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教材分析的作用和意义(4篇)

教材分析的作用和意义(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5-09 18:01:11
教材分析的作用和意义(4篇)
时间:2023-05-09 18:01:11     小编:一叶知秋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教材分析的作用和意义篇一

四平六中 张丽红

教材分析:

本课在教材第114_119页。本文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一封信,主要回答了作者对爱情的看法,启发和培养女儿要明智地生活,要懂得爱情的真谛。爱情这个火辣辣的词,撞击着每个青年的心扉,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就像爬山虎攀上了年轻人的心房,稍不留神就容易踏上早恋的航船,所以这篇文章对成长中青少年学生来说有很重要的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巩固书信的格式和特点。

2.学习本文用优美的童话来阐释道理的方法,学会分析童话中的思想内涵。

3.了解爱情的本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4.通过阅读,整体把握文章意思,品味含义深刻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

1.结合本文中的故事,通过教学课件绘声绘色地给学生讲故事。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期,对爱情等问题比较敏感,也比较感兴趣。教师应注意引导,让学生积极地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受到正确爱情观的熏陶和感染。

2.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优美动人而又蕴含深刻哲理的爱情故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注意培养学生爱情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的丰富情感,感受作者作为父亲对女儿深深的爱,学会理智地生活,善于生活,热爱生活,感受生活和爱情的真谛。

2.理解爱情是赋予生命的、永不衰退的、人类世代相传的纽带;爱情是人类所特有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体会运用小故事阐述抽象道理的写法的好处。

2.品味文中含义深刻的语言,了解爱情的本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3.理解、把握生活的本质和内涵,学会懂得爱,珍惜生活,成为真正的人。

◆难点

1.准确把握童话中的深刻含义,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2.学生处于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阶段,且无生活经历,理解爱情的本质有些困难,加之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待早恋的方式,使得学生不太愿意就这一敏感话题发表看法。

◆教学突破

1.准备教学课件,用动画的形式再现童话的内容,教学效果会更好。.

2.讲一些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由于学生对爱情比较敏感,可能不敢发言,教师要多加鼓励,消除学生的顾虑。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搜集有关苏霍姆林斯基的材料,让学生了解;准备相关课件;搜集一些有哲理的爱情故事,用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让学生提前预习,思考自己对爱情的理解。

◆学生准备

根据教师的安排进行预习,找出生字词,思考自己对爱情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走进文本

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看几幅画面。

1.影片《泰坦尼克号》中罗丝和杰克浮在冰面上,罗丝看着杰克一点点沉下去,慢慢松开

拉着他的手,无力的呼唤着“jake,jake……”

2.《简.爱》的最后,罗切斯特被火烧伤,坐在椅子上拄着拐杖,在心中不断呼唤着简的名

字,这时,简从远方风尘仆仆的赶回,她握住他的手。

3.一组照片:大学校园里的一对情侣,漫步于林荫路上;一对新婚夫妇站在红地毯上的照

片;一个三口之家在阳光下的草坪上玩耍;两位老人坐在夕阳下的湖畔面色安详……

4.导言 :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爱情一直是人类传唱不衰、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由爱情而演绎的故事,更是那样的惊心动魄。“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无论哪个时代,爱情都是一生一世的许诺。醉过方知酒浓,爱过方知情重。同学们,人在花季,多彩的心事也许正困扰着你,是呀,人间有情,红尘有爱,这令人魂牵梦绕的情丝正等着你成长!但是,你真正懂得爱情的真谛吗?到底什么是爱情?今天大家也许能从苏霍姆林斯基的《致女儿的信》一文中得到启示。

(二)熟悉文本

1.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苏联教育家。他出身在一个农民家庭,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全国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苏霍姆林斯基的辉煌成就给他带来了很高的声誉。1957年他39岁时被选为俄罗斯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1959年荣获功勋教师称号。他还荣获两枚列宁勋章,多枚乌申斯基奖章和马卡连柯奖章。不少国家的教育领导机构和有影响的学术团体,纷纷邀请他出国讲学。1968年他再次当选为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p年9月被选为全苏教师代表大会代表并荣获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他作为一位有独创精神的教育家被载人苏联史册。成为世界著名教育家。

2.教师范读,字词积累

繁衍忐忑无与伦比怒不可遏伫立幢麦穗

3.研讨

(1).文中说,对于爱情,“每一个人对它的理解都不相同”,文中对爱情是如何认识的?

明确:文章阐述了四个含义。过日子,延续后代;爱情(男女彼此相爱只情);忠诚;心头的记忆。

(2).你为什么还认为爱情的含义还包括“过日子,延续后代呢”?

(3).你是怎么认识这里的“相爱之情”的?

明确:文中三次出现“望望天空,有彼此看看”。

(4).作者是通过怎样的方式向女儿阐述爱情的真谛的?

明确:童话

(三)解读文本

1.提问:作者在女儿的信中提出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这个问题为什么使作者感到忐忑不安? 明确:.阅读教材回答:问题是“什么是爱情”;作者感到女儿已经长大了,她不再是和小孩子交谈了;女儿只有是一个明智的人,才是幸福的;作者希望女儿学会明智地生活。

2.利用教学课件给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玛丽娅所说的爱情童话,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优美的动画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引导学生认识爱情的真谛。

明确:配合教师的讲述,在欣赏优美童话的同时,结合以前的认识,思考到底爱情是什么,什么是正确的爱情观,并与以前关于爱情的故事进行比较。

3.提问: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东西?

明确:结合课文思考并回答:他从人的眼里第一次看到了“爱情”,第二次看到了“忠诚”,第三次看到了“心头的记忆”。

4.五十多年来,那一对男女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学生思考他们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给我们以什么启示。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明确:分组进行讨论,得出讨论结果:小木屋代替了小棚子,还有花园;他们有很多勤劳的儿孙;是两个人相濡以沫的爱情使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这说明爱情的力量是巨大的。

5.提问:故事为何要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历程中去表现? 这说明了什么?五十年来是什么维系了他们的爱情?

明确: 爱情是需要时间来证明的,真正的爱情能经住时间的考验。五十年来,是忠诚和心头的记忆维系了他们的爱情。

6.提问:文中的上帝面对人的爱情有何表现?为何多次写到上帝的态度? 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有关上帝的表现的语句,并思考课文为何多次提到上帝的表现。

明确:在课文中找出上帝三次不同表现的语句,思考讨论多次提到上帝的原因,应指出:爱情是人类独有的,是文明的产物,只有人类才能够真正地爱。

(四)升华文本

同学们,我想请大家思,我们搞清楚本文绕圈子来给自己的女儿讲述爱情的含义对于我们学习语文有何意义?

讲解:在生活中,我们往往需要做思想工作,往往需要解除别人心理的问题,可是,怎么正确有效有智慧地表达,很能看出一个人的表达技巧和水平高低。比如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妈妈的帐单

小彼得是一个商人的儿子。有时他得顺便到他爸爸做生意的商店里去瞧瞧。店里每天都有一些收款和付款的帐单要经办。彼得往往受遣把这些帐单送往邮局寄走。他渐渐觉着自己似乎也已成了一个小商人。

有一次,他忽然想出了一个主意:也开一张收款帐单寄给他妈妈,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点事的报酬。

某天,妈妈发现在她的餐盘旁边放着一份帐单,上面写着: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

为把信件送往邮局10芬尼

为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

为他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o芬尼

共计:6o芬尼

彼得的母亲收下了这份帐单并仔细地看了一遍,她什么话也没有说。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觉得母亲应该怎样应答小彼得的帐单?

学生猜测(猜测也是一种思惟的训练,是一种充满联想和想象的训练)回答:……

彼得的母亲没有训斥自己的孩子,没有采取简单粗暴的态度,没有显示家长的威风,而是——(然后教师说出彼得母亲的回答)

晚上,小彼得在他的餐盘旁边找到了他所索取的6o芬尼报酬。正当小彼得如愿以偿,要把这笔钱收进自己的口袋时,突然发现在餐盘旁边还放着一份给他的帐单。他把帐单展开读了起来:

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

共计:0芬尼

小彼得读着读着,感到羞愧万分!过了一会儿,他怀着一颗怦怦直跳的心慑手慑脚地走近母亲,将小脸蛋藏进了妈妈的怀里,小心翼翼地把那60芬尼塞进了她的围裙。

(五)回味文本

美好的爱情是我们每个人所期盼的,但是如果我们不具备爱的能力的时候,面对突如其来的情感我们应该如何选择呢?

最近,我的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向我袒露了她的心事,她收到一封信,很幸福,也很迷茫。她问我,老师你说这就是爱情吗?我应该如何去做呢,同学们,你们能运用今天学到的智慧帮我解答她的疑惑吗?如果说爱是一颗小小的种子,你认为除了忠诚、责任以外,它还需要哪些雨露的滋润?

幻灯显示: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生幸福

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场心伤

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段荒唐

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生叹息

原来,爱不仅仅是吸引和忠诚,它还伴随着责任,它还需要能力。

(六)结语欣赏歌曲《最浪漫的事》

诚然,能够和挚爱的人携手走过漫漫岁月,一起搀扶着看天边的斜阳,是一种莫大的浪漫;但人生中还有很多的浪漫值得我们去追求,正如现在,能够超越年龄的界限,坦诚的和你们探讨,我就觉得是一种浪漫。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你们能成为文章作者所说的那样的,一个明智的人,永远沐浴幸福的阳光!

教材分析的作用和意义篇二

故乡

教学目标:

1、理清小说结构层次,感悟作者情感脉络及探求人生道路的的强烈愿望。2、分析本文通过对比写法塑造的人物形象,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3、、品味课文的抒情意味的语言,摘抄积累词语、句子和精彩语段。4、在本文阅读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养成良好习惯,教给阅读方法。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运用对比写法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的写法。

2、品味小说语言,领悟作者探求人生道路的的强烈愿望。

教学难点: 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教师导入:同学们喜欢不喜欢读小说?能说说你们是怎样读小说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创作于1921年的一篇小说《故乡》,并通过这篇小说的阅读,探讨阅读小说的方法。

1、学生交流预习情况:

①读各自圈划查注的生字词,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

②简介小说创作背景 说说作者及《故乡》创作情况。鲁迅1898年第一次离开老家绍兴,1919年12月又最后一次回故乡,接母亲来北京居住。《故乡》便是根据这一段生活经历创作出来的。小说中写的人和事是有事实依据的,但又经过了艺术加工,有虚构的成分。作品中的“我”身上有作者的影子,而“我”又不等于就是作者本人。

小说写的是1919年的事,它所反映的却是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社会的情况。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王朝,但中国人民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社会中,当时,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加上国内军阀混战不休、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使得广大农民陷入困境。作者回乡期间,耳闻目睹了故乡的衰败景象和农民的贫困生活,加之在这个风雨如磐的社会求索了30余年的生活经验,于是写出了悲凉沉郁的《故乡》。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想一想,小说的叙事线索是什么?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

2、根据你对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在原题目《故乡》前加上定语。(课件展示)

三、反馈展示,讨论交流

预设以下问题,引导学生交流:

1、讨论课文的叙述的线索和小说的结构层次。

学生发言讨论后明确:

小说按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小说,按时间先后为

顺序,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5段): 写的是故乡的萧条景象,“我”的复杂心情,交代了

“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6~77段):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重点写

了闰土的变化;

第三部分(78~88段):写“我”离开故乡时的种种感触,表达我追求新生

活的执著信念。

2、学生展示各自在题目故乡前所加上的所加的定语,并引用文本信息阐释的理

由。

四、点评、小结(略写)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加深理解课文内容。

2、完成课后练习第一题。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二、阅读课文,合作探究,分析形象:

1、作者在本文中都写了哪些人呢?本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明确:本文写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母亲、水生、宏儿和“我”;闰土就是

本文的主要人物,“我”是本文的线索人物。

2、小说是怎样来描写闰土这个人物的?从哪些方面去对比?请细读课文,搜集信息,完成下边的内容。

对比内容:

① 外貌:少年闰土十一二岁,紫色圆脸,头戴小毡帽,颈上套一个银项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

中年闰土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手又粗又笨而且

开裂,像是松树皮

② 动作、语态:少年闰土活泼刚健,动作干脆利落,说话脱口而出,朴质、生动;有智有勇,热情、纯真。4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说也说不完。

中年闰土:

③ 说话前的神态:“欢喜──凄凉──恭敬”说话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

恭而又含糊,显得迟钝麻木。

④ 说话后的神态;“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

石像一般”。9个省略号(5处对话)说明闰土心里有说不尽、道不明的苦处。⑤ 对我态度:少年闰土“只是不怕我”,“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送

我贝壳和鸟毛,告诉我很多希奇的事。对“我”友好,热情,和“我”建立了纯真的友情。

中年闰土恭敬地叫“老爷”,要水生“给老爷磕头”,认为少年时的“哥

弟称呼”是“不懂事”,不成“规矩”。和“我”之间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⑥ 生活态度:少年闰土捕鸟、看瓜、刺碴、拾贝、观潮„„ 天真活泼、对

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

中年闰土拣了“一副香炉和烛台”。──将希望寄托于神灵。3、从以上的语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闰土是怎样的形象?中年闰土又是一

个什么样的形象?是什么原因使一个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小英雄变成了麻木迷信的木偶人呢?

讨论并归纳:

少年闰土,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懂得很多生产知识,简直是个小英雄;

中年闰土,变成了满脸愁苦、麻木的迷信的木偶人。“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是封建统治的压迫,使闰土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4、“我”对闰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闰土这个形象表现什么样的主题?(闰土命运研究)

明确:当年,“我”因闰土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而羡慕不已;现在,“我”

为闰土与我之间的不了解和隔膜感到悲哀,使“我”与闰土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冷漠、隔膜。闰土这个形象闰土揭露了封建思想、封建等级观念对群众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

5、既然闰土的变化已经反映了封建思想、封建等级观念对人们精神上的压抑

和毒害了,作者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的笔墨来写杨二嫂呢?(人物杨二嫂命运研究)

讨论并归纳:其实这也是一种过对比手法,小说以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来对比衬托闰土的淳朴诚实,从更广泛意义上展示人与人关系的隔膜,深入揭露封建社会传统观念对他们的精神毒害,造成人们纯真的人性被扭曲。作者塑造这两个人物形象,真切地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希望有新的生活的炽热感情。

6、课文从哪些方面去描写杨二嫂的?表现她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明确:通过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的性格。

三、小结(略写)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第三课时

一、点评作业,导入新课。

二、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齐读第三部分课文,品味、领悟小说语言的含义。

1、同学们对这部分课文中,感受最深的是哪些语句?为什么?(让学生从内容和语言方面谈个性感受。)

2、从文中看,“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我”的命运研究)

明确:文中的“我”是一个有作者影子,具有进步思想倾向,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形象。

3、面对回故乡的所见所闻,这位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进步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着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文中的“高墙”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指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下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淡隔膜。4、“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讨中的“新的生活”是指什么样的生活?

讨论并归纳: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

5、“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为什么“害怕”?

讨论并归纳:因为鲁迅当时还是个进化论者,这种自由、平等、幸福的新生活只是“我”的理想,但怎么实现,“我”无法回答,所以想到希望的能否实现,自然便害怕起来。

6、为什么说“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讨论并归纳:闰土的愿望只是希望眼前能过上幸福生活,所以说 “切近”,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所以茫远。

7、课文再次出现海边奇异的图画,表现了什么?(课件展示)

讨论并归纳:海边奇异的图画是“我”对美好希望的想象和憧憬。

8、“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在学生讨论后归纳: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这句话告诉人们:只有美好的愿望而不去探索实践,希望必然落空,等于没有;虽然实现希望困难重重,但只要去探索实践,希望才有实现的可能。

三、朗读理解,积累词语

老师告诉过大家这么一句话:“学理如建楼,学文如堆沙”。学习语文,强调的是在文本阅读过程中,要注意积累词语、格言警句和精彩语段,丰富自己的词汇,为今后的更好地读写打基础,下面,请同学们拿出词语作业,摘抄本文中你喜欢的词、句、段,然后全班交流。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全文,圈划摘抄文中词语。

2、挑生读一读各自摘抄的词语、句子、段落。

四、拓展训练,布置作业

课外选读鲁迅先生的两篇作品,并给鲁迅先生写一封信,谈谈对他的作品、思想、生活经历、人生哲学等方面的理解和感悟。

教材分析的作用和意义篇三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2015.8

一、本册教材的具体内容;修订后的人教版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与代数:;

二、与实验教材相比做出的调整;

三、各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一、与实验教材;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例3后增加概;增加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例题;

二、具体编排;例1:结合具体量,教学小数乘整数,为理解“小数乘;例2:脱离具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分析 2015.8

一、本册教材的具体内容

修订后的人教版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与代数: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空间与几何:位置、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概率:可能性;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等。其中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是本学期重点教学内容。

二、与实验教材相比做出的调整

三、各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例3后增加概括总结法则的活动。不再安排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运算。

增加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例题。分别是估算和分步计费的实际问题。

二、具体编排

例1:结合具体量,教学小数乘整数,为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提供感性支撑。例2:脱离具体量,教学小数乘整数,用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说明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法的理由,积中小数末尾的“0”可去掉。

例3:小数乘小数,突出转化的方法,在做一做后引导学生归纳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例4:小数乘法中的难点问题。

例5:小数倍,领会 “用小数倍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比较直观。同时提出验算要求,培养验算习惯。例6:根据需要求积的近似数。

例7: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扩展到小数,结合具体算式说明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例7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例8: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实际问题和数据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例9:解决分段计费的实际问题,注重理解题意,渗透函数思想。

三、教学建议

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单元 位置

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由原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移来,学习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与列这两个因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和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二、具体编排

例1: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例2: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三、教学建议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经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学习过程。适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感悟数对与位置的一一对应思想。第三单元 小数除法

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1. 小数除以整数中不再单独安排例题教学方法的交流和验算,分散到前面的例2和例3中。

2.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例题调整为:例1整数部分够商1,能除尽;例2除到被除数的末尾还有余数,添0继续除;例3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

3. 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例5后增加概括总结法则的活动。4. 增加循环节的认识。

5. 解决问题中不出双归一的类型,数量关系在前面已学,直接在练习中应用。

二、具体编排

例1:整数部分够商1,能除尽。说明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例2:除到被除数的小数末尾还有余数,添0继续除。例3: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1,要商0。提出验算要求。例4:一个数除以小数,突出转化思想。

例5:特殊情况,被除数的位数不够,用0补足。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例6:商的近似数,体会必要性,掌握方法。例7:认识循环小数提供感性材料。例8:认识循环小数、循环节、写法。认识有限小数、无线小数。例9: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例10: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建议

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注意突出重点,攻破难点。

第四单元 可能性

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内容根据课标要求调整,由原三上移来。

二、具体编排 例1: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例2:能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只作定性描述。

例3:根据数据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进一步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要求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三、教学建议

在不确定的基础上,通过统计结果体会规律性。把握好教学要求。综合与实践:掷一掷 由原三上移来。

第五单元 用字母表示数

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增加用字母表示常见数量关系的例题,为解决实际问题列方程作准备。根据课标要求,明确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决问题分开编排。

二、具体编排 用字母表示数

例1: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a+30),加减关系和代入求值。例2: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6x,乘除关系。例3: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例4: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1200-3x)。例5: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3x+4x)。

第六单元 解简易方程 方程的意义。等式的性质:给出结论。解方程:

例1: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x+3=9,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含义,检验要求。例2~例5: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不同类型的方程。实际问题与方程: 例1: 实际问题与方程的应用。

例2: 实际问题与方程的应用。总结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例3: 实际问题与方程的应用。例4: 实际问题与方程的应用。例5:实际问题与方程解决问题的应用。

三、教学建议

关注由具体到一般的抽象概括过程。有意识地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

重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等量关系的分析,体会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

第六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加强探索过程的引导,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探究中,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转化前后图形的等量关系,推导得出面积公式。

增加方格纸上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估算。

二、具体编排 例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和应用,突出转化的思想。例2: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和应用。例3: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探究和应用。例4:组合图形的认识和计算。

例5:借助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三、教学建议 经历探究过程,体会转化思想。灵活运用公式,培养估算意识。第七单元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

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

由原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移来,例3调整为封闭曲线上的植树问题。

二、具体编排 例1: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栽),借助线段图,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例2:在一条线段上植树(两端都不栽)。

例3:在封闭曲线上植树,沟通和对比不同类型的植树问题。

教材分析的作用和意义篇四

第八组

·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有趣的自然科学”为专题,由一课识字,五篇课文《棉花姑娘》、《地球爷爷的手》、《兰兰过桥》、《火车的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和一个“学习园地”组织成一单元。

本组教材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儿童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和想象世界,以浅显易懂的谚语、故事等方式介绍自然常识和现代科技成就,趣味性、可读性和感染力强。在教学中,我们既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形声字、会意字的规律,创造性地自主学习生字,又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引发他们主动地留心身边的科学,对科学产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当成学生的一员,和他们一起去阅读、感悟、探索、发现。

识字8 教学要求

1、认读“初、眉、辨”等10个字。

2、学会“北、南、江”等5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谚语意思,从中获得自然常识,并激励学生去探索、发现科学。

重难点、关键

1、了解谚语意思,懂得自然常识,激励学生探索科学,发现科学。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激趣导入: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谚语吗?人们在生活和劳动中发现一些很有规律的自然现象,就根据这些自然现象编成一句句谚语,这些谚语蕴含着丰富的自然常识,又好听又好记。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些谚语,看看你会从中发现哪些有趣的自然常识。

2、揭题。(板书课题:出示小黑板)(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用“——”划出生字,多读几遍。(3)再读课文,把词句读正确、流利。(4)数一数课文有几句话、几幅图。

(5)找出与图相对应的句子,对照图画,轻声读一读。

(6)不出声地读课文,读完每句话,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在小组说一说。(7)你还有什么读不懂的,提出来在小组讨论。

2、学生自读课文。

3、反馈自读的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生字,注意纠正翘舌音“初、转”,鼻音“南”。(2)说说课文有几句话。(5句话)几幅图(4幅图)(3)指名分句子读。(一人读一句)

(4)找出写第一、二、三、四幅图的句子,分别指名读一读。(写第一幅图的句子是“朝看太阳辨西东”;写第二幅图的句子是“夜望北斗知北南”;写第三幅图的句子是“晴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写第四幅图的句子是“大雁北飞天将暖”。)

(5)你读懂了什么?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生a:我读懂了“朝看太阳辨西东”这句话,意思是早上看太阳就分清哪边是西,哪边是东。

师:怎么分辨呢?

生a: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相反的方向是西。师:你真聪明!还有谁愿意来说?

生b:我懂得“夜望北斗知北南”是说晚上看看天上的北斗星就知是北还是南。北斗星所在的方向是北,相反的方向是南。

师:你说得对极了!生c:“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是说蜻蜓在江边飞,飞得很低,我们就知道快要下雨了。

生d:我知道“大雁北飞天将暖”是说大雁往北方飞,天气快要变暖和了,“燕子南归气转寒”是说燕子回到南方去,天气就变冷了。

(6)小朋友,你们说得真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几句谚语。(第2、3、4句)(7)你还有什么不懂,需要和大家一起讨论的吗?

生问:第一句“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是什么意思?

(联系学生平时看到月亮的变化,引导学生知道这句话是说农历初

三、初四的时候,月亮看起来像眉毛,十五、十六的月亮很圆。)

生问:第5句“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是什么意思?

师答:秋天的时候,每下一场雨,天气就转冷一点,大概下了十场秋雨时,我们就要穿上棉衣了,就是到冬天了。

三、读课文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谚语?(生说)老师还知道别的谚语呢!“瑞雪兆丰年”、“早霞晚雨,晚霞早雨”„„

小朋友们,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去发现。

五、布置作业 搜集谚语。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朗读课文。

2、抽读生字卡片。

二、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1、自由认读生字,并想一想这些字怎样记?你能用这些字组词吗?

2、分析字形,并口头扩词。

北:左右结构,左边是“丬”,右边是“匕”,笔顺是:丨丨丬丬北。组词:北京、北方、北极、东北。

南:注意提醒学生下部中“”只有两横,不要多一笔横。组词:南瓜、南方、南京、东南、南北。

江:左右结构,右边是“工”字,左边是“氵”。组词:长江、江水、江河、江南。湖:左中右结构,左边是“氵”,中间是“古”,右边是“月”,组词:西湖、湖水。秋:左右结构,左边是“禾”,右边是“火”,注意“禾”最后一笔“”应改为“丶”。组词:秋天、秋风、秋雨、春秋、秋收、秋季。

3、指导写字。

(1)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抓住关键笔画指导书写,师在田字格中(小黑板上)范写。注意笔顺规则。

三、学生独立写字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你能用下面的字组词吗?

秋()

()()()()

()()()附:板书设计

识字8

太阳——东

北斗——北

蜻蜓低飞——雨

大雁北飞——暖

燕子归——寒

30·棉花姑娘

教学要求

1、认读“姑、娘、蚜”等7个字。

2、学会“只、星、雪”等6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读课文。

4、懂得许多小动物都能捉害虫,不同的动物捉不同害虫的知识,激发学生保护小动物的思想感情。

5、学会积累“abab”型词。重难点、关键

1、学会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读课文。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们,我们在第七课学习了《棉鞋里的阳光》,知道棉花可以保暖,可以为人们带来许多方便,可是如果棉花生病了,怎么办呢?

2、创造情境揭题:小动物里有许多专捉害虫的医生。今天它们都来了。大家看看都有谁。

小朋友们学习《棉花姑娘》这篇课文就知道了。(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自读要求。(出示小黑板)

(1)自由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请拼音朋友帮助拼一拼。(2)用“——”划出生字,多读几遍,记往字音。(3)数一数课文共有几小节,按顺序标上序号。(4)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流畅。

(5)轻声读课文,边读边看图,想一想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它们能帮棉花姑娘治病吗?为什么?小组讨交流自己的想法。

2、学生根据要求读课文。

3、反馈自读成果。

(1)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读)注意正音:多音字“只”在这里读“”,“治、啄”是翘舌音,“星、帮、请”是后鼻音。

(2)说说课文共有几个小节。(6个小节)(3)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① 指名读第1小节。

注意指导读好第2句的停顿。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②指名读第2小节。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棉花姑娘请求的语气。(模仿读、领读、齐读)③指名读第3小节 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对不起,我只会捉树干里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练读、指读)④指名读第4小节 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对不起,我只会捉田里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练习有感情朗读这两句话,齐读。)

⑤指名读第5小节 你们是谁呀!

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都叫我七星瓢虫。(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惊奇的语气。)⑥指名读第6小节

“碧绿”这个词还能形容什么?(青草、荷叶、柳树等。)相机完成后“读读说说”练习。⑦齐读全文。

(5)刚才,我们读了这篇课文,知道了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都会捉害虫,那它们能帮棉花捉害虫吗?为什么?

(燕子、啄木鸟、青蛙不能帮棉花姑娘治病,只有七星瓢虫能帮她治病。因为燕子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啄木鸟只会捉树千里的害虫,青蛙只会捉田里的害虫,只有七星瓢虫会捉蚜虫。)

(6)小结:小朋友们说得真好!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等等许许多多的小动物都是专捉害虫的医生,而且不同的动物会捉不同的害虫,所以我们应该——(生:保护小动物,不要伤害它们。)好,小朋友们,以后我们都保护这些小动物。

三、齐读课文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读课文,想一想,连一连。

啄木鸟

树干里的害虫 青

飞虫 燕

蚜虫 七星瓢虫

田里的害虫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巩固认字,分析记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2、分角色演读课文。教具准备:田字格小黑板。学具准备:自制的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指导分角色演读课文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组内分配角色。(六人一组,一人扮演一个角色:棉花姑娘、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旁白)

3、各自试读,试演自己的角色内容。

4、小组内分角色表演。

5、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展示。

一、分析字形、指导写字

1、认生字练习:学生把自备的生字卡片摆放好,老师读生字,学生从字卡里找字并举起来。

2、学生自由分析字形,并口头扩词。

3、反馈自学生字情况:这些生字按结构可以分为哪两类?(1)上下结构的字:

只:上面是“口”,下面是“八”,注意最一笔是“丶”,不是“”。组词:只有、只好、星:上面是“日字头”,下面是“生”。组词:星星、五星、木星、火星、水星。雪:上面是“雨字头”,下面是“彐”,组词:雪白、白雪、下雪、雪花、雪人。帮:左上是“”,右上是“阝”,下面是“巾字底”。组词:帮忙、帮助。(2)左右结构的字

请:与“情”字的形相比较,把“情”的“忄”换成“讠”组成“请”。组词:请客、请坐、请进。

就:左边是北京的“京”,右边是“尤”。组词:就是、就要。

4、指导写字。(师在田字格小黑板上范写。)

重点指导“请”字的“言字旁”和“帮”字的“巾字底”。(1)“言字旁”的一点不能太低,横要写得斜一些,竖稍向左歪。(2)“帮”字的“巾”,第一笔“丨”和第二笔“”要写得短些,第三笔“丨”,要写得长一些。

5、学生先描再临,教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二、学生在书写本上写生字 附:板书设计 30·棉花姑娘 燕子——飞虫

啄木鸟——树干里的害虫 青蛙——田里的害虫 七星瓢虫——蚜虫

31·地球爷爷的手

教学要求

1、认读“俩、摘、伯”等7个字。

2、学会“球、玩、跳”等6个生字。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什么是地心引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重难点、关键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解什么是地心引力。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揭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地球爷爷的手》。(板书课题)

2、质疑、激趣。

看到这个题目,你觉得奇怪吗?(奇怪)你奇怪什么? 生a:地球爷爷怎么会有手? 生b:他的手在哪里,是什么样的?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初读的要求。(小黑板出示)(5)自由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6)对照生字表,划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音。(7)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小节,编上序号。(8)把各小节连起来读两遍,把句子读通顺。

(5)再读课文,思考自己课前提出的问题。(可以和小组里的同学一起讨论)

2、学生根据要求自读课文。(老师巡回指导)

3、检查、汇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注意读准“球、玩、挑、而、伯”的声调,五个字都是第二声,“俩”的读音是“”,不是“”。

(2)课文共有几个小节?(11小节)(3)分小节指名朗读课文。(可多读几遍)过渡:你们刚才提出的问题都找到答案了吗?(9)解决课前的疑问。

地球爷爷有手吗?(有手)他的手在哪儿?是什么样?(随学生说,不要提任何要求去拘束学生。答案可能是:他的手就是我们看不见的地心引力;他的手有很大很大的力气„„)

一、学生看后质疑:那么人也会被地球爷爷吸住吗?

师: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有价值!我们一起来证实一下(学生跳一跳,试一试,体会地心引力的存在)。人跳起来,又会落到地面,这就是地心引力把我们吸引住。

一、齐读地球爷爷的话。

学生读后质疑:这里的“„„”是什么?

师:你这个问题问得真好!“„„”叫省略号。地球爷爷说他有手,而且有很多例子都可以说明,说也说不完,所以用省略号,其他例子没有都写出来。你能举出例子说明地球爷爷是有手的吗?

(水泼出去,会泼到地面上„„)

二、如果没有地心引力,会是什么样呢?(展开想象)

1、自由读。

2、小组内分角色朗读。(一人扮演小猴,一人扮演猴爸爸,一人扮演小兔,一人扮演地球爷爷,其余的人读旁白。)

3、指名分角色朗读。

4、分组朗读课文。(第一组读小猴的话,第二组读猴爸爸的话,第三组读小兔的话,第四组读地球爷爷的话,老师读其余部分。)

(8)总结

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知识?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如果没有地心引力,世界会是什么样呢?展开想象,画一幅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朗读课文。

2、举例说说地球爷爷是有手的。

二、分析记忆生字

1、认读生字卡,巩固字音。

2、自行分析字形,识记生字,并想想识记的方法。

3、交流自学的情况。

(1)球:左右结构,左边是“王”,第四笔是“

”;右边是“求”,第三、四、五、六笔分别是“丶”“

”“丿”“丶”,注意提醒学生右上角不要少了一笔“丶”。组词:球门、汽球、地球、足球、皮球、打球等。

(2)跳——跳:右边都“兆”。“跳”偏旁是“”,和脚有关系。组词:跳高、跳远、跳舞、跳水。“桃”偏旁是“木”,和树木有关系。组词:桃子、桃花、桃树。

(3)玩:左右结构,左边是“王”,右边是“元”,注意不要写成“无”。(4)刚:左右结构,左边是“冈”,注意不要写成“网”,右边是刂。笔顺是:丨(5)树:左中右结构,注意中间“又”的第二笔“

”应变为“丶”。用“对”字加上“木”组成“树”字。组词:大树、树下、果树、树苗、种树。

4、指导写生字。

重点指导“球”。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球:右边笔顺是:一十寸

六、复习巩固,用生字口头扩词

32·兰兰过桥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兰、各、坐”等8个生字。

2、认读“梁、程、波”等12个字。

3、图文结合,了解课文内容,培养从小爱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4、练习朗读课文。重难点、关键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课时划分: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分步揭题、导入新课 板书:桥

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见过桥吗?它是什么样的?(自由发言)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兰兰过桥》(补充课题)兰兰过的桥可不是你们见过的桥,兰兰过的是什么样的桥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借助拼音读课文,读准字音。

2、划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读音。

3、数一数课文有几个小节,按顺序标上序号。

4、通读课文,把词句读正确、流畅。

5、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6、再读课文,看看兰兰过了几座桥?都叫什么桥?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卡片认读生字。注意正音:“梁、程”是后鼻音;“砖、稳、兰”是前鼻音;“采、坐、座”是平舌音;“驶”是翘舌音。

2、说说课文共有几个小节。(9个小节)

3、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多请几个学生反复读。)

4、说说兰兰过了几座桥?(两座)都叫什么桥?(潜水桥、塑料桥)

四、齐读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抽读生字卡片。(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说说兰兰过了几座桥,都叫什么桥?

3、导入:下面,我们分别看看这两座桥是什么样的?

二、图文结合,了解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至第四小节

1、读课文一至四小节,看看第一幅图上画的是什么?

2、出示教学挂图,看图说说这座桥叫什么桥?是什么样的?(潜水桥、玻璃造的,特别结实,像长长的房子)

3、指导朗读。

小朋友,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桥吗?(没有)兰兰也从没见过这样的桥,她觉得十分“惊奇”。我们一起用惊奇的语气读一读第四节。

4、齐读第一至第四节。

(二)学习第五至第八节。

1、读课文,看看第二幅图上画的是什么。(塑料桥)

2、这座桥跟第一座桥有什么不同?(出示教学挂图)生a:潜水桥是用玻璃砖造的,塑料桥是用塑料管子制成的。

生b:潜水桥像长长的房子,很大,不能带走。塑料桥像雨衣,很薄很软,可以折叠起来,放在皮包里带来带去,很方便。

生c:潜水桥是架在水里的,塑料桥浮在水面上。

小结:塑料管充气能浮在水面上,塑料桥就是运用了个原理,所以能浮在水面上。

(三)学习第九小节。

1、读课文第九节,说说什么是“魔术”?(学生自由发言)

2、为什么说爷爷是一位“会变魔术的桥梁专家”?

(因为爷爷能很快地造出一座很特别的塑料桥,建得快,消失得也快,像变戏法一样。)

三、总结

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生a:潜水桥、塑料桥都是靠科学建造的。生b:我们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生c:课文中讲的两种真神奇。

四、鼓励学生动手设计

是啊!课文中讲的两种真神奇,那未来的桥会是什么样呢?大家分头想一想,然后把它画下来吧!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把《兰兰过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二、设计一种未来的桥。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齐读课文。

2、为什么说爷爷是一位会变魔术的桥梁专家?

二、分析记忆字形

1、抽读生字卡片。(巩固字音)

2、自学生字,分析字形,想想识记生字的方法。

3、汇报自学情况。

(9)哪些字可以用学过的字去掉笔划形成的。

兰:用“羊”字去掉一笔“丨”来识记。口头扩词:兰花、白玉兰。

(10)哪些字跟学过的字有点像。

各——合:“各”字“口”的上面是“夂”,“合”字“口”的上面有“人”与“一”。口头扩词:各种、各种各样。

带——常:“带”字由“艹”、“冖”和“巾”三个部件组成;“常”字由“”、“冖”、“口”和“巾”四个部件组成。口头扩词:带路、带头、皮带、领带、鞋带。(3)“坐”与“座”相比较,识记字形,区别字义。

坐:编顺口溜识记:两个人坐在土上。口头组词:坐下、请坐、坐在。座:用“坐”字加“广”。口头组词:座位、座号、一座。

(11)重点指导“急”。

上中下结构,上面是“

”,中间是“彐”,下面是心字底。口头扩词:急忙、急事、着急。

三、指导写字

第三课时作业设计

一、比一比组词。

带()

兰()

各()常()

羊()

合()

二、读读下面的句子,把()里用得不恰当的字词划掉。

1、小红刚上车,就找到了一个(坐、座)位(坐、座)下。

2、爸爸(带带、常常)戴这条红的领(带、常)。

附:板书设计

水里

潜水桥

玻璃砖

32·兰兰过桥

靠科学

水面

塑料桥

塑料管

火车的故事

教学要求

1、认读“邓、列、弄”等14个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

2、学会“名、发、成”等6个生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图文结合,读懂课文,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及它们的特点。了解现代科技成就,激发学生的自豪感。重难点、关键

1、图文结合,读懂课文,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及其特点。

2、学会本课生字词。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简单了解课文介绍的几种火车及它们的特点。

3、认读生字。

4、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谈话导入:(师出示玩具火车)

在家看,这是什么?对,是玩具火车。有谁见过真的火车?能给我们讲一讲吗?(学生自由发言)

现在让我们一起看一看这列玩具火车,看看火车是什么构造。(共同观察再说一说)

2、揭题:下面,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火车的故事的课文。(依次了示三幅挂图,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揭示读课文的要求: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再借助拼音读一读。(2)边看图边读课文,把词句读准确。(3)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4)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小节,编上序号。(5)你喜欢哪个小节,就找出来 多读几遍。

2、学生根据要求初读课文。

3、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反复练习认读,注意正音。“发”的声母是“f”,不要读成“hua”

(2)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即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3)说说课文共有几个小节?(6个小节)

(4)指名学生分小节朗读课文。要求把词句读准确。

(5)你喜欢哪一个小节就站起来读哪一个小节。要读得流利。

三、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二小节

1、小组内互相学习,并拿出自己的玩具火车演示一下“飞驰而过”,看哪个组演得好。

2、通过演示玩具火车,让学生说一说,火车是靠什么带动一节一节的车厢向前跑的?

3、指导朗读。读出小明那种奇怪的语气和爸爸鼓励的语气。

(二)学习第三小节。

1、出示问题,引导小组合作学习。

一、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哪几种火车?

一、最早的火车是什么样的?最先进的火车是什么样的?

2、各小组合作学习,动笔画出关键词语。

3、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a:我知道了4种火车,有蒸气机车,内燃机车,电力火车和磁悬浮火车。b:最早的火车是蒸汽机车。

c:最先进的火车是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

4、指导朗读第三小节。

(三)自由结合学习课文最后三个小节。

1、各小组自由读课文第4、5、6小节,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

2、各小组选出代表,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3、指导朗读,读出惊喜、高兴、赞叹的语气。

四、朗读全文

五、总结

学了《火车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朗读课文。

2、出示词语卡片认读。(即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

二、分析记忆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巩固字音。

2、自行分析字形,识记生字,并想想识记的方法。

3、交流自学的情况。

(1)哪些字与学过的字很像。

名:与“各”的字形进行比较。“各”字部首是“夂”,“名”的部首是“夕”。名:名字、姓名、有名、名声、点名。

发:与“友”字进行比较。发:发明、发生、发现、发芽。(2)哪些字是由学过的字换偏旁组成的。

动:把“边”字的“之”换成“云”。动:运动、活动、动手、动画片、转动。新:把“听”字的“口”换成“亲”。新:新书、新年、新闻。(3)重点指导:成、晚。

成:独体字结构。成:成长、成为、成功。

晚:左右结要,左边是日字旁。晚:夜晚、晚上、傍晚。

4、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晚(要求按笔顺规则写。)

三、学生独立写字。作业设计:

你能用下面的字口头矿词吗?

速()()()

梦()()()创()()()

修()()()教学后记:

34、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要求

1、认识“灰、迎、阿”等8个字。

2、学会本课“河、借、姐”等6个生字。

3、能用“已经”这个词说话。

4、图文结合,知道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重难点、关键

1、看图读文,懂得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

2、学习生字。课时划分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看图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质疑激趣

1、启发谈话: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小蝌蚪吗?谁知道小蝌蚪是什么样儿的?(出示第一幅图)这就是小蝌蚪。

2、揭题: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题目是《小蝌蚪找妈妈》。(板书课题)

3、质疑:(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1)小蝌蚪的妈妈是谁?(2)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3)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过渡:我们带着这几个问题学习课文。

二、指导看图

1、再依次出示其余五幅图,一幅一幅仔细看,边看边想,图上画了些什么?它们在干什么?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第一幅图:小蝌蚪在池塘里游。这时的小蝌蚪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第二幅图:小蝌蚪和鲤鱼妈妈说话。这时小蝌蚪已经长出了两条后腿。第三幅图:小蝌蚪和乌龟说话。这时小蝌蚪又长出了两条后腿。第四幅图:小蝌蚪看见青蛙蹲在荷叶上。这时小蝌蚪的尾巴变短了。

第五幅图:小蝌蚪找到了青蛙妈妈,蹦到了荷叶上。这时小蝌蚪已经长成青蛙了。第六幅图:小青蛙跟着妈妈去捉害虫。这时小青蛙的尾巴不见了。

2、启发学生把六幅图连起来看一看,说一说,小蝌蚪是怎样找妈妈的?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

三、指导学生自读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先自己猜一猜,再问一问同学或教师。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生字,标记出来。

3、再读课文,有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4、数一数课文共有几个小节,标出序号。

5、图文对照,默读课文,看看哪一个小节是写哪幅图的。

四、汇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检查生字的读音。结合本班实际,纠正方言,注意下面几个字的读音。迎、顶、追、哪。

2、说一说课文有几个小节?(6个小节)

3、说说哪一个小节是写哪幅图的?(一节对应一幅图)

4、分小节指名读课文,老师纠正读音。学生不认识的字较多,师应注意范读,并反复纠正,练习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2、朗读课文。

二、图文结合,阅读理解

1、看图读第1小节。(出示图1)

(1)第一幅图画的是什么?课文中写小蝌蚪是什么样的?指名说一说。(2)想象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的样子,用活泼、愉快的语气读。

2、阅读第二小节。(出示图2)

(1)看第二幅图,这幅图上的小蝌蚪和第一幅图上的有什么不同?(2)读第二小节,说说小蝌蚪有什么变化。(长出了两条后腿)(3)再读、思考:小蝌蚪想做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想?

(4)自由阅读第二句,领会“捕食”“迎上去”。“捕食”即捉到食物。“迎上去”看图理解,在这里既表示有礼貌,又可以看出小蝌蚪急着找妈妈的心情。

(5)指导朗读这一节(要读出小蝌蚪急切的心情,鲤鱼妈妈长辈式的亲切语气。)

3、看图读第3小节。

(1)看第3幅图画的是什么?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长出了两条前腿。)(2)小蝌蚪看见了什么?是怎么做的?

(3)理解“追”的意思是从后面赶上来。指导读好这句话,读出小蝌蚪要找妈妈的急切心情。

(4)读乌龟说的话时,速度要放慢,语调要低些。

4、阅读第4小节。

(1)看第四幅图,说说小蝌蚪又有什么变化?(尾巴短了)(2)小蝌蚪看见了什么?(3)指导阅读。

5、阅读第5小节。(出示图5)

(1)看图,小蝌蚪到底找到妈妈了吗?它们的妈妈究竟是谁?它们是怎么认出来的?(2)理解“游”在句子中的作用。

(3)齐读第五节。读第一句时要读出小蝌蚪找到妈妈的高兴的心情。

6、图文对照,读最后一节。

(1)看第6幅图,这时候,小青蛙又有什么变化?(尾巴已经不见了)(2)小黑板出示:“读读说说”,用“已经”练习说话。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3)指导朗读第6小节。

三、齐读全文

四、总结

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识记字形,巩固生字。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分角色朗读

1、自由读课文,体会对话这种语言的表达形式。

2、小组分角色朗读。

3、指名分角色朗读。

二、识记生字

1、出示字卡,检查生字的读音。(打乱顺序抽读)

2、分析记忆字形。

(1)哪些字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河、呀、哪)(2)哪些字可以用偏旁加部件的方法识记?(姐、借、呢)

3、指导书写。

三、学生独立书写 教学后记:

学习本课,学生知道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懂得了小蝌蚪长成青蛙的过程。用多种识记字形方法,巩固生字。

语文园地八

教学要求

1、认识课外字,发现新的认字方法。

2、区别形近字、同音字,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3、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鼓励孩子发明创新。

4、展示并讲讲自己的画,然后评一评谁设计的桥好。

5、借助图画看懂故事,展开想象并口头表达出来。重难点、关键

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孩子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课时划分: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课外字,区别形近字、同音字。

2、朗读训练。

教具准备:小黑板、字卡。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趣

1、板书课题:语文园地八。

2、谈话激趣: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大家来到语文园地,里面有许多游览区,咱们先来到“我的发现”这个游览区,看看在这里你能发现什么小秘密。

二、我的发现

1、小黑板出示识字歌,学生自己试读。

2、讨论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3、齐读识字歌。

4、出示字卡认读课外字“甘、埋、闯、掰、跌”。

三、日积月累

过渡:咱们告别“我的发现”,又来到“日积月累”游览区。

1、我会填

(1)出示字卡认读并说说每组字字形的区别。(2)分别口头组词。

(3)选择适当的字填在书上()里,再集体订正。

2、我会读

(1)学生自由读短文,想一想“我发明的机器”有什么用处?(2)指名读,并说一说这台机器有哪些用处?(3)齐读短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2)畅谈自己对未来桥的设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3)能清楚地介绍自己的画,然后评一评谁设计的桥好。课前准备

实物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教师事先设计的桥,以动画的形式展现。

2、引出话题:未来的桥。

二、说说自己的画

1、分组展示图画,在小组中交流,介绍自己的画。

2、全班交流,介绍,同学评议。(学生介绍自己的画时,实物投影展示作品)

三、办画展,交流,评出自己心中的“桥梁专家”。(学生把自己的画贴在展板上)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借助已有的三幅图,看懂故事内容。

2、展开想象并讲一讲故事,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教具准备:放大了的课文插图。教学过程

一、指导观察图。(依次出示课文插图)

1、看图理解图意。

2、说说每幅图上画的是谁?它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二、讨论捞皮球的方法

1、自己看图后想办法,并在小组里说一说。

2、全班讨论:小猴子可以用哪几种办法把皮球捞上来?

三、编故事。学生根据插图,把自己想出来的办法作为第三幅图的内容,编一个完整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四、小结

遇到困难,大家一起想办法就能把问题解决。

教学后记:

学生认识了课外字,发现新的认字方法。能区别形近字、同音字,加深对字义的理解,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鼓励孩子发明创新展示并讲讲自己的画,然后评一评谁设计的桥好,还能借助图画看懂故事,展开想象并口头表达出来。通过各种练习题巩固本单元知识。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