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2023年积累与运用(18篇)

2023年积累与运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5 06:51:04
2023年积累与运用(18篇)
时间:2023-04-05 06:51:04     小编:zx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积累与运用篇一

教学目标

1、读背格言,了解格言意思,从中受到勤奋好学的教育。

2、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1、读背格言,了解格言意思,从中受到勤奋好学的教育。

2、体会短文中的语言文字的美,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3、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教学任务。

完成“读读背背”和“阅读”部分内容。

二、学习“读读背背”中的格言。

1、谈话,复习引入。

(1)同学们还记得这学期以来我们所积累的关于讲学习的格言或成语吗?背一背。

(2)这些格言告诉我们什么?

2、揭示本课学习的格言,出示小黑板。

(1)指名读、正音。

(2)齐读格言。

3、自学格言,了解格言所包含的意义和道理。

(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格言展开讨论,弄清意思和包含的道理。

(2)汇报交流评点。

4、联系实际,说说这几条中你做到了哪几条?哪些地方做得不足?学了这篇课文之后,你打算怎么做?

5、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做学问的格言,背出来大家听听。

6、指导读、背文中格言。

三、完成“阅读”部分内容。

1、谈话: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游玩,请大家仔细看图,准备用一、二句话来说说你所看到的美丽景色。(板书:梅雨潭)

2、出示图,指导看图,初步感受梅雨潭的美。

3、汇报观看所得。

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瀑布和潭的美。(注意有一定顺序)

4、图文对照,体会课文语言文字的美。

(1)指名逐段读文,正音。

(2)全班齐读,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读后联系学过的方法理解词义。

(3)自由读文,思考下列问题。

a、课文介绍了哪两处景物?重点介绍哪一处?

b、画出你认为写得美丽语句读一读,准备感情朗读给大家听。

(4)汇报自学情况。

(5)指导感情读句,读文。

(6)选择喜爱的语句起立读。

四、小结

体会景美及祖国山河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五、作业

1、摘抄短文中的优美词、句。

2、背格言。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背格言,了解格言意思,从中受到勤奋好学的教育。

2、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3、举办一次画展,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学会评画。

4、引导学生仿写写景作文,用自己的笔讴歌祖国山河的秀丽壮美。

教学重点、难点

1、读背格言,了解格言意思,从中受到勤奋好学的教育。

2、体会短文中的语言文字的美,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3、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教学内容

完成“口语交际”部分内容。

二、板题:评画

三、读题第二段,明确评画的依据

可以从以下评:

1、谁画得好,内容新,题目取得好。(可三者兼而有之,也可只有一项长处)

2、让画得好的同学介绍自己画画的经验。

四、根据要求展开评比

1、十人为一小组,先由每个成员介绍自己的画的取材、画的经过。

2、从每一小组中选出3~5幅较好的参加全班评比。

3、全班评比,从刚才的评比的画中评出10~15幅较好的画。要说出评选的依据。

五、请画得好的同学上前介绍自己画画的经验

六、小结

从这节课中你得到哪些收获。

七、作业

依据别人画画的经验画出更好的画。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背格言,了解格言意思,从中受到勤奋好学的教育。

2、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3、举办一次画展,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学会评画。

4、引导学生仿写写景作文,用自己的笔讴歌祖国山河的秀丽壮美。

教学重点、难点

1、读背格言,了解格言意思,从中受到勤奋好学的教育。

2、体会短文中的语言文字的美,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3、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示教学内容

完成“习作”部分内容。

二、读题、审题,明确习作要求

1、本次作文是写景作文。

2、要求写你喜欢的景物。

3、仔细观察。

4、模仿《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写作方法。

三、练习《富饶的西沙群岛》的写作方法。

1、总写景物特点。

2、按地点变化来写景物各部分特点。

3、总结:人们将把西沙群岛建设得更美。

四、出示看图,引导看图,确定写作对象。

1、出示课前准备的图片,指导按一定顺序看图。

2、从这几幅图中或你喜爱的其他景点中选一处来展开描写。

五、指导写作

1、列出小提纲(师指导):

(1)总写你最喜欢的景物是哪儿?你为什么喜欢它,它有什么特点。

(2)按地点变化抓住其中二~三处展开写,要将景物的颜色、形状等特点写出来。并做到语句通顺、优美。

(3)结尾歌颂景物的美丽,或写出看了景物后的感受。

2、生写作,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继续习作。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背格言,了解格言意思,从中受到勤奋好学的教育。

2、阅读短文,了解短文内容,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3、举办一次画展,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学会评画。

4、引导学生仿写写景作文,用自己的笔讴歌祖国山河的秀丽壮美。

教学重点、难点

1、读背格言,了解格言意思,从中受到勤奋好学的教育。

2、体会短文中的语言文字的美,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3、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

一、师简介本单元学生作文完成情况

1、评好的地方。如

(1)文章结构如何。

(2)地点变换顺序的过渡自然吗?

(3)有没有较优美的语言词汇。

2、评不足之处。如:

(1)结构有欠缺:头尾部分和中间的地点变化不连贯。

(2)语句不够优美,有病句、错别字。

二、欣赏好的习作

1、投影好习作,读后评评作品好在哪。

2、从自己的习作中,找出闪光点,哪怕一个词,一个语句。读出来供大家欣赏。

三、指导修改习作

1、投影中、差习作,自由读。

2、找出文中不足之处和有毛病之处,并谈谈怎么修改。

3、再读读改好的习作。

4、模仿刚才的修改办法批改同桌习作,训练学生互批能力。

5、能在同桌的意见中修改自己的习作,学会修改习作。

四、作业

继续修改并抄正习作

积累与运用篇二

教学目标:

1、在积累词语中感受大自然的美

2、通过阅读,了解盲童画中的内容,触摸盲童的心灵,体会盲童对光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向往。

过程

一、读读背背

1、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词语,可以自己读,也可以和同学互相读。

2、在熟读的基础上,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词语的意思,再互相交流自己对词语的理解和体会,说说这些词语一般用在什么方面。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把词语背下来。

4、让同学尝试选其中一个或几个自己特别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或一段话。

5、课后鼓励学生多积累、摘抄这样的词语,并运用到自己平时的说话和作文中。

二、阅读

1、带着文章后面的阅读要求朗读短文,入情入景地读上几遍,有所体会,有所感触后。

2、围绕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互相交流,发表看法。要重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触摸盲童的心灵,从这幅画中体会盲童的内心渴望。

3、让学生谈谈自己读了短文以后的体会,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

三、阅读一篇文章

口语交际:根据音响讲故事

目的:训练学生的听力,同时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重点:根据多种音响组合发挥想象编故事。

课前准备:准备一些日常能听到的各种音响的录音。

过程:

一、教学时可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互相说说在日常生活中自己经常听到哪些音响,这些音响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出现。

二、选择声音编故事

老师放各种音响的录音,学生想象这些声音出现时可能发生什么事情。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再在小组或找好朋友交流。在充分想象和交流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从这些音响中(可以是老师提供的,也可以是自己平时曾经听到过的)选择几种音响进行组合,发挥想象,编一个故事。故事形式不限,重点是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编出各种新奇有趣的故事。故事编好后,可以让学生读给大家听听,进行全班交流。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故事通过和同学一起合作表演出来。总之,要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交流展示的机会。

三、评选最佳编者

习作:根据音响编写故事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习作内容:是把在口语交际中根据音响编的故事写下来。

习作的目的:让学生在“听→说→写”的过程中,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实现由口语表达到书面表达的过渡,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过程:

一、明确要求

让学生把习作要求认真读一读,再和同学议一议,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二、指导训练

1、请一两位同学把自己在口语交际课中编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

2、同学们根据本次习作要求评价同学讲的故事,提出修改意见。评价可以从故事是否吸引人,想象是否丰富,语言表达是否流畅等方面进行。

3、让学生在亲身参与评价实践中进一步明确习作的要求。然后练习把自己编的故事写下来。

三、写完后找同桌或找好朋友读一读自己的习作,并根据习作要求互相评议、补充。再让学生根据同学提出的评改意见修改自己的习作。

第二课时:学生独立完成习作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过程:

一、回忆本次习作的要求,小结作文的情况

二、佳作欣赏

读习作 点评

积累与运用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新词,学会积累词语的方法。

2、阅读短文《雪化后是什么》,理解主要内容,懂得思考问题要有创见、有新意。

3、通过互相介绍自己喜爱的科学小实验,学会把话讲清楚、说明白,并要耐心回答同学提出的问题。

4、学写书信。

【课时安排】

5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完成“读读背背”

1、读一读。

⑴ 自读,思考,说说这些词语都描写了哪些景象。(星月、风雨、雷电等自然景观)

⑵ 先让同学们自由练读,然后邀请4位同学当小老师一人读一行,带领全班齐读。要注意读准字音。如,拱(gǒng)、烁(shuò)、滂(páng)、沱(tuó)、掣(chè)。

2、背一背。

⑴ 教师举例启发。第一组中,月亮刚从东方升起到高高悬挂在天空,说的是哪两个词?月光像流水一般柔和,指的是哪个词?

⑵ 让学生选自己喜欢的词语,像老师一样用自己的方法记住其中一组词语,先让同桌猜,再让全班同学猜。教师在旁指点。

⑶ 仔细观察每组词语在排列上有什么特点和规律。(启发学生注意各组词语描写对象和排列顺序的特点和规律。如,第一组月亮从“东升到高悬”;第二组“众星、群星、繁星”;第三组从“和风细雨”到“大雨滂沱”;第四组从“电闪雷鸣”到“风驰电掣”。)

⑷ 鼓励学生背诵这四组词语。

二、完成“阅读”

1、自由朗读,说说短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分角色朗读。让学生说说“我”、班长、爸爸和王叔叔五岁的儿子对“雪化后会变成什么”这个问题有什么不同的答案?对“我”和班长的回答,文中的老师有什么评价?让学生谈谈对文中的三种答案,自己有什么看法。

启发:“雪化后会变成什么”这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爸爸会觉得是个奇怪的问题?为什么“我”和爸爸苦苦思索两天想不出来,而一个五岁的孩子会突发奇想,说出了满意的答案?

3、思考:这件事说明了什么?给我们什么启发?

4、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答案。

课前准备:想想自己喜欢的科学小实验有哪些,收集关于小实验的资料,确定好要介绍的小实验,并自己在家动手做一做,准备在班级展示。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准备好各自的小实验了吗?今天,我们就要把自己喜欢的小实验介绍给大家,比比谁的小实验做得最有趣,谁介绍得最清楚,好不好?

二、介绍方法

1、指名一个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实验。

2、教师点拨介绍中应注意的问题。

⑴ 向大家介绍小实验时,应该说清楚以下几点:

① 这个小实验叫什么名字。

② 做这个小实验要准备哪些材料和工具。

③ 是怎样一步一步做的,可以边做边讲。

④ 可以说说其中的科学道理。

⑵ 同学讲的时候要认真听,不明白的地方要提出来。自己讲的时候要把话说完整、说清楚,要认真解答同学的各种疑问。

三、分小组交流

四、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各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

1、听的同学可以提出与该实验有关的问题,由介绍的同学回答。

2、介绍后师生共同评议。

五、同学谈感受

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谈:

1、听了同学的介绍,了解了许多有关小实验方面的知识和实验方法。

2、平时要多与他人交流,说话要有条理,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要认真听别人说话,领会别人说话的主要内容。

六、以下实验供教师教学时参考

1、白纸显字。

⑴ 实验步骤:准备碘酒和米汤,以木笔蘸米汤在白纸上写字,干后还是一张白纸,刷碘酒在纸上还原字迹。

⑶科学道理:淀粉与碘酒结合后发生化学反应显出蓝褐色,字迹便显露出来。

2、会跳舞的纸人。

⑴ 实验步骤:准备磁铁、铁钉和纸做的小人。以磁铁吸贴在铁钉上的纸人,纸人便翩翩起舞了。

⑵科学道理:磁铁的正负极分别对铁钉产生吸引力及排斥力。

3、纸锅煮水。

⑴ 实验步骤:准备纸做的小锅、酒精灯和水。纸杯盛水,点着酒精灯在纸锅下烧水,水开而纸锅不坏。

⑵ 科学道理:加热纸锅的同时,酒精灯燃烧的热量均匀传递给纸锅中的水,导致水烧开,而纸锅烧不坏。

4、巧取硬币。

⑴ 实验步骤:准备小碟、玻璃杯各一只,火柴、小纸片一张、硬币一枚。小碟装少量水,硬币放入碟中,使水没过硬币。点燃纸片,放入玻璃杯,将玻璃杯迅速倒置在碟中(不罩住硬币),取出硬币。

⑵ 科学道理:玻璃杯中纸片燃烧消耗氧气,杯中气压降低,杯外的大气压将水压入杯中,硬币便露出来了。

一、导入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亲戚、朋友不能经常见面。当我们有事情或心里话想告诉他们时,就可以请“书信”来帮忙。它可以帮我们传递亲情、友情。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书信呢?

二、用投影提供下面书信的例子,要求学生搞清楚以下几点

1、这是谁写给谁的一封信?(这是表妹石秋写给表姐红红的一封信。)

2、在信中,写信人向收信人讲了一件什么事?(石秋告诉表姐红红,上个星期天,她家搬进了新楼,她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

3、这封信都包括哪些内容?(称呼、问候、正文、祝福的话、署名和日期。)

我们在写信时,既要把事情写清楚,还要注意写信的格式。那么在写信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三、自读介绍怎样写信的短文,了解信与信封的写法

1、轻声读短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把短文的内容与前面的例信相对照,了解书信的书写格式。

2、让学生说一说如何写书信。

红红表姐:

你好,好久没见面了,姑父、姑母都好吗?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上星期天,我家搬进新楼啦!全家四口再也不用挤在十平方米的小天地里吃饭、睡觉(jiào)、学习、工作了。我自己也有了个小房间。

我的房间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夜晚,月光照进来,像给我的房间披上了一层薄纱。

你还记得我家的那张旧书桌吗?它虽然很普通,我对它却有特殊的感情。我把它搬进我的房间,让它陪伴我读书、做作业。

时间不早了,就写到这里。

祝你

学习进步!

表妹

石秋

×年×月×日

3、轻声读短文第六自然段,把短文的内容与后面的信封相对照,了解信封的书写格式。

4、让学生说一说如何写信封。

四、指导学生写书信

1、阅读作文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⑴ 收信人:不常见面的亲戚、朋友。

⑵ 正文内容:家里或学校最近发生的一件事。

⑶ 写好信封,把信寄出去。

2、教师启发谈话。

⑴ 这封信你准备写给哪位不常见面的亲戚或朋友?

⑵ 家里或学校最近发生过哪些事情?哪一件事很有意义,值得告诉亲朋好友?

⑶ 你在信中准备怎样问候和祝福亲戚、朋友?

3、学生自由练说,然后分小组互相交流。

4、指名说信的内容,师生评议。

5、学生练习写书信、信封,教师巡视指导。

积累与运用篇四

教学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学习格言警句,知道该如何做人、如何处事,要热爱祖国;懂得在邀请别人时要诚心诚意。

知识要求:会读、会背格言警句,理解其意思;学习短文《三顾茅庐》,理解短文内容。把自己最想告诉别人的事、快乐、梦想、美景写成作文,要把意思写具体,写清楚。

能力要求:培养背诵格言警句的能力;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三顾茅庐”这个词语的意思;向别人推荐好书,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独立选择作文材料的能力。

重点难点:读、背格言警句,理解意思;理解短文内容,明白故事说明的道理;能选择一本好书,具体说出书好在哪儿,清楚明白地向同学介绍;作文不出题,选好材料要动脑筋,把作文写具体,写清楚,需要下功夫。

教具准备:

常规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格言警句

1、读一读,读准字音

卑、炬

2、理解意思(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寸寸河山寸寸金:河山像金子一样宝贵,寸土寸金,不容侵犯。

位卑未敢忘忧国:地位虽然地下是普通百姓,但不能忘了为国分忧,因为都是国家的主人,有为国分忧的责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的兴盛、灭亡,人人都有责任,都应为国家的发展出力。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的丝直到死才吐尽,蜡炬的泪直到燃尽才能流干。借指爱情的忠贞不渝,也指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做大事情的时候不肯出力,怜惜自己;而见到很小的好处就去拼命,这不是英雄好汉,告诉人们要正确对待事业与私利。

人故有一死,或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都会死,有的人死得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毫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3、采用多种形式练习背诵

二、阅读短文

1、自己读短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同桌互相讨论。

三顾茅庐:顾,看望;茅庐,草房。

三国鼎立:指三国的`势力对立(像鼎的三条腿)

2、细读课文,找出描写刘备语言、动作、神态的词句,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在书上批注。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3、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

告诉我们邀请别人一定要诚心诚意。

4、用自己的话说说成语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明确要求

二、课前准备

1、选择自己准备推荐的好书

2、想想这本书好在哪儿,应该如何向别人介绍。

三、小组推荐

在小组内互相推荐好书,选出说得好的同学。

四、全班交流

书的种类最好要多样化

五、大家评议

六、表扬优秀学生

第三课时

一、写作指导

1、选择好写作材料,是写好这次作文的第一步。这次作文不出题目,不规定内容范围,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选材空间。也就是说,你心中想表达什么就写什么,用我手写我心。只要是你认为可以说的,就可以敞开心扉尽情的说。

2、把意思写清楚、具体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不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或者写自己的理想、心里话等等,都要把自己要告诉别人的写具体,写清楚。写人要抓住言、行、神态、心理等,突出人物的品质;写事要写清楚六要素,事情的经过要写清楚具体,回忆我们学习过的知识写好作文。

积累与运用篇五

教学目标

1、感受汉语表达的灵活有趣,并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加以注意。

2、积累语言。

3、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4、能在购物市场上与别人进行交际,能将自己的购物经过清楚地讲给同伴听,并能认真听对方的讲述。

5、能把自己感受较深的一次假日生活清楚、具体地写下来,表达自己的快乐之情。

教学重、难点

在综合性学习中提高语文素养,把自己感受较深的一次假日生活清楚、具体地写下来。

教学准备

教师:

1.拟定活动方案和注意事项,准备有代表性的物品(如饼干、方便面、文具等物品)。

2.有关学生假期生活的图片、影像片断等。

学生:

1.了解基本的购物知识,带一些商品。

2.回忆自己的假期生活。

教学时间

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学生自主阅读三个句子。

2同桌相互读,纠正字音。

3自己读一读,想一想这些句子有什么规律和特点。

4谈谈“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三者各自的意思。讨论、交流第一句中三个短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5再读二、三句,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体会,“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三者意思有何不同?“知足者常乐”和“常乐者知足”各自的意思是什么?体会汉语的表达非常灵活有趣。

6试着说一说类似的句子。

二、语海拾贝

1学生自主读词语,不理解的通过、与同伴讨论解决。

2齐读四字词语。

3演一演:师生互动游戏——“你来比画我来猜”,一学生背对老师,老师选题中的一个词语,抽其他学生或全班参与,可以用动作、表情、语言描述等来演绎,但不能说出这个词语。

4说说这些词语的共同特点。谈表演过的体会:这些四字词语都是表现人物交流时不同情态的词语。

5哪些词语用在好的事物方面?哪些又是用在坏的事物方面?

6巩固。看谁记得快,出示词语第一个字,学生快速抢答出该词语。

7说说自己知道的关于“说”的词语。

三、开心一刻

1读一读,乐一乐,再想一想,悟一悟。

2交流读后所获取的知识。

说说笑话让人发笑的地方在哪里。(准确认识“具体”和“抽象”)应该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

3要求学生回家后把笑话讲给家人听。

四、综合性学习

1.提出本次活动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师:孩子们,购物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我们去书店、商店、农贸市场等地方购物时要说些什么,如何选择商品,如何与对方打交道。平时你都是怎么做的呢?

2.分组交流。

交流各自购物的经过,说清楚自己如何选择,怎样与对方打交道。

3.各组推选一名学生在全班交流,老师适时评价。

如,生:我买了一包洗衣粉,这是家里需要的;买了一包饼干,这是妈妈爱吃的;还买了一包瓜子,这是我爱吃的。

4.师随机采访学生在购买前是否心中已经想好要买哪些物品。

总结:看来孩子们真会当小主人,在购物前都做好了调查,做到心中有数,购买需要的商品,不乱花钱。

5.老师讲解保质期的常识。

出示饼干、方便面。请学生看这些商品的保质期(其中方便面为过期商品)。最后,请同学们看看自己买的商品是否过期。

6.文明购物的评价。

师:小朋友们在购物时是否文明呢?让老师和同学一起来演一演吧!

师生合作演小品:请一位学生扮演超市营业员,教师扮演购物小朋友,去购物时对营业员没有礼貌,喂喂乱叫。接着教师再扮演另一个学生,问营业员时较有礼貌。观看表演后,学生进行评判。请学生自己评判购物的行为是否文明。

7.谈收获。

8.课后实践。

五、习作百花园

1.教师出示学生假日生活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生先和同学相互说一说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次假日生活,注意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讲清楚、具体。

3.全班交流。

4.师生共同评价学生的讲述。

5.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准备写什么?如何写?老师巡视,鼓励学生着力表现假日中自己感受到的快乐。

6.学生动笔作文,把自己所讲过的文字记下来。

7.写完后进行自我修改或交换修改。

8.再有感情地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

9.小组推荐本组的优秀习作到全班朗读、展示。

六、自主阅读园地

1提示本单元学习的阅读方法。

2学习自主阅读,进行批注、勾画。

3学生互相交流阅读感受、体会、收获。

积累与运用篇六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读读背背”中出现的成语的意思,读熟后背下来,积累词汇。

2,阅读短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进行课堂辨论,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4.以“啊!我发现了......”为题,写一篇作文。

二、教学重点

重点:背诵成语、积累词汇。

难点: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发现进行写作训练。

三、课型:练习综合课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练习法。

五、教学手段:用“小黑板”辅助教学。

六、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73)

一、教学内容

1.理解并背诵成语。

2.进行阅读短文的训练。二、教学过程

<一>出示成语,请同学们自由读,查查成语手册,理解成语的意思。

<二>集体交流成语的意思。

大公无私:指一切为人民大众的利益着想,毫无个人打算。

承前启后:承受前人的,开创今后的。

翻天覆地:形容变化的巨大而彻底。

弄假成真:原指用假的充真的,后转指本是假意做作,后来竟成了真事。

舍近求远:放弃近处的,去找远处的。

化难为易:把困难的化为容易的。

扬长避短:发扬优点、长处,预防缺点、短处。

去粗取精:去掉粗糙的部分,留取其精华。

若明若暗:像是明朗,又像阴暗。比喻对问题或情况认识模糊。

善始善终:从开头到结局都很好。

优胜劣汰:优秀的取胜,不好的被淘汰。

弃旧图新:抛弃旧的东西,做新的努力。

<三>反复朗读成语,试着把它们背下来。

<四>阅读短文《大雪之后》。

1.自由读短文,想想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讨论交流。

(短文的内容是讲下了一场大雪以后,本是孩子们打雪仗、堆雪人的好机会,但大人们怕这怕那,不让孩子出来活动。表达了作者对家长这种培养温室之花的作法,充满了不满与担忧,对独生子女缺乏真正的爱护表示同情。)

3.再读短文,边读边想:读了短文,你最想说些什么?试着写在书旁。

4.请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想法。

(可以引导学生从家长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方面谈,也可以从孩子自身的体会谈。)

5.有感情地朗读短文,把体会的感情读出来。

<五>作业设计

写出你喜欢的成语。

第二课时(74)

一.教学内容

举行课堂辩论会,培养同学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任务。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进行一次课堂辩论,让大家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大家的口语交际能力。(请一位同学读“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明确辩论方法,进行小组辩论.

1.教师提要求:有时候,对一个问题会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看法,我们就要通过辩论来互相启发,提高认识。比如“有了电脑,还要花功夫练习写字吗?”“小学生要不要多看电视?”等问题,你们可以从中选一个题目,或另外商定一个题目进行辩论。注意辩论时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根据不同的观点分为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辩论。

<三>举行班级辩论会。

l,以班极为单位,选出大家比较感兴趣的话题,请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分别当正方和反方,进行课堂辩论,辩论者可以各抒己见。

2。请听的同学评议,推选出胜方和负方。

<四>课堂小结。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对同一问题产生不同看法的情况。在这样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辩论阐明自己的观点,提高大家共同的认识。

<五>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将口语交际内容写成日记。

积累与运用篇七

积累・运用六

教学要求

1.积累名言名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阅读短文,了解“三顾茅庐”成语的典故及意思,明白有志者事竟诚恳谦虚方能成大事的道理,四下、积累.运用六。

3.能用普通话向别人推荐一本好书。

4能认真写不限题裁的作文,学会修改作文。

重难点、关键

1.理解名句含义,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 阅读短文,了解成语典故,受到教育。

3.学会向别人推荐一本好书。

课时划分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积累名言名句,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阅读短文,了解“三顾茅芦”成语的典故及意思.明白有志者事竟

成、诚恳谦虚者方能成大事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l. 指名背本期学过的名言名句或古诗、成语。

2.指名说说你所知道的爱国人物或爱国格言。

二、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

完成读读背背和阅读方面的内容。

三、学习新格言。

1.小黑板出示6名格言。

2. 自由读格言,读准字音,读得较连贯。

3.指名起立读,正音。

4.全班齐该。

5.开火车读。

6.分成学习小组讨论格言意思。

7.小组派代表试说格言意思,师生共同理顺。

寸寸山河寸寸金:每一分国土都比金子还珍贵。

位卑未敢忘忧国:虽然(我)地位卑下(低微),但是我从来不敢忘记

国家的忧愁。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家的兴起与灭亡、每个人都有责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吐丝一直吐到死,才把丝

吐完,蜡烛直到烧成灰以后眼泪才流干。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人本来都要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要干大事时,担心生命有危险,而一见到小便宜,便没命地去抢,不是英雄好汉啊。

点拨:前三句告诉我们应以国家为重,处处为国家着想。后三句告诉我们做人要做怎样的人才是有意义的人。

8.通过举例来进一步掌握格言。

如:谁是春蚕?谁是蜡烛?

谁的死比泰山还重?谁的死比鸿毛还轻?

9.指导朗读、背诵格言,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四下、积累.运用六》。

四、阅读短文。

1.谈话:请有看过三国演义的同学谈―谈里面的情况。

2.引入: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其中一个小故事―三顾茅芦。(板题,读题)

3.指名说说这一成语故事的梗概,激发学生兴趣。

4.自由读文,读准字音,理解字词,不理解的地方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也可讨论解决。

互相攻伐:互相攻打。

蜀:三国时代的蜀国,在四川省一带。

鼎立:鼎,旧时青铜器,有三只脚,借以比喻魏、蜀、吴三国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互相相持的局面。

推荐:推举。

隆中:地名,诸葛亮居住的地方,

5.再读短文,思考问题:

(1) 题目什么意思?用自己的话来解释。

(2) 你喜欢文中的什么人物?为什么?

6. 汇报思考所得。

三顾茅庐:(刘备)三次到话葛亮的茅草屋中拜访。

谁喜欢哪个人物都可以,但要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品质,如:张飞(直率)、关羽(忠勇)、刘备(诚恳、待人有礼貌)、诸葛亮(多才多艺、顾大局识大体)。(结合指导看图)

7.想想文中主要讲的是哪个人’从这个人的所做所为中你值得什么?

本文主要讲刘备。从他做为一国之君三次亲自到诸葛亮家中去请诸葛亮这件事中看出他足 个诚恳爱才的人。文章告诉我们做事要诚

心诚意才能得人心。

8. 课后阅读有关《三国演义》的材料。

五、小结。

六、作业。

1. 补充格言.读背格言。

(1)寸寸 ,寸寸 。

(2)位卑未敢 。

(3)天下兴亡, 有责。

(4) ,蜡炬成灰泪始干。

(5)人固有一死,或 ,或 。

(6) 而 , 而 ,非英雄也。

2. 根据意思写格言。

(1)国家的兴盛与衰败,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

(2)人本来就会死,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3. 再写二句你收集到的有关爱国与做人的格言。

4.把《三顾茅庐》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积累与运用篇八

教学目的

1、读背积累。

2、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3、介绍少儿节目。

4、写写自己的小发明。

课时安排

4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读读背背。

2、独立阅读。

教学步骤

一、学习读读背背部分

1、简介作者,纳兰性德是清朝著名的词人,他的小令尤佳,格调韵远。

2、自由读,把这首词读熟。

3、理解词意。

榆关:山海关。

那畔:那边,指山海关外。

4、再读,想象词描绘的画面。

5、学习欣赏这首词。

(1)介绍:康熙二十一年,纳兰性德随康熙皇帝到关外,这首词可能是此行途中所作。

(2)找找哪些地方分别写所经,所见,所闻,所想?

(3)作者挥毫写词的时候,在千帐灯火,风雪交加的深夜。所以起笔先写白天登山涉水,夜来设帐宿营的行踪,后写风雪聒耳,欲梦不成、思乡情切的心理活动、写景抒情巧妙融为一体,表达了思乡之情。

(4)词的大概内容

山路一程,水路一程,跋山涉水,一路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深人静时唯见千百帐蓬点点灯火。

风雪交加,长夜难熬,风雪之中不时传来更鼓声。这风声、更鼓声打破思乡之梦聒得人难以成眠。故乡那宁静的夜晚是听不到这种声音的啊!

6、指导朗读,背诵。

二、阅读短文

1、自由读短文,不懂的词句划上记号,想想读懂了些什么?

2、检查自学

(1)读懂了内容

(2)弄不懂的词句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相机弄懂文中的词句。鼓励学生、辞典。

3、引导学生弄懂短文第2题

(1)自由读并思考

(2)讨论交流

作者由贝壳感悟到人生的意义:生命是短暂而渺小的,但人生应该更加一丝不苟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他人留下些令人珍惜值得玩味的有价值的东西。

(3)引导理解: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这句话中,固执是说当一个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时,他肯定是经过了一番不懈的努力。自强不息,矢志不渝,这是固执的含义。简单是说真正的人生其实都是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生。

4、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5、小结:人生应该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应该给他人一些值得珍惜的东西,这是作者在观察一枚贝壳时所感悟的。我们应当从中受到启发。

积累与运用篇九

教学目标 :

1、背诵古人论述学习、做事的三段名言。

2、独立读懂短文,感悟画家的独特构思。

3、通过评议优秀作文选,进行多向互动的口语交际,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4、练习写信,提高与人书面交流、沟通的能力。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读读背背、阅读)

一、完成读读背背。

1、学生自己试读三段文言形式的名言。读准字音,不懂的字词;与同学研究、揣摩语句的意思。

2、指名读名言,说句子大意,教师相机点拨。

3、练习读通顺,读流畅,讨论:每段名言告诉人们的道理。

4、多种方式练习背诵。

二、阅读短文《踏花归去马蹄香》。

1、各人自读,同桌互读,把短文读正确、读流利。

2、按短文后的第一题阅读、思考,写一写自己对主考官选中的那幅画的看法。

3、交流自己的见解,老师补充原文最后的评论。

因为只有这一幅画真正表现了踏花归去马蹄香的含义。在这句诗里,踏花归去马蹄都是比较具体的事物,容易体现出来;而香字则是一个抽象的事物,用鼻子闻得到,用眼睛看不见,而绘画是用眼睛看的,所以难于表现。没有选中的那些幅画,恰恰都没有表现出这个香字来;而被选中的这一幅,蝴蝶追逐马蹄,使人一下子就想到了那是因为马蹄踏花泛起一股香味的缘故,所以是成功的。

4、说说自己见过的构思奇妙的画。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在这次口语交际之前,应组织学生编个人作文选。让学生从本学期或升入五年级以来的作文中,选自己认为优秀的作文,按一定的顺序编辑在一起,工整地抄写或打印装订成册。

一、观摩、浏览。

评选前,把学生各人编的作文选全部陈列出来。

三五个同学自由结组,观摩、浏览全班同不的作文选,现场议一议每本作文选的长处和不足。

二、小结推荐,全班评选。

1、每组向班级推荐三至五本优秀作文选,并逐一说明推荐理由。对推荐意见有分歧的作文选,重点展开评议。作者本人亦可参加,自评或申辩。

2、在评议的过程中统一认识,归纳评选标准:

(1)作文选中每篇作文质量要比较高。做到: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有一定条理,语句通顺。

(2)作文种类齐全,篇数较多。

(3)字迹工整。

(4)装订整齐,美观。

(评选标准和如何掌握评选标准,是学生天评议的裨性内容或争论的焦点。为了使学生充分展开口语交际,老师不宜过早地拿出统一的标准,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争辩,在争辩中逐渐统一看法,可联系某一作文选入选与不能入选,讨论评选标准。)

三、交流体会,介绍经验。

优秀作文选评出来之后,大家鼓掌通过。

请优秀作文选作者介绍自己编辑作文选的经验。

学生互相交谈编个人作文选的收获和体会,讨论如何把这项有益的活动坚持下去。

第三课时

(习作指导)

一、阅读习作提示,明确习作要求。

这项习作是写信,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积累·运用六中的习作提示,想一想,提示里提出了什么要求。

引导学生自己讨论,归纳,明确以下几点:

(1)写信对象:外地亲人、远方小伙伴。

(2)写信内容:介绍自己最近学习、健康、毕业考试等情况;暑期打算;升入初中后的想法

(3)达到标准:要写具体,真实;注意格式;写完后认真修改;用稿纸抄写工整。

(4)写好信封寄出去,变可发电子邮件。

二、认真构思,想好再写。

大家已经明确了这次习作的要求,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同学们议一议。

归纳学生意见,使学生知道,写作文不要急于动笔,习作前应认真地想一想:写什么内容,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想好以后再动笔。

三、动笔写信,完成初稿。

老师要关注作文有困难的学生,个别指导。了解全班学生的习作情况。

第四课时

(习作讲评)

一、典型初稿评议,引导修改。

信的内容一般属于个人秘密,本来不应该公诸于众,但是,作为我们小学生这封写给远方亲友的信,如果人个认为没有值得保密的事,是否可以读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一听,请大家欣赏一下或征求点儿意见?谁愿意读就主动站起来读。

对主动读给大家听的信,评一评,说明哪儿写得好,提出修改意见。老师相机点拨:如写信注意称呼,个人身份,说话的角度、口气;信的内容是否写清楚;最后怎样写祝语、落款等。

宣读评议三五篇即可,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认真修改和工整地誊写。

二、认真修改,誊抄。

同学们听了几位同学读自己的写的信,以及大家的评议,对如何修改自己的作文心中有数了。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地把自己的信读一读,改一秘方,铕,工整一誊写在稿纸上。

三、写好信封,装封邮寄。

把信封写正确非常重要。谁来说一说,写信封应该注意什么。信封写好后,将信装在信封内,封好口,到邮局里寄出去。

积累与运用篇十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读读背背,积累人际交往中常用的词语。

2、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口语交际。

4、写作,唤起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习重点:

阅读,理解文章内容。

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课时安排:5课时

课前准备:实践活动,购物讲价。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背一背16个词语。

二、朗读《此地无银三百两》,理解内容。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1、学生围绕问题自学短文,试着解决问题。

2、讨论交流: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张三和王二自作聪明?

(2)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三、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二课时

一、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二、要求:

1、注意礼貌用语;年龄特点。

2、语言简单、明白、生动。

三、学生自由结合,扮演顾客和售货员,练习购物讲价。

四、小组汇报

说:每组向全班汇报。

说说你在购物时的好的经验及上当受骗的例子。

听:同学们认真听,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问。

五、总结:

表扬积极参与和有创见的同学,有机会进行一次实践活动。

第三、四课时

通过想象,以《未来的——》为题,写一篇习作。

一、指名读题目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作文内容。

二、读题目要求,思考本次作文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1、充分发挥想象力。

2、内容富有创造性,新奇而有趣。

3、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

4、自由交流,说说自己准备写什么,怎样写。

三、学生作文,教师巡视

四、个别面批,指导差生

五、学生交流作文,修改作文

学生交流作文,互相学习、批改。

积累与运用篇十一

教学目的

1、读背积累。

2、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3、介绍少儿节目。

4、写写自己的小发明。

教学目的

1、读读背背。

2、独立阅读。

教学步骤

一、学习读读背背部分

1、简介作者,纳兰性德是清朝著名的词人,他的小令尤佳,格调韵远。

2、自由读,把这首词读熟。

3、理解词意。

榆关:山海关。

那畔:那边,指山海关外。

4、再读,想象词描绘的画面。

5、学习欣赏这首词。

(1)介绍:康熙二十一年,纳兰性德随康熙皇帝到关外,这首词可能是此行途中所作。

(2)找找哪些地方分别写所经,所见,所闻,所想?

(3)作者挥毫写词的时候,在千帐灯火,风雪交加的深夜。所以起笔先写白天登山涉水,夜来设帐宿营的行踪,后写风雪聒耳,欲梦不成、思乡情切的心理活动、写景抒情巧妙融为一体,表达了思乡之情。

(4)词的大概内容

山路一程,水路一程,跋山涉水,一路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深人静时唯见千百帐蓬点点灯火。

风雪交加,长夜难熬,风雪之中不时传来更鼓声。这风声、更鼓声打破思乡之梦聒得人难以成眠。故乡那宁静的夜晚是听不到这种声音的啊!

6、指导朗读,背诵。

二、阅读短文

1、自由读短文,不懂的词句划上记号,想想读懂了些什么?

2、检查自学

(1)读懂了内容

(2)弄不懂的词句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相机弄懂文中的词句。鼓励学生、辞典。

3、引导学生弄懂短文第2题

(1)自由读并思考

(2)讨论交流

作者由贝壳感悟到人生的意义:生命是短暂而渺小的,但人生应该更加一丝不苟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他人留下些令人珍惜值得玩味的有价值的东西。

(3)引导理解:这是一颗怎样固执又怎样简单的心啊!

这句话中,固执是说当一个留下一些令人珍惜、令人惊叹的东西时,他肯定是经过了一番不懈的努力。自强不息,矢志不渝,这是固执的含义。简单是说真正的人生其实都是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生。

4、指导感情朗读课文。

5、小结:人生应该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应该给他人一些值得珍惜的东西,这是作者在观察一枚贝壳时所感悟的。我们应当从中受到启发。

积累与运用篇十二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一、背诵课外选反义结构成语。

二、阅读练习。

三、想象作文。

教学重点:

写出童年的趣味。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回忆四字成语,背诵。

1、教师点字,全班成语。

2、定时背诵,时间三分钟,看谁背的成语最多,同桌相互检查。

3、统计,评选最优秀的成语背诵者。

二、欣赏、背诵《四字成语》。

1、听教师背诵,学生开始自由想象。

2、学生齐读。

3、教师讲述与成语相关的故事。

4、学生自由讨论。练习背诵默写。

5、检查。

第二课时

一、师生以童真为话题讨论童年趣事。

1、你能回忆童年趣事?

2、怎样才能从童年中寻找趣味?

3、在游戏、锻炼中寻找乐趣。

二、阅读短文《大雪之后》。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划出全文中心句。

2、哪几段讲了原因?原因是什么?阅读第一、二自然段。

1) 我家的孩子与别家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2) 说说为别家孩子不能玩雪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 为什么我要让孩子不怕冷,去雪地玩雪?

3、学生自由讨论小孩子的乐趣。

第三课时(辩论)

组织这次辩论活动,大体可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明确要求,确定辩题。

1.为了使这次辩论活动有充分的准备,切合学生实际,教师应在进行辩论活动的前两三天,安排学生阅读“积累·运用六”口语交际提示,使学生明确这次辩论活动的任务和要求。

在“提示”提出的两个辩题(“有了电脑,还要花功夫练习写字吗?”“小学生要不要多看电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广泛收集有争议的问题。为了开启学生的思路,教师可举例示范,如,你喜欢不喜欢严厉的老师?大家轮流当班长好不好?

2.辩论会进行前,先让学生推荐各自准备好的辩论题,教师也可以推荐,大家共同商量确定辩论题目。选择辩题要充分考虑:问题与学生的学习或生活密切相关,确实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和做法,将其辩论清楚,有助于提高思想认识和统一行为规范。

3.请推选一名学生当辩论会的主持人。

第二步,自选观点,分组准备。

1.辩题选定后,针对辩题提出完全不同的两种观点。例如,“赞成小学生多看电视”和“反对小学生多看电视”。肯定意见为“正方”观点,否定意见为“反方”观点。

2.根据每个学生赞同“正方”观点还是“反方”观点,将学生分为两组。每组推选出四名主辩人,排出发言顺序:第一主辩人,第二主辩人,第三主辩人,第四主辩人。

3.各组学生在一起讨论,围绕本组选定的基本观点,从各个方面寻找理由。如,理论观点方面的论据——国家各级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名言、警句;事实论据——成功者的经验、做法,公认的事实。每个主辩人要认真做记录,以便集中全组同学意见,作为证明观点的材料。

论据收集整理工作进行得是否充分,直接影响辩论会的效果。因此,这一环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双方都做好准备。教师要注意了解情况,酌情加以指导。以“小学生要不要多看电视”这一辩题为例,“正方”学生从看电视的好处方面去思考,可能提出这样一些理由:(1)电视是新的知识媒体,通过“科技博览”“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节目可以学到各方面的知识,看得越多知识越丰富;(2)看“新闻联播”可以了解国家大事,了解国际形势,了解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3)看“东方之子”节目,可以了解许多名人的杰出业绩及其成功之路,受到激励,树立远大理想;(4)看“文艺节目”可以增强文化素养,提高艺术欣赏水平……“反方”学生从多看电视的坏处方面思考,很可能提出下列反对多看电视的理由:(1)小学生多看电视,占去大量时间,影响完成作业 ,使学习成绩下降;(2)多看电视对眼睛有害,视力下降必然影响学习和生活;(3)电视中播放的许多节目中有凶杀、暴力场面,有一些坏人作案的情节,小学生爱模仿,容易学坏;(4)电视中许多节目的成人镜头容易使学生早恋……

第三步,展开辩论,畅所欲言。

1.主持人宣布辩论会开始;公布辩论的题目和正、反方的基本观点;介绍正、反方的主辩人及发言次序;通过辩论会有关规则。

2.先由正、反方第一主辩人陈述本方基本观点和论据,接着,各方主辩人为维护本方观点按一定顺序发言,或补充本方的支持理由,或找出对方发言的漏洞和错误进行反驳,或指出对方认识的片面,用本方观点予以纠正……当主辩人应对无力、反应迟缓时,本方组员可以插话支援,尽量使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做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经过几轮辩论,双方的陈述都比较充分了,第四主辩人可以归纳小结本方的理由,重申所持观点的正确。

3.为使辩论会气氛活跃,主持人可以在辩论的过程中相机插话,或评价,或激励,或引导,把辩论不断推向高潮。

第四步,评议总结,提高认识。

1.双方辩论结束,主持人应该对整个辩论过程作出总结,吸收双方合理意见,陈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请老师点评。

2.教师在主持人总结的基础上,做更全面的评价指导。第一,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分析所辩论的问题和双方的理由,指出正确的认识方法和结论。如果教师一时不能做出正确的结论,应建议学生怎样继续研究探讨,推荐阅读资料或调查、采访对象。第二,对辩论过程中各组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指出哪些学生态度最积极,哪些学生提出的论据最有说服力,哪些学生应对最迅速,哪些学生语言最严密、表达最清楚,哪些学生最能发现对方的问题、反驳最有力。第三,指出本次辩论过程存在的问题,告诉学生一些组织辩论会的方法和进行辩论的常识。

3.评选“最佳辩论手”。

第四课时

一、布置观察,积累素材

学完《童年的发现》后,给学生较充裕的时间,用心去观察周围的人、事、物,看看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用心去回忆自己脑海中积累的材料,想想自己曾有过什么样的发现。

二、激发兴趣,拓展思路

1.谈话导入 ,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如,可以这样说:著名的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牛顿因为发现苹果落地的秘密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因为发现了壶盖跳动的原因而发明了蒸汽机……有多少发现,就给人带来多少惊喜。可见,发现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本领,谁掌握了这个本领,谁就有可能成为有本事的人!正值童年的你们,一定也有自己独特的`、有趣的发现,想把你的发现告诉我们吗?

2.让学生自由说一说都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说到日常生活中的发现。如,发现妈妈爱美了,爸爸勤快了;发现马路边的路灯按时亮起来,公园里的动物多起来了;发现种子怎样发芽,向日葵如何转动了;发现电视里的环保广告多了,发现人们都在学英语了;发现战争太可怕了,美国太霸道了。还可能说到学习生活中的发现。如,发现语文书变了,课文比以前有趣了;发现老师讲课方式变了,学校活动多了;发现应用题有五种解法,记生字也有窍门;发现新老师像朋友一样,同桌也不讨厌了。教师根据学生说的,适当总结评价:你们几位说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发现,你说的是学习中的发现,真是有心人!通过这样来肯定学生的发现,开启学生的思路。

3.引导学生读习作提示,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自己的发现清楚地告诉别人。要求把发现了什么以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题目可以用“我发现……”,也可以自拟。

三、自主习作,因材施教

学生构思后自主习作时,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对全班的习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选择典型的习作(如,过程写不清楚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的),相机评价,具体指导。

四、朗读习作,评议修改

选典型习作三至五篇,读一个评一个,师生共同评议。从是否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了、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是否准确等方面进行评议。结合评议,引导学生对所评习作口头修改或补充。然后,各自修改习作,进行誊抄。修改时先自己修改,再请小伙伴帮助修改。

五、佳作欣赏,激励评价

此环节安排在批阅习作之后。首先,选出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各具特色的习作,请小作者读给大家欣赏,师生简要地进行品析;然后请这次习作有较大进步的学生读他们的作品,教师点评鼓励。最后,教师总结,不仅表扬学生作文的成绩,更要表扬学生的发现和创造。

【本单元复习四课时:听写生字词、四字词,讲解同步训练,设计自主练习,默写古诗三首。】

附习作教学设计

一、布置观察,积累素材

学完《童年的发现》后,给学生较充裕的时间,用心去观察周围的人、事、物,看看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用心去回忆自己脑海中积累的材料,想想自己曾有过什么样的发现。

二、激发兴趣,拓展思路

1.谈话导入 ,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如,可以这样说:著名的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牛顿因为发现苹果落地的秘密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因为发现了壶盖跳动的原因而发明了蒸汽机……有多少发现,就给人带来多少惊喜。可见,发现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本领,谁掌握了这个本领,谁就有可能成为有本事的人!正值童年的你们,一定也有自己独特的、有趣的发现,想把你的发现告诉我们吗?

2.让学生自由说一说都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说到日常生活中的发现。如,发现妈妈爱美了,爸爸勤快了;发现马路边的路灯按时亮起来,公园里的动物多起来了;发现种子怎样发芽,向日葵如何转动了;发现电视里的环保广告多了,发现人们都在学英语了;发现战争太可怕了,美国太霸道了。还可能说到学习生活中的发现。如,发现语文书变了,课文比以前有趣了;发现老师讲课方式变了,学校活动多了;发现应用题有五种解法,记生字也有窍门;发现新老师像朋友一样,同桌也不讨厌了。教师根据学生说的,适当总结评价:你们几位说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发现,你说的是学习中的发现,真是有心人!通过这样来肯定学生的发现,开启学生的思路。

3.引导学生读习作提示,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自己的发现清楚地告诉别人。要求把发现了什么以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题目可以用“我发现……”,也可以自拟。

三、自主习作,因材施教

学生构思后自主习作时,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对全班的习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选择典型的习作(如,过程写不清楚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的),相机评价,具体指导。

四、朗读习作,评议修改

选典型习作三至五篇,读一个评一个,师生共同评议。从是否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了、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是否准确等方面进行评议。结合评议,引导学生对所评习作口头修改或补充。然后,各自修改习作,进行誊抄。修改时先自己修改,再请小伙伴帮助修改。

五、佳作欣赏,激励评价

此环节安排在批阅习作之后。首先,选出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各具特色的习作,请小作者读给大家欣赏,师生简要地进行品析;然后请这次习作有较大进步的学生读他们的作品,教师点评鼓励。最后,教师总结,不仅表扬学生作文的成绩,更要表扬学生的发现和创造。

积累与运用篇十三

《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参考

教学目标 :

一、背诵课外选反义结构成语。

二、阅读练习。

三、想象作文。

教学重点:

写出童年的趣味。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回忆四字成语,背诵。

1、教师点字,全班成语。

2、定时背诵,时间三分钟,看谁背的成语最多,同桌相互检查。

3、统计,评选最优秀的成语背诵者。

二、欣赏、背诵《四字成语》。

1、听教师背诵,学生开始自由想象。

2、学生齐读。

3、教师讲述与成语相关的故事。

4、学生自由讨论。练习背诵默写。

5、检查。

第二课时

一、师生以童真为话题讨论童年趣事。

1、你能回忆童年趣事?

2、怎样才能从童年中寻找趣味?

3、在游戏、锻炼中寻找乐趣。

二、阅读短文《大雪之后》。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划出全文中心句。

2、哪几段讲了原因?原因是什么?阅读第一、二自然段。

1) 我家的孩子与别家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2) 说说为别家孩子不能玩雪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 为什么我要让孩子不怕冷,去雪地玩雪?

3、学生自由讨论小孩子的乐趣。

第三课时(辩论)

组织这次辩论活动,大体可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明确要求,确定辩题。

1.为了使这次辩论活动有充分的准备,切合学生实际,教师应在进行辩论活动的前两三天,安排学生阅读“积累·运用六”口语交际提示,使学生明确这次辩论活动的任务和要求。

在“提示”提出的两个辩题(“有了电脑,还要花功夫练习写字吗?”“小学生要不要多看电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广泛收集有争议的问题。为了开启学生的思路,教师可举例示范,如,你喜欢不喜欢严厉的老师?大家轮流当班长好不好?

2.辩论会进行前,先让学生推荐各自准备好的辩论题,教师也可以推荐,大家共同商量确定辩论题目。选择辩题要充分考虑:问题与学生的学习或生活密切相关,确实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和做法,将其辩论清楚,有助于提高思想认识和统一行为规范。

3.请推选一名学生当辩论会的主持人。

第二步,自选观点,分组准备。

1.辩题选定后,针对辩题提出完全不同的两种观点。例如,“赞成小学生多看电视”和“反对小学生多看电视”。肯定意见为“正方”观点,否定意见为“反方”观点。

2.根据每个学生赞同“正方”观点还是“反方”观点,将学生分为两组。每组推选出四名主辩人,排出发言顺序:第一主辩人,第二主辩人,第三主辩人,第四主辩人。

3.各组学生在一起讨论,围绕本组选定的基本观点,从各个方面寻找理由。如,理论观点方面的论据——国家各级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名言、警句;事实论据——成功者的经验、做法,公认的事实。每个主辩人要认真做记录,以便集中全组同学意见,作为证明观点的材料。

论据收集整理工作进行得是否充分,直接影响辩论会的效果。因此,这一环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双方都做好准备。教师要注意了解情况,酌情加以指导。以“小学生要不要多看电视”这一辩题为例,“正方”学生从看电视的好处方面去思考,可能提出这样一些理由:(1)电视是新的知识媒体,通过“科技博览”“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节目可以学到各方面的知识,看得越多知识越丰富;(2)看“新闻联播”可以了解国家大事,了解国际形势,了解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3)看“东方之子”节目,可以了解许多名人的杰出业绩及其成功之路,受到激励,树立远大理想;(4)看“文艺节目”可以增强文化素养,提高艺术欣赏水平……“反方”学生从多看电视的坏处方面思考,很可能提出下列反对多看电视的理由:(1)小学生多看电视,占去大量时间,影响完成作业 ,使学习成绩下降;(2)多看电视对眼睛有害,视力下降必然影响学习和生活;(3)电视中播放的许多节目中有凶杀、暴力场面,有一些坏人作案的情节,小学生爱模仿,容易学坏;(4)电视中许多节目的成人镜头容易使学生早恋……

第三步,展开辩论,畅所欲言。

1.主持人宣布辩论会开始;公布辩论的题目和正、反方的基本观点;介绍正、反方的主辩人及发言次序;通过辩论会有关规则。

2.先由正、反方第一主辩人陈述本方基本观点和论据,接着,各方主辩人为维护本方观点按一定顺序发言,或补充本方的支持理由,或找出对方发言的漏洞和错误进行反驳,或指出对方认识的片面,用本方观点予以纠正……当主辩人应对无力、反应迟缓时,本方组员可以插话支援,尽量使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做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经过几轮辩论,双方的陈述都比较充分了,第四主辩人可以归纳小结本方的理由,重申所持观点的正确。

3.为使辩论会气氛活跃,主持人可以在辩论的过程中相机插话,或评价,或激励,或引导,把辩论不断推向高潮。

第四步,评议总结,提高认识。

1.双方辩论结束,主持人应该对整个辩论过程作出总结,吸收双方合理意见,陈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请老师点评。

2.教师在主持人总结的基础上,做更全面的评价指导。第一,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分析所辩论的问题和双方的理由,指出正确的认识方法和结论。如果教师一时不能做出正确的结论,应建议学生怎样继续研究探讨,推荐阅读资料或调查、采访对象。第二,对辩论过程中各组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指出哪些学生态度最积极,哪些学生提出的论据最有说服力,哪些学生应对最迅速,哪些学生语言最严密、表达最清楚,哪些学生最能发现对方的问题、反驳最有力。第三,指出本次辩论过程存在的问题,告诉学生一些组织辩论会的方法和进行辩论的常识。

3.评选“最佳辩论手”。

第四课时

一、布置观察,积累素材

学完《童年的发现》后,给学生较充裕的时间,用心去观察周围的人、事、物,看看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用心去回忆自己脑海中积累的材料,想想自己曾有过什么样的发现。

二、激发兴趣,拓展思路

1.谈话导入 ,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如,可以这样说:著名的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牛顿因为发现苹果落地的秘密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因为发现了壶盖跳动的原因而发明了蒸汽机……有多少发现,就给人带来多少惊喜。可见,发现是一个特别了不起的本领,谁掌握了这个本领,谁就有可能成为有本事的人!正值童年的你们,一定也有自己独特的、有趣的发现,想把你的发现告诉我们吗?

2.让学生自由说一说都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说到日常生活中的发现。如,发现妈妈爱美了,爸爸勤快了;发现马路边的路灯按时亮起来,公园里的动物多起来了;发现种子怎样发芽,向日葵如何转动了;发现电视里的环保广告多了,发现人们都在学英语了;发现战争太可怕了,美国太霸道了。还可能说到学习生活中的发现。如,发现语文书变了,课文比以前有趣了;发现老师讲课方式变了,学校活动多了;发现应用题有五种解法,记生字也有窍门;发现新老师像朋友一样,同桌也不讨厌了。教师根据学生说的,适当总结评价:你们几位说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发现,你说的是学习中的发现,真是有心人!通过这样来肯定学生的发现,开启学生的思路。

3.引导学生读习作提示,想一想:怎样才能把自己的发现清楚地告诉别人。要求把发现了什么以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题目可以用“我发现……”,也可以自拟。

三、自主习作,因材施教

学生构思后自主习作时,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对全班的习作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选择典型的习作(如,过程写不清楚的,语言表达存在问题的),相机评价,具体指导。

四、朗读习作,评议修改

选典型习作三至五篇,读一个评一个,师生共同评议。从是否把发现的过程写清楚了、语言是否流畅、用词是否准确等方面进行评议。结合评议,引导学生对所评习作口头修改或补充。然后,各自修改习作,进行誊抄。修改时先自己修改,再请小伙伴帮助修改。

五、佳作欣赏,激励评价

此环节安排在批阅习作之后。首先,选出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各具特色的习作,请小作者读给大家欣赏,师生简要地进行品析;然后请这次习作有较大进步的学生读他们的作品,教师点评鼓励。最后,教师总结,不仅表扬学生作文的成绩,更要表扬学生的发现和创造。

【本单元复习四课时:听写生字词、四字词,讲解同步训练,设计自主练习,默写古诗三首。】

积累与运用篇十四

佚名

教学目标 :

一、背诵课外选反义结构成语。

二、阅读练习。

三、想象作文。

教学重点:

写出童年的趣味。

教学时间: 四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回忆四字成语,背诵。

1、教师点字,全班成语。

2、定时背诵,时间三分钟,看谁背的成语最多,同桌相互检查。

3、统计,评选最优秀的成语背诵者。

二、欣赏、背诵《四字成语》。

1、听教师背诵,学生开始自由想象。

2、学生齐读。

3、教师讲述与成语相关的故事。

4、学生自由讨论。练习背诵默写。

5、检查。

第二课时

一、师生以童真为话题讨论童年趣事。

1、你能回忆童年趣事?

2、怎样才能从童年中寻找趣味?

3、在游戏、锻炼中寻找乐趣。

二、阅读短文《大雪之后》。

1、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划出全文中心句。

2、哪几段讲了原因?原因是什么?阅读第一、二自然段。

1) 我家的孩子与别家的孩子有什么不同?

2) 说说为别家孩子不能玩雪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 为什么我要让孩子不怕冷,去雪地玩雪?

3、学生自由讨论小孩子的乐趣。

第三课时(辩论)

组织这次辩论活动,大体可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明确要求,确定辩题。

1.为了使这次辩论活动有充分的准备,切合学生实际,教师应在进行辩论活动的前两三天,安排学生阅读“积累・运用六”口语交际提示,使学生明确这次辩论活动的任务和要求。

在“提示”提出的两个辩题(“有了电脑,还要花功夫练习写字吗?”“小学生要不要多看电视?”)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广泛收集有争议的问题。为了开启学生的思路,教师可举例示范,如,你喜欢不喜欢严厉的老师?大家轮流当班长好不好?

2.辩论会进行前,先让学生推荐各自准备好的辩论题,教师也可以推荐,大家共同商量确定辩论题目。选择辩题要充分考虑:问题与学生的学习或生活密切相关,确实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和做法,将其辩论清楚,有助于提高思想认识和统一行为规范。

3.请推选一名学生当辩论会的主持人。

第二步,自选观点,分组准备。

1.辩题选定后,针对辩题提出完全不同的两种观点。例如,“赞成小学生多看电视”和“反对小学生多看电视”。肯定意见为“正方”观点,否定意见为“反方”观点。

2.根据每个学生赞同“正方”观点还是“反方”观点,将学生分为两组。每组推选出四名主辩人,排出发言顺序:第一主辩人,第二主辩人,第三主辩人,第四主辩人。

3.各组学生在一起讨论,围绕本组选定的基本观点,从各个方面寻找理由。如,理论观点方面的论据――国家各级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名言、警句;事实论据――成功者的经验、做法,公认的.事实。每个主辩人要认真做记录,以便集中全组同学意见,作为证明观点的材料。

论据收集整理工作进行得是否充分,直接影响辩论会的效果。因此,这一环节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双方都做好准备。教师要注意了解情况,酌情加以指导。以“小学生要不要多看电视”这一辩题为例,“正方”学生从看电视的好处方面去思考,可能提出这样一些理由:(1)电视是新的知识媒体,通过“科技博览”“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节目可以学到各方面的知识,看得越多知识越丰富;(2)看“新闻联播”可以了解国家大事,了解国际形势,了解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3)看“东方之子”节目,可以了解许多名人的杰出业绩及其成功之路,受到激励,树立远大理想;(4)看“文艺节目”可以增强文化素养,提高艺术欣赏水平……“反方”学生从多看电视的坏处方面思考,很可能提出下列反对多看电视的理由:(1)小学生多看电视,占去大量时间,影响完成作业 ,使学习成绩下降;(2)多看电视对眼睛有害,视力下降必然影响学习和生活;(3)电视中播放的许多节目中有凶杀、暴力场面,有一些坏人作案的情节,小学生爱模仿,容易学坏;(4)电视中许多节目的成人镜头容易使学生早恋……

第三步,展开辩论,畅所欲言。

1.主持人宣布辩论会开始;公布辩论的题目和正、反方的基本观点;介绍正、反方的主辩人及发言次序;通过辩论会有关规则。

2.先由正、反方第一主辩人陈述本方基本观点和论据,接着,各方主辩人为维护本方观点按一定顺序发言,或补充本方的支持理由,或找出对方发言的漏洞和错误进行反驳,或指出对方认识的片面,用本方观点予以纠正……当主辩人应对无力、反应迟缓时,本方组员可以插话支援,尽量使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做到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经过几轮辩论,双方的陈述都比较充分了,第四主辩人可以归纳小结本方的理由,重申所持观点的正确。

3.为使辩论会气氛活跃,主持人可以在辩论的过程中相机插话,或评价,或激励,或引导,把辩论不断推向高潮。

第四步,评议总结,提高认识。

1.双方辩论结束,主持人应该对整个辩论过程作出总结,吸收双方合理意见,陈述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请老师点评。

2.教师在主持人总结的基础上,做更全面的评价指导。第一,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分析所辩论的问题和双方的理由,指出正确的认识方法和结论。如果教师一时不能做出正确的结论,应建议学生怎样继续研究探讨,推荐阅读资料或调查、采访对象。第二,对辩论过程中各组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指出哪些学生态度最积极,哪些学生提出的论据最有说服力,哪些学生应对最迅速,哪些学生语言最严密、表达最清楚,哪些学生最能发现对方的问题、反驳最有力。第三,指出本次辩论过程存在的问题,告诉学生一些组织辩论会的方法和进行辩论的常识。

3.评选“最佳辩论手”。

第四课时

一、布置观察,积累素材

学完《童年的发现》后,给学生较充裕的时间,用心去观察周围的人、事、物,看看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用心去回忆自己脑海中积累的材料,想想自己曾有过什么样的发现。

二、激发兴趣,拓展思路

1.谈话导入  ,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如,可以这样说:著名的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对于

积累与运用篇十五

lanlan

训练要求

1、引导学生背会“读读背背”中的句子,从中受到端正学习态度的教育。

2、引导学生阅读描写景物的短文,感受所写景物的美;学习好词佳句,感悟短文的写景方法。

3、引导学生办画展,在“评一评”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训练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训练要求 完成总要求1、2。

训练过程

一、导入课题

二、完成读读背背

1、学生自读:

(1)正确朗读下面的文言警句。 (2)在熟读的基础上能背诵下来。

(3)边读边想: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学生讨论,相机点拨。

学问勤中得。--学习是靠勤奋好学得来的。重点讲“勤”。

学然后知不足。--学习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重点讲“学”。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不知道就要求问,不会就要学习。重点讲“问”和“学”以及“知”“能”和“问”“学”的关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聪敏而好学,不以向学问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请教为耻辱。重点讲怎样正确对待“学”和“问”。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玉石不雕刻,不能成为器物;人不进行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和知识。核心讲一个“学”。

(这5个句子在内容上讲的都是为学之道,都是前人总结出来的警策之句,告诉人们应该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

4、学生朗读、背诵这些谚语。

三、完成阅读

1、指名读短文后面的思考题,明确阅读要求。

2、自读短文,一边读一边思考短文后面的思考题。

3、指名朗读短文。

4、学生再次读文,回答课后第一题。

第一题:让学生在读中弄清梅雨潭的得名,在读中体会梅雨潭的意境美,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形象生动。

5、组织交流、讨论。

6、把你认为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并当堂完成背诵。

第二课时

训练要求 完成总要求3。

训练准备 与美术老师配合,办好班级画展。

训练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走进我们的教室,就走进了美丽多彩的童话世界,这些画,有的表达了同学们对生活的热爱,有的表达了同学们对大自然的向往,有的表达了同学们心中的美与丑。这节课,我们就来细细评说。看看谁的画内容新,选材好,有创意,题目也取得好。评出我们班级的小画家。

二、看一看,请学生自由欣赏画展。

三、说一说,学生小组交流自己的看法。

要注意讲清自己的观点,倾听别人的发言,在听与说中,把自己的语言组织得更完整,表达得更清楚、具体。

四、评一评,全班集体交流

各小组推选优秀代表上台说说,注意把自己小组同学的意见讲清楚,并评出你们小组心目中的优秀作品。

(在同学讲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他的语言表达、意见讲述、文明礼仪等几方面进行评价。)

五、选出班级优秀的小画家和优秀的评委、优秀评比小组。

[积累运用 六 教案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篇十六

第九册《积累运用六》教学设计参考

教学目标:

1、读读背背,积累人际交往中常用的词语。

2、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3、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口语交际。

4、写作,唤起学生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阅读,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时间:三课时

课前准备:实践活动,购物讲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读背背,积累人际交往中常用的词语。

2、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

阅读短文,理解内容,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背一背16个词语。

二、朗读《此地无银三百两》,理解内容。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

(个人读、双人读、小组读、互相讨论等学习方式;教师巡视课堂,或询问、或指导、或鼓励。)

1、学生围绕问题自学短文,试着解决问题。

2、讨论交流:

(1)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张三和王二自作聪明?

(2) 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三、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口语交际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实践生活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二、要求:

1、注意礼貌用语;年龄特点。

2、语言简单、明白、生动。

三、小组汇报

说: 每组向全班汇报。

说说你在购物时的.好的经验及上当受骗的例子。

听: 同学们认真听,不清楚的地方可以提问。

四、总结:

表扬积极参与和有创见的同学,有机会进行一次实践活动。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想象,以《未来的——》为题,写一篇习作。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

教学过程:

一、指名读题目要求,使学生初步了解作文内容。

二、读题目要求,思考本次作文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

1、充分发挥想象力。

2、内容富有创造性,新奇而有趣。

3、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不写错别字。

4、自由交流,说说自己准备写什么,怎样写。

三、学生作文,教师巡视

四、个别面批,指导差生

五、学生交流作文,修改作文

学生交流作文,

互相学习、批改。 学生自由结合,扮演顾客和售货员,练习购物讲价。

积累与运用篇十七

关于积累运用六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区别同音字、多音字,积累四字短语。

2能写几句通顺连贯的话。

3读背古诗,有阅读古诗的兴趣。

4读小诗,练习音序及部首查字法,积累优美语言。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

2背诵古诗。

3练习自主填字。

教学难点

1培养积累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指导孩子有顺序、有条理地写话。

教学准备

师:挂图、字典。

生:字典。

教学时间

2~3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

1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篇有趣的课文,今天,咱们的老朋友“积累与运用”又与大家见面了(板书课文题目)。

2这次“老朋友”又将给我们带来一些什么有趣的知识呢?想知道吗?请打开书吧!

二、填一填,区别同音字

1有四只蝌蚪娃娃走丢了,大家能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妈妈吗?(出示挂图:“小蝌蚪”和“妈妈”。)

2读读小蝌蚪身上的字,它们都叫什么名字呢?指名读,小组读,师正音。

3找找这几个字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读音相同。)

4试着找一找:小蝌蚪的妈妈分别是谁?

5抽一名同学上台板书演示,其余同学在书上填。

6交流评议,抓住出现的问题,重点指导。

三、读一读,你还认识我吗

1出示词语卡片(圆形,可贴于黑板上)这些词语娃娃你们还认识吗?自己试着读一读。

2词语擂台赛。

每组抽出一个孩子上台来读,比赛看谁读得准确,生互评。

3选出读得最好的同学。让他拿词语卡片考大家,开火车读。

4学生评议,你觉得哪个字最难记?请同学帮帮他。

5自己读读,记住这些词语娃娃。

四、选择正确的多音字

1自己读一读句子,看看加点的字该读什么音。

2学生四人小组讨论,选择读音。

3生汇报,师点评。

五、背一背,读记古诗

1前面我们学习了一首李白的古诗,还记得吗?齐背。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唐朝诗人吕严的诗《牧童》。

3出示诗歌,先自读,借助拼音把它读通顺,再指名读,互读。

4一边看图一边想:古诗讲了怎样的情景?

(青青的小草铺满原野,悠扬的笛声和着微微的晚风传来,牧童回来已是黄昏,晚饭吃得饱饱的,无忧无虑,还没脱下蓑衣就躺在院子里,悠然自得地看那渐渐升起的明月。)

5生自由地说。(不要求说得全面,说到一点也可以。)

6多么淳朴的牧童,多么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啊。想把诗歌背下来吗?

7多种形式朗读。注意读出韵味。读背古诗。

六、,自主识字

1复习的方法,抽生说说音序查字法和部首查字法的方法。

2分别请一位同学作小老师演示两种不同的的方法,生仔细看,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指导。

3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如果知道读音,不会写字,就利用音序查字法;如果知道字形,不知读音,就用部首查字法。

4查查玩玩,看谁先读通小诗。

①自读小诗,圈出不认识的字。

②,(用部首查字法)给生字注上拼音。

③交流评议,指导读准生字。

④同桌合作,再读小诗。

⑤抽学生读诗,评议,齐读。引导读出感情。

七、写话(建议单独用一课时)

1说:有条理地用“先、然后、再”说一件事,要有先后,有条理。

2写:把刚才说的写下来。

积累与运用篇十八

积累运用六

教养目标:

1、读一读,背一背。

2、读懂短文内容。

教学用具:投影片、各种音响的录音带。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今天我们学习“积累运用六”。

二、学习“读读背背”。

1、自由读,理解。

2、指名读,讨论交流。师适当点拨。

3、背一背。

三、学习“阅读短文”。

1、出示阅读提示。

读短文,要求把短文读正确、流利。

思考:盲童的画,画的是什么?你被盲童和盲童的画感动了吗?

2、学生阅读、反馈。

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感受到盲童对和平幸福生活的赞美,感受到盲童对生活的热爱。

总结。

[积累运用六(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