市,占乡镇企业总数的1.2%;有300个乡镇企业分布在集镇或工矿区,占乡镇企业总数的9.8%。从乡镇企业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看,绵阳市本地的乡镇企业只吸纳了15.3万人,占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25.5%。其中,小城镇的乡镇企业仅吸纳了6.8万人,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11.3%(占农村全部从业人员的2.27%);自然村、集镇和工矿区的乡镇企业吸纳了8.5万人,占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14.2%;绵阳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51.9%在大中城市就业。

小城镇是否能够通过集中分散于自然村落和小集镇的乡镇企业而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呢?笔者对绵阳市t镇j村的一个砖厂的调查表明,该砖厂不愿建在更不愿搬迁到镇区的原因主要是:

第一,镇区的土地占用费较高;

第二,镇区没有可供掘取的荒地作原料;

第三,镇区对污染控制较严格;

第四,镇区的工资成本较高;

第五,非正规制度的成本较高,人际关系复杂。笔者通过对绵阳市其它自然村的乡镇企业的调查还发现,它们不愿搬迁到小城镇的原因还涉及产权分割和归属、搬迁费用等问题。事实上,西部内陆地区分布在自然村和小集镇的乡镇企业,一般都有就地取材(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生产规模小、经营层次低、污染严重等特点,因而,这些乡镇企业最好的生存环境就是自然村和小集镇。如果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它们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j村的砖厂老板就说到,如果该厂建在镇区,仅土地占用费和治污费两项就会置该厂于死地。所以,要把它们集中到小城镇去,困难是非常大的。

2.镇乡势差和城乡势差分析。如果能够缩小城乡势差并扩大镇乡势差,则不仅可以把“盲目”流入大中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可以把分散在自然村和小集镇的剩余劳动力吸拉到小城镇上来。然而,根据绵阳市城调队提供的资料,从1980年至1998年,城乡势差不论从相对数还是绝对数看都在不断扩大。尽管镇乡势差也再扩大,但毕竟小于城乡势差,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流向仍然是大中城市。

如果以绵阳市1997年初小城镇乡镇企业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全部剩余劳动力的比重(11.3%)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小城镇的就业率,以在城市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全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比重(51.9%)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率,并以此分别近似地代表小城镇和城市的就业概率,则会发现转移到小城镇的预期收益(就业概率x工资水平)仅为421.72元(以人均收入代替工资水平计算)。这不仅大大低于转移到大中城市的预期收益2476.67元,而且低于农村的现实收入1824元。即使农村劳动力在小城镇就业的机会成本为零,即每年仍然可以获得农村人均纯收入,1997年转移到小城镇的总预期收益也只有2245.72元;而转移到城市的预期收益既高出农村现实收入652.7元,又高出零机会成本的转移到小城镇的预期收益230.95元。这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城市作为流入地,而不选择小城镇作为流入地。

笔者按距离绵阳市城区距离的远近,将小城镇分为3组:

第一组,20公里以内;

第二组,20公里至70公里之间;

第三组,70公里以外。然后,笔者分别在3组中随机抽出3个小城镇,采用农业普查资料并结合实地调查来分析其区位特征与吸纳劳动力的相关性。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如此之大的差异呢?

从全国来看,苏南、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的小城镇发展势头良好,不仅吸纳了大量当地和外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缩小了城乡差别,加快了二元社会的一元化进程。分析其成功的原因,人们不难发现,除原有基础较好、起步早、得到过政策扶持外,它们更得益于当地大中城市的辐射和外资的刺激。苏南和苏北小城镇发展的历程和现状正好说明这一点。苏南大中城市密集,大中城市通过对周边地区的投资、技术扩张和企业联营,发挥着巨大的辐射效应。苏南不仅受区域内城市的发展带动,而且受上海大工业的强劲辐射;而苏北大城市稀疏,城市的实力薄弱,辐射效应差,这是导致苏南和苏北小城镇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刘葆金等,2001)。西部内陆地区小城镇发展水平较低的原因,与苏北的情况有很多相似之处。

从绵阳市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小城镇建设仍然是政府行为,而非农民自下而上的愿望和自觉的行动。通常的做法是,在政府和地方部门的资助下,先搞好基础设施,再通过优惠的政策吸引农村人口到小城镇居住。这种在政府主导下的小城镇很难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基础十分薄弱,有镇无市的空壳现象比较普遍。2002年初,笔者对绵阳市区附近的3个小城镇进行了调查。w镇是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从外观上看,该镇高楼林立,街道整洁,设施配套;但进一步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楼房是人去楼空,铺面关闭,商业萧条。例如,镇区红极一时的乡镇企业——饲料厂和印刷厂正频临破产;原来有一定优势的农产品集贸市场虽然被修葺一新,但摊位闲置,门可罗雀,全然没有年关的繁华景象。据当地官员说,y镇是历史悠久的牲畜交易地。据说该镇每逢赶场时,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但笔者看到的牲畜交易地却是在陈旧的木板房之间的一条狭窄的街道,除街道两边屈指可数的店面外,几乎没有象样的乡镇企业。该镇区人口除政府、医院、学校的工作人员外,多为原来的场镇居民。近几年,该镇镇区几乎没有吸纳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以致于该镇至今没有一个居委会或街道办事处。t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1999年前要么到绵阳市区打工,早出晚归作钟摆式流动,要么远走他乡常年在外务工,要么留在本村在城乡之间搞贩运,很少流向镇区就业或定居。1999年以后,绵阳市区向外扩展,t镇镇区被划为经济试验区,这使该镇遇到了一次极好的发展机遇。笔者去该镇调查时看到了对比鲜明的两种景象:老场区冷冷清清,新场区一片繁忙。当该镇官员向笔者介绍情况时,从他的言谈话语中笔者可以感受到,他们对镇区的前景充满了信心。确实,我们没有理由不赞同该镇官员的憧憬,因为试验区建成以后,t镇镇区将与绵阳市区联为一片,届时,t镇将成为“城中镇”。当然,它也就不再具有一般小城镇的代表性了。

针对同样在距离绵阳市区20公里范围内的永兴镇和塘汛镇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笔者于2002年6月对两镇进行了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城市工业的辐射效应是小城镇发展和吸纳劳动力的关键,城市的辐射效应在点上的表现比在面上的表现更明显。也就是说,小城镇单靠城市的面上的辐射,其发展速度通常较慢;相反,如果城市大工业的触角直接伸向某一小城镇,该镇若能抓住机遇,则可能形成一个经济的生长点,从而会得到快速发展。永兴镇就是这样的例子。20世纪90年代初期,永兴镇的乡镇企业开始与市内几家大型国有企业联姻,生产配套产品。90年代中后期,该镇抓住在绵阳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长虹集团新区建设的机遇,使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直接为高新区内的企业(包括长虹集团)提供配套生产和服务,镇区的乡镇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吸纳了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1997年初,该镇有乡镇企业70个。其中,59个乡镇工业企业吸纳的从业人员占该镇全部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88.58%;分布在镇区的32个乡镇企业吸纳的从业人员占该镇这59个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65%。而塘讯镇在1999年以前则没有这样的机遇。1997年初,该镇有16个乡镇企业。其中,有乡镇工业企业14个,这14个企业吸纳的从业人员仅占该镇全部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38.4%;镇区仅有3个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仅74人。该镇有一个建筑类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1.1万人,占该镇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60.44%,但该企业并没有建在镇区,而是在绵阳市区,所以,它对镇区的发展和直接带动的作用不明显。

通过调查笔者还发现,很多学者所认可的小城镇第二产业的发展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吸纳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观点,在绵阳市小城镇的现实中很难得到验证。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城镇的规模较小,常住人口少,多数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是“离土不离乡”、早出晚归的农民,第三产业缺乏服务的对象,故其从业人员的比重很低。像永兴镇这样发展较好的小城镇,其乡镇企业中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也仅有79人,占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1.59%。

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西部内陆地区发展小城镇的辐射源——城市工业相对落后,辐射力较弱,因此,多数小城镇不能直接得到城市工业的带动,外资刺激的可能性则更小。所以,要修复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机制缺陷,尚需时日。

我们必须承认小城镇建设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在苏南和珠江三角洲等基础较好且有外力刺激的地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那里,小城镇不仅缩小了城乡差别,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而且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那里的成功经验是否适应已经边缘化了的西部内陆地区呢?对此笔者表示怀疑。

对于广大的西部内陆地区而言,由于大中城市的密度较小,实力相对较弱,而小城镇的数量多,并且很分散,能够直接得到大中城市辐射的小城镇毕竟是极少数,所以,绝大多数小城镇的非农产业(特别是工业)基础是非常薄弱的。正因为如此,缺乏产业支撑的小城镇自然不能很好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更难吸引农民去定居。

再则,随着我国户籍制度、人事制度和城市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城市流动的制度屏障正在逐渐消除,从而为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制度条件。同时,随着农民驱利避害的市场意识的增强,其流向的选择也更加理性。

然而,笔者的忧虑是,西部很多地方的政府自上而下硬性贯彻的小城镇建设,不仅没有很好地缩小城乡差别(只是缩小了城与镇的差别),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正在城乡之间人为地构筑一道屏障,这道人为的小城镇建设屏障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而且阻碍了资源的合理流动,甚至可能延缓西部内陆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所以,本文认为,西部内陆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必须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探索新的模式。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心得体会篇三

__位于__省__走廊最西端,地处__、青海、新疆三省(区)交汇处,18-45岁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女性3万余人。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女性富余劳动力逐年增多。同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在种好自家土地基础上,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已经逐渐成为农民的共识。为了引导更多的农村妇女安全稳妥的迈出家门闯市场,进一步做好农村富余女劳动力的输转工作,__妇联对全市农村女性劳动力输出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初步的思考。

20__年,全市外出务工劳动力24068人,其中农村女性7981人,占输出总数的33%。__妇联把输出的农村女性各方面情况放在全市大局中进行分析,以了解目前农村富余女性劳动力的输出概况。

从年龄来看,35岁以下的6380人,占80%左右;36-46岁的1601人,占20%左右。从文化程度来看,高中文化程度的980人,占10%左右,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6991人,占90%左右。从是否掌握技能来看,有技能的2474人,占31%,没有技能的5507人,占69%。从务工地域分布来看,乡外县内6543人,占82%,县外省内558人,占7%,全国其它地方879人,占11%。

从输转渠道看,有以下四种方式。一是通过政府部门组织转移;二是通过亲朋好友、家族介绍转移;三是通过用人企业招聘;四是自己外出自主择业。从输出人员从事的工种来看,多从事美容美发、餐饮服务、家政服务和一些工厂的简单劳动。目前,通过妇联系统输出的人员占了一定的比例。尤其是市妇联自20__年以来,每年都与北京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联合,输出培训农村未婚女青年,免费培训3个月以后,推荐到北京、上海等地从事美容美发、餐饮等工作,到目前已培训输出有技能人员200余人。

外出务工的妇女,不仅给家庭增加了收入,也增加了社会阅历,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了家庭地位。同时接受了更多的现代文明的熏陶,带回了先进的经营理念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了生活质量。同时,“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个个女性在外打工,不仅带动了一个家庭,同时也逐步影响了村镇的发展,进而加快了__经济建设的步伐,为农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一)、就地转移多。据统计,外出务工女性82%在乡外县内打工。究其原因,一是__乡镇距市区较近、交通方便,家庭方便照顾;二是__旅游业的发展,服务行业人员需求多,就业、务工、选择较为容易;三是特殊的地域特征。__农村与城区亲属关系较密、务工工资有保障、不存在拖欠,便于自身利益的维护。

(二)、年龄在35岁以下及文化程度初中以下人员多。外出务工女性多年龄轻、文化程度不高,有技能及专业等级的人员少。多从事简单劳动,报酬一般。

(一)、固有的男主外、女主内思想观念和小农意识的束缚。小农意识在__农村还很普遍。小富既安,温饱既满,怕担风险,缺乏创业意识和竞争意识,加之担心妇女外出的安全问题,致使女性劳动力输出存在一定困难。尤其是已婚农村女性,受家庭束缚较重,顾及家中老小、生活和子女教育等现实问题,输出难度大。

(二)、农村女性文化素质较低,可供选择的工种有限。在输出的农村富余女性劳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90%以上,高中文化程度仅占10%,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的不到5%,由于自身素质不高,文化程度低,没有其它专业技能,在工种选择上不好定位,只能从事一般服务和体力劳动,导致酬劳低,外出积极性不高。

(三)、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不高。目前,__有组织的输出劳动力、为企业和个人搭线牵桥的组织活动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但尚未形成完善的包括信息提供、就业咨询、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在内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还未健全劳动力市场,影响了农村外出务工妇女的积极性。

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宣传工具,采取举办外出技能培训等方式,营造浓厚的外出务工氛围。教育引导广大农村妇女转变观念,走出家门谋富路;二是大力宣传劳务输出典型,以点带面,扩大典型的辐射力。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举办外出务工女能人报告会等,发挥她们的示范带头作用,让农村妇女切身感受到劳动力转移的好处。引导她们开阔视野,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提高创业技能,打消顾虑,谋求自身的发展。三是大力开展“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四自”教育,提高妇女自我发展能力,增强她们的科技文化素质、群体意识和责任观念。

一是加强外出务工妇女的文明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训。加大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宣传力度,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必备的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文明服务、计划生育方面的知识及城市生活的常识,使她们懂得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谋求发展,增收致富;二是加强对妇女的科技文化素质教育。充分利用各类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对农村妇女开展有特色的、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活动。对就地务农妇女,要以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为重点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一批农村妇女科技骨干;对外出妇女,要进行多门类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输出妇女劳动力的技能素质和适应能力;三是加强法律知识教育,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针对进城务工人员的生产、生活需要,开展《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工伤保险条例》、《行政诉讼法》等与其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使她们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当前,__农民特别是农村妇女增收难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影响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实践证明,有效地加大农村劳动力输出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我市农村妇女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的一半,有效促进农村妇女转移,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级政府、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把劳动力输出当作一项重要产业来抓,为农村妇女转移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更好的保障,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__妇联也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配合党委、政府,推进农村妇女转移就业再上新台阶。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心得体会篇四

(一)调查情况。本次调查选取了具有一定区域代表性的xx县界头镇桥头村大地村民小组、界头村黄家窝村民小组为调查对象,其中,桥头村大地村民小组共有57户居民,264人,劳动力138人,有水田300亩左右,农作物种植以烤烟、水稻、油菜为主;每家都有外出到长三角、珠三角打工的人,占了总人口的40%左右;年收入4-5万元的占80%,4万元以下的占20%,其中最多的可达10万元(有2-3户),最低的3万元,经济发展状况可代表界头的中等水平,农户普遍重视子女教育。例如,王某,家庭人员共6人(初中以上1人,初中2人,初中以下2人,幼儿1人),劳动力4人,读书1人;共有水田9亩,主要种植水稻、烤烟、油菜;养猪出栏4头,鸡30只;每年外出打工4个月,主要从事泥工,每天收入100元,条件成熟时还是想外出务工;目前也想租别人的田地发展种植业,但附近无人出租。李某,家庭人员共6人,其中在外工作1人,劳动力4人(初中以上2人);有水田5亩,长期租种2.5亩,种烟季节租1.5亩,山地1亩种树,主要种植水稻、烤烟、油菜;养猪出栏1头,鸡10余只;每年收入4-5万元,目前想租田但是租不到。去年夫妻两人外出广东10个月从事电线加工工作,纯收入3万元,因妻子分娩回家。王某,家庭成员6人,初中以上文化2人,劳动力3人,有田地14亩,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烤烟,目前种烤烟的田已租给其他人(地租0.3万元),年收入2万元左右,两人外出打工年纯收入5万,田地已出租一半,自种一半;养猪19头,鸡30多只。

黄家窝村民小组共有25户,110人,劳动力75人,田地200亩,农作物种植以烤烟、水稻、油菜为主,外出打工50多人,年收入3-4万元;按户来计算年收入10万以上的有两户,4-5万的有15户,4万以下的有3-4户。例如,黄某,家庭成员4人,劳动力2人,有田地5亩,主要种植水稻、油菜、烤烟,目前种烤烟的田已租给其他人(地租0.3万元),年总收入4万多元左右,两人外出打工主从事建筑和餐饮,田地有流转的意向,但无人接手。该户认为在目前种田只能保证家庭的粮油需要,无法创造更多的现金收入;出租田地每亩可收入700元左右,租田来种每亩需500-600元,也想将土地流转来自己种,但由于对市场不了解不撑握,不敢偿试。

(二)劳动力结构。两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74人,共有劳动力213人,从年龄结构上来看30岁以上占60%左右,30岁以下的占40%左右;男性劳动力占54%左右,女性劳动力占46%左右;初中以上的占37%左右,初中以下的占63%左右。

(三)外出务工情况。两个村民小组共有155人外出打工,其中长期在外打工的有占66人,占43%左右,季节性外出打工的89人,占57%左右;长期外出务工主要是到长三角和珠三角,从事电器生产、鞋类生产和在县内和xx市内从事建筑、餐饮、其他服务业;季节性外出务工主要是在县内和xx市内从事建筑、伐木、运输等行业;长期在外务工人员收入可达每年4万元左右,季节性外出务工收入可达每年3万元左右,最高的务工收入可达每年10万元左右。

二、劳动力现状特点分析。

从调研结果来看两个村民小组劳动力及劳动力务工情况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是外出务工人员在逐年增多。两个村民小组外出务工人员有155人,占总人口的41.4%,占劳动力总数的72.8%,较前几年所占比例分别增加了20个和30个百分点。

二是外出务工地点有明显变化。在前几年外出务工绝大部分还局限于县内和周边的一地区,外出到长三角和珠三角务工的很少,从本次调研来看,仅桥头村大地村民小组就有共有50多人外出到长三角、珠三角打工,占了总人口的40%左右。

三是外出务工收入已成为家庭现金的主要来源。当前农业虽然在向前发展,但在一定的时期内农民从事种养业所获得的收入还是不高,以界头为例,一亩田一年可以种两季,收入3-4千元,扣除生产成本纯收入仅有1千元左右,单纯靠种养业收入来维持一个家庭的运转是非常困难的。从两个村民小组外出务工收入来看,最高收入已达10万元,最低的也达3万多,平均可达4万左右,这些现金收入入用于维持一户农村家庭一年的运转从目前生活水平来看是绰绰有余了。

四是具有较强的裙带性。经亲朋好友介绍或引路而实现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占大多数,通过政府或职业中介机构组织劳务输出实现转移的人数相对较少。特别是青年劳动力流动周期长,有的农村青年已完全摆脱了农业生产而长期在外从事流动就业。

五是流动区域相对集中。外出务工人员主要分布于长三角、珠三角以及县内和周边一些地区,随着腾冲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有增加趋势。

六是具有明显的兼业性。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相当一部分农民既保留着土地的承包权,又加入了外出务工大潮,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外出做工经商,属亦工亦农性转移。

七是依然以从事纯体力劳动为主。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3%,由于他们普遍素质偏低,技能单一,这与就业市场要求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形成反差,他们外出就业的空间逐渐缩减,大部分只能从事劳动技能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行业。

八是由单纯的打工者向个体私营业主转变。一部分外出务工人员通过自己多年在外打工单位从事管理或技术工种等工作,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积蓄了一定资金,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拓宽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他们便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纷纷返乡创办经济实体,从而真正发家致富。

三、存在问题。

(一)转移方式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自发性转移一直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最主要的方式,加之我县基层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尚未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缺乏足够的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和便捷可靠的信息渠道,导致盲目性很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盲目性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首先,它给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劳动力宏观调控,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和城乡统筹就业等工作增加了难度,降低了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其次,增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和损失。

(二)转移就业没有形成可靠的保障。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农村劳动力在向二、三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诸多体制性、政策性障碍。如在就业政策、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法律保护及有效监督,使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在就业环境、社会保障和劳保福利等方面形成二元分化,对比鲜明。

(三)劳动力素质较低,制约了转移领域,就业难度增大。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转移数量和转移层次的重要因素。从长远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必将越来越窄。由于农村受地域、经济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因素的影响,造成部分人对学习文化知识的认识不足,片面认为反正是打工,晚不如早,读了大学一样要自己找工作。因此40%左右初中毕业生就大规模外出务工,他们文化素质和技能普遍低。我县约有90%以上的务工人员多从事劳动强度大、收入低的体力和简单的手工劳动。当前,劳动力市场正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术技能型转变,低素质劳动力就业的难度增大。政府对农民工的培训,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计划和措施。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日渐增大。一是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简单劳动力需求量逐渐减少。二是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面临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双重压力。三是面临其它地区民工的竞争压力。

(五)劳动力培训实效性不强,与市场需求相差甚远。我县只有社保局、农业局的阳光工程和扶贫办的'专项扶贫培训资金,负责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培训,受条件和各方面因素制约,培训很单一,尤其是缺少时间短、见效快的实用型务工岗位技能培训,培训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培训设施、培训手段等落后造成务工人员技能较差,制约了我县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能力,影响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六)劳动力转移组织化程度不高、市场较混乱,非法职介现象严重。现乡镇虽然成立了劳动服务站,但存在着有机构人员少(或无专职人员)、经费不足等问题。因此,对外开拓劳务基地、搜集用工信息和维权等方面的力度不够大,上下内外有机结合的联动机制不健全,由此而出现了劳动力转移信息不畅、工作脱节、有组织劳务输出比例低的局面,影响了农村外出劳务收入的提高、权益的维护和输出的稳定性。

(七)劳动力转移人员相关福利待遇得不到保障,就业环境较差。因有些外出务工人员法制观念不强,不主动或不坚决要求签订用工合同;有些个体老板、私企不遵纪守法,不愿意甚至强烈拒绝签订劳务用工合同,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为此,劳务人员在医疗保障、劳动保护、工伤和失业保险等福利待遇方面得不到基本的保障。

(八)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有部分村寨形成了季节性或长期性的空巢村;二是由于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造成了田地撂荒,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四、下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一是要进行思想引导。引导农村劳动力不要盲目地挤大学这张门,要认识职业技能教育也是一条很好的谋生之路。二是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乡镇、学校培训机构的协调,逐步构建起覆盖城镇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农村劳动力等各类城乡劳动力的培训格局。三是要以征地农转非人员、农村劳动力中的青壮年农民为重点培训对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培训专业与当地和外地用工信息的相互吻合,依托区域特色产业,选择与当地经济密切结合,就业前景好的岗位,开展转岗就业培训。四是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提高市场就业竞争力。五是特别要重视加强乡镇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建设和对农村创业人员的培训。

(二)推动土地合理流转,促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推进农村创业,解决劳动力外流与农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农业已进入从传统农业向现农业转变的重要时期,农民要从农业生产中获取收入单纯依靠单打独斗的个体行为是已经行不通,必须向规模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需要从政府层面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推动土地合理流转,二是鼓励农民自我创业,并解决农民创业初始成本多,创业门槛过高的困难,三是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及时发布产业政策、市场信息、技术规范等,为创业者提供产业改革、发展、结构调整、资金投向、诚信建设等方面的服务,引导创业者依法纳税,合法经营,健康发展。

(三)筑巢引凤,努力实现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从政府层面要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和鼓励政策,积极招商引资,努力拓展二、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支持县外投资企业和各种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同时鼓励有一定资金基础的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发展,给予返乡创业者以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支持,如项目建设的支持、用地、贷款等等。

(四)搞好服务,切实维护外出务工者的合法权益。首先,要与司法等部门联合加强劳动法、社会保险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以提高广大劳务人员的自我防范能力。其次,要积极寻求驻外办事机构的支持,采用多种方式和途径,在流动人员相对集中的地区或城市建立相应的管理、服务组织或机构,为农村劳动力提供相关法律政策咨询、劳务信息、就业指导等一系列的就业跟踪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上所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如劳资纠纷、劳动争议、突发事件处理等等。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心得体会篇五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各部门要真正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放到全局工作中去认识、去部署,切实强化领导,不断提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水平,实现就业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促进社会和谐。

(一)强化领导,明确责任。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按照省、市的要求,我们已经建立了“临川区签订‘两个合同’、建立‘三个台帐’,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和协调。各相关部门要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好这项工作。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把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纳入乡镇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并作为考核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结合工业化、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有序、有效转移。二是建立相互配合、紧密衔接、齐抓共管的工作运行机制。区人劳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切实抓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督促落实,要形成一套工作网络,实现省、市、区、乡(镇)劳动力促进就业的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区农业部门要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及时调配农村有效资源,主动为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良好环境和优质服务。区发改委、财政、工商、公安、税务等部门要加强协作,各尽其职,落实好有关优惠政策,支持和帮助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三是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目标考核制度。对劳动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要求,并落实责任制,加强目标的考核评估。区人劳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及时进行分解,年终要对各目标责任单位进行考核。,在我区工业园区新增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总人数要达到9000人以上。

(二)强化措施,务求实效。促进和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关键要看成效。这个成效就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得到积极有序有效的转移就业,农村群众在就业中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和改善,全区工业园区、新兴产业“招工难”的现象得到有效缓解。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这一要求,抓紧制定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配套措施和实施意见,不断完善符合我区实际促进转移就业的政策体系,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各项政策的重心要向鼓励本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招工单位招收和定向培训本区富余劳动力,培训单位订单式定向培训本区富余劳动力倾斜。要建立情况通报制度、部门领导联系挂点制度、部门信息通气制度、工作进度督促检查制度、绩效评估制度等,特别是要把政策激励、督促检查、绩效评估制度落实好,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来检验我们执政能力和工作水平。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合法权益。要认真贯彻落实有关劳动保障政策法规规定,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工作的规范和管理,督促用人单位依法用工,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使其参加社会保险。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构建和谐平安江西的要求,在全区开展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工业园区活动,不断优化工业园区就业环境,维护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工业园区的健康发展。

(四)加强宣传,创优环境。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引导,帮助他们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更多更快更好地实现就地转移就业。要充分利用宣传媒体,宣传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形势,宣传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措施,让广大农民群众充分了解政策,掌握政策,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加大服务企业的力度,将农村富余劳动力定向培训就业与服务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为企业和优势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用工环境,更好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同志们,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扩大就业再就业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全面开创我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新局面,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心得体会篇六

20世纪80年代早期,小城镇建设被我。

国学。

者认为是“解决人口出路的一个大问题”,“是农村日益增加的过剩人口和剩余劳动力的去处”,是“城乡间的人口蓄水库”(费孝通,1983,1984)。目前,多数学者仍然认为“发展小城镇是解决我国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李宝库,1997);“小城镇可以吸纳大量农村富余人员,避免盲目流入大城市”(董鉴泓,1999);“小城镇建设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客观要求”(高红贵,2019)。也有学者提出了质疑:“小城镇真的就是农民的乐土吗”(孙庆瑞,2019)?还有学者认为,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城镇化所引起的小城镇的发展,不能产生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效益”,“人口不能聚集,便不能产生更多的就业机会”(刘学敏等,2019);“小城镇的生活方式与农村相差不大,而且农民在小城镇难以找到稳定的就业机会”是“农民不愿意进入小城镇”的原因(陈劲松、余贤,2019)。那么,小城镇尤其是西部内陆地区的小城镇到底能不能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发挥“城乡间人口蓄水库”的作用呢?本文试图以四川省绵阳市为例做理论和实证分析。

1.小城镇。本文所指的小城镇主要是指建制镇,包括县城所在地的城关镇,不包括非建制的场镇或集镇。

2.乡镇企业。这里是指乡镇集体、村和村民小组、乡村联户和农户个人投资兴办的各种经济类型的生产经营活动单位,包括虽然领取的是农村个体工商营业执照,但雇工8人以上的企业。

3.农村剩余劳动力。这里指中国农村中不充分就业的劳动力。本文所指绵阳市农村剩余劳动力是用已经外显的从事非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从业人员来代替,没有包括从事农业生产但利用不充分的隐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4.经济势差。这里是指居民现实或预期的收入差距。城乡势差是指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镇乡势差是指小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

第三,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机制缺陷的修复必须借助于大中城市的辐射或外资的刺激。

在西方的人口流动理论中,刘易斯和托达罗的人口流动模型揭示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人口)流动的机制:农村劳动力“近乎无限供给”,且收入水平低,从而对劳动力产生巨大的外推力;城市预期收入较高,对劳动力产生强大的吸拉力。这两种力量形成的合力可产生出类似于河水流动所仰赖的“势差”,且势差越大,流速越快;没有势差或势差太小,就不能或很难流动。

在农村的外推力一定的情况下,小城镇要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必须有比城市更大的吸拉力,形成比城乡之间更大的镇乡势差;如若不然,就只能通过行政的力量,在城乡之间筑起一个制度屏障,人为地阻断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而把他们圈囿在小城镇。

势差的大小取决于两个因素,即劳动力流动的成本和预期收益。流动成本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其一是直接成本,即迁徙费用;其二是机会成本,即劳动力流出所放弃的其它收益。预期收益由两个因素决定:其一是就业概率,其二是预期工资水平。农村劳动力总是选择成本低、预期收益高的地方作为流入地。

很显然,农村劳动力流入当地小城镇的成本是最低廉的,不仅迁徙费用很低,甚至可能是零成本,而且可以照顾家庭,不耽误农活,机会成本也很低。所以,如果单纯从流动成本方面来看,农村劳动力流向当地小城镇是最经济的。但是,从收益方面来看,由于西部内陆地区的小城镇产业水平低,就业容量很有限,就业岗位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要求,就业概率很低,况且即使能够就业,其工资水平也明显低于大中城市。这样,预期收益和预期成本的差值即势差较小。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流入大中城市,不论是直接成本还是机会成本都可能较高,但大中城市的就业概率和工资水平高于小城镇,城乡势差较大。所以,农村劳动力在选择流入地时,较多地选择大中城市,而不是小城镇。

绵阳市位于四川省府成都市东北110公里,幅员面积20249平方公里。根据第一次农业普查资料(数据为1997年1月1日的时点数),绵阳市有建制镇122个,农村住户人口417.6万人,除县城所在地的建制镇外,其余115个建制镇,平均每镇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镇区平均人口299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77人。

绵阳市农村住户的从业人员共有298.7万人,他们的从业分布情况是:农业从业人员238.9万人,非农业从业人员59.8万人。在非农从业人员中,在城市从业的有31万人,在农村从业的有28.8万人。在农村的非农从业人员中,压滤机滤布有15.3万人被非农乡镇企业所吸纳,其中,有6.8万人分布在建制镇的乡镇企业,有5.1万人分布在自然村的乡镇企业,有3.4万人分布在非建制的场镇或工矿区等的乡镇企业。

很多学者和决策者都认为,发展小城镇有利于乡镇企业集中,而乡镇企业基本上是以农村劳动力为吸纳对象的(米增渝、邹范鸣,2019),所以,只要小城镇发展起来了,农村剩余劳力就会被其吸纳。但是,只要我们分析一下乡镇企业的分布状况,就会发现,靠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小城镇是不乐观的。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全国乡镇企业仅有7%分布在建制镇(米增渝、邹范鸣,2019),其从业人员只占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20.8%(江涛,2019)。绵阳市的情况与全国其他省区不完全相同。绵阳市有乡镇企业3072个,其中,有1701个乡镇企业分布在自然村,占乡镇企业总数的55.4%;有1035个乡镇企业分布在小城镇,占乡镇企业总数的33.7%;有36个乡镇企业分布在大中城市,占乡镇企业总数的1.2%;有300个乡镇企业分布在集镇或工矿区,占乡镇企业总数的9.8%。从乡镇企业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看,绵阳市本地的乡镇企业只吸纳了15.3万人,占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25.5%。其中,小城镇的乡镇企业仅吸纳了6.8万人,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11.3%(占农村全部从业人员的2.27%);自然村、集镇和工矿区的乡镇企业吸纳了8.5万人,占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14.2%;绵阳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51.9%在大中城市就业。

小城镇是否能够通过集中分散于自然村落和小集镇的乡镇企业而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呢?笔者对绵阳市t镇j村的一个砖厂的调查表明,该砖厂不愿建在更不愿搬迁到镇区的原因主要是:

第一,镇区的土地占用费较高;

第二,镇区没有可供掘取的荒地作原料;

第三,镇区对污染控制较严格;

第四,镇区的工资成本较高;

第五,非正规制度的成本较高,人际关系复杂。

笔者通过对绵阳市其它自然村的乡镇企业的调查还发现,它们不愿搬迁到小城镇的原因还涉及产权分割和归属、搬迁费用等问题。事实上,西部内陆地区分布在自然村和小集镇的乡镇企业,一般都有就地取材(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生产规模小、经营层次低、污染严重等特点,因而,这些乡镇企业最好的生存环境就是自然村和小集镇。如果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它们的生存就会受到威胁。j村的砖厂老板就说到,如果该厂建在镇区,仅土地占用费和治污费两项就会置该厂于死地。所以,要把它们集中到小城镇去,困难是非常大的。

如果能够缩小城乡势差并扩大镇乡势差,则不仅可以把“盲目”流入大中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可以把分散在自然村和小集镇的剩余劳动力吸拉到小城镇上来。然而,根据绵阳市城调队提供的资料,从1980年至1998年,城乡势差不论从相对数还是绝对数看都在不断扩大。尽管镇乡势差也再扩大,但毕竟小于城乡势差,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流向仍然是大中城市。

如果以绵阳市1997年初小城镇乡镇企业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全部剩余劳动力的比重(11.3%)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小城镇的就业率,以在城市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全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比重(51.9%)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率,并以此分别近似地代表小城镇和城市的就业概率,则会发现转移到小城镇的预期收益(就业概率×工资水平)仅为421.72元(以人均收入代替工资水平计算)。这不仅大大低于转移到大中城市的预期收益2476.67元,而且低于农村的现实收入1824元。即使农村劳动力在小城镇就业的机会成本为零,即每年仍然可以获得农村人均纯收入,1997年转移到小城镇的总预期收益也只有2245.72元;而转移到城市的预期收益既高出农村现实收入652.7元,又高出零机会成本的转移到小城镇的预期收益230.95元。这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选择城市作为流入地,而不选择小城镇作为流入地。

笔者按距离绵阳市城区距离的远近,将小城镇分为3组:第一组,20公里以内;第二组,20公里至70公里之间;第三组,70公里以外。然后,笔者分别在3组中随机抽出3个小城镇,采用农业普查资料并结合实地调查来分析其区位特征与吸纳劳动力的相关性。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如此之大的差异呢?

从全国来看,苏南、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的小城镇发展势头良好,不仅吸纳了大量当地和外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而且缩小了城乡差别,加快了二元社会的一元化进程。分析其成功的原因,人们不难发现,除原有基础较好、起步早、得到过政策扶持外,它们更得益于当地大中城市的辐射和外资的刺激。苏南和苏北小城镇发展的历程和现状正好说明这一点。苏南大中城市密集,大中城市通过对周边地区的投资、技术扩张和企业联营,发挥着巨大的辐射效应。苏南不仅受区域内城市的发展带动,而且受上海大工业的强劲辐射;而苏北大城市稀疏,城市的实力薄弱,辐射效应差,滤布这是导致苏南和苏北小城镇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刘葆金等,2019)。西部内陆地区小城镇发展水平较低的原因,与苏北的情况有很多相似之处。

从绵阳市的情况看,绝大多数小城镇建设仍然是政府行为,而非农民自下而上的愿望和自觉的行动。通常的做法是,在政府和地方部门的资助下,先搞好基础设施,再通过优惠的政策吸引农村人口到小城镇居住。这种在政府主导下的小城镇很难形成自己的特色,产业基础十分薄弱,有镇无市的空壳现象比较普遍。2019年初,笔者对绵阳市区附近的3个小城镇进行了调查。w镇是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从外观上看,该镇高楼林立,街道整洁,设施配套;但进一步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楼房是人去楼空,铺面关闭,商业萧条。例如,镇区红极一时的乡镇企业——饲料厂和印刷厂正频临破产;原来有一定优势的农产品集贸市场虽然被修葺一新,但摊位闲置,门可罗雀,全然没有年关的繁华景象。据当地官员说,y镇是历史悠久的牲畜交易地。据说该镇每逢赶场时,人山人海,水泄不通,但笔者看到的牲畜交易地却是在陈旧的木板房之间的一条狭窄的街道,除街道两边屈指可数的店面外,几乎没有象样的乡镇企业。该镇区人口除政府、医院、学校的工作人员外,多为原来的场镇居民。近几年,该镇镇区几乎没有吸纳农村人口和劳动力,以致于该镇至今没有一个居委会或街道办事处。t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1999年前要么到绵阳市区打工,早出晚归作钟摆式流动,要么远走他乡常年在外务工,要么留在本村在城乡之间搞贩运,很少流向镇区就业或定居。1999年以后,绵阳市区向外扩展,t镇镇区被划为经济试验区,这使该镇遇到了一次极好的发展机遇。笔者去该镇调查时看到了对比鲜明的两种景象:老场区冷冷清清,新场区一片繁忙。当该镇官员向笔者介绍情况时,从他的言谈话语中笔者可以感受到,他们对镇区的前景充满了信心。确实,我们没有理由不赞同该镇官员的憧憬,因为试验区建成以后,t镇镇区将与绵阳市区联为一片,届时,t镇将成为“城中镇”。当然,它也就不再具有一般小城镇的代表性了。

针对同样在距离绵阳市区20公里范围内的永兴镇和塘汛镇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存在的较大差异,笔者于2019年6月对两镇进行了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城市工业的辐射效应是小城镇发展和吸纳劳动力的关键,城市的辐射效应在点上的表现比在面上的表现更明显。也就是说,小城镇单靠城市的面上的辐射,其发展速度通常较慢;相反,如果城市大工业的触角直接伸向某一小城镇,该镇若能抓住机遇,则可能形成一个经济的生长点,从而会得到快速发展。永兴镇就是这样的例子。20世纪90年代初期,永兴镇的乡镇企业开始与市内几家大型国有企业联姻,生产配套产品。90年代中后期,该镇抓住在绵阳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长虹集团新区建设的机遇,使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直接为高新区内的企业(包括长虹集团)提供配套生产和服务,镇区的乡镇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吸纳了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1997年初,该镇有乡镇企业70个。其中,59个乡镇工业企业吸纳的从业人员占该镇全部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88.58%;分布在镇区的32个乡镇企业吸纳的从业人员占该镇这59个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65%。而塘讯镇在1999年以前则没有这样的机遇。1997年初,该镇有16个乡镇企业。其中,有乡镇工业企业14个,这14个企业吸纳的从业人员仅占该镇全部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38.4%;镇区仅有3个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仅74人。该镇有一个建筑类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1.1万人,占该镇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60.44%,但该企业并没有建在镇区,而是在绵阳市区,所以,它对镇区的发展和直接带动的作用不明显。

通过调查笔者还发现,很多学者所认可的小城镇第二产业的发展会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吸纳较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观点,在绵阳市小城镇的现实中很难得到验证。究其原因,主要是小城镇的规模较小,常住人口少,多数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是“离土不离乡”、早出晚归的农民,第三产业缺乏服务的对象,故其从业人员的比重很低。像永兴镇这样发展较好的小城镇,其乡镇企业中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也仅有79人,占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1.59%。

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西部内陆地区发展小城镇的辐射源——城市工业相对落后,辐射力较弱,因此,多数小城镇不能直接得到城市工业的带动,外资刺激的可能性则更小。所以,要修复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机制缺陷,尚需时日。

我们必须承认小城镇建设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在苏南和珠江三角洲等基础较好且有外力刺激的地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那里,小城镇不仅缩小了城乡差别,加快了城市化进程,而且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那里的成功经验是否适应已经边缘化了的西部内陆地区呢?对此笔者表示怀疑。

对于广大的西部内陆地区而言,由于大中城市的密度较小,实力相对较弱,而小城镇的数量多,并且很分散,能够直接得到大中城市辐射的小城镇毕竟是极少数,所以,绝大多数小城镇的非农产业(特别是工业)基础是非常薄弱的。正因为如此,缺乏产业支撑的小城镇自然不能很好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更难吸引农民去定居。

再则,随着我国户籍制度、人事制度和城市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城市流动的制度屏障正在逐渐消除,从而为农村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制度条件。同时,随着农民驱利避害的市场意识的增强,其流向的选择也更加理性。

然而,笔者的忧虑是,西部很多地方的政府自上而下硬性贯彻的小城镇建设,不仅没有很好地缩小城乡差别(只是缩小了城与镇的差别),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正在城乡之间人为地构筑一道屏障,这道人为的小城镇建设屏障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而且阻碍了资源的合理流动,甚至可能延缓西部内陆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所以,本文认为,西部内陆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必须量力而行,从实际出发,探索新的模式。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心得体会篇七

党的会议提出了二o二o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核心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当前影响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因素还很多,其中农村劳动力素质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对于巩固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大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坚持把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用于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各相关部门和乡镇也相应成立了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把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近两年来,县委县政府安排资金300多万元用于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共培训52511人,其中农业技术培训21724人,农民转移就业培训16608人,务工农民岗位技术培训7954人,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6225人;发放证书31448本,其中成人教育学历证书736本。县相关部门先后组织编写了《辣椒种植技术》、《xx天麻栽培技术》、《竹笋两用林高产技术》、《怎样养好xx麻鸭》、《食用菌生产技术》、《蚕桑实用技术及问答》等实用技术科普读物35000册发送给广大农户。县农函大分校和农广分校在全县各乡镇分别建立科技培训中心和农函大辅导站,累计组织各种科技培训班,培训人数达58175人次,其中面向乡(镇)村干部和农村60周岁以下党员的科技知识培训班92期,参训人数达10760人次,培训率达到93%,使一大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和青年农民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全县共有13860人取得了农函大结业证书,12917人取得绿色证书,4344人取得农民技术职称。

虽然我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村劳动力素质得到了一定提高,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文化水平较低。

县农业局组织人员分别对隶属12个乡镇的12个行政村劳动力素质进行抽样调查共抽查142户农户农村劳动力398个。调查统计资料显示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48人占12%;高中以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215人占54%;小学以下文化程度135人占34%。

(二)科技素质不高。

虽然近年来我县相关部门和乡镇组织了多期农民技术、劳动力转移等培训班,但是由于受财力等因素影响,农民接受专门培训的机会还不多。有些农民虽有培训机会,但参训积极性不高。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缺乏基本科学生产知识,没有掌握一技之长,仍属于“体力型”的劳动者。

(三)思想观念较落后。

受传统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相当部分农民存在小富即安、故土难离和满足现状的传统观念;一些农民缺乏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等、靠、要”思想严重。这些传统观念牢牢束缚着农民的思想,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不仅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造成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理念的影响。

从现实情况来看,教育的体制还没有从应试教育中分离出来,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做法没有改变,社会评价学校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还是没有离开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应试教育的结果导致劳动力素质整体不高,使一些新增劳动力缺乏从事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基本技能。

(二)资金投入、政策扶持上还有待加强。

虽然我县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劳动力素质培训,但和当前劳动力素质培训的.实际需求相比,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投入上还不足;一些单位对培训工作思想认识上还不够到位,具体工作中存在着重布置、轻检查、轻落实等问题,导致培训效果不尽人意;政策扶持和舆论宣传引导还缺乏力度,没有形成人人重视、关心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的良好工作氛围。

(三)教育培训资源不足。

当前,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机构有乡镇的农业技术培训中心以及县相关单位组织的职业技能、农业技术等培训班。这些培训大多集中在县级或乡镇,直接延伸到村培训较少。有些乡镇虽然设立农业技术培训中心或远程教育培训,但设备落后,使用效率不高。

(四)农民自身原因。

一些农民思想观念不够解放,主观上不求进取,存在多读书不划算或不读书照样能挣钱等错误认识,不愿意参与政府组织的各类培训。有些农民受家庭经济条件影响,认为培训没有必要,不愿意承担参加继续学习的费用。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

(一)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领导重视。县里要把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列入有关单位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不定期对其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相关部门和乡镇要高度重视培训工作,强化组织领导,健全体制机制,落实党政一把手负责制,明确分管领导,指定专人负责。二是典型带动。及时挖掘一些正面典型,大力宣传一些通过劳动力素质培训后成功创业的人士,以现身说教等形式,调动农村劳动力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三是舆论引导。县、乡、村三级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工具,及时宣传劳动力素质培训的优惠政策,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宣传活动,使农民真正意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在农村营造一种“人人重视素质提升、人人积极参与培训”的良好氛围。

(二)整合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一是资金上要加大投入力度。县里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逐年适度增加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专项资金;规范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特别是各相关部门的专项资金要加强整合,确保发挥最大的效益;加大对培训基地、培训中心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培训硬件建设,提高培训效果。二是政策上要出台优惠措施。在税收上给予政策倾斜,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促进农村素质培训办学主体和投资的多元化;积极扶持一批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中心、基地的发展和壮大,为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提供条件;建立奖惩机制,对完成培训任务的部门和培训机构给予奖励,对没有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给予惩处。三是组织上要密切协调配合。县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办公室作为专职机构,对培训工作要起主导作用,县农业局、人劳社保局、经贸局、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及各乡镇要上下联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努力形成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积极探索,完善培训体系。

一是健全培训网络。加强县党校、县就业培训中心、农村党员科技致富带头人基地等阵地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层层落实责任,加强督促检查。二是创新培训方式。大力推行“订单”、“定向”等模式,按就业要求,确定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间;着眼“面向农民、面向产业、面向市场”,科学设置培训专业和培训课题,提高培训质量;加强与大专院校联系,开展联合办学,增强培训效果。三是明确培训重点。结合我县农村劳动力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对在家务农的劳动力侧重农业专业技能培训,对外出打工的劳动力侧重转移就业技能、创业技能等培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四)多措并举,搞好农村教育。

一是抓基础教育。继续抓好小学、初中、高中教育,提高入学率,减少辍学率,防止新文盲的产生;改革教学模式,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逐步从当前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二是抓职业教育。把教学与农村生产实践、社会服务等结合起来,实行灵活、多样、开放的办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和素质能力的培养;大力开展多形式的职业培训,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三是抓成人教育。把普遍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作为农村成人教育的重点;根据农村发展需要进行专业规划,配置课程,理顺教材内容,开展特色培训;结合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优化整合乡镇成教中心学校资源,提升农村成教整体水平;加强乡镇成教中心学校基础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逐步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农村成教机制,为培养农村各类实用人才创造条件。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心得体会篇八

市总人口为357.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4.96万人,占总人口的82.4%,农村劳动力有178.0万人,富余劳动力约为7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9.3%。全市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4.3万人次,其中就地转移10.2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0亿元,使全市农业人口人均增收1017元,比上年的868元增加149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2800元的36%;劳务收入占全市gdp的6.7%。

从调查情况来看,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从人员年龄结构来看,劳务输出以青壮年为主。调查显示,全市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16-30岁的占57.6%,30-50岁的占39.2%,50岁以上的仅占3.2%。第二,从转移就业的行业来看,以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外出务工人员中,从事第二产业的占54.1%,第三产业的占37.4%。其中,从事工业、建筑业、服务业分别占外出务工人数的36.3%、17.5%和29.9%。第三,从务工人员区域分布来看,以珠江三角洲和江浙、京津、胶东一带为主。全市有19.4%的务工人员分布在省内,在沿海地区务工人员达53%。华龙区、濮阳县、范县等地已有数千外出务工人员跨出国门,打洋工,挣美元,成为我市涉外劳务输出的一个亮点。第四,从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情况来看,以通过血缘、地缘和人缘关系自发外出务工为主。通过劳动部门及中介服务机构有组织、成建制地输出的务工人员较少。,全市劳动部门组织输出的仅7.45万人,占15.2%,经中介组织介绍的有16.26万人,占33.08%,自发外出务工的有25.44万人,占51.76%。第五,从务工的时间周期来看,具有兼业性和“候鸟型”特点。外出打工人员绝大部分继续保留土地承包权,忙时种地,闲时打工经商。第六,从劳务收入的资金流向来看,“回流型”、“创业型”的特点初步显现。我市涌现的一批“打工能人”逐渐成长为有资产、懂技术、善管理的经商办厂能手之后,选择回乡创业。比如,范县近几年务工人员带回资金4亿多元,回乡创办“凤还巢”企业2多个,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我市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农业市,土地资源紧缺,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高度重视,强力推进。一是行政推动。各县(区)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任成员的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将劳务输出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体系,落实责任,专项考核,并作为乡镇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和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市劳动保障局新增设了劳务输出服务科,各乡镇设制了劳动保障事务所,形成了市、县、乡三级组织服务网络,切实加强了对劳务输出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政策扶持。市委、市政府于召开了全市劳务输出工作会议,并制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劳务输出工作的意见》,召开了全市劳务输出工作专题座谈会,认真学习省委书记徐光春《充分认识发展劳务经济的战略意义》的理论文章,统一思想,总结交流经验。各县(区)委、政府都相继出台了关于扩大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和文件,涵盖了培训、输出、维权等劳务输出工作的各个环节,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健康有序地发展。三是部门联动。市、县(区)劳动、商务、农业、扶贫、教育、工商、公安等部门和工、青、妇等团体,紧紧围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密切配合,发挥优势,主动服务,形成了层层负责,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全市各级团组织重点开展了“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工岗快递活动”,共筹措用工岗位38600个,服务农村青年转移就业28600人,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针对广大农民受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的影响,思想保守、安于现状和“穷家难舍”、“小富即安”的陈旧观念的实际,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一人务工,全家致富”、“务工光荣,就业自豪”的浓厚氛围。一是宣传发动。各县(区)为炒热群众思想,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墙报等形式,开展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发动。濮阳县、南乐县分别制作了《走出黄土地》、《打工故事》、《外面世界真精彩》、《走南闯北龙乡人》等电视专题片,清丰县在全县各村刷写墙体标语3000多条。通过广泛宣传和思想发动,逐步改变了广大农民“在家千般好,出门一时难”恋土守家的传统观念,激发了广大群众外出务工的热情。二是典型带动。每年年初,全市各级劳动部门组织优秀外出务工人员组成宣讲团,巡回演讲,现身说法。南乐县在年初的全县三级干部大会上,邀请优秀外出务工青年作典型发言,引起较大的反响。去年底,团市委、市劳动保障局在全市组织评选了我市首届“十优百杰务工青年”。通过典型引导和表彰先进,使广大群众逐步认识到劳务输出是一条投资少、收效快、能致富的好路子,思想进一步解放,“走出去、闯世界、挣大钱”已经成为当今农村年轻人新的生活理念。不少群众形象地说:出去的是一个人,挣回的是资金;学到的是本领,改变的是一生;影响的是一代,造福的是子孙。

(三)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素质。

随着产业升级和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外地用工单位对务工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劳动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县(区)针对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劳动技能单一、市场适应性差的现状,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培训促输出”的思路,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切实加强对务工人员的培训。一是发挥技工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的主渠道作用。为加强职业培训基地建设,近几年来,全市先后创办了五所县级技工学校。南乐县为扶持市第二技工学校发展壮大,无偿划拔价值340万元的新建县委招待所大楼用于学校建设,又投入1100万元完善教学设施,现已形成多人的招生规模,开设有电子电工、计算机、机械、服装和艺术设计五大类15个专业。濮阳县投资1000多万元积极筹建市第三技工学校。清丰县在县财政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每年列支12万元,用于县职业技术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目前已容纳名学生,被省定为全省首批县级骨干职业技术学校。同时清丰县组建了市第六技工学校,投资100余万元购置数控机床、电脑、电动缝纫机和立式加工中心,建立了一流的农民工培训基地。去年以来,该县两校已培训农民工5000多名,占全县输出技能型工人的80%以上,充分发挥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主渠道作用。二是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办学。为迅速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各县(区)引入竞争机制,优化整合民办培训机构,全市近百所民办培训机构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工培训,成为政府部门转移农民工培训的有益补充。三是实行订单式培训。根据市场需求,重点突出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各县(区)坚持灵活性、实用性的培训原则,利用各类培训机构,大力开展定向培训、委托培训等。积极探索校校联合、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不少技工学校与北京、江苏、浙江等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实现了培训就业一条龙,做到培训一批、输送一批、稳定一批。南乐县利用浙江奉化国泰制衣有限公司的设备、师资、资金,建立了服装加工培训基地,先后输送技术工人5000多名,有十多名优秀人员被工厂选送到国外的加工基地工作。该县订单培训的服装工已成为宁波地区的品牌。四是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市县劳动部门以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以农民实现转岗就业为目的,积极落实国家启动实施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去年全市落实培训资金700多万元,培训2.1685万人。

(四)拓宽领域,构建劳务输出对接平台。

及时掌握用工信息,疏通转移渠道,搞好跟踪服务是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为此,各县(区)积极探索农民工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有效地促进了我市农村劳动力的顺畅有序转移。首先健全信息网络建设。各县(区)建立了以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为龙头、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为主体、中介机构为依托的信息网,认真做好信息发布、用工登记、建档建卡等工作,为求职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清丰县、范县开展了劳动力资源调查工作,初步建立完善了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为促进劳动力转移奠定了基础。其次,加强考察,建立牢固的劳务输出基地。各县(区)领导每年都带领有关部门赴经济发达地区考察联络,寻求稳定的就业岗位,目前我市已拥有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京津唐、中西部和省内六大城市群劳务输出基地。第三,采取多种形式实现劳务对接。各县(区)充分利用职业中介组织联络、劳务经济人带动、培训机构推荐、召开大型招聘会等形式,为农民工牵线搭桥。今年三月,濮阳县组织召开了大型劳务输出招聘会,江浙地区22家企业提供4000多个用工岗位,近万名农民工参加,县委书记张建国亲临现场指导工作。会上先后有1300多人通过双向选择,签订了劳动合同。范县还聘请56名信息灵、渠道广、家乡人信赖的劳务经纪人,带动了一批劳动力外出打工。如辛庄乡青年武俭利到北京一家公司打工,自己站稳脚跟后,先后介绍100多人到该公司务工。为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渠道,各县(区)还积极发展各类中介组织,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同时劳动监察机构不断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查处非法中介机构,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第四,积极开拓国际劳务市场。市商务局根据国际劳务市场的需求,大力开展对外劳务合作业务,截止,全市已向日本、韩国、新加坡、阿联酋、毛里求斯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外派劳务人员4850人次。仅去年,外派出国劳务人员1298人。华龙区东田村300多人在国外务工,分布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年创收入两千万元,曾被河南电视台、河南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成了远近闻名的出国打工村。第五,强化跟踪服务。各县(区)不断完善配套服务,普遍实行了培训、录用、护送、管理一条龙服务。坚持定期回访、节日慰问、干部带队打工、提供法律援助等制度,帮助务工人员解决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大大提高了务工人员的稳定率。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家中生活生产实际困难,各县乡村组建了“义务帮工队”,帮收帮种,保证务工人员家庭及时收种,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五)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抓好就地转移。

在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同时,针对一些愿意离土、但难以离乡的农民,多渠道创造条件,实现就地转移。一是大上工业项目。近几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工兴市”战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大上项目、上大项目,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范县仅就上百万元以上项目51个,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一千多人。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高新区、华龙区依托独特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城郊型现代农业,重点发展花卉、苗木、蔬菜种植、畜牧养殖等支柱产业,最大限度地挖掘就业潜力。清丰县大力发展白(灵菇)、红(辣椒)产业,重点抓好农产品深加工,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范县依托三十万亩水稻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精米加工业,促进了大批农民参与经营。仅专门经营大米营销的经纪人就达600多人。三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濮阳县、范县依托丰富的油气资源、农副产品资源,积极发展玻璃制品、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开拓就业空间,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据统计,范县玻璃制品企业就吸纳多名农村劳动力就业。

(一)思想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方面有的领导干部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重视不够,认识不足,片面认为农民外出务工是群众自己的事,领导不用管。“劳务富民”观念树得不牢,工作抓得不紧,抓得不实。另一方面,农民的就业观念还比较陈旧。由于受传统思想影响,不少农民存在着“小富即安”、“恋守田园”的思想,特别是一些务工青年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贪图安逸,不愿接受企业的束缚和体力上的劳累,务工青年跑回家的现象时有发生;还有的农民存在着“以农为本”、“以土立业”的守旧观念,对土地有着浓厚的眷恋心理,宁愿在家受穷也不愿轻易离开土地。

(二)整体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偏低。目前,我市劳动力市场还不完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形式单一,有组织的转移劳动力的比重不高,主要是通过“亲帮亲”“友帮友”的方式转移。据清丰县统计,外出务工8.9万人,通过劳动部门介绍的只有4000余人,占总数的4.5%,95%以上的是通过亲朋好友或自发转移的。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劳务中介组织收费较高。一般要收300-800元的中介费,加上路途花费,要上千元,一般农民家庭承受不起。二是个别劳务中介组织信誉差,提供信息不准确,致使少数打工者上当受骗。因此,有些农民宁肯自己外出闯荡找出路,也不信任中介组织。三是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全,数量少,制度不健全,信息不畅通,交易成本偏高,无法满足外出人员的需求。

(三)职业技能培训普及率不高,务工人员竞争力不强。据统计,我市农村劳动力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39.66%,初中占47.77%,高中以上占12.57%。在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中,绝大多数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由于这些人员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在就业方面缺乏较强的竞争力,致使外出就业的门路窄,稳定性不高。90%以上的外出务工人员未经各类培训,主要从事以手工操作为主、技能较低的建筑、电子装配、制衣、木器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且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差、报酬低。外出务工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缺乏专业技术和技能。主要原因:一是现有的培训管理体制不顺。虽然劳动、农业、教育、扶贫、工、青、妇等部门和团体都在开展农民职业培训工作,但各吹各打,缺乏统一计划和协调管理,培训资源没有得到综合有效利用。二是现有的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数量较少,培训的容量不大。濮阳县、范县、台前县的技工学校还正在筹建之中。各县的职业技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模式陈旧,缺乏市场需求的办学特色,达不到职业教育的要求。有的职业技术学校资金严重不足、教学设备少,全市目前还没有一所有实习基地的职业技术学校,师资队伍大多是从普教岗位上转过来的,缺乏专业技术和技能,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职业技术学校的招生规模和培训质量。三是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的培训周期长、收费偏高。技工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学制均为三年,年学费大约在元至3000元,一般的农村贫困学生负担不起,许多农村学生放弃就读职业技术学校的愿望,初中毕业后就走上了外出打工之路。四是出国劳务人员经济负担较重,门槛较高。以去日本打工三年为例,出国务工前需交付三个月的培训费3000元,还需交纳47000元的签证、保险、中介等费用,另外还需由2人为其在外出务工期间提供担保(担保金15万元)。出国打工费用如此之高,一般农民家庭无力负担,一些想出国打工的青年望而却步。

(四)特色劳务发展缓慢,品牌建设滞后。目前我市转移输出尚未形成组织化、集团化、规模化,务工人员从事的行业较为分散零乱,多是分散转移的“游击队”,规模小,人数少,知名度不高,影响力不大,影响了我市劳务输出的发展。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的共同课题,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国劳动力数量众多,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富余劳动力将逐渐转移出来,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现象将长期存在。我们必须从我市农业人口众多,土地资源紧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市情出发,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一是我市各县(区)和领导要从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不仅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一项新兴的支柱产业来抓,更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我市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性任务来抓,进一步推动我市城乡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二是我市各县(区)要立足本地实际,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纳入十一五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中。要研究制订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远期和近期规划,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保障措施。三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全力推进。要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列入县、乡政府的业绩考核内容,强化各级领导的责任意识。建议市县(区)要按照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要求,建立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和指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联席会议由市县政府有关部门和工青妇等组织组成,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分工负责,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切实加强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领导,协调沟通,共同做好农民工的培训、教育、转移工作,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劳动力转移中的主导作用。四是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市上下营造“劳务富民”、“务工光荣”的浓厚氛围。大力宣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大意义,宣传优秀外出务工人员的先进事迹,市里和各县(区)每年都要召开大型的劳务输出工作总结表彰会议,对优秀外出务工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不断激发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建议市政府在今年适当时候召开全市劳务输出工作会议,总结经验,明确任务,表彰先进,进一步推动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健全输出网络,提高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长期的、全局性的工作。建立劳动力资源供需网络、健全输出机构对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水平,保证劳务输出的及时性、稳定性尤为重要。要按照“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不断提升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一是要拓宽劳务市场信息渠道,完善服务体系。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与用工地劳务中介机构的合作关系,定期搜集用工信息;全市驻外办事服务机构要及时传递劳务用工信息;要加强和外出务工人员的联系,利用他们所在的企业、行业、城市及时反馈用工信息;要加强对中介机构、培训学校的管理,对他们搜集的用工信息及时纳入信息管理系统,综合利用。要加快“金保工程”网络化建设进度,尽快实现上联全国、下联县乡村的目标。县、乡两级劳动保障机构要加大力度,尽快建立健全劳动力资源库,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基本情况、求职愿望、培训情况、就业去向等建立档案。各乡镇要建立健全外出务工人员和富余劳动力的工作台帐,实行动态管理。各村信息员要及时掌握富余劳动力的基本情况和变动情况,保证市、县、乡、村劳务输出体系“四级网络”的顺畅运行。二是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劳务输出工作机构。在市县(区)乡建立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在县(区)劳动保障局设立劳务输出服务股,具体指导、协调劳务输出工作。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主要负责乡镇劳务输出工作。要在全市形成“主管部门具体抓、有关部门配合抓、城乡联手共同抓”的工作机制,为做好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三是要大力培育劳务中介组织。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类经济主体、机关干部、农村能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兴办、领办、创办各类劳务中介组织,不断壮大劳务中介组织队伍,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方便快速的就业服务。要加强指导,规范运作,强化管理,逐步发挥中介组织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同时,要加强对劳务中介组织的管理,对所有从事中介机构和人员统一实行资格证制度,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行为。四是打造劳务品牌,大力拓展涉外劳务。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劳务品牌的培育、组织和引导。加强劳务品牌的宣传推介和包装。要充分挖掘特色技能、工艺,通过能人、专业队伍带动,变一般输出为特色输出,逐步形成一县一品、一县数品的格局,要继续扩张出国劳务规模。各县(区)和市商务局要积极想办法解决出国务工人员的前期资金和保证金等问题。建议采取提供贷款、劳务工资代扣和设立出国劳务担保基金预借等多种方式降低出国门槛,不断壮大出国劳务队伍。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务工人员就业竞争力。

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是关键。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新兴产业的兴起,社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转移就业的难度将越来越大,我们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工作。一要整合培训资源。市县(区)政府有关部门要尽快制定培训资源整体规划意见,对培训资源和力量要统筹规划,加强协调,整合利用,我市各县(区)要建立一到两个有一定规模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建议出台《我市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实施细则》。全市的职业技术院校和技工学校要调整办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坚持系统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技能培训与思想素质教育相结合,积极探索校校联合、校企联合的办学新途径,提高培训的质量和水平。二要坚持订单培训。要把技能培训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积极引导培训机构围绕市场需求调整专业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要把技能培训同定向输送结合起来,坚持培训、就业一体化的运作方式,扩大组织化培训的规模,进一步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竞争力。三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市、县(区)政府要把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一项支持“三农”的公益性事业,列入财政预算,建立逐年增长的投入机制。

(四)招商引资,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承载能力。

发展县域经济和乡镇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也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有效途径。一是立足本地实地,发展第三产业。各县(区)要因地制宜,依托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商贸批发业、餐饮服务业、文化旅游业、信息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等,积极鼓励农民宜工则工、宜商则商,从而扩大吸纳富余劳动力的容量,拓展农民的就业渠道。()二是发挥特色产品优势,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实现城乡之间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区域优势的发挥,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我们要大力发展蔬菜花卉种植业、畜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等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带动关联产业,将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农民的就业优势。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上工业项目。要继续抓好我市八大工业园区建设,为农民就地转移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四是加快县城和中心乡镇的发展和建设。提高县城和中心乡镇的产业聚集度,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第三产业,增强城镇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承载能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引导高素质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就近转移。五要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实现“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各级政府要尽快制定鼓励和扶持农民工创业的政策,为回乡创业人员提供土地、信贷、用工、税收等方面的优惠。通过营造环境、搭建平台、政策优惠、导向激励等措施,推动农民工资本和人才回归故里,创办经济实体,使更多的“务工能人”成为企业家,为家乡新农村建设贡献聪明才智。

各级政府要转变职能,高度重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一是建立完善派出管理机构,实施跟踪服务。建议市政府设在北京、上海、深圳、郑州的办事机构,帮助解决农民工的急难险重问题,依法处理劳资纠纷,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除此之外,各县(区)可在外出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大中城市设立精干的服务保障办事机构,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服务,做到输出有服务、就业有岗位、维权有保障。同时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和输出单位要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后续服务,帮助他们及时解决劳动争议,加强教育管理,树立濮阳农民工的良好形象。二是制定完善政策,解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要逐步改革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放宽农民工入户条件。按照城乡统筹就业的要求,取消“临时工”、“农民工”、“正式工”、“外来劳务工”、“固定工”等用工形式,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享受同等的工资福利待遇,实现城乡平等竞争就业。逐步建立和完善务工人员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制度,对农民工的土地流转、信贷、教育、子女入学等给予倾斜,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三是积极主动做好农村“留守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目前,我市大批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子女”增多,已经成为农村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各级政府和妇联组织要积极研究解决“留守人员”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建立健全农村服务体系,动员社会力量,关心“留守老人”的生产生活,关爱“留守子女”的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外出打工人员较多的村庄要继续完善“帮工服务队”、“治安联防队”,为务工人员家庭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和安全保障。

农村劳动力调研报告心得体会篇九

为解决就业问题,国家多年来实行了包括减少中小企业税负和提高银行贷款等多项优惠政策支持扩大就业,尤其是在面临国内外较为严峻的经济增长形势和就业压力的状况下,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近年又审时度势出台了支持微型企业创业的多项优惠政策,为积极扩大就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而不断努力和探索。开个开放三十多年以来,国家在坚持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基本国策的情况下,为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坚持支持西部大开发,近年来,又提出了中部崛起的新口号,在十二五开篇之际,为了探寻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国的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地区的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状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专业情况,我们小组本次的选题是农村胜利劳动力转移情况调查。

在这个选题下,我们重点调查了小组成员家乡所在地,重庆市云阳县和重庆市奉节县以及江西省九江市的部分农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情况。希望通过对这些地区的详细的调查,掌握大量真实可靠的一手资料,切实解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情况,了解他们在社会大转型改革的进程中经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所取得成就和遇到的现实问题并为当地农村乃至全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或是创业提供切实的帮助和指导。

在家里把两个娃看好”

我做饭,这样过了一年感觉硬是不行了,家里孩子爷爷也不支持就回家又中了一年多的地,后来一个亲戚说他再西藏搞面坊一年毛利润赚了二十多万,尽管累点儿,那当时对我们来说可是天文数字啊,就这样一年后我们又左拉右借拼凑了五万块钱去了西藏。之后才有几经周转最后有了现在这个样子。”

看到王叔现在的样子不仅为他们感到高兴,但是当回味起他们所经历的苦难时有禁不住为他们心酸,他们的遭遇不是他们一个人的遭遇而是这一代人中许多人遇到的问题:没多少文化,有闯劲儿,在外面遭受了许多波折,当时几乎没有政府的人和支助,虽然有了现在比较安定和舒适的生活但感觉对不住老人和孩子,正是在社会转型改革之中出现了大量需要关怀的空巢老人和空巢孩子。

近年来,政府十分关怀空巢老人和儿童,同时提供了大量免费的劳工培训,和积极支持微企创业的扶持政策为使农民工更轻松的找到更好的工作不懈努力也是我们看到了希望。

个儿子,有个姐姐远嫁到外地了。现在儿子也大了,可以干自己的事情,自己呢经济上的压力也不是特别大,乘着自己现在还不算太老就随便在离家近找份工作,自己也没啥别的追求了。

当问及,政府组织的这类培训对自己的切身帮助时,老李有些情绪激动的说,确实要感谢政府啊,要是没有政府的免费技能培训说不定自己现在还在那个工地上做呢,也还是一如既往的拿不到工资。我们连忙向老李介绍国家最近出台的关于拖欠农民工工资犯法的事情,希望可以平复老李的激动的情绪。老李说,其实他也听说了这个政策。但是具体实行起来还是很有难度,就拿采矿业许多老板都是无价无本就开始了所谓的创业,其实也就是一些未经允许的私营小矿。一旦真的开出了较好的矿石,老板有找好了销路的话,员工就可以很快的拿到自己的苦的工资,但是一旦勘测失误或是虽然开出了矿石但老板没找好销路的话老板照样跑路。

也将全力的去配合上级政府的指导意见展开有效的工作。

在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小组成员相当满意,接下来我们走访了一对兄弟家庭,哥哥年近三十,弟弟呢正月初一刚好二十八,这两兄弟可谓算是我们所走访的人员中比较年轻的新生代了。自然他们的想法或许在我们这个选题下是值得一谈的。哥哥从初中毕业就没上学了,之前一直在外面工厂做工。四年前和嫂子结了婚,之后一起去了北方挂面条。据说生意还算可以,但是就是太累了点儿,每天早上三大当很多人刚刚开始进入美梦的时候小两口就得起床准备第二天的工作了,毕竟还年轻,经不起折腾,何况还带着一个不满三岁的儿子,听说最近几年国家不仅免除了两千多年的农业税还大力扶持自主创业。这哥两口在经过一些商议后就决定放弃原来的行业回来搞了个养羊场。他们想啊,技术嘛可以去参加政府组织的交流学习,场地嘛,自家的几乎都不要钱,就是要点儿饲料。何况近几年来羊的价格一直走高就自筹了三十万买了近一百只羊,新修了羊圈。羊圈上面的一半是凉板的,另一半是实地的,下面是新挖的鱼塘,还颇有点儿珠江三角洲的感觉,毕竟是新一代嘛,见过世面,总想着利益最大化。据说羊场建成那天,这哥两的老母亲还说现在啊,世道真是变了哦,现在的羊住的比以前他们人还住的好。经过验收还获得了国家的标准养殖场地补贴和养羊数量上的补贴。

少,还得风险小,利润大,最好是切合时代要求环保无污染。他首先也是想到了搞养殖业,农村嘛,除了养殖的牲口的自己掏钱买之外其他的几乎什么都不需要话太多的钱,况且政府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养殖场还有相关的补贴。正是因为他比哥哥后出生,有上过计算机这个先进专业的课程,他首先分析了搞养殖所面临的挑战。你看吧,虽然成本不大,技术要求也不太高,效益都是可以看到见的。但难免动物会生病啊,要是一般的病还好,要是传染病呢?那不什么都得从新开始啊。何况年轻人谁愿意和那些又脏又臭的东西在一起啊。他们考虑的是环保啊,就算创立不了科技型的企业什么的,至少也得是绿色无害的啊,所以他在三年前就果断的选择了木耳生产,起初是与同村的其他几个人合伙,后来别人有了更好的出路而他却没有,何况妻子去年生孩子就让他一个人把生意全并了,并下生意之后,他自己买了辆配送的车,目前他的客户已经已经遍及了临近的县城,据说在忙季他生产的无公害蘑菇还供不应求。

但是他也有自己的难处,比如交通不便,信息不便,尽管现在的通信很发达,但是有用的商业信息大都被大商人所有。因为交通不便,每次送货产生大量的交通费在很大程度上压低了自己原本就比较微薄的利润。

定下了万亩种玉米种植计划,像这样的种玉米价格是一般玉米的两到三倍,尽管收成相对低点儿。

当然这些只是我们调查中的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随着改革开放进行三十多年来农村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多地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得到了有效的转移,他们转移的地域很广,东至东部沿海,西至新疆西藏,北至吉林哈尔滨,南至广东海南;他们的转移后从事的行业及其丰富广泛,年纪较轻和有闯进有知识的人多从事自主创业,并能在自主创意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尤其是今年来许多年轻的创业者不仅考虑到自己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多的人考虑到如何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并在十二五规划大的指导方针下,坚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坚持把家乡的特色推向全国而尽自己的努力。并且它们中的越来越多的人考虑到了到家乡发展,对家乡强烈的归属感和亲切感使他们大都愿意为家乡的建设尽自己的最大力量。在改变家乡整体经济状况和就业状况上不断下功夫。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困惑或是困难:外出创业机会虽多,但一般启动资金需要量大;外出打工工资较低且不易拿到现钱,且有时还会遭遇歧视尤其是把自己的孩子留给父母,不仅加重了父母的负担还是他们缺乏必要的精神依靠;家乡创业交通条件又不太好,且商业信息较封闭,产品没有固定的销售途径,有效的创业项目的培训都得自己掏钱培训等切实困难。

习和培训,尤其是对他们就业方式和就业观的培训,在具体的技能培训时要更加深入实际,切实选择他们所需要的项目,并注重培训效率;另外一方面,政府也应该继续加大对自己创业者的支持力度,充分卸掉,从资金配资,政策帮扶和税收减免等政策积极鼓励自主创业;另外在保障外出民工的权利方面也的继续努力,切实做到以人为本,要知道他们一个人的工资不仅关系他的家庭的日常开支和运转,更关系到孩子的教育和老人的赡养等系列问题。毕竟这些都是安国安民的大事情!

微风整理:qq1457498023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二)剩余劳动力转移地点现状。由于沿海特别是广州、深圳等地经济较为发达,给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就业机会,加上高工资、高收入的吸引力,使我镇许多劳动力转向广州、深圳及沿海地区。随着我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工业、商贸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兴起,重点工程项目的相继开工建设(如我县房地产业的兴起,沿江风光带的建设,新城区的扩建,金洲新区的建设),一些大、中型企业的纷纷落户宁乡等均为解决本地劳动力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花明集镇的建设,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也吸引了部分回流人员,据调查,花明楼镇2015年外出转移劳动力的分布状况约为30%分布在广州、深圳及沿海地区,25%分布在县外省内其它城市,45%分布在本镇本县。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行业现状。据调查,农村输出的劳动力大部分从事工业和建筑业,其次是商业、餐饮、家政等服务业。男性绝大多数从事建筑业的`住房建筑、装修以及电工、木工等工作,女性主要从事制鞋、制衣、餐饮服务,商贸营业和家政服务业等工作。还有部分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兼业性,由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与土地紧紧地联在一起,一部分非长期性外出务工的农民,往往是既“忙外”又“忙内”,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耕种,成为临时性劳动力转移人员。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效果

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实现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搞活本地经济。它不仅在于把门外的钱抓回来,更重要的是通过农村劳务输出,把外面的先进观念、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机制和先进的经营理念等学成回乡,带动了本地经济的发展。

(一)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目前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已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在一些村、组出现了“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片、带富一方”的可喜局面。如竹湖村吴文明,长期在外承包基建业务,在他的带动下,该村男壮劳力基本上跟随他在外打工,人平年收入实现万余元。根据全镇经济收益分配统计,2015年度实现劳务总收入达到5200多万元,全镇人平1150元,占人平纯收的25%(2015年度花明楼镇农民人平纯收入为4500元),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了农村居民增加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途径。

机制和先进的经营理念,并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具有回家创业的打算。为此,镇党委、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回乡办企业。如减免有关税款和相关的行政性收费、争取银行低息贷款等,为返乡创业人员创造出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参与小城镇建设,佳宁农机、富诚机械、乐邦纸业、湘宁耐材、花明耐材、五星耐材、螺丝加工等一些规模企业纷纷落户花明楼,大热门超市、百顺超市、金龙超市、家家乐服装超市、心连心服装超市等商业物流迎运而生,花明宾馆、福利宾馆、农家乐等餐饮服务业异军突起,促进了交通运输业、流通商贸业、机械制造业、餐饮服务业等的繁荣和发展,搞活了本地经济,促进了本镇民营经济的发展。

(三)劳动力转移加快了该镇小城镇建设的进程。由于个体私营企业的兴起,镇域经济逐步得到发展,一方面,吸引了部分外来人员投资创业,2015年度,花明楼镇招商引资实现到位资金6000多万元;另一方面,本地剩余劳力也涌入了镇区经商、从业,为镇区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镇区人口逐年增多,镇域面积逐步扩大,有效地加快了小城镇的建设进程。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外出劳动力转移人数虽然逐步增加,但转移速度却有所趋缓,据调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目前,农村经营模式制约了农村劳力的转移,一部分人员舍不了几亩田地的收入,他们无心外出劳务,甚至不愿外出。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所从事的行业一般体力型的较多,技能型的较少,制约了转移空间。农村劳动力中受过技术培训的较少,一般文化水平也不高,他们因缺乏科学知识、专业技能、市场意识,转移出来后大多从事苦、脏、累的工作,一方面,收入水平不高,另一方面在就业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同时难以向新兴产业转移。

务纠纷或工伤事故等也无人过问等。

四、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农村劳动力一般技能水平较低。农村剩余劳动力一般低学历较多,高学历较少,专业技术的学习也不全面、不系统,甚至大多数外出人员没有一技之长,技能水平较低,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

(二)缺乏综合管理部门,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难以及时全面掌握,转移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难以及时协调解决。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劳动力转移仍处于自发、无序状态,主要途径是“亲靠亲”、“邻帮邻”。一些中介机构也不规范,重利益、轻服务,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度。

(四)农村交通不畅,信息闭塞,也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行各行各业、多方位的技术培训。据调查,去年,花明楼镇在劳动力转移中,小学至初中文化程度约占66.5%以上,多数务工成员只能从事普通体力劳动,懂技术、有特长的只占10%左右。针对这一情况,为满足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对技术的需要,提高就业率,必须对务工人员进行多方位的技术培训,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培训内容为缝纫、电脑、家政、保安、幼教、电工、焊工、美容美发、家电维修、养殖等专业。培训的方式可以通过职校、劳动就业培训中心和镇、村部门举办各类中、短期的培训班,通过培训,使他们符合就业条件,在就业过程中具有一技之长,既有利于增加就业岗位,又增加了务工人员的经济收入。

(二)建立镇劳务输出机构,完善管理体系。建立和完善劳务输出工作站和流动人口管理站,相应制订劳动力转移的工作措施和目标,并对现有农村劳动力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并逐步与县联网。加强对劳务信息中介机构的联系,与他们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互通信息,为劳动力转移提供信息平台,切实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便捷的服务。

(三)逐步建立统一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制度,实现农村劳动力规范、有序流动。要

逐步健全统一的劳动力就业制度,降低劳动力外出转移门槛,建立规范的劳动合同制度。制订优惠的政策,简化外出劳务的各种手续,要走出去,多与用人单位联系,与中介机构合作,逐步建立和扩大就业渠道,实现有计划、有组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四)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通过调查分析,导致农民增收缓慢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农业效益下降,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有限,农业科技水平落后导致农产品竞争力差,许多地方都存在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因此,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进而提升农产品质量,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不断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这样既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和农产品的竞争力,也可以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地转移。同时,依托资源,建立和扶持龙头企业,使资金、技术、信息、人才进入农村,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五)建立农村劳动力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一是建立劳动力转移人员保险制度,并能使农村劳动力能够在不同用人单位之间自由转移;二是尽量解决劳动力转移人员就医难问题及子女就学难问题;三是着力解决劳动力转移人员出租房问题,使用廉租房方式;四是及时处理和解决劳动力转移人员劳动纠纷,对弄虚作假、欺诈劳动力转移的现象及时查处,对用人单位拖欠、克扣工资、收取押金、扣押身份证、签订无效合同条款等进行及时调处,并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

总之,农村劳动力更快更好转移,关键是要从制度、政策、机制和市场等方面入手,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实用技术和技能,帮助他们掌握就业用工信息,制定完善的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农村劳动力市场,培育和规范中介组织,严厉打击农村劳动力市场的欺诈行为,保护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使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田走出来,农村走出去”,从事经商、办企业、务工就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