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我们成功了》教学反思与评价(通用10篇)

《我们成功了》教学反思与评价(通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4 13:46:13
《我们成功了》教学反思与评价(通用10篇)
时间:2023-04-04 13:46:13     小编:zd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我们成功了》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一

《我们成功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制第三册第十一课的教学内容,这篇课文写的是北京终于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人们得知喜讯聚集在一起欢庆北京成功的情景。因此,在教学申不宜采用理性研读的方式,甚至对文章的结构也无需梳理,而是应通过反复的有感情地朗读品味,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中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3、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cai课件

激发学生自主搜集资料,了解奥运,了解北京,关注体育。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播放全国各地欢庆的录像片断。

提问:同学们,刚才看了一段录像,你们从他们的表情及说话的语气可以看出他们的心情怎样?

(激动、高兴)他们说了些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2、板书课题:11、我们成功了(齐读课题)

[这一设计将创设情境作为激发学习动机的载体,促使学生充满激情地进入特定的情境中去感知、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在读课文时老师有要求:

①生字可以借助树叶里的拼音来认读,难读的字或词语要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②标出自然段段数。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生字。

3、1993年我们北京就申办过奥运会,但却以两票之差失败了,经过8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终于取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当这喜讯传来,人们都怎样?(人们不约而同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①不约而同是什么意思?

(没有事先约定却做了同一件事)

②出示小黑板,比较

北京变成欢乐的海洋。

北京立刻变成欢乐的海洋。

③老师读二、三自然段,请同学们闭上眼晴想象当时的北京是怎样的一幅画面。

[这一设计是让学生借助想象读懂课文,在课文的文字符号与现实生活图景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4、请睁开眼睛,带着你们的想象齐读二、三自然段。

①出示课件,我们想了,读了,再来看一看北京的夜晚。

②人们在一起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用动作表演)

③当你们成功了,梦想变成了现实时,你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喜悦心情呢?

(请同学表演)

④让我们一起加入北京庆祝的人群中,一起去欢呼,去跳跃吧。(学生自由表演)

5、我们成功了,不仅是北京成功了,申奥成功了,更是中国成功了,世界选择了北京,北京将还世界一个惊喜,课前学生已经搜集了有关奥运的资料,请展示,让我们一起了解①1894年6月,巴黎举行的国际体育会议上,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成立。②首届奥运会于1896年4月6日至15日在雅典举行,中国接到邀请,但未派人参加。(3)1924年开始举办冬季奥运会)。想想,你能为2008年奥运会做些什么?

[这一设计是要学生饱含激情的用动作、语言来抒发自己强烈的向往和无比兴奋、无比自豪的心情。]

三、朗读全文

1、学生带着激动、自豪的心情朗读第十一课。

2、老师听了大家的朗读非常激动,老师为有你们这样的学生而感到自豪,最后,让我们一起向全世界宣称我们成功了,申奥成功了,中国成功了。

四、附板书

我们成功了

天安门

中华世纪坛

几十万群众

人如海

欢呼

歌如潮

北京

欢乐的海洋

教学时先创设情境,开课伊始,就让学生充满激情地进入到申奥成功那晚的情景。教学中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人们在中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升华自己的阅读感受,通过搜集资料,将课内知识引向课外,拓展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入景、入情、情景交融之中,想像驰骋,学得愉悦,气氛活跃,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

《我们成功了》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二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3、初步了解课文按不同地点连段成篇的方法。

4、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2、识字教学

初步感受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生字卡片、课件

:两课时。

1、教师以饱满的激情,回忆1993年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经历及两票之差败给悉尼的惨痛,讲述2001年的申办的成功与巨大的喜悦。(反思:北京申奥成功,是整个中国的成功,是很好的爱国教育题材。这次竞争是体育的竞争,也是经济的竞争,环保的竞争,文明素养的竞争,国际形象的竞争,我们赢了,不仅是北京赢了,申奥赢了,更是中国赢了,中华民族赢了,相对于八年前我们以两票之差输给悉尼的惨痛,八年后,我们北京以新的精神面貌再次参与竞争,以极大的热情企盼的08年的奥运会能在北京举行,又是何等的喜悦?所以,我对北京的申奥背景做了介绍,用来帮助学生理解申奥成功的重大意义,从而理解课文中人们的激动心情和自豪感。这堂课的教学也说明了,情感疏通的重要性,我以我两次参与收看申奥结果时心境的巨大反差的历程,让孩子很好地体会到了申奥的大事,让每一个国人都热血沸腾。孩子们读起课文来,感情自然就更丰富了。)

2、激情:播放申办成功欢庆的视频资料,说说,看完了,你有什么感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把这激动场面化为生动文字的课文。板书课题:我们成功了。

3、齐读课题。理解成功。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画出生字。

2、小组内读课文:标出自然段,互查生字读音。提出不懂的问题。

1、指名读各自然段,教师与学生评价重点强调生字读音。

2、出示词语,抢读。

3、游戏识字巩固:抢卡片。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识记生字的?

1、课文写了哪些地方的欢乐场面?(反思:在学生讨论并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再肯定:天安门广场和中华世纪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不剥夺后进生的学习、感悟机会。)

2、朗读课文。重点朗读2、3自然段。

1、教师以激动、自豪的语气范读。

2、你从老师的范读中听出什么?

3、还记得这欢呼雀跃的激动情景吗?你敢跟我挑战吗?谁想朗读?

3、学生自由读:读出激动自豪的语气。

4、指名朗读,师生共评。

现场采访活动:几位同学表演课文描写的天安门广场欢乐群众中的一员,一名同学扮演同样激动兴奋的记者,对他们进行采访,请他们自由谈谈:“我们北京申奥成功,作为一名中国人,你是怎样想的,你现在的心情怎样”等等

1、学生观察分析字的结构。

2、请班上写字最漂亮,观察最仔细的同学提醒、讲解字的主笔。教师补充。(反思:在教学写字的过程中,经常发现有的孩子对观察哪笔是这个字的主笔,哪个笔画在田字格的哪儿,有了疲劳和厌倦感。他们往往提不起兴致来集中注意力,无法认真关注在教学中,使得我的写字教学事倍功半,但偶然间发现,当我说:“我将请观察最仔细,写字最认真的同学来提醒大家,在黑板上书写”的时候,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孩子们就变得专心了,兴致盎然了。)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拓展:畅想2017,20017年,北京会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打算?

《我们成功了》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三

《我们成功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制第三册第十一课的教学内容,这篇课文写的是北京终于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人们得知喜讯聚集在一起欢庆北京成功的情景。因此,在教学中不宜采用理性研读的方式,甚至对文章的结构也无需梳理,而是应通过反复的有感情地朗读品味,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刚刚读二年级的学生,对北京充满好奇心,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加之是农村的孩子,申奥对于他们来说如同天方夜谭。他们活泼、好动,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为了加深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奥运的了解,本节课将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

1.认识18个字,重点教学“传、泽、呼、挥、泪”等生字。会写“拥、抱、扬、泪”四个字。

2.学生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人们在申奥成功时激动、欢乐的、自豪的心情。

3.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学生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1、.认识18个字,重点教学“拥、抱、扬、泪”等生字。会写“拥、抱、扬”三个字。

2、学生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人们在申奥成功时激动、欢乐的、自豪的心情。

生字卡片、课件

一、创设情景,出示课文题目。

1、出示五环旗认一认: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生:奥运会、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北京举行……)

生:(异口同声地)咦?五环旗!

生:它是奥林匹克旗帜!......

师:哦,孩子们,你们知道这么多呀?你还知道哪些,分享给我们听听吧!

师:2008年8月8日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它向世界展示我国强大的实力,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荣誉,同样2001年7月13日也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因为在那一天北京 申奥成功了,北京赢得了奥运会的主办权!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回顾那个好消息到来的时刻,板书“我们成功了”(读题目两遍,一遍比一遍有感染力。)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

1、学生朗读课文,勾画生字。

师:孩子们读得津津有味,不过,为了更好的读好课文,先得跟课文里的生字宝宝交上好朋友!请你们认真拼读本课的生字,难读的字,咱们要多读几遍!

2、同桌用生字卡片相互检查,互读。

3、教师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1)读一读。(展示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

a、自由地读一读这些字,看看哪个字需要你提醒大家?

生:我要提醒大家,“传来”的“传”是翘舌音,不要把它读成平舌音了。请大家跟我读:“传”“传”,“传来”的“传”。

生:我要提醒大家“泪”字,很多人习惯把它读成“lui”,我的爸爸就是这样读的,请大家跟我读,“泪”“泪”,泪水的“泪”。

b、齐读、开火车读、个别读,以多种方式巩固识字。

(2)记一记。

师:你们真了不起,这么多的字都能认了!能把你记住它们的好办法分享给大家吗?

生:这个“克”字我早就认识了,因为我特别喜欢吃巧克力,当然,“巧克力”的“克”字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克”。

师:哦,在生活当中识字,用于生活,这真是一种学习生字的好办法。

生:我们都认识“用”和“包”字,在它们的前面都加上一个提手旁,就变成了“拥抱”了,有手才能拥抱嘛! (学生纷纷给他报以掌声。)

师:用熟字加偏旁来记生字,是一种有趣也十分有效的办法。

(3)找一找。(在词语中巩固生字。)

师:啊,这些生字宝宝也够调皮的了,现在呀,它们又悄悄地溜到词语娃娃家去了,你能找到它们吗?

分男女生读,分小组比赛读。

师:词语娃娃又跑到句子里去了,你还能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教师展示课件,出示下列三个句子:

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人们挥舞着国旗,在欢庆的锣鼓声中一遍遍欢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

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人们相互击掌,相互拥抱,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

(以多种方式朗读句子。重点指导朗读第三句,因为一部分学生不能正确断句,不知道“中华世纪坛”是我们中国一古代有名的建筑物,容易读成“中华?世纪/坛人/如海。”

三、朗读全文。

师:孩子们,你们学习生字部分太棒了,请你们再次去朗读课文,看看这一次读课文是不是更通顺了?

1、学生再次放声地朗读课文。教师巡视学生读书情况。

2、播放录象:萨马兰奇主席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以及全国各地人民狂欢的场面。

3、谈感受。(为朗读课文奠定感情基础。)

生:看了这段录象,我特别激动!

生: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

生:我多想高歌一曲。

生:我好想哭啊------

师:是啊!孩子们,北京申奥成功,是整个中国的成功。这次竞争是体育的竞争,也是经济的竞争,环保的竞争,文明素养的竞争,是国际形象的竞争。我们赢了,不仅是北京赢了,更是中国赢了,让我们再次和13亿炎黄子孙一起欢呼:“我们赢了!我们成功了!”

4、学生兴致勃勃地齐读全文。

四、指导写字。

师:生字学得好,课文读得棒,相信咱们写字也会(生:一样棒!)写好字必须做到(生:看、描、写、评、改!)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再次巩固复习。

师:有四个顽皮的生字宝宝既是我们会认的,也是我们要写的。

仔细观察它们的模样,你要提醒小伙伴什么呢?

2、教师用卡片展示:拥、抱、扬、泪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它们的共同点(前三个都有提手旁)。重点指导“扬”的笔顺及右半部分的写法。

4、教师范写,学生和老师一起书空。

5、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6、学生在四人小组里相互评价:表扬写得好的同学,并给写得特别漂亮的字作上星星,同时还要指出还有哪个字没有写漂亮。

7、学生再仔细修改。

五、教师小结:

孩子们,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那激动人心的场面,美美地朗读这篇课文!

《我们成功了》教学反思与评价篇四

这篇课文文字虽少,但所呈现出来的场面是恢宏的,气势是磅礴的。如何让二年级的学生充分感受到字里行间所体现出来的激动与自豪是我在预设教学目标时着重考虑的一个问题,经过课堂教学实践,我觉得自己在预设教学过程中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有:

二年级的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原本,离他们的生活较远的内容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是适合运用媒体营造情境的文本,媒体使用恰当,可以起到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象的作用,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朱作仁教授说过:"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则使人感受"。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在教学中,把读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读的时间给予学生。本文虽短小但感情充沛,令人振奋。基于这点考虑,我在教学中注重肢体语言与朗读的配合,如击掌,振臂高呼等,低年级的孩子又格外容易投入,在媒体,动作和教师语言的引领下,学生们尽情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此时此刻,他们仿佛就是人海歌潮中的一分子,与其说他们在朗读,不如说他们在用心感受。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读一读让你觉得最激动的句子或段落时,学生都分外投入,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中,学生们对课文的感悟得到了提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实现有机的整合。

文本给学生提供了一幅规模宏大的欢庆场面,不充分利用一下,实在可惜。于是,在学习"人们相互击掌,相互拥抱,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一句时,借助课件的感性再现,借助文本上下文的内容,我让学生说一说这欢庆的场面,学生调动了原有的知识与经验,加上了课堂上新学的内容,的确很好的表现了这一喜庆的场景。可见,教师精心地预设,挖掘文本的生发点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很有益处的。

当然,经过课堂教学实践,我也发现自己在预设时一些考虑欠周到的地方。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对学生语言的提升帮助还不够。关于积累,往往只限于课文中的词语,其实,根据文本所描述情景,有很多词语,如:欢声雷动,欣喜若狂,载歌载舞,灯火辉煌,举国同庆,欢声笑语,心花怒放等多可以让学生去接触,感知。希望不断的反思能更好地促进我的发展。

《我们成功了》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五

2001年夏天的那个夜晚,我们十几亿华夏儿女的眼睛都盯着电视里的萨马兰奇。当听到萨翁那平稳而清晰的“北京”两个字时,我们的心沸腾了!电视里一遍又一遍地放大着“我们赢了”这句话,我们的心里一遍又一遍地放大着自豪感和成功感。

而对于2001年还就读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也许早就没有印象了,更不用说那种深刻的感悟了。对于“申奥”,孩子们究竟了解多少,对于课文中的“激动”,孩子们能从心底感受到吗?毕竟,申奥的艰辛,申奥的曾经失败对于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还仅仅是一个会读的词和句子。对于奥运会,五环旗,或许孩子们还能联想到冠军,奖牌,而对于申奥,那可真是陌生啊。而对于申奥背景的了解,关系到孩子们能否匆匆文本中真正的感悟。

我在本课教学中是这样操作的:

首先谈话导入:早在1991年12月4日,中国就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主办200年奥运会申请书,结果我们没有成功,当时申奥代表团的成员都流下了眼泪,但他们说:“我们还会回来的”,看,我们回来了!

接着让学生欣赏申奥短片。张艺谋拍出的北京申奥短片以中国大地瑰丽的风景为起点,浓重的红黄色调奠定了中华民族片子的基调。长城和故宫这两大具有象征意义的中国古老建筑随后“出场”,中国古老的文化美丽无穷、魅力无穷。故宫红墙下,款款走来了时装少女,充满活力的身资和步伐让人看到生机勃勃的北京,看到充满生机的中华民族。然后桂林山水、黄山云雾、北京风光交相辉映,地大物博,山川秀美的中国画卷尽展眼前,让人心旷神也怡。还有着古老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在商场里、在公园里,无时无刻不向我们表达着这样一个信息──中国不仅有着古老的文明,而且很“现代”。学生看后无不啧啧赞叹,同时感受到了申奥的艰辛。

全国上下齐心,盼来的结果是什么呢?──我们成功了!引出课题。想再看看当时的情况吗?播放录像,再现2001年7月13日晚上那激动的人心的时刻。看完以后说一句自己最想说的话。

此时此刻,学生的激情已全部被调动,因此,随后的教学中,课文中的难点都迎刃而解,学生的朗读也令我为之一振,出乎意料的好!

《我们成功了》教学反思与评价篇六

《我们成功了》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这个专题编写的。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学习提升孩子们的爱国情感及民族自豪感。《我们成功了》这篇课文描写的是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北京申奥成功后人们兴奋、自豪的心情和欢乐的场面,表达了人们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崔峦老师曾经说过: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准确、读正确、读流利,最好能读出感情。还有一个重要任务:“认字这词、积累语言。此外,还要培养读书习惯,习得初步的读书方法,体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我根据二年级的年龄特点,谈谈本节课我的教学思路:

奥运会已经结束了,先和学生一起回忆一下奥运会取得的突出成就,聊一聊自己的感受。然后把目光转到2001年,回忆一下申奥成功的场面。

本文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字字句句浸透着、流动着作者的爱国情、自豪感。在教学中,逐步深入地挖掘课文的情感,通过品味关键词句,感情朗读等,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课文情感,用课文的情感培育学生的情感,以达到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1、(播放人们欢庆时的热烈场面)看着这一幕时,你感觉到什么?你想说什么?把你的感觉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吧!

2、假如时光倒流到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当你听到萨马兰奇爷爷的宣布,你们会有什么表现?请把你的感觉读出来?

3、用~~~~划出表现中华世纪坛人多的句子。用————划出体现人们快乐的句子。先品读这些句子,再让学生把这些好句子积累下来。

4、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想给同学们什么感觉?(个人读)2008年,奥林匹克旗帜将在中国北京高高飘扬!(全班齐读)此时无声胜有声,民族的自豪感已经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5、让学生对于”欢呼”,等一些激情四溢的句子,带上自己的动作体会一下,结合语文申奥成功的课件,帮助孩子重温当时场面。

这种设计,让这节课激情四溢,孩子们的朗读空前的到位。大家仿佛就是在申奥成功的现场,学习效果突出。

我们成功了课文教学反思2

在这节课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对于学习,他们必须自己去选择、去思考,从而初步建立不唯书、不唯师的意识。

本着这一目的,这节课上,我设计让学生自己布置适合自己的作业和说出本节课令自己最满意的和最不满意的地方。教学写字时,我让学生自己去观察生字,并提醒同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最醒目的特点是什么?

在阅读教学中,我把读放在首位,让学生把课文从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并使学生在读中掌握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人们的快乐、喜悦和自豪的心情,从而增强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设计假如当时你就在人群中,你会高呼什么?有什么表现?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发展语言,增强民族自信心。当我出示“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学生的爱国感情得到了升华。

教学中我通过品味关键词句,感情朗读等,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课文情感。用课文的情感培育学生的情感,以达到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但学生在读上还体现不出当时的激动和自豪感。

多读像这样能突出爱国情感的文章,多多练习,通过读来体现情感。

我们成功了课文教学反思3

《我们成功了》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这个专题编写的。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学习提升孩子们的爱国情感及民族自豪感。《我们成功了》这篇课文描写的是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北京申奥成功后人们兴奋、自豪的心情和欢乐的场面,表达了人们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为了打造好这个平台,教学中我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我们都知道,如果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满足的话,就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在课堂上,我努力创设轻松、自由、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孩子们的思维在无拘无束中发展、飞越、撞击,很好的体现了“361”快乐课堂宗旨。

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全面实现教学目标,重视三维目标的整合。既教书,又育人。如:在阅读教学中,我把读放在首位,让学生把课文从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并使学生在读中掌握课文内容,在学生汇报在天安门广场听到了什么?学生找到了这句“人们挥舞着国旗,在欢庆的锣鼓声中一遍遍欢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为了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人们的快乐、喜悦和自豪的心情,我这样领读的。“这次申奥成功多么令人激动啊,男同学高呼。”ツ猩就自豪地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接着我领读:“女同学高呼。”女孩子尽情呼喊”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我又说:“人们挥舞着国旗,在欢乐地锣鼓声中一遍遍高呼”全班同学手里挥舞着国旗共同欢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最后我煽情地说:“从1896年雅典奥运会到2008年中国奥运会,整整112年,圆了中国百年奥运梦想,人们从心底高呼”全班同学感情更激动地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这四次不同层次的朗读从而增强了学生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语言训练不是无目的、无序列的零敲碎击的散打,语言要和情感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在本课中,在学生找到本文的中心句“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后,小组展示读懂了这句意思后,为了丰富文本的内涵,适时引入了活水资源——音像资料,播放了申奥成功后人们欢庆时的热烈场面,使7、8岁孩童对申奥成功的特定场景有了深切的感受。因为音像材料的加入,课堂教学的容量加大了,祖国内涵丰满了,语言感受到位了,人文熏陶入境了,再结合课文为学生的语言学习预设营建了一条层递性的训练序列,即:理解词汇(几十万)——品析经典句式(人如海,歌如潮)——锤炼思维(体会三个口号之间的语序),学生进入了一个个激动人心的画面,有了情感的切入,朗读和感悟就比较深入。

《我们成功了》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七

《我们成功了》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这个专题编写的。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学习提升孩子们的爱国情感及民族自豪感。《我们成功了》这篇课文描写的是20××年7月13日的夜晚,北京申奥成功后人们兴奋、自豪的心情和欢乐的场面,表达了人们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崔峦老师曾经说过: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准确、读正确、读流利,最好能读出感情。还有一个重要任务:“认字这词、积累语言。此外,还要培养读书习惯,习得初步的读书方法,体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我根据二年级的年龄特点,谈谈本节课我的教学思路:

(课前5分钟,播放雅典奥运会的主题曲。)请这样,在热烈、激动的音乐,无拘无束的谈话中,学生不由自主地被吸引到课堂里来,不知不觉地被牵引到学习中去。然后引入新课。

本文感情真挚、语言朴实,字字句句浸透着、流动着作者的爱国情、自豪感。在教学中,教师应逐步深入地挖掘课文的情感,通过品味关键词句,感情朗读等,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课文情感,用课文的情感培育学生的情感,以达到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1、(播放人们欢庆时的热烈场面)看着这一幕时,你感觉到什么?你想说什么?把你的感觉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吧!

2、假如时光倒流到20××年7月13日的夜晚,当你听到萨马兰奇爷爷的宣布,你们会有什么表现?请把你的感觉读出来?

3、用~~~~划出表现中华世纪坛人多的句子。用----划出体现人们快乐的句子。再让学生把这些好句子积累下来。

4、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此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想给同学们什么感觉?(个人读)20××年,奥林匹克旗帜将在中国北京高高飘扬!(全班齐读)此时无声胜有声,民族的自豪感已经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5、让学生在热情洋溢的《新北京、新奥运》中结束本节课,焕发学生对北京、对奥运的向往。

《我们成功了》教学反思与评价篇八

《我们成功了》这篇课文主要描写了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胜出后,历史的瞬间成了欢乐的永恒,中国人终于圆了一个世纪的奥运梦。作家肖复兴也难以抑制心中的喜悦及激动,写了这篇《向往奥运》,全文表达作者申奥成功后的兴奋与激动,也表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文章语言流畅,情感真挚,耐人寻味,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陶冶情操和爱国教育的好教材。教学的目的除了让学生认识并掌握一定数量的生字、新词,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并积累语言,还要增强学生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学生们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的舞台。

为了打造好这个平台,教学中我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乐学、会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都知道,如果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满足的话,就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在课堂上,我努力创设轻松、自由、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孩子们的思维在无拘无束中发展、飞越、撞击。在课堂上,我通过对教材的补充,让学生了解了我们申奥的艰辛,能够进一步体会出成功后的喜悦。

2、努力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上,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他们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在课堂上教师和他们是平等的。他们可以去评价老师的教学。对于学习,他们必须自己去选择、自己去思考,从而初步建立不唯书、不唯师的意识。因此,这节课上,我设计让学生自己布置适合自己的作业和说出本节课令自己最满意的和最不满意的地方。教学写字时,我让学生自己去观察生字,并提醒同学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以读为本,以学定教”,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全面实现教学目标,重视三维目标的整合。既教书,又育人。如:在阅读教学中,我把读放在首位,让学生把课文从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并使学生在读中掌握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人们的快乐、喜悦和自豪的心情,从而增强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在“处理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时。我先提出“是什么喜讯?为什么叫喜讯呢?”学生通过对课文的理解,知道了“申奥成功的喜讯。”结合老师的讲述,知道了深奥道路的艰辛,所以人们才有庆祝的欲望。第二问题是对“不约而同”的理解。我问了学生,学生都不清楚。我就通过上下文加深理解,让学生知道,这些涌上街头的人,事先没有打电话,没有约定,行动就一致起来。到这时候,学生就知道了词语的意思。第三个问题理解“立刻”。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我没有多讲,只是多了两遍这句话。先是将“立刻”去掉,学生听了就知道是“马上”的意思。

处理完这个环节,我对学生说,我读一遍课文,看看你们理解这个“立刻”了吗?当我声情并茂的读完课文,教室里立刻响起了一片掌声。学生大声说,这就是“立刻”。在上下文中理解词语,是最好的方法。通过生活实际加深认识,更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与此同时,我还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如: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设计假如当时你就在人群中,你会高呼什么?有什么表现?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 发展语言,增强民族自信心。当我出示“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学生的爱国感情得到了升华。

4、“生活处处皆语文”,我注意课内的积累和课外的引伸拓展。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感悟语言的同时,把学生的目光牵引到课外。让他们学会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大事。

5、灵活使用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我恰到好处地运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使它贯穿于整节课的教学内容,使它成为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的纽带。

《我们成功了》教学反思与评价篇九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语文教学应该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个性化的阅读氛围,让课堂充满童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基于以上观点,本课教学开始我就向学生出示一面五环旗。这一做法立刻引起学生们的极大兴致,加上学生课前已经搜集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他们有话可说,因此他们顿时争先恐后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知道的有关情况。……天真的周戎居然心愤愤而口悱悱地说:“怎么不早些在中国举办奥运会呀?为什么等到2008年?”一个充满稚气的声音道出了一个沉重的话题,在几乎凝固了的氛围中,我用深沉的语言向同学们娓娓讲述在1993年中国仅以一票之差失去了2000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在2001年7月13日那个不平凡的夜晚,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了,那是个怎样的不眠之夜啊!为了让学生再用心感受一下。随即我播放了喜讯传来时人们狂欢的录像。

这个教学环节是我事先没有预设的,但是课前我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因此这个既是精心设计又是意外出现的课堂让我有了许多体会: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语文学习视野,但究竟如何操作呢?实际上,课文本身就蕴涵着许多资源可供我们开发。这篇课文我们就可以以课文为载体,引导学生课前搜集资料,课堂上自主探究,拓展视野,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的熏陶。

关于五环旗,学生在不经意间通过不同的渠道或多或少地了解它,但那是无意识的,是零散的。在交流中,学生对五环旗的了解相对全面了、认识相对深刻了,这就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性的特点。在资源共享的同时,较好地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开放性,进一步说明:“语文教育的外延和生活相等”。

据专家分析,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材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源。当我向大家声情开茂地讲述“为什么不早些在中国举办呀?”这个问题时,其实是我在向学生们介绍中国申奥的历史,其艰难历程告诉我们:成功是何等的来之不易啊!在学生激情涌动的时刻,回放实况录像,学习心境水到渠成。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在教学中,把读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本文虽短小但感情充沛,令人振奋。基于这点考虑,我在教学中既充分发挥范读与指导读的作用,又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在第二自然段教学中,我根据句式特点,设计了引读、接读的朗读方式。在老师饱满热情的感召下,全班学生振臂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此时此刻,他们仿佛就是人海歌潮中的一分子,与其说他们在朗读,不如说他们在用心感受。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中,学生们对课文的感悟得到提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实现有机的整合。

《我们成功了》教学反思与评价篇十

《我们成功了》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教学的目的除了让学生认识并掌握一定数量的生字、新词,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并积累语言以外,还要增强学生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给学生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丽的舞蹈。课堂是什么?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舞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们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的舞台。

1、充分相信学生,使学生乐学、会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我们都知道,如果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满足的话,就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在课堂上,我努力创设轻松、自由、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让孩子们的思维在无拘无束中发展、飞越、撞击。

2、“以读为本,以学定教”,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全面实现教学目标,重视三维目标的整合。既教书,又育人。如:在阅读教学中,我把读放在首位,让学生把课文从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并使学生在读中掌握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人们的快乐、喜悦和自豪的心情,从而增强了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与此同时,我还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如: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设计假如当时你就在人群中,你会高呼什么?有什么表现?让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发展语言,增强民族自信心。

3、“生活处处皆语文”,我努力实现“大语文”的教学观,注意课内的积累和课外的引伸拓展。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感悟语言的同时,把学生的目光牵引到课外。让他们学会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大事。因此,课前我们谈到了刚闭幕不久的雅典奥运会,课后我又建议学生去收集有关奥运会和有关北京的资料,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和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

今天上了三年级第一次次习作课,感觉真的很郁闷!不过,我相信通过我这样不断的实践、思考,应该会有进步的!所以,把今天的课堂进行一次反思!

1.老师谈话引入。一是说昨天口语交际的感受,二是把自己写的课余生活的文章念给孩子听——这两个环节中,第二个学生虽然听得很起劲,但实际上对学生习作没作用。虽然强调老师写下水作文,但是必须运用得当。

2.学习范文。昨天,我从孩子们都有的材料上找了三篇课余生活的文章让孩子们回家读,并做了一篇读书笔记,还积累了一些感受。今天课堂上让孩子们从反问里体会这些东西:注意文章有开头,有结尾;注意要把自己的事情写清楚,为了写清楚就必须抓住一些关键的地方——比如动作。(反思;这个环节设计不好,意图好,但是和学生的交流没有建立好的耳屏台,学生是被动体会,收获也不深刻。原因还没找到。)

3.小组里说,全班引导。接着让孩子们在自己小组里自己说,然后请每个小组的代表来说,结果发现说得很不好。于是马上改变教学计划,立刻选择了其中一个同学的来和大家说,引导学生把事情说明白——抓住动作。为了这个我让孩子们一边做动作一边说,还让他们说,我来做动作。(反思:这里处理得比较好,发现问题立刻改变计划,并且比较好的引导学生做动作、体会动作。但是,失败就在于前面的环节的节奏太慢,耽搁时间了,所以在这个关键的时候,第一节课下了)

1.带着学生总结了方法:一要主要开头和结尾;二要注意把事情写清楚——为了写清楚就必须把顺序安排好,还要注意写好动作。

2.接着让学生自己写,我在全班观察。特别针对几个孩子做了指导。发现了孩子们时间上是没有管我刚才和大家总结的经验的(看来前面的学习多半都是无用功,为什么这样呢?)

3.全班评改。我把几个写得比较好的孩子的文章在大家面前读了读,边读边点评。最后选择了一个孩子的文章来集体修改。原文如下:

有一次,爸爸和妈妈都出去了,没人帮我折被子。

我不如自己来折被子吧,我拿起被子,先对折,然后折,最后再折,就把被子折好了。我一看我折的被子……

很显然学生还没写完。我把孩子的文章抄在小黑板上和大家一起来修改。我们读了文章后,大家发表了个人的意见,慢慢把文章修改出来了。最后文章是这样的:

有一次,早上很早爸爸妈妈出去玩了,没人帮我折被子,我想:既然爸爸妈妈出去玩了,我就不能自己折被子吗?

于是我回忆起爸爸妈妈折被子的样子,然后我一边回忆一边折被子!我拿起被子,首先把被子铺开,走过去把每个角落拉直,这时看看被子,被子铺展得很平整,看起来非常的听话。于是我就开始折被子了!接着,把被子对折,被子就变成了长方形了。然后,再提着被子的两个角,往另外两个角上折。这个时候被子就变成正方形了。

这时候看看自己折的被子……

其中的“首先”“接着”“然后”我们用波浪线来表示,还特别提醒大家这样就能把顺序写清楚。在用到动词的时候,特别强调孩子用准确的词语。正在这个时候,又下课了。

1.学生自己修改。学生经过了上面的环节,老师总结了经验:要注意把事情写清楚,要注意把该写的地方写明白。孩子就开始自己修改文章。我特别指导了一个孩子,发现他的标点使用很不好,连分段都不会分,或者说是太懒。不愿意分。

2.誊抄作文。

{准备把作文改一下,指出每个孩子的问题,包括其中的字、词等很小的细节。然后结合习作里要求读给爸爸妈妈听,让家长帮助修改。再用一节课时间,专门针对文章的开头、中中间的清楚、结尾进行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的指导,指导一个部分修改一个部分。}

1.第一课时设计不好,有的环节浪费时间,而没实际效果。比如小组代表在小组里说的环节。

2.这样的上法,会让基础差的孩子很吃力。效果也不好。

3.习作没有乐趣了!

4.最好的环节就是和孩子一起表演动作,然后选择动词。第二是在和全班孩子评改作文的时候,这里指导很好。

5.作文教学是个难题,要慢慢实践和思考同时好文章的确是修改出来的。一定要指导孩子针对一篇文章反复修改!

6.中年级还要注意保护他们的兴趣!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