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剑门关景区的导游词篇一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广元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_。
大家好!欢迎来到剑门关。我是为大家的景点讲解的导游员小_。接下来的愉快时光由我和大家一同度过,希望大家在游览过程中积极配合我的工作,我也将竭尽所能为大家提供优质的服务。
“天下山水在蜀”。古人把四川的风光归纳为四个天下:“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夔门天下险、剑门天下雄”,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比古罗马大道还早四年的七条古蜀道之一的剑门蜀道的中心景区,被史学家称之为金牛道的景点——剑门关。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剑门关的概况:
剑门关位于剑阁县城北30公里处。它居于大剑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直入云霄,峰峦倚天似剑;绝崖断离,两壁相对,其状似门,故称“剑门”。享有“剑门天下险”之誉,俗称“天下第一关”。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巍峨剑门,扼入蜀的咽喉,由于它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剑门关相传战国时期,秦惠王欲吞蜀,苦于无路进蜀,谎称赠五金牛、五美女给蜀王,蜀王信以为真,派身边五丁力士,劈山开道,入秦迎美女,运金牛,才开通了这条蜀道,称为“金牛道”,又称剑门蜀道。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军伐魏,路经大剑山,见群峰雄伟,山势险峻,便令军士凿山岩,架飞梁,搭栈道。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曾在此屯粮、驻军、练兵;又在大剑山断崖之间的峡谷隘口砌石为门,修筑关门,派兵把守。当年魏军镇西将军钟会率领10万精兵进取汉中,直逼剑门关欲夺取蜀国,蜀军大将姜维领3万兵马退守剑门关,抵挡钟会10万大军于剑门关外。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剑门关集雄、险、幽、秀、奇于一体。险者,千仞峭壁拔地而起,绵亘如城,无二径上山。奇者,七十二峰层峦耸翠,姜维天然头像惟妙惟肖,大剑、二剑关隘气势雷同,仙女桥有桥难渡,雷神峡无雷自鸣。秀者,翠云廊千年古柏,蜿蜒古道三百里,梁山寺十万苍松,堪称松海;翠屏峰四季如春,淡淡含笑。幽者,后关门绿色坠道,苦竹葱郁,芳草靡靡,野香掩掩,如虚幻之境。除了山雄关险之外,剑门关还以山险,石怪,景奇,柏翠,峡幽,历史悠久,文物众多而闻名于世。换句话说:剑门之精神在于险峻,剑门之骨气在于崔嵬,剑门之风姿在于细雨,文物历史是剑门的灵魂,古柏是剑门的精髓。剑门关还有清代炮台遗址,右侧石崖上还刻有康熙皇帝第十七子果亲王亲笔书写的“第一关”三个字。这些胜迹和传说,给秀丽的自然风景增添了几分风采,更让游人流连忘返。在剑门关游览,能充分领略唐朝大诗人李白《蜀道难》的诗句中所描写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神韵。
好啦,剑门关的讲解就暂时告一段落。现在我们正位于剑门关的关口,让我们一起进入,一览剑门关的美景吧!大家请这边走,注意安全。谢谢!
常言道:“天下山水在蜀”。古人把四川的风光归纳为四个天下“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夔门天下险、剑门天下雄”,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比古罗马大道还早四年的七条古蜀道之一的剑门蜀道的中心景区,被史学家称之为金牛道的中景点--剑门关,我将和各位朋友一起渡过一段愉快的时光!
剑门风光集险、奇、秀、幽于一体。
险者,千仞峭壁拔地而起,绵亘如城,无二径上山。
奇者,七十二峰层峦耸翠,如城郭剑戟,至于石笋、石虎、姜维天然头像......惟妙惟肖;大剑、二剑关隘,(自第一剑门关和第二剑门关)气势雷同。又如仙女桥有桥难渡,雷神峡无雷自鸣。秀者,翠云廊千年古柏,蜿蜒古道三百里,梁山寺十万苍松,堪称松海与去山;翠屏峰四季如春,淡淡含笑;金光洞世外仙境,溪水桃源。
幽者,后关门绿色坠道,苦竹葱郁,芳草靡靡,野香掩掩,如入虚幻之境;金牛峡曲径漫衍,纵横相错,雀鸟阵阵,鸣声喈喈,胜似洞天幽雅。
剑门雄关,史称天剑,东抵嘉陵,西至涪江,远属荆衡,近接岷山番,北望秦川八百里,系巴蜀门户;南控天府第一关,乃四川咽喉,群峰插汉,如剑之置,如门之劈,两崖相向,其状若门,史称剑门,剑门关南距成都304公里,北距广元58公里,东临嘉陵江 20公里,西接五指山50公里,东京109度,纬度31度,海拔最高峰1260米,关口海拔750米,森林覆盖率70%。它以山险,石怪,景奇,柏翠,峡幽,历史悠久,文物众多而闻名于世,换句话说:剑门之精神在于险峻,剑门之骨气在于崔嵬,剑门之风姿在于细雨,文物历史是剑门的灵魂,古柏是剑门的精髓。
我们已经到达剑门关关口,现在我们将进入景区,一览其美景。
我们看到公路旁右侧崖壁上有三个字“直、方、大”的碑刻。其手迹出自当代杰出学者刘咸火斤(四川省双流人)1896年-1932年结,学贯四部,兼及西学,先后受聘为敬业学院哲学系主任,成都大学及四川大学教授,1932年农历六月二十日出发,经绵阳、江油、梓潼于七月初一到剑门,陪同的剑门乡绅史宗鱼便乘兴请其为剑门关题字,因为能当场想好,大应写好后邮来,后经反复思考决定题写“直、方、大”三字,并附以诗,“舟车东达市朝迁,此地如今不用关,留见方与真魄力,教人立懦与廉顽。”返蓉后因这次出游冒暑染疾,于八月安九咯血而殁。直到52年后的1984年,剑阁县建委为发展剑门旅游事业,向全国征集与剑门相关的古今名人诗文题咏,当年陪伴刘咸火斤游览剑门关并相送返蓉的门人、时任剑阁县政协副主席的赖子畴,想起了当年为剑门关题词之事。查其《壬申北游日记》证实,后在其为李绍岩书写的墓志铭散存有“真、方、大”三字,便将“真”字去掉了一撇一点,由其侄外孙武侯祠技工杨代欣放大处理为80厘米见方三字,其引用《周易.坤卦.六二》爻辞,赞美剑门关的形势,一切生物都按其自然规律发展运动就叫做“直”大地山川安静沉稳,不为外物所动,就叫做“方”,没有什么事物不能负载,没有什么事物不能包容,就叫做“大”。
我们现在看到两块石头,一块叫做蟾蜍石,一块叫蛇石。相关在战国后期,秦国日益强大,南攻蜀国,东击巴国,出三峡以图楚国,但蜀有剑门之陕,巴有江河之阻,道路崎岖,运输艰难,征伐不易,秦惠文王采用大将司马错之计,诈言秦得天降石牛,夜能粪金,秦王写信给蜀王愿与蜀国友邻,馈赠宝物石牛并献美女给蜀王,请开道迎接回去。蜀王开明氏素性贪欲,便派五丁力士在大、小剑门山、五丁峡一带峭壁处,日夜劈山破石凿险开路,人秦迎美女运石牛。在行之剑门关时因剑门道不能通,五丁力士用宝剑将剑山劈开,但是白天劈开晚上就合拢,一连三天都是如此,第三天晚上半夜子时,五丁力士在峡谷中看见灯火通明,一边是一条大蛇、一边是一只蟾蜍,驮着两山往拢互相挤压,五丁力士情急之下,把手中的宝剑扔向空中,发出一道金光,把两个怪物就此镇住,化作了现在看见的两块石头。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遣司马错、张仪、都尉墨前送美女、石牛,后伏大军一举灭掉蜀国。
剑门关景区的导游词篇二
一、《剑阁铭》作者张载,字孟阳,湖北人,父张收在蜀郡任太守,张载于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
到蜀中看望父亲,途经剑门,因感慨剑门雄险,而蜀人常恃险作乱,而作《剑阁铭》该诗四字成韵,共184字,它开创了第一以诗文的形式赞剑门之险,第一个记剑门之史,第一个叙剑门之事。同时在诗中提出了“兴实在德、险亦难恃”的观点,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要以德治国,益州刺史张敏读后,认为是天下奇文,上表晋武帝司马炎推荐,被铭刻于剑门山东向石壁上。
二、李白《蜀道难》(公元701—762年)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人,生于吉尔吉斯坦共和国,长于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镇)于十九岁游览剑门关,公元725年出蜀漫游,游遍了祖国名川大山,于公元730年在京都长安写下了《蜀道难》现被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三、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公元1172年,陆游应四川宣抚史王炎邀请,入其幕僚为其抗金,后因朝庭调其任临安(浙江抗州市)枢密院,幕府解散,陆游改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十一月他离开南郑,踏上西去成都的旅程。陆游当年曾四次在剑门蜀道,因干办公务而往返,陆游先生一界书生投笔从,有志不能伸,象一个大病的人,在细雨中骑着一匹毛驴,穿着一袭青衫,借酒浇愁,衣衫上征尘酒痕历历在目,因而写下了这首快灸人口的佳作。
四、杜甫的《剑门诗》杜甫(公元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生于河南巩县,卒于湖南湘江的一条船上,杜甫出生在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经历了唐玄宗、肃宗、代宗三朝,政治上不受重用,生活在社会下层,目睹了残酷的社会现实,创作了一千四百多首忧国忧民的诗歌,公元759年12月1日为避安史之乱,带领全家入蜀,途经剑门因而写了《剑门诗》。
自蜀王开明氏五丁开道,诸葛亮于公元231年建关设尉以来,剑门关就是一个非常雄险的古战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经历了大规模的战争100多余次,平均不到20年就有一场战争)凡有志称王蜀中者,必须攻下的天险,所以有“攻下剑门关,犹如得四川”的说法,纵观剑门战争史,只有三次从小路迂回攻破剑门,于是守关者说:“一关失,半川没”。
维城,两崖相向,构成剑门关的关口。古之关口,上宽150米左右,底宽50米。中建一座关楼。沧桑巨变,一千七百年前,诸葛亮当年立石为门的“门”历代相继设关的“关”,均以化为战火尘烟。清代最后一次修建筑的关楼(由当时的四川总督陈谟回京述职时倡仪于乾隆二十五年八月初十动工,次年三月初三完工)老人们记忆犹新:过往人马,从北而来,必闯关而过,踏步步石阶而上,始至关楼前沿,石砌楼座正中,有拱券门洞,开木门两扇。门扉护以铁皮,乳钉突起,各九九八十一颗,置剑楼两层于楼座之上,重檐歇山造,翼角凌空,气宇轩昂,檐下匾题“天下雄关”四个金色大字,无不令人嗟叹汗颜!可惜于1935年修川陕公路时被毁。也是是在这里,历史上五位大诗人以同一首《蜀道难》讴歌剑门。最早的是距今1400多年“南梁”的张忄宗“梁山镇地险,积石阻云端。深谷下寥廓,层岩上郁盘。飞梁架绝岭,栈道接危峦。揽辔独长息,方知斯路难。”第二首是公元550年简文帝箫纲的“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第三首是南朝陈代的阴铿的“王尊奉汉朝,灵关不惮遥。高眠长有雪,阴栈屡经烧。轮摧九折路,骑阻七星桥。蜀道如此险,功名讵可要!”第四首就是最有名,影响最深远的唐朝诗仙李白的“噫吁兮,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第五首是清朝初蜀诗人费锡璜的“金牛开九阪,陈宝出三秦。道绝惟通鸟,桥危不渡人。阴岩春积雪,虚壑夜疑神。故国终难到,题诗泪满巾。”
制高点,筑7.8米高的烽火台,四周有堞垛射孔,平战两用:平时可登台瞭望,观山赏景:战时可燃狼烟烽火,乃古代敌情联络信号,台与楼之间以城墙相连,有断有续,石级踏道,通达其间,成为关楼、城墙、烽火台、梯道为一体的古建筑群,总面积443.56平方米,整个建筑采用了“残、断、缺、旧”的仿古手法,使之新建如旧,断墙、残垣,为人们留下了对历史深沉的回顾,1966年4月20日中科院院长郭沫若游览剑门时,当时既无古关楼,也无今古关楼,只有108国道穿关而过(路比关楼低7米),所以郭老题写了地名碑后赋诗说:剑门天失险,如砥坦途通......
站在关楼上远眺七十二峰,共东向38峰,西向36峰,可欣赏“群峰齿尽黑,万砾色皆红”的美景了。我们脚下的游山道是1985年由县风景局修建,全长6公里,铺石阶7000余级,宽1—1.5米,我们将沿石阶而上,坡陡路险,请大家小心,注意安全。
剑门关景区的导游词篇三
各位游客朋友:
剑门关景区位于广元市剑阁县北部,由剑门关、翠云廊两个紧邻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组成,融三国文化、蜀道文化、关隘文化、红色文化为一体,集雄、险、奇、幽于一身,有“天下第一雄关”的美誉。常言道:“天下山水在蜀”。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比古罗马大道还早的七条古蜀道之一的剑门蜀道中心景区,被史学家称之为金牛道的中景点--剑门关。
剑门风光险者,千仞峭壁拔地而起,绵亘如城,无二径上山。奇者,七十二峰层峦耸翠,如城郭剑戟,至于石笋、石虎、姜维天然头像惟妙惟肖;大剑、二剑关隘,气势雷同。又如仙女桥有桥难渡,雷神峡无雷自鸣。秀者,翠云廊千年古柏,蜿蜒古道三百里,梁山寺十万苍松,堪称松海与去山;翠屏峰四季如春,淡淡含笑;金光洞世外仙境,溪水桃源。幽者,后关门绿色坠道,苦竹葱郁,芳草靡靡,野香掩掩,如入虚幻之境;金牛峡曲径漫衍,纵横相错,雀鸟阵阵,鸣声喈喈,胜似洞天幽雅。剑门雄关,史称天剑,东抵嘉陵,西至涪江,远属荆衡,近接岷山番,北望秦川八百里,系巴蜀门户;南控天府第一关,乃四川咽喉,群峰插汉,如剑之置,如门之劈,两崖相向,其状若门,史称剑门,剑门关南距成都304公里,北距广元58公里,东临嘉陵江20公里,西接五指山50公里,东京109度,纬度31度,海拔最高峰1260米,关口海拔750米,森林覆盖率70%。它以山险,石怪,景奇,柏翠,峡幽,历史悠久,文物众多而闻名于世,换句话说:剑门之精神在于险峻,剑门之骨气在于崔嵬,剑门之风姿在于细雨,文物历史是剑门的灵魂,古柏是剑门的精髓。正如大家所看到的,我们正处在剑门关的关口,位于正上方的就是天下第一雄关的剑门关了。
剑门关是我国著名的天然关口之一,险要的地势使剑门关名扬海内外,走过剑门关口,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大小剑山,可以看到这两座山像两把利剑直插云天,形成了一扇天然的门,中间是一条细小的通道,难怪李白会说“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难怪这里成了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穿过大小剑山,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剑门蜀道中最典型的金牛道。相传战国时期,秦惠王想吞并蜀国,但苦于无路进入蜀国,就谎称赠5头金牛和五个美女给蜀王,蜀王信以为真,就派出身边的5个大力士,劈山开道,入秦迎接美女运金牛,这才开通了这条蜀道,所以也命名为金牛道,事实上据专家考证它的确是先秦战国时期开凿的。再有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军伐魏,路经大剑山,见群峰雄伟,山势险峻,便令军士凿山岩,架飞梁,搭栈道。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曾在此屯粮、驻军、练兵;又在大剑山断崖之间的峡谷隘口砌石为门,修筑关门,派兵把守。当年魏军镇西将军钟会率领10万精兵进取汉中,直逼剑门关欲夺取蜀国,蜀军大将姜维领3万兵马退守剑门关,抵挡钟会10万大军于剑门关外。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大家可以看到,整个蜀道都是在悬崖上悬空的,就是在科学技术这么发达的今天,恐怕都有点难度吧,可见古人的智慧和技术还真是令人佩服啊!来到蜀道上,就请大家尽量靠里边走,注意安全,但也不要过于担心,我们的蜀道还是挺坚固的,绝对不会轻易掉下去的。走过这惊险的蜀道我们就到了幽静脱俗的绿色长廊——翠云廊了。
现在我们所在的地方就是被称为“三百里程十万树”的翠云廊,翠云廊是剑门蜀道中的一段,民间又叫“皇柏”,也称为张飞柏,传说是当年三国名将张飞驻守蜀国阆中时号召人民所植。但据史料及民间传说,古柏是历代开成的群体,其栽植时间,上起秦汉,下至明朝中叶,历时2000余年。随着古蜀道的开拓和驿道整修,路旁留有自然生长的树木,也有大量的人工栽植的行道树,逐渐形成数百里的林荫大道。其中最大的柏树须7~8人合围,小的也要3~4人才可抱拢,是当之无愧的蜀道明珠!翠云廊分为南段、西段、北段,现在我们正漫步在大柏湾段,近距离的接触上千年的古柏,感受历史车辙的深厚积淀。下面小赵将带领大家依次观看姿态万千的夫妻柏、凤凰柏、鸳鸯柏、天桥柏,阿斗柏等等。还请大家跟上小赵的步伐,不要因为太留恋美景而掉队了哟!
走了大半天,想必大家的肚子都饿了吧,来到剑门关,不得不品尝的一样特产就是当地的剑门豆腐。说到豆腐,想必大家都吃过的,但您知道剑门关的豆腐的绝妙之处吗?剑门豆腐早在三国时期就很有名了,素有“剑门天下险”“雄关豆腐绝”的美誉。这里的豆腐都是用石磨推,拐磨拐,所以做出的豆腐柔滑水嫩,吃起来特别有感觉。这洁白细腻的豆腐通过川菜的制作方法,可谓是麻辣鲜香,五味俱全啊。剑门豆腐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创新,已经形成了200多个豆腐菜品了。如怀胎豆腐、豆腐肘子、锅巴豆腐、口袋豆腐、灯笼豆腐等等。
关于剑门蜀道剑门关景区的介绍就为大家讲到这里,现在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一下,按照计划的时间回到这里,祝大家玩得愉快。
剑门关景区的导游词篇四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广元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xx。
现在我们来到了举世闻名的剑门蜀道。
剑门蜀道已有3070多年的历史,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境内的翠云廊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觉苑寺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1982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划定的范围,它从陕西宁强进入四川,经四川广元、剑阁、梓潼至绵阳,全长600余公里。剑门关是剑门蜀道风景区的核心。
这条古道始建于先秦,不仅是古代由陕入川的.交通要道,而且是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它悠久的历史和保存完好的遗迹远远超过了享誉世界的古罗马大道,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奇观,因为古罗马大道中最早的亚辟大道始建于公元前312年,距今只有2817年,如今只有遗址,已看不见遗迹。从时间上看,剑门蜀道至少比古罗马大道早出253年,远远超出了古罗马大道的历史文化价值。剑门蜀道至今原貌依旧,全长百余公里的青石路面宽敞平坦,挺拔于道路两旁的8005株千年古柏莽莽苍苍,气势磅礴,成为了这条古道最有力的见证和重要的标志。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举世闻名的剑门雄关。
剑门关所在的山称为大剑山,大剑山两边陡峭的石壁连绵数百里,形成一道天然城郭,至关口突然中断,留下一道狭长的隘口,隘口两崖石壁高耸,有如刀砍斧劈,这道关隘成了入川的必经之道,人称“天下雄关”。更为奇特的是,尽管山上绿树葱茏,但整座剑门山其实是一座石头山,从裸露在外的关口两崖的石壁看,这座石山全系小颗粒卵石凝结而成,这种卵石跟江湖河海里的卵石绝无二样。各位想一想,剑门山海拔一千余米,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地形地貌呢?据专家考证,完全是沧海桑田变化的结果,剑门山从古生代至中生代的三叠纪属扬子海盆的一部分,是个大海洋,距今一亿八千万年前,地球发生了一次大的构造运动,距今七千万年的白垩纪末又发生了一次大的构造运动,使这里由海洋变成了陆地。剑门关一带露出地面的岩石属于白垩系剑门关组和侏罗系莲花口组,大小剑山以白垩系地层为主。构成剑门山数百里陡峭石崖的是剑门组的底部砾岩,由于受龙门山断裂带活动的强烈影响,便形成了剑门关关隘。由晚侏罗纪莲花口组砾岩构成的连锁式金字塔形砾岩群峰—剑门七十二峰国内外罕见,构成了独树一帜的剑门丹霞地貌,雄中带秀,刚柔相济,既有北国山岳雄浑的壮丽景观,又有南国旖旎的风光情趣。
各位现在看到的是诸葛亮北伐路线图。
从公元227年到262年,为巩固政权兴复汉室,蜀汉诸葛亮、姜维先后对北方魏国采取了持久的重大军事行动,史称北伐。
227年春天,诸葛亮将大军进驻汉中,开始筹备北伐曹魏。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给刘禅,陈述出师的原因,表明统一中原的希望,开始五次北伐的序幕。
第一次北伐是228年春天,魏延提出西去潼关,诸葛亮派赵云、邓芝率军作为疑兵,由箕谷摆出要由斜谷道北攻的形势,以吸引魏军,在洛阳的曹睿派出曹真都督关右二军,前往郿县防御赵云等人,于是诸葛亮亲自率领主力向祁山进攻,准备打下祁山作为北伐前哨,当时诸葛亮不用魏延、吴懿等为先锋,却派参军马谡领王平到街亭防御张合,另派高翔屯兵柳城,而到达街亭的马谡不遵循诸葛亮的部署,又不接受王平的劝阻,致使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失败。第二次北伐是228年冬天,曹魏将领曹休在石亭被东吴打败,诸葛亮乘机再次率军北上,出兵散关包围陈仓,双方激战二十多天未分胜负。第三次北伐是229年春天,诸葛亮派遣陈式进攻武都、阴平,曹魏大将郭淮领兵来救,诸葛亮率主力军牵制郭淮,曹军知道汉军主力到达,便紧急撤退,汉军顺利占领二郡。第四次北伐是231年春天,诸葛亮再次进行北伐,以木牛运粮,包围祁山,司马懿为统帅屯兵长安,领张合、郭淮等人抵抗。诸葛亮留下王平继续领军攻打岐山,自己率主力迎战司马懿,大败魏军,到了六月,诸葛亮眼见粮草供应不上,又收到下令北伐军撤退的诏令,只好引军退回。234年春天,诸葛亮经过三年准备,再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口,同时派使臣到东吴,希望孙权能同时攻魏,开始了第五次北伐。4月,蜀军到达郿县,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下扎营寨。司马懿则率领魏军背水筑营,想再次以持久战消耗蜀军粮食,令蜀军自行撤退,诸葛亮也明白缺粮的问题,开始实施屯田生产粮食。而孙权也曾率十万大军北上响应蜀汉,但被曹睿亲自率军打败。 8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而病倒,病情日益恶化。司马懿趁诸葛亮病重不能统军,率军袭击其后,不久,诸葛亮在军营中与世长辞。而杨仪、姜维按照诸葛亮临终的部署,秘不发丧,整顿军马从容撤退。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已死,率军追击,姜维命杨仪回军向魏军做出进击的样子,司马懿怕是诸葛亮装死引诱魏军出击,赶紧撤退,不敢再追赶。于是蜀军从容退去,进入斜谷后,才讣告发丧。
剑门关景区的导游词篇五
各位游客:
你们好!
欢迎你们来到广元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1、剑门蜀道
现在我们来到了举世闻名的剑门蜀道。
剑门蜀道已有3070多年的历史,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境内的翠云廊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觉苑寺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根据1982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划定的范围,它从陕西宁强进入四川,经四川广元、剑阁、梓潼至绵阳,全长600余公里。剑门关是剑门蜀道风景区的核心。
这条古道始建于先秦,不仅是古代由陕入川的交通要道,而且是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它悠久的历史和保存完好的遗迹远远超过了享誉世界的古罗马大道,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奇观,因为古罗马大道中最早的亚辟大道始建于公元前312年,距今只有2817年,如今只有遗址,已看不见遗迹。从时间上看,剑门蜀道至少比古罗马大道早出253年,远远超出了古罗马大道的历史文化价值。剑门蜀道至今原貌依旧,全长百余公里的青石路面宽敞平坦,挺拔于道路两旁的8005株千年古柏莽莽苍苍,气势磅礴,成为了这条古道最有力的见证和重要的标志。
2、剑门关形成的原因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举世闻名的'剑门雄关。
剑门关所在的山称为大剑山,大剑山两边陡峭的石壁连绵数百里,形成一道天然城郭,至关口突然中断,留下一道狭长的隘口,隘口两崖石壁高耸,有如刀砍斧劈,这道关隘成了入川的必经之道,人称“天下雄关”。更为奇特的是,尽管山上绿树葱茏,但整座剑门山其实是一座石头山,从裸露在外的关口两崖的石壁看,这座石山全系小颗粒卵石凝结而成,这种卵石跟江湖河海里的卵石绝无二样。各位想一想,剑门山海拔一千余米,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地形地貌呢?据专家考证,完全是沧海桑田变化的结果,剑门山从古生代至中生代的三叠纪属扬子海盆的一部分,是个大海洋,距今一亿八千万年前,地球发生了一次大的构造运动,距今七千万年的白垩纪末又发生了一次大的构造运动,使这里由海洋变成了陆地。剑门关一带露出地面的岩石属于白垩系剑门关组和侏罗系莲花口组,大小剑山以白垩系地层为主。构成剑门山数百里陡峭石崖的是剑门组的底部砾岩,由于受龙门山断裂带活动的强烈影响,便形成了剑门关关隘。由晚侏罗纪莲花口组砾岩构成的连锁式金字塔形砾岩群峰—剑门七十二峰国内外罕见,构成了独树一帜的剑门丹霞地貌,雄中带秀,刚柔相济,既有北国山岳雄浑的壮丽景观,又有南国旖旎的风光情趣。
3、诸葛亮北伐路线图
各位现在看到的是诸葛亮北伐路线图。
从公元227年到262年,为巩固政权兴复汉室,蜀汉诸葛亮、姜维先后对北方魏国采取了持久的重大军事行动,史称北伐。
227年春天,诸葛亮将大军进驻汉中,开始筹备北伐曹魏。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给刘禅,陈述出师的原因,表明统一中原的希望,开始五次北伐的序幕。
第一次北伐是228年春天,魏延提出西去潼关,诸葛亮派赵云、邓芝率军作为疑兵,由箕谷摆出要由斜谷道北攻的形势,以吸引魏军,在洛阳的曹睿派出曹真都督关右二军,前往郿县防御赵云等人,于是诸葛亮亲自率领主力向祁山进攻,准备打下祁山作为北伐前哨,当时诸葛亮不用魏延、吴懿等为先锋,却派参军马谡领王平到街亭防御张合,另派高翔屯兵柳城,而到达街亭的马谡不遵循诸葛亮的部署,又不接受王平的劝阻,致使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失败。 第二次北伐是228年冬天,曹魏将领曹休在石亭被东吴打败,诸葛亮乘机再次率军北上,出兵散关包围陈仓,双方激战二十多天未分胜负。第三次北伐是229年春天,诸葛亮派遣陈式进攻武都、阴平,曹魏大将郭淮领兵来救,诸葛亮率主力军牵制郭淮,曹军知道汉军主力到达,便紧急撤退,汉军顺利占领二郡。第四次北伐是231年春天,诸葛亮再次进行北伐,以木牛运粮,包围祁山,司马懿为统帅屯兵长安,领张合、郭淮等人抵抗。诸葛亮留下王平继续领军攻打岐山,自己率主力迎战司马懿,大败魏军,到了六月,诸葛亮眼见粮草供应不上,又收到下令北伐军撤退的诏令,只好引军退回。234年春天,诸葛亮经过三年准备,再率十万大军出斜谷口,同时派使臣到东吴,希望孙权能同时攻魏,开始了第五次北伐。4月,蜀军到达郿县,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下扎营寨。司马懿则率领魏军背水筑营,想再次以持久战消耗蜀军粮食,令蜀军自行撤退,诸葛亮也明白缺粮的问题,开始实施屯田生产粮食。而孙权也曾率十万大军北上响应蜀汉,但被曹睿亲自率军打败。 8月,诸葛亮因积劳成疾而病倒,病情日益恶化。司马懿趁诸葛亮病重不能统军,率军袭击其后,不久,诸葛亮在军营中与世长辞。而杨仪、姜维按照诸葛亮临终的部署,秘不发丧,整顿军马从容撤退。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已死,率军追击,姜维命杨仪回军向魏军做出进击的样子,司马懿怕是诸葛亮装死引诱魏军出击,赶紧撤退,不敢再追赶。于是蜀军从容退去,进入斜谷后,才讣告发丧。
谢谢大家!
剑门关景区的导游词篇六
大家好!欢迎来到剑门关。我是为大家的景点讲解的导游员小_。接下来的愉快时光由我和大家一同度过,希望大家在游览过程中积极配合我的工作,我也将竭尽所能为大家提供优质的服务。
“天下山水在蜀”。古人把四川的风光归纳为四个天下:“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夔门天下险、剑门天下雄”,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比古罗马大道还早四年的七条古蜀道之一的剑门蜀道的中心景区,被史学家称之为金牛道的景点——剑门关。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剑门关的概况:
剑门关位于剑阁县城北30公里处。它居于大剑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直入云霄,峰峦倚天似剑;绝崖断离,两壁相对,其状似门,故称“剑门”。享有“剑门天下险”之誉,俗称“天下第一关”。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巍峨剑门,扼入蜀的咽喉,由于它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剑门关相传战国时期,秦惠王欲吞蜀,苦于无路进蜀,谎称赠五金牛、五美女给蜀王,蜀王信以为真,派身边五丁力士,劈山开道,入秦迎美女,运金牛,才开通了这条蜀道,称为“金牛道”,又称剑门蜀道。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军伐魏,路经大剑山,见群峰雄伟,山势险峻,便令军士凿山岩,架飞梁,搭栈道。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曾在此屯粮、驻军、练兵;又在大剑山断崖之间的峡谷隘口砌石为门,修筑关门,派兵把守。当年魏军镇西将军钟会率领10万精兵进取汉中,直逼剑门关欲夺取蜀国,蜀军大将姜维领3万兵马退守剑门关,抵挡钟会10万大军于剑门关外。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剑门关集雄、险、幽、秀、奇于一体。险者,千仞峭壁拔地而起,绵亘如城,无二径上山。奇者,七十二峰层峦耸翠,姜维天然头像惟妙惟肖,大剑、二剑关隘气势雷同,仙女桥有桥难渡,雷神峡无雷自鸣。秀者,翠云廊千年古柏,蜿蜒古道三百里,梁山寺十万苍松,堪称松海;翠屏峰四季如春,淡淡含笑。幽者,后关门绿色坠道,苦竹葱郁,芳草靡靡,野香掩掩,如虚幻之境。除了山雄关险之外,剑门关还以山险,石怪,景奇,柏翠,峡幽,历史悠久,文物众多而闻名于世。换句话说:剑门之精神在于险峻,剑门之骨气在于崔嵬,剑门之风姿在于细雨,文物历史是剑门的灵魂,古柏是剑门的精髓。剑门关还有清代炮台遗址,右侧石崖上还刻有康熙皇帝第十七子果亲王亲笔书写的“第一关”三个字。这些胜迹和传说,给秀丽的自然风景增添了几分风采,更让游人流连忘返。在剑门关游览,能充分领略唐朝大诗人李白《蜀道难》的诗句中所描写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神韵。
好啦,剑门关的讲解就暂时告一段落。现在我们正位于剑门关的关口,让我们一起进入,一览剑门关的美景吧!大家请这边走,注意安全。谢谢!
常言道:“天下山水在蜀”。古人把四川的风光归纳为四个天下“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夔门天下险、剑门天下雄”,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比古罗马大道还早四年的七条古蜀道之一的剑门蜀道的中心景区,被史学家称之为金牛道的中景点--剑门关,我将和各位朋友一起渡过一段愉快的时光!
剑门风光集险、奇、秀、幽于一体。
险者,千仞峭壁拔地而起,绵亘如城,无二径上山。
奇者,七十二峰层峦耸翠,如城郭剑戟,至于石笋、石虎、姜维天然头像......惟妙惟肖;大剑、二剑关隘,(自第一剑门关和第二剑门关)气势雷同。又如仙女桥有桥难渡,雷神峡无雷自鸣。秀者,翠云廊千年古柏,蜿蜒古道三百里,梁山寺十万苍松,堪称松海与去山;翠屏峰四季如春,淡淡含笑;金光洞世外仙境,溪水桃源。
幽者,后关门绿色坠道,苦竹葱郁,芳草靡靡,野香掩掩,如入虚幻之境;金牛峡曲径漫衍,纵横相错,雀鸟阵阵,鸣声喈喈,胜似洞天幽雅。
剑门雄关,史称天剑,东抵嘉陵,西至涪江,远属荆衡,近接岷山番,北望秦川八百里,系巴蜀门户;南控天府第一关,乃四川咽喉,群峰插汉,如剑之置,如门之劈,两崖相向,其状若门,史称剑门,剑门关南距成都304公里,北距广元58公里,东临嘉陵江20公里,西接五指山50公里,东京109度,纬度31度,海拔最高峰1260米,关口海拔750米,森林覆盖率70%。它以山险,石怪,景奇,柏翠,峡幽,历史悠久,文物众多而闻名于世,换句话说:剑门之精神在于险峻,剑门之骨气在于崔嵬,剑门之风姿在于细雨,文物历史是剑门的灵魂,古柏是剑门的精髓。
我们已经到达剑门关关口,现在我们将进入景区,一览其美景。
我们看到公路旁右侧崖壁上有三个字“直、方、大”的碑刻。其手迹出自当代杰出学者刘咸火斤(四川省双流人)1896年-1932年结,学贯四部,兼及西学,先后受聘为敬业学院哲学系主任,成都大学及四川大学教授,1932年农历六月二十日出发,经绵阳、江油、梓潼于七月初一到剑门,陪同的剑门乡绅史宗鱼便乘兴请其为剑门关题字,因为能当场想好,大应写好后邮来,后经反复思考决定题写“直、方、大”三字,并附以诗,“舟车东达市朝迁,此地如今不用关,留见方与真魄力,教人立懦与廉顽。”返蓉后因这次出游冒暑染疾,于八月安九咯血而殁。直到52年后的1984年,剑阁县建委为发展剑门旅游事业,向全国征集与剑门相关的古今名人诗文题咏,当年陪伴刘咸火斤游览剑门关并相送返蓉的门人、时任剑阁县政协副主席的赖子畴,想起了当年为剑门关题词之事。查其《壬申北游日记》证实,后在其为李绍岩书写的墓志铭散存有“真、方、大”三字,便将“真”字去掉了一撇一点,由其侄外孙武侯祠技工杨代欣放大处理为80厘米见方三字,其引用《周易.坤卦.六二》爻辞,赞美剑门关的形势,一切生物都按其自然规律发展运动就叫做“直”大地山川安静沉稳,不为外物所动,就叫做“方”,没有什么事物不能负载,没有什么事物不能包容,就叫做“大”。
我们现在看到两块石头,一块叫做蟾蜍石,一块叫蛇石。相关在战国后期,秦国日益强大,南攻蜀国,东击巴国,出三峡以图楚国,但蜀有剑门之陕,巴有江河之阻,道路崎岖,运输艰难,征伐不易,秦惠文王采用大将司马错之计,诈言秦得天降石牛,夜能粪金,秦王写信给蜀王愿与蜀国友邻,馈赠宝物石牛并献美女给蜀王,请开道迎接回去。蜀王开明氏素性贪欲,便派五丁力士在大、小剑门山、五丁峡一带峭壁处,日夜劈山破石凿险开路,人秦迎美女运石牛。在行之剑门关时因剑门道不能通,五丁力士用宝剑将剑山劈开,但是白天劈开晚上就合拢,一连三天都是如此,第三天晚上半夜子时,五丁力士在峡谷中看见灯火通明,一边是一条大蛇、一边是一只蟾蜍,驮着两山往拢互相挤压,五丁力士情急之下,把手中的宝剑扔向空中,发出一道金光,把两个怪物就此镇住,化作了现在看见的两块石头。公元前320_年,秦惠文王派遣司马错、张仪、都尉墨前送美女、石牛,后伏大军一举灭掉蜀国。
往前行就是剑门关人文景观--剑门石刻碑林。
一、《剑阁铭》作者张载,字孟阳,湖北人,父张收在蜀郡任太守,张载于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
到蜀中看望父亲,途经剑门,因感慨剑门雄险,而蜀人常恃险作乱,而作《剑阁铭》该诗四字成韵,共184字,它开创了第一以诗文的形式赞剑门之险,第一个记剑门之史,第一个叙剑门之事。同时在诗中提出了“兴实在德、险亦难恃”的观点,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要以德治国,益州刺史张敏读后,认为是天下奇文,上表晋武帝司马炎推荐,被铭刻于剑门山东向石壁上。
二、李白《蜀道难》(公元701-762年)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陇西成纪人,生于吉尔吉斯坦共和国,长于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镇)于十九岁游览剑门关,公元720_年出蜀漫游,游遍了祖国名川大山,于公元730年在京都长安写下了《蜀道难》现被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三、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公元1172年,陆游应四川宣抚史王炎邀请,入其幕僚为其抗金,后因朝庭调其任临安(浙江抗州市)枢密院,幕府解散,陆游改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十一月他离开南郑,踏上西去成都的旅程。陆游当年曾四次在剑门蜀道,因干办公务而往返,陆游先生一界书生投笔从,有志不能伸,象一个大病的人,在细雨中骑着一匹毛驴,穿着一袭青衫,借酒浇愁,衣衫上征尘酒痕历历在目,因而写下了这首快灸人口的佳作。
四、杜甫的《剑门诗》杜甫(公元720_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生于河南巩县,卒于湖南湘江的一条船上,杜甫出生在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经历了唐玄宗、肃宗、代宗三朝,政治上不受重用,生活在社会下层,目睹了残酷的社会现实,创作了一千四百多首忧国忧民的诗歌,公元759年12月1日为避安史之乱,带领全家入蜀,途经剑门因而写了《剑门诗》。
自蜀王开明氏五丁开道,诸葛亮于公元231年建关设尉以来,剑门关就是一个非常雄险的古战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经历了大规模的战争100多余次,平均不到20_年就有一场战争)凡有志称王蜀中者,必须攻下的天险,所以有“攻下剑门关,犹如得四川”的说法,纵观剑门战争史,只有三次从小路迂回攻破剑门,于是守关者说:“一关失,半川没”。
维城,两崖相向,构成剑门关的关口。古之关口,上宽150米左右,底宽50米。中建一座关楼。沧桑巨变,一千七百年前,诸葛亮当年立石为门的“门”历代相继设关的“关”,均以化为战火尘烟。清代最后一次修建筑的关楼(由当时的四川总督陈谟回京述职时倡仪于乾隆二十五年八月初十动工,次年三月初三完工)老人们记忆犹新:过往人马,从北而来,必闯关而过,踏步步石阶而上,始至关楼前沿,石砌楼座正中,有拱券门洞,开木门两扇。门扉护以铁皮,乳钉突起,各九九八十一颗,置剑楼两层于楼座之上,重檐歇山造,翼角凌空,气宇轩昂,檐下匾题“天下雄关”四个金色大字,无不令人嗟叹汗颜!可惜于1935年修川陕公路时被毁。也是是在这里,历史上五位大诗人以同一首《蜀道难》讴歌剑门。最早的是距今1400多年“南梁”的张忄宗“梁山镇地险,积石阻云端。深谷下寥廓,层岩上郁盘。飞梁架绝岭,栈道接危峦。揽辔独长息,方知斯路难。”第二首是公元550年简文帝箫纲的“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笛声下复高,猿啼断还续。”第三首是南朝陈代的阴铿的“王尊奉汉朝,灵关不惮遥。高眠长有雪,阴栈屡经烧。轮摧九折路,骑阻七星桥。蜀道如此险,功名讵可要!”第四首就是最有名,影响最深远的唐朝诗仙李白的“噫吁兮,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第五首是清朝初蜀诗人费锡璜的“金牛开九阪,陈宝出三秦。道绝惟通鸟,桥危不渡人。阴岩春积雪,虚壑夜疑神。故国终难到,题诗泪满巾。”
制高点,筑7.8米高的烽火台,四周有堞垛射孔,平战两用:平时可登台瞭望,观山赏景:战时可燃狼烟烽火,乃古代敌情联络信号,台与楼之间以城墙相连,有断有续,石级踏道,通达其间,成为关楼、城墙、烽火台、梯道为一体的古建筑群,总面积443.56平方米,整个建筑采用了“残、断、缺、旧”的仿古手法,使之新建如旧,断墙、残垣,为人们留下了对历史深沉的回顾,1966年4月20日中科院院长郭沫若游览剑门时,当时既无古关楼,也无今古关楼,只有108国道穿关而过(路比关楼低7米),所以郭老题写了地名碑后赋诗说:剑门天失险,如砥坦途通......。
站在关楼上远眺七十二峰,共东向38峰,西向36峰,可欣赏“群峰齿尽黑,万砾色皆红”的美景了。我们脚下的游山道是1985年由县风景局修建,全长6公里,铺石阶7000余级,宽1-1.5米,我们将沿石阶而上,坡陡路险,请大家小心,注意安全。
剑门关有一位不可不说的历史人物--姜维。我们右侧头顶就是他当年驻军的姜维城。姜维,字伯约(公元220_年-公元264年),甘肃天水人,羌族,是魏天水中郎将,于公元220_年归汉,孔明说“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凉州上士也”。(他和孔明成为蜀汉历史上上两段佳话:孔明27岁时一对隆中对定蜀汉,六出祁山恢复汉室;姜维27岁归汉九伐中原=成为孔明之后蜀国又一忠臣良将,公元263年由于汉中阳平关、文县阴平桥头失守,姜维会合张翼、廖化退保剑阁(今剑门关)十月派田章助守江油关。以不足3万人马抵钟会、邓艾、诸葛绪18万大军。姜维首仗用5000人马杀得魏兵大败,后退十余里下寨。后因田章疏于警戒,被邓艾设计偷渡阴平,自摩天岭裹毡而下,破江油关、绵竹关直抵成都。刘禅听信谗言,不战而降,形成了“成都后主已亡国,此地姜维尚守城”。姜维闻成都有失,分兵回救,兵至梓州(今三台),太仆蒋显已持后主诏书令姜维投降。帐下将士闻之,无不眦牙裂目,气愤填膺,拔刀斫石,哭声震野,拒绝投降,誓与剑门关共存亡。有一员将士化作一巨石站在关口,千百年来守着剑门关(今石胄)。公元264年蜀汉灭亡。钟会欲据蜀问计姜维,姜维示意杀北来诸将,不幸事泄军乱,北来诸将欲成都杀钟会、姜维于乱军之中,享年62岁。后人有一付对联作了中肯的评价:生活让强敌西来,叹!表缮谯周乞降后主,锦官城到处烽烟,吁冠深矣,可奈何?纵有剑门一木洵难支大厦:死好见先皇地下,悲。计诛邓艾、志偃武乡,孤忠臣应昭河岳,唯斯胜者,必多负,缘兹斗胆千秋遗恨在阴平。另一付对联是这样写的:“雄关高阁壮英风,捧出丹心披开大胆:剩水残山余落日,虚怀远志空寄当归。”
剑门关景区的导游词篇七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广元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xxx。
大家好!欢迎来到剑门关。我是为大家的景点讲解的导游员小xx。接下来的愉快时光由我和大家一同度过,希望大家在游览过程中积极配合我的工作,我也将竭尽所能为大家提供优质的服务。
“天下山水在蜀”。古人把四川的风光归纳为四个天下:“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夔门天下险、剑门天下雄”,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比古罗马大道还早四年的七条古蜀道之一的剑门蜀道的中心景区,被史学家称之为金牛道的景点——剑门关。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剑门关的概况:
剑门关位于剑阁县城北30公里处。它居于大剑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直入云霄,峰峦倚天似剑;绝崖断离,两壁相对,其状似门,故称“剑门”。享有“剑门天下险”之誉,俗称“天下第一关”。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巍峨剑门,扼入蜀的咽喉,由于它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剑门关相传战国时期,秦惠王欲吞蜀,苦于无路进蜀,谎称赠五金牛、五美女给蜀王,蜀王信以为真,派身边五丁力士,劈山开道,入秦迎美女,运金牛,才开通了这条蜀道,称为“金牛道”,又称剑门蜀道。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率军伐魏,路经大剑山,见群峰雄伟,山势险峻,便令军士凿山岩,架飞梁,搭栈道。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曾在此屯粮、驻军、练兵;又在大剑山断崖之间的峡谷隘口砌石为门,修筑关门,派兵把守。当年魏军镇西将军钟会率领10万精兵进取汉中,直逼剑门关欲夺取蜀国,蜀军大将姜维领3万兵马退守剑门关,抵挡钟会10万大军于剑门关外。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剑门关集雄、险、幽、秀、奇于一体。险者,千仞峭壁拔地而起,绵亘如城,无二径上山。奇者,七十二峰层峦耸翠,姜维天然头像惟妙惟肖,大剑、二剑关隘气势雷同,仙女桥有桥难渡,雷神峡无雷自鸣。秀者,翠云廊千年古柏,蜿蜒古道三百里,梁山寺十万苍松,堪称松海;翠屏峰四季如春,淡淡含笑。幽者,后关门绿色坠道,苦竹葱郁,芳草靡靡,野香掩掩,如虚幻之境。除了山雄关险之外,剑门关还以山险,石怪,景奇,柏翠,峡幽,历史悠久,文物众多而闻名于世。换句话说:剑门之精神在于险峻,剑门之骨气在于崔嵬,剑门之风姿在于细雨,文物历史是剑门的灵魂,古柏是剑门的精髓。剑门关还有清代炮台遗址,右侧石崖上还刻有康熙皇帝第十七子果亲王亲笔书写的“第一关”三个字。这些胜迹和传说,给秀丽的自然风景增添了几分风采,更让游人流连忘返。在剑门关游览,能充分领略唐朝大诗人李白《蜀道难》的诗句中所描写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神韵。
好啦,剑门关的讲解就暂时告一段落。现在我们正位于剑门关的关口,让我们一起进入,一览剑门关的美景吧!大家请这边走,注意安全。谢谢!
常言道:“天下山水在蜀”。古人把四川的风光归纳为四个天下“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夔门天下险、剑门天下雄”,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比古罗马大道还早四年的七条古蜀道之一的剑门蜀道的中心景区,被史学家称之为金牛道的中景点--剑门关,我将和各位朋友一起渡过一段愉快的时光!
剑门关景区的导游词篇八
去年,爸爸妈妈带我去了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地方——剑门关。
到了门口,我和妈妈在外面等爸爸买票,过了一会儿,爸爸买好了票,我们就跟着进去了。
一进去,一股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了,走了一会儿,我们就遇到了一个分叉路口,直走就是直接到城楼上;左转就是“金牛峡栈道”,为了锻炼身体,妈妈决定走栈道。
我们刚刚走上去,就觉得坡很陡,走了一会儿就觉得非常累,爸爸说:“既然我们选择了走这里,就应该一直坚持下去决不能退缩,决不能放弃!”“额,好吧,我就坚持一下吧。”过了一个拐角,又开始“爬”坡了,就这样爬,我们一个半小时左右就开始下坡了,到了平地上,我感觉脚舒服多了,我到商店,买了一瓶水,不到一分钟我就喝光了。。。
我往前面看了一眼,不远处就是城楼了,我慢慢地走上去,啊!一股凉风迎面扑来,好凉快啊!!我看见城墙上有凹凸的形状,大小不一,我想,大的呢,可能是架大炮的,小的呢,可能是箭垛(就是射箭的)。我看了一下前面的道路,又险恶又窄,左边是树林,右边是乱石堆,人只要,就会掉下去摔死。
下了城楼,再往前走,就是雷鸣桥。过了雷鸣桥,我们一行人就往山上走,到了山上,山顶上是悬崖,悬崖上设有一个滑索,那个滑索是通往对面山崖的,妈妈追求刺激,就提议坐滑索过去,我们一行人都赞同,我虽然同意,但是心里还是有些胆怯。
爸爸是第一个过去的,因为他要给我们照相,接着是爸爸同行的一位姐姐,我看见她紧闭眼睛,双手抱紧,到了对面才慢慢地睁开了眼睛,把我们都得哈哈大笑。接着是妈妈,她双手张开,显示出一种毫不畏惧的神情……接着就该我了,我很紧张,我担心中途机器出故障了,会掉下万丈深渊摔死,担心绳索会突然断掉,担心……我坐上去,叫那个叔叔反复地检查一下,一切准备就绪,我紧闭眼睛,叔叔推了我一下,我出去了,我突然感觉有一股凉爽的风吹来,我睁开眼睛,顿时觉得不那么吓人了,我往下面看下面是乱石堆,中间是一股小溪。随着一下震荡,我才知道我到站了,我下去之后,我们一行人又往前走,到了山崖上,我们对着远处呼喊自己的名字。
走了一会儿,到了,我看见一个红军战士的墓碑——鲍政委之墓,墓碑下献满了鲜花,我们一行人也到别地去采一点野花,献给红军战士鲍政委。
再往前走两步就是一座,其实那个纪念馆就是一座大沙盘,它让我们看到了红军部队当时攻打的艰辛和勇敢。
再往下面走就是庙,到那里我才知道是病死后,竭力重振汉室。汉中失守后,退到列营守险,抵御魏兵。
出来之后,我知道了剑门关的历史,我知道了在古代和现在,剑门关都是一个重要的关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