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最新脱贫攻坚的心得体会 脱贫攻坚决胜时刻 心得体会(通用十篇)

最新脱贫攻坚的心得体会 脱贫攻坚决胜时刻 心得体会(通用十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6 08:24:41
最新脱贫攻坚的心得体会 脱贫攻坚决胜时刻 心得体会(通用十篇)
时间:2023-04-06 08:24:41     小编:zdfb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脱贫攻坚的心得体会 脱贫攻坚决胜时刻 心得体会篇一

我们先后观摩学习了兴平市马嵬驿民俗文化景区、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杨凌绿香安果蔬专业合作社、天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杨凌创业工场及农产品电商物流园区等点,聆听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涉农惠农强农政策解读、城乡发展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专题讲座,交流研讨了宁陕脱贫攻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培训学习目标明确、安排紧凑充实,让我受益匪浅,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扶贫要解放思想,打牢思想基础。

脱贫攻坚战不是论持久战,而要通过过硬扎实有效的举措,摘掉贫困村、贫困人口的帽子。一是提高扶贫工作者的思想意识,坚决杜绝畏难情绪和急功近利思想,牢固树立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信念和信心,带着感情和责任去扶贫,不折不扣完成各项扶贫任务。二是切实改变贫困户的等靠要意识,在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同时,切实让贫困群众树立“自身是扶贫的对象、更是扶贫的主体”的意识,彻底改变等靠要思想,从根本上、从源头上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切实走出一条“造血”与“输血”并重的扶贫道路。

二、扶贫要在“精准”上下力气

在开班式上,省农工办郑梦雄主任从现阶段脱贫攻坚新形势为我们做了精彩阐述。他强调,精准扶贫重在“精准”二字,“精准”即是指准确辨识真正需要帮扶的困难群体,要立足群众实际、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问题有的放矢。使我认识到,扶贫首先要精确识别、精准帮扶,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明公开、相对公平。我们乡镇干部处于带领群众脱贫的最前线,在扶贫路上一定要深入了解村上的基本情况、资源禀赋、农民增收渠道和发展方向,了解涉农惠农各项政策法规、实用技农业技术,搞清农民在发家致富方面所缺少的知识和信息等。只有细致地了解了民心、掌握了民意,摸清了群众最期盼最迫切对脱贫的诉求,并经常进村入户,和他们认亲戚、结对子,带着感情和担当去帮扶他们,才能为精准扶贫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工作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要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脱贫致富,治本之策还是要靠发展。只有通过抓住产业促发展,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激发贫困群众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才能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提供重要支撑。以筒车湾镇为例,因为距西汉高速公路近的独特区位优势,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立足“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做大做强了筒车湾欢乐水世界4a级景区、苍龙峡、七里村美丽农家等一批旅游产业。有了旅游产业支撑,就有了造血功能与内生动力,就能够依靠自身努力和主动作为来摆脱贫困。

培训期间,王征兵教授就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打好脱贫攻坚战上了生动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脱贫攻坚离不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资源要素的支撑,要最大限度地挖掘整合各个方面的资源。这个过程中,政府必须主动作为,因势利导,在培育产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上下大力气,多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让扶贫更有底气。

四、电商发展让精准扶贫更有方向

在4月25日的现场观摩中,杨凌创业工厂及电商物流园区负责人为我们详细介绍了“线上运营、线下服务”的农产品电商模式,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可以随时随地为农民卖农产品,让我打开了思想,开阔了眼界,电子商务已在全国扶贫路上遍地开花,现在宁陕县的农村电子商务也在全面铺开,让精准扶贫更有方向。我们镇村干部进行产业扶贫,完全可以用开放的心态与创新的意识,充分利用互联网,着力打造一批农产品电商平台,培育一批农村电商带头人,让大山深处的特色农产品有市场、卖得出、卖得远、卖出好价钱,让电商扶贫成为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路径。

总之,这次学习培训体现了省委农工办、西农大、县委县政府对宁陕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基层干部的关怀与厚爱,今后,我们要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契机,善做善为、善做善成,带着感情与担当去扶贫,为建设美丽富裕新宁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脱贫攻坚的心得体会 脱贫攻坚决胜时刻 心得体会篇二

近日,结合督查工作对今年将脱贫“摘帽”的7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进行了调查了解,总体感到,7个区县正处于今年实现脱贫“摘帽”、坚决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阶段,各区县党委、政府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清晰的思路、更有力的举措、更快的速度,高位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展开。主要呈现三个新的特点。一是不断优化脱贫项目程序,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今年脱贫“摘帽”的7个贫困区县都将迎接国家和市级验收,各区县十分注重加强贫困村基础设施项目资金的统筹与协调,抓住立项、招标、审批、验收等关键环节,强化项目监督问责机制,优化程序,加快推进村组道路、农村饮水、电网改造、环境综合整治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大统筹整合农村危旧房改造、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滑坡治理、风貌改造等政策。同时,加大差异化的资金补助和政策倾斜力度,全力保障贫困户住房安全。二是始终突出问题导向,切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区县坚持将各级督查发现的突出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作为推动工作落实的抓手,明确整改责任人,研究整改措施,时限整改,以整改促进工作落实。同时,举一反三,以督查整改为契机,集中力量,逐一解决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点突出问题。7个区县年初以来均成立了专项督查组,至少组织了两次以上明查暗访。丰都县5月中旬,集中一周时间,县四大班子领导率32个脱贫攻坚专项督导组分赴各乡镇(街道),对95个贫困村、42个非贫困村、900多个贫困户进行专项调研督导,对政策到户、驻村工作、结对帮扶、项目推进等情况开展明查暗访,较好地推动工作落到实处。三是进一步强化机制创新,努力拓宽贫困户稳定脱贫、持续增收的路子。从本次暗访进村入户了解的情况看,各区县更加注重创新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基本实现了驻村帮扶、政策到户管理常态化,确保了贫困户步入稳定脱贫、共享发展成果的快车道。7个区县均不同程度在积极探索股权化改革试点,开展资产收益扶贫,将财政扶贫资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部分农村集体资产,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资产租赁、订单收购、土地托管等利益联结方式,量化到贫困户,使贫困户每年享受分红、就业、技术指导、产品回购等多种收益。同时,也发现一些不容忽视问题。

一、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工作制度不够落实,有的存在上热下冷、领导急部属缓的现象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把派驻工作当成一个常规性任务,有的甚至当成一种负担,对驻村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到位,身去心不去,不安心工作。二是职责任务不清,一些驻村队员未经培训仓促上任,对自身工作职责、工作任务不了解,不会开展工作。三是工作推进不实,一些驻村队员没有真正深入到贫困村贫困户中去,存在“走读”现象,工作搞形式,有的为应付检查,甚至一次性把全年工作记录都写完了。四是工作方法简单,对贫困村、贫困户情况掌握不明,对扶贫政策、帮扶措施学习不够,没能有效的承担起驻村帮扶职责。

二、脱贫措施不精准,存在增收渠道单一

一是缺乏分类指导,到户到人政策措施不落实、精准帮扶不到位。二是增收渠道不多,有的注重了解情况、节日慰问,有的注重送种子、送鸡苗鸭苗、送化肥,有的注重政策宣传、组织协调、帮助出主意。三是帮扶措施没落地,给贫困群众规划和承诺的一些脱贫增收项目落实较慢、推进不力,甚至针对今年脱贫越线贫困群众的一些增收项目也还没有完全落实。四是脱贫增收成糊涂账,帮扶责任人没有和贫困群众共同研究增收举措,群众对自己收入要达到什么标准才算脱贫、每项帮扶措施能帮助自己增收多少等情况不是很了解、说不清楚。

三、脱贫攻坚档案资料不够规范,有的存在应付了事

有的区县在《帮扶手册》规范化填写上,存在逻辑不清、简单重复、统一填写的问题,没有体现帮扶措施的时效性和真实性;有的贫困村产业扶贫规划与整村脱贫规划基本一样;有的帮扶措施记录到20__年,20__年没有任何记录;甚至有的贫困户没有《帮扶手册》。少数贫困村村支“两委”召开的脱贫攻坚会议,基本上没有任何内容记录。四、到人到户政策宣传不够到位,有的存在贫困群众一知半解,政策落实不够好

由于精准扶贫到户政策涉及产业、医疗、低保、教育、住房、金融等数十项,加之部分乡(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对政策掌握不够,致使到人到户精准扶贫政策宣传不到位,落实不全面。少数贫困户不清楚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和小额意外伤害保险内容,不清楚c、d级危旧房改造和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补助政策,不知道扶贫小额到户贴息贷款等方面的政策。七个区县今年脱贫摘帽没有退路,只有不折不扣高质量高标准完成脱贫攻坚工作,才能确保全市“到20__ 年底,实现18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全部摘帽、1919个贫困村整村脱贫、165.9万农村贫困人口越过扶贫标准线”的脱贫攻坚总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坚持问题导向,建立问题台账。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整改台帐,列出各区县问题清单,一项一项督促整改,整改后逐一销号。充分利用再次督时候,把问题逐一整改情况的核实检查作为重要内容,咬住青山不放松,不达效果不罢休,确保已经发现问题彻底整改到位。同时,责成各区县举一反三,及时查漏补缺,并在产业扶持、扶贫搬迁、社会保障、结对帮扶等方面,进一步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到户政策措施,用机制创新实现贫困户长期稳定脱贫越线。

(二)点对点约谈,严肃问责。针对问题较多、工作效果不好、累改累犯的区县、乡镇和村,由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进行约谈,约谈对象为下一级党委、政府分管领导、扶贫工作具体负责人,当面指出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对具体责任人严格按照条例规定进行问责,保证问题整改工作的严肃性,对脱贫攻坚工作失职渎职的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真正杀一儆百,起到震慑作用。

(三)及时梳理和完善“六个一批”政策。从去年深入推进新一轮扶贫攻坚以来,市和区县两级围绕“六个一批”出台了一系列到人到户到村脱贫攻坚政策,通过实施一年来,也暴露出个别政策、政策中的个别条款不适应现实的客观需要,各级就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全市“六个一批”进行全面梳理,针对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出台的各项精准政策更多惠及贫困群众。

(四)强化政策业务的再培训。去年7月以来,各级对全市贫困村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扶贫系统干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培训,但随着政策的变化、职能的调整、形势的改变,能力素质不适应的情况不同程度存在,需要各级进一步加大再培训力度,进一步讲清职能职责、目标任务和政策解读,手把手教方法、讲思路,交流心得体会,确保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队员熟悉脱贫攻坚的每一项政策措施,能真正静下心来,扎根在贫困村,确保扶贫系统干部业务精、能力强,不间断提高思想认识、政策素养和帮扶能力,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五)努力营造脱贫攻坚氛围。不断加强新闻媒体宣传,充分利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中央媒体和重庆日报、重庆卫视等主流媒体和各区县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加强脱贫攻坚政策引导和宣传报道。编印扶贫政策宣讲手册,采取踩花灯、顺口溜、三句半、演小品、民歌对唱等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扶贫政策,调动和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增强脱贫信心,真正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积极开展一批扶贫系统先进典型、一批脱贫先进典型、一批组织帮扶先进典型和一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功案例“四个一批”宣传活动。

脱贫攻坚的心得体会 脱贫攻坚决胜时刻 心得体会篇三

扶贫开发成效如何,关键要看是不是做到了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扶贫攻坚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这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后,党中央更有针对性的要求。

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推进,贫困人口的情况也在发生变化,既有集中连片的特殊困难地区,也有零散分布的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这就需要改变以往扶贫工作中存在的福利化、平均主义倾向,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

实现精准扶贫,深入调研、准确识贫是前提。富裕的生活大体相似,而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各地要改变以往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的工作方式,深入调查,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家底盘清。一些地方在识贫工作中总结出了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能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就是实践中管用的好方法。各地要通过建档立卡,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确化、规范化管理,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

精准扶贫意味着精准施策。各地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对那些有劳动能力的,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对那些居住地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通过移民搬迁实现脱贫;对那些丧失了劳动能力的,通过低保政策实施兜底扶贫;对那些因病致贫的,通过医疗救助帮扶,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需要看到,现在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由此产生大批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精准扶贫,需要切实解决这一群体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供更加精准、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各地要通过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大病保险和新农合等政策,确保留守儿童和老人不成为被遗忘的群体。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要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更加精准的管理和服务,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对老年人的关怀照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实现这一承诺,需要各地付出更大努力。贫困不是一两天产生的,要想根治,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和发展相结合。各地要围绕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相关要求,下定打攻坚战的决心,以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让真正需要帮扶的群众享受到扶贫开发的阳光雨露。

脱贫攻坚的心得体会 脱贫攻坚决胜时刻 心得体会篇四

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分析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就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作出重大部署,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取得最后胜利。

“量变”到“质变”是一个恒定的规律。在脱贫攻坚中也是如此,要想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就离不开高标准、严要求把控攻坚中的脱贫“量”,包括“存量”“增量”“变量”,必须靶心不变,精准施力,下足“绣花功”,才能夺取“全胜利”。

巩固脱贫成效,稳固脱贫“存量”。经过前期的艰辛努力,脱贫攻坚取得了一定成效,贫困人口从2020__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20__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在脱贫攻坚最后的冲刺阶段,前期的成效就是决胜的最大底气。因此,一定要把巩固脱贫成效,稳住已脱贫量,是取得脱贫攻坚全胜利的重要要求。要继续加大就业扶贫力度,抓好就业扶贫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鼓励复工复产企业根据岗位要求,优先招用贫困群众,全力稳岗拓岗;要继续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因地制宜,依托自然资源、电商资源、文化资源,曾强本土产业特色性,发挥“培育一批主体、带动一方百姓、搞活一片经济”的产业效应;要继续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加快解决移民搬迁群体的产业、就业和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啃下“硬骨头”,攻克脱贫“增量”。攻坚脱贫面临的巨大任务很挑战,关键就在于要攻破深度贫困地区堡垒。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地区是必须要啃下的“硬骨头”,是赢得脱贫攻坚全胜利的关键任务。即使疫情期间,脱贫攻坚的难度加大,依然要毫不松懈“两手抓”“两手硬”。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推动低风险地区的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尽快复工复产,降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要继续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落实脱贫攻坚方案,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要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要聚焦特殊困难群众,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用政策为贫困群众兜底;要精准盯防重点乡村、重点人员、重点项目,千方百计补短板、强弱项、抓整改,攻克“增量”。

建立预警机制,警惕脱贫“变量”。脱贫攻坚会出现各种返贫情况,或是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的“后遗症”,或是因病返贫、因意外返贫等。为了确保攻坚脱贫全胜利,对这些脱贫“变量”也要高度警惕,坚决“清死角”“不漏一户、不漏一人”。要严把“退出关”,通过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协调联动,进行全面、认真、细致的检验,确保脱真贫、真脱贫;要建立返贫预警机制,做好返贫人口风险评估和动态监测,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早帮扶。特别是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扶上马送一程,助力其走得更好、走得更稳。

打好“组合拳”对脱贫攻坚各种“量”严格把控、精准施策,一定能够提高脱贫质量,确保实现“高质量”全脱贫。

脱贫攻坚的心得体会 脱贫攻坚决胜时刻 心得体会篇五

作为李保国家乡的武邑人民深感骄傲和自豪,在全县掀起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批示精神、争做“保国式”优秀共产党员热潮。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以典型为镜,多学一遍、深学一层,发扬“保国精神”,以人一之我百之的工作干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争当脱贫攻坚模范。

发挥“李保国”等典型带动作用

该县举办了弘扬李保国精神事迹报告会,引导党员学习领会“保国精神”的精髓和内涵;开展“争做李保国式好党员、好干部,争当李群生式好村官”活动,引导党员干部群众立足岗位,创先争优;组织先进典型谈体会、作报告,使广大党员学有目标、做有榜样;通过召开学习座谈会、撰写心得体会、组织演讲征文、微信话题互动、业务技能练兵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谈感想、找不足,唤起广大党员向先进典型学习、做合格共产党员的内在动力;组织广大党员对标赶超,坚持边学边改,引导党员根据岗位特点、履职情况和工作实绩,客观认定自身等次,对标先进典型找差距,制定整改措施,公开承诺践诺。

学习保国精神 加快推进脱贫攻坚

该县围绕“全市率先脱贫出列”的奋斗目标,出台了《关于开展“学习李保国精神,全面脱贫奔小康”活动的实施方案》,要求全县党员干部锤炼更加顽强的精神状态和更加刚强的工作作风,以李保国同志的工作作风、李保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干劲推进全面脱贫奔小康。在推进精准扶贫中,该县坚持把创新扶贫业态机制、搭建脱贫产业平台作为根本出路,针对不同贫困情况,重点在全县培育搭建了京东“跑步鸡”、宁波天邦股份100万头商品猪全产业链、设施蔬菜脱贫产业园、光伏发电四大脱贫产业平台,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在五大脱贫产业平台,大力推行“政、企、银、户、保”“五位一体”模式,引导贫困户带土地、带劳动力、带各类资金加入合作社,确保贫困户当年能脱贫,今后10—20xx年有长期收益。

开展“双增双培工程”助力脱贫

该县大力实施农村致富带头人“双增双培”工程,即增强农村致富带头人致富能力、带富能力、把农村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农村干部,制定了《“双增双培”工程20xx年推进方案》,通过在平台上选人和选人建平台,实行“1+10”联户帮带机制,带动贫困户脱贫。20xx年重点培育了河北绿园公司董事长孙钰聪、审坡镇贾寺院村党支部书记种菜能手贾三虎等144名致富带头人,实现了贫困村全覆盖,有效带动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脱贫攻坚的心得体会 脱贫攻坚决胜时刻 心得体会篇六

“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短短11个字,是鲁迅先生入读的三味书屋之“三味”的真正涵义。20__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关键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如何答好脱贫“答卷”,广大帮扶干部更需要沉着冷静、认真思考,悟其“三味”、品其“三味”。

“布衣常著岁寒身,一缕一丝若暖春。”

布衣暖,是指坚定“永远不脱离人民群众”的立场,不为“官老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要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情怀。在开展扶贫工作中,帮扶干部应坚守布衣之道,谨记“人民公仆”这一身份,坚持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克服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摆脱“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游走式”脱贫。要压实帮扶主体责任,持续深入基层开展“两不愁三保障”摸排达标工作,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村到户;要“脚上有土”加强联系,盯紧群众具体需求、关注群众切身感受,从悉心关怀送温暖,到拉动产业促发展,不断拉近与贫困户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为落实各项决策、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要“心中有谱”谋求发展,常“出门”收集“接地气”的民意、解决“冒热气”的问题,挖掘乡村特色文化,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以产业振兴为强大引擎,最大程度发挥好各项扶贫政策红利,让走出“贫困”严寒、走向“小康”暖春的步伐更快更稳。

“菜根咬定立人间,大味其中意趣酣。”

菜根香,就是满足于粗茶淡饭,不追求奢华享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必须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扶贫工作纷繁复杂,夏日烈阳、冬日苦寒、泥泞田间、乡里矛盾……无不是摆在扶贫干部前的层层挑战。作为扶贫干部,在决战脱贫攻坚时期,更需具备嚼得菜根的艰苦奋斗精神,明白“大味至淡”,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以一颗清澈淡泊的心去体味岗位的价值。要加强理论学习,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系列讲话精神,将其运用在驻村扶贫工作中去,提高履职能力;要开门听取意见,听得进、容得下群众的意见与批评,有则一改到底,无则砥砺奋进,把帮扶工作做到关键处、暖到人心里;要勤于自我反思,经常性组织开展自查,积极学习老革命先进典型,忆苦思甜,始终摒弃任何松懈厌战、盲目自信等错误思想,做到人在心在状态在,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诗书滋味长”,说的是文化的永久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贫不足羞,羞的是贫而无志。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不能止步于“摘帽”。要切实做到“扶上马”再“送一程”,扎实开展志智双扶,通过涵养贫困户的“书卷气”提升其精神风貌,从根本上消除愚昧的思想,提升共奔小康的精气神。广大帮扶干部要壮大舆论声势,在走村入户时加强对党的政策、脱贫模范正面典型的宣讲,让群众切切实实看到党的支持与温暖,提振他们的脱贫信心;要着力提升技能,结合个人需求、本地扶贫项目和扶贫产业特色组织群众开展培训,助推就业扶贫提质增效;要持续推动教育扶贫,精准追踪贫困学生的教育状况,积极向学生家长宣讲国家政策,在提升孩子家长“智”“志”同升,确保教育“不断档”,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从根本上消除未来返贫的可能性。

脱贫攻坚的心得体会 脱贫攻坚决胜时刻 心得体会篇七

党的xx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xx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分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任务作出部署,动员全党全社会力量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必须贯彻落实党的xx届五中全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领会同志扶贫开发思想,坚持精准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

“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这是对脱贫攻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所处位置的准确判断。越是任务艰巨越要迎难而上,确保到20xx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是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体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一个突出短板。短板必须补齐,否则影响全局。正如同志指出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这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我们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块突出短板。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需要,也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和前提。同志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他还指出,新中国成立前,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现在,我们党就是要领导广大农民“脱贫困、奔小康”,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好日子。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如果贫困地区长期贫困,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变,群众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那就没有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不是社会主义。

当前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国脱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中西部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贫困人口规模仍然较大,而且剩下的贫困人口大多数分布在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减贫难度大,脱贫成本高。扶贫开发进入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贫困人口规模大、贫困程度深依然是我国贫困问题的基本特征。目前,全国有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2.8万个贫困村、近3000万个贫困户、7017万贫困人口。而且,现有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减贫边际效应不断下降,增收难度不断加大,贫困代际传递趋势明显,是难啃的“硬骨头”。

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和发展能力弱的现象依然十分普遍。20xx年,全国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610元,比全国农民平均水平低3282元。老少边穷地区贫困问题集中,贫困人口普遍存在受教育程度低、健康水平低的“两低”情况,自我发展能力弱。建档立卡贫困村70.8%没有集体经济,内生发展动力严重不足。贫困人口致贫因素较多,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突出,缺资金、缺技术普遍,因病返贫、因灾返贫、因市场风险返贫常见。

贫困地区区域性贫困、发展基础差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全国12.8万个建档立卡村中,6.9万个行政村不通客运班车。87.1万个自然村中,33万个不通沥青(水泥)路。贫困地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20个百分点。建档立卡户中有652万户饮水困难,580万户饮水不安全。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偏低,市场主体发育不足,市场体系建设滞后,产业发展处于价值链低端。贫困县的存贷比普遍在40%左右,储蓄外流严重。

扶贫政策针对性不强、特惠支持不足问题依然存在。现有政策部分落实不到位、财政投入明显不足、行业支持缺少特惠、工作责任落得不实、社会动员支持体系薄弱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过去贫困面大,一项普惠政策就可以使许多贫困人口增加收入,越过温饱线。现在,贫困人口大多数自身能力弱,或者居住在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仅靠自己很难参与发展进程、享受发展成果。

精准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同志指出,“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这为脱贫攻坚明确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脱贫攻坚,脱贫攻坚的出路在于精准施策。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编制好“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着力完善综合性扶贫政策措施和健全脱贫攻坚保障体系的规划,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落实到规划中,确保精准施策、实招更实。

一是建设国家扶贫开发大数据平台,在精准识别上摸实情,真正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好基础。精准识别既要体现静态的精准,把现在的贫困人口找出来;又要体现动态的精准,把脱贫的人口退出去,把返贫的人口纳入帮扶对象。二是建设省级扶贫开发投融资平台和县级扶贫开发资金项目整合管理平台,拓展扶贫投入渠道,切实增加扶贫投入。在县一级,把专项扶贫资金、相关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捆绑集中使用,加强资金监管,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推动扶贫开发项目与行业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试点安排相衔接,扶贫开发规划与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特色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规划相融合,把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作为脱贫攻坚重点。三是建设乡村扶贫脱贫落实工作平台。

在贫困乡建立扶贫工作站,在贫困村选派好第一书记、建设好驻村工作队,配合村两委落实帮扶措施和帮扶责任,保证贫困户有人帮、有人扶。进一步完善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脱贫工作责任考核,对贫困县重点考核脱贫成效。四是建设社会扶贫对接平台,以社会扶贫网为载体,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帮扶需求和社会扶贫资源有效对接。

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脱贫攻坚必须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确保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积小胜为大胜,最终取得全面胜利。要层层落实责任。坚持党的领导,五级书记一起抓,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落实贫困县主体责任,促使其把主要精力用在扶贫开发上。落实相关部门的行业扶贫责任,把扶贫任务优先纳入行业规划并认真实施。

落实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帮扶责任,不脱贫不脱钩。夯实精准扶贫基础,建立分类施策政策体系,确保扶贫资金和政策精准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提高其参与度、获得感,激励其自力更生,激发其脱贫的内生动力与活力。实施更广泛的社会动员:提高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东西部扶贫协作的精准性、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广泛参与,凝聚扶贫攻坚强大合力。加强扶贫机构队伍能力建设,提高干部攻坚克难能力和水平。大力加强宣传:宣传同志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凝心聚力;宣传扶贫成就,坚定全国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宣传脱贫致富典型,坚定贫困群众改变命运的决心;宣传社会各界对贫困人口的关心,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优良传统;宣传党的扶贫政策,促进政策落实到村到户到人。

脱贫攻坚的心得体会 脱贫攻坚决胜时刻 心得体会篇八

在当前这场必须打赢的脱贫攻坚战中,如果说上级政策是牵引力,外部帮扶是推动力,那么,贫困群众自身的脱贫志向,正是不可或缺的内生动力。

改革开放37年来的努力,让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首先就是靠着坚定的脱贫意志、滴水穿石的韧劲。无数地区的脱贫经验证明:摆脱贫困,首要的意义不是摆脱物质上的贫困,而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解决好头脑中的贫困,才可能实现“弱鸟先飞”“至穷致富”。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面对最后7000多万“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这个“硬骨头”,当务之急,正是先要除掉“头脑贫困”这个障碍。特别是,“等靠要”的观望心态、依赖心理和功利思想,当前还在许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

比如人穷志短、不思进取。有的贫困户,上级给他建了大棚,他还等着政府买种子买机械、供肥料供技术,连换个草帘都指望政府干。一位乡镇干部曾说,每当发一些救灾、救助物品,就会有一些群众相互“攀比”,出现争穷比穷、“躺着当低保户”的现象。

比如观念落后、被动依赖。有贫困县的领导,把争取到“贫困县”帽子当作荣誉和政绩,到处炫耀,甚至在政府网站上发布“特大喜讯”。戴上“贫困县”帽子,意味着可以多出来几亿元甚至更高的财政转移支付,可是,只知“炫贫”,只等“救助”,怎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尽快摘帽?

又如思路闭塞、方法单一。一些干部缺乏深入调研内容'>调研,找不到病因,开不出方子。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或者只会用老办法,或者不顾实际抄别人的经验。芦笋价高,就要求大家都种芦笋,一哄而上“烂市”了,再改种山药,结果种什么赔什么,农民挣不到钱,不仅无法脱贫,还失了信心。

贫穷不可怕,怕的正是这种思想和思路的贫困。群众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解决好了精神面貌,坚定信心、积极进取,激发出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才可能化短处为长处,变劣势为优势,让“至贫”能致富。反之,如果扶贫变成了养懒人的政策,就算花很多精力和投入暂时搞上去,也不能持久,甚至还会陷入“越穷越要、越要越懒、越懒越穷”的恶性循环。

对贫困群众来说,扶贫当先扶志。有了志气,“输血”才有作用,“造血”才有可能。“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鼓励贫困地区的群众通过双手苦干、巧干致富,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观念,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看见身边的榜样。山东沂源县张家泉村原村支书朱彦夫,在战场上失去了双手双脚,仍然带领群众治山、治水、造田。他可以跪着走、爬着走,甚至“滚”着走,但他的精神世界从来没有被贫穷击垮。这样的人,正是大长贫困群众志气的精神资源。

脱贫攻坚心得体会5

扶贫开发成效如何,关键要看是不是做到了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日前在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扶贫攻坚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这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后,党中央更有针对性的要求。

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推进,贫困人口的情况也在发生变化,既有集中连片的特殊困难地区,也有零散分布的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大以来,----多次指出,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这就需要改变以往扶贫工作中存在的福利化、平均主义倾向,通过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在于精准。

实现精准扶贫,深入调研、准确识贫是前提。富裕的生活大体相似,而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各地要改变以往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的工作方式,深入调查,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家底盘清。一些地方在识贫工作中总结出了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能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就是实践中管用的好方法。各地要通过建档立卡,对扶贫对象实行精确化、规范化管理,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

精准扶贫意味着精准施策。各地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对那些有劳动能力的,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对那些居住地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通过移民搬迁实现脱贫;对那些丧失了劳动能力的,通过低保政策实施兜底扶贫;对那些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通过医疗救助帮扶,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需要看到,现在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由此产生大批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精准扶贫,需要切实解决这一群体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供更加精准、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各地要通过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大病保险和新农合等政策,确保留守儿童和老人不成为被遗忘的群体。各级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要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更加精准的管理和服务,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对老年人的关怀照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实现这一承诺,需要各地付出更大努力。贫困不是一两天产生的,要想根治,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和发展相结合。各地要围绕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相关要求,下定打攻坚战的决心,以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让真正需要帮扶的群众享受到扶贫开发的阳光雨露。

脱贫攻坚的心得体会 脱贫攻坚决胜时刻 心得体会篇九

扶贫当有“三心”

重庆市合川区委组织部 左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源源不断选拔使用经过实践考验的优秀年轻干部。

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事关党的事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而脱贫攻坚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自然成为各地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最好的“试金石”。因此,年轻干部不妨从“虚心做人、真心待人、恒心做事”三个方面入手,肩负起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历史使命。

“虚心”做人,做“不耻下问”的初学者。三人行,则必有我师。面对脱贫攻坚这一艰巨的任务,无论来自哪个层级的机关,不管职务高低,在单位能力有多强,到了基层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恐慌”,这种“恐慌”来自于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的“能力恐慌”、缺乏农村工作的“本领恐慌”、缺乏与群众打交道的“语言恐慌”、缺乏机关到基层的“跨度恐慌”,等等。因此,要解决这类“恐慌”心理,放得开手脚办事,年轻干部就得摆正位置、端正心态、转变角色,积极主动“走出去”,大刀阔斧“引进来”,“虚心”向书本学习,向群众讨教,了解风俗习惯,与群众打造一片;“虚心”向当地的干部学习,积累正确处理群众矛盾纠纷的方式方法,为群众排忧解难。

“真心”待人,做“服务群众”的贴心人。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脱贫攻坚目的是要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工作中,出现的部分群众对于政策不满意的评价,不是因为相关政策没有制定落实,更多的是因为政策的宣传发动没有让群众听清楚、弄明白、记得住。因此,做好群众工作需要能力和水平的同时,更需要年轻干部付出百分百的“真心”。就得时刻保持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做群众的“贴心人”,时时审时度势,处处换为思考,站在群众的立场想问题、办事情、解难题,用简单实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宣传解释政策,把自己“摆进去”,将群众“拉进来”,用真心真情真意服务群众,为群众谋取福利。

“恒心”做事,做“水滴石穿”的践行者。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到了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越往后脱贫成本越高、难度越大,最后脱贫的大都是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的地区和群众,是越来越难啃的“硬骨头”,需要年轻干部持之以恒的“耐心”。因此,对于年轻干部而言,既是机遇,也更是考验。它需要年轻干部怀揣坚忍不拔的意志,时刻保持坚持不懈的“恒心”,一步一个脚印,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关乎群众利益的每一件“小事”,做好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积水成海,积土成山,用艰苦卓绝的努力践行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做到仰无愧于天,俯无愧于地,行无愧于人,止无愧于心。

脱贫攻坚的心得体会 脱贫攻坚决胜时刻 心得体会篇十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领会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推进农村扶贫开发的战略地位以及重大意义,进一步明确了农村扶贫工作的具体要求,并将作为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持之以恒,抓紧抓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部分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出现了中高收入群体,但还存在大量低收入群体。作为乡镇级政府的扶贫机关的工作者,对此既感到是工作动力又是工作的压力。一方面,扶贫工作在不但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下,工作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工作力度得到加大,扶贫工作成效更加突显,给扶贫工作提供了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另一方面,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抓住机遇谋发展,就必须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扶贫工作的新思路和新办法,是一个扶贫工作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用心扶贫

对贫困的群众,我们心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很多的基层干部也是从贫困中走过来,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加增强我们抓好扶贫攻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是用心扶贫的必要条件。

扶贫攻坚对各村都有任务、有指标,还要纳入最终的年终考核。如果仅仅把扶贫当作任务,为驻村而驻村,敷衍了事的填写扶贫手册;为户入而入户,表示我来过、我见过,然后纸上谈兵,这些被动的扶贫、被动的工作,没有一丝的责任感,如何能够用心。在奋斗在一线上的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怀着对弱势群里的关爱、对困难群众的同情,坚持行善向善的信念,变任务为责任,变压力为动力,充满激情、充满爱心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扶贫攻坚战中。

二、用新扶贫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

在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把贫困群众当作亲友,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谋划、实事求是的规划,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脱贫愿望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满正能量去面对现在的问题,加大智与志的帮扶力度,永久脱贫、直奔小康才不会是一句空话,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望。只有真心付出、真新帮扶,扶贫工作才会取得实效,而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群众路线教育的成果会更加巩固,在攻坚战役中会取得绝对的胜利,更加会体现出基层干部的自我价值。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