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最新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8篇)

最新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07 17:39:03
最新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选8篇)
时间:2023-10-07 17:39:03     小编:书香墨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一

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于近日在我市召开,来自各个领域的人才汇聚在一起,共商各项人才工作的发展方向。会议中,我深受启发,获得了许多新的思考。以下是我对会议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市场需求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

会议中,与会人士一致认为,市场需求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开展市场调研,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制定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只有满足市场需求,人才才能得以有效使用,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二段: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注重人才质量。

在人才培养中,除了考虑市场需求外,还需要注重人才质量的提升。要注重发掘和挖掘人才的潜力,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透明度和公正性。同时,应该重视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使人才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中更加适应。

第三段: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政策支持体系。

会议中,与会人士认为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政策支持体系是关键所在。政策作为推动人才的重要手段,既可以引进高端人才,又可以支持人才培养和创新创业,从而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因此,政府需要加大支持力度,制定针对性的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投入,共同推动人才培养和引进的进展。

第四段: 致力于打造人才生态,让人才的价值得以释放。

人才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因此,在会议中,与会人士提出了致力于打造人才生态,让人才的价值得以释放的思路。此举不仅可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到城市建设中,而且可以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因此,请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打造人才生态,为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第五段:加强国际合作,吸引和引进更多高端人才。

最后,在会议上,与会人士强调加强国际合作,吸引和引进更多高端人才的重要性。随着国际化的发展,高端人才的角色越发凸显。因此,与国际合作,拓展国际化视野,打通国际人才引进渠道,是对所有城市而言都十分必要的一项任务。我们需要合理利用国际资源,集聚全球人才,从而实现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总之,全市人才工作会议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启示。希望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努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的政策支持,打造宜居发展的城市环境,让更多的优秀人才在这里发光发热,为城市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

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这次全市科技创新暨人才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层次之多前所未有。这种安排充分说明了新时期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的十分重要性,也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大抓科技人才工作的坚定决心。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全国、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和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我市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进一步奏响创新发展主旋律,集聚经济增长新动能。

刚才,我们隆重表彰了几个类型的先进,省科技厅晓春厅长作了一个重要讲话,讲话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都很强,是我们做好下一步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指导。今天会议还印发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希望同志们深入学习领会,结合各自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借此机会,我也代表市委、市政府,向省科技厅特别是晓春厅长长期以来对×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市广大科技和人才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

件、

亿元、

个、产业创新战略联盟

个、院士工作站2

个、科技企业孵化器2家,×农业科技园区获科技部批准建设,太和现代医药产业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火炬特色产业基地、全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界首开发区成功升级为省高新技术开发区。这对增强我市产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四是科技创新人才加速集聚。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建有省级“115”产业创新团队6个,42人被评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泡沫铝项目团队入围省2015年度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十二五”期间,培养技能人才20万人次,2位高技能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这些科技创新的成果,不仅给我市经济发展赋予了新内涵,增添了新活力;
更为进一步推动×加快发展、转型跨越、奋力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这几年应该说是×发展的最好时期,靠的是什么?我觉得关键是两点,第一,靠的是有效投资;
第二,靠的是创新驱动,投资和创新是加快×发展的“两只手”。

但是,由于起点低、基础差、起步晚等原因,我市科技创新工作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四个方面重点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足。一些部门习惯于招商引资、不善于招才引智,大多数企业自主创新意愿不强,社会总体缺乏创新的导向和创新的环境。二是创新能力不强。创新资源不多,创新主体弱小,创新人才缺乏,平台、技术、金融、政策创新支撑体系不完善。三是投入力度不大。刚才晓春厅长反复讲这个问题,咱们的创新投资太小。201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仅占gdp的0.63%,全国的投入超过2%,咱们的投入达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1/4。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不是没有钱,是认识不到位、工作不到位,没有摆上位置。第二,是没有平台,没有产业支撑,咱们的创新基础差、创新水平低。钱往哪里投?这是个综合性问题,不仅仅是财政部门的责任,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都有责任。四是政策机制不活。因为编制、岗位、待遇等问题的制约,我们许多高层次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用不好。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创新要素的集聚、创新活力的迸发,也是我们今天会议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所以,在座的各位一定要本着对×未来负责的态度,进一步树立正确导向,痛下决心,解决一切束缚创新发展的主要矛盾,不断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推动科技实力、经济实力、综合实力大提升。

下面,我就做好下步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增强创新发展自觉

创新是第一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省委书记李锦斌同志多次强调,安徽最大的短板是创新,最艰巨的任务是创新,最大的希望也是创新。对×来说,我认为更是如此。制约我市发展的最大因素是创新,核心问题在科技、关键要素在人才。只有牢固树立“三个第一”理念,加快科技创新、打造人才高地,才能推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一轮大发展、大跨越。要想推动科技创新工作,在思想上务必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和认识:

第一,推动创新发展是贯彻上级决策部署的题中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审视国内外发展大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推进速度、改革力度前所未有,开辟了我国创新发展的新境界。在去年5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三个面向”、“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在我国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总书记在视察安徽时特别强调,要下好创新“先手棋”,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省委、省政府提出以建设科技强省为目标,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实验,高质量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做好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一定要在思想上对标对表、在行动上紧跟紧随、在执行上坚定坚决、在落实上较真叫板,坚定自觉地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落实到位,使上面对创新的要求在×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第二,推动创新发展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关键之举。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抢占未来制高点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已到了只有依靠创新驱动才能持续发展的新阶段,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放在第一位,这说明创新是“十三五”时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因素,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可以说,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视察宁夏时指出,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前,×正处在加快发展、转型跨越的关键时期。无论从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形势,还是从×发展的阶段特征来看,都迫切需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特别是要补齐科技创新短板,培育发展新动能。

第三,推动创新发展是实施“双轮驱动”战略的现实选择。市委、市政府立足×发展阶段性特征,明确提出了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实施这一战略,不仅要靠项目支撑、靠投资拉动,更要靠科技引领、靠人才保障。实践证明,×工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每一步跨越,都离不开科技创新和人才保障。从工业化看,创新是工业化的主要动力。工业的生产加工环节要靠技术创新提高效率,销售环节要靠品牌创新拓展市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要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更要创新。可以说,创新贯穿于工业化的全过程、全产业链。从城镇化看,创新是城镇化的关键支撑。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拓展城市骨架、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不仅是规模大、马路宽、商场多,现在老百姓追求的是“智慧城市”、“绿色城市”、“海绵城市”等智能高效、低碳生态模式,要求的是科技、生活质量。所以,建设大美阜城,不仅是高,还要美、还要优,这离不开对新能源、新材料、互联网等新一代技术的广泛应用。

第四,推动创新发展是提升区域发展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当今时代,区域之间的竞争不是简单的资源和优惠政策的竞争,实质是创新发展的竞争。谁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先人一步、快人一拍、高人一筹,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掌握优势、引领潮头、步步为先。×目前处于欠发达状态,当然有基础差、底子薄的原因,但深层次原因是科技落后、人才匮乏,没有将×的潜能充分激发出来。实践证明,越是发展不足的地区,越要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
越是在跨越赶超阶段,越要依靠创新增强发展动能;
越是遇到发展瓶颈制约,越要通过改革创新打开局面。咱们×有些特殊的优势和条件:一是人口红利,二是资源丰富,三是交通便捷,四是区位优越,五是产业基础。科技发展不平衡规律提示我们,对×发展要有信心,现在虽然落后一点、困难一点,但只要用好科技、用好人才,发挥优势,落后地区很快会变成发达地区。

二、实施重点突破,推进创新发展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加快×发展,关键靠创新,根本靠创新,出路在创新。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建设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这个目标,以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引领,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在皖北地区率先进入创新型城市行列,为打造大美×、建设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化大城市提供支持。下一步全市的科技创新工作,重点要在五个方面突破:

第一,在打造人才高地上求突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为此,我们要不拘一格引才育才用才,推动×从“人力资源大市”向“人才大市”转变。人才高地建设一定要在三个环节上功夫:一是在引进人才上下功夫。一个杰出的科技人才,往往能带动一项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一个重要学科的发展,带动一个新兴产业的腾飞。当前,我市正处在大建设、大发展、大跨越的关键时期,对科技创新、市场金融、现代管理等领域的人才需求十分迫切,但现有的人才储备严重不足。要不断创新人才引进理念,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广泛引进各领域、各层次人才为我所用。要积极推行“人才+项目+平台”引进模式,鼓励高层次人才带项目、带技术创新创业,力争通过三到五年时间,使我市在高端人才引进上实现更大突破。二是在培养人才上下功夫。我在多次会议上都说过,×的事情终究还是要靠×人来办,我们既要靠本土干部来引领发展,也要靠本土人才来支撑发展。要主动对接创新发展需求,围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做到创新发展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创新发展紧缺什么人才就扶持什么人才。要统筹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规划,大力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创新人才和企业家培育集聚等重点人才工程,努力培养更多具有支撑和引领作用的高端人才。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大实用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打造创新型工匠大市。三是在用好人才上下功夫。就是要真诚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才。要想方设法为各类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他们在创新实践中脱颖而出。要不断完善人才评价、使用、激励等机制,充分调动人才创新积极性。要坚持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第二,在搭建创新平台上求突破。科技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资源、开展创新活动、推动技术进步、支撑产业发展的引擎。平台就是舞台,如果没有平台,科技创新就无从谈起。所以,抓好创新,首先要组建科技创新平台。针对×的实际,重点要建好四个类型的创新平台:一是园区创新平台。开发园区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各园区要大力实施升级工程,要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从粗放型向科技型转变。园区要抓项目、抓投资、抓科技、抓平台,丝毫不能放松。要支持×开发区、阜南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支持界首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推动科技资源向创新型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变。二是企业创新平台。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创新平台的主体。做好创新工作,企业一定要发挥主体作用,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有深度的账,建立自己的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要鼓励企业开展各类创新活动,增强自身研发创新能力。有的企业为什么发展那么快,靠的是什么?就是创新,就是人才。我们的企业有条件的要搞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研究生实践基地,不断集聚科技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水平。三是科技孵化平台。科技孵化器是转化高新技术成果、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吸引高新技术人才的主阵地。要结合各类园区特色产业,坚持政府主导、科技企业参与、社会力量联动,建设一批多形式、多层次、多领域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四是新型众创平台。这是为小微创新企业和个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综合服务的平台。要推广颍泉区创客空间的做法,搞互联网+,运用闲置商业用房、工业厂房、企业库房等,发展一批创客空间,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形成“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的梯度孵化体系。

第三,在推进开放合作上求突破。自主创新不是自我创新,二者不能等同起来,搞创新不能闭门造车、单打独斗。特别是×大学太少,科研基地也少,创新发展基础薄弱,创新不借助外界力量,就很难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必须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加强与高校院所的合作,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开放合作是当前的重要选择,要调整自己的理念,重点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树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意识。就是要有博大的胸怀、宽广的胸襟,借力发展,以合作谋共赢。当前,市委、市政府要求各地与全国知名的院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目的是把他们的先进理念、创新资源、科技成果嫁接到×发展上。二是养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气度。×自然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滞后,究其原因,就在于生产技术落后、缺乏科技支撑。要发扬“拿来主义”精神,立足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支柱产业需求,精准对接高校院所最新科研成果。积极吸引市外高校院所来阜设立机构、联合攻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要在高校院所建立培训基地,推动企业开展对接培训,培养一大批短缺、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三是建立“合作共赢、利益共享”的模式。与高校院所合作,一定不能只顾蝇头小利,不能算小账、不能算眼前账,必须学会算大账、算长远账、算发展账。要坚决摒弃视野狭窄的“小气”,切实增强开放合作的“大气”。合作要想成功,不能简单地靠感情,必须双赢,感情不是永恒的,要用钱吸引知名高校院所。

第四,在转化科技成果上求突破。科技创新成果只有走出实验室、服务主战场,才能真正实现价值。要加快构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体系,打通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通道,使科技成果由“纸”变成“钱”。一要积极引导转化。科技成果缺少转化就会被束之高阁。要鼓励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自主转化、吸纳和应用科技成果,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激发高校院所成果转化积极性,支持科技事业单位以技术入股、转让、授权等形式转移科技成果,鼓励高校院所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职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真正把科技成果应用到建设发展中。二要精准实施转化。精准转化是成果转化的关键。要立足×实际,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引进一批关键性成果,引导各类创新主体重点突破,实现科技供给与发展需求有效对接。三要切实保障转化。要围绕“最先一公里”,加快推进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管理改革,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加快转化。依托科技创业中心,建设集技术交易、创业服务、成果转化等功能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创造良好条件。

第五,在深化体制改革上求突破。改革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创新的最大引擎,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让机构、人才、资金、项目等创新要素充分活跃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要协同发挥作用,必须两个轮子一起转。要最大限度释放科技创新活力,当前必须推进三个方面改革:一是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科技创新一定要遵循市场规律,政府不能大包大揽。要加快职能转变,推进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把更多精力放在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抓投入上,切实把创新主体交给市场、还给企业。二是推进企业创新管理体制改革。抓科技创新,最根本的是让企业“唱主角”。要突出企业研发需求,合理配置政府创新资源,简化研发费用的确认和审批程序,支持企业自主决定技术、产品和业态创新。要把企业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能力作为申请科技经费支持的前提,倒逼企业向创新转型转变。三是支持在阜高校院所管理体制改革。要支持×师范学院、职业技术学院和幼儿师专等高校院所及科研机构,加大选人用人、科研立项等方面的改革力度,给他们自主权。要创造环境,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进一步调动驻阜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完善服务保障,优化创新发展环境

“小创新小发展,大创新大发展,不创新难发展。”当前,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的重点任务已经明确,本次会议后,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细化任务、强化举措、压实责任,努力形成人才辈出、创新涌动的良好局面。如何搞好组织保障,要求大家做到“四个切实”:

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组织领导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能有多大成就。这两句话大家要反复学习。各级各部门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像抓项目、抓投资、抓环保一样,将科技创新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进一步倾斜领导、倾斜时间、倾斜精力,真正抓紧抓实抓好。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变化,主动加强对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的学习研究,不断提升领导创新发展的能力。组织、科技、财税等相关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弹好钢琴、搞好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尤其是要继续开展“严纪律、转作风、提效能、促服务”活动,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开展。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让创新者贡献有回报、权利有保护。要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把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作为检验领导干部能力的重要依据,始终保持强有力的推进态势。

二要切实强化政策支撑。政策是激活创新主体,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和市场需求有机衔接的重要保证。近年来,中央和省、市出台了一系列创新政策,各地各部门要主动对接,认真研究谋划,拿出具体项目,坚定不移地落实到位,最大限度争取扶持。今天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一个加快科技创新的意见,大家要一并研究、一并落实,真正发挥政策对创新的引领作用。另外,你们要根据自身实际,搞一些针对性的、可操作的政策。创新工作还要搞些一事一议,重大的科技项目也可以搞一事一议。讲科技、讲创新、讲人才,怎么讲都不为过。要千方百计帮助各类人才解除后顾之忧,解决好住房、子女上学、就医等问题,让他们在政治上有待遇、经济上有实惠、社会上有地位、生活上有保障。

三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的投入,是赢得未来的战略性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是“四两拨千斤”的投入。谁舍得花大钱,谁就能牢牢把握加快发展主动权。当前,投入不足是制约×创新发展的最大短板。这个事好解决,只要我和正东同志下决心就能办到,关键是钱怎么用。要建立健全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全面、足额落实省、市科技创新和优秀人才奖补资金,不断优化财政科技资金配置,最大限度提高使用效益。要进一步完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投入体系,激励企业大幅增加研发投入,促进全社会资金更多投向科技创新。切实强化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支持科技型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促进科技创新链条和金融创新链条有机融合。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通过市场机制撬动天使投资、风险投资、投资基金等社会资本,助力科技创新型企业发展。

四要切实营造浓厚氛围。这是做好科技工作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让一切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与发达地区相比,×推动创新发展的氛围还不浓,大家心里想的、口中讲的大多是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讲创新、讲人才还是少一些。今天会议以后,报纸、电台、网络等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科技创新,通过宣传营造氛围,增强干部的紧迫性,增强企业的自主性,提高社会的参与度。既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也要形成高看科技、崇尚创新的氛围。尤其要积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既重视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更注重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做到“两手抓、两手硬”。要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不断强化“四个尊重”的价值导向,加快形成勇于创新、宽容失败、开放包容的社会风尚。

同志们,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奋力开创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三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同志们,这次人才工作会议为我市人才工作开启了新的篇章,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扎实推进人才强市建设,为省会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

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四

今天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传达中央、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我市人才工作。刚才,xx同志总结了“十三五”期间x市的人才工作,安排部署了今后五年的新任务。总的来看,近年来,市委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引进的政策和文件,实施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大学生和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等重点人才项目,深化了拓展与名校名院、地企共建的人才合作交流,紧扣产业发展集聚培养使用人才,实现了战略储备、能力提升与事业发展的精准对接。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在座各位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与我市各类人才的艰苦奋斗是紧密相连的。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在座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市各级各类人才致以亲切问候!对广大人才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下面,我就进一步加强我市人才队伍建设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强化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自觉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新一届市委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提出了构建绿色发展示范市的发展战略。要顺利实现市委确定的奋斗目标,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强化人才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吸纳资本、引进项目、激发活力,实现绿色发展、统筹发展、跨越发展的基础环节来抓。我们要深化对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更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吸纳人才、集聚人才,以更务实的作风管理人才、使用人才,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厚待人才的浓厚氛围,创造人才活力竞相迸发、建设事业快速推进的生动局面。

第一,在人才发展战略上,牢固树立第一资源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全市下下要确立人才资源开发相对于物质、环境、资金以及其他资源开发的优先地位,要把服务市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特别是事关全市发展大局的重点产业,重大项目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挥各类人才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使人才第一资源的理念成为各级各部门的自觉行动,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重视、谋划和加强人才工作,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的浓厚氛围,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奋发努力的良好风尚。

第二,在人才培育导向上,牢固树立量质并举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对待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要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我们要牢牢把握有了人才,最重要的是要用好人才,把人才用到合适的位置上,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评价人才不能只看他说得怎么样,更要看他干得怎么样。要积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和市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既重视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尽量扩大我市人才的总量,又要注重突出重点、因时而异,着力提升人才的质量。要敢于打破条条框框,打破身份壁垒和体制局限,特人特用,促进优秀人才发挥更大作用。只要是优秀人才,只要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不论来自哪里,不论是什么身份,都要放到重点部门,关键岗位。

第三,在人才选拔使用上,牢固树立德才兼备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我们要坚持在项目建设一线、化解矛盾一线、维护稳定一线发现、培养、考察和使用干部,让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让干事、老实、正派的人不吃亏,让投机钻营的人不得利;坚持民主、公开、透明的原则选用人才,避免用“论资排辈”观念和“求全责备”思维限制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努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良好氛围。

二、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感

近年来,我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全市人才工作思路进一步深化,人才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人才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才创新创造创业能力进一步提高。一是人才工作格局逐步完善。市委坚持把人才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立和完善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初步形成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通过实施引才计划、育才工程,全市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全市人才队伍总量达到xx名,占全市人口的xx%。其中党政人才xx名,专业技术人才xx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x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xx人,高技能人才xx人,社会工作人才xx名。三是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通过实施党政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工程、农村实用人才“xx”培养计划、企业人才振兴计划等一批重点人才工程,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党政人才队伍中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有xx人,占干部总数的xx%;专业技术人才人才中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有xx人,较20xx年相比有明显提升。四是人才工作环境得到改善。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决定》、《xx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高层次人才引进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发展规划、工作制度,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鼓励支持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才培养引进、创新创业、发挥潜能的环境明显改善。五是人才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全市各类人才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大批技术含量高、带动性强、产业化前景广阔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同先进地市相比,我市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短缺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一是人才总量仍不足。截止20xx年x月,我市共有各类人才x人,万人拥有量仅为x人,虽有一定的增长,但人才总量不足。二是人才层次还不高。高层次人才和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十分短缺,尤其是复合型人才、拔尖人才、领军人才严重不足,全市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仅有x人,全日制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以上高层次人才仅有x余人。三是人才结构不够合理。人才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人才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行业分布等不够合理。社科类、基础学科类人才多,理工类、应用学科类人才少,特别是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能创业的实用型人才严重不足;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才集中,经济建设一线人才不足,民营企业人才稀缺,人才的潜性闲置与显性短缺并存。四是人才发展环境还不够宽松。仍有一些地方和单位对人才工作认识不够到位,存在重物质投入轻智力投入、重资源开发轻人才开发、重项目引进轻人才引进等现象。为此,我们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正视问题,要有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危机意识,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三、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针对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大幅增长,科技创新主力军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顶尖科学家集聚水平明显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断增强,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到2030年,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对世界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在主要科技领域有一批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有一批开拓者;到2035年,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

全市上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工作要求,根据我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坚持自主培养与开发引才相结合,以培养引进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开发建设。

第一,围绕发展大力引进“六类”人才。发展产业、壮大产业,没有高层次专业人才作支撑,就无从谈起。对于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的人才,引进是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有些人才非常急需,可现在我们没有,短期内又培养不出来,只能搞“拿来主义”,积极从外面引进。一是要突出重点。当前要紧紧围绕推动xx跨越发展的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推进重大项目,培育优势产业的需求,大力引进“六类”人才(工业经济的创业人才、生态农业的高层次人才、城市规划的高端人才、绿色发展的领军人才、文化创意产业的高级人才、社会公共事业的复合型人才),为全市的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二是要解放思想。要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宽广胸怀选人用人,不能“武大郎开店”,比自己个子高的都不要;也不能怕丢位置,担心好不容易空出的位置让别人占了。三是要坚持五湖四海。要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开放理念,以包容的心态、宽阔的视野,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凡是事业需要、发展需要的人才,要大胆选拔任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招才引智,要像招商引资重点招大商、富商一样,重点引进高端人才、领军人才,从而更好的服务市域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立足实际统筹抓好“六支”队伍。一是党政人才。要继续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注重以一线实践锻炼等方式强化教育培训实效,进一步加大竞争性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力度,加强中青年后备干部、女干部、非党干部的培养,不断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引领发展的能力。二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加大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营管理人才以及重点发展领域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积极开展与大专院校的合作培训,努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三是专业技术人才。继续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创新人才培训工程,加强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使用,努力打造一支覆盖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艺术、社会工作等各个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四是高技能人才。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深化市管拔尖人才选拔制度,加强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工作,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五是农村实用人才。致力培养生产型、经营型、技能带动型、科技服务型和社会服务型人才,积极引导市城人才、技术向农村流动,深入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加强示范实训基地建设,鼓励农村实用人才创办经济实体,不断扩大农村实用人才总量,提升整体素质。六是社会工作人才。探索建立聘用制、派遣制、项目制、委托制等多种用人机制,不断吸引和聚集社会工作人才,提高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总之,要通过这六支人才队伍的开发,进一步扩大人才总量、提高人才质量、盘活人才存量,使不同专业特长、不同职业岗位、不同成长经历、不同能力水平的人才都能各得其所、各展其才、建功立业。

第三,着眼长远深入实施“六大”工程。按照省市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市委制定下发了《xx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这是我市制定的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人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各单位要组织抓好《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学习贯彻活动,深刻理解《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新思想、新理念,准确把握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要把《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目标和措施具体化,及时制定《xx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任务分工方案》,并结合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中提出的重大政策、重点工程和重要任务,研究制定具体的配套实施办法,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实处。围绕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市委确定了人才工作“六大”工程(即引才聚智工程、党政领导干部培养工程、企业家培育工程、技能人才开发工程、农村实用人才“xx培养工程”和素质提升工程、社会事业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内容涵盖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等领域和范畴。各有关部门要尽快启动实施,要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实施步骤,有达到的目标任务和实施的效果,真正把规划变成计划,把计划变成项目,把项目变成成果,确保人才发展规划落到实处,确保人才工程真正发挥效用。同志们!人才是强市之基,转型之要、竞争之本。我们要抓住机遇、大胆探索、主动作为,坚定不移落实人才强市的战略,让更多的优秀人才扎根xx、奉献xx,开创出xx因人才而蓬勃发展,人才因xx发展而充分发挥才干的良好局面。

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下面,我就进一步加强我市人才队伍建设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强化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自觉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新一届市委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提出了构建绿色发展示范市的发展战略。要顺利实现市委确定的奋斗目标,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强化人才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吸纳资本、引进项目、激发活力,实现绿色发展、统筹发展、跨越发展的基础环节来抓。我们要深化对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更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吸纳人才、集聚人才,以更务实的作风管理人才、使用人才,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厚待人才的浓厚氛围,创造人才活力竞相迸发、建设事业快速推进的生动局面。

第一,在人才发展战略上,牢固树立第一资源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全市下下要确立人才资源开发相对于物质、环境、资金以及其他资源开发的优先地位,要把服务市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特别是事关全市发展大局的重点产业,重大项目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挥各类人才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使人才第一资源的理念成为各级各部门的自觉行动,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重视、谋划和加强人才工作,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的浓厚氛围,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奋发努力的良好风尚。

第二,在人才培育导向上,牢固树立量质并举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对待急需紧缺的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责备,不要论资排辈,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有用武之地。要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我们要牢牢把握有了人才,最重要的是要用好人才,把人才用到合适的位置上,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评价人才不能只看他说得怎么样,更要看他干得怎么样。要积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和市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既重视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尽量扩大我市人才的总量,又要注重突出重点、因时而异,着力提升人才的质量。要敢于打破条条框框,打破身份壁垒和体制局限,特人特用,促进优秀人才发挥更大作用。只要是优秀人才,只要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不论来自哪里,不论是什么身份,都要放到重点部门,关键岗位。

第三,在人才选拔使用上,牢固树立德才兼备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人才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我们要坚持在项目建设一线、化解矛盾一线、维护稳定一线发现、培养、考察和使用干部,让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让干事、老实、正派的人不吃亏,让投机钻营的人不得利;
坚持民主、公开、透明的原则选用人才,避免用“论资排辈”观念和“求全责备”思维限制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努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才辈出的良好氛围。

二、肯定成绩,正视问题,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感

近年来,我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全市人才工作思路进一步深化,人才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人才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才创新创造创业能力进一步提高。一是人才工作格局逐步完善。市委坚持把人才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立和完善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初步形成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通过实施引才计划、育才工程,全市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截至目前,全市人才队伍总量达到xx名,占全市人口的xx%。其中党政人才xx名,专业技术人才xx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x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xx人,高技能人才xx人,社会工作人才xx名。三是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通过实施党政人才素质提升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培育工程、农村实用人才“xx”培养计划、企业人才振兴计划等一批重点人才工程,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党政人才队伍中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有xx人,占干部总数的xx%;
专业技术人才人才中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有xx人,较20xx年相比有明显提升。四是人才工作环境得到改善。制定出台了《关于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决定》、《xx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高层次人才引进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发展规划、工作制度,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鼓励支持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才培养引进、创新创业、发挥潜能的环境明显改善。五是人才支撑作用显著增强。全市各类人才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大批技术含量高、带动性强、产业化前景广阔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同先进地市相比,我市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才短缺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一是人才总量仍不足。截止20xx年x月,我市共有各类人才x人,万人拥有量仅为x人,虽有一定的增长,但人才总量不足。二是人才层次还不高。高层次人才和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十分短缺,尤其是复合型人才、拔尖人才、领军人才严重不足,全市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仅有x人,全日制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以上高层次人才仅有x余人。三是人才结构不够合理。人才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人才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行业分布等不够合理。社科类、基础学科类人才多,理工类、应用学科类人才少,特别是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能创业的实用型人才严重不足;
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才集中,经济建设一线人才不足,民营企业人才稀缺,人才的潜性闲置与显性短缺并存。四是人才发展环境还不够宽松。仍有一些地方和单位对人才工作认识不够到位,存在重物质投入轻智力投入、重资源开发轻人才开发、重项目引进轻人才引进等现象。为此,我们既要肯定成绩,又要正视问题,要有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危机意识,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大幅增长,科技创新主力军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顶尖科学家集聚水平明显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断增强,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拥有一大批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到2030年,适应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对世界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在主要科技领域有一批领跑者,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有一批开拓者;
到2035年,形成我国在诸多领域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队伍位居世界前列。

全市上要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工作要求,根据我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坚持自主培养与开发引才相结合,以培养引进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开发建设。

第一,围绕发展大力引进“六类”人才。发展产业、壮大产业,没有高层次专业人才作支撑,就无从谈起。对于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的人才,引进是最直接、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有些人才非常急需,可现在我们没有,短期内又培养不出来,只能搞“拿来主义”,积极从外面引进。一是要突出重点。当前要紧紧围绕推动xx跨越发展的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推进重大项目,培育优势产业的需求,大力引进“六类”人才(工业经济的创业人才、生态农业的高层次人才、城市规划的高端人才、绿色发展的领军人才、文化创意产业的高级人才、社会公共事业的复合型人才),为全市的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二是要解放思想。要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宽广胸怀选人用人,不能“武大郎开店”,比自己个子高的都不要;
也不能怕丢位置,担心好不容易空出的位置让别人占了。三是要坚持五湖四海。要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开放理念,以包容的心态、宽阔的视野,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凡是事业需要、发展需要的人才,要大胆选拔任用,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招才引智,要像招商引资重点招大商、富商一样,重点引进高端人才、领军人才,从而更好的服务市域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立足实际统筹抓好“六支”队伍。一是党政人才。要继续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注重以一线实践锻炼等方式强化教育培训实效,进一步加大竞争性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力度,加强中青年后备干部、女干部、非党干部的培养,不断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引领发展的能力。二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加大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营管理人才以及重点发展领域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积极开展与大专院校的合作培训,努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三是专业技术人才。继续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和创新人才培训工程,加强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使用,努力打造一支覆盖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艺术、社会工作等各个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四是高技能人才。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深化市管拔尖人才选拔制度,加强重点产业、重点行业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工作,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高技能人才支撑。五是农村实用人才。致力培养生产型、经营型、技能带动型、科技服务型和社会服务型人才,积极引导市城人才、技术向农村流动,深入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加强示范实训基地建设,鼓励农村实用人才创办经济实体,不断扩大农村实用人才总量,提升整体素质。六是社会工作人才。探索建立聘用制、派遣制、项目制、委托制等多种用人机制,不断吸引和聚集社会工作人才,提高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总之,要通过这六支人才队伍的开发,进一步扩大人才总量、提高人才质量、盘活人才存量,使不同专业特长、不同职业岗位、不同成长经历、不同能力水平的人才都能各得其所、各展其才、建功立业。

第三,着眼长远深入实施“六大”工程。按照省市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市委制定下发了《xx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21—2035年)》,这是我市制定的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人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各单位要组织抓好《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学习贯彻活动,深刻理解《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新思想、新理念,准确把握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要把《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目标和措施具体化,及时制定《xx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任务分工方案》,并结合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中提出的重大政策、重点工程和重要任务,研究制定具体的配套实施办法,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实处。围绕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市委确定了人才工作“六大”工程(即引才聚智工程、党政领导干部培养工程、企业家培育工程、技能人才开发工程、农村实用人才“xx培养工程”和素质提升工程、社会事业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内容涵盖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等领域和范畴。各有关部门要尽快启动实施,要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实施步骤,有达到的目标任务和实施的效果,真正把规划变成计划,把计划变成项目,把项目变成成果,确保人才发展规划落到实处,确保人才工程真正发挥效用。

同志们!人才是强市之基,转型之要、竞争之本。我们要抓住机遇、大胆探索、主动作为,坚定不移落实人才强市的战略,让更多的优秀人才扎根xx、奉献xx,开创出xx因人才而蓬勃发展,人才因xx发展而充分发挥才干的良好局面。

;

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这次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主要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对下步全市人才工作进行部署。刚才,xx同志对当前全市人才工作情况进行了通报,对下步工作作出了安排,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5家单位做了发言,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会上还印发了中央、省委有关文件和我市《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中西部地区人才高地的实施方案》《市管企业公开选聘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工作方案》《面向重点高校引进优秀人才工作方案》《第三批“河洛英才计划”实施方案》《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制度》“1+4”文件。这次推出的“1+4”文件,有政策、有资金,含金量很高,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揽天下英才、增创新动力、促xx发展的胸襟和力度,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人才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指出了人才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特殊重要性,深刻阐明了推进人才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做好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今年4月,省委召开全省人才工作座谈会,谢伏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对全省人才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关键是要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人才优先,把抓好人才“第一资源”摆上战略性全局性位置;
二是坚持以用为本,将精心育才、大力聚才、科学用才有机结合;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在完善政策、健全机制、优化环境上精准发力、求实求效;
四是坚持党管人才,发挥好党委在人才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真正重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必须建设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具体到xx更是如此。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xx发展新的战略定位,加快推进“9+2”工作布局,奋力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产业升级、创新驱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组团发展、生态建设、脱贫攻坚、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管党治党等,都迫切需要一大批政治合格、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人才作支撑。为什么我们有些工作,思路、目标、措施都很明确,但推进效果却不大明显?深层次原因就在于人才支撑不够。比如大气污染防治,虽然力度很大,但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对许多问题还没有把握规律,难以做到精准施策。再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我们虽然高度重视,在体制机制等方面也进行了探索,但由于缺乏专业人才,还存在效率不高、品位不高等问题。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们既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涉及的领域越来越新,也面临能力不足的危险,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正如毛主席在建国前夕所指出的,“我们熟悉的东西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要努力“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更要致力造就一批懂行、内行的专业人才,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可以说,当前xx的的确确是“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以“河洛英才计划”“河洛工匠计划”等为抓手,出政策、建机制、搭平台、强保障,着力引才育才、发挥人才作用,人才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体上看,还存在不少问题。从人才队伍规模结构看,虽然全市现有各类人才92万余名,人才密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但人才队伍大而不强、结构不优,高端人才相对匮乏。高层次人才大多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校,在企业等领域相对较少。全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39家,仅相当于郑州的40%、西安的15%;
各类研发平台1300多个,仅相当于郑州的1/2、西安的1/3。从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看,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人才引进、培养、激励、使用、服务长效机制,“四个通道”尚未真正打通,“四链融合”有待持续深化,人才队伍活力不足、创新创业氛围不浓、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高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人才相对集中的科研院所和高校,科研成果就地转化率偏低。比如,涧西区拥有10个部省级科研院所、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1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号称科研人才密度仅次于北京海淀区,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却相差甚远,可谓是“守着金矿却淘不出金子”。河南科技大学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三所综合性大学之一,能不能打造出像清华启迪、北大方正、华中科创那样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推动科研成果在xx就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关方面要深入研究、主动作为。从抓人才工作的实践看,一些地方和单位对“人才是第一资源”认识不足,人才优先发展理念树得不牢,重物质投入轻人才投入、重资源开发轻人才开发、重项目引进轻人才引进的情况还比较普遍,有的县(市、区)重招商引资轻招商引智、招商引才。有的对人才工作遇到的问题研究不深,工作创新不够,行之有效的措施不多,人才成长的土壤、氛围、政策、机制等与先进地区差距很大。前几年,还出现了科研机构外迁、技术人才流失的现象。如今,不少一二线城市虽然人才资源已经非常丰富,但也在抢人才,我们xx更要强化“抢人才”的意识。

发展的制约在人才,希望也在人才。面对发展之需、人才之困,各地各单位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打造中西部地区人才高地,加快实现由“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第二,要科学用才

做好人才工作,核心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只有把人才真正用好用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发挥人才效能,才能更好地实现用才、引才、育才“三位一体”,全面提升人才发展水平。目前,一些地方和单位,一方面苦于没有人才,另一方面却“重引轻用”甚至“引而不用”,有的对现有人才视而不见、用而不当,造成人才资源浪费和流失。必须立足于科学用才,打破制约人才发挥作用的思想障碍、制度瓶颈和政策壁垒,激活人才这一池春水。

一要着力深化改革、破除瓶颈。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构筑人才制度优势、切实用好用活人才的战略之举。要把这项改革摆在全面深化改革大盘子中,加快形成具有xx特色、且更具灵活性和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要改革人才管理体制。改革人才管理体制,关键是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理顺政府、市场、社会、用人主体的关系,在转变政府职能、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上下功夫,形成人才自主择业、单位自主用人、中介提供服务的人才资源配置模式。政府要坚持放管结合,建立人才管理服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强化人才宏观管理、政策法规制定、公共服务、监督保障等职能,防止一管就死、一放就乱。要充分发挥自创区、自贸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加快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在人才管理体制改革上大胆探索、创造经验。要完善人才评价机制。人才评价的“指挥棒”指向哪个方向,人才就会向哪个方向发展。一些地方和单位评价人才依然重学历、轻能力,重资历、轻业绩,重论文、轻贡献,对鼓励创新创造的导向作用不强。要改进人才评价标准和方式,从工作实际出发,推进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引入第三方建立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不搞论资排辈、平衡照顾,引导人才静心做学问、搞研发、出成果,防止出现“劣币驱逐良币”。要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政策,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加快建立健全科研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归属、利益分配等机制,支持人才以知识产权入股、期权奖励、技术有偿转让等方式参与要素收益分配,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真正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名利双收。要研究探索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决策中的容错免责政策,在科技成果转化或创新创业项目投资方面,科研院所、高校的领导干部在勤勉尽职、没有牟取非法利益的前提下,对其要合理区分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与贪污受贿、创业投资造成的正常亏损与失职渎职之间的界限。要健全人才流动机制。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科研院所、高校、国企之间壁垒较多、人才流动不畅、资源没有盘活。要打破户籍、地域、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允许人才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和离岗创业,打通人才在体制内外的流转通道,促进人才资源优化配置。

二要坚持用人之长、容人之短。有些人,能力很强,但免不了有点个性、有点傲气,有时还有点偏激。对此,不能求全责备。唐代政治家陆贽讲过,“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
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人才就很少有是全才的。有长处,就一定有短处。如果能取长补短,那么天下就没有不能被录用的人;
如果苛责短处而看不到长处,那么天下就没有可以被录用的人。我们要辨证地看待人才的长处和短处、优点和缺点。曹操作为一代枭雄,虽然历史上对他褒贬不一,但他在用人上确有过人之处,这就是他用人有胸襟、有气度、唯才是举。封建时期的王侯将相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共产党人呢?我们既要用人之长,因事择人、因才用人,把合适的人才用到合适的地方,最大程度发挥人才的作用,又要容人之短,对人才充分信任、放手使用,让各类人才都愿意来xx干事、能够在xx干成事。

三要加强一线岗位、艰苦地区。一线岗位、艰苦地区既是培养人才、锻炼人才的主阵地,也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是各类人才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从实际情况看,一方面,有的人认为基层条件艰苦,下去容易上来难,不愿到一线去、到艰苦地区去,“宁要城里一张床,不要乡下一间房”;
另一方面,基层特别是艰苦地区基础条件比较差,往往存在“人才引不进来、引进来作用发挥不了、作用刚显现却又留不住”的现象。要加强引导,推动各类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到一线岗位、艰苦地区去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增长才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年轻人要想有一番作为,必须到基层、到一线、到火热的建设实践中去。当前,尤其要围绕推进“9+2”工作布局,引导人才投身改革发展稳定最前沿、第一线,让其在一线岗位、艰苦地区蹲苗、打磨、建功立业。

第三,要大力聚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地方,没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眼光和胸襟,是很难快速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引进一个领军型人才,有时能带动一个产业发展,甚至培养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要解决xx人才总量不足特别是高端人才短缺问题,必须以海纳百川的姿态,营造“寻觅人才如饥似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的浓厚氛围,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在xx竞相奔腾。

一要树立正确的识才标准。聚才首先要识才,必须明确人才标准,既“不拘一格降人才”,也不能“剜到篮里都是菜”。要坚持德才兼备,把品德、能力、业绩作为主要衡量标准。尤其要突出“高精尖缺”导向,聚焦xx发展新的战略定位,瞄准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和优势学科,坚持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相统一,着力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引领学科发展、带动产业转型的领军人才,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研究水平国内领先的创新团队,一批引领创新创业、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职业经理人,以高端引领促进人才整体开发。

二要坚持开放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以开放的理念和思维、开放的眼界和胸襟,制定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引才政策。这次市里出台的“1+4”文件,明确提出要实施顶尖人才“引领工程”、产业人才“集聚工程”、创新主体“引智工程”、创新平台“聚才工程”等人才引进政策,并启动了市管企业公开选聘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面向重点高校引进优秀人才、第三批“河洛英才计划”等工作,“真金白银”很多,要认真抓好落实。要继续实施好“河洛英才计划”“河洛工匠计划”“引金入洛”工程等,该投入的一定要舍得投入,把一次性奖励与日常补贴相结合,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尤其要看到,在信息化时代,人才引进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智力流动逐渐成为人才流动的主要方式。一个地方的创新能力不再完全取决于拥有多少人才,而是取决于掌握多少人才资源,并在多大范围、多大程度上运用和配置这些资源。要在柔性引才上下功夫,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理念,把柔性引才引智作为聚才用才的重要方式,通过兼职挂职、技术咨询、项目合作、客座教授、共享院士等形式,大力汇聚人才智力资源。

三要营造良好的留人环境。一个地方能不能集聚人才、留住人才,关键在有没有良好的人才综合生态环境。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
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相对于很多地方,xx对人才的吸引力还比较弱,优秀人才很容易被“挖走”。要在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物质条件差距的同时,更加注重探究和满足人才的事业追求、精神需求,努力做到感情留人、环境留人、事业留人。市里出台《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制度》,目的就在于此。人才看重的往往不是较高的待遇,而是事业发展的空间、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要更加注重优化人才干事创业的环境,抓好自创区、自贸区、产业集聚区、产业园区等创新创业载体平台建设,探索实行人才“绿卡”制度,建立完善创业扶持、投资融资、成果转化等人才服务体系,为人才干事创业提供良好条件。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持续抓好创新主体和创新平台“双倍增”计划,通过搭建平台,更好地引进所需人才,促进人才与本地产业发展相结合,真正留住人才。战国时期,燕昭王“千金买马骨”、高筑“黄金台”,招贤纳士,让燕国走向了强盛。今天,北京海淀区提出“创新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服务配套什么”,一切工作围绕人才需求来开展。我们要从中得到启示,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真正把xx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人才磁场”。

第四,要精心育才

壮大人才队伍,短期内靠引进,长远看靠培养。培养的人才更容易适应本土需求,更容易在本土长期发挥作用。要完善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打造一支人才总量、人才结构、人才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本土人才队伍。

一要突出培养重点。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要着力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进一步整合优化各类人才项目,推动人才工程项目与各类科研计划、基地建设相衔接,建立相互配套、覆盖人才不同发展阶段的梯次资助体系,有计划地遴选支持一批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针对外贸、金融、城市规划等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实施一批专项人才培养工程。要更加重视技能人才培养,深入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和职教攻坚,持续开展“河洛工匠”培养和表彰工作,努力造就更多“新型蓝领”。要统筹抓好其他领域人才培养,着力推进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骨干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全方位人才支撑。

二要创新育人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关系到人才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要改进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着眼解决xx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与社会需求矛盾突出、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脱节现象等问题,积极推动驻洛高校优化学科结构,实现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对接。比如,我市三所省属高校中,河南科技大学的理工科水平居全省首位,要更多地与xx高端产业培育发展相结合;
xx师范学院在人文学科上有特色,要围绕xx历史文化传承创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发挥自身优势;
xx理工学院以工学为主,要注重培养贴近一线的技能型人才。这样,才能与xx发展贴得更紧。要支持知名大学来洛合作办学,构建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实现高等教育局部高端突破。要拓宽高端平台育才渠道,加快推进院士工作站、国家实验室、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载体平台建设,形成以人才支撑平台、以平台集聚人才的高层次人才开发体系。要完善职业教育协作培养机制,促进企业和职业院校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双主体”,加快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xx在军民融合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结合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立健全军地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在军民深度融合的实践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集聚人才。

三要推动全面发展。人才成长是全过程、多方面的,必须遵循规律、创新理念,树立“大人才观”,积极构建全链条人才发展体系。要把人才培养与人口素质提升有机结合起来,以健康宝贝计划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以学前教育普及和青少年营养改善计划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强健青少年体魄,以职业技能振兴计划促进就业创业,以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以继续教育拓展培训计划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浓厚氛围,以思想道德素质提升计划引导群众向上向善,着力贯通优生优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道德教育、就业创业、高端引领的人才发展全链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五,要党管人才

党管人才是人才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特色人才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要充分发挥党委在人才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

一要把准方向、明确目标。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目的是把人才用好用活。概括地讲,就是要宏观上把控、政策上保障、协调上作为、服务上到位。宏观上把控,包括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大政方针、研究制定人才发展长远规划、就涉及人才工作的重大事项作出决策等;
政策上保障,主要是健全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政策,优化人才流动配置、评价激励、服务保障机制,形成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中来的制度体系;
协调上作为,就是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各方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
服务上到位,就是通过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法治环境、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实现价值提供良好服务。我们要准确把握党管人才的科学内涵,最大限度发挥党管人才的杠杆效应和辐射作用,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绝不能把党管人才理解成由党委去包揽人才工作的一切具体事务,也不能简单地把人才管起来、统起来、用各种条条框框去限制人才。

二要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各级党委作为党管人才的责任主体,要发挥好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人才工作摆在全局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定期听取人才工作专项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问题,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特别是要把党管人才原则贯穿于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要发挥好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做好各类人才的团结引领服务工作。人才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要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用人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履职尽责,形成“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工作格局。市里已经出台了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制度,市级领导要带头抓好落实,加强同广大专家的联系,善于同各方面人才交朋友。

三要真抓实做、务求实效。做好人才工作,要紧紧围绕发展来确定目标任务,用发展成果检验工作成效。各地各单位要将人才发展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建立可量化、可比较、可落实的人才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要深入调查研究,努力吃透人才工作情况,既问计问需,又把握规律,把各项措施弄准弄实,不能大而化之;
要敢于动真碰硬,着力解决人才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棘手问题,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市委组织部要抓好对人才工作的督查督办、问效问责,对重大人才改革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常态化督查,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推进,清除“中梗阻”,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对贯彻落实政策不力,慢作为、不作为,造成重大人才流失等严重后果的,要追责问责。

同志们,“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做好人才工作事关全局、责任重大。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部署要求,凝心聚力、真抓实做,努力让xx成为人才集聚之地、人才辈出之地、人才向往之地,成为人才实现价值、发挥作用、贡献力量的沃土,为落实新定位、打好“四张牌”、加快推进“9+2”工作布局、奋力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

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七

今天召开的全市人才工作会议,是x建市以来的第x次人才工作会议。前面,x常委就我市人才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作了具体的安排部署;xx就如何抓好人才工作作了表态发言,抓工作、促发展的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人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富裕的决定性因素,是最活跃的生产力。各地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要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一)做好人才工作,是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古往今来,治理国家,巩固执政地位,都必须依靠优秀人才作支撑。在我国历史上,刘邦正是依靠萧何、韩信、张良等人才,才打败西楚霸王项羽而一统天下;刘备三顾茅庐,得贤才诸葛亮方成三足鼎立之势;李世民广纳贤才,重用魏征、房玄龄等良臣从而开创了“贞观之治”。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掌握和行使国家权力的重要骨干,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央、省的部署要求,大力推进人才强市,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x发展最缺的首属人才,尤其是各类专业人才严重匮乏,人才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很不适应。另外,干部队伍年龄老化和结构失衡亦愈加凸显,我市正处级干部平均年龄x岁;副处级干部平均年龄x岁;正科级干部平均年龄x岁,副科级干部平均年龄x岁,干部队伍的年龄状况与这座城市的年轻程度很不相适应。为此,我们必须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以战略眼光和科学思维来谋划人才工作,把更多的优秀人才吸纳进党的队伍、凝聚到党的周围,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二)做好人才工作,是抢占发展先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当前,人才竞争已经成为国家、地区发展战略中最有全局影响力的竞争,谁拥有人才,谁就能掌握竞争的主动权,谁就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居于领跑地位。随着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无一不是因为重视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善用人才而实现的。发展的事实也一再表明,人才是事业的生命线,人才是最大的经济增长点,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强则实力强。x作为年轻的地级市,与区内其他市相比较,面临跨越追赶的巨大压力。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率先发展,就一定要顺应时代发展新要求,牢树人才发展新理念,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市的道路,千方百计抢占人才开发的制高点,创造人才集聚的新优势,提升人才工作的新水平,不断增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三)做好人才工作,是推动发展、实现xx新x奋斗目标的根本保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的作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所需的知识、科技、资源、信息等各种要素和条件,只有为人所掌握、所运用,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要实现市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奋斗目标,不仅要靠资金、项目、政策、环境,更要靠人才。没有人才,工作推动不起来,大项目、好项目引不进来,就是引进来的大项目、好项目也发展不起来;没有人才,好的项目、好的产业即使发展了也不能持续、不能上台阶,加速赶超就成了一句空话,再好的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因此,我们必须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兴市之基、竞争之本、发展之源,广泛吸纳更多的急需之才、有用之才,不断推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做好我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必须要突出重点,强化举措,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作用,全面提升人才工作水平。

一是坚持德才兼备,以求贤若渴之心重才用才。选准人、用好人,既是一个旗帜问题,也是一个招贤纳士、选贤任能的导向问题。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选人用人的基本原则。“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有德无才,难以为党和人民做出大的贡献;有才无德,其“才”往往成为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工具。我们选人用人,既要注重才能,更要注重品德,就是要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人才招揽进来、吸收进来,使他们成为建设xx新x的生力军。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念。对人才来说,要讲信念,如果人才不讲信念,也不好使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在的人才大多学历层次比较高、知识面比较宽、思想比较活跃、开拓创新精神比较强,但在个人成长的经历中缺乏艰苦环境的磨炼,缺乏一定的思想政治洗礼。在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要教育和引导各类人才忠诚党的事业,坚持党的路线,维护党的原则,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自觉在奉献中展示才华、燃烧激情、成就伟业,成为党和人民值得信赖、放心托付的高素质人才。要有人民至上的品格。人才价值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被群众认可。要将那些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心上,始终把群众当亲人,始终深怀爱民情怀,为民谋事、为民做事,甘于奉献、乐于付出,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的人才,及时发现、量才使用,不断充实到各级领导岗位上,努力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要有勇于担当的魄力。担当体现着勇气,担当意味着责任。对每一位人才来讲,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敢于负责任,勇于挑担子,善于啃骨头,用一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韧劲,在不断化解矛盾、破解难题中经受考验、砥砺品质,在不断迎接挑战和沸腾的创业实践中接受锤炼、成长成才。要有谦让宽容的度量。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身上既有长处,也有短处。要知人之长中短,知人之短中长,要有谦让宽容的度量,善用人才之长,善谅人才之短。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甘为人才的“后勤部长”、服务员,努力营造x人才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

二是加强人才培养,以筑巢引凤之策育才养才。做好人才工作,根本出发点是支撑发展、服务发展、促进发展。要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部署、重点任务和中心工作,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促进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要突出培养重点。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为重点,依托国家、省重大人才工程,启动实施“领军人才引进计划”“优秀人才建功行动”“高技能人才培育工程”等重大人才工程。要大力培养青年人才,青年英才的脱颖而出,决定着我们事业发展的前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立足长远,重点扶持,跟踪培养,加强教育引导,鼓励探索创新,让大批青年才俊在实践中脱颖而出、健康成长。要拓宽培养渠道。各县(区)、各部门(单位),尤其是企业要紧密结合我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从各自的职能和发展需要出发,研究提出并积极实施人才工程项目,进一步为培养人才搭建有效平台。要发挥企业在人才开发中的主体作用,重点支持和鼓励规模以上企业依托新产品研发、新工艺应用、新技术推广、新市场开拓等培养人才、引进人才、使用人才,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要丰富培养方式。要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丰富人才培养的手段和形式。要以人才开发为突破口,构建“人才+项目”“人才+产业”“人才+课题”的培养开发模式,使各类人才的成长发展与产业开发、项目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尤其要注重在实践中锻炼人、培养人,根据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引导他们向农村、向企业、向社区、向基层流动,真正让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第一线磨炼意志、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增长才干。

三是优化发展环境,以海纳百川之怀聚才留才。良好的人才环境,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对内产生凝聚力、创造力和推动力,对外具有影响力、竞争力和吸引力。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理念,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营造风清气正发展环境活动,从政策扶持、优化服务、舆论宣传等方面,努力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要认真贯彻落实我市人才发展规划提出的相关政策,同时抓紧出台有效管用的人才引进培养配套措施,确保这些政策措施充分发挥效应。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使各类人才在x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在工作上要多支持,帮助他们掌握更多信息,争取项目资金,落实工作经费;在生活上要多照顾,竭尽全力为他们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在舆论上要多宣传,大张旗鼓地宣传优秀人才干事创业的先进事迹,表彰奖励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努力把x建成一个人才受到充分尊重,人才价值得到充分承认的社会;建成一个创新人才得到支持,创业人才容易成功的社会;建成一个创新思维充分涌动,各类人才充分涌现的社会,着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人才工作的社会风尚。总之,就是要通过富有成效的环境建设,真正使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而无后顾之忧,有苦练“内功”的动力而无应付“内耗”的压力,有专心谋事的成就感而无分心谋人的疲惫感。

四是优化人才结构,以五湖四海之举纳才强才。人才个体素质和队伍结构决定着人才队伍的整体层次。目前,我市人才资源分布不合理、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我们一定要在努力扩大总量、提高质量、盘活存量的基础上,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不拘一格为我所用,着力调整优化人才结构、统筹促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要造就一批高层次人才。高层次人才对于推动我市进位赶超、实现跨越至关重要。培养和引进一名高层次人才,就可以搞活一个单位、带动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要把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结合起来,重点围绕我市城市建设、旅游发展、现代物流、现代农业以及能源化工、冶金、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引进一批懂项目、懂管理、懂技术、懂经营的高层次人才。要造就一批现代企业家和优秀经营管理人才。企业家短缺是我市人才工作的一个短板,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只有保持企业家队伍的青山不老,才有经济发展的绿水长流。要把企业家和优秀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放在更加重要位置来谋划,按照市场经济导向,打破行业、系统壁垒,积极引导各类人才主动投身经济建设的热潮中,鼓励支持杰出经营管理人才闯市场、创大业,使其成为推动x加快发展的领跑者。要造就一批高技能人才。要按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围绕“xx”三大战略和“创新引领、特色产业倍增、民生计划”三项行动计划,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技能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同时,也要进一步抓好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形成一个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充分适应xx新x建设需要的宏大人才队伍。

五是创新体制机制,以活力勃发之制引才励才。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用好用活人才,关键在体制机制。要结合我市实际,坚决破除不合时宜、束缚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观念、做法和体制,大力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要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坚持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改革取向,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人才资源开发规律,逐步建立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的企业薪酬制度,进一步完善以业绩为核心、以贡献为标尺、以体现人才价值为根本、以维护人才权益为基础的分配激励机制,实现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做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三个相适应”,形成人人争当人才、人人争做贡献的浓厚社会氛围。要创新人才投入机制。要加大财政对人才工作,特别是创新创业人才开发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专项投入,优先保证人才发展重大工程项目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引进的需要。要坚持政府和社会力量投入并重,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专项资助经费,鼓励各类社会组织设立人才发展、资助、定向培养等基金,实现人才开发投入的多元化。要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根据德才兼备的要求,从规范职位分类和职业标准入手,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克服人才评价中重资历、学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党政人才的评价重在群众认可;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评价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的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要创新人才流动机制。人才的合理流动有利于人才的成长,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才的潜能,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大局。要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畅通各类人才之间的流动渠道,引导人才向重点产业集聚、向经济建设一线集聚、向基层和困难企业集聚,让优秀人才各展其能、实现价值。

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是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根本保障。各级党委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与科学人才观的统一,把发展人才事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自觉用科学理论指导人才工作、用科学方法推进人才工作,不断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第一,要落实党管人才责任。党管人才,主要是管方向、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本质是党爱人才、党兴人才、党聚人才。坚持党管人才,就必须要落实党管人才责任。实践也证明,只要领导抓、抓领导,人才工作就能取得重大进展。因此,各级党委要正确把握人才事业发展方向,认真分析人才工作面临新形势,建立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人才责任体系,形成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和落实机制。各县(区)、各部门(单位)要及时研究解决人才工作中带有倾向性和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学者等人才制度,最大限度地盘活人才资源,真正使培养人才、团结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成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一项常态工作、常抓不懈。

第二,要强化党管人才措施。要坚持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工作、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工作、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三项任务”一起抓,做到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围绕发展来确定,人才工作的措施根据发展来制定,人才工作的成效用发展来检验。各地各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人才发展政策,编制完善本县区、本部门、本行业以及重点产业、重点领域人才工作规划,既要研究制定人才队伍总体规划,又要制定各类人才开发专项计划,既要提出中长期目标,又要明确阶段性任务和要求,切实配好配强人才工作力量,为人才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组织保证。要善于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理念、创新的视角、创新的方法策划一些人才工程项目,建立一些创业基地,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激发各方面的活力,努力形成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生动局面。

第三,要增强党管人才合力。人才工作是一项全局性、基础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发挥各方优势、集中各方力量,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要重点抓好前瞻性问题调研、综合性政策论证、跨部门工作统筹。组织部门要当好参谋,创新实践,整合资源,示范引领,加强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指导、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特别是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都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独特优势,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强大合力,共同做好人才工作。

同志们,xx新x的宏图伟业呼唤着人才,期盼着富有理想的有为青年和具有专业知识的各类人才辈出和涌现,渴望着一大批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材。我们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以爱才之心、识才之智、容才之量、用才之艺,切实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充分调动和保护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建设xx新x提供更加强劲、更加持久的不竭动力!

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篇八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这次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主要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总结工作,交流经验,对下步全市人才工作进行部署。刚才,xx同志对当前全市人才工作情况进行了通报,对下步工作作出了安排,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
5家单位做了发言,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会上还印发了中央、省委有关文件和我市《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中西部地区人才高地的实施方案》《市管企业公开选聘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工作方案》《面向重点高校引进优秀人才工作方案》《第三批“河洛英才计划”实施方案》《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制度》“1+4”文件。这次推出的“1+4”文件,有政策、有资金,含金量很高,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揽天下英才、增创新动力、促xx发展的胸襟和力度,大家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人才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指出了人才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特殊重要性,深刻阐明了推进人才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做好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今年4月,省委召开全省人才工作座谈会,谢伏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对全省人才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关键是要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人才优先,把抓好人才“第一资源”摆上战略性全局性位置;
二是坚持以用为本,将精心育才、大力聚才、科学用才有机结合;
三是坚持改革创新,在完善政策、健全机制、优化环境上精准发力、求实求效;
四是坚持党管人才,发挥好党委在人才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真正重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必须建设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具体到xx更是如此。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xx发展新的战略定位,加快推进“9+2”工作布局,奋力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产业升级、创新驱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组团发展、生态建设、脱贫攻坚、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管党治党等,都迫切需要一大批政治合格、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人才作支撑。为什么我们有些工作,思路、目标、措施都很明确,但推进效果却不大明显?深层次原因就在于人才支撑不够。比如大气污染防治,虽然力度很大,但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对许多问题还没有把握规律,难以做到精准施策。再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我们虽然高度重视,在体制机制等方面也进行了探索,但由于缺乏专业人才,还存在效率不高、品位不高等问题。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们既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涉及的领域越来越新,也面临能力不足的危险,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正如毛主席在建国前夕所指出的,“我们熟悉的东西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要努力“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更要致力造就一批懂行、内行的专业人才,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可以说,当前xx的的确确是“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以“河洛英才计划”“河洛工匠计划”等为抓手,出政策、建机制、搭平台、强保障,着力引才育才、发挥人才作用,人才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体上看,还存在不少问题。从人才队伍规模结构看,虽然全市现有各类人才92万余名,人才密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但人才队伍大而不强、结构不优,高端人才相对匮乏。高层次人才大多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校,在企业等领域相对较少。全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39家,仅相当于郑州的40%、西安的15%;
各类研发平台1300多个,仅相当于郑州的1/2、西安的1/3。从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看,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人才引进、培养、激励、使用、服务长效机制,“四个通道”尚未真正打通,“四链融合”有待持续深化,人才队伍活力不足、创新创业氛围不浓、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不高等问题还比较突出。人才相对集中的科研院所和高校,科研成果就地转化率偏低。比如,涧西区拥有10个部省级科研院所、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10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号称科研人才密度仅次于北京海淀区,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却相差甚远,可谓是“守着金矿却淘不出金子”。河南科技大学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三所综合性大学之一,能不能打造出像清华启迪、北大方正、华中科创那样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推动科研成果在xx就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关方面要深入研究、主动作为。从抓人才工作的实践看,一些地方和单位对“人才是第一资源”认识不足,人才优先发展理念树得不牢,重物质投入轻人才投入、重资源开发轻人才开发、重项目引进轻人才引进的情况还比较普遍,有的县(市、区)重招商引资轻招商引智、招商引才。有的对人才工作遇到的问题研究不深,工作创新不够,行之有效的措施不多,人才成长的土壤、氛围、政策、机制等与先进地区差距很大。前几年,还出现了科研机构外迁、技术人才流失的现象。如今,不少一二线城市虽然人才资源已经非常丰富,但也在抢人才,我们xx更要强化“抢人才”的意识。

发展的制约在人才,希望也在人才。面对发展之需、人才之困,各地各单位要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切实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持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打造中西部地区人才高地,加快实现由“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第二,要科学用才

做好人才工作,核心是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只有把人才真正用好用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发挥人才效能,才能更好地实现用才、引才、育才“三位一体”,全面提升人才发展水平。目前,一些地方和单位,一方面苦于没有人才,另一方面却“重引轻用”甚至“引而不用”,有的对现有人才视而不见、用而不当,造成人才资源浪费和流失。必须立足于科学用才,打破制约人才发挥作用的思想障碍、制度瓶颈和政策壁垒,激活人才这一池春水。

一要着力深化改革、破除瓶颈。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构筑人才制度优势、切实用好用活人才的战略之举。要把这项改革摆在全面深化改革大盘子中,加快形成具有xx特色、且更具灵活性和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要改革人才管理体制。改革人才管理体制,关键是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理顺政府、市场、社会、用人主体的关系,在转变政府职能、落实用人单位自主权、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上下功夫,形成人才自主择业、单位自主用人、中介提供服务的人才资源配置模式。政府要坚持放管结合,建立人才管理服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强化人才宏观管理、政策法规制定、公共服务、监督保障等职能,防止一管就死、一放就乱。要充分发挥自创区、自贸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加快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在人才管理体制改革上大胆探索、创造经验。要完善人才评价机制。人才评价的“指挥棒”指向哪个方向,人才就会向哪个方向发展。一些地方和单位评价人才依然重学历、轻能力,重资历、轻业绩,重论文、轻贡献,对鼓励创新创造的导向作用不强。要改进人才评价标准和方式,从工作实际出发,推进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引入第三方建立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不搞论资排辈、平衡照顾,引导人才静心做学问、搞研发、出成果,防止出现“劣币驱逐良币”。要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政策,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加快建立健全科研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归属、利益分配等机制,支持人才以知识产权入股、期权奖励、技术有偿转让等方式参与要素收益分配,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打破“大锅饭”和平均主义,真正让作出贡献的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名利双收。要研究探索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决策中的容错免责政策,在科技成果转化或创新创业项目投资方面,科研院所、高校的领导干部在勤勉尽职、没有牟取非法利益的前提下,对其要合理区分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与贪污受贿、创业投资造成的正常亏损与失职渎职之间的界限。要健全人才流动机制。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科研院所、高校、国企之间壁垒较多、人才流动不畅、资源没有盘活。要打破户籍、地域、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允许人才依法依规适度兼职和离岗创业,打通人才在体制内外的流转通道,促进人才资源优化配置。

二要坚持用人之长、容人之短。有些人,能力很强,但免不了有点个性、有点傲气,有时还有点偏激。对此,不能求全责备。唐代政治家陆贽讲过,“人之才行,自昔罕全。苟有所长,必有所短。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
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意思是说,自古以来,人才就很少有是全才的。有长处,就一定有短处。如果能取长补短,那么天下就没有不能被录用的人;
如果苛责短处而看不到长处,那么天下就没有可以被录用的人。我们要辨证地看待人才的长处和短处、优点和缺点。曹操作为一代枭雄,虽然历史上对他褒贬不一,但他在用人上确有过人之处,这就是他用人有胸襟、有气度、唯才是举。封建时期的王侯将相尚且如此,何况我们共产党人呢?我们既要用人之长,因事择人、因才用人,把合适的人才用到合适的地方,最大程度发挥人才的作用,又要容人之短,对人才充分信任、放手使用,让各类人才都愿意来xx干事、能够在xx干成事。

三要加强一线岗位、艰苦地区。一线岗位、艰苦地区既是培养人才、锻炼人才的主阵地,也是最需要人才的地方,是各类人才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从实际情况看,一方面,有的人认为基层条件艰苦,下去容易上来难,不愿到一线去、到艰苦地区去,“宁要城里一张床,不要乡下一间房”;
另一方面,基层特别是艰苦地区基础条件比较差,往往存在“人才引不进来、引进来作用发挥不了、作用刚显现却又留不住”的现象。要加强引导,推动各类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到一线岗位、艰苦地区去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增长才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年轻人要想有一番作为,必须到基层、到一线、到火热的建设实践中去。当前,尤其要围绕推进“9+2”工作布局,引导人才投身改革发展稳定最前沿、第一线,让其在一线岗位、艰苦地区蹲苗、打磨、建功立业。

第三,要大力聚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地方,没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眼光和胸襟,是很难快速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引进一个领军型人才,有时能带动一个产业发展,甚至培养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要解决xx人才总量不足特别是高端人才短缺问题,必须以海纳百川的姿态,营造“寻觅人才如饥似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的浓厚氛围,真正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在xx竞相奔腾。

一要树立正确的识才标准。聚才首先要识才,必须明确人才标准,既“不拘一格降人才”,也不能“剜到篮里都是菜”。要坚持德才兼备,把品德、能力、业绩作为主要衡量标准。尤其要突出“高精尖缺”导向,聚焦xx发展新的战略定位,瞄准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和优势学科,坚持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相统一,着力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引领学科发展、带动产业转型的领军人才,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研究水平国内领先的创新团队,一批引领创新创业、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职业经理人,以高端引领促进人才整体开发。

二要坚持开放的人才政策。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以开放的理念和思维、开放的眼界和胸襟,制定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引才政策。这次市里出台的“1+4”文件,明确提出要实施顶尖人才“引领工程”、产业人才“集聚工程”、创新主体“引智工程”、创新平台“聚才工程”等人才引进政策,并启动了市管企业公开选聘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面向重点高校引进优秀人才、第三批“河洛英才计划”等工作,“真金白银”很多,要认真抓好落实。要继续实施好“河洛英才计划”“河洛工匠计划”“引金入洛”工程等,该投入的一定要舍得投入,把一次性奖励与日常补贴相结合,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尤其要看到,在信息化时代,人才引进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智力流动逐渐成为人才流动的主要方式。一个地方的创新能力不再完全取决于拥有多少人才,而是取决于掌握多少人才资源,并在多大范围、多大程度上运用和配置这些资源。要在柔性引才上下功夫,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的理念,把柔性引才引智作为聚才用才的重要方式,通过兼职挂职、技术咨询、项目合作、客座教授、共享院士等形式,大力汇聚人才智力资源。

三要营造良好的留人环境。一个地方能不能集聚人才、留住人才,关键在有没有良好的人才综合生态环境。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
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相对于很多地方,xx对人才的吸引力还比较弱,优秀人才很容易被“挖走”。要在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物质条件差距的同时,更加注重探究和满足人才的事业追求、精神需求,努力做到感情留人、环境留人、事业留人。市里出台《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制度》,目的就在于此。人才看重的往往不是较高的待遇,而是事业发展的空间、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要更加注重优化人才干事创业的环境,抓好自创区、自贸区、产业集聚区、产业园区等创新创业载体平台建设,探索实行人才“绿卡”制度,建立完善创业扶持、投资融资、成果转化等人才服务体系,为人才干事创业提供良好条件。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持续抓好创新主体和创新平台“双倍增”计划,通过搭建平台,更好地引进所需人才,促进人才与本地产业发展相结合,真正留住人才。战国时期,燕昭王“千金买马骨”、高筑“黄金台”,招贤纳士,让燕国走向了强盛。今天,北京海淀区提出“创新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服务配套什么”,一切工作围绕人才需求来开展。我们要从中得到启示,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真正把xx打造成名副其实的“人才磁场”。

第四,要精心育才

壮大人才队伍,短期内靠引进,长远看靠培养。培养的人才更容易适应本土需求,更容易在本土长期发挥作用。要完善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打造一支人才总量、人才结构、人才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本土人才队伍。

一要突出培养重点。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要着力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进一步整合优化各类人才项目,推动人才工程项目与各类科研计划、基地建设相衔接,建立相互配套、覆盖人才不同发展阶段的梯次资助体系,有计划地遴选支持一批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针对外贸、金融、城市规划等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实施一批专项人才培养工程。要更加重视技能人才培养,深入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和职教攻坚,持续开展“河洛工匠”培养和表彰工作,努力造就更多“新型蓝领”。要统筹抓好其他领域人才培养,着力推进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等骨干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全方位人才支撑。

二要创新育人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关系到人才供给能力和供给质量。要改进高等教育培养模式,着眼解决xx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与社会需求矛盾突出、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脱节现象等问题,积极推动驻洛高校优化学科结构,实现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对接。比如,我市三所省属高校中,河南科技大学的理工科水平居全省首位,要更多地与xx高端产业培育发展相结合;
xx师范学院在人文学科上有特色,要围绕xx历史文化传承创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发挥自身优势;
xx理工学院以工学为主,要注重培养贴近一线的技能型人才。这样,才能与xx发展贴得更紧。要支持知名大学来洛合作办学,构建开放式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实现高等教育局部高端突破。要拓宽高端平台育才渠道,加快推进院士工作站、国家实验室、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载体平台建设,形成以人才支撑平台、以平台集聚人才的高层次人才开发体系。要完善职业教育协作培养机制,促进企业和职业院校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双主体”,加快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xx在军民融合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要结合创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立健全军地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在军民深度融合的实践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集聚人才。

三要推动全面发展。人才成长是全过程、多方面的,必须遵循规律、创新理念,树立“大人才观”,积极构建全链条人才发展体系。要把人才培养与人口素质提升有机结合起来,以健康宝贝计划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以学前教育普及和青少年营养改善计划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强健青少年体魄,以职业技能振兴计划促进就业创业,以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以继续教育拓展培训计划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浓厚氛围,以思想道德素质提升计划引导群众向上向善,着力贯通优生优育、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道德教育、就业创业、高端引领的人才发展全链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五,要党管人才

党管人才是人才工作的根本原则,也是中国特色人才制度优势的集中体现。要充分发挥党委在人才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

一要把准方向、明确目标。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目的是把人才用好用活。概括地讲,就是要宏观上把控、政策上保障、协调上作为、服务上到位。宏观上把控,包括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人才工作的大政方针、研究制定人才发展长远规划、就涉及人才工作的重大事项作出决策等;
政策上保障,主要是健全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政策,优化人才流动配置、评价激励、服务保障机制,形成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中来的制度体系;
协调上作为,就是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各方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
服务上到位,就是通过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政策环境、法治环境、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实现价值提供良好服务。我们要准确把握党管人才的科学内涵,最大限度发挥党管人才的杠杆效应和辐射作用,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绝不能把党管人才理解成由党委去包揽人才工作的一切具体事务,也不能简单地把人才管起来、统起来、用各种条条框框去限制人才。

二要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各级党委作为党管人才的责任主体,要发挥好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人才工作摆在全局工作更加重要的位置,定期听取人才工作专项汇报,及时研究解决问题,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特别是要把党管人才原则贯穿于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要发挥好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做好各类人才的团结引领服务工作。人才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要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用人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履职尽责,形成“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工作格局。市里已经出台了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制度,市级领导要带头抓好落实,加强同广大专家的联系,善于同各方面人才交朋友。

三要真抓实做、务求实效。做好人才工作,要紧紧围绕发展来确定目标任务,用发展成果检验工作成效。各地各单位要将人才发展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建立可量化、可比较、可落实的人才工作考核指标体系;
要深入调查研究,努力吃透人才工作情况,既问计问需,又把握规律,把各项措施弄准弄实,不能大而化之;
要敢于动真碰硬,着力解决人才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棘手问题,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市委组织部要抓好对人才工作的督查督办、问效问责,对重大人才改革措施落实情况开展常态化督查,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推进,清除“中梗阻”,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对贯彻落实政策不力,慢作为、不作为,造成重大人才流失等严重后果的,要追责问责。

同志们,“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做好人才工作事关全局、责任重大。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部署要求,凝心聚力、真抓实做,努力让xx成为人才集聚之地、人才辈出之地、人才向往之地,成为人才实现价值、发挥作用、贡献力量的沃土,为落实新定位、打好“四张牌”、加快推进“9+2”工作布局、奋力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