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万能(优秀15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万能(优秀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11:38:03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万能(优秀15篇)
时间:2023-11-26 11:38:03     小编:BW笔侠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万能篇一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梯形,发现梯形的基本特征,认识梯形的高。

2、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梯形,会在方格纸上画梯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梯形,能测量或画出梯形的高。

3、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经历梯形的认识过程,了解梯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建立厅性的高的概念,画梯形的高。

教学准备:

配套教材、直尺、三角尺等。

教学流程:

一、生活导入。

1、出示例1的图片,你能在这些生活场景中找到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吗?

(重点可让学生上台指一指梯形)。

2、你能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到梯形吗?

3、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梯形。你还记得我们昨天是怎样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吗?

根据学生回忆板书:

(1)探究特点。

(2)认识高、底。

(3)多种练习。

有了这些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经验,你想自己来进行研究活动吗?在小组里讨论一下,你们准备开展哪些活动来完成(1)和(2)。

老师的友情提醒:研究梯形时注意和平行四边形的联系与区别,将使你事半功倍。

二、小组活动。

(一)探究特点。

1、展示小组内制作的梯形,介绍使用的材料和方法。

2、归纳梯形的特点: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二)认识高、底。

1、介绍小组内的研究成果。

2、在此基础上指导看书自学:

量出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间的距离,这就是梯形的高。这样的高有多少条?为什么?与平行四边形不同的是,梯形各部分有自己的名称。说说什么是上底、下底、腰、等腰梯形。

3、试一试:指一指高垂直于哪条边,量出每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4、说明:第二个梯形是直角梯形。在直角梯形中有几个直角?

三、练习提高。

想想做做1-5。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同桌间说说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万能篇二

1、通过设计“跑向北京”的象征性长跑的活动方案,累计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经历设计活动方案的过程,提高手机数据与处理数据的能力。

3、在收集数据、设计方案、交流等活动中,学会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设计方案等,发展自我反思能力。

1、利用数的计算、收集和处理等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在愉快的学习中,保证良好的锻炼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象征性”长跑问题。

二、探究活动。

1、确定主题。

2、要设计长跑方案,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1)调查学校所在城市到北京的距离大约有多少千米?

(2)调查学校所在城市到北京途径的主要城市和城市之间的路程。

(3)确定每人每天跑的路程,如果全班用接力方式跑完全程,怎样设计方案?

(4)向大家征集活动主题,确定一个最受欢迎的。

三、知识的运用。

1、分组收集数据,根据数据设计象征性长跑的方案。

2、小组合作,完成设计方案。

四、总结与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设计了一个象征性长跑方案,同学们真了不起!

长跑,教学,日常生活,数学好玩,活动方案。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万能篇三

1、加减法的意义。

2、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4、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1、经历自主探索算法并与同伴合作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

2、在具体情境中,通过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加减法的意

义,探索并掌握10以内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能正确计算得数是10以内数的加与减及连加、连减和

加减混合,并能解决生活中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1、能正确、熟练地进行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能正确理解加与减的意义,并能运用加与减解决简单

的`实际问题。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加与减的意义。

2、通过操作、画示意图、演示等多种方式,探索和交流

算法。

3、注重数的认识和运算意义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对数的

认识。

教具:课件,实物投影仪,计数器等

学具:各种图形,棋子等。

课题:一共有多少

(共2课时,第1课时)

1.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

数的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知道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读出算式。

2.会计算5以内的加法。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万能篇四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2、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并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3、培养数学拔尖人才,组织参加各级各类数学竞赛。

通过兴趣小组的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学生能有机会再进行学习,并且通过上学期的组织我们很快认识到办兴趣小组的'必要性。

(一)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极大兴趣。

通过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动手操作、实地考察、亲自测量……让学生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使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学习,把他们的学习意识变被动为主动。

(二)培养学生的知识面。

在兴趣小组中我将输入更多数学的知识并且更多的是讲述一些数学的相关知识,让更多同学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丰富其他各科的功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三)增加实践的机会。

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所以给同学以动手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并不是仅仅用在“无聊”的计算上,而更大的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当然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

从素质的角度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更应该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

(五)成立数学兴趣小组,吸纳每次数学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加入,以班级为序分别命名为第二小组,第六小组,由自己担任该组指导老师。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万能篇五

为推进常州市教科院新版“中小学教学建议”(小学数学)的学习与实施细化,积极探索“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的数学教育”的学科追求,不断提高乡村学校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及课程实施水平,促进乡村数学学业综合质量提升。近日,常州市小学数学乡村骨干教师教学研修暨“解决问题的策略”专题在线教研活动如期举行。

线上教学研修现场。

据介绍,本次云教研受到了广大一线数学教师的关注,百余所学校教研组集中线上观摩,近20_人围绕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从“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本质”“策略如何内化”等,展开在线研讨,以实践智慧碰撞,探寻提升学生问题解决意识与能力,促进学科关键能力发展。活动由市教科院小数教研员蒋敏杰老师主持,市级学科中心组及学科教研员全程参与本次线上教研。活动共分课堂展示、互动评课、总结提升三个环节。

活动首先进行在线课堂观摩,三位来自乡村的一线教师同题异构,以不同的思路展开不同时段的策略教学。新北区孟河实验小学的陈雨老师执教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陈老师注重学生体验,让学生主动建构解决问题策略的一般步骤;常州经开区横山桥中心小学蒋文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蒋老师充分预设,精编习题,重视对学生困难的指导,引发由问题架构条件的思路;溧阳市燕湖小学的彭琪老师执教四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灵活选择)》,彭老师注重学生不同思维路径的引导,让学生逐步掌握和接受策略。

线上教学研修现场。

研讨环节,三位乡村教师结合课堂观察,进行主题评课。新北区孟河中心小学的张思月老师以“厘清解题思路,促进思维提升”为主题,天宁区郑陆实验学校恽洁老师以“理解解题思路,促进思维提升”为主题,溧阳市河心小学的王佳玲老师以“经历体验,感悟提升”为题进行了互动评课,三位老师围绕“策略”学习中儿童的学习心理及思维过程,以课堂教学组织的视角,阐述了对学与教,思维迁移内化的理解。

其后,在线研讨开启互动环节,老师们针对每一节课的具体环节,展开了具体而准确的评析思考,不时还提出自己的疑问以供专家解答。从视频中可见了,有的学校年级备课组围拢,有的则以学科组为单位,边听边想、边听边研、边听边议,研讨氛围异常热烈,研究效果非常好。

江苏省特级教师溧阳市教师发展中心苏瑜老师上线交流。她指导大家思考以下问题,并给出了实施建议:如何理解这三节课在策略教学中的价值,如何帮助学生形成策略,如何依据教材特点建构解决问题的教学框架。她强调教师应重视“策略的形成”而不是“具体的问题解决”。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潘小福副院长围绕解决问题的策略“教什么,怎样教”展开论述,他强调教师应重视策略教学的一般结构:“产生策略需求——明晰策略步骤——灵活运用策略——内化掌握策略”。同时,潘院长还对我们这次线上专题研讨的模式提出表扬,他鼓励常州市各小学创新教研模式,多加展开专题研讨,形成自己的教研成果,为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数学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万能篇六

学会估算方法。

利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黄豆,杯子,天平等。

一、引入。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黄豆。

师:你们想知道这些黄豆有多少粒吗?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黄豆有多少粒。

二、小组讨论,确定方案。

师:你们可以用课桌上的工具。

(杯子,天平等)。

三、小组合作,实施方案。

四、汇报交流。

方案一:

先数一杯黄豆的数目,再看这些黄豆有多少杯,再用乘法计算即可。

方案二:

先测一把黄豆的数目,再看这些黄豆有多少把,再用乘法计算即可。

方案三:

先测100粒黄豆的重量,算出一粒的重量,再称出总重量,再用除法计算即可。

五、小结。

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大家都要做留心观察的.人。

5、校本课程教案。

教学内容:购物中的数学。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

2、培养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景。

提示:其中损失成本18元,不要算成21元。

二、小组讨论。

三、汇报结论。

四、小结。

王老板和街坊之间事实上互不亏欠。王老板在这次交易中到底损失了97元。

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万能篇七

为了倡导和谐数学,给每一个学生营造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拓展学生的思维,营造良好的数学文化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创新,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数学,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使用数学的能力。同时把枯燥的数学以“知识性、实践性、趣味性”为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的奥秘。

1.活动主题:感受数学智慧成长。

2.活动标语:与数学共同成长同智慧一起飞翔。

3.活动对象:全校学生。

数学思维冲浪、口算、玩转魔尺、数学电影。

宣传发动(5月6日——7日)。

组织实施(5日8日——20日)。

评价总结(5月21日——21日)。

展示表彰(5月22日——26日)。

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地点。

5.6数学节开幕式大操场。

5.12数学思维冲浪多功能厅。

5.13口算比赛多功能厅。

5.6--5.18玩转魔尺各自教室。

5.19-5.21数学电影各自教室。

5.23数学节闭幕式大操场。

1、数学思维冲浪。

活动要求:一年级每班推选10名优秀学生孩子参加,最终评出10名同学为“数学之星”。

2、口算比赛。

活动要求::一年级全班学生参加,每人100道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的口算成绩作为口算过关的一次成绩,不合格者要再次申请过关。

3、玩转魔尺。

活动要求:在两周内练习指定的几个形状。在规定的时间内,拼搭出6种魔尺造型,用时短者胜出。每班选出5名同学参加级段评比,最后选出10名优胜者评为“玩转魔尺之星”,并在闭幕式上表演。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万能篇八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认识整千数”。

1、在数整千数的过程中,体验数的发展;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直观地感受“10个一千是一万”的含义。

2、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会读、写整千数和一万。

3、会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

4、培养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学生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

体验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计数器、课件、光盘、练习纸、图片。

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班一共有多少位小朋友吗?那你能估计出我们荣炳中心校一共有多少位学生吗?(出示我校早操图)我们学校大约有一千位小学生呢。

3、大约能坐一万人呢!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一万到底有多大,一万怎么写吗?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学习“整千数的认识”。(板书:认识整千数)。

(一)感受整千数和一万的含义。

1、(出示挂图)小朋友,你知道上面每幅图中的小正方体各有多少个吗?

多媒体课件展示数数操作过程:先出示一个,然后出示十个、一百个、一千个,让学生说一说分别是多少。

2、出示填空题:

一个一个地数,()个一是十;

十个十个地数,()个十是一百;

一百一百地数,()个一百是一千。

继续出示课件:一千一千地数,下面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那么几个一千是一万?一万里面有多少个一千?(板书:十个一千是一万)指名读、齐读。

(二)借助计数器教学读、写整千数和一万。

3、如果在千位上拨5个珠子,表示几个千?是多少?谁来写一写,写完后再读一读。

4、指名上来拨9000,并写一写、读一读。提问:如果在九千上再加一千是多少?一万这个数怎么在计数器上拨呢?(老师在万位上拨出一个珠子)提问:这万位上的一个珠子表示几个几?是多少?你能把他写出来吗?(板书:一个万是一万)指名读、齐读。

出示口算题:

(三)认识数位顺序表。

(1)复习。我们以前学过了哪些数位?

(2)出示数位顺序表,你能把这个数位顺序表填写完整吗?(生填,教师巡视)。

(3)思考:你知道表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吗?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万能篇九

设计者(姓名、通讯地址)。

一、概述。

·说明学科(数学、语言艺术等)和年级(中学、小学、学前等)。

·简要描述课题来源和所需课时。

·概述学习内容。

·概述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分析。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修改后的课标要求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要注意结合特定的情境,切忌空泛。

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教学资源与工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支持教师教的资源;二是支持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工具,包括学习的环境、多媒体教学资源、特定的参考资料、参考网址、认知工具以及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传统媒体。

如果是其他专题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方面的课程,可能还需要描述需要的人力支持及可获得情况。

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

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最后,画出教学过程流程图。同时,流程图中需要清楚标注每一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媒体和相应的评价方式。

教学内容与教师的活动媒体学生教师进行逻辑选择的运用的活动。

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另外,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八、帮助和总结。

说明教师以何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设计相应的不同帮助和指导,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水平的要求,给予不同的帮助。

在学习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做出简要总结。可以布置一些思考或练习题以强化学习效果,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补充的链接鼓励学生超越这门课,把思路拓展到其他领域。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万能篇十

1.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本节课的算式中没有括号只有乘法和加、减法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这两部分的内容是相辅相成、有机结合的。

2.计算工具在当今社会和现实生活中已经普及了,人们已经不大需要使用纸笔进行大数目、多步数的计算。但是四则计算的原理与方法、混合运算的顺序、步骤仍然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内容。同时在学习中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的基础上来学习本节课的算式中没有括号只有乘法和加、减法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学生比较难掌握的是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通过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来突破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的运算顺序与书写格式,在学生交流中根据题意来理解和明确运算的顺序。

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的运算顺序与书写格式。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的运算顺序与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万能篇十一

t:孩子们,你们已经是二年级的学生了,平时你们喜欢看课外书吗?(喜欢)。

t:谁能说说你在课余时间都喜欢看什么类型的课外书呀?

s:故事书、科技书等。

s:童话类、体育类……。

t:你们说了这么多,我都记不住了,这可怎么办呀?

s:您可以记下来呀!

t:这个办法不错,下面我们把刚才那些同学说的一起记录下来。

二、全班交流,感受新知。

1、让学生感受收集数据的过程。

t:请同学们拿出老师给你准备的小卷子,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录同学们的答案。(全班动手记录20名左右学生的情况)。

t:讲明记录方法。

t:刚才我们记录了一些同学想要的书籍,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记录的结果如何,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你记录的结果。(或教师巡视,找出典型的方法)。

s:到展台上汇报自己的记录过程。(5人左右)。

(如果没有画“正”字的方法,就向学生展示老师的方法)。

t:刚才我们展示了几位同学和老师的记录过程,下面我们看看这些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s:都是每个人记录一次,不同的地方是他们选择了不同的图形记录。

t:大家说的真好,那么这些方法哪个更方便呢?

s:画“正”的方法,因为那种方法比较好数结果。

2、学习制作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t:我们已经收集了同学们的数据,下面我们把这个结果制成统计图来方便我们观察。请大家把小卷子翻过来,看着大屏幕的统计结果来制作统计图。(每一个小格代表一个人,提要求)。

t:刚才我们经历了收集数据和根据结果制作统计图的过程,看着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

s:我发现有?人喜欢?书,我发现……。

t:你们观察的真仔细,那谁能看着统计图提出一些问题呀!

s:提问,指名回答。

三、巩固练习,提高能力。

1、刚才我们经历了统计的整个过程,并且体会到了统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下面我们就用刚才学过的知识来试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请同学们翻开数学书p111,读题,明确要求。

2、看来统计还真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最后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统计组员最爱吃的一种蔬菜。提要求。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万能篇十二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主题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求知的欲望。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这时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请同学们帮忙算一下。

先在小组里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2、小组合作讨论。

3、小组汇报交流。

4、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办法都不错,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二、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8十5。

师:8十5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小棒摆一摆。

2、小组汇报交流。(由于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很容易想到用“凑十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师边板书边小结:同学们真聪明,都想到了从5根小棒中拿出2根,跟8根小棒凑成10根,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这种方法真不错。

问: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吗?

学生汇报。(教师多让几个学生说想法。)。

5、师:同学们刚才都是把8、7、6分别凑成l0,然后用lo再加上剩下的数,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共同研究的主要内容8、7、6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师板书课题)。

学生汇报: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科书“做一做”。

1、第1题。“圈一圈”,完成凑十的过程,再算出得数。

2、第2题。先让学生说出凑十过程,再填在书上。

3、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练习。

1、练习二十一第1题。先让学生看图,描述画面。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分类方法确定两个加数,获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92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万能篇十三

1、理解税收的专有名词,会计算应纳税额。

2、建立正确的纳税观,懂得纳税的重要性。

理解纳税的专有名词,会计算应纳税额。

实物投影。

一、学前导入:

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过有关税收的知识吗?板书:纳税。

二、展示学习目标:

理解纳税含义,懂得应纳税额。

三、讨论发现:

1、什么人需要纳税?

2、为什么要纳税?

3、你认为你身边的哪些事物是国家用税收款投资完成的?明确:1、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都应该依法纳税。

2、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3、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

税收主要分为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缴纳的税款叫作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的比率叫做税率。

四、巩固练习:

出示例5: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多名学生板书演示)

求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就是求30万元的5﹪是多少。即:30×5﹪=1.5(万元)

答: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1.5万元。

五、作业安排:

课本练习二十三第102页第

4、5题。教学内容:利率。课本第99、100页的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万能篇十四

生:前面。

师:你知道你们面朝的方向是前还是后呢?

生:前。

师:那我们背对的方向呢?是前还是后

生:后。

(学生边说,教师边在黑板上板书。)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前后”。(教师边说边点题)

师:同学们,一般情况下,面朝的就是前,背对的则是后。你记住了么?

师:教师在上课之前,听到一个好消息,森林运动会就要开始了,

我们一起去为运动员加油,好吗?

生:(齐说)好。

师:你知道他们在进行什么比赛吗?

生:跑步比赛。

师:有哪些运动员呢?(点名回答)

生:小鹿、小兔子、乌龟、蜗牛、小兔。

师:你真棒,认识这么多的动物。(学生边说教师边指)

师:它们朝哪个方向跑?你是怎么知道的?(点名回答,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哪里是前,从而方便下面的判断。)

生:朝那个方向跑,因为动物的面朝那个方向。(学生用手指出方向)

师:你们说对吗?快看,紧张的百米赛跑就要开始了,请小朋友们

认真观察,比赛的情况如何呢?注意:当比赛开始后,我们一齐

拍手喊加油,好吗?(目的是让学生进入角色,增强学习兴趣。)

生:(齐答)好。

师:现在,老师来当裁判,(手势)运动员,各就各位,预备跑!

师生:(一起拍手喊)加油,加油……

师:停!

师:谁能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点名让学生自由的说,教师不作限

制)例如:

生1:鹿跑在最前面,是第一名。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1:松鼠在鹿的后面是第二名,小兔是第三名,乌龟是第四名,蜗牛是第五名。

师:你说得真好,谁还看到了什么?

生2:松鼠在白兔的前面,白兔在松鼠的后面。

生3:鹿在松鼠的前面,松鼠在鹿的后面;小兔在乌龟的前面,乌龟在小兔的后面;乌龟在蜗牛的前面,蜗牛在乌龟的后面。

生4:鹿跑在最前面,蜗牛跑在最后面。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你们能完整地把小朋友们看到的都说出来吗?试试看。(一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二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学生自由练习说,教师巡视并辅导)

师:谁愿意说给大家听?

生:鹿跑第一,松鼠跑第二,兔子跑第三,乌龟跑第四,蜗牛跑第五。鹿在最前面,松鼠在它的后面,鹿在松鼠的前面;松鼠在兔子的前面,兔子在松鼠的后面;兔子在乌龟的前面,乌龟在兔子的后面;乌龟在蜗牛的前面,蜗牛在乌龟的后面。

师:你真棒!对他的精彩表现,同学们一起来鼓励他。

(或者学生不能说得那么完整,教师将做以下处理)

师:你有补充吗?你觉得刚才那位同学讲得怎样?(让其他学生补充。)

师:刚才同学们都观察得很仔细。听,另一边的赛车场多热闹,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生:好。

(屏幕转换赛车画面)

师:现在,跑在最前面的是几号车?(点名回答)

生:2号车。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万能篇十五

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法减法,1.6.15整理和复习|人教课标。

2.通过复习,使学生更进一步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科书第78页和第79页。

小鹿头饰、信卡、补充算式的减法表、课件、实物投影。

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请小朋友想一想:我们本单元学过了哪些数学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学得好。

[开课直奔主题,节省时间。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1.猜一猜。

出示第78页第1题主题图。

师:小朋友们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生:有三个小朋友坐电梯。

生:小男孩住6层,小女孩住8层。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2.联系生活,说一说你的家住在哪道街?几号楼?几单元?几层?学生踊跃发言,介绍自己的住址。

巩固练习,发散思维。

师:我们已经学过10以内数的组成,你都知道哪些数的组成?

同桌两人共同表演,用拍手或对口令的形式告诉给大家,好不好?

学生活动,上台展示。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出10以内各数的组成。

[同桌合作,用身体语言表演,复习旧知,学生兴趣很高,学习气氛浓厚。]。

自行探究,找出规律。

师:咱们来做“小小邮递员”的游戏,好吗?

生:好!

请一生扮演邮递员小鹿(头戴头饰,肩背邮包)。今天,小鹿送的信可真多呀!这些信的信封上写着10以内的加法算式,如果你能算出得数是几,就送到黑板上的几号信箱。

学生拿到信卡,认真计算后纷纷到黑板上送信。

生:感觉没有顺序,有些乱。

师:怎么排列比较好?

生:按一定的顺序。

(根据学生的汇报,重新排列。)。

师:根据算式的特点和规律,你想想用什么办法能很快记住它?

小组合作,实践操作。

在屏幕上出示如下减法表。

师:表中写出一些减法算式,还有一些减法算式没有写出来。大家仔细观察这个表,看它是怎样排列的,然后按表中确定的排列顺序把其余的减法算式写出来。学生分组边讨论边完成填表的任务。

师:请大家根据刚才填写算式的过程,看看表里的减法算式是怎样排列的。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发现了哪些排列规律。顺着表上某一行算式的顺序,让学生很快说出这些算式的得数。

[巩固所学方法并提高口算准确率和速度。]。

教师任意指定一些算式让学生很快说出得数。

学生分组活动:一个学生任意说出一个加法算式的得数,另外的学生很快说出相应的两个减法算式和得数。

应用拓展,解决问题。

生:想!

师:好,开动脑筋,加油。

生:动作表示。

学生先讲图意,再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生:7+3=10。

生:7-2=5。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帮智慧爷爷解决了难题,我相信,你们不仅能学好数学,还能用好数学,解决好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既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形式。这节课安排的内容,是学生入学以来第一次系统整理和复习数学知识。为了使学生在头脑里对已学过的相关内容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我在教学中精心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切实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率。

在对10以内数的认识的整理和复习时,结合教材第78页的第1、2题,引导学生全面复习10以内数的认识,并让学生结合实际说一说自己家住在几号楼几单元几号,使学生实实在在地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切实感受数学与自己生活的密切联系,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身边的事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整理“10以内的加法表”时,我注意创设情境,让同学们帮助小鹿送信,激发了全体同学的兴趣,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们积极思维,认真计算,通过送信达到了复习旧知的目的。接着,再引导学生观察算式的排列顺序,让学生自己说出应该怎样排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掌握整理算式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整理复习的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在整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思考,找出规律,想想怎样才能记住它。学生的思维再次被调动起来,并在此处得以升华。

整理减法表时,先向学生出示不完整的减法表,只在表中填出一些具有提示性作用的算式,其余的放手由学生自己去整理、填写,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减法算式排列的过程中去,并说出自己的排列规律。这样学生对所发现的规律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总之,在教学中,我潜心设计了“小小邮递员”、“击手掌”、“对口令”、“智慧爷爷带来的问题”等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游戏,学生兴趣盎然,情不自禁地互相交流,争先发言,展示自己的计算结果。让学生动手、动脑,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达到了整理复习的目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感受应用数学的乐趣。

整理和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建立网络化、系统化的知识结构。教师把枯燥的教学内容融入游戏之中,“猜一猜”、“拍拍手”、“扮演小小邮递员”等,使数学知识变为鲜活的富有生命的小精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进一步认识数学知识。

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减法表的复习中让学生先观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把表补充完整。这节课注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提出问题。小组合作寻找问题答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本节课重视掌握基础知识,落实教学目标。在课改中,既体现了改革的思想和新教法,又继承了我们过去在教学实践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练习形式,使不同层面的学生达到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的教学目标。老师注意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引导学生通过“横看、竖看、斜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的方式找出规律,使学生脑子里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为以后的整理和复习打下基础。

执教: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县街小学程永春。

指导教师:河南省开封市教育局教研室刘玉珠王瑞玲。

评析: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县街小学王瑞玲。

1.6.15整理和复习|人教课标。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