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论语孝的句子(模板20篇)

论语孝的句子(模板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8 13:34:06
论语孝的句子(模板20篇)
时间:2023-10-28 13:34:06     小编:飞雪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孝的句子篇一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

温、良、恭、俭、让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不学礼,无以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言必行,行必果

四海之内皆兄弟

食不言,寝不语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小不忍则乱大谋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当仁不让于师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道不同,不相为谋

与朋友交,严而有信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敏于事而慎于言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讷于言而敏于行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欲速,则不达

礼之用,和为贵。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后生可畏

君子成人之美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

论语孝的句子篇二

(2)巧言令色,鲜矣仁!

(3)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4)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0)朝闻道,夕死可矣。

(1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2)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1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14)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16)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7)笃信好学,死守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1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2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1)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2)克己复礼,为仁。

(2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25)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6)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27)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2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9)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0)刚、毅、木讷,近仁。

(31)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4)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35)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36)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3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8)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39)见得思义。

(40)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41)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42)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43)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44)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45)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论语孝的句子篇三

(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绝对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2、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摘孔子《论语》

(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开阔我的视野,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

3、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摘孔子《论语》

(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4、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摘孔子《论语》

(我还没有见过喜爱德行象喜爱美色那样的人。)

(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摘孔子《论语》

(战斗中,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摘孔子《论语》

(只有到了气候寒冷的时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独立的品格。)

8、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摘孔子《论语》

(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

( 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1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摘孔子《论语》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11、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摘孔子《论语》

(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行正道呢?)

(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让他去处理政事,却办不好;派他出使国外,却不能独立地根据具体情况应对自如;这样的人,读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论语孝的句子篇四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1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20.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21.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22.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26.三思而后行。—《论语》

27.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29.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31.知耻近乎勇。—《中庸》

32.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34.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4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43.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4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4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48.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5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5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52.学不可以已。—《荀子》

5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5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5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5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5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58.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

59.好学而不贰。—《左传》

6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论语·秦伯》

6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6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6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6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6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66.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宋·陆九渊

6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晋·陶渊明

6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6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7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7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7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7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7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7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7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顾炎武

7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8.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7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8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8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8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83.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语

8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8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8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8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8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89.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

9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9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9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9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9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语

9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9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97.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9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9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史记》

10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论语孝的句子篇五

1、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3、言忠者,行笃敬。——论语

4、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论语

5、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yi)》

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

7、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

8、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9、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10、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11、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2、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

1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17、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18、言必信,行必果。

19、敏于事而慎于言。

20、孔子语录: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22、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24、当仁不让于师。

2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小不忍,则乱大谋。

2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7、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

28、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29、雍也第六子华使於齐,冉子为其母请栗。

3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孝的句子篇六

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2、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3、言忠者,行笃敬。――论语

4、不迁怒,不贰过。《雍也》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6、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

7、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8、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9、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卫灵公》

10、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2、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3、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阳货》

14、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15、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1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出处:论语

18、以约失之者鲜矣。

1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21、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

22、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24、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2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6、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论语

27、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论语

28、真正的通达是:品质正直,懂礼义;善于观察别人讲话的脸色;常考虑如何谦恭待人。

29、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0、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孝的句子篇七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译: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复习它,不也是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访,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他,不也是君子吗?"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译: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译:孔子说:"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译: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埃"

5.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译:子贡问道:"孔文子为

什么

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

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译: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

学习

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这些对我来说,有哪一点是我所具备的呢?"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译:孔子说:"见到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玻"

9.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译:孔子说:"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明白却不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出一个例子不能由此类推出

其他

三个例子,就不再教他了。"

1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检查自己替别人办事尽心竭力了吗?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认真复习?"

1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译: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强,因为他们肩负的使命很重大,而且道路遥远。他们以施行仁道为己任,不是很重大吗?到死了之后才停止,不也是很遥远吗?"

1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译:孔子说:"碰上寒冷的 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译: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呢?"孔子说:"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14.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

译:子贡问

怎样

算是君子,孔子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先去兑现,兑现后再说出来,这样才称得上一个君子。"

1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颜渊》)

译:孔子说:"君子要成全别人的好事,不要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恰恰相反。"

16.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里仁》)

译:孔子说:"财富和地位,这是人人都向往的,但如果不是凭正当的方式取得的,君子是不会享有的。贫困和卑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果是由于本不应该贫贱而贫贱了,君子是不会摆脱这种境况的。"

17.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述而》)

译:孔子说:"假使财富是可以求得的话,即使是做下等差役,我也愿意去做。如果不能求得,那么我还是干自己喜欢的事。"

1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述而》)

译: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后,很长时间尝不出肉味,于是说:"没想到《韶》乐达到了如此高的水平啊!"

19.(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沐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先进》)

译:曾点说:"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在身上,约上五六个成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旁边洗脸洗手,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孔子说:"我赞同曾点的主张呀!"。

论语孝的句子篇八

1.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3.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6.当仁,不让于师。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8.言必信 ,行必果。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1.不怨天,不尤人。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12.不迁怒,不贰过。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13.小不忍,则乱大谋。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14.小人之过也必文。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1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16.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17.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18.三思而后行。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不会感到迷茫,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没有收获。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应当说不知道,不弄虚作假,这才是明智的行为。

论语孝的句子篇九

(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大学》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大学》

(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5. 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大学》

(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 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中庸》

(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9.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15.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17、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君子吃饭无求过饱,……做事要勤奋,说话要谨慎,并能接近有道理的人,向他学习,以纠正自己的缺点,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人了。)

19.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论语》

(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能了解别人。)

20.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

(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21.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

(《诗经》三百篇,其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思想纯正,没有邪恶。”

(我从十五岁开始致力于学习,三十岁便能自立于社会了,四十岁对各种事理不再迷惑不解,五十岁懂得了自然界的规律,六十岁对听到的事情能领会贯通,并能辨别是非真伪,七十岁时做事能随心所欲,但又不会超出礼法的规范。)

23.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如果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便能不断产生新的体会和收获,这种方法可以说就是我们的老师了。)

24.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2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只知读书而不深入思考,就势必惘然而无所获,但只知思考而不肯读书,也是很危险的。)

2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27.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

(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28.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

(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29. 《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

(《关睢》这首诗,快乐而不过分,哀婉而不伤恸。)

30. 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

(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31.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

(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

32. 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论语》

(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33.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34.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见到贤人便应考虑怎样才能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便应在内心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

35.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君子说话要谨慎,而做事则要雷厉风行。)

36. 朽木不可雕也。——《论语》

(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37.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 “文” 也。——《论语》

(聪明好学,不以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称他为“文”。)

38.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

(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39.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如果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显得粗野,而文采胜过质朴,也会流于虚浮。只有外表和内心配合适当,才算得上是个君子。)

4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对任何事物,仅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爱它的人,深深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乐此不疲的人。)

41.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

(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42.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聪明的人喜欢水,因为他性情活跃象水一样流动不息,仁慈的人喜欢山,因为他心地淳厚象山一样厚重。聪明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聪明的人乐观,仁慈的人长寿。)

43.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默记所学的东西,坚持学习而不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

44.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

(如果财富能够争取得到,即使让我手执马鞭去做一个车夫,我也去做,但如果追求不到,还不如去干我喜欢的事。)

45.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4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如果三个人一同走路,其他两个人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他们有优点,我就学习,他们有缺点,我就作为借鉴而改掉。)

47.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

(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48.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49.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

(鸟快要死的时候,叫声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话是善良的。)

(读书人不能不心胸宽广意志刚强,因为肩负重任而且征途遥远。他把实现仁的理想作为自己的使命,担子难道不重吗?他为这种理想而奋斗,直到死去为止,路途难道不远吗?)

51.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绝对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52.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

(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开阔我的视野,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

53.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54.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

(我还没有见过喜爱德行象喜爱美色那样的人。)

(年轻人是可怕的,因为怎么能知道他的将来不如我们现在呢?但如果一个人到了四十、五十岁还默默无闻,他也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了。)

56.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战斗中,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

57.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论语》

(只有到了气候寒冷的时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独立的品格。)

58.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

(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

(死和生听凭命运的安排,富与贵在于上天的决定。君子只要尽心尽力而没有过失,对人恭敬而合乎礼法,那么四海之内的人都如兄弟一般了。)

60.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61.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

(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行正道呢?)

(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虽然熟读了《诗经》三百篇,但让他去处理政事,却办不好;派他出使国外,却不能独立地根据具体情况应对自如;这样的人,读的即使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64.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只要身居上位的人自己行为端正,那么就是不发命令,下面的人也会照着去做;如果他的行为不正,即使发布命令,下面的人也不会服从。)

65.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君子能够协调左右但并不盲从附和,小人则只会盲从附和而不能和他人和睦相处。)

(君子容易事奉,但要想讨得他的喜欢则很难。以不正当的方式讨他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他在用人上,却能做到量才使用。小人难以事奉,但要想博得他的欢心则很容易。如果以不正当的手段讨他喜欢,他是会喜欢的;但当他用人时,则会求全责备。)

67.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

(在私利面前能够想到道义,遇到危难能够挺身而出,虽然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也没有忘记平生的诺言,这样就可以说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了。)

68.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君子以言论超过行动为耻辱。)

(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孔子说:“端木赐啊!你以为我是一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答道:“是的,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道理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可以同他交谈却没有交谈,这是错过了人才。不可以同他交谈却要同他交谈,这是白费口舌。聪明的人既不错过人才,又不浪费语言。)

72. 有杀身以成仁。——《论语》

(能牺牲生命来成全仁德。)

7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

74.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一个人若没有长远的考虑,便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75.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一个人能够做到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就不会招致别人的怨恨了。)

76. 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

(君子一切靠自己,小人处处要求别人。)

77.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自己不愿干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78.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忍不住一时的小忿,就会毁坏整个大事。)

79.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

80.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

我曾经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苦苦思索,结果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

81.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面对着实行仁德的事,就是老师在前,也不要谦让。)

82. 有教无类。——《论语》

(对人进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类。)

83. 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主张不同,不相互商量事情。)

84.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论语》

(不必担忧财富不多,只须担忧财富不平均,不必担忧人口稀少,只须担忧境内不安宁。……既来了,要使他们安家乐业。)

(不该说话的时候却抢着去说,这叫急躁;到该说话的时候却闭口不说,这叫隐瞒;不看别人的脸色便随便插嘴,这叫没有眼色。)

(君子有三种事应该加以警戒:年轻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力戒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旺盛,力戒逞强好斗;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弱,力戒贪得无厌。)

(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经过学习才知道的人是次一等,遇到困惑才学习的人是又次一等,有了困惑而不学习的,这是最下等的人。)

(君子有九种事情需要考虑到:看,要考虑是否清楚;听,要考虑是否明确;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要考虑是否恭敬;言语,要考虑是否忠实;做事,要考虑是否认真;疑惑,要考虑是否求教;愤怒,要考虑是否有后患;利益当前,要考虑是否该伸手。)

89.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

(人的性情本来是近似的,只是由于环境习俗的熏陶,便相距得远了。)

90.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论语》

(当他未得到官职的时候,唯恐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官职,又唯恐丢失掉。假若害怕丢失掉,便什么坏事都能干出来。)

91.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埂!

(只有女子和小人最难相处,亲近了,他们说你不庄重;疏远了,他们又会怨恨你。)

92. 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过去了的再也不能挽救,未来的还是可能补回。)

93.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

(每天懂得一些自己所不知道的,每月不忘记自己所已经掌握的,可以说是爱好学习了。)

94.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

(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恳切地求教,多思考当前的实际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95. 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论语》

(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看庄重威严,接触则温和可亲,听讲话则严肃不苟。)

96. 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论语》

(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

97. 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做好了官,有余力就要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

98.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论语》

(一个人固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主张又不能坚定不移,这种人有他不能算有,没有他不能算无。)

99. 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论语》

(即使是小小的技艺,也一定有值得一看的地方。但对于远大的事业恐怕有所阻碍,所以君子不去干这些。)

(子张问:“什么是五种美德?”孔子说:“君子对人民施加恩惠,却不耗费财用;使百姓劳苦,百姓却无怨言;自己有所欲求却不贪婪;安宁矜持却不骄横;威严却不凶猛。”……子张又说:“什么是四种恶行?”孔子说:“事先不经教育,犯了罪就杀头叫做肆虐;不先告诫便要求有成效,这叫粗暴;发布命令迟缓,却突然限期完成,这叫残害人;同是给人赏赐,却出手吝啬,这叫只进不出的财务衙门。)

论语孝的句子篇十

1、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2、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福科

3、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4、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7、保持人格不仅靠功劳,也要靠忠诚。——歌德

8、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文天祥

1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14、当你成功的时候,你说的所有话都是真理。——马云

15、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16、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17、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18、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莱辛

19、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屈原

20、强大的人不是征服什么,而是能承受什么。——柴静

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22、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23、最困难的职业就是怎样为人。——荷塞·马蒂

24、美是不凭借概念而普遍让人愉快的。——康德

25、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26、有所成就是人生唯一的真正的乐趣。——爱迪生

2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28、忍受灾祸不难,但忍受到底决非易事。——塞内加

29、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0、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31、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32、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33、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

34、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35、人能不食十二日,惟书安可一日无。——陆游

36、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37、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8、道足以忘物之得春,志足以一气之盛衰。——苏轼

论语孝的句子篇十一

1、自中年起,伤在伤悲与乐中,与朋友为伍,常为数日之恶。

2、在音乐的名义下,什么也不是!

3、虽然我不杀伯仁,伯仁却死在我身边。在阴影里,否定这个好朋友。

4、我原来成行成行,成行成行,何苦看穿!

5、受苦的人是不会站起来的,又何必担心名字不带邪呢?

6、痛饮,读离骚,可称为成名。

7、当他在西方的时候,法庭还是黑的,法庭还是黑的。

8、例如,写水,自流,微无正半径。

9、生活是舒适的,我可以活很长一段路出名!

10、朗朗如日月入怀,如入寺,不敬而敬之。

11、官员是臭气熏天,所以会得到和梦棺材尸体;财富是肮脏的,所以会得到肮脏的梦。

12、志其音量,当最后死房子之间的墙。

13、为什么你看不清镜子里重复的光芒,流着害怕的回风。

14、我已经和我打了很久的交道,但是我现在好多了。

15、但要叫日头从今日转离他的耳中。

16、可怜的路哀叹,文明的形式,法律不是为我这一代;雪夜访黛,秋风bass,人生只有你意气相投。

17、亲清爱清,伴清清,我不清清,谁应清清。

18、神高架势过,如姚林琼树,大自然是外面的尘埃。

19、泛若烂锦,处处不好;若陆文剑沙,常见宝。

20、当你小的时候,大并不总是好的。

论语孝的句子篇十二

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论语本文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一些论语名言语录,欢迎大家分享。

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4、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5、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6、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言忠者,行笃敬。——论语

8、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

11、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12、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13、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14、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15、君子周急不继富。 《论语》

16、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所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17、德不孤,必有邻。

18、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1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泰伯》

20、里仁为美。——《里仁》

21、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

2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

23、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公冶长》

24、不贰过。——《论语·雍也》

25、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27、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28、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

29、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0、巧言令色,鲜亦仁!

31、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32、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3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作者:孔丘 出处:论语

34、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

35、言必信,行必果。

3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3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处:论语

38、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9、民无信不立。:《论语》

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1、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朱熹注:此但自言其反已自修,循序渐进耳。

4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小不忍,则乱大谋。

43、我则异于是,是无可无不可。

44、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论语

4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

46、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47、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

48、君子坦蕩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

49、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夫之勇也陆行不避凶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50、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论语孝的句子篇十三

6) 君子之骄,骄傲的是内心的风骨。——于丹

7) 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于丹

8) 恒心与定力——心理的依据与底线。——于丹

9) 成功的职业,不一定是你心中的理想。——于丹

10) 信仰的力量,足以把一个国家凝聚起来。——于丹

11) 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于丹

12) 关爱别人就是仁慈;了解别人就是智慧。——于丹

13) 最快乐的方法是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于丹

14) 一个人的自信来自于他内心的淡定与坦然。——于丹

论语孝的句子篇十四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下文是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的论语名言语录,供各位参考。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液。"

5、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6、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

7、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yi)》

8、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

9、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10、仁以为己任。 ——《论语》

11、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2、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13、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14、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

1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刚强勇毅,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而实现使命的`道路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奋斗,这不也是很遥远的吗?")

16、言必信,行必果。

17、三思而后行。

18、宁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 ——切·格瓦拉

1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20、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21、往事已不谏,来者犹可追。

22、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

2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26、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27、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29、礼之用,和为贵。:论语

3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3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32、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

33、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论语颜渊

34、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35、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6、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37、孔子语录: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3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9、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论语

41、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论语

42、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43、君子患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

44、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4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6、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47、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

48、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49、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50、小不忍,则乱大谋。

51、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52、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53、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论语

54、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论语

55、食不语,寝不言。—— 论语

56、又问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

57、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58、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59、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60、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孝的句子篇十五

1) 无论是对朋友,还是对朋友,都应该把握一个分寸,适度为最好。

2) 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

3) 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并且调整与他人的关系。

4) 一个人的自信来自于他内心的淡定与坦然。

5) 在今天这么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保持良好的心态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重要。

6) 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内心的选择的力量更强大。

7) 一个人志向至关重要,决定他一生的发展方向。

8) 每一个成年人都有他生命中的光荣与隐痛,真正的好朋友不要轻易去触及他的隐痛。

9) 一个人做事的时候要知道什么是礼仪廉耻也就是对自己要有所约束,内心有坚定的不妥协的做人标准,同时要对社会有用,要为社会做事。

10) 生活中真正的快乐是心灵的快乐,它有时不见得与外在的物质生活有紧密的联系。孔子生活的那个时代是一个物质极其贫匮的时代,在那个时代,真正快乐的力量,也就来自天心灵的富足,来自于一种教养,来自于对理想的憧憬,也来自于与良朋益友的切磋与交流。

11) 在今天看来,一个的发展往往不在于终极理想有多高远,而在于眼前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我们往往不缺乏宏图伟志,而缺少通向那个志愿的一步步积累起来的切实的道路。

12) 许多人在一起,大家的观点可能会不完全一样,当各自说出自己的的观点时,一个真君子是会认真倾听的,他能理解和尊重每一个人观点的合理性同时又能坚持自己的的观点。

13) 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14) 所以什么叫“仁者不忧”呢?就是让你的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

15) 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花未全开,月未圆。这是人间最好的境界,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仍使你的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

16) 如果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国君(领导)旁边,虽然表示亲近,但离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虽然看起来亲密,但离你们俩疏远也就不远了。

17) 你千万不能要求对方必须如何如何,每一个个体都是值得尊重的,朋友之间尤其要保留这种尊重。

18) 做一个勇敢的人,用生命的力量去化解那遗憾。

19) 《论语》终极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论语孝的句子篇十六

关于论语名言语录(精选40句)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关于论语名言语录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分享。

3、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出自《论语·子路》

4、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

5、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6、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8、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9、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框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11、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

12、巧言令色,鲜矣仁。

13、"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14、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1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1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卫灵公》

18、夫子莞尔而笑。——《论语·阳贷》

1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20、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

2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22、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23、言必信,行必果。

24、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5、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哉!人焉哉!作者:

26、孔子语录: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27、孔子语录: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28、子曰:"乡愿,德之贼也。"出处:论语

29、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30、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3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3、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34、知之者不如好之春,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5、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论语

36、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论语

37、雍也第六 子华使於齐,冉子为其母请栗。

38、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39、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其取。

40、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孝的句子篇十七

原文: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1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0、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译文:

2、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8、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9、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10、孔子说:“我曾经整天不吃,整晚不睡,用来思考,却没有长进,不如去学习。” 

论语孝的句子篇十八

1、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解释: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忠言可以一生受用遵循的呢?”孔子说:“也许就是仁爱待人!自己所不愿要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反复检查我的行为:为人处事有不真诚的事吗?与朋友交往有不诚实的事吗?老师教授的知识有不复习的吗?”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可以凭借这个成为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翻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疑惑。”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翻译:孔子说:“仲由,教给你的理解了吗?懂得就是懂得,不懂就是不懂,这也是聪明啊。”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翻译:孔子说:“见到贤人就要向他学习,希望能达到他的水平,见到不好的人就要自我反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学习他的优点,如果自己也有他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或责任),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翻译:孔子说:“年末天气寒冷,这时才能知道松柏是最后凋零的。”

论语孝的句子篇十九

一、于丹词典:

“三鞠躬一握手”:一鞠躬是要向公众,因为老百姓是用生命感悟来还原经典;二鞠躬是对圣贤,他们的睿智让经典的力量趋向永恒;三鞠躬是给媒体,媒体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也是文明的催化剂。而一握手,是要和提出质疑的人握手,因为多元碰撞是文化获得活力的最佳路径。

什么是“庸俗”:

就是家长里短,比如过去大家住在一个大杂院里,有一家包饺子,就会给满院子人家都送上一盘。

什么是“深情”:

她说是一种由衷的情怀,比如说自己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无比热爱。

“敬而不畏”“敬而近之”:

现在的文化、学术有被经典化的趋势,被藏之深山、千古膜拜,让人们只好敬而远之,“我想告诉大家还可以有一种态度,那就是‘敬而近之’。我当然敬重孔子,但是我不惧怕他,我敬重他不是为了远离他,而是为了亲近他;我敬重他不是跪下来仰视他,而是走近去触摸他。”

贫穷:

著名语言学家王宁先生是这样解释“贫穷”两字的涵义:今天我们理解的

“穷”其实是过去的“贫”。什么是“贫”?你看下边是一个“贝”,把一个贝壳当钱花,而且要“分”着花,这还不“贫”吗?过去的“穷”是“穷途末路、无路可走”的意思。“穷”上边是个“穴”字,就是山洞;下边是一个人弯着腰,手还在前头撑着地。你看看,这不就是“无路可走”了么?一个这么普通的词,经过先生一分析,顿时就可爱起来,“我现在一看到‘贫穷’两个字,脑子里就是一幅画面,鲜活至极。”

什么叫“美”?什么叫“体验”:

自己读研究生的时候就开始崇拜偶像了,不过不是什么影视明星,而是自己的老师、文艺理论学家王一川。在第一堂课上,王一川就讲到他在北大读书时曾经和同学晚上跑到圆明园,在废墟之间边走边谈,内容涉及终极真理、美的真谛。“他说美是什么?美永远是你前一步地平线上的那一轮太阳,你可以用一生去追寻,但是你永远无法触摸。这是他讲课的语言,比我讲课的语言美多了。”于丹说,讲这些内容的时候,王一川是带着光芒和气场的。“王老师说什么叫‘体验’?就是‘以身体之,以血验之’。就是说你一定是全身心生命澎湃激荡,‘入乎其中’,然后才能‘出乎其外’。”

诗经新解:

《诗经》说:“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直译过来,是说什么时候能够找到一棵忘忧草,什么时候我就可以不想这个人了,就不那么心碎了。她告诉学生,要理解这几句诗词,就静下心来听听刘德华的《给我一杯忘情水》,“虽然时代不同,媒介不同,但两者所表达的意境如出一辙。”

论语孝的句子篇二十

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巧言令色,鲜矣仁。

4.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5.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7.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知新)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2.子谓《韶》:“尽善矣,尽美矣。”(尽善尽美)

13.朝闻道,夕死可矣。

1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贤思齐)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