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游大观楼四年级 昆明大观楼导游词(汇总9篇)

游大观楼四年级 昆明大观楼导游词(汇总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26 14:44:04
游大观楼四年级 昆明大观楼导游词(汇总9篇)
时间:2023-09-26 14:44:04     小编:琉璃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游大观楼四年级篇一

一大早,我们来到大观楼。一进公园,就进入了花的海洋,红的、粉红的、黄的、紫的……,一簇簇,一片片,开得生机勃勃、明明艳艳。公园还用花做出了雄伟的天安门、2008北京奥运会福娃、阿凡提牵着大骆驼等景致,与公园景色相映成趣。

往前走,每年飞来春城过冬的红嘴鸥和湖边喂海鸥的人群热闹非凡。虽然近年来我们一直在预防“禽流感”,但我们大家一点也不害怕。成群的海鸥飞来,我使劲向它们抛出一块块面包,哦!接住了,它们吃得好欢畅啊!再一个,又接住了!

继续往前走,我们来到“大观楼”,“大观楼”建于清代乾隆年间,门前竖立一副诗人孙髯翁题的“天下第一长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真是气势磅礴啊!在这里远眺滇池,真有莽莽苍苍的感觉,我虽然没有见过大海,只听说大海一望无际,但此时看草海也很大,就像看到了大海一样。

我们顺着小路走去,徐徐的春风拂面而来,凉快极了。前面,有大块的草坪,那里有休闲的人们,蓝蓝的天空中还有他们放逐的各式各样的风筝,让人心旷神怡!

我们找了一块草坪坐下、躺下,真是好舒服啊!我突然发现我们周围有一些奇异的雕塑,你可以随意想象它像什么,或者代表什么,真是太有趣了!

那边,还有惊险刺激的过山车、漂流、儿童乐园……

大观楼真好玩,它鲜花似锦、宽阔浩瀚、内容丰富,是人们观景、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朋友,如果你到昆明来,一定要去大观楼看一看、玩一玩!

游大观楼四年级篇二

大观楼是中国八大名楼之一。以清乾年间,布衣诗人即平民诗人——孙髯撰写的一百八十字长联驰名海内外,被誉为“天下第一长联”。

毛泽东对此长联评价甚高:“从古未有,别创一格”。特别是长联那波澜壮阔的气度对毛泽东影响极深,他创作的《泌园春。雪》就是受益于这幅长联的气度。

让我们先来看看孙髯撰写的那副长联,便不得不佩服那胸襟,那气度:

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拔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涌上心头。把酒临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任珠帘画栋,卷不尽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中国的长联,不止这一副,有的长联比这幅还长,两三百字以上的都有,但不管是从写景、抒情,还是思想、气度上都不及孙髯的这幅。

孙髯的长联甚至比历史上所有描写亭台楼阁的文章强得多。短短的180字,胜过于一篇优美的

散文

。例如:王勃的《滕王阁序》、杜牧的《阿房宫赋》、王禹偁的《黄冈竹楼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丰乐亭记》、《醉翁亭记》、苏轼的《喜雨亭记》、《凌虚台记》、《超然台记》、《放鹤亭记》、宋濂的《阅江楼记》、刘基的《尚节亭记》、归有光的《沧浪亭记》都不能胜出。可见这幅长联在文学中的地位。因此它才能成为大观楼的象征啊!

从这副长联看,孙髯绝不是什么平民。古代的平民因经济条件所限,很难接受到高等教育,大多数人连字都认不了几个,怎么会有这么好的文采?孙髯极有可能是位高深隐士,才会具有如此文学功底。

正因这副长联,我对大观楼神往已久。2019年春节,我与当地的一个朋友专程到大观楼,就是想领略长联中的大观气象。当我登上大观楼,却悲喜交加。

喜的是,终于看到了这幅驰名中外的长联,以及毛泽东观看长联时留下的真迹。

悲的是,再也看不到长联中的大观气象,那浩淼的滇池风光早已被文化大革命中的围海造田,搞得面貌全非。从前波澜壮阔的滇池,而今却变成了一条窄窄的河道,站在大观楼的窗前再也领略不到烟波万里、水浮云掩、耳听波涛、眼观蒙雨的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的气势。如果孙翁地下有知的话,一定会长叹不已。

大观楼,顾名思义是登上这个楼,便能看到壮观景象,就像《红楼梦》中所描写的大观园,园中必定具有过人的景观,方能称之为大观。

如今人们已将滇池的大观景象搞得支离破碎,大观楼再也难以名副其实,如果不是孙翁留下这幅长联,我们连想象昔日滇池风采的依据都没有。罪过、罪过!可惜、可惜!

正在我感叹万千时,在一旁的朋友说:明天我陪你到西山,只要登上西山之巅,就能看到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的壮观景象。我说:“你不会是开国际玩笑吧?不然西山怎么不叫‘大观山’呢?”他说:“你不是胡扯吗?难道‘西山观海’也是浪得虚名吗?”

尽管我早就知道云南属于山区,山区水少,因此人们视水如命,不免对水的命名有所夸大。把池叫成湖;把湖叫成海,比如“洱海”就是,实际上就是一个湖而已,这在山里是很正常的。就像《红楼梦》中的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看到什么东西都象是盖了帽。但是我还是愿意相信朋友的话,只有这样,我才能如愿以偿。

第二天,我和朋友兴致勃勃地来到了距昆明市20多公里的西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登上了龙门。

人们传说:“一登龙门,身价百倍。”这纯粹是糊弄人。如果真是那样,人们还要朝朝劳作,日日辛苦吗?登一次龙门不就万事大吉了吗?想来这是引申“鲤鱼跳龙门”的典故所作的广告词吧?不过大多数人还是信以为真,毕竟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据景区资料介绍:“滇池湖光山色十分壮丽,水面宽阔。站在龙门上,居高临下,滇池尽收眼底,故有‘高原明珠’之称。其迷人之处在于它一日之内,随着天际的日色、云彩,景色变幻无穷。是中国第六大内陆淡水湖。”遗憾的是,现在很难看到这样的景观了。

我想,既然到了龙门,即使看不到那样的景观,总能看到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和萍天苇地的全貌了吧?结果还是万分扫兴,看到的只是比大观楼上略宽一些的河道而已,根本没有波澜壮阔的场面。

我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登上西山之巅,也许才能看到那种波澜壮阔的愿望上,却不愿埋怨身边的朋友。

我们鼓足勇气,继续向上攀登。终于攀上了海拔2800多米的西山之巅。结果还是大失所望,没能看到令人鼓舞的场面。

五百里滇池上,三分之一以上已被人们填了海,造了房。烟波万里、沧海如潮的景观不复存在。只是在一个亭子的柱子上看到了一幅

对联

,依稀还能感觉到昔日滇池虚无缥缈的风采:“遥分双塔浮天影,静听孤钟出晓烟”。如果昔日滇池没有这样的景观,无论学问多高,见识多广,都无法凭空编造出这样的对联。文学作品必定离不开现实!

大自然赐给人们的景观,破坏起来容易,重新恢复已是万万不能可了!

游大观楼四年级篇三

大家好!

今天我要带大家参观的是江西省级风景名胜--大观楼,原名锦水奇观楼,也就是高安古郡城的谯楼,古有“负山面江、胜概甚伟”之称。它座落在高安市城锦江北岸,现在高安市人民政府正前方。谯楼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原楼匾题“宋祀源流”。在元代兵祸中被焚毁。明朝万历中叶知县田一甲按明代风格重建,清嘉庆二十年(1815)由瑞州(今高安)知府石俊主持按原貌再次重建,取范仲淹“《岳阳楼记》......岳阳楼之大观也”之意改名为大观楼,改名为“东风楼”,1980年地名普查中,恢复原名“大观楼”,一直沿袭至今。这座楼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机炸毁,抗战胜利后,由国民党县政府于民国三十五年冬(1946)进行了简易修复,解放后,于1963年9月由高安县人民检察院主持作了一次修复,2000--2002年为恢复大观楼原貌,又筹资500余万元重建。现大观楼三层,高20余米,宽16米,长60米。重檐高挑,金黄色琉璃顶,缀饰华丽,屹立江畔,宏伟壮观,是高安市著名的八景之首。登临楼台,可俯瞰全城,高安风光美景,尽收眼底。清同治《高安县志》有载:北宋大文豪苏辙“登郡谯偶见姜应明司马醉归”诗:“苍然暮色映楼台,江市游人夜未归,何处酒仙无一事,肩舆鼾睡过江来”。明代著名史学家陈邦瞻也曾游此楼留下“人烟双合市,春树万家深”的诗赞。明代诗人邹师鲁亦有诗云:“相传此地有丹雷,锦练长虹锁断舟,灯火万家环两雉,楼台千蜃映中流......”。明朝诗人熊茂松诗:“万井弦歌环卧阁,千家烟火入登楼”的赞句。1946年国民党高安县县长龙起凤(民主人士、解放后曾任景德镇市政协副主席、著名书法家)题书“大观楼”匾,1958年,原江西省省长邵式平曾书“大观楼”匾。1986年中国著名书法家黄天壁再书“大观楼”匾。1991年原中共江西省委书记白栋材又书“大观楼”匾。1983年5月,高安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10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并载入了《中国名胜辞典》、《中国旅游大全》。千百年来,这座楼经过了多次重建、改建和维修,虽然风格各异,但一直屹立在锦江北岸,是高安市城始建最早,而仅存的一座古建筑物,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

好了,我们已经到了,大家请随我登楼。我们现在已经上到了露天观景平台。东西两边各建有一座小亭,中间这座楼阁就是陈设大观楼历代文人墨宝及大观楼由来的展厅。里面第一层是陈列了一些高安历次考古发掘的一些陶瓷精品(当然这些只是仿制品)、名人字画,二层就是陈列了高安的一个立体规划图。大家自已可以随处看看。在这里大家还可以凭栏远眺,滔滔锦江水一路向东流。说到锦江,它又名蜀江,俗称锦水,是赣江的支流,发源于宜春市慈化,向东流经万载、宜丰、上高、高安,由新建县汇入赣江。全长280余公里,高安境内78公里,江水清澈透明,常年可通航。在晋时,瘟疫流行,不少人染病而亡。于是有人向道士许真君求救,许真君给了画了符的水壶和竹子一枝,并叮嘱将竹子栽在江边,把符水倒在江的上游,这样,病人饮了江中的水,都能病除身健。消息传开,病人纷纷到江中取水喝,果然灵验,江水能消灾除病,其价值胜似金帛,“金”与“帛”合字为“锦”故将蜀江改名为“锦江”。所以咱们的这楼最早就是叫“锦水奇观楼”。锦江对面大家还可以看到一排欧式风情建筑,这是高安城市建设的一个亮点。

现在我们下到大观楼前继续参观,大家看到这一个石坊,叫“青宫大保坊”。清同治《高安县志》有载:在郡谯楼(即大观楼)前,“青宫大保坊”左,建有“状元台”,俯瞰锦江。寰春秋赴试,台前竖大魁字旗,郡守于此地饯行,明嘉靖甲午立吴山,敖铣等赴应变会试,太守朱鸿渐饯行,有巨鲤跃入吴舟,朱贺以诗明,年乙未山果及第,铣中二甲第三。遗迹今废。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青宫大保坊是吴山高中,官为探花、礼部尚书后兴建的。当然这也已经不是原来的了。

好了,我们的讲解就到这里了,现在大家自由活动一下,照照相,十分钟之后集合上车。

经过一天的愉快行程,我们的旅游活动马上就要结束了。希望通过这次旅游,能给大家带来一个好的心情。我们真诚地期望大家再次光临。谢谢大家!

游大观楼四年级篇四

昆明大观楼,又称近华浦,在昆明城西南,濒临滇池草海北滨。清同治五年(1866年)马如龙《重建大观楼记》载:“昆垣多山而少水,故滇池称巨浸焉,池之湄有浦,曰近华,因其近太华而名。”

近华浦开拓于何时,明末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南纪要》载:“西湖,在府城西,即滇池上游也,亦名积波池,俗曰草海子,又曰青草湖。周五里,蒲藻常青,为游赏之胜。”万揆一先生在《昆明古城拾遗》一书中说:在云南古地名中,云南府城(昆明)也有个西湖,明万历《云南通志》记载:“西湖在(云南)府治西,周四里,即滇池上流,蒲藻长青,人多泛舟,俗呼为草海子。中有黔国莲池,匾曰水云乡。”证实了滨临近华浦的草海在明代又称西湖,明代世袭黔国公沐氏曾在此建水云乡莲池。

何时开挖大观河,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舒藻《创建重建大观楼碑记》载:“国朝,以吴三桂为平西王镇滇,乃由近华浦东向会城,开挖一河,计长十里有奇,曰运粮河,复于会城小西门外里许,开一塘,曰篆塘。塘之前建盖仓廒,粮船由滇海进运河,直抵篆塘,粮米入仓甚为便捷也。由是迤西州县沿海一带,官商客旅楫楫而来,帆帆而去,荟萃于篆塘,称巨津焉。”其实,清初吴三桂疏浚运粮河之前,这条河可以通船却是事实,明崇祯年间徐霞客《游太华寺山记》载:“出省城,西南二里下舟,两岸平畴夹水。十里田尽,萑苇满泽,舟行深绿间,不复知为滇池巨流,是为草海。”

关于楚僧乾印和尚创建观音寺的时间,也有两种说法:一是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舒藻《碑记》称:“前明有楚僧卓锡于此,结茅讲经……”说的是明代。一是清雍正《云南通志》载:“观音寺在城西近华浦,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楚僧乾印始创庵一区,讲妙法莲华经,听者常千人……”这里明确说是“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清道光戴絅孙《昆明县志》载:“近华浦为观音寺,先是康熙二十一年楚僧乾印始建茅庵一椽……”。清同治五年(1866年)马如龙的《重建大观楼记》载:“其地在清康熙时,为楚僧乾印结茅讲经处,未尝有楼也”。以上资料都一致说乾印结茅讲经是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近华浦内的大观楼始建于哪年?一说为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一说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余嘉华先生主编的《云南风物志》载:“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巡抚王继文巡察四境,路过此地,看中这里的湖光山色,命人鸠工备材,修建亭台楼阁……因取名大观楼。”经考证,昆明大观楼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是确切的。

昆明大观楼、涌月亭、澄碧堂建成以后,“周围添筑外堤,夹种桃柳,点缀湖山风景”,“从此高人韵士,选胜登临者无虚日,遂成省城第一名胜”,达官显贵临湖宴饮,骚人墨客登楼歌赋。清乾隆二十五年进士、临安知府王文治在《秋日泛舟近华浦》诗中写道:“忆偕诗太守,高宴集朋辈。丝竹贯珠玑,篇章出瑰怪。”吟咏近华浦的诗词,有的描绘山光水色,有的粉饰“太平盛世”,有的歌功颂德,不外吟风弄月,离愁别恨。布衣寒士孙髯翁,一扫俗唱,挥就惊世骇俗的180字长联。上联写登昆明大观楼骋怀,所见到“五百里滇池”的四围风光,下联抒发对云南“数千年往事”的无限感慨,情景交融,对仗工整,气魄宏大。清道光年间“五华五子”中之戴絅孙评价长联“浑灏流转,化去堆垛之迹,实为仅见”。长联问世以来,被誉为“海内外第一联”,“海内长联第一佳者”。长联由昆明名士陆树堂行书书写刊刻。现存陆书拓本摹刻联。清嘉庆年间,迤西道宋湘撰联:“千秋怀抱三杯酒;万里云山一水楼。”十四字联高度概括了髯翁的长联。孙髯翁长联问世,昆明大观楼跻身“中国名楼”。

清道光八年(1828年),云南按察使翟觐光重修昆明大观楼,将原来的二层增建为三层,观音寺僧净乐重修观音寺时,又于寺后建华严阁五间三层,高于大观楼丈馀。净乐善诗联,华严阁落成时撰刻一副长联,世称“净乐长联”:

叠阁凌虚,彩云南现,皇图列千峰拱首,万派朝宗,金碧联辉,山河壮丽。视晴岚掩翠,晓雾含烟,升曙色于丹崖,苍松鹤唳。挂斜阳于清嶂,石厂猿啼。暂息烦襟,凝神雅旷,豁尔讴歌叶韵,风月宜人,性静幽闲,互相唱和,得意时指点此间真面目。层楼映水,佛日西悬,帝德容六诏皈心,百蛮顺化,昆华聚秀,宇宙清夷。听梵呗高吟,法音朗诵,笑拈花于鹫岭,理契衣传。侪立雪于少林,道微钵受。久修净行,释念圆融,历然主伴交泰,凡圣泯迹,心源妙湛,回脱根尘,忘机处发挥这段大光明。

净乐长联上下联各92字,全联184字,文采境界虽不及孙髯翁长联,但也指点湖山,写景清逸,修行忘机,悟世超尘,颇有为读孙髯翁长联者“指点迷津”之禅意。

昆明昆明大观楼的文化与历史

清咸丰五年(1855年),咸丰帝奕詝为昆明大观楼题赐:“拔浪千层”匾。马如龙有“跋”叙述赐匾经过:“咸丰丁卯(1855年),兵部侍郎何彤云侍南斋日,蒙文宗显皇帝垂询滇池湖势,彤历陈大观情形,仰荷御书‘拔浪千层’匾额,颁立斯楼,猗欤休哉。”

清咸丰六年(1856年)前,近华浦中大观楼与华严阁巍然南北对峙,澄碧堂、涌月亭亭台廊榭掩映绿柳碧波,观音寺殿宇禅房鳞次栉比,风鬟雾鬓,香烟氤氲,高人韵士登临无虚日,僧侣游人往来不间断。近华浦乃昆明山光水色绝佳之胜境。

清咸丰六年(1856年)云南回民起义反清,大观楼、华严阁等皆毁于战火。同治三年甲子(1864年)仲冬,云南署提督马如龙操兵演练,“舟过近华浦,见岛屿蔓草荒烟,一片凄凉,垂询海滨父老,答以大观楼被毁原委。公太息弗已,不惜出捐重资构材饬工重建。经始于同治三年(1864年)仲冬,落成于同治五年(1866年)季春,仅及年余,瓦砾之场依然金碧之区,仍复省城第一名胜,此马公之重建大观楼也。”(舒藻《碑记》)马如龙重建大观楼后,在近华浦门楼撰有楹联:“曾经沧海难为水;欲上高楼且泊舟”。

清光绪二年(1876年)近华浦“大水,两廊皆圮,楼亦倾斜,光绪九年(1883年),总督岑毓英重修。”(《光绪志》),重修大观楼时,“士民同住持僧性田续修东西厢房十六间”。(见《新纂云南通志》),光绪十四年(1888年)岑毓英请赵藩楷体重书孙髯翁的长联,刊刻悬挂。

民国三年(1914年)云南省“民政长李公鸿祥创建马路,增修亭榭。”(见赵鹤清《彩云崖观音大士石厂记》)可见,篆塘沿大观河至近华浦的马路,系1914年修筑。

民国八年(1919年)唐继尧修葺大观楼及公园券拱牌坊式大门,将孙铸(字铁舟)同治年间榜书“大观楼”三字的石刻板,嵌于园门,并为孙铸所书题写了跋识,叙述了马如龙请孙铸楷书楼匾之经过。(见《会泽唐继尧识》)

民国十九年(1930年),云南省主席龙云嘱时任昆明市长庾恩锡修葺近华浦,庾恩锡聘请造园大师赵鹤清协助。“仿西湖之白堤、苏堤,则三桥鼎峙”,修筑长堤,环浦可通人行。“增一榭,如秋月平湖”,大观楼前“峙三塔如三潭印月”。(见庾恩锡《鼎建大观公园碑记》)

同年,龙云“嘱鹤清垒石为山,名曰彩云崖,因彩云见于白崖为云南得名之始,故以颜之,爰于崖顶建石厂(音“罕”,石窟),祀奉观音大士”。(见赵鹤请《彩云崖观音大士石厂记》)庾恩锡1930年主持修建大观公园,以“西湖十景”为蓝本,近华浦形成现在所见的主要景观。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8月,云南省政府在意大利为唐继尧铸戎装骑洋马铜像,海运至越南海防,由海防经滇越铁路运抵昆明,1937年4月,吊装安置在近华浦广场中央,1959年拆除铜像。

民国年间,近华浦东面、南面临草海湖滨,建有一批中西合壁式私家花园别墅,大的别墅有民国十六年(1927年)庾恩锡兴建的“庾庄”及鲁道源兴建的“鲁园”。还有李园、丁园、柏园、邱园、陈园等。这批私家别墅花园,1950年军事接管后人民政府均划入大观公园,形成大观公园近华浦东南面的“东园”、“南园”景区。

1961年郭沫若登大观楼,即兴题诗一首:

果然一大观,山水唤凭栏。

睡佛云中逸,滇池海样宽。

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

我亦披襟久,雄心溢两间。

1998年,为迎接99世界园艺博览会,省市政府投资2500万元,征用近华浦西面197.4亩土地,开辟大观西园。鱼池柳堤,溪流石桥,芦苇芙蓉,芳草萋萋。至此,大观公园总面积47.8公顷,其中陆地23.1公顷,水面24.7公顷。大观公园以长联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游览区,分为近华浦文物古迹景区、南园中西合壁园林景区和西园现代园林景区三大部分,是滇池草海北滨的大型风景名胜区。

游大观楼四年级篇五

清道光八年(1820___年),云南按察使翟觐光重修昆明大观楼,将原来的'二层增建为三层,观音寺僧净乐重修观音寺时,又于寺后建华严阁五间三层,高于大观楼丈馀。净乐善诗联,华严阁落成时撰刻一副长联,世称“净乐长联”:

叠阁凌虚,彩云南现,皇图列千峰拱首,万派朝宗,金碧联辉,山河壮丽。视晴岚掩翠,晓雾含烟,升曙色于丹崖,苍松鹤唳。挂斜阳于清嶂,石厂猿啼。暂息烦襟,凝神雅旷,豁尔讴歌叶韵,风月宜人,性静幽闲,互相唱和,得意时指点此间真面目。层楼映水,佛日西悬,帝德容六诏皈心,百蛮顺化,昆华聚秀,宇宙清夷。听梵呗高吟,法音朗诵,笑拈花于鹫岭,理契衣传。侪立雪于少林,道微钵受。久修净行,释念圆融,历然主伴交泰,凡圣泯迹,心源妙湛,回脱根尘,忘机处发挥这段大光明。

净乐长联上下联各92字,全联184字,文采境界虽不及孙髯翁长联,但也指点湖山,写景清逸,修行忘机,悟世超尘,颇有为读孙髯翁长联者“指点迷津”之禅意。

昆明昆明大观楼的文化与历史

清咸丰五年(1855年),咸丰帝奕詝为昆明大观楼题赐:“拔浪千层”匾。马如龙有“跋”叙述赐匾经过:“咸丰丁卯(1855年),兵部侍郎何彤云侍南斋日,蒙文宗显皇帝垂询滇池湖势,彤历陈大观情形,仰荷御书‘拔浪千层’匾额,颁立斯楼,猗欤休哉。”

清咸丰六年(1856年)前,近华浦中大观楼与华严阁巍然南北对峙,澄碧堂、涌月亭亭台廊榭掩映绿柳碧波,观音寺殿宇禅房鳞次栉比,风鬟雾鬓,香烟氤氲,高人韵士登临无虚日,僧侣游人往来不间断。近华浦乃昆明山光水色绝佳之胜境。

游大观楼四年级篇六

昆明大观楼在昆明城西南,濒临滇池草海北滨,很多游客慕名来参观,导游带领游客参观时,要做好昆明大观楼景点的详细解说。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昆明大观楼

导游词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昆明大观楼位于昆明市区西部,距市中心约6千米。始建于康熙年间,因其面临滇池,远望西山,尽揽湖光山色而得名。入园后可游览涌月亭,凝碧堂,揽胜阁,观稼堂等楼台亭榭。园中最具观赏价值的大观楼临水而建,楼高三层,其中题匾楹联佳作颇多。由清代名士孙翁所作180字的长联,垂挂于大观楼临水一面的门柱两侧,号称“古今第一长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 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上联描写滇池风光,下联写出云南历史,寓情于景,情景交隔,浑然一体,堪称千古佳作。

昆明大观楼,又称近华浦,在昆明城西南,濒临滇池草海北滨。清同治五年(1866年)马如龙《重建大观楼记》载:“昆垣多山而少水,故滇池称巨浸焉,池之湄有浦,曰近华,因其近太华而名。”

近华浦开拓于何时,明末清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云南纪要》载:“西湖,在府城西,即滇池上游也,亦名积波池,俗曰草海子,又曰青草湖。周五里,蒲藻常青,为游赏之胜。”万揆一先生在《昆明古城拾遗》一书中说:在云南古地名中,云南府城(昆明)也有个西湖,明万历《云南通志》记载:“西湖在(云南)府治西,周四里,即滇池上流,蒲藻长青,人多泛舟,俗呼为草海子。中有黔国莲池,匾曰水云乡。”证实了滨临近华浦的草海在明代又称西湖,明代世袭黔国公沐氏曾在此建水云乡莲池。

何时开挖大观河,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舒藻《创建重建大观楼碑记》载:“国朝,以吴三桂为平西王镇滇,乃由近华浦东向会城,开挖一河,计长十里有奇,曰运粮河,复于会城小西门外里许,开一塘,曰篆塘。塘之前建盖仓廒,粮船由滇海进运河,直抵篆塘,粮米入仓甚为便捷也。由是迤西州县沿海一带,官商客旅楫楫而来,帆帆而去,荟萃于篆塘,称巨津焉。”其实,清初吴三桂疏浚运粮河之前,这条河可以通船却是事实,明崇祯年间徐霞客《游太华寺山记》载:“出省城,西南二里下舟,两岸平畴夹水。十里田尽,萑苇满泽,舟行深绿间,不复知为滇池巨流,是为草海。”

关于楚僧乾印和尚创建观音寺的时间,也有两种说法:一是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舒藻《碑记》称:“前明有楚僧卓锡于此,结茅讲经……”说的是明代。一是清雍正《云南通志》载:“观音寺在城西近华浦,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楚僧乾印始创庵一区,讲妙法莲华经,听者常千人……”这里明确说是“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清道光戴絅孙《昆明县志》载:“近华浦为观音寺,先是康熙二十一年楚僧乾印始建茅庵一椽……”。清同治五年(1866年)马如龙的《重建大观楼记》载:“其地在清康熙时,为楚僧乾印结茅讲经处,未尝有楼也”。以上资料都一致说乾印结茅讲经是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

近华浦内的大观楼始建于哪年?一说为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一说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余嘉华先生主编的《云南风物志》载:“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巡抚王继文巡察四境,路过此地,看中这里的湖光山色,命人鸠工备材,修建亭台楼阁……因取名大观楼。”经考证,昆明大观楼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是确切的。

昆明大观楼、涌月亭、澄碧堂建成以后,“周围添筑外堤,夹种桃柳,点缀湖山风景”,“从此高人韵士,选胜登临者无虚日,遂成省城第一名胜”,达官显贵临湖宴饮,骚人墨客登楼歌赋。清乾隆二十五年进士、临安知府王文治在《秋日泛舟近华浦》诗中写道:“忆偕诗太守,高宴集朋辈。丝竹贯珠玑,篇章出瑰怪。”吟咏近华浦的

诗词

,有的描绘山光水色,有的粉饰“太平盛世”,有的歌功颂德,不外吟风弄月,离愁别恨。布衣寒士孙髯翁,一扫俗唱,挥就惊世骇俗的180字长联。上联写登昆明大观楼骋怀,所见到“五百里滇池”的四围风光,下联抒发对云南“数千年往事”的无限感慨,情景交融,对仗工整,气魄宏大。清道光年间“五华五子”中之戴絅孙评价长联“浑灏流转,化去堆垛之迹,实为仅见”。长联问世以来,被誉为“海内外第一联”,“海内长联第一佳者”。长联由昆明名士陆树堂行书书写刊刻。现存陆书拓本摹刻联。清嘉庆年间,迤西道宋湘撰联:“千秋怀抱三杯酒;万里云山一水楼。”十四字联高度概括了髯翁的长联。孙髯翁长联问世,昆明大观楼跻身“中国名楼”。

清道光八年(1820xx年),云南按察使翟觐光重修昆明大观楼,将原来的二层增建为三层,观音寺僧净乐重修观音寺时,又于寺后建华严阁五间三层,高于大观楼丈馀。净乐善诗联,华严阁落成时撰刻一副长联,世称“净乐长联”:

叠阁凌虚,彩云南现,皇图列千峰拱首,万派朝宗,金碧联辉,山河壮丽。视晴岚掩翠,晓雾含烟,升曙色于丹崖,苍松鹤唳。挂斜阳于清嶂,石厂猿啼。暂息烦襟,凝神雅旷,豁尔讴歌叶韵,风月宜人,性静幽闲,互相唱和,得意时指点此间真面目。层楼映水,佛日西悬,帝德容六诏皈心,百蛮顺化,昆华聚秀,宇宙清夷。听梵呗高吟,法音朗诵,笑拈花于鹫岭,理契衣传。侪立雪于少林,道微钵受。久修净行,释念圆融,历然主伴交泰,凡圣泯迹,心源妙湛,回脱根尘,忘机处发挥这段大光明。

净乐长联上下联各92字,全联184字,文采境界虽不及孙髯翁长联,但也指点湖山,写景清逸,修行忘机,悟世超尘,颇有为读孙髯翁长联者“指点迷津”之禅意。

昆明昆明大观楼的文化与历史

清咸丰五年(1855年),咸丰帝奕詝为昆明大观楼题赐:“拔浪千层”匾。马如龙有“跋”叙述赐匾经过:“咸丰丁卯(1855年),兵部侍郎何彤云侍南斋日,蒙文宗显皇帝垂询滇池湖势,彤历陈大观情形,仰荷御书‘拔浪千层’匾额,颁立斯楼,猗欤休哉。”

清咸丰六年(1856年)前,近华浦中大观楼与华严阁巍然南北对峙,澄碧堂、涌月亭亭台廊榭掩映绿柳碧波,观音寺殿宇禅房鳞次栉比,风鬟雾鬓,香烟氤氲,高人韵士登临无虚日,僧侣游人往来不间断。近华浦乃昆明山光水色绝佳之胜境。

清咸丰六年(1856年)云南回民起义反清,大观楼、华严阁等皆毁于战火。同治三年甲子(1864年)仲冬,云南署提督马如龙操兵演练,“舟过近华浦,见岛屿蔓草荒烟,一片凄凉,垂询海滨父老,答以大观楼被毁原委。公太息弗已,不惜出捐重资构材饬工重建。经始于同治三年(1864年)仲冬,落成于同治五年(1866年)季春,仅及年余,瓦砾之场依然金碧之区,仍复省城第一名胜,此马公之重建大观楼也。”(舒藻《碑记》)马如龙重建大观楼后,在近华浦门楼撰有楹联:“曾经沧海难为水;欲上高楼且泊舟”。

清光绪二年(1876年)近华浦“大水,两廊皆圮,楼亦倾斜,光绪九年(1883年),总督岑毓英重修。”(《光绪志》),重修大观楼时,“士民同住持僧性田续修东西厢房十六间”。(见《新纂云南通志》),光绪十四年(1888年)岑毓英请赵藩楷体重书孙髯翁的长联,刊刻悬挂。

民国三年(1920xx年)云南省“民政长李公鸿祥创建马路,增修亭榭。”(见赵鹤清《彩云崖观音大士石厂记》)可见,篆塘沿大观河至近华浦的马路,系1920xx年修筑。

民国八年(1920xx年)唐继尧修葺大观楼及公园券拱牌坊式大门,将孙铸(字铁舟)同治年间榜书“大观楼”三字的石刻板,嵌于园门,并为孙铸所书题写了跋识,叙述了马如龙请孙铸楷书楼匾之经过。(见《会泽唐继尧识》)

民国十九年(1930年),云南省主席龙云嘱时任昆明市长庾恩锡修葺近华浦,庾恩锡聘请造园大师赵鹤清协助。“仿西湖之白堤、苏堤,则三桥鼎峙”,修筑长堤,环浦可通人行。“增一榭,如秋月平湖”,大观楼前“峙三塔如三潭印月”。(见庾恩锡《鼎建大观公园碑记》)

同年,龙云“嘱鹤清垒石为山,名曰彩云崖,因彩云见于白崖为云南得名之始,故以颜之,爰于崖顶建石厂(音“罕”,石窟),祀奉观音大士”。(见赵鹤请《彩云崖观音大士石厂记》)庾恩锡1930年主持修建大观公园,以“西湖十景”为蓝本,近华浦形成现在所见的主要景观。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8月,云南省政府在意大利为唐继尧铸戎装骑洋马铜像,海运至越南海防,由海防经滇越铁路运抵昆明,1937年4月,吊装安置在近华浦广场中央,1959年拆除铜像。

民国年间,近华浦东面、南面临草海湖滨,建有一批中西合壁式私家花园别墅,大的别墅有民国十六年(1920xx年)庾恩锡兴建的“庾庄”及鲁道源兴建的“鲁园”。还有李园、丁园、柏园、邱园、陈园等。这批私家别墅花园,1950年军事接管后人民政府均划入大观公园,形成大观公园近华浦东南面的“东园”、“南园”景区。

1961年郭沫若登大观楼,即兴题诗一首:

果然一大观,山水唤凭栏。

睡佛云中逸,滇池海样宽。

长联犹在壁,巨笔信如椽。

我亦披襟久,雄心溢两间。

1998年,为迎接99世界园艺博览会,省市政府投资2500万元,征用近华浦西面197.4亩土地,开辟大观西园。鱼池柳堤,溪流石桥,芦苇芙蓉,芳草萋萋。至此,大观公园总面积47.8公顷,其中陆地23.1公顷,水面24.7公顷。大观公园以长联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游览区,分为近华浦文物古迹景区、南园中西合壁园林景区和西园现代园林景区三大部分,是滇池草海北滨的大型风景名胜区。

人们都说我一个幸福的孩子,因为我攀登过那绿树成荫的文笔塔,我参观过那风景壮丽的南宁,我还旅游过荷叶飘香的普者黑,特别是那昆明的大观楼令我难以忘记。

暑假的时候,爸爸和妈妈带着我去昆明玩,最多要用四个小时才能到那里,到了那里爸爸就带我去大观楼里,那里的树挺立在那清清的小河边像一个个士兵站在那里守护着小河,那里的草,你踩上去你觉得好像是踩在床上一样,如果你睡在上面再好也不过了。记得,那里面有一座萧山你可以钻进去,就像你在钻时空隧道一样,里面还有一个游乐场,游乐场里有许许多多的玩具,我跑进里面就像进入了我的天堂一样,我眼里看见好玩的东西,我就想玩,其中我看到好玩的,连忙拉爸爸过来说:“我要玩,爸爸。”爸爸说:“好。”我们做了上去,我们玩完了以后。我看见了过山车,爸爸说:“不敢玩,以后你长大自己来玩。”后来我们就去找宾馆,我们就睡觉了。

啊!难忘的大观楼,在这里我度过美好的时光,在这里我知道昆明的发展,在这里我知道了人民智慧的结晶,我将用文字记录下来。

游大观楼四年级篇七

今天一大早我们家就没人了,去哪儿了?原来去大观楼游玩。

到了大观楼我们买门票进去。我一看到游船就喊着要坐。爸爸去买了票,我们就到游船了,船里我开的,刚开始有点斜,经过爸爸细心教导一翻,后来开的很好。我们开到一个都是红嘴鸥的地方,许多游船也在这,妈妈抓住时机抓到了红嘴鸥齐飞的景象,上千只齐飞,实在是壮观。

我们去吃午饭,那里人出人海,一张椅子都没有。爸爸后来拿到四张椅子,他却只能站着,直到吃完,爸爸是最辛苦的。

看到了远处的摩天轮就迫不及待的就爸爸妈妈陪我去玩。在去的路上我看见了激流勇进,看着有意思就想去玩。我和妈妈坐在一个本船里,第一个小坡我就被吓的心惊胆战。妈妈说还有一个更大的,我顿时被吓青了脸。到时上升到了顶部我看见了爸爸,胆子大了点,突然木船飞速冲下,刚开始心跳出来似的,后来不在害怕了,就是有一件事不高兴,就是全身湿了。

接下来就是摩天轮了,买票排队,终于轮到我们了,我们到了一个黄色包箱中,我高兴的往四周看去,一个人的海洋,我拿手机全拍下来,到了半空中我们来了一张合影。

我们下来以后,本来想玩碰碰车,可是人太多了,所以没玩成。我看到打枪双去打,名字叫打日本鬼子,开始打,我就为以前的日本人愤怒,一枪一个一枪一个,第一次30发中20发,第二次中了24发,太可惜了,得了一个小玩偶。

时间过的真快,我们要回去了。这个地方让我留连忘返,希望下一次还有机会去玩,带一些比较勇敢的人一起玩古堡惊魂。

游大观楼四年级篇八

清道光八年(1820___年),云南按察使翟觐光重修昆明大观楼,将原来的二层增建为三层,观音寺僧净乐重修观音寺时,又于寺后建华严阁五间三层,高于大观楼丈馀。净乐善诗联,华严阁落成时撰刻一副长联,世称“净乐长联”:

叠阁凌虚,彩云南现,皇图列千峰拱首,万派朝宗,金碧联辉,山河壮丽。视晴岚掩翠,晓雾含烟,升曙色于丹崖,苍松鹤唳。挂斜阳于清嶂,石厂猿啼。暂息烦襟,凝神雅旷,豁尔讴歌叶韵,风月宜人,性静幽闲,互相唱和,得意时指点此间真面目。层楼映水,佛日西悬,帝德容六诏皈心,百蛮顺化,昆华聚秀,宇宙清夷。听梵呗高吟,法音朗诵,笑拈花于鹫岭,理契衣传。侪立雪于少林,道微钵受。久修净行,释念圆融,历然主伴交泰,凡圣泯迹,心源妙湛,回脱根尘,忘机处发挥这段大光明。

净乐长联上下联各92字,全联184字,文采境界虽不及孙髯翁长联,但也指点湖山,写景清逸,修行忘机,悟世超尘,颇有为读孙髯翁长联者“指点迷津”之禅意。

昆明昆明大观楼的文化与历史

清咸丰五年(1855年),咸丰帝奕詝为昆明大观楼题赐:“拔浪千层”匾。马如龙有“跋”叙述赐匾经过:“咸丰丁卯(1855年),兵部侍郎何彤云侍南斋日,蒙文宗显皇帝垂询滇池湖势,彤历陈大观情形,仰荷御书‘拔浪千层’匾额,颁立斯楼,猗欤休哉。”

清咸丰六年(1856年)前,近华浦中大观楼与华严阁巍然南北对峙,澄碧堂、涌月亭亭台廊榭掩映绿柳碧波,观音寺殿宇禅房鳞次栉比,风鬟雾鬓,香烟氤氲,高人韵士登临无虚日,僧侣游人往来不间断。近华浦乃昆明山光水色绝佳之胜境。

游大观楼四年级篇九

一圈下来,怪累的。想起贾母他们到栊翠庵喝茶的故事。我们享受不到贾母的待遇,没有懂茶的妙姑。正好我们上大观楼。这里是整个大观园的中心,是大观园的主建筑。前面便是汉白玉的“省亲别墅”牌坊和一塘曾经长满荷花荷叶的池塘。那里有一艘石舫。小说里紫鹃骗宝玉,指着石舫说,林姑娘家来人接姑娘,惹的宝玉痴性大发,将两个人的私情公诸于众。

省亲别墅前有两棵植物,写着胡颓子。我粗粗一看,胡秃子,忍不住哈哈大笑。笑罢,发现错,于是念成胡须子,读完再一次哈哈大笑。怎么这植物的名字如此搞笑?反复看几遍,这个字我不会念。待到女儿与那家伙过来,我笑指着那个字问他们。女儿很奇怪地看看我,不是tui吗?你怎么不认识?我说,本来是认识的,与胡放在一起,就不认识。叫它胡秃子多好玩!那俩家伙被我的胡搅理论弄糊涂,不知道我哪句话真哪句话假。我且不管,自在地又一次大笑。

上楼吧。大观楼不可不爬。上去才发现是一座茶室,除我们再无他人。多棒!没有妙玉,找一个人权当替代品也不错。我们叫来卖茶的小姐,询问之下既没有六安茶,也没有老君眉,那就一人一杯“吓煞人香”的碧螺春!累、渴之下,这杯茶简直是琼浆玉露,美极。一连喝三杯,想起林黛玉关于喝茶的妙论,承认自己不过是牛饮而已。

大观楼是一座楼阁,外围可以一圈游玩。我们走到前面,看到“体仁沐德”建筑,想起元妃省亲时国礼的场面。那个迂腐的贾政,絮絮叨叨地一篇宏论,委实是笑死人。倒是元妃一针见血,“早知如此,就不该见我送进那见不得人的地方。”什么仁德,不过是一张谁都不愿捅破的遮羞布。贾政的品质端方,在省亲时有最好的体现。

我等俗人,休息一会,喝热腾腾的碧螺春,像打鸡血一样又来劲儿。我们还有宝钗的蘅芜院没有逛过。从心理上来说,对蘅芜院我有一点点的不喜欢。就像老祖母说的那样,怎么布置得“像雪洞一般似的”。一个姑娘家的住处,怎么着也得有鲜活劲儿。贾府不缺金银,她薛府同样要什么有什么。贵为皇商的薛家,是“珍珠如土金如铁”。薛宝钗这样的布置,分明有一点做作。

有人说,这正是薛宝钗的虚伪。其实要说为人,小说中众多人物,我除湘云以外,最喜欢的就是宝钗。虽然在如今的通行本中,二宝如王夫人等人的愿望结成夫妻,可是宝钗的婚姻幸福不幸福,早有共识。蘅芜院的居所,隐含“恨无缘”的深意。那么雪洞一般的布置,就不难理解。

走到蘅芜院,大布局上与书中描写差不多,没有什么过多的花花草草,有一座大假山矗立在建筑物的后方。人造的靠山,终究算不得数。可是出乎意外的是,在条几上,不知为什么铺上一方大红的盖布。这一抹大红的颜色,彻底破坏蘅芜院的总体格局,显得俗不可耐。这样的布置显然不可能是薛宝钗,也不可能是史湘云,傻大姐儿倒差不多。说到底,今人的仿造,毕竟是仿造,少灵魂的东西再美,也不过徒有其形。

将大观园团团一圈,花两个多小时。紫林洲、秋爽斋、凹晶馆、蜂腰桥等,基本没有漏过。烂漫的红叶在大观园里随处可见,飘落的黄叶是这个季节不可忽略的一景。在寒冬到来之前的最后一个温暖周末,我们很开心地度过!漫步在小说中的最美建筑大观园。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