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两先两后原则 两先两优的含义(3篇)

两先两后原则 两先两优的含义(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17 18:44:02
两先两后原则 两先两优的含义(3篇)
时间:2023-05-17 18:44:02     小编:xiejingc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两先两后原则 两先两优的含义篇一

“两先两后”教学模式是谢仲卿教授提出的,是指“先学后教,先练后导”。教师先把要讲授的内容转化为让学生学练的习题和探究的问题交给学生做,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讲课,从而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这种教学模式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结合在一起,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体现了新课改精神――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提高了课堂效率。玉林市容县自良中学近年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始尝试应用“两先两后”教学模式,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既活跃了语文课堂气氛,又使学生成为语文课堂中学习的中心,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谢仲卿教授“两先两后教学法”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环节:阅读理解教材―讨论解决问题―师生讲解问题―学生尝试练习―师生评价指导。而容县自良中学在实际尝试过程中把这个教学过程分成了七个环节。

一、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1.备教材。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千法万法,读懂教材是妙法”。教师课前要充分研究教材,把握课文的内容、重难点,要求按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落实教学内容。一是确定本课字词(生字词的音、形、义)积累。二是文学常识积累(作家作品或背景及有关文学常识)。三是用语文阅读的方法准确解读课文,完成语文课程标准对文本要求解决的教学目标。

2.备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要了解自己的学生,为学生设计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引领他们完成学习目标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每个班上的学生的个体素质有差异,班与班之间也有差距,教学设计过程中要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均学有所得。

3.备学案。每一节课前都应准备好学案,即学生的预习题、练习题。通常每一篇课文的学案由一个老师主备,其他老师在此老师备课的基础上提出意见,然后定稿。老师要有针对性地围绕课文内容设计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使得学生有目的地去阅读、去理解,有目的地去开展学习。习题的设计要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要让优等生较轻松摘得到“胜利的果实”,也要让中等生跳一跳也能摘得到“果实”,同时也要让后进生在别人的帮扶下也能分享到“果实”。学案的设计宜精不宜多、宜简单不宜复杂,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二、学生阅读课文,感知文本,完成学案――先学先练

课前预习是学习的起始环节,老师在上课前将已经备好学案印发给学生预习、思考和练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在课前读一读,想一想,练一练。做好新知识学习的充分准备,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老师平时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朗读、默读、速读、细读、品读),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并且要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假若有弄不懂的问题,再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共同研究、解决问题。例如,笔者在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设计的学案第一部分先是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全文,结合小字注解或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然后理清文章结构,提示根据小说情节的发展将全文分成四部分并概括大意。课堂上,学生有的默读、有的朗读、有的速读、有的边读边作笔记……十分钟后很多学生就有了答案,笔者又让他们通过小组交换意见的方式探讨他们的结果,结果又用三分钟学生就能解决了本文的生字词和结构,并且意见基本一致:

开端(1-7段):鲁达倾听金家父女的血泪控诉。

发展(8-9段):鲁达救助金氏父女逃离虎口。

高潮(10-20段):鲁达在郑屠肉铺前“三拳”打死镇关西。

结局(21段):鲁达奔出南门避祸去了。

三、互评学案――共同提高

同是在学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笔者设计的第二个环节“问题探究”如下:

1.阅读小说要注意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试结合课文中鲁达这个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对他的性格特点做简要分析。

⒉鲁达三拳就打死了镇关西,课文对这三拳进行了详细描绘,生动传神。试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填写下列表格,体会比喻的作用。

⒊《水浒传》里有许多类似鲁达打抱不平的故事,你怎样评价这类故事?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完成相应的预习题和练习题,然后通过学生个别回答、上讲台板演或者小组抢答的方式将问题的答案展示,其他学生在听或看的过程中如有疑问,则可以在学生回答后马上提出质疑,由作答的学生来解释,或者由其他学生点评、补充,老师点评、补充的方式来完成这一个环节。假若有的问题班上的学生回答不出或回答不完整,就由老师引导、点拨、讲解、补充去将问题解决,同时课后要反思这个问题设计是否合理、得当。这个环节,老师尽量不讲、少讲、精讲。力求由学生去自行解决问题,这是一个探究学习的过程。

四、重点、难点的突破――后教后导

课堂教学是否成功要看这一节课中教学重点与难点确定得准确与否,教学过程对重难点突破与否。经过前面几个环节,大部分同学已经掌握了课文的内容,但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或是理解不透彻,对于文本的重难点还是掌握不了的,这时老师要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的内容、对课文的重难点要加以分析,讲解,使学生理解通透,完成教学目标,达到当堂解决的目的。

例如笔者在《山中避雨》一课中对“乐以教和”的理解、学生对“乐以教和”的意思理解没有问题,问题是文章从哪里体现出“乐以教和”。笔者引导学生“说说今天作者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学生答:“作者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这般的音乐趣味。”又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学生又找出两个女孩子心理的变化、三家村气氛的变化;笔者再补充作者的感情变化,三者使得作者体会到了音乐的真谛――音乐可以使人更加的和谐相处,这就是“乐以教和”。学生既从中找出了一条文章线索,又理解本文的主题。老师在此过程中不断巡视课堂,发现学生有疑难的、共性的问题,然后鼓励存在问题的学生去回答问题,让共性的问题体现出来,由学生自己纠正、讲解,对学生讲解未尽的问题其他同学再做进一步的补充,还未能解决的再由老师引导学生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五、课堂拓展延伸――开阔视野

学生在掌握一定文本的内容,能完成相应的预习、练习题之后,老师根据阅读理解出一些提高性、探究性的练习题供学生思考、练习,练习题要源于课文,宽于课文,引导学生大胆的想象、创新,加深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和积累,养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

例如笔者教在《木兰诗》时,设计的拓展题是:“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这种情况可能吗?为什么?”同学们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说不可能,那么长的时间里肯定会露出女人的本性的;有同学说完全可能,木兰善武,战场上没有问题,生活上她是将军,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不会被发现的……然后笔者引入文章的主题――通过对木兰替父从军、沙场征战和荣归故里的叙述,塑造了木兰这一爱家爱国、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作者设计木兰这一个姑娘形象表现了木兰在长期从军当中的谨慎和机警,她是我国古代北方优秀劳动妇女的象征。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变得明白了许多。

六、课堂小结――回顾梳理

完整的课堂教学不能没有小结。小结就是简单回顾这一节的学习内容,深化对课堂教学主题的理解和把握的作用,使得新知识具有更大的迁移价值,为后继学习和运用它们奠定基础,突出教学重点、难点,为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提供导向,为学生亡羊补牢提供机会;对老师而言,课堂小结是老师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简单梳理,以防有落漏,同时也是对教学的负责。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小结时,笔者让学生回顾:

1.文中有几处写到背影?分别是什么情况下写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1)惦记背影(思念父亲)(2)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3)惜别背影(父子分别)(4)再现背影(别后怀念)

2.课文哪两个地方是实写父亲的背影?

(1)父亲买橘子爬月台的时候;(详写)

(2)父亲送子时,下车往回走,混入人群的时。(略写)

3.回忆性散文的一般写法:开头感化性语言概述回忆,中间具体化回忆人或事,结尾深化感情。

七、课后反思――提升自我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不断的反思,我们在“两先两后”教学尝试过程中要求老师每节课后必须写课后反思,反思的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落实的情况,针对每一个环节在设计与操作上是否有不顺畅的地方,对每个环节做效果评价,对效果有问题的环节进行分析原因,寻找对策,调整教案,方便以后教学更顺利地开展。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老师的教学水平就会得到不断地提升、教学效果就会得到不断地提高。笔者在上朱自清的《春》时感触很深。上课前笔者把课文当场背了下来,学生当时就被震撼了。笔者说:“我说这篇文章写得很好,我很喜欢,所以就能背下来了。”通过课堂激趣,学生热血沸腾,跃跃欲试,笔者让学生说出有关春的诗词名句并且收集,在这种热情高涨的气氛下,让学生用朗朗的书声敲开了春天的大门,随之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春天,去赏析本文的结构美――盼春、绘春、赞春;赏析本文的语言美――文中的比喻、拟人佳句;领悟体验作者如何描绘春天、赞美春天。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后,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如果让你写家乡的秋天,你该如何抓住秋天的特点去写?你会具体找哪里景物来写?”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学以致用,学生有了写作的冲动,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意识。

总之,“两先两后”教学方法很适合农村的学生,特别是语文学科,不但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锻炼表达能力。

两先两后原则 两先两优的含义篇二

数学期末考试:坚持“两先两后”

期末复习后阶段,学习方法、思维和生活学习习惯相对有所固定,成绩也相对稳定,于是就认为自己也许就是这个水平,孰不知,只要讲究应试技巧与策略,就能把分数提高一个档次。

一、整体上安排要坚持两先两后

1、先览后做,平时训练和模拟考试中,有的同学便急急忙忙偷偷做题,加重了自己的心理紧张程度,就有可能影响发挥,而正确的做法就是应是先统览试卷,摸清题情。对题型和难度作总体了解,在头脑中寻找解决这部分题的知识内容。

2、先易后难,部分学生善钻研,先做难题,无功后返,以致该得的分没得到,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造成总分较低。 二、解题中要坚持两快两慢

1、审题要慢,答题要快。所谓成在审题,败在审题,要咬文嚼字,抓住题眼,观察分析抓特征,深刻挖掘其隐含的内在联系;2、计算要慢,书写要快,平时练习就要养成这种习惯,否则计算失误,后面就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了。

三、

不同题型,区别对待

1、选择题灵活做,选择题一定坚持小题小做原则,采用间接、直接、特殊值代入法、排除法等各种方法并用,在确保

第 1 页 无误的情况下提高解题效率;2、填空题仔细做,一类是定性的概念判断填空,一类是定量的推理计算填空,适当提高运算速度,但解题过程要确保百分之百

3、中档题认真做,高档题分解做。中档题一般学生都能做,主要缺点是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所以对这类题要仔细审题,减少纰漏;高档题也不过是低档题的综合与迭加,所以只要分解开了,他可能就变成许多简单的问题,这样去分析、解题,就能尽可能得分。选择题解题八技巧

排除法:根据题设和有关知识,排除明显不正确选项,那么剩下惟一的选项,自然就是正确的选项,如果不能立即得到正确的选项,至少可以缩小选择范围,提高解题的准确率。排除法是解选择题的间接方法,也是选择题的常用方法。数形结合法:解决与图形或图像有关的选择题,常常要运用数学结合的思想方法,有时还要综合运用其他方法。特例检验法:取满足条件的特例(特殊值,特殊点,特殊图形,特殊位置等)进行验证即可得正确选项,因为命题对一般情况成立,那么对特殊情况也成立。

代入法:将选择支代入题干或题代入选择支进行检验,然后作出判断。

观察法:观察题干及选择支特点,区别各选择支差异及相互

第 2 页 关系作出选择。

枚举法:列举所有可能的情况,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例如,把一张面值10元的人民币换成零钱,现有足够面值为2元,1元的人民币,换法有(a)5种(b)6种(c)8种(d)10种。分析:如果设面值2元的人民币x张,1元的人民币y元,不难列出方程,此方程的非负整数解有6对,故选b。

待定系数法:要求某个函数关系式,可先假设待定系数,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得待定系数,从而确定函数关系式,这种方法叫待定系数法。

不完全归纳法:当某个数学问题涉及到相关多乃至无穷多的情形,头绪纷乱很难下手时,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对若干简单情形进行考查,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求得问题的解决。该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不能作为一种严格的论证方法,但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和探求一般问题的规律,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填空题解题三策略

直接解法:直接由条件出发,根据公式、法则、公理、定理进行计算证明得出正确答案。当然在解答的过程中,可以跳过一些不必要的步骤,尽量采用心算的办法,快速求出问题的答案,这种解法适合于解答一些基础题。该办法要求学生对于基本概念、公式、法则、性质、定理、公理等要熟记于心,并能深入地理解运用。

第 3 页 例如: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要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对应密文(加密),接收方由密文对应明文(解密)已知加密规则为明文x,y,z对应密文为2x+3y,3x+4y,3z.例如:明文1,2,3对应密文8,11,9当接收方收到密文12,17,27时,则解密得到的明文为

解析:本题仔细分析一下可以知道这是一道三元一次方程组的问题,由题意可设这三个明文数字为x,y,z得 2x+3y=12 x=3 3x+4y=17 解得y=2 3z=27 z=9

特殊值法:即根据题目中的条件,选取某个符合条件的特殊值或作出特殊图形进行计算,推理的方法。用特殊值或作出特殊图形进行计算,推理的方法。用特殊值法解题要注意所选取的值要符合条件,且易于计算。

此类问题通常具有一个共性:题干中给出一些一般性的条件,而要求得出某些特定的结论或数值。在解决是可将问题提供的条件特殊化。使之成为具有一般性的特殊图形或问题,而这些特殊图形或问题的答案往往就是原题的答案。利用特殊值法解答问题,不仅可以选用特别的数值代入原题,使原题得以解决而且可以作出符合条件的特殊图形来进行计算或推理。

猜想验证法:近年来的中考题中出现了大量的探索规律类型

第 4 页 的问题,此类题的主要解法是运用不完全归纳法,通过试验,猜想,试误验证,

总结

,归纳等过程使问题得解。

第 5 页

两先两后原则 两先两优的含义篇三

关于“两先两后”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两先两后一小结”是滕州一中多年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并一直坚持实施。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它在改进教师课堂教学模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的优点更加突出。

“两先两后一小结”,包括教师“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单元知识及时小结”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每单元及时进行小结”的学习方法两个方面的内容。这里,先对教师“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的课堂教学模式谈几点想法,以供商榷。

一、关于学习目标的确定

“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上课伊始就向学生出示(说明)学习目标。这种学习目标,应当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达到也能够达到的目标。它应该简单明了,使人一目了然,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这种学习目标,应该是明确、具体、可以检测的,而不应是含糊、不清晰的,如“培养某某思想,提高某某能力”等。这种学习目标,应当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为依据,循序渐进,阶段式提高,而不应当人为拔高、“一步到位”――在高一、高二新授课阶段就要求达到高考标准,这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

二、关于学生的自学

“先学后教”的学,是指学生的课堂自学。这里的自学,不同于通常意义的学习,是把传统的“问题教学”重心放在了学生上面。这里的自学,是在教师控制、督促下进行的。教师的工作是“让学生静下心来、埋下头来钻进书本去理解知识”。在学生自学期间,教师要全程巡视,不离开教室、不板书后续学习内容,要鼓励认真的学生,督促走神的学生。

为了检测学生的自学效果,教师要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完成检测题目(指定部分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座位上独自完成)。检测的题目,可以是课本的课后练习,也可以是教师编选的、有明确指向性的题目。这里的知识应用还仅仅是初步的、简单的,不能太难,量不宜过多。

三、关于“教”和“讲”

“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的“教”和“讲”,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互相帮助,也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这里“教”和“讲”的前提,是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的检测。具体形式是:先更正后讨论。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更正板演中的错误,以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通过对学生板演情况的更正,使全体学生正确地理解概念、掌握方法。更正之后的讨论,主要是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教师只是一名主持人而已,只是在学生间的交流无法继续进行或走向歧途时,由教师进行点拨、提示、纠偏,以使学生间的交流讨论得以进行下去。

在“教”和“讲”的过程中,学生的讨论要和教师的“教”和“讲”相结合,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概括,得出规律性的结论和一般性的方法。

四、关于课堂训练

“先学后教,先练后讲”课堂模式中,学生自学后的检测和对其进行更正、讨论后的练习是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通过对自学效果的检测、更正,学生正确理解、掌握所学知识,随后是对知识的运用训练,只有通过这种训练,才能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活起来”。这种训练,必须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紧张地练习,练习的题目可以是课后的习题,也可以是教师编选的课外题,但切忌偏、难、怪题。要注意题目的基础性、层次性,可以分必做题和选做题。

对学生则要求“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每单元及时进行小结”。简单地说就是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习总结)。鉴于篇幅,着重谈谈对先预习后听课的理解。

1.关于预习

首先要求学生预习时注意看教材(导学案)每章开头的引言,有意识地培养语言的概括和提炼能力。二要预习教材的文献资料,培养史料阅读和材料处理能力。而教材原始材料,无疑为培养学生的材料阅读能力和材料处理的应变能力提供了极好的素材。三要预习材料图表,培养自己口头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学生在预习时应该学会看图学史、看图说话、看图复述正文部分相关的史实。

2.关于听课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上课也是学生学好功课、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决定性环节。听课要紧紧抓住老师的思路,注意老师叙述问题的逻辑性,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同时也要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认真记录老师的问题分析过程,大胆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参加课堂讨论。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边听边记,当听与记发生矛盾时。要以听为主。记笔记要有重点,要把老师板书的知识提纲、补充的课外知识、典型题目的解题步骤和课堂上没有听懂的问题记下来,供课后复习时参考。

总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奋的学习态度、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