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最新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模板20篇)

最新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模板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5 05:27:06
最新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模板20篇)
时间:2023-11-15 05:27:06     小编:书香墨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篇一

xx年9月中旬,xx同志积极响应组织号召,由交通银行xx分行来到xx县xx镇xx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开始了他的驻村生涯。

xx村地处xx北部旱腰带山区,干旱少雨,基础设施建设老化,村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初来乍到,满目的荒凉映入xx这个城里人眼中,这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不仅仅是生活环境的转变,更多的是长期的工作生活习惯的改变。他快速的完成了从银行员工到第一书记的身份转换,适应了农村一线干部的工作生活,很快成为一个脱贫攻坚的内行。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xx驻村后,首先深入走访、扎实调研,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据xx村党支部书记杨发展回忆,xx入村第二天一直工作到很晚才回到村委会办公室,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宋前进家怎么没有低保?”原来这位新来的驻村书记,上任第一天就遍访了xx村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走访,他把xx村的班子队伍、产业基础、资源优势以及11户贫困户的情况掌握的清清楚楚。针对走访中发现的问题,他进行了梳理归纳,最终整理了20多条亟待解决的问题,有贫困户急需解决的生产生活问题,有村里急需解决的共性问题,也有需要县、镇协调解决的重大问题。

刚来xx村不久,xx就走遍了村里的角角落落,发现村内8条街道未硬化,雨天泥泞不堪,难以出行,影响了群众出行和农民增收。他积极联系镇上、协调县上,并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争取单位的支持。xx年4月,经过他的积极争取,xx村完成了1.6公里的街道硬化工程,极大地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难题。

xx村是传统的关中农村,当地除了苹果,也种植了不少杏树。xx发现这么多优质的甜杏,居然没有一个自己的品牌,始终处于农产品销售的最初级阶段。xx邀请镇包村领导一起走访了解村上的历史和文化,依托韦贵妃墓在xx村灵光组的实际情况,构思了一个别致的甜杏品牌—贵妃御杏,同时设计出了贵妃御杏包装样式。5月初,xx把贵妃御杏第一批15000个包装箱拉回来分发给了群众,大伙纷纷表示:“以后我们的杏也有品牌了,贵妃御杏名字真好!”

xx年端午节前夕,xx专门请了两周假,跑省行、市行和自己以前银行工作时的客户,为村上推销了5000余斤贵妃御杏,让名不见经传的xx杏盛装打扮,走向省市,打开了前景更为广阔的市场。自此,xx村农产品彻底改变了往年只能在路边摆摊销售的现状。

通过xx的不懈努力,xx村xx年脱贫3户12人,并顺利实现贫困村退出。

2020年新年伊始,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xx在家看着电视上关于疫情的播报,深感责任重大,不时牵挂村上的疫情防控工作。在收到可以回村工作的通知后,第一时间赶回村上,带领村两委,主动担当作为,研究疫情防控,守护布控村各个出入口,多个关键路口设置防控点,设置防控提示路牌,严格管控进出村人员,始终坚守在工作一线。

为了确保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不误,他更是忙里忙外,马不停蹄。他积极组织大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与镇村干部多次研究部署,将持续发展特色产业项目作为巩固脱贫成果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通过向省内其他脱贫先进村学习交流经验,他决定因地制宜开展金银花种植产业项目,促进当地产业结构新的调整,为村民创收增收。项目确定后,xx多次返回原单位向领导汇报争取项目扶持资金,目前项目扶持资金9万元已获交通银行总行批准,资金落实流程正在进行中。

xx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脱贫攻坚、精准扶贫,我之前也没有干过,也不知道怎么干,我只知道村里所有的事情就像一座座堡垒,遇到一座,我们想办法攻克一座,只要是对xx村及全体村民有益的事情,都是我的责任,我都要去干。我坚信,在县委、政府的带领下,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110’,她到xx村工作以来真正为干部群众注入了一股清流。”xx县xx镇党委书记xx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主动请缨,为谋发展办实事。

xx年,xx县广播电视台包抓帮扶xx镇xx村,需要组建一支驻村工作队,身为工会主席的xx主动申请,成为驻xx村工作队队员。驻村以来,她本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初衷,把贫困户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一心为贫困户办实事、解难题,想方设法帮助村民抓产业、谋发展,立志要帮助困难群众走上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扎实的基础工作是干好驻村工作的前提。从驻xx村第一天起,xx就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了该村的路、沟、渠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深入农户走访群众,同当地群众面对面交谈,详细了解该村的经济发展情况和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在听取村民对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制订了周密的帮扶计划。

抓党建强堡垒促发展。基层党组织建设是做好驻村工作的基础,她协助村党支部书记xx健全完善了各项党建工作制度,定期组织党员开展“三会一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并使之制度化、常态化,全面提升了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增强了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自她驻村后,xx村党支部先后两次被xx县委评为先进党支部,被xx市委、xx市委组织部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市级示范村。xx年,她又协调5000余元为该村扩建了党员活动室,添置了笔记本电脑和70把椅子,购置了部分党员学习书籍,为xx村党组织建设提供了坚实的阵地保障。

针对xx村基础建设薄弱的情况,她配合村两委班子修建了1500米村级主干道路。xx年,她看到主干道路两旁无绿化,多次奔走林业部门,介绍村上的发展情况和困难,得到了林业部门的支持。目前,xx村主干道两旁栽植的1000余棵国槐郁郁葱葱,成为村上一道亮丽的绿色风景线。她还为该村村委会广场配置了3万余元的体育健身器材和体育用品,并请专业老师为xx村舞蹈爱好者教授广场舞,根据扶贫政策,组织大家自排自演文艺节目,为广大村民献上了一场又一场文化大餐。

怎样帮助群众增收致富,是xx驻村以来时刻记在心上的大事,她充分利用春耕秋播的大好时机,协调相关单位部门向群众宣传科学的种植、施肥和施药方法,以及优质品种和畜牧知识,组织驻村队员入户发放农业资料,联系市科协专家为贫困群众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发放各类培训书籍,让群众掌握蔬菜种植技术和方法,引导村民科学种植,调整农业结构。同时,联系县种子公司为群众免费发放优良玉米种子和化肥100余袋,帮助他们发展农业生产。

一腔真情,为贫困户解难题。

xx时刻把贫困群众的冷暖挂在心上,积极帮助解决他们的生产生活问题。

贫困户张虎的儿子xx患先天性心脏病,需手术治疗,但高昂的手术治疗费让一家人犯了难。xx得知这一情况后,与县镇扶贫、民政、红十字会等部门多方联系,为xx申请了天使阳光基金,终于在xx年9月中旬,孩子在在省人民医院免费做了心脏手术。这次免费手术为张虎节约各种费用共计六万余元。

蔬菜种植和麻鸭养殖是xx村的支柱产业,也是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xx年由于市场原因,产业户xx和xx种植的芹菜和秦绿源麻鸭养殖专业合作社的鸭蛋严重滞销,xx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在网上和微信平台发布销售信息,最终成功的帮他们解决了产品滞销问题。同时他还为16户贫困户申请养殖种植自主产业;帮助13户贫困户实施了危房改造,并为5户特困户添置了部分家具,使他们都达到了安全入住的标准;帮助37户贫困户加入千家惠樱桃种植合作社和秦绿源麻鸭养殖合作社,采用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享受年底分红,为他们拓宽了增收致富的渠道。

xx始终想贫困群众所想,急贫困群众所急。xx年,贫困户吴金时突发脑梗,一家人生活顿时陷入窘境,xx号召xx电视台干部职工捐衣捐物,并协调县红十字会,为吴金时送去了冬衣棉被和生活必需品,帮助他们一家渡过了生活难关。xx村的村干部和群众都称赞她是贫困户的“xx”,有啥问题找她没嘛达!

心系慈善,凝情聚力抱团走。

xx是一名慈善志愿者。她想,靠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如果发挥志愿者的力量参与到扶贫工作中,一定会带动更多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干的。xx年5月,在她的努力下,成立了xx县广播电视台志愿者服务队,队长由她亲自担任,对困难群众进行一对一帮扶,三年来先后二十余次为他们送衣送物,定期进行户容户貌改善,为视力残疾人员张少清、于水发买药送药,为管宏民、谢高柱、魏兵、赵新全、xx等人多次跑保险公司、进镇民政厅申请办理大病救助和保险理赔。

贫困户高久长,全家4口人,全部智障,无力盖房。xx年春节刚过,她就四处奔走,组织志愿者发起爱心屋建设捐款活动,同时联系县慈善协会、残联、工商联等单位共捐款1.7万元,为高久长实施了危房改造,目前高久长一家已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

扶贫先扶志,贫困户易来明自身懒散,存在等靠要思想。为了帮助他脱贫,xx带领志愿者一次次到他家里做思想工作,并排演小品《懒汉脱贫》,用现身说法的办法,激发了易来明的脱贫动力,现在易来明一天到晚一边忙着为村里的红白理事会帮厨,一边为周围群众修车补胎,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脱贫。

xx践行志愿精神,关爱贫困群众的义举,赢得了群众的赞许,她的志愿者服务队xx年被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授予“志愿者服务先进单位”;被xx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xx省妇女联合会授予“xx省最佳巾帼志愿者服务组织”;她个人被xx县慈善协会授予“慈善志愿服务明星”。

舍小顾大,情铸脱贫攻坚路。

xx的丈夫xx是一名一线民警,日常工作非常繁忙。驻村工作以来,xx夜以继日,奔波在扶贫一线,忙碌的工作让她无法照顾家人。xx年女儿高考,也正值扶贫工作最忙的时候,xx却无暇顾及,只好让丈夫一个人负起了家庭的担子,女儿在了解妈妈的工作后也表示十分理解。家人的支持和毫无怨言,让她更加用心的投入扶贫工作中去。

xx年夏天,xx的婆婆患上了脑梗,住院期间,她白天在村上忙扶贫,晚上返回医院照顾婆婆,出院后,婆婆落下了后遗症,情绪变化无常,她一边开导一边帮助婆婆做康复锻炼。两个月的时间里,她每天只睡4、5个小时,身体超负荷运作,但她从未给单位提出过任何困难和要求,从未请过一天假,依旧早出晚归,无怨无悔。在她的努力下,婆婆的身体状况日渐好转,心情也逐渐明朗。

驻村以来,xx本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初衷,把贫困户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一心为贫困户办实事、解难题,想方设法帮助村民抓产业、谋发展,她总是默默无闻,辛苦付出。辛勤汗水结成硕果,xx先后被xx镇党委、政府评为“优秀驻村工作队员”,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全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被xx市授予“巾帼标兵”和“三八红旗手”,这一个个的荣誉背后是她用实际行动诠释践行的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篇二

****天然气总公司下派到**市**镇**村的第一书记——**同志,一年来,积极践行“做合格党员当干事先锋”的要求,履职尽责,奔忙于精准扶贫第一线,为扶贫攻坚做出了应有成绩。

**村位于****、**、**、**、**五镇乡最边沿接壤处。全村由原15个社合并为现4个社,现有农户447户,农业人口1617人,耕地面积1535亩,林地3200亩,xx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98户,贫困人口307人。该村主要农户都生活、生产在观绿山中部,属典型旱山村,农业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该村的发展。

到村后,他迅速走遍全村的98户贫困户,访贫因、挖穷根,并深刻认识到贫困村脱贫关键是要培育适合当地的主导产业,解决内生动力,结合村情提出“建产业、强组织、亮新村”的工作思路,以“四个突出”落实脱贫工作,切实推进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增收,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村实际的扶贫工作新路子。

一、突出党的建设,坚持思想引领。

为解决**村基层党建薄弱,发展缺乏带头人的问题,一是积极争取联系天然气总公司帮扶部门,完善村委会办公室设施,巩固党组织活动阵地,为凝聚党员、服务群众提供有力保障。二是认真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切实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加强教育培训,并按组织要求做好积极分子培养工作。三是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党建工作为抓手,以“四位一体”干部管理制度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当好全村“两学一做”的带头人,组织和带领村支部党员干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做标杆、树榜样,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四是“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依托党建阵地强化宣传引导,xx年7月至今召开大小会议40余场次,现场培训15次,参会群众1300余人次。通过大力开展“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精准扶贫不是养懒人”等思想培训会,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五是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社会参与”,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群众全程参与到扶贫开发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让**村呈现出户户要发展、全村要脱贫的良好发展氛围。

二、突出帮扶建设,确保帮扶到位。

一是蓝色火焰架起了暖心桥。在驻村走访调研过程中,当他了解到当地群众希望使用天然气的迫切愿望,便积极与各级领导沟通交流,在**天然气总公司的全力帮扶下,投入320余万元资金新建了****至**天然气双向输气管道。对输气管道沿线的贫困群众天然气安装实施了部分减免土建费用的帮扶措施。截至目前,新安装了150余户,共减免土建费用12万余元。二是产业园区种出了脱贫椒。为推进村辣椒、韭黄特色产业发展,拓展微小产业园区建设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工作思路,村“两委”班子在**同志的带领下,精心谋划制定园区建设发展方案,积极向各级部门、帮扶单位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八十多万元,成功将原已废弃近百年的元宝山建设成为200亩左右微小辣椒产业园,园区新建道路公里,500立方米蓄水池2座、渠系3000米、提灌站1个。三是泥泞小道铺出了致富路。**同志深深明白“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经过多方沟通规划,并在总公司的大力帮扶下,**村新建村级道路近5公里,为村民出行、蔬菜运输等解决了实际困难,为**全体村民铺设了一条脱贫之路。四是真诚帮扶结成了穷人亲。针对贫困户情况,积极与总公司领导进行沟通,并根据帮扶一定三年不变,对象不脱贫、结亲不脱钩、帮扶不走人的原则,制定了《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实施方案》,组建了24名中层以上管理党员干部帮扶队伍,每月定期组织帮扶队伍到98户贫困群众家中开展帮扶、慰问等活动。今年春节前,在**同志的积极筹划下,总公司驻村工作组带着慰问品到村开展新春扶贫慰问活动,为98户贫困户送去大米20斤、面粉20斤、菜油20斤、鲜猪肉5斤、慰问金各200元,确保了“真扶贫”,做实精准扶贫帮扶工程。五是全力打造阵地建设。在村上,**同志始终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扶贫攻坚的首要任务和第一责任,积极争取将村支部阵地建设纳入帮扶计划,向总公司争取资金5万元完善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各类软硬件建设,购置了空调、桌椅、打字复印机、文件柜、文件盒、宣传展板等急需的办公设施,并将各类制度进行了上墙、上展板,做到了公示有展板、宣传有橱窗。

三、突出因户施策,确保脱贫成效。

作为第一书记,**同志带领村“两委”根据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不搞千篇一律,不搞强制命令,在贫困户房屋改造上,根据不同情况,确定了易地搬迁,危房改造和地灾搬迁,在生产就业上确定了劳务输出和发展种养殖业,确保贫困户能脱贫稳的住。特别是在种植业上,一是村党支部、村委会依托裕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了猫儿山产业园,种植辣椒62亩,完善了园区道路,水池、渠系等建设,现有27户贫困户入园,由专合社提供种苗、肥料、农膜、农药等物资,并提供全程技术服务,签订辣椒回收协议,确保农户持续受益。二是发动贫困户种植韭黄56亩,接收12户精准贫困户参与务工,政府利用扶贫资金采取双向补贴,即给领办创办的贫困户根据使用贫困户劳动力以适当补贴,又给参与务工的贫困户在正常的务工收入上予以补贴,这样既减轻了领办贫困户的劳务支出,又增加了务工贫困户的收入。

四、突出基础设施,确保新村建设。

脱贫攻坚的成效,不仅要群众收入要增加,乡村风貌也要焕然一新。针对贫困村情况,**同志带领村“两委”多方联动,发动群众筹资投劳,按照“一低七有”退出标准,使**村实现了村有集体经济收入,有通村硬化路,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卫生室,有文化室,有宽带网等,逐步实现了“村美、业兴、家富、人和”美丽小山村。

**同志自任职于第一书记以来,经过一年的努力,整个**村已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在“第一书记”的岗位上,努力践行“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思想理念,切实帮助和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勤于学习、廉洁自律,时刻保持一名共产党员和基层领导干部应有的清正廉洁形象,在全村广大党员干部中作出表率。

原来,前一阵子村里的饮用水水泵年久失修,难以为村民们正常供水,对于**的村民而言,人畜的用水问题一时成为了最急迫的事情。***得知这一状况后,结合自己的职业优势,努力协调各部门,通过***福利管理处为村里安装了一台水泵,解决了困扰村里的一大难题,村民纷纷称赞他:“多亏了孙书记,给我们修上了水管,在家又能吃上甘甜的自来水了!”这只是***在**任“第一书记”以来所做的诸多工作中的一项而已。

今年4月初,***从区***局来到**担任“第一书记”,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铺下身子,走家串户,调查研究,访贫问苦,平时做完手头的工作之后,他便走上街头,与群众聊聊家常,了解百姓们关心的各种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对村里的班子、党员队伍建设、农业开发、农民的种植养殖、外出务工经商、生活状况和民风民俗等一系列情况,都摸得一清二楚,一说起来可谓是如数家珍,为“第一书记”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多数村民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要经济收入,生活并不富裕。***来到这里之后,首先便对生活有困难的特困家庭和低保户展开帮扶活动,为他们发放了救助金和面粉、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缓解了这些家庭的生活困境。此外,村里还有几户患病的村民,***便为他们跑了村上跑镇上,最终为几户患病村民争取到了大病救助金,解决了这些家庭面临的难题。

建设新农村,任重而道远。***深知自己的工作做的还远远不够,他时时刻刻都在考虑今后该怎么为村民办实事。眼下,他正计划着帮助村里再修一条路,改善村民的出行条件,让村民们感受到交通方便带来的实惠,使“第一书记”这个职务变成群众与党之间真情的纽带。

20xx年以来,商务局先后承担李庄乡曹楼村、朱楼村定点帮扶工作,商务局在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在组织部门具体帮助指导下,驻村工作队围绕目标任务,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驻村工作得到整体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领导重视,组织保障到位。

商务局对驻村工作极为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驻村工作,同时选派专业性强、业务水平高、政治素质好的两名副科级、两名股级干部组成驻村工作队专职负责帮扶,并明确一名经验丰富的副局长胡继红任曹楼村、朱楼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先后进驻李庄乡曹楼村、朱楼村开展工作。工作队成员克服重重困难,第一时间到达曹楼村和朱楼村,和群众同吃同住,进行政策宣传,走访慰问群众,学习驻村工作有关文件精神,提高了对驻村帮扶工作的认识。

二、摸清底数,帮扶政策制定到位。

一、无经济作物种植、农民收入低、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落后的贫困村。朱楼村严峻的形势和困难压在了驻村工作队的头上,压在了第一书记的头上,针对这些情况,工作队及时向局党组进行了汇报,驻村工作队结合实际,建立了产业结构档案、贫困户档案、五保户档案、不稳定因素档案等,制定了《曹楼村帮扶实施方案》、《朱楼村帮扶实施方案》,确立了“班子强起来、队伍聚起来、群众富起来、精神乐起来”的帮扶工作目标。

三、多措并举,村级两委建设到位。

村级两委阵地建设是党在农村各项工作和全部战斗力的基础,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能力的坚实基础。为此,驻村工作队强化阵地建设。一是抓理论强思想。驻村工作队积极做好村两委班子的政策理论学习,通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文件的学习教育,不断提升帮扶村干部党性修养和政策理论素质;二是抓机制强组织。注重从致富能手、回乡青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流动党员选优配齐曹楼村、朱楼村班子,从而提高了干部积极性,让基层组织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三是抓制度强民主。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使村级党组织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驻村工作队严格要求帮扶对党员实行科学领导和管理,严肃组织生活,落实好“三会一课”,激发和培育党员的民主意识;抓好党务、村务和财务公开,落实“四议两公开”,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促进村级事务公开、公平、公正;从退休人员、复转军人、有威望的老人中选取人员成立村民调解委员会和村民调解小组,制定了村民调解制度,积极开展调解工作,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四是抓阵地强保障。驻村工作队多方筹措资金4万余元,加强曹楼村和朱楼村基层组织活动阵地的建设,建立了党员活动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使帮扶村级党组织基本达到室外景观标准化、室内设施规范化、干部管理制度化、办事程序公开化,真正做到设施配套、功能完善、制度健全。

四、立足村情,形成合力真帮实扶。

一、中秋节、春节都要到帮扶村困难户、特困党员家中走访慰问,送去慰问品,几年来,先后慰问特困户50户,慰问金额万余元;二是针对帮扶村种植单一,年收入不高的情况。驻村工作队对帮扶村党员进行大培训,采取邀请专家讲课等等方式,为朱楼村党员及村民举办现代农业、花卉、、畜牧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班。参加了多种培训,朱楼村越来越多村民由原来的思想陈旧、保守,向要求尝试新项目、新产业的观念转变,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明显增强。目前已建立蔬菜大棚30个,每个大棚占地2亩多,每亩年收入可达2-3万元,有10户村民要求扶持尝试养羊、养牛、养鱼等项目;三是商务局驻村工作队正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位,争取、整合和落实有关项目,为朱楼村新修一条道路,改善群众行路难问题。正在调研,利用村里土地资源,成立农村合作社,开发种植药材、花木等经济作物和高效农作物,同时还将为朱楼村申办农村文化大院项目,丰富朱楼村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如今的帮扶村在商务局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通过驻村工作队卓有成效的工作,从里到外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焕发出勃勃生机,支部班子坚强有力,学员干部人心思进,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发展思路逐步清晰,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干劲实足,各项工作都在全乡都有较大进步。我们深知,这离党委、政府的要求,离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好地为帮扶村群众多做实事,多办好事。

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篇三

我叫xx,20xx年8月至20xx年2月在光山县罗陈乡周湾村任第一书记。在两年半的第一书记工作中,我和所有第一书记一样,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紧紧依靠派驻单位,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鼎力支持下,吃住在村,劳动在村,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精准扶贫,发展特色产业,完善村级基础设施,较为圆满的完成了各项任务,并与村民结下了深厚友情。

两年半时间倏忽而过,蓦然回首,我们克服了生活中的种种不适,战胜了工作中的艰难困苦,将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在第一书记的岗位上,用汗水支撑着我们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感谢第一书记的岗位,让我们了解并热爱农民、农村和农业。从办公室的西装笔挺、空调暖气,到水田里的一脚泥、三伏天里的一身汗,从未有过和土地、自然如此亲近,知道了春播劳作的辛苦,也感受了秋收时沉甸甸的喜悦!每一位第一书记都有自己的绝招和良方。

两年半来,我们用热情去温暖贫困户的心,用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帮助困难户驱散心中的阴翳,用真情为失怙的孩子带去笑容。一户户的走访,将每家每户的底数摸清了,让一项项帮扶的措施精准到户、到人;父母失联的张甜馨3姐妹得到了社会救助,张文雅等多名贫困大学生得到了帮扶。一次次的促膝长谈,消除了贫困户心中的疑虑,让他们能懂政策、会用政策,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心;突发尿毒症的易明全的大病保障得到了落实,丧失劳动力的易善旺搬出了他破旧的危房;我们走遍了村里每一寸土地,道路修好了,合作社建起来了,产业扎下了根;拉稻谷的车直接到了田间地头,蚕茧变成了一床床雪白柔软的蚕丝被,扶贫的小额贷款让梅楷扩大馍馍店的规模,让张富善的养鸡场正常运转;两年半的时间,荒芜的田野里有了勃勃生机,破旧的土坯屋变为了明亮的异地搬迁房,扶贫车间里有忙碌的身影,新校舍里传来了朗朗读书声。

这些工作,让我有了一名党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我们可以自豪的说:小康社会的建设中,有我们的身影,脱贫攻坚的战斗中,有我们的奉献。在农村的广阔天地中,磨炼了意志,锻炼了党性,坚定了迎难而上的决心和斗志;提升了能力,开拓了眼界,工作思路更清晰,措施更得力。

两年半来,我们更收获了满满的真情和信任。贫困户从对我们的不理解、不认可转变为信任和拥护;村干部从冷眼旁观到积极出谋划策。离开周湾的前夕,村民周谋领给我写了首藏头诗“淘尽苦心为农民,满山遍野田间行,希望周湾更美好,愿把青春献农村”,并让自己远在云南的女儿将其绣成匾额送给我留作纪念。看着这份珍贵的礼物,我十分感动,老百姓的认可是对我们最好的认可和鼓励,虽然我们做的还有不足,但是我们收获了老百姓对我们的深情和组织上给予我们的信任。

我还要感谢我们的村两委和县、乡基层干部,披星戴月的扶贫道路上,我们身边一直有他们陪伴的身影;感谢各位第一书记战友们,大家的相互鼓励和扶持,坚定了所有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更要感谢家人和孩子,所有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他们默默的奉献和支持!

周湾村还有19户贫困户未脱贫,还有爸爸妈妈都失联的小张帅和奶奶相依为命,还有产业要深化发展,虽然我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周湾村是我心灵再出发的起点,我的心一直牵挂着周湾2962名村民、6.4平方公里的土地,我要继续为她尽我的绵薄之力!

感谢美丽的信阳和美丽的周湾,带给了我生命中最宝贵的经历和最亮丽的风景。

谢谢大家!

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篇四

----崔涛。

2015年7月30日,崔涛携带铺盖进驻后涧村村委。他从改善村委办公设施入手,多方筹集资金12万余元对村委办公楼房屋楼顶修缮,粉刷内外墙体1570平米,硬化村委院内外广场1000余平方米,建起了包含村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等活动场所。他带领村干部们自己动手,对村委大院进行绿化,种上了松树和冬青树。购置了新办公桌、档案柜,配置了电脑和打印机,协调移动公司接通网络。同时设置两块公开栏,书写宣传标语4条,制作党建宣传版面16块,更换村办公楼外宣传标语2块,村室内外面貌大为改观。崔涛带头讲党课课堂上,他的承诺掷地有声;“假如我是贫困户”、“脱贫攻坚,党员应该怎么办?”,村两委班子全体党员讨论会热火朝天;联系帮扶单位科级干部轮流每个月为村党员干部上党课;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完善村民代表议事、村务公开、定点集中办公等制度。为方便服务百姓,崔涛带头值班,建立村干部“全天候”值班制度;扶贫资金使用中,新的村班子做到资金公开公示。低保评定和危房改造评定公开透明;在资金使用中,严格执行报账制,落实村监委会监管制度,无一违规违纪现象发生;近三年来发放法规政策资料2000余份,村党员干部形象在群众中的威信一下子竖立起来了。

水路电通甩膀子。

后涧村因水资源短缺,崔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积极协调资金3万余元为全村拉水135车,把水送到村口,暂时缓解全村吃水难。又不辞辛苦多次辗转奔波到县水利局联系,上报人畜吃水工程项目,将本来明年才能实施的水利项目提前一年实施,目前已新打403米深水井一眼,铺设管道14427米。联系交通部门,杨家门至石庙后自然村一条主道路4.02公里、设计路面宽4.5米、投资120万元高标准村间道路已完成。为解决村民通电问题,他多次到电力部门联系实施电网改造,栽植电杆132根,架设电线6325米,农电入户率达100%.为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他联系卫计委,协调上级资金2.5万元,改善了群众就医环境。联系妇幼保健院上门服务,每年为全体村民举办两次义诊活动。

精准拔除穷根子。

扶贫开发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崔涛按照农户自评、群众互评、代表测评、村级核评、乡镇审评,精准确定贫困户46户163人。贫困户脱贫,一缺资金二缺技术三怕收获时卖不出去。崔涛迎难而上,逐一破解。为8户符合条件有贷款意愿的贫困户每户申请贴息贷款3万元发展养殖业(养牛)。贫困户购买花椒树苗需资金1万余元,钱凑不够,他带头拿出500元,帮扶人员也纷纷慷慨解囊相助,为28户贫困户种植98亩花椒树。协调资金2万余元为贫困户免费购买柴胡种子,帮助29户贫困户种植柴胡75亩。同时积极筹集资金6万余元购买600余亩花椒树苗免费发放到农户手中帮助发展农林产业,目前全村发展种植花椒900余亩、中药材280余亩、流转土地230亩。为帮助农户解决不懂技术难题,崔涛每年都邀请农业技术人员在花椒地现场开展种植技术培训、柴胡技术培训。共计参加培训贫困群众300余次。为解决经济作物出售难,崔涛联系工商税务部门注册成立了仰韶镇后涧韶山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与三门峡市九龙羊肚菌种植公司和垚鑫菌业两家公司签订技术支持和回收合同,还与亳州中药材种植合作社达成长期合作协议,让百姓吃了“定心丸”.为增加集体收入,建设中药材(连翘)烘干加工基地。新建食用菌大棚15座。同时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在牤牛山建设300kw光伏发电站一座,目前已经建成,每年发电可分红18万元,46户贫困户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实现了贫困户全覆盖。

为民解忧扑身子。

他主动放弃双休日,以村为家开展脱贫攻坚,自己动手做饭,与百姓打成一片。崔涛的车几乎成了村里的办公用车。建设村卫生室为了省钱,私家车变成了“货车”,后备箱装上砖块、水泥、瓷砖,一次又一次往返。外出参观学习,为节省开支赶时间,崔涛每次都是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天不明出发,半夜返回,两年来他的车为村里跑项目行驶4万多公里。60岁的村民杨长法肢体残疾,妻子股骨头坏死动了手术,家境贫困一筹莫展。崔涛开车带两人去县残联帮助联系办理了残疾证,让他们享受了低保,后期治疗费也可以二次报销,减轻了家庭负担。2017年7月9日,他联系珠海一家公司的爱心志愿者,为46户贫困户送去了价值3.6万元的米面油和床上用品。遇到村民们发生邻里矛盾、占地纠纷,崔涛利用文化人的细心和耐心帮助一一化解。

脱贫攻坚贵在谋划长远发展。崔涛打算依靠村内林地较多优势,在400亩林地下种植花椒、核桃等经济作物,增加村内集体收入并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计划于三门峡市甘露制水厂合作投资500万元建成年产1万吨纯净水项目,目前该项目已达成合作意向,将于近日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可安排40余名劳动力就业。并联系在外成功人士计划在后涧村投资100余万建成高标准农家乐一座,可安排10余名困难群众就业。

(二)凝心聚力团结奋进。

合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役。

----曹生伟。

岳庄村位于西李村乡东南部,距三门峡市区80公里,是省级贫困村。群众生计主要以外出打工、养猪或种植粮食作物为主。

2015年7月份,按照组织的安排,我到西李村乡岳庄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以来,在陕州区委、区政府,区委组织部、区公安局以及西李村乡党委政府等单位的领导、关怀和支持下,我和岳庄村“三委”班子一齐团结奋进,扎实工作,采取多种渠道提高党员干部素质,筑牢了岳庄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累计利用扶贫政策投入资金227万元硬化了通往东山村民组、古道村民组、寨上村杨家沟村民组三条道路和一座漫水桥,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拓宽了岳庄村街道,安装43盏太阳能路灯,美化亮化了岳庄街道;投入资金360万元种植连翘和香菇、蔬菜和建设配套设施和水利附属等设施;投入66万元建村卫生室、村室、文化广场和增加幼儿园玩具,使岳庄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投资13万元种植650亩油菜,为西李村乡万亩油菜景观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拍摄《舌尖上的陕州—岳庄红薯粉条》并在微信、腾讯视频平台上宣传,提升了岳庄红薯粉条的知名度和销售量;成立桃源种猪养殖合作社,投资1000万建成一座占地30余亩集育种、繁殖、保育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种猪繁殖基地,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目前,岳庄村的贫困户已由2015年的178户576人缩减到45户115人,主要做法是:

一、深入开展党建工作,强基固本谋发展。

我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兑现承诺,引导村“三委”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完善和健全了管理制度,规范开好“三会一课”,制定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确立民主决策,加强班子团结,增强组织的战斗力。在岳庄村村易通互联网网站开辟“党建专栏”,建岳庄村党建微信群,及时将习总书记的讲话、党的政策、党建知识、益农信息、扶贫攻坚政策向岳庄村党员、干部、群众发布。每月28日召开党员大会、组织生活会,重温入党誓词,颂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加强党员的党性教育;组织带领村党员学习《党章》,培养和发展3名预备党员,吸收了一名积极分子,壮大岳庄党组织。

二、转变观念、培育支柱产业。

根据岳庄村村群众生计主要靠外出打工、养猪或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的实际,一方面是在三门峡市公安局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与市、县劳务培训部门和相关务工企业联系,组织部分群众三门峡市区打工,提高群众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是深挖村情,走出一条大力发展山场经济和绿色经济的道路。首先是大力发展连翘种植,申请到户增收项目20万,发展50户250名群众在耕作难度较大的山上种植中药材连翘1000亩,起到了即可防止水土流失,又可增加观赏价值,还能节省劳力,更能增加群众收入的一举四得的效果;其次争取土地整理项目,对东山、下山组、岳庄村三四组、上河村民组符合条件的380亩坡地进行土地整理,进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广种植油菜、红薯等经济作物。再次大力发展香菇和蔬菜绿色经济,()在我的鼓励下,张宝峰等6户群众于2015年12月建大棚11座种植香菇7万余袋。2016年,仅香菇种植一项,就为6户群众带来30万元的纯收入。2017年,在西李村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在岳庄投入331万元建香菇大棚100个、蔬菜大棚各86个及香菇配套设施、蔬菜大棚水利配套设施、冷库等项目,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热情日渐高涨。

三、搭建网络销售渠道,心系冷暖惠民生。在西李村乡率先利用“互联网+”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业务。2015年至今,利用传统的销售渠道和“互联网、微信”帮助群众销售小米1500余斤,土鸡蛋1200余斤,粉条11.5万余斤,菜籽油4500余斤,西瓜13万余斤,萝卜5万余斤,白菜2.5万余斤。群众销售农产品渠道得到了进一步拓展,收入得到了大幅提高。

在帮助群众解决农产品“难”销售的同时,群众生活是否安心也是我一直放不下的事。2015年以来,我先后拿出35000多元,帮扶救助困难户王蒙蒙、张五宝各500元;帮助李丹丹1500元助其安心上学;帮助刘线涛办理残疾证;拿出30000元帮助贫困户王相武种植香菇;购买礼品到陕县医院、黄河医院看望马点群、张治礼、杨春华等四位病人;拿出600元钱给张素妮做核磁共振,检查出困扰张素妮6年的疾病(脑膜瘤),并帮她获得12600元的保险救助;给岳庄村18岁以上的515名村民办理了意外伤害险。

任职以来,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离组织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尚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不够丰富,引导农村产业发展的思路还需开拓,跑项争资力度还要加强,农村落后基础设施亟待解决等。

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篇五

(通讯员**)。

“叮铃铃、叮铃铃......”清脆的电话铃音打断了正在伏案疾书的赵书记,电话里传来北新建材公司党委书记的声音。

“尚明啊,上次你说的那个问题解决了吗?你上次提的就业岗位的事儿,咱们几个车间现在正需要产业工人,你村里如果有想来的年轻人,公司可以帮你解决一些岗位。”

“书记,您给的建议很管用,才试行了两周,那个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感谢书记帮忙解决就业困难,我和几个待业的年轻人交流过,他们有自己的顾虑,村里主产业是农业,他们没在工厂干过,一没经验二没技术,咱们公司的车间工人是技术活儿,他们担心干不了。”

“这一点你完全不用担心,现在师里政策很好,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员工职业培训、技能岗位新招用学徒等都有补贴政策,只要他们想来,咱们可以组织培训上岗。”

“好的,这么好的政策支持,我再给大伙儿宣传交流。”

“今天是‘七一’建党101周年,代表公司党委向你表示慰问,你辛苦了!生活上如果有什么困难你尽管提,公司一定想办法解决。”

“感谢公司党委的关心和支持,我这边都挺好的,请公司领导放心,我一定努力工作,保证给公司争光,为十一师争光!”

今年4月,按照上级党委的工作安排,北新建材公司党委主动担当,深化“兵地融合”发展,选派时任新型建材公司副经理的赵尚明到尤喀克佳木村驻村。半年来,在公司党委的大力支持下,赵尚明团结“两委”班子成员,带领全村群众,围绕工作任务,一步步理清工作思路,找准帮扶点,在实践中推动了尤喀克佳木村和谐稳定和脱贫步伐。

办实事做好事当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

早晨7:00,准时起床,习惯性的查看了手机上的“疫情快报,快速浏览了案头的文件,有的当即电话落实,有的签“阅”......早晨10:00,梳理今日走访入户人员信息,今天的走访计划是17户,整理好公文包,带好口罩,队员们分头行动,开始了一天的走访入户。

7月的南疆小镇已经是40度的高温,2000余人的村子要挨家挨户走访,一走就是一整天,早晨七点到晚上十二点,午饭也是随便扒拉几口泡面,直到当天的工作日志上列的密密麻麻的待办事项全部都用红笔打钩了,这一天才算结束。

驻村后,赵尚明全面细致地梳理、摸排、分析尤喀克佳木村的基本情况,始终把服务群众、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当做头等大事,积极申请惠民项目资金,为群众排忧解难。疫情防控期间冲锋在前,坚守路口卡点,贴公告、安抚村民焦躁情绪;乡村振兴工作中,他积极落实打扫卫生、垃圾清运、了解群众需求,并向上级部门反映协调解决问题;安全大排查期间,一户一户摸排评估,日常生活中,他力所能及的帮助身边人,宣传普及党的好政策……。他带领着全体村民修建道路围墙、整治环境、推进厕所改革,从没有喊过苦、叫过累,这一桩桩关系群众生活的事是他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的最好见证。

了解民情民意当好惠民政策的“宣传员”

作为一名14年党龄的党员,赵尚明同志时刻牢记出发前公司领导的嘱托“做好群众工作,不仅是一件民生实事、更是一件关乎群众幸福、关乎稳定发展的大事。要沉下身子、扎下根子去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从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从群众需要出发来开展各项工作,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才能把群众工作做好。”

工作队向村民宣讲政策。

入户走访中,语言不通是个大问题。为解决与村民交流过程中的语言障碍,赵尚明积极组织返乡大学生开展国语培训,在工作队和返乡大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短短两个月,村民的国语水平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方便了日常高效地交流与工作。

在每周一的升国旗仪式上,组织党员领导干部集中宣讲党的政策理论、发声亮剑,在入户走访时,大力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帮助有需求的村民解决就业、就医等困难,今年共计联系到周边园区及五团企业就业50余人,让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

筑牢支部堡垒,当好带头致富的“指导员”

工作队查看村民牲畜喂养情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钱给物不如建强一个好支部。”赵尚明同志带领着工作队坚持从强班子、带队伍入手,建立帮带机制,大力提升村“两委”干部的能力素质,按照在党员中培养致富能手,在致富能手中培养党员的工作方法,确定了5名党员作为重点培养后备干部对象。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由村党支部统筹安排,驻村工作队督促指导落实,做到不走过场、不搞形式,充分发挥“三会一课”的作用,教育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建强村党支部这个建强堡垒。

为落实人居环境整治,赵尚明同志带头每周对环境卫生整治、安全生产等进行巡查治理,并开展“最美庭院”创建活动,院落环境整治较好的评先黄旗户和院落环境整治较差的黑旗户,形成“比学赶帮超、后进学先进”的氛围。他带领着工作队投入3万余元,建立党群服务中心、矛盾调解中心、国语文化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民的文化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

心系弱势群体当好人民群众的“帮扶员”

作为工作队队长,在短短4个月的时间,他与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时刻将群众的生活冷暖挂在心头。谁家的生活困难,谁家的子女外出打工,谁家的老人需要照顾,他心里都有一本明细账。能自己解决的,100元、200元的他都自己掏腰包,逢年过节,他心里始终惦记着孤寡老人家里生活情况。他先后送去慰问金2000元和米、面、油等生活物资,帮助群众解决了实际困难。

提起赵尚明,村民艾买提.买买提竖着拇指说:“以前是我们上门找干部办事,现在是干部上门为群众办事,共产党亚克西!赵书记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很多帮助,我们很感谢他。”

工作队入户走访。

“新修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我们可以免费看书、学文化,给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工作队来了以后,我们村的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为民办事,真是做到家门口了,感谢你们!”,每当听到这样的赞美,赵尚明同志总说“没有党的好政策,没有历任第一书记的努力,没有政府和师党委的支持,就没有现在干净整洁的村貌、和谐稳定发展的局面,我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奋斗,村民脸上灿烂的笑容是对工作队最大的肯定。”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把群众放在第一位,这是作为‘第一书记’我应该做的。我出发前,雷书记嘱咐我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脚踏实地做好群众工作,才能更好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公司党委信任我,把“访惠聚”驻村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我,在工作上给了我很大的指导和支持,让我在群众工作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在生活上给了我很多帮助,帮我解决了后顾之忧让我能在这里安心工作,我就要好好干。虽然很忙碌,但是干哪个工作都不容易,我在这里收获了很多,成长也很快,心里很踏实。”赵尚明同志说到,他带队扎根最基层一线,始终怀着满腔热情,认真倾听着群众的意见建议,关心着群众疾苦,将自己融进了群众当中,继续谱写着“访惠聚”工作队的进取之歌。

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篇六

岳庄村位于西李村乡东南部,距三门峡市区80公里,是省级贫困村。群众生计主要以外出打工、养猪或种植粮食作物为主。

2015年7月份,按照组织的安排,我到西李村乡岳庄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以来,在陕州区委、区政府,区委组织部、区公安局以及西李村乡党委政府等单位的领导、关怀和支持下,我和岳庄村"三委"班子一齐团结奋进,扎实工作,采取多种渠道提高党员干部素质,筑牢了岳庄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累计利用扶贫政策投入资金227万元硬化了通往东山村民组、古道村民组、寨上村杨家沟村民组三条道路和一座漫水桥,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拓宽了岳庄村街道,安装43盏太阳能路灯,美化亮化了岳庄街道;投入资金360万元种植连翘和香菇、蔬菜和建设配套设施和水利附属等设施;投入66万元建村卫生室、村室、文化广场和增加幼儿园玩具,使岳庄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投资13万元种植650亩油菜,为西李村乡万亩油菜景观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拍摄《舌尖上的陕州—岳庄红薯粉条》并在微信、腾讯视频平台上宣传,提升了岳庄红薯粉条的知名度和销售量;成立桃源种猪养殖合作社,投资1000万建成一座占地30余亩集育种、繁殖、保育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种猪繁殖基地,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目前,岳庄村的贫困户已由2015年的178户576人缩减到45户115人,主要做法是:

我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兑现承诺,引导村"三委"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完善和健全了管理制度,规范开好"三会一课",制定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确立民主决策,加强班子团结,增强组织的战斗力。在岳庄村村易通互联网网站开辟"党建专栏",建岳庄村党建微信群,及时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党的政策、党建知识、益农信息、扶贫攻坚政策向岳庄村党员、干部、群众发布。每月28日召开党员大会、组织生活会,重温入党誓词,颂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加强党员的党性教育;组织带领村党员学习《党章》,培养和发展3名预备党员,吸收了一名积极分子,壮大岳庄党组织。

根据岳庄村村群众生计主要靠外出打工、养猪或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的实际,一方面是在三门峡市公安局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与市、县劳务培训部门和相关务工企业联系,组织部分群众三门峡市区打工,提高群众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是深挖村情,走出一条大力发展山场经济和绿色经济的道路。首先是大力发展连翘种植,申请到户增收项目20万,发展50户250名群众在耕作难度较大的山上种植中药材连翘1000亩,起到了即可防止水土流失,又可增加观赏价值,还能节省劳力,更能增加群众收入的一举四得的效果;其次争取土地整理项目,对东山、下山组、岳庄村三四组、上河村民组符合条件的380亩坡地进行土地整理,进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广种植油菜、红薯等经济作物。再次大力发展香菇和蔬菜绿色经济,在我的鼓励下,张宝峰等6户群众于2015年12月建大棚11座种植香菇7万余袋。2016年,仅香菇种植一项,就为6户群众带来30万元的纯收入。2017年,在西李村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在岳庄投入331万元建香菇大棚100个、蔬菜大棚各86个及香菇配套设施、蔬菜大棚水利配套设施、冷库等项目,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的热情日渐高涨。

在西李村乡率先利用"互联网+"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业务。2015年至今,利用传统的销售渠道和"互联网、微信"帮助群众销售小米1500余斤,土鸡蛋1200余斤,粉条11.5万余斤,菜籽油4500余斤,西瓜13万余斤,萝卜5万余斤,白菜2.5万余斤。群众销售农产品渠道得到了进一步拓展,收入得到了大幅提高。

在帮助群众解决农产品"难"销售的同时,群众生活是否安心也是我一直放不下的事。2015年以来,我先后拿出35000多元,帮扶救助困难户王蒙蒙、张五宝各500元;帮助李丹丹1500元助其安心上学;帮助刘线涛办理残疾证;拿出30000元帮助贫困户王相武种植香菇;购买礼品到陕县医院、黄河医院看望马点群、张治礼、杨春华等四位病人;拿出600元钱给张素妮做核磁共振,检查出困扰张素妮6年的疾病(脑膜瘤),并帮她获得12600元的保险救助;给岳庄村18岁以上的515名村民办理了意外伤害险。

任职以来,我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离组织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尚有差距,主要表现在: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不够丰富,引导农村产业发展的思路还需开拓,跑项争资力度还要加强,农村落后基础设施亟待解决等。

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篇七

xxxx是市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处副主任科员,今年5月份,他被委派到xx区抱古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他把扶贫扛在肩,致富抓在手,全面落实脱贫攻坚举措,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xxxx带着感情和责任去扶贫,走村入户,推动各项扶贫措施落实到村组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拉家常、话生产,了解村情民意,和村民同吃同住,将驻村帮扶当做自己工作的第一要务,以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出发点,逐户制定帮扶计划。他跑遍了抱古村11个自然村,走访580多户,切实感受到贫困群众的“难”,找出了制约该村发展的“症结”。兰玉光是大隆水库移民,大儿子在5岁时患上了软骨病,欠下了一大笔债。在xxxx的帮扶鼓励下,兰玉光大胆地试种了皇帝蕉,年收入突破8000多元。

立足村情,坚定了引进香水莲花种植和建设立番村共享农庄产业项目的决心。20xx年8月,抱古村以“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组织了首批13户贫困户,成立了抱古村香水莲花专业合作社,首批种植睡莲200亩,探索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抱古“莲花世界”品牌。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为脱贫致富铺平了道路。

xxxx是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副主任,今年5月份,他被委派到xx区xx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到任以来,他严格落实驻村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用心为xx村解难题、办实事,村民们称赞他“踏破鞋底真扶贫,扎实干事谋发展”。

xx村一直戴着软弱涣散党支部的“帽子”,xx就任后,坚持把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作为首要任务,带头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把2名公道正派、想干事、群众信任的村干部吸纳为村委会成员,短短半年时间,整个xx村党支部工作面貌焕然一新。

此后,xx便全身心投入到xx村脱贫攻坚工作中,磨破鞋底,白天奔走xx村各个角落,晚上挨家挨户开展调研工作,在找准了制约贫困户脱贫的关键因素和要害问题后,先后帮助xx村董静雄、董开生等4户贫困户引入了光伏产业,帮助李森盛、周琦、胡春妹等48名贫困人员和边缘户解决了公益性岗位就业问题。xx一次又一次为xx村争取到了建设“福利”,如巩卫经费12万元,垃圾清运环卫车15辆,治安维稳巡逻车1辆。联结福返热带水果农民专业合作社、xx龙源泽水产贸易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办起了合作社,彻底改变了xx村长期无集体经济收入的尴尬局面。

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篇八

随着全国脱贫攻坚战斗号角吹响,一场浩浩荡荡的脱贫攻坚战拉开序幕。经个人申请,***校党委研究,报请叶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审核批准,最终***同志作为我校驻村工作队长,带领***工作队赴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驻村扶贫。***同志1999年9月毕业于河南省平顶山高等专科学校,当今来我校工作。由于工作认真踏实,虚心好学,,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同时,也得到了校领导的肯定。2004年至2007年在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完成本科学习。2010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本人积极学习党章及党的政策,坚持共产主义信念。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服务师生的能力,坚持做一名优秀的人民老师,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同志做为一名老师,一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自知基层工作经验不足,深知任务重,责任大,自己是代表着单位来村工作的,更是做为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面对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和光荣的使命,***同志并没有气馁,而是用实际行动来履行一名共产党员的义务。

首先***同志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讲话和指示。要把脱贫攻坚工作作好,要先明白脱贫攻坚的主要任1务是什么,补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短板,这个短板就是聚焦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弄明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弄明白这些问题,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其次是对政策的研究。***同志不断研究政策扶贫和产业扶贫政策,深刻领会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相关政策和文件,把各行各业的政策记录在笔记本上,然后反复思考琢磨,认真揣摩,同时,向有经验的同志请教,正如***同志说的,只有能明白了行业、产业扶贫的政策,才能做到因户因人施策。

最后是提高思想认识,端正态度。坚持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悟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在脱贫攻坚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紧迫性。在脱贫攻坚中做至扶真贫、真扶贫。

叶县***位于水寨乡东北3.5公里处,有两个村民组,175户720口人,其中有贫困户43户144人,贫困户中因病致贫26户,因学致贫8户,缺技术4户,缺劳动力3户,因残1户,因灾1户。属于省级贫困村。全村有耕地813亩,。杜楼村交通不便,是典型的农业贫困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基础设施落后,资源短缺。***同志到村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走访,深入了解村里基本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建议。积极与村干部进行讨论交流,把问题进行梳理,那些问题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那些问题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形成时间表、路线图。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2走访,他就把村委的情况,村设施情况、生产生产情况、民风民俗情况等摸得一清二楚,做至了底子清、情况明,也为开展下步脱贫攻坚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志在广泛调研走访,吃透村情的基础上,和村两委干部、第一书记一道认真研究,制订村脱贫规划和贫困户帮扶计划。真对村基础设施落后问题,与村两委干部、第一书记一道,争取上级资金30多万元,修建了村综合性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娱乐广场、标准化的卫生室。借整村推进的政策,对村主干道进行了绿化美化,安装路灯80余盏,排前排后水泥硬化一系列项目的落实,杜楼村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用村民的话说,下雨不用穿胶鞋,天黑不用拿电灯了,有健身好去处,看病也方便了,心里也敞亮多了。

由于杜楼村多数种植小麦、玉米,一年下来也争不了多少。***同志在网上的查找,多方咨询,同村干部一道去南阳方城县考察花生种植,结合村情进行推广。开始没有几户想信的,都不愿尝试。最后决定先由村干部带着种植,第一年全村种植花生也只有40多亩,当年每亩毛收入达到1500多元每亩,群众看到了成效,再加上对贫困户讲解和做工作,第二年种植面积达至200余亩,更好的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农户的收入。

***同志在掌握户情的基础上,针对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在教育、医疗、危房改造、饮水安全等方面因户施策。把贫困户3进行分类列表,有学生的主要宣传落实教育补贴,因病因残的主要宣传慢性病、报销、民政等政策和落实,并及时帮助贫困户办理。危房改造方面政策宣传和讲解,协助贫困户办理补贴等。饮水安全方面,积极协调县水利局水利扶贫资金,在杜楼村安装无塔供水,实现户户通自来水。

在提升户容户貌方面,在单位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争取到两万余元开展“六改一增”,***同志同村干部一道逐户走访,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户容户貌改善,实现对贫困户全覆盖。***同志组织***工作队及帮扶责任人,每月开展两次“六干净一整齐”活动,帮扶引导贫困户打扫庭院卫生。清扫村中的垃圾。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极大的改善了贫困户的生活环境,提高了贫困户的幸福指数。同时,也得到了贫困户一致好评。

扶贫工作无小事,事事皆关系着民生,关系着党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做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时刻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身体力行,真正做党的温暖的传递者,把党的每一顶惠民政策落实到具体的困难群众身上,这是我们党员、也是我们广大扶贫工作者的责任。贫困户杜丰长,女儿出嫁,两位老人共同生活。杜丰长本人双目失明,无法参加劳动,家中无卫生厕所,无洗澡设施。***同志争取资金为其家改建了水冲式厕所,通过残联为其争取一个太阳能热水器,解决了其生活中最基本的问题,提高了生活质量。提起***同志,杜丰长连连说好。

4细节决定成败,***同志不管在档案规范整理在政策扶贫、产业扶贫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2017年获得县级优秀扶贫集体荣誉称号。

我是革命一块砖,那里需要那里搬。2018年4月,因工作需要,经校党委研究,报请县、市、省组织部门批准,***同志调任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任驻村第一书记。谢营村位于龙泉乡东南5公里处,有两个自然村,7个村民组,全村282户1214口人,有耕地2040亩,2018年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3户124人,贫困发生率10.2%。2018年是我县最为关键的一年,***同志面对困难,发扬了艰苦奋斗的作风,迅速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

首先:抓党建促扶贫,发挥基层组织堡垒作用。在摸清村情户情的基础上,同村党支部进行对接。全面贯彻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三会一课”开展“两学一做”“主题党日”等活动,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等一系列的党员活动,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服务群众的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利用党的97岁生日,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开展上党课,远程教育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牢记我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群众中处处起带头模范作用。

其次,脱贫攻坚工作。***同志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对村情和贫困户进行摸底。虽然他驻谢营村时间短,但却能很快融入5至工作中。目前,正与驻村工作队长及村“两委”一道,为谢营村的脱贫攻坚最关键阶段而努力工作。

最后,培育文明新风。***同志到谢营村后,借助省、市、县、乡开展的“三百一千”活动,在谢营村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评选活动,通过评选活动的开展,营造谢营村文明和谐的氛围。利用“一约六会”来引导民风村风的树立。

***同志深深认识到当前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紧迫性,面对脱贫攻坚中的困难,始终坚定必胜的信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克难攻坚,砥砺前行,决心打赢脱贫攻坚战。

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篇九

我叫胡红宝,中共党员,是三门峡市工商局竞争执法科科长。按照组织的安排,20xx年4月份到双龙湾镇久富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久富村位于卢氏县西南山区,是省级贫困村。全村辖6个居民组,174户498人。国土面积15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2994亩,耕地面积389亩,人均不足1亩。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基础设施薄弱,生存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困苦,聋、哑、呆、智障及残疾多达40人,近78%的村民仍居住在土木结构房屋中,个别人家全年收入不到1000元。目前,该村有贫困户为88户258口人,贫困发生率为49.5%;兜底户13户、33人,贫困面比较大、程度较深。

驻村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的直接指导下,我牢记责任和使命,树立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理念,严守组织纪律,坚守工作岗位,紧密团结村两委班子,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市、县会议精神,坚持“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理念,紧紧围绕“项目兴村、产业富民”目标,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充分发挥作用,倾心投身脱贫攻坚,倾情帮扶贫困群众,新发展产业项目5个,为村、群众办实事好事40余件,争取项目、财物、钱款总价值2600余万元,群众收入稳步增长,脱贫31户111人,贫困率下降22.29%,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党组织堡垒作用发挥明显增强,一举由软弱涣散村、贫困村成为脱贫攻坚先进村,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一致赞扬,连续2年获得三门峡市和卢氏县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称号,多次代表市派驻村第一书记做典型发言。

按照“党建引领、支部搭桥、党员铺路”工作思路,我和久富村两委班子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持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引领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是抓好硬件提升,阵地建设有了新变化。先后筹措资金13000元,对村室、党员活动阵地进行提升改造,坚持制度上墙,配备办公家具;筹集近27万元资金,修建二层楼房,党员活动阵地扩大到280多平方,硬件建设水平大大提升,阵地面貌持续改观,达到了争创“五星级”党支部条件。二是强化党性锤炼,党员担当意识实现新提升。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党员活动日为抓手,认真开展“党员积分管理”等活动,带领村干部、党员先后到狮子坪、洛阳龙峪湾学习党建先进经验,极大增强了党员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党员战斗力大大提升,党员精气神进一步提振。

三是推进电子商务,脱贫产业有了新发展。市、县组织部门筹资5万多元,建成久富村电商服务站,成为全市“党建+电商+扶贫”模式示范点,助推精准扶贫。目前,已开发农副、药材食材、旅游和花卉苗圃四类产品30多个品种,统一纸质包装,统一标签,提升了上行产品质量和数量,久富村党建引领脱贫,电商产业带动群众脱贫的良好格局已经形成。

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我同村两委一班人,大力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宣扬先进典型,坚定群众脱贫致富、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从提升村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入手,一项项群众期盼已久的民心工程得以实施。

一是积极推进村级道路建设。争取资金近127万元,硬化村级公路9条7.6公里,目前已投入使用,彻底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贯穿全村的投资近600万元的5.28公里宽5.5米的水泥路拓宽工程,已于今年10月9日正式开工,明年5月份将完工投入使用,全村村道面貌将彻底改变。

二是加快推进文化广场建设。投资46万元建设文化广场,新修了群众娱乐室、阅览室、大舞台、活动健身场地等基础设施,10底正式投入使用;投资11万元的村卫生室4月份已投用。通过积极争取,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为村偿捐彩色b超仪2台,价值38.4万元,极大改善了医疗条件。

三是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开展村容村貌综合整治,重点对农户房前屋后、村道河道垃圾、粪土乱堆等脏乱差现象进行整治,价值10万元的垃圾车和12个垃圾箱、启明公益基金会捐赠的`价值30万元垃圾桶全部到位,并配齐3名清洁员,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得到有力改善。联通公司的宽带网线实现了“家家通”;投资300多万元的农村电网改造顺利完工;投入25元资金对村室、党员活动室进行改造;整治周边环境,实施美化、亮化工程,久富村党群服务活动中心呈现出新的面貌。

致富靠项目,发展靠产业。我和村委一班人把目光紧紧瞄准产业项目,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切实解决农民致富无路、增收无门的问题。

一是抓住农业产业项目。争取到670亩连翘种植到户增收项目,已通过验收,49.2万元政策性补贴已下发到村民手中;争取到北京启明公益基金会资助资金15万元,支持发展大樱桃产业,今年已种植了100亩6000余棵。初步形成长期见效的连翘产业和短期见效的香菇产业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

二是大力推进劳务输出。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实施劳动力转移就业脱贫,目前全村70余人长期外出务工,60余人在附近打工,人均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

三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牵手河南省菜源实业有限公司,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8个生态卢氏鸡养殖场,成为久富村第一个集体经济项目,目前已初见效益,集体收入4.8万元,贫困户收入11.8万元。

四是发展新型集体项目。投资90万元的光伏发电项目已建成,即将并网发电,运转正常每年将给村集体增收纯利润16万元;投资169万元的食用菌科技示范园,也即将动工,预计每年将给村集体带来进20万元的收入。5大新的增收产业项目的建成发展,极大地推动村经济发展,加快村民脱贫的步伐。

党旗招展千帆竞,凝心聚力万象新。在如炽党旗的引领下,我和久富村党员干部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干事创业的热情、动真碰硬的豪情、奋发有为的激情,书写脱贫攻坚新篇章,让“久富”久富,成为名副其实的永久富裕之村!

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篇十

xx,男,蒙古族,中共党员,内蒙古党校研究生学历。2009年参加工作,任伊金霍洛旗国有资产管理局资产股主任。2014年9月-2017年1月,派驻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毛盖图村,任第一书记。20xx年4月至今,由伊金霍洛旗组织部统一安排,再次担任毛盖图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

四年来,张浩同志积极践行“做合格党员、当干事先锋”的要求,履职尽责,奔波于“精准扶贫”第一线,勇做扶贫先锋,用实际行动,为扶贫攻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当好第一书记尽职履责不懈怠。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张浩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进行精细调研,摸准村情,确立扶贫工作思路。

毛盖图村,距离镇政府10公里,总面积19.5平方公里,下辖5个社,总户数231户,总人口为497人。其中常住户76户149人,外出户155户,348人。少数名族(蒙古族)3户5人,党员17名,低保户10户,残疾人15人(重度残疾2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6户,贫困人口13人。该村农牧业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该村的发展。

2018年再次派驻到村后,张浩迅速走遍全村的常住户,重点入户走访6户贫困户,访贫因,挖穷根。通过走访调研,张浩同志深刻认识到:该村的脱贫关键,是要培育适合当地的主导产业,解决内生动力。结合村情,提出“强组织,建产业,求外援”的工作思路,试图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毛盖图村村情的扶贫工作新路子。

当好引路人扶贫帮困见成效。

为解决毛盖图村基层党建薄弱、扶贫缺乏带头人的问题,张浩多措并举。

一方面是抓党建。组织带领村党员干部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鼓励大家在扶贫攻坚战斗中,做标杆,树榜样;落实成立了毛盖图联合党支部,同帮扶单位伊旗国有资产管理局党员同志、帮扶责任人定期召开“三会一课”,并按组织要求,做好党员积极分子培养工作。

另一方面是重宣传。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张浩同志非常注重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教育。其一,通过大力开展“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精准扶贫,不是养懒人”等思想培训会,积极宣传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增强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其二,利用国有资产管理局、伊金霍洛党建等新媒体微信公众号,刊登宣传了驻村工作队驻村日记等文章数篇,点击率累计4000以上,同时被市委组织部公众号刊登信息一篇,及时宣传驻村工作队消息,展现派驻毛盖图工作队风采,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肯定。

当好贴心人情系百姓暖民心。

为了培育适合该村的主导产业,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张浩同志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社会参与”的原则,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让毛盖图村呈现出“户户要发展,全村要脱贫”的精准扶贫氛围。2017年,毛盖图村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公司——“毛盖图种养殖公司”,主营肉羊养殖销售业务。帮扶单位为公司筹集借款七万元;公司同组织部争取“红色领航行动”借款三万元,作为公司起步资金。2017年用收益金发放给贫困户共计15只羊,近200只鸡仔,并且年底结账时已达到盈利。此举,激发了该村群众脱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给大家带来了党和政府精准扶贫政策的温暖和阳光。

为了早日帮助该村脱贫,张浩同志借力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积极奔走,争取外援,夯实基础,确保帮扶到位。

一是多方协调。2016年,他通过多部门协调,为毛盖图村争取到了百亩耕地项目,新增变压器一台,机井三眼,高压电线3公里,项目资金12万8千元。

二是向供电部门反映实际情况,2018年至今,为毛盖图村四社争取增加变压器一台,电压线路3.8公里,基本解决了四社多年来的供电不足问题,年底在“农网改造”项目中,可以完全解决整村供电问题。

此举极大地助推了该村扶贫攻坚的发展步伐,受到了该村群众的热烈称赞。

一是按照镇党委、政府统一安排,组织驻村工作队为村民讲解农耕地确权工作的重大意义,实地协调化解多起土地纠纷矛盾,帮助完成村民土地确权登记,累计完成登记表填写300多份,配合完成了农耕地草牧场确权工作。二是协助完成驻村“三委”换届工作。为了保证毛盖图村完成20xx年“三委”换届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组织驻村工作队全程参与、监督、配合毛盖图村换届选举,通过“一次预选”、“两次选举”,圆满完成了此次“三委”换届工作。

针对贫困户情况,张浩同志积极向单位领导汇报,组织帮扶队伍到六户贫困群众家中,开展帮扶、慰问等活动。为贫困户送去大米、面粉、菜油、鸡仔等。倾注了单位的真诚关怀,结成了“帮扶亲”。

付出,终于换来了丰厚的回报,根据今年苏布尔嘎镇对毛盖图村的全村常住户动态管理摸底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该村贫困户收入在20xx年已经高出国家贫困户基本标准,至此,该村贫困户人均收入均以每年10%的增长率,持续增收,达到正常脱贫的基础上“脱贫不脱政策”,对切实有扶贫需求的,继续给予政策性扶持。今年10月11日,驻村召开毛盖图村“三委”、社长、村民代表会,确定了毛盖图村本年度没有疑似贫困户。目前,我村贫困户0户,脱贫户6户13人,其中稳定脱贫4户9人。

在“第一书记”的岗位上,张浩同志认真践行了“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思想理念,切实帮助和解决了驻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做到了勤于学习、廉洁自律,时刻保持一名共产党员和基层领导干部应有的清正廉洁形象,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履职尽责,勇做先锋,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篇十一

冯太平是原康镇重兴店村驻村第一书记,2017年11月安阳市委组织部要求选派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由于他有长期农村驻村工作的丰富经验(2012年8月至2014年12月任内黄县中召乡徐砦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期间注重实效,工作成绩突出,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决定再一次选派冯太平投入到脱贫攻坚战中,到林州市原康镇重兴店村开展为期两年的驻村工作。

驻村以来,他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工作,努力补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短板。围绕“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办好为民实事、提升治理水平”四项。

职责,积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驻村伊始,他通过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议,深入到老百姓家中,田间地头,和村民拉家常等多种方式,了解村情民意,把老百姓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理清工作思路,通过“四议两公开”的工作程序,逐步解决重兴店村制约发展等问题。

原康镇重兴店村位于海拔1040米的深山区,距原康镇区13公里,西与山西省壶关县接壤。全村现有15个村民小组,18个自然村分布在25平方公里太行山脉之中,236户,868口人,林地面积16000亩,总耕地848亩(耕地面积424亩,退耕还林424亩),人均耕地0.5亩,退耕还林0.5亩。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户38人,有党员30名,但党员年龄结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境内山高坡陡,土薄石厚,水源奇缺,交通不便,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严重制约了重兴店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驻村伊始,支村两委班子不健全,各项日常工作开展不能正常运行。打好脱贫攻坚战,建强基层组织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更是一项保障性工程。他坚持以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为契机,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思想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了尽快让村基层堡垒强基健体,发挥战斗力,他不等不靠,首先和单位主要领导多次沟通,倾听单位院领导的意见和建议,也多次和镇主管领导沟通,就如何选好配好支村两委人员分析研判。在2018年3月份支村两委换届初期,他主动作为,积极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掌握群众思想动态,积极协助镇党委政府按照工作部署要求,严格按照换届程序选举、时间节点进行,切实把有能力、有担当、想干事、干成事的党员群众选举到支村两委班子里。

班子健全后,他坚持以强班子带队伍为抓手,着力夯实组织建设,抓紧抓实抓好,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组织保障。一是认真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坚决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制度,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二是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常态化制度为依托,借助“党员主题日活动”、远程教育等平台,采取农闲时集中学,农忙时个人学等方式方法,着力抓好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利用驻村工作经费投资1万余元,打造党群活动中心,完善“六有八室一厅”活动场所,着力提升党建阵地规范化,为夯实党组织高效运转营造良好氛围提供坚实保障。在上级党组织的大力支持下,他不遗余力地为村发展出谋划策,极大地提高了新一届支村两委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重兴店村的各项工作突飞猛进,村支部书记石中玉也被授予林州市优秀农村党组织书记荣誉称号。

围绕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他多次召开支村两委、党员群众代表会议,商讨重兴店村的发展路子如何走,最后决定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因人安排,宜工则工,宜农则农,以养殖种植相结合,依托重兴旺盛合作社创办产业扶贫基地的发展思路。一是依托重兴店村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投入资金10万元,努力打造“环保绿色品质水果生态园”;二是投资15万元,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创办“蓝孔雀环保养殖基地”,初期引进20余只孔雀,目前已具备销售成年孔雀、孔雀蛋的生产能力,年效益5万元以上,同时依托蓝孔雀养殖产业基地,探索“党建+产业+扶贫”的新模式;三是通过驻村工作队单位职能优势,积极引导重兴店村农业转型升级,种植经济作物、药材、小杂粮等,逐步开展生态旅游农家乐项目。

驻村工作以来,他和支村两委一班人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为重兴店村整村脱贫不懈努力。一是利用第一书记项目20万元安装80盏太阳路灯,改善各自然村亮化工程,使祖祖辈。

辈生活在山村里的村民告别了夜晚一片漆黑的历史;二是积极协调争取林州市水务局扶贫资金26.52万元,修建100m3蓄水池两个,解决了小场和东崔坡两个自然村安全饮水问题。为了改善重兴店水库水质,协调安阳市水产所1000多尾花鲢鱼,对水质自然生态净化;三是积极争取安阳农科院支持,为村里送来优良谷种200斤,绿豆种70斤,蔬菜苗2000棵,狮子头无刺花椒树苗3100棵,捐赠村里发电机一台,各种物资折合资金共计6万余元;四是争取资金343万元硬化道路11公里,覆盖16个自然村,切实解决了群众出行老大难的历史问题。投资175万元扩宽扩高重兴店隧道项目,彻底排除了老百姓安全出行的隐患。五是投资43万元实施美丽乡村项目,对重兴店周围的道路、河道、墙壁进一步美化提升,极大改善了村容村貌,一些在外人士回来时,对重兴店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感触最深,纷纷表示这几年是老家变化最大的;六是依托重兴旺盛合作社平台,通过整体规划、精准施策,唤醒村域沉睡资源,努力让闲散资源活起来,盘活村里闲散土地110亩发展经济林;七是充分发挥派驻单位安阳市农科院的职能优势,多次开展“送技术下乡”活动,培训贫困户果树和大豆种植技术内容,实施精准扶贫;同时争取省市科技特派员项目支持,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后续资金扶持做后盾;八是争取帮扶单位1.6万元开展了送温暖活动,让村里的老党员、贫困户切实感受到党的关爱,架起党与群众的连心桥;九是积极开展以购代捐,扶贫先扶志,为贫困户、农户销售农产品7万余元。

2018年是重兴店村整村脱贫的时间,在那段一天当两天用的的日子里,他舍小家,顾大家,有时忙起来一个月都回不了家。那一年,他的孩子出生了,一边是可爱的还没有满月的孩子,一边是重兴店村群众的热切期盼,在选择的天平上他慢慢倒向了后者,依依不舍地返回了驻地。他经常说为了工作,对家人亏欠太多,但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了重兴店村一方百姓早日脱贫,再怎么干都值了!

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篇十二

xx,女,汉族,1975年10月出生,现任xx省xx县xx局农业社保股股长。20xx年8月至20xx年3月,她先后两次在xx县xx镇xx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带领xx村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20xx年4月,在xx省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工作表彰会上,她作为基层xx干部唯一一名女性第一书记,获得省委组织部表彰,先后荣获“xx省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许昌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等荣誉称号。她的驻村事迹多次被《xx日报》《许昌日报》《许昌晨报》、许昌市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报道。

“彩色扶贫地图”识贫更精准。

xx刚进村时,一大堆的问题扑面而来。村大、人多、分布广是xx村的特点。怎样才能快速摸透村情、了解群众所需所求,xx颇费了一番心思。

xx带队去贫困户张军亮家中走访时,发现他居住的地方位置偏僻,岔道多,很容易迷路,像他家这样的情况在村里不在少数。

回到驻地后,xx反复琢磨,希望能找出一种便捷的方法,快速掌握贫困户的情况。20xx年4月,xx村修路时,xx看到了修路的交通施工图,顿时来了灵感,“要是能有这样一幅扶贫分布图,把每家贫困户的位置、贫困程度在地图上一一标注出来,不就一目了然了。”她去xx省xx县对标学习时,当地的“颜色管理”也给了她启发,她决定将扶贫分布图和颜色管理融为一体。

一张全新的“彩色扶贫地图”应运而生。图中不仅清楚地标注了村里的道路状况和贫困户的家庭位置,还用三种颜色分别标记了贫困户的属性,粉色代表一般贫困户、绿色代表低保户、橙色代表五保户,扶贫干部只需按图索骥,就可以方便地开展入户走访。xx还专门制作了两种颜色的资料袋,白袋分给一般贫困户,红袋发给低保户,方便贫困户存放建档立卡的重要资料。

离村回城前,xx又借助新媒体把纸质地图升级成掌上“流动地图”,可以随时随地查阅贫困户资料。

因人“对症”施策。

“量身”帮扶更“给力”

xx和村“两委”班子成员经过多次研究讨论,采取多条腿走路,通过产业扶贫、政策兜底、社会捐助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帮扶贫困户增收。她严格按照六步工作法,对18户贫困户精准识别,因户制定帮扶计划,分类精准施策。

为2户贫困户进行了危房改造;

为12户贫困户进行“六改一增”,极大地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抓班子带队伍留下“不走的工作队”

作为xx村的主心骨,xx深知帮扶不仅仅是帮建产业,更重要的是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建设群众信服的村党组织班子。

刚到村开展工作时,xx发现,村干部们白天都很忙,开个会,人都到不齐。针对这种状况,xx和工作队主动调整作息时间,组织村干部开展“夜谈+夜访”活动,变白天工作为晚上工作,变正式开会为轻松聊天。在村务管理方面,主动征求村民意见,凡是重大决策,村里都集体决定。村干部服务群众的积极性和能力明显提升,村党支部也在为民办事中不断赢得群众的信任。她与村干部一起制定了《xx村20xx年至2020年发展规划》、村规民约、“爱心基金”管理办法,完善了“三会一课”等系列制度,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开展了“美丽xx最美好人”评选表彰以及告别“零彩礼”签名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协调资金50万元,新建了村级文化活动中心,搭建了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平台;

投入资金8万多元,新打机井8眼,有效解决了部分村民灌溉难题;

安装路灯22盏,方便了群众夜晚出行;

利用驻村第一书记专项帮扶资金安装了高清摄像头及技防设备等。

动员贫困户发展品种山羊养殖等,不断拓宽贫困户收入渠道,为贫困户购买小麦种植保险和人身意外险,增强贫困户抗风险能力。

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篇十三

原来,前一阵子村里的饮用水水泵年久失修,难以为村民们正常供水,对于****的村民而言,人畜的用水问题一时成为了最急迫的事情。**得知这一状况后,结合自己的职业优势,努力协调各部门,通过**福利管理处为村里安装了一台水泵,解决了困扰村里的一大难题,村民纷纷称赞他:“多亏了孙书记,给我们修上了水管,在家又能吃上甘甜的自来水了!”这只是**在****任“第一书记”以来所做的诸多工作中的一项而已。

今年4月初,**从区**局来到****担任“第一书记”,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铺下身子,走家串户,调查研究,访贫问苦,平时做完手头的工作之后,他便走上街头,与群众聊聊家常,了解百姓们关心的各种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对村里的班子、党员队伍建设、农业开发、农民的.种植养殖、外出务工经商、生活状况和民风民俗等一系列情况,都摸得一清二楚,一说起来可谓是如数家珍,为“第一书记”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大多数村民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要经济收入,生活并不富裕。**来到这里之后,首先便对生活有困难的特困家庭和低保户展开帮扶活动,为他们发放了救助金和面粉、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缓解了这些家庭的生活困境。此外,村里还有几户患病的村民,**便为他们跑了村上跑镇上,最终为几户患病村民争取到了大病救助金,解决了这些家庭面临的难题。

建设新农村,任重而道远。**深知自己的工作做的还远远不够,他时时刻刻都在考虑今后该怎么为村民办实事。眼下,他正计划着帮助村里再修一条路,改善村民的出行条件,让村民们感受到交通方便带来的实惠,使“第一书记”这个职务变成群众与党之间真情的纽带。

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篇十四

2015年7月,渑池县文广新局干部崔涛被选派到省级贫困村——仰韶镇后涧村担任第一书记。两年多来,他带领群众建强基层组织,决战脱贫攻坚的事迹被四里八乡的群众传为美谈,后涧村容貌焕然一新,500亩荒山变为"聚宝盆",被当地村民亲切称为"韶山脚下拓荒牛"。2016年底,崔涛被渑池县委、县政府授予"脱贫攻坚第一书记先进个人",2017年7月,再次被评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健全设施强班子。

2015年7月30日,崔涛携带铺盖进驻后涧村村委。他从改善村委办公设施入手,多方筹集资金12万余元对村委办公楼房屋楼顶修缮,粉刷内外墙体1570平米,硬化村委院内外广场1000余平方米,建起了包含村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等活动场所。他带领村干部们自己动手,对村委大院进行绿化,种上了松树和冬青树。购置了新办公桌、档案柜,配置了电脑和打印机,协调移动公司接通网络。同时设置两块公开栏,书写宣传标语4条,制作党建宣传版面16块,更换村办公楼外宣传标语2块,村室内外面貌大为改观。崔涛带头讲党课课堂上,他的承诺掷地有声;"假如我是贫困户"、"脱贫攻坚,党员应该怎么办?"村两委班子全体党员讨论会热火朝天;联系帮扶单位科级干部轮流每个月为村党员干部上党课;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完善村民代表议事、村务公开、定点集中办公等制度。为方便服务百姓,崔涛带头值班,建立村干部"全天候"值班制度;扶贫资金使用中,新的村班子做到资金公开公示。低保评定和危房改造评定公开透明;在资金使用中,严格执行报账制,落实村监委会监管制度,无一违规违纪现象发生;近三年来发放法规政策资料2000余份,村党员干部形象在群众中的威信一下子竖立起来了。

水路电通甩膀子。

后涧村因水资源短缺,崔涛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积极协调资金3万余元为全村拉水135车,把水送到村口,暂时缓解全村吃水难。又不辞辛苦多次辗转奔波到县水利局联系,上报人畜吃水工程项目,将本来明年才能实施的水利项目提前一年实施,目前已新打403米深水井一眼,铺设管道14427米。联系交通部门,杨家门至石庙后自然村一条主道路4.02公里、设计路面宽4.5米、投资120万元高标准村间道路已完成。为解决村民通电问题,他多次到电力部门联系实施电网改造,栽植电杆132根,架设电线6325米,农电入户率达100%。为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他联系卫计委,协调上级资金2.5万元,改善了群众就医环境。联系妇幼保健院上门服务,每年为全体村民举办两次义诊活动。

精准拔除穷根子。

扶贫开发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崔涛按照农户自评、群众互评、代表测评、村级核评、乡镇审评,精准确定贫困户46户163人。贫困户脱贫,一缺资金二缺技术三怕收获时卖不出去。崔涛迎难而上,逐一破解。为8户符合条件有贷款意愿的贫困户每户申请贴息贷款3万元发展养殖业(养牛)。贫困户购买花椒树苗需资金1万余元,钱凑不够,他带头拿出500元,帮扶人员也纷纷慷慨解囊相助,为28户贫困户种植98亩花椒树。协调资金2万余元为贫困户免费购买柴胡种子,帮助29户贫困户种植柴胡75亩。同时积极筹集资金6万余元购买600余亩花椒树苗免费发放到农户手中帮助发展农林产业,目前全村发展种植花椒900余亩、中药材280余亩、流转土地230亩。为帮助农户解决不懂技术难题,崔涛每年都邀请农业技术人员在花椒地现场开展种植技术培训、柴胡技术培训。共计参加培训贫困群众300余次。为解决经济作物出售难,崔涛联系工商税务部门注册成立了仰韶镇后涧韶山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与三门峡市九龙羊肚菌种植公司和垚鑫菌业两家公司签订技术支持和回收合同,还与亳州中药材种植合作社达成长期合作协议,让百姓吃了"定心丸"。为增加集体收入,建设中药材(连翘)烘干加工基地。新建食用菌大棚15座。同时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在牤牛山建设300kw光伏发电站一座,目前已经建成,每年发电可分红18万元,46户贫困户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实现了贫困户全覆盖。

为民解忧扑身子。

他主动放弃双休日,以村为家开展脱贫攻坚,自己动手做饭,与百姓打成一片。崔涛的车几乎成了村里的办公用车。建设村卫生室为了省钱,私家车变成了"货车",后备箱装上砖块、水泥、瓷砖,一次又一次往返。外出参观学习,为节省开支赶时间,崔涛每次都是开着自己的私家车,天不明出发,半夜返回,两年来他的车为村里跑项目行驶4万多公里。60岁的村民杨长法肢体残疾,妻子股骨头坏死动了手术,家境贫困一筹莫展。崔涛开车带两人去县残联帮助联系办理了残疾证,让他们享受了低保,后期治疗费也可以二次报销,减轻了家庭负担。2017年7月9日,他联系珠海一家公司的爱心志愿者,为46户贫困户送去了价值3.6万元的米面油和床上用品。遇到村民们发生邻里矛盾、占地纠纷,崔涛利用文化人的细心和耐心帮助一一化解。

脱贫攻坚贵在谋划长远发展。崔涛打算依靠村内林地较多优势,在400亩林地下种植花椒、核桃等经济作物,增加村内集体收入并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计划于三门峡市甘露制水厂合作投资500万元建成年产1万吨纯净水项目,目前该项目已达成合作意向,将于近日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可安排40余名劳动力就业。并联系在外成功人士计划在后涧村投资100余万建成高标准农家乐一座,可安排10余名困难群众就业。

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篇十五

__是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副主任,今年5月份,他被委派到__区__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到任以来,他严格落实驻村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用心为__村解难题、办实事,村民们称赞他“踏破鞋底真扶贫,扎实干事谋发展”。

__村一直戴着软弱涣散党支部的“帽子”,__就任后,坚持把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作为首要任务,带头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把2名公道正派、想干事、群众信任的村干部吸纳为村委会成员,短短半年时间,整个__村党支部工作面貌焕然一新。

此后,__便全身心投入到__村脱贫攻坚工作中,磨破鞋底,白天奔走__村各个角落,晚上挨家挨户开展调研工作,在找准了制约贫困户脱贫的关键因素和要害问题后,先后帮助__村董静雄、董开生等4户贫困户引入了光伏产业,帮助李森盛、周琦、胡春妹等48名贫困人员和边缘户解决了公益性岗位就业问题。__一次又一次为__村争取到了建设“福利”,如巩卫经费12万元,垃圾清运环卫车15辆,治安维稳巡逻车1辆。联结福返热带水果农民专业合作社、__龙源泽水产贸易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办起了合作社,彻底改变了__村长期无集体经济收入的尴尬局面。

先进事迹简短300字。

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篇十六

“如果有危险,我先上,你们要保护好自己,如果大家都倒下了,我们村子就危险了。”1月xx日,xx村第一书记在给村班子做“战”前动员。

大年三十那晚,刚从村里回到家,突然接到消息:xx村有x名武汉疫区归来人员。突然感受到了事态的严峻,年夜饭也顾不上吃,一遍遍打电话核实,和每一位重点人员取得联系,询问是否有接触史、何时回来、是否发热,并一一叮嘱要待在家里、戴好口罩。

“x书记,武汉疫区归来人员说要去退回武汉的火车票,怎么办?”村医急忙向报告情况,接触就意味着有感染风险,毅然决然的说:“把车票、身份证交给我,我去退。”退票时,售票员看到“—汉口”字样吓了一跳,退完钱急忙去卫生间洗手。

“我身体好,从来没感冒,戴什么口罩!”对于村干部的提醒,有些村民视而不见。抗“疫”第一步要让所有人引起重视,发动起群众的力量群防群控。第一时间在村微信群发布本村有武汉疫区归来人员的消息,以及涉及到的村小组,并动员所有村民就三类需要重点监测的对象提供举报信息。通知一经发布,迅速传遍全村,不断有新的武汉疫区归来人员被发现,累计x名。坚持每天发布全村疫情防控动态,牢牢掌握了全村的舆论导向,村民也已开始佩戴起口罩,这对于阻断疫情的传播意义重大。

xx村位于两乡交界的位置,对外连接的路线有x条,人员流动较为复杂,无疑增加了防控的难度,“内防扩散、外防输入”是抗“疫”取得胜利的关键。“形式紧迫,全村必须要进行封路,留一条主路设置防疫检查卡点,请大家支持我。”一个个给村里的党员、乡贤打电话,在取得全村舆论支持后,仅用半天时间迅速完成了全村布控。连日来,防疫卡点累积劝返车辆x余次,劝返人员x余人,大幅降低了疫情输入的风险,同时利用卡点累积发现x名无接触史发热病人,全部纳入重点监测对象。

随着疫情的发展,全县防护物资紧缺,村医党员只剩下最后一包口罩了,没有手套、护目镜、防护服。在乡贤群发出号召,发动全村力量募集物资。乡贤捐助x个口罩,公益事业联合会捐助x个口罩,不到半小时,口罩已从广东发货,驰援。“没有护目镜游泳镜也行,没有一次性手套那就用橡胶手套”在咨询了检验科的医生后,跑遍了县城所有的药店、超市、农用品店、兽药店搜集各种防护物资、消杀用品。

“卡点是全村安危的闸口,现需要大量志愿者,请全体党员、村民报名!”在发出动员后,村里的党员、乡贤纷纷带头守卡,群众争先参与,排班表已安排到了二月底。“卡点需要大型水桶,用于守卡人员洗手消毒。”每当在村群发布需求,群众们都有求必应。所有的辛苦和付出,村民们都看在眼里,不停有村民为卡点送来茶水、饮料、果盘,再现了当年群众倾囊相助支援红军战斗前线的场景。

疫情即将进入爆发期,xx村各卡口管控升级,严格限制出入。为了让村民能安心待在家里,召集了全村7家小卖铺的店主,建立了物资调配群。在村群发布各小卖铺的物资清单,同时动员店主进货储备物资,保障全村的生活所需。“x书记,家里没猪肉吃了。”马上联系到村里的养殖户,全村定期杀猪保障猪肉供应。“x书记,哪个小卖铺有纸尿裤?”联系到了xx镇的母婴用品店,定期给全村送货,保障母婴用品供应。

“我在村里有一定的号召力,大家需要我,家里就要靠你们了。”站在家门口对家人嘱咐再三,拿到家里储存的一瓶酒精,转身又赶回村里。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一直在抗“疫”一线,带领着党员群众日夜奋战,xx村的防控工作成为了全县的标杆。

“出将入相不如守护一方平安,这也是我的人生理想。”对记者如是说。xx村卡口党旗飘扬,党员群众士气高涨,已做好了打硬仗、打持久战的准备。

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篇十七

村干部是指村级以上单位派往行政村或者自然村协助村级工作的人员。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牢记职责使命,用心用情做好驻村工作。

某同志自派驻下,在派出单位区委老干部局的关心下,在村两委及工作人员的支持下,认真履行第一书记的岗位职责,按照两年派驻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积极协助村两委班子扎实苦干,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开展走访摸清村情民意。积极开展入户走访工作,通过走访184村民,对了解到的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合理化建议,召开村“两委”工作会议进行研究并及时制定解决措施,制定了两年帮包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保证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二、抓好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建设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围绕“三会一课”制度,建立健全村党支部内部活动各项规章制度,补充完善相关学习活动资料,积极发展预备党员两名。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好村党支部“六个一”活动,使村上党员学习活动走上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主动为村上党员同志上党课,收取党费,不定期的开展谈心谈话,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

三、注重办实事惠民生。精心组织,丰富村民文化生活:1、与村两委工作人员一起为马公祠村60岁以上老人们包水饺,举办演出开展欢度“重阳节”村百人包水饺共吃团圆饭活动;2、重大节假日个人购买物品走访看望村里的困难贫困户;3、邀请文艺团队到本村开展文化下乡惠民演出活动;4、特邀区摄影家协会为本村拍摄宣传片等。各项活动的开展促进马公祠村文明和谐建设。

积极宣传“消费扶贫”活动,通过在微信、公众号加大对所挂包村扶贫产业项目、集体经济项目的宣传力度,号召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贫困村、贫困户产品,通过“以买代帮”的方式解决贫困户养鸡销售、种植农产品销售等难题,真正做到“消费扶贫”扶到急需扶的人,有效解决了贫困农户产品量小、分散、难以供应的问题,从而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增加集体收入。

四、集思广益、多方筹资,配合村委做好改善村民生产生活工作:1、走访入户宣传扶贫相关政策,做好脱贫人员思想稳定工作,为贫困户及时发放项目分红;2、由村委出资对村内主干道路灯不亮的,及时进行更换;3、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对雨季受灾的村民走访看望并对受损房屋进行重新维修;4、对因施工致使村上受损的路面及时联系施工方进行重新维护,确保道路畅通;5、在区水务局的支持下,从淋漓湖景区内修建蓄水池一个,安装管道引入到村内,确保全村村民饮水达标;6、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开展村内卫生环境大整治工作,每周六定为村上工作人员卫生清洁日,对村内卫生死角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情况进行清理。

五、严于律己,严守派驻工作纪律。协助村两委做好各项工作。严格遵守“十不准”等工作纪律要求,勤勉敬业、脚踏实地,与群众打成一片,热心为群众服务,个人出资购买肉、油、大米等食品看望生病的贫困户、老党员,开车帮助贫困户拉地瓜等,积极帮助村民宣传推销农产品,做到在帮扶工作中接地气、受教育、增才干,确实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

六、冲锋在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今年上半年积极投入到疫情抗击战中去。一是以党建为引领,立即成立马公祠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号召村上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加疫情防控相关工作。自成立疫情劝返站以来做到主动带班,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做好外来人员的劝返工作和本村村民及车辆的出入村登记工作;二是个人先后为村上劝返站捐赠医用手套100只、口罩60个、方便面两箱、八宝粥两箱及其他食品,带动了村党员群众积极参与疫情抗击工作的积极性。

2017年1月,王平同志受组织委派,担任xx乡xx村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至今,刚接到单位通知被派驻任第一书记那会时,他没有退缩和任何的怨言,耐心做好妻子的思想工作并得到支持,安顿好年老且体弱多病的母亲和年幼的孩子,带着组织的重托全身心投入到扶贫工作一线。

初到村时,眼前的景象让他至今难以忘怀。偏远穷、行路难、饮水难、产业发展滞后等等问题尤为突出,属全乡人口最多、最边远的旱山贫困村。从地理位置来看,距离县城70公里、乡政府驻地12公里,与xx市xx镇、xx镇接壤。全村10个农业社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仅有的2个社有通村硬化路也早已是破败不堪,老百姓出行极为不便。交通的不便是制约该村落后面貌原因之一。驻村后,带着村两委班子,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短短三年多时间,迎凤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我们村出行极为困难,山高路陡,道路坑坑洼洼,下雨天,娃娃上学,大人就要穿上雨靴背到村小去,卖猪需要好几个人去抬,日子过得艰辛。”村主任杨平介绍,在第一书记的努力下,为了解决“行路难”这一难题,通过积极向上级领导汇报,争取相关部门支持,2017年全村完成6公里村道路加宽硬化任务、10公里社道路硬化任务。现在道路通了,老百姓出行不再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卖个农副产品车子直接开到家门口。实现了道路覆盖到村到社的目标,切实解决了村民行路难的困境。

作为第一书记,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会影响到村上党员干部的工作激情。初到村时还有人曾质疑组织给村里派来的这位第一书记太年轻了,认为是来镀金的!当他听到这话时,没有作任何辩解和反驳,因为他要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来证明自己。从此,院户、田间地头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为了更好的融入工作,他一方面与村干部交心谈心、了解村情民意;另一方面与过去的老干部、老党员座谈,详细了解对当前重点工作的意见或建议以及村里急需解决的问题等;另外,他挨家挨户逐一入户走访,进一步了解村民所特别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听取群众对村级发展的看法。通过一段时间走访,他了解到村两委干部班子年龄结构偏大、凝聚力差、战斗力不强、创新意识不够,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发挥不明显。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基层组织建设更是如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带领村党支部书记一班人抓组织建设,首先从党员干部做起,健全“三会一课”制度。组织要不断发展壮大,就要输入新鲜血液,2019年村支部积极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人,新培养村级后备党员干部3人,其中2人均为80后,极大地为村级后备干部奠定了基础。其次充分利用农民夜校、村民说事会等载体发挥民主议事制度,对接帮扶部门党支部与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工作。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干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明显加强。建强支部看产业,要想产业兴、产业强,必须要发挥支部的统筹、协调、引领作用。“基础条件好了,老百姓全身都是劲儿,一心往脱贫致富路上奔呢。”村支书李明说,村里通过招商引资、回引创业等形式,引进两位业主发展青花椒和水果两大产业,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务工、资金入股等方式增加老百姓和集体经济收入。目前发展花椒1300余亩,水果400余亩。2019年花椒进入第一年初投产期,已实现收入100万余元,老百姓增收致富有了盼头。

不仅如此,为切实解决群众安全住房问题,2017年以来启动易地扶贫搬迁55户207人、危旧房改造37户、城乡建设用地土地增减挂钩等项目,协调帮扶部门修建400余平米村两委办公阵地、解决了村无阵地、无活动中心的困境,凝聚村级组织的战斗力与向心力,极大地方便了办事群众。协调水利、电力、发改等部门,加快建设“小农水”项目,维修并新建塘库,实施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切实改善了农村饮水难、电压不足等问题。

为拓宽困难群众多渠道增收,在发展好产业的同时,他还积极引导群众发展好传统养殖业,通过单位和多渠道的资金支持,为村里的困难群众发放鸡苗、幼猪崽等,动员干部职工为结对帮扶31户贫困户发放慰问金2万余元。同时提供公益性岗位给年迈、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的贫困户,既让他们增了收,也解决了村内公共环境差等难题。除了修建道路、改善村办公条件、发展产业等,他更关心、关注村上的困难群众,想尽一切办法为他们排忧解难。

贫困户何明,家中劳力少,常年在家务农,承担了家里务农的主劳力,谁知一场大病突来,患了大病。入户走访时,作为第一书记的他得知何平家庭突如其来的变故,积极发动单位职工捐款并利用水滴筹这一平台转发到相关微信群、qq群,筹集善款一万余元。由于儿子何山常年在外务工,如今父亲患病,为了就近照顾父母妻儿被迫放弃在外务工的机会,回家一边照顾家庭、一边为了不等不靠实现脱贫致富。他找到了第一书记王平,道出了他想留在家搞山羊、生猪、土鸡等养殖的想法。作为第一书记,他主动与驻村农技员一道联系县环保局、农业局、乡镇农业站等相关机构咨询政策和养殖技术。何平高兴地说,“感谢共产党,有了村上和政府的支持,今年我会好好的搞养殖,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财富,争取早日摆脱贫困的帽子。”

“只要把老百姓装在心里,用真心真情去对待他们,什么工作都能如期开展”这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驻村三年多时间以来,亏欠最多的还是家庭,母亲年事已高,几次住院都不能陪伴在身边,由于长时间驻村年幼的孩子跟他也不“亲”,孩子的家长会、亲子活动总是缺少“父亲”这一角色。正是他舍小家为大家,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全身心投入在基层扶贫一线工作,赢得了领导和群众的一直好评。

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战,是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不获全胜不收兵,不摘穷帽不撤退,坚决打赢脱贫摘帽攻坚战。作为一名80后,他在基层“第一书记”工作岗位上,都是平凡岗位上的普通一员,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气壮山河的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只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着。他热情为民服务,用实干赢得信任,用一腔热血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履行着自己应尽的职责,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尽心竭力为群众解难事,坚持不懈为群众做好事,无怨无悔、朴实无华地去谱写人生新篇章。

我叫胡红宝,中共党员,是三门峡市工商局竞争执法科科长。按照组织的安排,2015年4月份到双龙湾镇久富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久富村位于卢氏县西南山区,是省级贫困村。全村辖6个居民组,174户498人。国土面积15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2994亩,耕地面积389亩,人均不足1亩。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基础设施薄弱,生存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困苦,聋、哑、呆、智障及残疾多达40人,近78%的村民仍居住在土木结构房屋中,个别人家全年收入不到1000元。目前,该村有贫困户为88户258口人,贫困发生率为49.5%;兜底户13户、33人,贫困面比较大、程度较深。

驻村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的直接指导下,我牢记责任和使命,树立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理念,严守组织纪律,坚守工作岗位,紧密团结村两委班子,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市、县会议精神,坚持“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理念,紧紧围绕“项目兴村、产业富民”目标,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充分发挥作用,倾心投身脱贫攻坚,倾情帮扶贫困群众,新发展产业项目5个,为村、群众办实事好事40余件,争取项目、财物、钱款总价值2600余万元,群众收入稳步增长,脱贫31户111人,贫困率下降22.29%,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党组织堡垒作用发挥明显增强,一举由软弱涣散村、贫困村成为脱贫攻坚先进村,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一致赞扬,连续2年获得三门峡市和卢氏县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称号,多次代表市派驻村第一书记做典型发言。

按照“党建引领、支部搭桥、党员铺路”工作思路,我和久富村两委班子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持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引领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是抓好硬件提升,阵地建设有了新变化。先后筹措资金13000元,对村室、党员活动阵地进行提升改造,坚持制度上墙,配备办公家具;筹集近27万元资金,修建二层楼房,党员活动阵地扩大到280多平方,硬件建设水平大大提升,阵地面貌持续改观,达到了争创“五星级”党支部条件。二是强化党性锤炼,党员担当意识实现新提升。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党员活动日为抓手,认真开展“党员积分管理”等活动,带领村干部、党员先后到狮子坪、洛阳龙峪湾学习党建先进经验,极大增强了党员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党员战斗力大大提升,党员精气神进一步提振。

三是推进电子商务,脱贫产业有了新发展。市、县组织部门筹资5万多元,建成久富村电商服务站,成为全市“党建+电商+扶贫”模式示范点,助推精准扶贫。目前,已开发农副、药材食材、旅游和花卉苗圃四类产品30多个品种,统一纸质包装,统一标签,提升了上行产品质量和数量,久富村党建引领脱贫,电商产业带动群众脱贫的良好格局已经形成。

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我同村两委一班人,大力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宣扬先进典型,坚定群众脱贫致富、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从提升村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入手,一项项群众期盼已久的民心工程得以实施。

一是积极推进村级道路建设。争取资金近127万元,硬化村级公路9条7.6公里,目前已投入使用,彻底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贯穿全村的投资近600万元的5.28公里宽5.5米的水泥路拓宽工程,已于今年10月9日正式开工,明年5月份将完工投入使用,全村村道面貌将彻底改变。

二是加快推进文化广场建设。投资46万元建设文化广场,新修了群众娱乐室、阅览室、大舞台、活动健身场地等基础设施,10底正式投入使用;投资11万元的村卫生室4月份已投用。通过积极争取,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为村偿捐彩色b超仪2台,价值38.4万元,极大改善了医疗条件。

三是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开展村容村貌综合整治,重点对农户房前屋后、村道河道垃圾、粪土乱堆等脏乱差现象进行整治,价值10万元的垃圾车和12个垃圾箱、启明公益基金会捐赠的价值30万元垃圾桶全部到位,并配齐3名清洁员,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得到有力改善。联通公司的宽带网线实现了“家家通”;投资300多万元的农村电网改造顺利完工;投入25元资金对村室、党员活动室进行改造;整治周边环境,实施美化、亮化工程,久富村党群服务活动中心呈现出新的面貌。

致富靠项目,发展靠产业。我和村委一班人把目光紧紧瞄准产业项目,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切实解决农民致富无路、增收无门的问题。

一是抓住农业产业项目。争取到670亩连翘种植到户增收项目,已通过验收,49.2万元政策性补贴已下发到村民手中;争取到北京启明公益基金会资助资金15万元,支持发展大樱桃产业,今年已种植了100亩6000余棵。初步形成长期见效的连翘产业和短期见效的香菇产业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

二是大力推进劳务输出。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实施劳动力转移就业脱贫,目前全村70余人长期外出务工,60余人在附近打工,人均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

三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牵手河南省菜源实业有限公司,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8个生态卢氏鸡养殖场,成为久富村第一个集体经济项目,目前已初见效益,集体收入4.8万元,贫困户收入11.8万元。

四是发展新型集体项目。投资90万元的光伏发电项目已建成,即将并网发电,运转正常每年将给村集体增收纯利润16万元;投资169万元的食用菌科技示范园,也即将动工,预计每年将给村集体带来进20万元的收入。5大新的增收产业项目的建成发展,极大地推动村经济发展,加快村民脱贫的步伐。

党旗招展千帆竞,凝心聚力万象新。在如炽党旗的引领下,我和久富村党员干部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干事创业的热情、动真碰硬的豪情、奋发有为的激情,书写脱贫攻坚新篇章,让“久富”久富,成为名副其实的永久富裕之村!

某同志自派驻下,在派出单位区委老干部局的关心下,在村两委及工作人员的支持下,认真履行第一书记的岗位职责,按照两年派驻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积极协助村两委班子扎实苦干,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开展走访摸清村情民意。积极开展入户走访工作,通过走访184村民,对了解到的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合理化建议,召开村“两委”工作会议进行研究并及时制定解决措施,制定了两年帮包工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保证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二、抓好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建设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开展好“主题党日”活动、围绕“三会一课”制度,建立健全村党支部内部活动各项规章制度,补充完善相关学习活动资料,积极发展预备党员两名。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好村党支部“六个一”活动,使村上党员学习活动走上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主动为村上党员同志上党课,收取党费,不定期的开展谈心谈话,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

三、注重办实事惠民生。精心组织,丰富村民文化生活:1、与村两委工作人员一起为马公祠村60岁以上老人们包水饺,举办演出开展欢度“重阳节”村百人包水饺共吃团圆饭活动;2、重大节假日个人购买物品走访看望村里的困难贫困户;3、邀请文艺团队到本村开展文化下乡惠民演出活动;4、特邀区摄影家协会为本村拍摄宣传片等。各项活动的开展促进马公祠村文明和谐建设。

积极开展“净环境、送温暖”公益活动,联合村两委成员、党员、妇联等志愿服务队,开展卫生清洁志愿活动,整治村容村貌,到贫困户家中,为年老多病的贫困户整理室内卫生,积极做工作争取卫生环境帮扶单位资金支持5000元购买蔷薇花种在村主要干道进行绿化;。

积极宣传“消费扶贫”活动,通过在微信、公众号加大对所挂包村扶贫产业项目、集体经济项目的宣传力度,号召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贫困村、贫困户产品,通过“以买代帮”的方式解决贫困户养鸡销售、种植农产品销售等难题,真正做到“消费扶贫”扶到急需扶的人,有效解决了贫困农户产品量小、分散、难以供应的问题,从而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增收,增加集体收入。

四、集思广益、多方筹资,配合村委做好改善村民生产生活工作:1、走访入户宣传扶贫相关政策,做好脱贫人员思想稳定工作,为贫困户及时发放项目分红;2、由村委出资对村内主干道路灯不亮的,及时进行更换;3、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对雨季受灾的村民走访看望并对受损房屋进行重新维修;4、对因施工致使村上受损的路面及时联系施工方进行重新维护,确保道路畅通;5、在区水务局的支持下,从淋漓湖景区内修建蓄水池一个,安装管道引入到村内,确保全村村民饮水达标;6、按照上级要求,积极开展村内卫生环境大整治工作,每周六定为村上工作人员卫生清洁日,对村内卫生死角乱堆乱放、乱搭乱建情况进行清理。

五、严于律己,严守派驻工作纪律。协助村两委做好各项工作。严格遵守“十不准”等工作纪律要求,勤勉敬业、脚踏实地,与群众打成一片,热心为群众服务,个人出资购买肉、油、大米等食品看望生病的贫困户、老党员,开车帮助贫困户拉地瓜等,积极帮助村民宣传推销农产品,做到在帮扶工作中接地气、受教育、增才干,确实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

六、冲锋在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今年上半年积极投入到疫情抗击战中去。一是以党建为引领,立即成立马公祠村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号召村上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参加疫情防控相关工作。自成立疫情劝返站以来做到主动带班,严格执行值班制度,做好外来人员的劝返工作和本村村民及车辆的出入村登记工作;二是个人先后为村上劝返站捐赠医用手套100只、口罩60个、方便面两箱、八宝粥两箱及其他食品,带动了村党员群众积极参与疫情抗击工作的积极性。

****天然气总公司下派到**市**镇**村的第一书记——**同志,一年来,积极践行“做合格党员当干事先锋”的要求,履职尽责,奔忙于精准扶贫第一线,为扶贫攻坚做出了应有成绩。

**村位于****、**、**、**、**五镇乡最边沿接壤处。全村由原15个社合并为现4个社,现有农户447户,农业人口1617人,耕地面积1535亩,林地3200亩,xx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98户,贫困人口307人。该村主要农户都生活、生产在观绿山中部,属典型旱山村,农业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该村的发展。

到村后,他迅速走遍全村的98户贫困户,访贫因、挖穷根,并深刻认识到贫困村脱贫关键是要培育适合当地的主导产业,解决内生动力,结合村情提出“建产业、强组织、亮新村”的工作思路,以“四个突出”落实脱贫工作,切实推进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增收,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村实际的扶贫工作新路子。

为解决**村基层党建薄弱,发展缺乏带头人的问题,一是积极争取联系天然气总公司帮扶部门,完善村委会办公室设施,巩固党组织活动阵地,为凝聚党员、服务群众提供有力保障。二是认真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切实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系统加强教育培训,并按组织要求做好积极分子培养工作。三是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以党建工作为抓手,以“四位一体”干部管理制度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当好全村“两学一做”的带头人,组织和带领村支部党员干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做标杆、树榜样,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四是“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依托党建阵地强化宣传引导,xx年7月至今召开大小会议40余场次,现场培训15次,参会群众1300余人次。通过大力开展“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精准扶贫不是养懒人”等思想培训会,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五是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社会参与”,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群众全程参与到扶贫开发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让**村呈现出户户要发展、全村要脱贫的良好发展氛围。

一是蓝色火焰架起了暖心桥。在驻村走访调研过程中,当他了解到当地群众希望使用天然气的迫切愿望,便积极与各级领导沟通交流,在**天然气总公司的全力帮扶下,投入320余万元资金新建了****至**天然气双向输气管道。对输气管道沿线的贫困群众天然气安装实施了部分减免土建费用的帮扶措施。截至目前,新安装了150余户,共减免土建费用12万余元。二是产业园区种出了脱贫椒。为推进村辣椒、韭黄特色产业发展,拓展微小产业园区建设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工作思路,村“两委”班子在**同志的带领下,精心谋划制定园区建设发展方案,积极向各级部门、帮扶单位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八十多万元,成功将原已废弃近百年的元宝山建设成为200亩左右微小辣椒产业园,园区新建道路公里,500立方米蓄水池2座、渠系3000米、提灌站1个。三是泥泞小道铺出了致富路。**同志深深明白“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经过多方沟通规划,并在总公司的大力帮扶下,**村新建村级道路近5公里,为村民出行、蔬菜运输等解决了实际困难,为**全体村民铺设了一条脱贫之路。四是真诚帮扶结成了穷人亲。针对贫困户情况,积极与总公司领导进行沟通,并根据帮扶一定三年不变,对象不脱贫、结亲不脱钩、帮扶不走人的原则,制定了《精准扶贫结亲结对帮扶活动实施方案》,组建了24名中层以上管理党员干部帮扶队伍,每月定期组织帮扶队伍到98户贫困群众家中开展帮扶、慰问等活动。今年春节前,在**同志的积极筹划下,总公司驻村工作组带着慰问品到村开展新春扶贫慰问活动,为98户贫困户送去大米20斤、面粉20斤、菜油20斤、鲜猪肉5斤、慰问金各200元,确保了“真扶贫”,做实精准扶贫帮扶工程。五是全力打造阵地建设。在村上,**同志始终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扶贫攻坚的首要任务和第一责任,积极争取将村支部阵地建设纳入帮扶计划,向总公司争取资金5万元完善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各类软硬件建设,购置了空调、桌椅、打字复印机、文件柜、文件盒、宣传展板等急需的办公设施,并将各类制度进行了上墙、上展板,做到了公示有展板、宣传有橱窗。

作为第一书记,**同志带领村“两委”根据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不搞千篇一律,不搞强制命令,在贫困户房屋改造上,根据不同情况,确定了易地搬迁,危房改造和地灾搬迁,在生产就业上确定了劳务输出和发展种养殖业,确保贫困户能脱贫稳的住。特别是在种植业上,一是村党支部、村委会依托裕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了猫儿山产业园,种植辣椒62亩,完善了园区道路,水池、渠系等建设,现有27户贫困户入园,由专合社提供种苗、肥料、农膜、农药等物资,并提供全程技术服务,签订辣椒回收协议,确保农户持续受益。二是发动贫困户种植韭黄56亩,接收12户精准贫困户参与务工,政府利用扶贫资金采取双向补贴,即给领办创办的贫困户根据使用贫困户劳动力以适当补贴,又给参与务工的贫困户在正常的务工收入上予以补贴,这样既减轻了领办贫困户的劳务支出,又增加了务工贫困户的收入。

脱贫攻坚的成效,不仅要群众收入要增加,乡村风貌也要焕然一新。针对贫困村情况,**同志带领村“两委”多方联动,发动群众筹资投劳,按照“一低七有”退出标准,使**村实现了村有集体经济收入,有通村硬化路,有安全饮用水,有生活用电,有卫生室,有文化室,有宽带网等,逐步实现了“村美、业兴、家富、人和”美丽小山村。

**同志自任职于第一书记以来,经过一年的努力,整个**村已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在“第一书记”的岗位上,努力践行“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思想理念,切实帮助和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勤于学习、廉洁自律,时刻保持一名共产党员和基层领导干部应有的清正廉洁形象,在全村广大党员干部中作出表率。

xxx,男,汉族,大专学历,中共党员,现年39岁,1996年12月在部队服役,2010年1月转业后安置到xxx市xx县交通运输局工作,2015年8月向组织主动请缨到xxx乡xx村担任第一书记。

xxx乡xx村位于xxx乡东南部,省定贫困村,辖9个居民组,耕地514亩,林地21000亩,267户975口人,其中贫困户130户421人,已脱贫103户359人。

作为一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基层党员,该同志对农民始终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对农村始终有一种无比特殊的感情,时刻牢记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的光荣使命,坚持扑下身子,同村广大干群一道,把脱贫攻坚和党的建设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实处落实,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推动该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扑下身子,搞好调研,当村发展的明白人。该同志时刻铭记“担负着脱贫攻坚的第一责任、担负着村级党建的第一使命,怎样工作才能让组织满意,让群众满意”的责任和使命,把掌握村情作为入村开展工作的第一要务,他主动向乡政府、包村领导和村干部讨教,采取盯紧靠上的“土办法”,和群众接地气、深谈心是自己的强项。一天到晚地待在村里,到老党员、退休的老支书、支部委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的农户庭院、田间地头,与他们进行面对面交流,征询他们对村庄发展的建设意见、发展思路。在对走访群众反映的情况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区分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分类召开了座谈会,经过深入走访调研,将村情民意摸清吃透,掌握了该村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现状及优势劣势,有针对性的制定了该村脱贫攻坚工作规划,精心绘制了脱贫攻坚对象需求、目标时限、帮扶措施、帮扶责任、组织机构等作战图,挂图作战,对表交账,有计划、有目标的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二、建强组织,夯实基础,当党建工作的带头人。“蓝图绘就,重在添彩”。发展规划制定后,为确保规划如期实现,他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通过借助党建活动载体,来凝聚发展合力。紧紧围绕全市开展的“百村示范千村提升”活动,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引导村“两委”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认真履行党建指导员的职责,每月5日组织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开展党员活动日,主动上党课,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思想觉悟;规范开好“三会一课”,要求每个党员研读政策,带领群众学政策,主动用政策为发展服务,深入学习增素质;培养和发展2名正式党员和2名预备党员,壮大基层党组织;认真落实“四必到”“四必访”制度,把关心困难群体放在工作的首位来抓,两年多来组织村两委成员入户看望困难群众40余户,帮助解决实事难事30余件。制定了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确立民主决策,增强组织的战斗力,并加强对村党支部工作的监督,要求村务工作事事要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让群众明白、使干部清白,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村“三委”的战斗力、凝聚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拓宽渠道,调整产业,当脱贫致富的引路人。该同志深深牢记村民如何增收是脱贫的关键,先后带领村民到本县、赴外市5次进行产业发展观摩学习,6次组织产业发展技术培训,打破群众惯性思维模式,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引导全村群众每年稳定发展食用菌230户200万袋,带动108户困难群众户均增收2万元;发展猕猴桃种植136户450亩,并发展林下经济,中药材套种200亩,可带动80户困难群众有稳定增收项目;栽植核桃8400株,130户贫困户共栽植连翘7.5万株;发展兰花种植10000株,可带动22户困难群众户均增收4000元;发展大鲵养殖业,养殖大鲵1000尾。同时,帮助该村成立猕猴桃、食用菌、兰花合作社3个,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贫困户实现了户户都有3个以上长短结合的脱贫项目,为全村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为民服务,实心实意,当农民群众的贴心人。该同志始终做到主动倾听群众呼声,扎扎实实为群众解疑难,办实事先后争取资金1500余万元,从各个方面改善该村基础设施:争取资金60万元高标准修建了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和标准化卫生室;争取资金112万元建设150kw光伏发电项目,已并网发电,年发电收入15万元,扶持贫困户30户,户均增收3000元,村委终于有了集体经济;争取资金500万元积极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对村级4.4公里道路进行拓宽升级改造,修筑护路坝3公里,路基已全面完工,6月份铺设柏油;争取资金260万元修建月子沟口大桥,已完成桥台建设任务;争取资金70万元对全村3公里河道进行清理整治,河道变得既整洁又畅通;争取资金50万元对村党群服务中心再次升级改造,变成冬暖夏凉经济适用两层小木楼,各项服务进一步完善。争取资金450万元对全村150户居民房屋进行特色民居改造,已完成50户,得到群众一直好评;争取资金12万元修建旅游公厕2所;争取资金4万元安装监控,加强该村平安建设;争取资金15万元为村里配备移动式垃圾箱10个,垃圾清运车1辆,实现了垃圾集中收集,集中清运;同时,本着“搬穷窝、斩穷根、换穷业”的扶贫工作思路,立足拔穷根,动员搬穷窝,使55户177人享受了异地搬迁扶贫政策,已搬迁41户145人;争取市人行扶贫政策,2016年确定该村为金融扶贫试点村,率先在全市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完成了全村130户贫困户和131户非贫困户的基础信息采集,档案资料整理,信息录入和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已为贫困户办理小额贴息贷款57户285万元,解决了贫困户产业发展无启动资金的难题,为全市开展金融扶贫工作做了标杆,目前,该村基础设施基本达标,贫困群众脱贫愿望强烈,“两委”班子团结向上,全村上下和谐稳定。付出总有回报,该同志的工作业绩受到各级领导一致肯定,得到群众普遍赞誉,先后多次被县和乡党委政府表彰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和优秀共产党员”。

__是市林业局主任科员,他任__村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半年多来,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入手,积极投身到驻村帮扶工作中,用心用情、扶人扶志、苦干担当,为推进整村集体产业增收努力奔波。

__带领村“两委”干部,坚持学习和会议制度,以“两学一做”、“4?13”重要讲话大宣讲、“勇当先锋、做好表率”等活动为契机,引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足用好优惠政策,全力建设“整村推进”和“美丽乡村”的示范点,推进香水莲花项目落地,实现“土地租金+务工薪酬+分红+乡村旅游”四方面收入。推进红掌种植扶贫产业,收益全部用于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兜底分红保障、鼓励建档立卡户就业创业奖励。村委会购置28头黄牛交由农户代养,为日后壮大养牛产业打下基础。让干沟四村小组的村民开展蒌叶种植。组织部分不方便外出打工的村民,学习制作彩雕画增加收入。

__村作为全市迎接省脱贫攻坚“大比武”观摩示范村,以崭新的面貌顺利通过省检查组的观摩。并获得了检查组一致好评。全村村民共同对各家各户、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进行了整治,让全村的面貌焕然一新。目前拆除危房10栋,计划为贫困户入户路进行硬化53条,已有17条正施工;厨厕整改59处,已完工55处。

xxx,男,汉族,大专学历,中共党员,现年39岁,1996年12月在部队服役,2010年1月转业后安置到xxx市xx县交通运输局工作,2015年8月向组织主动请缨到xxx乡xx村担任第一书记。

xxx乡xx村位于xxx乡东南部,省定贫困村,辖9个居民组,耕地514亩,林地21000亩,267户975口人,其中贫困户130户421人,已脱贫103户359人。

作为一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基层党员,该同志对农民始终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对农村始终有一种无比特殊的感情,时刻牢记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的光荣使命,坚持扑下身子,同村广大干群一道,把脱贫攻坚和党的建设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实处落实,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推动该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扑下身子,搞好调研,当村发展的明白人。该同志时刻铭记“担负着脱贫攻坚的第一责任、担负着村级党建的第一使命,怎样工作才能让组织满意,让群众满意”的责任和使命,把掌握村情作为入村开展工作的第一要务,他主动向乡政府、包村领导和村干部讨教,采取盯紧靠上的“土办法”,和群众接地气、深谈心是自己的强项。一天到晚地待在村里,到老党员、退休的老支书、支部委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的农户庭院、田间地头,与他们进行面对面交流,征询他们对村庄发展的建设意见、发展思路。在对走访群众反映的情况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区分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分类召开了座谈会,经过深入走访调研,将村情民意摸清吃透,掌握了该村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现状及优势劣势,有针对性的制定了该村脱贫攻坚工作规划,精心绘制了脱贫攻坚对象需求、目标时限、帮扶措施、帮扶责任、组织机构等作战图,挂图作战,对表交账,有计划、有目标的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二、建强组织,夯实基础,当党建工作的带头人。“蓝图绘就,重在添彩”。发展规划制定后,为确保规划如期实现,他从抓班子、带队伍、强堡垒入手,通过借助党建活动载体,来凝聚发展合力。紧紧围绕全市开展的“百村示范千村提升”活动,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引导村“两委”干部在开展工作中,坚持高标杆定位,高标准落实;认真履行党建指导员的职责,每月5日组织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开展党员活动日,主动上党课,提高全体党员的政治思想觉悟;规范开好“三会一课”,要求每个党员研读政策,带领群众学政策,主动用政策为发展服务,深入学习增素质;培养和发展2名正式党员和2名预备党员,壮大基层党组织;认真落实“四必到”“四必访”制度,把关心困难群体放在工作的首位来抓,两年多来组织村两委成员入户看望困难群众40余户,帮助解决实事难事30余件。制定了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决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务公开,确立民主决策,增强组织的战斗力,并加强对村党支部工作的监督,要求村务工作事事要向群众公开,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让群众明白、使干部清白,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村“三委”的战斗力、凝聚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拓宽渠道,调整产业,当脱贫致富的引路人。该同志深深牢记村民如何增收是脱贫的关键,先后带领村民到本县、赴外市5次进行产业发展观摩学习,6次组织产业发展技术培训,打破群众惯性思维模式,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引导全村群众每年稳定发展食用菌230户200万袋,带动108户困难群众户均增收2万元;发展猕猴桃种植136户450亩,并发展林下经济,中药材套种200亩,可带动80户困难群众有稳定增收项目;栽植核桃8400株,130户贫困户共栽植连翘7.5万株;发展兰花种植10000株,可带动22户困难群众户均增收4000元;发展大鲵养殖业,养殖大鲵1000尾。同时,帮助该村成立猕猴桃、食用菌、兰花合作社3个,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贫困户实现了户户都有3个以上长短结合的脱贫项目,为全村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为民服务,实心实意,当农民群众的贴心人。该同志始终做到主动倾听群众呼声,扎扎实实为群众解疑难,办实事先后争取资金1500余万元,从各个方面改善该村基础设施:争取资金60万元高标准修建了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和标准化卫生室;争取资金112万元建设150kw光伏发电项目,已并网发电,年发电收入15万元,扶持贫困户30户,户均增收3000元,村委终于有了集体经济;争取资金500万元积极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对村级4.4公里道路进行拓宽升级改造,修筑护路坝3公里,路基已全面完工,6月份铺设柏油;争取资金260万元修建月子沟口大桥,已完成桥台建设任务;争取资金70万元对全村3公里河道进行清理整治,河道变得既整洁又畅通;争取资金50万元对村党群服务中心再次升级改造,变成冬暖夏凉经济适用两层小木楼,各项服务进一步完善。争取资金450万元对全村150户居民房屋进行特色民居改造,已完成50户,得到群众一直好评;争取资金12万元修建旅游公厕2所;争取资金4万元安装监控,加强该村平安建设;争取资金15万元为村里配备移动式垃圾箱10个,垃圾清运车1辆,实现了垃圾集中收集,集中清运;同时,本着“搬穷窝、斩穷根、换穷业”的扶贫工作思路,立足拔穷根,动员搬穷窝,使55户177人享受了异地搬迁扶贫政策,已搬迁41户145人;争取市人行扶贫政策,2016年确定该村为金融扶贫试点村,率先在全市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完成了全村130户贫困户和131户非贫困户的基础信息采集,档案资料整理,信息录入和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已为贫困户办理小额贴息贷款57户285万元,解决了贫困户产业发展无启动资金的难题,为全市开展金融扶贫工作做了标杆,目前,该村基础设施基本达标,贫困群众脱贫愿望强烈,“两委”班子团结向上,全村上下和谐稳定。付出总有回报,该同志的工作业绩受到各级领导一致肯定,得到群众普遍赞誉,先后多次被县和乡党委政府表彰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和优秀共产党员”。

__是市林业局主任科员,他任__村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半年多来,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入手,积极投身到驻村帮扶工作中,用心用情、扶人扶志、苦干担当,为推进整村集体产业增收努力奔波。

__带领村“两委”干部,坚持学习和会议制度,以“两学一做”、“4?13”重要讲话大宣讲、“勇当先锋、做好表率”等活动为契机,引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足用好优惠政策,全力建设“整村推进”和“美丽乡村”的示范点,推进香水莲花项目落地,实现“土地租金+务工薪酬+分红+乡村旅游”四方面收入。推进红掌种植扶贫产业,收益全部用于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兜底分红保障、鼓励建档立卡户就业创业奖励。村委会购置28头黄牛交由农户代养,为日后壮大养牛产业打下基础。让干沟四村小组的村民开展蒌叶种植。组织部分不方便外出打工的村民,学习制作彩雕画增加收入。

__村作为全市迎接省脱贫攻坚“大比武”观摩示范村,以崭新的面貌顺利通过省检查组的观摩。并获得了检查组一致好评。全村村民共同对各家各户、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进行了整治,让全村的面貌焕然一新。目前拆除危房10栋,计划为贫困户入户路进行硬化53条,已有17条正施工;厨厕整改59处,已完工55处。

2015年2月,***同志受组织选派到梁山县赵堌堆乡董花园村担任第一书记。履职以来,他牢记省派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责任和使命,在全面摸排掌握村情的基础上,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指导村庄经济发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入手,积极投身到驻村帮包工作中,先后在梁山县精准扶贫工作动员大会上代表省派第一书记表态发言,梁山县电视台今日梁山播放了典型事迹专题片,先进事迹材料被选报省委组织部。

“大智兴邦,不过集众思”,作为省派第一书记,从省城刚一到完全陌生的村庄开展工作,刘永林同志面对的情况简直是千头万绪,难以着手;他采取盯紧靠上的“土办法”,一天到晚地待在村里,按照“五必访五必问”的要求,到老党员、退休的支部书记、支部委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家中走访座谈,征询他们对村庄发展的建设意见、发展思路;经过近一个月的深入走访调研,终于将村情民意摸清吃透。

为拓宽党员群众发展经济的思路,他带领村里10余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到潍坊、威海和青岛等地考察农业种养殖项目,学习借鉴外地的致富经验;在多方征询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地制定出董花园村《新农村建设规划》、《贫困户脱贫致富计划》、《村级制度建设汇编》、《村级党建工作规划》、《2015年党建工作要点》、《2015年党员教育培训计划》等相关规划制度,为帮包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加强党员干部学习。定期组织召开党员大会、组织生活会,组织带领村党员学习党章,领会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掌握省、市、县、乡的有关政策文件,鼓励带动党员积极建言献策,找寻好的发展思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使党员找准自身在思想、工作、纪律、作风上存在的问题,提升党员的综合素质,增强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

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在工作开展中,他以开展活动为契机,很好地将党员群众团结在党支部周围:一是召开三八妇女节暨创业交流座谈会,就该村党的建设、村庄规划、村集体增收、贫困户脱贫致富、妇女搞创业等议题广泛征询意见建议。二是在“六一”儿童节时,为全村120多名小学生每人赠送了一件爱心书包、一只文具袋和书籍,在为孩子带去欢乐的同时,进一步拉近了与村民群众的距离。三是在“七一”建党节、春节期间,开展走访慰问活动,为9户特困户党员购买米、面、油等慰问物品,并组织全体党员召开座谈会,重温入党宣誓,加深党性教育。四是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全家福拍照”活动,发放倡议书200余份,春节期间评选“好媳妇”3名,“好婆婆”3名,并发放了荣誉证书和奖品,“拍摄全家福照片”300张,并装裱发放到每户,带动提升村民的精神文明风貌,五是开展关爱特困户过暖冬活动,为7户(11人)送去取暖煤1吨/户、棉大衣1件/人、棉被1床/人、花生油1桶/户、面粉1袋/户。六是多次召开村“两委”和党员代表会议,同委员和老党员进行了座谈,深入了解帮包村特困人员的情况,他利用民政扶贫政策,为孤儿董圣杰争取住房整修款3万余元。

针对该村一穷二白的村集体状况,他认真研读学习省、市、县扶贫政策及有关文件,熟悉扶贫精神,用足用好优惠政策,全力为帮包村办实事、办好事。

实施农田水利建设,打造高标准农田。为解决群众普遍反映的农田水利浇灌难问题,他发挥水利工作特长,不辞辛苦地全方位考察了全乡的水利工程建设情况,对董花园村每一条田间路、每一座涵桥都进行了调查,找准了董花园村的水利困结所在;牵头完成了《赵堌堆乡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和《赵堌堆乡董花园村低压管道灌溉工程实施方案》的编制,并争取将董花园村纳入到“国家千亿斤粮食项目工程”。组织引导村民成立了“黄河金粒有机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黄河滩区土地416亩,用于种植有机小米;向省水利厅申请专项资金40万元,新打深水机井7眼,铺设地下管道2400米,安装变压器1台,架设农业用电缆3200米,使整片农田实现插卡式灌溉,届时亩均年增收将达2000多元,同时也为村集体带来3.1万元的年管理提成收入。

建设经营场所,增加村集体和贫困户收入。为破解村集体收入薄弱、贫困户致富无门路的问题,经多方研究论证,他多方筹集资金178.35万元,在德商路西侧村集体土地上,建设上下20间共计1547.06平方米的沿街门市房,用于对外出租,贫困户也可就近就业打工;此项目建成后年租金收入可达24万元,其中8.5万元用于村集体收入,15.5万元用于补贴39户74名贫困群众。通过土地流转、门面房租赁,将使村集体年增收11.6万元,贫困人口年均增收5100余元,年底,村里精准扶贫对象全部实现脱贫。

为响应上级美丽乡村建设有关精神指示,改变群众出行难、缺乏文化娱乐场所的现状,他多方奔走,四处“化缘”:协调资金17.01万元,对村庄6300余平方米的.小街巷、胡同进行“户户通”硬化,使群众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行路难时代;筹措43.64万元,修建面积达2000余平方的高标准文化广场,配套建设围墙、厠所、篮球场、文化长廊、文化墙、舞台、健身器材和景观绿化等,为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供了好去处。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刘永林同志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进精神,团结带领董花园村广大党员群众,共同奋斗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

**,男,1975年8月10日出生,200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1996年参加人社局工作,2010年由于工作突出被任命农保局副局长,工作期间参加后备干部培训,到县纪检委、巡视办、等单位挂职锻炼。在这19年的工作中曾荣获七台河市劳务输出先进个人多次荣获县级劳动模范、县记功。为响应习总书记号召下乡扶贫工作任吉兴乡团山村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

他是群众的知心人。

**虽然农村工作经验少,但是他迅速转变角色,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增进感情,真情沟通。在驻村工作期间,他走遍了村里的每一条路,到老党员、退休村干部、群众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家中访谈,询问他们对村里发展意见和建议。在掌握第一手资料后,立即与村干部紧紧围绕党建、三农等工作大局,弯下腰“挖穷根”,选准发展路子,培育农民合作社,培养村级致富带头人,增加村集体收入,增强“造血”功能,为下一步发展什么,理出了思路。同时,**找准人社部门业务与扶贫工作的结合点,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开展就业创业培训,通过定向输转、就地转移等方式为贫困户介绍打工地点,尽全力抓好脱贫攻坚这个“第一民生工程”。

扎下根群众诉求真回应。

俗话说得好,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一个好的村“两委”班子,对全村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坚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针对团山村“两委”班子战斗力不强的实际,坚持学习和评议制度,在努力提高村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的同时,每季度号召党员、群众代表、村务监督委员等围绕精准扶贫工作、人居环境改善、解决村民生活难题等方面对村“两委”开展满意度测评。在他的带动下,团山村“两委”班子成员转变作风,团结一致,积极带领全村群众致富,得到了上级党委的认可。

身为第一书记,**积极开展党建活动,结合党建“七个一”,抓党建改思想,通过主题宣讲、主题活动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逐步引导全村群众转变过去等要靠和安于现状的落后思想和小农意思;通过民情恳谈收集村民意见,帮助解决难题。在民情恳谈中发现,由于团山村地理位置偏僻,没有路灯给村民们的生活与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存在很大的治安和交通安全隐患,安路灯一直是村民翘首以盼的大事。**当即召开村“两委”会议研究解决安装路灯问题,购买灯具、连接线路、安装实施,每一项都需要不小的费用,由于村经济能力弱无法安装,**又主动承担这一艰巨任务,多方奔走,四处“化缘”。

在深入了解分析村情基础上,**向派出单位汇报情况、反映问题,争取派出单位的支持。县人社局主要领导李文志局长和主管扶贫工作代振辉局长对此非常重视,先后两次深入到团山村调研指导,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出资4万余元购买无杆太阳能路灯,并协调城建部门免费为团山村安装。随后,**又联系有限电视和农电局线杆单位,得到线杆支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农民割地前将团山村6条道街全部安装上了太阳能路灯,共计44盏。

村民们看着一盏盏亮闪闪的路灯,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村里终于有路灯了,做梦也没有想到我们村也能像城里一样灯火通明。”“邹书记,你们工作队给我们村干了一件大好事啊!以后我们老年人走路就不怕摔跤了!”看见群众开心的笑容,**心里也跟着高兴:“你们的满意是我们工作队最大的幸福。能为你们干好事、干实事是党交给我们重要的任务。”

通过对贫困户的走访,了解到农户闲置庭院特别多,这给他使用扶贫资金给贫困户增收提供思路,依托于闲置庭院资源发展庭院经济,选中新品种蓝靛果。蓝靛果项目投资少,适合贫困户参与,带动人员多,收入随着果龄增加而增长。同时利用水利扶贫资金60万元,为团山村改造10晌地旱田改水田项目,为贫困村民每晌地增收500元,利用扶贫资金30万元购买挖掘机,预计年创收3-5万元,通过扶贫产业带动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贫困户增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面对突发的疫情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他带头给不理解的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性的乡亲讲解疫情形势,做思想工作,让乡亲们提高自我防范意识。由于村里人手不足,他还主动参与卡点值守、张贴宣传标语、清洁消毒等各项防控工作,忙得经常是一碗泡面匆匆解决一餐后,又继续开展工作,甚少休息。战中不掉队,扶贫路上不缺位,是他的真实写照,在这个特殊的春节里,**没能与家人好好团聚,却用自己的力量去温暖了整个团山村里的乡亲们,以平凡的举动书写了一名驻村干部的神圣使命。

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篇十八

事迹材料是指党政军机关为了弘扬正气,表彰先进,推动工作,对本单位具有突出事迹的集体和个人整理出的文字宣传材料,属于事务公文。先进事迹材料写作属于应用写作范畴。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大家前来参考查阅!

***,男,汉族,大专学历,中共党员,现年39岁,1996年12月在部队服役,2010年1月转业后安置到三门峡市卢氏县交通运输局工作,2015年8月向组织主动请缨到瓦窑沟乡庙上村担任第一书记。

瓦窑沟乡庙上村位于瓦窑沟乡东南部,省定贫困村,辖9个居民组,耕地514亩,林地21000亩,267户975口人,其中贫困户130户421人,已脱贫103户359人。

作为一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基层党员,该同志对农民始终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对农村始终有一种无比特殊的感情,时刻牢记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的光荣使命,坚持扑下身子,同村广大干群一道,把脱贫攻坚和党的建设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实处落实,通过抓班子,带队伍,兴产业,促发展,推动该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扑下身子,搞好调研,当村发展的明白人。该同志时刻铭记“担负着脱贫攻坚的第一责任、担负着村级党建的第一使命,怎样工作才能让组织满意,让群众满意”的责任和使命,把掌握村情作为入村开展工作的第一要务,他主动向乡政府、包村领导和村干部讨教,采取盯紧靠上的“土办法”,和群众接地气、深谈心是自己的强项。一天到晚地待在村里,到老党员、退休的老支书、支部委员、群众代表、致富能手、贫困户的农户庭院、田间地头,与他们进行面对面交流,征询他们对村庄发展的建设意见、发展思路。在对走访群众反映的情况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区分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分类召开了座谈会,经过深入走访调研,将村情民意摸清吃透,掌握了该村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现状及优势劣势,有针对性的制定了该村脱贫攻坚工作规划,精心绘制了脱贫攻坚对象需求、目标时限、帮扶措施、帮扶责任、组织机构等作战图,挂图作战,对表交账,有计划、有目标的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二、建强组织,夯实基础,当党建工作的带头人,拓宽渠道,调整产业,当脱贫致富的引路人。

三、为民服务,实心实意,当农民群众的贴心人。该同志始终做到主动倾听群众呼声,扎扎实实为群众解疑难,办实事先后争取资金1500余万元,从各个方面改善该村基础设施:争取资金60万元高标准修建了综合性文化活动中心和标准化卫生室;争取资金112万元建设150kw光伏发电项目,已并网发电,年发电收入15万元,扶持贫困户30户,户均增收3000元,村委终于有了集体经济;争取资金500万元积极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对村级4.4公里道路进行拓宽升级改造,修筑护路坝3公里,路基已全面完工,6月份铺设柏油;争取资金260万元修建月子沟口大桥,已完成桥台建设任务;争取资金70万元对全村3公里河道进行清理整治,河道变得既整洁又畅通;争取资金50万元对村党群服务中心再次升级改造,变成冬暖夏凉经济适用两层小木楼,各项服务进一步完善。争取资金450万元对全村150户居民房屋进行特色民居改造,已完成50户,得到群众一直好评;争取资金12万元修建旅游公厕2所;争取资金4万元安装监控,加强该村平安建设;争取资金15万元为村里配备移动式垃圾箱10个,垃圾清运车1辆,实现了垃圾集中收集,集中清运;同时,本着“搬穷窝、斩穷根、换穷业”的扶贫工作思路,立足拔穷根,动员搬穷窝,使55户177人享受了异地搬迁扶贫政策,已搬迁41户145人;争取市人行扶贫政策,2016年确定该村为金融扶贫试点村,率先在全市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完成了全村130户贫困户和131户非贫困户的基础信息采集,档案资料整理,信息录入和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已为贫困户办理小额贴息贷款57户285万元,解决了贫困户产业发展无启动资金的难题,为全市开展金融扶贫工作做了标杆,目前,该村基础设施基本达标,贫困群众脱贫愿望强烈,“两委”班子团结向上,全村上下和谐稳定。付出总有回报,该同志的工作业绩受到各级领导一致肯定,得到群众普遍赞誉,先后多次被县和乡党委政府表彰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和优秀共产党员”。

我叫胡红宝,中共党员,是三门峡市工商局竞争执法科科长。按照组织的安排,2015年4月份到双龙湾镇久富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久富村位于卢氏县西南山区,是省级贫困村。全村辖6个居民组,174户498人。国土面积15平方公里,林地面积12994亩,耕地面积389亩,人均不足1亩。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基础设施薄弱,生存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困苦,聋、哑、呆、智障及残疾多达40人,近78%的村民仍居住在土木结构房屋中,个别人家全年收入不到1000元。目前,该村有贫困户为88户258口人,贫困发生率为49.5%;兜底户13户、33人,贫困面比较大、程度较深。

驻村以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委组织部、县委组织部的直接指导下,我牢记责任和使命,树立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理念,严守组织纪律,坚守工作岗位,紧密团结村两委班子,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市、县会议精神,坚持“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理念,紧紧围绕“项目兴村、产业富民”目标,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充分发挥作用,倾心投身脱贫攻坚,倾情帮扶贫困群众,新发展产业项目5个,为村、群众办实事好事40余件,争取项目、财物、钱款总价值2600余万元,群众收入稳步增长,脱贫31户111人,贫困率下降22.29%,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党组织堡垒作用发挥明显增强,一举由软弱涣散村、贫困村成为脱贫攻坚先进村,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一致赞扬,连续2年获得三门峡市和卢氏县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称号,多次代表市派驻村第一书记做典型发言。

按照“党建引领、支部搭桥、党员铺路”工作思路,我和久富村两委班子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持续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引领脱贫攻坚工作向纵深发展。

一是抓好硬件提升,阵地建设有了新变化。先后筹措资金13000元,对村室、党员活动阵地进行提升改造,坚持制度上墙,配备办公家具;筹集近27万元资金,修建二层楼房,党员活动阵地扩大到280多平方,硬件建设水平大大提升,阵地面貌持续改观,达到了争创“五星级”党支部条件。二是强化党性锤炼,党员担当意识实现新提升。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党员活动日为抓手,认真开展“党员积分管理”等活动,带领村干部、党员先后到狮子坪、洛阳龙峪湾学习党建先进经验,极大增强了党员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党员战斗力大大提升,党员精气神进一步提振。

三是推进电子商务,脱贫产业有了新发展。市、县组织部门筹资5万多元,建成久富村电商服务站,成为全市“党建+电商+扶贫”模式示范点,助推精准扶贫。目前,已开发农副、药材食材、旅游和花卉苗圃四类产品30多个品种,统一纸质包装,统一标签,提升了上行产品质量和数量,久富村党建引领脱贫,电商产业带动群众脱贫的良好格局已经形成。

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我同村两委一班人,大力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宣扬先进典型,坚定群众脱贫致富、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从提升村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入手,一项项群众期盼已久的民心工程得以实施。

一是积极推进村级道路建设。争取资金近127万元,硬化村级公路9条7.6公里,目前已投入使用,彻底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贯穿全村的投资近600万元的5.28公里宽5.5米的水泥路拓宽工程,已于今年10月9日正式开工,明年5月份将完工投入使用,全村村道面貌将彻底改变。

二是加快推进文化广场建设。投资46万元建设文化广场,新修了群众娱乐室、阅览室、大舞台、活动健身场地等基础设施,10底正式投入使用;投资11万元的村卫生室4月份已投用。通过积极争取,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为村偿捐彩色b超仪2台,价值38.4万元,极大改善了医疗条件。

三是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积极开展村容村貌综合整治,重点对农户房前屋后、村道河道垃圾、粪土乱堆等脏乱差现象进行整治,价值10万元的垃圾车和12个垃圾箱、启明公益基金会捐赠的价值30万元垃圾桶全部到位,并配齐3名清洁员,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得到有力改善。联通公司的宽带网线实现了“家家通”;投资300多万元的农村电网改造顺利完工;投入25元资金对村室、党员活动室进行改造;整治周边环境,实施美化、亮化工程,久富村党群服务活动中心呈现出新的面貌。

致富靠项目,发展靠产业。我和村委一班人把目光紧紧瞄准产业项目,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切实解决农民致富无路、增收无门的问题。

一是抓住农业产业项目。争取到670亩连翘种植到户增收项目,已通过验收,49.2万元政策性补贴已下发到村民手中;争取到北京启明公益基金会资助资金15万元,支持发展大樱桃产业,今年已种植了100亩6000余棵。初步形成长期见效的连翘产业和短期见效的香菇产业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

二是大力推进劳务输出。通过多种途径,大力实施劳动力转移就业脱贫,目前全村70余人长期外出务工,60余人在附近打工,人均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

三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牵手河南省菜源实业有限公司,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8个生态卢氏鸡养殖场,成为久富村第一个集体经济项目,目前已初见效益,集体收入4.8万元,贫困户收入11.8万元。

四是发展新型集体项目。投资90万元的光伏发电项目已建成,即将并网发电,运转正常每年将给村集体增收纯利润16万元;投资169万元的食用菌科技示范园,也即将动工,预计每年将给村集体带来进20万元的收入。5大新的增收产业项目的建成发展,极大地推动村经济发展,加快村民脱贫的步伐。

党旗招展千帆竞,凝心聚力万象新。在如炽党旗的引领下,我和久富村党员干部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干事创业的热情、动真碰硬的豪情、奋发有为的激情,书写脱贫攻坚新篇章,让“久富”久富,成为名副其实的永久富裕之村!

xx,男,蒙古族,中共党员,内蒙古党校研究生学历。2009年参加工作,任伊金霍洛旗国有资产管理局资产股主任。2014年9月-2017年1月,派驻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毛盖图村,任第一书记。20xx年4月至今,由伊金霍洛旗组织部统一安排,再次担任毛盖图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

四年来,张浩同志积极践行“做合格党员、当干事先锋”的要求,履职尽责,奔波于“精准扶贫”第一线,勇做扶贫先锋,用实际行动,为扶贫攻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当好第一书记尽职履责不懈怠。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张浩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进行精细调研,摸准村情,确立扶贫工作思路。

毛盖图村,距离镇政府10公里,总面积19.5平方公里,下辖5个社,总户数231户,总人口为497人。其中常住户76户149人,外出户155户,348人。少数名族(蒙古族)3户5人,党员17名,低保户10户,残疾人15人(重度残疾2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6户,贫困人口13人。该村农牧业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该村的发展。

2018年再次派驻到村后,张浩迅速走遍全村的常住户,重点入户走访6户贫困户,访贫因,挖穷根。通过走访调研,张浩同志深刻认识到:该村的脱贫关键,是要培育适合当地的主导产业,解决内生动力。结合村情,提出“强组织,建产业,求外援”的工作思路,试图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毛盖图村村情的扶贫工作新路子。

当好引路人扶贫帮困见成效。

为解决毛盖图村基层党建薄弱、扶贫缺乏带头人的问题,张浩多措并举。

一方面是抓党建。组织带领村党员干部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鼓励大家在扶贫攻坚战斗中,做标杆,树榜样;落实成立了毛盖图联合党支部,同帮扶单位伊旗国有资产管理局党员同志、帮扶责任人定期召开“三会一课”,并按组织要求,做好党员积极分子培养工作。

另一方面是重宣传。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张浩同志非常注重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教育。其一,通过大力开展“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精准扶贫,不是养懒人”等思想培训会,积极宣传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增强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其二,利用国有资产管理局、伊金霍洛党建等新媒体微信公众号,刊登宣传了驻村工作队驻村日记等文章数篇,点击率累计4000以上,同时被市委组织部公众号刊登信息一篇,及时宣传驻村工作队消息,展现派驻毛盖图工作队风采,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肯定。

当好贴心人情系百姓暖民心。

为了培育适合该村的主导产业,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张浩同志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社会参与”的原则,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让毛盖图村呈现出“户户要发展,全村要脱贫”的精准扶贫氛围。2017年,毛盖图村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公司——“毛盖图种养殖公司”,主营肉羊养殖销售业务。帮扶单位为公司筹集借款七万元;公司同组织部争取“红色领航行动”借款三万元,作为公司起步资金。2017年用收益金发放给贫困户共计15只羊,近200只鸡仔,并且年底结账时已达到盈利。此举,激发了该村群众脱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给大家带来了党和政府精准扶贫政策的温暖和阳光。

为了早日帮助该村脱贫,张浩同志借力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积极奔走,争取外援,夯实基础,确保帮扶到位。

一是多方协调。2016年,他通过多部门协调,为毛盖图村争取到了百亩耕地项目,新增变压器一台,机井三眼,高压电线3公里,项目资金12万8千元。

二是向供电部门反映实际情况,2018年至今,为毛盖图村四社争取增加变压器一台,电压线路3.8公里,基本解决了四社多年来的供电不足问题,年底在“农网改造”项目中,可以完全解决整村供电问题。

此举极大地助推了该村扶贫攻坚的发展步伐,受到了该村群众的热烈称赞。

一是按照镇党委、政府统一安排,组织驻村工作队为村民讲解农耕地确权工作的重大意义,实地协调化解多起土地纠纷矛盾,帮助完成村民土地确权登记,累计完成登记表填写300多份,配合完成了农耕地草牧场确权工作。二是协助完成驻村“三委”换届工作。为了保证毛盖图村完成20xx年“三委”换届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组织驻村工作队全程参与、监督、配合毛盖图村换届选举,通过“一次预选”、“两次选举”,圆满完成了此次“三委”换届工作。

针对贫困户情况,张浩同志积极向单位领导汇报,组织帮扶队伍到六户贫困群众家中,开展帮扶、慰问等活动。为贫困户送去大米、面粉、菜油、鸡仔等。倾注了单位的真诚关怀,结成了“帮扶亲”。

付出,终于换来了丰厚的回报,根据今年苏布尔嘎镇对毛盖图村的全村常住户动态管理摸底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该村贫困户收入在20xx年已经高出国家贫困户基本标准,至此,该村贫困户人均收入均以每年10%的增长率,持续增收,达到正常脱贫的基础上“脱贫不脱政策”,对切实有扶贫需求的,继续给予政策性扶持。今年10月11日,驻村召开毛盖图村“三委”、社长、村民代表会,确定了毛盖图村本年度没有疑似贫困户。目前,我村贫困户0户,脱贫户6户13人,其中稳定脱贫4户9人。

在“第一书记”的岗位上,张浩同志认真践行了“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思想理念,切实帮助和解决了驻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做到了勤于学习、廉洁自律,时刻保持一名共产党员和基层领导干部应有的清正廉洁形象,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履职尽责,勇做先锋,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__是市林业局主任科员,他任__村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半年多来,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入手,积极投身到驻村帮扶工作中,用心用情、扶人扶志、苦干担当,为推进整村集体产业增收努力奔波。

__带领村“两委”干部,坚持学习和会议制度,以“两学一做”、“4?13”重要讲话大宣讲、“勇当先锋、做好表率”等活动为契机,引领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用足用好优惠政策,全力建设“整村推进”和“美丽乡村”的示范点,推进香水莲花项目落地,实现“土地租金+务工薪酬+分红+乡村旅游”四方面收入。推进红掌种植扶贫产业,收益全部用于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兜底分红保障、鼓励建档立卡户就业创业奖励。村委会购置28头黄牛交由农户代养,为日后壮大养牛产业打下基础。让干沟四村小组的村民开展蒌叶种植。组织部分不方便外出打工的村民,学习制作彩雕画增加收入。

__村作为全市迎接省脱贫攻坚“大比武”观摩示范村,以崭新的面貌顺利通过省检查组的观摩。并获得了检查组一致好评。全村村民共同对各家各户、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进行了整治,让全村的面貌焕然一新。目前拆除危房10栋,计划为贫困户入户路进行硬化53条,已有17条正施工;厨厕整改59处,已完工55处。

冯太平是原康镇重兴店村驻村第一书记,2017年11月安阳市委组织部要求选派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由于他有长期农村驻村工作的丰富经验(2012年8月至2014年12月任内黄县中召乡徐砦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期间注重实效,工作成绩突出,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决定再一次选派冯太平投入到脱贫攻坚战中,到林州市原康镇重兴店村开展为期两年的驻村工作。

驻村以来,他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工作,努力补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短板。围绕“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办好为民实事、提升治理水平”四项。

职责,积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驻村伊始,他通过召开党员群众代表会议,深入到老百姓家中,田间地头,和村民拉家常等多种方式,了解村情民意,把老百姓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理清工作思路,通过“四议两公开”的工作程序,逐步解决重兴店村制约发展等问题。

原康镇重兴店村位于海拔1040米的深山区,距原康镇区13公里,西与山西省壶关县接壤。全村现有15个村民小组,18个自然村分布在25平方公里太行山脉之中,236户,868口人,林地面积16000亩,总耕地848亩(耕地面积424亩,退耕还林424亩),人均耕地0.5亩,退耕还林0.5亩。全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户38人,有党员30名,但党员年龄结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境内山高坡陡,土薄石厚,水源奇缺,交通不便,恶劣的自然地理条件严重制约了重兴店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驻村伊始,支村两委班子不健全,各项日常工作开展不能正常运行。打好脱贫攻坚战,建强基层组织是一项基础性工程,更是一项保障性工程。他坚持以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为契机,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思想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了尽快让村基层堡垒强基健体,发挥战斗力,他不等不靠,首先和单位主要领导多次沟通,倾听单位院领导的意见和建议,也多次和镇主管领导沟通,就如何选好配好支村两委人员分析研判。在2018年3月份支村两委换届初期,他主动作为,积极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掌握群众思想动态,积极协助镇党委政府按照工作部署要求,严格按照换届程序选举、时间节点进行,切实把有能力、有担当、想干事、干成事的党员群众选举到支村两委班子里。

班子健全后,他坚持以强班子带队伍为抓手,着力夯实组织建设,抓紧抓实抓好,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组织保障。一是认真执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坚决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制度,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二是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常态化制度为依托,借助“党员主题日活动”、远程教育等平台,采取农闲时集中学,农忙时个人学等方式方法,着力抓好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利用驻村工作经费投资1万余元,打造党群活动中心,完善“六有八室一厅”活动场所,着力提升党建阵地规范化,为夯实党组织高效运转营造良好氛围提供坚实保障。在上级党组织的大力支持下,他不遗余力地为村发展出谋划策,极大地提高了新一届支村两委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重兴店村的各项工作突飞猛进,村支部书记石中玉也被授予林州市优秀农村党组织书记荣誉称号。

围绕如何壮大村集体经济,他多次召开支村两委、党员群众代表会议,商讨重兴店村的发展路子如何走,最后决定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因人安排,宜工则工,宜农则农,以养殖种植相结合,依托重兴旺盛合作社创办产业扶贫基地的发展思路。一是依托重兴店村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投入资金10万元,努力打造“环保绿色品质水果生态园”;二是投资15万元,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创办“蓝孔雀环保养殖基地”,初期引进20余只孔雀,目前已具备销售成年孔雀、孔雀蛋的生产能力,年效益5万元以上,同时依托蓝孔雀养殖产业基地,探索“党建+产业+扶贫”的新模式;三是通过驻村工作队单位职能优势,积极引导重兴店村农业转型升级,种植经济作物、药材、小杂粮等,逐步开展生态旅游农家乐项目。

驻村工作以来,他和支村两委一班人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为重兴店村整村脱贫不懈努力。一是利用第一书记项目20万元安装80盏太阳路灯,改善各自然村亮化工程,使祖祖辈。

辈生活在山村里的村民告别了夜晚一片漆黑的历史;二是积极协调争取林州市水务局扶贫资金26.52万元,修建100m3蓄水池两个,解决了小场和东崔坡两个自然村安全饮水问题。为了改善重兴店水库水质,协调安阳市水产所1000多尾花鲢鱼,对水质自然生态净化;三是积极争取安阳农科院支持,为村里送来优良谷种200斤,绿豆种70斤,蔬菜苗2000棵,狮子头无刺花椒树苗3100棵,捐赠村里发电机一台,各种物资折合资金共计6万余元;四是争取资金343万元硬化道路11公里,覆盖16个自然村,切实解决了群众出行老大难的历史问题。投资175万元扩宽扩高重兴店隧道项目,彻底排除了老百姓安全出行的隐患。五是投资43万元实施美丽乡村项目,对重兴店周围的道路、河道、墙壁进一步美化提升,极大改善了村容村貌,一些在外人士回来时,对重兴店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感触最深,纷纷表示这几年是老家变化最大的;六是依托重兴旺盛合作社平台,通过整体规划、精准施策,唤醒村域沉睡资源,努力让闲散资源活起来,盘活村里闲散土地110亩发展经济林;七是充分发挥派驻单位安阳市农科院的职能优势,多次开展“送技术下乡”活动,培训贫困户果树和大豆种植技术内容,实施精准扶贫;同时争取省市科技特派员项目支持,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后续资金扶持做后盾;八是争取帮扶单位1.6万元开展了送温暖活动,让村里的老党员、贫困户切实感受到党的关爱,架起党与群众的连心桥;九是积极开展以购代捐,扶贫先扶志,为贫困户、农户销售农产品7万余元。

2018年是重兴店村整村脱贫的时间,在那段一天当两天用的的日子里,他舍小家,顾大家,有时忙起来一个月都回不了家。那一年,他的孩子出生了,一边是可爱的还没有满月的孩子,一边是重兴店村群众的热切期盼,在选择的天平上他慢慢倒向了后者,依依不舍地返回了驻地。他经常说为了工作,对家人亏欠太多,但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了重兴店村一方百姓早日脱贫,再怎么干都值了!

丁杰,男,汉族,1984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2006年1月参加工作,现任托克托县发改局投资项目评审中心主任。2017年10月任碱沟子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

碱沟子村地处托克托县东部,分碱沟子、西地子、东梁、王彦夭4个自然村,总面积0.81平方公里,全村耕地5208亩,户数493户、1717人,常住户249户、569人,2017年新识别贫困户7户,15人。

自驻村工作以来,我牢记使命,扑下身子,紧紧围绕宣传政策法规、推动精准扶贫、建强基层组织、服务基层群众、提升治理水平等任务开展工作,为该村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绵薄之力。

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扶贫政策宣传,有利于提振广大干群精气神,增强困难群众信心,提高贫困群众对精准扶贫政策的认识。近一年来,为确保扶贫政策深入民心,第一书记和村“两委”成员利用微信、短信及时向群众推送政策知识,制作扶贫标识、指定精准扶贫专用车,扩大扶贫政策的群众知晓度,深入田间地头,挨家逐户面对面宣传,扩大脱贫政策的覆盖面。重点宣传习总书记关于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新要求及扶贫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一系列的宣传,群众对脱贫攻坚的政策更了解了,心劲也更足了。

身正才能正人,律己方能服人,我时时以身作则,处处率先垂范,坚持公道处事,按章办事,赢得了干部及群众的一致好评。特别注意如何处理好与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关系,与他们团结共事,和谐相处,即敢于担当负责,不越权越位,注重发挥村“两委”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主动性。积极组织党员及群众冒着酷暑,战高温开展义务清扫村内卫生10余次,脏活动累活抢着干,以实际行动为大家树立了榜样。村党支部书记王半小说:“丁书记凡事都亲力亲为,而且善于在驻村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精准扶贫开发工作,我带领村“两委”成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摸底排查,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圆满的完成了精准识别任务,确定了贫困户7户,共计15人。精准识别工作过后,帮扶工作是重中之重。为了真正做到“因户实策,一户一策”,我多次召开贫困户座谈会,和贫困户共同分析致贫原因,寻找脱贫措施,制定脱贫计划,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科学确立了对口帮扶脱贫致富的路子,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于自愿择业的贫困户,我们积极为他们争取了村内保洁员岗位年收入4800元;一些贫困户有传统的种植能力,鼓励支持其拾起田地老本行增加收入,无力购买农资的,积极资助春耕农资500元;地多劳力差的,第一书记主动包产包收1.5亩耕地1300元,残疾不便的,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为两户行动不便的残疾人争取到了两台轮椅,价值1400元;一些贫困户具有养殖经验,我们多方筹资5600元,为两户贫困户购买了4只基础母羊,依靠其养殖增加收入;一些贫困户劳动能力弱的,我们积极协调将其耕地外包给种养殖合作社,确保其每年有稳定的收入。真情打动人,做群众的知心人,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帮扶群众被真诚所打动,自力更生,主动创业,干劲十足。

为了能够真正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我与村党支部成员不断加强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和党员素质的提高,不断提升服务水平,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认真组织党员和村“两委”成员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提高“两委”成员的思想水平,从而促进该村全面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规范村“两委”工作,督促村“两委”成员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及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增强“两委”班子的整体功能。三是加强对后备干部以及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和培养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发展党员。四是充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落实村务、财务、民主管理、群众监督制度,增强工作透明度,各项制度全部上墙,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做到职责分明,积极有效的开展工作。

为民排忧解难是驻村工作的起始点,更是落脚点。自任职以来,我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尽自己所能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碱沟子行政村王彦夭自然村,有600亩耕地全部依赖于2005年打配的两眼机电井浇灌,由于两眼井年久失修,管道、电缆已腐蚀不能使用,这几年剩余600亩耕地都是靠天吃饭,收入较低。我积极争取所在单位托县发改局的支持,投资4万多元为该村两眼机电井配套相关设施,今年四月份,两眼机电井正式出水,每亩可增加农民收入300多元,户均家庭可纯增收入2250元。碱沟子行政村东梁村春灌电力不足,及时协调电力部门为该村7井4变接入电网,保证了春耕及时浇灌。为了改善村居环境,积极筹资5000多元对村内环境卫生进行了集中整治,同时争取相关部门栽植60多株绿化树苗,价值5000元。为了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协调县广电局安装了电视户户通135套,村委会接入了宽带网络,配套了乒乓球、室外健身器材,价值12万。为了进一步完善该村的水利设施,专门协调上级水利部门专家来实地视察水利渠道衬砌情况,计划为该村解决剩余水利灌溉问题。为了村内能够用得上稳定的互网络,打通互联网最后一公里,协调中国联通托克托分公司在村委会安装了4g网络基站一座,价值13万元;为了王彦夭村机电井浇灌,积极联系常盛制药有限公司争取到了100米电缆(水线),价值4500元;为了使碱沟子西地子自然村居民用电稳定安全,协调托克托县电管局为村内更换了一台80kw变压器,价值2万多元;为了能让西地子自然村贫困户兰葡萄早日住上新房,我积极找呼市建研咨询公司协调赞助了3000元;2018年8月4日托克托县发改局协调县水务局为碱沟子村王彦夭自然村衬砌渠道约2公里,碱沟子自然村衬砌渠道约1公里,项目总投资150万元;为了加大产业脱贫力度,协助村委会与北京光伏企业就分布式光伏项目进行了多次洽谈,已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

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是重大政治任务,也是第一民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贫困群众的小康梦也不会一蹴而就。下一步我将继续保持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的热忱,带着感情和责任做好这项工作。努力让贫困群众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向往致富,奔上小康。

张浩,男,蒙古族,中共党员,内蒙古党校研究生学历。2009年参加工作,任伊金霍洛旗国有资产管理局资产股主任。2014年9月-2017年1月,派驻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毛盖图村,任第一书记。2018年4月至今,由伊金霍洛旗组织部统一安排,再次担任毛盖图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

四年来,张浩同志积极践行“做合格党员、当干事先锋”的要求,履职尽责,奔波于“精准扶贫”第一线,勇做扶贫先锋,用实际行动,为扶贫攻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当好第一书记尽职履责不懈怠。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张浩上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进行精细调研,摸准村情,确立扶贫工作思路。

毛盖图村,距离镇政府10公里,总面积19.5平方公里,下辖5个社,总户数231户,总人口为497人。其中常住户76户149人,外出户155户,348人。少数名族(蒙古族)3户5人,党员17名,低保户10户,残疾人15人(重度残疾2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有6户,贫困人口13人。该村农牧业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该村的发展。

2018年再次派驻到村后,张浩迅速走遍全村的常住户,重点入户走访6户贫困户,访贫因,挖穷根。通过走访调研,张浩同志深刻认识到:该村的脱贫关键,是要培育适合当地的主导产业,解决内生动力。结合村情,提出“强组织,建产业,求外援”的工作思路,试图探索出了一条符合毛盖图村村情的扶贫工作新路子。

当好引路人扶贫帮困见成效。

为解决毛盖图村基层党建薄弱、扶贫缺乏带头人的问题,张浩多措并举。

一方面是抓党建。组织带领村党员干部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鼓励大家在扶贫攻坚战斗中,做标杆,树榜样;落实成立了毛盖图联合党支部,同帮扶单位伊旗国有资产管理局党员同志、帮扶责任人定期召开“三会一课”,并按组织要求,做好党员积极分子培养工作。

另一方面是重宣传。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张浩同志非常注重党的精准扶贫政策教育。其一,通过大力开展“不等不靠,艰苦奋斗”、“精准扶贫,不是养懒人”等思想培训会,积极宣传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增强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其二,利用国有资产管理局、伊金霍洛党建等新媒体微信公众号,刊登宣传了驻村工作队驻村日记等文章数篇,点击率累计4000以上,同时被市委组织部公众号刊登信息一篇,及时宣传驻村工作队消息,展现派驻毛盖图工作队风采,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肯定。

当好贴心人情系百姓暖民心。

为了培育适合该村的主导产业,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张浩同志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社会参与”的原则,加快脱贫致富的步伐,让毛盖图村呈现出“户户要发展,全村要脱贫”的精准扶贫氛围。2017年,毛盖图村成立了村集体经济公司——“毛盖图种养殖公司”,主营肉羊养殖销售业务。帮扶单位为公司筹集借款七万元;公司同组织部争取“红色领航行动”借款三万元,作为公司起步资金。2017年用收益金发放给贫困户共计15只羊,近200只鸡仔,并且年底结账时已达到盈利。此举,激发了该村群众脱贫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给大家带来了党和政府精准扶贫政策的温暖和阳光。

为了早日帮助该村脱贫,张浩同志借力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积极奔走,争取外援,夯实基础,确保帮扶到位。

一是多方协调。2016年,他通过多部门协调,为毛盖图村争取到了百亩耕地项目,新增变压器一台,机井三眼,高压电线3公里,项目资金12万8千元。

二是向供电部门反映实际情况,2018年至今,为毛盖图村四社争取增加变压器一台,电压线路3.8公里,基本解决了四社多年来的供电不足问题,年底在“农网改造”项目中,可以完全解决整村供电问题。

此举,极大地助推了该村扶贫攻坚的发展步伐,受到了该村群众的热烈称赞。

一是按照镇党委、政府统一安排,组织驻村工作队为村民讲解农耕地确权工作的重大意义,实地协调化解多起土地纠纷矛盾,帮助完成村民土地确权登记,累计完成登记表填写300多份,配合完成了农耕地草牧场确权工作。二是协助完成驻村“三委”换届工作。为了保证毛盖图村完成2018年“三委”换届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组织驻村工作队全程参与、监督、配合毛盖图村换届选举,通过“一次预选”、“两次选举”,圆满完成了此次“三委”换届工作。

针对贫困户情况,张浩同志积极向单位领导汇报,组织帮扶队伍到六户贫困群众家中,开展帮扶、慰问等活动。为贫困户送去大米、面粉、菜油、鸡仔等。倾注了单位的真诚关怀,结成了“帮扶亲”。

付出,终于换来了丰厚的回报,根据今年苏布尔嘎镇对毛盖图村的全村常住户动态管理摸底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该村贫困户收入在2016年已经高出国家贫困户基本标准,至此,该村贫困户人均收入均以每年10%的增长率,持续增收,达到正常脱贫的基础上“脱贫不脱政策”,对切实有扶贫需求的,继续给予政策性扶持。今年10月11日,驻村召开毛盖图村“三委”、社长、村民代表会,确定了毛盖图村本年度没有疑似贫困户。目前,我村贫困户0户,脱贫户6户13人,其中稳定脱贫4户9人。

在“第一书记”的岗位上,张浩同志认真践行了“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思想理念,切实帮助和解决了驻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做到了勤于学习、廉洁自律,时刻保持一名共产党员和基层领导干部应有的清正廉洁形象,在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履职尽责,勇做先锋,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是区政协机关事务管理科副科长,今年4月初到***镇***村担任“第一书记”。虽然到***村一次就要往返路途60多公里,但他仍然坚持经常到村上开展有关工作,与村“两委”一班人走街串户了解情况。经了解,该村辖域面积5.4平方公里,村民300余户1100余人,党员30名,全村共有耕地800余亩,山地1000余亩,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花生等,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种植苹果、桃等经济林为主。

上任四个多月来,***与村“两委”成员一起,从群众关心的小事入手,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为村民谋福利。村委大院里不锈钢旗杆上飘扬的国旗,村委墙上悬挂的基层组织建设规章制度、廉政建设制度都让人耳目一新,这些都是***到***村任职以来带来的新气象。***村有三位建国前老党员,***了解情况后,经常走访慰问,关心老人的身体健康,询问老人的生活状况,切实解决他们的生活困难。“七一”前夕,他陪同区政协领导走访慰问老党员,并为他们送去食用油、大米等慰问品。

去年,***村千方百计筹措资金30余万元,修建硬化了1.6公里道路,极大方便了群众的出行和水果的销售,但由于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工程款一直未结清。***了解情况后,积极协调上级有关部门实地查看道路硬化情况,争取补助资金2万元,为村里减轻了包袱。

***认识到和谐的环境是发展的重要因素,他协助村“两委”认真排查不稳定因素,使上访案件消化在镇村范围内,做到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了村庄稳定。

在***驻村工作记录本上,仔细地记着村里大事小事。他说,只有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摸清摸准、心中有数,及时向村民了解对村“两委”及村内各项事务的意见建议,才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好地做好农村工作。

xxxx是市总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副主任,今年5月份,他被委派到xx区xx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到任以来,他严格落实驻村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用心为xx村解难题、办实事,村民们称赞他“踏破鞋底真扶贫,扎实干事谋发展”。

xx村一直戴着软弱涣散党支部的“帽子”,xx就任后,坚持把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作为首要任务,带头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把2名公道正派、想干事、群众信任的村干部吸纳为村委会成员,短短半年时间,整个xx村党支部工作面貌焕然一新。

此后,xx便全身心投入到xx村脱贫攻坚工作中,磨破鞋底,白天奔走xx村各个角落,晚上挨家挨户开展调研工作,在找准了制约贫困户脱贫的关键因素和要害问题后,先后帮助xx村董静雄、董开生等4户贫困户引入了光伏产业,帮助李森盛、周琦、胡春妹等48名贫困人员和边缘户解决了公益性岗位就业问题。xx一次又一次为xx村争取到了建设“福利”,如巩卫经费12万元,垃圾清运环卫车15辆,治安维稳巡逻车1辆。联结福返热带水果农民专业合作社、xx龙源泽水产贸易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办起了合作社,彻底改变了xx村长期无集体经济收入的尴尬局面。

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篇十九

xx,男,39岁,20xx年8月被选派到卢氏县狮子坪乡下庄科村担任第一书记。两年来,他坚持真情走访群众、真心服务群众,团结村两委班子,加强支部自身建设,千方百计发展产业,多措并举强力脱贫,使下庄科村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民生条件明显提高,产业规模明显扩大,脱贫步伐明显加快,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充分体现,其本人第一书记的形象得到广大认可,赢得普遍赞誉。

凝心聚力巩固堡垒。

xx在20xx年担任下庄科村第一书记之后,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调查了解下庄科村的基本情况,掌握了下庄科的自然、经济等基本情况,找到下庄科成为全乡、全县重点扶贫村的原因所在,除地域偏远、基础薄弱、文化落后、观念陈旧等因素外,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过差是不容否认的重要原因。

xx深知自己入村的使命和责任,能够安下心、扑下身,有过皱眉、有过叹息,但没有报怨,没有泄气。首先与支部书记、支部成员促膝交谈,共商良策。其次组织民主生活会正常化,开展“两学一做、三会一课”活动,使散兵游泳的个体党员聚拢到组织的大家庭之中,抱团取暖,信心倍增。紧接着分任务加压力,共产党员包户扶贫,荣誉感、使命感激发了热情。

“四议两公开”制度的执行,进一步推动党支部的建设。改变了过去的“只会不议”的不良会风,为民而议,为议而会。党支部的提议要求支部书记放下“土皇帝”的架子,做出为民谋事的样子;党员大会审议,帮助每个党员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提振了精神,提升了责任;两委商议促进了团结,形成了合力;村民决议确保了方向形成了动力。决议公开和结果公开,更加彰显了党组织的坦荡胸怀,密切了党群关系,不少年轻人递交了,党组织的新鲜血液、村两委的后备梯队,呈现出后浪推前浪的可喜局面。浴火重生,脱胎换骨,软弱涣散的党支部,真正变成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

攻坚克难摆脱贫困。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稳定民心,增强信心的工作,xx充分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为下庄科要项目跑资金,先后修通了4条到自然村的公路,总里程10.2公里,入户路的硬化结束了下雨水泥路,天晴杨灰路的历史。26万元的文化广场及配套器材,丰富了下庄科的精神文化生活。120万元资金帮助40户居民改造了房屋,向美丽乡村跨进了一步,使下庄科成为卢氏旅游廊道上的一颗明珠。80万农网改造项目,彻底解决了生产动力难题。72万元建设了红庙湾、草沟口、寺而沟三个通讯基站,消灭了信号盲区,沟通了与外界的联系,捕获信息更为便捷。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第一书记担负的重要任务,xx耗费了心血,想尽了办法,找准了路子,做出了成绩。在澄清家底,确定对象之后,关键是上项目、上产业。没有产业来支撑,攻坚脱贫嘴上功。xx一边宣传护林政策法规,一边联系外购原料,帮助群众稳定发展传统产业代料香菇。在争取县林业局提供14.3万株连翘苗,1.6万株核桃苗发展林果产业外,自筹资金2万元,为贫困户购买4000株大樱桃苗、20xx株猕猴桃苗,建起了特色水果基地。为了壮大产业规模,提高管理水平,xx与村两委一班人马组织成立了农民合作社,54个贫困户养殖优质黑猪270头,单项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落户安装的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将给村集体带来xxx万元的可观收入。

民生基础的改善,扶贫产业的发展,帮助下庄科20户88人实现了脱贫目标,同时为持续发展,奔赴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走村串户温暖民心。

驻村工作像回家,走罢东家串西家。xx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与农民的感情之缘可想而知,加上随和爱动的性格,走村串户成了工作常态和必修课程。

刚到下庄科村的时候,一切都很陌生。xx就抓紧时间到村各户了解情况,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这种沉到底,接地气的方法,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爱戴,也给他的'工作打开了方便之门。

党建工作要求每一个党员都要聚集在支部中,党旗下,长期弱化放任的生活方式,相当一部分党员的模范意识、纪律意识、组织观念日渐淡化,对党建活动冷漠。xx就登门拜访,逐一交谈,回忆历史,谈论现在,展望未来。老党员李国泰就是这样重新回到了组织的怀抱,并且成了活动的积极分子。

修路架桥,本是惠民利事,但触及到少数人的利益之时,就产生了矛盾甚至冲突。下庄科村近两年新修的几条公路,都是xx苦口婆心,软磨硬缠才得以实施的。

精准扶贫的第一步是精准识贫。而把“精准”这个动听悦耳的词语落实到实处并非易事,从最初不愿当贫困户脸上无光,到后期的不愿退出怕收益受损,从开始不愿上项目怕担风险,到随后膨大规模挤占份额。不管是调查计算的结果,集体研究的决议,还是张榜公示的内容,都是变成xx一次次“访问”的谈资,晓情喻理,才可以变成可以总结的成绩。

工作的事认认真真,群众个人的事也尽心竭力,学生上学,看病求医,xx有忙必帮。虽然他是“外来户”,“过路客”,却把自己当成下庄科的一员。无论谁家的红白喜事,他都登门帮忙。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联系群众,关心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九百多天的交流融合,xx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遵纪守规塑造形象。

xx性格开朗,为人随和,看似喜喜哈哈,实则细致入微。虽然是天马行空的“独行侠”,却时刻紧崩着纪律之弦,坚守岗位,严于律己,把组织要求的“五天四夜”工作制度演变成“5+2”,“白+黑”。两年多时间从没有脱岗漏岗受处分,也没有迟到参会挨批评。有时晚上开完会驱车回家,第二天早上又出现在下庄科。群众戏称“夜猫子”,妻子嗔怪“像野人”。

长时间生活在村里,每天和群众打交道,xx很注意生活纪律,自带炉灶、生火做饭。不仅做到不吃请、不收礼,不搞特殊,还自掏腰包买礼品,中秋、春节慰问老党员,自己赢得了口碑,维护了党的形象,树起了“第一书记”的大旗。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作为一名第一书记,xx只是千千万万个第一书记中其中的一名,但他却用自己的真实行动,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肩上的历史使命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应尽职责。

执着奉献不言悔倾心为民显作为。

驻村第一书记事迹材料篇二十

原来,前一阵子村里的饮用水水泵年久失修,难以为村民们正常供水,对于xxxx的村民而言,人畜的用水问题一时成为了最急迫的事情。xx得知这一状况后,结合自己的职业优势,努力协调各部门,通过xx福利管理处为村里安装了一台水泵,解决了困扰村里的一大难题,村民纷纷称赞他:“多亏了孙书记,给我们修上了水管,在家又能吃上甘甜的自来水了!”这只是xx在xxxx任“第一书记”以来所做的诸多工作中的一项而已。

今年4月初,xx从区xx局来到xxxx担任“第一书记”,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铺下身子,走家串户,调查研究,访贫问苦,平时做完手头的工作之后,他便走上街头,与群众聊聊家常,了解百姓们关心的各种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调研,xx对村里的班子、党员队伍建设、农业开发、农民的.种植养殖、外出务工经商、生活状况和民风民俗等一系列情况,都摸得一清二楚,一说起来可谓是如数家珍,为“第一书记”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xxxx大多数村民以种植传统农作物为主要经济收入,生活并不富裕。xx来到这里之后,首先便对生活有困难的特困家庭和低保户展开帮扶活动,为他们发放了救助金和面粉、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缓解了这些家庭的生活困境。此外,村里还有几户患病的村民,xx便为他们跑了村上跑镇上,最终为几户患病村民争取到了大病救助金,解决了这些家庭面临的难题。

建设新农村,任重而道远。xx深知自己的工作做的还远远不够,他时时刻刻都在考虑今后该怎么为村民办实事。眼下,他正计划着帮助村里再修一条路,改善村民的出行条件,让村民们感受到交通方便带来的实惠,使“第一书记”这个职务变成群众与党之间真情的纽带。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