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最新牢记殷殷嘱托 牢记殷殷嘱托心得体会(精选16篇)

最新牢记殷殷嘱托 牢记殷殷嘱托心得体会(精选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24 04:06:03
最新牢记殷殷嘱托 牢记殷殷嘱托心得体会(精选16篇)
时间:2023-10-24 04:06:03     小编:MJ笔神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牢记殷殷嘱托篇一

目前,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最后的交卷时刻,只剩40多天的时间。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只有在“交卷时刻”继续发扬“今天做得好、明天要更好”、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影响,甩掉徘徊彷徨、犹豫不决的思想包袱,坚决打赢这场攻坚克难、波澜壮阔的历史之战,确保如期完成“全面小康”压轴题,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秉怀“独运匠心”,要有“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坚定信念。匠心精神是一种信念,是一种态度。印度诗人泰戈尔说:“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一个年轻干部安身立命的根本。理想是舵,把控前进的方向,信念是帆,指引拼搏的道路。今年4月21日,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平利县考察脱贫攻坚。一张照片定格了“五级书记”共抓扶贫的瞬间。从党中央最高指挥部到基层最后一公里,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大家,层层压实责任,兑现对人民的承诺。年轻干部要牢记殷殷嘱托,自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坚持人民至上,凝聚打赢脱贫攻坚战必胜信心,筑牢精神之基。更要志存高远,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的目标,脚踏实地,勇往直前。

涵养“纯粹匠意”,要有“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奉献精神。王安石的“夙兴夜寐,无一日之懈”,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华罗庚的“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头”……这些经典名人名言,从不同侧面印证了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崇尚奉献的民族。奉献,是在今年防汛抗洪中,陈陆同志舍生忘死,付出生命代价的选择;是在今年疫情期中,白衣天使们一个个红手印,一封封请战书的召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作为年轻干部,不仅要大力弘扬奉献精神,发扬不怕吃苦、不怕艰险、不怕吃亏的精神。更要俯下身、静下心、沉住气,多下一些苦功夫、笨办法,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了解人民群众最现实、最直接的诉求和期盼,积极化解群众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风险,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无怨无悔,无私无畏,交出组织肯定、群众满意的合格答卷。

提升“精一匠力”,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拼劲韧劲。“精一”被广泛认为是工匠精神在专业技能和职业坚守方面的典型特征,其中,“精一”指的就是具备高超、精湛的业务技艺和高度聚焦、深入钻研的职业态度。年轻干部践行“精一”既要本领高强、能力过硬,更要方向明、态度正、有韧劲、敢拼搏、措施实。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工作的标准,不断增强“八项本领”和“七种能力”,确保能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时刻豁得出去。要向沈浩、黄文秀等同志学习,怀着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发扬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不断将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惠民举措落地落实。同时,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围绕当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摸清真实情况,找准问题症结,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为解决问题提供青年方案、拿出青年之策。

牢记殷殷嘱托篇二

殷殷嘱托,深深地寄托了一份期望和厚望。在学习生活中,无论是老师、家长还是长辈们,都会不厌其烦地叮嘱我们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勤奋学习的态度和诚实守信的品质。这些嘱托虽然简短,但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智慧。下面,我将从积极心态、勤奋学习、诚实守信三个方面,谈谈我对“牢记殷殷嘱托”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牢记殷殷嘱托告诉我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不能气馁,更不能放弃。我们要时刻保持乐观的心情,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就像孔子所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管是在学习上或者是生活中,积极向上的心态能够让我们更好地面对困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堂上,我们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要主动向老师请教,不要怕被别人笑话。殷殷嘱托告诉我们,只有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取得好成绩,实现我们的梦想。

其次,牢记殷殷嘱托告诉我要保持勤奋学习的态度。勤奋是成功的基础,只有用心去学习,才能取得好的成绩。勤奋是一种品质,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在学习的道路上,有时候我们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是只要我们勤奋地去学习,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好的成绩。孔子曾经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学习中要注重思考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要有理论的知识,还要有实际应用的能力。通过勤奋学习,我们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还可以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牢记殷殷嘱托告诉我要保持诚实守信的品质。诚实守信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也是立足社会的基石。有句古话说得好:“宁可不见,不可见而不诚。”这句话告诉我们,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为人处世的准则。诚实守信不仅是对别人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我们要保持真实的态度,说真实的话,做真实的事。凡事态度要诚,信用要守。只有做到诚实守信,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也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或者接收到各种各样的嘱托。然而,这些嘱托究竟想要告诉我们什么?是告诉我们要勇敢面对困难,积极面对生活;还是告诉我们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锐意进取。通过牢记这些殷殷嘱托,我深刻体会到:只有在保持积极心态、勤奋学习和诚实守信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取得更大的成就。让我们用这些嘱托来激励自己,不断努力,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牢记殷殷嘱托篇三

“老师变保洁员?这真的是我住了4年的‘金窝’吗?”6月15日,湖北武昌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师生们的朋友圈里被一张张整洁的寝室照刷屏。据悉,武昌工学院即将迎来毕业生返校的日子,为了让学生们安心“归家”,该校艺术设计学院发起了号召全体党员教职工为毕业生清扫寝室,“欢迎毕业生回家”的活动,共计27名党员老师自愿报名组成党员先锋队,给102间毕业年级学生寝室进行大扫除,并耗时6小时全部整理完毕。

大学毕业季,青春绽放时。在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斗后的六月,又迎来了毕业生返校的日子。这些即将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莘莘学子们,“1月离校6月归”,自然感慨良多。与母校阔别了半年之久,这次回校也自然是来去匆匆。他们半年未曾居住的寝室,也自然多了尘埃,少了生机。为了给这些即将起航的青春少年们创造一个温情的毕业环境,让他们怀着愉快的心情踏上工作岗位,院校的党员教师们用辛勤的劳动让学生宿舍焕然一新。这是老师们对学生归来的期待,更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生动体现。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人对教师职业的诠释。其中“传道”被列在第一位。由此可见,我们现在要求的“教书育人”,并且以“育人”为本,确实就是秉承了古人倡导的“传道”为先。这里的“传道”,并不是单纯地给学生们讲解“道理”,更重要的是“言传”还要“身教”,特别是面对即将融入时代洪流的学子们,从灵魂深处感染他们更为重要。而作为党员教师,肩上的“育人”责任更重。大学四年,老师们一直陪伴着孩子们的成长,“善始”还要做到“善终”,才能给这些时代的弄潮儿们做出榜样。

“1月离校,6月归,想它更想她。”这样的点赞是发自内心的。大学生活,正是青春勃发、人生得意之时,四年的时光虽也短暂,但在生命的旅程中却占有极高的地位。在这其间,他们立足于本专业,追求全面发展。在辛勤园丁们的带领下,怀揣梦想并追逐梦想,谱写着一曲曲情感之歌,奋斗之歌,青春之歌!在这里,他们除了练好自己的知识本领外,还接受精神的洗礼。他们正如一颗颗充满生机的幼苗,在党的阳光雨露下,在老师们的精心培育下茁壮成长。这里,是他们的又一个故乡。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并不是看起来高大上的理论,而是渗透到生活、工作每一个角落的信仰、追求。党员教师们成立“党员先锋队”,凝聚起为学生服务的正能量,用最实际的行动表达对学生们的关心与希望,也践行着自己“为民服务”的铿锵誓言。就是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将温暖传递到了每一个角落,传递到了每一个人的心中。“老师们不仅关爱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作为我们成长路上的领路人,他们此举带领我们走好了大学生涯的最后一程。”这由衷的表白正是老师们的殷殷期望。

“望少年们怀揣梦想走出校门,这里始终是你们心灵的港湾、精神的家园,始终是你们成就梦想的坚强后盾。”武昌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陈凯对毕业学生们的希望与嘱托,体现出新时代高校的责任与担当。党员教师主动当起“保洁员”,助力毕业生温暖“回家”,正是“坚强后盾”的一个细节。我们相信,这样的理念、这样的行动,必将在少年们的心中播下“青春”的种子,让他们踏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征程,并尽情地开花结果。

牢记殷殷嘱托篇四

8月2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视察调研防汛救灾工作时强调,人民军队要发扬连续奋战作风,有力组织抢险救灾,支援地方灾后恢复重建,切实完成防汛救灾后续任务。今年入汛以来,人民军队不顾大洪大险,冲锋在抗洪防汛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军队爱人民的深情大爱。

主动请战,给群众喝下“暖心汤”。“坚守英雄连全体官兵郑重向党和人民请战!”“导员,我能不能回来啊”“听说大家马上要去抗洪,到时候能不能把我召回去,我也和兄弟们一同战斗”……一封封言辞恳切的请战书,一个个刻录决心的红手印,一条条渴望归队的请战短信,在汛情面前,人民子弟兵们主动放弃“安稳”,选择直面滔滔洪水,主动放弃休假、放弃与家人的短暂团聚,选择奔赴抗洪一线筑牢堤坝、守卫“大家”。他们的主动请战,犹如一碗“暖心汤”,驱散了洪魔带来的阴霾,稳定了群众情绪,温暖了群众身心。

冲锋一线,给群众注入“强心针”。“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当滔滔洪水冲垮河堤、漫过庄稼、淹没房屋时,是人民子弟兵用宽阔的肩膀背出一个个受困群众,用皮划艇撑起一艘艘“生命之舟”,用勤劳的大手垒实一座座堤坝。他们的大手沾满了泥泞,他们的双脚浸泡出了褶皱,他们的手臂布满了水泡,即使浑身酸疼,背沙袋、传沙袋的动作却不曾停歇。他们与时间赛跑,与洪水斗争,与极限挑战,只有当垒砌的堤坝真正堵死了漏洞、排除了险情,他们才敢停下来喘口气、喝口水、眯一会,迅速补充“能量”,随时为迎接下一场险情、下一场挑战做准备。他们用身体筑起的“铜墙铁壁”,是给群众注入的“强心针”,让人民群众不再害怕洪水带来的恐惧和惊慌,稳稳夯实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排除险情,给群众吃下“定心丸”。“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历经数个不舍昼夜的奋战,各地人民军队抗洪抢险取得积极成效,截至8月19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累计出动兵力120多万人次,组织民兵30多万人次,参加了17个省份的防汛救灾行动,转移群众17万余人、封堵决口和管涌3900多处、加固堤坝900多公里、抢通道路350多公里……一个个数字背后,是人民军队向险“逆行”、向水而战的大无畏精神,是人民军队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大爱的坚守,关键时刻发挥了突击队作用,以实际行动为人民排除险情,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给人民群众吃下了“定心丸”,让人民群众有了战胜洪灾的勇气,有了在后期复工复产中稳步前行的底气。

难关终有闯过时,洪水终有消退时。人民军队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发扬连续奋战的工作作风,加强汛情研判,排查风险隐患,积极帮助人民群众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竭力完成党和人民交付的任务,做保障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坚强后盾。

牢记殷殷嘱托篇五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对青年寄予厚望:“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殷殷嘱托为青年干部成长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作为一名青年干部,要努力打造好自身的“三张名片”。

第一张:以“学习”为基础,打造“勤学苦练、天天向上”的名片。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青年干部要把学习当成一种责任、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终生追求,学习党的理论,学习国家政策,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坚定政治信念,提升理论水平,增强工作本领。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只要是工作需要的,就要学规矩、学业务、学协调,力争学好、学通、学精,力争成为坐下来能写、张开口能说、迈开步能干的多面手。

第二张:以“担当”为己任,打造“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名片。责任担当是党员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要愿担当,多说“让我来”,少说“不该我事”;要会担当,多想对策办法,少提困难要求;要善担当,多做是非面前不动摇、困难面前不低头、诱惑面前不犹豫的干部,少做遇到责任“耍滑头”、遇到困难“软骨头”、见到好处“忙伸头”的干部。年轻人就要有年轻人的样子,就要有年轻人的状态,要把担当作为变成年轻人的金招牌,用脚踏实地的奋斗收获实实在在的业绩。

第三张:以“作风”为保障,锤炼“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名片。事业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青年干部要把工作当成事业,把单位当作练兵场,坚持“说了算、定了干”原则,发扬“案无积卷、事不隔夜”作风,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高质量完成每一项任务,确保上级政策、领导意图落到实处。要坚持“严细实”的工作标准,好手赖手,出把快手,又快又好地做好本职工作。要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决不做侵害群众利益的事儿,用自己的“辛苦指数”赢得群众的“幸福指数”。

学习、担当、作风三张“名片”,是青年干部的必备素质。让我们一起努力,把这三张“名片”擦得更亮!

牢记殷殷嘱托篇六

向下扎根:“吾心归处是吾乡”。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里,种下了他与梁家河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的兄弟情谊,种下了他对“三农”问题的牵挂,也种下了他对年轻人在农村天地大有作为的期盼。没有扎根,何来茁壮的希望?也许我们所在或即将前往的农村一线,或全然陌生、或条件艰苦、或前路难行,但是,既已选择,与其常言“我太难了”,不如早点扎根、早点发芽。农村是“练兵场”,需要摔打磨练,但更是“大舞台”,亦能踏歌起舞。只有始终坚持眼睛向下看民情、耳朵向下听民声、心脑向下知民意,脚步向下解民忧,才能把自己的根牢牢扎在村民间、扎在田垄间,扎在农村广阔天地间。

向上生长:“不待扬鞭自奋蹄”。如果说向下扎根是在积累破土而出的底气,那么努力进取就是在涵养向上而生的力量。“农村基层是青年学生熟悉当代中国社会、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的最好课堂。”破土从学习开始,圆梦靠本领成就。要始终保持“空杯”心态,走访万户村、做客百姓家,学懂弄通悟透“无字之书”和“有字之书”,并将其转化为指导工作的“指南之书”。要做布局谋势的“善弈者”,紧盯“国之大者”,做到身在兵位,胸为帅谋;也要做农村战场的“领跑者”,敢于创新创业,把职业当事业,事事做到极致;更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以积极向上的生长姿态和永不停歇的生长速度,在农村一线课堂中锤炼出扎实的才干和过硬的本领,以实际行动交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硬核”答卷。

向远方迈步:“积跬步以至千里”。“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也许当下的烈日狂风、泥泞田垄只是起点、是开始,但心怀梦想,何惧道阻且长。眺望远方,国家之希望在于我青年,民族之希望在于我青年,“三农”之希望更在于我青年。远方很远,不仅需要步履不停,还要步步行稳。行稳方能致远,要踏实走稳眼下的每一步,就需要我们学会正视眼前的“鸡毛蒜皮”,秉承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老黄牛”品质和把事当事、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起而行之、真抓实干,被之僮僮、夙夜在公,把想干的事干完、会干的事干好、该干的事干实,在农村广阔天地间用学习“充电”、用实践“蓄能”,把点滴之力汇入时代洪流、拍出朵朵浪花。

有人说,人生最美好的生活方式,是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奔跑在理想的路上,抬头有清晰的远方,低头有坚定的脚步,回头有说不完的故事。选调战友们,有志青年代代有,报国之遇世罕求。最是年少奋斗时,勿负青春好时光!让我们乘着民族复兴的阵阵和风,扬起乡村振兴的理想之帆,在这条洒满阳光的大道上,一路向下、向上、向远方!

牢记殷殷嘱托篇七

“十四五”的集结号已经吹响,广大党员干部要在新时代航船上高扬“风帆”,做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乐于奋斗、勇于担当、作风优良、服务群众的全能型“水手”,初心不渝、勇担使命,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为实现2035年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增砖添瓦。

“咬定青山不放松”——扬新时代“风帆”,做政治坚定思想红的忠诚“水手”。在新时代,能不能自觉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检验着我们的党性,考验着我们的忠诚。我们必须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党员干部坚定不移跟党走,不折不扣执行好党的每一个命令决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是忠诚、明白、坚定。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奋斗目标,需要对党绝对忠诚。党员干部要全面系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把“对党绝对忠诚”摆在第一位,始终做到在党为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听从党的指挥、维护党的权威。

“不破楼兰终不还”——扬新时代“风帆”,做勇于担当干实事的能干“水手”。责任重于泰山,担当诠释忠诚。当前,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社会主义不是敲锣打鼓喊出来的;面对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对攻坚克难的大事要事,党员干部必须不断苦练本领,永葆学习劲头,在实践中增强才干,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冲锋在前,做业务标兵、实干闯将、创新能人;既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大格局,亦有“功成必定有我”的进取心,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牢记初心使命,奋力拼搏有为。

“俯首甘为孺子牛”——扬新时代“风帆”,做服务群众不停息的贴心“水手”。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涉浅滩者见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深植于人民群众之中,党的干部必须常在基层走、常到群众访、常到一线看,在了解实情、找准问题、排忧解难上下实功夫、硬功夫、真功夫,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只有深入群众中,用心听群众呼声、用手写群众难题,脚量群众路、口说百姓话,我们才能深知群众冷暖,才能体验群众生活,才能做到换位思考。只有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才能成为群众信任和称赞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新的历史阶段,党员干部要做全能型“水手”,以对党的忠诚、对工作的责任、为民的情怀开启“十四五”新征程,夺取新胜利。

牢记殷殷嘱托篇八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祝贺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时提到,希望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新的起点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书育人、科研攻关等工作中,不断改革创新、奋发作为、追求卓越,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深刻体现了总书记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对高校发展和莘莘学子们的殷殷期盼、谆谆嘱托。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广大青年学子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和嘱托,既要在学习中立志,又要在学成后矢志不渝地去奋斗。把个人志向融入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去成就。只有这样的“志”,才能风正帆满,才能一往无前。

志在“恒”,要把党和人民的事业当作毕生追求。正如《哈工大之歌》所表达的那样:“忠诚和报效是我们的选择。”一代代哈工人把“忠诚”和“报效”深深地镌刻在心里、牢固在志向中,默默无私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着。人贵有志,志贵有“恒”。广大青年学子既要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中立好志、立大志,更要让这“志”在内心生根发芽,不断成长。要把做好党和人民的事业当作永远的追求和无尽的求索。心要跟党走,行要有人民的温度,专心而致志。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既要淡泊名利,又要能坐“冷板凳”,坚决抵制各种诱惑。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以功力必不唐捐的执着,不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添砖加瓦、保驾护航,为人民留下学以为民、学以致用的“为学”印记。

志在“励”,要到科技人文等领域最前沿去搏击。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综合国力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广大青年学子要到各自的学习和研究领域里去奋进、搏击,正如哈工大的校训“规格严格,功夫到家”。要以严的作风去做好工作,更加深入研究,在严中减少失误,提高效率,早出成果;要以“到家”的知识和本领,积极涌入到世界竞争的大潮中,敢同世界最先进的水平较量,敢向世界最高端的标准“亮剑”。就像我们登顶“珠峰”一样,去进行伟大而鼓舞人心的探究。“山高人为峰”,要青出于蓝胜于蓝,不断向前人学习,不断超越前人,跑出更好的成绩。也要甘为人梯,传好“接力棒”,为后来人铺好路、搭好桥。

志在“为”,要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17岁的马克思在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这样的崇高理想最值得我们敬仰,更值得我们深深学习。“在新时代,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具体体现,就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广大青年学子要知行合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绽放绚丽的青春之花。既要弘扬好“两弹一星”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知识领域里去攻坚,去填白、完善、提升,进一步助燃科技强国的引擎。又要能扎根基层,到老少边穷地区去,在一点一滴中做好为民的事业,实现“边兴民富”。只要祖国有召唤,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广大青年学子要乘好新时代的春风,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学习各项知识本领,在磨砺中实现与党和人民同频共振的伟大志向。

牢记殷殷嘱托篇九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苏考察,从“江海门户”南通市五山地区滨江片区,到扬州市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再到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江都水利枢纽,习近平总书记的江苏之行充满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殷殷嘱托,在“十四五”新征程即将开启之际,这份殷殷嘱托用意深远。

把稳人民至上“风向标”,构筑人民生活品质“新高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把生态文明搞好,生态文明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关系少儿一代的健康成长。”“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美丽的风景总是让人赏心悦目,美丽风景的构建则需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十四五”宏伟蓝图已经描绘,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但是不管经济如何发展,都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正所谓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新阶段新发展新成果也将由人民共享,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格局,不断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牵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牛鼻子”,下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一盘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投入不是无谓投入、无效投入,而是关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入。”经济发展不能只看到眼前效益,不顾长远效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都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要求,体现出了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内,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找好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点”,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吹响环境保护“集结号”,筑起污染防治“隔离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不能只依靠少数人、个别企业、道德约束,必须吹响环境保护“集结号”,团结最强力量。要完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在全社会形成爱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行动自觉,人人都是“环保卫士”,美丽风景你我共建共治;要以环保督查开启环境保护“探照灯”,下足力、铆足劲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环境问题,弥补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短板;要带好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制度的“紧箍咒”,“无规矩不成方圆”,以最严格的制度、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上好“保险杠”。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读懂总书记“生态寄语”背后的深意,就是读懂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的责任与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继往开来,共同描绘绿意盎然的中国发展新篇章。

牢记殷殷嘱托篇十

前些天,去河南新乡先进群体教育基地(南太行干部学院)学习,看到一些原来极度落后乡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跃居全国先进,人民提前奔入小康水平,振奋羡慕之余有三个方面的感触。一是党的政策好,为乡村致富发展提供的土壤、指明了方向;二是吃苦奉献、不畏牺牲、战天斗地的艰苦奋斗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充分印证了“没有永远的落后,只有麻木的被动”;三是有一个好的“领路人”,一心带领群众跟党走、一心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

中国共产党因民而生、为民而兴,鱼水之情是党群关系的最形象描述,决定了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即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居住分散,特别是一些地理环境恶劣的山区、边远地区等,群众生活困难、各方面条件落后等问题较为严重,解决温饱问题却是许多人的基础梦想。“贫穷非一日之寒,脱贫也非一蹴而就”,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作为干事创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率领亿万人民精诚奋斗和实干苦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群众生活逐步由贫困走向温饱,迈着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大踏步向前进,生活一天比一天有奔头。

一直以来,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的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检验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最高标准,不断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向前推进。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为脱贫攻坚提供了一把“金钥匙”。在总书记的关心推动下,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如火如荼开展,真正把为民初心写进了群众心坎里,“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的目标愈来愈接近。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空谈虚干,也等于自欺欺人做无用功。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意义重大,给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那么,怎么干?怎么抓落实?我想,习近平总书记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那就是“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将无我”是什么?我认为,是一种信念,一种跟党走、听党话、感党恩的坚定信念,指引着我们坚定不移朝着正确的方向付诸努力;是一种状态,一种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夙夜在公的精神状态,推动着我们勇往直前、行稳致远;是一种情怀,一种公而忘私、满腔热忱、为民至上的公德情怀,鼓舞着我们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奋斗;是一种境界,一种“功成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的崇高境界,激励着我们实干担当、奋力作为、狠抓落实。党员干部应乘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东风,争做“我将无我”式干部,在不同岗位上做出自身贡献、实现应有价值、凝聚脱贫合力,用奋斗绘就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壮丽画卷。

牢记殷殷嘱托篇十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作为一名新时代驻村扶贫干部,从进驻西藏察隅县古拉乡俄玉村的那一刻起,我就时刻提醒自己,既来之则安之,一定要沉下心来,撸起袖子、扑下身子同群众一起苦干实干,竭尽全力为村里解决更多实际问题,决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组织的信任以及群众的期盼,身体力行为驻村队员当好表率,努力让自己的驻村生涯有所收获。如今,驻村快一年了,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当好新时代驻村干部“好处多”,具体都有些什么好处呢?在此分享一二,与驻村的战友们共勉,一起继续努力继续做好驻村各项工作,更好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好处一:可以在管好自己中更好涵养自律“习惯”。下来驻村前,有朋友给我开玩笑说:你自由了,在村里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没人管你了……说实话,对此我不以为然,毕竟自己是一名组工干部。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进驻村里的第三天,我主持召开了驻村工作队第一次会议,给自己和队员立了三条规矩:第一,驻村期间不得睡懒觉;第二,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第三,全力以赴为村里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解决好实际困难和问题。今年驻村以来,我没有睡过一次懒觉,每天都坚持八点半以前起床,然后锻炼身体和打扫环境卫生,工作时间就和村民一起劳动,不管是耕地、播种、除草、打药、秋收、冬播,还是上山放牦牛、找牦牛、修水渠、挖虫草,亦或是砌砖墙、粉刷墙等。可以说这9个月,我把群众的生产生活的日常几乎都体验了一遍……这些也促使我更好养成了自律工作和生活的好习惯。

好处二: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提升做饭做事“厨艺”。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俭养德。对于一些驻村工作队而言,驻村各项工作都不怕,就这吃饭是个大问题,因为很多驻村干部做不好饭。我始终坚信,驻村工作都不怕难,做饭又有何难的。正如一朋友开玩笑所说,不会做饭的驻村干部肯定不是好干部,要想成为合格的驻村干部,就得学会做饭,而且要做得一手好饭。今年驻村以来,为了丰富驻村队员的伙食,我通过上网自学或向家人请教,在反复摸索中学会了蒸馒头、包包子、手擀面等新技能,还学会了做松茸刺身、水煮肉片等十来个以前从未做过的新菜品……总之,不管是下来检查的工作组,还是本村的村民朋友,来吃了我做的饭菜,都叫一个“好”。同时,凡是村里党员和群众的集体劳动,村里几乎都请我去帮忙做饭,每次村民吃了我做的大锅饭,都会竖起大拇指说:“队长,你这厨艺杠杠的,我们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饭菜,这可是一点都没有浪费,不像以前我们自己做的不好吃,浪费掉的就多。”可以说,驻村在厨艺渐长的这个过程中,还能悟出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推动工作落实、问题解决的好“厨艺”。

好处三: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破难解题“智慧”。刚进驻村里时,我们工作队就第一时间与村“两委”班子见面座谈,走访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面了解村集体和建档立卡户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始终把村“两委”和建档立卡户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记在心里,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深入实地查看等,发现确需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工作队自己不能解决的,就积极争取派驻单位支持解决,或利用私人关系联系县里相关部门帮忙解决;工作队能牵头解决的,就联合村“两委”组织党员投工投劳共同解决,或工作队自行帮着解决;村民自己稍加努力就能解决的,就通过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引导其自行解决……总之,只要是村里急需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我就带领工作队员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和群众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开动脑筋、想尽办法把问题解决好。这一来二去,村“两委”和村里的群众有啥难事都会来找我们工作队帮着参谋,慢慢地我们就成了助力村里发展的“军师”了。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说句实话,作为新时代驻村干部,只要心里时刻装着人民群众、装着党的事业,一心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这好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牢记殷殷嘱托篇十二

“十三五”时期即将顺利谢幕,“十四五”时期正在全面开启。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我们将举全党全国之力,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兑现我们的承诺。”

“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一种“豪气”。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是大国大党的豪气,“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是大国大党的担当。正如新年伊始,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党和国家临危不乱、指挥有方,大国大党的果断、担当再次得到彰显;白衣执甲挂帅出征、9000多万共产党员闻令而动,用血肉之躯为群众筑起了一道道健康的城墙……港珠澳大桥的顺利通车、青蒿素的成功研发、天问一号的发射升空等,都见证着一个大国大党的飞跃,也见证着一个大国大党的豪气。“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一个都不能少,这是一种承诺,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一种担当,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这是一种豪气。苦干实干奋力一搏创造奇迹,虚度苦熬如坐针毡度日如年。我们应当立下愚公移山之志,宁愿苦干,决不苦熬,要咬定目标、一鼓作气、乘势而上。

“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千百年来不断积累的一种“底气”。共产党人的自信不是盲目的,而是有底气的。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着红色的基因,我们的骨髓里传承着红色的情怀,我们的底气来源于薪火相传,来源于人民群众。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也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战争年代,我们不畏强权,敢于为民族解放和国家统一抛头颅洒热血;和平年代,我们居安思危,敢于自我革命、刀刃向内刮骨疗毒……正是因为“我们敢”,所以“我们能”,这股由骨子里透出来的“底气”让我们的意志更坚了、信心更强了、底气更足了。无论是在脱贫攻坚的边远山区,还是在科技创造的前沿阵地;无论是在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还是在传道授业的三尺讲台,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正是这份底气,为我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正是这份底气,给我们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正是这份底气,更加坚定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士气”。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好群众的“服务员”“代办员”“联络员”“调解员”;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坚定人民立场,听民声、访民情、顺民意、聚民心,始终把人民群众摆在心目中的最高位置,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盼群众之所盼,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要以高昂的斗志和饱满的激情,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共产党人一定能做到;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共产党人一定做得到。

牢记殷殷嘱托篇十三

9月1日,是北京“燕山明珠”密云水库建成60周年纪念日。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建设和守护密云水库的乡亲们回信,向他们致以诚挚问候和勉励,并对保护生态环境、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提出了殷切期望。

作为土生土长的密云人,品读总书记的回信,感悟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既无比激动,又深感自豪,更对守护好首都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走好“两山”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攀登“两山”路,筑梦山水间。“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诸多论述,早已深入人心。“我一直惦念着密云水库”,更加体现出生态环境建设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沉甸甸的份量。无数事实雄辩地表明,珍惜自然环境,坚持绿色发展,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富足、更加惬意、充满幸福感;反之,破坏自然环境,以牺牲生态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终会遭受自然的报复,断绝永续发展的根脉,祁连山、秦岭生态遭受破坏教训深刻。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扎扎实实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才能真正于绿水青山之间创造“金山银山”,建设美丽中国,赢得可持续发展,共筑伟大中国梦。

踏稳“两山”路,打好组合拳。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战略性任务来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战略眼光走好“两山”路,需要把护山、净水、富民统筹协调,打好“环境保护、乡村治理、产业升级、增收致富”的一套组合拳。要持续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思想的学习、宣传与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辩证思维,科学规划、设计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上下同欲、科学谋划、绿色发展的社会氛围;要因地制宜,科学论证分析,统筹环境保护与绿色产业发展,制定相关配套政策,确保走稳“两山”路;要加强环境保护的监督执法力度,做好产业规划、项目审批、建设实施、绩效评价等全链条的监督监管。这样,才能发挥好山好水的优势,让“两山”路越走越稳、越走越宽。

永走“两山”路,笃行不懈怠。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深情地勉励:希望你们再接再厉、善作善成,继续守护好密云水库,为建设美丽北京作出新的贡献。“一篙松劲退千寻。”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并非一日之功,不能虎头蛇尾,不能有丝毫懈怠。永走“两山”路,必须保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韧劲,奋力笃行、驰而不息。要站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对待生态环境保护,树牢绿色发展理念不松动;要立足长远发展,坚持正确政绩观,坚守生态保护红线不松动;要坚持环境保护监管、监察不松劲,严格执法,纠偏纠错,追责问责;要加强走好“两山”路的交流学习,示范引领、取长补短,形成一大批具有借鉴意义的鲜活经验,从而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面旗帜高高飘扬、永不褪色。

牢记殷殷嘱托篇十四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信祝贺全国青联十三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七大召开时,深情寄语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培育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同亿万人民一道,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殷殷嘱托滋润心田,谆谆教诲指引航向。对青年党员干部而言,青春美好而又短暂,尤须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殷切期望,砥砺奋进新时代,建功展现新作为,让青春在为祖国富强、为人民幸福、为民族复兴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光芒。

把牢对党忠诚“定盘星”,筑牢理想信念“压舱石”。伟大思想感召远大理想,铸就卓越品质。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第一位的政治品格和政治素养,理想信念则是世界观和个人立场在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做不到对党忠诚就谈不上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动摇就没有对党忠诚,就算有也只是“伪忠诚”“空忠诚”。只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学深悟透科学内涵、精神实质、精髓要义和时代价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才能将人生追求与时代同心同向、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把对党忠诚和理想信念彰显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体现在做人做事各个方面。

磨砺挑担扛担“宽肩膀”,锤炼干事成事“真本领”。青年党员干部思维视野开阔、综合素质优良,但在自我认知上存在“妄自尊大”和“妄自菲薄”的错误倾向,前者认为“只要我想干,干啥都能成”,习惯于拍脑子做决定,后者觉得个人之力有限,自我放逐,缺乏斗志。事实上,事物都有两面,每个人也都有长短板,找准定位、正确认知才能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舞台,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既要葆有“弄潮儿向涛头立”的勇气,也要掌握“手把红旗旗不湿”的技巧。一方面,要在基层一线“大课堂”主动学、刻苦学,在纷繁复杂的业务工作中积累经验、总结规律、提升能力,实现外行生手向行家里手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到吃劲岗位“练兵场”去淬火、去磨刀,敢上刀山火海,勇接“烫手山芋”,多当“热锅蚂蚁”,在火热的实践实战中锻造成为烈火真金、疾风劲草。

绷紧党纪国法“高压线”,画好清正廉洁“标准像”。百卉萌动于春,利刃新发于硎,青年时代是学习、成长、干事创业的黄金时期。然而近年来,“90后”贪腐案件频发,令人唏嘘和惋惜。前车之鉴,后事之师,青年党员干部当涵养静而后安、自律自守的定力,心知敬畏,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勤学党规党纪,拂去“明镜台”上的尘埃,铲除错误思想滋生土壤,破除贪慕虚荣、追名逐利的“心中贼”,夯实心中“清廉堤”;严把“第一次”的关口,以“气泄针芒”的慎微矜于细行,不进“小圈子”,不收“小意思”,织密自身“防护网”;多结交公道正派、仗义执言的君子,少接触见利忘义、心怀叵测的小人,净化周围“朋友圈”,树起良好作风形象。

江河滔滔后浪接前浪,青山巍巍一峰高一峰。新时代青年党员干部,正在各条战线以奋斗践行初心、用实干诠释信仰,奋力跑好手中的“这一棒”,成就着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

牢记殷殷嘱托篇十五

很高兴今天有这么一个机会,来聊一聊作为选调生,参加工作以来的心得体会。

还记得2017年7月,我接到重庆市北碚区委组织部报到的通知,分配到童家溪镇参加工作,第一次踏上征途,来到这里,也慢慢爱上了这里。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年人要到基层和人民当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可青年人到了基层,走近群众,却张不开嘴,迈不开腿,搭不了讪,也解决不了问题,这是我们青年人在做群众工作遇到的最大难题。然而会做群众工作不是对我们最基本的要求吗?这不是我们最应当掌握的基本功吗?对症才能下药,感谢童家溪镇为我们年轻干部搭建了这个平台,精心挑选导师指导我。

这三年,导师带领我们走街串巷,爬坡过坎,与群众拉家常、做工作。让我们了解到群众工作不是生硬地把政策传达,不是简单地把工作布置,不是马虎地把活动开展,而是需要把群众动员起来、活跃开来、参与进来,从而让群众明白、答应、满意。

这三年,我从导师身上学到热情与服务。在基层,我们时刻有可能接到不属于自身职责范围的群众诉求,除了引导他找到相关同事办理,我们还可以多做一步,互留个电话,当诉求没有当场解决的时候,我们应当时刻关注着,及时给予群众回应。对于我们,只是办公室串个门的询问,对于群众,就可能是又请一天假、多跑一次路了。接到群众诉求,就把这个诉求跟踪到底。而不是“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关乎群众的民生之事又哪有小事?民生福祉本就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补民生之短板,落脚点就是基层政府,而我们都是代言人。导师常常教导我们,基层政府联系群众最紧密最直接,也最重要。群众感受最直接的也是基层政府,群众有事情找到我们,是信任更是期待,我们要尽力去办好。我们要强化服务意识,不能“官本位”,而要“民为本”。高高在上要不得,群众不满意也不喜欢。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就是来为群众办实事、做服务的。

这三年,我从导师身上学到责任与担当。这是对我们基层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基本前提。在国道212沿线综合整治行动中,在黄标车的治理上,在铁路遗留问题的攻坚克难中,在保护生态环境的战斗里,这些工作都动及了群众的“奶酪”,影响这他们当前的利益。工作之初我都在想,如此撬人饭碗的工作如何能做得下去,我本能地回避着与群众的直接接触,意识到自己站不出来,更说不上话。我们能做好服务,却不能直面矛盾。这里我衷心地感谢我的导师,让我明白矛盾只能化解,没法逃避,这是我们的必修课。特别是在212沿线综合整治行动中,面对个体户的经营困难和落后生产生活习惯的长期累积,甚至有业主扬言威胁,是导师带着我挨家挨户做宣传,讲政策、作解释、表决心。一次说不通,我们就多来几次;一天走不完,我们就多走几天。七月,烈日炎炎;拆违,有条不紊;工作,持续推进。导师告诉我们:不能着眼于当前他们这一小部门人的利益,而忽略更多群众的利益,这也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还应该加强学习法律知识、专业知识,熟悉群众话,办好群众事。只有掌握了这些我们才有底气,才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我们的工作中,像信访化解、征地拆迁、两违整治、矛盾调处、生态治理等,如果只是比照职权职责,只是读读政策、搞搞宣传,很多工作就根本就没办法做,我们应当发挥好基层干部“万金油”的作用,哪要用抹哪儿,有时候还要多抹几回。

这三年,我从导师身上学到信仰与执着。我们要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把雷厉风行和久久为功有机结合起来,以钉钉子的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为什么我们的村社区干部对辖区的边边角角都清清楚楚?因为他们就是那个钉子,根植在那片土地,生活在那片人群当中,他们于群众而言不仅仅是办事人员,更是朋友、亲人,他们是最有群众性的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不仅是党的群众路线,更应该是我们基层工作的重心。我们的导师,正用他们实际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做人准则教导着我们。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让我们在群众工作中,带着感情学懂,带着责任弄通,带着担当做实。一个人的坚守和执着不可怕,一群人甚至几代人的坚守和执着就很令人敬佩了。

团结一致,沉心静气,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的勉励,也是给我们基层工作者的殷殷嘱托。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愿我们都摆脱冷气,接通地气,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扎根基层,夯实根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牢记殷殷嘱托篇十六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两年村官时光悄然流逝。2018年7月,我有幸被组织选聘为大学生村官,带着刚从象牙塔出来的稚气奔赴未知的征程。尽管前路漫漫,荆棘密布,可我知道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是参与绘就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每当想到这个,心中便热血澎湃,干劲十足,可谓“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脚下便有力量”。

村官之路是“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的历练之路。2018年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做过一期关于村官的专题报道,有个问题这样问道:为什么他们选择做村官?是理想的放逐,还是激情的飞扬?是被动的抉择还是无悔的人生?那时,我刚任村官不久,对于这样的提问不知如何作答,可谓“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如今,两年村官经历让我可以明确作答。何为初心?大学生村官作为注入农村基层的新鲜血液,在农村这个舞台上有所作为,用心用情服务群众,切实担负起乡村振兴的重任便是我们的初心。如何守初心、践初心?我们把初心和使命转化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和“真抓实干、敢于担当”的行动力,聚焦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脱贫攻坚扛在肩上,把乡村振兴放在心上,攻坚克难,勇于担当,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

村官之路是“塑形象、强作风、提素质”的成长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要有足够本领来接班,加强学习、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自觉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殷殷嘱托,更是我们村官的责任和担当。在基层,我们充分发扬“俯首攒力、躬背拉犁、任劳任怨、默默奉献”的“老黄牛精神”,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用后浪担当诠释“老黄牛”形象;我们切实加强作风建设,锤炼“严、快、实、硬”的作风,时刻绷紧思想之弦,杜绝自行其是、松松垮垮,打好强作风的持久战;我们勇于打破到基层“镀金”的偏见,加强政治理论和农村业务知识学习,不断从实践中总结经验,锤炼扎实的才干和过硬的本领,努力提高个人素质,竭尽所能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村官之路是“听党话、讲政治、有信念”的坚定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有言:“要做政治的明白人,对党绝对忠诚,始终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加入大学生村官这个队伍之后,我们看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我们看到美丽宜居乡村拔地而起,我们看到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正在徐徐展开。我们更加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更加坚定了我们的政治信念,时刻谨记听党话、跟党走,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厚植为民情怀,切实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树高千尺,根深在沃土。如今我已经成为一名选调生,我将履行新使命、应对新问题、迎接新挑战,但无论何时,我都不忘村官经历,牢记初心使命,在乡村振兴这场“大考”中交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硬核”答卷。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