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最新调研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哪些(优质10篇)

最新调研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哪些(优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5 23:09:05
最新调研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哪些(优质10篇)
时间:2023-11-25 23:09:05     小编:文轩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通过报告,人们可以获取最新的信息,深入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调研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哪些篇一

1、区域介绍。

城市介绍、地理位置、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行政区域、人口及城市发展的荣誉(配图)。

2、区域交通及基础设施状况(配图)。

(1)公路、铁路、水路、港口和机场。

(2)能源、供、排水、邮电通信、环保、防灾等设施。

3、区域发展政策、空间布局和发展方向。

(1)国家和地方政府发展政策。

(2)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发展方向(配图)。

二、项目选址区域经济发展情况。

1、区域经济发展情况。

(1)区域的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

(2)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查表(大区域内城市之间比较分析)。

(3)国企、外企和民企(数量、发展现状、经济实力、发展方向)。

(4)当地消费能力分析。

2、项目有关行业分析。

三、项目概况分析。

1、项目可行性分析。

政府整体规划、项目整体规划、开发思路(配图)。

3、项目选址地块的现状和折迁情况。

4、项目选址分析。

选址地块交通分析、五通一平分析、地理位置分析(配图)。

5、项目的评估及效益分析。

投资额、投资面积、投资条件、地价问题、经济效益分析、社会效益分析。

四、投资建议。

1、能否投资及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投资。

2、投资谈判建议---谈判应遵循什么原则,如何谈判。

3、投资中应注意的问题。

备注:首页封面、第二页目录。

调研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哪些篇二

为了适应学校的教学计划,本人作周庄镇地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报告,涉及周庄镇的自然环境、农业产业结构及其调整。

周庄镇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中东部,地处红石山南麓,并与五个乡镇毗邻。周庄镇山岭占55%,属丘陵地区。有净肠河、玉带河、乌江河、万泉河、燕子河5条主要河流蜿蜒流过。煤炭、石灰石等矿产资源丰富。

全镇辖24个行政村,含61个自然村;东西长8公里,南北宽7公里,总面积约56平方公里;耕地4.7万余亩,人口37600,其中非农业人口占3600人。

周庄全镇以农业为主。建国前因陈旧生产关系的束缚,农业生产水平低且作物单一,复种指数较低,种子劣,生产技术落后,商品生产率低,可以说是农业衰败,广大农民在饥饿中挣扎。

建国后,生产关系发生了巨变,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农业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至七八十年代部分农业政策的调整,农业生产出现了了生机勃勃的好势头。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临着诸多新矛盾、新问题。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需要。镇政府落实中央政策,结合本镇特点,为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在多方面付诸努力。

粮食生产方面,积极进行农作物良种推广和农业技术的改革。豫麦、郑麦、周麦等多个小麦优良品种以高产、稳产、抗病旱、穗粒大的特点使亩产达500多公斤;玉米新品种使得亩产在700公斤左右;20xx年政府出资引进9408红薯新品种并在全镇推广种植,亩产超过4000公斤。种植方法在传统的小麦玉米两年三熟的熟制下,进行新的作物组合,完成冬小麦、西瓜、白菜一年三种三熟的试验并积极推广。这些保持了粮食产量的稳定和增长。

林业方面,切实履行中央的退耕还林政策,组织进行荒山绿化工作,倡导和先行植树造林活动,拍卖或承包宜林荒山荒滩等四荒。其中的通道绿化尤为瞩目,走在镇的主要道路上,满眼尽是绿色,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畜牧业方面,猪牛羊鸡是农户家庭饲养的主要牲畜禽。政府鼓励群众发展养殖并重视品种改良,多次引进猪和鸡的良种,有力地提升了群众的积极性并推进了畜牧的发展。各自然村出现了许多养殖专业户,并形成了十多个大型养猪厂和5000只以上养鸡场11个。近年来肉兔、长毛兔的养殖也有了飞速发展。

副业上,有农副加工、高中档家具制作、包工建筑、运输、收购、修理等。由于形式多样,这一部分也难于统计。但副业项目逐渐增多,从事人员的年收入也不断上升。渔业方面本镇的大面积水面较少,难以天然繁殖,适合发展坑塘养殖,这个方面正在逐渐被重视起来。

(二)做大特色产业。立足资源优势,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丘陵的周庄,最不乏石原材料。产青石故名的青石山,成为石材料加工的基地。周庄镇自1985年筹建第一座建材厂起,先后扩建和建立多个石材加工厂,总雇用职工200余人。

煤炭又是周庄的一大丰富的矿产资源。周庄煤矿1985年4月筹建,占地15.4亩,当时投资28万元,职工68人,正式投产后年产煤1.1万吨,产值660000元。后经扩建和技术革新,产煤量有了新突破。

而与煤炭相关的加工厂如洗煤厂、选煤厂也兴建起来。位于南王村南王洗煤厂总投资3000万,20xx年10月建成并完成机器设备的安装继而开工投产。

另外,木器加工,钢模板出租业已形成很大的规模。

(三)发展非农产业。

镇政府一方面解放思想从思想上跳出农字,从非农领域寻找突破口,发展劳务输出等非农产业,最直接、最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认识到劳动力作为商品的特殊性,把劳务输出作为一大产业发展壮大,凸显打工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效益。这方面,政府还组织集中对剩余劳动力进行培训,以提高务工人员的意识和能力,进而增加他们的收入。

同时,镇政府依法推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引导土地适当集中,以满足部分家庭举家务工担心土地闲置荒废的需要。

据20xx年资料显示,镇政府在过去的一年里,全面落实支农惠农政策,使农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全镇共发放种粮直补125218.68元,综合直补495885.67元,直补资金1667799.98元,农机具补贴13万余元。

《1》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粮食总产28762吨,同比增长10.4%,良种覆盖率达100%,粮食品质大大提高。

《2》食用菌种植、蔬菜种植优势明显。食用菌种植量达到1000万袋。蔬菜种植面积稳中有升。

《3》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新增养殖园区2个,全镇生猪存栏45810头,家禽存栏342994只,牛存栏12169头,羊存栏14920只,新增出栏肉鸡345734只。

《4》林业生产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镇完成绿色通道25.8公里,完善农田林网15800多亩,完成了补植补造任务路、沟、河、渠119条,植树总量达25万株,林业育苗100亩,林木覆盖率达13.6%。

《5》劳务经济蓬勃发展。加大了劳动力转移及培训力度,培训劳动力5098人,劳动力转移13314人,极大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6》加工业凸显特色。王子孟石材加工厂已发展到3个,年加工产值达到30万元,产品销往周边各地;余官营木器加工年加工量超过万件,产品销到洛阳、开封;马起营村出租钢模板已发展到70余户,年收入达到150万元。

《7》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建设稳步推进。

周庄镇是一个农业大镇。对于这样一个面积5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占到4.7万亩的乡镇,完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势必是艰巨的。从历史到现状的对比,不难发现政府工作的成效是显著的。而这些,得益于一个良好的有战斗力的干部队伍,他们始终对时局现状和肩上的担子保持清醒的认识,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在前列,做到不唱高调;不搞形式;不徒虚名。常严以律己;常深入实际;常调查研究;常从严管理得益于全体工作人员的良好的工作作风,尽职尽责,尽心尽力,不等不靠,不拖不沿也在于广大群众对政府工作的配合,主动寻求自身发展增加收入之路。

当然还有一些很突出的问题:农业产业化特色还不够鲜明,所占比重小,缺乏一批真正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增加收入的渠道相对狭窄。这也是由于本地区农业经济所占比重大,产业结构调整面临挑战,同时广大群众有某些意识上的局限性,而且这些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

农业结构调整应该有成功的范例。调查一个成功的地方并得出经验是一种手段,而总结一个还存在问题的地方并找出发展方向也不失为方法。毕竟,能够顺利完成调整的还在少数。如果所有的调整都是易得的,那么这将不成为机遇。这次调整无疑会面对矛盾的层次深,调整的要求高,调整的难度大的问题。

因此就需要我们在事实就是的基础上,寻找调整的新思路。新思路我自然是没本事想出那么多了。不过我认真看过别人的思路,还是很认同的:

跳出农业抓农业。农业问题已远不是农业自身的问题,制约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而解决这一问题也需要从更高的层面、更大的范围予以解决。比如,制约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农民劳均耕地资源少,规模狭小,生产易趋同。若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创造条件加快我国农村城市化和农村工业化的进程。

把农业当作战略产业来抓。首先,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来抓。许多产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我们一方面要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加大力度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又要采取有力的措施更切实有效地确保粮食、棉花等大宗农产品的基本自给,避免其生产的大起大落。大宗农产品的国内需求到什么时候都必须立足国内予以解决。其次,把农业作为广大农民致富的产业来抓。在短时期内,众多农民的致富还只能主要依靠农业以及与农业相关的生产经营行业,这就要求我们下大力气把农业做大抓好。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有优势,应该予以挖掘和发挥。

宏观上科学布局。调整农业结构要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依据地方不同的自然资源秉赋、技术水平以及品种优势和发展基础,通过规划和引导,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化生产、加工、销售基地,以形成宏观上科学、合理、高效的农业结构布局。

实施中突出重点。农业结构调整应重点抓好农产品的品种品质、贮运加工、生产的区域规模、销售的市场开拓和出口创汇。同时,也要着力推进以县城、中心镇为重点的农村城市化和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各种联合体形式并举的农村工业化。

总之,农业结构调整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唯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能赢得新的发展;我们别无他择。要抓好农产品专业市场规划建设,有条件的镇街要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和发展重点,着力抓好市场建设,搞活产品流通,最大限度地降低市场风险。

调研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哪些篇三

为扎实推进人大机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按照学习实践活动领题调研工作方案安排,县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组成调研组,于4月4日至6日就我县当前农业生产及结构调整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组主要围绕种植业生产及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先后深入通州镇、卡罗乡、甘寨乡、平湖镇等乡镇开展调研。在听取有关乡镇工作情况汇报的基础上,先后查看了通州镇平里河村的大棚蔬菜种植、金桥村的烤烟育苗移栽,通星村的竹笙种植、新星村的有机高梁育苗种植,卡罗乡卡罗村曾家寨田烟示范点等。调研中还与乡镇干部及群众座谈、交流,了解当前我县农业生产的现状、困难和问题,认真收集来自基层的意见和建议。

从调研情况看,各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今年的各项农业农村工作,认真贯彻县委十届六次全委(扩大)会和全州春耕生产等会议精神,使今年的春耕备耕工作做到“动手早、抓得实、形势好”,主要体现在:一是目标任务明确。各乡镇在稳定常规农业生产的同时,大兴产业结构调整,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重点。如通州今年春耕生产重点是抓好烤烟、早熟蔬菜和粮食生产,明确了今年烤烟面积4300亩,试种1000亩有机高梁,4000亩优质水稻,并将目标任务及时分解落实到各村。二是技术培训到位,群众生产技术得到提高。各乡镇始终把提高农民种植水平作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开展各种技能培训,力求科技备耕,农民的生产技能得到提高。三是认真惠农政策,群众春耕生产的积极性高涨。受惠农补贴政策及粮食价格的影响,使农业生产比较效益提高,群众生产积极较高。四是种子、化肥等农用物资储备到位、量足,各乡镇农用物资货源充足,农民选择余地大,完全能够满足春耕生产的需要。五是强化现代农业示范点建设,农技推广力度加大。各乡镇主要开展农作物新品种展示示范,新技术示范,生态家园循环农业示范,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产业强村示范和建立培训基地等,使现代农业示范有新的特色。

在调研中,各乡镇反映了不少困难和问题,有共性的也有个性的,需引起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重视。

种植业生产方面:长期以来,我县的种植业产业化水平始终难以提升,到目前,除烤烟之外就没有其他产品可以成规模地进入市场,而烤烟的产量质量由于受政策、投入和市场制约,要将其做大做强的空间小和难度大。近年来,全县各级各部门都在积极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中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特别是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上进行了许多实践,涌现出了大户承包、公司带动、科技示范、引进外资开发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机制,推动了果蔬、苗木、中药材、蚕桑、茶、仔猪繁殖、土鸡生产等产业的发展。但是这些产业由于没有真正突破传统农业的束缚,在发展中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所选项目没有很好地体现比较优势,特色不突出,许多项目都是跟着别人的尾巴走;二是规模小,基地建设滞后,由于规模小,产品在市场上根本占不了份额,没有规模效益,基地建设也就跟不上,由于没有规模,形不成专业市场,就更谈不上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三是市场开拓力度不大、信息不灵,目前发展的项目,大多数都把眼睛盯住县内市场,大家都在谈市场,但就是没有专人去闯县外市场,开拓市场,一些项目只要市场出现供大于求或价位走低,项目就更换门庭,而当市场需求量增加,价位回升时,又出现了无基地、无产品;四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运行机制仍然在封闭保守的个体经营中徘徊,在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布局,资金筹措,市场开拓、产品开发、基地建设、产品营销等方面的作用都十分脆弱;加之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契约关系不牢固,诚信原则坚持得不好,抵抗风险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的存在,导致产业规模做不大;五是政策和服务不到位,现阶段在贫困地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全依靠市场配置各种资源难度是很大的,完全依靠龙头企业搞好各种服务也是不现实的,因此,要加大政策扶持和服务力度,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扶持政策不具体,有的政策落实难度大,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行业的服务也不到位;六是产品加工升值滞后,由于我县交通路况很差、距中心城市较远,农产品运输成本较高,而大多数农产品都是原料型产品,由于加工环节薄弱,农产品的效益扣除成本后利润空间很小,调动不了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七是农用物资价格涨浮过大,大大超过群众的购买力,给春耕生产的科技推广造成严重影响;八是由于县内煤矿生产滞后,烟煤调运较困难;九是资金投入不足,致使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力度和技术跟踪服务力度不够,科技利用率低;十四是技术力量缺乏,乡镇农技中心人员多,但专业人员少。

结构调整上:一是产业结构调整缺乏一定的稳定性,经常出现“一年干一样”的情况;二是产业结构调整缺乏远景规划,发展的措施不够具体有力;三是缺乏项目启动资金,使规模产业难以组织实施;四是缺乏产业在全县的统筹发展,乡镇各自为战的状况未根本改变。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一是乡镇缺乏对水利工程的管护能力,水利设施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能;二是职能部门因受资金、技术的制约,对水利设施的管护力度不够,对病险水库、水渠的除险加固工作跟不上,部份损坏的山塘水库及沟渠短期内不能得到及时修复,群众意见较大。

畜牧产业方面:一是缺乏技术指导,群众养殖科技含量不高,产业成效不明显。二是扶持畜牧业发展的各种贴息政策落实难,群众缺乏扩大规模的启动资金,规模养殖难以做大。三是缺乏技术人员,防疫工作服务难以到位,疫病风险大于市场风险。

我县的农业发展面临着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农村合作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待提升、农村土地流转瓶颈制约亟待破解、扶持政策需要进一步强化等方面的问题。为加快推进我县特色农业发展,切实发挥其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调研组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立足科学发展充分发挥我县农业资源和区位优势,以扩张生产基地规模为基础,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为载体,以龙头企业带动完善利益联接机制为纽带,以培育品牌开拓市场为手段,尽快做大做强特色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注重“五抓五突出”:

(一)抓规划布局,明确特色农业发展的任务目标。着眼推进特色农业发展,重点围绕山养、茶叶、蔬菜、林果、优质专用粮油五大产业体系建设,在明确全县特色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规划布局、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特色农业生产区的规划布局和发展目标。

(二)抓政策配套,形成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持体系。一是财政扶持政策。在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对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贷款贴息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县级农业产业化专项扶持政策。二是金融支持政策。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积极引导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涉农金融机构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发展特色农业的信贷投入。

(三)抓示范引导,培育特色农业发展的先进典型。为引导和促进特色农业发展,加大示范基地和园区建设力度,并将不同区域、不同产业、不同类型的特色农业先进典型,通过新闻媒介、现场会议、农业产业化简报、新农村建设简报等多种方式不断进行总结和宣传推广。

(四)抓配套服务,构筑特色农业发展的保障体系。围绕影响和制约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从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入手,提供全方位配套服务。一是产前信息服务。加快农村经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网络终端向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专业村、专业户延伸,及时向农民和农业龙头企业传递特色农产品市场需求和政策扶持信息。二是产中技术服务。围绕特色农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技术培训指导,特别是围绕种养业基地项目建设。三是产后营销服务。充分发挥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市场开拓方面的独特优势,从重点产业和产品入手,大力发展合同订单农业和产业化经营,有效解决特色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四是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五)抓督导考核,完善特色农业发展的推进机制。围绕推进特色农业发展,在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季节,加强对各地特色农业发展的督促、指导;实行特色农业发展调度制度,定期调度通报各地特色农业发展情况和进度;实行严格考核奖惩制度,把特色农业发展纳入农村产业体系建设和新农村建设的考核内容,年终按照考核结果兑现奖惩。

在注重“五抓”的基础上,着力从“五突出”上下功夫:

一是突出生产基地建设,提高特色农业聚集度和规模化程度。继续深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围绕县六大农业特色产业产品培植,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加快膨胀生产基地规模,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迅速提升特色农业产业聚集度和规模化水平,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二是突出科技创新,提高特色农业附加值和档次水平。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围绕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经营,加快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普及,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特色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档次水平。

三是突出品牌培育,提高特色农业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围绕特色农业发展,积极开展农业“三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认证和地方名优品牌申报认证,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搞好品牌开发培育和宣传推介,提高特色农业在市场的知名度、占有率。

四是突出龙头企业建设,提高特色农业发展带动能力。围绕特色农业发展,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为载体,实行领导包保责任制,建成一批农业产业化重大项目,着力提升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五是突出政策扶持,健全特色农业发展激励机制。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不断强化对特色农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加大对特色农业规模基地、农业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普及、农产品品牌培育推介扶持补助和考核奖励力度,建立健全特色农业发展的推进和激励机制,落实政府扶优扶强政策,促进特色农业快速健康发展。

调研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哪些篇四

一、调研对象:×××公司。

二、调研时间和调研地点:2011年12月1号——4月30号。

三、

四、调研方法:如实地调查法、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

五、调研内容:

(一)×××现状分析。

(二)×××存在的问题。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

七、致谢。

八、参考文献。

调研报告的打印要求(如字体、字号、行间距等)均与毕业论文撰写规范、模板相同。

调研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哪些篇五

农业大市,也是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近年来,玉林市供销社上下主动适应新常态,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农民合作社为主体创新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村改革发展换挡升级,对开展“三农”工作,助农增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近年来,玉林市供销社大力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着力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目前,全市供销社系统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263个,其中,种植业类合作社128个,养殖业类合作社118个,农资农机类合作社9个,社会化综合服务类合作社3个,其它类型合作社5个。玉林市供销社农民合作社具备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良好基础和比较优势:

二是辐射范围广,覆盖了全市100%以上的基层社和2/1行政村近1/4的农户;

三是总体来看已有一定的实力,20xx年销售总额达2.1亿元。玉林市供销社系统发展农民合作社率先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法和成效主要有四点:

(一)推动合作社开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优化经营体系结构,提升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提高生产体系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1、创新农民合作社开展土地流转托管创效益。玉林市供销社大力创新农民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向规模生产要效率,向合作经营要效益。20xx年以来,玉林市供销社专业合作社与系统外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简称农合联),为联合社的各个成员社和入社农民提供技术、信息、农资、产品销售等系列服务,目前全市系统已建成“农合联”19个,通过“农合联”引领专业合作社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已流转和托管土地面积7373亩,建立了粮食、蔬菜、水果、中药材、畜牧水产、林业等一大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如陆川县米场供销社牵头组织米场新英食用菌、米场叹可养殖、陆川县一品养殖等专业合作社共同组建成立的合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开展服务型土地托管和承租型土地托管,通过发展田螺养殖基地400多亩和食用菌种植基地85多亩,百香果种植基地520亩,返聘农民承包种、养,为农民提供一系列托管服务,20xx年就为农民实现增收800多万元;同时,该“农合联”还租用山地1200多亩,种植火龙果建设休闲农庄,发展健康养生产业,目前该项目已投资300多万元,果园、道路等设施正在加紧建设,该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每年将实现助农增收500万元。

2、鼓励合作社流转农民承包地解决系列问题。玉林市供销社鼓励合作社成员通过转包、服务、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流转承包地,扩大生产经营面积,解决土地碎片化和产出能力低下等问题。支持合作社通过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等,实现统种统收、统防统治,带动单个小农户参与规模经营。如北流市供销社通过农民专业合社开展的无人机植保飞防服务,为农民、种植大户提供水稻、水果防治病虫害、施肥等服务,通过在城区建立飞防服务中心,在乡镇建立飞防服务站,已签订和意向签订土地托管面积2、3万亩,创出了服务“三农”向社会化、系列化、规模化的新模式,为实现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农民进城打工,供销社为农民打工”目标走出了新路子,预计此项业务每年可增销售收入20xx多万元。兴业供销社通过农民专业合社与广西丰兄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玉林客家商会已达成,开展土地托管服务合作意向,目前,已在山心镇葵峰山托管土地7000多亩,预计将大幅增加农民的收入。

3、大力发展以合作社为主导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引导合作社为成员提供统一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社会化服务,把过去一味追求高产、过多追加要素投入、超过合理边界的一块投入降下来,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收益。目前陆川县珊罗供销社富农韭菜专业合作社为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系列服务、一是产前举办技术培训班,聘请农技人员免费培训社员,传授科学用肥用药知识和标准化生产管理知识。二是聘请农业技术人员指导田间管理,科学防治病虫,确保韭菜环保、安全,品质好。三是提供销售信息,收购韭菜统一外销玉林、南宁、广州、深圳、贵阳等城市。四是打造品牌,韭菜经包装后进入了玉林、南宁等城市的超市,降低了成本,实现了农超对接,增加产品附加值,既帮助会员解决了资金紧缺、技术缺乏、销售难的问题也降低了生产和销售的成本。20xx年,全市供销系统农机合作社为早稻、晚稻提供机耕、机插、机收等农机服务和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等。

(二)鼓励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改善库存结构。玉林优势特色农产品丰富,有着“南方药都”“三黄鸡之乡”等称号,也是南菜北运菜篮子基地、亚热带水果重要产区和广西粮食主产区,但产业链、价值链是短板。着眼补齐这个短板,玉林市供销社引导农民合作社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发展就地初级加工和优势区域精深加工,促进加工转化,加强仓储物流,从源头上改善库存结构。

1、扶持合作社加工生产能力,解决“卖难”问题。推动合作社从单一种植向综合型发展转型,玉林市供销社加大扶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开展农产品加工和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着力提升合作社的加工生产能力,大力培育一批具有一定加工能力的合作社,以加工的途径解决初级农产品因“卖难”而引发库存问题。目前,全市系统共有具有一定加工能力的合作社23个,涉及水果、粮食、中药材等产业。

2、推行合作社产业化经营模式,解决库存压力。玉林市供销社鼓励在大宗农产品优势产区的合作社建立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发展订单生产和订单加工,推行合作社“基地产+加”带动农户进入产业化经营的模式,缓解单家独户小农经营的库存压力。目前,全市供销社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建立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183个,农产品加工基地3个,订单带动农户8万户。

3、提升农产品仓储和流通能力,解决流通问题。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建设冷库和开展冷链物流,加快发展仓储物流,全面提升农产品仓储和流通能力。目前,全市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有仓库80个,其中冷库7个。大力发展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鼓励合作社直接进入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参与大宗农产品流通,玉林银丰中药港是全国第三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玉林宏进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已成为年销售额超百亿元的桂东南大宗农产品重要集散中心。

(三)引导合作社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品质品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促进生产端和需求端的有机衔接,使生产切实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实际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已经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安全升级。结合市场需求的升级和供给改革的需要,玉林市供销社以农民合作社为重要载体,多措并举发展品质优质、质量安全的优势品牌农产品。

1、推动合作社大力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编制水稻、中药材、水果等10多项地方性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推动合作社按照标准化生产技术发展生产或组织订单农户开展种养,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率先试点示范。全市合作社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7个,标准化生产率达80%以上。

2、支持合作社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引导合作社重视品牌建设,积极注册商标,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基地及开展“三品一标”产品认证,生产更多优质、高端农产品,满足日益增长的高端农产品市场需求。全市系统合作社注册商标86个,建设“三品一标”基地25个,通过“三品一标”认证产品26个。陆川县珊罗供销社富农韭菜专业合作社在通过“三品一标”产品认证后,以“珊罗”为注册商标注册了该合作社种植的韭菜,并按照国家级无公害蔬菜标准,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打响了“珊罗韭菜”无公害品牌,目前产品供不应求,每公斤销售价格比市场价格高出4元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保证。

3、鼓励合作社创新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支持合作社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通过合作经营、统一管理的生产经营模式优势,从生产环节开始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田头到餐桌的“舌尖上的安全”。20xx年,玉林全市供销社系统例行监测合作社蔬菜、水果样品10多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达100%以上。

(四)支持合作社开拓新兴业态,促进产业融合。当前,工业化、信息化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新理念、信息新技术等涌向农村,越来越多的资源要素向农业渗透融合,现代农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迎来了多样化的发展需求。玉林市供销社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十分注重深度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产业间融合发展,更好满足社会对农业的多样化需求。

1、推行合作社“互联网+”行动。玉林市供销社以合作社为主力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通过“大数据”等先进理念、“农业云”等先进技术,让农业、农村、农产品更好地搭上电子商务“无形之网”,连上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目前,建设“网上供销合作社”,玉林市供销社系统在全市合作社中已开展电子商务的社有企业6家,注册成立电子商务公司5家,还有2家正在申请注册中,电子商务业务也逐步开展。20xx以来,全市已实现网上购销金额120多万元。

2、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玉林市供销社引导合作社在特色种养的基础上,整合资源特色,发挥抱团优势,包装打造集生产、休闲、观光、体验等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把农业生产与休闲旅游融合起来发展,带动农民更多地参与到农业价值链之中分享增值收益。在合作社引领带动下,玉林市休闲观光农业蓬勃发展,创建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等各类农家乐350个,休闲农业从业人员7、1万人,总收入超12亿元。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玉林从农业大市走向农业强市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玉林补齐“四化同步”短板、实现“两个建成”目标的关键之举、决胜之策、攻坚之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玉林市供销社进一步发挥农民合作社作用,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一条主线”,着力“两个重点方向”,实施“四大抓手工程”。

“一条主线”:即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通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供给有效性,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增强农业资源在市场中的配置,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两个重点方向:即构建区域全产业链、发展综合型合作社。

1、着力构建区域全产业链。玉林市供销社一方面以合作社为桥梁纽带,上接市场下联农户,推进农业上下游产业、前后环节衔接,促进区域内产业间深度融合发展,形成区域全产业链,实现农业产业链延长和价值链延伸。另一方面加快探索发展系统内外合作社联合社,整合资源,集聚要素,围绕产业,突出优势,推进县域化、品牌化发展,实现同产业合作社抱团经营或区域内一二三产业合作社联合发展,破解合作社单打独斗竞争力不足的难题和产业链价值链不长的困境。

2、积极发展综合型合作社。玉林市供销社推动农民合作社由生产合作向土地合作拓展,由资产合作向资本合作拓展,由专业合作向综合性合作拓展,引导、支持有一定基础和实力的合作社由单一生产功能向产前、产后功能延伸,向加工、销售功能拓展,发展综合型合作社。加强农业项目库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集中力量扶持建设一批产业梯次合理、分工精细、合作有序的重点合作社。力争到20xx年,全市供销社系统集产加销于一体的综合型合作社达50家;农民合作社整体实力明显增强,辐射带动农户达75%以上。

四大抓手工程:即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创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发展品牌农业。

1、加快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玉林市供销社系统立足优势特色产业,力助全市加快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优势。推动合作社进入示范区发展,以示范区为平台集聚资源要素、整合优化产业,增强合作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综合实力。力争到20xx年,全市系统有超7个合作社成为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建设主体。

2、大力创建农民合作社示范社。重点扶持一批有一定基础实力的合作社发展壮大,着力培育成为有规范的章程、良好的运行机制、严谨的管理制度、合理的利益分配办法、较强的服务带动能力的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力争到20xx年,全国总社示范社达7家,自治区供销社示范社达15家,市级示范社达200家。

3、着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依托广西玉林职业农民学院,和市供销社与广西丰兄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创办的农民技术培训学校(已于20xx年8月份挂牌成立),对全市系统合作社示范社领办人或带头人进行大轮训,培育一批有文化、知政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业ceo。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推动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进入合作社参与经营,成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生力量。力争到20xx年,全市系统合作社管理人员中,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新型职业农民比例达80%以上。同时计划年将培训农民5000余人。

4、创新发展品牌农业。鼓励供销社系统合作社通过文化内涵与关联产业的融合,借助文化创意塑造品牌农业和进行品牌营销,利用品牌溢价效应最大限度地提升农业的附加值;力争到20xx年,每个产业整合推出2—3个品牌基地和知名品牌,每家自治区级及以上合作社示范社培育出1—2个知名品牌产品。推动合作社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提升农产品品质品牌;力争到20xx年,全市市级及以上合作社示范社均有“三品一标”基地或产品。在合作社中率先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要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要认清“三农”工作在整个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定位和作用。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农业稳则基础牢。玉林市供销社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支持作用,先后运用好《中共玉林市委员会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玉发〔20xx〕10号)、《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社的实施意见》(玉政发〔20xx〕8号)、《玉林市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同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引导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主力军作用,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全市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托底支撑。

(二)要发挥好市场的导向作用。当前,农业发展普遍存在生产与需求错位、生产与市场脱节的现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是要发挥好市场的导向作用,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推动农业供给侧的转型升级。玉林市供销社充分发挥合作社在市场经济中的新型经营主体作用,带动农户抱团闯市场,实现了市场需求与农业生产的有机衔接。同时,通过产业链、价值链的导向和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促进产业向提质增效调整,更多的资源要素参与到农村经济发展,更多的工商资本进入现代农业开发,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要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农民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最大主体,同样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直接受益者。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了市场进行导航,还须农民进行把舵。传统的小农经济单家独户生产经营,经济实力差、市场能力弱、创新能力不足、发展后劲有限,难以支撑起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合作社既是一种经济组织、市场经营主体,又是一种农民合作组织,是农民之间最为紧密的利益联结体。玉林市供销社把准农民合作社的这种特殊地位,在农民合作社中率先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很好地发挥了农民的主体作用,赢得了群众的广泛支持,凝聚了强大的改革动力。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研报告2:

“十三五”规划首次提出,要“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这意味着未来五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以稳健经营为目标,找准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改进服务方式,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益,促进金融业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更为强大的动力源泉。大厂农商行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金融新常态,着力开展资金支持农业供给侧机构性改革。

一、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情况。

考虑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当以战略规划为引领,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管理变革为支撑,以组织重塑为保障,激发我行的创新能力和经营活力,实现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再平衡。

(一)改革信贷管理模式。

将个人贷款营销主体由分部改为支行,打破存贷分管考核模式,实行存贷管理一体化。将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自身发展转型有机结合,优化发展战略、管理机制和业务模式,增强金融服务能力。为提高审批效率,缩短审批链条,促进授信审批工作良性发展,我行创新推出了授信审批官制度,即根据行长授权书权限,将授信审批工作分为一人审批、审批小组审批、审批委员会审批的三级审批模式。

(二)信贷产品“微创新”

以“双基”共建农村信用工程和支持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各支行深入各村进行前期调研,为后期开展工作做了充足的准备。为有效开展“双基”共建农村信用工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省联社宝系列产品为载体,推出了“易农贷”、“安农贷”、“富农贷”、“新一贷”等特色信贷产品,实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周转使用、余额控制”的原则,为农民致富提供帮助,为农村发展贡献力量。

(三)加大服务创新力度。

通过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增强自身竞争实力。20xx年,经过我行与土地局沟通协商,对辖内国有土地的价值由本行自行评估,以此降低客户融资成本,从实质上支持特色种养殖、蔬菜水果采摘、农牧产品加工等行业,有效满足生产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带动了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四)加强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

我行充分发挥点多面广、联结城乡的优势,通过召开银企座谈会,入园区、入市场等拉网式营销方式,挖掘了不少潜在优质客户。20xx年,我行共召开两次银企座谈会,并组织客户经理对夏垫工业园区、陈府农业园区和潮白河工业园区的企业进行了走访,进一步推动了我行信贷投放的稳步增长。

(五)强化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与当地人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信息采集平台合作力度,为个人创业者和小微企业搭建集“信息咨询、创业辅导、市场开拓”为一体的创业综合平台。同时,我行积极助力省联社个人征信系统上线工作,构建完整的信用体系建设,达到真正的信息共享。在支付体系建设中,我行完成了二代支付系统顺利切换上线,涉及柜面、网银、epos、支票影像等多个渠道业务。

(六)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为适应个人金融业务的高速发展,我行大力积极推进消费者金融服务创新,加快互联网、移动支付等新技术和新服务渠道的运用。开通大厂农村商业银行“微信公众号”,微信号为:hbdcnsh,在线为客户提供更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

(一)拓展有效营销措施。

1、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情况汇报。

2、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情况汇报。

3、20xx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研报告。

4、20xx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情况的调查报告。

5、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情况调研报告。

6、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情况调研报告。

7、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情况调研报告。

8、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研情况报告。

9、关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哪些篇六

根据镇人大主席团2016年工作要点和主席团会议的安排2016年6月1日早,在镇人大主席敖菲同志的带领下,对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进行了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辣椒生产。

2016年全镇共种植辣椒20000亩,品种主要以“长虹”、“足法”、“甜杂一号”等品种为主。辣椒育苗在3月20日结束,大田移栽在5月30日结束。

2、万寿菊生产。

××镇在2016年共种植万寿菊9000余亩。技术人员在各村委会负责好技术指导,按规格移栽,已结束。

3、南瓜生产。

古城村委会根据自身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等有利条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2016年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寻找新的突破口,找准市场,由村委会租地200亩,发展南瓜新型产业。5月20日移栽结束。

4、浅水藕生产。

浅水藕生产2016年的生产分别在淑足、海晏2个村委会,种植面积为200亩,3月25日种植结束。

5、水稻抛摆秧生产。

2016年分别在大堵、长桥、大同、捏龙4个村委会完成水稻抛摆秧5000余亩,在4月29日日移栽结束。此项技术能使每亩水稻比常规育苗增产30至100公斤。

1、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使部分农民得到一定得实惠,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所增强。糯白村委会的山外村民小组,前几年在甜椒产业结构调整中,有的农户种植甜椒的亩产值超过了烤烟,极大地增强了农户种植甜椒的积极性。今年群众自发种植“甜杂一号”品种400余亩,在市场中寻求生存,形成一定的品牌,每年甜椒收获季节都有一些老板到村子里收购。

2、村委会干部的思想观念有了转变,有的干部对闯市场充满了自信心。特别是古城村委会干部,根据村委会土地少的现实情况,努力发展高效农业,并身先士卒,首先自己租地200亩种植南瓜,自发地引导群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3、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形成了一定得品牌,吸引了部分老板落户××。这两年在镇党委、政府的重视下,集中力量发展辣椒产业,形成了辣椒品牌,老板张友清在长桥村委会建厂,到我镇发展辣椒产业;今年曲靖的老板也积极到××签订2000亩辣椒合同。

三、

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群众的整体素质弱,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弱,对市场认识不足,对政府依赖心较强。我镇经济主要以种植业为主,部分群众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缓慢,满足于传统的小农经济,缺乏大市场意识,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持怀疑、观望态度,就是在村组干部的劝导下,种植万寿菊、青刀豆等产业,也是提心吊胆,生怕吃亏;还有的农户,今年种植辣椒得到实惠,如果明年种植辣椒吃亏,就对辣椒产业持否定态度,接受不了市场变化,害怕失败,没有闯市场的意念;再者,在哪一个村委会发展新兴产业时,农户最希望的就是种子钱免费,机耕费用由政府部门埋单,对政府的依赖心理较强,种出来的东西希望政府负责收购并付货款。

2、群众的短期盲目性种植使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受阻。去年烤烟市场较好,使栽烟户得到了实惠,今年绝大多数种植户种植烤烟的面积比往年多了许多,而对于其他种植产品态度冷淡了不少,而忽视了市场的变化,不遵照市场经济规律发展生产。这期间使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受到了一定的阻力。

3/5会自发地把产品拿到市场上出卖。还有的老板,恶意拖欠群众的货款,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4、农田水利设施不健全。特别是蔬菜产业,对水的需求很高,在种植的时候缺水,水库的水又不下来,没水浇灌,雨水多时水又排不出去,菜地被淹。

5、土地集约化程度不高,生产技术落后。土地集约化经营是现代农艺发展的趋势,而现在各家各户在各自的承包田内,各种各的,不能进行产业布局,没有形成产品竞争力。农户的观念依然是传统农业观念,生产技术上也还习惯传统的耕作方法,如抛摆秧推广了十多年了,今年政府部门没有补助,有的农户又重新回到了水育秧的传统技术。发生病虫害了,没有群防群治的观念,也没有综合防治的观念,你打你的农药,我施我的化肥,最终造成土地越来越瘦,病虫越来越难防治,生产承办提高了,但产品的品质、产量却没有得到提高。

四、整改措施。

1、围绕现代农业生产,逐步打破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寻找产业发展突破点。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模式,而土地集约化、操作机械化等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应积极引导农户组成生产合作组织来发展产业,推广新科技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并形成特有的品牌。

2、加强水利设施建设。量争取资金支持,可以发展田间地窖,同时和水库部门联系,协调解决生产用水问题。

3、争取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大力开办职业技能培训班,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水平,加强农民对市场的认知。

5/5。

调研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哪些篇七

产业结构调整是当今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课题,调整和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目的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为了落实袁书记的讲话精神,打造我乡“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工程,实现十二五末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的目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万泉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7月29日,我乡召开关于“围绕农民增收、调整产业结构开展大摸底、大调研、大讨论”动员大会。组织30名包村干部进村入户填写《万泉乡产业结构调整调查摸底入户表》,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确定我乡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扎实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工程建设。

8月1日至8日,2名包村干部组成调研队伍前往桥上村驻村入户走访,通过大力宣传、召开户代表座谈会、入户问卷调查等,了解该村产业结构调整。

桥头村位于万泉乡西南方向,孤峰山阴坡,海拔800余米,距离县城不到10公里,交通便利。全村共5个居民组,1250户,950余口人。耕地面积3300余亩,共有深井4眼。

桥上村总户数250户,入户183户,占73.2%,并户17户,占6.8%,无劳动能力(常年在外)50户,占20%,从事农业生产476人,占63.47%,经商打工63人,占8.4%,旱地2575.4亩,占总耕地78.04%,其中,水果1306.6亩,占50.74%,蔬菜724.9亩,占28.15%,粮食474.4亩,占18.42%。在你认为种植什么作物效益高,见效快问答中,同意种植西红柿133户,占72.68%,大葱7户,占3.83%,苹果40户,占21.86%,梨1户,占0.55%,玉米1户,占0.55%,桃1户,占0.55%。通过调查,76.51%同意将蔬菜作为该村的主导产业。

在你认为制约发展农作物的主要原因问答中,认为缺水179户,占97.81%。缺技术144户,占78.69%,缺资金98户,占53.55%,缺市场30户,占16.39%,缺组织10户,占5.46%,缺地1户,占0.55%。通过调查,认为缺水和缺技术是制约该村主导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在你需要政府从哪及方面予以扶助问答中,认为需要灌溉179户,占97.81%,技术指导144户,占78.69%,小额贷款101户,占55.19%,拓展市场29户,占15.85%,劳动力32户,占15.3%。通过调查,认为政府应从灌溉、技术、小额贷款几方面进行扶助。

在你愿意加入哪种专业合作社和协会从事生产销售问答中,同意加入西红柿合作社110户,占60.11%,大葱10户,占5.46%,苹果51户,占27.87%,梨1户,占0.55%,养殖7户,占3.83%,桃1户,占0.55%,蔬菜1户,占0.55%。通过调查,有户同意加入蔬菜合作社。

通过为期一周的进村入户调查,桥上村主要发展蔬菜,其中以西红柿为主。目前,我们大力推广发展的西红柿正常情况下亩产在2万斤左右,以去年平均价格0.6元/斤计算,年收入1.2万元/亩,除去投资3000元,纯收入在9000元左右,如果水利能保障、技术措施能跟上,我们的发展前景会很乐观。

利用五年的时间,我们的西红柿发展将会产业化、规模化,如果按人均0.8亩西红柿种植面积计算的话,人均纯收入可达7000元,这样到十二五末,人均纯收入翻一番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调研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哪些篇八

近年来,居民收入增长缓慢物价上涨过快消费政策环境不健全等消费领域出现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正成为影响居民消费理念转变制约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障碍。本文通过朔州市居民消费结构变化及预期趋势,剖析了当前居民消费领域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就破解居民消费低迷及扩大内需提出了相关建议。

以来,尽管朔州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一路上扬,今年一季度比上年同期上涨5.1%,但消费品市场持续繁荣,居民消费热情不减,从涉及到统计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其基本运行变化情况呈现“五升一平二降”格局。

(一)食品居住两大类价格全面上涨。

一季度,朔州市农民人均食品支出319.16元,比上年同期增加77.66元,增长32.2%,影响消费性支出上升6.8个百分点。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8.8%上升为今年的49.8%,上升1个百分点。在食品支出中,人均粮油蔬菜类支出为71.78元,同比增长8.7%;人均肉禽蛋奶以及水产品类支出为118.94元,同比增长47.3%;人均食品消费服务性支出28.34元,同比增长157.4%。从一季度农民的食品购买量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除家禽蛋豆类等食品的购买量增长外,其它食品购买量都有所下降。其中谷物薯类食用油蔬菜同比分别下降13.6%56.3%24.1%22%。其它肉类奶水产品同比分别下降16.4%58%14%。由此可见,受粮油蔬菜及肉奶价格上涨的影响,农民购买量下降,但人均食品现金支出大幅上升。

(二)烟酒衣着和家庭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三大类价格上涨。

(三)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持平。

一季度文娱用消费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娱乐类旅游价格运行同其它类相比相对平稳。

(四)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两大类价格下降。

一季度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两类价格分别下降了0.3%3.3%。其中医疗保健下降0.5%个人用品及服务中的化妆美容用品清洁用品个人饰品以及个人服务价格和上年相比稍有微幅上涨,同其它类相比相对平稳。交通价格下降了1.3%,主要是交通工具价格同期下降了8.3%,尽管车用燃料及零件,车辆使用及维修费价格分别上涨5.2%7.9%?熏但由于通信工具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1.6%,使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了4.1%,从而拉动交通和通信类价格综合下降了2.3%。

二、消费结构变化及消费热点展望。

(一)恩格尔系数较为平稳,饮食费用明显增加。

恩格尔系数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和发展阶段。一般情况是?押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的增加?熏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受市场物价的结构性上涨影响,201-3月市区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0.37%,比去年上升2.2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7.77%,比去年上升1.68个百分点,高于国家平均水平4.67个百分点。目前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上升?熏意味着居民收入增长低于物价上涨幅度?熏消费物价居高不下,产品价格上涨后?熏居民消费量稳定?熏费用增加?熏城乡居民生活压力增大,生活水平相对下降,居民没有很好地分享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

(二)购买住房热度不减,居住消费不断攀升。

商品房价格的持续走高,刺激了人们住房消费的热情,由此带动了居住消费保持高速增长。朔州市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用于居住方面的支出为1137元,同比增长42.5%,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例达12.3%,比去年同期上升2.6个百分点。其中,人均用于住房装修等方面的支出676元,增长65.6%;用于水电燃料及其他方面的支出424元,增长12.8%;用于物业管理费等方面的居住服务费支出36元,增长170.8%。居住消费的上升,也直接推动了居民家庭设备用品的更新换代。居民家庭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达676元,同比增长30.7%,其中耐用消费品支出386元,增长56.3%。在耐用消费品支出中,家具消费支出的增幅高达2.6倍,床上用品支出增长25.1%。

(三)旅游健身享受生活,休闲娱乐支出上升。

朔州市城镇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345元,同比增长38.3%,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7%,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其中人均健身活动支出9元,增长2.1倍,团体旅游支出210元,增长42.5%;参观游览支出32元,增长40.8%;其它文娱活动支出89元,增长24.7%。从不同收入人群分析,高收入家庭对休闲娱乐消费更为热衷。调查资料显示,占调查户数10%的最高收入家庭人均用于文化娱乐服务消费支出达1413元,同比增长70.5%。

(四)私家车消费成亮点,相关支出较快增长。

抽样调查资料表明,居民家庭人均用于车辆保险方面的支出达17元,而去年同期还不到10元;人均用于车辆用燃料及零配件的支出为200元,同比增长78.8%。随着未来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城市空间的扩大,我国的汽车也必将成为居民的消费热点。

(五)电子信息日益发达,信息消费必将提速。

未来社会是信息社会,现代化的通讯工具,家用电脑及宽带网将逐步得到普及。整体发展趋势是城市消费以更新换代为主,农村消费群体逐渐扩大。我国“九五”时期对电子信息产品的.需求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随着人口消费基数的增大,必将对消费生活产生更大的变革。

(六)教育受到空前关注势必提升文化教育消费。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智力已成为决定性因素,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广大居民对文化教育重要性认识的提高,文化教育的福利性逐步减少,市场化货币化比重逐步提高,文化教育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不断提高,文化教育消费成为热点势为必然。

三、消费领域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一)消费倾向减弱,即期消费有待提高。

近年来,朔州市城镇居民在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消费倾向呈逐年下降态势。,朔州市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为76.8%,20下降至73.5%,今年1-3月份为72.9%,较上年又下降了0.6个百分点。究其原因,对教育医疗购房等消费预期的增强和当前社会保障水平的偏低,是造成居民消费倾向走低的最根本因素。同时,从不同收入水平人群分析,高收入户消费倾向低而储蓄倾向高,低收入户消费倾向高但实际消费能力弱,这也是造成城市居民总体消费倾向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消费倾向长期过低,将不仅影响当前消费总水平,而且从长远看也不利于拉动生产,影响投资效果,最终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二)生活必需品涨价,对贫困家庭影响较大。

虽然朔州市居民消费价格总体涨势趋缓,但食品燃料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上涨幅度仍然较大,直接增加了居民家庭的消费支出,尤其给城镇低收入家庭和弱势群体的生活带来了一定影响。抽样调查资料显示,1—3月份,占调查户数10%的最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384元,同比增长3.7%;而人均消费支出达1425元,同比增长4.1%,支出比收入高出41元。从低收入家庭消费支出构成看,人均食品消费支出增加111元,占消费支出增加额的比重达69.8%,其中人均粮食消费量虽然比去年同期下降4.6%,但支出却增长5.2%。

(三)储蓄倾向增强,投资渠道尚需拓宽。

虽然人们投资意识不断增强,但出于对风险控制的考虑,再加上居民对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不敢“寅吃卯粮”负债消费,因此银行储蓄仍是最受城镇居民欢迎的保值增值手段。统计资料显示,1-3月份,朔州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269.6亿元,同比增长9.59%;城镇居民家庭的储蓄倾向(人均储蓄在人均总收入中的比重)比去年同期上升6.5个百分点,达到32.5%。如何将居民存款转化为投资,解决好发展中的资金需求,值得各级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思考和研究。

(四)信贷消费面窄,消费理念有待提升。

多年来,朔州市消费贷款一直在低位徘徊,甚至从20开始连年下降,继当年下降20.6%,年下降40.5%后,一季度再降7.64%,消费信贷连年大幅下降对启动消费市场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朔州市信贷消费尚属低水平。

四、促进居民收入和消费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货币政策在消费调控中的作用,发展和完善消费信贷,逐步提高信用消费比重。

货币政策应通过结构性信贷政策鼓励消费增长,即一方面对住房汽车电器通信设备教育假期旅游等领域的消费信贷给予优惠;另一方面实行较为宽松的消费信贷政策,积极培育居民良性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在发展信用消费方面,一方面要加快消费信贷法律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快建设全国性统一的个人信用体系。

(二)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增强居民对消费的信心。

政府应增加财政社会保障投入,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合理确定保障标准和方式,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分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扩大城市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逐步做实个人账户,逐步提高社会统筹层次,增强统筹调剂的能力。二是建立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三是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补充保险。四是完善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纳入救助范围。

(三)完善社会事业保障制度,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增强居民消费倾向。

政府应尽快完善包括住房医疗失业养老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增强消费信心。首先要拓宽社保资金的征集范围,加大社会保障资金的筹资和融资能力,弥补资金缺口;其次应扩大社保的覆盖面,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生育及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等体制建设,形成社会保障社会救济互助个人储备保障相结合的多层次的保障体系;三是强化社保的立法和执法监督,加大社保基金的运作透明度,为各项保障政策落实提供完备的法律保证。

(四)培育新型消费热点,扩大服务型消费,挖掘消费潜力。

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传统消费项目,进而追求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消费方式。第一要以消费者的现实和潜在需求为导向,加快实现产品结构升级换代,促进以家电为代表的家用产品等级的提高,努力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绿色环保等高技术产业群体;第二培育新的消费热点,鼓励中高收入阶层扩大服务消费,加快第三产业中以卫生保健文化教育旅游休闲及家庭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以此促进就业优化产业结构,缓解经济发展的能源和资源的瓶颈制约;第三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消费理念,激发合理的消费欲望,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

(五)针对不同收入阶层,实施相应的消费调整策略。

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扩大,收入的级层化现象十分突出,应针对不同收入群体采取不同的消费引导策略。对于高收入阶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消费是刺激消费的有效途径,要拓展消费领域提升消费品位,细分消费市场,推出适应高收入需求的个性化和精品化的消费产品,使他们释放出强大的购买力,有效地扩大内需;规模正迅速扩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是推动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力量,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的结构升级基本完成,开始注重身心的舒适和健康,在医疗保健居住和文化教育上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正处于万元级向十万元级产品升级的过渡时期,对收入和价格弹性都较为敏感,需要通过发展消费信贷来释放他们的购买力,解决“购上不足,购下有余”的消费断层问题;低收人阶层以基本生活消费为主,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原因是收入水平低且增加缓慢,因此增加收入是最有效的启动手段,应通过扩大就业和推进生活保障制度等途径改善和提高低收入居民就业和收入状况,稳步提高生活质量。

调研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哪些篇九

关于“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情况的调研报告 近日,黟县人大会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宏村镇木坑竹海景区、金家岭村,西递镇叶村,美溪乡打鼓岭景区和洪星乡长春村长坑村民组等地,考察了解农业产业基地、龙头企业发展和农旅结合的情况,同乡村干部、县乡人大代表、农林部门的技术人员和产业化龙头企业负责人座谈,认真分析“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成效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做好下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村产业结构基本情况

2.11万亩,有林地面积95万亩;生猪饲养量9.4万头,家禽36.8万羽;农村经济总收入28.0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499元,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3135元,工资性收入2467元,各项惠农政策转移性收入438元。

1、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县突出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依托蚕桑,茶叶、木竹、果蔬、生态养殖等特色资源优势,建成了一批农业产业化基地。主要有五里为中心的3000亩水蜜桃基地;以五溪山为中心的2800亩有机茶基地,以黄姑为中心的l200亩的生态茶园基地;以碧东、叶村为中心的千亩高效桑园基地;以洪星为中心的47000亩竹木制品原料基地;金家岭、同川村的50000羽蛋鸡基地,碧山村60000羽肉鸡基地,柯村乡皖南花猪和黄山黑鸡保种养殖基地。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种养植专业示范村,西递镇叶村、美溪乡黄姑村、宏潭乡宏潭村及碧阳镇五里村荣获省级特色专业示范村。

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迅速发展,产业带动能力有了明显增强;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9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营销收入达7.04亿元;华盛集团和杉森木业两家企业营销收入超亿元。龙头企业中从事茧丝绸业的3家,从事食品加工业的6家,从事粮食加工业的1家,从事竹木制品生产的9家。五溪山茶厂有限公司利用宏潭五溪山优良生态自然环境条件,投资建立有机茶园2800亩、有机茶转换茶园2000亩,开发出“五溪山”牌生态有机茶省级知名品牌,茶农鲜叶价格大幅提高,实现企业增效、茶农增收的双赢效果等;这些龙头企业的发展不仅有效地带动了我县蚕桑、茶叶、粮食和木竹生产基地的建设和产业的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

3、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发展,产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目前已在蚕桑、茶叶、木竹、蔬菜、养殖、土特产品等行业,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6家,其中蚕桑类14家、茶叶类15家、木竹类20家、果蔬类4家、畜牧类9家、粮食加工类3家、其他类11家,入社农户约占全县农户的12%。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业技术培训,种子、苗木、肥料的统一采购,农产品的收购、加工、销售等方面提供服务,解决了广大农民在单一经营生产中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为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黟县碧东漳溪蚕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合作社。

4、农旅结合有了新突破,以休闲观光农业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前景喜人。开发了木坑竹海、塔川秋色、西递鸳鸯谷、美溪打鼓岭、黄姑小桂林、柯村油菜花等一批以农业生态观光休闲为基础的乡村旅游景点,涌现了“竹海人家”、“五里农庄”、“秀里农庄”等一批乡村旅游“农家乐”示范户;宏村镇星光村木坑组过半数农户利用本地的“竹海”资源开办“农家乐”,从事住宿和餐饮等旅游服务,户均年收入达十万元以上。农旅结合还带动了竹笋、茶叶、香榧等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推动了黟县民间徽菜技艺的提高和传承,广大农民在参与乡村旅游服务中得到诸多实惠和效益。

5、“阳光工程”技能培训,为农民工转移就业搭建了新的平台。国家实施阳光工程就是将“有转移到二三产业和城镇就业意愿的农民,由政府财政补贴,在输出地开展转移就业前的职业技能短期培训”。近年来,共开展农村“阳光工程”培训132场次,培训新型农民4635人;开展农民就业技能培训30场次,培训农民工2438人;举办新春企业用工招聘会7场次,达成就业意向的1721人次;相关部门为农民工在计生、户籍等方面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服务。通过“阳光工程”技能培训,大多数农民工都学到了一些专业技能和法律等相关知识,为外出务工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2015年全县劳动力转移就业达到12100人,其中到外省市县务工的9380人,在本县从事二三产业的272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收入已经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

2、以农产品为基础的旅游商品开发和农家乐旅游服务管理滞后,与我县旅游业发展水平不够协调。

3、农业科技队伍人员缺乏,服务职能弱化,不能满足农村产业化快速发展的需求。

4、农村劳动力文化科技水平偏低,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

三、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1、加快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和产品质量提升,依托结构调整促增收。要充分依托自身资源条件,不断增加投资力度,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的要求,加快蚕桑、茶叶、粮食、果蔬、木竹、养殖六大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促进我县农业产业规模和质量的大幅提升。鼓励和引导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参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组织农产品质量有机认证,创建农产品知名品牌,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全县农业产业化水平。

2、加快旅游商品开发,促进农旅深度结合,支持农民创业促增收。借助“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申报成功的契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高效农业,积极扶持一批“农家乐”旅游示范户,规范旅游服务管理。充分利用我县旅游市场优势和丰富徽文化底蕴,加大旅游食品、纪念品等旅游商品的开发和生产,积极支持农民创办旅游商品生产加工企业,延长旅游商品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创建一批旅游商品知名品牌,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拓宽农民就业增收的路径,推动黟县旅游经济再上新台阶。

3、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发挥人才带动效应,依靠科教兴农促增收。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队伍的建设,整合现有人才资源,及时解决农业科技人员短缺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调动工作积极性,积极支持农业科技人员开展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和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技术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农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4、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促增收。通过“阳光工程”培训、农民工技能培训等项目的实施,帮助农村劳动力提高文化科技水平和就业技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培训中的主阵地作用,要根据农村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选择培训内容,提高培训的实效性,为促进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培养出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尚发展的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农村高技术能人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鼓励外出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

一、调查的立足点

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然,文化、精神也必须建设在基本的经济状况前提上,国家政策如今偏向于农村的发展,也提出了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对此,我对于庆城县西川农业经济发展较好较快的几个村(庄)进行了此方面的调查,希望我的调查可以给新农村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的历史时期的重大任务。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是关键。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装备水平,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加快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其重要原因。加速发展农村经济,必须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业结构调整的认识比较模糊。可见,我国国情和农民现有的文化素质对农村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严重制约。

为推进各示范点(村庄)下一步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增强发展后劲,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实现,现就加快各村庄整治示范点产业结构调整,努力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简单谈一谈我个人的理解。

我认为产业结构调整有其意义如下:

1、合理利用当地的资源;

2、促进各产业部门协调发展,合理布局;

3、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第三产业,能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6、调整产业结构,可以降低能耗物耗,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二、调查的样本点

就此次调查的村主要分布在庆城县北部乡镇,虽有不同但大的方向基本相同。

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快速转型,加快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棚膜经济改变生产结构唱响“新四季歌”。不论春夏秋冬,日光温室生产的蔬菜,价格一路飙升走红。通过推广棚膜经济,庆城县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玄马贾桥村、卅铺镇二十铺村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生产基地。镇党委采取党员带头、能人带动的办法,引导农民种植反季节瓜菜,使农民的收入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附表1 2012年日光温室经济效益调查表

注:亩产量中不包括特色保健菜、花卉、育苗。

关于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调查情况

附表2 2012年早春塑料大棚生产效益典型户

单位:栋、亩、公斤、元

认证。在这些加工企业的带动下,高楼、白马铺等乡镇的种植户,进行订单生产,形成了“公司+基地+科技+农户”的发展模式。

调查三:小蓖麻变成大产业。去年,蓖麻新品种引进示范项目由庆城县科技局下达,县种子管理站负责实施,示范点设在马岭镇、玄马乡。示范地主要以川、原地为主。示范共涉及7个行政村的部分自然村,分别是马岭镇寺沟门、下午旗、庙台子、、路沟门村、李家塬、琵琶寨等。涉及700多农户。示范种植面积2400亩,全部为全膜种植,品种有淄蓖5号、淄蓖8号和汾蓖10号。据田间测产,示范平均亩产289.59公斤,总产量69.5万公斤。按照目前市场收购7.3元/公斤计算,亩产值达到2114.01元,总产值507.4万元。种子、肥料、地膜、机耕费等每亩投资400元,亩纯收益达到1714.01元,全县2400亩的种植户总增加收益411.36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土地适当集中,发展种养植业大户,积极退耕还林(草)等。

三、调查的核心点

但纵观庆城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产业的几次革命性的变化,不难发现在国家提出产业结构调整以来,农民已经在政府的带领下,利用科学的手段,发展适合本村的产业,改变产业链,逐步告别了原来只解决温饱的简单产业结构,开始出现利用科技的力量追求最适合,高效率,高利用率,大面积的新产业(如:大棚蔬菜,特色农业,大面积养殖业,经济作物。),将以前只是简单的分户植作变为系统的,有目的性,针对性的植作,节省了劳动力,挺高了效率和经济收益,已逐步走出了困惑,探索出了适宜自己发展壮大的产业路子。同时,各级政府在经济上,技术上,政策上给予了大量帮助,也助推了产业结构变革、跨越性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变化已经有了喜人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的背后任然还存在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应该看到村民其实积极性并不是很高;村官中个别干部仍有着怠慢工作的情绪;外出打工者不关心本村的产业变化;新到基层大学生们虽有渊博的理论知识,但实践操作贫乏;留守的农民大部分前怕狼后怕虎不敢有所作为,带头的村民人数少形成不了规模和气候;老人们生活趋向于安逸对产业的调整基本不关心。这些潜在问题,有些已经显现出来,有的一直为解决。归纳总结主要有以下几点:

食又种什么呢?只有3%的农民认为,种粮食可以致富,前提是要土地广,资金雄,技术强,形成一定规模种植。

二是农民致富欲望减退了,小富即安,甚至不富也安思想较为严重,极不适应时代要求。只有15%的农民对农业生产树立了一定信心,还在一定程度上探索新领域、摸索新技术、收集新信息、寻找新项目,75%的农民对农业生产,特别是对种粮食生产表现为无可奈何,总认为不种粮油就没有办法,只有还是种起吗?10%的农民干脆不种,举家外出务工,其中40%的农民认为:只要政策不变,现在这样,种点耍耍粮食够自己吃饭就行了。只有10%左右的农民认为:农村、农业还有搞头,还想将自己的粮食多点,存款多点。

三是农民科技文化、思想素质、劳动意识与脱贫致富奔小康、农村产业化发展要求极度不适应。

四是干部农村工作方法与市场经济要求和农村工作新情况、新形势极度不适应。调查研究中发现:一些乡镇干部和农村干部整天忙于日杂事务,思农村发展规划、想农村富裕措施、带群众走富裕路,促先进帮后进的点子不多,空间小。

五是少数乡镇主要领导干部对农业结构调整工作不像搞“形象工程”、“民心工程”哪样热心。

六是农业结构调整与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实施农业综合规划没有紧密地结合起来,部分乡镇农业结构调整仍表现为“就结构调结构”,没有充分发挥本地资源、区位资源、人文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前期农业规划、区划研究成果。

七是宣传力度不够,产业政策未鼓励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

整本身需要一定的投资,需要全体农民自觉参与,调查了解到,个别乡镇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农民群众真正了解本乡镇结构调整规划的不多,乡镇出台了农业结构调整产业政策的更不多,即是出台了产业政策也不具体,难于操作。

八是部分乡镇干部、农民对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缺乏系统性、长期性、艰巨性、多因素性认识,特别是个别主要领导注重当前“政绩”“数字政绩”,对短期内难于出成果的农业结构调整工作畏难情绪大,其具体表现为:要么是农业结构调整深度不够、广度不及,被动性调整。要么是盲目地跟从,凭一时热情地干,没有系统工程意识、长期工程意识,持久战意识,带有严重的盲目性、跟从性。

九是农业结构调整中科技含量不高。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内由于政府重视、部门扶持、政策倾斜、科技含金量高些外,面上农业结构调整科技含量都较低,主要受资金、信息、科技、市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十是配套服务未跟上。相关的资金市场、人才市场势,技术市场、信息服务等尚未开发,更谈不上充分利用了。

四、调查的落脚点

它各业发展滞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十分突出,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势在必行。

实践证明,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实行结构调整,不仅是解决当前农产品销售不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困难的客观要求,更是提高我国的农业、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有效途径。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是现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要着眼于农村经济的大背景,统筹考虑整个农村的种植业结构、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及劳动力结构的调整。

一要以发展优质、高效产品为重点,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种植业结构调整要坚持市场导向的原则、效益优先的原则、农民自愿的原则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大力调减普通玉米的种植面积,扩大非普通玉米的种植面积,积极发展制种玉米、专用玉米、优质大豆和蔬菜等适销对路作物,突破性地发展饲料作物,建立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要通过围绕周边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或流通企业,扶持和培育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建立优质产品生产基地,通过“订单”,搞好龙头企业与农户的产品衔接,走公司加农户的路子,进一步搞好区域布局,努力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促进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要围绕绿色食品作文章,优化作物品质结构。

极性很高。因此,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确立主导产品,广泛发动,积极引导,大力扶持,充分发挥粮食优势,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要加快品种改良步伐,优化畜产品结构,大力发展精品畜牧业。要大力开拓市场,积极培育发展中介组织,培育和壮大经济人队伍,力口快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最大限度地避免畜产品价格的大起大落,保护农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

三要以壮大搞强农副产品加工业为重点,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当农业完成数量扩张之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取决于工业,加工业上不去,粮食经济搞不活,畜牧业也难有大的发展,农民增收和财政增强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必须把农副产品加工业搞上去,使大量的农副产品彻底摆脱出卖原料的状况,从根本上解决粮食效益低、畜牧业波动大等深层次矛盾,促进农民的产业升级,加速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突出重点,在较大区域范围内,合理布局,确立支柱产业,突出重点,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加快骨干加工项目建设,做到上一个项目,带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要打破区域和所有制界限,积极推进资产重组,通过招商引资,发展多种形式的合资与合作,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乡镇企业要把农副产品加工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实行工农联动,增强产业关联度,形成以加工业拉动农业,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的产业格局。

不大。要教育农民转变“唯粮是农”的传统观念,积极发展畜牧业、多种经营和二、三产业,引导农民进入农村非农生产领域,拓宽增收渠道。要抓住国家对小城镇建设高度重视、实行扩大内需方针和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利时机,加大力度,加快步伐,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进程,努力把小城镇建设成乡镇工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集中地,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开辟二、三产业发展空间,吸引更多的农民到小城镇务工经商,拉动农业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要有计划地加强农民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本领,为促进分工分业,尽快向非农产业转移创造条件。要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和管理,做好信息反馈,引导农民有序地到域外务工经商。

五要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重点,调整优化所有制结构。个体私营经济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潜力很大的增长点。要适应农村结构的调整,通过政策和扶持,鼓励域外资本,利用农村耕地、荒山、荒地、水面等,发展种养专业户,建立农牧业生产基地,参与农业产业化建设。引导个体工商户加快资本周转,向私营企业过渡。鼓励有实力的私营业主,通过收购、兼并、承包、联合经营等形式,参与国有、集体企业产权改革,实现资本扩张和企业组织制度创新,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个体私营业主参与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综合市场的开发建设,为非公有经济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总而言之,构建和谐新农村,农村经济发展是根本,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关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农民增收的首要前提;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

调研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哪些篇十

近年来清城区大力实施市委、市政府三化一园的发展战略,巩固树立工业立区、工业强区、工业富区的指导思想,积极推进工业化进程,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大办工业园区。在抓好招商引资的同时,大力优化工业结构布局,促进了工业产业化进程。据统计,xx年以来,我区先后建设了29个工业园区,共引进项目277个,合同投资金额247.7亿元,已落实项目199个,落实率达72%,已动工项目45个,已投产项目154个。

一、成效与做法我区在重点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注重工业结构的优化布局,按照产业化、规模化、集群化、效益化、特色化的要求,优化工业结构布局,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在做法上有如下特点:

1、加强领导,成立机构。为加快区工业化的建设步伐,发展特色产业,各街、镇切实加强领导,相继成立领导小组,设立招商办,源潭镇还专门成立了工业园区管理办公室,主要帮助投资者协调各有关部门,解决相关问题,做好项目的跟踪服务等系列工作。

2、合理规划,明确定位。我区根据各街、镇的工业基础、区位优势和发展趋势,合理规划,明确工业发展定位,将源潭、龙塘和石角三镇定位为工业重镇,在工业发展定位上明确我区重点发展建材陶瓷、纺织制衣、汽车配件、电子电器、电线电缆、冶金制品、玩具饰物等7大支柱产业。

3、科学布局,明确发展重点。在工业布局方面,我区能够做到各有侧重、各有特点。根据各街、镇的资源和发展基础的实际情况,我区科学合理优化工业布局。其中,龙塘镇以发展电子电器、铝形钢材加工、汽车配件为主;石角镇重点以废旧五金、塑料拆解和再生资源深加工为主;源潭镇以发展建材陶瓷为主;东城街办以纺织制衣为主;凤城街办以重点发展电线、电缆等支柱产业为主。如源潭镇,该镇以清佛公路和银英公路为中心轴。规划建设清佛路两旁连片开发,形成工业走廊,把新马至大连、秀溪段约xx亩建成为建材、五金、皮革等综合性产业为主的金沙滩工业小区;秀溪至大挞段约15000多亩建成为建陶工业小区、高桥工业小区。

4、发挥优势,打造产业集群。我区充分发挥各街、镇的区位优势,积极推动特色产业的发展,打造产业集群。源潭镇充分利用瓷土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优势,积极招商引资,通过以陶瓷产业为主导,推动其它工业项目的发展,该镇经过三年多的努力,陶瓷工业基地已初具规模,目前已吸纳11家大型建材陶瓷企业落户,签订合同投资金额30多亿元,计划150多条生产线。现建成投产有50多条,在建的有22条,预计今年下半年将陆续建成投产,初步形成了以建材陶瓷为主的产业集群。石角镇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形成了我省最大的废旧五金、塑料拆解和深加工基地。目前该镇从事废旧五金、塑料拆解的企业有1000多间,开展五金深加工企业15家,其中铜材10家、铝材1家、钢材4家,企业总产值占全镇工业总产值的52%。最近该镇又引入国家供销总社投资建立了占地1万多亩的循环经济工业园,计划在23年内把全镇五金加工回收行业纳入统一经营和管理,加快五金深加工业发展,形成以废旧五金、塑料拆解加工等再生资源产业集群。

5、突出重点,注重引进规模大、技术高的大项目。在优化工业布局中,区委、区政府十分强调引进规模大、技术高的大项目,尤其注重是引进全国500强甚至世界500强的大企业落户城区。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我区成功引进了以生产钢材、不锈钢制品为主的香港圣力实业有限公司;以生产精密电子、数码相机、电子玩具为主的香港和记黄铺集团有限公司;以生产汽车配件的马来西亚杰雅帝有限公司;以生产陶瓷系列产品为主的广东汇德邦陶瓷有限公司,以生产国际体育运动器材为主的香港嘉士乐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等多间在国内、国际上的'知名企业。这些企业的合同投资额都超亿元以上,而且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创税利大。通过对知名大企业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业结构的优化,形成羊群效应。

二、困难与问题我区在优化工业结构上取得了一些成功做法和经验,但从总体上来看也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引进项目规模不够大,科技含量不够高。近年来通过招商引资共引进的项目有277个,但10亿元以上规模的较少只有5个。在引进的项目中大多数都是引进劳动密集型项目,而资金密集、技术密集的项目不多,缺少世界500强和中国500强的企业。其主要原因是当前在珠三角产业转移过程中由于产业成本增加,大部分效益底、高耗能、科技含量不高的企业纷纷实施产业转移,相比之下含金量较高的企业在当地仍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并不急于转移。此外我区的个别街、镇与这些企业欠缺联系、沟通,致使引进工作进展缓慢。

2、产业集群层次低,大多数产业集群尚未发育成熟。除了陶瓷工业城和再生资源基地外,其它的工业项目尚未能真正形成产业集群。主要表现在:首先,集群的竞争优势大多建立在低成本、低价格、特别是劳动成本低廉基础上;其次,个体、私营企业小生产管理方式占有相当的比重,不仅工艺设备普遍落后,而且技术熟练工人匮乏,技术水平不高,低质产品比重大。再次,企业外包意识差,分工及产业链不完善。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外包意识普遍薄弱,大量小而全企业在同一集群内,尽管行业特点明显,但行业内部却缺少细致分工。四是自主创新能力弱,产业易大却难强。由于高素质人才缺乏,分工配套不完善,公司产品供给不足等原因,现有的产业集群大多数没有形成集群应有的创新机制,企业缺乏自主技术创新的人才、资金、体制和环境基础。五是地方网络不健全,企业没有扎根的土壤。有的产业集群顺应了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利用当地区位优势和低成本的优势形成了竞争力,集群企业间的联系是跨国公司间联系的复制,而非建立在当地社会网络的基础上。以上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有潜力的大企业成长,也削弱了小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发展空间,阻碍了产业链的延伸,危及集群的自我发展和集群竞争力的提升。

3、个别职能部门办事效率低,土地使用证办理滞后。一是因为国家严格用地审批,使大部分客商的土地使用证至今仍未能办好手续,阻碍了客商在本地的投资力度。二是个别职能部门服务意识不够强、服务不到位未能真正为客商解决问题,部分地区客商对此反映较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