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全册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爱之链教案(精选13篇)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全册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爱之链教案(精选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0-06 12:46:10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全册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爱之链教案(精选13篇)
时间:2023-10-06 12:46:10     小编:纸韵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全册篇一

一、导入:

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第七课《爱之链》。爱是什么?有人说,爱如茉莉,洁白纯净芬芳怡人;有人说,爱如港湾,可以遮风挡雨;有人说,爱如大海,能够包容一切;还有人说,爱如珠链,串起生活中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爱是什么?今天,咱们就和文中的主人公一起感受爱,感受温暖。

二、复习:

1、课文写了哪两件事?

2、指名说,板书:乔依--老妇人--女店主(成心形上半部分,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斜着画)

三、学习1--8节: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1--8节,老妇人的车胎瘪了,她当时心情是怎样的?

指名说。又冷又怕紧张无助几乎完全绝望了

从“几乎”这个词能让我们感受到,老妇人的内心还是非常渴望--有人来帮助她的。

2、乔依是怎样帮助老妇人的?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节,你的脑海中浮现怎样一幅画面?

3、交流。

4、如果你就是那位老妇人,看到这一切,你的内心涌动着怎样的情感?你眼中的乔依是怎样一个人?(感激,感动。助人为乐,热情,真诚)

5、所以,老妇人一边打开钱包,一边问:“我该给你多少钱?”言下之意就是--你要多少钱,我就给你多少钱。老妇人觉得只有这样,才能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6、导读第六节,出示小黑板:“乔依愣住了……他一直就是这么做的。”

7、理解“天经地义”。

从“常常、从来、一直”你体会到什么?

8、因此,乔依压根没想到应该得到钱的回报,(导读第七节),乔依笑着对老妇人说--“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请您给他一点帮助吧。”其实,乔依这个时侯也遇到了麻烦事,请同学们看看第一节。

指名说,乔依遇到了什么麻烦事?(家境本来就不好,工厂又倒闭)

简单讲解环境描写作用。

9、过渡:在这种情况之下,乔依还那么真诚、热情的帮助老妇人,他从没想得到过钱的回报,只希望老妇人能够把爱心继续传递下去,这使老妇人深受感动,于是在他的影响之下,第二个感人的故事发生了。

四、学习9--11节:

1、默读9--11节,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出示小黑板填空题:

来到了小餐馆,老妇人看到,突然想起了,于是。

提示:她还看到什么,会想起什么?思考,同位交流。

2、全班交流。

点拨:老妇人留下钱和纸条,仅仅是因为女店主怀有身孕吗?(引导学生体会女店主的热情周到的服务)

五、学习12节:

1、引读。

2、出示句子“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的脸颊……亲爱的,乔依……”

从女店主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3、这正如一首歌中所唱,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一起来唱这首歌《爱的奉献》。

六、总结全文。

1、回忆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为什么用“爱之链”做题目?

乔依在困难时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他认为在别人需要时伸出友爱之手是天经地义的。他帮助了困在风雪中的老妇人,老妇人又帮助了女店主,女店主反过来关心乔依,一切因为爱,形成一条美丽的珠链。

2、想想课文内容,是不是仅仅这三件事形成的珠链?(不是,之前乔依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也常常帮助他人,以后,相信这种爱的故事还会发生,延续。)

3、师小结,丰富板书内容。在爱心串成小珠链的外侧画一条大的心形珠链。

4、结束语:

是啊,即使我们身处困境,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我们也不要忘记帮助别人,把温暖带给别人。

七、作业:

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

提示:(1)注意故事的连续性;

(2)注意细节描写,抓住人物的对话、表情和动作等;

(3)注意构思的巧妙性,与课文情节发展能够吻合。

(4)要升华“爱”的主题。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全册篇二

《船长》选自法国文学大师维克多·雨果的著名小说。作品笔墨集中,情节感人,通过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后镇定自若,成功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脱险,自已却屹立在船长的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表现了他临危不惧、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和伟大人格。

全文犹如一曲生命的赞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如何让学生也能沉浸文本中,体悟雨果动情的笔下哈尔威船长的伟大灵魂呢?结合学生实际,我拟定了第一课时的目标设想:借助课前学生搜集的资料,初步了解“法兰西的莎士比亚”——雨果;学会7个生字,理清文章脉络;感悟危难关头人们的慌乱,为体会船长哈尔威的.镇定自若、忠于职守做好铺垫。

我上的是第一课时,一节课下来,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朗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的朗读要求,并对课文内容比较了解,若还有时间的话,可以让学生在课文中画出这些要点。而我在课堂上对生字词语浪费的时间较多,给学生朗读的时间有点不足,对学生理解课文造成了困难。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全册篇三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当众演讲。

2.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作用和它们所强调的重点的不同。激励学生树立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等可贵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事例的作用及强调的重点;会当众演讲。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7 学会合作

2.齐读课题后,提问:你们都想知道什么?

3.课文中的“合作”指的是什么?

4.人们为什么必须相互合作?

5.怎样才能与人搞好合作?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8个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孤立 典范 悠扬 倾泻 和谐 协作 顾名思义

卓有成效 情不自禁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钥匙 嘴唇 倾泻 协作 顾名思义

瓶子 牺牲 一幢 情不自禁

(2)指名读,注意读准带点的字。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而想到它的含义。

倾泻:课文指美妙的乐曲好似从乐师的嘴唇边、指缝里飞扬出来。

典范: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

和谐:配合得适当、匀称。

交响乐团:大型的管弦乐演奏的团体。由弦乐器、木管乐器、

铜管乐器、打击乐器等组成,参加者能达上百人。

(4)齐读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检查自读情况,分自然段读课文。

5.默读课文后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3自然段):说明生活在世界上大家都离不开与别人合作。

第二段(第4~6自然段):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具有协作精神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才能合作得好。

第三段(第7自然段):指出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三、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文后练习2。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全册篇四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和挂图,结合有关事例,使学生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道理,逐步养成深入社会学习语文、投身自然增长知识的学习习惯。

2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插图或挂图,结合事例,使学生懂得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逐步养成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明白“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和“在实践中运用语文”的道理,在今后学习中进行实践,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准备:

1投影片

2搜集有关中山陵、莫高窟、圆明园、故宫、漓江、黄山等名胜古迹的资料。

3课前出好一期黑板报。

4准备一次演讲(限定2分钟)参考话题(1)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2)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3)要有正确的读写姿势。

5课前参观校(或乡镇)的有线电视台,采访节目制作的有关情况。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出示明代画家董其昌的一幅绘画作品(如《黄山雪霁图》、《秋兴八景图》等),说说看了图的感受。

讲述:这是明代画家董其昌的画,怎样才能画好画呢?他说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板书)。其实不光是学画,这种方法对我们学习语文也很有益处。那么,“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什么意思呢?学习语文为什么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应该怎样通过“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途径来学习语文知识呢?学习了这一课我们就明白了。

二指导看图,学习怎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1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指导观察第一页的三幅图。

(1) 观察第一幅图。

指名说。

小结:同学们说得对,我们都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感到骄傲的。

(3) 观察第二幅图

过渡:在参观了古天文仪器后,老师又带领同学们去了天文展览馆,他们看到了什么呢?

说说展览馆墙上的照片上有些什么内容。

指名说

小结:同学们要从小爱科学,努力学习,长大后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4) 观察第四幅图

图上画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指名说

小结:老师带领学生欣赏碑刻,碑刻就是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或者图画,这些文字或图画大多出自画家之手,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

图上的同学们看到这块碑刻,会怎样想,怎么说?

指名说

同学们在书法课或外出旅游时,欣赏过哪些碑刻?在欣赏过程中,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讨论交流

2指导观察第2~3页通版插图。

(1) 逐幅图观察第一行的四幅图。

观察第2页最上面的两幅图。

说说图上画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他们游览了漓江和黄山之后会有什么感受?

分组讨论。

指名说。

观察第3页最上面的图。

分别说说图上画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同学们参观了植物园会有什么收获?与丹顶鹤一起嬉戏会有什么样的乐趣?

指名说。

(2) 观察大海图。

a. 说说图上海面是什么样的景象。

b. 小结:我国海域辽阔,海岸线很长,站在海边,眺望大海,能让人领略到“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和“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光灿烂,若出其里”的壮美景象(投影映示,教师简要释义,学生朗读)。

c.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所得(包括生活积累),结合自己所读的关于大海的文学作品,谈谈自己见到辽阔大海后的感受。

指名说。

观察右边的两幅图

a说说图上同学在干什么,中山陵和莫高窟在什么地方,同学们游览这些名胜后会说什么。

指名说

b让学生结合造假课前收集的关于中山陵和莫高窟的资料,介绍一下这两处名胜。

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听了介绍,你有什么感受,获得了什么知识?

指名说

(3)观察第三行插图

观察左边一幅图

a说说图上是哪儿,在什么地方。

b说说圆明园美在哪里,它又是怎样被破坏的。

请同学介绍

c听了同学介绍有什么感想?

指名说

观察右边一幅图

a说好所图上是哪儿,在什么地方?

指名说

评点

c听了同学们介绍你懂得了什么?

指名说

评点

(4)小结: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也学到了不少知识。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同学们有机会去这些地方走走看看,一定会学到很多知识。

(5) 你们的家长曾到过哪些地方,游览过什么名胜、什么景点,有什么感受?

指名说

三、总结

1通过观察插图,你知道了什么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吗?

2谈谈准备怎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讨论交流

3小结: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不仅可以从书本上获得,从课本上获得,还可以走出课堂,走出课本,走向社会,大自然中获取。大千世界万事万物,自然界的各色景观处处有学问,处处有语文。在学好各门功课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学会读社会和自然这样的大书,这就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图中的这些同学,他们走出课堂,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在这个过程中也增长了语文知识,收获很大。

当然,“行万里路”并不一定要有“万里”之遥,同学们可以从身边开始,通过多种渠道学习语文,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运用语文,读好社会和自然这本大书。同时还可以结合日记,记下自己的观察所得,这对于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很有帮助。

四作业

1阅读徐霞客的故事,学习他“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精神,加深对“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体会。

2深入大自然和社会,写观察日记。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2、教师谈话:学习语文的渠道多种多样,我们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的就是实践的重要。我们要在生活实践中学会运用语文这个工具,不仅在实践中学习语文,更要在运用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板书课题)

二、指导看图,教学生学会运用语文

1、观察第4、5页第一行的两幅图。

(1)教师边指图边讲述:图上是一所学校的闭路电视系统,左边是控制室,里面的几位同学通过屏幕,既可以知道全校的情况,也可以把信号传到预定的地方,右边是学校电视台的播音室,通过摄像机和专门的路线可以把声音传导控制室,由控制室根据需要加以处理。

(2)图上的几位同学是怎样工作的?

指名说。教师给予提示和补充。

(3)课前同学们参观访问了校(或乡镇)有线视台,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制作节目的?指名说。

(4)小结。

2、观察第二行插图。

(1)左边一幅图。

同桌讨论、交流。

2、小结。

3、请班上毛笔字写得好的一两名同学作书法表演(字不宜多),并表扬认真写字的同学。

(2)右边一幅图。

1、说说图上画的是一次什么活动,参赛的同学什么样,神态怎样?指名说。

2、我们在第十一册已经学习过演讲,老师也请大家课前作了准备,哪位同学愿意到前面来演讲?请两位同学作演讲表演,同学予以简短评价。

3、观察第三行插图。

(1)左边一幅图。

1、图上的同学正在开展什么活动,大家分别在干什么?指名说。

2、讨论:古诗文课外活动的形式很多,如集体或单独朗诵、配乐朗诵、背诵、抽签朗诵或背某一诗文,突出某一主题的朗诵,比如背有关写月亮的诗句,指定某一作品的朗诵、背诵,比如背李白的诗句等。

3、抽签背诵古诗文。教师评价。

(2)右边一幅图。

1、说说图上有谁,在干什么,他们办的黑板报质量怎样。指名说。

2、我们班这期的黑板报出得也非常好,栏目丰富,插图精美,书写完整。我们请本期的作者和编辑分别来介绍一下他们是怎样选择内容、写好稿件、确定栏目、设计插图的。

指名介绍。同学评价。

3、同学们对出好黑板报还有什么建议?指名说。教师评价。

4、观察第4页左上角的图。

(1)说说图上有谁,在干什么,小报的质量怎么样。

指名说。

(2)展览各组课前出的小报,说说质量怎样,然后请几位编者或作者谈谈是怎样编这期报纸的。指名说。

5、观察第5页6右下脚的插图。

(1)讲述:这是一个学校的学生正在表演课本剧《母亲的恩情》,图中两个同学分别扮演孟郊和他的母亲。

(2)图上同学表演得怎样?指名说。

(3)同学们学过不少课文,也演过课本剧,请参加过演出活动的同学谈谈演出的要求和体会。

(4)小结。

三、总结

1、交流同学们在课前搜集的在实践中应用语文的例子。

2、小结。

四、作业

1、分组编辑出版小报。

2、练习排演课本剧。

3、多参加语文课外活动。

五、联系前面学过的有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十一),说说自己在这方面的收获。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全册篇五

教学目标:

1、 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了解藏戏的传说及藏戏的特点,体会作

者对藏

戏这种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思,了解各段大意。

3、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模式的学习,提高分析、感悟理解、表达的综合能力。

教学重点:

1、 知道藏戏的由来及特点,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

2、 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顺序,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句段。

教学难点: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学习本文,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1、媒体图片人物的视频和课件。

2、录音的戏剧欣赏片段。

3、本文朗读录音。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导入内容:

1、 播放媒体——人物图片。(各种戏剧的人物图片)

2、 指名说说,图片人物都有哪些民族。

3、 放录音,听戏剧片段,式说图片中对应的民族人物。

4、 自由谈谈,你最喜欢的是哪种民族,为什么?

二。 引入课文,板书课题:《藏戏》

三。 学习课文:

1、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课文范读,边给不认识的字注音,清除阅读障碍。

2、 播放藏戏的资料,了解藏戏的由来。

3、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出示阅读要求:(自学或同桌互学)

(1)这是一篇略学课文,主要讲的什么民族的什么内容?

解的词语)

4、 检查学习情况:

(1)你有哪些词语不理解的需要同学帮助请提出来?

生:“吞噬、奇葩”

指生解答:(略)

(2)从藏戏方面,课文讲了哪些内容?

指生回答:(略)

教师板书:藏戏的形成、艺术特色。

(3)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藏戏具有独特的魅力?

5、 细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总结每段的大意。

给学生时间思考,指名回答,老师明确。

6、全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1-3自然段):用设问句揭示藏戏的特点。

第二段(4-7自然段):讲了藏戏的形成。

第三段(8-18自然段):讲的是藏戏的面具特色。

7、 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

师:齐读第一段,从哪一句可以看出是写藏戏的特点?

生:(连续的三个排比式句的问句,更能突出藏戏的特点,还含有民族自豪感。)

指名朗读这一段。

8、 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唐东杰布的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1)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

(2)指小组代表回答。(略)

教师板书:传奇色彩:勇敢的传奇;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艺术的传奇。

几分神圣和肃穆感。

(4)全班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

9、 有感情的自读第三段,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感受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

(1)出示主题,研读时填空:

( )的面具 ( )的舞台 ( )的演唱风格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反复阅读相关段落,把藏戏的主要特点用一句话或一个词概括出来。

(3)指2—3名学生结合具体内容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四。 教师板书:多样、夸张、形象的面具

没有固定的舞台

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动作丰富

五。 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一课后,也许同学们已经喜欢上它了。从藏戏可以想象到,许多地区、民

仍有着无穷的魅力,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我们再一次齐读开头部分。

9、 欣赏全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读自己喜欢的片段。

(2)同桌交流学习收获。

三。布置作业:

1、给下列字组词。

婀(婀娜 ) 浑( 雄浑) 俊(俊俏 )

容(容貌 ) 舞(舞姿 ) 身(身份)

唱(唱腔 ) 敦(敦厚 ) 赞(赞叹不已)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带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基本相同。

(1)。(善者 )的面具是白色的,白色代表(纯洁 );

(2)(国王 ) 的面具是红色的,红色代表( 威严);

(3)(王妃) 的面具是绿色的,绿色代表(柔顺);

(4)(活佛)的面具是黄色的,黄色代表(吉祥);

(5)(巫女)的面具是半白半黑的,象征其性格(两面三刀);

(6)(妖魔)的面具是青面獠牙,以示(压抑和恐怖);

三。 板书设计

《藏 戏》

藏戏的形成、艺术特色。

传奇色彩:勇敢的传奇;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艺术的传奇。

特点: 多样、夸张、形象的面具

没有固定的舞台

固定的程式、唱腔及动作丰富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全册篇六

写作特色:

巧妙设问,纲目分明。课文多处运用设问,既能引起听众注意,又做到纲目分明,如“什么是合作呢?”“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是什么力量使上百位乐师,数十种不同的乐器合作得这样完美和谐?”等等,都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典型事例,验证观点。课文运用了两个典型事例,一是交响乐团的演奏,一是从瓶中拉出七个彩球的实验;分别从要有协作精神和要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不同侧面,验证了要获得成功,必须与他人合作的观点,令人信服。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当众演讲。

2.学会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所举两个事例的作用和它们所强调的重点的不同。激励学生树立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等可贵的合作精神。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生字词学习。

1.揭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课《学会合作》,请同学们翻到55页读生字表,每个2——3遍。(板书)。

2.生字词的学习。

(1)读准字音。

唇 谐 协 瓶 牺 牲

(2)读准字音,读字音并组词。

唇 谐 协 瓶 牺 牲

谐与协要特别注意

(3)会读词语,明意思。

倾泻 完美 和谐 顾名思义

协作 悠扬 典范 卓有成效

(会读,会写,明词语意思)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而想到它的含义。

倾泻:课文指美妙的乐曲好似从乐师的嘴唇边、指缝里飞扬出来。

典范: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

和谐:配合得适当、匀称。

(4) 钢笔描红,指导。

注意写字姿势,注意字型结构,难写字师范写。

二、初读课文。

(1)初读明要求。

a、课文读通顺,字读准确。

b、编好小节,想一想:课文每一小节分别讲了什么?

(2)检查自学。

a、读题《学会合作》。(明白今天学习的是议论文)

b、读课文。

读一个小节,学生交流明白这一小节所讲的内容。

(划出每一小节中间的重点词语和重点的句子,明白概括每段大意的方法。)(重点段落多读一读)

三、再读课文,分段。

快速默读课文,根据刚才每小节的意思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段(第1~3自然段):说明生活在世界上大家都离不开与别人合作。

第二段(第4~6自然段):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具有协作精神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才能合作得好。

第三段(第7自然段):指出只有学会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文后练习2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生字词默写。

倾泻 完美 和谐 顾名思义

协作 悠扬 典范 卓有成效

2.上节课内容的复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课文有了初步的了解,明白了课文每一小节的意思,并且划分了一下段落。今天我们先来学习课文这一重要部分.。

二、精读课文。

1.学习第一部分

请同学们轻声读1至3小节, 作者围绕合作,首先谈了什么?自由朗读第一段,找出文中的重点句。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不论……也不论……都……”

只有……才能……”

“小……小……大……大……不……就……”

通过对上面句子的理解,举出在实际生活中“合作”的事例,谈谈自己的初步认识。

通过第一段的学习,归纳演说词的语言特点。

小结:这一段说明了人生活在世界上,都离不开与别人合作。

2.理解第二部分。

过渡: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

(1)理解第4自然段。

b:思考:“团体目标”的“高度统一”和“协作精神”分别形容“合作”的什么?(合作的“完美”与“和谐”)

c:从这个事例中,同学们明白了什么?

(2)理解第5自然段。

a:读读,想想,议议:

这个实验的目的、要求、经过和结果分别是怎样的?

联系课文想想“依次”是什么意思。

b:外国专家是怎么说的?

“我在许多地方做过这个实验.从未成功。”这句话说明了么?

从这个事例,你明白了什么?

(3)理解第6自然段。

读读,想想: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

小结:文章通过两个具体的事例,说明只有具有协作精神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才能合作得好。

(不够。因为只举前一个例子只说明合作需要有协作精神,而后一个例子是说明合作需要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只有举两个例子,才能把问题说得很全面)

3.理解第三部分。

自由读,谈谈你对既要“竞争”,又要“合作”的体会。

(“双赢”)

三、总结全文

四、指导学生练习演讲

五、作业

1.练习与测试

2.关联词语造句

二、精读训练

1.理解第一段。.

激发思考:作者围绕合作,首先谈了什么?自由朗读第一段,找出文中的重点句。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不论……也不论……都……”

只有……才能……”

“小……小……大……大……不……就……”

通过对上面句子的理解,举出在实际生活中“合作”的事例,谈谈自己的初步认识。

通过第一段的学习,归纳演说词的语言特点。

小结:这一段说明了人生活在世界上,都离不开与别人合作。

2.理解第二段。

过渡: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

(1)理解第4自然段。

思考:“团体目标”的“高度统一”和“协作精神”分别形容“合作”的什么?(合作的“完美”与“和谐”)

从这个事例中,同学们明白了什么?

(2)理解第5自然段。

读读,想想,议议:

这个实验的目的、要求、经过和结果分别是怎样的?

联系课文想想“依次”是什么意思。

外国专家是怎么说的?

“我在许多地方做过这个实验.从未成功。”这句话说明了么?

从这个事例,你明白了什么?

(3)理解第6自然段。

读读,想想: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

小结:文章通过两个具体的事例,说明只有具有协作精神和自我牺牲的精神,才能合作得好。

提问:为了说明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作者举了两个事例。只举前一个例子够不够?为什么?(不够。因为只举前一个例子只说明合作需要有协作精神,而后一个例子是说明合作需要有自我牺牲精神的,只有举两个例子,才能把问题说得很全面)

3.理解第三段。

自由读,谈谈你对既要“竞争”,又要“合作”的体会。

三、总结全文

四、指导学生练习演讲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全册篇七

头脑:一是用作头绪,如摸不着头脑;一是比作首领。

眉睫:比喻事情紧迫,如迫在眉睫。

眉目:一是用来比喻文章的条理,如这篇文章眉目不清;一是用来比喻事情的线索、头绪,如这件事终于有了眉目。

耳目:比喻替人刺探消息的人。

咽喉:比喻形势险要的交通孔道,如咽喉要道。

肝胆:比喻真诚的心,如肝胆相照;还用来比喻勇气,如肝胆过人。

胃口:比喻食欲或食量。比如我今天胃口不好;还比喻对事物或活动的兴趣,如他对画画不感兴趣,打球才对他的胃口。

心腹:指亲近而信任的人,一般用于反面人物。

心尖儿:父母用来称自己最喜爱的儿女。

心肝:指良心,如没心肝的家伙;还用来称最亲热、最心爱的人,多用于年幼的子女,如心肝宝贝。

心脏:比喻中心,如首都北京是祖国的心脏。

骨头:比喻人的品质、气概,如懒骨头、硬骨头。

骨干:比喻在集体中起主要作用的人,如她是班里的文艺骨干。

骨架:比喻在物体内部支撑的架子,如工地上耸立着楼房的骨架。

骨肉:指亲人,如骨肉团聚。

腰杆:比喻靠山。

手心:比喻所控制的范围,如他逃不出我的手心。

手腕:指手段,一般用作贬义,指待人处事所用的不正当的方法,如耍手腕骗人;也可以指本领,能耐。

手足:比喻兄弟,如情同手足。

臂膀:比喻得力助手。

脚跟:比喻立场,如站稳脚跟。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全册篇八

要求1、认读11个生字。

2、了解南沙守礁官兵的艰苦生活,体会他们艰苦奋斗、热爱生活、无私奉献的精神。

3、体会侧面描写对人物品质的衬托作用。

了解南沙守礁官兵的艰苦生活,体会他们艰苦奋斗、热爱生活、无私奉献的精神。

学具课件

一、介绍南沙群岛的有关知识。

二、由原题《生命禁区的太阳花》做引导

1、什么是生命的禁区?文中指哪儿为生命的禁区?为什么称这里为生命的禁区?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的?找出来读一读。

2、太阳花在北方称为什么?谁能简单介绍一下这种花?(指名简单介绍)

3、为什么南沙战士回把这种不起眼的太阳花定为南沙礁花?(坚忍不拔、无所畏惧)

三、细读课文,品味文章内涵。

1、在这生命的禁区,为了祖国的领土的完整,我们的守礁官兵数星、望月、听涛、思乡。即使再艰苦他们没有忘记祖国人民的重托。文中战士们的哪些生活片段让你深受感动,找出这些生活片段,说说你为什么感动?(可以在文中作批注。)

汇报a、缺淡水: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汇报。

(1)每日只有5公斤淡水

(2)洗衣难,战士干活不穿军装,怕洗衣费水。体会侧面描写的好处。

(3)洗澡难

战士们用雨水洗澡。出示句子,练习朗读,体现战士们盼望洗雨水澡的焦渴心情。

南沙桑拿,主要体会南沙桑拿给战士们带来的困难,重点体会“烤箱”这一词语。

何正会的遗体。重点体会“长癣、发炎、惟一”等词语。

(4)自己蓄水

b、缺蔬菜

出示句子,练习朗读

“半天、切得不能再薄、舍不得”

c、生活单调

训练、放哨、巡逻、侦察,数星、望月、听涛、思乡,体会到什么?

2、在南海,淡水就是生命。有了水,荒岛才能变绿;有了水,官兵才能生活。为此,官兵们千方百计地节水,想方设法的储水。但是他们对祖国的亲人却是无比的慷慨。

从文中的哪些段落可以看出战士们对祖国亲人的慷慨?在文中找一找,说一说你的感受。

(给病人治病、帮助修整渔船、送300千克的水)

这300千克的水意味着什么?这其中包蕴着什么?

小女孩想表达什么样的心声?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4、每当看这幅画时,心中的情感总如大海的波涛,他在给小女孩的回信中写到:齐读(谢谢——幸福)

这几句表达了守礁战士怎样的心声?(谈感受)复备课

四、扩展练习:

1、如果你是南沙的一名守礁战士,你想对祖国的人民说些什么?

2、如果你想给南沙的战士写一封信,你最想说什么?

3、如果你是一位即将登上南沙的一名守礁新战士,你又想说些什么?

4、如果……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全册篇九

5.照样子,写一写。(5分)

(1)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祖国大地到处涌动着爱的潮流。

爱,是一盏明灯,能驱走灾区人民心中的黑暗。

爱,,。

爱,,。

(2)例:风儿不停地吹,小草来回地摇摆。

风儿不知向小草说了什么笑话,乐得小草前仰后合。

春天来了,各种各样的花都开了。

6.根据情境,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古诗、名句。(5分)

(1)只有不断学习,吸收新鲜的知识,思想、才学、智慧才会永不枯竭。这正如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所说:“,。”

(2)“,谦受益”,告诉我们人要谦虚;“,。”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过错。

7.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填空。(16分)

(1)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_____________地说:“水奔流不息,___________________,它好像___________。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________________,它好像_______________。……由此看来,水真是真君子啊!”(《孔子游春》)

请你写出三个表现“真君子”美好品德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相传弟子三千。我知道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石灰吟》是代诗人的作品。作者借吟诵石灰,表达了自己“,”(填诗句)的志向。像这样“借物言志”的古诗还有“,”

8.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中的错误。(3分)

“哈里•波特”这本书情节曲折生动,我很早就想看了。今天终于借到了这本书,我非常高兴极了。一拿到书,我就迫不急待地拿起书读了起来。读了这本书,受到不少启发。我要像哈里•波特那样,敢于向邪恶势力挑战的好思想。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全册篇十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线索和四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2、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

3、学习彼得从小就具有尊敬老人的美德;

课前准备:借助“自读引导”,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本文。

教学步骤:

一、导语:

同学们,当别人赠送你有意义的礼物时,你会作永恒的纪念;当友人作别时,赠送的礼物常常是由物想起人。但也有一种特殊的礼物,往往会引起人的伤心。今天我们来学习弗·达尔写的一篇小说,题目是《离别的礼物》,看看这其中的礼物属于哪一种。

二、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

(一)生字词:(展示投影片,要求学生注音、释义)

1、悭吝( )

2、喋喋不休()

3、尴尬( )( )

4、戛然而止()

(二)根据小说的三要素,要求学生回答下列问题(展示投影片中的思考题)

1、小说中写了几个人?(彼得、爷爷、爸爸、那个女人)

2、根据故事情节,课文应分为几个部分?

(1)1-8节:写离别的前夜,彼得和爷爷在一起;

(2)9-21节:写彼得的爸爸和那个女人回来,彼得巧妙地教训了那个女人。

3、构成全文故事情节的线索是什么?(一条毛毯)

三、新授:

1、分析人物的形象(要求学生指出课文的具体内容)

彼得:敬老、懂事、聪明(5、15、16、18节)

人物爷爷:宽厚、慈爱(2、4、8、17节)

爸爸:孝顺、软弱(12、21节)

那个女人:悭吝、刻薄(12、21节)

2、描写人物的方法:(要求举例、说明)

语言、心理、神态、肖像、动作

3、归纳全文的主题:

本文围绕彼得的为什么要送走爷爷的问题,通过不同人物对一条毛毯的态度,展开了善良与邪恶的冲突,提出了一个敬老的社会问题,对不敬老人的行为作了无情的谴责。

四、质疑:

若学生在质疑中没有涉及下列问题,则老师补充提出:

1、第1节中写月色很好,为什么彼得和爷爷无心欣赏月色?

2、彼得的第二次心理活动交待了什么信息?

3、作者写这篇小说的用意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持怎样的态度?

五、积累感悟:

重点突出要孝敬老人,并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平时对长辈的态度,谈谈如何尊敬长辈?

六、课堂训练(附课堂练习)

七、总结(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

八、布置作业:完成书后的作业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5篇《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全册篇十一

(简案及设计说明)

张凤良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语言,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

2、熟读课文,能揣摩课文前后的联系,感受文中洋溢着的深情。

教学重难点:

感悟“孔子赞水”这部分内容,并以此融会贯通地理解全文。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大体内容。

教学设计及说明:

一、整体感知

1、同学们已经认真初读了全文,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全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交流。教师相机板书:

泗水春景

孔子论水 师生谈志向

(通过初读,反馈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奠定基础。)

二、自主选读,感悟语言

2、学生自读。

(学生自主选读,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体现教为学服务。)

3、交流。

相机教学:

a、读悟“泗水春景”。

(1)学生读。

(2)配乐,教师范读。

(3)学生交流感受,相机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齐读。

(在学生自主选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语言表达的意境美,表达方式的美,更好地诵读好这段文字。)

b、读悟“孔子论水”。

(1)小组练读。

(2)交流读,老师要求:请同学们认真听这小组读,边听边想这部分内容,哪些词、哪些句子、哪一段落你感受最深。

(3)交流感受,相机引导学生重点读第八自然段。

(4)读词“凝望”、“意味深长”,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论水”这段话。

(5)交流对这段话的感悟,感受“真君子”的形象。

(6)欣赏“水”的动画。

(7)结合第八自然段再交流一下感受或对水还有哪些更深入的感受。

(8)齐读第八自然段。

(“孔子赞水”为教学重、难点,本段教学的过程仍按着整体至部分、至重点的步骤,教学中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的基础,相机引导感悟这段文字,并通过媒体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感受水的形象,使学生对孔子这段意味深长的宏论有或浅或深的领悟。)

c、读悟“师生谈志向”。

1、出示“急性子”、“温文尔雅”两个词语,练读好子路和颜回的两段谈论。

2、指名分角色朗读这部分内容。

(这部分内容简化处理,但不丢弃,以便学生整体感受课文。)

三、感悟部分间的联系

2、学生先自我感悟,然后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

4、教师交流,相机板书:景、理、行、情。

(感悟联系,又回到整体,企盼学生将课文融会贯通,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四、自主设计作业

1、同学们学完了全文,如果请你做些作业,你将会自己设计哪些作业?

2、学生交流,教师点评。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自主设计作业,也是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的体现,让学生有学习主人的意识,并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学习。)

五、引导课外阅读

1、出示“子曰:君子有九思……”。

2、初读设疑,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论语》。

(通过有效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产生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让小学生适时接触古文,大有裨益。)

简评:

本课时教学的总体思路是先整体入手,再分部分通过熟读感悟语言,最后回归整体,感受其间内在的联系。主要的教学方式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有自主选择权,有自由表达权,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读好课文,从感受语言的表层到感悟其间的内涵及联系,充分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竭力创设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全册篇十二

生:有。

师:我把生字结合到这段文字里了(指多媒体),请你自己读一读。

麋鹿俗称“四不像”,其角、尾、蹄、毛等独具特色。

麋鹿胎生,孕期长,生长慢,喜欢生活在气候温和、林茂草丰的湿地环境中。

麋鹿曾因在战乱中惨遭杀戮,在故土销声匿迹。后来,在颠沛流离并几乎要灭绝于欧洲时,英国的贝福特公爵深明大义,收养了世界上仅存的18头麋鹿于自己的私人别墅——乌邦寺,由于饲养得法,麋鹿生长良好,并迅速繁殖。1986年8月,39头麋鹿结束在海外的漂泊生活,经过长途跋涉,回归故土,回归自然。至今,麋鹿总数估计已逾千头。

师:能读下来吗?这里有一个字特别难读,它的意思是“超过”。

生:这个字念“逾”。

师:你在平时看到过这个字吗?

生:年逾古稀。

师:同学们,年届70就是“古稀之年”,“年逾古稀”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年龄超过了70岁。

师:还有两个字经常“山”和“水”一起用,这两个字念什么?

生:跋涉。

师:“跋山涉水”简缩一下,就是“跋涉”,爬山趟水的意思。

生:颠沛流离。

师:一起读一遍。

生:颠沛流离。

师:我再继续检查,我在黑板上写一个词,请一个同学读和这个词相对应的段落。(师板书:外形)

生:(读第一段)

师:谁来读和这个词对应的段落。(师板书:传奇经历)

生:(读第三段)

师:请你们一起来读和这个词对应的段落。(师板书:生活习性)

生:(读第二段)

师:你们觉得整段话和这篇文章有什么关系?

生:我觉得这段话是整篇课文的浓缩。

生:我觉得这段话概括了整篇课文。

生:我觉得这段话是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从你们的回答来看,你们已经掌握了“主要内容”的概念,那么谁可以把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得再简洁一点。

生:……

生:……

生: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传奇经历。

(多媒体呈现高兴、悲伤、痛苦、忧虑、愤恨、同情、生气、感动、惊讶等词)

生:(用心读课文)

师:你有什么样的情感体验?

生:我有点悲伤,因为我从课文中知道,麋鹿这种动物差点灭绝都是因为人类破坏环境以及战争造成的。如果麋鹿真的灭绝了,那也是人类自己若得祸。

生:我有点感动。——因为我发现麋鹿在国外相继死去,而英国的贝福特公爵对生活在自己庄园里的麋鹿精心饲养,所以麋鹿生长良好,迅速繁殖,最为可贵的是,他无私地将麋鹿向各国输出,我很敬佩他。

生:我很高兴,自豪,因为只有祖国富强了,麋鹿才能回归祖国,回归故乡。

生:我也很高兴,因为书上说:“据科学家考证,早在300多年前,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就有麋鹿”,这足以证明,麋鹿是我国特有的物种。

生:我很悲伤……

生:我很生气……

…………

生:能(齐声)

(多媒体出现“驯鹿”图)

师:你觉得它是麋鹿吗?

生:(有学生说是,有学生说不是)

师:请举手说“是”的同学解释一下,你为什么认为它是麋鹿?

生:因为图上的这种鹿“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生:……

师:我首先要表扬你们善于抓住事物最主要的特点进行辨析,但是你们认错了,图中的这个动物,人们也称它为“四不像”,角似鹿非鹿、面似马非马、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但它不是麋鹿。请你再仔细观察一下这头鹿和读一读这篇课文,请你从文章中寻找它不是麋鹿的理由,找到一条,请简要的记录一条。

生:(开始读、寻找)。

师:老师建议你们不要讨论,自己独立观察、寻找、辨析。

师:可以交流了吗?

生1:书上写着“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而其它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而这头鹿的角就是指向前方的,所以我认为它不是麋鹿。

生2:书上写着“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而这头鹿的尾巴像兔子尾巴一样几乎没有,所以它不是麋鹿。

生3:书上说:“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但这头鹿的蹄子好象并不是很大。

师:你能注意到这一点很不容易,由于麋鹿蹄子宽大,横渡长江,易如反掌。

生4:麋鹿的生活环境是林茂草丰的湿地环境,但是,这幅图里,林不茂,草也不丰。所以,这不是麋鹿。

生5:书上说:“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不管是冬季还是夏季,毛总是偏棕色的,但是图上的这头鹿却是灰色,因此它不是麋鹿。

生:…………

生:想(激动)。

生:行!(跃跃欲试)

师:这就是麋鹿,请你在座位上练一会儿。

生:(在座位上练习。)

师:谁愿意上来试试。

生:各位游客,欢迎你们来英国,更欢迎你们来到美丽的贝福特公园,来贝福特公园,就一定要看看麋鹿,你们看,那就是麋鹿,它的体形很大吧,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00公斤呢!它的角也很长,站着的时候,角的各个枝尖都指向后方,这是它独有的特点哦,因为其它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再次感谢你们来贝福特公园参观,谢谢。

生:纷纷表示愿意。

(一男生上台)

师:先生,你贵姓?

生:姓李。

生:这位先生,麋鹿的尾巴比较长,长尾巴用来驱赶蚊蝇,以适应沼泽环境中的生活。麋鹿蹄子宽大,因此它可以水中跋涉、游泳和寻找食物,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师:小姐贵姓?

生:蔡。

师:蔡小姐,听说麋鹿身上有许多鹿中之最,你能为我们介绍介绍吗?

生: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是最独特的,它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而驯鹿的角尖指向前方。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麋鹿蹄子也可能是鹿中最宽大的,行动轻快敏捷,它们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潜游和觅食。

师:各位讲解员,如果我现在问你们,麋鹿和驯鹿的区别在哪里?你能说吗?(能)。是啊,读书不能死读书啊,要活学活用。

师:现在,如果教室里出现一头鹿,你能辨别出他是不是麋鹿吗?

生:能(很有信心的样子)

(多媒体出现一个卡通的麋鹿头像。)

生:(笑)

生:孙悟空。

生:藏羚羊。

生:熊猫。

生:中华鲟。

生:……

是:所以啊,麋鹿要想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把竞选报告写好。那么麋鹿身上究竟有哪些优势,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写哪些推荐理由呢?请你们研究课文,参考老师给你们的资料,好好想一想。

师:我们一起交流吧?

生:我觉得可以从外形健美(师帮助概括)的角度来说,因为……

生:我觉得可以从传统文化(师帮助概括)的角度来说……

生:我觉得可以从国际合作(师帮助概括)的角度来说……

生:我觉得可以从象征意义(师帮助概括)的角度来说……

………………

师:下面请你围绕其中一条迅速写一个片段。

生:(写)

生2:麋鹿的外形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像驴,而在人们脑海中,鹿性情温和,马善于长跑,牛劳动默默无闻,驴憨厚老实,而麋鹿集中了他们的特点,象征了他们的好处。

生4:麋鹿体形奇特,身手敏捷,威仪天成,体现了力与美的结合,与“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高度和谐。

生5:麋鹿可以告诫人类爱护和平。麋鹿可以说是不幸而又幸运的。它曾经因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而惨遭厄运,有的被杀戮,有的被装上西去的轮船。然而最终它们……历经坎坷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生6:麋鹿有一种像“鸡尾酒”那样的精神——博采众长,而我们奥运会也要吸取别人的优点,向其他举办国好好学习,争取做得更好。

师:同学们,蒋老师,要问你们,把这些片段拼起来,是不是就是一篇好文章,肯定不是,拼好之后,一定要进行调整,或增补或裁减,这件事就请你们的语文课代表来做。课代表整理好后,再请你们的班主任帮忙打印出来,人手一份,大家再一起修改。

师:同学们,我最后要说得是,同样的内容,不同的用途,文章结构是不同的,写说明文,向大家简单介绍麋鹿的基本情况,可以按照这样的结构来写(指板书),为麋鹿写奥运吉祥物的申请报告,可以按这样的结构来写(指板书),明白吗?不明白,自己去慢慢领悟吧:)下课。

麋鹿

天色微明,晨雾如轻纱般漂浮在黄海滩涂上。一群麋鹿悄无声息地向水塘边走去。不知从何处传来人的脚步声,警觉的麋鹿迅即蹦跳着遁入草丛……这是在著名的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出现的一幕。黄海滩涂这片广阔的土地,气候温和,林茂草丰,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这里生活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

麋鹿是鹿的一种。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为“四不像”。我国古代神话小说《封神榜》中把“四不像”当做姜子牙的坐骑,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与其它鹿科动物一样,麋鹿也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00公斤,角长达80厘米,每年脱换一次。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而其它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雌鹿没有角,体形也较小。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长尾巴用来驱赶蚊蝇,以适应沼泽环境中的生活。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它们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潜游和觅食,甚至连隆冬季节也不例外。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雌鹿的怀孕期比其它鹿类要长,超过九个半月,每胎仅产一仔。雄性小鹿两岁时长角分叉,六岁时叉角才发育完全。

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据科学家考证,早在3000多年前,我国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有麋鹿,但汉朝以后逐渐减少,再后来竟然销声匿迹。1865年,有人在北京南郊发现了120头麋鹿,并撰文向全世界介绍。随后,数十头麋鹿被陆续盗往欧洲,在伦敦、巴黎和柏林等地动物园里展出。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最后一群麋鹿惨遭厄运,有的被杀戮,有的被装上西去的轮船。从此,麋鹿在国内几乎绝迹。

后来,流落在国外的麋鹿大部分相继死去,只有英国贝福特公爵在私人别墅乌邦寺动物园里饲养的18头麋鹿生长良好,并迅速繁殖。到1967年,这里的麋鹿已增加到400多头,并向各国输出。至今,全世界麋鹿总数已逾千头。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教案全册篇十三

教学目标:

1、速读课文,抓住主要内容;抓住重点探究,体会郝副营长的无私奉献精神。

2、学习抓住主要线索去读懂课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抓住几个“多好啊!体会郝副营长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抓住主要线索去读懂课文的阅读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生读题,再读学习提示:看看学习这篇课文,要我们解决哪些问题?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多好啊!”分别是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3.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

(全文一头一尾是写现在,中间大部分是写往事。即第一、二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

2、学生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同座互相说一说。再抽生说。

三、细读课文

2、交流

(“多好啊!”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三次。第一次是清明节的一天晚上,“我”漫步在_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说这话的人也许是第一次来北京,也许是时过几年又来北京,看到北京的美丽,看到人民的幸福生活,“多好啊!”是出自内心的由衷赞美。

第二次是战斗打响前,郝副营长借着火柴的亮光在看一本破书。书上的插图画的是一个孩子在电灯上读书。“多好啊”是郝副营长看插图时的自言自语。此时,他也许想到胜利以后,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也许触景生情,暗暗下决心,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下一代能过上美好生活,要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第三次是郝副营长在和“我”交谈时说的话,“多好啊”是他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下学习。”)

3、在学生理解第二、三次“多好啊”以后,要让学生再深入往下想,为了“多好啊”的幸福生活,在战斗中郝副营长怎么做,画出有关语句体会郝副营长的牺牲精神。

四、再次深入理解课文

1、找找文中写“灯光”的句子,想想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

2、自由交流

(第一句: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_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

第二句: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

第三句: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他把头靠在胸墙上,望着漆黑的夜空,完全陷入了对未来的憧憬里。

第四句: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

第五句:在_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3、有感情地朗读这几个句子。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