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2023年如何进行有效的亲子活动(5篇)

2023年如何进行有效的亲子活动(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8 10:31:03
2023年如何进行有效的亲子活动(5篇)
时间:2023-04-08 10:31:03     小编:zd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如何进行有效的亲子活动篇一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说实在的,虽然在任班主任工作期间组织学生开展了不少的中队活动,可经验真的谈不上,相反,今天在座的很多老师都是开展中队活动工作的行家里手,在你们面前发言,其实我是班门弄斧。但我非常珍惜、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样一个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有效开展中队活动的平台。我今天在这里只是抛砖引玉地说说自己在组织开展中队活动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不足之处,希望大家能够批评指正。

那么我们班主任如何有效上好主题班队会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与确立好班队会的主题

一般来说班队会主题的选择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主题来自学校或少先队大队部会拟定的大主题、大方向

我们学校和大队部这一点做得非常到位,每个学期都会根据校情给我们确立部分中队活动教育的主题,有时给的是月主题,有时给的是周主题。比如学期本第二周的9月5日,学校给我们的中队活动主题是:开学安全法治教育第一课。我们只需要围绕大主题认真组织开展活动就行了。

2.主题来自队员日常行为及生活

我们可以结合班内出现的问题随时确定“治病型”的班队主题,这样针对性会更强一些。但这也需要我们班主任要有一双“慧眼”,善于捕捉班级存在的问题,并能将这些问题转化为班队会的主题,通过开展班队活动,让学生们自己寻找解决的方法,从而起到“教育润无声”的作用。

15年,我任教四年级,有次学校临时叫我上一节中队活动课给正在培训的乡村主任听,时间很紧,只有不到两天的时间准备,对于还没有几年中队工作经验的我来说,这个任务很有挑战性。请教了冯辅导员和大园老师之后,我针对班上有些孩子说脏话、不团结的现象,决定以“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为主题开展活动,没想到,不但顺利完成了活动任务,班上更有几个孩子竟然还在一个自由倾吐的环节当中当场在听课的领导面前大胆吐露自己的心声,并向领导进行请教“被同学误会该怎么办”、“做错了事怎么请求同学的原谅”等问题,林翔羽和姚雨萌、叶璇和张艺馨等孩子还真的当场和同学冰释前嫌,重归于好,那一幕是我始料未及的。我想,像这样教育,给孩子的影响也是完全不一样的。3.主题可以紧跟时代的步伐

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各种新事物、新思想层出不穷,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孩子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因此,班队会的主题也应符合时代潮流,反映时代特色,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比如:现在,很多的学生都沉迷于玩网络游戏,比如我上个学期在我们班进行了一次关于玩“王者荣耀”游戏的调查,全班64个人,居然有49个在玩,这数据让人触目惊心,结合 “奇妙的互联网”这一课的学习,我在班上开展了以“网络利弊”为主题的辩论赛,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利弊。上个周末更是有个别特别迷恋网络的学生,在家长收了手机之后,又诱惑同伴去网吧的行为。针对这一现象,昨天我又开展了一次以“辨别真假朋友”为主题的班队讨论探究活动,引导他们正确交朋结友,树立正确的交友观。

4.主题来自重大节日或纪念日

一年中有很多节日,挖掘这些节日所蕴含的教育意义,让他成为中队会的主题也是班主任常用的方法。如在国庆节、建党日、妇女节、教师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时,开展以传统节日与文化为主题的班队会。从这些节日、纪念日中提出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既可当作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手段,又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教育取之不竭的生动教材。我们学校在这方面一直做得不错,我们班主任要做的是在队活动主题的选择中,应力求使活动寓教于乐,充分利用节日、纪念日创设条件,让学生在活动中激发情感,受到教育。并有效地进行组织实施。

二、谈谈教师如何有效进行中队活动的指导

首先,要树立孩子自信。在班队活动过程中,无论班主任是否参与主要设计,都要对学生的工作正确的引导和把握,这样,才能使班队活动有效开展,调动每一个孩子的积极性,他们主动参与,成为活动的主人。学生的参与能力与自信心都是可以培养的,这种能力、信心的培养的前提是充分相信他们。

记得二年级我第一次在班上开展“假如我是小小班队干演说”活动时,小主持人显得很笨拙,演讲者也很平淡,甚至有的孩子一上台就开始情绪失控,不好意思地笑。根据我的经验,这是由于上台锻炼的机会少了,缺乏自信。于是,我在总结时,告诉孩子们,你们很有潜力,你们比我过去的学生能干多了。果然,没过多久,情况不一样了,三年级只要稍微辅一下他们就基本可以独立举行中队活动了,在庆祝六一暨《小稻秧历险记》的课本剧表演前,主持人自己串主持稿,八大组的表演者都是自己分工合做创新编剧本、做道具、排练。活动开始时,小主持人能象电视里的主持人一样,手里拿着卡片,串词连贯,神彩飞扬,每组的表演者都能很大胆地在台上声情并茂,像模像样,博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

去年他们五年级时,学校安排我参加一个市里举行的少先队说课展示比赛,文件要求一定要有3到5名的孩子配合说课展示。时间很急,加上我在这方面是零经验,这种形式的比赛连见都没有见过,冯辅导员当时出差了,比赛的难度、心里的忐忑对我来说可想而知。还好,黄主任在周末冒雨到我家对我制作的课件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几位登台机会极少的孩子却信心十足,还告诉了我一个不怯场的秘密:老师,在比赛的时候,你只要把下面的评委和观众当做一棵棵大白菜就不会害怕了。不知应说是人小鬼大还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一招确实也管用,最后我们拿到了第四名,得的是二等奖,也是灵山几个参赛队的最好成绩。

其次,强化班队活动整体意识,使活动具有目的性、指向性。

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开展活动应该说是学生自己的事。但是,班主任应该充当好引导者的角色,更应该为班队活动这艘航船把好舵。

相信孩子虽然是必要的,但他们毕竟没有经历多少磨练。要想把活动搞得成功,离不开老师的指导。这种指导包括全面的,宏观的,也包括个别的,细节的。下面我要和大家分享一篇我们班邓媛元同学写的一篇文章,这也是去年教师节她给我的一份献礼,题目叫做《一束金色的阳光》。

一束金色的阳光

丁老师,在这个金色的季节里,我要赞美如金色阳光般的您。

您和其他老师有点不一样:总是大胆地放手让我们自己做许多的事——让我们互改作业,增加了我们对错题的认识;让我们自己布置教室,使我们这个小小窝里填满64个同学的想象;让我们做同桌的小老师,互相监督中,学会了自律,也爱上了帮助他人„„

记得三年级那会儿,您叫从来没出过黑板报的我们自己出一期黑板报。板报长廊前,我们吱吱喳喳,主意多得如天上星星,吵吵闹闹了半天却没写上一笔画上一抹。转头一看隔壁班的老师正在指导设计排版,帮助画出美丽的图案,涂上艳丽的颜色。我们由最初的兴奋变成了失落和羡慕。我们的板报和别班的板报一比,就像一群可爱的小黄鸭里那只肥大的丑小鸭。我们随即抱怨起您来:“别班老师顾前帮后,我们老师瞅都没瞅过一眼„„”您却高兴地说我们第一次就能如此出色地完成任务,非常了不起。您和我们分析了存在的问题,重树了我们的信心。之后的黑板报我们几乎都是荣获一等奖。我们才明白您的放手是想让我们努力地飞得更高。

丁老师,您就像一束金色的阳光,我们是泥土里正在萌发的种子,因为您温暖的光芒,我们才能向着光明的方向茁壮成长!我要赞美您,您永远是我们心中最美的老师!

文章到这结束了,不知大家从中听出了点什么没有。

三、做好活动的总结

活动进行完毕,并不是活动全过程的结束,总结也能使班队活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自己总结活动效果,体验成功快乐。

(二)教师的总结 近年来,心理问题成了孩子较为普遍的问题,班队活动中的总结是一副心理健康教育的良药,老师的总结,也可能会改变孩子的一种心情,一个信念,一种状态,甚至一种命运。

四、正规的少先队活动课的程序

正规的少先队主题中队会是比较庄重的:中队辅导员必须佩带红领巾,且有严格的仪式过程。我们千万不要小看这种仪式的作用,它可以增强少先队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是对少先队员进行组织教育和规范教育的有效形式。少先队主题中队会基本的程序如下:

1、中队长向全中队发出“全体立正!”的口令。宣布: xxxx 主题中队会现在开始。

2、出旗、敬礼。

3、唱队歌全体请坐。

4、中队长讲话。

5、(主持人出场)进行队会内容的具体活动。

6、辅导员讲话。

7、全体起立、呼号。

8、退旗、敬礼。

9、中队长宣布:“xxxx 主题队会到此结束。”

最后,我想说:其实,作为班主任、辅导员,我确需要努力的地方还多,我在开展班队活动中还有许多不到位、不深入、认识比较欠缺的地方,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敬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谢谢!

如何进行有效的亲子活动篇二

浅谈如何有效地开展亲子活动 编辑:juan 作者: 来源:

著名的幼儿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样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家长是我们幼儿园教育工作所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为了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孩子,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我认为开展有效、有益、有趣的家园共育活动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家长会、家访、联系卡、家长留言等家园互动形式已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作为人间关系中最重要的形式之一的亲子关系已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些年轻的父母们。于是,亲子活动这种生动活泼、别具一格的教学和充满活力的课堂,为孩子、家长和教师创造了共同活动的空间,成为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建立的一种特殊互动、信任和交流的方式。亲子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童年生活,增进了家长和孩子的友谊,它作为一个平台,给孩子了一个在家长、老师面前表现自我,施展个人才艺的机会;而家长们通过亲子活动的友谊平台也更加了解、贴近自己的孩子;作为我们老师,更是在活动中得到了与家长充分的交流与沟通,使我们家园双方都更全面地了解了孩子,从而促进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生老师。为了加强我们家园之间的沟通,增强家园间的合力,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我认为开展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进行亲子教育势在必行。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好亲子活动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明确亲子活动的特点、目的和意义

亲子活动是一种以亲缘关系为基础,建构良好的亲子互动关系,实施亲情影响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它将游戏活动作为主要教育手段,教学活动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而成,为父母和孩子提供了共同游戏与学习的机会和条件,使父母获得恰当的先进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观念,提高了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实现了幼儿学习、家长培训的指导思想,形成教师、家长与幼儿进行互动游戏的教学模式,这是亲子活动的最大特点。

亲子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科学的家庭教育模式,更强调父母、孩子在情感沟通的基础上,实现双方互动。因此要组织好这样的活动,首先应让大家明确我们亲子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亲子间的互动游戏使孩子得到良好的发展,活动的主体是家长和孩子。亲子活动全方位地开发了孩子们的运动、语言、认知、情感、创造、社会交往等多种能力,使孩子在快乐的游戏活动中,增进亲子感情,促进亲子间的交流,最终促进孩子健康和谐的发展。

二、活动设计应生动活泼,符合幼儿身心特点

我们在设计每个亲子活动时,应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及心理发展特点,将活动课程生活化、游戏化、音乐化,更多地去关注一下幼儿的情绪、情感体验,建立一种科学化、游戏化、亲情化和互动化的课程体系,在多元化平台上为幼儿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提高。

让亲子活动以其本身固有的情趣性和娱乐性,吸引家长和孩子们愉快的参与活动,减轻家长们的重重顾虑,使家长感受到孩子们是在玩中学到了本领。通过参与实实在在的活动,家长和老师配合会更加密切、协调,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我们家园互动、相互交流。

三、重视家长在活动中的主动性

亲子活动中家长既是活动的承载者又是活动的传递者,教师必须尊重家长,以平等合作的态度对待家长,同家长共同商量,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家长的重视、坚持及对孩子的理解、支持、鼓励与配合等良好的亲子教育氛围的形成,必将促进家长和孩子的共同成长。

1、家长应认识到自己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做孩子成功的合作者。

2、兴趣是孩子活动的动力和出发点。因此家长在活动前应注重引起孩子参与的兴趣,只有和孩子一起共同完成他感兴趣的活动,一同克服困难,一同享受成功,才会同孩子建立起一种心理上的交流平台,才能了解到孩子真实的心理活动与想法。

3、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目标,指导孩子的活动。

有很多家长都错误地认为,要求越高对孩子越有帮助,其实不然。只有适当的要求才最有利于孩子的发展。有的家长在指导孩子活动时,因为孩子违背自己的意愿或未达到要求,家长就不耐烦了,严厉地指责孩子,批评孩子,使原本快乐的游戏活动不再受孩子的欢迎。这是极为不好的。所以在亲子活动中,家长应该耐心地指导孩子。

4、家长在活动中要注重幼儿能力的培养。

如果家长在和孩子一起活动时能多问孩子几个“这该怎么玩”,“让我们一起试试,好吗?”我想会更好地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和能力。在亲子活动时,家长还可以从孩子的各种表现中进一步较全面地了解孩子,从而有针对性地,游刃有余地教育孩子。

5、家长要信任孩子。

在进行亲子活动时,很多家长怕孩子失败、怕孩子受委屈、怕孩子不行,往往牵着孩子的手不放,致使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出现了胆小、任性和一些不良的行为,令人后悔莫及。所以在此提醒所有的家长朋友:要尽可能多地给孩子提供获得锻炼的能力,发现孩子,相信孩子,信任孩子。

6、家长应多用鼓励的方式评价孩子,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欣赏孩子是一门艺术,成人的鼓励会给幼儿以信心与动力,让孩子努力做好一件事。所以在孩子成功或失败时,家长都应以鼓励的方式评价孩子。

四、加强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亲子活动中,教师不仅是活动材料的提供者、活动组织的引导者,还应是家长和孩子们的合作者。无论是对家长还是对幼儿,我觉得教师都应该多给予帮助和指导。

1、直接性指导

开展亲子活动时,家长可直接观摩老师指导孩子,也可请教师介绍一些教育观念及方法或者让教师直接告诉家长该怎样引导孩子完成游戏。

2、个别性指导

在父母指导孩子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个别指导父母应该怎样去做。

3、评价性指导

在每次活动的结束部分,教师可将活动中观察到的父母指导孩子的一些好的例子介绍给大家,然后分析其中一些科学的观念及方法,以此带给大家一些启发。

4、点拨式的指导

在父母指导孩子活动有一点小困难时,教师应帮助父母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告诉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家长在以后再碰到此类问题时就有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5、归结性的指导

在活动结束时,教师要将本次活动的目的和家长应如何指导孩子的方法加以小结并加以归纳,帮助家长巩固练习。亲子教育是在一种真实情境下的示范式的参与指导,是实现活动与指导的融合。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缩短了教师与家长的距离,使家长在活动中获得了正确的育儿观念和育儿方法,并将观念和方法融入到与孩子相处每一刻,从而最终实现孩子健康和谐发展。

总之,我觉得亲子活动以其生动、活泼、有效、实用的教育形式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也给家长们提供更多和老师交流的机会,是幼儿园教育的延伸。今后我们将义不容辞地引领家长更好地走近亲子教育,倡导亲子互动,增强家园合力,共促幼儿成长。

如何进行有效的亲子活动篇三

如何有效地开展0-3岁的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从广义上说是亲人和孩子的一种教育活动,狭义上说是婴幼儿和家长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互动活动。从表面上看:0-3岁的亲子活动主要是利用幼儿园的人力、物力和信息资源有机整合的教育,但实际上属于家庭教育范畴,是家庭教育、0-3岁早期教育、幼儿园教育的有机结合,是以幼儿园为中心,以社区为依托,向家庭辐射的新型家庭教育形式。

一.亲子活动遵循的原则 1.合理性原则

目标和内容选择的合理性是指亲子活动的组织者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确定符合发展需要的活动目标。亲子活动目标确定应是既高于孩子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亲子活动的内容既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长远发展。亲子活动实施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孩子,既要考虑孩子群体的水平,又要兼顾他们之间的个体差异。因此,亲子活动的组织一定要符合孩子发展的需要,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科学性原则

就是科学地安排亲子活动中各个环节。由于孩子年龄小,活动要注意动静交替,集体活动与分散活动相结合,在集体活动中,可以穿插一些自由放松的活动。一个活动可以多次重复进行,但活动量要适当,根据家长和孩子的具体情况,适当注意调整活动内容和活动节奏。集体活动之后让家长和孩子自由活动,自由活动中一般孩子选择一些大型玩具如滑滑梯、蹦蹦床等等。自由活动中教师要有效地控制孩子玩耍的时间,既要防止过度疲劳,又要避免运动量不足。

3.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在亲子活动中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亲子活动每一个环节的时间不宜太长,太长容易导致宝宝疲劳,有的教师为了一味追求亲子活动的丰富多彩,每一次教学活动都安排的满满的,宝宝按自己兴趣选择游戏的时间较少,变成教师长时间的说教。活动中应注意每一个环节的时间安排,应抓住宝宝的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适度地开发宝宝潜能,在适宜的时间里多增加宝宝情感体验。

4.互动性原则

创设互动的教育环境是指在亲子活动中,应该注意调动家长和孩子参与的积极性。一方面要注意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另一方面要注意组织者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家长不仅是被动的学习者,他们也有许多丰富的经验和方法。组织者可以引导他们在活动中与他人分享他们的育子方法,交流成功的教育经验,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在设计亲子活动过程中,应了解家长在教育方面的问题和经验,可以适当将家长的好做法引进亲子活动的过程中,只有充分运用这些宝贵的教育资源,亲子活动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

互动的教育环境包括宝宝和老师的互动、宝宝和家长互动、宝宝和环境互动以及宝宝和家长、教师、环境的共同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最重要依托亲子关系进行互动,即教师指导家长育儿,家长指导宝宝有效地学习,教师在组织亲子活动中要不断观察体会宝宝传出的互动信息,并作出适当反馈。用赏识为宝宝搭建有利于成长的心理环境,每个宝宝都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对于0-3岁的宝宝,在互动中的赏识互动就更能够消除宝宝对陌生环境焦虑的情绪。教师微笑、眼神、手势都是有效的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别忘了我们为宝宝创设的物质环境,亲子教育中的环境因素并不能认为是单一的创设,还应当充分发挥他作为隐性课程的重要作用。我们把环境分为:亲子阅读、大型活动室环境、精细动作室环境。考虑到宝宝的关注点容易转移,所以活动中需要的教玩具都放置在玩具柜中,在有必要的互动下拿出来与宝宝互动。

5.开放性原则

每次亲子活动都是一次家长开放活动,活动中教师对教学内容、教具的准备都应当充分。开放的环境,开放的关系,开放的亲子关系,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准备每一次教学活动,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给家长科学的育儿理念,同时要考虑活动的指导性要向家庭延伸,每一次活动后要对家长提出回到家中应继续完成的任务。

二.亲子活动的指导方法

(一)营造和谐、消除紧张

1.营造和谐的亲子活动氛围,消除宝宝紧张焦虑的情绪。何谓“和谐的亲子氛围”:为宝宝创设安全、祥和、受鼓励、被关爱的环境就是一种和谐的亲子氛围。有资料表明:宝宝在温馨的气氛中,结合趣味性、新奇性、与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大脑最容易形成最佳的神经通路。对于亲子活动中的小宝宝来说,由于年龄小、情绪波动大,易受环境的刺激和影响。因此亲子活动中应尽全力为宝宝创设这种氛围,让宝宝从小就感受到爱,感受到被爱,长大后宝宝也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以和谐的氛围作依托,以爱心作双手,与此同时我们的亲子活动就更容易开展。

2.营造和谐的语言氛围,让宝宝们喜欢说也愿意说。

语言能力是智能水平的主要标志之

一、也是智能发展的基础,因此,语言发展应是家长和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孩子的语言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习得的,首先需要健康的大脑和正常的言语发声器官,这是语言发育的生理基础,更重要的是语言环境,在我们亲子教学中经常有点名环节,在这个环节中经常让宝宝重复同样的句型,教师关爱的眼神、家长的鼓励无疑给宝宝创设了一个宽松的语言氛围。让宝宝有模仿和交流的对象,同时还与自己已有的认知能力相互作用。促进宝宝语言的发展。

3.营造和谐的艺术氛围,让宝宝愉悦身心。宝宝对于声音和音乐有着一种天生的敏感性,每个宝宝都具有学习音乐的潜能,在亲子活动中选择轻柔、流畅、旋律简单、有亲和力的音乐,给宝宝艺术的熏陶,培养宝宝艺术气质。让宝宝烦躁的心情渐渐安静下来。同时亲子班和谐的色彩,儿童化的环境,让宝宝徜徉在艺术的殿堂中,享受艺术的美。亲子活动中我们一般开始选用欢快的音乐,让宝宝在大型活动室环境里愉快的玩耍,感受游戏的快乐;在集合区中选用柔和的音乐让宝宝心情稳定下来,和我们一起做游戏。给宝宝欣赏名家名画(色彩鲜艳、柔和等作品。),给人以眼球上的冲击,让宝宝喜欢各种颜色,更能愉悦宝宝身心。

(二)手脑并用、快乐探索 针对宝宝认识事物的特点,让宝宝在游戏中快乐的探索世界。游戏是宝宝与人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游戏的愉悦、满足、模仿,孩子游戏的兴趣才会更高,年龄越小的宝宝认识活动就越是在游戏的情境中进行的,而宝宝的手是重要的认识器官,动手操作是宝宝的主要学习方式。在我们的指导过程中多组织有关手的亲子活动。我们通常说“心灵手巧”,而宝宝确是“手巧心灵”,在不断游戏的过程中,去满足他认识的好奇心,只要家长、教师适时地引导,有效地回应宝宝在游戏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宝宝就能通过手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

我们在亲子活动中就应该创设更多的,适合宝宝的游戏来组织我们的亲子活动。在婴幼儿期的宝宝们总是通过敲敲、打打认识一些物品,特别是在在认识新鲜事物的过程中更是这样。如在认识《钢片琴》的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眼睛去看、耳朵去听来认识钢片琴,让宝宝在游戏中动手去敲琴,自己去探索钢片琴的玩法,感受敲击钢片琴好听的声音。家长们也可以在家中创设一些游戏的情景每天让宝宝们动手玩一些拼插玩具或者搭积木或者剪纸、拼贴等等促进手部肌肉发育的游戏。

(三)双向主体、全面渗透

教师在设计亲子活动中通常按照以下五类活动作为最基本组织形式:一类为调动和训练感觉器官的活动。比如:《认识钢片琴》就充分利用宝宝的多种感官,去了解、认识钢片琴。第二类为引导宝宝进行大肌肉和精细动作的训练,以发挥各种器官的功能,促进身体的全面发育。第三类是对宝宝进行形象化的语言教育,有效地开发孩子语言的感知力和接受力。比如:亲子活动中第一个环节通常都是点名字,给宝宝创设轻松愉快的环境,让孩子再有亲人的陪伴下愿意说,想说,敢说。第四类是通过适当的艺术感染和熏陶,启动心灵和智慧,培养良好的个性和丰富情感。第五类是发展宝宝的认知能力,通过对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好奇心的培养,促进感觉经验的获得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其实亲子活动中各领域教学内容应该是相互渗透的,从而促进宝宝全面发展。

亲子活动具备双主体特征,教师在这五类基本活动结合的基础上,关注亲子活动中双主体教学。双主体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亲子教学关注的重点,在亲子活动中对家长必要的提示、对孩子适当的引导,都是我们整个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特别是年龄越小的宝宝和第一次参加亲子活动的宝宝这点就更重要。美国亲子早教倡导者homas gordon指出:现代父母没有足够的机会和条件来接受如何教养子女的训练,只有预先实施父母教育,提供一些系列合理、有效并具有针对性的办法,协助父母教养他们的子女,这样才能预防和减少儿童适应问题的发生。从亲子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不难看出亲子教育有别于我们平时的教育对象即既教孩子又教家长,教家长学做孩子回到自己童年时代;引导教家长去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知道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愉快地接受孩子认识事物的规律;并鼓励孩子多动手参与各种活动;从而学会与孩子相处的方法。

在亲子教育的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改变教育对象,更多地指导家长,让家长了解科学地知道孩子活动的方法,以家长为主体发挥家长的自主性,让教师成为亲子活动中家长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有机地将这五个方面进行整合,相互渗透,促进宝宝全面和谐地发展。

三.亲子教室的布置

1.提供适宜的活动环境。

开展亲子活动需要一定的活动空间,场地,必要的设施,玩具和材料。整个活动场地应本着安全、舒适的的原则。应根据活动场地的大小决定活动的人数;根据活动的需要提供必要的设施,在安全方面:各个活动室的地面和墙面都应该采用较软的材质进行包装,室内安装空调、消毒器、充分保证宝宝的健康和环境的清洁卫生。2.利用环保健康的材料布置亲子教室。开设“亲子活动教室”,除了添置必要的设施外(现成的玩具,材料等),在生活中的许多废旧材料,应成为可以再利用的极好资源。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在生活中的各种废旧材料和自然物的使用,例如:塑料瓶、树枝、树叶、棉花等的巧妙运用。这些废旧材料的再利用,不仅可以节省资金,更重的是有利于孩子直接地感知和探索学习。

3.科学合理地进行活动环境空间的布局。

通常亲子活动分为2-3各区域其中有游戏区、认知区、集合区。集合区中以各种地垫为主,是宝宝和家长集体活动的区域,游戏区中通常投放羊角球、海洋球、滑滑梯等等玩具。认知区投放各种图书、益智玩具主要开发宝宝的智力潜能,达到愉悦身心的效果。

4.亲子活动与定期的家庭讲座和咨询活动相结合。使家长得到更系统、更深入、更有针对性地指导与培训。引导家长转变观念,达到科学育儿,注重从自身做起,为孩子树立学习榜样。亲子活动不仅需要组织者精心设计和组织,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和参与,有效的亲子活动不仅能让宝宝感受到愉悦身心,获得全面发展,也帮助家长提高育儿的能力、丰富家长育儿的经验,更能够让家长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孩子。

如何进行有效的亲子活动篇四

有效地开展大班角色游戏

角色游戏是幼儿以模仿和想像,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角色游戏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是幼儿期最典型的、最有特色的游戏。它也是创造性游戏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游戏。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公共走廊的角色游戏,在开展角色游戏中我们围绕角色游戏开展前、开展中、开展后有许多的做法和感想。

一、角色游戏开展前

(一)创设适宜的环境,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进入角色游戏前,我们作为教师,首先要考虑的是创设怎样的环境?怎样的环境可以激发孩子的角色游戏的欲望,充分展示大班幼儿的角色游戏水平?

角色游戏的环境的创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应放正自己在创设角色游戏中的地位,充分考虑幼儿的意愿。于幼儿的环境创设能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大胆交往、大胆表现,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环境创设时,我们注重引导幼儿参与,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我们首先让幼儿自由选择内容。幼儿游戏内容的选择往往是幼儿周围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和内容,从熟悉的家庭、幼儿园的生活,扩大到社会生活人和事,如我们在选择“公共走廊的内容时”,我们发动大班的所有老师,利用自由活动时间与幼儿交流中询问幼儿“你们想开什么内容?”“你们角色该开在什么地方?”,了解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内容,给幼儿自由选择的机会,大大满足了幼儿主体选择的权利。最后,我们共同选择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内容“乐购超市”“照相馆”“服装店”;主题内容的渗透“叶城小学”;以及时尚的元素“肯德基”“新闻坊”等内容。在角色游戏中每个幼儿都能依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内容,大大满足了幼儿主体选择的权利,享受到个性自由的快乐,同时培养了幼儿的自我意识。

(二)提供开放的游戏材料,发挥幼儿的创造性

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发现幼儿随着对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各种社会经验的丰富,其想象变得活跃起来。在有内容的角色游戏中材料本身也是刺激幼儿游戏的欲望一种必然的因素。如何提供开放性的材料是发挥大班幼儿的想象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游戏的内容结合教育意图而投入游戏材料。

在我们的角色游戏走廊中,我们投放了各种适合游戏内容的各种“相似”的材料,以便幼儿进行游戏中能进行丰富的想象,如“茶馆”中投放橡皮泥,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多种材料的替换,幼儿可以做珍珠奶茶里的珍珠,也可做各种零食的替代物等。同时,在我们的走廊区域中还有一个“百宝箱”,当幼儿需要各种幼儿材料时幼儿能有选择的进行材料的选择和替换,幼儿的想象力可以充分的发挥,可以满足幼儿的游戏的欲望,这是我们大班的游戏材料有别与小年龄段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材料的开放性。

教师在角色游戏开展前,是的环境创设者,材料的提供者,但要遵循一个原则,以幼儿为主,以开放为原则。

二、开展角色游戏中

在角色游戏的开展过程中,对我们教师最大的挑战就是观察指导。我们不禁开始思考,我们在游戏开始的前段、中段、后段改如何的观察指导,观察的内容一样吗;指导的方法一样吗?

(一)自主选择游戏,让幼儿轻松游戏

在游戏的前段和后端中,我们主要以观察为主,全面的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

在游戏的前段中,我们观察的内容是幼儿选择角色的情况、选择材料的情况,选择游戏情节的情况。我们在观察中要遵循一个原则是幼儿的自主选择。教师在幼儿游戏过程中不要过多干预,根据幼儿意愿进行自主的选择。在游戏的前段中,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我们教师以鼓励为主,要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如在游戏中出现了都想做固定的工作人员时,教师就应尊重幼儿的意愿,了解原因,鼓励大班幼儿自己商量分配角色,根据幼儿意愿发展游戏情节。如在选择玩具中,在小学的游戏中,孩子选择铁桶时,我们以欣赏、鼓励的眼光为主,会发现孩子把这个材料当作下课时的钟在敲。

在游戏的后段中,我们观察的内容是幼儿在各个游戏内容中的情绪,与各个游戏内容的情节发展情况,以便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能有的放矢的进行交流。

为孩子们创设一个轻松的氛围,能鼓励孩子大胆自主的选择游戏的材料、角色、情节,来让幼儿享受游戏的快乐,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创造性。

(二)坚持合理的指导方式,让幼儿快乐游戏

在我们的游戏活动中段,我们还是以观察为主,但在观察的基础上我们也应该有时是适度的指导。适时指导包括幼儿求助时的指导,幼儿有争执,产生过激行为时的适时指导,出现不安全情形时的适时指导;包括观察到幼儿有与所担任角色有相匹配的行为、动作、语言时所给予的鼓励、肯定和引导。但我们的指导方式该坚持一个“合理”的原则。

合理运用游戏的指导方式,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现场指导,应以幼儿的主体性为前提。教师尽量避免直接的指导方式,教师可采取以角色的身份参与指导,更好地融入游戏中,使教师和幼儿处于一种平等的人际氛围中。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幼儿的游戏才会快乐。如:幼儿在开展“肯德基”的游戏中,游戏情节的推动不大时,教师就可扮演顾客来“刁难”服务员,要求外带,幼儿就会在游戏中积极的想办法,同时会相互之间进行合作,形成新的游戏情节“外带”“外送”等游戏情节。

自主的选择、合理的指导,使角色游戏更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让角色游戏的开展更有效。

三、角色游戏开展后

(一)充分分享游戏的快乐

孩子们在游戏中会有许多开心的事情与出现的问题,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讲述的自由与时间,每次游戏结束后都可以让幼儿以多种形式讲一讲,可以是自由式、可以是小组式,特别针对我们大班的小朋友,在游戏结束后在集体或小组面前讲自己游戏中的感受,能满足幼儿下次游戏的欲望,也能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的创造性行为更丰富。让幼儿作为教师首先应该满足幼儿愿意说。爱说的心理,这能给他的游戏添一份色彩,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话语中的闪光点加以点评,引导幼儿进一步熟悉游戏环境,知道要协商角色,并且感受角色知道做谁要像谁,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可以通过点评,也可以通过组织幼儿讨论来达到目的,使幼儿从中获得一些经验。

(二)互动式的讨论,拓展游戏的情节

互动式的讨论是大班幼儿特有的能力,大班的幼儿,他们有自己的见解,可以解决简单的问题,可以针对问题让幼儿自由讲述自己的游戏,从而培养幼儿的自主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在讨论的过程中拓展幼儿的角色游戏情节。如在叶城小学的游戏过程中,幼儿遇到了想开体育课的想法,通过互动式的讨论,幼儿确定了下次游戏中上体育课的操场和器材,为下次游戏拓展了情节。

“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具有与成人的活动、工作、服务同样重要的意义。儿童在游戏中怎么样,当儿童长大的时候,他在许多方面的工作也会怎么样。”角色游戏是幼儿游戏的主要形式,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主要手段,它对幼儿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

如何进行有效的亲子活动篇五

浅谈如何有效地开展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以它特有的功能深受幼儿的喜爱,但在实践中常常会因为种种的困惑感到束手无策,以至于区域活动流于形式,造成有内容而无实质。比如(1)如何创设与主题活动内容相应的区域?(2)如何投放难易程度不同的材料以满足孩子们多方面的需求?(3)如何使区域活动对幼儿学习真正起到支持作用?这些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已经严重阻碍课程改革的发展。那么,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区域活动的有效性。我们进行了探索:

一、转变教师角色

课改后的区域活动,最突显出来的是教师从指挥者的角色转换成为观察者,记录者,启发者,引导者等多个角色。传统教师的角色通常是指挥者,是幼儿的全权代理者,一切的课程与活动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幼儿只需要迎合就可以了。但是在主题活动中,活动与课程的安排是灵活的,不是一成不变不便的,而是紧随着幼儿的兴趣而进行适当的调整的,当然在这其中要考虑到幼儿年龄特点及价值所在。但相对于传统的教学,给了区域活动很大的灵活性,利于教师掌握,教师很自然的在此过程去完成角色的转变意识。如在进行主题活动过程中,很多的活动都在区域中完成,很多时候老师都处在观察者、记录者的状态,同时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去帮助幼儿。如科学区《沉与浮》的实践活动中,幼儿自己发现到很多的问题,并能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不断地努力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老师自然应该退出来,在一旁观察记录,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幼儿,帮助幼儿解决困难,而不是强行介入到幼儿的活动中去。教师对于幼儿的学习与生活通常都是从直接传授、正面介入到幼儿的学习中指导幼儿。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于幼儿的学习,是正面的直接的指导,不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是一味的告之幼儿该怎样做,不能那么做,或者是应该这样做,幼儿遇到困难也是直接告之幼儿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是自己自主的学习,通常是自己运用已有经验去尝试操作,看是否能够独立的解决问题。同时幼儿也能发现许多未知的问题,幼儿有了很多直接面对困难的机会和独立解决难题的机会。作为教师就应引导幼儿尝试一些新的方法,但决不是包办代替幼儿一切思维与想法。老师的建议也仅仅是建议,幼儿可以选择采纳也可以不采纳。而且老师只是引导幼儿尝试一些新的思路,帮助幼儿从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或者将幼儿从弯路上拉回来一点,解决问题的过程仍旧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师在此时是引导者。

二、发挥幼儿主体性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师与幼儿产生对话,双方相互努力,共同建构的学习过程。教师与幼儿是教室环境当中的双主体。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幼儿不光自己独立的思考学习,可以与身边的同伴相互学习产生互动、与老师产生互动、与周围的事物产生互动,进一步发挥主动性与能动性。在同一区域活动的幼儿一般具有共同的或相似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在活动中每个幼儿都在有意无意地关注同伴的一言一行,通过区域中同伴之间的互动与相互模仿学习,可以使幼儿自己通过努力而建立自己的人际交往的人群,可以化解幼儿人际关系单一的状况,使幼儿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得到改善,进一步的加强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区域活动具有开放性,内容丰富,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类型、优势区域等进行自主选择。这样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才能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因此活动过程中,幼儿往往表现很投入。幼儿活动越投入,表明幼儿通过操作过程学习到越多的东西,往往在活动过程中能够有许多创意性的想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很好的培养,自主性得到更大的发挥。

三、科学设置活动区

区域活动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幼儿处于被动、静止状态的局面,不是教师把知识告诉幼儿,让幼儿被动、静止地接受,而是教师通过设计、提供可供幼儿操作的环境特别是各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得到发展。区域活动的设置是灵活的,依据主题活动的内容进行多方面考虑而设置的。如《可爱的小动物》的主题活动中,就设置了表演区,美工区,语言区,益智区、自理区等。而在《有趣的车》主题活动中,就设置了美工区、语言区、建构区、益智区、科学区等。区域环境要有鲜明的个性布置,能吸引幼儿进入到区域中。区域环境作为主题环境的一部分,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为幼儿的活动很大一部分要在区域中进行并且完成他们的学习活动。区域环境要根据各个区域特色进行有特色的布置。各个区域的创设也要根据主题的具体情况而定。语言区通常投放一些主题相关的图书、头饰、手偶等资料,张贴一些有趣的图画和一些幼儿仿编的儿歌,同时也可放置一些空白纸,铅笔等习作物品。美工区投放的东西除一些常规的幼儿幼儿练习用品外,如剪刀、橡皮泥、工作纸、彩色笔、油画棒等,还可以在投放一些简单手工作品的示范图,在美工区最重要的是要设置一面幼儿作品的展示墙块,可以让幼儿粘贴自己觉得满意的绘画及其他的作品。在科学区通常提供一些幼儿操作材料,操作材料与主题相关。在音乐区、表演区投放一些简单或自制的乐器、头饰、自制服装等。通常建构区是根据主题而定。区域活动应根据活动区的层次性特点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材料。有时即便是同

一班级中同一类型的活动也通过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来体现层次性。适合幼儿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学习节奏的多层次的活动材料,可以满足不同幼儿进行自主选择的需要。

四、及时做好观察记录

教师应该在区域活动中对幼儿的活动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在此基础上,不断地调整活动区的环境,包括活动区域设置的增减,活动材料投放的改变,不断提供可促进幼儿持续发展的活动材料。设计并布置一些活动区域,制作并投放一些活动材料,只是活动区教学的起点,不是活动区教学的全部。教师应该在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活动区探索活动的同时,通过认真的、经常性的对幼儿进行观察,正确评价幼儿的活动,包括幼儿的活动兴趣、活动水平、发展需求等问题,并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不断为幼儿提供更为适合他们年龄特征和兴趣特点,能够引起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愿望,促进他们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活动环境和材料。教师在活动区中的工作应该进入“提供环境--进行引导--调整环境--进行引导”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只有这样,活动区教学才能够帮助幼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幼儿的素质才能不断地得到提高。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