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通用8篇)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通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20 13:09:07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通用8篇)
时间:2023-09-20 13:09:07     小编:BW笔侠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篇一

初来乍到,一切都显得那么新鲜,带着些许的好奇,我环顾四周,村子坐落在群山中,远离繁华闹市的喧嚣,置身于这山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路过的几位村民的穿着打扮以及周围破旧的房屋院落,让我们渐渐皱紧了眉头,这个山村是多门贫穷落后,在此,我也希望加快通木村的“减贫摘帽”贡献自己的微博之力。

20__年3月20日 星期三 阴

通过半个多月的驻村帮扶工作,使我对开展帮扶工作的实际意义,同老百姓交流,增进情感的必要性,委老百姓解决哪怕一个实际困难的作用都有了更新的认识,更多的体会,我觉得下基层开展帮扶工作,直接驻村入户,群众对此很关注,所以我们每一位驻村干部都要展示良好的作风形象,都应该有心用情的投入到帮扶工作中去,首先要和群众“拉关系”“摆家常”,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建立起雨水关系才能把群众想什么了解清楚,才能知道如何去帮扶,才能完成帮什么,才能知道促什么任务。

20__年4月2日 星期二 晴

今天一大早,驻村工作组组长吴平会长召集大家召开计生工作会,今年上半年通木村的计生工作成绩在柏村镇排名中上游,尽管有些指标完成得还不错,但由于计生的罚款没有达标,因此受到上级部门的批评。因为自从计生文明执法以来,执法人员不能用粗暴的方法对待计生对象,不能关禁闭、不能强行没收财物,这给计生执法者带来了困难,之前我也与村干部讨论过这个问题,尽管文明执法是好事情,是整个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有些人却认为有恃无恐了,你拿他没办法,这就在事实上给计生工作造成了一些困难。现在好了,可以诉诸于法律途径,中国老百姓大都怕上法庭,这与我国传统文化里怕“惹官非”是一脉相承的,但违法者必究,这也保证我国长远发展的必要手段,否则,再多的经济建设成果也会被迅猛增长的人口所吞噬。

开完会后就回去了,村干部们商量了一会工作就开始办公。今天,来村公所办事的人很多,有办结婚证的、有办入户口的、有办救济的等等。我与一个来办事的`老职工交谈,聊聊国家的社保政策,老人退休了,一个月在社保领一千多元的退休金,这在农村算是中上收入了,老人对国家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还是相当满意的,他说现在政策好退休金够日常生活用的,医疗保险也减轻了他的医疗负担。

20__年4月18日 星期四 阴

4月18日,在通木村委员会会议室召开了通木村农村扶贫对象识别会议,参会人员为通木村驻村工作组和村支委员。

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关于“建立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机制,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扶贫对象得到有效扶持”的要求。

工作组长吴平出席并发言,一是对本次扶贫对象识别工作范围提出了要求。本次通木村扶贫对象识别工作的范围为我村16个村民小组,调查对象为全村所有农村户籍人口。二是对本次扶贫对象识别明确了目标任务。本次开展农村扶贫对象识别的目标任务是:科学识别新标准下的贫困人口,逐户建立贫困人口信息档案,完善贫困人口的动态识别机制,为全村开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对农村扶贫对象全面实施扶贫政策搭建通用的扶贫工作信息平台。

通过本次会议,我对扶贫对象识别工作有了充分的认识,这次会议的召开我想为我村贫困农户及贫困人口带来了又一福音,为我村新一轮的扶贫开发打下了又一坚实的基础。

20__年5月17日 星期五 雨

为了提高通木村贫困户劳动技能,增加贫困农民的收入,加快贫困农民脱贫奔康,结合通木村实际,5月17日,驻村干部工作组与村支两委,在村委会会议室对贫困户进行技术专业培训,为其培训高粱、花椒、青蒿、金银花种植等方面知识,共60多人参加了这次农业技术培训班。

针对当地农业生产模式和农民对高产高效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在高粱、花椒、青蒿、金银花种植等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大家一致认为这一期培训班非常有意义,非常及时,培训内容丰富详尽,语言通俗易懂,引起了农户的极大兴趣,许多学员都认真做好笔记,在课堂上与干部们互相互动交流,询问种养技术和难题,大大增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

为了让贫困户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收入,驻村工作组及帮扶部门给贫困户发放生产启动资金,帮其购买化肥、农药、等,同时制定鼓励机制,扩大种植规模,还联系有关销售大户,解决产品的销售途径,同时也结合通木村帮扶部门,帮助其解决资金短缺等问题。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篇二

徐市溪尾村位于徐市镇东南部,村部距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有7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主要以毛竹、锥栗以及药材作为农民增收的产业。

时间:20__年10月28日 地点:村民李接友家

村民李接友的新房盖在离村部不远的地方,占地60多平方米,三层楼。今天,我看到他三楼的模板已经完工了,他夫妻俩和几个工人正在忙活着。看到我来了,他很热情,放下手里的活就出来了,一定要我在他家吃晚饭。他带着我和村支书老郑来到他租住的房子,房子很简陋,是很早以前的木头房子,房内的电线也老化了,有些地方还漏风。晚饭安排在厨房内,风吹来有些冷。在吃饭交谈过程中,我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他生活贫困,从小与哥哥姐姐相依为命,现在全家四口人,一儿一女,女儿是村里唯一一个考上建阳一中的女孩,也是他的骄傲,儿子还小,在徐市中心幼儿园上学。这些年,家里的经济一直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善,主要以水稻生产作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直到今年,通过村里帮助贷款,村支书老郑个人借款以及村主任帮助购买化肥等等帮扶下种了一烤烟,就此一项,今年收入净增近四万元。也是因为今年的增收,才想到了盖新房。从交谈中,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喜悦,看到他满脸的幸福,我觉得很欣慰,希望他的生活能像他的新房一样有个全新的改变,越来越好。

回到村部休息,我也在思考,老李的生活能得到改善是好事,不过这个改变是不是来得太迟了。我了解过,村里也曾经动员过他种烟,但是他因为听信别人,害怕亏本而一直犹豫。这其间,我们的工作是不是还有需用加强和改进的地方?如果以前能有人对他反复耐心的做工作,能够积极提供帮扶措施,解除他的后顾之忧,他的生活应该会有一个更大的改变。这也提醒我自己今后做工作要更耐心细致,要真正了解他们内心的所思所想所忧,争取“对症下药”。

时间:20__年11月7日 地点:村民陈留备家

忙忙碌碌的一年又将过去了,根据镇党委的工作安排,近期走访的`重点是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为年底的慰问活动做好调查摸底工作。

根据村里上报的困难人员名单,今天走访的是村民陈留备家。据了解,陈留备在1974年至1980年曾经是村里的支部书记,为人比较公道,曾经有机会到镇里企业站工作,但是他觉得文化程度低,把机会让给了别人。

走进老陈的家,房子很大,但是很简陋,是很早以前的木头房子。房内的摆设很简单,没有一张比较好的桌椅,更别说像样的电器了。老伴早已不在了,虽然有四个儿女,但由于长期在外务工,家里只有老陈一个人住,显得有些孤苦。老陈平时靠锄山作为自己的收入来源,即使已是近八十的高龄。但是近六年来,因为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只能靠吃药来缓解病情,每年要花费上万元的医药费,又无法报销,导致生活愈加困难。和老陈交谈过程中发现,他的眼睛也不太好了,眼里布满了血丝,也因天冷风吹的缘故,眼泪一直流。不过老陈的心态很乐观,平时非常支持村里的工作,经常帮助做群众工作。

听着老陈的遭遇,再看看他的住所,心里有些难过。由于老陈担任村主干的时限不够,不能享受村干部的退休工资等待遇,但是我已把他列为今年年底的慰问人员范围,希望能在冬天里给他送去一点温暖。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篇三

今天下午3点钟,我和蔡荣发指导员,还有榕树生产队周伟队长来到了五组,进行矛盾纠纷调解工作。

榕树五组有两家承包户燕红兵和王泉,因相互指责对方占地而引起了矛盾纠纷;两家积怨很深,如果再不及时调解,任由事件发展,后果将非常严重。

最后双方当事人都表示,愿意再约个时间好好谈谈,放弃武力解决。就这样,一触即发的对抗在第一次调解中缓和了下来。

要完全处理好这起纠纷,还需要我们去做更加细致的思想工作,我们一定要把矛盾化解在最基层。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篇四

8日我忙完了一天的工作,准备开始今天晚上的大走访。5点半左右我先去镇上的肯德基要了份快餐当作晚饭,然后驱车直接去寨角村村委会。路上看到镇里的汤主席也在往农户家里赶,我赶得匆忙来不及与她打招呼了。预定与志国在村委会碰头,等我刚停好车,发现志国原来已经候在那里了,于是我们两人一起去往寨角村一组。

来到寨角村一组,虽然比原定时间提早了十五分钟,但早有七八个村民已等在那里了。老远村民就与志国打上了招呼,看情形,志国与他们很熟。碰头地点放在村民曹雪珍家的院子里,那里前面是一片开阔的农田,远处能望见正在建设中的高铁线路。简单寒喧之后,果然就有村民围上来询问,听说又要增加一条高铁会不会影响到这里拆迁?我问他们,如果这里规划了,你们愿不愿意拆迁啊?有的村民赞成,有的村民不太愿意,有的似乎还没想好。我说,这个要看上面对线路的规划,这里会不会列入拆迁区域目前还不好说,大家先等等吧。乘着这个话题,我与村民们算是搭上了话茬。

一会儿,村民们陆续来到院子。于是户主把家里所有的凳子都搬出来给大家坐,这时村书记高建国也来了。大家都说好多年没看见村书记了,更不用说公社的书记了!我看大伙儿都坐定了,就拿出走访农户的名单逐个打勾。一组23户农户,今天晚上一共来了21户,出席率算是蛮高了。也看得出大家对干部来访的期盼,望眼欲穿啊!早有性急的村民还没等我作开场白就七嘴八舌说上了,我让大家先等等,先作了自我介绍后又把大走访的目的跟大家说明白了,然后让大家挨个表达意见。

头一个是村民曹秀和,她离我最近,所以就第一个抢着发言了,主要讲了三个问题:第一问题是反映现在小队没有公共厕所;第二问题是反映周边缺乏体育健身设施;第三个问题是梅古线主路转入小队的道路上没有路灯。对于第一、第二问题,我向高书记了解具体情况后,向她答复:因为考虑到将要实施的新高铁线路规划问题,暂时搁置相关的建设。待高铁线路规划确定了,拆迁区域划定好以后,村里会第一时间建设公共厕所和体育健身设施。第三个问题是考虑到目前寨角村正在集中财力搞好村级道路建设,在此基础上村委会只能根据村级财力统筹考虑,待道路建设基本完成后会加快路灯设施的安装。大伙对这样的答复表示理解。

又有村民李保生代表大家反映周边缺乏镇村公交站点,导致现在村民往镇上出行的话很不方便。对此,我答应回去后向分管瞿镇转达这一诉求,由镇里出面与市交通局、公交公司协调尽快解决公交线路设点问题。也有精明的村民说能不能把她家的化粪池盖板修整好了?我问明原委回答她,你这个不属于公共事务,我不能帮你解决。打个比方说你家的抽水马桶坏了,不能让村里出钱给你换,要不然在座各位都不答应!在场的村民哄笑起来,把这个人弄得有些不好意思。慢慢地大家都打开了话匣子,我抓紧记录下百姓们的呼声。

不知不觉中,天色已暗下来。老曹把楼下的灯都打开了,好让我记录。正奋笔疾书间,身后忽然飘来一句冰冷的话“我们寨角村不是卫生村么,为何臭得我们不得安宁!”语带三分嘲讽,话带七分刺。我一听来者不善,不由心生警惕。侧身一看,原来是两位夫妻模样的村民正在质问我和高书记。话虽不好听,但还是得耐着性子把话听完。终于大致了解了情况,原来是这对村民曹云兴家旁边有邻居是养猪的,常年来受此荼毒不堪,故出此怨言也是情有可原的。我向高书记咨询得知,近期263环境整治村里已关停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养猪场。唯独他们邻居曹卫民家不肯,虽然村里前前后后做了不少工作,效果还是不佳。我向曹云兴夫妇表态,今天我们看看能不能一起来解决这个事情,现在有两条解决方案:优先方案是由镇村出面安置好曹卫民工作,既可以让他关停养猪场,也可以让他家这个低边户解决收入问题。如果这个方案走不通,我们采取第二个相对保守的方案,就是由村对养猪场周边增加环境清污措施,减少排污和影响。此时,看得出曹云兴夫妻俩的面色已经和缓下来,语气也比开始客气了不少。正好曹卫民家的老娘也在现场,她也不支持儿子不干活就在家养猪。我让她去把儿子叫过来谈谈,看能不能按第一个方案来解决。

不一会儿,人未到声先到,冲过来气势汹汹的一个人,看来应是曹卫民无疑了。果然他上来就把高书记劝说他的话给挡了回去。我跟他心平气和地谈,问他愿不愿意放弃养猪,我们镇里愿意帮他介绍到环卫所做工人。结果引来他一顿训斥,口味横飞之下,我与小高只能唾面自干了。听出来他的大意是养猪乃平生爱好,岂容他人置喙?好不容易等他说完,我反问了他一句,“既然你这么爱养猪,我可以介绍你去大的养猪场,养一千头猪,你愿不愿意?”结果,他把桌子重重拍了三下,骂骂咧咧,拂袖而去!在场的村民都摇头叹息。我向曹云兴夫妇微微一笑说,看来这个方案走不通,那就只能走第二方案了。我请高书记加快推进实施工程,趁现在天气还不热抓紧做好排污、清洁措施。高书记答应争取月底前完成。这些,曹云兴夫妻俩都看在眼里,表示这事镇里村里已经尽力了,只有等猪价下跌他自己放弃养殖一途了。此后,陆陆续续又有不少村民赶来,也都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建议,我和高书记都一一作了答复、记录。

到了尾声,我问大家还有没有问题了,大家都说没有了。我看时间是晚上八点多了,我站起身来跟大家道别说“过几个星期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我还会再来的,一个是看看到时大家还有没有新问题需要我解决,另一个是跟大家汇报一下今天带回去的问题有没有都解决了。”村民们都笑着说好。大家散场的时候,我隐约听见有村民在说,已经几十年没有这样了,这个大走访真好!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篇五

精准

扶贫

、不落一人。要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进一步摸清贫困底数,把贫困原因搞清楚、分析透,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不搞大水漫灌、大而化之。
我所属单位住房公积金鹤峰办事处今年帮扶铁炉乡泉峪村,既然是

扶贫

就要了解他们的情况,为什么贫困?拿什么来脱贫?怎么帮扶?不进村入户了解那都只是纸上谈兵。为了更好的了解情况,制定有效可行的帮扶

计划

,8月27日我与单位主任科员殷远凤乘班车来到帮扶村铁炉乡泉峪村,决定去最偏远的贫困户曾召爱家。我没有什么下乡经验,站在山脚下昂头朝着丛山峻岭--我们的目的地望去,心里满怀忐忑,崎岖的机耕路只能靠小“麻木”车进入,(“麻木”是鹤峰有名的代步交通工具,只能坐下两三人,农民家庭条件好的基本家里都会有一辆,进城购物、运送生产资料等)。坐上麻木车,司机特意装了两袋沙土,她说山路不好走,前面有一段路面有太深的坑过不了,拉点沙填一下,在那蜿蜒崎岖的小路上颠簸着慢慢的向目的地驶去,看着“公路”两边陡峭山崖和深不见底的沟壑,心里咚咚直跳。因为用力抓着麻木挡板以防自己簸下来,下车时紧张的心里一松懈,顿时感觉自己浑身都瘫软了。面对此情此景不由得感叹生活在这上面的农户是多么的不容易!
来到贫困户曾召爱家,映入眼帘的是陈旧破烂的木房。屋前的空地上晒着刚采回的黄豆,堂屋里没有像其它人家那样倒了水泥地板,就是一个黄泥巴屋。屋里杂物很多,原始的火坑,老式的黑白电视,没有一样像样的家具。曾召爱全家三口人,老伴五十多岁,儿子快三十多岁了还没有成家立业。我们详细的询问了他们的经济收入,农作物的生长,什么原因致贫等一系列情况。曾召爱说,以前这里人户多,到现在低山发展的快,加上高山交通不便,好多都已搬迁,有的举家出去打工了。我们不想搬迁,我在这里有500多亩的山林,5亩多耕地,两亩多茶园,怎么舍得扔下。我明年还准备发展几亩茶叶的,这上面主要的就是交通不便,种的农作物要变成钱就要上坡下岭往集镇背,来回三四个小时。其实我们这里生产资料丰富,我们多想政府能帮我们把公路修好!那样出去打工的农民也会乐意回家创业,带动村里的经济发展。经过了解沟通,结合泉峪村情和他家的条件,我们和曾召爱夫妻两人商量着制定了帮扶

计划

,初步确定了三条措施:一是按照他家山林面积地理优势发展养殖业、种植,在现有的8只山羊基础上再增加30只种羊,同时今冬明春再发展密植茶5亩;二是结合乡里危房改造项目,帮助其翻修房屋3间;三是扶贫搬迁,通过政府、村委争取帮扶资金,改善其居住环境。殷主任鼓励他说:“从今以后,咱们就是亲戚,要常联系,有困难就打电话,我们尽努力帮助你们。要有信心,要鼓足勇气,相信经过几年努力,你们定会过上好日子的。发展养殖、种植,技术上需要帮助的我们尽的努力帮你们争取帮扶,也会向上级部门反应情况争取把公路扩宽”。
从曾召爱家往下走来到三组黄文松家,简陋的两层平顶房,家里只有他老婆和80岁的老父亲在家。他们家属于低保户,两口子都是残疾,住在儿子家,听说儿子很勤快,出去打工十几年回来修了这栋房子,一年回来不到一两次,现在三十好几了还没有成家。黄文松老婆又聋又哑根本无法交流,老父亲看见我们到家里来非常的热情,估计是怕自己家里凌乱,步履蹒跚的把我们带到隔壁的叔叔家给我们一人倒了一杯水。他坐下说现在的政策好啊,我儿两口子都是残疾,田里的活做不了,吃饭都快不能自理了,你们看我那儿媳一天除了帮忙看家什么都不会做,能解决温饱已经很不错了,谈不上什么生活质量,今年多亏政府给我们帮扶了3000多块。看着眼前的老爷爷已是满脸皱纹,白发苍苍 ,心里涌现出一股心酸:本应颐养天年享享清福了这般年纪却还要为子女操心。离开时,我们对老人表示一定会想办法帮扶他。
后面陆续走访了几户贫困户,从山上回到住处已是下午六点,和殷主任一人炒了份鸡蛋饭,也许是太饿了吃了个精光,到住处洗了个澡,躺在床上想着白天走访的贫困户,心中泛起无限的感慨:山里人贫困,那种贫困的状况绝非你坐在办公室里能够想象,不亲临现场你怎能感觉到山里人那种淳朴、厚道,那种淳朴会让在商场、职场激烈竞争中的越来越世故的城里人汗颜。


走访贫困户民情日记

走访五保贫困户民情日记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篇六

3月29日,我走访了辖区____村小区内三户居民家庭。该小区属于____厂管家属区,共有22栋楼房,732户居民,由于是老旧小区,居住的居民以中老年人口较多。

敲开____栋____单元____室居民沈____家的门,给我们开门的是一位坐在轮椅上,年近50,面带笑容的男同志,他就是沈____的小儿子张____,自幼残疾,目前与常年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沈____共同生活。

看到我们前来,张____对我说,书记我还记得你上次到我们家来的时间,很感谢社区对我们母子二人的关心、帮助。

沈____家的客厅很小,除了放一张小方桌、一张轮椅外,也只能容纳3、4个人。向张____介绍了我们的来意后,张____热情与我们握手。

在交流的过程中,我的视线不经意间转到了饭桌上,我看到桌上已经做好的饭菜,我抬头看了一下钟,时间是上午10点20分,我随口问了一句,“这个点就把中午的饭菜做好了啊。”张____笑着说:“每天都是这个点,烧一次,吃二顿。”

我再仔细看了一下饭菜,纯素,二菜一汤,我知道这就是他们母子二人一天的伙食。

来到了沈____的卧室,房间很小,大约6、7个平方,但房间及床上却很清爽,老人平躺在床上,看上去比上次来的时候更消瘦了一些,看到我们,老人家高兴的合不拢嘴。

在详情询问了情况后,我们得知,一个月前老人家摔了一跤,导致盆骨粉碎性骨折,房间堆放的大量尿不湿都是为老人准备的。老人还有一个儿子,平时上班,休息时才能抽空来看望老人。

离开时,我再次打量了一下坐在轮椅上的张____,我发现他的头发又长了不少,我说:“张____你的头发又长长了,明天我请人来给你理发。”他笑眯眯地说:“谢谢书记,过一段时间吧,不能老麻烦你们,反正我也不出门,下次请他给我推个平头,两个月一次就够了。”

经过上午的走访,我心里许久不能平静。在我们看来,自己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张____,面对失去自理能力、瘫痪在床的母亲,他却承担起了照顾母亲的义务,不得不让我们佩服,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传统美德在他的身上得到体现和传承。

一个几乎失去自理能力的残疾人,在面对别人给予他的帮助时,他总是说他不想给别人添麻烦。他是一个懂得付出,更懂得感恩的人,我们也应该为他们付出,给他们提供帮助,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篇七

留輋灾民新村通电、排污等项目进展都比较顺利,手头其他的工作也不多,于是决定到结对联系户家里走一走,尤其是上新店组的胡昌洪、胡观明两家正在新建住房,得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困难可以帮助解决的。

在去上新店组的路上,刚巧碰见上段组的胡金有扛着锹要出门。他见到我后,热情地招呼我到家里喝茶,我想就先到他家坐坐吧。金有和大多留輋村民一样,虽不善表达,但敦厚淳朴,容易让人亲近。前些年,因为孩子多、负担重,金有家生活过得比较艰难。但近几年,孩子们相继出社会了,生活条件也渐渐好转起来,而且盖起了一栋两层半的楼房。金有的大女儿胡小玲在深圳富士康任职,胡双凤、胡双娣这对双胞胎姐妹也在深圳务工,四女儿胡秋凤从县职业中专电脑文秘专业毕业后去了浙江绍兴,小儿子胡迎春从县职业中专模具专业毕业后在广东东莞安顿下来。金有夫妻二人勤劳而节俭,忙完了田里农活,便去上山打柴或到门前屋后打打零工,挣些钱弥补家用,家里操持得井井有条。

沏上茶后,金有装了满满一盘桔子、烫皮、花生摆在我面前,他说去年教体局为村里修建水渠、平整公路、安装路灯,使村民们都受了益,大家都很感谢“三送”工作组。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都有很深的感触,因为自“三送”工作开展以来,我们亲历了与驻点村乡亲从陌生到熟悉,从隔阂到理解,从怀疑到信任的整个过程。

朴实的乡亲就是这样,如果你真心实意为群众做事,他们会铭记、感恩并真心回报,尽管只是粗茶淡饭,但乡亲们这份热情却总是让我动容。

当我问及金有有没有什么困难时,金有憨厚地笑笑,告诉我,现在党的政策好,只要自己勤快,生活还是过得去的。我想,这就是定南苏区悠久而深厚的传统,让他们相信并始终坚守勤劳致富、知书达理、自力更生的作风,始终坚持坦然淡泊、不畏艰辛和乐观豁达的态度。所以我们每次进村入户,总能看到许多会心的笑脸,总能听到许多感谢的话语。尽管岁月的刻刀在他们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皱纹,生活的艰难磨厚了他们勤劳的双手,但在他们的眼里,却始终闪烁出坚毅和乐观。

这就是可敬可爱、敦厚淳朴的乡亲!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篇八

3月28日,冒着毛毛细雨,我来到xx镇xx村进行走访慰问。在场穿梭着,寻找走访对象户——贫困户。一栋破旧低矮的房屋映入眼帘,我随即走进那户人家,迎接我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我和她说明了来意,她激动的握着我的手说,“是党派领导来看望我们啦,共产党真好!”老人找了一张板凳让我坐下,我和老人攀谈起来,了解到:老人叫,60岁,看着比实际年龄大不少,也许是家庭条件困难操劳过度的缘故吧。丈夫1985年就因病去世,她独自一人带着两子一女生活,还要照顾95岁高龄的老母亲,家里只有一亩口粮田,现在儿子在外打工,大儿媳妇因为家庭困难,结婚后一直不愿将户口从贵州调到武穴来,二儿子还是单身,现在的愿望就是增加家庭收入,解决家庭困难现状,让二儿子早点成家。听完老人的介绍后,我和她说,现在你两个儿子都成人了,家庭条件会越来越好的,你们要同心协力为改变这个家庭现状努力,我再和村里商量下,尽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你们一把。临走时我拿出200块钱塞到老人家手里,说我们也是靠工资吃饭的,钱不多表达下我们的心意,老人说什么也不肯要,但在我的再三劝说下收下了,并不停的说些感激的话,说“共产党员真好,拿自己的工资来资助我们,真的很难得…..”

这几天,对村里部分贫困人群进行了走访。通过走访,看到农村贫困人口生活之窘迫,日子之艰难,用触目惊心不为过。反思其贫困原因,有的是受灾致贫,有的是因病致贫,还有意外致贫等诸多因素。虽然贫困人口不能完全代表农村的现状,但他们是农村的一个部分,是最需要党和政府关怀的群体,同时也是应该我们花更多力气去思考如何改变他们的群体。

一家

一家原五口人,自己及爱人均年过四十,三位小孩尚未成年,其中爱人与长女智障,次女现八岁上小学,儿子四岁。故谭家生计全落在一人肩上,而数年前劳动时摔跤致使右腿骨折,因无钱上医院,在床上躺了数月自愈,但骨头生长错位,已部分丧失劳动力。20xx年4月份,爱人因病逝世,加剧了其劳动负担,虽家有二亩土地,但维持生计亦比较艰辛。

目前享受农村低保政策,农忙时村干部也时常帮助,属于开发难度较大的贫困户。

这些贫困人群,只是广大落后山区当中的一个缩影,不管是意外致贫、因病致贫、意外灾害致贫、学生供养致贫,还是其它原因的贫因,我看到的是各有不同的心声。对于无劳动力、有心无力改变现状的贫困者,除了最低生活保障,他们希望更多的社会福利机构、社会保障机制能够把触角触及到这些角落;对于有一定劳动力的贫困者,他们更多是希望有政策的支持,或者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更有效率、政府言而有信。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