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荀子的名言警句14篇(精选)

荀子的名言警句14篇(精选)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9 11:28:28
荀子的名言警句14篇(精选)
时间:2023-04-09 11:28:28     小编:zd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荀子的名言警句篇一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礼论》

23.根据材料,孟子和荀子两人中, 主张“性本善”观点。(1分)

24. 孟子和荀子认为道德分别起源于什么?(4分)

阅读答案

23.孟子(1分)

24.孟子认为道德起源于内在的人性,是人性之善的自然发展(孟子认为道德根源于人心,是先天固有的`良知,是人固有的本心本性)。(2分)荀子认为道德源于社会制度对人欲望的

约束协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规范(是人们为在一起生活被动接受的一种规范)。(2分)(大意相同亦可给分)

荀子的名言警句篇二

1、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2、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

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5、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6、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7、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8、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9、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

10、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11、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12、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13、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

1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5、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1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17、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1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9、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20、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

21、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22、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23、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24、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

25、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26、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

27、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荀子的名言警句篇三

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鞭扑之子,不从父之教。

4、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8、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9、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2、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3、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荀子的名言警句篇四

1、恶之者众则危。——《荀子·正论》

2、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3、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荀子·荣辱》

4、怠慢忘身,祸灾乃作。——《荀子·劝学》

5、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6、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7、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

8、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

9、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

1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1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12、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

13、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14、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

15、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16、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荀子·议兵》

17、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18、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19、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

20、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

21、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22、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23、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24、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25、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26、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

27、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

28、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臣不至。

29、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30、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荀子·修身》

3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32、凡斗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33、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34、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信。

35、礼者,人道之极也。

36、笃志而体,君子也。

37、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38、良医之门多病人。——《荀子·法行》

39、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

40、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41、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修身》

42、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43、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44、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45、学无止境。

46、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47、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48、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49、祸之所由生也,生自纤纤也。

50、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51、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52、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53、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54、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荀子名言

5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5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7、思索以通之。

58、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59、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60、君戒专欲,臣戒专利。

61、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

62、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非十二子》

63、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64、友者,所以相有也;道不同,何以相有也。

6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66、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67、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68、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荀子·劝学》

69、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

70、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71、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

72、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73、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74、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75、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

76、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77、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荀子·富国》

78、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79、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80、乱则国危,治则国安。——《荀子·王霸》

81、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82、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荀子·富国》

83、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84、酒乱其神也。

85、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荀子·礼论》

86、长幼有序。——《荀子·君子篇》

87、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88、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荀子·成相》

8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90、肉腐出虫,鱼枯生蠹。

91、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92、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93、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

94、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

95、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

96、学不可以已。

97、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荀子·劝学》

98、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

99、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

100、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101、公生明,偏生暗。

102、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103、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子·成相篇》

104、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荀子的名言警句篇五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生 通:性)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 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 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荀子的名言警句篇六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劝学》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大于无祸。——《劝学》

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劝学》[8]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劝学》

肉腐生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劝学》

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劝学》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劝学》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劝学》

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劝学》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劝学》

1、仁者之行道也,无为也;圣人之行道也,无强也。仁者之思也恭,圣人之思也乐。此治心之道也。《荀子解蔽篇》

2、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书》曰:“维齐非齐。”此之谓也。《荀子王制篇》

3、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荀子乐论篇》

4、上取象於天,下取象於地,中取则於人,人所以群居和一之理尽矣。《荀子礼论篇》

5、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6、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7、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荀子解蔽篇》

8、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

9、圣人知心术之患,见蔽塞之祸,故无欲无恶,无始无终,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荀子解蔽篇》

10、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

11、故乐者,所以道乐也,金石丝竹,所以道德也。乐行而民乡方矣。《荀子乐论篇》

12、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如死如生,如亡如存,终始一也。《荀子礼论篇》

13、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14、精於物者以物物,精於道者兼物物。故君子壹於道而以赞稽物。壹於道则正,以赞稽物则察,以正志行察论,则万物官矣。《荀子解蔽篇》

15、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16、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怠慢僄弃,则照之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

17、为之无益於成也,求之无益於得也,忧戚之无益於几也,则广焉能弃之矣。不以自妨也,不少顷干之胸中。《荀子解蔽篇》

18、故曰: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荀子礼论篇》

19、人不能不乐,乐则不能无形,形而不为道,则不能无乱。先王恶其乱也,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荀子乐论篇》

20、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21、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22、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乐则必发於声音,形於动静,而人之道,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是矣。《荀子乐论篇》

23、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24、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25、下臣事君以身,上臣事君以人。下臣事君以货,所愿不得遂毁之。组织里若有人送礼太大,必有所求,如所求未遂,则常反向攻击。

26、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

27、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28、虚壹而静,谓之大清明。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荀子解蔽篇》

29、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荀子乐论篇》

30、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篇》

31、不慕往,不闵来,无邑怜之心,当时则动,物至而应,事起而辨,治乱可否,昭然明矣。《荀子解蔽篇》

3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而天下治。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後分也。《荀子礼论篇》

33、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端悫诚信,拘守而详;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任。

34、刻死而附生谓之墨,刻生而附死谓之惑,杀生而送死谓之贼。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使死生终始莫不称宜而好善,是礼义之法式也,儒者是矣。《荀子礼论篇》

35、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36、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37、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38、心枝则无知,倾则不精,贰则疑惑。以赞稽之,万物可兼知也。身尽其故则美,类不可两也,故知者择一而壹焉。《荀子解蔽篇》

39、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40、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

41、选贤良,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然後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荀子王制篇》

42、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

荀子的名言警句篇七

1.细线常锯木必断,檐水久滴石必穿。

2.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5.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6.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7.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8.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9.读书千遍,其意自见。

1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千日造船,一日过江。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2.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13.策马前途学努力,莫学龙钟需叹息。

14.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

1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1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7.务于远者,或失于近;治其外者,或患生乎内。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9.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20.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从,不善不能,是吾忧也。

荀子的名言警句篇八

1、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荀子

2、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3、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必让,然后为德。——荀子《非十二子》

4、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谓之能参。——荀子《荀子·天论》

5、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荀子《劝学》

6、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臣不至。——荀况

7、故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荀子《非相》

8、小人错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也。——荀子《天论》

9、学不能够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10、君子之学也,人乎耳箸乎心。——荀况

1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荀况

12、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荀子

13、彼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故圣人也者,人之所积也。——荀子《儒效》

14、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荀子《劝学》

15、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16、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荀子《荀子·王制》

17、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荀子

1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19、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荀子

20、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21、锲而舍之,朽木不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22、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荀子《大略》

2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24、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荀况

25、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荀子

26、匹夫不能够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况

27、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人不至。——荀况《荀子·大略》

28、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荀况

29、贤能不待次而举。——荀况

30、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荀况

3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以不舍。——荀况

32、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荀子

33、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荀子《非十二子》

34、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荀子

35、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荀况《荀子》

36、功被天下,守之以让。——荀况

37、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荀子

38、酒乱其神也——荀子

39、自是者不章,自建者不立——荀子

40、朴悫者常安利,荡悍者常危害。——荀子《荣辱》

41、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信。——荀况

42、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况

43、笃志而体,君子也。——荀子《修身》

44、不知戒,后必有。——荀况

45、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荀子《荀子》

46、思索以通之。——荀况

4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4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49、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况

50、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51、君子赠人之言,庶人赠人以财。——荀况

52、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况

53、是谓是,非谓非,曰直。——荀子

54、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55、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荀况

5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57、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荀子

58、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59、知而好学,然后能才。——荀况

60、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61、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荀子

62、居不隐者思不远,身不佚者志不广。——荀况

63、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况

64、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况

65、君子务修其内而让之于外。——荀子《儒效》

66、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况《荀子》

67、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者,君子不与。——荀子《大略》

68、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况

69、友者,所以相有也;道不一样,何以相有也。——荀况

7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71、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荀子

72、公生明,偏生暗——荀子

73、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荀子《荀子》

74、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75、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荀子《不苟》

76、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荀子

77、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荀况

78、兵事以民为本——荀子

79、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妨臣,则贤臣不至。——荀况

80、伯乐不可欺马,君子不能够欺人。——荀子

81、以近知远,一以知万,以微知明——荀子

8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荀子的名言警句篇九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 劝学》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荀子 不苟》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荀子 不苟》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荀子的名言警句篇十

1、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2、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3、酒乱其神也。

4、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5、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6、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7、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荀子富国》

8、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9、不诱干誉,不恐于诽。

10、君子之学也,人乎耳。箸乎心。

11、无稽之言,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

12、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1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4、知贤之谓明,辅贤之谓能。勉之强之,其福必长。

15、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16、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荀子?劝学》

17、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

18、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19、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

20、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21、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

22、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

23、君戒专欲,臣戒专利。

24、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

25、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26、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27、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28、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29、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30、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31、乱则国危,治则国安。

32、刑称罪则治,不称罪则乱。

33、习俗移志,安久移质。

34、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35、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

36、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37、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3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39、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40、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41、学无止境。

42、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诉,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

43、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44、良农不为水旱不耕。

45、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荀子?成相》

46、凡事行,有益于理者立之,无益于理者废之。

47、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48、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臣不至。

49、乱则国危,治则国安。――《荀子?王霸》

50、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51、怠慢忘身,祸灾乃作。——《荀子·劝学》

52、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53、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54、笃志而体,君子也。

55、名声若日月,功射如天地。

56、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

57、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

5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9、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60、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61、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

62、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63、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

6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65、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

66、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67、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68、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69、祸之所由生也,生自纤纤也。

70、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71、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荀子·富国》

72、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

73、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

74、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75、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76、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77、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

78、凡斗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79、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80、有兼听之明,而无奋矜之容;有兼覆之厚,而无伐德之色。

81、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82、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83、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84、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85、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86、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87、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

88、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89、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90、思索以通之。

91、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荀子议兵》

荀子的名言警句篇十一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流言止于智者。

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性情然后修。

千人万人之情,一人之情也。

君子宽而不僈,廉而不刿,辩而不争,察而不激,直立而不胜,坚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恭敬谨慎而容。

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

推礼义之统,分是非之分,总天下之要,治海内之众,若使一人。

荣辱之大分,安危利害之常体。

君子能则宽容易直以开道人,不能则恭敬繜绌以畏事人。

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畏患而不避义死,欲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辩而不辞,荡荡乎其有以殊于世也。

君子位尊而志恭,心小而道大;所听视者近,而所闻见者远。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公生明,偏生暗。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

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

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下臣事君以身,上臣事君以人。下臣事君以货,所愿不得遂毁之。组织里若有人送礼太大,必有所求,如所求未遂,则常反向攻击。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

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治气养心之术:血气刚强,则柔之以调和;知虑渐深,则一之以易良;勇胆猛戾,则辅之以道顺;齐给便利,则节之以动止;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卑湿重迟贪利,则抗之以高志;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怠慢僄弃,则照之以祸灾;愚款端悫,则合之以礼乐,通之以思索。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

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

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贵。

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端悫诚信,拘守而详;横行天下,虽困四夷,人莫不任。

荀子的名言警句篇十二

1. 乱则国危,治则国安。——《荀子·王霸》

2. 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

3. 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4. 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5. 礼者,人道之极也。

6. 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7. 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8. 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9. 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 —— 荀子经典语录

10. 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11. 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12. 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

13.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14. 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 《荀子·礼论》

15.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荀子的名言警句篇十三

1、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荀子

2、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荀子

3、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荀子

4、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5、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荀子

6、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荀子

7、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荀子

8、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荀子

9、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荀子

10、人只是一无所知的动物,没有教诲——荀子

1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12、自强像荣誉一样,是一个无滩的`岛——荀子

13、学无止境。——荀子

14、酒乱其神也——荀子

15、乱则国危,治则国安。——荀子

16、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

17、怠慢忘身,祸灾乃作。——荀子

18、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荀子

19、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荀子

20、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荀子

21、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荀子

22、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

23、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荀子

2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荀子

25、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荀子

26、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

27、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荀子

28、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29、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荀子

30、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31、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荀子

32、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荀子

33、自是者不章,自建者不立——荀子

34、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荀子

35、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荀子

36、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荀子

37、以近知远,一以知万,以微知明——荀子

38、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荀子

39、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荀子

40、良医之门多病人。——荀子

41、恶之者众则危。——荀子

42、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

43、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荀子

44、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45、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荀子

46、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47、是谓是,非谓非,曰直。——荀子

48、君戒专欲,臣戒专利。——荀子

49、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荀子

50、凡斗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荀子

荀子的名言警句篇十四

1、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2、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3、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荀子·修身》

4、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5、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

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7、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8、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9、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10、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11、君子曰:学不能够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12、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13、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14、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1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6、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

17、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荀子·荣辱》

18、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19、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荀子

20、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21、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22、长幼有序。——《荀子·君子篇》

23、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荀子·议兵》

24、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荀子·礼论》

2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劝学》

26、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荀子·劝学》

27、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荀子·富国》

28、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29、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30、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31、凡斗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32、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非十二子》

33、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34、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35、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荀子·成相》

36、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非十二子》

37、笃志而体,君子也。

38、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39、匹夫不能够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

40、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41、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名言

42、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4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4、良医之门多病人。——《荀子·法行》

45、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荀子·富国》

4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47、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48、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49、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50、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51、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荀子名言

52、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53、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54、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55、人知贵生乐安而弃礼义,辟之是犹欲寿而刎颈也。——荀子

56、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

57、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58、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59、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60、乱则国危,治则国安。——《荀子·王霸》

61、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62、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

63、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64、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65、怠慢忘身,祸灾乃作。——《荀子·劝学》

66、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7、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68、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69、恶之者众则危。——《荀子·正论》

70、思索以通之。

71、酒乱其神也。

72、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信。

73、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荀子

74、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75、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76、怒可是夺,喜可是予。——《荀子·修身》

77、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78、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非十二子》

7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80、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荀子名言

81、公生明,偏生暗。

82、学无止境。

83、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84、圣可积而致,途之人能够为禹。——《荀子·性恶》

85、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86、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87、君子之学业,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业,以为禽犊。——《劝学》

88、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89、夫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辩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荀子名言

90、士有妒友,则贤交不亲,君有妒臣,则贤臣不至。

91、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92、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93、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94、君戒专欲,臣戒专利。

95、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9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97、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9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99、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

10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101、尊严而惮,能够为师。

102、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103、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信。

104、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荀子·劝学》

105、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106、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107、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子·成相篇》——荀子

108、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109、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