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新课标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通用15篇)

新课标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通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6 09:40:06
新课标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通用15篇)
时间:2023-11-06 09:40:06     小编:文轩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新课标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篇一

1、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识字——12个;巩固学过的字;渗透性识字;初步接触多音字。

3、写字——6个;“小”作偏旁的变形。

4、词、语、句——学习“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子;理解文中比喻句的意思。

5、阅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6、口语交际——“老师,请您评评我的字”

7、学法和习惯——基本掌握听读识字的方法;开始培养自检,互检的习惯。

1、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2、用听读法识字。

:用听读法识字。

:讲授、谈话、演示、创造性作业等。

:幻灯片,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两课时

(一)故事引入

1、古时候,人们就想飞到月亮上去,我国民间就有一个神话故事叫《嫦娥奔月》,说的是人间有一个叫嫦娥的姑娘听说月亮上很美,于是想尽了一切办法,飞到了月亮上。当然这只是个神话。现在我们人类不但已经登上了月球,而且还能乘宇宙飞船再回到地球上来呢!

2、今天怎么不见我们的好朋友丁丁了?

(二)指导看图

1、示图:丁丁在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他在月亮上?相机贴词卡在图的相应位置: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2、原来丁丁到月亮上旅行去了,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丁丁吗?

(三)读文

1、板题,理解课题的寓意。

2、反复练习,读熟课文:

(1)自己练读,画出不会读的字。

(2)教师带读,学生留意自己不会读的字。

(3)学生再读课文,若还有不会读的字问一问旁边的同学或老师。

(4)指名读文,众生评议。

(5)教师范读,学生评议后标出停顿。

(6)齐读课文。

(四)认字

1、示词组卡,全班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板叠词卡,这几个词有什么特点?

示“弯弯的月儿”,比较“弯的月儿”弯?还是“弯弯的月儿”弯?教师范读,生练读,同法练读“小小的船”、“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3、感情朗读课文:

丁丁说小朋友读的真好,把月儿读得弯弯的,把船儿读得小小的,把星星读得闪闪的,把天读得蓝蓝的,他还想听小朋友读一次课文,你们愿意吗?一边读一边想象可爱的星星、月亮、天空。

(五)认单字

1、示贴有字卡的小黑板:小朋友看,谁来了?

5、同座互检生字掌握情况。

6、游戏:猜猜他是谁?

7、自由组合进行拼句游戏:摘果子,做拼盘。

(六)音乐欣赏,感情朗读,练习背诵

1、播放歌曲《小小的船》,第一遍跟唱,第二遍根据自己的想象做动作。

2、配乐朗诵,练习背诵。

3、丁丁说弯弯的月儿像小船,你觉得月亮还像什么?和周围的同学说一说。

4、大家想象丁丁那样到月亮上去看夜空吗?闭眼,听音乐,放松,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七)写字

1、观察书上田字格里的字,你认为哪个字难写?

2、多媒体演示“里”,“在”的笔顺,生书空。

3、余下的字,指名说笔顺,多媒体演示,一生领书空。

4、观察字的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和同桌说一说,指名说。

5、指名二人在灯片上写字,众生观察,对比,评议。

6、学生练写生字。

7、口语交际训练:老师,请您评评我的字。

新课标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篇二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自、己、东、西”4个字,认识新偏旁。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制作课件、准备头饰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在学习中领悟要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教学难点:

懂得妈妈为什么要让小鸭、小鹰自己学习本领的道理。

第一教时

一、导入

二、今天,我们来认识两位朋友,他们也想学本领。(课件演示:小鸭、小鹰)想不想知道他们想学什么本领?(课件动画,并出示部分课文内容:小鸭说:“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妈妈说:“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小鹰说:“妈妈,我想去山那边看看,您带我去好吗?”妈妈说:“山那边风景很美,自己去看吧。”)

三、自学这两句话

1、自由朗读,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和小伙伴交流。

四、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朗读课文(随机指导生字:正音、记形)适时评议,指导朗读。

2、书写生字。

五、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受这两句话。(任选一项)

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话有感情地读一读。

2、找学习小伙伴合作朗读。

3、和小伙伴一起演一演。

4、…………

六、汇报朗读、表演。

第二教时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朋友,他们要学本领,还记得吗?(课件演示)

二、出示课文中的前两句话。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

三、学习新课

1、提问:那么小鸭、小鹰有没有学会呢?

2、出示课文句子,读一读。

3、提问:

1)妈妈为什么要他们自己去?

2)你想象一下,他们会怎样学?会遇到什么困难?(任选一个说一说)交流。

4、指导朗读。

5、你们为什么读得那么高兴?

6、他们学会了本领为什么会这么高兴?它们回怎么想?怎么说呢?妈妈又会怎么说呢?

7、了小鸭、小鹰你会对他们说什么?

四、拓展(准备头饰)

1、选择一段课文进行背诵。

2、选择一段课文用讲故事的形式讲一讲。

3、小伙伴合作,把故事演一演。

五、交流,评议。

新课标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篇三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标语吧,标语以其时间性、阶段性和空间性的特色,表示着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重点。究竟什么样的标语才是好的标语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新课标语文五年级上册《珍珠鸟》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1、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预习课文,理解词语意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制作课件

1、哪些小朋友家里养了小动物?谁来说说你和家中的小动物是怎样相处的?

2、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只珍珠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课文《珍珠鸟》,你知道本文的作者是谁吗?(冯骥才)

1、朗读课文(表扬采用默读方式的学生)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在初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觉得有哪些地方不理解可以提出来。

(为什么这只怕人的鸟能和作者相处得那么好?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1、出示导读要求。

2、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讨论研究。

3、交流讨论。

(1)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有关语句,仔细体会交流,指导朗读。

(2)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3)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指导朗读。

a. 当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时,作者是怎样照料它们的?

(第一次:作者对它观察仔细,“好肥”。

第二次:小鸟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胆子越来越大,而“我”不管它,不伤害它,微微一笑

第三次:重点体会“摸、啄”。

第四次:小鸟对作者非常信赖,把他的肩头当成最安全的地方。)

4、课文读到此时,看了这张人鸟相依图,你有什么想法呢?是啊,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和我们是一样的: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5、你能举出生活中“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这样的例子来吗?

1、从以下题目中选择一个写一段话。

(1)温暖舒适的巢

(2)可爱的小红嘴

(3)淘气的小家伙

(4)人鸟相依图

2、这篇文章一个自然段就是一幅画,喜欢画画的同学可以挑一个喜欢的自然段画下来。

尽弓藏

16、珍珠鸟

怕人的鸟——亲近人——信赖人

新课标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篇四

《伟大的悲剧》是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篇课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七年级《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欢迎大家查看。

1、能快速默读,复述课文情节,把握悲剧发生的过程。

2、品味感人的情节和关键语句,感受人物的伟大精神。

3、从题目的“伟大”“悲剧”中,理解这一事件的伟大意义。

导入:中国“神舟”五号成功飞行,美国“勇气”号、“机遇”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火星表面,中国人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于1960年5月25日首次从“不可逾越”的北坡登顶珠峰,秦大河成为首位成功参与南极科学考察的中国科学家,香港女性李乐诗成功踏上地球三极……在人类太多成功的探险活动背后,也有着太多的失败,太多的失败的英雄。

设立在南极南纬90度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这就是为了纪念人类历史上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名科学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当年他们各自率领一支探险队,为使自己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到达南极的人而进行激烈的竞争。结果阿蒙森队比斯科特队早了近五个星期到达极点,并顺利班师,斯科特等五人却永远长眠在茫茫冰雪之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到那时的南极,一起来感受斯科特他们一步一步走向悲剧的最后日子。

1、快速默读全文,并用自己的话简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用200字左右写出来。

2、脱离课本,以自己概括的内容为蓝本,适当进行扩充,在小组内轮流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相互指出需要补充调整的内容。推荐代表在班级内复述;同学、教师点评,指导抓住斯科特5人一步一步走向悲剧的过程(主要行程和5个人死亡的情形)。(此指导环节也可以提前)

3、给学生2分钟时间,将先前概括的内容缩写成一句话。交流评价,教师明确。(参考:文章记叙了斯科特5人到达南极点后,在返回途中一步一步走向死亡的悲惨历程。)

4、简要谈谈对文章的初步感受。(不要求深入,不求统一说法)

1、找出你认为最感人的'片段,带着充沛的感情读一读,写一写你感动的原因(集中于体会这些探险家透露出来的精神)。然后,小组内交流读一读(品读),说一说(感动的原因),小组代表作全班交流(一人品读;一人谈感动的原因)。

教师指导:(1)重点抓住写队员的章节,如:第2、6、7、9、10、11、12、13、14等小节。(2)原因分析着重感受人物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勇于探索求知的精神,勇于为追求的事业献身的精神,勇于为集体利益而识大局舍自己的精神。

2、你觉得斯科特是怎样一个人?请你用恰当的词语来描述。(教师提示:是一个具有无畏的探索精神,强烈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使命感,坚韧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的豪迈气概,直面现实接受失败的理性精神,诚实的人格品质的伟大探险家。)

3、上述人物的这些精神,你觉得是从哪些具体的语句中体现出来的?请你找出来,并一一进行对应分析,将该句体现出的精神以旁批的形式注出。对于难于理解的语句,组内共同探讨,必要时提出,在全班内解决,教师帮助解难。(也可直接品读分析“研讨与练习二”中的语句)

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再好好地品读这些句子,试着当堂记住,以它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勉励自己。

1、同样是探险南极,阿蒙森成功了,斯科特失败了。可是茨威格这位著名的传记作家,为什么要充满激情地给失败的斯科特作传?在文中你能找出体现作者对这一事件的态度的句子吗?试着品读分析,谈一谈你的看法。(明确:文章结尾句子,能较明显地体现作者的态度。因为作者看中的是斯科特失败背后所体现的伟大精神,特别是与自然顽强搏斗、以无比的勇气战胜困难的豪迈气概,这种精神是人类的伟大财富。)

2、题目为《伟大的悲剧》,既然是“悲剧”,那又为何“伟大”?这是否矛盾?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可指导学生充分开展讨论,各抒己见。

(教师提示:按常理,斯科特等历经艰险终于到达南极点,实现了追求的目标,应该是成功的,但悲哀的是他们不是第一个,也就失去了行动原本所追求的意义;特别是在沮丧心情下不断走向归途时,绝望心理笼罩着整个集体,实为一起悲剧。但是,斯科特等人顽强走向困难并战胜困难的意志和勇气、为集体甘愿牺牲个人的精神、接受失败的科学精神、忍受失败的屈辱甘为胜利者作证的胸怀、热爱祖国亲人的人生态度、为集体荣誉而甘于献身的探索精神的意义,是远远大于失败的,是“悲剧”之外的“伟大”体现。这也是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斯科特等人在悲剧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是人类精神的骄傲,这是事件的伟大之处。)

1、学习本文后,联系自己学习中、生活中的情况,回忆一个事件,用文字的形式写出自己的经历和感慨,体现真情实感和思想深度,字数不限。

2、斯科特一行明知困难重重、明知已经不能第一个到达了,还要继续前进,到底值不值?请你谈谈你的看法,写一写。

新课标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篇五

一. 按要求写文中的词语。

1. aa式 例:匆匆——

2. abb式 例:赤裸裸——

3. aabb式 例:轻轻悄悄——

二.根据课文填空,再仿写句子。

洗手的时候,日子(        );吃饭的时候,日子(   

);默默时,便(           )。

三.回答问题。

2.作者是怎样写出时光来去匆匆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按要求写句子,再写出这些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1.排比句:

2.拟人句:

3.比喻句:

五.总结本课在写作方面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六.读同学习作,说说本文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从哪里看出来的?

爷爷与画眉鸟

青岛市唐山路小学六年级二班 法鸿洁

爷爷养了一只画眉鸟,是2002年买的,养了快两年了。

它身披褐色外衣,只是翅膀略微夹杂着一点黑色。它有一双晶莹的土黄色眼睛,一眨一眨的,可爱极了。白色的眼眶儿,从眼角外侧向脑后挑出一道细柳叶似的雪白的眉毛,像画上去似的。我想这就是“画眉鸟”名字的来历吧!

爷爷非常喜欢它,对它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每天早上五点十分,爷爷都要给它喂小谷粒,饮水。爷爷手里捏着装上小谷粒的塑料管,穿过笼子的栅条,小心翼翼地把谷粒倒进固定在笼架一侧的小瓷罐里;再用一个有细长嘴的不锈钢小水壶给固定在笼架另一侧的瓷水罐加上水。晚上五点十分,再这样喂水喂食一次。画眉鸟吃食可有趣了,它像啄小虫似的快速把脖子一伸、一缩,尖嘴叼住谷粒后,不用咀嚼直接吞到肚子里。喝水也很有趣,不是低头张大嘴猛饮,也是像啄小虫似的把脖子一伸一缩,几下就喝饱了。我想人要是这样吃饭喝水早就噎死或渴死了。画眉鸟鸣声清脆婉转,有事没事总要亮亮歌喉。当爷爷喂饱它时它叫得特别欢。春夏秋三季,爷爷每天六点钟准时带小鸟上山。爷爷到山上将鸟笼挂在树枝上,画眉鸟就“叽咕嘟……叽咕嘟……”来一段明快清脆的小乐曲。这时,爷爷脸上就会露出孩童般的笑容。鸟欢叫着,爷爷就去树下找蟋蟀蚱蜢蝎子一类的昆虫。他右手不停地用小木棍将花草、泥土、碎石拨开,找到昆虫马上拿来喂小鸟。捉到蝎子后,爷爷还要把蝎子尾部的毒刺弄掉,再一截一截地掐着喂给它吃。画眉见到昆虫会一口叼起来,脖子一仰一仰地吞进去。吃完昆虫后它会兴奋地 “咕嘟……咕嘟嘟……”叫两声,然后尾巴一翘一翘,翅膀一扇一扇连续来三个360度大转弯,好像要表演给爷爷看。爷爷此时会乐得合不拢嘴。吃了食要排便,爷爷就把鸟笼底下垫上报纸接粪便,每天更换一张。在家里,如果天气晴暖,爷爷就把它放在窗台上叫它晒太阳;天气炎热的时候,爷爷把它放在凉台的荫凉处;冬天天气寒冷,爷爷把它放在离暖气较近的地方。为了保证它羽毛洁净,爷爷每星期给它洗两次澡。热天用清凉的水,冬天用温水。爷爷把洗脸盆倒满水,把鸟笼放进去。画眉跳进水里,扎煞起羽毛,半张开翅膀用力地扑棱着,弄得水花四溅。等画眉鸟洗完澡后爷爷倒了水,看它站在笼架上不停地抖动翅膀将身上的水弄干净。爷爷的对它的照顾,让我这个做孙女的看了都妒忌。

爷爷每天像伺候小皇帝似的照料它,画眉鸟吃喝不愁,睡玩无忧,看起来它活得逍遥自在,可有谁知道它是多么孤独、可怜。每当窗外群鸟飞过时它便在笼中焦躁地乱跳,之后便目不转睛地盯着鸟们飞去的方向羡慕地叫着。那叫声是那么悲惨,叫人听了都要滴泪。他一定伤心欲绝,想起了以往飞行的日子。可是,它已习惯了爷爷的悉心照顾,失去了以往独立生活的本领了。爷爷放了它,它会怎样呢?有翅膀但是不会远距离飞行,不会自己找食物吃,不会自己找水喝,不会筑巢避热防暑,不会对付敌害,等待它的只有死亡。

爷爷这样爱画眉鸟其实害了画眉鸟。              (指导教师:朱维山)

七.从下面题目中选一个完成。

1.以“珍惜时间”为中心思想,写一篇文章,表现出自己或别人如何珍惜时光的(300字以上)。

2. 搜集有关惜时的现代诗歌、古代诗词、名言警句、故事等,办专题手抄报(300字以上)。

3.写写自己学了本文后的体会、产生的联想、受到的启发和教育(300字以上)。

新课标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篇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与发现中学会识字,体验发现的快乐。

2、积累词语,认识中国姓氏,学习查字典。

3、进行口语交际。

4、才艺展示。

5、在认、读、说中学会识字、交际、体现才艺。

6、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探索与发现中学会识字,体验发现的快乐。

2、积累词语,认识中国姓氏,学习查字典。

课时划分: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我们通过一年多的时间在识字王国里遨游,认字许多的生字朋友和与生字词语交朋友的方法。今天,我们一起来展示大家的识字本领。板书课题《语文园地二.我的发现》。

2、提出学习目标

(1)、读一读,看看哪两个字可成为好朋友。

(2)、找找每组中两个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发现这是用了什么识字方法?(3)、你还能用其他方法来记住这几个字吗?你能用这种方法还认识哪些字?进行交流。

(4)、多种形式读生字,给你喜欢的字另组词。

(5)、读读加点的字,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6)、多种形成读词语,想一想提手旁的字和什么有关?

(7)、你还能说出其他类似的字吗?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基础知识展示

(1)我会读、写生字新词

柏树 纪念 纺织 优美 中国台湾 一粒 搬桌子 抓小鸡

(2)我会用某个字组词。(如白——白云)

(3)我会读《我的发现》中的内容。

2、读词悟思展示

(1)我发现后一个字是前一个字加偏旁组成——熟字加偏旁(白+木=柏)

(2)小组展示读(齐读或领读)

(3)《我会读》加点的字都是动词,提手旁的字和手有关系。小组按自己的方式读。

三、创造性展示

1、我能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字。(如木+其=棋)

2、我能说第一个字是动词的词语。(如喂小鸡、学画画)

四、知识拓展延伸(作业设计)

(扫)地  (  )衣服   (  )电脑   (   )音乐

(  )水  (  )黑板   (  )课文   (   )牛奶

第二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日积月累》中的“读读比比”、“读读记记”、“学习查字典”。

2、提出学习目标

(1)读读比比。分小组比赛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每组词,比较带点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读每组词,比较带点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姓氏歌。学生同桌互读姓氏歌。

(4)回忆这是我学过的哪种识字方法,谁能举其他的例子?(姓氏歌)

(5)学会用部首查字法的方法与步骤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基础知识展示

(1)读读比比。

a、分小组比赛读,要求读准字音。

b、指读每组词,比较带点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c、用喜欢的方式读。

(2)姓氏歌。

a、学生同桌互读姓氏歌。

b、多种形式反复读。

(3)小组自学查字典方法

2、全班展示(小组为单位)

(1)我能为加点字再组词吗?汇报交流。

(3)音序查字典的方法,查下面这些字:区、仙、好,比一比谁最快。

(4)举例,示范部首查字的方法。

(5)归纳部首查字法的步骤。

三、拓展知识外延

比赛进行书中练习。评出“查字典小能手”。

第三课时

一、提出学习任务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多媒体课件(《我选我》课文插图)观看,引导学生说出这是怎样的画面。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对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学生自由谈)

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谁来说说原因。

2、提出学习目标(设定岗位,组织竞选)

(1)如果班里改选干部,你会不会选自己?

(2)设立岗位,启发竞选。(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也可以假设岗位。)

(3)小组内选定岗位,进行练习。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小组展示

小组内进行交流,选出优秀代表。

2、全班展示

各小组派代表上台“演说”,台下同学进行评议。

三、知识拓展延伸

我选我为——(    )(班长、中队长、小组长等)

设计意图:本次口语交际是在学习《我选我》一课的基础上,谈“我的想法”。目的是为让学生对王宁的做法有正确的认识,做事对自己有信心,懂得正确的表现自己,和树立为别人服务的意识。教学时要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第四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

1、创设情境:同学们每个人都有一项才艺,如唱歌、跳舞、背古诗。今天老师让大家都上台“露一手”。

2、提出学习目标

(1)看课文插图:看懂什么说什么。

(2)想想图中的人会怎样表演。

(3)表演才艺选择适合自己的节目。

二、展示自我

1、小组内展示

(1)、选择适合自己的节目。

(2)、准备节目。

(3)、表演节目。

2、全班展示(以小组为单位或小组派代表)

(1)我会读

(2)我会讲故事

(3)我会唱歌

(4)我会……

三、激发知识冲突

对某小组或代表才艺表演有不同的见解?

四、知识延伸(作业)

回家表演节目给爸爸妈妈看。

新课标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篇七

教材简析:《匆匆》一文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光阴感到无奈和惋惜,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从而警世人们应该珍惜时间和生命。

目标要求:

1、了解作者对虚度光阴感到无奈和惋惜,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懂得人生短暂,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和生命的道理。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段。

3、搜集有关时间方面的诗词、格言,拓展延伸,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  ,情感奠基。

1、学生自由背诵有关时间方面的诗词格言。

2、教师谈话导入  并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找准新旧知识的契合点,辅之师生课外资料的有机融合,更利于学生提早进入文本阅读状态。)

二、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以“我来读读”、“我来说说”的形式检查学生自学字词和读文情况。

2、学生在组内互相交流预习中遇到的难理解的词句,教师相机引导。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更是学习的主人,主体地位回归,内在潜能被激发,学生会无拘无束的交流,自主学习效果明显增强。)

三、品读欣赏,个性感悟。

1、默读。圈点批画自己喜欢的句段,反复揣摩体会。

2、精读。学生采取适合的读书方式,结合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从不同的角度想开去,品词析句,深层研读。然后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与好朋友交流研讨。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此环节学生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直接触摸感受文本,加深了理解和体验。同时学习伙伴间的合作交流又提升了自己独特的感悟,使个人的情感熏陶得以升华。)

重点指导: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3)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在充分读的基础上进行仿写练习。)

(4)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太阳蒸融了。

(这些句子运用了排比、拟人和比喻等手法,读起来格外轻巧婉转,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味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3、赏读。以“挑战擂主”的形式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句段感情朗读,也可以背诵积累。

(竞赛朗读鼓励学生进行个性解读,体现了由会读书到读好书的过程。)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学生汇报收集到的有关时间方面的散文、诗词、格言警句。

2、从“写名言”的视角,让学生仿照名人写出自己的名言。

3、课外阅读建议(可从中任意选择):

继续查找有关时间方面的资料,召开“惜时”交流会;

阅读朱自清其他文章:如《背影》《荷塘月色》等;

有条件的同学自己录制朗读录音带,也可找伙伴合作进行。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师要注意拓宽学习资源,使课内外有机的融合,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全方位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新课标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篇八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会写“球、玩”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3、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

理解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

2课时

1、教师画简笔画(一只小手):这是什么?手有什么用?(学生兴致勃勃地说)

2、教师再画地球:地球爷爷也有手,他的手有什么用呢?

3、教师板书课题:地球爷爷的手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出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实在读不好的句子做上标记,请教学习伙伴或教师。

2、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俩、摘、伯、而、且、踢、引。指名认读。

(2)不带拼音,学生自己练读,然后指名当小老师领读。

(3)打乱顺序挑战读。(指定一人读,同学打等级,另一人如果不服气可以向他挑战。)

(4)做游戏:同桌比赛读。

(5)把生字送回课文的词语中,指名读词语,开火车式读词语。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同学互相评议,看谁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4、针对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重点指导带请求语气的句子,然后学生反复朗读小动物和地球爷爷的对话。

5、投影出示第十自然段:读了地球爷爷的话,你知道了什么?(先以4人学习小组进行组内交流,然后小组选代表在全班讨论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6、分角色朗读课文。(配乐带头饰读、自编自演课本剧)

7、质疑问难:读了课文,你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能自己解答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回答。)

1、教师演示回形针靠近磁铁的实验。学生观察,亲自感受。

教师小结;地球爷爷的'手就像磁铁一样有吸引力,它能吸引地球上的一切,这种引力就是地心引力。

2、拓展:你还能举出例子说明地球爷爷是有手的吗?(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各抒己见,大家互相评议。)

3、总结谈话:地球爷爷的趣事说也说不完,同学们课后可以查找一些资料,了解地球方面的有关知识。

本课要写的字都是左右结构,“球、玩、跳、桃、树”应该写得左窄右宽,“刚”字应写得左宽右窄。“球、玩”二字,要注意引导学生区别“王”字与王字旁的异同;“跳、桃”结构一样,字形相似,可以结合起来指导书写,“足”字的捺变提,“木”字的捺变点,“兆”字的笔顺及笔画“竖撇”都要仔细指导。

1、学生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引导学生发现写好这六个字的关键,教师范写。

3、学生描红,练写,看谁写的正确美观,写几个不限,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4、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及时展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

1、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他们给你写几句评语。

2、请爸爸妈妈帮忙查找有关地球方面的书刊,并在早读时间和同学进行交流。

3、尝试小实验:一大一小两个东西从高处落下,哪个先落地?

(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进行实验。)

新课标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篇九

此次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发现汉字的结构特点,进一步感悟汉字的形体结构美。这三组字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由两个或三个相同的部件组成的合体字,都给人一种方正、匀称、平稳的美感。但每组字的具体结构形式不同,第一组是上下结构的字;第二组是左右结构的字;第三组是品字结构的字。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会学习,体会发现的快乐,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过程建议:

1、出示“多——吕——昌——炎”等三组字,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些字在构字上有什么特点?(第一组是上下结构的字;第二组是左右结构的字;第三组是品字结构的字。)

2、让学生说说如何利用这种构字特点记忆生字。(两又成双,双木成林……)

3、引导学生归纳自己的发现,如果还有其他发现教师要给予肯定。

4、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字?

日积月累

这次活动安排了“读读认认”“读读记记”“读读背背”三项内容。其中“读读认认”中学习的九个汉字都是用“减一减”的办法在已经学过的形声字的基础上去掉形旁后产生的新字,读音与原形声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但字义不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构字规律,自主识字。“读读记记”重在积累词语,要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自主感知一些词语中两个词之间搭配的准确性。“读读背背”重在体会谚语蕴涵的人文思想。四条谚语包含的思想体现了第二组课文的人文教育主题:要学会真诚地关心人、帮助人,因为这样不仅能给他人带来温暖,而且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和幸福。

读读认认

过程建议:

1、借助拼音自读生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九个汉字,都是用“减一减”的办法,在已经学过的形声字的基础上去掉形旁后产生的新字,读音与原形声字的读音相同或相近,但字义不同。)

2、记忆生字:你还有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吗?

3、组内互查读音;给生字组词;

读读记记

1、自由读词,说说这六个四字成语的出处。

2、做连线练习。

雷声灿烂随风扑鼻

倾盆大作芬芳相间

阳光大雨黑白舞动

3、填空,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写一句话。

泉水琴声枝叶空气鲜花红旗

读读背背

1、自由读,边读边想:帮助别人有什么好处?

2、背诵谚语:个人背、组内背、竞赛背(教师只略述某个句子的大意,然后看谁能最先背出相关的谚语。)

3、课外查找这样的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

口语交际

这是围绕本组“关爱与奉献”主题设计的口语交际话题。教学中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让学生得到交际锻炼,促进交际活动的展开与深入。

交际准备:

1、课前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周围是否有需要帮助的人。

2、划分交际小组,布置教室。

组织过程:

1、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寻找话题:你周围有需要帮助的人吗?

提示:可从家人、同伴、邻居、福利院的孤儿、贫困地区的儿童等方面去想。

3、个人说说自己帮助他人的原因和打算,然后在小组内和学习伙伴说说,互相评议。

4、在组内开展献爱心活动,大家群策群力发表意见,互相取长补短。然后根据商量的方案,试着表演一下帮助的过程。

5、组内展示表演,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表演奖”。

展示台

这部分包括“故事会”和“查字典擂台”两项活动。重在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发言,大胆表述见解,积极参与讨论的能力。“故事会”是对本组“奉献与关爱”专题的拓展和延伸。教学时可结合《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一课的实践活动进行,也可以在活动前让学生继续查阅关于记述雷锋故事的书刊,或请爸爸妈妈讲述一些雷锋的故事;同时还要留心身边的同伴、家长、邻居和其他人乐于助人的事,做好活动的准备。“查字典擂台”是复习巩固“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的练习。

故事会

课前准备:

1、在黑板上要写上会标。

2、查阅有关雷锋的书刊、文字和图片资料。

3、把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

组织过程:

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创设情境。

2、把自己找到的有关雷锋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3、学生讲一讲自己身边的雷锋故事。

4、师生共同评议。

查字典擂台

1、复习“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的步骤。

2、教师发给学生生字卡,选出又快又准的小组为优胜组。题卡设计如下:

要查的字读音部首在字典正文哪一页

3、交流经验,共同评议,颁发奖品。

新课标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篇十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理解“匆匆、遮挽、徘徊、蒸融、凝然、茫茫然、伶伶俐俐”等词语的意思。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3、体会、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等方法。

4、懂得“匆匆”的含义,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教学重点】

1、 感受文章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积累语言。

2、感受时间的“匆匆”,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的,感悟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懂得时间的匆匆流逝,从而珍惜时间。

【教学准备】

幻灯片、音乐

【课时安排】

3课时

【相关资料】

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中国现代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学生时代即创作新诗。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1年至1932年,曾到英国留学。回国后先后在江苏、浙江的几所中学和清华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等校任教。抗日战争结束后,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统治的学生运动。1948年8月拒绝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因贫病在北平逝世。他的散文成就很高,写景抒情,委婉细致,气质清新优雅,语言质朴而有风采。《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篇,均以诗意盎然著称于世。有诗集《雪朝》(于人合著)、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洲杂记》《你我》等。解放后出版有《朱自清文集》《朱自清散文集》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了《长歌行》,谁愿意背诵给大家听?

2、学了这首诗,你的感受是什么呢?

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是啊,时间如流水匆匆,一去不复返!作家朱自清先生也曾在他的文章中表达了这样的感叹,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时间的匆匆。板书课题。

4、了解作者: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朱自清先生吗?

5、解题:“匆匆”是什么意思?在朱自清先生的文章里,“匆匆”指的又是什么呢?

二、自读自悟

按要求自读课文:

1、学会7个生字。

2、把课文读正确。

三、小组合作

1、读准词语:匆匆、遮挽、徘徊、蒸融、凝然、茫茫然、伶伶俐俐涔涔、潸潸、遮挽。

2、听写词语,互查互批。

3、组内朗读课文,读不通、读不顺的重点练习。

四、读文解疑

1、指名朗读课文。

五、指引探究,布置作业

1、读课文,想一想:朱自清先生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2、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自主朗读,感悟体验

(一)自主阅读,组内交流: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找出文中的语句,用心体会。

2、和小组同学交流你的理解和感受。

3、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说一说。

(二)集体交流:

1、读出文中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日子从我们生活的细微之处,在我们不注意时不知不觉地流逝了。)

指导朗读:体会时间短暂易逝。

作者细心地发现日子在洗手、吃饭、默默时,在我们不注意它时悄悄地过去了,除了以上的例子你还能想到其他的方面吗?引导学生从文章内容中想开去--(聊天时,日子从嘴边过去;玩耍时,日子从手里过去;看电视时,日子从屏幕上过去;晒太阳时,日子从身上一闪而过……)

(2)“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作者想留住时间,但时间还是匆匆地过去了,作者只能掩面叹息,而时间又在叹息里闪过了。)

指导朗读:读出作者想留住时间的迫切以及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惋惜之情。

(3)过渡:是啊,岁月如梭,时光飞逝,时间在我们每个人的眼前飞快地闪过,一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这就告诉我们,要珍惜美好的时光,把握住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刻,跟时间赛跑,不要让时间白白地匆匆地流逝,以至于感叹、惋惜。

1、找出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交流、朗读: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

3、细读课文,画出与作者有同感的句子,感受作者情感,感悟文章道理:

(1)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讨论:作者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感受?

(2)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a理解:徘徊罢了,匆匆罢了。

b问一问自己能做什么?

c问一问想问的人能做什么?

d写话练习: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我能做--,我还能做--。

三、回读全文,懂得惜时

四、友情倾诉,共享格言

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请你把一句有关惜时的格言送给我们身边的人好吗?

五、作业

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惜时格言。

板书设计

匆匆

花有重开日

逝去如飞 - 珍惜时间

人无再少年

新课标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篇十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

2、具有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能力,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好习惯。

3、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

4、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让学生学会使用字典,学会用部首查字典的查字方法。

2、熟读并背诵对联,培养阅读和积累对联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准备字典。(学生)

课时分配:二课时

第1课时

一、读儿歌,导入新课。

1、学生读儿歌:

葡萄架,高又高,上边挂着紫葡萄。

狐狸看见往上跳,跳哇跳,够不着。

够不着,心不甘,不说自己笨,倒说葡萄酸。

2、你们在读的时候,有没有不认识的字?有不认识的字我们怎么办呢?

3、提示新课:查字典

二、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1、学生自由读查字典四步法,巡视。

2、请同学汇报用部首查字法的四个步骤。

查字典必须按一定步骤进行,才能查到要查的字。

4、练习

(1)查一查下面的部首在“检字表”的哪一页。

艹糸犭酉

(2)数一数下面的字除去部首还有几画。

葡紫狸笨酸

5、实践操作:学生用部首查字法,查查儿歌中不认识的字。

6、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三、老师小结,布置作业。

第2课时

一、提问引入,激发兴趣。

1、孩子们会说对联吗?你都知道哪些对联?

2、请部分同学来分享自己了解的对联。

3、提示新课,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对联。

二、日积月累。

1、出示26页3副对联,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小组合作读,指名读,齐读。

2、教师用课件出示对联中难读的生字。

3、认读生字。(指名读,齐读)

4、学生逐句读对联,直到读通顺,读熟为止。

5、师指导朗读对联,感受对联所表现的意境。

6、生再次试读对联,直到读得流利,有感情。(互读,小组合作读,全班齐读)

7、师逐句讲解每副对联的大致意思。

8、生带着情感,小组合作试背。

9、指名背诵,全班齐背。

三、我爱阅读。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十二月花名歌”,小组合作读,指名读,齐读。

2、老师用课件出示儿歌中难读的生字。

3、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4、学生逐句读,直到读通顺,读熟悉为止。

5、学生再次自由读,并用横线勾画出每个月开的花名。

6、全班交流汇报。

7、拓展:你还知道哪些花是什么月份开的?举例说一说。

四、老师小结,布置作业。

新课标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篇十二

1、正确认读1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故事的内容及寓意。

3、通过阅读懂得,诚实是一种美德,愿意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认读14个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

环节教师指导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激趣

1、情境引入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初读课文 随文识字

1、指导读书,提示读书要求

2、引导学生结合字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识字

3、指导读通顺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提出认读过程中较难的字全班交流好办法帮助识字

3、同桌互相指认生字,互相教读。

4、当小老师读生字

5、游戏:“花盆蹦字”

6、四人小组内接读

7、指名各小组汇报读课文体现自主合作及独立识字能力

细节探究 朗读感悟 重点段落 引导体会 感悟、朗读好重点段落

第三段用“有的说,有的说有的说”句式

引导想象孩子们在议论什么?

第四段引导想象国王在想什么?手捧空花盆的孩又在想什么?

小组合作讲故事指导、评价1、小组合作再讲故事

指名讲培养学生复述故事大意和精彩情节的能力。

总结相机引导理解课文的寓意谈谈对小男孩和国王的看法?通过谈话理解寓意

诚实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

1、巩固认读14个生字。

2、学会要求掌握的7个生字及生词。

3、指导书写8个生字。

4、继续开故事会。

教学重难点:指导书写

1、生字卡、田字格卡

2、练讲好故事

1、利用生字卡读生字

2、生字开花组词游戏

重点指导:左右结构的字“浇”

左右结构的字“挑”

1、自由交流故事

2、评出故事大王

新课标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篇十三

课    题 认识厘米 编写者:李锋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测量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的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2、会用工具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

3、通过观察、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4、注重分层教学,发挥分层教学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建立1厘米的观念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尺(皮尺、卷尺、直尺等)、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长度单位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咱们先来听一个童话故事。

师:扶手到底有多长呢?在你们桌上每人都有一根和扶手一样长的小棒,请四人小组合作,选用盘子里的工具,量一量扶手有多长。

同样长的扶手,可你们量出的结果怎么不一样呢?

二、认识厘米

1.认识厘米尺。

请大家使出真尺摸一摸,看一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数:(课件在尺子上出示0、1、2、3……数)

0对着的这根长刻度线就表示起点,咱们给它取个名字,叫0刻度,(课件闪烁0刻度并板书。)

刻度线长短不同。。

“cm”就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用的长度单位,今天咱们就一块儿来认识厘米。(板书课题)

2.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

同学们,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请你们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同桌可以相互验证。

(关注个别学生,如没有从0刻度开始找1厘米的)

你们再看看,尺子上还有哪段也是1厘米长的呢?

(注意个别指导)

从这里,你发现了什么?

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是1厘米,举例说明。

3.认识几厘米。

6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

(师生游戏:问答,即5个1厘米是多少?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

三、 用厘米量

1.估几厘米。

请你们把蓝纸条举起来,咱们先估计一下,它大约是几厘米长?

2.量几厘米。

纸条是几厘米长呢?咱们用尺子来验证一下。

(学生试着用尺子进行测量,量好了的同学可互相说说自己是怎么量的,指名学生上台边演示边介绍量法,其他学生评价他量得怎么样。)

四、 巩固练习

1、 判断。新课标第一网

(出示课件)画外音: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比以前更漂亮了,从那以后,蚂蚁们深深体会到了尺子的作用,更是蚂蚁王国举行了一个“测量大赛”。同学们,你们来当评委,如果你们认为选手量对了就举“对”牌,不对就举“错”牌。好,比赛开始了。

请1号选手,请评委亮牌。

请2号选手,请评委亮牌。

出示瓶子,现在瓶子的高度是不是正好6厘米?

那瓶口对着的刻度是更接近6厘米,还是更接近7厘米?(大约6厘米)

最后咱们有请3号选手,请评委亮牌。

2、测量。

汇报自己的测量结果

3.思考性练习

五、 布置课外练习

师:同学们都特别能干,最后我还想给大家介绍个小知识:在很久很久以前,没有尺子的时候,人们是用什么测量的呢?他们有时是用手和脚来量。(课件展示:一拃、一步图样)今天的课外练习,请大家量出自己一拃和一步分别有多长。

六、 总结全课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修改意见:

备注

新课标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篇十四

教学目标:

1、凭借初读,了解 “瑞恩的梦想是什么,是怎么实现的”,能概括地表述。

2、自主探究,从“激励自己、感化他人、带去幸福”这三个方面感受梦想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

3、通过比较,了解在列举选材时,只有关注全面性才更有说服力。

4、整合专题,认识给文章命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体会瑞恩的品质,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梦想”的影响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背景。

1、谈话回顾,揭示新课。

a、同学们,自从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设想之后,有一个词常常挂在中国人的嘴边——正能量,你听说过吗?那种使人正直善良,乐观坚强。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今天,我们将走进加拿大小男孩瑞恩的爱心故事,感受一种正能量,《梦想的力量》。

b、板书、齐读《梦想的力量》。

2、补充资料,了解背景

a、故事中的非洲是一个非常干旱的地方,长期缺水,而乌干达安德鲁的这个小村庄更是严重缺水,据说,离他们最近的一处水源也是远在5公里之外的一个池塘,池塘里仅存的一点儿水中却爬满着各种寄生虫,这样的水却是村民们赖以活命的生活用水。他们的身体状况我们可想而知。所以,那里的很多孩子都腆着大大,硬硬的肚子,上面青筋暴起,为什么?因为他们的肠道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寄生虫。很多孩子不到5岁就离开了人世…….

b、听到这样的事,你想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

c、当六岁的瑞恩从老师口中,从书中了解到这一切后,他有了一个梦想,连他妈妈都不相信的梦想。

二、初读课文,概览“梦想”

1、快速浏览课文,划找描写瑞恩梦想的句子。

瑞恩的梦想到底是什么呢?课文中有两句话直接告诉了我们。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这两个句子,了解瑞恩的梦想。

2、汇报: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我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干净的水。

3、读着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

4、瑞恩的梦想实现了吗?文中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了?(十七:20xx年3月,“瑞恩的井”基金会正式成立。一年以后,“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为非洲的8个国家打了30口水井。)

5、凭借读书卡,梳理“瑞恩的梦想实现之路”。

瑞恩的梦想是如何一步一步实现的呢?哪些自然段进行了描写?

实现梦想的步骤

所在自然段

第一步:挣足70元钱1-6

第二步:挣足20xx元钱7-10

最 后:打出30口井17

三、板块探究,感悟“梦想的力量”

为什么说梦想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这是我们这节课中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看看哪些句子或者哪些自然段让你感受到了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把它画下来。试着在旁边写上你的感触。

1、生再次默读课文,自主划找、品读、批注感悟

2、为什么说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呢?下面我们一起交流,一点一点地说,尽量用我们找到的句子说话。

【板块一】激励自己

预设一: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哥哥和弟弟都出去玩了,瑞恩干了两个多小时。妈妈“验收”后,往饼干盒里放了两元钱。几天后,全家人去看电影,瑞恩一个人留下来擦了两个小时窗子,又挣了两元钱。爷爷知道了瑞恩的梦想,雇他去捡松果;暴风雪过后,邻居们请他去帮忙捡落下的树枝;考试取得好成绩,爸爸给了他奖励……瑞恩把得到的所有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1、为什么说这段话体现了梦想的力量是巨大的?

2、快速地圈一圈,瑞恩一共做了哪几件事?(吸尘、擦窗、捡松果、捡树枝、

考好成绩得奖励)

4、比较:假如选择“瑞恩扫地、洗碗、擦窗、洗衣服、洗袜子”这几件事来写好不好?(只有选择不同类型的典型事例,才会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5、小结:如果不是因为有了这个梦想,瑞恩可能跟你们一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有了梦想,就会不断激励自己,做很多平时不做,或者坚持不下来的事情。可见梦想的

力量真的很大!它可以“激励自己”。

【板块二】感化他人

是的,梦想的力量激励着瑞恩,但是,实现梦想需要的钱越来越多,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有很多的人在为瑞恩的梦想添砖加瓦,这些人为什么要帮助瑞恩?(被他的梦想所感动),这就是梦想的力量。

1、你从哪里可以感受到梦想还可以“感化他人”?

瑞恩的梦想打动了哪些人?他们都为这个做了什么贡献?

2、生结合句子谈感受。

4、补充阅读:了解捐款背后的故事;谈感受。

美国德克萨斯的一个小女孩儿,听了瑞恩的故事后,寄来了17美元,她在信中写道:我为瑞恩感动。我也想去帮助别人。我把自己的头发卖掉了。但愿这些有用。一个叫珍妮丝的18岁女孩儿放弃了去听后街男孩的演唱会。而她已为此攒了7年钱。

5、引导学生小结:数不清的人因为这个梦想而感动,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来为瑞恩的梦想添砖加瓦。所以说,梦想的力量真大,它不仅可以——激励自己,还可以——感化他人。

【板块三】带去幸福

1、过渡:经过瑞恩和各地朋友的努力,梦想终于实现了。瑞恩的第一口井终于打出来了。梦想的实现又为人们带来了什么呢?赶快到课文中去找一找。(带来了健康、快乐、幸福生活、生命等)

2、补充阅读:“瑞恩的井”在安格鲁社区投入使用两年多,附近的家庭陆续迁移进来,这个地区的人口和入学率有了惊人的增长。孩子们不用再每天花几个小时到很远的地方去背水,他们都开始上学读书;妇女们也不用整天为全家的吃水奔波,她们开始有时间种地,或者做些小买卖。到20xx年春季,安格鲁小学里已经有了1250名学生,还有了300名中学生。 清洁的水源对地区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粮食和肉类市场扩大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居民大量迁入,为企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工人。

3、引导学生小结:梦想,可以拯救生命,给人们带去希望带去幸福,梦想的力量真大呀!水是生命之源,为了让非洲的人们喝上干净的水,瑞恩说他将为此工作到爸爸那个年纪。这是20xx年瑞恩参加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时说的一句话。20xx年世界水日322主题是“水合作”。我想,水合作就是世界的合作,水资源问题是我们全人类面临的问题。节约用水,人人有责!

四、关注课题,体会梦想的力量

1、领悟命题方法

同学们,在这个感动着我们的课文专题里,“再见了亲人”这句依依不舍的话语萦绕的我们耳畔,用这句简短的话做题目,点明主题,给人印象深刻;“金色的鱼钩”这么平常的小事物上活在那位老班长。用它做题目,我们总会想起那硬咽下去的鱼骨头,想起那鲜美的鱼汤,当然,更会牢记心中只有伤病的战士没有自己的老班长;;而“桥”则是洪水来临时小村庄的活路,是老汉这位党支部书记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的具体体现,用它做题目,我们忘不了这生命之桥。而今天这课书,说的其实就是瑞恩的爱心,和“瑞恩的井”基金会,为什么不用他们做题目呢?作者江菲想让我们记住的是什么?是一种力量!是的,梦想的力量!

2、师生说梦想感悟

a、老师示范说

梦想就是目标,有目标就要有行动。有行动就要能坚持。

梦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b、鼓励学生说。

……

板书设计:

梦想的力量

激励自己

感化他人

带去幸福

教学反思:

一直以来,针对略读课文教学,我都偏向于坚持两点:一是补充信息,扩大信息容量,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二是感悟表达方法和题目的命题方式,并引导学生运用的习作中去。

而今天这堂课下来,我没有任何异样的感觉,这是极不正常的。课上得好吗?那怎么几乎是我一个人在声嘶力竭?课上得差吗?课前没有试讲,也没有任何的交代,设计的流程基本完成。所以,麻木与课堂实施关系不大。

我在思考教学设计的问题。

我还在思考这篇文章的价值定位的问题。

江菲发表在《中国青年报》上的《梦想的力量》原文,一直在困扰着我的设计。《实话实说》现场观众的困惑和质疑,沈阳大学杨松最后的沉默,其实是导致我迟迟拿不出设计的重要原因。

我偏向于“梦想”的巨大影响力的教学。

当“教学”这个词语如此频繁的出现在我的脑海中,“略读”“自学”“阅读”这样的字眼又适时地冒了出来。让我非常的矛盾。

新课标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篇十五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观察物体”第三课时(第69、70页内容)。

教学目标

2.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和游戏等活动,加强对镜面对称现象的感知。

3.激发学生对镜面对称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激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主动地探索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 通过照镜子实践活动,知道镜面对称的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镜面对称在镜面成像时所发生的变化。

教具准备:

小镜子每人一面、课件 、大镜子一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老师给你们出一个谜语:你哭她也哭,你笑他也笑,你问他是谁,他说你知道。

师:请看,这有一只馋嘴的小老鼠正在主人家找吃的,它看到了什么?(镜子)(动画)

师:你们猜猜小老鼠在想什么?

生:这镜子里的家伙是谁呀?

生:这镜子里的家伙怎么和我长得一模一样呢?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和镜面有关的数学知识。(板书:镜子中的数学)

二、镜面对称

1、照镜子体验。

师:老师背对着大家,我却知道哪个小朋友在对着镜子做鬼脸!为什么?

生:镜子里外的小朋友动作都一样的!

师:对,照镜子也是一种对称现象,叫做“镜面对称”。一齐说一遍。

小朋友看看镜子的同桌在做什么?也可以跑到镜子前面看看镜子里的自己是怎么样的!

2、感知镜面对称的性质

(1)操作活动一:“照镜子,做上下活动头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发现人与镜像上下移动的同向性,既头部向上,镜像也向上;头部向下,镜像也向下。

(2)操作活动二:“照镜子,前后活动头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发现人与镜像前后移动的同向性,既头部向前,经像也向前;头部向后,镜像也向后。

(3)操作活动三:“照镜子,左右活动头部”。(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与操作活动,发现人与镜面左右移动的逆向性。既头部向左,镜面反而向右,镜面反而向左。面对面感知左右。

(4)加深体验镜面对称的上下、前后同向,左右相反的性质。

师生模仿动作游戏:假设一方是镜子里的人。师向前、向后走问生该如何走?(向前或向后)师向上跳、向下蹲问生该如何做?(向上或向下)师用左胳膊托左腮让学生想象自己是镜子中的老师影像该如何做?(生也左胳膊托左腮)

(5)小结:在我们照镜子时,镜子内外的人,上下、前后位置不会发生改变,而左右位置发生了对换。

过渡语:镜子中的数学知识还真不少 ,古时候人们没有发明镜子时,他们用什么方法认识自己?--引出水面倒影。

3.欣赏倒影

后来人们发现把铜磨平后也能照出人的影子来,于是就有了铜镜。但铜镜里照出来的人影并不十分清晰,后来人们发现把一种叫水银的东西涂在玻璃的表面,就能十分清晰地照出人的影子来。这就是现在小朋友手中的镜子。

4.休息了一会儿,我们再来动动脑筋吧:

趣味练习(课件出示)

(1)选择:哪面镜子是我照的样子,把它圈出来、

(2)看镜子写数字。

(3)看镜子写汉字。

(4)看镜子写时间。

三、回顾总结,反思学习镜面对称现象的收获

2.我们可以利用镜面对称的现象帮助我们纠正坐姿、站姿、写字姿势等。

四、布置作业:

1、看看镜子中的你是怎样刷牙的?怎样吃饭的?

2、写数学日记《镜子里的知识》。

二年级数学

.11.16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