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典型经验工作汇报材料 典型经验及工作情况总结模板

典型经验工作汇报材料 典型经验及工作情况总结模板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23 14:36:32
典型经验工作汇报材料 典型经验及工作情况总结模板
时间:2023-05-23 14:36:32     小编:xiejingc

当工作或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或告一段落时,需要回过头来对所做的工作认真地分析研究一下,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归纳出经验教训,提高认识,明确方向,以便进一步做好工作,并把这些用文字表述出来,就叫做总结。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总结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总结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典型经验工作汇报材料 典型经验及工作情况总结篇一

河间市电力局系河北省电力公司趸售代管的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现有员工555人,设13个职能部室、20个乡镇供电所,辖区内有220千伏变电站两座,110千伏变电站4座,35千伏变电站19座,年供电量亿千瓦时。

今年以来,我们积极响应国家电网公司“抓基础、上台阶,大力推进农电标准化建设”的号召,把标准化建设作为深化一流企业建设和常态管理的重要抓手,立足于“全面规范、突出特色”,通过“四轮驱动”,促进标准化建设的深入开展。

一、宣传动员,标准化建设工作强势启动

近年来,我局着眼于管理创新,通过一流企业创建、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等工作,建立了“三大标准”,出台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并注重基础资料的积淀与

总结

,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有了一定基础。但是,面对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的新要求和专业管理的新变化,标准与制度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形势的发展,精益化管理的深度、广度和力度尚有差距。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农电标准化建设的有关要求,今年以来,我们把标准化建设作为今年的中心任务,围绕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8项重点工作,研究制定了标准化建设3年规划和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细化责任和措施。成立了“一把手”挂帅的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下设安全生产运行、市场营销、农电管理、综合、多经等5个专业小组,充分利用内部网站、《河间电力报》等载体,开辟专栏,宣传标准化知识,通过分专业、分层次的学习培训,全面提高干部员工对标准化建设的认知度,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标准化建设上来,在全局上下迅速掀起了工作高潮。

二、实施“四轮驱动”,标准化建设扎实推进

标准化建设启动之初,我们即出台了“领导带动、全员互动、竞赛推动、考核促动”4项工作措施,依靠“四轮驱动”,保证全局标准化建设在有力、有序、有势的状态下稳步推进。

(一)领导带动

将标准化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明确各部室主任、所站长为第一责任人,一级抓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班子成员身体力行,亲自组织、调度,亲自主持制度流程的编制,特别是深入基层,靠前指挥,指导供电所作业组织专业化、现场作业标准化等重点工作的运行实施,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全员互动

我们倡导干部员工从我做起,人人“动心、动脑、动手、动腿”,满腔热忱地投入标准化建设工作。通过“动心”,增强标准化建设工作的主动性;通过“动脑”,深入思考职责范围内的工作,通过“动手”,坚决按制度办事、按流程操作;通过“动腿”,了解基层和一线实情,避免“闭门造车”;为了消除管理的死角和盲点,开展了“管理检讨周”活动,反思分析部门、员工之间分工、协作、流程衔接的现状,整合了物资管理、财务审计、绩效考核等方面的8项流程;还开展了经验宣讲、现场观摩、示范操作等活动,从而在全局建立了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工作机制,掀起了讲责任、抓规范、强素质、提效益的热潮。

(三)竞赛推动

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一是积极参加省公司部署的“班、站、工区、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竞赛活动”,以沙洼供电所和机关客户服务中心为试点,加大整改力度,促进工作提升,沙洼供电所的经验在省公司农电系统得以推广;二是组织标准化知识调考、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活动,形成鼓励学习、褒奖先进的正确导向;三是结合同业对标工作,选树标杆部室、标杆供电所和标杆个人,在各个层面营造比、学、赶、帮、超的热潮。:

(四)考核促动

出台了调度例会制度,各部室、基层所站和班组均制定了标准化建设计划,明确时间进度,每月两次进行调度,把标准化建设工作进度和效果纳入绩效管理,用指标评价工作,并严格兑现经济奖罚。特别是在供电所的考核上,把指标落实到线路、台区,落实到责任人,通过绩效考核的反向促动,推进标准化建设的开展。

三、

稳扎稳打,标准化建设初见成效

通过开展标准化建设,使精益化、规范化管理的理念深入人心,各项工作齐头并进,成效彰显,基础管理更加扎实,工作质量和精益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一)标准化体系初步形成为确保建标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我们确立了“三步走”的工作思路。第一步是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基础标准目录》,搜集汇总上级引用标准,梳理本局现行标准。第二步是对现行的标准制度进行整合,欠缺的起草制定,不妥的修订完善。第三步是按照省公司标准化建设工作部署,参照省公司农电标准体系制度范文,组织专门力量分专业对标准、制度进行研讨,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审核确认。共汇总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标准制度524项,整合制定标准241项,编写修订了财务、党建、工会、后勤等方面的工作流程30余项,连同省公司下达的安全、生产、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类74项基本流程,供电所46项作业流程,汇总编印成册,建立起了以技术标准为核心、管理标准为支持、工作标准为保障、工作流程为依托的标准化建设体系。

(二)供电所组织结构趋于合理

在供电所内部组织机构设置上实行了国家电网公司规定的第三种模式,按专业设立班组,即“一长三员三班”模式,一改过去农电员工对服务区内的生产、营销和服务统包统揽的传统做法,组建成立了抄表中心,在全市5个片区设立抄表队,绘制了《抄表路线图》,实施异地抄表、集中核算、结组收费,达到了抄表和管理、核算、收费、计量、稽查“五分离”,提升了营销管理水平。

(三)现场作业规范有序

作为省公司现场作业标准化试点县局,我局参与了46项典型标准化作业指导卡(书)的编写。我们把典型标准化作业指导卡(书)下发全局,分别组织了变电工区、输电工区、供电所等部门的专项培训,在推行过程中强调全方位覆盖、全过程控制,牢牢把握现场勘察、作业指导书编制、作业实施、作业总结等环节,一线员工围绕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写我要做的,做我要写的”,达到现场控制措施、工器具材料、工作质量的量化、细化。坚持班前会交底、班后会总结,形成环环相扣、“闭环”运行,达到程序有要求、安全有措施、质量有标准、考核有依据,使现场安全生产实现了从事后分析向全过程控制、从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模式的转变。

(四)“典型设计”广泛应用

为了充分发挥“典型设计”在农网工程中的指导作用,我们对其推广应用做出了硬性要求:新建工程全部实施,扩建工程参考执行,改造工程逐步推行,并把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下达的“典型设计”、“典型造价”和“新农村电气化典型供电模式”印发到相关部室、班组,编制了应用计划。今年1座35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公里35千伏线路、公里10千伏线路、161个配变台区建设改造工程全部应用了“典型设计”,按照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典型供电模式,完成了55个新农村电气化村的建设。同时,在5个大企业业扩工程中按典型设计进行了施工,使全市农网标准化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五)“两清理”工作初战告捷

首先从摸查入手,分专业、分区域成立了3个输电小组和20个配电小组,逐条线路、逐基杆塔、逐台设备、逐个跨越点、分界点进行“拉网式”的排查测量,建立台账,有计划地进行整改。截止8月底,全市输配电设施名称标识及编号的规范和完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整治对地安全距离不够157处,治理交叉跨越115处,砍伐或移栽线下超高树木50608棵,设立跨越等警示标牌221处,解决处理“三线搭挂”1571处,为电网安全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节能降损成效显著

按照农电线损规范化管理模式的要求,认真总结以往线损管理的经验,开拓工作思路,创新管理手段。全市高供高计用户统一计量装置,安装全功能电子表821块;推进配电变压器的更新换代,s9、s11型变压器普及率达到了%;在10千伏线路上安装动态无功自动补偿装置9台,补偿容量3900千乏,安装固定电容器235台,补偿容量17686千乏;全面开展线损分级、分压、分线、分台区管理、考核,加大用电检查和营业稽查力度,做好对各类窃电手段的研究与防范,稳步推进降损节能。1至8月份,综合线损完成%,高压线损完成%,低压线损完成%,实现了稳中有降。

(七)队伍建设成果彰显

制定了供电所职工、农电工持证上岗实施计划,将计划下达至所、落实到人,有针对性地组织业务培训、知识竞赛和技能比武等系列活动,促进农电职工综合素质的提高。目前供电所职工持证上岗率完成%,农电工持证上岗率完成48%,计划年底前实现100%;完成了146名职工、31名农电工的技能鉴定;深化学历教育,与河北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分别开办了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专升本”学习班,107名职工参加了在职学习;着力加强管理层的培训,与华北电力大学联合办学,30名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参加了项目管理mba研究生班的学习,目前大部分科目已经结业;组织了全员出题建库工作,进一步丰富了培训内容。

(八)科技信息化建设亮点纷呈

按照“sg186”工程的总体框架,确定信息化建设发展模式,对原有科技进步项目进行整合,纳入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积极运用科技手段规范和提升管理。开发了多方式抄表收费预付系统,客户可以在全市各个银行网点或通过无线pos缴纳、预存电费;开发了业扩报装网上传递系统,业扩手续可以局域网内全程传递办理;作为95598呼叫系统的配套项目,开发了95598客户服务网站;对城区配网自动化进行二期续建,实现对线路开关设备的“三遥”和故障自动隔离,以及对配变的实时监测,城区配网的供电可靠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完善远程教育系统功能,部室、供电所职工可通过局域网登录收看培训题材库里的所有影像资料,员工培训更加快捷方便;通过安装无线电压监测装置,对电网电压进行实时监测并进行数值统计、分析、处理、存储和近远程通讯;开发了安全生产微机联网开票系统,在全局生产部室和基层所站全面推广。

农电标准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动态过程。虽然我们在标准化建设上做了一定工作,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工作覆盖面和深度广度仍有诸多差距。我们要乘这次会议的东风,全面落实会议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扎实的举措,力促标准化建设再上新台阶,不断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本文地址:

典型经验工作汇报材料 典型经验及工作情况总结篇二

文化工作典型经验汇报材料

文化工作典型经验汇报材料

区地处浙东沿海,紧邻浙江宁波市区,原为。5月撤县设区,现区域总面积1380平方公里,下辖20个镇乡和3个工业区。历史悠久,夙有“诗书之乡”、“文化之邦”美誉,2200多年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历来人文荟萃。唐代诗人贺知章、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等都在留下了历史遗迹,南宋词人吴文英,《三字经》作者王应麟,元曲圣手张可久,明代文学家屠隆、沈明臣,台湾文献始祖沈光文、史学家万斯同、全祖望等都是人。在近现代,更是涌现出翁文灏、童第周、沙耆、沙孟海、周尧和马友友、王丹凤、俞峰、金彩风等一大批知名科学家和艺术家。

跨入新世纪,特别是撤县设区以来,区委、区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及时作出了实施新工程和共建共享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倾力打造“实力、生态、文化、富裕、平安”,着力推进竞争力提升、新农村建设、和谐区创建三大行动纲领实施,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迅猛发展。,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完成预算内财政收入亿元,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县第11位。在经济社会快速进步的同时,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工作,将“文化”建设作为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完善工作机制、保障经费投入、活跃群众活动、创新工作模式四位一体整体推进,激发了全区人民建设文化强区热情,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区人民充分感受到共建共享“文化”带来的成果。区先后获得“全国万里边疆长廊建设先进地区”、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文物先进区、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规划与落实并行,着力完善文化工作机制

多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将文化工作机制作为解决文化建设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来抓,统筹规划、完善机制、强化保障,形成以文化规划为龙头,以文化工程为载体,以考核督查为抓手,以经费补助、表彰奖励为杠杆的文化工作机制。一是因地制宜,科学规划。1995年,区委、区政府制定了《创建文化先进县和东海明珠工程规划》,根据区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实际,确定了“九五”期间以抓重点文化工程带动区域文化整体发展的思路。制定的《区文化事业“十五”规划》又提出:今后五年,区将大力推进以村落文化为重点,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全面发展的基层文化建设,把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落实到基层。制定了《区文化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在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事业繁荣、文化竞争力提升、文化

综合实力提高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划,将建设具有独特魅力和生机的文化大区和文化强区作为今后五年奋斗目标。在今年召开的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更是把文化建设特别是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区委战略行动纲领的重要内容。文化建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有的放矢,规划的持续性和阶段性实现有机结合。二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发展文化事业,关键是要提高全社会特别是领导的文化意识,其着力点是要将文化工作纳入领导责任制。为此,区、镇两级分别成立了由分管区长挂帅的“创建文化先进县和东海明珠工程领导小组”。,为适应文化大区建设需要,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任组长的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了文化工作例会和东海明珠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又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包括12个部门负责人在内的“星光工程”创建领导小组,各镇乡和行政村也及时建立文化工作领导班子,实现了区镇村三级全面覆盖。同时强化考核,将文化建设纳入对区级相关部门、镇乡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完善领导责任制。此外还将文化建设列入了政府实事工程,组织人大、政协开展对文化事业的评议、视察等,强化督查力度。三是落实政策,保障投入。在1996年至 1998年三年间,区委、区政府每年拨出100 万元专项用于东海明珠工程建设的奖励,现实际奖励经费已达338万元。出台的《关于加快文化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意见》中规定:区、镇两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年增幅应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幅,区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精神文明建设经费用于文化事业和文明创建活动,每年安排100万元经费专项用于精品创作,区图书馆购书经费和文物保护费分别增加到30万元和40万元,镇每年安排人均4元以上的文化活动经费和图书购买经费等。起每年拨出300万元经费,专门用于对文化下乡、剧院高雅艺术演出、文化广场演出等活动的补贴。到三年间,区财政每年安排400万

元资金,用于扶助“星光工程”创建,镇乡按照区政府补助标准1:1的资金进行配套补助;每年安排200万元资金,用于支持基层文化体育建设;每年安排300万元资金,设立“区级文化体育专项资金”,真正做到了班子、规划、经费、措施四落实,从而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投入机制、激励机制和工作机制。

二、投入与管理并重,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

文化工作的着力点要放在基层,面向公众。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区以文化部提出的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内容和基本活动方式为抓手,不断加大公共文化建设力度,积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强化投入保障,努力夯实文化阵地设施。坚持联同共建、协调发展,推进区、镇、村三级文化设施协调建设。一

是以重点工程为核心,提高区级文化设施承载能力。确定区文化艺术中心、区博览中心、区体育中心和区文化广场四个标志性文体设施作为”十五”期间的文化重点工程。10月,投资亿元、总占地面积达277亩的区体育馆投入使用;月,投资亿元、占地68亩的区文化广场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同年,投资亿元的大学园区图书馆和区图书馆也已投入使用,实现了高校师生和社区居民知识资源的共享;年初,投资亿元、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融演出、电影、文化培训、会议、文化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区文化艺术中心通过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今年上半年,区历史上首个博物馆——博物馆工程也已封顶,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左右,项目总投资亿元。四大重点工程的实施,极大提高了区级文化设施的承载能力和文化品位。二是以东海明珠工程为抓手,完善镇级文化阵地设施。至年底,全区20个镇乡已建成省级东海文化明珠13个,市级7个,累计建成文

化设施面积万多平方米,邱隘文化城、古林文化中心、石矸街道东方文化体育中心等高规格镇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13个镇乡的影剧院实现改造维修,全区所有镇乡均建有图书馆,其中万册图书馆13个。为进一步深化巩固东海明珠创建成果,区将从开始实行“公共文化明珠镇创建工程”,从组织网络、阵地设施、文化活动、辅导培训和考核评估五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三是以“星光工程”和村落文化示范点建设为载体,推进村级文化设施建设。在深入实行村落文化示范点建设的基础上,从开始,在各行政村、社区开展“星光工程”创建活动,构筑“十五分钟文化圈”。“星光工程”分为三星级、二星级和一星级三个等级,区政府三年内共设补助扶持资金1200万元,力争通过三年时间使全区行政村星级覆盖率达100%。实施“星光工程”短短一年时间,全区共新建或改建室内活动场所面积达万多平方米,新建或改建室外活动场地面积达21万多平方米,农村建设路

径总数达469条,覆盖面达80%,村级图书室新增图书30多万册,阅览室、乒乓室、篮球场、门球场等活动场地遍布各村,建成三星级村落147个、二星级101个、一星级19个,分别占行政村总数的36%、25%和5%。此外还建成了一批专题博物馆和主题文化公园,如投资700多万元、占地17亩、建筑面积3560平方米的周尧昆虫博物馆和沙孟海书学院,投资3000多万元、总占地250亩的主题文化公园——梁祝文化公园等。

注重鼓励引导,切实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坚持政府鼓励引导和群众自发参与相结合,建设一支来源于群众、贴近于群众、服务于群众的文化队伍。一是抓人员,壮大充实文化队伍力量。区早在1997年就对全区文化站人员进行了定编,落实文化站干部的工资福利等相关待遇。此后,在《关于加快文化改革和发展的政策意见》中规定文化站干部实行专职专用,新任命的文化站长和新录用的文化干部原则上要有大专以上学

历。在各镇乡推行文化工作指导员和村级文化员制度,在协助制定文化建设规划、计划、帮助文化站拓展工作网络、策划组织文化活动等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全区现有镇乡文化工作指导员52名,村级文化员从原先的218名增至500多名。二是抓培训,促进提升文艺骨干素质。积极参加省、市等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实行文化站长季度工作例会制度,注重基层文化带头人素质培养;区文化部门每年举办2期以上业务培训班,采用外聘教师、下乡培训、蹲点辅导、菜单式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文化指导员、村级文体员和文艺骨干培训,单是区级部门年培训人数就在1000人次以上。三是抓团队,切实规范群众文艺团队管理。区级文化部门和镇乡文化站通过组织活动、举行比赛、业务指导等形式,积极组织培育群众文艺团队,在“星光工程”中更是对团队数量作了硬性规定,如今有600余支文艺团队活跃在各地,拥有较固定队员近2

万人,成为区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力量。同时,不断促进业余文艺团队的规范化管理,扎实开展业余文艺团队等级评估和奖励工作,全区现有甲、乙级业余文艺团队75支,区里给予他们3000元至1万元不等的奖励,有力推动了文艺团队向规范化、制度化发展。此外,区还先后建立了8个民间艺术基地、4个少儿艺术培训基地和20余支民间艺术表演队伍,培植了一大批群众文艺骨干,保存和弘扬了一批优秀民间艺术。

融合地方特色,不断丰富群众文化活动。一是丰富活动内容,培育社会新风。坚持把开展文化活动1 2 下一页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