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最新七一勋章事迹心得体会 七一勋章主要事迹学习心得(通用11篇)

最新七一勋章事迹心得体会 七一勋章主要事迹学习心得(通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8 05:12:12
最新七一勋章事迹心得体会 七一勋章主要事迹学习心得(通用11篇)
时间:2023-11-28 05:12:12     小编:HT书生

心得体会是对一段经历、学习或思考的总结和感悟。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七一勋章事迹心得体会篇一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纪念这一重大节日,在全党首次评选颁授“七一勋章”,表彰了以马毛姐为代表的29名为党和人民作出杰出贡献、创造宝贵精神财富的功勋党员。6月29日上午十点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次颁授“七一勋章”并发表重要讲话。经营支部组织全体党员通过移动终端收看了直播盛况。

上午九时,29名“七一勋章”功勋党员以国家礼遇被护送抵达至人民大会堂,受到热烈欢迎。人民大会堂东门外,高擎红旗的礼兵分列道路两侧,18名礼兵在台阶上持枪伫立。近百名来自首都各个学校的青少年手捧鲜花,高呼:“欢迎欢迎,功勋党员;欢迎欢迎,向您致敬”。以至高礼遇向功勋党员们表达了诚挚的敬意。

上午十时,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主持下,颁授仪式正式开始。习近平总书记阔步走上主席台,依次为29名功勋党员颁授“七一勋章”,并同获奖者合影留念。29名功勋党员理想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杰出贡献、建立卓越功勋;他们道德品行高尚、创造出宝贵精神财富;在全党全社会具有重大影响、受到高度赞誉。

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一百年来,我们党矢志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在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人类社会进步写下了壮丽篇章。今天受到表彰的“七一勋章”获得者,就是各条战线党员中的杰出代表。在他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

习近平要求全党同志都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做到克己奉公、以俭修身,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明大德,即是对党忠诚的大德;守公德,即是造福人民的公德;严私德,即是严于律己的品德。

七一勋章事迹心得体会篇二

男,汉族,1920年12月生,1937年3月入党,河北魏县人,贵州省都匀军分区原副政治委员。矢志坚守初心的红军战士。16岁投身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参加冀南战斗、反扫荡战役、肖渠战斗、曹县东南反顽战役等,作战英勇。解放战争时期,在情况非常危急、部队成分不纯的情况下,及时整顿健全组织、加强党的领导,有效挽救危局。离休后生活简朴,始终保持红军的政治本色。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

七一勋章事迹心得体会篇三

战争年代,孙景坤征战沙场,经常几天几夜吃不上一顿饱饭,患上了严重的胃病,每次犯病,他只是吃两片药顶一顶。几十年间,孙景坤都按规定数额报销药费,从没提过其他特殊要求。

孙景坤之前住在大女儿孙美丽家。他们住的房子年久失修,每逢外面下大雨,家里就会下小雨。房子冬冷夏热,老人岁数大不扛冻,夏天有时还需要穿棉袄,但他常说:“和当年在坑道里相比,现在的苦又算得了什么。”

“按理说,父亲有能力为我们兄弟姐妹安排好一点的工作,可他却从不向组织开口。我在生产队干活,队里见我勤快,把我的工分从4分涨到了7分。他知道后,专门开会批评了组长,并要求把我的工分降下来。”孙美丽说,年轻时她对父亲有很多抱怨,可随着年岁渐长,她渐渐明白:经历过生死的父亲,总想回馈社会更多。

多年来,孙景坤主要靠参加生产劳动获得的收入养家,除了政府每年发放的优待抚恤金,他一分钱也不向国家多要。

村里有人说:“老孙,你参加革命带回一身伤疤,却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太吃亏了。”孙景坤回答:“从我参加革命那天起,就没想过什么叫好处,什么叫吃亏。”

七一勋章事迹心得体会篇四

通过参加这次报告会,我从宣讲团对张桂梅先进事迹的宣讲报告中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她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境界,在我们临县华坪居然还有这样一位伟大而平凡的人,这让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张桂梅---“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华坪县女子高中的创办者,华坪县孤儿院院长,少年丧失母亲,青年丧父,中年痛失丈夫,两次肿瘤手术,癌细胞转移到肝脏,身患重病却始终坚持上课……这就是我对她最初的了解,或许很多人对张桂梅的了解都只停留在这,或许很多人都不理解,难道她不要命了吗?她究竟为了什么?但是随着宣讲的不断深入,随着心灵一次又一次的震撼。我找到了答案,“她是一名共产党员”她是那些贫困山区孩子求知的“指路牌”更是130多名孤儿的“妈妈”。我为我之前的想法感到羞愧,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张桂梅一直在平凡的岗位,干着不平凡的事,在磨难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腰杆,生活的磨难没有击垮她,病魔更没有让她倒下,她担负起了一个伟大母亲的责任。她用赤诚的爱心托起了无数孤儿和困难女子的人生梦想,这一刻我打心眼里敬佩她,她无愧于“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十大女杰”等一身荣誉。

“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写照,也是张桂梅的写照,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三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的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奉献给学生和孤儿,这些事迹正如他所说的,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绿洲。正是因为她的淡泊名利,不求回报,才造就了一片“绿洲"。物质固然重要,可是决定我们生命价值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品质,张桂梅老师的崇高精神犹如一棵苍天大树,供人们歌颂,更是我们党员学习的楷模。

七一勋章事迹心得体会篇五

男,塔吉克族,1934年11月生,1982年5月入党,新疆伊犁人,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原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提出高原病防治救治国际标准,开创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诊疗救治藏族群众上万名。青藏铁路建设期间,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创造了铁路建设工人无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迹,被称为“生命的保护神”。80多岁高龄仍带着心脏起搏器在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开展科研工作。

七一勋章事迹心得体会篇六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党中央决定,首次评选颁授“七一勋章”,隆重表彰一批为党和人民作出杰出贡献、创造宝贵精神财富的党员。根据评选颁授工作部署,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中央有关部门(系统)党委(党组)提名的基础上,经过初审、考察和审议研究,产生了29名“七一勋章”提名建议人选。评选颁授“七一勋章”是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向功勋榜样致敬,也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鼓舞。

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无数共产党员就是一个个真实的映照。出生入死、英雄杀敌,在抗美援朝金城战役中带领战友坚守阵地4天4夜立下赫赫战功,被朝鲜授予“一级国旗勋章”的王占山;多次参与我国重大项目焊接技术攻关,攻克数百个焊接技术难关的艾爱国;将治沙与致富相结合,创造“公司+农户+基地”的新模式,帮助沙区群众脱贫致富的石光银;扎根贫困地区40余年,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18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孩圆梦大学的张桂梅……阅读29名“七一勋章”提名建议人选的名字,宛如一次时代的庄严点名。他们是当代“最可爱的人”,是激情燃烧岁月里的建设主力军,是改革开放中的时代弄潮儿,是新时代的平凡奋斗者。正是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撑起了共和国的脊梁,以主动历史担当把握时代潮流,才激励引领着无数后来人紧随他们的步伐接力奋斗。

“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回首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是一批又一批优秀共产党员的不断涌现,用个体的微薄力量完成着时代的宏观书写。在这个过程中,很多青年党员历经了从“生力军”到“主力军”的转变。作为在脱贫攻坚一线挥洒血汗、忘我奉献的新时代青年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也是“七一勋章”提名建议人选之一的黄文秀,在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主动请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把生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谱写了新时代青春之歌。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一枚枚闪亮的党徽、一面面鲜红的党旗尤为耀眼。一个个前行的党员以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在关键时刻迸发出磅礴奔涌的力量。

七一勋章事迹心得体会篇七

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过写事迹的经历,都知道真实性,是事迹最重要的要求。你知道“七一勋章”获得者的相关事迹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获得七一勋章的榜样人物事迹7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战斗英雄郭瑞祥。

百年足迹丈量初心。

“这是党授予的最高荣誉,一定要亲自来领。”

2021年6月29日,101岁的郭瑞祥身着绿军装,坐在轮椅上接受了“七一勋章”。

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郭瑞祥既是见证者又是参与者。作为军人,他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1957年被授予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奖章,1988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在党84年,郭瑞祥非常珍惜党组织给的各种荣誉。不同时期获得的勋章,他常拿出来小心擦拭。“我要时刻擦拭共产党员的‘初心’,不让它沾染一丝尘埃。”

信念坚如磐石的革命战士。

[出生入死,革命理想大于天]。

16岁那年,郭瑞祥投身革命。戎马生涯几十年,他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火洗礼,参加大小战役战斗10余次,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为革命出生入死、屡立战功。

1940年5月,在鲁西南一个叫肖渠的地方,日军兵分两路发起进攻。

“战斗非常激烈,战士的鲜血染红了沟沟峁峁。”时任新三旅八团一营一连指导员的郭瑞祥,带领一个排迂回到敌人后方,突袭了留守的日军。

尽管已经过去80多年,郭瑞祥对当年的战斗细节仍然记忆如昨:“我命令战士架起机枪向日军扫射,日军围墙里的一批战马受到枪声惊吓,纷纷跳墙逃走了。”

“当时留守的日军连死带逃,我们乘胜追击,缴获了十几匹日本战马、一批骑兵步枪和一挺歪把子机枪,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郭瑞祥回忆。

1946年9月,时任东明县独立营政治委员的郭瑞祥带领150余名战士向敌军发起进攻,由于消息泄露,敌军增援1000多人将队伍包围。

战斗从拂晓打到天黑,所有战士都水米未进,多次突围失利。危急时刻,郭瑞祥挺身而出,带领着由党员、干部等组成的突击组,一只手持驳壳枪,一只手拿马刀,第一个冲了出去。

讲起这一段,这位百岁老兵记忆犹新:“我一冲,战士们跟小老虎一样,都冲上去了。敌人一见到这场面,像兔子一样,连枪都不拿就跑了,整个敌军全线崩溃。”

[情报和剿匪工作功勋卓著]。

1937年3月,郭瑞祥在战乱中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从此之后,这位农民的儿子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念意志,无论遇到何种困难和考验,从未动摇。

七七事变爆发后,郭瑞祥担任地下工作者,在复杂险恶的环境中,为我军收集了大量情报。他积极在群众中发展党员,扩大党的队伍,还在1939年组织带领40余人光荣参军。

东明县独立营原本是个地方武装,副营长和一连长都当过土匪,加入我军后,土匪习气一直也没有改掉,经常出现拉山头、搞小团体等情况。

“身为政治干部,我反复给他们做思想工作,耐心讲解我军的宗旨、党的纪律,讲明军队组织纪律的重要性。”郭瑞祥回忆。同时,他狠抓部队党组织的领导力、组织力和执行力,牢牢掌控住队伍,确保部队始终听党话、跟党走。

渡江战役后,郭瑞祥所在的二野五兵团西进贵州,开展剿匪战斗。1950年初,他负责对起义部队进行教育,宣传党的政策及我军的方针,在随时可能发生反叛暴动的情况下,完成了对官兵的改造,并很快把他们分编到了正规的解放军部队,充实了我军力量。

矢志坚守初心的家庭标杆。

[艰苦朴素,融入骨髓血脉]。

走进郭瑞祥家,记者打量着“年代味”十足的房间布置,竟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角落里的“飞人牌”缝纫机,被郭瑞祥从贵州带到大连。这个已经使用了60多年的老物件,机面上早已凸起一块块皮,坏了的地方用胶带贴了一层又一层,但他仍舍不得扔。

客厅里最惹眼的装饰品,莫过于一座座栩栩如生的根雕。“早些年,父亲腿脚还灵活,就到后面山上刨树根,一眼就能看出可以做什么,回到家就开始雕刻打磨。”郭瑞祥的四女儿郭惠丽说。

手艺精巧的郭瑞祥,还是个做木工的好手。椅柜沙发等家具,都是他亲手制作,一桌一椅,都刻着岁月的印记。

离休多年,郭瑞祥始终保持着在部队时艰苦朴素的作风。20世纪50年代部队发的一双皮鞋,他至今还穿着,不舍得扔掉。平时,衣服破了就自己缝缝补补,再接着穿。女儿给买的羊毛衫,他穿了10多年,袖子破洞了就剪掉袖子改成背心继续穿。

[优良家风,亦是“红色养料”]。

郭瑞祥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艰苦朴素、克己奉公的作风,言传身教影响着子女,这种作风逐渐成为家风。

“我们小时候背的书包是父亲用旧军雨衣做的,穿的衣服和鞋都是母亲亲手缝制的。”郭惠丽说,“父亲的一言一行,我们耳濡目染,在简朴的生活中,寻找到应当守护并传承的宝贵财富,那是我们家的‘红色养料’。”

离休时,郭瑞祥已是贵州省都匀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却从未利用职务之便帮衬家人,谋取私利。

郭瑞祥的6个子女中,有5个曾参军入伍,转业、复员到地方后成为工人,两个儿子下岗后也都自谋职业。

“当时我在部队当卫生兵,很久之后才偶然得知军长就是我父亲的老部下,他从来不跟我们说这些,我们也没想过要靠父亲的关系。”郭惠丽说。

“花一份钱就只打一人份的饭,不要占公家便宜。”每次家人去食堂打饭,郭瑞祥都要反复叮嘱。

郭瑞祥给儿孙们立下一条家训:永远不给党和国家添麻烦。

政治本色不褪的离休干部。

离休之后,郭瑞祥坚持理论学习,相关的书籍翻了又翻。他认为只有坚持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才能在政治上跟紧时代的步伐。

随着年龄的增长,原先只戴老花镜看书的郭瑞祥,现在还得右手拿着放大镜。

从报纸关注到的新闻和照片,他都工工整整地剪下来,贴在一起。

凭借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郭瑞祥不但自己学,还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学。

身体允许的情况下,郭瑞祥积极参加干休所组织的党员教育学习活动,鼓励其他老干部、老党员坚持学习、与时俱进。

在爷爷的言传身教下,孙子郭宇光已经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爷爷经常和家里人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时不时还会出题考考我们!”他说。

[不计个人私利,积极发挥余热]。

离休后,家里和干休所是郭瑞祥活动最多的场所,在这片“小天地”里,他坚持从大局出发,积极作出自己的贡献。

邻里出现矛盾的时候,他总是主动靠上去做工作,疏导人员思想,化解邻里纠纷。

郭瑞祥关心、支持干休所的工作,积极为干休所发展建言献策。在如何建设先进干休所、提高老干部生活质量、解决老干部和遗属实际生活困难等方面,他提出的很多建设性意见都被所里采纳。

此外,郭瑞祥还关注干休所人员的思想情况,引导他们不断提高思想觉悟,自觉做到政治上清醒、立场上坚定、思想上合格。

林丹。

社区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扎根社区40余年始终为民爱民当好党的“传声筒”、群众的“服务员”脚踏实地做好社区每一项工作以党建为引领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推行“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服务设立居民恳谈日、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把党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小巷总理”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事迹。

黄大发。

男,汉族,1935年11月生,1959年11月入党,贵州遵义人,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一心为民、埋头苦干、百折不挠的楷模。带领村民历时36年,在悬崖绝壁上开凿出一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生命渠”,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誓言,为改善山区群众用水条件、实现脱贫致富作出突出贡献,被誉为“当代愚公”。荣获“全国劳动模范”、“时代楷模”等称号。

人物。

学习。

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个平凡的老师,究竟是什么精神力量支撑她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她身患疾病却坚持将毕业班。

学生。

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

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正因为如此,她毅然选择了贫困山区的教育事业,并用饱含深情的伟大的“爱”去帮助山区女孩实现人生的梦想!

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张桂梅同志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她心系群众,克服一切困难,投身教育扶贫,她是我们人民教师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疫情期间,他带领教师宣传防控成为指挥员。在他无私奉献的感召下,这里有一批最敬业的老师,不求回报,只比士气,比付出,比效率。中考分析会上,教研室“示范中学让五百名学生接受了优质教育,助推万荣县中考成绩上了一个新台阶”的评价,也许是对黄自强校长以及他带领下的所有示中人最好的激励!

在时代楷模和身边榜样的影响下,我更坚定做一名好教师的理想信念,用心来工作,用心来教学,对标对表,立足本职工作,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做好每一件事。

她,舍己为人,爱生如子。

她,拖着孱弱的病躯,收养了50多个孩子。抚养着5个贫困学生。

她,用真情感动了孩子,感动了乡亲,感动了同事,感动了领导,感动了全国,也感动了华侨。

张桂梅,一名敬业奉献的人民教师,一位心系群众的教育扶贫工作者,更是一名信念坚定的共产党员,她就是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原本拥有幸福家庭的她突遭命运的打击,在失去相濡以沫多年的丈夫后,她用柔弱的双肩扛起生活的重担,此时,她面临着工作岗位的抉择,她没有选择到条件优越的学校任教,而是毅然只身前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条件艰苦的华坪县投身教育扶贫。虽然疾病缠身,被病痛折磨的苦痛难言,她也没有停下教书育人的脚步,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她忍着病痛一次次站在热爱的讲台上。

一枚党徽,她始终都把党徽佩戴在身上,昂首挺胸的展现共产党员的风采,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徽在闪烁。

一面旗帜,她埋头苦干、洒播大爱,是党员干部心中一面先锋模范的旗帜,哪里有艰苦哪里就有旗帜在飘扬。

一个榜样,她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是各行各业奋斗者争相看齐的榜样,哪里挫折有哪里就有榜样的力量。

情系群众,小喇叭声音更响亮。平日里,华坪女子高中校园内随处可见张桂梅老师手持小喇叭督促学生跑步、早读的身影,有了小喇叭的陪伴,学生心里都很踏实。她始终把学生当做亲人,当遇到学生生病,她带着他们彻夜奔波到医院,一直守护在学生身旁。她心里始终记挂着群众,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用一次次感人的事迹践行着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宗旨。基层工作中,我们每天都会面对着很多前来咨询问题、办理业务、反映情况的群众,也常常会深入农户家里给群众做政策宣传,在面对群众时,我们是不是应该以张桂梅同志的精神风貌要求自己?对待群众,我们态度要好一点,笑容要多一点,讲解要清楚一点,多站在群众角度考虑问题,做好政策“翻译”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

顽强拼搏,三尺讲台折射温暖。华坪女子高中建校初期,身为校长的张桂梅遇到各类棘手的问题,筹集建校资金困难、教师队伍人员流失,以及疾病的痛苦折磨,但是对教育扶贫的坚持和对讲台的热爱支撑着她一步一步走下去,张桂梅同志的顽强拼搏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中,面对急难险重等困难时,部分人会出现躲避推脱、敷衍塞责的情况,这既不利于任务的完成,也会使政府工作者的形象在群众心里大打折扣。我们要学习张桂梅同志精神,不仅要会“做事”,还要能“扛事”,面对“硬骨头”,不绕弯、不敷衍,用理论完善决断力,用实践强化行动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钉钉子精神将任务落实,见行见效。

无私奉献,一盏明灯照亮前方。张桂梅老师虽饱受病痛折磨,却依然坚持为教育事业奉献所有的光和热,她无私奉献,为校园建设拿出了所有的积蓄,她如细雨般润物细无声,不计功名,告诫学生要时刻铭记党和国家的栽培,她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色,是我们党员干部的指路明灯。基层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因为紧急任务而牺牲个人的时间,或由于一些特殊情况被百姓误解,此时,我们更要要沉下心来做实事,不抱怨、不消极,学习张桂梅同志“舍小我、顾大家”的精神,用优秀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做事不计回报,功成不必在我,把群众的认可当做衡量自己工作成效的一把标尺,时刻谨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在时代的新征程中脚踏实地、奋勇向前,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

张桂梅作为千千万万基层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人身追求,而且在工作的这三十年中也一直积极践行这一人生追求。

作为一名教师,她心系困难群众,始终相信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身教育扶贫行列,在她的努力下,华坪建成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坚持树人先树魂,把思想政治建设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她长期拖着病体,坚守工作岗位,以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她把自己的工资、奖金和社会各界捐助她治病的100多万元全部投入教育事业自己却甘守清贫。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张桂梅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家访。张桂梅身体不好,但是她却从来不让学生家长来开家长会,自己拖着生病的身体进大山挨个对学生进行家访。在遇到有辍学思想的学生时会不厌其烦苦口婆心的给学生和家长做工作,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就是这样的家访,张桂梅坚持了十年,帮助很多想辍学的孩子又重新走进了学校,坐在了课堂上学习。

张桂梅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我要用心感受、用心学习张桂梅的精神,学业上不断进步,修养上不断完善,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

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

教学。

方法,教学成绩突出;

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费控制在3元以内,而拿出自己绝大部分工资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

母亲。

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

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与迷恋网络的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精心引导,细心照顾,使他们戒除了网瘾。张桂梅为之苦苦追求的梦想一天天成为现实,她让伟大的母爱在奉献中不断延伸。作为一名战斗在一线的教师,我觉得和她相比较我深感惭愧,学习了张桂梅老师的事迹后,我决心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

工作。

教书育人培养一批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七一勋章事迹心得体会篇八

百年风华正青春,红色薪火永相传。“七一勋章”获得者亲历了新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既有经历战争年代洗礼、新时代为戍守祖国边疆献出年轻生命的英雄战士,也有营造绿色长城的治沙英雄等,百年征程,有自己的责任与使命。沉甸甸的“七一勋章”,方寸之间,缩影百年,“在新时代的中国,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作为一名检察干警,我们要以优秀为标杆,以功勋模范人物为榜样,时刻牢记司法为民的宗旨、入检初心,坚守公平正义的底线,依法履职,创造更多优异检察业绩。

七一勋章事迹心得体会篇九

男,汉族,1952年2月生,1973年7月入党,陕西定边人,陕西省定边县定边街道十里沙村党总支原书记、陕西石光银治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的十八大代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治沙造林事业的模范代表,与荒沙碱滩不屈抗争40多年,在毛乌素沙漠南缘营造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彻底改变“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将治沙与致富相结合,创造“公司+农户+基地”的新模式,帮助沙区群众脱贫致富。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治沙英雄”等称号。

七一勋章事迹心得体会篇十

男,汉族,1929年12月生,1948年8月入党,河北丰南人,河南省安阳军分区原副师职顾问,第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战功赫赫的百战老兵,先后参加辽沈、平津、衡宝、两广战役战斗和抗美援朝、对越自卫反击战,出生入死、英勇杀敌,4次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在抗美援朝金城战役中,带领战友坚守阵地4天4夜,打退敌人38次进攻,歼敌400余人。离休后,情系国防事业,倾心传播红色革命基因。荣获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和“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称号,被朝鲜授予“一级国旗勋章”。

七一勋章事迹心得体会篇十一

女,回族,1950年6月生,1995年11月入党,宁夏吴忠人,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金星镇王兰花热心小组党支部书记、王兰花热心小组慈善协会会长。群众心中的“活雷锋”,把解决社区居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毕生事业,十多年如一日坚持志愿服务。带领王兰花热心小组先后为居民解决各类困难7000多件,调解各类民事纠纷600多起,开展公益活动7000多场次,推动利通区志愿者从最初7人发展到6。5万余人。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等称号。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