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2023年运动和力教学设计科学 运动会教学设计(模板20篇)

2023年运动和力教学设计科学 运动会教学设计(模板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9 10:39:05
2023年运动和力教学设计科学 运动会教学设计(模板20篇)
时间:2023-11-19 10:39:05     小编:书香墨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运动和力教学设计科学篇一

1.《小学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美术课首先应注意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兴趣对儿童来说,是学习的动力。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每位教师的任务。基于这一理念,我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心理、思维特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童话般神奇的情境,拨动他们心灵的琴弦,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2.灵活运用趣味游戏辅助美术教学。把美术中的一些基本知识与趣味性紧密地揉合在一起,使学生们乐于接受又能取得实效。本课中我创设召开动物运动会的情境,以派选手参加运动会的游戏形式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对美术课的兴趣。

本课内容是根据课程标准中对第二学段的具体要求创编的一节造型表现方面的美术课,本节课的教学,以学生派动物参加运动会为主线,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感受到美术课的趣味,在创作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为了促进学生主动、个性化的学习,教师为学生制作了富有趣味的教学课件和丰富的教具,为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平台,使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积累和经验,选择有特长的动物参加运动会的各种项目。

为了合理地安排教学环节,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想法,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明线,以“课外——课内——课外”为暗线安排教学环节,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凸显了教师的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身份。

本课是针对三年级的学生的心理特点而创编的一节美术课,学生们很喜欢创作动物题材的作品,喜欢竞争,喜欢分出名次。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学生们能够运用身边的各种媒材来表现内心的想法与感受。

根据学生实际和《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确定本课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1、 观察各种常见的动物,了解各种动物的外型特点,尝试用泥表现动物的方法。

2、 通过创设“运动会”这个情境,使学生了解各种动物的本领和特长,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3、 教学过程贯穿教育学生保护动物、爱护动物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品德。

教学重点:动物形态的表现。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根据设定的比赛项目选择有特长的动物参加比赛。

教学课件、展示作品用的“比赛场地”、各种泥、彩纸、刻刀等。

1、趣味导入,

教师创设情境,运用教学课件使学生明确由于森林环境的不断恶化,动物的身体越来越糟了,所以狮子大王准备召开森林动物运动会,目的在与强身健体,希望能够得到同学们的帮助。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展示本次运动会的比赛项目和场地。

项目:百米赛跑、空中接力、运果子、摘红旗、跳远、我最美(特设的.选美比赛)

(2)详细解释各种项目的取胜方法

3、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学生们选择想要参加的运动项目,自由选择学习伙伴在小组内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内思考:选择哪种动物参加比赛。

提示学生要根据比赛的规则和规定的项目,选择在这个项目上有特长的“运动员”,例如在“空中接力”中要选择会飞的而且要飞的快的小动物来参加比赛。

(2)看课件中老师准备的动物图片,进一步了解各种动物的外型特点和生活习性。

(3)小组之间讨论交流:如何打造一支有特色的,与众不同的代表队。引导学生装饰自己的队伍,如设置旗帜、给队伍命名等。

(4)派兵参赛

在小组内合作,运用各种泥和工具,创作参赛的小动物,引导学生要把握每种动物的特点。(在进行曲中进行,创设运动会的氛围。)

4、积极评价,各抒己见

充分尊重学生对作品的主观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对作品个性化的评价。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给学生足够自由的发表看法的时间和机会,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1)将自己的队员带到比赛场地。

(2)运用多媒体展台展示每个项目的参赛运动员,引导学生们进行评价。从选派运动员的合理性和小动物的形象特点进行评价、评选。分别选出每个项目的1、2名。

(3)对获奖运动员的作者进行奖励:一颗代表智慧的小星星。

5、总结拓展,升华情感

发挥教育机智,对本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激励、表扬所有同学,代表狮子大王对他们表示感谢。

(播放课件)运用课件展示人类的现代化生活对自然环境和动物的影响,教育学生要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

运动和力教学设计科学篇二

按照国家课程标准“造型·表现”领域的阶段目标,运动教材选择了“运动”这一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课题。通过本课运动的学习旨在让学生探索美术的表现语言、表现手法,引起学生对运动艺术与科学的关系的一些思考。

教材运动从美术作品中运用具象的表现手法来表现运动的过程入手,引导学生探索表现运动的方法、角度,教材还通过欣赏运用抽象的表现手法表现动感的雕塑作品,让学生对美术的表现形式有进一步的认识。

教材设计了三个学习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让学生尝试运用画笔记录舞蹈的运动形态,这一活动的设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分析、掌握运动的特点,结合对美术作品的赏析,让学生对艺术作品怎样表现运动有一个基本认识。第二个活动是让学生尝试演示并画出树叶和纸飘落的轨迹,这一活动设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抽象的表现形式有一定的认识。第三个活动是让学生选择适当的工具材料,尝试做一个表现运动的小雕塑,这实际上是对前面所探索、总结出的知识经验在实践中如何加以运用的一个学习过程。

“评价建议”主要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供一个让学生对自己学习

情况进行检验的方法参考。

“资料库”中选用了一些活动雕塑图片,提出了一个新概念,这些极具动感而有趣的雕塑,产生强烈视觉冲击力,以扩展学生的视野,带给学生新的思考。

“学习大空间”中选择了具有动感的造型方式在生活中运用的实例,提供了学习迁移的途径。

让学生了解运动的本质特点。

让学生尝试运用一定的工具、材料和方法表现出运动的形态。

让学生对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有进一步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作语言,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学题材

教材选择米隆的《掷铁饼者》导入,经典的具象雕塑作品展示了运动中力与美的结合,给人以视觉享受。紧扣本课主题,教材还选用了其他表现运动的雕塑作品,从不同表现的角度和方法进行探讨。

结合“活动一”尝试表现,教材安排了绘画作品欣赏。选择了敦煌壁画中表现狩猎场面的一幅作品,流畅的线条、夸张的造型、艳丽的色彩使画面充满动感,引导学生感受其神韵,体会其表现手法。同时还展示了法国杜桑的代表作品《下楼梯的女人》,作品把不同时空的状态表现在同一画面上,捕捉出人物下楼梯时的连贯动作,描绘出运动的感觉。两幅绘画作品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表现出运动的状态,使学生对美术的表现语言有进一步认识,从而启发学生进行不同的尝试表现。教材选择了一幅摄影作品,拍摄的是一位花样滑冰者的舞蹈形态,要求学生用某些表现手法进行表现。有意识选择这张重动态表现,而缺乏细节的作品,旨在引导学生对动态的关注。

教材还选用了一些抽象的雕塑作品图片,不同的造型表现出强烈的动感,以丰富学生的表现语言,帮助其创作。

教材呈现了一个金属质感的雕塑作品,说明材料与作品表现的关系,加强学生对材料和质感的认识。两幅学生作业侧重于动态的把握,以及对不同材料的选择,难度适合学生水平,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教材中所选用的一些图片,考虑呈现表现的不同手法和不同形式,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点信息,老师还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一步进行补充。通过作品欣赏,能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能力和审美情趣。

2.教学组织

教师可以收集表现动感的美术作品、体育运动的'照片,还可以拍摄一些学生运动的照片。

本单元重探究体验,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学多呈现学生讨论、研究、尝试的面貌。因此要注重教学的合理组织,以避免教学的无序状态。

3.教学策略

整个教学过程基本由三个活动串接而成,由描述和记录运动过程的特点及轨迹到画出树叶或纸飘落的过程到运用工具材料制作一个表现运动的小雕塑。

第一个部分围绕捕捉运动过程的特点展开。在这里老师可先组织几个学生在教室内做几个运动动作,让学生讨论运动过程的特点,紧接着让学生欣赏课本上的美术作品是怎样表现运动的,引导学生把自己观察到的运动特点和美术作品中的表现方法结合起来分析,从形体的形状、重心等方面对问题进行思考。最后,让学生尝试运用画笔记录下某些运动过程的轨迹。在这一部分中,老师首先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美术作品旁的小提示来分析作品,其次要注意课本上选用的作品表现运动的方法和角度都有所不同,最后老师再选择一些轨迹明显的运动让学生来表现。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对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有一些思考,让学生对艺术作品表现运动的本质有一定的认识,进一步明确造型的意义。

第二部分围绕描绘树叶或纸张飘落的过程展开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包括对一些优秀的表现动感的抽象雕塑作品的欣赏。对树叶或纸飘落过程的表现看似与前面记录舞蹈的运动轨迹相似,而实际上它的目的是不同的.描绘舞蹈动作的轨迹目的在于分析、掌握运动过程的特点,而表现树叶飘落的过程则是要让学生学会不借助任何客观形象,直接用抽象的表现手法来表现。在此,教材呈现出部分抽象的雕塑作品,在对抽象表现手法的认识上,老师要注意联系前一部分分析得出的表现运动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很自然地从对具象作品的分析过渡到对抽象表现手法的理解。

第三部分活动,是让学生选取和运用适当的工具材料,尝试做一个表现运动的小雕塑。这一部分中,老师的引导、启发是学生作业成功的一个关键。关于材料的选择,老师要打破学生习惯用泥做雕塑的观念,通过对一些不同材质雕塑作品的欣赏,让学生了解、掌握各种材质的表现优势,启发学生收集运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并且易于表现的材质,如:铁丝、易拉罐、泡沫、厚纸等。其次,在表现形式和手法上,老师可要求学生把具象和抽象的表现手法结合起来运用,不拘泥于形式,侧重于运动感的表现,允许弱化形象的结构特征。

4.教学评价

学生作业可参考教材评价建议,采取师评、互评、自评的形式开展,还可以以本年级为单位举办一个小型的雕塑作品展。作业重在对动感把握的评价,至于形体结构应不作为评价的重点,避免学生陷入对结构把握不准的困扰,而丧失了创作的热情。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作业结果,还要重视学生参与、探究的过程。

本单元安排两至三课时的教学时量比较合适。

根据学情灵活处理教学,例如在第一部分的处理上可有多种选择:

1.做运动,描述运动——欣赏作品——总结表现方法。2.根据小提示图,欣赏作品——做运动,借助小提示图的方法描述运动的特点——总结表现方法。

“活动一”的尝试练习,如果有更好的图片,应不拘泥于教材中所附资料照片,以动感强烈、易于表现为原则。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图片,可能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活动二”立足于学生对物体运动轨迹和形状的把握,不排除有其他好的教学选择,更利于学生观察。

1.关于教材处理的建议可以收集一些表现静态的美术作品、照片,通过比较分析帮助学生把握表现动态的方法。

还可以选择一些第一、二个学习活动的学生作业给学生参考,注意考虑能较准确表现教学意图的作业。

2.关于教学情境创设的建议

可以从最感兴趣的运动之类话题导入,选择欣赏的图片尽可能接近学生生活,例如学生熟悉的运动员比赛的照片、校运会学生比赛的镜头、或学生运动时的特写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还可以播放具有强烈节奏感与动感的音乐渲染气氛,使学生从音乐中加强对运动的理解。

3.关于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的建议

教师演示和学生表演相结合,建议教师演示一些物体运动的状态,或让学生上台示范表演不同的动态,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例如让学生表演舞蹈或体育运动的动作,可以用速写方式记录;用不同的手势舞动彩带,学生观察彩带运动的轨迹等。

4、关于教学媒材和教学手段择优使用的建议

合理使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无疑能优化教学。学生进行示范表演时可以用数码相机拍摄,连接电脑演示,分析其动作形态、重心,把握运动感产生的特点,有利于创作。当然本单元不强调对媒体的特殊要求,合理地运用教材资料,完全能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5.关于采纳不同教学组织形式的建议

“活动二”环节,可以分组实验,每组用文字和图形的方式记录结果,注意分工明确。学生演示时应调动其积极性,充分享受其中的乐趣。

运动和力教学设计科学篇三

分数大小的比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母小于10)二是几分之一的两个分数大小的比较。本科时分数大小的比较主要借助直观图形,让学生通过看图,直观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从而让他们感受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积累一些初步的经验。

1、借助直观图形,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2、会利用分数比大小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观察、猜测、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会根据表示分数的图例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理解分数大小的比较过程。

24。

12。

24。

12。

(设计意图:用故事引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1、比较和谁大。

(1)请同学们将你的导学案拿出来,独立完成第一题,再小组交流你的想法。

3414。

(2)小组展示,小组评价,只要孩子们能说得有道理,都给。

予鼓励表扬。

(3)及时练习,先独立完成试一试的第(1)(2)的前面两幅图,然后小组交流。

(4)指明展示,说出比较方法。

(5)观察我们刚才比较的这些分数,你有什么发现?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板书)(设计意图:先让学生通过涂色,比较涂色部分的大小。然后鼓励学生发现这些数的共同点,说出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只要学生说的出来都要给予鼓励。)。

2、比较和谁大。

(1)独立完成,并完成后面练习。

1412。

(2)填分数并比较大小。

(3)先涂色,再比较大小。

(4)指名展示,说出比较方法。

(5)观察我们刚才比较的这些分数,你有什么发现?

分子都是1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设计意图:有前面分母相同分数大小比较的经验,孩子们在比较分子相同并且都是1的分数就比较容易,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新知探究和利用都在一个环节进行。)。

3、小结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同学们都学累了,我们来玩下游戏怎么样?

“小小勇士闯三关”第一关:你过了吗?好吧进入下一关吧。

第二关:恭喜你,已经到最后一关了,请看题。

第三关:同学们表现真棒,闯关成功,下课后都可以得到老师的奖励。(设计意图:由于题目比较容易,孩子的兴趣不是很高,设计成勇士闯关有助于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容易达到效果。)。

课本上的数学游戏(根据课堂的时间来决定是不是进行,如果有时间就进行,没时间就省了)。

1、今天你们都学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布置作业【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立足于学生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教学中初步实现了:

1、教师给足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学生学习积极主动,不仅参与度高,而且思维灵活,富有创造性,获得了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

2、教师大胆处理教材创造性地改变了教材的编排顺序,导学案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更便于学生探究、接受;创设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给了学生体验快乐、展示自我的平台;组织观察、体验、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发表意见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与灵活性,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运动和力教学设计科学篇四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自体验体育的魅力,同时培养语文综合能力。

2、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增强小组及班级的凝聚力。

二、活动准备。

(一)、策划。

1、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班内同学讲座可以设立哪些比赛项目,可以是正规。

的体育项目,也可以是因地制宜的项目。如:踢毽、跳绳、拔河、托球等。请体。

育老师指导制定运动会的程序,绘制秩序册和报名表,

2、运动会前准确性备好比赛器械。

3、聘请体育老师当总裁判。请卫生老师到场以备学生在运动中跌伤。

(二)、文案。

1、动员全班同学写班歌歌词、设计班徽(并附带设计说明书)。

2、创作运动员誓词及本班运动员入声时的广播词。

3、整理同学们刻苦训练的事迹等。

(三)、竞标。

1、教师引导学生大胆地展示自己的作品。

2、同学们在评议中要注意分类进行比较、筛选。

3、把评选出的班徽制成胸卡,在入场式时每人佩戴。

(四)、展示。

评选出来的代表作品,要在运动会上充分展示。会后征求大家的意见,集体。

修改。

教学后记。

运动和力教学设计科学篇五

1、知识与技能:认识符号“”、“”、“=”,知道这些符号的含义,会使用符号“”、“”、“=”,能正确进行大小比较。

2、过程与方法:通过找、数、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

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

多媒体课件。

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如果小朋友们都坐端正了,老师就给1。

今天我们就来比一比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大小。

引导学生观察大屏幕上的主题图,你发现了什么?

(2)、你是怎样认识“”、“”的?

(3)、小结方法:教学生用编口诀的方法记住“”、“”。

大大嘴巴指大数,尖尖嘴巴指小数。

学生自由独立完成大屏幕上的练习题,然后学生互评,最后全班集体评价。

教材17页做一做1、2题。

运动和力教学设计科学篇六

本课为scratch模块中的第四课,主要介绍动作模块下的“移到”“面向”“平滑移动”等命令,在整个scratch模块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先对舞台的属性进行介绍,利用坐标表示舞台上的位置,使学生对舞台中心及四周形成基本的认识;接着通过小猫绕场跑步、跳舞及跟随鼠标移动,让学生具体感知动作命令的使用方法,了解通过移动角色坐标完成角色重新定位。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移到”“面向”“平滑移动”等动作命令的使用,难点是对舞台坐标的认知。

学情分析。

本课是学生在掌握动作控件中“移动”“旋转”后的继续学习,对角色动作指令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是后续章节学习的基础。在本课中,通过“移动”“旋转”指令的使用,引入到“移到”“面向”“平滑移动”等动作命令的学习,学生对指令的使用有一定的基础,教学时应放在学生对坐标的理解,对移动正、负值的理解应用上。教学过程中先采用范例作品欣赏,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动作命令的参数设置是影响角色运动的重要数值,参数设置的变化,直接决定了角色运动的距离与方向,从而进一步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舞台属性。

(2)掌握“移到”、“面向”、“平滑移动”等动作命令的基本用法,能够利用这些命令对角色定位和移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演示结合学生探究,引导学生掌握“移到”、“面向”“平滑移动”等命令的基本用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培养程序编写的思想,激发编写程序的兴趣,提升信息素养;在合作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学会欣赏别人的作品。

4、行为与创新:利用所学的命令为小动物创造有趣的运动并编写脚本做出动画。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移到”、“面向”、“平滑移动”等动作命令的基本用法,了解舞台的属性。

2、难点:理解舞台坐标的属性以及位置,“面向”命令的基本用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室、教学课件、学件呢?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任务1:你能用刚才我们说的两个控件编写脚本让大象动起来吗?(生完成)。

任务2:编写脚本,让大象完成前滚翻的动作大象完成了前滚翻,但是有什么问题吗?

猫头鹰裁判却告诉大家,大象犯规了,怎么回事呢?原来大象一直向前翻,已经超出了舞台比赛场地,仔细看看我们编写的脚本,你能告诉大象这是为什么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提示:一直向右走其实是什么的值发生了变化?)。

1、跟随挑战。

在大家的帮助下大象和小猫都取得了好成绩,让可爱的小猴很羡慕。

思考:上节课我们学习过“面向”控件,你能用这个控件让小猴子跟随你的鼠标运动吗?谁试一试?(生演示)。

老师从猫头鹰裁判那里又得到一个提示,“移到”控件也可以帮助小猴子实现愿望,你能帮小猴找到“移到”控件吗?怎么利用移到控件让小猴子跟着你的鼠标移动呢?还有一个选项“角色*”,如果选择它会怎样?三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请你导入小猴,选择自己喜欢的跟随方式让小猴子实现心愿!

任务3:导入小猴,选择自己喜欢的跟随方式让小猴子实现心愿。(提示保存)。

2、课后任务。

课后大家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完成!

3、总结。

今天你说都学会了那些知识?(总结知识)。

控件生:“将x轴增加10”

二、互动探学。

理解坐标中利用正数负数的设置来向左向右。

完成任务学会“移到”控件的用法。

三、触动固学。

认真总结所学知识,完成挑战任务。

回忆知识。

板书设计。

第21课快乐运动会移到x:y:位置。

在1秒内平滑移动到x:y:过程面向*的方向。

将x轴增加正数负数右左将y轴增加移到。

教学反思。

运动和力教学设计科学篇七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感受乘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熟练运用表内乘除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参加运动会吗?你知道运动会都有些什么比赛项目?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运动会场上看看,你们高兴吗?好,我们出发。(演示课件)。

二、探究问题,交流应用。

2.指名分别说一说自己的数学问题。

(对于“跳远”和“拔河”两个以文字呈现的问题,尽量放手学生独立解答。而“赛跑”、“数气球”和“买水”三个以图文结合的问题则应视学生的实际反映适当扶放。)。

3.师:同学们,你们可真聪明!我们完成了这次运动会的旅程,老师发现你们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运动会”的各项比赛中,这真是很了不起的本领呢!

三、拓展练习,熟练应用。

1.师:(播放课件,出示“练一练”第1题中左面的小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并结合小松鼠的问题,想一想该怎样解答。

2.师:谁能扮演小松鼠为大家读读问题?(指名读题)想一想要知道“可以平均编几组?”还缺什么条件,这个条件在哪?(指名结合图画说一说)谁能把这道题完整地说一遍?(指名说一说)。

学生思考后列出算式,集体交流订正。

3.(出示第1题右面的小题)师:同学们,看这些聪明能干的小猴,他们在做什么?如果3只小猴分成一组表演,那么27只小候可以平均编几组?(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列式计算。)。

4.(课件出示24朵花)师:这些花漂亮吗?数一数它们有多少朵?有没有很快就数出来的,说说你的数法。(4个6朵是24朵或6个4朵是24朵等等。)如果把它们扎成花束,你想怎么扎,能扎几束?(生独立思考,动笔写下算式。)。

师组织集体交流,将书中出示的问题融合其中做答,列出算式后可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这一环节可能出现有的学生把这些花2朵扎成一束,导致不能用乘法口诀一下计算出来,教师应注意鼓励学生的想法,使学生知道有些算式是不能用乘法口诀一步算出,但也离不开乘法口诀,这样的难题我们以后就会解决了。也可能会出现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也应给予鼓励引导。)。

师:1只小鸟----生答2条腿。

师:几只小鸟8条腿----生答4只。怎么知道的?列式计算。

师:几只小鸟有12条腿----生答6只。列式解答。

师:1只青蛙----生答2条腿。

师:几只青蛙6条腿----生答3只。……。

四、开放。

1.师:星期天,老师带领27名优秀队员去科技馆参观,他们要坐什么样的车去呢,如果这28人都坐小车,请同学们帮助他们计算出需要租几辆请同学们帮住他们设计一个租车方案吧!(演示课件,大车限乘客10人,小车限乘客4人。)。

2.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完成。

3.组织集体交流。

4.随机小结。

运动和力教学设计科学篇八

:教材第29页例1及相关内容。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直观认识轴对称现象,知道对称轴,能辨认轴对称图形。

2.经历“剪一剪、折一折、辨一辨”等过程,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感受数学的对称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直观认识轴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辨认轴对称图形。

课件、剪刀,手工纸等。

(一)猜想激趣。

2.学生猜想,课件呈现完整的昆虫。

3.教师质疑: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二)交流引入。

1.观察交流:这些昆虫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这些昆虫上下或左右两边都是完全相同的,我们就说它们是对称的。(板书:对称)。

(一)剪一剪,初步感知轴对称现象。

1.初剪对称图形,思考探索。

学生动手剪一只“蝴蝶”,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展示,优化剪法。

3.再剪对称图形,感受对称。

先对折,再画一画、剪一剪,用这种方法再剪一个其它的对称图形。

(二)赏一赏,认识轴对称图形。

1.互相欣赏作品,感受对称美。

2.回顾剪法:这些美丽的图形你是怎么剪出来的?

3.揭示特点,完善课题。

像这样,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板书:两边完全重合),就称为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图形)对折时留下的折痕就是它们的对称轴。(板书:对称轴)。

4.巩固认识:指出你剪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三)折一折,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1.折一折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你有什么发现?

2.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为什么?(理解“完全重合”的意思。)。

(四)辨一辨,辨别轴对称图形。

1.下面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根据教材第29页的“做一做”改编)。

2.学生独立辨别,有困难的可以先折一折再判断。

(五)找一找,感受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其实,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轴对称现象,请大家睁大眼睛到我们生活中去找一找。

(一)基本练习。

1.教材第33页练习七第1题。

2.教材第33页练习七的第2题。

(二)变式练习。

1.教材第33页练习七的第3题。

(三)拓展练习(教材第35页练习七的第11题)。

1.将一张正方形纸如下图所示,先对折两次,再剪去一个角,展开后是什么图形?

2.想一想,再剪一剪。

3.展示不同剪法展开后得到的不同图案。

(一)这节课你有收获吗?说一说。

(二)走进生活,欣赏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课件配乐展示)。

运动和力教学设计科学篇九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体育锻炼能使其身体各部位器官、系统的功能以及各种身体素质和身体活动能力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使幼儿的体质不断增强。体育游戏作为一种激发幼儿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手段,其内容和形式与幼儿生理特征紧密联系,它的娱乐性和竞技性能够满足幼儿个性心理需要,它对幼儿生长发育、心身健康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起到积极作用。

本次活动围绕“动物王国”主题,创设了“动物运动会”游戏情境,目的`在与在游戏中帮助幼儿了解几种小动物的特点,乐于模仿小动物的动作;集体参与集体竞赛活动,体验合作的愉快。为了达成这两个目标我首先组织孩子们对每种动作所擅长的运动项目进行讨论,总结出每种动物动作要领后,带领幼儿进行集体练习。然后让孩子们自己选择所喜欢的动物,可爱的小兔都是女孩子选择,选择小猴的小朋友刚开始只有两个,于是我告诉他们:“这次运动会每个比赛项目都设一、二、三名。”听我这么一说从螃蟹队中走出了五六名孩子参加小猴爬比赛。然后分角色在轻松自由的游戏情景中练习,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最后进行了比赛,还对荣获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孩子进行颁奖,孩子们玩得非常开心。

活动目标:

1.学习快速侧步行走,动作的协调性及快速反应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2.能大胆、积极选择扮演的小动物,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游戏。

3.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垫子、平衡木、橡皮筋、沙袋若干、动物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

1.模仿小动物入场,做小动物模仿操。

2.幼儿听信号快速反应走。

3.游戏“1、2、3”

看谁反应快:听到1往左走,听到2往右走,听到3停住。游戏2—3遍。

二、基本部分。

1.学习侧步行走。

(1)请幼儿说一说什么小动物爱侧步走?请幼儿模仿“螃蟹侧行“的动作,其他幼儿观察。

(2)请幼儿说一说该动作的动作要领,幼儿再次体验动作。

(3)游戏:螃蟹1、2、3.

小动物在森林里要举行“运粮”比赛的运动会,螃蟹、小兔、乌龟它们都来参加。它们要爬过草地,走过独木桥,钻过山洞,最后将粮食运到目的地。你们也想去参加吗?请幼儿选择自己扮演的动物。

(1)交代游戏规则。

小朋友要学自己扮演的小动物走路的样子:螃蟹是侧步行走,小兔是跳,小乌龟是手脚着地爬。小动物将粮食运到目的地后,赶紧拍第二个小朋友的手,第二个小朋友才可以出发。

(2)教师示范,幼儿练习。

(3)幼儿比赛。

(4)教师讲评。

三、结束部分。

(1)幼儿分组进行腰背及下肢放松活动。

(2)小动物们带着自己的食物回家。

运动和力教学设计科学篇十

1、能够从多种途径观察到动物运动的方式。

2、能够通过感官和全身的活动,感知并模仿某种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3、能用图和文字的形式记录观察结果。

4、能够归纳出动物的多种运动方式,并能按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1、对观察、模仿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感兴趣。

2、能够感受到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

1、能够说出周围常见的动物的名称。

2、能找出运动方式相似的动物的共同特征。

1、开始意识到自然界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

2、能发现动物的身体某些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并与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运动和力教学设计科学篇十一

1、依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建立平抛运动的情景。以情景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究。

2、通过复习匀速直线运动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结合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学生建构平抛运动的规律。而学生构建探究平抛的规律,要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

3、通过多手段教学,比如实验、媒体等,呈现多信息,吸引学生投入课堂。

4、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正面、积极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感,激发学生潜能。

二、学习任务分析。

1、建立平抛运动的概念,并且能理解把平抛运动进行分解的研究思想。

2、在分解平抛运动之后,学生依据实验,再结合直线运动的规律,去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在通过自己探究而得到的结果中,必然要加深对平抛运动的理解。

3、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要体验合作、学习合作。

4、在学习完平抛运动之后,布置学生设计验证平抛规律是小实验。

三、学习者分析。

1、生活经验:全体学生对平抛运动有一定的认识,较多的学生能自己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2、知识基础:矢量的合成——平行四边形定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直线运动的规律。利用这些基础,多数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能建构出平抛运动的规律。

3、探究能力:学生具有初步的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有分析自由落体运动频闪照片的基础。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际例子,学生能得出平抛运动的概念,理解其条件和运动性质:理解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其加速度为g。

2、通过演示实验和探究分析,学生理解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3、通过规律的应用,学生掌握平抛运动的分解方法,并能用平抛运动规律解答相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学生归纳出平抛运动的特点。

3、通过分析“平抛物体的闪光照片”和“平抛运动录像片”,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成功。

4、通过分解平抛运动,学生体验物理学中“化曲为直、化繁为简“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平抛运动的实例分析和学生实验,学生体验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物理的动力。

2、通过对实验的分析和探究,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体验研究的喜悦。

3、在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交流,体验合作的成功。

五、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平抛运动的概念和规律,以及规律的应用。

2、难点:对平抛运动的两个分运动的理解。

六、教学准备。

1、课本第10页图1-3-5“比较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装置,及其flash课件。

2、课本第10页图1-3-3“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频闪照片”。

3、课本第12页图1-3-10“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示意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4、小实验视频:手枪打靶子弹的轨迹。

5、玩具水枪。

七、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目的引入新课:

介绍小实验:在桌面上方放置一水平轨道,在桌面放置一目标物体(轨道正前、正下方),要求从轨道推出的物体能击中桌面目标。

要求学生观察小球离开轨道后的运动轨迹。

提出问题:怎么才能准确地击中目标?

引出课题: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学生代表到讲台动手实验;其他同学观察、分析。

估计学生:需要不断的调整才能击中目标。

学生讨论后回答问题。(可能回答:改变推出速度,改变轨道高度)。

激发兴趣,吸引学生投入课堂,鼓励学生参与。

为处理实际问题埋下伏笔讲授新课。

(一)平抛物体的概念:

【第一步】教师利用“玩具水枪”

水平射击。

并提问:初速度的方向有什么特点?

离开轨道后物体的受力情况?物体。

为什么做曲线运动?

【第三步】:教师协助学生提出平抛运动的概念。

提问:能否举出生活中的实例?

【第四步】:教师提问:平抛运动的性质?

教师板书:平抛运动是匀加速曲线运动。

过渡语:

肯定学生的回答。追问:水平方向是什么运动呢?竖直方向又是什么运动呢?

(二)理论分析与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分解。

【第五步】:演示实验。

教师介绍:a、c球静止开始同时释放,下落高度相同,同时离开下滑轨道,c球在光滑水平轨道运动,可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a球做平抛运动。

【第六步】:提问:根据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继续引导。

教师板书: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教师继续追问:从动力学角度分析,为什么水平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

教师板书:水平方向不受力,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第七步】:演示实验。

教师介绍:用平抛竖落仪演示做平抛运动的小球a和自由落体小球b同时落地。操作:在高度一定的条件下,先后使平抛小球以大小不同的水平速度抛出(小锤打击的力度不同)。

教师同时用课件演示以上实验。

【第八步】:提问:根据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继续引导。

教师板书: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教师继续追问:从动力学角度分析,为什么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教师板书:竖直方向只受重力,初速为零,做自由落体运动。

教师演示实验(或者播放实验视频):

手枪子弹打靶轨迹。

【第八步】:分析“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频闪照片”。

教师引导:分析学生可能提出的数据。

引导学生建立直角坐标系。

过渡语:通过以上大家的分析,实验,我们可以把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那我们就分别从两个方向来分析平抛运动的规律。

【第九步】:实验探究。

教师介绍:课本第12页图1-3-10“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示意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演示实验。

文档为doc格式。

运动和力教学设计科学篇十二

1、认知目标:感知5以内序数的含义及在生活中的意义,培养幼儿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让幼儿在序数游戏中,感知数学活动的乐趣,让幼儿热爱数学活动的操作。

1、学习从不同方向(从左—右、从右—左、从上—下、从下到上)确定物体的排列位置。

2、通过游戏及操作活动,掌握第几的概念,能用完整的语句来表达,并能运用到生活中。

教师演示板ppt、场地准备、5只动物头饰、5只动物图片、入场券、食品货架、奖品若干、彩喷小房子等。

创设情境

(一)情景导入,森林里要开运动会啦,小动物们邀请小朋友一起去参加,每人一张入场券,根据入场券上的座位号,找到自己的座位号后,开始观看森林运动会啦!

(二)以“森林运动会”活动,学习5以内的序数

教师小结:通过小朋友们自己找座位号及观看运动会跑步比赛,让幼儿明确数的方向,数数字转换为序数词的思维方法,同时适量兼顾序数的方向性和初步的二维空间序数的认识,以灵活运用于生活之中。

(三)运动会领奖处领取奖品。

5只小动物比赛结束,每只小动物的名次不同,得到的礼物也就不同,小朋友帮小动物们找到属于他们的比赛奖品,并放置在相应的货架层上。引导幼儿认识货架有高有低,货架每层的顺序。

教师小结:

序数可以从不同的方向数,从不同的方向数得出的结论会不同。

(四)送小动物回家1、比赛后的小动物们都非常疲惫,这时需要小朋友要把比赛完毕的5只小动物送回到自己的家里,让它们回去好好休息。通过图像提示,找到5只小动物分别住在第几层楼的第几间房内。小结:我们数房子楼层的时候是从下往上数的,让幼儿更进一步的理解序数的知识。

教师提供多种动物头套,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动物头套并带好,和老师一起做运动。随后小朋友通过老师发给每位小朋友的房卡,找到自己头套上的动物在第几层第几间房间,找到位置休息。

运动和力教学设计科学篇十三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动物运动会》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能够从多种途径观察到动物运动的方式。

2、能够通过感官和全身活动,感知并模仿某种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3、能记录观察结果。

认识动物及其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动物共同特征的归纳

一、导入

生:喜欢鱼,主要运动方式是游泳;狗,主要运动方式是跑;蝴蝶,主要运动方式是飞……(各抒己见)

师:你通过什么途径认识和观察到它们的呢?

生:看电视,家中饲养,上网查阅……

师:出示幻灯片,总结获得的途径。

二、新课

1、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去一个神秘的地方,请大家闭上眼睛,给想象插上翅膀,和老师一起飞过浩瀚的大海,飞过巍峨的群山,飞过茫茫的田野,飞过绿绿的草地,终于来到了动物王国。

动物王国的动物可真多呀!

师:你看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是怎样运动的?(放幻灯片视频)

生:观看视频。

教师小结:动物的'运动方式有: 飞行、游泳、奔跑、跳跃、爬行。

2、小组活动

运动方式相同的一类动物有什么相似特征?

动物的哪些结构特征适合他们这项运动?

师:有的动物不只一种运动方式,分析动物多种运动方式。

教师幻灯片展示动物。

生:讨论这些动物的多种运动方式有哪些。回答。

3、师:下面,大家来做个游戏,猜猜我是谁?(视频中看到的运动的运动方式,并用身体模仿它们的运动,感受模仿的时候身体哪个部位用力。)

先在小组进行表演,然后每组选择一名表演最好同学来表演一个动物,上台表演,用肢体运作来展示,其他组来猜一猜,是什么动物。看看哪组表演的好。最后,是教师选定小动物,全班同学进行模仿。

4、师:一年一度的动物运动会开始了,大家帮帮这些动物报名,看看它们适合报哪些运动项目。

生:讨论,回答。

师:对同学们的答案做出评价。

师:这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了动物的运动方式,只要我们认真发现,勇于探索,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运动和力教学设计科学篇十四

1、训练快速阅读课文捕捉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2、在读中感悟课文中人物的爱心,使学生受到感染。

教学重难点。

训练快速阅读能力,感悟文中人物的爱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疑问。

生:略。

2、师:同学们,你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真幸福!今天,我们将一起来感受一段用关爱与真诚演绎的故事,大家一起来说说这个故事的名字。(出示课件一:课题)。

3、激发疑问。师:同学们,当我们见到这个课题时,你最想知道什么?

4、生:略。

5、师:你们真是一群爱思考的孩子,你们的疑问让老师看到了咱们班的希望。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

师:请大家带着自己心中的疑问,快速自读课文,听清老师的要求:注意生字,读准字音;看看课文中写了哪两个主要人物?课文围绕着运动衫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课件二:初读要求)。

2、学生汇报。

3、归纳提炼出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首先写了“我”非常喜欢那件(运动衫),并买下了这件(运动衫)。接着写当“我”知道康威老先生的鞋没法再修时,“我”又用(运动衫)为康威老先生换购了一双(新鞋),最出乎意料的是康威老先生竟用自己(心爱的小狗)为“我”换来了(运动衫)。

(板书:得---失----得)。

三、默读课文,寻找爱的闪现。

1.师:课文中洋溢着爱心,文字中涌动着真诚。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爱心,去课文中寻找爱的细节。请你用笔画下来,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2、学生默读,教师巡视。

四、朗读交流,领悟爱的丰富。

师:有那位同学想带大家一起分享你找到的爱的细节,请站起来大胆向全班汇报。其余同学有不同感受可以及时补充。

(一)找准突破口。

1、引导学生找出重点段,以此为突破口,初步感悟“我”对老人的关爱之心和“我”此时的矛盾心理。(我在街角抱着鞋站了一会儿,好象看到老人在小屋里赤脚等着我。我瞥了一眼这双老人穿得不能再穿的破鞋子,心想这双鞋子可能是他最亲近的东西了。)。

2、品读描写“我”站在街角时神情、动作、心理的语言。

过渡:“我”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孩子,在街角“我”穿着这件漂亮的运动衫,抱着这双没法再修的旧鞋子,心里充满矛盾。有哪位同学知道我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的心理呢?(因为我的内心非常喜欢这件运动衫)。

(二)引导学生体会感悟我对运动衫的喜爱。

课文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对运动衫特别喜爱?

1、找出重点段。

(出示课件3:。

这时,小男孩身上的红色运动衫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我见到的最漂亮的一件运动衫,前面印着一只蓝色的仰着头的大角麋鹿。

我大着胆子上前,问小男孩运动衫是在哪儿买的,多少钱一件。他告诉我在城里的商店,货架上全是这种运动衫。

我一边走,一边想着那件红色运动衫。我回到家,对妈妈说那个小男孩身上穿的红色运动衫以及上面印的蓝色大脚麋鹿有多棒。

到了城里,我先到小男孩告诉我的那家大商店,找到挂着那种运动衫的柜台,毫不犹豫地用三块钱买了一件,一出商店我就穿上了,心里充满了自豪。)。

2、学生默读感悟,找出最能表现我喜爱运动衫的词语细细品味。

3、美美地朗读这些段落。

(三)朗读感悟“我”对康威老人真诚地关爱。

过渡:我终于穿上了这件漂亮的运动衫,心里充满了自豪。但当我知道康威老先生的鞋没法再修时,我心里矛盾极了。来,带着这种矛盾痛苦的心情一起读读(课件4:我在街角抱着鞋站了一会儿,好象看到老人在小屋里赤脚等着我。我瞥了一眼这双老人穿得不能再穿的破鞋子,心想这双鞋子可能是他最亲近的东西了。)。

过渡:经过艰难的矛盾斗争,我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义无返顾地又一次走进了商店。来,带着这种坚定一起读读换鞋这一细节:(课件5:我又一次站在商店的门口,把运动衫脱下来走进了商店。-----我把那件骄傲的仰着头的大角麋鹿运动衫放在柜台上,抱着鞋盒走出商店。)。

1、引导学生体会“我”换鞋后自豪的心理。

2、启发谈话:此时,你想对文中的“我”说点什么?(板书:爱心)。

3、感悟售货员的爱心。

(四)朗读感悟康威老人的感动和康威老人对“我”真诚地关爱。

1、引导学生细读重点段:(出示课件6:我打开鞋盒,那双崭新的软皮鞋呈现在他面前,他那双大手拿着鞋,不停地抚摸着,泪水从面颊流了下来。他站起身,从枕头下面拿出一件印着仰着头的大角麋鹿红色运动衫。----)。

2、抓住描写康威老人的动作(抚摸)、神态、语言的文字细细品味,感悟康威老人的感动和那一片爱心。

3、请生带着这份感动来朗读这一重点段。

五、教师小结,结束全文。

师:爱心在这里流淌,真诚在这里碰撞。爱,使“我”和康威老人心灵相通。爱,在我们心里也会化作涓涓细流滋润你我的心甜。老师真心希望咱们班的同学在以后的日子里拥有真诚,奉献爱心;真诚地祝福大家在爱的呵护下茁壮成长!这节课即将结束,老师想把这首小诗送给大家。

爱的小诗。

爱是一种付出,

爱是一种关心,

爱是一种善良,

有时,爱还是一种善意的欺骗。

爱是炎炎夏日里一缕清凉的风,

爱是隆隆严冬里一杯暖暖的茶,

爱是一种献身的勇敢,

爱是一种真诚的沟通,

爱是一个甜甜的微笑,

有时,爱更是一种舍弃。

自然因爱而博大,

人类因爱而崇高!

六、作业:展开想象续写课文结尾的对话。

师:因为康威老人的关爱,“我”又一次穿上了这件漂亮的运动衫,那该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啊!此时,“我”会对康威老人说些什么呢?请大家想象当时的情景,用一两句简短的话写写“我”此时的动作、语言、神态。

板书:                     。

得——------ 失——------得。

爱心            爱心。

(我)      (康威)。

运动和力教学设计科学篇十五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2.了解气态、液态、固态分子的模型。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合作探究。

一、扩散现象。

活动1:观察图16.1-。

1、16.1-。

2、16.1-3所示的实验,你发现什么现象?由此推测分子具有什么特点?填一填。

研究表明,物质中的分子都在不停地______。

思考讨论:你见到的哪些现象可以支持“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这一观点,列举有关现象并加以说明。

(提示: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

二、分子间的作用力。

填一填。

运动和力教学设计科学篇十六

教学内容:教材p28~29页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七的第1~3小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对称轴。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在一组图形中,识别出轴对称图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准确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教学难点: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白纸、剪刀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2、(学生自由回答)。

3、(出示第28页的主题图)是啊,在游乐场里,空中飞舞着的蜻蜓风筝、蝴蝶风筝多漂亮呀,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里面就蕴含着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知识——对称。【板书:对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跟对称有关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

(一)认真观察,体验对称。

1、观察图形,发现特点。(1)、看书第29页的树叶、蝴蝶、**的图,这些图形它们在外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数学特点,你能发现吗?(2)、引导学生从形状、花纹、大小、图案上观察。(3)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树叶图:以树叶中间叶脉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蝴蝶图:以蝴蝶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城楼图:以**城楼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4)教师小结。

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如果沿图形中间的一条直线对折后,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2、认识对称现象,理解“对称”的含义。

像图中的树叶、蝴蝶、**城楼这样,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或图形,就是对称的。

4、教师小结。

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和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美感。

教师利用学生熟悉的树叶、蝴蝶、**城楼,创设故事情境。在引出“对称”的概念后,呈现给学生一些对称的实物画面,并动态显示这些东西都是对称的,丰富了学生对对称图形的感性认识。

(二)动手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

1、出示例1。动手操作,剪一件上衣。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一张白纸,你们能运用对称的知识用这张纸剪一件衣服吗?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来完成,好吗?(1)、折一折: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2)、画一画:在对折的纸上画线。(3)、剪一剪:沿着刚才画的线剪一剪,会剪出一件上衣的图案。

2、剪其他图形。松树、桃心、葫芦。(1)、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剪一剪,选择松树、桃心、葫芦三种图形中的一种,看谁既会动脑又会动手。(2)、学生操作,集体评价。

3、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1)、像上面这样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图形中间的那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请看屏幕。我们在画对称轴时要画成一条虚线。请看课件演示画对称轴的方法。(2)、学生在自己刚才剪出的图形中画出对称轴。(3)、交流评价。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将一个图形对折以后,左右两边的图形是一样的”这一本质特征,教师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设计了让学生动手剪对称图形的活动学生在剪对称图形的过程中,经历了折、画、剪这样的过程,帮助学生准确地认识“左右两边是一样的”含义,使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由粗略感知上升到精细化。

(三)小结知识。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和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美感。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的对称现象。像上衣、松树、桃心、葫芦这样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这些图形中间的那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图形的对称轴。我们在画对称轴时要画成一条虚线。

三、

拓展练习、运用新知。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29页例1下面的“做一做”。(1)、学生观察、自己判断。(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33页练习七的第1、2小题。(1)、学生观察、自己判断。(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

3、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33页练习七的第3小题。(1)、学生观察、自己连一连。(2)、全班交流,说明判断的理由。

4、补充练习。

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对称轴在哪儿,分别有几条?(1)、请你折一折、画一画。(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3)、教师小结。不同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的条数也不同。有的只有一条,有的有两条,有的有无数条。

5、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对称现象,并能找出它们的多条对称轴。

四、归纳。

总结。

1、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2、教师小结:同学们都说,对称图形很美,是啊!只要我们用眼睛仔细去观察,用双手去创造,就能用对称图形把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好!

五、板书设计、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像树叶、蝴蝶、**城楼这样,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或图形,就是对称的。

运动和力教学设计科学篇十七

a、回顾文艺复兴。

让学生说说文艺复兴的内容,然后归纳文艺复兴的几个方面。

1、内容。

2、核心。

3、先驱。

4、历史背景。

5、主要影响/历史贡献。

【复习:瞄准结构】。

一、进入历史状态。

师:19到19的中国,大家记得哪些事件?

从这个维度,梳理出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地位,它是继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技术革命和政治制度革命之后的一次思想运动。

2、历史中的新旧力量对比。

在整体大概梳理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状况的同时,让学生分类对比:哪些是旧力量,哪些是新力量,形成了怎样对抗和冲突。

通过对比,梳理出新文化运动要做什么,可能会形成什么样的历史价值。

二、根据文艺复兴的结构,说说新文化运动的几个方面。

1、内容。

2、历史背景。

3、先驱。

4、运动过程。

5、主要影响。

分小组讨论,一个组发言,说所有内容,另外一个组评价,补充。写在纸上。

【浪漫:从框架的角度把握,逐渐深入】。

三、深潜历史。

通过这些资料让学生感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对社会的影响、历史意义,以及局限性。

【精确:增强历史感受性,增强思辨。】。

四、讨论后,补充、完善自己纸上的内容框架。有问题的可以质疑。小组成员互助。

用红笔在纸上圈出四五个词。

【综合】。

五、应用。

先做几道选择题,检测巩固一下。

主观题:请分析一下,现在中国有没有可能出现新文化运动?

运动和力教学设计科学篇十八

3、学会利用各种媒体收集资料的方法;

4、观察动物的不同运动方式,提高观察生物运动现象的能力。

1、如何理解运动方式与环境相一致;

2、如何理解运动的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

观察、讨论、思考、练习。

1、水中运动的方式:游泳为主(漂浮)。

2、陆地运动的方式:行走爬行奔跑跳跃。

3、空中运动的方式:飞行为主(滑翔)。

1、有利于个体生存。

2、有利于种族繁衍。

学生来自农村,动物的运动方式有不少直接经验,本节只要稍加说明就可以了。

“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的教学事先布置学生收集和整理有关动物运动方式的资料。教学时,先以学生获得的资料为基础,依据教材上的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动物的运动方式,不必评价正确与否。当学生对动物的运动方式作出的体的分类后,要及时地导入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的教学。一方面,通过列举典型的实例帮助学生认识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另一方面,通过相应的类比使学生认识到每种运动都需要一定的动力。最后,引导学生认识游泳是水中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并启发他们思考水对水中动物运动的影响。

讨论。

1、举例说出哪些动物的活动范围比较广泛?

多数学生认为鸟类和哺乳类动物。

2、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它们的生活环境(如水、陆地、空中)有什么关系?

相适应。水中生活的动物一般以游泳为主,陆地上动物以行走、爬行、奔跑、跳跃为主,动物在空中以飞行运动为主。

3、说出动物与人造的运动机器(如飞机、汽车、轮船)的运动有什么异同?

现代的各种交通工具,均需要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才能工作,若在崇山峻岭或沼泽中则无法工作。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其运动器官和体形都进化得适应某种恶劣环境,并有着惊人的运动速度。

动物运动需要氧化分解有机物,利用有机物中贮存的能量;人造机器的运动也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来源于燃料。

可以主动改变自己身体的位置,有利于寻找和摄取食物,有利于迁移到适宜自身生活的环境中,有利于有效躲避天敌的危害。

“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的教学先鼓励学生描述常见动物的运动方式,然后就活动问题展开讨论。有条件时可利用多媒体提供资料学习。无论是陆生动物的哪种运动方式,都要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完成运动的器官、运动特点及其与生活环境相的适应。

运动和力教学设计科学篇十九

教学难点:布朗运动和扩散运动的`微观解释。

一、扩散运动。

1、演示实验。

空气与二氧化氮气体间的扩散现象。

2、概念:扩散现象。

3、扩散现象的微观解释: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

4、计算机演示扩散过程。

5、对比实验:红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扩散快慢。

结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6、列举日常生活中的扩散现象:如香水味等。

二、布朗运动。

1、学生观察布朗运动现象。

2、微观解释布朗运动:分子撞击不平衡。

4、计算机演示布朗运动现象以及产生原理。

例: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分子的运动。

b、布朗运动是指液体分子的运动。

c、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d、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的无规则运动。

答案:cd。

评析:熟知布朗运动的实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由布朗运动和扩散运动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四、作业。

运动和力教学设计科学篇二十

我很荣幸在这期的“大家学堂”上开设了公开课《新文化运动》,从确认课题开始我便寻思着怎么将这节课开得有亮点、开得活跃点、开得实用点,如果做好这三点,我想这节课就算开好了吧。

怎样开得有亮点呢?我发现今年正好是新文化运动100周年,于是便在网络上搜集了一些相关的信息,还下载到9月15号北京卫视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特别报道,我将这个报道应用到这一课的导入当中,单刀直入地引出这一课课题,学生们从看新闻的角度接触新文化运动来激发学习这一课的兴趣,并能在一开始就对这次历史事件有个大致的.了解。

怎样才能将课堂开得活跃点呢?想来想去,形式上的创新那还是表面化的,还得用史料来丰富课堂,内容丰富了才是真正的活跃。在这节课中我添加了一些史料,同学们可以根据史料自己归纳和体验新文化运动前期的内容。

怎样才可以使这节课实用,做题目会做,考试会考?其实还是老师的思路要清晰,事件的来龙去脉前后联系讲清楚;重点要抓牢,基础知识要巩固。体现在上就是结构要清晰、内容要简洁突出重点。

总之,在准备“大家学堂”的公开课《新文化运动》中又使我快速地成长了一次,尤其是集体备课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