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最新高中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 选修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五篇)

最新高中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 选修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24 09:03:33
最新高中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 选修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五篇)
时间:2023-05-24 09:03:33     小编:xiejingc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高中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 选修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篇一

第一部分

观点与概述

一、基本观点

“改革”与“革命”一同被视作人类社会发展、变革的重要推动力。

(一)改革的含义

在含义上看,改革是要革除社会制度中落后、腐朽的部分,完善当前的制度,使之适应新的生产力的发展。例如:技术改革、改革经济体制、宗教改革。改革的实质应该是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因此,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那么,一定程度上说,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是一部人类不断完善社会机制的历史演进过程。这与疾风暴雨般的革命有区别。具体含义:

从程度上看,改革有两种: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而革命是对旧的事物或思想进行彻底的变革的一种形式。

从内容上看,改革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革命是对这些方面的彻底变更。

从性质上看,改革有奴隶主阶级改革、地主阶级的改革、资产阶级的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革。当然,革命也包括这些。

从背景上看,改革时社会背景相对平和;革命时阶级关系错综复杂,阶级矛盾走向激化,社会相对动荡。

从方式、力量上看,改革是国家和政府主动采用的一种自上而下的和平的、渐进的变革方式;而革命一般是自下而上的、社会阶层广泛参加的暴力方式。

从根本目上看,改革是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革命是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从对生产力影响上看,改革由于采用的是平缓的、主动的方式,是对以往社会制度的完善与改进,因此,在改革的同时不会造成生产力的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是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而革命采取的是暴力、流血的手段。因此,革命必然对国家机器,对社会生产力造成一定的破坏,在革命之后必然要对国家机器、生产力等进行重建,因此要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革命往往是疾风暴雨、剧烈的社会变革。

(二)改革的历史反思(导读)

(1)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才成功的改革,才能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这里的时代潮流是指先进生产力及其政治代表的发展需要。

(2)成功的改革是全社会的互动。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都是在时代呼唤下的伟大社会实践活动,这种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广泛的社会基础。

(3)历史经验表明:改革既是一场伟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4)改革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改革必然会触动旧制度和一些既得利益集团,所以,改革的征途会障碍重重,甚至发生新旧势力的激烈斗争;改革家不仅需要远见卓识,而且需要无私无畏的精神,这种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5)历史上的改革呈现了人类文明演进中多元化的特征,但是都在不断地推动社会的进步,这是总的趋势。

专题1:梭伦改革

第1课

走向民主政治

1.梭伦改革:

(1)梭伦改革背景:

①公元前7世纪,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政治上,贵族政治是少数贵族集体的统治,普通民众没有权力参与政府运作;经济上,由于缺少监督和有效的制约,雅典的贵族大肆侵吞平民的土地财产,激化了社会矛盾。平民与贵族尖锐对立,内战一触即发。

②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形成了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他们要求分享政治权利。提出改革呼声。

(2)梭伦改革的措施和特点:

(3)梭伦中庸思想在改革中的体现:

梭伦使工商业奴隶主以第一和第二等级而获得掌握政权的机会,把他们上升为统治阶级。对贵族也并非彻底的打击,因为贵族以其财产仍可列第一和第二等级,只是他们的特权受到削弱,不能再独占政权了。

他给与平民的政治权利却是有限的,反映了他的改革始终保持着他自以为荣的“中间路线”。他自称既遏制富人的贪婪,又要抵制穷人过分的欲望。“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这句话就贴切体现了他的中庸思想。

(4)梭伦改革的影响:

积极:

①经济:部分地减轻了平民负担,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保障,为雅典民主的形成打下了牢固的阶级基础。鼓励发展工商业有利于提高雅典在对外贸易中的竞争力。

②政治: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主要表现在:

a.“解负令”的颁布,使广大平民成为世代享有人身自由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所必需具备的公民群体。

b.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工商奴隶主阶层分享了政治权力,也使下曾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以财产资格来取代血缘资格,从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基础,对民主政治的形成具有革命性意义。

c.国家权力机构的改革,不仅从制度上打破了贵族对政治特权的世袭和对国家政权的垄断,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物的政治权利,并形成了某种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为以后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提供了基本框架。

局限:

①其中庸原则决定了改革的不彻底性。

②按财产划分等级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

③不能完全满足平民阶级的政治经济需求。

2.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完善

(1)确立——克里斯提(梯)尼改革

①背景:梭伦改革未能满足社会各阶层的愿望。

②措施:

a.地域组织取代氏族组织。

b.改造国家政治机构。

c.陶片放逐法。

③意义:雅典牢固地确立了民主体制。

思考: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陶片放逐法的认识

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人在民主探索中的成功创举。它对于捍卫民主政体和平民利益、反对民主之敌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但是它毕竟是一种原始、粗糙的民主制度,其投票结果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当时投票公民群体素质、个人好恶的影响,有时的判决结果也不公正、不理智的。与现代民主、法治理念仍有着很大不同。

(2)进一步完善——伯里克利改革

①完善的表现:

a.取消了高级职官的财产限制;

b.发放津贴;

c.抽签或举手表决方式;

d.进一步改革国家政权机构。

②意义:进一步完善雅典的民主制度。

(3)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积极性和局限性)

积极性:

①为人类提供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为后世的民主政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②政治决策通过多数人讨论,会使问题考虑的更全面。

③公职人员由多数人选举产生,对群众负责,受社会监督,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

④创造了灿烂的希腊文化与科学。

局限性:

①男性公民的民主,其他的妇女、外邦人、奴隶没有民主。

②选举的不科学性导致民主制的最终夭折和衰落。

选举的不科学性

(1)选举表决方式的原始性。抽签选举和举手表决在雅典民主中占有绝对的地位,许多政府官员都是由此产生。其随意性与幸运性在某种程度上已盖过民主的实际意义。我们不能抹去举手法在直接民主中的实际作用,但选举人的正当权益,尤其是不受干扰的表达自己意愿的权益不能得到保障。

(2)选举不能尽才为用。在抽签选举中公民不能自由地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来选择自己胜任的职业,忽视了不同公职之间的特殊要求,也不利于公民特长的发挥,这不仅不能有益工作效力,甚至适得其反。苏格拉底就曾指出:“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因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雇佣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吹笛子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作错了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家方面发生错误要轻得多。

3.雅典民主制的内容和特征

(1)雅典城邦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公民大会的根本在于它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是雅典城邦民意普遍表达和集中的最高形式。

(2)官吏产生的途径。公民从全体公民中选举官职,这种选举可通过抽签方式进行;任职资格没有财产的限制,任期时间比较短。

(3)监督官吏制度。陶片放逐法,是全体雅典公民高级官吏进行控制和监督的最严重的手段。

总结:

专题2:商鞅变法

1.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变化

(1)经济: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程度加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

(2)政治:①周王室衰微,诸侯势力逐渐强大;②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③新兴地主阶层日益壮大、自耕农出现。

(3)军事:日益激烈的争霸战争需要富国强兵,称霸天下的欲望是改革变法的直接动力。

(4)文化:出现百家争鸣局面。

(5)应对与转型:为了在争霸战争中求生存,进而成为霸主,各国先后进行了变法。由于变法都围绕着富国强兵进行,要富国就要增加财政收入,增加财政收入就要广开税源,广开税源就要承认私田,这就在客观上适应了新的生产力的要求。而政治上的改革多围绕着强兵进行,军队的实力一是要有经济保障,二是要有政治保障。加强政治保障就必须淡化和破坏宗法制,实行没有血缘关系的郡县制和官僚制度,以强化国君的权力。这就是所说的社会转型。

2.春秋时期的改革——管仲改革

(1)背景:(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私田大增使得占有者十分富裕,而靠公田赋税的诸侯收入却日益减少。

(2)内容:“相地而衰征”

(3)影响:①对齐国:增加了财政收入,使齐国在争霸中率先成为中原霸主。②对其他诸侯国:起了榜样作用,客观上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4)特点:主要集中在经济方面,维护奴隶制统治

春秋时期,其他各国也进行了改革。从整体看,这些改革主要是针对经济基础方面的,没能触及到上层建筑,因此,战国时期变法的根本任务在于上层建筑领域,要废除世卿世禄制。

3.战国时期的改革——魏文侯变法

(1)内容(尽地力、制定法经)

(2)影响:

①对魏国:有效打击了旧制度,增强了国力,使魏国迅速崛起

②对其他诸侯国:开启了战国大变法运动的序幕

③对历史进程:促进了社会的转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

(3)特点:改革由经济基础逐渐转移到上层建筑,维护地主阶级统治。

战国时期的变法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宗法贵族的统治秩序,使新兴地主阶层的地位的以强化,为秦帝国的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第4课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1.商鞅变法的背景

(1)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必然性)

(2)秦孝公希望建立功业,广纳贤才,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

(3)商鞅个人条件:商鞅来秦,并阐述法家富国强兵、变革政治的主张,体现了改革的精神。

2.改革的内容

对商鞅的“焚烧诗书”的认识:

从当时来看,他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因为要更好地执行变法的话,就必须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要排除复古思想的干扰就必须要排斥儒家;要排斥儒家,那么“焚烧诗书”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从历史长河来看,“焚烧诗书”损失了大量有价值的文化典籍。

3.商鞅变法的结果

(1)性质:地主阶级的改革

(2)结果:

①不但沉重打击旧贵族,发展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同时也壮大了军事力量,稳定了社会秩序,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为后来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②商鞅被害后,新法并未被废除。

说商鞅变法是成功的变法主要是因为:

a.改革符合地主阶级的愿望,顺应了历史潮流。

b.“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

c.商鞅坚定的变法精神。

4.对商鞅变法的认识

(1)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想要发展,就必须根据现实的需要适时地进行改革;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改革就会丧失活力,不改革就会落后,不改革就会灭亡。

(2)改革不会一帆风顺,有时可能遭受挫折,甚至中途夭折。这就要求改革者有敢于创新、敢于承担风险、不怕挫折、不怕失败、甚至不怕牺牲的大无谓精神;要求改革者始终能够站在时代的前沿,引导改革冲破艰难险阻到达胜利的彼岸。

(3)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改革终将取得成功。

(4)即使今天我们改革开放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但这些都只是前进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坚定社会主义改革的信心。

专题3:北魏孝文帝改革

介绍朝代更替:

1.改革的背景

(1)北魏的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基础)

(2)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

(3)社会矛盾和统治危机

①阶级矛盾尖锐:一是在政治上实行宗主督护制;二是在赋税制度上的混乱;

②民族矛盾激化: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③人民起义不断

由此看,孝文帝改革的目的:为了缓和日益尖锐的矛盾,促进北魏社会的发展.(4)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作用(冯太后临朝听政并培养孝文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2.改革的内容

以迁都洛阳为界,分为两个时期

(1)前期

特点: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①实行均田制: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并未触动封建地主利益。

意义:

ⅰ.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得到了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

ⅱ.它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推动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ⅲ.对后代有很大影响,为中国封建鼎盛时期的出现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②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加强基层行政管理。三长制的实行,国家直接掌握了更多的编户,改变了隐瞒户籍的状况,北魏的户口人数大大增加。

③制定俸禄制度和任期考核制,整顿吏治。俸禄制度和任期考核制度改善了北魏的吏治,相对减轻了农民赋役负担,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北方农业的恢复。

(2)中后期

特点:实行汉制、移风易俗

①迁都洛阳,推动改革的深化

a.原因:

㈠政治上:平城故地保守势力十分强大,而洛阳曾是东周、东汉、曹魏、西晋的都城;

㈡经济上:经济比较落后,粮食不能满足京城的需要;洛阳地处中原腹地,经济发达,文化先进。

㈢地理上:地处偏僻,很难有效地控制中原地区;洛阳地处黄河之南,交通便利。

㈣军事上:北方少数民族柔然威胁北魏;迁都洛阳可以摆脱困境,又能举兵南下攻齐,为统一提供了可能。

b.目的: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c.影响: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保证了孝文帝改革的深入,促进了胡汉民族融合②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全方位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内容:

a.穿汉服,改汉姓,说汉语,与汉人通婚;

b.废鲜卑旧制,改行汉人的典章制度。

3.改革的影响(略)

4.成功的基本原因

(1)顺应民族融合的历史发展潮流;

(2)改革策略正确,整顿吏治使改革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改革措施配套、全面;改革立足实际,切实可行。

(3)孝文帝无畏的改革精神。

5.认识

(1)先进必然战胜落后;

(2)民族融合与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

(3)改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关于民族融合:

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间不同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心理特征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是民族之间的自然融合。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又有汉族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进步现象。由于中国古代历史上汉族的经济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历次民族融合均以汉族为核心发生。

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

民族大融合的原因(途径):

①政治因素:国家分裂或战乱,民族迁徙、杂居、兼并战争。

②阶级因素:在各族人民联合反抗统治者压迫的斗争中。

③经济因素:少数民族由游牧生活转向农业生活的封建化过程中。

④统治者政策因素:开明的民族政策、汉化政策、“和亲”、“册封”。

⑤友好交往

中华民族融合的几个高潮

①三国至南北朝;②五代十国;③元朝

认识:中国历史上凡是入主中原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无论统治初期农牧文化冲突何等激烈,他们最终都必然采取汉化的政策,这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由于汉族文化处于领先地位。在中原建立上层建筑的少数民族政权就必然要适应当地封建的经济基础,于是,少数民族封建化就不可避免的发生了。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其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规律:“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所征服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专题4:王安石变法

1.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北宋中期,统治集团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表现在:

(1)

“冗官”“冗兵”“冗费”出现,形成“积贫积弱”的局面

(2)王安石主观条件:立“矫世变俗”的雄心壮志;积累了丰富的地方工作经验;宋神宗起用王安石做宰相;王安石的“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

2.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1)经济方面:(富国之法)“理财为方今先急”

“理财以农事为先”: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市易法等。

(2)军事方面:(强兵之法)

①实行“省兵”措施,精减军队、缩减编制

②保甲法

③保马法

④将兵法

(3)文化教育反面:(取士之法)

教育:改革科举制度与选官制度

3.失败及原因

失败:1085年的“元祐更化”

原因:①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主要原因)

②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引起民间不满

③宋神宗变法态度的动摇

④变法演变成激烈的派别斗争

4.变法的评价

(1)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2)进步:富国之法在抑制土地兼并、发展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方面有一定成效;强兵之法节省了军费开支,改变了原有军事编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宋军的战斗力;取士之法促进了考试选官制度的发展,对于确立择优录用的原则有积极意义。

(3)局限:①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②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

第三单元

西方近代早期的改革

本单元主要阐述了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文明兴起之时的改革运动,主要包括欧洲宗教改革和俄国彼得一世改革。

专题5:欧洲的宗教改革

一、背景

(一)天主教确立大一统的神权统治

1.原因:(1)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

(2)天主教会通过整顿教会、组织十字军东征,势力不断壮大。

2.表现:

(1)经济上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据了各国土地的1/3,甚至更多。

(2)政治上是最高统治者;一方面天主教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罗马教皇高高在上;另一方面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教会不断地干涉各国的政治权力。

(3)思想上实行精神独裁;教会占据着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它垄断所有的教育、文化和舆论机构,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4)社会生活方面渗入各个领域。中世纪西欧的天主教国家几乎人人信教,都是天主教徒,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教会。

(二)天主教会对社会发展的阻碍

1.14~16世纪,西欧开始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的过渡,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其轻商思想和当时商品货币关系蓬勃发展的趋势相背离,阻碍了社会进一步发展。

经济根源: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和重商主义思想的流行,同教会的轻商思想产生冲突。

向近代化过渡的西欧

表现:(1)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2)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3)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2.教会贪婪腐化,教士淫逸奢侈,根本不管教务。

直接原因:在思想文化和经济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教会贪婪腐败,其掠夺最终引发改革运动。

表现:教阶森严、奢侈腐化、荒淫无度、迫害“异端”(宗教裁判所)、贪婪敲诈。

宗教“异端”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原因: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资产阶级开始了反封建的斗争,并常常用与天主教不同的“异端”宗教思想发动民众。

表现:

(1)法国南部的“异端”运动(规模大、影响深);

(2)英国威克里夫的“异端”学说;

(3)捷克胡司的“异端”学说以及领导的“异端”运动。

观点:

(1)认为现存的封建统治秩序和罗马教会都是魔鬼创造的(2)揭露了教会的虚伪与腐化

(3)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和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

(4)没收教会的财产;

(5)《圣经》是高于教会和教士的最高权威

(6)教权服从于世俗的权力

(7)用民族语言传教

影响:对天主教的神权统治提出了有力的挑战,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政治权利、发展工商业经济的要求和改革教会的愿望,表明宗教改革势在必行。

3.政治因素:民族观念的崛起。民族国家的形成要求打破中世纪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

4.在宗教改革之前,反对宗教神权的斗争已经开始,包括文艺复兴运动、欧洲范围的宗教“异端”运动,对天主教造成巨大冲击。

文化因素: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推动宗教改革。

5.德国因素:德国是天主教世界中受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

6.导火线(直接):兜售“赎罪券”最终成为导火线。

二、改革目的与性质

1、目的:通过改革建立适应本民族国家发展的“民族教会”或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廉价教会”。

2、是一场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政治运动。

三、马丁?路德发动宗教改革——改革的开端

1.改革的原因

(1)根本原因:——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德国经济的发展,天主教会的腐败和搜刮,引起德国各阶级阶层的强烈不满。

(2)直接原因:——教皇兜售“赎罪券”

(3)主要原因: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神权统治和经济搜刮主要原因

(4)思想原因:文艺复兴的兴起——淋漓尽致地揭露天主教会的腐败

2、揭开宗教改革的序幕:

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1517年10月31日

内容:反驳了赎罪券的功效,指出信徒得救不靠教皇善功,靠终生悔改。

意义:“九十五条论纲”的内容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权威;激起了德意志民族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3、马丁?路德宗教主张的核心思想:

(1)“因信称义”:每个人可以凭自己的虔诚信仰得到拯救。——否定天主教会和教皇的作用

(2)《圣经》是人们信仰惟一的神圣权威,个人信仰建立在自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上。——否定天主教会神学说教的垄断地位

(3)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建立本民族教会。

(4)简化天主教的复杂的圣礼,主张神甫可以娶妻。

4、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历史意义

(1)马丁?路德首先确立了与罗马教廷说教不完全相同的基督教派,严重冲击了罗马教廷的神权统治。

(2)基督教世界出现了分裂,出现了更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的新教。

(3)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还为欧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发生在德国的这场改革很快波及了欧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尔文教和英国国教先后创立,形成了基督教三大新教教派。

5、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实质: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及教义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惜时如金和建立“廉价教会”的经济观念及否定权威和追求地位平等的政治要求;实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及思想改革运动。

四、加尔文与日内瓦的试验——改革的深入

1.背景: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深入研究《圣经》宣传宗教改革。

2.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主张及影响:

①重新解释基督教教义:a-反对盲从,《圣经》权威至高无上;b-主张信仰得救,即先定论

②简化教会组织和宗教仪式,选举神职人员

③制定严格的道德标准,过节俭生活

④教会监督国家、社会和家庭

⑤将日内瓦改造成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

⑥迫害异己,判处塞尔维特火刑(人教版)

影响:形成新教加尔文宗,影响法、英等国

3.意义:加尔文宗教改革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影响极大,比路德教产生了更为广泛的国际性影响。加尔文教义传入英国,成为英国清教徒的宗教信条。日内瓦也由此成为“新教的罗马”。

问题:比较加尔文与路德两大新教教义的异同。为何说加尔文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提示:

相同:①强调《圣经》的地位②主张信仰得救

不同:加尔文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即人的得救与否完全由上帝预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

这种主张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作用,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所以说该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更为激进。正如恩格斯所言:“加尔文的信条正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果敢大胆的分子的要求。”

五、英国王权与天主教会的决裂——独具特色的英国宗教改革

(一)英国国教: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背景:英国借助王权建立起附属于王权的民族教会

(1)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要求宗教改革;

(2)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社会各阶层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

(3)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桎梏。

2.导火线:是亨利八世的一场离婚案

3.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内容:

(1)1534年国会通过了著名的“至尊法案”,英王是英格兰国教会的最高首领,拥有处理教会事务的一切权利,教皇无权干涉英国的教会事务;

(2)保留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和仪式;

(3)解散修道院,没收修道院的土地和财产,勒令男女修士还俗。

(二)英国宗教改革的特点:

1、宗教改革由中央政府推动,自上而下地展开,国王在改革中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有权任免教职和决定教义。亨利八世成为英国第一位国教最高首脑的国王;

2、没有触动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三)影响:

1、摆脱了罗马教权的桎梏,巩固了日益强大的王权,2、使英国基督教成为英国国教,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3、天主教会被剥夺的大多财产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4、比较保守的,在宗教信仰和神学思想方面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不利于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后出现清教运动。

六、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

1、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

2、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3、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4、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欧洲走向现代社会创造了条件;

七、天主教的应对措施

(1)教会纯洁运动的背景和目的: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会,罗马天主教会为了抵御新教的攻势,重振天主教会声威而采取应对措施。

(2)措施:

①革除教会内部弊端,停止出售赎罪券,惩治贪污腐化,加强监督。

②加强对异端的打击

③罗耀拉创立耶稣会,反对宗教改革活动。

(3)影响:一定程度上纯洁了天主教会,恢复天主教会的部分势力。耶稣会在海外传教中,一方面充当殖民急先锋,另一方面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八、宗教宽容

宗教改革中,天主教和新教两大阵营之间发生了长时间的争论、迫害核战争;各国君主、各教派领袖对这些冲突加以利用又加剧了宗教冲突。于是,一些有识之士主张宗教宽容。

1555年,德国君主签署《奥斯格堡宗教和约》,规定“教随国定”的原则。(欧洲第一个宽容新教的和约)1598年,法国国王颁布《南特敕令》,天主教为法国国教,但国民有信仰新教的自由。(第一次赋予信仰自由的权利)但是,彻底的宗教宽容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问题1。为什么西欧早期的反封建斗争采取了宗教“异端”的形式?

(1)是由天主教大一统的神权统治格局决定的。在当时,天主教神权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也是支配着各国封建政治的重要权力,还是垄断了整个思想文化与教育的意识形态。人们思想和行动都受到天主教会的严格控制,新兴资产阶级还找不到更为先进的思想武器来批判封建主义同时,为了将具有浓厚宗教信仰的民众发动起来,也需要为这一斗争披上神圣的宗教外衣。

(2)当时欧洲资本主义还不很发达,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他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在反封建斗争中,他们不得不借用宗教的力量,无力通过大规模的革命手段实现自己的愿望

(3)是由新教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加尔文教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主张建立民主的教会,这些思想和资产阶级早期的反封建思想相吻合,因而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问题2.比较加尔文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的异同

相同:都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不同之处是:

(1)路德的神学关怀中人是出发点和目的,而加尔文的神学思想上帝是一切的出发点和目的(2)路德宣称教徒“因信称义”,十分强调在精神领域里个人信仰在获救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加尔文也宣称

“先定说”,认为上帝预先的拣选才真正是决定一切的基础。

(3)路德使人的精神被赋予了神圣性。加尔文则使得现实的经济活动也获得了神圣性

(4)加尔文的主张更为激进,其更激进之处表现在建立民主教会和严厉排斥异己,以及主张国家的民主化与共和化上。加尔文的主张更适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影响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特别对法国和英国的历史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问题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区别

相同点

(1)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

(2)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

(3)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从《罗马书》中采用“因信称义”信条并将之引申为“唯信称义”;

(4)两个运动在与统治者的关系上也是相似的,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宗教改革与统治者关系更是紧密,马丁?路德就是得到萨克森选侯的保护,英国的宗教改革更是在亨利八世的领导下展开的。

以上这些相同点说明两者之间存在顺向关系,它们在同一时代的社会矛盾推动下,互为条件、互相影响地发展起来

不同点

(1)在人的问题上,前者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后者却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一切以神为中心;

(2)在信仰与宗教宽容的问题上文艺复兴是一个信仰与思想自由的运动,一开始就容忍了异教文化,而宗教改革不是一个为了自由的运动,各种形式的新教派,几乎都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

(3)从核心内容上看: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宣扬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世界观,肯定人性,反对神权,以把人从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为最终目的;宗教改革中,马丁?路德和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和简化宗教仪式,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教,但最终还承认神的存在。

(4)从形式上看:文艺复兴是在“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下,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反封建的社会运动。

(5)从实质和影响看: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革命,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不仅是思想领域内的反封建斗争,更是在宗教外衣下的新兴资产阶级反对以罗马天主教会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运动,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开辟了道路。

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本单元阐述了在西方工业革命的冲击下,俄国、埃及、日本、中国等国家不同的改革道路,这些改革的实质都是向西方工业文明学习的尝试和努力,其结果说明了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必由之路,改革是落后国家通向现代化的一座桥梁。

专题6: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课标要求:

①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②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③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第11课

俄国农奴制改革

1.历史背景

(1)农奴制阻碍俄国社会的发展——根本原因

什么叫农奴制?15c下半叶—19c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地层,实际上是农奴。确立于17世纪,18世纪进一步加强。

①严重阻碍俄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a.在农奴制下,俄国工业发展缺乏自由劳动力资金、国内市场。

b.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国家。

②阶级矛盾激化

a.农民骚动增多,声势日益扩大。

b.要求变革的呼声。

a.“十二月党人起义”

1825年,为了废除农奴制、反对沙皇专制,俄国进步的贵族青年发动的起义。它是俄国历史上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第一次公开武装发动,它标志着俄国革命运动史的开端,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对后来俄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b.19c中期,出现了具有俄罗斯特色的“知识分子”群体。代表: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他们的思想核心是反对沙皇专制和农奴制,要求社会变革。

(2)克里木战争的失败——

直接原因

时间:1853——1856。

双方:俄vs英、法、土。

目的:俄国为扩大势力,攫取土地和转移国内矛盾。

性质:俄国与英法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结果:俄国战败,被迫签订《巴黎和约》。

恩格斯在谈到这次战争时写道:“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也就是说,这是一场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的俄国同工业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英、法之间的战争。俄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农奴制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影响:a.国际地位下降

b.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

c.推动俄国六七十年代改革

2.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时间:1861

“解放”法令(“二一九法令”)

①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人身自由,成为政府的臣民。农民享有公民权利,可以签订契约、提起诉讼、自由结婚、经商、做工和合法拥有财产(但受到村社的束缚)。②农民可以赎买获得一块份地,另外的土地仍归地主所有,但地主有权决定保留那些土地。农民要交付赎金,赎金往往比实际地价高出好几倍,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农民在改革中获得的份地通常低于改革前耕种土地的数量;而往往得到的是贫瘠和耕作不便的土地(背上沉重的债务)

3.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

(1)司法改革

内容:颁布《司法章程》,全面建立近代司法体系。①废除按等级进行审理的制度;②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

影响:①政府官员的法律意识有所增强;②普通群众不具备法律意识,农村仍按旧制度审理案件。

(2)地方自治改革(参照西方代议制建立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

内容:在农村建立地方自治局,在城市建立城市杜马,机构由选举产生,主要负责地方的文化、教育、卫生。

影响:①保证了城市资产阶级代表在地方自治机关中占据主导地位。

②地方自治机关对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

司法改革后的俄国仍然是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

4.农奴制改革的评价

(1)进步性

①性质: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性质。

经济: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和资金

政治:沙皇专制政权逐步变成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

②地位: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一定程度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此后,俄国的资本主义有了更为顺利的发展。

③作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使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2)局限性

①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妥协的结果,没有彻底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

②改革具有掠夺性和欺骗性

③不彻底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使俄国日后具有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特点

改革的不彻底性使得俄国的总体水平落后于美国和西欧,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越来越激化,从而导致了俄国历史上的又一次改革。

5.斯托雷平土地改革

(1)背景: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不彻底

20c初,俄国再次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1904—1905日俄战争的战败,动摇了沙皇政府的根基。

(2)目的:在农村建立稳定的社会基础,为了保护贵族地主的利益,需要扶持一大批富农。

(3)内容:农民可以带着份地退出村社,独立的农民可以购买超过定额的份地。

(4)影响:土地改革促成了被称作“斯托雷平奇迹”的经济大发展。但是,改革“扶强抑弱”,社会矛盾越来越尖锐,最终导致了革命的爆发。

专题7: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课标要求:

①了解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历史背景。

②简述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埃及历史上的作用。

第13课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1.改革背景

(1)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

1517年,奥斯曼帝国推翻埃及的马木路克王朝,埃及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个行省。当时埃及社会危机严重:①政治-政局动荡。各种政治集团争权夺利,战乱频繁。阶级矛盾尖锐,农民和城市平民不断反抗。②经济-经济残破。埃及盛行包税制,沉重的剥削导致农业遭到严重破坏;埃及手工业遭严重摧残(重税、廉价商品的冲击)。③民族—18世纪下半期,奥斯曼帝国日趋衰落,英法等西方工业国家展开了对埃及的激烈争夺,埃及面临着严峻的外部挑战。

(2)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建立后面临的局势

1805年,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建立。阿里王朝仍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内忧:马木路克仍盘踞在上埃及,并拥有大部分包税领地,连年战争,经济十分落后,军事力量弱小。外患:随时面临西方殖民入侵的威胁,国力匮乏,难以适应抵御外侮的需要。为了富国强兵,阿里意识到全面改革的必要性。

马木路克原意“奴隶侍卫队”,他们原是埃及统治者从中亚和高加索等地买来的奴隶,编入军队充当侍卫。13世纪中叶。马木路克在埃及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埃及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后,马木路克仍保留了相当的实力,他们生性强悍、习于骑射,为了各自帮派和家族利益,经常进行仇杀、凶斗活动,劫掠民财,是埃及社会**的祸源之一。

帕夏:奥斯曼帝国侵占埃及后,派遣驻埃及的省督名称,帕夏代表土耳其素丹统治埃及。

2.改革的内容

①经济—创办近代工厂,培养技术人才,发展军事工业,保护民族工业等。

②政治—加强中央集权。

③军事—发展军事力量,推动军事改革。

3.改革的结果——昙花一现

原因:①资金匮乏,管理不善

。②税役繁重、战事不断,兵役频繁、激起人民反抗。

4.阿里改革的评价

性质:封建性质的富国强兵的改革。

积极影响:

政治---结束混乱局面,建立中央集权;

经济---建立近代工业,提高社会生产力

军事---增强军事实力,维护埃及主权;

文化---引进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推动埃及历史进步;

消极影响:没有触动封建政治体制;实行对外扩张和独裁统治,影响生产力的发展

高中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 选修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篇二

201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单元检测提升一(含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a国某商品主要出口到b国。2013年a国甲企业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处于全国平均水平。单位该商品的价值量用货币表示为36元,甲企业的年产量为10万件,a国与b国的汇率为1∶8。2014年甲企业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同时a国货币对b国货币贬值25%,不考虑其他因素,则2014年甲企业生产该商品的价值总量用b国货币单位表示为()a.3 500万 b.2 250万 c.3 750万 d.3 350万

1、解析:第一步,2014年甲企业生产该商品的价值总量用a国货币表示为10×(1+25%)×36÷(1+20%)=375(万元)。第二步,2013年a国与b国的汇率为1∶8,2014年a国货币对b国货币贬值25%,因此a国与b国的汇率为1∶8×(1-25%),即1∶6。第三步,2014年甲企业生产该商品的价值总量用b国货币单位表示为375×6=2 250(万)。

答案:b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下图中(p是价格,q是商品需求量)对实施房产税后给楼市带来的影响(n1表示征税前,n2表示征税后)描述合理的是()

2、解析:一般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其需求量呈负相关,排除c、d两项。征收房产税后,在楼房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购房支出会增加,这样会减少消费者的购买需求,排除b项。

答案:a 3.我国生产的某种出口商品国际市场价格是7美元/件,某企业生产这种商品原来的成本是人民币12元/件。如果该企业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20%,假设结算当日汇率为1美元兑换6.6元人民币,则该企业出售100万件该商品可获得利润为人民币________万元()a.3 620 b.3 180 c.3 420 d.4 620

3、解析:利润等于销售额减去生产成本。依据条件计算如下:7×6.6元×100万(件)-12元÷(1+20%)×100万(件)=3 620万元。

答案:a 4.经济学上有个古老的原理叫“劣币驱逐良币”:在铸币时代,当那些“劣币”(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铸币)进入流通领域后,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良币”(足值货币)收藏起来。结果,市面上“良币”越来越少,“劣币”越来越多。“劣币”之所以能驱逐“良币”,主要是因为()①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 ②货币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 ③交易双方对货币的成色或者真伪不十分了解 ④“劣币”作为一种价值符号,能够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4、解析:“劣币”能进入流通领域,说明①正确。③正确,当事人的信息不对称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存在的基础。因为如果交易双方对货币的成色或者真伪都十分了解,“劣币”持有者就很难将手中的“劣币”用出去。②错误,劳动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④错误,“劣币”本身是铸币,不是价值符号。

答案:a 5.“冬眠山药”是山东省单县农民为避开高峰上市,将本该秋末收获的山药,封上30公分厚的垄,使山药在土下“冬眠”,开春后再将山药挖出上市,价格比秋末翻了一番。“冬眠山药”表明()①商品价格影响市场的供求 ②山药“冬眠”前后的价值是完全一样的 ③市场供求影响商品的价格 ④农业生产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解析:避开高峰上市,使山药在土下“冬眠”说明了商品价格影响供求;开春后再将山药挖出上市,价格比秋末翻了一番说明了供求关系影响价格,①③④观点正确。山药“冬眠”后由于增加了人的劳动成本,价值量增加,②说法错误。

答案:b 6.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后,为改进工作作风,推出了“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在这一背景下,某高档白酒的均衡价格由点e移到e′。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解析:“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出台,限制公款吃喝,对高档白酒的需求量会大幅减少,故需求会向左下方移动,①首先排除。③体现的是需求量增加,与题意不符,错误。对高档白酒的需求量减少,其价格会下降,故e′点在e点左下方,②正确。④白酒价格提升,错误。该题选b项。

答案:b

7.某商品的价格(p)与其需求量(q)存在如右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①若该商品价格由pa向pb运动时,会导致其需求量增加 ②若该商品需求量由qb向qa运动时,会导致其价格上涨 ③若该商品的价格由pb向pa运动时,会导致其代替商品需求量增加 ④若该商品需求量由qa向qb运动时,会导致其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解析:一般说来,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成反向变动。若该商品需求量由qb向qa运动时,说明需求量下降,意味着价格上升,不选②。若该商品需求量由qa向qb运动时,意味着该商品需求量增大,其互补商品需求量也扩大,不选④。若该商品价格由pa向pb运动时,价格回落,需求量增大,选①。若该商品的价格由pb向pa运动时,其价格上升,该商品需求量减少,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大,选③。

答案:c 8.根据下图得出的合理结论有()

①如果高档耐用品在n点,呈现买方市场,其替代产品需求量增加 ②如果生活必需品在m点,呈现卖方市场,其互补产品需求量增加 ③单个交换过程看,q点处于等价交换,m、n点处于涨落状态,但不能无限涨落 ④农副产品在m、n、q点弹性需求均不大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8、解析:高档耐用品在n点时,价格低落,其需求量增大,而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减弱,故不选①。生活必需品在m点时,价格上涨,需求量减少,其互补商品需求量也减少,不选②。从单个交换过程看,价格涨落不能离价值太远,选③。所谓弹性需求是指当产品或服务的价格有所变动时,市场对该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也发生明显变动的状况。农副产品作为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急剧减少,故农副产品在m、n、q点弹性需求均不大,选④。

答案:b 9.在我国古代,每逢丰年谷贱,官府就出钱收购粮食储存起来;每逢灾年谷贵,官府就开仓平价卖粮,做到“物价常平,公私两利”。这里面所蕴含的经济学道理是()①供求变化影响商品的价格 ②价格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③价格变动对生产具有调节作用 ④价格变动是由政府决定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解析:古代官府保障“物价常平”,主要通过粮食供求关系的变化影响价格,故选①。官府平抑物价使得百姓有一定的购买能力,选②。③与题意不符,④错误,价格由价值决定。

答案:a 10.汽柴油价格的涨跌对汽车企业的生产经营有直接的影响。近来汽柴油价格又一次上涨,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则汽车的市场供应会出现一定变化。下图(d1为汽柴油价格调整前,d2为汽柴油价格调整后)中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10、解析:汽柴油与汽车为互补品,根据需求原理,汽柴油价格上涨,会导致居民对汽车的需求减少。需求和价格相互制约,需求减少,价格降低,供应量相应减少,而b、c两项说明供应量增加,故排除。a项中供应量与汽车价格反向变动,违背了价值规律,排除。d项说明供应量和价格呈正向变动,符合题意。

答案:d 11.某鸭梨产区建立恒温库储存鸭梨,为反季节销售提供了条件,也为梨农增收提供了保障。据测算,每储存1千克鸭梨可增加收入0.5元,这一做法表明()a.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

b.延长农产品储存时间可提高农民收入 c.商品销售环节可创造更大的价值 d.商品的储存成本提高了商品价值

11、解析: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从题中“反季节销售”、“梨农增收”、“每储存1千克鸭梨可增加收入0.5元”等有效信息可以看出,鸭梨增收的主要原因是恒温储存,反季节销售,这都是受供求关系影响,所以本题选a项。

答案:a 12.我国将减轻小排量乘用车税负、增加大排量乘用车税负,并停止执行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购置税优惠政策。针对这些政策的调整和油价上涨的趋势,在商量购买家庭用车时,某同学根据经济生活知识向父母提出了以下建议,其中合理的是()①优先考虑购买小排量汽车和新能源汽车 ②在汽车销售处于卖方市场时应及时购买 ③油价不断上升时应购买汽车的互补商品 ④如果贷款买车等贷款利率下降时购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解析:汽车处于卖方市场时,价格上涨,不宜购买,排除②。汽油与汽车是互补商品,在油价上升,停止执行购置税优惠政策的条件下,应购买节能型汽车,故选①。油价上升,应购买汽车的替代品,排除③。贷款利率下降,可减少购车费用,选④。

答案:d 13.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需要大力倡导“光盘行动”。该行动旨在引导人们()a.减少食品消费支出,改善消费结构

b.增加生存和发展资料消费,逐步减少享受资料消费 c.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到勤俭节约 d.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减少生活享受

13、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的消费观。“光盘行动”旨在避免餐桌浪费,故选c项。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提高,食品消费总量会增加,在消费者支出中所占比重会降低,发展和享受资料消费支出总量也会逐步增加,a、b两项说法不符合实际。享受生活不等于享乐主义,d项说法错误。

答案:c 14.下图中所反映的现象对我们的启示是()

a.应培养青少年儿童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习惯 b.青少年儿童应提倡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c.应对青少年儿童进行金钱观教育,使他们的灵魂更纯洁,道德更高尚 d.应注重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协调发展

14、解析:图片反映一些少年儿童消费规模过大,告诉我们要培养青少年儿童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习惯。b、c、d三项与漫画主旨不符。

答案:a 15.近年来,在收入有限的年轻人中流行着“cpw”一词。cpw=p/n(p为衣物单价,n为着装次数),常被用来衡量要购买的着装衣物是否“物有所值”。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依据cpw概念,建议购买的衣物是()①会连穿几季的普通衣物 ②婚纱等用于特定场合的衣物 ③不常穿的名贵时髦服装 ④耐用常穿价格偏高的牛仔裤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5、解析:本题考查价值规律、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依据cpw=p/n(p为衣物单价,n为着装次数),可以看出在衣物单价不变的情况下,着装次数越多,越划算,故①④符合题意;婚纱、名贵时髦服装不仅贵而且着装次数少,不符合cpw概念,应排除。

答案:c 16.某两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如下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断出()

a.两种商品之间相互替代 b.商品1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c.商品2的生产企业利润上升 d.商品2的市场供给量高于商品1

16、解析: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的知识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种商品的价格变化是相反的,说明二者是互补的关系,故a项不选。商品1价格上升可以推断出该商品供不应求,b项正确。商品2价格下降,说明供过于求,生产企业利润下降,c项错误。商品1价格上升,有利可图,生产规模扩大,供给量会增加;商品2价格下降,利润减少,生产规模减少,供给量会减少,d项错误。

答案:b 17.图中m、n曲线分别代表两类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推断出的正确结论是()

a.m商品是生活必需品,企业应扩大该商品的生产 b.n商品是高档耐用品,企业应减少该商品的生产

c.当m、n商品同时提价时,政府应对m商品征收增值税 d.当n商品价格过高时,政府应对低收入者发放生活补贴

17、解析: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增值税等知识。由图可知,价格变动对m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大,对n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小。因此,m是高档耐用品,n是生活必需品,a、b两项错误。增值税是以商品在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增值额作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税,有增值才征税,没增值不征税,故c项说法错误。由于n商品是生活必需品,价格过高时,政府应对低收入者发放生活补贴,以减少物价上涨对他们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故d项正确。

答案:d 18.下列四幅图描述了某商品的价格(p)、需求量(d)、价值量(v)以及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l)之间的关系。

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传导过程正确的是()a.①→③→④ b.②→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③

18、解析: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商品的价格随之降低,需求量增大。①图的意思是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需求量增大,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需求量之间存在着间接的关系。②图显示的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的价值量随之降低。③显示的是商品价格降低,需求量增大。④显示的是随价值量的减小,商品价格降低。因此,只有d项之间的排列顺序能正确反映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所带来的传导过程。

答案:d 19.在谈到某些图书的价格时,有人认为:“每一分的品质都是由每一分的成本堆积起来的,没有真正物美价廉的东西。”这一观点蕴含的经济道理是()a.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等于其价值 b.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反映其价值 c.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它不会等于其价值 d.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但它不会偏离价值

19、解析:本题考查商品价格与价值关系的知识。解答此题关键要准确理解题干中观点的意思。由于题干没有提及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故c、d两项排除。“每一分的品质都是由每一分的成本堆积起来的”,说明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价格一定要反映价值,故b项符合题意。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但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其价格在短期内不一定等于价值,故a项排除。

答案:b 20.工资水平(w)是劳动者选择“工作”或“休闲”的关键因素。若工资水平提高,劳动者最初会选择增加工作时间,以获得更多收入,此时,劳动力供给量(l)会增加;若工资水平继续提高,以至于劳动者认为休闲比收入增长更重要时,宁愿选择增加休闲而减少工作时间,致使劳动力供给量(l)反而减少。下列能体现这一变化规律的图形是()

20、解析:本题是图表型体现类选择题,考查价值规律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在于读懂图表。材料表明随着工资水平(纵坐标为自变量)的提高,劳动力的供给量(横坐标为因变量)先增后减,b项符合题意。此题易误选d项,这类图表题要特别注意区分横纵坐标哪个是自变量。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计40分。)21.瓶装液化气大幅度涨价给百姓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但气价上涨对使用瓶装液化气的不同收入家庭的影响是不同的。

(1)请探寻瓶装液化气涨价的因素。(10分)(2)请你为使用液化气的低收入家庭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并说明理由。(15分)

21、解析:第(1)问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主要从价值和供求关系两个角度分析;第(2)问主要考查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液化气和相关电器互为替代品,所以液化气价格上涨后可以考虑改用相关电器。

答案:(1)①瓶装液化气的成本增加;②供求关系的变化。

(2)增加电饭煲、电磁炉、微波炉的使用。因为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消费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

22.某班同学走访了全市十几所中学,对全市中学生网购问题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调查中发现,七成同学都曾有网购经历,其中有网购习惯的中学生高达32.8%。在如何看待中学生网购问题上形成了两种观点:甲方认为,网购价格便宜、方便快捷,中学生网购值得提倡。乙方认为,很多同学网购是出于随大流求时尚,作为“纯消费群体”,中学生网购会增加家庭不必要的负担,不应参与网购。

你赞成哪种观点?请运用消费的相关知识说明理由。(15分)

22、解析:首先审明设问限制要求“消费的相关知识”,在头脑中呈现出消费相关知识的网络结构图;其次,全面分析材料中两种观点,从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方面阐述赞成的观点。

答案:答案一:赞成甲的观点。理由: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②网购价格便宜、方便快捷是求实心理的表现。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讲求实惠,是一种理智的消费。③出于价格便宜的原因参与网购,考虑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是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表现。

答案二:赞成乙的观点。理由: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②因随大流求时尚而参与网购是从众心理的表现。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心理会误导经济发展,对个人生活不利。③中学生作为“纯消费群体”,随大流的购买商品会增加家庭不必要的负担,违背了理智的消费应坚持的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原

高中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 选修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篇三

高中历史必修三

第一单元单元检测

1.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

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 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c.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2.针对当时“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现状,孔子主张()

a.克己复礼 b.为政以德 c.仁者爱人 d.有教无类 3.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人之初,性本善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d.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4.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 天行有常

b.人性本恶

c.礼法并重

d.民水君舟

5.2010年9月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

a.有教无类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存天理,灭人欲 d.经世致用

6.老子从“天道自然无为”的思想出发,倡导政治上“无为而治”对此的正确理解是 ①“无为而治”的思想根源于“道”的哲学概念

②“无为而治”体现出反对苛政和严刑峻法的主张

③“无为而治”就是无所作为

④“无为而治”只是一种难以付诸实践的哲学境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③④

7.墨子主张“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反对“骨肉之亲无故的富贵”。这表达了()

a.没落贵族的愿望

b.新兴地主阶级渴望建立政令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 c.小生产者怀念“小国寡民”社会

d.小生产者要求提高政治地位的愿望

8.诸子百家学说,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和基础。诸子百家可以说是政治学派的总称,各家的基本宗旨大都是为国君提供治国方略。下列主张按照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排序,正确的是

①“无为而治”

②“以德治民”

③“兼爱”“尚贤”

④“以法治国”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9.西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至汉武帝时“非遇水旱,则民家给人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而不可食。”上述经济状况的变化为下列哪种思想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a.墨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黄老之学 d.大一统思想 10.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指

()

a.吸收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

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

d.儒家学说与权术

11.汉武帝统治时期,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一思想主张提出的根本目的是

a.否定先秦时的思想文化成就 b.扼制各种学术思想自由发展

c.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 d.进一步提升儒学的政治地位

12.2009年7月22日,两千多年来时间最长的日全食横扫我国苏州等地的长江流域。历史上,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一次日食时,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 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大一统

c.天人感应

d.无为而治

13.冯天瑜所著的《中华文化史》对董仲舒学说的评价有这样一段描述,“……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以下哪一学说对上述的影响最大()

a.“大一统”

c.“三纲五常”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天人感应”

14.下图是反映西汉时期的儒学发展情况的一组文物,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信息()①儒学在汉代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唯一的思想②汉代重视儒家经典的整理和研究③各级教育系统十分健全,主要是传授儒家思想④儒学的思想价值实现了为政治服务的功能,促进了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汉代新儒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主要表现在()①“大一统”的政治观 ②“仁政”的思想 ③天人感应学说 ④有教无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

16.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与思想局面的转变里,我们能够看到

①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②古代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的终结

③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④中央集权的加强和自然经济的鼎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18.成语“程门立雪”中的“程”是指程颐,他与兄长程颢被世人合称为“二程”,他们都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下列各项中,属于“二程”理学观点的是()a.天理的核心是“仁” b.“心即理也” c.“天下为主,君为客” d.“心外无理”

19.“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 董仲舒 b. 程颢 c. 朱熹 d. 王守仁

20.“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a.格物致知 b.心即理也 c.发明本心 d.致良知 21.下列不属于陆王心学基本思想的是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b.“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c.“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d.“是非之心,不虑可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22.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

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

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23.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程颢

c.朱熹

d.王阳明

24.清代戴震说过“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批判了清政府采用了残酷的刑罚

b.批判了宋明理学对人的自然欲求的压抑、扼杀 c.认为违背理学观点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d.认为宋明理学有利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25.《潜伏》使“潜伏”一度成为流行词,而真正说出潜伏真谛的经典台词是“在特殊的环境下面,什么都可以灵活应变,但是信仰绝不能变。”历史上的南宋文天祥也如此,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

26.下图是朱熹为湖南岳麓书院的题字。这些题字说明了()

①书院注重对学生个人品德的养成教育

②注重人身修养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

③儒家传统道德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

④理学具有伪善性和欺骗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7.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天人关系为研究重点

b.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c.尊重自然规律为导向

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28.明清时期产生了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进步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反映了一定的时代要求,这个“时代”指

()

① 资本主义萌芽时代

②封建专制衰落时代

③资本主义形成发展时代

④封建制度高度发展时代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29.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提倡以史为鉴,将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由此而形成的思 想是()

b.工商皆本 c.民主科学

d.重农抑商 a.经世致用

30.2010年9月为纪念某历史人物,《光明日报》评论:“在全面批判君主专制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社会改革理想,……特别是他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重要政治命题。”他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31.“反对豪强兼并土地,提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的主张。……晚年所撰写《读通鉴论》《宋论》,荟萃平生治史心得,为探讨其史学思想的重要依据。”这段材料描述的思想家()

①是一位杰出的唯物论者 ②反对“天命论”和“生知论” ③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崭新命题 ④反对儒家六经为治学原则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2.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 b.从根本上否定君主制 c.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 d.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33.对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不正确的评价是

a.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b.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 c.是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d.占据官方统治思想地位

34.17世纪中国出现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

a.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c.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和批判

d.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35.赵本山、宋丹丹和崔永元在中央电视台主演的小品《说事儿》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做人难!做女人难……”请问 这个“难” 的深刻含义是:

a.丧失劳动能力,生活艰辛 b.赶上经济危机,股票折损过重c.儿女情长,剪不断、理还乱 d.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的约束

36.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在反思和批评儒家思想的同时,又继承了传统儒学思想的一些精髓。下列体现这种继承关系的是

①以天下为己任

②凡为帝王皆贼也

③是非取决于学校

④经世致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7.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不同阶段的命运不同,主要取决于

a.思想内容变化

b.社会环境变化

c.统治阶级观念的变化 d.人民群众态度的变化

38.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多有论述。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个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

b.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 c.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

d.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质疑 39.宋代以后,最具权威性的科举考试教科书是()a.《春秋繁露》 b.《五经正义》 c.《四书章句集注》 d.《四库全书》

40.“开始把世界本原、社会、人生融为一体,使中国传统思维中有了更强的思辨色彩,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对后世有重大影响。”这评价的应是()a.荀子思想 b.董仲舒新儒学 c.宋明理学 d.维新思潮

41.(18分)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孔子周游列国(邮票)

孔子杏坛讲学(邮票)

材料二: 韩非子在《有度》篇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明法篇》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

材料三: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百姓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候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

材料四: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己矣。”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回答,孔子主要宣扬了哪些政治和教育思想?当时的统治阶级接受了其政治思想吗?为什么?(5分)

(2)材料二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对秦的影响。(3分)(3)从材料三中看出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怎样的发挥?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儒家学说在秦汉时期的不同社会地位。(4分)(4)材料四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要分析这种思想出现的社会根源。(6分)

42.材料一

北宋大学问家、理学的莫基人之一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材料二

南宋朱熹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学集大成者,曾言“万物皆有理”,“理便是仁义礼智”,是人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应“存天理,灭人欲。” 材料三

明末李贽对理学大加鞭挞,他讽刺理学家“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他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欲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每个人都可以顺其“自然之性”。

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古代文人怎样的人格追求?(2分)

(2)材料二,指出理学成为科举考试重要内容的原因。(2分)

(3)据材料三,概括李贽对理学批判的主要思想观点。(4分)

(4)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理学影响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

答案:41.(18分)

(1)主要宣扬“仁”的学说,主张以德治民;“有教无类”的思想。(2分)未被统治阶级所认可。(1分)原因:春秋战国时期,战乱不断;儒家思想不适合加强中央集权和实现统一的需要,统治者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倾向于法家的集权理论。(2分)

(2)坚持君主专制。影响:成为秦朝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巩固了统一。(3分)

(3)宣扬君权神授,实行“大一统”。(2分)秦朝时受到压制。西汉武帝时上升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2分)

(4)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2分)社会根源: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明朝君主专制日益强化,统治日益腐朽。(4分)

42.(12分)

(1)追求人的精神价值,重视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2分)

(2)理学继承发展了儒学,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2分)

(3)批判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伪;提倡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4分)

(4)宋明理学维护专制统治,压抑遏制人的自然欲求;但理学注重人的气节和品德,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4分)

高中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 选修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篇四

质量检测(四)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2分)1.观察下图,据图可以得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

a.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 b.实用性技术应用性强 c.科学观察、实验的研究方法 d.重视经验综合,轻视理论研究

[解析] 左图体现科学实验方法,右图体现科学观察方法,选c。[答案] c 2.如图是苹果公司最初的logo(牛顿在苹果树下看书)图片,外框写着“牛顿,一个永远孤独地航行在陌生思想海洋中的灵魂”。该公司作此选择最可能的理由是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

()

a.首次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b.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 c.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d.用数学方法精确描述了宇宙运行规律

[解析] 本题考查经典力学理论的特点。牛顿力学是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方式的近代科学,d项正确。a项是人文主义的贡献,b项是指量子论,c项指相对论。

[答案] d 3.布罗代尔认为,科学的历史若从一定的距离来看,就像从一种普遍的理性解释向另一种普遍解释的缓慢过渡。每一种解释因新的资料猛烈地与之抵触而突然被推翻,于是另一种假说便会被提出,这种假说又会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出发点。下列最符合这一论断的是()a.亚里士多德力学—哥白尼日心说—牛顿经典力学 b.亚里士多德力学—牛顿经典力学—相对论 c.牛顿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

d.基督教神创论—拉马克早期进化说—达尔文进化论

[解析] 亚里士多德力学认为各物体只有在一个不断作用着的推动者直接接触

下,才能够保持运动,牛顿经典力学包括三大定律,其中第一定律是倘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呈等速直线运动,只要没外力作用,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呈等速直线运动之状态,这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学,经典力学虽然推翻了绝对空间的概念:即在不同空间发生的事件是绝然不同的,但是,经典力学仍然确认时间是绝对不变的,后来这一理论被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推翻,因为相对论认为时间空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逆转,故b项正确。

[答案] b 4.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工业先声》的解说词说:“牛顿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这表明()a.牛顿是工业革命的倡导者 b.科技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条件

c.改良蒸汽机问世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力进步

[解析]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以牛顿为代表的近代科学的诞生,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条件,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本题易错选d,错误的原因在于不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故答案为b。

[答案] b 5.有人说:“普朗克的量子理论成为现代物理学的第一章,也是最基本的一章。”普朗克的量子论对现代物理学的贡献不包括()a.证明了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b.揭示了宏观世界的物体低速运动规律 c.为现代科技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d.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解析] 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进步,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促进了当代科技的发展。揭示宏观世界物体低速运动规律的是经典力学,故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6.一位学者曾对某种理论感叹:“谁还能继续相信自然界中有一种和谐的秩序?它岂不只是不同物种不断斗争的战场?在这战场上,一切都在不断运动,善和恶的范畴已经没有意义,唯一的标准只是生存和前进。”这种理论是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c.相对论

b.进化论 d.量子理论

[解析] 从“物种不断斗争”“唯一的标准只是生存和前进”,可知是进化论的特点,故选择b项。

[答案] b 7.1882年4月19日,如图中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因病逝世,人们把他的遗体安葬在牛顿的墓旁,以表达对这位科学家的敬仰。他与牛顿的共同点不包括()

a.继承前人成果,实现学科突破 b.冲击封建神学,促进思想解放 c.增强人类自信,为启蒙运动奠基 d.实现人类价值,推动科学发展

[解析] 由题干和图中信息可知这位科学家是达尔文,他在继承拉马克生物进化观点的基础上,创立生物进化论,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达尔文的进化论给

已经漏洞百出的上帝创造万物说以致命的打击,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启蒙运动发生于17、18世纪,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在同各种反对意见的论战中,进化论在社会上得到广泛的关注和了解,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推动科学发展,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 c 8.有人说,1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神)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19世纪,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牛顿力学把天上和地上的物体运动概括在一个理论中 b.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是对生物学的一次伟大综合

c.牛顿和达尔文的成就分别在不同领域给神学以致命打击 d.科学以其威力迅速战胜神学是必然的

[解析] 由材料可知,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达尔文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可知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9.19世纪初,拉马克提出进化论动因两个法则是()①用进废退 ②自然选择说 ③获得性遗传 ④共同祖先学说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 拉马克提出了两个著名的原则“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答案] c 10.下图是某位科学家发现并验证相关定律的实验装置,这一发现为推动人类进步做出了开创性贡献。这位科学家来自()

a.德国

c.美国

b.法国 d.英国

[解析] 由图可知,这是验证电磁感应现象的装置,电磁感应现象是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的,故答案选择d项。

[答案] d 11.观察下图,导致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石油消费在世界能源中的比重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是()

a.煤炭资源因掠夺性开采而逐渐枯竭 b.内燃机的创制和新交通工具的发明 c.石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唯一能源 d.核能、太阳能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

[解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车和飞机都是以石油为燃料,所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以后,石油消费在世界能源中的比重不断加大。

[答案] b

12.以下内容是粗心的小明上历史课做的笔记,其记录有误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第一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新兴工业部门的产生,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并且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故④错误。

[答案] d 13.下面漫画《进步与退步》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书写工具的进步导致了书写质量的下降 b.计算机的应用给传统文化带来严重冲击 c.传播手段的进步导致了传统媒体的衰退 d.计算机的使用减弱了文字的作用

[解析] a项反映的是漫画的表面信息;c项的表述不符合题意;计算机的使用只是改变了书写方式,并没有减弱文字的作用,d项表述错误。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48分)

14.(24分)技术进步和科学革命影响人类文明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极大地加速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给人类创造着更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而世界近代自然科学是从中世纪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而发展的,并对封建教会神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自然科学与神学》

材料二 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应用于天上的星球,从而昭示了一种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的存在,整个思想界不禁为之亢奋。人们因此发现,原来整个错综复杂、扑朔迷离的自然界,不过是按某种法则运转的巨大的机械装置,而其中并没有上帝的地盘。于是传统的宗教信仰被动摇了,唯物主义思潮开始盛行。到18世纪后半期,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其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决不会例外。

——摘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科学对工业的影响的最惊人的例子之一可见于煤衍生物方面。煤除了提供焦炭和供照明用的宝贵的煤气外,还给予一种液体即煤焦油。化学家在这种物质中发现了真正的宝物——种种衍生物,其中包括数百种染料和大量的其他副产品如阿司匹林、冬青油、糖精、消毒剂、轻泻剂、香水、摄影用的化学制品、烈性炸药及香橙花精等。——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试举两例说明近代自然科学是怎样冲击封建教会神学的?(8分)(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8分)(3)有人指出,近代西方发生的三次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从而使西方能够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试以第二次工业革

命为例,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要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8分)[解析] 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从天文学、力学和生物学等领域进行举例说明,如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经典力学、达尔文的进化论。第(2)题结合所给材料归纳,材料二体现出为冲破封建神学体系提供了思想武器,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材料三体现出促进了工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第(3)题对观点进行判断,说明其正确;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工业、政治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科学为工业革命提供技术支持;政治革命为工业革命创造社会环境;工业革命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科技的进步和政治革命的发展。

[答案](1)说明:哥白尼“日心说”打破了教会的“地心说”;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进一步冲击了教会的学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冲击了封建神学创世说。(举其中两例即可)(2)影响:为欧洲思想领域冲破封建神学的束缚提供了有力武器,促进了启蒙思想的萌发;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

(3)这一观点是正确的。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或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人类利用电力打开了大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后出现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社会环境;第二次工业革命又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政治革命的扩展。因此,正是由于这三大革命的相互作用,从而使西方的现代化进程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

15.(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在创造新的物质价值的同时,由于科学技术还能够开发新的能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治理环境,保护生态,为保障人类的健康提供知识和技术支撑,提高国家和社会的安全防护能力,使科学技术价值的内涵不断扩大。科学技术除了是对客观世界的系统认识、是正确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之外,同时也是技术与管理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是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知识基础和技术支撑,是国家安全能力的保障,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大决策和立法的重要依据,是创造就业和解决贫困的手段,是科学教育和终身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石,是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路甬祥《全面认识科学的价值及其时代特征》

(1)“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了从未有过的自信。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请论证该观点。(8分)(2)概述图二与图一历史人物的物理学理论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8分)(3)据材料二,指出如何正确评价科学创新的价值?(8分)[解析] 第(1)问回答牛顿力学的作用即可。第(2)问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第(3)问,从科学推动人类进步的角度回答。

[答案](1)牛顿创立的力学体系是近代自然科学形成的标志,为近代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发展奠定基础。牛顿力学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有决定意义,根据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

(2)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理由:爱因斯坦相对论发展了牛顿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3)评价科学创新的价值,不能仅仅看其科学的理论意义及其在科学史上的地位,而更应该看其对人类经济、社会进步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高中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 选修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篇五

单元质量检测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德意志统一后,为建立和维护其欧洲霸权,俾斯麦不得不“时刻警惕他国结盟的噩梦”,其战略重点是离间德国两侧的大国,充当“欧洲这个不倒翁娃娃的重心”,但噩梦终究成真。“噩梦成真”主要是指()a.德意结盟

c.英法结盟

b.法俄结盟 d.英俄结盟

解析:选b 由历史知识与地理知识可知,题干中“德国两侧的大国”指的是法、俄两国。“三国同盟”的形成引起了法、俄两国的巨大不安,使两国日益接近。法国连续向俄国提供大量贷款,密切了两国的经济关系。共同的战略利益和经济联系为两国结盟奠定了基础。

2.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这里所说的“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a.1908年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 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c.三国同盟建立 d.三国协约建立

解析:选b 由题干中“1916年11月”“两年以来”等信息可知“奔向奴役和毁灭”开始于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其他选项在时间上不符合题干的限定。

3.在空前惨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某重大战役地点位于下图中的()

a.①

c.③

b.② d.④

解析:选d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即图中④的位置所在。4.1916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的一年,这一年战争态势的主要特点是()a.同盟国处于进攻状态 b.协约国开始取得战略主动权 c.战役主要集中于西线

d.同盟国控制制海权

解析:选b 综合1916年战争的特点可知,这一年战争双方互有攻守,故a项错误;日德兰海战后,英国仍掌握着制海权,故d项错误;b、c两项都是1916年战事的特点,但从战争的发展态势看,b项正确。

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战争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保持“中立”到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①美国与协约国经济联系密切 ②“无限制潜艇战”给美国造成重大损失 ③美国爱好和平④谋取战后霸权

a.①②④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选a ③不符合史实,不是美国参战的理由,排除含③的选项即可。6.下列图片是一战时各国的征兵宣传海报,各国参加战争的共同目的是()

a.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b.争夺欧洲大陆霸权 c.维护世界和平和民主 d.为了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

解析:选a 帝国主义战争的根本目的,就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寻求更广阔的海外市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是各国的共同目的。

7.“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子弹嘘嘘,大炮隆隆,我不想再待在这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英军中流行的这首歌在研究下列哪一问题时最有价值()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厌战情绪 b.新式武器的广泛使用

c.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国伤亡情况 d.英国的民族主义情绪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由题干中“我要回家”“不想再待在这里”等信息可知,这首歌反映了英军的厌战情绪,故a项正确。

8.一部史学著作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标志着曾在19世纪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欧洲的结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

②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③第一次世界大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④第一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

a.①②

c.①②④

b.②③ d.②③④

解析:选d 材料的观点是一战结束以后,欧洲传统的优势地位日益衰落,美、日实力增长,民族革命与独立运动日益高涨,迅速崛起,②③④符合题意。①表述的观点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d。

二、非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9.阅读材料图片,回答问题。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积极发动世界大战的背景。(6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失去战争主动权并最终走向失败的原因。(9分)解析:第(1)问,据时间信息1882年、1907年等并联系当时的国际国内因素即可回答。第(2)问,要从内外因方面回答。

答案:(1)背景:德国是容克帝国主义,军事封建性特别明显,对外扩张野心特别强;德国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当其完成国家统一并成为世界第二工业大国时,世界殖民地已经基本被瓜分完毕,要夺取世界霸权就必须发动世界大战,打败英、法、俄等国。

(2)原因:德奥集团的综合实力比英法差,美国等国参战后,使力量对比更加不利于德国,因此,德国必然失去主动权并走向失败;一战初期德国尽管在军事上取得了一些战术胜利,但没有达到速胜的目的,战争进入胶着状态,最终变成旷日持久的消耗战,这对资源有限的德国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从兴高采烈的群众和开拔的士兵高唱《马赛曲》《在故乡》或《蒂珀雷里》等歌曲开始的。交战双方的军列上都用粉笔写着“圣诞节回家”。所有的民族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一场短暂而又胜利的战争。但是,他们不久便发现自己卷入了一场持久的、残酷的战争折磨之中,在这场战争中损失的财富和伤亡的人数是前所未有的。欧洲各民族进入了历史上最具毁灭性、最残酷的战争的第四个年头。人们尽管作出了种种牺牲、遭受了种种灾难,但还是看不见战争的尽头。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6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持久的原因。(9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信息“损失的财富和伤亡的人数是前所未有的”“持久的”等说明。第(2)问,要结合所学知识从双方实力、新式武器应用和战争范围等角度分析。

答案:(1)残酷性,破坏性极大;战争持续的时间长。

(2)参战各国的实力相对平衡;新式武器的广泛应用延长对抗性;世界联系的加强使战争波及范围广。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绝不相信,在这次战争结束时,即使我们站在一旁而且继续站在一旁,我们能够在物质上使用我们的力量,决定性地消除战争时期已经发生的情况,防止在我们对面的整个西欧归于一个国家的支配之下……

——《英国外交大臣格雷在英国下议院的演说》

(1914年8月3日)材料二 这是一种与全世界为敌的战争。美国船已被击沉,美国人的生命被夺去,其手段令我们听到大为激怒,而其他中立和友好国家的船舶和人民,也被用同样手段击沉,淹没海底。这里并不曾有任何区别。挑战是向全人类的。每个国家必须各自决定怎样去对付它。……我们的动机并不是复仇,也不是把国家的物质力量拿出来耀武扬威,而仅仅是主持正义和维护人类权利,我们只不过是这种正义和权利的诚实的捍卫者。

——《威尔逊总统提请美国国会对德宣战的演说》

(1917年4月2日)(1)根据材料一,分析英国面临战争时外交政策的转变。(8分)(2)材料二提到的“手段”是一种什么样的战术?美国参战真的是为了“主持正义和维护人类权利”吗?说明理由。(7分)解析:第(1)问,从“站在一旁”到“防止……归于一个国家的支配”反映了英国外交政策的转变,从中概括即可。

第(2)问,从材料二船舶被击沉等内容,可知是一战时德国实行的无限制的潜艇战;结合美国的阶级本质和参加一战的原因等史实,阐述美国参战不是为了“主持正义和维护人类权利”的理由。

答案:(1)转变:英国在战前长期奉行“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其基本原则是维持欧洲大陆各大国之间的均势,利用大国间的矛盾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但是,由于德国实力迅速增长,英国与法国和俄国结盟。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借口对法国承担的义务,放弃传统的“光荣孤立”政策。

(2)战术:无限制的潜艇战。

理由:美国参战的真实动机是通过战争牟取暴利,扩大自己的影响,以便伺机顺利地夺取世界霸权。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面对这场战争的打法及其带来的血腥残杀时,“诸如光荣、荣誉、勇敢或神圣之类的语汇变成了亵渎

之词”,美国作家海明威这样写道。事实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许多幸存者的余生一直为属于“迷惘的一代”的感觉所困扰。……(战争)在继后的数十年里改变整个世界的政治图景,要“创造安全的世界”和“结束所有战争”的和约,留下的遗产是失望和怨恨。

——摘编自丹尼斯·舍曼等《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一战的幸存者为何为属于“迷惘的一代”的感觉所困扰。(6分)(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一战是怎样“改变整个世界的政治图景”的。为何说和约“留下的遗产是失望和怨恨”?(9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血腥残杀”“光荣、荣誉、勇敢”等并结合教材知识可以得出答案。第(2)问第一小问,从对西方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亚非拉地区等的影响的角度进行回答;第二小问,结合一战造成的各种矛盾作答。

答案:(1)他们受国家舆论鼓动,怀着民主理想奔赴战场,在目睹一战的血腥残杀后,深感被“民主”“光荣”“牺牲”等口号欺骗,因而对社会和人生感到迷惘、彷徨、失落。

(2)改变:战争毁灭或削弱了欧洲各帝国;俄国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并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兴起;日本、美国借助战争提升了国际地位,攫取了更多殖民利益。(任答3点即可)原因:战胜国内部利益分配不均;德国等战败国对巴黎和会的处置充满仇恨;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合法权益未得到保障。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