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最新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优质15篇)

最新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优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5 06:24:05
最新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优质15篇)
时间:2023-11-05 06:24:05     小编:紫衣梦

做任何工作都应改有个计划,以明确目的,避免盲目性,使工作循序渐进,有条不紊。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篇一

老年生活趣多多

凯文的活动理论认为,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适应社会,主张老年人应该通过新的参与、新的角色来改善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中断所引发的情绪低落,在新的社会参与中重新认识自我,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

空巢老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老人们的“空巢感”,社会工作者可以直接针对社区空巢老人开展各种专业性的介入活动和非专业性的娱乐、学习活动,如开展空巢老人小组活动,与老人接触与交流,鼓励老人们扩展社会交往领域,积极加入户外社会活动,以此减轻或消除由于空巢而产生的“空巢感”和其他心理问题,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目的:要了解空巢老人的兴趣爱好,根据他们的兴趣开展相关主题的学习、分享小组,丰富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减少空巢老人的“空巢感”,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

特别目标:使参与小组的老人更多的认识社区内的老人,扩大他们的社交领域,从而使他们的老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小组性质:学习型、分享型小组

工作对象:空巢老人

参加者人数:8人

小组周期:一周2次

聚会次数及主题:

第一次

1.彼此相识,了解老人日常生活安排和兴趣爱好

2.介绍小组活动目的

第二次

分享、学习老年保健知识

第三次

分享、学习生活小常识

第四次

1、浅谈养花知识,交流养花经验。

2、总结小组活动。

3、照相留念。

4、招募及宣传:由居委会主任推荐,工作员挑选了6位空巢老人作为此次小组成员。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篇二

老年生活趣多多

凯文的活动理论认为,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适应社会,主张老年人应该通过新的参与、新的角色来改善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中断所引发的情绪低落,在新的社会参与中重新认识自我,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

空巢老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老人们的“空巢感”,社会工作者可以直接针对社区空巢老人开展各种专业性的介入活动和非专业性的娱乐、学习活动,如开展空巢老人小组活动,与老人接触与交流,鼓励老人们扩展社会交往领域,积极加入户外社会活动,以此减轻或消除由于空巢而产生的“空巢感”和其他心理问题,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目的:要了解空巢老人的兴趣爱好,根据他们的兴趣开展相关主题的学习、分享小组,丰富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减少空巢老人的“空巢感”,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

特别目标:使参与小组的老人更多的认识社区内的老人,扩大他们的社交领域,从而使他们的老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小组性质:学习型、分享型小组

工作对象:空巢老人

参加者人数:8人

小组周期:一周2次

聚会次数及主题:

第一次

1.彼此相识,了解老人日常生活安排和兴趣爱好

2.介绍小组活动目的

第二次

1.分享、学习老年保健知识

第三次

1.分享、学习生活小常识

第四次

1.浅谈养花知识,交流养花经验

2.总结小组活动

3.照相留念

4、招募及宣传:由居委会主任推荐,工作员挑选了6位空巢老人作为此次小组成员。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篇三

“网事”小组——让网瘾成为往事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又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大是危害:性格孤僻、学习恐惧、精神不济、焦虑、失眠等。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担负着沉重的历史使命,网络成瘾问题的出现则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业和自我发展,因此,大学生网络成瘾治疗是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的。

网络成瘾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引起网络成瘾的原因很多,主要有:课余生活单调,缺乏自律,自控能力差;摆脱孤寂,宣泄压抑情绪;逃避学习,逃避现实;低自尊、缺乏动机;寻求外界认可、害怕被拒绝;满足好奇心等几方面的内容。我们这次小组主要是从认知的角度鼓励小组成员就网络成瘾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使他们了解自己的成瘾状况,看到自己的问题,并希望解决它。从认知的层面与小组成员共同探讨产生问题的原因和关键阶段,进而根据自己的实际网络成瘾程度确定目的,制定行动目标和计划,对每个成员的行为变化给予反馈。最终使成员合理上网,丰富大学课余生活,促进其全面发展。

延安大学有网瘾大学生作为我们的服务对象,他们的需求就是我们向他们提供服务的介入点,从他们的需要出发,解决或者缓解他们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社工的工作技巧,不断发现病他们的需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潜能,引导他们的身心健康并使其全面发展。

我们在与大学生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关系之后,逐步开展我们的工作,我们主要在充分了解到他们的需求之后,我们秉持着“人在情境中”的观点,运用同感、互助等方法,通过小组和个案相结合,小组工作为主,个案方法为辅的工作方法来开展我们的工作,根据我们所了解到的情况以及大学生的具体需要,针对他们缺乏自信和自我认知以及对网络成瘾的正确认知,处理负性情绪,运用治疗模式及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这几个方面,以此为侧重点设计小组活动的内容,运用社工的专业技巧和方法使他们获得全面的发展。

团体动力学就是在群体中,只要有别人在场,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就同他单独一个人时有所不同,会受到其它人的影响,研究群体这种影响作用的理论,即团体动力学。基于这样的理念,小组工作对于网瘾大学生具有直接的作用。

(一)总目标

让成员合理上网,丰富大学课余生活,促使成员全面发展。

(二)分目标

1、协助团体成员能够更好地了解自我、接纳自我。

2、团体成员体验良好的人际关系,增进人际间的互动。

3、帮助团体成员探讨个人网络使用情况,让他们认识到网络成瘾危害性,以及树立正确使用网络的观念,学习积极的网络使用方式。

4、减少小组成员对网络的依赖,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合理安排自身生活。

5、引导小组成员树立信心,确立生活学习目标

治疗性小组,并且为封闭性的小组,以互助的形式展开小组活动,促进同伴之间的沟通交流,提供给他们这样一个平台,让小组成员获得同感和相互支持,促进小组成员在认知网络成瘾的危害基础上,对自己加强管理,使其形成合理的上网时间。

(一)进过报名筛选,有不同程度的网络成瘾倾向的延安大学学生

(二)招募方法

1、校园内张贴海报

2、校广播宣传

3、学生处及班主任推荐

4.对报名这进行适当筛选,并接受面试以确定小组成员资格

8511宿舍全体

小组督导:马慧芳老师(公共管理学院)

20xx.6.10—20xx.7.10

第一节:网虫相聚之相逢是首歌

第二节:e网情深

第四节:穿越“生死网”

第六节:永远是朋友

1)招募不到足够的组员:与服务对象深入沟通,邀请他们参与活动从已经获得同意参加小组的组员出发,通过他们向其他人宣传,获得他们的认同感,积极参与我们的小组活动。

2)组员对小组活动不感兴趣:尽量使小组活动有趣,具有吸引力,多互动,增强组员的自主性经常关注他们,给他们鼓励和关心。

3)无法同时兼顾组内每个成员:工作员分工合作,提前沟通,相互配合在小组活动进行时,工作员要充分了解组员性格特征,在界定他们需要的前提下,敏锐地发现和留意组员的言行并作出适当回应。

4)小组内发生冲突:工作员控制小组局面,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解决小组内的冲突和矛盾。

5)几次活动后成员无故缺席:工作员进行口头劝说,做思想工作。

6)资金不足:组员自己筹集。

7)天气恶劣:及时通知小组成员小组的安排,更换活动时间。

1、在每一节的最后部分,各组员的分享及意见,他们对小组的感受与意见。

2、工作人员的观察与分析。

3、出席率,小组投入程度。

4、后期跟进工作的情况。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篇四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繁忙,生活、学习、情感压力增大,越来越多的人感到了沉重的心理压力。对于心理压力,一般人都简单得想办法宣泄掉,在感觉上可能暂时地轻松,然而,如果没有找出内在的真正原因,及时进行心理梳理和调整,宣泄的方法将会很局限。进大学之前老师总对我们说读大学就不那么辛苦了,再坚持一下就好了,让我们总是怀着“大学就是天堂”的心理,然而当我们真的经历过大学生活后,却会发现,大学生活中也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与挫折。当代大学生面临的生活压力确实很大。希望通过小组活动的专业方法,帮助存在压力的本校大学生,找到生活的动力和希望,减轻压力。

1.舒兹的人际需要理论

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

(1)包容的需要

(2)支配的需要

(3)情感的需要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当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压力就会产生。

3.小组动力学:试图用团体动力学理论来解释社会实际问题。

总体目标:在娱乐休闲的同时,达到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情绪表达与疏泄,并提高大学生生活能力的目标。

具体目的:

(2)帮助他们形成属于自己生活的朋友圈,每个组员至少能与小组中的两个以上成员形成一个朋友圈,方便日后的交流。

(3)协助小组成员学会感知压力,减少压力来源,使其顺利成长和发展。

(4)帮助学生认识和分析在生活中的困难,解决存在的问题,增强对自我的认识,建立起自信及良好的人际关系。

乐山师范学院的在校大学生

特点:学生在大学生活中面临的各方面压力大,带来的焦虑情绪,不知如何处理。

1、性质:成长小组,自助或互助小组

2、持续时间:4周(20xx年12月31日至1月26日)

3、小组规模:共组织两个小组,每组8位服务对象,1位小组领导,1位观察员。

4、活动频率:一周一次

1、服务对象自主报名参加:

(1)通过q群、微博、微信,校园贴吧,校园网等网络手段宣传招募信息;

(2)在校园宣传栏张贴海报的方式宣传招募信息。

2、邀请服务对象参加:社工在校园范围内进行相关调查后亲自邀请对象参加。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篇五

3、目的及特别目标:

目的:要了解空巢老人的兴趣爱好,根据他们的兴趣开展相关主题的学习、分享小组,丰富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减少空巢老人的“空巢感”,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

特别目标:使参与小组的老人更多的认识社区内的老人,扩大他们的社交领域,从而使他们的老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4、活动内容:

小组性质: 学习型、分享型小组

工作对象: 空巢老人

参加者人数:8人

小组周期: 一周2次

聚会次数及主题:第一次 1.彼此相识,了解老人日常生活安排和兴趣爱好

2.介绍小组活动目的

第二次 1.分享、学习老年保健知识

第三次 1.分享、学习生活小常识

第四次 1.浅谈养花知识,交流养花经验

2.总结小组活动

3.照相留念

5、招募及宣传:由居委会主任推荐,工作员挑选了6位空巢老人作为此次小组成员。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篇六

十一月份:

1.“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案例与反思”征文活动;

2.“嘉善四中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周”活动;

3.继续开展理论学习。

十二月份:

1.派实验教师外出借班上课,与兄弟学校进行课改研讨;

2.继续开展理论学习。

一月份:

2.进行评价考核,分析研究下学期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思路及工作计划。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篇七

1.小组名称

"从象牙塔到职场人生"——角色转换适应小组。

2.组织与管理机构:

兰州商学院社会工作教研室

3.小组督导

王立冬,中共党员,副教授。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研究生。

兰州商学院法学院社会学系系主任,兰州商学院大学生社会工作协会专业督导老师。

一直从事《心理咨询与辅导》、《个案社会工作》、《小组工作》、《大学生心理健康》等课程的教学工作,长期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编写及参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材三部,《心理咨询与辅导》教材一部。

获省教育厅优秀教学成果奖。

4.小组组长

陈启辉,兰州商学院法学院10级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曾有过10个小时小组亲身参与和自我探索经历,接受过小组工作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工作技巧培训,先后修读《基础心理学》、《心理咨询与辅导》、《小组工作》等专业课程,具备带领和开展。

岁月添痕,时光流转,每个大学生都将面临毕业走向社会,踏入职场的一天。

他们在面对人生中又一次重要的角色转换之际,或多或少产生一些恐惧或认知偏差。

对于大三或大四的本科生们来说,这种压力和紧迫之感尤为突出,那么如何能够让他们平顺度过这一角色转换期呢?其实在这样一个时期内保持一颗学习上进的心,完成角色的转变其实并不难。

根据小组动力理论,小组工作时将有需要的对象组织起来,通过对小组的互动,借助小组的智慧和力量,可以增进组员进行自我探索,发掘他们潜能,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而我们开展"角色转换适应小组"恰好可以为大家提供这样一个平台:全面而准确的定位自身,充分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点与缺点、优势与劣势、所适与所不适;体验未来职场中可能出现的情境;学习未来职场上人际交往技巧;与组内成员相互交流心得体会;最终在小组中发展一条符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1.小组动力理论

小组工作是借助小组场工作的一种形式,小组一旦产生就会形成一个物理学所讲的场,当组员进入小组就进入了一个有自身和不同力量和变量组成的心理场中,个人行为会受到这些力量和变量组成的心理场的影响。

民主型是小组工作的主要领导形态。

我们此次开展的"角色转换适应小组"就是希望通过组员间相互沟通,表达真实的意愿并从小组中分享他人的经验。

小组工作时将有需要的对象组织起来,通过对小组的互动,借助小组的智慧和力量,增进成员自我洞察和自我接纳,从而增强其社会功能,为组员未来踏入职场后应对各种困难诸如新的环境之下如何为人处世如何交往沟通等做出很好的预见与示范。

2.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人的行为、思想、情感反应方式和行为受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影响,行为和环境具有交互作用,它强调观察与模仿、认知对学习的作用,并认为行为可以通过赞赏与惩罚得到强化。

在小组中,组员交流过程也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组员与工作者通过自己的语言与行为,为别人树立一个观察模仿的榜样,同时,组员也通过对别人的观察与模仿,是自己发生一些改变。

作为工作者,我需要注意的是利用好组员之间的交流和分享,并要对组员及时做出回应,起到强化或替代强化的作用,对组员进行引导,在每组员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3.交流分析理论

第一,交流分析理论解释和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沟通,因此非常适用于小组工作,尤其是治疗模式和发展模式的小组工人。

第二,交流分析理论对人格的描述,尤其是强调个人的三种自我状态的自然出现,可以帮助我们在小组过程中分析和领悟自己的人格结构,学习顺畅地与他人沟通。

第三,小组可以帮助当事人把焦点放在个人的早年生活,帮助组员了解自我的生活态度、沟通形态以及个人的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与个人早年束缚的关系。

第四,小组可以提供一个互动的环境,使成员可以尝试和练习新的沟通方式,增加他们的自我察觉,改变他们的生活态度,最终开始新的生活。

此次小组的开展,我们旨在希望最终能够帮到那些即将融入社会、踏入职场的组员们尽快调整好心态,通过在小组这个集体中交流和探索,发展出一条能够从大学平稳融入社会的人生道路。

梅花香自苦寒来当然,要走好这段历程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我们希望通过一个个阶段性的小目标来逐步达成最终目的。

(1)在小组互动中增加彼此认识和了解,建立起小组成员间良好的关系,为后续小组工作的进行和未来职场上人际关系的处理打好基础。

(2)促使组员能对自身进行准确而全面的分析和定位,找出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3)预见未来职场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掌握面对这些问题时的应对策略。

(4)通过活动培养组员积极的习惯和心态,以及独自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的能力。

(5)能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组员能为自己发展和制定出一套切合实际的人生道路。

1.小组组长

作为小组组长首先要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澄清自己的价值观,这对带领小组前进的方向有很重要作用。

其次,组长在小组进行的过程中要积极投入并参与,而不是以一个领导者的姿态自居。

再次,必要时刻,小组组长要做典范,引导组员进行活动。

最后,我个人认为一个合格的小组组长还应该保持敏锐的觉察力,对场上组员的情绪做及时的处理,帮助组员澄清价值观。

2.小组组员

小组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小组组员的支持。

在工作实践过程中,我们逐渐认同并接纳了这样一个理念"小组是大家的",因此,小组组员如果能在小组过程中积极参与,履行以下职责,那么该小组会很充满小组动力,最终更助于问题的解决。

第一,小组组员间应该坦诚相待,开诚布公地讲出他们真实的想法和参加小组所带有的期盼,不要有恶意的隐瞒,同时作为小组成员一定要替其他组员的隐私保密。

第二,小组组员应积极关注小组,愿意在组内分享自己的经验,以促使小组中产生积极的氛围,让每位小组成员都能有所收获,这正好符合小组的功能中的利他主义。

第三,小组组员应该对小组怀有希望和信心,以他们积极地参与来促进小组的发展。

第四,当小组中出现一些带有悲伤情绪的组员时,其他小组组员中应该主动去关怀该组员,而不是冷漠无视;当小组中出现敌视的小组的组员时,其他小组成员不要群起而攻之,这样很容易将敌视小组的成员孤立起来,造成该组员中途退出小组,最好的做法是先省察自己是否也有过相同的情绪,然后配合组长的引导,一起帮敌视小组的成员省察他的行为方式,帮他理清这种敌视情绪背后的真实情境和意图。

由于此次小组组员面向兰州商学院在校本科大三大四学生招募,考虑到课业问题,基于调查之后的情形,我们选择在大多数学生没有课程的时间段:

1.性质

本小组属于自我探索和发展小组。

2.开展形式

以小组成员互动和角色扮演为主要形式开展活动。

3.小组对象

我们本次角色转化适应小组旨在引导那些即将融入社会和踏入职场的大学生,对自己角色转换这一过程有准确的把握和合理的规划,因此我们希望那些即将面临毕业的大四学生或不久也要面对这一过程的大三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因为他们更具有参与迫切性和必要性。

由于受交通和小组工作场地的限制,我们认为和平校区的在校本科生更方便参与,同时我们也认为他们更具有稳定性,更亲赖和相信他们能遵守小组的基本要求,按时参加小组,做到善始善终。

根据小组的结构,我们拟招募兰州商学院和平校区大三或大四年级在校本科生12人。

我们将制作小组招募广告,在教学楼张贴,吸引同学们加入小组中。

4.地点

兰州商学院树人楼108室。

第一次活动:"打开你的心"

1.单项时间:5分钟

目标:工作员与组员之间初步认识,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为整个活动营造轻松和谐的气氛。

内容:工作员采用幽默诙谐的方式作自我介绍,并简要说明小组的目的、内容和规则。

2.单项时间:30分钟

目标:通过成员作自我介绍,组员之间互相认识,拉近工作者与组员的距离。

内容:小组成员按照生日排序分组的方式,作自我介绍,主持人与之互动,调动现场气氛,消除组员与工作员之间的距离。

3.单项时间:20分钟

目标:进一步加深组员之间的认识,活跃现场气氛。

了解组员对游戏的参与程度。

内容:"答非所问"游戏。

游戏开始前组织抽签,每个组员抽到一位名人的名字,主持人在开始游戏时需将手中的题目卡片顺序打乱。

没有叫出名字的组员需表演节目或接受惩罚。

4.单项时间:15分钟

目标:通过对"答非所问"游戏的分享,鼓励成员学会思考并表达参与游戏时的感受。

内容:组员一起思考并讨论前一个环节的经验并联系日常生活作出分享及讨论。

5.单项时间:5分钟

目标:通过量表填写让工作者了解组员共同面临的问题,寻找与之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并为小组的评估提供一个定量的标准。

内容:工作员分发量表并解释量表,由组员填写。

并说明内容的保密性。

6.单项时间:10分钟

内容:联系量表填写情况,邀请组员简单回顾本次活动内容,说说对这次活动的感受和意见。

工作员安排好第二次活动的时间和场地等内容。

第二次活动:

1.单项时间:10分钟

目标:通过游戏巩固第一次小组活动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并让组员体会到信任和被信任的感觉。

内容:"盲人与拐杖"游戏:每两个小组成员一组,扮演"盲人"角色的同学眼睛应该用红领巾蒙上,而扮演"拐杖"角色的同学通过除非言语之外的方式引导"盲人"前行,中途避开行人和障碍物,从出发地到目的地再安全折返原地即游戏结束。

2.单项时间:15分钟

目标:通过小组分享,进一步巩固游戏预想的效果,学会在现实生活中信任别人,建立起良好人际关系。

内容:分享讨论:扮演"盲人"时被别人牵引的感受?在游戏中是否睁开过眼?为什么?扮演"拐杖"者的感受?如果"盲人"睁开眼,你有什么感受?联系日常生活进行讨论。

3.单项时间:15分钟

目标:通过游戏让成员学会团队合作,充分融入到集体中,培养起集体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内容:"搭高塔"游戏,需先将组员分成个3个小组,对优胜组进行奖励。

每个游戏组将得到10张废弃的旧报纸,以此为原料搭建出认为最高的塔。

4.单项时间:5分钟

目标:通过分享,进一步巩固游戏的效果,让组员对自身和团体的关系有更深的认识。

5.单项时间:20分钟

目标:澄清价值观,规划在剩下的大学时光中组员的个人规划和安排。

内容:"拍卖会"游戏。

需先用两分钟时间编出购买单,竞拍时间为十五分钟。

6.单项时间:10分钟

目标:通过分享讨论,进一步澄清价值观,规划在剩下的大学未来中什么是你的重中之重。

第三次活动:

1.单项时间:5分钟

目标:巩固第二次活动的成效并引入到本次活动

内容:回顾第二次活动的内容,联系组员对上次活动的评价开始本次活动。

2.单项时间:25分钟

目标:通过情景剧,帮助组员预见未来职场中很容易出现的难题,从而自然过渡到小组最终的目标--角色转换与适应,以帮助组员培养积极的心态和对挫折及困难的解决能力。

内容:主持人向组员讲述一个情景剧:某日,初涉职场的小张需要完成一项重要工作,不一会儿,单位中一位对小张工作上有帮助老同志也想将工作托付于小张,但是时间有限,两项工作小张只能选其一。

小张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很苦闷......

主持人讲述完故事后邀请小组组员分别扮演小张和老同志的角色,编写一段老张和老同志的对话,解决这个情境中的问题。

3.单项时间:10分钟

目标:通过分享探究自己平时的心态,消除消极的心态,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去思考,养成一种对失败逆境的反对态度,使自己能掌握事情而不是受周遭环境所发生的事控制自己的思绪。

内容:回想平时自己的语言中,消极的多还是积极的多?

消极的如:我只能......,为什么他们不......,我不能......

积极的如:我会做的......,我会做得更好......,总会有办法的......

4.单项时间:10分钟

目标:通过分享,让成员正确的认识自我,认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对不能选择的事情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并坦然的面对、接纳。

对于那些可以通过努力变得更好的事要积极争取改变。

5.单项时间:5分钟

目标:巩固本次活动的成效并为下次活动做准备。

内容:让组员根据本次活动写下自身存在的优势,和正在培养的良好品德,然后给说给自己一句鼓励的话语。

第四次活动:

1.单项时间:5分钟

目标:巩固第三次活动的成效并引入到本次活动

内容:回顾第三次活动的内容,联系组员对上次活动的评价开始本次活动。

2.活动一:祝福串联

单项时间:60分钟

目标:了解经过参加小组团体彼此的改变。

讨论团体结束时的感受。

内容

(1)由一个成员开始,大家轮流讨论,对他现在的印象和刚参加团体时有什么不同,或者他参加团体后改变的是什么;然后该成员述说自己的感受。

接着换另一个成员,接受讨论。

依次类推;

(4)活动结束后,所有成员站起来,手臂搭在左右成员肩上围成圈,唱着温馨的歌曲,随后轮流握手道别。

3.活动二:成长雕塑

单项时间:5分钟

目标:增强小组凝聚力,留住小组美好瞬间。

内容:领导者数"一二三",大家一起摆出成长后的动作,形成精美造型,用照相机记录下来。

解决办法:在小组正式开始前进行三次聚会,以增加组员间的亲密感。

此外作为工作者,我还应当了解每位组员的基本情况和性格特征,对那些天生沉默寡言者,应该引导鼓励他们发言,对那些有顾虑的组员可以进行私下接触,了解真正的原因。

解决办法:作为组长,我个人认为准确把握场上组员的情绪很重要,当小组在进行过程中触动到某些组员的创伤时,不要选择回避问题,而是应该抓住契机,运用共感和情感反应的技巧,让该组员知道他正在被倾听和了解。

然后带领该组员进行探析,帮助其澄清情绪背后隐藏的那些令他们不安的情形。

解决办法:

(1)小组工作室尽量安排在靠后的教室,以减少走动的人流量;

(2)在活动开始前请周边教室的同学配合,不要大声喧哗和来回走动;

(3)用纸张粘住小组工作室前后门的玻璃窗,以免其他同学向内张望影响到小组保密工作。

困难4:小组成员对小组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作为组长应该怎么办?

解决办法:作为组长应该发现并培养组员对节目的兴趣;让组员参与节目的设计,并鼓励组员计划和领导小组的活动节目。

解决办法:首先,按照当事人自决的原则,组员是有权决定中途退组的。

因此,一旦组员决定要退组时,要尊重组员的权利,任何强求性措施,都会对该组员带来压力和负担。

但是,我有责任与该组员一起分析退组可能会给他/她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可能要承担的责任。

其次,组员在退出小组后,要给其他组员留出时间来处理离组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讨论导致该组员离组的原因,同时也要处理退组组员的一些情绪问题。

再次,为了避免退组给其他组员带来的压力,在组前筛选和访谈时,就必须与组员讲清楚,组员在决定退组时,有必要先通知社工和其他组员,组员可以就退组问题进行公开讨论,因为小组是否适合每个组员,可能需要社工和组员达成共识。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篇八

二、理念

1、小组形成的原因

1.1学龄期儿童正在长身体和长知识的阶段,智力、求知、理解和学习能力增强,他们在这阶段的生活经历和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青年后的思想和行为,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我们的小组活动可以在这方面予以较多的引导和培养,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长机会。

1.2多数儿童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现象,从而影响他们学习效果。因此,开展小组活动,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促使他们对事物能集中精神,提高注意力,这是做好每件事情的必要前提。

1.3多数儿童做事半途而费,缺乏责任感,表现为没有耐力和毅力,将严重影响儿童的学习及相关品质。小组活动将通过相关活动内容,培养他们的耐力和毅力,使他们有更好的品质投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1.4随着独生子女的家庭增多,家长对儿童过于溺爱,不敢让儿童独立活动,使儿童得不到必要的引导,从而使儿童养成依赖,无主见,以自我为中心,感情冷漠,难以适应集体生活,缺乏团体协作能力。我们的小组活动将通过小组工作的专业方法,引导他们重塑良好的意志和品质,增强其协作和交往能力。

1.5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的同时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锻炼自我,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是全社会共同责任,工作计划《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

2、相关理论

2.1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学说”认为,儿童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它本身没有任何内容,可以任人涂抹而留下深深的印迹。因此正确的引导儿童的认知和思维,将使他们从小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和品质。

2.2认知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由个人从环境中所获得的信息中所产生的态度塑造而成,因此我们针对学龄期儿童的特点,主要任务就是帮助他们习得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促成注意力的集中和耐力、毅力品质的形成2.3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个人的行为是由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决定的,人的大部分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模仿别人而学会的。小组活动将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交互环境,使他们在这个活动中通过观察、学习获得认知的改变,增强交往互助性,提升个人责任感和培养耐力和毅力。

三、小组对象

在读小学三年级至五年级学生,每个年级8个人,24人,12人/组,共两组。

四、目标:

1、小组总目标:通过小组过程及小组社会工作者的引导,使小组中的儿童能够获得小组经验,促成他们能集中精力学习,做事情有耐性和毅力,增强团体协作力,从而促进学习进步,增进儿童健全发展。

2、具体目标:

(1)提高儿童的注意力。

(2)培养儿童的耐力、毅力。

(3)增强儿童之间的沟通协作能力和交往能力。

五、小组的特征

1、小组的性质:通过对成员的引导,提高成员对事物的注意力、耐力、毅力及其协作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小组持续时间:2周3、小组规模:督导1人,工作人员6人,小组成员 12人/组。

4、聚会频率: 2次/周,共3次

5、聚会的时间: 周五下午5:00-6:00,周六下午4:00-5:00

六、小组工作者及训练计划

1、小组工作者:徐勇、黎小丽、肖林、林泉、唐婧茹、王田

2、训练计划:活动前星期3,4进行训练。

七、招募方式及甄选标准

1、小组成员的来源:雅安六小3年级-5年级学生。

2、宣传招募方法:志愿参加,随机挑选

3、允许招募的时间:2011年6月15日 星期五

4、甄选标准:随机挑选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篇九

:通过在社区调查了解,名海社区共有小学生人数1690人。大部分都是随父母一起居住的深圳户籍。社工了解到有许多社区儿童有社交、网瘾、厌学等成长方面的不良习惯,在小学四五年级年龄段的普遍问题是成长中有许多的不良行为,各种压力和烦恼缺乏合理的舒缓渠道。其中一部分是因为家庭原因,还包括来自社会舆论导向的原因。大部分家长想方设法把那些能出人头地的一技之长融合到孩子的个性中去,却忘记了孩子的心理教育,很多家长对孩子的高期望值加上沟通方式有问题,孩子心中积压的东西越来越多,转而接触社会上的新奇事物,缺乏自控力,形成许多不良行为,一发不可收拾,给健康成长带来巨大隐患。正因为此,本小组希望通过有效的小组活动,通过分享、支持、鼓励,使小组成员加深自我认识,澄清角色和改善与家庭与社会支持网络的关系,加强与同学、玩伴、老师、亲朋好友等的交流,减轻成长中的烦恼和压力,从而拥有积极美好的青少年生活。

1..相信人的潜能,包括生理、心理的、情感的、社会的、美感的等方面。

2.尊重原则,社会工作者尊重每个组员的个体差异。

3.个别化原则,每个人都应当有权利和机会发展个性。

4.保密原则,社会工作者保护每个小组成员的隐私。

5.不批判原则

1.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人的需要层次可以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的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即满足维持身体机能正常运作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包括与别人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避免恐惧和焦虑;归属和爱的需要是希望与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或被群体接纳;尊重的需要除自我尊重外还包括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理解;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希望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体现自己的价值,发挥自己的潜能。有成长问题的孩子他们的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不能被满足,这往往会导致案主在今后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社交困难、厌学、青少年犯罪等等。因此,社会工作者在协助组员解决问题时,应协助儿童增强沟通与交流能力,培养儿童的分享与团队协作意识,矫正儿童的不正常行为,减轻儿童的心理压力,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埃里克森首先根据自己的临床跨文化观察,将人格发展分成各有侧重、互相连接的八个发展阶段,埃里克森认为个体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上都会面临一个确定的主题,或是说一个特定的心理危机。而每一个危机都涉及到一个积极的结果和一个消极结果,所谓积极结果就是指由于特定心理危机得到恰当地解决而使这个危机所对应的发展阶段对人的人格所产生的积极的影响,同样,消极结果是指某个发展阶段对人格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因此,本小组将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为基础,通过一系列活动正确引导组员的思维,矫正儿童的异常行为,舒缓儿童成长中的压力,满足他们自身的'需要。

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相关理论.

主要涉及的是学校、朋辈、家庭及文化等社会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

目标:为儿童提供一个相互沟通的平台,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目的:

1、让组员全面认识自我,提升自信;

2、学会沟通、聆听等技巧;

3、构筑儿童互助网络,为儿童减压;

4、让组员学会关怀,学会与人合作,增强团队意识。

名海社区10—12岁儿童

1、性质:成长小组

2、节数:四节

3、日期:20xx年4月12日至5月11日

4、时间:下午3:00至4:30

5、地点:名海社区活动室

6、人数:8至12人

1、在小区内张贴海报;

2、在楼栋的电梯口处张贴通知;

3、通过工作站或者管理处电话招募;

4、工作人员亲自上门招募。

第一节活动内容

日期及整节活动时间:4月19日15:00至17:00

目的:组员之间的相互认识,团体意识的初步形成

第二节活动

时间:4月26日15:00至17:00目标:提高组员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三节活动

第四节活动

时间:20xx年5月17日15:00至16:30

1、招募不到足够的组员;

2、组员热情不高,参与性不强;

3、在小组活动过程中组员涣散;

4、组员太调皮。

应变措施

1、社工亲自上门招募,或者邀请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的孩子参加;

2、活动之前相关的评估;

3、在活动开展之前与小组成员订立契约;

4、活动环节尽量设计的有吸引力,游戏可往小孩子喜欢的类型选择。

1、小组开展之前访谈与最后一节的问卷评估。

2、小组每节的组员分享与意见。

3、工作人员的观察。

4、出席率与参与及投入程度。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篇十

小组名称:

指导老师:

工作员:

理念

让孩子们学会表达、学会讨论、学会思考、学会倾听、学会评价。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上学回来就是看电视、玩游戏,生活比较单调、比较乏味,和小区的其他小朋友接触比较少。通过这个成长小组,把小朋友聚到一起,给他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他们可以在小组中,交到很多好朋友,学到一些他以前不知道的知识,做一些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小组工作的理论基础分别是:需要理论、小组动力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镜中自我理论、交流分析理论。

需要理论应用于小组工作中,就表现为可以帮助小组工作员:1把握小组方向;2明确小组目标;3更好的理解组员的互动关系。

小组动力学理论应用于小组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出: 1小组工作是借助小组场工作的一种形式。2民主型是小组工作的主要领导形态。3共同活动为中介增进小组的凝聚力。

社会学习理论应用于小组工作中,体现出下列特征: 1它强调人们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就可获得改变,形成新的行为方式。

2小组可以提供丰富的替代强化资源。3从认知在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中可以肯定人的尊严和能动性的巨大作用。

镜中自我理论应用于小组工作中,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组是一个微型的社会缩影,是一个通过互动而存在发展的有机体。

2小组工作所提供的密切的互动和真实的回馈,可以帮助组员在小组中感知他人对自己的反映和评价,建立更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以及自我评价。3重视首属小组的作用。

交流分析理论应用于小组工作中,我们可以看到: 1交流分析理论解释和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沟通,因此非常适用于小组工作,尤其是治疗模式和发展模式的小组工作。2交流分析理论对人格的描述,尤其是强调个人的三种自我状态的自然出现,可以帮助我们在小组过程中分析和另外自己的人格结构,学习顺畅地与他人沟通。

3小组可以帮助当事人把焦点放在个人的早年生活,帮助组员了解自我的生活态度、沟通形态以及个人的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与个人早年束缚的关系。

4小组可以提沟一个互动的情境,是成员可以尝试和练习新的沟通方式,增加他们的自我察觉,改变他们的生活态度,最终开始新的生活。

小组的目标 1、帮助每个组员认识和了解自我的成长现状,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缺陷

2、在实践中学会沟通、分享和奉献,培养和激发学员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

3、让小组成员在小组中获得快乐,并为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打下基础服务对象

2、特点:希望在小组中获得快乐、获得成长 招募方法

1、于宣传栏张贴招募海报

2、于社工实验室设立报名点,准时接纳报名人员

3、若人数不足,可致函邀请并加大宣传;人员过剩,则经过小组筛选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篇十一

1、小组名称:老年生活趣多多

2、理念:

凯文的活动理论认为,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生活满意和更能适应社会,主张老年人应该通过新的参与、新的角色来改善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中断所引发的情绪低落,在新的社会参与中重新认识自我,从而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缩小到最低限度。

空巢老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老人们的“空巢感”,社会工作者可以直接针对社区空巢老人开展各种专业性的介入活动和非专业性的娱乐、学习活动,如开展空巢老人小组活动,与老人接触与交流,鼓励老人们扩展社会交往领域,积极加入户外社会活动,以此减轻或消除由于空巢而产生的“空巢感”和其他心理问题,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

3、目的`及特别目标:

目的:要了解空巢老人的兴趣爱好,根据他们的兴趣开展相关主题的学习、分享小组,丰富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减少空巢老人的“空巢感”,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

特别目标:使参与小组的老人更多的认识社区内的老人,扩大他们的社交领域,从而使他们的老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4、活动内容:

小组性质:学习型、分享型小组

工作对象:空巢老人

参加者人数:8人

小组周期:一周2次

聚会次数及主题:第一次1.彼此相识,了解老人日常生活安排和兴趣爱好

2.介绍小组活动目的

第二次1.分享、学习老年保健知识

第三次1.分享、学习生活小常识

第四次1.浅谈养花知识,交流养花经验

2.总结小组活动

3.照相留念

5、招募及宣传:由居委会主任推荐,工作员挑选了6位空巢老人作为此次小组成员。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篇十二

快乐成长,少年先锋。

1、理念

青少年是人生成长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青少年面对很多的变化,自信心、人际关系的`沟通及合作的理念都会慢慢成长起来。城市困难家庭的孩子面临的经济压力和人际环境压力会影响到他们的自信心的建立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开展以团队为基础的训练,可以增强他们的自我认同和自信心,增强他们与人交往和协作的意识、能力,发挥他们的潜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顺利成长。

2、理论

团体动力学:每个团体都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力,小组组员借助于团体的影响和其他组员的影响,达成自己的改变。

经验学习法:又称体验学习,通过组员自愿参与一系列活动,使他们在活动的快乐体验中获得知识和感悟,获得经验,并将这些知识和感悟及经验用于生活及工作、学习。这是目前国际较流行的学习方法。

优势视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资源和优势,协助他们发现和发掘。

1、小组目的协助社区青少年调整和改变自己性格中比较负面的方面,健康快乐地成长,在同辈群体中具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

2、小组目标

(1)让组员变得更自信、自主,更加开放自己,学会真诚表达,学会快乐地生活;

(2)使组员乐于交朋友,善于交朋友,增加人际交往的意识和能力;

(3)使组员学会与人合作,增强团队合作和组织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1)小组性质:成长小组。

(3)小组周期:20xx年7月10日—30日。

(4)聚会次数5次。

(5)免费。

到社区进行招募,在社区贴海报宣传,通过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工作员可上门动员。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篇十三

目的与目标:

目的:要了解空巢老人的兴趣爱好,根据他们的兴趣开展相关主题的学习、分享小组,丰富 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减少空巢老人的“空巢感”,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的、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

特别目标:使参与小组的老人更多的认识社区内的老人,扩大他们的社交领域,从而使他们 的老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小组成员:

1.小区内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男女不限。

2。使自己帮助的老人感受到有子女的温暖。

小组特征:

1、 性质:学习型、交流型、发展型的小组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篇十四

1.招新计划,招一批具有篮球基础的新队员,主要针对xx届新生,主要人员为xx届男生,鉴于以前有过招女队员的经历,社团大多数骨干人员还是认为招男队员更适合社团的发展。

2.新老社员交流,召开一次大型的社团内部会议,主要是相互了解相互认识,为以后的工作做好铺垫。

1.社团每两周活动一次,由校篮球队队长和队员对篮球社的社员进行技术指导。活动时间由社员,社团负责人协商确定。如果遇到天气不允许在室外活动,安排社员在室内进行篮球规则,篮球裁判和社员交流等活动。无特殊情况,社团活动每周都将定时举行。

2.活动器材:篮球由社团提供。(由社长负责)

1.不定期举行社团内部的篮球比赛,目的在于选拔社团内优秀的篮球队员进入篮球队,提高大家学习篮球的积极性。

2.如果有条件,将选拔优秀社员参加校外比赛。比赛具体时间,人员,方法待定。(由社长,社团理事负责)

3.为提高本校篮球水平,争创好成绩,决定分年级选拔篮球精英,为举办篮球社队内队抗赛做准备。

不定期的给社员观看篮球赛事录象。目的在于通过观看比赛,学习篮球的规则,学习篮球技术。(由副社长负责)

儿童小组工作计划书篇十五

一、活动名称:痛风性关节炎日常防护小组

二、活动背景:现代生活中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生活条件更优越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开始变得不健康,许多老年人因为遗传的因素和不均衡的饮食诱导了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长期受到病痛的折磨。从医学角度分析,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障碍和血尿酸持续升高而引起的疾病,痛风性关节炎是其中的一种。较之于其他老年人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等),痛风的日常防护更简单一些,只要控制好饮食,让身体的嘌呤指数与血尿酸指数处在正常范围内,并加以适当的训练,痛风患者一般能和一般人一样正常生活。考虑到老年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对于痛风的认识、日常防护相关知识和痛风药物的正确使用没有系统的了解,为了使他们能了解更多有关痛风的知识,能通过自我管理预防痛风性关节炎的反复发作,我们选择开展这次为期六次的痛风性关节炎日常防护自我管理小组。

三、理念:

四、理论架构:

1、马斯洛需求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它们构成一个有相对优势关系的等级体系,一种需要满足之后,另一个更高的需要就立刻产生,成为引导人行为的动力。(社会心理学.人民大学出版社.沙莲香)人类只有满足了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才能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我们开展小组的目的就是尽量满足组员的生理需要,让组员能够保持基本的健康状态,并且满足组员的心理上的安全和心理上的安全,力求组员在满足最基本的两个需要之后能够追求更高的层次的需要,让他们仍然能发现和实现自我价值。 五、活动目标: 短期目标:

1. 帮助组员系统地掌握痛风性关节炎的病理常识

2. 掌握痛风性关节炎饮食注意事项,制定适合自身的饮食清单

3. 改善整体健康状况,舒缓痛风性关节炎及其他并发症症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长期目标:

1. 预防痛风反复发作

2. 维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与运动习惯

3. 建立社区支持网络 六、活动内容:

5. 聚会次数及主题:6次聚会围绕如何运用自我管理理念以及相应的方法有效控制痛风的恶化。

7.人手编配:

8.资源:(1)硬件资源:多媒体设备

(2)经费资源: (3)督导资源:

七、招募及宣传手法: 八、工作时间表

九、草拟每次聚会计划

十、预计困难及应变计划: 十一、评估方法

十二、程序安排:(见附表) 十三、财政预算: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