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2023年项目绩效评估报告(十五篇)

2023年项目绩效评估报告(十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4-07-16 01:32:01
2023年项目绩效评估报告(十五篇)
时间:2024-07-16 01:32:01     小编:zdfb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项目绩效评估报告篇一

(一)教育扶贫资金项目预算和绩效目标情况。

20xx年度海口市秀英区教育局收到教育扶贫资金,截止20xx年12月1日,财政共下拨208.57万教育扶贫资金,此笔预算数包括109.82万惠及936人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44.115万惠及366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4.64万惠及农村低保户子女409人其余为农村低保发放金额,无结余资金。

(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绩效目标设定情况。

已全部按时精准发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保障资金208.57万元。

开展范围为全区所有建档立卡户家庭,对象为全区幼儿园至中职生936名建档立卡学生;366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409人其余为农村低保,通过我局自查及各镇村帮扶责任人上报是否有漏发情况等方式进行自评。

(一)项目资金情况分析。

20xx年共计下拨教育扶贫资金208.57万元,已经使用208.57万元,发放率100%,资金支出进度100%。其中家庭贫困学生发放109.82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44.115万元及农村低保户子女发放54.64万元。

(二)项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此笔预算中的109.82万惠及936人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44.115万惠及366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4.64万惠及农村低保户子女409人其余为农村低保发放金额,无结余资金。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项目的执行使得建档立卡学生辍学率为0%和受益建档立卡 936人。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辍学率为0%和受益366人.使得农村低保辍学率为0%和受益409人,无结余资金。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项目的有效执行,使得建档立卡家庭小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农村低保上学资金负担相应减轻,受资助家庭满意度达100%。

公开

项目绩效评估报告篇二

为加强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湖南省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的通知》(湘财绩〔20xx〕7号)、临澧县财政局《关于开展20xx年第三方评价和运行监控工作的通知》(临财发〔20xx〕4号)文件,临澧县财政局委托湖南九澧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对临澧县20xx年度农村危房改造专项资金支出情况进行了绩效评价,现将评价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概况

1.项目背景及立项依据

根据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湖南省20xx年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湘建村〔20xx〕45号)和常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常德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常德市20xx年农村危房改造“清零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常建通〔20xx〕24号)等文件立项,临澧县脱贫攻坚大会战指挥部结合县城的实际情况,下达了关于印发《20xx年农村危房改造资金筹集与发放办法》的通知(临脱贫指发〔20xx〕1号),原则上每户配套标准为2.7万元。

项目资金用于农村危房的修缮或新建,主要为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的危房改造任务。为其他低收入农户提供基本住房安全保障。项目实施单位临澧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下简称“县住建局”)。

2.项目主要内容

对临澧县范围内的存量危房进行改造,其中包括9个乡镇、2个街道的390户农村危房进行修缮或新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保障完成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任务的情况下,对农村经济相对困难、唯一住房为c、d级危房的非4类重点对象实施改造,提高农户满意度。

3.项目实施情况

根据常建通〔20xx〕24号文件,制定了《临澧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实施方案》,本年度对4类重点对象、唯一住房为c、d级危房的非4类重点对象进行农村危房改造。具体实施步骤:

1.农户申请。

2.民主评议,评议结果在村级公示栏予以公示,公示期至少7天。

3.乡镇政府审查。乡镇接到申报材料后,组织人员现场核查。审查危改对象条件、审批手续、审定资金补助标准,确认开工时间,上报县农村危房改造办公室审批。

4.县住建局危改办核准及公示。县危改办接到乡镇上报材料后,对申报材料进行复核,对符合补助条件的,根据住房危旧程度,核定危房改造方式,并对审批结果及时反馈乡镇公示,公示期至少7天。

5.组织竣工验收。乡镇初步验收合格后向县住建局危改办申请验收,县住建局危改办组织人员现场检查验收。

6.资金拨付。按审批后的名单拨付危改资金。

4.项目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

20xx年,项目资金总投入1005.95万元,截止20xx年1月20日,实际使用资金1005.95万元,资金全部使用完毕。

(二)项目绩效目标

1.项目绩效总目标

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加快农村危房改造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坚持村民自愿、政府引导和科学规划、统筹兼顾等基本原则,全面落实精准扶贫“两不愁、三保障”,结合农村双改行动和脱贫攻坚战役,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到20xx年前全部解决4类重点对象、唯一住房为c、d级危房的非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问题,实现“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的目标。

2.项目年度绩效目标

通过本项目实施,对农村危房进行合理规划改造,改善区域内4类重点对象、唯一住房为c、d级危房的非4类重点对象的住房条件,对临澧县9个乡镇、2个街道清查的农村危房进行修缮或新建,有效消除农村危房安全隐患。具体目标细化如下:

(1)数量指标。完成年度危改任务390户。

(2)质量指标。危房鉴定严格按照《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标准执行,鉴定精准率100%。改造房屋符合《临澧县农村危房改造竣工验收实施方案》规定标准,均通过现场竣工验收,合格率100%,打卡发放到户率100%,补助对象合规率100%,无一例违规补贴对象。旧房拆除率100%。

(3)时效指标。项目验收、审批、资金支付及时率100%。

(4)成本指标。补助标准合规率100%。

(5)经济效益。有效减少由于危房问题而导致的农户经济损失,减轻危改户经济负担。

(6)社会效益。提高农房安全质量,保障危改户居住安全,促进社会和谐,无一例农户上访户,危改房利用率100%,相关对象政策知晓率90%以上。

(7)可持续性影响。危房改造项目的实施符合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机制。

(8)满意度。受益对象满意度达90%以上。

湖南九澧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接到临澧县财政局委托后,成立了评价小组,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制定了绩效评价方案。听取项目单位情况介绍,收集查阅项目相关资料,对项目资金情况、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核实;通过现场查勘向受益对象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电话问访、暗访等方式,了解相关情况。与项目单位、财政部门沟通交流后,综合分析形成本项目绩效评价报告。

经绩效评价小组综合评价,该项目绩效评价得分86.5分,评价等级为“良”,得(扣)分情况如下:

详见附件2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项目投入情况

1.项目立项

该项目立项依据充分,程序规范。

2.绩效目标

填报的专项资金绩效目标表欠完整准确。

3.资金投入

项目资金按照乡镇上报的名单及补助金额,补助名单及金额由各村级通过民主评议确定,乡镇审核上报。

(二)项目过程情况

1.项目资金管理情况

(1)项目资金到位率。

截止到20xx年年底,项目专项资金到位1005.95万元,资金到位率100%。

(2)预算执行率。

截止20xx年1月,拨付的专项资金使用1005.95万元,预算执行率100%。

(3)资金使用合规性。项目资金使用时由县住建局向财政提出申请,经层层审批后由县乡财局通过一卡通打卡发放,资金拨付程序合规,部分资金未打卡到农户本人,签订协议后打卡到村干部或承建施工方。

2.组织实施情况

(1)管理制度健全性

无补助标准制度,村镇补助标准各地不一致。

(2)制度执行有效性

11个乡镇的村部档案或台账资料均未按要求留底备查,仅一份交县住建局。

(三)项目产出情况

1.产出数量。完成了县城9个乡镇、2个街道共390户农村危房的改造工作。完成目标任务。

2.产出质量。农户危房进行鉴定,鉴定精准率100%,改造房屋建立了一户一档资料,填制了现场竣工验收单,验收合格率均达100%。打卡发放到户率100%,补助对象合规率100%,无一例违规补贴对象。旧房拆除率100%。完成绩效目标。

3.产出时效。农村危房改造年内及时完成验收、审批、资金拨付。完成绩效目标。

4.产出成本。新建179户,补助540.7万元;修缮201户,补助445.35万元,置换9户,补助18.5万元,安置1户,补助1.4万元,共390户,合计1005.95万元。补助实行个体差异化,未制定补助标准制度或方案,无统一的补助标准。

(四)项目效益情况

1.经济效益

投入资金对临澧县的农村危房进行改造,促进了建筑业、装修业的发展,有效拉动了内需。同时农房建设机械化水平较低,需要较多的劳动力资源,尤其是农村个体建筑工与小工,可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增加了务工人员的收入水平,农村就业渠道得到拓展。

2.社会效益

危房改造项目通过政府投入引导,激发了农村困难群众筹集资金改造危房的积极性,大部分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受益户不断增加,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汇总统计调查问卷结果,危房改造农户对政策知晓率为75.68%。

3.可持续性影响

项目的实施,保障了农村4类重点对象、唯一住房为c、d级危房的非4类重点对象的住房安全问题,住上了安全房、放心房,居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长远意义。

4.满意度

通过汇总调查问卷结果,危房改造农户满意度为86.49%,未完成绩效目标。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1.高度重视,确保项目推动。保障“住有所居,住房安全”,保证“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实施进村入户开展调查研究和现场督导。

2.加强巡查管质量。发现房屋改造存在质量安全问题、未达到入住条件的,要求立即整改到位;对严重超面积建设的,取消危改补助资格。巡查、排查、检查中发现的质量安全问题,建立台账,整改一个销号一个。

(二)存在的问题

1.项目管理欠严谨

一是提供的危改户花名册中:电话号码错误115户,如鲁宁东、严奉志等空号、杨梅珍非本人电话、郭家岭为南京的电话号码等;无联系方式45户(叶发奎、黎伏英等);身份证信息与本人不符2户(陈夏林、胡孟均);未填银行卡号11户(周烟珍、叶世来等);四类危改户对象未附确认身份的证明资料和相关部门身份审核信息20户,主要是智障、精神病患者或五保户(刘长江、田林、王作菊等)。

二是湖南省住建厅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湖南省20xx年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湘建村〔20xx〕45号)文件规定“纸质档案原则上由乡镇负责填报、整理,竣工验收后交县级住建部门保存归档。建立健全全村级、乡镇、县级农村危房改造台账管理制度”,现场调查发现乡镇均未提供真实准确的档案或台账资料。

三是打卡到村干部或承包方银行账户进行代建的危房,未制定具体的修缮代建实施方案,农户对代建的项目内容和成本不清楚。

2.未制定补助标准

根据湖南省住建厅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印发湖南省20xx年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湘建村〔20xx〕45号)文件规定“制定具体控制标准,并在年度实施方案中明确”,在实际实施过程中,未制定具体规范的补助或控制标准,无完整的补助金额佐证依据,补助金额差异化未提供差异化依据,如同为修缮补助,刻木山乡肖丕书3.05万元、肖承佑4.05万元,烽火乡徐文虎3.2万元、郑金锋2.9万元,四新岗夏正发3.5万元等,补助标准较高。同为新建补助,太浮镇田林5.7万元、田国大5万元、杨家红4.6万元等。

3.部分危改资金效益欠佳

空置危改房(原屋主已故)比例较高,财政资金效益欠佳。如分散供养五保户肖承佑、肖承佑,建档立卡户胡必波、蒋秀林等共14套,财政补助危改资金30.45万元。空置房无后续管理制度。

(二)原因分析

以上问题产生的原因一是村镇未将基础工作精细化管理,档案严谨性、真实性、完整性欠缺;二是补助制度未制定,乡镇资金分配主观随意性较大;三是未考虑危改房后续处置问题。

(一)精准完善档案资料

规范并严格执行危改户的身份审核程序,完善、精准村、镇、县三级危改档案资料,便于备查和核对。各级各层应逐一严格审核从申报到资金拨付等所有的档案资料,并保证档案资料的真实、完整、准确,避免弄虚作假,套取财政资金行为发生。由承包方制定修缮代建的实施方案,农户本人签字确认,知晓代建内容和成本情况,报村镇审批确认,保证支出的真实合理,确保财政资金的效益发挥。

(二)制定公平合理的补助标准

根据文件规定,对危改户进行准确摸底,针对不同情况的危改户,按类别制定公平合理的补助标准,各乡镇村级参照执行,确保补助资金的对象认定、补助标准公开公平公正,避免资金安排随意性,杜绝关系户、虚报冒领户、吃回扣等违规违纪情况。

(三)制定后续管理制度

制定危房补助后续管理制度,针对财政资金补助五保户等危改对象,因亡故后房屋空置的情况,建议村镇提出合理化处理建议后报县住建局统一确定处理方案。

项目绩效评估报告篇三

1.衔接资金下达预算及项目情况。20xx年根据项目的实际建设需求,共计申请衔接资金2498.73万元,分别用于高卓路卓圩段项目、顶锢路项目、朝阳路和朝黄项目以及薄杨路项目,所有衔接资金已下达。

2.衔接资金项目绩效目标设定情况。所有项目,根据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和满意度指标进行设定。其中,产出指标分为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时效指标和成本指标;效益指标分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影响;满意度指标主要是提升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本次自评工作的对象包括使用衔接资金的所有项目,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对项目的施工单位、建设情况、所在地的收益对象等,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通过调查结果来测评衔接资金的绩效目标完成度。

(一)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20xx年县交通局申请衔接资金全部到位。

2.项目资金执行情况分析。目前,所有的衔接资金已完成拨付,拨付率100%。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根据各建设项目的合同约定,按照序时进度,每到支付节点,由施工单位完成申报材料,经审核后,拨付项目资金。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根据设定的项目绩效目标,所有项目均完成了建设任务,项目(工程)验收合格率为100%,项目完工及时率为100%,同时,项目实际投资额不高于项目控制价。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提高地方固定资产投资额,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100%,缩短居民出行时间;道路硬化后,极大的降低了扬尘,提升了人居环境质量;所有项目的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均大于5年。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通过对受益群众的走访和调查,满意度达到100%以上,符合设定的绩效目标。

因为20xx开工时间较晚,加之受雨季影响,前期工程建设相对较慢;后期,我局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提前完成了20xx年农村公路建设任务。

下一步改进措施:早谋划、早启动,与各乡镇(开发区)政府全面对接,掌握镇村两级急需实施的农村公路建设需求,进一步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

农村公路建设实行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建立健全政府监督、业主管理、社会监督、企业自检质量保证体系;认真落实了 “七公开”制度,实行项目公示制,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农村公路建设实行项目公示制,在施工现场设立公示牌,公开项目实施的时间、规模、技术标准、资金来源、项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监督电话等情况。

项目绩效评估报告篇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18]34 号)和修水县财政局关于开展 2020年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的相关通知,修水县财政局委托江西同盛会计师事务所对修水县2020年县道岗上至彭桥公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支出进行绩效评价,现将绩效评价情况报告如下:

(一) 项目概况

修水县2020年县道岗上至彭桥公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于2020年7月通过县第16届人民政府48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实施,由县发改委立项批准建设(修发改投资字【2020】74号)。项目起点位于宁州镇,路线起点位于宁州镇岗上g220国道约k1478+800处,途径横安、程山林场、范塅,终于陈家大屋,路线全长约11.121公里,路面宽6.0米(其中程山段原有路面宽3.5-4m加宽至6.0m及以上),并对水泥砼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凝土。主要施工内容为路基工程、路面工程、拓宽路段修筑挡土墙、破损路面修复、增设涵洞、排水沟、标示标线、防护设施提升、沿线绿化及附属设施等。项目估算总投资2000万元,建设工期2个月。

2020年8月以(修交字【2020】166号)完成施工图批复,批复施工图预算总金额2083万元。2020年8月修水县财评中心以(修财评字【2020】222号)、审定金额1722.77万元,作为工程招标控制价,项目资金来源为县级财政资金。

2020年8月,委托九江市大华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挂网招投标,2020年9月与中标单位陕西华鑫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施工合同,施工合同价1495.49万元,工期60天。与河南申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签订监理合同,合同价14.8万元,项目于2020年11月15日全面完工。根据县委政府领导多次调度会要求,拟对公路沿线的防护设施、绿化、附属设施、桃里支路等工程进行改造提升,桃里支路100万元(与主线同步完成),2020年10月底至11月底完成沿线绿化、节点景观120万元;2020年12月至2021年元月底完成沿线防护功能等100万元。2020年10月与陕西华鑫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签订施工合同桃里支路100万元;2020年10月与江西铭宝建设工程公司签订施工合同沿线绿化、节点景观120万元;2020年12月与江西铭宝建设工程公司签订施工合同沿线防护功能等100万元。

2020年11月,修水县招标领导小组以(修招字【2020】43号)会议纪要原则同意增加投资185万元(其中设计变更及清单漏项60万元、增设管线及管涵10万元、程山路段加宽75万元、沿线零星处置40万元)。

2021年7月,项目已全部完工,项目建设单位陕西华鑫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提交了“交工申请”申请交工验收。

(二)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关于下达2020年抗疫特别国债资金的通知》(修财字【2020】50号),修水县2020年县道岗上至彭桥公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资金预算1900万元,截止2021年 8月共支付1294.4万元,其中工程款1254万元、设计费13.65万元、监理费10.36万元、招标代理费3.8万元、造价咨询费5.6万元、测量费1.12万元、绿化工程5.87万元。

(三)项目绩效目标

修水县2020年县道岗上至彭桥公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是修水县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缓解交通压力,大力提升陈门五杰文化旅游项目,促进沿线旅游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绩效评价目的

通过实施绩效评价,判断修水县2020年县道岗上至彭桥公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明确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出合理建议。

(二)绩效评价原则、依据、指标体系和方法

在绩效评价过程中遵循科学规范、公正公开、分级分类、绩效相关原则,按照财政部印发《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财预[2020]10 号)和(修发改投资字【2020】74号)等相关文件的要求,通过查阅资料、分析比较、逻辑判断、公众评判法等方法,并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项目支出绩效评价。评价指标体系分为项目过程指标、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四个方面,各占 20%、40%、30%、10%进行绩效评分,具体见附件。

(三)绩效评价实施

1、成立绩效评价组,初步了解专项资金基本情况,提请项目单位准备绩效评价资料;

2、修水县交通局报送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相关资料和项目情况总结;

3、归纳汇总。对提供的材料,结合现场评价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汇总;

4、形成绩效评价报告。

(一)评价指标分析

1、过程指标,总分值 20 分

(1)超预算率,分值5分。修水县2020年县道岗上至彭桥公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资金预算1900万元,修水县交通局未见资金预算批复,截止2021年 8月共支付1294万元,实际支付占预算的68.1%,由于项目临时增加内容过多,项目实际投资预计1968万元,超预算3.5%,扣1.75分,得3.25分。

(2)资金使用合规性,分值5分。 根据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相关制度,专项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专账核算,经核实,该项目能做到专款专用、专账核算,得5分。

(3)组织实施,分值 5 分。按照修财联字[2018]14号文件要求,要严格控制预算,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切实把资金用在刀刃上,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至今未办理竣工决算验收、决算审计,考虑沿线实施要求检验高。扣1分,得4分。

(4)绩效目标明确、合理性,分值 5 分。绩效目标不明确,项目建设过程中多次修改。得2.5分。

2、产出指标,总分值 40 分

(1)数量指标,分值 10分。

该项目完成了调整后的全部工程建设内容,得10分。

(2)质量指标,分值 10分,其中:

政府采购规范性,分值4分。根据《政府采购法》和发改办法规【2020】770号文件,施工部分估算价达到400万元以上则整个总承包发包应当招标,项目单位对主合同实行了公开招标,对其他工程合同未办理招标、竞价手续,得2分。

项目验收合格率,分值 3分。项目通过第三方质量检测合格,得3分。

现场核查,分值 3 分,经现场核查,未发现工程质量问题,得3分。

(3)工程完工及时性,分值 5 分。项目单位2021年7月申请交工验收,但项目单位未严格执行合同工期,扣2.5分,得2.5分。

(4)资金拨付及时性,分值 5分。经核实项目单位会计账目,项目资金预算1900万元,截止2021年 8月共支付1294万元,得5分。

(5)成本指标,分值10分。该项目预算单位成本1900万元/11.121公里=170,85万元/公里。预计实际单位成本2039.46万元/11.121公里=183.39万元/公里,大于预算单位成本。得0分。

3、效益指标,总分值 30 分,其中:

(1)社会效益,提高通行能力,分值10分。项目实施后,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缓解了交通压力,提高了通行能力。得10分。

(2)经济效益,分值10分,其中:

已完工程使用率,分值 5分。已完工程已全部交付使用,得5分。

提高经济规模与效益,分值5分。改建后,节约了车辆通行时间和运行成本,促进沿线旅游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得5分。

(3)生态效益,分值10分.其中:

绿化情况,分值5分。改善了改造前的脏乱差环境,改建后,沿线绿化景观得到较好改善,得5分。

环境卫生、空气质量,分值5分。改造后,通行时间大大缩短,环境卫生、空气质量有明显提升,得5分。

4、满意度指标,居民满意度,分值 10 分。为评价满意度,对老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居民满意度占大于90%。得10分。

(二)绩效评价结论

修水县2020年县道岗上至彭桥公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资金使用方向基本符合相关规定,也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未发现项目资金被挤占、挪用现象。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缓解交通压力,大力提升陈门五杰文化旅游发展,促进沿线旅游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组织实施、工程款拨付及时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修水县2020年县道岗上至彭桥公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绩效评价分数80.25 分,绩效评价结果为“良”。

1、项目绩效目标不明确,项目设计没有统筹规划,建设内容一改再改,造成绩效目标不明晰、任务不明确。

2、项目组织实施不到位。修水县交通局作为项目主管单位,对项目实施具有组织责任,对项目资金具有监管责任;但实际执行时,修水县交通局仅负责将资金拨付,未认真组织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容易引起项目资金使用不当风险, 也难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运行和目标的实现。

3、工程进度严重滞后,未办理竣工验收、决算审计。

1、要明确项目建设绩效目标,确保项目建设按既定的目标推进。项目单位要及时与上级部门沟通协调,积极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项目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2、强化项目主管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主体责任。修水县交通局作为修水县2020年县道岗上至彭桥公路路面改造工程项目的主管单位,应根据《预算法》及相关文件要求,落实好预算编制、绩效管理、资金审核与监管责任,确保项目绩效目标的实现;

3、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目标审核把关,进一步明确职责,突出主管部门的管理责任,强化财政部门的审核责任,加快相关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备案,提高工作效率。

项目绩效评估报告篇五

为加强卫生院管理,调动我院卫生人员的积极性,为农民群众提供便捷、高效、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目标。根据黄岩区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标准,我院组织对各科室1到6月份的绩效进行了考核,现将绩效考核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医疗服务。

1、服务质量。严格执行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执行病历书写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疗废物处置规范等有关法规制度,处方质量、病历质量、护理文书质量、医院感染管理和病案管理符合要求。

2、服务数量。门(急)诊人次,1-6月份为15678人次、辅助检查总7895人次。

3、执行基本药物制度。我院于20xx年10月全部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按照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基本药物处方集和《处方管理办法》的要求,规范、合理使用基本药物,开展基本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情况。

4、医疗费用情况。每门诊收费46.2元,去年平均为48.3元,与上年相比,次均门诊费用实现负增长。

(二)、公共卫生服务。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管理按照卫生部《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的要求,在自愿的基础上,为辖区的常住人口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及时更新健康档案,逐步实行计算机管理。

2、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服务的提供情况、农民健康知识知晓率88%。

3、免疫规划项目。国家免疫规划的执行及其管理情况。建证(卡)率100%;免疫规划接种率≥99.6%;及时接种率96.9%。

4、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与处理项目。保障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正常运行;共报告传染病16例,及时报告16例,及时报告率为100%。认真配合疾控机构,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对非住院结核病人、艾滋病病人进行治疗管理。有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做好食品、公共场所、学校、职业等卫生指导与管理工作。

5、儿童保健项目。建立0-3岁儿童保健手册,规范开展儿童保健工作;0-3岁儿童系统管理率达96%。

6、孕产妇保健项目。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规范开展孕产妇保健工作;年度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94%。

7、老年人保健。全乡65岁以上老年人2254人,管理1360人,管理率60%。老年人健康检查、健康登记管理情况。定期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开展健康危险因素调查,并向老年人提供自我保健、伤害预防和自救等健康指导。

8、慢性病管理。共筛查2578人,共有高血压病人570人,20xx年度315人,管理191人;共筛查糖尿病2184人,共有糖尿病人230人,其中管理138人。

9、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报告及管理7个,认真做好重性精神病患者的随访、康复指导及登记管理情况。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

10、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照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认真做好乙肝补种、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增补叶酸、艾滋病防治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有关工作。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1)新农合政策宣传;设置新农合宣传栏1个,认真做好新农合补偿政策宣传,公布就诊报销流程,公示医疗服务与药品价格。

(2)新农合监督。公示参合农民补偿情况,并公布投诉举报电话以方便群众投诉。

(3)新农合服务。认真做好新农合参合农民住院报销工作,及时、准确、全面上传医疗服务信息,并按要求开展即时结报工作。

(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1)按照浙江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建设标准,基本完成乡镇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工作,目前建成10个村卫生室的建设工作。

(2)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管理情况。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建立乡村医生准入制度;建立乡村医生例会制度;对村卫生室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管:建立统一制度;村卫生室能统一收费标准。目前村卫生室按基本用药目录用药。

(五)、人事财务管理。

(1)人员配备情况。人员岗位设置合理,配备到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岗位人员人,占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的30%;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相应岗位的执业资格。

(2)财务管理、分配制度建立执行情况。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制度和会计制度,业务收入存入专户,基本能按照当日发生,当日入帐,并定期结算,收费使用统一票据,票款相符;医院年终有结余。

(六)、院内环境与管理。建立健全并落实行政、后勤、进修和培训等制度并落实。院容院貌干净整洁,工作环境及病员休息环境干净舒适,健康宣传标语、专栏醒目规范,医务人员精神饱满,服务态度和蔼得。

(七)、群众评议与监督。医患沟通情况,群众满意率。院内设有群众意见箱,能开展问卷调查,有群众及病人评价结果,群众满意率达90%。

自查发现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公共卫生服务情况。

1、健康教育方面:工作不到位,质量不高,开展讲座次数不够。咨询工作开展不到位等。

2、资料收集完善,人员对公共卫生项目工作业务尚不够熟悉。

3、某些项目工作开展难度大。如慢性病的管理方面。

4、科室设置房屋不足。

(二)、医疗质量情况。

1、未能完善质量管理机构,特别是质控和院感方面工作开展较差,未能落实完善。

2、病历书写规范尚未完善。

3、“三基”工作开展不够。

4、职工对医院核心制度不熟悉,未能很好的执行医疗核心3制度的情况。

5、护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加强培训与管理,努力提高卫生院整体水平。

(二)对公共卫生项目,加大在资金、物力、人力的投入,要全院人员的动员和参与。

(三)加强慢病的管理,特别是要加强筛查的力度,加强管理力度,主动发现病人,主动管理病人。

(四)加强进修与培训,加强“三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五)加强医病质量的管理。

项目绩效评估报告篇六

根据上级要求,现将我县20xx年衔接资金绩效使用情况作如下报告:

20xx年各级下达我县衔接资金(含县级配套资金)共5341.7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184.7万元,省级资金1881万元,市级资金561万元,县级配套资金715万元,资金到账后县乡村振兴局从年度项目库中提取项目,并及时将资金分批安排到具体项目。

(一)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1、中央资金到位投入情况分析。中央资金实施项目84个,投入2184.7万元,其中用于产业项目37个,投入资金1243.79万元、基础设施项目38个,投入资金660.3万元,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及安全饮水项目5个,投入资金43.2万元,就业及管理费项目4个,273.41万元。

2、省级资金到位投入情况分析。省级资金实施项目63个投入资金1881万元,其中产业项目23个,投入资金957.47万元,基础设施项目23个,590.9万元,改善人居环境及安全饮水项目4个,投入资金114.63万元,公益岗位1个,投入资金218万元。

3、市级资金到位投入情况分析。市级资金实施项目8个,投入资金561万元;其中用于产业项目6个,投入资金280.4万元,基础设施项目2个,投入资金6.4万元,就业奖补项目1个,投入资金274.2万元。

4、县级资金到位投入情况分析。县级资金实施项目25个,投入资金715万元。其中用于产业项目18个,投入资金341.652万元,基础设施项目4个,投入资金93万元,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及安全饮水项目3个,投入资金44万元,交通奖补项目1个,投入资金236.348万元。

(二)项目资金执行情况

1、全年项目资金实施情况。全年共实施项目175个,项目安排资金5341.7万元。其中产业项目90个,安排资金2823.312万元,占总资金的52.85%;基础设施项目77个,安排资金1350.6万元,占总资金的25.28%;公益岗位项目1个,安排资金273.924万元,占总资金的5.13%;雨露计划项目1个,安排资金107万元,占总资金的2%;就业奖补项目1个,安排资金567.33452万元,占总资金的10.62%;生活条件改善项目14个,安排资金201.83万元,占总资金的3.78%,项目管理费17.7万元。占总资金的0.3%。

2、全年项目资金拨付情况。截止20xx年11月20日止,项目资金已拨付4844.8万元,项目资金支付率90.70%。

1、细化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为确实加强项目资金管理,我县在20xx年出台了(黎财农[20xx]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项目和资金管理》的通知,对项目管理运行作出详细规定。一是进一步严格衔接资金使用范围,不得将资金用于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无关的支出。

2、是加强项目库建设管理、做好项目管理工作,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加强资金绩效管理、严格公示公告制度;三是规范资产台账管理,规范后续管护运营,规范收益分配使用。

20xx年我县总体绩效目标,主要围绕产业发展、脱贫户及监测对象就业、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农户增收、提升改善农户生产生活条件等目标实施项目、项目实施后全部实现初定的绩效目标。

(一)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数量指标。产业类:建设烟叶烘烤房38座,发展烤烟760亩,发展鲈鱼育苗基地1个,生猪养殖10万头,种植黄桃110亩,猕猴桃20亩,蓝莓20亩,林下种植黄精30亩,中草药种植30亩,冷库房及仓库2430平方;瓜蒌种植1500亩;激励脱贫人口发展产业户数1027户,长豆角产值260亩,完成值大于260亩;。基础设施:新建护磅工程处12处,完成值大于12处;小额贴息贷款放贷980人,完成值大于980人;易地搬迁安置点消防隐患提升2个,完成值大于2个;通村、组硬化路初定目标1000米,完成值大于1000米。类改善自然村、组安全饮水11处,解决安全饮水人数1476人;就业类:开发公益岗位360个,完成值大于360个;完成值大于1027户;就业及省外务工交通奖补1900人,完成值大于1900人。

(2)质量指标。全县175个项目决算验收评审合格,达到(或超出)项目绩效预设值。

(3)时效指标。截止到20xx年11月22日前,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75个项目,全部按年初目标全面完成验收。

(4)成本指标。项目通过预算、结算等监管核减,项目实施成本低于市场价格≥3%。

(二)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经济效益。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实施后,直接减轻县财政投资压力5341.7万元,促进我县产业发展,11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大于5万元。通过产业就业促进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人均收入达到当地农人均收入水平。

(2)社会效益。项目实施后、改善了当地群众亟待解决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条件,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满足感得更好实现,干部群众关系更加融洽。

(3)生态效益。项目实施后生态环保还原率达到95%以上。

(4)可持续影响。项目实施后减少环境污染,产业地壮大当地产业经营主体,激励脱贫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就业增收,可持续影响。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项目实施后脱贫人口满意率达到95%以上,产业经营主体满意率达到100%。

(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项目产出指标不够精准。因市场价格变动大,部分项目建设内没有达到预期目标。

2、项目入库前期绩效表格填报不规范,造成项目绩效统数据统计困难,个别项目统计不精准。

(二)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是加大项目库建设力度,确保项目库绩效绩效数据精准;二是加强项目管理力度,做好项目前期项目可行性论证,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三是定期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调度,推动项目绩效目标规范化。

绩效自评结果我们主要以县、乡两级门户网站向社会进行公示公告,村级以宣传栏形式向社会进行公示公告。

项目绩效评估报告篇七

为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制,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未定发展粮食生产,省厅下达了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摸底调查工作任务,为完成省厅下达任务,经公开招标确定了广东华远国土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我区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摸底调查工作。现将评价结果汇报如下:

(一)项目实施情况

该项工作调查的耕地以20xx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为基础,结合第三次国土调查确定的耕地及建设用地农转用审批等情况。充分运用遥感信息等技术手段,利用“三调”、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等工作成,减少重复工作,做到应查尽查、不留死角盲区,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性并最终取得省自然资源厅和省农业农村厅验收通过。

(二)项目资金管理及使用情况

此项工作为省厅临时下达,年初并未申请预算,因摸底调查矢量数据的优化调整以及内业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包括航拍图、现状图、区位图等图纸的制作等技术需要,用区财政预算局年初下达的生态修复专项规划资金调剂用于此项工作,向广东华远国土工程有限公司共计支付20万元。

(三)项目执行情况及项目实施取得的成效

目前成果已提交至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及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省农业农村厅,该项目已完成并经省自然资源厅和省农业农村厅验收合格。本次摸底调查工作顺利完成了省自然资源厅下达的任务,为我区“恢复地类”整治项目提供了数据保障,也为我区耕地保护工作提供了便利。

为保证规划的现势性、科学性,需要及时更新、维护数据成果的完整性,加强数据库成果管理来指导镇(街道)及时了解和落实整改,需高效满足国土资源管理要求精度、实效的“非农化”“非粮化”数据服务。因此后续还需按要求及时更新维护矢量数据与文档数据等。为有效解决“非农化”“非粮化”等问题,之后还需要全面了解掌握核实整改工作的具体措施和技术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后续有关问题。

项目绩效评估报告篇八

为全面推进预算管理,提升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上级通知,我局对20xx年度乡村振兴衔接资金进行了自评,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20xx年人居环境整治,我区共投入乡村振兴衔接补助资金50万元。资金主要用于全区6个村、两个乡镇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人居环境的美化、亮化、空心房整治、污水治理等工作。

(一)乡村振兴衔接资金。20xx年,我区共投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728万元。资金主要用于全区28个村的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新)建整村推进及后期管护。在资金使用上先规划后使用,做到计划在先使用在后;在资金奖补上先上会后奖补,做到“三大一公”,集体研究杜绝腐败;在资金拨付上先公示后拨付,严格按照工作进展及时拨付到位,做到公开透明,杜绝优亲厚友;在资金管理上建立专账,做到专款专用,杜绝挪作它用和超范围支出。

(二)地方配套资金。20xx年,我区财政从预算资金中统筹安排800万资金用于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新)建整村推进的奖补、后期管护和20xx年以来各级财政支持改厕的问题厕所的摸排及整改经费。

(三)社会资本投入。20xx年我区各行政村和农户投入1300万。在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新)建整村推进上积极发动群众,动员农户主动参与投工投劳投资(或出资100-300元),确保改厕资金的足额到位,让村和农民群众真正成为改厕的主体。

(一)制定实施方案。我区严格根据中央农办等 8 部委《关于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行动的指导意见》(农社发<20xx>2号)和省、市《关于印发<20xx年全省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新)建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赫山区20xx年度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新)建实施方案》(益赫改厕【20xx】01号),明确了目标任务、实施步骤、保障措施等。

(二)加强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并下发了工作相关文件;成立全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新)建领导小组,区委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任双组长、区委副书记和区人民政府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区长任常务副组长,一名副处级干部具体主抓,区委办、区政府办、区农业农村局、两办效能室、区住建局、区卫生健康局、区市场管理监督管理局、区财政局、区审计局、区民政局、区乡村振兴局、益阳市生态环境局赫山分局、乡镇街道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区农业农村局,由区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相关街道)应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三)强化责任落实。我区严格落实管理责任制,坚持以“党政主导、部门主管、镇村主责、村民主体”的原则,落实乡镇(相关街道)主体责任及部门职能职责,落实行政村“四议两公开”制度。乡镇(相关街道)是厕改实施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同志对实施效果负责。特别是在改厕全过程中多次组织督查、农业、纪委等部门开展督查,加速全区户用卫生厕所的改(新)建工作进度,确保质量,确保首厕负责制落到实处,真真实现赫山改厕又快又好。

(四)强化资金保障。实行“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农户自筹”模式:先由村集体和群众自行建设,再整合用好涉农资金、专项资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5%以上的村,按每户1210-1230元进行奖补,其中奖补到户1030-1050元或等同价值的玻璃钢化粪池产品、奖补到村150元进行维护、奖补到镇30元进行维护,改厕农户自筹100—300元,主要负责挖坑安装。制定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建立资金使用台帐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公开透明、无截留、挪用和超范围的支出,做到了专款专用。

(五 )强化宣传报道。充分发挥电台、电视台、手机报和网络等新闻媒体作用,深入广泛开展宣传,使农村改厕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了全区上下广泛关注农村厕改工作的浓厚氛围,形成了政府主持主导、群众自主建设和社会积极支持的工作局面。同时,以建立固定宣传栏为主要手段,以乡村主干道为主要宣传阵地,大张旗鼓地宣传农村厕改工作,通过持续不断的宣传,积极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引导农民群众改变陈规陋习。截至目前,累计在村庄、公路沿线等处制作固定宣传标语120余条。

(六)强化绩效管理。我区制定了《20xx年赫山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改(新)建工作验收方案》,将组织区财政局、区卫健局、区审计局、区督查局、赫山生态环保分局、区驻农业局纪检监察组等部门技术专家对整村推进的33个村进行联合考核验收,完成一村、验收一村,对未达到技术规范和质量要求的,限期整改到位。在实施过程中,群众自发成立质量监督小组,全程参与施工监督。审计部门跟踪审计,确保专项资金落到实处。督查部门严格督查考核,将农村厕改纳入区对乡镇年度绩效考核。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纪律监督,杜绝了厕改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和贪腐等违纪行为。

(一)确定产品。赫山区在产品的确定上,根据中央、省市要求积极使用国标产品,省改厕任务下达后,按照省里要求在每个厕改村搞好首厕安装制,形成了一整套的经验做法,并进一步完善了《赫山区厕所革命使用手册》。

(二)加强技术推广。一是培育安装技术能手。在厕改村,依托以农广校、农民培训基地、农民田间学校为主,职业院校为辅的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加大安装技术能手培育。线上、线下共培训安装技术能手780人次。二是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坚持分级负责,分类培训、分层施教,采取现场观摩、典型示范、集中办班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点线面齐抓,进一步丰富培训载体,拓宽培训渠道。共举办各类形式的技术培训班2期,培训人员400多人次,现场或上门指导服务与培训达6000人次。三是抓好示范引领,在全区每个厕改村每个示范片先搞好首厕安装制再全面推开;同时区厕改办不定期送技术下乡,引导农民干、给农民做示范,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推广作用

(三)进一步完善赫山模式。一是组织管理层面:坚持“四个到位”。高位推动到位;群众发动到位;资金保障到位;监管考核到位。二是业务技术层面:坚持“四个统一”。统一标准模式;统一采购程序;统一建设流程;统一服务指导。“赫山模式”、“赫山作法”作为审计的典型案例推向全国。赫山区全面开展“三池”建设,改水改厕一并进行。黑水进新国标的化粪池、灰水进大容积的净化池、经过初步处理的污水共同进入生态池的粪污处理模式,得到了治污专家的赞许,在全省20xx年厕所革命“首厕过关制”浏阳培训班上写入了湖南农科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副研究员贺爱国博士的教案,在全省得到了广泛的推广。赫山做法由省农业农村厅社会事业促进处和省农科院生态环境研究所联合上报给了国家农业农村部,部里给予了高度肯定,准备在全国推广。20xx年5月22日《湖南日报》刊登跑出赫山改厕加速度——赫山区农业改厕进度在全省排名第一。20xx年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多达20多条。20xx年省农业农村厅促进处正、副处长多次对赫山区农村改厕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充分的肯定了赫山区改厕做法,促推赫山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获20xx年度全省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四)转变施工方式。一是坚持村组织施工队施工。我区项目推进村重点依托泥瓦匠、水电安装工、小型挖机等实施安装改(新)建。二是坚持农户自行挖坑,村组再组织人员安装改(新)建,充分发挥群众积极性。三是通过实践改进生产力,如泉交河镇就利用植树挖坑机械进行基坑的挖掘,又实用又方便,提高了生产力。

(一)统一标准模式。通过试点,结合我区实际,我区继续推广一体缠绕玻璃钢化粪池,明确统一使用三格式一体缠绕玻璃钢化粪池。该模式具有安装简单、成本较低、防渗和化粪效果好等优势,群众普遍认可。

(二)统一采购程序。为保障厕具质量,在统一建设模式的同时,统一厕具生产厂家。由村集体与生产厂家签订化粪池采购协议,简化厕改招投标程序,降低建设成本。

(三)统一建设流程。统一技术规范,通过不断积累安装施工经验,弄清楚一体缠绕玻璃钢化粪池的安装要点与注意事项,继续完善《实用手册》,方便安装施工队掌握运用。统一安装施工,各村组建专业施工队伍,统一施工、规范操作、确保质量。

(四)统一服务指导。区里组织一线干部、安装施工人员举办政策技术培训班、开展现场观摩活动,并派出技术专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把好安装技术关。组织农业农村、卫生健康、生态环境、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兵把口,严把资金关、标准关、采购关、建设关、技术关,形成工作合力,保证改厕实效。当地群众还自发成立质量监督小组,全程参与施工监督。

(五)统一维护。建立区、乡、村、户、保洁员、生产厂家六级联管的长效管护机制,实现了管护100%到位。区级带头开展地毯式摸排,回访改厕户,寻找问题厕所并立行立改,实现了群众100%满意。

(一)成功经验

赫山区改厕工作的主要经验是形成了赫山模式,创建“赫山作法”,该模式和做法最成功之处:

把农村改厕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始终做到“三个坚持”,不断推进厕所革命,即坚持“区级主导、组织推进,镇村主责、宣传发动,部门主管、指导监督,群众主体、共建共享” 的“四级联动”, 推动群众由“要我改”变为“我要改”,着力解决“谁来改”的问题;坚持首厕负责找方法、统筹推进做加法、资金保障讲章法三项措施,着力解决“怎么改”的问题;坚持“统一厕具产品、统一采购程序、统一安装施工、统一技术规范、统一后期管护”的“五个统一”模式,着力解决“怎么改好”的问题。

(二)意见建议

1、牵头主体要明确。一年之计在于春。20xx年改厕工作要迅速明确牵头主体。目前计划申报在乡村振兴局而工作尚留在农业农村局。

2、计划申报要科学。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自下而上,精准摸底,科学申报。不要政府包揽摸脑壳,到时强摊任务给群众。

3、奖补力度要加大。农村改厕已开展三年,越到后面难度越大。

项目绩效评估报告篇九

(一)项目所属单位市政总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市政总公司为副处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隶属邵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编制360人,实有在编人员227人。工作职责是:负责全市城区道路、排水、桥梁及其附属市政公用设施的日常管理及养护维修及市政工程设施方面的城市防汛、防涝、抗冰雪等突发应急事件的具体实施。

(二)项目资金分配情况

市政总公司主要承担市区57条主次干道路面、人行道、排水管沟及城市桥梁的日常管理维护,总维护面积300万㎡,其中:城市主干道车行道面积199.56万㎡;人行道面积78.41万㎡;城市排水管网长度173.46km;城市桥梁7座;西湖桥、沿江桥、青龙桥、邵水桥老桥、邵水桥新桥、洛阳洞桥、红旗河桥等。

(1)项目资金使用情况

20xx年度道路维护专项资金共2,334.88万元 ,资金到位率100%。

(2)实际支出情况

共计支出2,334.88万元,其中:城市主、次干道路面防治支出814.69万元;人行道维护支出596.12万元;排水设施维护支出477.95万元;桥梁日常监测及管护支出87.04万元;西湖桥下专项维护支出59.78万元;政府采购——日常维护设备299.3万元。

(一)绩效评价目的

本次绩效评价的目的是强化财政支出的管理意识和绩效意识,及时发现市政工程日常维护项目管理的薄弱环节并提出建议,总结经验,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进一步提高市政工程日常维护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二)绩效评价过程

1、前期准备

(1)根据根据《邵阳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xx年度城市道路维护项目资金重点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邵财绩〔20xx〕7号)的要求,成立了绩效评价工作指导小组,布置绩效评价工作。

(2)邵阳市财政局制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后,下发绩效评价通知。

(3) 根据通知,由湖南弘信园会计师事务所成立绩效评价工作组,负责实施绩效评价的具体工作,开展现场评价。

2、组织实施

(1)项目单位自评。项目单位按照绩效评价通知的要求,归纳整理项目建设资料,开展绩效自评工作,向绩效评价工作组提交包括专项资金财务账簿、凭证等基础数据和相关资料信息。

(2)现场评价。通过采用核查资金使用、项目建设的有关账目、座谈、调查问卷、实地察看建设情况等方式,采集绩效评价的相关数据。

(3)绩效评价工作组审核。绩效评价工作组通过对单位提交的资料查证、复核并进行综合分析,审核专项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合规性。

(4)汇总分析,撰写评价报告。根据审核后的项目单位报送的基础数据和项目绩效报告,以及现场抽查的项目评价、评分情况,对基础数据进行汇总和综合分析,形成绩效评价报告。

(三)评价结论

根据《邵阳市20xx年城市道路维护项目资金项目绩效评价指标表》,从项目决策、项目管理、项目绩效等三大项指标逐一进行评价打分,经综合评价,该项目资金支出基本合理、规范、有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绩效评价综合得分为85分,等级为“良好”。

(一)项目组织情况

20xx年市政总公司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保证了主干道车行道完好率93%,人行道(含侧石、护栏)完好率97%,排水管渠完好率97%,井座井盖完好率98%,市政设施维护与工程施工质量安全零事故。

(二)政府采购和招投标情况

道路维护经费的采购项目未执行招投标程序,招投标制度未有效执行。道路维护用商品砼和沥青为日常维护所需材料,年度采购累计额度超过100万以上,未见招投标的相关资料。

(三)财务管理情况

资金预算未有效执行,支出内容与立项计划内容的不完全符合。

(一)市政总公司认真履行市政设施养护职责。市政设施维护与工程施工质量安全零事故。20xx年市政道路桥梁等项目均得到较好维护。20xx年市政道路维护工作监管到位,无媒体曝光批评并负责的事例。

(二)积极投入抗洪防涝工作。结合我市历年防涝抢险实际情况,市政总公司制定了严密的防汛抗涝应急预案。

(三)全力配合市委市政府的各项重大活动安排。

(四)完善“110”社会联动承诺服务。20xx年共接警受诉400余次,均做到了接后必处,处后必复。

(一)项目立项政策依据不足。

(二)道路维护经费的采购项目未执行招投标程序,招投标制度未有效执行。

(三)专项资金未按绩效管理的要求进行绩效目标编制绩效管理各环节执行不彻底。

(四)专项资金支出范围与项目立项范围不完全符合。

(五)维护计划与巡查、市民投诉关联度不够高,联系渠道不畅。

(一)树立绩效意识,强化主体责任,加强绩效管理,把绩效工作规范化、精细化。

(二)严格执行招投标制度,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严格执行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资金使用。

(四)建立健全公众服务平台,完善服务渠道,及时反馈群众意见。

项目绩效评估报告篇十

(一)项目立项背景

公安工作是巩固国家政权的重要工作,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肩负着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治犯罪、服务群众、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公安基础设施建设是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公安工作和公安事业长远发展,是公安机关保障公安工作的物质依托和基础。多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公安机关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出台了《中共中央转发政法委员会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20xx]19号)、《关于加强和改进政法基础实施建设管理工作的意见》发改投资字[20xx]20xx号等文件,以推动和规范公安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时期,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所遗留的历史问题与现代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新的矛盾相互交织,由于利益格局的调整与地区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改革过程中配套措施的完善需要一个过程等原因,群体 性事件可能会继续增多。由于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管理漏洞、空隙较多,社会控制能力减弱,刑事案件总量有可能继续增长,有组织犯罪、严重暴力犯罪、经济犯罪等活动仍将突出,卖淫 嫖 娼、色情活动、拐卖人口、毒品犯罪等社会丑恶现象也可能会继续蔓延发展。要确保公安机关打击、防范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破坏活动和刑事犯罪活动,严格各项治安管理,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任务的完成,必须努力探索确立在新形势下,大力加强公安警务保障工作的新思路,按照《人民警察法》关于国家保障公安人力、财务和物力发展的有关规定,确定未来15年的主要发展目标。面对公安机关警力不足、技术装备落后、各项业务设施基础薄弱的现状,必须在挖掘现有警务保障资源潜力的同时,适当增加警力,大力发展和健全公安事业,加强警用装备与业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广、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提高公安科技水平。文水县公安局承担着全县范围内维护社会稳定、打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设和谐社会,保护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从公安领导管理层到全体民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规范执法”为核心,努力树立公安形象,在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为建设和构建和谐的警民关系,服务文水县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随着文水县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安工作任务繁重。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对公安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应的职能科室不断新增、工作人员数成倍增长,加之各类业务技术用房的增设以及建设标准的提高,现有面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以至于每次有新职能科室成立、新功能区室建设和原有功能区室更新标准改造、人员新增的情况时只能因陋就简,无法做到更高的标准。20xx年7月山西省公安厅下发《关于加强全省公安基层所队警务保障用房建设及设施配置实施方案》的文件,要求实现城市基层民警一人一张床,房间短缺问题成了以上工作进一步开展最大的制约因素。尤为突出的是因业务技术用房严重短缺,110指挥中心和视频监控中心用房紧张,无法根据新标准扩建;按上级要求正在建设的办案中心,也只能挤占各部门本就拥挤的办公和其他业务用房,给全局及各部门都造成工作上的诸多不便。因备勤用房严重不足,给民警值班备勤和快速反应机制带来严重影响,造成部分突发事件不能快速反应及时处置。

文水县公安局现位于县城西大街,占地面积9.3亩,现办公及业务技术用房主要包括一栋建于 年的4层办公大楼(建筑面积2890㎡)和一栋建于20xx年的三层指挥楼(面积939㎡),这两栋楼均按照当时的民警人数和用房标准立项建设。近年来,随着局机构增设、人员增加和系统设备添置,社会治安形势日益复杂,维护稳定的任务日益繁重,现有的办公及业务技术用房根本无法满足公安各项工作开展需要。

一是文水县公安局4层办公楼结构为砖混结构,基础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上部主体结构承重墙体采用烧结普通砖砌筑,楼板为混凝土预制板。经太原茂通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对该局办公楼安全性及抗震性能进行了现场检测,鉴定结论为,“文水县公安局 办公楼安全等级综合评定为dsu级,抗震综合能力不满足当地抗震综合能力不满足当地抗震设防要求,建议拆除重建”。

二是人员增加导致办公用房极度拥挤。20xx年至20xx年,文水县公安局人数已达800余人,但是,设该局的实际办公用房面积扣除大型会议室、机房和食堂、服务窗口等场所后仅剩约20xx㎡,远远达不到《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标准》(建标169-20xx)中规定的定编人员人均9-24㎡的标准,局一些部门办公场所拥挤不堪,有的甚至十几个人挤在一间办公室,办公条件及环境很差。

三是增设的机构部门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20xx年以来,文水县公安局根据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的要求,先后成立了行政审批股、新型网络犯罪侦查大队、巡特警大队等警种和部门,县禁毒办等机构也挂靠在该局。由于办公用房紧张,上述新增机构部门都没有固定独立的办公场所,只能与该局其他部门合署办公,影响了业务工作开展和队伍建设管理。

四是技术用房建设达不到上级制定的标准。近年来,为应对日益动态化、信息化的维稳治安形势,文水县公安局深入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大力加强以刑侦、技侦、网侦、图侦为核心的专业技术建设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但是,该局网络安全侦控机房、取证分析实验室等技术用房面积不达标准,严重制约公安信息化建设。上级公安机关因面积不达标准不予下发技术权限,并多次督促该局尽快改善实验室、机房面积,但由于现有的业务技术用房已无法扩展,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

五是办案区狭小拥挤。文水县公安局办案区现有面积仅210㎡,省公安厅、市公安局要求该局建设专门用于处理群众来访、进行询问、讯问、辨认、情报采集、案情分析、专家审卷、整档立卷等办案工作的用房,但因场所限制,难以为警务实战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目前全县集中闲置存量房中无适合公安局调剂、置换和租用的办公和业务技术用房。

当前文水县正处于经济跨越发展关键时期,公安机关职责任务艰巨繁重,解决办公和业务技术用房不足问题,是各项功能区室及技术用房高标准建设、高效率服务公安工作大局的前提和保障。既是维护全县社会治安稳定的需要,也有利于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和文水公安工作长远发展。当前公安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为保障和促进公安机关工作与时俱进,进一步落实公安部的“四项建设”标准,改善基础设施薄弱、技术设施落后的现状。

鉴于上述情况,重新选址新建文水县公安局 办公和业务技术用房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为此,文水县委、县政府研究同意并报吕梁市人民政府批复新建文水县公安局办公和业务技术用房项目。

(二)项目主要内容

项目规划用地面积20000平方米、约合30亩,总建筑面积30263平方米。本项目建设一栋地上十一层地下一层的办公和业务技术综合大楼。地上建筑面积20263平方米,包括行政办公用房14132平方米,业务技术用房6131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其中4907平方米按平战结合方式建设,平时为车库和设备用房,战时为六级乙类二等人员掩蔽所,防护等级为乙级。其余按地下车库、备用房、物资库房建设。同时配套建设室外管线工程、消防水池、硬化工程(道路、门前广场、停车场)、绿化工程、室外照明、围墙及大门等。

(三)项目绩效目标

1、项目产出指标

数量指标:项目规划用地面积:指标值30亩,总建筑面积30263平方米,

质量指标:竣工验收合格率:指标值100%,

时效指标:项目建设周期:指标值24月,

成本指标:土地开垦费平均成本:指标值50000元/亩,

2、效益指标

社会效益指标:办公条件改善:指标值定性提高,

可持续影响指标:打击罪犯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指标值定性提高

3、满意度指标

服务对象满意度:民警满意度指标值100%

4、项目资金构成项目总投资为198 95.81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用为16712.19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709.86万元,预备费1473.76万元。建设所需资金申请上级专项资金,不足部分由县财政资金解决。项目建设周期为18个月,实施计划建议安排如下:

20xx年01月,完成可行性研究、立项工作;

20xx年02月~05月,完成勘察、设计、招投标工作;

20xx年06月~20xx年06月,工程施工、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

(一)评估程序。

1、确定评估对象。

文水县公安局办公和业务技术用房项目。

2、成立评估组织。

应成立评估组。评估组成员:闫志斌、张鹏飞、双应钰、申兴良、闫晋强、双开、李树彬、贺俊婷、文志强。

3、制定评估方案。

按照评估对象概况、评估依据和目的、评估组织和方法、评估内容与重点、必要的评估指标与标准、评估人员、评估时间及要求等制定评估方案。

(二)评估方式、方法。

采用召开座谈会方式及对比分析法进行评估。

(一)立项必要性设立必要性。

1、本项目建设是深入推进“四项建设”、全面深化公安工作改革的需要

伴随着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攻坚浪潮,公安机关“四项建设”已进入关键阶段。这项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工程,与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公安现实斗争紧密结合,相向而行,蹄疾步稳。当前公安机关以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为牵引,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加强对海量信息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实战应用;以完善警务运行机制为重点,不断提升打防管控能力水平;以标准化、专业化、精细化领执法规范化建设,使民警执法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把公安机关能力建设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2、本项目建设是打击犯罪、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需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本项目建设是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的需要。

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提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公安机关依法严惩各类危害国家安全和影响社会稳定的犯罪,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安居乐业创造稳定、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公安机关在维护社会稳定、保持对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的同时,积极为经济发展服务,为企业和投资者服务,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奋发向上的工作作风投入到创优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中,综合整治发展环境,使公安机关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严厉打击侵害企业的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积极开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维护合法企业的正当权益。公安机关虽然不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和物质财富,但在新的形势下,公安工作面临着案件高居不下,流窜犯罪日益突出,犯罪手段多样化,犯罪分子反侦查意识不断增强等严峻挑战。公安机关站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高度,对各种刑事犯罪活动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侵财犯罪、毒品犯罪等。下大力气为经济建设服务,严厉打击各类经济犯罪,排除一切干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真正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项目建设使文水县公安局具备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备健全、运行高效的标准,为文水县公安人员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文水县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提供了可靠的后勤保障。

4、本项目建设是改善文水县公安局公安办公和业务开展条件、提高战斗力的需要。

多年来,办公及业务技术用房紧张一直困扰着文水县公安局,现有办公场地狭小、拥挤,严重制约了公安局的规范化工作和侦查破案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刑事科学技术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大力推进刑事科学技术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提高现场勘查能力、检验鉴定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实现现场必须勘查、质量必须保证、鉴定必须准确的目标,为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司法公正提供有力保障。项目的建设是加快推进刑事科技工作信息化进程,强化管理,不断提高刑事科学技术现场勘查、检验鉴定、保障公正执法的能力和水平的需要。项目的建设能有效提高文水县公安局统一指挥和快速反应能力,提高警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为公安机关打击犯罪、创建平安文水、推进依法治县进程发挥新的更大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二)绩效目标合理性目标合理性。

1、项目建设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划要求。

2、项目建设是深入推进“四项建设”、全面深化公安工作改革的需要,项目建设是打击犯罪、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需要,项目建设是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的需要,项目建设是改善公安机关办公及业务技术用房条件,提高战斗力的需要,项目建设是必要的。

3、项目建设规模及标准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与文水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技术经济可行。

4、社会效益评价表明,本项目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三)投入经济性时效性。

本项目建设是深入推进“四项建设”、全面深化公安工作改革的需要

伴随着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攻坚浪潮,公安机关“四项建设”已进入关键阶段。这项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工程,与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公安现实斗争紧密结合,相向而行,蹄疾步稳。当前公安机关以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为牵引,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不断加强对海量信息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实战应用;以完善警务运行机制为重点,不断提升打防管控能力水平;以标准化、专业化、精细化引领执法规范化建设,使民警执法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把公安机关能力建设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四)实施方案可行性实施可持续性。

按照《山西省党政机关办公用房管理办法》,推进文水县公安局办公用房资源合理配置和节约集约使用,保障正常办公,降低行政成本,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和节约型机关建设;按照《公安机关业务技术用房建设标准》规范业务技术用房建设,提高公安机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打击罪犯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将此项目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并按时拨付。

(五)筹资合规性

根据《方案》规定,所需项目资金申请上级专项资金,不足部分由文水县财政资金解决。并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按时拨付、确保到位。

(五)总体结论。

1、项目建设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划要求。

2、项目建设是深入推进“四项建设”、全面深化公安工作改革的需要,项目建设是打击犯罪、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需要,项目建设是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的需要,项目建设是改善公安机关办公及业务技术用房条件,提高战斗力的需要,项目建设是必要的。

3、项目建设规模及标准符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与文水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技术经济可行。

4、社会效益评价表明,本项目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此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宜尽快实施。

项目资金来源为上级财政投入和县财政自筹,请县财政部门在年度预算批复时予以优先安排财政资金保障项目建设。

项目绩效评估报告篇十一

1、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下达预算及项目情况。

20xx年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下达预算总额为1000万元,项目批准文件:沅委乡振组发〔20xx〕34 号,及中共沅陵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20xx年9月16日下发的《关于我县20xx年度乡村振兴项目库的批复》中调整入库项目;建设内容:种植中药材15909.2亩,五边11073亩、同期套种黄精232.3亩、黄柏抚育500亩。

2、财政振兴资金绩效目标设定情况

完成种植中药材15909.2亩,五边11073亩、同期套种黄精232.3亩、黄柏抚育500亩。人均增收495元,受益人口6342人,对沅陵县域经济可持续、健康、快速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仙门国有林场根据相关政策对照年初该项目设定的绩效目标于20xx年12月开展了项目绩效自评工作,工作方式包括民主自评、查阅台账资料及对项目受益职工抽查走访。

(一)资金投入分析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

截至20xx年10月项目资金1000万元资金全部拔付到位。

2.项目资金支出情况分析

截至20xx年10月,项目资金1000万元已完成全部支付。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按照《沅陵县财政振兴资金管理办法》相关文件规定,全面推行信息公开和公告公示制度,广泛征求了实施乡镇、村组、实施主体意见,对资金和项目均按照资金的规模、来源、用途、受益对象、实施单位、审批程序、实施期限及项目完成情况在实施乡村组进行了公告公示,接受职工监督,确保资金在阳光下运行。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 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按时保质完成了全县种植中药材15909.2亩,五边11073亩、同期套种黄精232.3亩、黄柏抚育500亩。。

2. 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对促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全县经济可持续、健康、快速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受到全县实施乡村组的群众的好评和支持,满意度达到了100%。

该项目全部达到了预期绩效目标,没有偏离绩效目标的指标

充分利用绩效自评结果加强我县资金管理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并将依法对自评结果公示于沅陵县林业局政务公告栏以便全县人民监督。

项目绩效评估报告篇十二

为进一步加强财政预算资金编制的科学化、精细化,提高预算资金分配决策的科学性、公开性、公正性,切实做好阳宗海风景名胜区20xx年度的重点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绩效目标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xx〕163号)、《云南省省级财政支出预算绩效评价操作规程(试行)》(云财评审〔20xx〕39号)、《中共昆明市委、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昆发〔20xx〕12号)、《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市本级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的通知》(昆政办〔20xx〕117号)、《云南省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云财绩〔20xx〕11号)等文件的相关规定及要求,昆明市财政局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分局委托云南华创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企业(普通合伙)对阳宗海风景名胜区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绩效重点评价,现将评价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概况

1. 项目立项背景

农村公路是服务“三农”的公益性基础设施,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统筹城乡发展,以质量为本、安全至上、自然和谐、绿色发展为原则,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公路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协调,形成上下联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为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保障。

根据昆明市交通运输局文件(昆交通〔20xx〕140号)《昆明市交通运输局关于下达20xx年农村公路养护计划的通知》、昆明市交通运输局文件(昆交通〔20xx〕26号)《昆明市交通运输局关于预下达20xx年昆明市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建设计划(第六批)的通知》、昆明市财政局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分局(阳管财〔20xx〕10号)《关于批复20xx年部门收支预算的通知》等文件的要求,给予配套立项。

2.项目设立依据

为扎实推进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建设项目实施,为做好阳宗海区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作,保障公路安全畅通,根据《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昆明市交通运输局文件(昆交通〔20xx〕26号)《昆明市交通运输局关于预下达20xx年昆明市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建设计划(第六批)的通知》文件中明确了阳宗海区20xx年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计划,根据该文件立项、立项依据符合区政府相关规划和政府决策并与部门职责密切相关,项目的申请、设立过程符合相关要求。

3.项目实施情况

为了进一步加强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管理,实现有路必养,有路必管,保障通村公路完好畅通,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了《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20xx年农村公路公路养护项目实施方案》,方案明确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省、市的工作要求,坚持“建、管、养”并重的原则,明确区、镇(街道)、村三级政府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系,为了使该项目能够顺利实施,成立了由局长、副局长、项目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与管理工作。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明确责任,合理分工,密切协作,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阳宗海风景名胜区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位于阳宗海管委会辖区内,属阳宗海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是沿线居民生活、物资运输的一条重要地方经济通道。项目内容主要涉及阳宗镇。具体项目包括饮马池-杨柳箐线7.252194km,杨柳箐线7.214514km,大山寺线1.384371km、丁家庄线3.408938km。

项目具体目标为:

(1)饮马池—杨柳箐

项目起点k0+000位于饮马池村口水泥路,路线沿老路布线,止于脚步哨村口。全长7.252194公里。

路面改造类型:20cm水泥混凝土+15cm天然砂砾调型层

(2)杨柳箐线

路线全长7.214514公里。

路面改造类型:10cmc25砼整齐块石+3cm机轧砂+15cm级配碎石++10cm天然砂砾调型层

(3)大山寺线

全长1.384371公里。

路面改造类型:10cmc25砼整齐块石+3cm机轧砂+15cm级配碎石++10cm天然砂砾调型层

(4)丁家庄线

全长3.408938公里。

路面改造类型:20cm水泥混凝土+15cm天然砂砾调型层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工期5个月150日历天,从20xx年6月30日—20xx年12月30日,该项目于20xx年12月30日全面竣工。

4.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1)资金来源

依据昆明市财政局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分局(阳管财〔20xx〕10号)《关于批复20xx年部门收支预算的通知》、《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下达20xx年农村公路省级养护工程补助资金计划的通知》(云交规划〔20xx〕11号)、《云南省公路局关于下达20xx年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分配使用计划及大中修工程计划的通知》(云路农〔20xx〕170号)等文件资料,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项目,项目总投资为23,949,523.00元,其中市级资金380万元,其余不足资金由省、市、区级拨付或由其它项目结转使用。资金明细详见下表:

(2)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

截止评价日,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建设项目财政实际到位市级资金380万元。实际使用资金为380万元,资金使用率为100%,资金使用明细详见下表:

目前项目已全面竣工,工程款项已全部拨付。

5.组织及管理情况

(1)项目实施主体

本项目主管单位为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负责督促、指导建设单位做好项目建设和管理,对项目的实施、质量、安全、进度、效益等总负责。同时制定完善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会议制度、信息报送制度等相关制度,统筹做好项目推进协调工作,做好项目建设过程的台账、资料的收集归档,对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

为确保项目工程建设质量,项目采用招投标方式进行施工建设,与云南晟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云南友拓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家设计、施工公司签订了委托合同。

(2)保障措施

为确保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阳宗海管委会明确了严格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监理责任制和合同制,加强工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

在项目管理上,根据云南省政府、昆明市政府、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的部署和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制定的《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制度》相关要求开展项目管理工作,为确保工程质量,并与云南航安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云南云通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等检测、监理公司签订了委托合同,为项目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措施。并实时对项目推进存在问题及时进行专题研究,对工程中存在的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质量、现场安全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要求执行单位整改,同时要求监理单位做好工程管理、质量整改督促及工程资料整编归档工作,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并就下一步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在资金管理上,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严格按照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党政综合办公室关于印发《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加强财政性资金使用管理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阳综办发〔20xx〕24号)、《昆明市财政局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分局关于印发财务管理办法的通知》(阳管财〔20xx]59号〕及《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财务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规定执行,项目资金开支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财务管理规定单独建账、专人管理、专款专用。

(二)绩效目标

1.预算批复(申报)绩效目标

依据昆明市交通运输局文件(昆交通〔20xx〕26号)《昆明市交通运输局关于预下达20xx年昆明市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建设计划(第六批)的通知》文件中明确了阳宗海区20xx年建制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计划,项目总体绩效目标涉及我辖区内阳宗镇。具体项目包括饮马池-杨柳箐线7.252194km,杨柳箐线7.214514km,大山寺线1.384371km、丁家庄线3.408938km。由施工单位于规定工期内完成以上范围内公路路面硬化工程等任务。

项目具体目标为:

(1)饮马池—杨柳箐

项目起点k0+000位于饮马池村口水泥路,路线沿老路布线,止于脚步哨村口。全长7.252194公里。

路面改造类型:20cm水泥混凝土+15cm天然砂砾调型层

(2)杨柳箐线

路线全长7.214514公里,主线路线起点k0+000起于曲者村口,路线由西南向东北沿老路布线,直达主线止点k4+257.772,止于自然村村口。支线一:路线起点k0+000接主线k2+330,路线由东向西沿老路布线至村口,长0.195116公里;支线二:路线起点k0+000接主线k2+330,路线由北向西南沿老路布线至村口,长0.445409公里;支线三:路线起点k0+000接主线k3+560,路线由东向西沿老路布线至村口,长1.520118公里;支线四:路线起点k0+000接主线k3+605,路线由南向东北沿老路布线至村口,长0.796099公里。

路面改造类型:10cmc25砼整齐块石+3cm机轧砂+15cm级配碎石++10cm天然砂砾调型层

(3)大山寺线

全长1.384371公里,主线路线起点k0+000起于g324国道,路线由西北向东南沿老路布线,直达主线止点k0+957.474,止于自然村村口。支线路线起点k0+000接主线k0+000,路线由西南向东北沿老路布线至村口,长0.426897公里。

路面改造类型:10cmc25砼整齐块石+3cm机轧砂+15cm级配碎石++10cm天然砂砾调型层

(4)丁家庄线

全长3.408938公里。分为三段,主线项目起点k0+000位于北斗村,路线沿老路布线,止于丁家庄村口,长2.611201公里;支线接主线k2+448.5,路线沿老路布线,止于k0+156.847,支线长0.156847公里,龙泉寺段,起点接阳宗小营村,顺老路至k0+640.89止于龙泉寺,长0.64089公里。

路面改造类型:20cm水泥混凝土+15cm天然砂砾调型层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从20xx年6月30日—20xx年12月30日。

2.预算批复(申报)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至评价日,该项目工程实际完成情况为:

(1)项目于20xx年12月30日已全面完工,完成工程量的100%。

(2)项目完成质量:正在申请相关部门验收。

(一)绩效评价目的

全面了解项目管理过程是否规范、产出目标是否完成以及效果目标是否实现等方面的内容,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以后年度类似项目的开展提供可行性参考建议。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项目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成本支出的真实性和控制有效性,评价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为以后年度编制项目预算提供参考依据。

(二)绩效评价工作方案制定过程

1.前期调研

通过前期对20xx年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项目展开调研,向项目相关单位收集所需文件,通过调研会议等工作的相继开展,进一步了解项目情况。

2.研究文件

通过前期调研结束后所收集的相关项目资料,通过分析研究相关文件资料,进一步了解项目立项背景及依据、组织及管理情况、实施内容、实施计划及完成情况,绩效目标申报和实现情况,结合项目特点制定适用的评价指标体系。

3.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工作方案的设计

项目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项目决策、项目管理、项目绩效三个方面,包括投入、过程、产出及效益。并根据《昆明市本级部门预算绩效自评管理暂行办法》附件项目支出共性指标体系细化评价指标,使设置的评价指标具有可操作性,能系统反应出项目支出所产生的项目效益。指标分值满分为100分。一是项目决策指标:占指标权重20%。含2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主要从项目与部门中长期规划目标适应性、立项依据充分性、项目立项规范性、绩效目标设定的合理性及绩效指标设定的明确性等方面对项目决策作出评价。二是项目管理指标:占指标权重20%。含3个二级指标,15个三级指标。主要从预算编制合理性、预算调整规范性、预算执行率、资金使用情况、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性、财务监控有效性、项目管理制度健全性、项目管理制度执行有效性、政府采购规范性及项目自评等方面对项目实施的过程进行评价。三是项目绩效指标:占指标权重60%。含2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主要从项目完成情况、完成质量以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群众满意度及可持续性等方面对项目产出及其成效进行评价考核。根据评价得分情况,评价结果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档次,具体等级档次划分详见下表:

(三)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方法

1.绩效评价原则

本次绩效评价工作坚持科学规范、公开公正、绩效相关等原则。采用以定量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为辅、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

2.绩效评价方法

按照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采取全面考核与重点考核相结合、现场评价与非现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运用对比分析法(实际完成情况与计划完成情况进行对比,分析项目完成程度)、因素分析法(对投入、过程、产出和效益四个方面的各评价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公众评判法(通过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了解社会公众对项目实施的满意情况),通过与项目单位人员座谈(财务处相关人员、项目负责人、财务人员等)、资料核查(具体核查项目立项、实施方案、批复、合同等相关资料)。

(四)绩效评价实施过程

1.数据填报和采集

向项目实施单位收集相关项目实施进度资料、项目实施情况、完成情况,结合项目现场核实和查阅台账等结果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2.社会调查

为充分了解阳宗海20xx年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项目的实施情况和效果、项目实施结果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等,评价组通过对项目点周边群众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计发放4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0份,有效回收率100%,问卷相关内容详见附件二。

本次问卷共设置10个问题,每题最高得分为10分,总分为100分,每个题目评价量化分的设定为从左至右依次递减分别为9-10分、7-9分、5-7分和0-5分四个分值区,分别对应优(合格)、良(合格)、中(合格)、差(不合格)四个打分区,问卷总得分为全部有效问卷相加后的算术平均分。

3.数据分析和撰写报告

将项目实施单位、主管单位填报的数据结合通过现场勘查采集到的基础数据,通过分析整理对应考核指标从项目立项、绩效目标、投入管理、财务管理、项目实施、项目产出、项目效益等方面逐项考核,并梳理总结相关项目单位的主要经验及做法及存在问题,对应问题给予建议和改进措施,形成最终报告。

(一)评价结论

本次绩效重点评价运用由项目组设计并经专家论证后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通过查阅资料、数据采集、问卷调查及访谈,对阳宗海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项目绩效进行客观评价,最终评价结果为92.7分,绩效评级为“优”。各部分权重和绩效分值详见下表。

(二)绩效分析

1.项目决策

项目决策类指标包括项目立项和项目目标两方面内容,由10个三级指标构成。权重分为20分,实际得分15分,得分率75%。

(1)项目立项

本项目的设立依据《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昆明市交通运输局文件(昆交通〔20xx〕26号)《昆明市交通运输局关于预下达20xx年昆明市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建设计划(第六批)的通知》文件的要求立项。政府长期发展规划和政府决策与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的部门职责密切相关,与部门长期规划目标相匹配。各年度项目根据项目需求,开展前期调研工作,项目的申请、设立过程符合相关要求。

(2)项目目标

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制定了项目的总体目标,作为项目方管理部门的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根据目标任务要求,编制了项目绩效目标和相应的绩效指标,但绩效目标缺乏完整性,未设定具体的效益目标,针对于绩效指标制定,缺乏定量指标数据,未分细化分解成清晰、可衡量的绩效指标。

2.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类指标包括投入管理、财务管理及项目实施三方面内容,由15个三级指标构成。权重分为20分,实际得分19.7分,得分率98.5%。

(1) 投入管理

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依据昆明市交通运输局文件(昆交通〔20xx〕26号)《昆明市交通运输局关于预下达20xx年昆明市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建设计划(第六批)的通知》等文件下达的任务指标及预算数据进行申报,具有合理性,且在资金批复到位后按照工程进度及时拨付到实施单位,实施单位依据具体的管理办法对项目实施了较为有效的管理,目前项目已竣工验收完成,但预算资金资金缺口大,预算下达资金不足以支付相应工程款,需从相关项目中调配使用,预算执行率为79.88%。

(2) 财务管理

通过对项目单位进行走访、现场调查及察看相关台账资料、管理制度及政府采购相关材料等,项目单位预算资金使用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规定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资金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根据项目预算批复及合同规定用途使用资金,未发现截留、挤占、挪用、虚列支出等情况。

(3)项目实施

通过查验主管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定期组织会议解决项目中实际遇到的难点问题,对项目实施单位进行检查、考核。项目实施单位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制订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项目采购方式合规、采购流程规范。工程建设项目委托工程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进度、资金拨付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实施单位编制了财务管理制度、工程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文明施工管理办法等,并进行了相关交底,确保项目质量管理有据可依、有条不紊。项目已全面竣工,正在申请相关部门验收。

3.项目绩效分析

项目绩效类指标包括项目产出和项目效果两方面内容,由10个三级指标构成。权重分为60分,实际得分58分,得分率96.7%。

(1)项目产出

根据项目主管部门城乡建设和交通运输局提供的相关实施方案等文件及实地调查,截止20xx年12月30日,20xx年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项目已完成了全部工程内容,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工程正在申请相关部门验收。

项目具体完成情况如下:

项目涉及我辖区内阳宗镇。具体项目包括饮马池-杨柳箐线7.252194km,杨柳箐线7.214514km,大山寺线1.384371km、丁家庄线3.408938km。具体为:

(1)饮马池—杨柳箐

项目起点k0+000位于饮马池村口水泥路,路线沿老路布线,止于脚步哨村口。全长7.252194公里。

路面改造类型:20cm水泥混凝土+15cm天然砂砾调型层

(2)杨柳箐线

路线全长7.214514公里。

路面改造类型:10cmc25砼整齐块石+3cm机轧砂+15cm级配碎石++10cm天然砂砾调型层

(3)大山寺线

全长1.384371公里。

路面改造类型:10cmc25砼整齐块石+3cm机轧砂+15cm级配碎石++10cm天然砂砾调型层

(4)丁家庄线

全长3.408938公里。

路面改造类型:20cm水泥混凝土+15cm天然砂砾调型层

(2)项目效果

1)社会效益

公路运输在农村地区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交通方式,农村公路建设和其他交通方式相比具有建设难度小,经济效益高的优点,还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常出行的需要。通过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项目的实施,一方面改善了基础设施的落后状态,方便了老百姓的出行,另一方面提高了沿线村民的交通出行质量,提高了村民生活水平,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经济效益

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项目的实施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村公路建设中的重要控制环节,农村道路硬化作为乡村建设中的一环,最近几年一直在推进实行。本项目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当地村民的交通出行质量,改善了当地农业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也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给村民创造了一个较好的交通经营环境,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其间接经济效益远远大于工程的直接经济效益。

3)生态效益

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项目的实施,通过对公路路面塌方及路面修补建设等项目的整治建设,使农村公路路状和路容路貌得到了较大提升,改变过去泥土路和碎石路的“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淤泥难行”,尽可能降低噪音污染、大气污染、粉尘污染等污染程度,良好的公路路面还能降低环境污染力度,即保护了生态、又改良了环境,尽一步做好平整、滞尘、降噪,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4)可持续性影响

通过实施自然村通村公路路面硬化工程项目、促进公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和延长了农村公路的使用寿命,较大幅度的提升了交通通行质量,改善了道路行驶环境,保持农村公路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一条路就是一条经济带,良好的道路交通状况可拉动沿路的农村经济,经济要发展,交通要先行。同时,良好的道路状况也为自然灾害救助提供了便利的交通保障。农村公路路面硬化拉近城乡距离,促进城乡融合,沿路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和提高了沿路居民的生活交通质量,带动农村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群众满意度

通过对本项目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40分,最终满意度=全部有效问卷得分的算术平均分,通过统计得出周边受益群众满意度为91%。

(一)存在的问题

1.项目实施管理人员较少

由于阳宗海区成立时间短,负责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人员仅有两人,平时不仅要管控工程质量,还要兼顾各个市级对口部门下发的相关任务,包括公路管养、路面硬化、交通安全、公交车开通等工作,有时分身乏术,不能做到多方兼顾。

2.项目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

农村公路路面硬化机制是促进其性能发挥的关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如部分道路存在质量问题,部分道路被村民称作“豆腐工程”,铺设的路面只为好看,实际上偷工减料,质量标准不过关,有些原已硬化的路面经车碾压一段时间就起皮破损,既影响美观,又阻碍车辆平稳通行等问题,加上后期养护和维修意识淡薄,导致已建道路没有很好的发挥其预期的作用。

3.项目没有完善的实施管理措施、项目绩效管理不够重视

经过查阅项目方提供的相关资料及访谈,该项目在预算申报时,编制了项目任务目标及指标体系,项目实施也基本围绕着预算申报目标有序开展,但细化绩效指标缺乏具体的数据支撑。主管部门未根据《昆明市本级部门预算绩效自评管理暂行办法》中的要求对项目实施绩效全过程管理,在自评工作中未建立相应健全的绩效指标体系。

(二)建议和改进措施

1.安排专业的项目实施管理人员

农村公路的硬化作为乡村建设中的一环,是一项长期的,连续的工作,最近几年一直在推进实行。农村公路路面硬化项目实施起来,工作内容繁杂,点多面广,公路硬化难度大、内容多,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要求高,因此有必要安排专业的项目实施管理人员进行常年的跟踪管理,以保持良好的农村道路交通环境。

2.加强项目管理相关制度的健全

农村公路路面硬化管理制度是促进其性能发挥的关键。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机制与养护机制,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路面硬化资金的利用和效果。注重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提升公路路面硬化资金的利用和公路路面硬化的效果。

3.完善实施管理措施、建立健全绩效目标考核机制

建议主管部门加强项目绩效管理工作,全面推进预算绩效跟踪及建全实施管理措施,根据具体项目设定相应绩效考核指标,包括项目的进度、成效等,对项目实施进行全过程绩效跟踪管理,及时掌握项目实施进度以及阶段性绩效目标实现情况,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建全实施管理措施有助于推进项目的有效执行及项目的顺利实施,并加强评价结果应用,落实“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方针,将评价结果作为安排预算、加强资金拨付合理性的主要参考。

项目绩效评估报告篇十三

(一)部门基本情况

1.主要职能怀化市中心特殊教育学校直属怀化市教育局管理,主要担负鹤城、中方、新晃、通道四县市区残障儿童少年和怀化各县市区听障儿童少年的教育教学以及县级特校教师培训及业务指导工作,是一所集康复教育、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于一体的十二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

2.机构设置20xx年度本部门财政补助事业单位独立核算机构1个,内设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校安办、督导室、德育室等处室。

3.在职人员情况20xx年核定事业编制数51人,年末实有在职人员48人,退休人员7人。

4.重点工作计划

在新的一年中,我校的总体工作思路是:继续立足校本促发展,求真务实创特色品牌。

①构建常规模式,扎扎实实地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学校将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完善教学过程管理,强化教学要素和教学流程的监控,建立有效的教学工作运行机制,坚定不移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②继续深化三类残疾儿童教育,并向两头延伸(即学前教育和职高教育)。

本年秋季我校将开办高中教育,扩大学校办学规模。

③立足校本研究,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学能力。

a.坚持“党建”引领,加强“立德树人”。

b.加强干部和班主任队伍建设。

c、进行课题研究和校本教材开发。

加大培训提升教师教研水平,以开展课题研究为核心,全面推进教研工作,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④继续发挥“大特教”思想,以中心特校为龙头,深入推进市辖县级特校的发展。

⑤全力推进学校项目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a.《一期改扩建项目》已立项并马上进入全面建设阶段,争取于春节前完成学生公寓楼和教师周转房的主体封顶,计划于20xx年5月底6月初完成全部建设项目并交付使用。

b.进一步推进学校信息技术建设,以硬件基础性信息建设为主体,适当完善教学配套软件建设,争取财政支持在20xx年完成建设任务。

⑥在坚持勤俭办学的基础上加大校舍维修力度,加强校园安全基础性建设,破除校园设备实施及校舍安全性隐患。

⑦不断提升特殊教育水平,努力打造成为特色鲜明的,亮点突出的中心特校。

⑧全力推进学校后勤工作,进一步搞好食堂管理,规范财务内控,想方设法尽早完成学校运动场建设项目。

⑨全面抓好学校综治和计生工作,进一步提升师生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措施,并把计生知识纳入课程,开设足量的健康教育课。

(二)部门整体支出规模、使用方向、主要内容和涉及范围等

20xx年,我校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积极推进学校各项工作,千方百计稳定生源,促进特教事业稳定发展,确保不发生安全事件,保持着特校发展的良好势头,主要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强化校园安全监管;三是改善校园硬件设施;四是完善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学校各项制度。

20xx年度整体收支情况为:怀化市中心特殊教育学校整体收入1073.55万【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056.55万元(项目收入118.86万元,基本支出937.69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7万元,其他收入10万元,年初结余结转1261.08万元】

本年整体支出2334.6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952.69万元,项目支出1381.94万元。)

(一)基本支出

基本支出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保障其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编制的年度基本支出计划,内容包括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两部分。本年度我校基本支出952.69万元,其中人员经费797万元,日常公用经费155.69万元。

20xx年我校“三公经费”总支出:0.12万元,比上年0.26万元减少0.14万元,因我校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公车已在上年度处置,本年度完成各项手续及资产账务处置。招待费用共计3批次21人的公务招待费0.12万元。

(二)专项支出

专项支出是指行政事业单位为完成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的预算支出以外,财政预算专款安排的支出。

专项资金(包括财政资金、自筹资金等)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分析。本年度我校专项收入总计128.86万元,其中财政资金118.86万元,其他收入10万元,上年结转1253.08万元。主要包括8个项目:

①20xx年校舍维修结转资金2.38万元;

②风险防范经费康复楼维修款10万元;

③20xx年校舍维修33.78万元;

④芙蓉名师经费3.56万元;

⑤学生生活费补助78.46万元;

⑥送教上门教师进修培训费3.05万元;

⑦特校改扩建工程(一期)即上年的教师周转房及学生公寓建设工程结转金额1249.38万元;

⑧资源教室建设结转资金1.32万元。

2.专项资金(主要指财政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分析。本年度我校专项支出1381.94万元,与收入项目一致。

3.专项资金管理情况分析,主要包括管理制度、办法的制订及执行情况。我校对专项资金在单位内控手册上专门制定了管理办法,并严格按照此办法执行。

(一)专项组织情况分析,主要包括项目招投标、调整、竣工验收等情况。

我校20xx年结转的4个基建项目中:中心特校一期改扩建工程(即原教师周转房和学生公寓项目)、校舍维修(20xx年、20xx年维修资金)本年已经竣工,并已交付使用,工程款已支付60%。资源教室建设已结清全部款项,另外4个非基建项目(风险防范专项经费用于康复楼心理咨询室维修改造、芙蓉名师专项经费、送教上门教师进修培训费、学生生活费补助)均已按年度计划完成。

(二)专项管理情况分析,主要包括项目管理制度建设、日常检查监督管理等情况。

学校没有设基建专干,项目建设由分管财务、后勤的副校长罗明琼按校务会议的决定负责实施,建设中的各项事宜暂由罗明琼副校长负责。20xx年由蒋少波校长全权参与监督与管理。总之,学校的专项有专人负责,有专项制度与管理办法。

本年度,学校做好了学校的资产管理情况,由学校总务处副主任聂登国统一管理学校资产,制定了资产管理制度,做好台账,教师认领及归还资产均有登记。资产购置严格按照财政资产科规定的程序进行,大批资产进行招投标后,再进行政府采购,单件或小件固定资产均进行了严格的资产审批程序,由学校、市教育局、对口科室及资产科审核盖章。

本年度,学校处置过期毁损资产115.45万元,其中通用设备77.26万元,专用设备17.44万元,课桌椅等家具20.75万元.

本年度,学校新增了1238.36万元的资产,包括房屋、土地及建筑物1076.845万元,通用设备48.26万元,专用设备18.66万元,家具用具94.12万元,图书0.47万元。均严格按资产配置程序办理。主要用于学校一期改扩建工程的工程款及配套家具设施,所有资产与20xx年9月交互使用,进一步完善了师生的住宿条件。

年底,财务室积极完成了20xx年资产报表。

学校在做好残障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和县级特校教师培训工作的同时,不断完善学校硬件建设,不仅超额完成了年初的重点工作计划,还改善了学校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环境,提高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我校20xx年工作开展情况及主要事业成效如下:

(一)加强学校项目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1.学校一期改扩建工程(教师周转房和学生宿舍楼各50套)今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大大改善了师生的生活环境,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的归属感。

2.学校推进信息技术建设,以硬件基础性信息建设为主体,进一步完善了教学配套软件建设。每间教室配备了教学一体机,让每位学生享受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

3.学校新修了田径运动场,使师生运动范围更宽、更安全,视野更开阔,运动得到了进一步保障,丰富了师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4.加大校舍维修力度,做好了校园强电入地,沟盖板铺设,升旗台改建等。

(二)规范学校管理、坚持依法治校

我校始终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办学思路和治校方略,把学校管理纳入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1.管理制度健全,管理体制完善。学校制度建设全面完善。进一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抓好了制度的落实。要求我校师生员工严格执行学校章程、制度,依法行事、照章办事,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工作。

2.工作机制健全,办学活动规范。我校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3.执行收费政策,规范采购行为。学校严格执行上级文件精神,财务管理机构和制度健全,支付符合规定,报销手续齐全,基建符合规定程序。学校无收费项目,学生全部免收学费、杂费、书本费、住宿费,特困生享受特困补助。

(三)狠抓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意识

一是实行行政、保安、生活老师24小时值班制,时间上不留空白,严格值班记录和询问登记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是定期排查校内安全隐患。每日巡查,定期排查,做到一周一小查,一月一大查,保证学校各项安全设施能正常运转;每月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了整治,做到有方案,有过程,有图片,及时总结。

三是强化教育,促进学生自我保护能力。针对学生实际,利用班会课和集会,通过开展《防校园欺凌》《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国家安全教育日》《防灾减灾日活动》《防电信诈骗》《安全生产月》《“学习未保法护航花季行”法制宣传周》《国际减灾日》《戴帽工程》《11.9消防安全月》、“宪法宣传周”和“知路.爱路.护路”等安全教育活动,按要求进行了主题教育、宣传、应急演练(每月一次)等工作,对学生进行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运动伤害、防骗和防火逃生等安全知识,提高了自我防护能力。

四是加强校园监控。为了坚决防止不法分子进入校园制造事端,健全学校保卫组织,充实校园保卫力量,我校增加了监控摄像机,校园安防系统得到再提高,几乎达到校园全覆盖,真正做到了全方位监控无死角,从而确保重点时段和重点部位的校园安全,并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

(四)重视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1.扎扎实实抓好校本培训,每月对全校专任教师开展以“培智学生能力评估”“培智课堂教学评估”“新课程标准”等校本培训,全面提升了教师专业水平。

2.为了不断加强校际的交流与教学研讨,不断提高各校教育教学质量,在市教育局及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组织到各县市七所特殊教育开展送教(培)下县活动。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区域内的课堂教学交流,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育教学上得到了提升。让大家在观摩学习的同时,使思想得到了转化和进步,收获丰盛。

3.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个人修养,学校通过开展“推普周”“书香润特校阅读伴成长”读书节等系列活动,培养“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积极践行“阅读生活化,学习终生化"的学习理念,开展“打造书香校园”的读书活动,激发师生读书的兴趣,不断形成读书的高潮,使全体师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学习,并将这种影响力推及社会和家庭,形成教育的合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塑造教师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学校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要求全体教师爱护关心学生,蹲下走近学生的心灵,和学生做知心朋友、和学生的家长交朋友,不准冷嘲热讽伤害家长,更不准教师训斥家长;二是严禁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学校将师德师风建设与年度考核、教育教学管理等师资队伍建设的其他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以促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通过开展师德师风自查活动,学校领导、教师进一步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办事效率,文明执教,优质服务于学生。

(五)遵循特苗特育,凸显特色教学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学校首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个别教育教学计划,实行个别化教育,其次根据为学生的特长、爱好开展活动,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

1.深入推进漆画、手鼓、艺术等特色课程,形成教育特色和亮点,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在努力提升教学水平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学生艺术特长和兴趣的培养,充分利用课内课外时间训练学生,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艺术才能展示。特别是漆画、手鼓、书画组的成员,在元月初,30多幅作品参与学校第二次艺术节展出,受到上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及家长的一致好评,为学校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

2.持之以恒落实送教上门工作。“送教上门”是一项长期的特殊教育工作,在教育面向“每一个少年儿童”的观念指导下,我们本着“一个都不能放弃”的教育理念,进行特殊教育送教上门工作。本年度学校送教对象共35名,每月送教次数不少于2次,每次送教上门的时间不少于2个小时。在我们的持续努力下,送教上门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完善,送教孩子也得到了快乐。

1.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确保基础建设和设施符合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标准和要求,努力为学校二期改扩建工程能够得以实施创造条件。

2.加强师资建设,深入进行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继续深化三类残疾儿童教育,并向两头延伸(即学前教育和职高教育),进一步扩大高中招收范围。

我校非常重视预算执行工作,能够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加强预算与资产管理,不断完善内控制度,认真地完成了20xx年预算和决算工作,能够按照主管部门批复的预算组织实施,学校财务管理和会计基础工作日益完善。但是也存在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完整等问题,须在今后加以纠正和改进。

20xx年,学校总结各项工作后发现,学校还存在以下困难:

1.学校基础设施未完善,设施设备不达标

随着学生逐年增加,学校现有的教学用房严重欠缺,目前19个教学班已将教学用房基本用完。学校于20xx年秋季开办了高中教育,教学用房更为紧张。个训室、康复室、职培室等功能教室存在空白,现有教室不能满足基本教育教学需求。

学校教学楼的消防设施、启智部学生专用的塑胶地面、扶手等设施设备均未配套完备,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学校教师数量不够,队伍配备欠规范

根据《湖南省第一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规定,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编制按聋生1:3.5、智力障碍学生按1:2的师生比配备,同时按教师总数的25%配备生活辅助教师。按上述要求,我校聋班教师应配备19人,培智班教师应配备75人,教辅人员应为24人,学校应配备教职员工总人数118人,而现有实际工作人员总人数只有82人,不能满足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需求。

学校建议如下:

1.逐步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确保我校基础建设和设施符合市级中心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标准和要求。

2.随着学校学生大幅增加,增加教师编制,扩充教师队伍;

3.盼望学校二期改扩建工程能够如期实施。

我校财务管理一直严格依法依规依程序,尽量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在严格执行财政有关法律法规的同时,严格按照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支付等有关规范执行。但在学校各项管理中,难免出现不到位的情况,因此,以后一定在各方面学校行政领导做到事前多思考、多讨论、多研究;事中多监管、多反思、多揣摩;事后多总结、多改进。学校教师集思广益,共谋学校发展,争取办成一所让家长满意、学生满意、社会满意的怀化市中心特殊教育学校。

项目绩效评估报告篇十四

1.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下达预算及项目情况

按照《长春市财政局关于预下达20xx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长财农指[20xx]869号)文件要求,经研究决定,依据20xx年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分配表,决定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奖励补助的同心村基础设施提升项目结余资金,拨付至长春凯捷环卫有限责任公司,用于“与凯捷环卫公司合作收益项目”。

该项目采取合作经营方式,合作经营收益将差异化分配至全区脱贫户,预计年收益率4%,切实提升脱贫人口收入。

2.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绩效目标设定情况

项目于12月23日签订资金使用协议,将结余资金21.5707万元以合作经营模式投入长春凯捷环卫有限责任公司,用于莲花山与凯捷环卫公司合作收益项目,合作经营收益暂定为总投资的4%,具体随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进行调整,收益主要用于建档立卡脱贫户生产、生活补助,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收益将覆盖全区脱贫人口,预计使125户236人受益,具体以实际发放日期实有脱贫人口数为准。

该项目为合作经营收益项目,项目于12月23日签订资金使用协议,将结余资金21.5707万元以合作经营模式投入长春凯捷环卫有限责任公司,用于莲花山与凯捷环卫公司合作收益项目,协议内约定合作经营收益每年支付一次,乡村振兴局要求长春凯捷环卫有限责任公司要将资金使用严格按照协议履行,参照《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对资金进行管理和使用,并定期听取资金使用情况汇报,确保项目收益。

(一)资金投入情况

1.资金到位情况。按照《长春市财政局关于预下达20xx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长财农指[20xx]869号)文件要求,在协议签订后,已于20xx年12月24日前向长春凯捷环卫有限责任公司拨付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奖励补助的同心村基础设施提升项目结余资金21.5707万元。

2.资金执行情况。该笔结余资金21.5707万元使用周期(即项目建设周期)原则上为1年。目前,该项目资金已投入长春凯捷环卫有限责任公司,已按照协议正常履行。

3.项目管理情况。长春凯捷环卫有限责任公司应专人管理该项目,指派专门财务人员进行财务管理,接受区乡村振兴局的定期检查及不定期检查,按照要求上报资金使用及项目进展情况。同时,保证衔接资金不用于单位(部门)的基本支出;各种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弥补企业亏损;修建楼堂馆所;弥补预算支出缺口和偿还债务;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交通工具及通讯设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扶贫;企业担保金。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脱贫地区贫困人口加入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人数236人;脱贫人口数236人,资产入股受益人口数236人。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资产股权年收益率≥4%;带动增加受益人口全年总收入0.862828万元;受益人口数236人。

3.社会效益指标完成情况。脱贫人口数236人。

4.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资产入股受益人口满意度100%。

带动增加受益人口全年总收入指标值为0.862828万元;由于该项目合同签订以正式投产之日开始计算收益,项目正式投产为12月底,20xx年底实现收益,收益分配符合年度预期指标。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监管该项目,按照规定定期就该项目运营情况进行调度并听取汇报,确保项目进展顺利,收益及时分配到脱贫户。

绩效自评结果将随20xx年部门决算时进行,届时将按照规定进行公示公开,确保符合各项规定。

项目绩效评估报告篇十五

根据省财政厅《关于做好新增债券资金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财债〔20xx〕848号),田家庵区财政局对20xx年新增债券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

20xx年田家庵区新增债券资金分别是:棚改专项债6000万元用于安成十字路口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非标专项债7500万元用于安徽省淮南市曹庵镇现代产业园区项目。

安成十字路口城中村棚户区改造项目位于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项目四至范围:朝阳西路以北、泉山路以东、金恒花半里以西,国庆路以南。

安徽省淮南市曹庵镇现代产业园区项目实施地位于安徽省淮南市曹庵镇,项目性质为扩建,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标准化厂房、仓储用房、配套管理用房、配套生活用房以及其他基础设施等组成。项目建设周期20xx年3月-至今。

(一)资金落实及管理情况。

安成十字路口项目总概算161,914.59万元,其中新增政府债券安排6000万元 。截至20xx年5月底,已全部支付。

淮南市曹庵镇现代产业园区项目总概算54992万元,其中政府债券安排30000万元,20xx年到位资金7500万元,20xx年6月新增债券到位资金3000万、20xx年10月新增债券到位资金4500万,截至20xx年12月底,已支付7332.54万元,剩余资金167.46万元预计在20xx年1月底前支付完成。

(二)工程实施及管理情况。

1、项目管理机构。

安成十字路口项目项目建设单位为区属淮南市四宜置业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单位一期为合肥工业大学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施工总承包单位为北京城乡欣瑞建设有限公司;二期由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和合肥工业大学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组建联合体进行epc总承包。监理单位分别为安徽华东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和广东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淮南市曹庵镇现代产业园区项目管理机构为淮南现代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2、项目实施流程。

安成十字路口项目项目建议书编制及审核→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及审核→取得土地证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设计单位招标、规划设计、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及监理单位招标、施工图设计及审核,取得施工许可证→工程施工(基础、主体、室内外装饰及安装、室外景观道排、水电气、智能化等)→竣工验收(规划、实体、消防、人防等)→物业入驻,交付使用。

淮南市曹庵镇现代产业园区项目计划建设周期即20xx年3月-至今。具体实施进度安排如下,各阶段工作可根据计划需要交叉进行。

(1)前期准备阶段(20xx年3月~20xx年5月):包括立项、环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

(2)施工阶段(20xx年6月~20xx年11月):主要包括建筑主体、配套用房建设施工及装饰、道路、景观绿化、给排水等工程建设;

(3)竣工验收(20xx年12月):竣工验收工作。目前钢构厂房正在办理竣工验收。

3、项目监管措施。

安成十字路口项目现场由监理部、建设单位工程部及项目部对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文明施工等进行监督检查;市建管处安监站、质监站及消防科分别对安全、质量及消防进行监管验收;市人防办对人防工程进行监管验收。市区住保局对项目的进度及资金使用等进行监管。

淮南市曹庵镇现代产业园区项目建设单位与各参建单位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办事,完善项目建设组织与管理,质量监督体系;对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进行审核;对施工总进度计划、分阶段实施计划、关键节点实施细则仔细审核;落实好进度管理部门人员及职责分工;分析影响进度目标实现的干扰和风险因素等;督促施工方按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执行,一旦发生进度偏差,及时分析原因,采取必要纠偏措施或调整原进度计划,加强动态控制;通过经济奖惩方法对进度管理进行约束等。

(三)项目完成进度

安成十字路口项目一期1148套安置房(15.7万平方米)已完工验收,二期1068套(16.2万)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其中3#楼施工至12层,5#楼施工至10层。

淮南市曹庵镇现代产业园区项目标准化厂房工程进度已完成95%,项目进度已完成60%。

安成十字路口项目:

1、从经济效益方面看:

((1)棚户区改造可以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土地合理利用。

集中连片棚户区的改造可以盘活土地资源存量,最大限度提高土地价值,同时可以较好地解决资金投入问题,使稀缺的土地资源得以再生和利用,进一步焕发生机和活力,提高了城市的管理水平。

(2)棚户区改造可以增加社会就业,促进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棚户区改造能够拉动建筑业的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增加社会就业的机会。同时,结合棚户区改造,以土地置换为依托,可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2、从社会效益方面看:

(1)棚户区改造可以有效地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棚户区居民绝大多数都是低收入困难群体,经过棚户区改造,不仅可以改善居住环境和居住质量,而且还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屋资产,特别是针对棚户区改造中部分低保户、特困户收入不高、经济条件较差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实施救助,确保这部分人群能够有房住,从而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体现了社会的公平与公正。

(2)棚户区改造可以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改善落后面貌。

棚户区改造首先要解决的是脏乱差面貌和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通过改造,统筹考虑了服务配套和基础条件的改善,棚户区改造可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改变城市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使原来落后的`城市面貌变为城市靓丽的风景。

(3)棚户区改造可以加强党与居民群众的感情,促进社会和谐。

棚户区改造,使多数普通居民告别低矮破旧房屋,享受到了高楼林立和城市的美化、硬化、亮化和净化,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指数,体现了党的执政能力,拉近了政府与居民的距离,增强了社会凝聚力,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本项目的提出是加快淮南市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