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江苏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8篇)

江苏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9-15 13:54:03
江苏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大全8篇)
时间:2023-09-15 13:54:03     小编:翰墨

对某一单位、某一部门工作进行全面性总结,既反映工作的概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缺点,也要写经验教训和今后如何改进的意见等。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总结书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江苏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篇一

生物囤为人类提供各种各样的资源,我们的衣食住行等都依赖于生物圈。人口的适度增长有利于人类自身的发展,但是人口的过快增长必将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造成破坏性的影响。目前,由于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人类的需要和自然界可能提供的资源、能源之间,已经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如土地和淡水的人均占有量日渐减少。由此造成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难以得到有效保护的局面。同时,人口的迅速增长,使我们的环境污染加剧。此外,人口的大量增加,还给住房、就业、教育、医疗、交通等增加了巨大的压力,严重阻碍了人们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1)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问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也就是说,它的能量流动和物质的循环能够较长时间地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就叫做生态平衡。

(2)稳定的生态系统的特征

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动物和植物在数量上保持相对稳定;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完整的营养级结构,具有比较稳定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3)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是因为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

相对稳定的能力。当生态系统受到外来干扰时,只要这种干扰没有超过一定限度,生态系统就能通过自动调节恢复平衡。但若外来干扰超过这个限度,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类。

江苏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篇二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2、生物圈中的生物:

a、大气圈中主要有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

b、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

c、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6、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等。

(1)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并需要水、二氧化碳作原料

(3)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也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

当环境中的几个或者一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和谐发展。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能够直接制造有机物(如:植物)

生物部分消费者:不能直接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如:动物)

分解者:能够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如细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3、食物链与食物网

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而形成的关系。

例如:草兔子狼

(1)食物链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

(2)食物链中的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

(3)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

食物网:食物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形成的网状结构。

(在食物网中数食物链时,从生产者到最后一级消费者,才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4、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注意出分析说明题)

1、显微镜的构造(p36)

2、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右握左托(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

(2)对光:升、转、看、调

(3)观察:放、压、降、看、升、看、调

(4) 整理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cm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cm距离)。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双眼睁开,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整理:实验完毕,应该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把物镜偏转到两旁,目镜放回镜头盒,把镜筒缓慢下降到最低处,再把显微镜放入镜箱内。

3、几点重要的结论: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2)显微镜物象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相反(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

(3)要将视野中的某个方向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那个方向移动(例如:要将视野中左上角的物象移到视野的中央,玻片就往左上角移动),如果是将视野中央的物象移向某个方向,就将玻片往相反的方向移动。

(4)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象越小,光线越亮;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细胞数目越多,物象越大,光线越暗。

(5)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

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6)视野中的污点有三种情况:物镜上,目镜上,装片上。移动目镜,如果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随之移动,则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前两次都不能移动污点,则污点在物镜上。

(7)光线依次要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才能进入到人的眼睛。

(8)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模糊不清,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

(9)转换物镜时,应转动转换器的边缘,而不能直接用手扳动物镜。

(10)镜头脏了,只能用擦镜纸擦拭。

1、重要的注意事项:材料要薄而透明;盖盖玻片时要一边先接触水滴,再缓慢放下,避免出现气泡。

2、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1)准备:擦、滴(清水)

(2)制片:撕、展、盖

(3)染色:滴(稀碘液,如果要观察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则不需要染色)、吸

3、制作动物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

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

(1)准备:擦、滴(生理盐水)

(2)制片:刮、涂、盖

(3)染色:滴(稀碘液)、吸

4、常见的玻片标本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如:叶的横切面切片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涂抹制成的。如:血涂片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或直接用个体微小的生物制成的。

如:草履虫装片

植物、动物和人体都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

人体的各项功能都是由细胞或多个细胞共同完成的。

所有的细胞都能显示出生命的各种属性,在它们之中进行着新陈代谢活动。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是在细胞里进行的,细胞内还一直进行着呼吸作用。一切复杂的瞬息万变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进行的。

生命存在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自我繁殖。细胞能通过分裂不断地产生新的细胞,细胞和生命一样,表现出生长、衰老、死亡的过程。这一切说明,细胞是生物体最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1、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各部分结构的作用:

细胞壁:透明,保护和支持细胞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含有大量的物质,里面有叶绿体、液泡,液泡中充满细胞液

能流动,从而加速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植物相邻细胞通过胞间连丝相联系,互相交流营养物质。

2、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膜:保护细胞,控制物质出入细胞

细胞质:能流动,可以加速与外界的物质交流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3、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细胞

(1)分裂的过程:

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多。

细胞的生长表现为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逐渐长大,使细胞体积增大,(植物)生长时先出现很多小液泡,最终合并为一个大液泡。

(2)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先加倍再减半,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3)生物体的生长表现在:细胞生长(体积增大)和细胞分裂(数目增多)。

江苏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篇三

1、在发育过程中,某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3、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1、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3、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种皮保护细嫩的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菜豆种子(子叶两片),没有胚乳;玉米种子(子叶一片),(有胚乳)。

子叶和胚乳里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种子植物比苔藓和蕨类植物更高等,能产生(种子)是一个重要原因。

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松、杉、侧柏、银杏和苏铁)种子裸露,外面没有保护它的果皮是裸子植物。其它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都是被子植物。

4、种子萌发所需外部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干瘪的种子或胚被昆虫咬坏的种子不能萌发)(储存时间过长的种子,胚已经死亡)也不能萌发;(正在休眠的种子)也是不能萌发的。

5、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6、芽中也有(分生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它是由细嫩的茎、叶和芽组成,枝条上的(芽)又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江苏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篇四

1.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知识的一个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综合是把知识的各个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考察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和综合是生物学学习中经常使用的重要方法,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只分析不综合,就会见木而不见林;只综合不分析,又会只见林而不见木。

2.比较和归类的方法。

比较是把有关的知识加以对比,以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遵循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寻找出知识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在寻找出了事物之间相同之处的基础上找出不同之处,即同中求异。归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把知识进行分门别类的思维方法。生物学习中常采用两种归类法:一是科学归类法,即从科学性出发,按照生物的本质特性进行归类;二是实用归类法,即从实用性出发,按生物的非本质属性进行归类。

3.系统化和具体化的方法。

系统化就是把各种有关知识纳入一定顺序或体系的思维方法。系统化不单纯是知识的分门别类,而且是把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使其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经常采用编写提纲、列出表解、绘制图表等方式,把学过的知识加以系统地整理。具体化是把理论知识用于具体、个别场合的思维方法。在生物学学习中,适用具体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用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生物学理论知识。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抽取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方法,抽象可以有两种水平层次的抽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抽象;二是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是将有关知识的非本质属性或本质属性联系起来的一种思维方法,它也有两种水平层次:一是非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另一种是本质属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

江苏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篇五

1、叶的表皮细胞无色透明,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大量的有机物,所以落叶时,叶片的正面着地。

2、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有利于(输送氧气)

3、卵细胞是人体最大的细胞,因为细胞内含有较多提供养料的(卵黄)

4、细胞体积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和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5、在光照条件下,植物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有(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

6、流感病毒有200多个变种,病毒的繁殖方式是(自我复制),而不是分裂。接种一种流感病毒的疫苗,也可能患流感,因为(抗体具有专一性,抗体与在、抗原具有一一对应性)

7、炎热的夏天绿色植物在一天中光照最强的时间段气孔是关闭的,目的是(降低蒸腾作用)防止水分过快散失,但是同时造成的后果是(光合作用减弱)

8、肾小管的重吸收有一定的限度

9、在人体的八大系统中,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组织细胞联系在一起的系统是(循环系统)

10、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以及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11、鸟类和哺乳类都是由(古代爬行动物)进化来的

12、自然界中碳循环的过程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变成植物体内的(有机物),然后通过(捕食关系)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体内,各种生物通过(呼吸作用),以及死亡后的遗体,通过(细菌、真菌)的分解作用将该物质分解,形成(二氧化碳)重新回到大气中。

13、吸气时,呼吸肌(肋间肌和膈肌的总称)处在(收缩)状态

14、酸味,甜味、辣味、刺激性的气味、决定花瓣的颜色的花表素等都是溶解在细胞的(液泡)的细胞中的成分中。

15、幼根的标记方法的结果:变化最明显的是(伸长区),标记线变得最模糊不清的(伸长区),得出的结论(伸长区是生长最快的部位)

16、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的意义:(降低植物表面的温度、促进根对水的吸收、促进植物对无机盐的运输)

17、果树常用的生殖方法是(嫁接)

18、保护易感者的措施(a接种疫苗b锻炼身体c远离传染源)

19、观察动物细胞时,载玻片的中央滴的是(0.9℅的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若滴加清水,则会出现(吸水胀破)。观察植物细胞时,滴加的是(清水)细胞会保持饱满的形态,这与(细胞壁)有关。

20、萝卜空心的原因是(细胞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了)

江苏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篇六

1、平衡膳食:指膳食中食物种类齐全,数量适当,营养物质之间比例合理,并且与身体消耗的营养物质保持相对平衡。平衡膳食应坚持4个原则:平衡性原则、适当性原则、全面性原则、针对性原则。

2、七大营养素的作用

(1) 水:构成细胞、生物体的主要成分。体内的养分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

(2)糖类:人体细胞的一种组成成分,生物体生命活动主要能量来源。

(3)蛋白质:人体细胞生长、组织修补的主要原料,也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还是人体代谢过程的酶物质,免疫物质。

生物体生命活动物质基础。

(4)脂肪:人体细胞的结构成分,生物体储备能量的主要物质

(5)无机盐:构成组织和维护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缺锌会导致儿童味蕾功能下降(海产品、动物内脏),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海生生物食品),缺铁会引起贫血(菠菜、肝脏)、缺钙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软化等(芹菜、虾类)。

(6)维生素: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微量有机化合物,种类多。

(7)粗纤维:来源于植物性食物,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能帮助人体对事物的消化吸收。其作用是刺激消化腺分泌;促进肠道蠕动,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减少肠道对脂肪的吸收;预防心血管疾病。杂粮玉米、荞麦、燕麦、木薯、番薯。

江苏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篇七

与学习其它理科一样,生物学的知识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但是初中阶段的生物学还有着与其它学科不一样的特点:面对生物学,同学们要思考的对象是陌生的细胞、组织、各种有机物、无机物以及他们之间奇特的逻辑关系。因此只有在记住了这些名词、术语之后才有可能理解生物学的逻辑规律,既所谓“先记忆,后理解”。在记住了基本的名词、术语和概念之后,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生物学规律上。这时要着重理解生物体各种结构、群体之间的联系(因为生物个体或群体都是内部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也就是注意知识体系中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的线索。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生物学的理论知识与自然、生产、生活都有较密切的关系,在生物学学习中,要注意联系这些实际。联系实际的学习,既有利于扎实掌握生物学知识,也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1.联系自然实际。

居住地附近的农田、草地、树林、公园、花园、动物园、庭院、路旁都会有许多动植物在那里生活,学习有关知识时,到这些地方去参观考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有益处。当学到生物与环境的知识时,更要想到保护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和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

2.联系生产实际。

生物学中的许多原理都和工农业生产有密切的关系,学习这些原理时,就要考虑它能帮助解决生产上的什么问题。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原理的掌握,而且还能为当地的经济建设服务。

3.联系生活实际。

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更直接、更普遍,所以在生物学学习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就更为重要。生活实际包括已有的生活常识和未来的生活行为两类。生活常识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知识,生物学知识也可以指导我们的生活行为。

三、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能直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简化记忆法。

即通过分析教材,找出要点,将知识简化成有规律的几个字来帮助记忆。

2.联想记忆法。

即根据教材内容,巧妙地利用联想帮助记忆。

3.对比记忆法。

在生物学学习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词易混淆、难记忆。对于这样的内容,可运用对比法记忆。对比法即将有关的名词单列出来,然后从范围、内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进行比较,存同求异,找出不同点。这样反差鲜明,容易记忆。

4.纲要记忆法。

生物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复杂的内容不容易记忆。可将这些知识的核心内容或关键词语提炼出来,作为知识的纲要,抓住了纲要则有利于知识的记忆。

5.衍射记忆法。

以某一重要的知识点为核心,通过思维的发散过程,把与之有关的其他知识尽可能多地建立起联系。这种方法多用于章节知识的总结或复习,也可用于将分散在各章节中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

江苏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篇八

(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注:机器人、钟乳石、珊瑚都不是生物,都没有生命,不符合生物的特征。(p6)

(2)生物的归类

(3)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共同构成了生物圈。厚度:20千米左右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水生生物,水面下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土壤,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的关系: 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注:1、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骆驼失水很少和骆驼刺的根很长是对干旱的适应;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的适应;旗形树的树冠的形状是对风的适应。现存的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