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最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总结九篇(模板)

最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总结九篇(模板)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10 16:46:08
最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总结九篇(模板)
时间:2023-04-10 16:46:08     小编:zdfb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什么样的总结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总结篇一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我县经济发展和审计工作的关系,切实维护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根据县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主动维护稳定和“关口前移、重心下移、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总体思路,对重大事项可能出现的稳定风险先期预知、先期评估、先期化解,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排解影响稳定的社会矛盾,确保地方社会稳定。社会风险评估采取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本实施方案所指的重大事项,是我对涉及我县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审计项目等。

(一)风险评估范围。

凡涉及我市群众利益方面的重大审计项目。

(二)风险评估的内容

3、除上述几方面外,开展工作中遇到的可能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也要进行风险评估。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责任主体是制定重大事项的职能部门。我局各股室分别对各自工作职责范围内涉及的重大审计项目进行评估。

(一)成立临时评估组织

根据县要求,结合我局的工作性质,决定成立临时评估小组,由各股室负责人组成评估小组并负责制定评估方案。

(二)开展民意调查

各股室应向社会广泛宣传审计,让群众全面了解审计相关内容,要多途径、多形式、多渠道广泛征求意见,特别要注重征求涉及直接利益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要及时收集、归纳、整理群众的意见、建议,真实完整地反映广大广大群众的意愿。

(三)进行分析论证

如遇有分歧,产生异议的重大审计项目,应及时组织召开听证会,邀请有关人员代表参加,与会人员进行认真深入讨论、协商沟通、分析评议和科学论证,会后形成明确的论证意见。

(四)评估结果处理

局临时评估小组对该项工作进行全面汇总和分析论证,根据社会稳定风险等级对重大事项的实施作出可实施、暂缓实施或不实施的定性处理。对存在一定风险,但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急需实施事项,责任主体科室、所要提前制定预防和处置应急预案,积极化解社会稳定风险。

(五)评估报告的报送

评估主体必须将存在风险的评估报告报送局临时评估小组,并研究讨论解决办法和及时上报县维护稳定办公室。

对应该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而不组织评估或虽组织评估但化解和处置措施不落实而又不上报局维护稳定办公室,导致引发群众大规模集体上访或群体的性事件,对有关股室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责任追究由局临时评估小组提出责任追究的建议,后由局维护稳定领导小组实施。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总结篇二

1、各级领导重视,对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思想上位。各级司法行政部门为了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对民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非常重视,确实站在讲政治、顾大局、保稳定的高度,认真研究,精心组织,确保了民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摆上了位置。市司法局党组,对维护社会稳定工作非常重视,先后召开3次专题会议,对民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进行研究,一致认为,要做好民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就要紧紧盯着民转刑隐患积极开展工作,只有把民转刑隐患这个重点工作解决好了,我们才能真正从根本上为维护全市社会稳定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才能充分体现我们为全市早日建成经济强市服务到位,保障到位。因此,我们结合当前形势和任务,先后出台印发了《关于开展民转刑隐患专项排查调处活动的通知》、《关于开展“抓打击、抓基础、促防范”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贯彻市稳定办关于开展民间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活动的通知的通知》3份文件,为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有效地开展民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我们为了及时掌握全市民间矛盾纠纷排调工作的进展情况,采取召开由主管局长 、基层科(股)长参加的调度会,专门听取了各县区民调工作的开展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研究对策,拿出具体的解决办法,有效地对各县区开展民调工作进行了督导。各县区司法局依据上级指示结合本地区实际,对民调工作也十分重视,分别召开了各种会议进行传达部署,并成立了专项排查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局领导和机关人员都能深入基层走家串户了解情况,帮助基层搞好排查调处,以实际行动为维护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2、抓重点、难点,紧紧围绕影响社会稳定的民转刑隐患开展工作。在开展民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当中,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以抓重点、难点为突破口,紧紧围绕影响社会稳定的民转刑隐患积极开展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首先,对遗留疑难纠纷我们不放松,派专人进行做工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对能够在短期内解决的限期进行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也要做好稳控工作。如昌县马坨店乡安岐庄村苏风奇与其子苏文福的家庭纠纷。苏风奇与苏文福是继父子关系,苏文福自小随其母亲到苏家,由苏风奇抚养长大成人,但由于各种原因,产生矛盾。今年3月初,双方因承包地分配问题又发生争吵 ,一气之下,苏风奇拿起铁锹把儿子、儿媳赶出家门,并扬言断绝父子关系,敢回来就打死他。苏风奇脾气倔强,生性爆躁,向来在家中说一不二。事发后,乡司法所感觉到事情严重性,立即赴现场进行调处,为防止矛盾进一步激化,司法所工作人员把苏风奇暂时安置到其亲戚家居住,控制了事态的发展,由于父子俩矛盾很深,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现仍在司法所工作人员的控制之中,目前,正在做进一步的调解工作。其次,各县区根据本地区实际,对排查出来的民间矛盾纠纷进行疏理排队,对矛盾比较突出、隐患大、容易造成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列为民转刑隐患,并组织人员对其进行集体会诊,研究解决办法,制定调解方案,责成专人进行调处,做到隐患不排出,专人不撤离。第三,对调解不成,需要走法律程序的民转刑隐患,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时,移交有关部门依法进行解决,以防止发生民转刑案件。如青县肖营子乡王子店村有一对夫妻名叫谢武、刘小兰,谢武由于5年前犯罪被判刑于去年8月份回来后,由于家庭锁事,致使夫妻 感情不和,女方刘小兰坚决离婚,而谢武不同意离婚,经司法所多次调解都没能达成协议,而女方坚决要求走法律程序,采取法院判决。司法所针对这一情况,在做好双方思想工作的基础上,移送法院进行解决。目前,全市52起民转刑隐患已化解47起,还有5起民转刑隐患正在组织人员进行调处。没有因调处不及时,措施不得力而导致民转刑案件的。

3、强化调处机制,保证了以民转刑隐患为重点的集中排调工作落到实处。为使以民转刑隐患为重点的集中排调工作取得扎实效果,我们在坚持以往传统好的做法的基础之上,重点强化调处机制,较好地解决了谁来抓,怎么抓的问题。一是严格落实了领导责任制。规定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一把手是抓好民转刑隐患专项排调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主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二是严格落实了立卷责任制。做到了谁接案谁立卷,为有针对性解决民转刑隐患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三是继续实行倒查责任制。对于存在民转刑隐患和有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的,不能做到及时汇报,及时稳控,及时调处的,而导致发生民转刑案件的,要按照责任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通过以上措施,有效地调动和激励了各级以抓好民转刑隐患为重点的集中排调工作,目前,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正在按照市稳定办的要求,积极开展民间矛盾集中排查活动,形成了抓排调,促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是个别单位和人员,对以民转刑隐患为重点的集中排调工作,认识不高,重视不够,思想上还存在着各种盲区,至使在集中排调当中重点不突出,针对性不强。 二是在正确处理防治“非典”与做好集中排调关系上,不能做到“两手硬,两手抓”,有顾此失彼的现象。三是部分乡(镇)、村(居)换届选举还没有完成,对做好民间矛盾排调工作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基层民调组织的作用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导致集中排调工作还存在死角死面。

一是要进行深入动员,统一思想,教育广大司法干警,要克服通常观念,树立超常意识,改变通常做法,采取超常措施,以做好维护暑期稳定工作为中心积极开展民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以实际行动为暑期稳定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是进一步督导各县区尽快建立健全民调组织,使其纳入正常的工作渠道。

三是继续加大对各县区民调工作的督导,力争在暑期到来之前,将未调解的5起民转刑隐患化解,不能化解的也要采取有力措施,做好稳定工作,确保不发生有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四是认真落实司法部颁布的《人民调解若干规定》,加大对新调整人民调解员的培训,提高其素质,以保证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总结篇三

**区市东街道办事处,位于**市区东北部,版图面积26.7平方公里,5个社区,26个居委会,4.2万人,其中流动人口3600余人。建设和谐、稳定、安全的政治环境,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乡镇办事处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如何创新理念,强化措施,努力维护社会稳定,是摆在我们面前现实而重大的课题。近年来,市东街道办事处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把抓好辖区稳定、推进城市化进程,做为做好当前各项工作的总抓手,全力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政治环境,有力的促进的全办经济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随着全国上下改革开放,以及xx区开发建设的不断深入,辖区稳定工作出现一些新问题、新情况,由原来的邻里纠纷、干群关系转变为追求经济利益、民主权力和政治地位为主的矛盾体系。即是由道德杠杆为主逐步转变为利益杠杆为调节体系所产生的矛盾冲突,利己主义思想逐渐抬头。于是围绕村务、财务、政务公开,宅基地、承包田、农民负担、计划生育以及开发商与占地群众等利益冲突已成为当前矛盾的主体。针对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市东党工委办事处结合实际,及时调整工作思路,从五个方面入手,做好辖区稳定、安全工作。

(一)倒序选村,重心下移,合理配置包村工作资源与力量

办事处紧密结合xx区开发实际,针对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方法,落实一岗多责,合理配置包村(居)工作资源和力量配比,职务越高的包情况越复杂的村(居)。即将现有26个村(居)分类、排队,确定现有14名班子成员和副科级干部任包村组长,再由班子成员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在优秀中层中,选出其余12名包村组长。这12名包村组长,得票少的先挑村,班子成员和副科级干部排名在后边的再挑村,以此类推,职务越高的任务越重。同时,经党工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包村工作落实一个“包”字。对村(居)班子调整、纳新党员,旧村改造、项目开发,特别是对重大经济活动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表决会议,包村干部要参加,搞好会议记录,参会人员要签字。同时要求工作重心下移,包村干部、社区书记,分管领导,各负其责,改变以往凡事即找主要领导要解决办法的无序局面,既提高了办事处干部在村(居)中的威信,又不断锻炼、提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及时发现,适当调整,集中开展重点村居整治行动

今年以来,办事处加强了重点村居整治工作,将解决近年来xx区开发次生出的积压遗留问题,当做当前首要任务来抓,对天王堂、郭集、北张、郑家等遗留问题较大,群众集体反映强烈的6个村(居),配强力量,集中开展重点村(居)整治活动。目前,对郑家、北张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调整,对天王堂因开发商造成的烂尾楼工程,一方面拨付部分资金安抚受骗群众,一方面走司法程序,市中级人民法院封存58户楼做为财产抵押,维护了居民的合法利益。办事处原办公楼也已经启动司法程序依法解决。几个重点村(居)群众的情绪稳定了,班子也更团结、有力。

(三)规范程序,严格纪律,努力促进工作开展有秩序、有实效

销职务。严格落实特殊时期值班制度,无故不到岗的,严肃处理。

(四)健全网络、点面结合,确保重要时期稳定工作不留死角

迅速建立三个网络,即情报信息专群网,党工委书记、分管书记、信访助理、社区书记、各村居书记为信息员;重点责任防范网,对几个重点部位,每个部位一名社区书记,一名派出所副所长负责;综合整治排查网,各包村(居)干部负全责,实行日报告,周汇总制度。严格163机制流程,及时有效解决萌发的问题。各社区,包村干部,划片分组,对辖区宗教场所、xx练习者,及其它重点人员,实行24小时巡视或监控。同时,向科技要警力,把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工作作为稳定工作的重中之重,充实完善三级防控网络,层层签定责任状,落实好“人防、物防、技防”并举措施,构筑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的治安防控体系。目前,办事处又新增治安探头176个,有效改善了辖区治安状况。同时,加大辖区安全监察力度,特别是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健全机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把安全生产的工作重点定位在宣传教育培训上,增强各行各业人员自身防范意识及处置突发事故的应急能力。加大安全生产监察力度,织密安全监察网络,做到无死角、无疏漏。

(五)借鉴经验,结合实际,对村(居)工作实行量化考核

为充分调动村居班子积极性,强化村居干部队伍建设,借鉴2个兄弟办事处的经验,结合办事处实际,在做足做细调研和反复征求班子成员、社区书记、各村(居)主要负责人的意见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对村(居)“两委”干部工资待遇及目标考核的暂行办法》,村居党支部书记和居委会主任实行固定工资+绩效工资制,固定工资及其他成员的误工补贴均有村居自行发放,但必须结合本村集体收入、人均收入等因素,并召开有关会议确定。绩效工资统一由办事处负担,结合对村(居)的考核情况发放。考核分半年、年终两次进行,实行百分制。考核内容包括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基层组织建设四大部分,20个小项。每一项都有相应的分值。现各村(居)班子积极性空前高涨,各项工作落实力度明显加大。

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开展的一系列工作也卓有成效,但是还存在许多机制、政策不配套及滞后等问题,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一是面对经济的发展,拉大了贫富差距,巨大的差异特别是暴富的榜样激发了人们对财富的欲望,这种欲望与能力的不足,促使一些人铤而走险,通过种种不正当手段谋取利益。这就导致不讲信用、坑蒙拐骗和偷盗抢劫丑恶现象的增加。

二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外来人口逐渐增多,由于制度和力量的缺乏,我们明显感觉到社会稳定工作的压力。

三是文化上的因素。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对农民的思想也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和影响。农村社会分化带来多元化的社会形态,农民的社会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念亦面临分解与重建的过程。但是由于规范的制定远远落后于变革的速度,特别是村(居)文化相对缺乏,赌博迷信,及与之相对产生的形形色色处于正斜边缘的教会,正悄悄蔓延,成为诱发多种不稳定因素的社会毒瘤。

四是组织上的因素。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时期。政治、经济的改革极大地震撼和冲击了我国的农村社会结构,各结构要素之间恒定的关系不复存在,分化与整合之间难免会出现失衡与失调现象,从而导致农村社会稳定难以持续维持,大量非稳定因素产生。进入社会转型期之后,组织结构也由一元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并形成了大量新型的经济组织和民间组织,其结构模式多样化及异质性特点十分明显。实际情形是农村政治体制改革仍处于滞后状态,作为国家基层政权的乡镇政府组织,及农村自治组织的村,在农村政治结构中仍未健全和完善,特别是乡镇职能机构受限太大,还不能真正实现依法办事,各职能站所大多是随着形势的发展临时应急成立的机构,如城建办、安检所、信访办、610办公室等机构,大多只有协调、教育职能,在处理共同事件及安全检查时力度不够,遇到不配合等问题时只有逐级上报,而没有处罚措施等强制措施。四是乡镇办多重管理职责不清,许多企业只服从系统管理不配合办事处的工作。

五是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个别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个体私营企业,还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意识,虽然也配备了安全人员,制度也上了墙,但是,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真正实现安全管理。

六是随着城镇化的进程,旧村改造也像雨后春笋一样显出勃勃生机,一部分村(居),也确实得到了实惠,象我办的宣家村,几乎是整体改造,而且是开发商与村(居)民互惠互利的成功典范,但是,有些村(居)缺少房地产开发知识,在与外商联合开发项目时,自身利益难以保障,大部分利益由开发商所得,甚至个别村居在合同签定上,缺乏专业知识,掉进开发商设下的陷阱,让村居集体和群众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引起共同性事件。加之最近开发建设项目逐年增多,个别开发商克扣、截留农民工工资,导致共同性事件发生。

实践证明,一个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对农村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继续发扬党内民主,扩大群众参与,深入实践和推进村(居)党组织班子的“直选”工作,夯实党组织的群众基础,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建立健全村(居)治保会、村(居)调委会等基层综治机构建设,选好配强治保会主任、调委会主任,充实人员力量坚强业务培训,提高综治工作水平,充分利用他们的地缘、人员优势,发挥他们在维护基层农村稳定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要组建治安义务巡逻队,充分挖掘民力资源,利用广大群众参与治安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组织志愿者队伍,结合各地实际,开展重点部位、重点地段、重点时段的治安巡逻。要发挥派出所、社区保安队,作为治安巡逻的主力军作用,做好本辖区范围内的治安防范工作。同时,完善健全辖区群防群治网络。

示范户评选,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用先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占领村(居),推动辖区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加强学校教育,注意对青少年的教育保护,预防违法犯罪。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力。加快政治体制改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力。完善村(居)组织内部的监督制约机制,提高决策水平,深入实施村(居)务公开工作,提高村(居)务的透明度,保障村(居)民的自治权力和民主权力。

针对辖区群众的特点,以普法为先导,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普法教育活动,在普法的内容、形式、组织领导等方面都要有创新。首先在普法的内容上,着眼提高广大群众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围绕农业、农村、企业中心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普法教育活动。着重抓好五大类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一类是民主政治类的法律知识,二是维护稳定类的法律知识,三是民事经济类的法律知识,四类是基本国策的法律知识,五是生产类的法律知识。通过这些与辖区工作、农(工)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辖区群众的法律知识水平,增强群众的法制意识和观念。其次,在普法的形式上,对村(居)干部和普通村(居)民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对村(居)干部和村(居)民代表可以采取组织集中学习培训的方式进行,对普通村(居)民则可由村干部带动学法,向村民宣讲法律知识,并利用有线电视、远程教育、广播、宣传栏、图片展览、印发法制宣传资料,举行文艺演出等多种方式,开展经常性、形象化的法制宣传教育,寓教于乐,使普法教育渗透到村(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去。最后,在普法的组织领导方面,农村基层组织应落实相关的普法教育保障措施,如建立村干部定期学法制度、普法考试制度,落实一个固定的普法教育场所,建立一个固定宣传栏,每年要有一定的普法经费等,从而推定普法教育活动正常有序开展。加强村规民约的建立和完善,从源头上加强对不稳定因素的控制。

实施农村低保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深入实施城乡居民合作医疗,缓解和减轻群众因致病和因病反贫,提高居民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努力提高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切实推进零就业工作,扩大就业面,解决群众后顾之忧。推进慈善分会和爱心助学基金建设,扩大收益面。

推进平安村(居)创建工作巩固创建成效,在创建特色、探索经验上下功夫,努力使每一个地方和单位、每项活动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经验,营造辖区居民安居乐业的社会治安环境。创建过程中要切实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配套建设,充分发挥村(居)委会、调委会、治保会等组织的作用,加强对党员群众的教育管理,真正做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办好自己的事”。

加强司法所建设,强化为农服务的法律援助职能,做好重点人群管理,主要包括“归正”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落实防范控制措施,防止、减少重新犯罪;加强对“xx”及寺庙、教会等组织的引导和监控,加强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中心建设,做到“底子清、台帐齐、责任明”。

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农村恶势力,坚持从重从快的“严打”方针,对农村各种黑恶势力团伙及其成员,进行全面及时的打击,彻底摧毁农村黑恶势力。提高防范水平,特别是要加大科技投入,推广技防促防范,通过安装电子监控装置等高科技手段,对要害部位和要害部门实行全天候监控,提高专业防范水平。

加强领导,提高科学判断和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正确认识和判断当前矛盾纠纷的现状、性质和形势,是正确化解矛盾纠纷和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前提。总体上看,目前全办社会相对还比较稳定,各类矛盾纠纷处于可控状态。但同时也应该看到,随着新一轮改革的深化和发展的加快,新问题、新矛盾还会不断产生。有的群众之所以“集访”和“缠访”,是一种对改革和发展引发出来的新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而上访。要根据不同性质的矛盾纠纷,采取不同的政策和法律手段,坚持分级负责、归口管理,谁主管、谁负责,谁侵权、谁补偿的原则,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整合资源,建立矛盾纠纷调处新机制。由于体制的原因,调处矛盾纠纷的部门较多,形不成合力,导致有些群众“宁访人不访法”,大事小事找党委和政府,甚至长期“缠访”。因此,应建立市、区、办、村四级民间纠纷排查调处新机制,集中排查,综合分析,分类指导,明确责任,以政策和法律的形式规范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启动信访、行政复议、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程序,引导人民群众通过法律途径化解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处理不同群体之间,各种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遵循“案结事了”的原则,努力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

完善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公共性、突发性、共同性事件的处置预案,建立健全不稳定因素排摸机制,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同时坚持集中排查和经常性排查相结合,及时掌握新问题、新矛盾。加强司法信访联动中心建设,完善163机制和调处网络,发挥综合优势,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稳定评估预警体系。创新解决矛盾的体制改革技术手段,探索建立纠纷双方自主谈判协商制度,由乡镇办或村为纠纷双方提供一个平台,鼓励纠纷双方通过平等协商的办法解决问题,并使之形成制度(章程)。探索从法律服务市场寻求解决办法,即政府面向社会将纠纷作为标的进行招标,由中标的社会法律中介机构负责解决纠纷。

成立专门机构,在规划前提下,对现有房产、地产予以评估,并对开发项目的收益、利益分成、发展前景等先由政府指派的专业人员予以评估,写出具有说服力的评估报告,以便村(居)参考。并对合同、协议等的签定提供有偿或无偿的服务,推动旧村改造进程。同时加大专业知识培训,增长群众专业知识水平,确保群众共享改革开发的胜利成果,预防因经济利益问题出现不稳定因素。同时出台关于对不法商人制裁的法规条文,切实杜绝侵害弱势共同事件的发生。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总结篇四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我县经济发展和审计工作的关系,切实维护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根据县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主动维护稳定和“关口前移、重心下移、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总体思路,对重大事项可能出现的稳定风险先期预知、先期评估、先期化解,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排解影响稳定的社会矛盾,确保地方社会稳定。社会风险评估采取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二、范围和内容

本实施方案所指的重大事项,是我对涉及我县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审计项目等。

(一)风险评估范围。

凡涉及我市群众利益方面的重大审计项目。

(二)风险评估的内容

3、除上述几方面外,开展工作中遇到的可能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也要进行风险评估。

三、风险评估的责任主体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责任主体是制定重大事项的职能部门。我局各股室分别对各自工作职责范围内涉及的重大审计项目进行评估。

四、评估程序和步骤

(一)成立临时评估组织

根据县要求,结合我局的工作性质,决定成立临时评估小组,由各股室负责人组成评估小组并负责制定评估方案。

(二)开展民意调查

各股室应向社会广泛宣传审计,让群众全面了解审计相关内容,要多途径、多形式、多渠道广泛征求意见,特别要注重征求涉及直接利益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要及时收集、归纳、整理群众的意见、建议,真实完整地反映广大广大群众的意愿。

(三)进行分析论证

如遇有分歧,产生异议的重大审计项目,应及时组织召开听证会,邀请有关人员代表参加,与会人员进行认真深入讨论、协商沟通、分析评议和科学论证,会后形成明确的论证意见。

(四)评估结果处理

局临时评估小组对该项工作进行全面汇总和分析论证,根据社会稳定风险等级对重大事项的实施作出可实施、暂缓实施或不实施的定性处理。对存在一定风险,但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急需实施事项,责任主体科室、所要提前制定预防和处置应急预案,积极化解社会稳定风险。

(五)评估报告的报送

评估主体必须将存在风险的评估报告报送局临时评估小组,并研究讨论解决办法和及时上报县维护稳定办公室。

五、责任追究

对应该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而不组织评估或虽组织评估但化解和处置措施不落实而又不上报局维护稳定办公室,导致引发群众大规模集体上访或群体性事件的,对有关股室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责任追究由局临时评估小组提出责任追究的建议,后由局维护稳定领导小组实施。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总结篇五

根据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关于在全市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株办发〔20xx〕14号)精神,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提升科学民主决策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促进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快速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特制定本方案。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为主线,完善依法行政、民主决策机制,规范行政程序和行为,科学评估重大决策、重大举措、重大政策的社会风险,充分考虑社会各群体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承受能力,不断提高各项政策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确保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保障改善民生与群众期望要求同步,着力构建幸福株洲。

(一)权责统一的原则。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决策、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总原则,局属各科室、各单位负责领导、组织实施职责范围内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

(二)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基本方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群众是否拥护支持、是否满意作为基本标准和尺度。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方针政策,按照规范程序,全面深入分析,科学评估预测,把握群众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的结合点,准确判断,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不稳定隐患和问题。

(三)民主决策的原则。坚持群众路线,增强重大事项分析评估和决策的透明度,运用论证、听证和公示等公众参与程序,广泛听取和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特别注意听取弱势群体的诉求表达,最大限度地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要求,提高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

凡应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事项,有关政策的起草部门、有关工作的实施部门以及事项涉及多个部门共同完成时由局党组决定的牵头部门,是负责组织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责任主体,必须抓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有权作出决定的机关是评价重大事项是否可行的责任主体,依据评估报告作出相应决定,并对此负责。局办公室和信访办负责抓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指导协调和审查监督,并向局党组提出建议,督促落实防范和化解社会稳定风险工作。

(一)重大决策或政策调整。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最低工资标准等政策的重大调整;积极就业政策和创业扶持政策的重大调整;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和工资福利制度的重大调整;军队退役人员转业安置政策、企业困难军转干部解困政策的重大调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的重大调整等。

(二)重大工作事项。国家、省里重大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实施,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事项;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落实事项;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尤其是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安置等事项;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等社会保险待遇的调整;社会保险服务方式、服务程序、服务内涵的变化;公务员招考等人事考试工作;专业技术人才的推荐、评审和职称评审工作;军转干部的安置分配工作;机关事业单位津补贴和绩效评估奖励的调整;农民工工资支付等合法权益维护事项等。

(三)涉及多数群众的改革改制事项。国有、集体企业重组改制和关停并转中的人员分流、人员安置及社会保障等;机关事业单位改革涉及的相关改革程序、人员分流安置、社保关系、职工待遇等。

对所涉事项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主要应从安全性、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以及是否会有其他诱发不稳定事件的风险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一)评估合法性。主要评估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出台是否符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规定和规章,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重大事项开展是否符合法定程序;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是否按法律政策全部落实到位。

(二)评估合理性。主要评估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否顾及绝大多数群众的利益,是否兼顾了各方面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是否兼顾了群众的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是否遵循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三)评估可行性。主要评估是否经过民主决策,是否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是否符合当地财政和群众负担的承受能力,是否符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是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连续性和严密性等。

(四)评估安全性。主要评估是否存在引发群体的事件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是否存在影响社会稳定的其他隐患,是否有相应的预警和应急处置预案,是否可控,是否有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

(一)评估基本程序。在决策作出、政策出台、改革措施实施之前,都要按照以下基本程序要求,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

1、确定评估项目。需要组织进行社会风险评估的重大事项一般由责任主体确定,也可由局党组指定或建议确定。

2、制定评估方案。责任主体通过收集相关文件、资料,采取问卷调查、民意测验等多种方式,掌握评估对象基本情况,合理制定评估方案,适时组织评估。

3、分析评估风险。围绕评估事项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安全性及其它相关问题,深入实地、深入群众了解情况,征求直接利益群体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特别是对评估事项实施后可能出现的不稳定因素逐项分析预测,对可能引发不稳定事件所涉及的人员数量、范围、方式等作出评估预测。

4、确定风险等级。对社会稳定风险划分为a、b、c三个等级。群众反映强烈,可能引发重大不稳定事件的,评估为a级;群众反映较大,可能引发一般不稳定事件的,评估为b级;部分群众意见虽有分歧,但仅可能引发个体矛盾纠纷的评估为c级。在形成评估报告前,由责任主体提出风险评估建议,经局领导审核后报市维稳办。市维稳办根据调查、分析情况,核准确定重大决策事项的风险等级,并出据书面意见。

5、形成评估报告。在充分论证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市维稳办核定的风险等级,由承办部门就评估事项、风险分析、评估结论、应对措施,编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6、评估结论采用。对评为a级风险的,不得实施。对评为b级风险的,暂缓实施。或者承办部门汇同维稳部门制定风险应对处置预案,明确责任,制定化解矛盾方案后方可实施。对评为c级风险的,承办部门应根据相关预案,针对性做好矛盾防范和化解工作后,可以组织实施。

(二)落实维稳责任措施。对虽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但经评估决定实施的事项,责任主体部门要认真落实解决矛盾问题、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措施:对经评估决定暂缓实施的事项,要及时研究对策,待化解矛盾、时机成熟后再行实施;对不能使大多数群众理解支持的事项坚决终止实施;对已经评估付诸实施的重大事项,要坚持全程跟踪做好后续维稳工作,及时发现和化解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确保重大事项顺利推进;对可能出现的不稳定隐患,要制定应急预案,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工作,严防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发生。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局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局长周光耀任组长,副局长刘遂弦、刘泽贵、贺湘原任副组长,其他局班子成员和二级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刘遂弦兼任办公室主任,王如海为副主任,其他局属各科室、二级处综合科长为成员。局属各科室、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将其作为维护稳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作为统筹协调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任务,作为研判工作举措是否可行的重要依据。主要负责人作为本科室、本单位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建立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流程,从源头上筑牢社会稳定的坚实防线。

(二)严格考核追责。从20xx年起,各科室、各单位要全面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切实强化责任主体责任的落实。局办公室、监察室、信访办要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将其纳入年度考核工作内容,与评先评优直接挂钩,严格实行维稳工作一票否决制。一旦发生不稳定事件,要按株办〔20xx〕35号的有关规定,查清事件经过、原因、损失及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开展落实情况,对应评估而未评估或在评估工作中搞形式主义,造成评估失实或防范化解工作不落实、不到位,引发重大不稳定事件,给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影响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坚持统筹兼顾。各有关单位要注重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相互关系,密切协作配合,共同做好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评估工作应邀请相关专家和群众代表参加,努力提高评估工作的准确性、全面性。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总结篇六

评估方案应由评估主体制定,由评估主体单位自行评估的,方案应包括项目的评估领导机构及职责分工、项目基本概况、涉及利益面、评估各阶段的计划进度、调查范围、调查内容及完成时限等内容。委托第三方参与评估的,除应明确上述内容外,还应明确评估主体和第三方的权利义务、职责责任。

项目实施前,评估主体应在项目所在地的镇政府(街道办)、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及人口集中地区进行项目实施前公示,公示内容包括:项目单位名称及性质、项目建设背景、建设必要性、项目规划及占地、拟建规模及内容、项目估算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计划进度、征地拆迁及青苗补偿方案、意见投诉联系部门、联系人及等。公示期为20天。

在项目公示期间,评估主体应进行项目实施前、实施过程和实施后的各个风险因素调查,给每一户征地拆迁安置户或有关利益方发放项目实施问卷调查表,并后收集汇总调查情况,对风险情况和风险等级进行初步评估论证,作为评估报告编制的依据。

对于群众反映激烈、风险较大的项目,评估主体应邀请有关部门及单位、涉及利益方召开座谈会,充分听取意见、建议,采取制定相应对策;如有需要,评估主体可组织召开群众听证会,邀请不少于涉及拆迁户或利益方总户数30%群众代表参加(户数太多时,也可以由群众自行推选不少于30名群众代表参加)。对群众提出的质疑、意见和建议进行答复,并认真吸收整改,直到群众满意。

适用简易程序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应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准或备案项目申请报告中设立独立篇章,不再编制专门的稳评报告及召开座谈会。

适用一般程序的项目:由县区发改局审批(核准、备案)的项目,应委托具有丙级以上并经县区发改局、维稳办审核备案的中介机构编制;由市发改委审批(核准、备案)的项目,应委托具有乙级以上资质并经市发改委、市维稳办审核备案的中介机构编制;转报省级、国家发改委审批(核准)的项目,应委托具有甲级资质并经市发改委、市维稳办认定备案的中介机构编制。项目稳评报告须围绕项目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等方面,科学、客观、全面、如实的反映项目风险点和风险等级,提出风险评估结论和对策建议、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以及应急处置预案等内容。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总结篇七

重大事项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基本情况.........................................1 1.1 项目概况 1 1.1.1 项目名称 1 1.1.2 建设单位 1 1.1.3 拟建地点 1 1.1.4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1 1.1.5 项目实施工期 1 1.1.6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 1.1.7 项目提出的背景 1 1.1.8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 1.1.9 经济、社会影响分析 5 1.1.10 环境影响分析 9 1.1.11 社会环境概况 11 1.2 评估依据 14 1.2.1 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 14 1.2.2 规章和有关规划、政策及准入条件 15 1.2.3 标准、规范、技术规定和技术导则 16 1.2.4 其它相关资料 17 1.3 评估主体 17 1.3.1 评估主体 18 1.3.2 评估工作小组的组成及职责分工 18 1.4 评估过程和方法 19 1.4.1 评估概要 19 1.4.2 评估过程 19 1.4.3 评估工作主要方法 21 1.4.4 评估的程序 21 1.4.5 评估的主要任务 21 第二章 评估内容........................................22 2.1 风险调查评估和各方面意见采纳情况 22 2.1.1 风险调查的全面性(广泛性)

22 2.1.2 风险调查中的公众参与代表性 22 2.1.3 补充调查情况 26 2.1.4 意见采纳情况 27 2.1.5 公众参与调查结论 28 2.2 风险识别和估计的评估 28 2.2.1 风险识别评估 28 2.2.2 风险估计评估 35 2.3 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的评估 40 2.3.1 风险防范、化解措施 40 2.3.2 风险防范、化解措施汇总 44 2.3.3 风险防范、化解措施的责任主体 48 2.3.4 风险防范、化解措施综合评估意见 48 2.4 落实措施后的风险等级 48 第三章 评估结论........................................51 3.1 项目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 51 3.2 项目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评估结论 51 3.2.1 项目的合法性 51 3.2.2 项目的合理性 52 3.2.3 项目的可行性 52 3.2.4 项目的可控性 52 3.3 项目的风险等级 53 3.4 项目主要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 53 3.4.1 利益诉求问题风险化解措施 53 3.4.2 社会治安问题风险化解措施 53 3.4.3 安全管理风险防范措施 54 3.4.4 其他不可预见性问题风险化解措施 54 3.5 风险事件应急预案与建议 55 3.5.1 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方案 55 3.5.2 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预案 57 3.5.3 建议 60 第一章 基本情况 1.1 项目概况 1.1.1 项目名称某某项目 1.1.2 建设单位某某公司 1.1.3 拟建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址东临福银高速和福银高速乾陵引线,交通条件便利。

1.1.4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项目总建筑面积 29298m2,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盛唐文化体验区、乐游文化体验区、创意农业体验区、休闲度假住宿区等工程建设,同时项目区 还包括原有办公区,以及各所辖区域内包括主干道、次干道、给排水工程、电力电信工程、燃气及供暖工程、环卫工程、安全工程及生态环境保护工 程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

1.1.5 项目实施工期 3 年(2016 年 1 月~2018 年 12 月底)

1.1.6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估算总投资为 83000 万元。

资金来源:本项目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和招商引资。

1.1.7 项目提出的背景 某某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在培植全省旅游产业体系和改善旅游基础设施的同时,以开发周、秦、汉、唐历史文化为主题,建成独具特色的大型文化旅游区,塑 造陕西在我国旅游业中代表中国历史文化渊源博大精深不可替代的形象。加快旅游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进程,发挥旅游业的带动作用,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奠定我省旅游支柱产业地位。

十五期间,以陕西旅游大环线建设为核心,以周、秦、汉、唐四大文化旅游区建设为重点,以秦岭和黄河、长江两大水系的自然景观开发为依托,重点建设 16 个旅游项目。其中包括乾陵抢救性发掘(前期)工程。

乾陵抢救性发掘(前期)工程是唐文化旅游景区内的主要工程。

总投资 10 亿元人民币,主要建设内容有:抢救性发掘乾陵,妥善保护乾陵地上、地下文物,建设唐皇陵博物院。

2013 年某某省人民政府第 38 号文件《某某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出台,就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文 化产业发展提出具体实施意见。

《意见》提出按照先导性、带动性和聚集性原则,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创新体制机制,打造 30 个重大文化项目,乾陵唐文化景区位列其中。

按照省文化项目建设领导办公室批复要求,乾陵重点项目建设选址已基本确定首批重点建设乾陵游客服务中心项目、武则天和她的时代博物馆项目、夜乾陵文化演出灯光秀项目场地、石刻艺术博物馆和唐诗碑林苑项 目、守陵人居项目、武则天小镇六个项目。

同时国家一带一路 ”合作重在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制度规章、人员交流三位一体的互联互通,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领域的互联互通。而开放、公平、互鉴、共赢才是根基。

它传承了千古的文脉,是人类文 化遗产宝库的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丝绸之路 ”是古代横贯亚洲的交通道路,自西汉开始我国大量的丝织品以长安为起点,经咸阳、宝鸡、甘肃、新疆,运往西亚、欧洲各国。这 条商旅大道被称为 “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要实现互联互通,形成立体生态圈是核心,而丝路区域发展 更需要信息化支撑和系统化现代服务体系,并且在铁路、公路交通枢杻与 工业产业区基础上,构建文化或旅游产业圈点。让人流、商流、物流网络 形成线。通过点线结合才有利于片区融合与经济带互动,把丝路由 “路变 带”,将是商贸通道量到质的跨越。但要真正实现从 “商贸路 ”变“经济带 ”的升级发展,需要各地首选投资回报率高的产业与有影响力的产业拉动项 目,并实行产业与空间片区的展开,让便利商品、资本和其他生产要素自由流通,进而在全球联系中实现本地化特色产业发展,并最终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

国家旅游局前副局长程文栋说,古丝绸之路是国际贸易之路、中西方 文化交汇之路。其留下的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成为了我们珍贵丰富的旅 游资源。但是,现在去挖掘这些资源,不能只是站在文化观赏的角度去看 古丝绸之路的旅游资源,而应该把祖先留下来的丝路资源,与当代新丝绸 之路精神结合,转化成一种有当代体验参与价值的新型旅游资源。而休闲 旅游有可能成为未来中国房地产之后地区新的支柱产业之一。

因为从去年世界和国内旅游市场的数据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1.1.8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某某项目建设地址位于某某省某某市乾陵景区的东南侧,距乾陵 景区 2 公里,紧邻乾陵、乾陵地宫、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等景点,距某某县县城 4 公里,西侧紧邻 312 国道,北侧有支路进行联接,东临福银高速和福银高速乾陵引线,交通条件便利。该地区地形构造 为台塬、沟壑、梁峁、丘陵,沟壑纵横,地势复杂。全部耕地为旱塬坡地,水土流失严重,粮食和经济作物收成低,收入少。近年来,随着国家各项 惠民政策的进一步落实,群众收入日益增长,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 善,但由于旱腰带地区自然条件差,农民增收缓慢。与我县南部群众收入 差距日益拉大。该项目的实施,依托乾陵历史文化积淀,可通过开发现代农业,旅游业促进县域经济飞跃式发展和贫困群众增收。

咸字(2013)65 号文件要求,某某县县政府计划 在古镇移民搬迁安置 600 户,2650人,要解决 “住得稳 ”和“能致富 ”的问题,就必须解决搬迁群众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问题。因此,以古镇旅游产业为 支撑,培育为旅游服务的相关产业,可直接或间接提供数千个就业岗位,提高搬迁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标准,也是某某县旱腰带区域贫困群众的迫切愿望和发展要求。

3、项目的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解决 “三农 ”问题的重大措施。树立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国当 前重要的发展战略。目前城乡差别扩大,农业发展缓慢、影响农民增收的 深层次问题必须得到尽快解决。某某市所辖各县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制 约了农民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的有序、有效转移。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经济对农民增收支 持力度有限。目前,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城市化 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也日益凸现。

4、本项目还将在农业板块中打造创意农业园,建设好创意农业园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农耕文化的抢救性保护、对农村教育的拓展,也是对朴素教育的践行。这里将变为学校的第二课堂,让更多的学生通过我们的打造的农耕文化,体验到书本以外的知识点。这是对素质教育、幸福教育的生动演绎,也是对学生德育的延伸和课程的研发,以及对旅游景点的点缀、对某某县旅游发展的贡献。全面建设好创意农业园,使其与创意农业、盛唐文化互为补充,更好的展现某某的历史文化特点。

本次项目中基础设施等工程的建设,促进了某某县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了农民的生活品质,使农民转变为市民。通 过城乡一体化建设,扩大乡镇建成区规模,完善乡镇配套基础设施,提高乡镇农民生活水平。

某某县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民集中居住,将原有宅基地置换 出来,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同时按规定对农民进行拆迁补偿,并对农民进行就业培训,落实相关保障措施,为失地农民提供多种就业机会,真正让农民做到失地不失业,成为有保障、有工作、有文化、有文明习惯 和生活方式的合格市民,加快融入城市生活,从而切实解决 “三农 ”问题。所以,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为当地农户创造和提供更多的就业品类、人员、收入,提升土地使用价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同时提高居民生活 水平和质量,利于对当地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播和发展。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1.1.9 经济、社会影响分析 1、经济影响分析 本项目估算总投资 83000 万元。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2019 年旅游人数预计将达到 50 万人,旅游收入 5000 万元。至 2022 年旅游人数将达到80 万人,旅游总收入渴望达到 18000 万元。至 2028 年,旅游人数将达到 120 万人,旅游收入为 36000 万元。

2019~2028年间营业收入共计 320000.0万元,其中投资 83000.0万元,可知净利润为 127072.28万元,在此期间本项目年平均利润总额为 12707.2 万元。对当地相关经济部门所产生的连锁效应和最终影响,包括直接效应、间接效应、诱发效应和继发效应。本项目将带动地方 gdp 增长,为当地经济建设做出较大的贡献。

2、社会影响分析 ⑴ 社会影响效果 ①提升某某的品牌 古镇内体系空间格局将更加合理,全面改善规划区内的环境面貌,提 高规划区的经营和管理水平,提高古镇的品牌认知度、形象影响力和文化凝聚力,从而提升古镇的竞争力。

②提高生活质量 景区的构建必将促进当地经济水平的整体性提高,规划区内村民的生活环境也会发生较大改善。一方面交通、环卫、文娱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会极大增加农民生活的便捷性和丰富性,使古镇更加宜居。另一方面社区 服务质量的提升、良好产业环境的营造,会极大增强当地居民的区域认同 度和美誉感,实现产业发展、镇区建设与居民生活的和谐共处,从而提高 居民的幸福指数。

③提升古镇历史文化价值 某某保存有大量各类古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古镇集历史,文化、科技、民俗、艺术、人物传记和民间传说于一 体。这些文化遗产既是盛唐文化辉煌历史的见证,又是极具开发价值的文 化资源。打造古镇文化品牌,对于宣传某某,增强人们的乡土自豪感、建 设新农村是一项非常有益的工作。

目前,古镇旅游产品开发设计较多停留在观光层面,缺乏深度旅游产 品,满足不了旅游者的深层次需求,因此古镇文化旅游产品迫切需要转型和提升。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的不仅是物质结果,而是一种伴随旅游产品带来的不同寻常的经历或感受。所谓体验经济,就是以商品为道具,以服务为舞台,通过满足人们的体验而产生的经济形态,其产品也趋向体验化发展,人们对旅游消费过程及其结果的体验都非常重视,旅游消费本质表现为旅游者追求文化体验。

为满足人们体验式文化旅游,必须有一个能够体现古镇文化的载体,制造一处体验式文化旅游场所,充分体现古镇文化的内涵,并能感同身受的参与体验。

④挖掘历史文化,提升城市品位 近年来,全国各地纷纷利用自身资源,大力实施 “旅游升温 ”战略,把发展旅游产业提升到一个更重要的高度。

而充分利用盛唐文化这种特殊的旅游资源,挖掘乾陵旅游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已成为各地扩展旅游市 场的重要思路,乾陵旅游项目也成为各地旅游开发中的热点。

以盛唐文化资源为主要吸引点的旅游活动已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利用好唐文化资源,有利于提升城市品位,树立城市的外在形象,促进旅游事业发展。

⑤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解决 “三农”问题 树立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国当前重要的发展战略。目前城乡差别扩大,农业发展缓慢、影响农民增收的深层次问题必须得到尽快解决。某某市所辖各县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制约了农民向城市和非农产业的有序、有效转移。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经济对农民增收支持力度有限。目前,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也日益凸现。

⑵ 社会适应性 本次项目中基础设施等工程的建设,促进了某某县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提高了农民的生活品质,使农民转变为市民。通 过城乡一体化建设,扩大乡镇建成区规模,完善乡镇配套基础设施,提高乡镇农民生活水平。

某某县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民集中居住,将原有宅基地置换出来,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同时按规定对农民进行拆迁补偿,并对农民进行就业培训,落实相关保障措施,为失地农民提供多种就业机会,真正让农民做到失地不失业,成为有保障、有工作、有文化、有文明习惯 和生活方式的合格市民,加快融入城市生活,从而切实解决 “三农 ”问题。

资金融通风险:如果项目不能及时得到风险投资或者银行融资,项目的建设将面临极大的挑战。

在建设管理方面,存在人员结构调整、原材料采购、运输、储藏、自然灾害影响等的风险。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工程建设涉及很多方面的协调和协作,如果某一环节出现延迟,可能会影响项目的整体进度,进而影响项目的及时完工或者会增加投资者的资金负担。

通过员工培训,提高工作技能;

通过培育和引进适用人才,改善人才结构;

建立灾害预警体系,减少自然灾害影响;

加强建设管理,以保证项目及时完工,从而增强公司抵御风险能力。

②经营风险及对策 本项目最大的风险来源于市场,因此设计初就进行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市场风险最大的就是项目建成后的定位标准,假如设计初定位标准不准确,那么将给项目带来严重的后果。

如建成后定位标准太高或少有游客观光旅 游,价格昂贵,经营无方,市场处于饱和等,将会给项目带来极为严重的 后果。但从本项目来看,不存以上问题,因为本项目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不同游客的旅行需求不一样,因此在设计初就设计了不同功能的旅行体验板块,因此不会出现少有游客旅行的问题。所以,此风险存在的可能性很小。

随着市场化竞争的加剧特别是面对企业全球化竞争,公司的管理水平还须进一步提高,为此公司领导层已决定,根据项目的特性、范围、对象等将通过流程化的业务重组与外部机构的合作(如旅游文化相关机构等)

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提升公司业务管理水平。同时,定期对关键管理人 员进行培训来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

③政策风险及对策 本企业面临一般企业共有的政策风险,如国家实施宏观调控、财政货币政策、税收政策等,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产生影响。

对策:本企业将在国家各项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指导下,合理确定 企业发展目标和经营发展战略,充分运用各项优惠政策,加速产业化运营,并不断进行创新,提高运营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形成企业的品牌效 应、创新优势,增强本公司抗御政策风险的能力。

④财务风险及对策 本项目的资金融通金额较大,本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资金和招商引资筹集资金结合。

如在实施过程中遭遇意外的困难而使项目建设延期的局面,则项目可能出现资金筹措困难,将对本项目运营产生不利的影响。

对策:在对未来的财务状况进行深入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项目建设的 特点,对资金的筹集进行仔细的筹划,对项目建安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周密的安排,保证按期完工。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充分落实建设所需资金,增强项目的抗风险能力。同时加强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提高项目的收益。以减少该风险的影响。

1.1.10 环境影响分析 1、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某某省某某市乾陵景区的东南侧,距乾陵景区 2 公里,紧邻乾陵、乾陵地宫、章怀太子墓、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等景 点,距某某县县城 4 公里,西侧紧邻 312 国道,北侧有支路进行联接,东临福银高速和福银高速乾陵引线,场地对外交通主要依靠 312 国道和福银高速,交通条件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环境适宜。

2、环境影响分析 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应引起重视的环境问题主要有施工人员生活垃 圾和生活污水的处理,机械与运输车辆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和废水废气的处理、弃渣的处置、施工过程中废弃或丢弃的砼砂浆的处理以及运输车辆产生的粉尘和飘尘的处理等。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将有可能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大气环境、人民群众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为此,针对以上问题,应按照有关规范要求进行处理,防止各种污染源的发生。

本工程在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是短暂的,是在可以控制和防止的范围内,因此,在施工期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文明施工,遵纪守法,加强环 境保护,具体要求和措施如下。

⑴ 大气保护 ①古镇景区内的大气环境质量应满足规定的标准。

②建设期间运输车辆等燃油机械应安装除尘装置,如果使用柴油机械和设备,排出的烟尘须与统一型号的柴油机烟尘排放度值 fsn4.0 限度相一致,如果使用汽油机械和设备,汽油机械污染负荷须低于《机动车辆汽 油机械污染排放标准》。

③避免运输物质的洒落形成粉尘危害。运输水泥、石灰、砂子和 垃圾的车辆必须掩盖起来,为避免道路上次生飘尘造成的空气污染,施工道路及交通道路应定期洒水。

⑵生态环境的保护 ①施工临时占地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拦挡措施。施工完毕后,及时拆除临时建筑物,清理丢弃的杂物,恢复地貌及植被,以保护生态环境。

②施工弃渣要运到指定地点堆放,并要及时平整、压实,以免飞扬。

⑶人群健康保护 ①抓好环境和饮食卫生,垃圾、粪便应及时清理。

②加强施工期卫生防疫和疾病防治工作,以预防为主,进行广泛的卫生保健宣传教育,并建立健全卫生防疫制度。

③施工人员进场前要进行检验,施工期间定期检疫,发现传染病人立即进行隔离治疗。

④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环保要求施工,禁止超标的污染物排入项目区 内。

⑤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一线人要佩带口罩,并采用湿式除尘作业,操作铲车、搅拌机等施工机械的人员或附近的工作人员必须采取劳动保护措施,配备个人防护用具。

1.1.11 社会环境概况 某某县古属雍州之域,西周时为周朝王畿,东周时属秦地,秦孝公十 二年(公元前 350 年)本境始置好 畤县。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分好畤、礼泉、始平、武功、永寿五县置奉天县。

中华民国 2 年(1913 年)改乾州为某某县。某某县属某某省某某市管辖县,辖 16 个镇,总面积 1002.71平方公里。

辖区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处关中-天水经济区副核心地带,毗邻杨凌国家 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工业重镇宝鸡。东距省会西安 60 公里、西安 咸阳国际机场 35 公里,南距陇海线 30 公里,312 国道、福银高速和西平铁路穿境而过。

南部为黄土原区,一般海拔为 550~800 米,其中黄土层厚度、地下岩质距地面距离为 80 到 90 米。全县最高点为五峰山,海拔为 1475.02 米。

2、水文、地理 某某县地势北高南低,差异明显,平均海拔 712 米。3条河流,均系黄河水系,总长 102.75 公里,径流总量 3.15 立方米/秒,境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某某县年均自然降水量为 537.9 毫米。

3、气候、气象 某某县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雨热同季、四 季分明的特点。春季大地回暖快,天气多变,常有春旱发生,夏季气候炎 热,多雷阵雨,并伴有大风,是关中高温区之一。秋季由于北方冷空气南 下受秦岭山阻挡,渭河平原往往秋雨连绵。

冬季气候寒冷干燥,雨雪稀少,常有冬旱发生。

本项目所涉古镇北靠振翅欲飞之五峰山,南对高僧辈出之终南山,东 临唐朝太宗之昭陵,西接武皇则天之乾陵,更有关中名刹——法门寺,登 高能望。此地夏不炎热,冬不寒冷,四季胜景迥然有异。气候温和,四季 分明,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2.2℃,无霜期 222 天,年平均降雨量 543—560 毫米。项目建成后,景观壮丽,适宜游客观光游玩。

4、地质、植被 某某县地处渭河平原,具有发生强震的地质构造背景,属于我国华北地震区—汾渭地震带。某某县历史上所发生的地震多是外地地震波及,但由于该地区自身地质环境及外部条件变化,不能排除今后发生中、强地震的可能性。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 6 度。

5、基础设施 供水:地下水质优良,深水在 200~230m,日供水能力 11840 方,日用水量 6000 方,工业用水价格为 2.9 元/吨,营业性用水 2.6 元/吨,50 方 /小时深井造价 34 万元。羊毛湾水库现有 1 亿多立方水可利用,小水样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供电:电力供应充足,西北电网横贯全境,有变电站 3 座,11 万伏、3.5 万伏高压线路跨度大,低压线路遍布全县。

交通:某某县交通优势明显,某某县交通发达。县城距省会西安 74 公里,距陇海线 27 公里。咸阳国际空港 30 公里,312 国道穿境而过,境 内公路四通八达。公路总里程 765.57 公里,其中县及县以上道路 136.47 公里,乡道 48.1 公里,村道 544 公里,乡乡油路化,村村砂石路。而某某旅游项目区距某某县县城 15 公里,距 312 国道 3 公里,和举世闻名的旅游景点乾陵东西相连,仅有 7.5 公里路程,特别是该项目区紧邻福银高速出口,西平铁路擦边而过,即将规划建设的西银高铁也从该项目区边沿通 过,网状的道路使该项目交通四通八达,非常方便。

通讯:某某县交通通讯发达,电力供应充足。邮政通讯业发展迅速,已开通了 6 万门程控电话,市话农话用户居全省县级之首。中国电信、联通移动覆盖全县用互联网,20 个乡镇开通 adsl 宽带上网业务。

排污:排污量为 1.5 万吨/天。污水处理厂已建。6、经济发展 某某县总人口 587980 人。乡村人口 492062 人,与城镇人口比例为 13.8:1。

1996 年,某某县国民生产总值 10.2 亿元;

财政总收入 6001.1 万元,城镇、农村人均纯收入分别 2065.3 元和 1145.2 元。

某某县境内主要工业资源为石灰石。

贮量大,品位高,现已探明储量 3 千亿立方米,乾陵脚下的地热水和矿泉水资源丰富,全县工业门类比较 齐全,有市属中型企业4户,县办工业企业 24 户。乡镇企业 8301 个,从业人员 47280 人。形成化工、轻纺、建材 “三大龙头 ”和机械加工、农副产品加工 “两大群体 ”。

某某县是农业大县,全县粮食总产 26.5 万吨,果品总产 12.7 万吨。

旅游资源:

闻名中外的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位于县城北 6 公里的梁山上,是西部西线旅游主要景点。

正在蓬勃发展的乾陵大景区,将为某某县旅游业腾飞插上翅膀,年接待中外游客 145 万人次。

7、配套服务 人才服务:有某某省重点高中一所,普通高中 6 所,年输送上大学人数 3000 人。同时设有人才库,有各类专业人才 5600 人,职教中心每年毕业学生 1600 名专业数控、机械制造、汽修装配、酒店服务、纺织、电子等专业。

休闲娱乐:有星级宾馆 5 个,一次可接待 1000 多人住宿、就餐,有 4 个公园、10 多处娱乐场所。

银行:有中国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工商银行等。可供贷汇款种类:

固定资产贷款(基建、技改)流动资金贷款、邮电通讯设备买方信贷等,贷款方式:信用贷款、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

1.2 评估依据 本报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技术文件、标准规范进行评估。

1.2.1 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012 年 12 月 28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011 年 4 月 22 日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 年 8 月 29 日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2009 年 8 月 27 日修正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014 年 4 月 24 日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6 年 10 月 29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15 年 8 月 29 日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 年 2 月 28 日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13年 6 月 29 日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2003 年 8 月 27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2010 年 12 月 25 日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004 年 8 月 28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007 年 8 月 30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2007 年 3 月 16 日)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279 号)

《信访条例》(国务院令第 431 号)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关于开展重大建设项目信访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 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央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 法的意见 的通知》(中办发 [2009]46 号)

(中办发 [2012]2 号)

《关于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发改投资 [2012]2492 号)

《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和评估报告编制大纲(试行)》(发改办投资 [2013]428 号)

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试行)

《国家环境保护 “十二五 ”规划》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 关于建立重大社会决策和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意见 的通知》(陕办发 [2010]9 号)

(陕办发 [2012]21 号)

《某某省发改委、省委维稳办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重大固定资产投资 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意见〉 的通知》(陕发改项目 [2012]1749 号)

《中共某某省委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行分类评估和备案管理(试行)的通知》(陕维稳办发[2015]15号)

《某某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修订)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某某省建筑节能设计导则(试行)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城市居民生活用水用量标准》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

(暖通、空调、动力)

(2009)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1.2.4 其它相关资料 与该项目稳定风险评估相关联的技术参考资料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实地踏勘收集的资料 1.3 评估主体 评估主体由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或其有关部门指定。

评估主体组织对拟建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开展评估论证,对建设单位组织编制的社会稳定 风险分析篇章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听取各方面意见,分析判断并确定风险等级,提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评估主体要按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评估,遵守工作纪律和保密规定,对评估报告负责。

(中办发 [2012]2 号)、《重大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和评估报告编制大纲(试行)

(陕发改项目 [2012]1749 号)等文件规定,对 “有可能在较大范围内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影 响的市政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环境建设 ”等,必须列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范围。

该项目为旅游观光项目,为正确处理好项目建设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切实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进一步促进 某某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确保各方面工作健康顺利推进,确保社会稳定,该项目应编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专家学者:由相关专家参与技术风险调查和风险识别,审查技术风险 出现后采取的措施和方案。

群众代表:代表利益相关者,从基层组织的层面反映项目实施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力求准确了解真实的情况和信息。

1.4 评估过程和方法 1.4.1 评估概要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主要是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开展评估论证,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采取公示、座谈会、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听取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及可能受影响的公众的意见,对建设项目实施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各方面意见及其采纳情况等 进行评估,提出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以及应急处置预案等,得出风险评估结论,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

⑴ 成立评估组 受某某公司委托,某某公司成立某某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小组,包括技术人员、专家及其他人员,开展该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工作。

依据某某公司的委托函,某某公司本着高质量完成该项目的原则制定了工作计划,该工作计划经与某某公司协商最终确定工作行程。

⑵ 收集项目相关资料 2015 年 12 月上旬评估小组收集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相关政策,调阅了项目相关资料及前期批复,并向相关工程技术人员、项 目前期筹备人员咨询了项目的进展和准备情况,对项目进行了初步的了解。

⑶ 走访与项目相关的当地部门 2015 年 12 月中旬评估小组深入一线进行了实地走访和调研,评估小 组还咨询了有关部门,对当地近来总体信访工作、其他在建项目社会稳定情况进行了解。

⑷ 汇总分析各方意见,进行风险识别 对调查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社会稳定风险因素。

⑸ 确认重要风险因素,对风险因素进行评估。

⑹ 综合评估 根据评估小组的意见和实地走访调查的分析,提出预防措施及预案,得出评估结论。

⑺ 编制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根据收集的资料、社会调查结果以及评估的结果,编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成立风险评估小组 协调保障机制风险初步识别 实地调查 调查问卷 踏勘、座谈会、公示 项目文件及政策文件 风险的确认及分类 确认风险 调查新增风险风险等级及权重确定 风险评估 合法性 合理性 可行性 可控性 风 风 险...险 因 因 风 风 险...险 因 因 风 风 险...险 因 因 20 风 风 险...险 因 因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1.4.3 评估工作主要方法 本评估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综合性与技术性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估计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的程度,进行风险评判。

1.4.4 评估的程序 本项目风险评估的基本程序包括:

收集和审阅相关资料——充分听取意见——风险调查——重要风险因素识别——风险估计——风险防范、化解措施——落实措施后的风险等级评估——全面评估论证——编写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1.4.5 评估的主要任务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发改投资 [2012]2492 号),对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的要求,编制本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针对风险调查、风险识别和风险估计、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风险等级的确定四方面进行评估。

第二章 评估内容 2.1 风险调查评估和各方面意见采纳情况 2.1.1 风险调查的全面性(广泛性)

风险调查的方式有全面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和典型调查。调查的方法有观察法、访谈法、文献法、问卷法、实验法等。可根据项目的特点及项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方式方法进行调查。实际工作中可采取公告公示、实地踏勘、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网上调查以及舆情分析等多种方式和方法,以达到广泛调查、充分收集各方意见和诉求的目的。

本项目采用文献法、公告公示、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对项目主要利益相关群体(被征地群众及附近居民)进行了调查。

2.1.2 风险调查中的公众参与代表性 1、调查的目的和作用 任何一个项目的建设,从规划、设计、施工建成直至营运必将对周围 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带来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从而直接或间接影响周边群众的生活、工作、学习、休息乃至娱乐。这些群众是项目直接的或间接的 受益者或受害者,他们的参与可以填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可能存在的遗漏和疏忽,他们对项目的各项意见和看法能使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更完善、更合理,使化解措施更实际,从而使项目发挥更好的社会效益,最大限度 的减少项目对当地群众的影响,取得当地民众的更多理解和支持。

通过公众参与,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项目的意义及可能引起的社会问题,求得大众的支持和谅解,也有利于项目顺利进行。另外,公众参与对于提高公民的安全、环境意识,自觉参与稳定风险评估及保护工作具有积 极的促进作用。

2、公众参与的内容 ⑴ 概述拟建项目基本情况,使公众调查的参与者充分发表意见。

⑵ 了解公众对本项目在建设期和营运期较为关注的安全问题、环境问题,提出的化解措施。

3、调查原则与方法 ⑴ 调查原则 公众参与调查遵循针对性、真实性以及普遍性与随机性相结合的原则,力求达到科学、客观、公正、全面。

① 知情原则:在确定承担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评价机构后,建设单位须 10 个工作日内向公众公示项目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等信息,以便保证公众对项目的充分知情。

② 真实原则:公众参与调查中建设单位应真实地向公众披露建设项目的相关情况。

③平等原则:公众参与调查过程中,应尽最大努力与当地公众及项目涉及方建立相互信任,不回避矛盾和冲突,坦诚交换意见,并充分理解各种不同的意见,避免主观和片面。

④ 广泛原则:

在选择公众参与调查对象时,应综合考虑地域、职业、专业知识、表达能力、受项目的影响程度等因素,尤其不能忽略弱势群体 以及持反对意见的公众。

⑤ 主动原则:建设项目承办单位以及接受委托实施公众参与的机构应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根据建设项目的性质以及所涉及区域公众的特点,选择恰当的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方式,并鼓励和推动公众积极参与,力争达到较好的公众参与效果。

⑵ 调查方法 风险调查的方式有全面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和典型调查等,其 中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和典型调查用的较多。风险调查常用的调查方法有问卷法、访谈法、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等。根据实际情况,不同的调查方法可以选择不同的调查方式。

下面对常用的调查方法及其调查方式做简要介绍。

问题排序由简单到复杂,开放性问题一般放在最后,敏感性问题注意提问的方式。

② 访谈法 按照不同的调查方式,分为个人访谈和集体访谈。

a.个人访谈 访谈对象既包括项目的利益相关者,也包括项目所涉及的有关环保、交通、水利、节能、建筑等各专业领域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专业人士,以及经验丰富的当地人。访谈法要注意及时整理访谈记录。

b.集体访谈 采用座谈会、研讨会等方式开展对相关者的调查。

③ 文献法 通过搜集有关的各种文献资料以获取有用信息的方法。

搜集文献的主要渠道有统计年鉴、书籍、报纸、互联网等公开信息。

④ 观察法 观察法在实地踏勘中用的比较多,主要是为了掌握项目周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构成情况,有时也综合运用到问卷法、访谈法、座谈会法中。

⑤ 实验法 结合项目方案,设定一定的环境或情境,分析外界反应,从而判定该项目对周边环境是否产生影响的一种方法。例如模拟推演、局部试点等。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 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中办发 [2012]2 号)的规定,本次评价公众参与调查的方法为公示公告、公开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了 解当地公众对拟建项目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汇总整理,形成公众参与调查 意见。

本次评估采用的调查方法汇总如下:

调查方法汇总表 调查分类 调查方法 工程资料采集 个案访谈法、文献法文献资料采集 文献法 利益相关者态度 问卷法、访谈法(个案 /座谈会)

当地社会组织的态度 访谈法(个案 / 研讨会)、观察法、文献法当地自然条件 观察法、文献法 当地社会条件 问卷法、访谈法(个案 /典型)观察法、文献法 时机条件 访谈法(个案)、文献法同类和类似事件调查 访谈法(个案)、文献法 4、公众参与调查过程 信息公开期间,评估单位和评估主体均未收到有关该项目反对意见,初步认为项目基本不会对利益相关者和周边人群构成社会稳定方面风险。

⑴ 调查对象 在公告期间,建设单位与评估小组在项目所在地附近针对利益相关群体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征求公众的意见。公众参与调查对象的范围应尽可能的包括项目所在地范围内公众的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等,以保证调查的全面性和公正性。根据本项目周围的情况,本次评价选择项目涉及被征地居民及项目所在地附近居民作为调查对象。

通过张贴公告,使利益相关者在了解项目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填写公众参与调查表,经收集整理后加以评价。

本次公众参与调查的具体内容为:

调查评价范围内主要利益相关群体对该项目的态度和具体意见,分析其主客观原因,反馈并指导该项目实施。

⑵ 公众参与调查表的内容 公众参与调查具体内容另附调查表格。

2.1.3 补充调查情况 1、相关文献资料搜集 主要搜集与项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区域规划、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以及行业标准,工程技术、经济方面的规范、标准。

调查结果:

等相关的法律、规划、标准。

评估结论:

是符合国家与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的;

拟建项目相关审批部门是具有相应的项目审批权并在权限范围内进行审批;

决策程序是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等有关规定的。

2、社会环境调查 社会环境调查,主要是为了掌握项目涉及范围内社会条件、利益相关者的态度和诉求、当地社会组织的态度和诉求、项目建设的时机条件以及其他相关的资料等,并重点考察项目与当地社会条件的互适性。社会环境调查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前提和基础。社会环境调查内容详见下表。

社会环境调查内容 序号 风险因素 参考评价指标 1 对周边土地价值的影响 土地价值变化量和变化率 2 与当地文化、生活习惯的冲突 可能与项目所在地群众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有冲突。

3 与宗教、习俗的冲突 可能与项目所在地群众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有冲突。

4 对就业的影响 5 对群众收入影响 6 流动人口管理与社会治安 7 不文明施工 项目建设、运营对周边居民总体就业率影响和特定人群就业率影响等。

项目建设、运行引起当地群众收入水平变化量和变化率,以及收入不均匀程度变化等。

施工期流动人口变化、运行期流动人口变化管理的影响。

施工场地、机械、人员的违规操作引起对居民生活的干扰。

8 商业经营的影响 施工期、运行期对当地商业经营状况的影响。

调查结果:

通过对项目区进行实地观察、走访、个别访谈、集体座谈等,搜集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诉求。

评估结论:

通过对社会环境重新调查,评估小组认为:

① 公众对项目的建设持支持态度,大部分的群众希望项目尽快上马,也希望能提供就业机会。

② 公众希望本工程加强施工、运营管理,加大污染物的治理,保证项目环保设施的有效运行,最大可能减少环境的污染。

③ 建设单位应与建设地所属行政主管部门加强联系,及时采纳他们提出的合理性建议和意见。

2.1.4 意见采纳情况 公众调查意见及采纳情况见下表。

公众意见及采纳情况 序 意见内容 是否采纳 说明号 保证补偿金及时、足额的 发放 标准,及时、足额的向农民发放补偿金。

2 解决就业 采纳 项目施工期和运行期尽可能多的安排被征地农民就业 3 降低噪声 采纳 严格按照报告所提到的化解措施实施 4 不要影响周边交通 采纳 严格按照报告所提到的化解措施实施 5 注意环境卫生的保护 采纳 严格按照工程施工要求进行管理,能够保证卫生清洁 1 采纳 建设单位会按照国家标准,同时参照当地周边征地补偿 希望不让土地荒废,尽早 6 投入运营 采纳 项目制定了合理、科学地施工现场设计和工期安排,保证项目按期建成运营。

由上表可知,建设单位对公众意见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公众的合理意见在本评估中已积极采纳。

2.1.5 公众参与调查结论 通过本次公众意见调查征询,参与意见征询的公众本着对环境、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认真回答了本次稳评设置的问题,从环保、经济、受益情况等不同方面发表了个人的观点和态度,并提出了一些好的意见和建议。

在受调查的公众中绝大多数的人认为本工程运营可以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周围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多数公众担心的是项目产生的污染,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要求建设单位在建设期和项目运营期,要保护环境、加大治污力度,将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限度,希望各级领导和环保主管部门加强监督管理工作。

2.2 风险识别和估计的评估 2.2.1 风险识别评估 1、风险因素 在临时性征地拆迁过程中,社会稳定风险衍生于相关利益群体对征地拆迁项目的抗拒,这种抗拒有多种表现形式,如上访、留置原地拒绝拆迁、暴力对抗甚至群体示威等。因此,对征地拆迁项目所涉及的影响社会稳定 的风险进行界定,应认真分析征地拆迁实施后群众可能引发的异议、遭遇 到的损失或不适,这些异议、损失或不适即为引起社会不稳定的风险。

该项目是否坚持严格的审查审批和报批程序;

临时性土地征收方案是否合理可行,工作措施是否完善。

⑵ 项目可能引发社会矛盾的风险 该项目土地征收工作已经完成,在建设过程中,个别居民可能会因为 对之前签订的征收协议的反悔而阻挡工程。另外,不排除有些局外人借机 生事,通过收买当地居民的补偿 “权利”而介入,滋事生非,干扰项目进展,扰乱社会秩序。

⑶ 技术经济引发的风险 项目实施过程中技术经济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工程方案、施工组织管理、资金保障可靠性及施工时间的合理性等方面。

施工时间安 排不合理,有可能造成施工扰民等现象。

⑷ 项目可能造成环境破坏的风险 该项目在实施期可能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⑸ 项目管理不当引发的风险 项目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的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管理不到位、监督不力、方法不当等,容易诱发飞石伤 亡、机械设备伤亡及丢失、触电伤亡、中毒、打架斗殴等安全事故。

管理工作不到位还可能引起施工占道,进而影响周边人群生活;

项目 五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监理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和资本金制)

社会稳定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如果存在任何风险,建 设单位无法及时处理或者处理不当,都会对项目的施工造成影响。

施工期间施工机械、车辆因操作不当将有可能对周边居民造成直接的人身伤害,引发不稳定因素。

2、重要风险因素 在风险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利益相关者不理解、不认同、不满意、不支持的方面,或在日后可能引发不稳定事件的情形,全面、全过程查找可能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各种风险因素。

风险识别一般可选用对照表法、专家调查法以及访谈法、实地观察法、案例参照法、项目类比法等方法。

项目社会稳定重要风险因素识别表 类型 序号 风险因素 是否为重要 备注 风险因素 政策规划和审批程序 征地补偿 1 立项、审批程序 否 本项目立项审批工作已经结束 2 产业政策、发展规划 否 本项目符合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要求 4 规划设计参数 否 本项目参数选择符合国家相关规范、标准 5 立项过程中公众参与 否 本项目立项工作已经结束 6 临时性土地征收征用范围 否 临时性土地征用范围确定,手续齐全 7 临时性代征、代拆范围 否 不涉及 8 及时、足额的发放征地补偿金 是 是否能足额到位并及时发放 9 被征地农民就业及生活 否 建设单位承诺会在建设期和运营期优先安排被征地农民就业 10 动迁安置房源数量和质量 否 不涉及 11 临时性土地征收征用补偿标准 否 严格按照合同执行 12 土地征收征用补偿程序和方案 否 严格按照合理的补偿方案执行 13 拆除过程 否 不涉及 14 特殊土地和建筑物的征收征用 否 不涉及 15 管线搬迁及绿化迁移方案 否 不涉及 3 规划选址 否 本项目用地初选址符合要求 生态环境影响 16 对当地的其他补偿 否 不涉及 17 工程方案 是 本项目工程方案较为合理,但是工程量较大 技术经 18 施工组织管理 是 济 19 资金筹措和保障 是 20 大气污染物排放 是 21 水体污染物排放 是 22 噪声和振动影响 是 23 电磁辐射、放射线影响 否 施工组织管理不当,将有可能产生施工安排不合理、劳动工人不到位或安排不当、造成窝工或者工期过紧等不合理现象 本工程总投资 83000 万元,所需资金来源为企业自筹和招商引资,资金来源无保障 部分居民担心项目建设期的粉尘、废气会给周边大气环境造成不利 影响 部分居民担心项目建设期产生的各类废、污水会对区域地表水、地 下水造成不利影响 部分居民担心项目建设期产生的噪声、振动及项目运行期产生的噪 24 土壤污染 否 本项目不会对土壤产生污染 25 固体废弃物污染 是 部分居民提出对项目建设期和运行期产生固体废弃物的担忧 26 日照、采光影响 否 本项目不会对周边建筑物的日照、采光产生不利影响 27 通风、热辐射影响 否 本项目不会对周边通风产生不利影响 28 光污染 否 本项目不会产生光污染 声可能影响到正常生活 本项目不存在电磁辐射和放射线 29 公共开放活动空间、绿地、水系、生态环 境和景观 否 不涉及 30 水土流失 否 本项目不会造成水土流失 31 文物、古木、墓地以及生物多样性破坏 否 不涉及 32 项目 “五制 ”建设 否 本项目满足 “五制”要求 项目管理 经济社会影响 33 建设单位六项管理制度 否 本项目将落实六项管理制度合理 34 施工方案 否 35 文明施工和质量管理 是 36 社会稳定风险管理体系 是 管理工作不到位还可能引起施工占道,也可能由于部分工程层层转 包,造成工程质量不过关 本项目尚未建立社会稳定风险管理责任制和联动机制,未制定相应 37 文化、生活习惯 否 本项目不会对当地传统文化、生活习惯产生不利影响 38 宗教、习俗 否 本项目不会与当地群众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产生冲突 39 对周边土地、房屋价值的影响 否 对周边土地、房屋价值起增值作用 40 就业影响 否 本项目建设过程和运行过程都将给周边居民带来一定的就业机会 41 群众收入影响 否 本项目有利于群众增加收入 42 相关生活成本 否 本项目不会对周边生活成本产生较大影响 43 对公共配套设施的影响 否 有利于完善周边公共设施配套能力 的应急外置预案 44 流动人口管理 是 施工期流动人员以及建成后流动人员的大幅度增加,都将影响当地治安和公共安全,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45 商业经营影响 否 本项目对周边商业起促进作用 施工期、运营期由于车辆增多造成短时间拥堵,甚至引发交通事故,46 对周边交通的影响 是 对周边群众交通带来影响 安全卫 47 施工安全、卫生与职业健康 是 生 48 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 是 49 运行时应急疏散安全 否 对社会 施工期间施工机械、车辆因操作不当将有可能对周边村民造成直接的人身伤害,引发不稳定因素。

施工期流动人员以及建成后流动人员的大幅度增加,都将影响当地治安和公共安全,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重要风险因素识别汇总表 序 风险类型 风险因素号 1 征地补偿 2 技术经济 生态环境 风险可能发生阶段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征地补偿金 前期 √ 施工 √ 运营 √ 工程方案 √ 施工组织管理 √ 资金筹措和保障 √ 大气污染物排放 √ √ 水体污染物排放 √ 噪声和振动影响 固体废弃物污染 √ √ √ √ 文明施工和质量管理 √ 社会稳定风险管理体系 √ √ 流动人口管理 √ √ 对周边交通的影响 √ √ m l n m l n 3 影响 l l l 4 项目管理 l 经济社会 l 5 影响 6 安全卫生 l 施工安全、卫生与职业健康 √ l 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 √ √ m 2.2.2 风险估计评估 1、重要风险因素及其风险程度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 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和评估报告编制大纲(试行)

风险程度(r)可划分为严重、较大、一般、较 小和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总结篇八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我县‎经济发展和审计工作的关系,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方案,希望可以帮到您。

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我县经济发展和审计工作的关系,切实维护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根据县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主动维护稳定和“关口前移、重心下移、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总体思路,对重大事项可能出现的稳定风险先期预知、先期评估、先期化解,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排解影响稳定的社会矛盾,确保地方社会稳定。社会风险评估采取坚持“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二、范围和内容

本实施方案所指的重大事项,是我对涉及我县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审计项目等。

(一)风险评估范围。

凡涉及我市群众利益方面的重大审计项目。

(二)风险评估的内容

3、除上述几方面外,开展工作中遇到的可能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也要进行风险评估。

三、风险评估的责任主体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责任主体是制定重大事项的职能部门。我局各股室分别对各自工作职责范围内涉及的重大审计项目进行评估。

四、评估程序和步骤

(一)成立临时评估组织

根据县要求,结合我局的工作性质,决定成立临时评估小组,由各股室负责人组成评估小组并负责制定评估方案。

(二)开展民意调查

各股室应向社会广泛宣传审计,让群众全面了解审计相关内容,要多途径、多形式、多渠道广泛征求意见,特别要注重征求涉及直接利益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要及时收集、归纳、整理群众的意见、建议,真实完整地反映广大广大群众的意愿。

(三)进行分析论证

如遇有分歧,产生异议的重大审计项目,应及时组织召开听证会,邀请有关人员代表参加,与会人员进行认真深入讨论、协商沟通、分析评议和科学论证,会后形成明确的论证意见。

(四)评估结果处理

局临时评估小组对该项工作进行全面汇总和分析论证,根据社会稳定风险等级对重大事项的实施作出可实施、暂缓实施或不实施的定性处理。对存在一定风险,但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急需实施事项,责任主体科室、所要提前制定预防和处置

应急预案

,积极化解社会稳定风险。

(五)评估报告的报送

评估主体必须将存在风险的评估报告报送局临时评估小组,并研究讨论解决办法和及时上报县维护稳定办公室。

五、责任追究

对应该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而不组织评估或虽组织评估但化解和处置措施不落实而又不上报局维护稳定办公室,导致引发群众大规模集体上访或群体性事件的,对有关股室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责任追究由局临时评估小组提出责任追究的建议,后由局维护稳定领导小组实施。

根据中央、省委、苏州市委关于积极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工作意见和我市《全市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实施办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推动我市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结合我局规划编制及行政许可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xx大精神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总要求,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在规划编制及实施管理中,正确把握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关系,力争做到对群体性事件及苗头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了,处置得好,切实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营造一个长期和谐的社会环境。

(一)评估范围: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重大决策,涉及城市老城改造项目、城市建设中的规划变更调整等。

2.老城区改造地块

3.重大项目规划方案

4.对周边影响较大、涉及利害关系人较多的规划行政许可

5.住宅项目规划方案变更等

(二)评估主要内容:

实施风险评估必须包括下列内容:

1.合法性评估。主要评估决策、项目、方案是否符合法律政策规定,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

2.合理性评估。主要评估决策、项目、方案是否考虑到各方面群体的利益,是否兼顾群众的现实与长远利益等。

3.可行性评估。主要评估决策、项目、方案决策时机是否成熟,与本地区经济社会以发展总体水平是否相适应。

4.安全性评估。主要评估决策、项目、方案实施后是否会有引发重大社会矛盾等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这些隐患能否得到有效消除,是否有相应预案。

1.确定评估事项,制定评估方案。业务科室及其分管领导在规划编制及行政许可中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评估建议。由领导小组确定列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事项,责任科室要及时制订评估

工作方案

,明确责任领导,组织形式,时间安排及具体要求,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广泛调研论证,预测预判风险。根据实际情况,责任科室要采取专家咨询、专题座谈、实地勘察、公示公告、听证会等形式,充分听取行政相对人和利害关系人的诉求。并对意见、建议进行归纳、整理、力求准确判定可能存在的社会稳定风险。

3.科学评估分析,形成评估报告。责任科室对可能引发的各种社会稳定风险事项进行分析预测,特别是对可能引发的矛盾冲突,涉及对象、范围、反映的问题和激烈程度做出综合判定,形成《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报告》,对事项提出可实施、暂缓实施或暂不实施的建议。并根据稳定隐患,制定应对策略和应急预案。

4.审查评估报告,建立备案制度。责任科室应在评估结束后3天内将《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报告》报送领导小组。评估领导小组审核报告,审查决定事项的实施、暂缓实施或不予实施。并报送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5.坚持全程跟踪,实行动态评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事项经分析评估付诸实施后,责任科室要不间断地听取相关群众意见反映,及时发现新风险隐患,跟进对策措施,确保评估事项顺利推进。

四、责任追究

将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纳入工作目标管理和考核内容。对因没有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而存在重大隐患或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且造成重大影响的,对责任科室,分管领导及相关责任人员进行问责。

五、领导小组

组 长:许振敏

副组长:盛雪东

成 员:单俊炜、何剑鸣、沈 军、陈立新、邵桂林、张玉梅

协 调:办公室(法规科)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着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重大事项决策、执行、实施过程中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和隐患,维护全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根据《中共安康市委办公室、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康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安办发[20xx]26 号)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稳定优先的原则,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化解机制,通过机制创新,准确预测、提示、规避和化解稳定风险,主动将存在或潜在的不稳定隐患降低到社会可承受的范围,有效防止和克服抓改革发展和抓社会稳定脱钩的倾向,防止和克服因决策、政策、项目、改革的偏差而引发的不稳定隐患,实现由被动保稳定向主动创稳定的转变,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确保全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建设平安滔河、和谐滔河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基本原则

(一)依法评估。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全面、科学、规范的评估标准,坚持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统筹考虑发展需要与承受能力的关系,正确履行法定职责。

(二)科学评估。尊重客观规律,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实施评估,做到现实性和前瞻性相结合,使决策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切实增强评估的科学性、可行性、权威性。

(三)民主评估。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拓宽公众参与决策的渠道。对争议较大、专业性较强、影响面较广的评估事项,要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听证、论证,做到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使决策能够体现和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四)公开评估。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的事项外,重大决策应当依法向社会公开;并通过网站、新闻媒体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确保群众的知情权,进行舆论评估和监督。

三、评估范围和重点领域

(一)主要范围

1、关系到较大范围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管理、社会保障等重大决策;

2、涉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有关民生问题的政策制定或修改;

5、涉及到诸多利益群体或较大群体利益的行业政策调整;

7、其他应当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事项。

(二)重点领域

7、环境保护收费标准的制定和调整,可能造成环境现状改变或较大污染物排放的项目建设等。

四、评估内容

(一)评估合法性。主要分析评估重大事项的制定和出台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否与现行政策、法律、法规相抵触,是否有充分的政策、法律依据;重大事项所涉及政策调整的对象和范围是否界定准确,调整的依据是否合法;是否坚持严格的审查审批和报批程序。

(二)评估合理性。主要分析评估重大事项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是否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否符合大多数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超越当地财力和绝大多数群众的承受能力,是否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有机地统一起来;是否得到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是否兼顾了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反映如何。

(三)评估可行性。主要分析评估重大事项是否经过必备的论证、听证和公示等公众参与程序;是否经过严谨科学的可行性研究论证;是否符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能够为本级财力所承受;相关政策是否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严密性;出台的时机是否成熟;是否充分考虑到时间、空间、人力、物力、财力等制约因素;方案是否具体、详实,配套措施是否完善;所涉资金的投入是否能够到位;重大事项出台后是否会造成相关行业、相邻地区群众的攀比。

(四)评估安全性。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生态环境有何重大影响;当地群众对该项目建设有无强烈的反映和要求;可能产生环境污染、生态环境破坏的项目,是否有科学的治理和环保配套措施,是否具有相关权威部门的环保鉴定或审批手续;重大事项的制定和出台是否会影响生产、市场、金融、食品、交通等领域安全,是否会引发较大的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事件,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较大的社会治安问题;是否会给周边的社会治安带来重大的冲击;重大事项实施前,治安突出问题和混乱地区是否得到有效整治。

(五)评估可控性。主要分析评估重大事项是否存在可能引发不稳定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的隐患;对可能出现的影响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问题,是否制定相应的预防预警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是否有化解矛盾的对策措施,是否在可控范围之内。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总结篇九

根据中央、省委、苏州市委关于积极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工作意见和我市《全市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实施办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推动我市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结合我局规划编制及行政许可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xx大精神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总要求,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在规划编制及实施管理中,正确把握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关系,力争做到对群体性事件及苗头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了,处置得好,切实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政治影响和经济损失,营造一个长期和谐的社会环境。

(一)评估范围: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重大决策,涉及城市老城改造项目、城市建设中的规划变更调整等。

2.老城区改造地块

3.重大项目规划方案

4.对周边影响较大、涉及利害关系人较多的规划行政许可

5.住宅项目规划方案变更等

(二)评估主要内容:

实施风险评估必须包括下列内容:

1.合法性评估。主要评估决策、项目、方案是否符合法律政策规定,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

2.合理性评估。主要评估决策、项目、方案是否考虑到各方面群体的利益,是否兼顾群众的现实与长远利益等。

3.可行性评估。主要评估决策、项目、方案决策时机是否成熟,与本地区经济社会以发展总体水平是否相适应。

4.安全性评估。主要评估决策、项目、方案实施后是否会有引发重大社会矛盾等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这些隐患能否得到有效消除,是否有相应预案。

1.确定评估事项,制定评估方案。业务科室及其分管领导在规划编制及行政许可中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评估建议。由领导小组确定列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事项,责任科室要及时制订评估工作方案,明确责任领导,组织形式,时间安排及具体要求,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广泛调研论证,预测预判风险。根据实际情况,责任科室要采取专家咨询、专题座谈、实地勘察、公示公告、听证会等形式,充分听取行政相对人和利害关系人的诉求。并对意见、建议进行归纳、整理、力求准确判定可能存在的社会稳定风险。

3.科学评估分析,形成评估报告。责任科室对可能引发的各种社会稳定风险事项进行分析预测,特别是对可能引发的矛盾冲突,涉及对象、范围、反映的问题和激烈程度做出综合判定,形成《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报告》,对事项提出可实施、暂缓实施或暂不实施的建议。并根据稳定隐患,制定应对策略和应急预案。

4.审查评估报告,建立备案制度。责任科室应在评估结束后3天内将《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报告》报送领导小组。评估领导小组审核报告,审查决定事项的实施、暂缓实施或不予实施。并报送市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5.坚持全程跟踪,实行动态评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事项经分析评估付诸实施后,责任科室要不间断地听取相关群众意见反映,及时发现新风险隐患,跟进对策措施,确保评估事项顺利推进。

四、责任追究

将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纳入工作目标管理和考核内容。对因没有实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而存在重大隐患或引发重大群体性事件,且造成重大影响的,对责任科室,分管领导及相关责任人员进行问责。

五、领导小组

组 长:许振敏

副组长:盛雪东

成 员:单俊炜、何剑鸣、沈 军、陈立新、邵桂林、张玉梅

协 调:办公室(法规科)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