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168彩票下载星空娱乐 >> 红军不怕远征难读后感汇总(七篇)

红军不怕远征难读后感汇总(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4-03 19:28:58
红军不怕远征难读后感汇总(七篇)
时间:2023-04-03 19:28:58     小编:zdfb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红军不怕远征难读后感篇一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四方面来说课。

1、 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主要讲述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即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1)他在国共十年对峙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殊地位。(长征为后人留下的长征精神,直到现在仍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因此,)

(2)本课也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素材。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示意图的学习和运用,了解地图所示语言;利用多媒体资料,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将课外知识与课内知识有机结合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发扬长征精神,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1)教学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极其伟大意义。

2) 教学难点:遵义会议的意义

1、教法(有三)

2)、探究讨论法——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放在过程中)

3)、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目的是)突破重难点。

2、学法(有二)

(2)小组讨论法 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我从4方面来说明,导入新课,学习新课,思维拓展,巩固练习。

情景导入(大约3分钟)

1、导入新课,我采用情景导入法,播放《我的长征》电影片断,(播放)播放中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这一电影片断展现了我国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学生回答后,教师设问: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红军长征过程中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为什么能取得长征的胜利?从而导入新课。设计意图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2、 学习新课

我设计了两个环节:

(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a 阅读课文——自主学习、以学为主

要求学生带着问题,结合地图自学教材。边掌握教材,边列出长征的路线,教师做随堂指导。

b 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发现问题

要求学生在初步掌握了长征概况后,针对阅读中遇到的无法解决的疑问,提出问题,以纸条的形式,送递老师。

c 探究讨论——合作探究、竞争意识

教师将学生中具有代表性的普遍问题交由学生,组内合作交流,探究解决,小组再以成果的形式连同导学问题向全班展示。这一步骤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是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自学为主设计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整体感知、建构体系

a、读图添图——突破重点

对中央红军长征这一重点的解决,我采用读图填图的方法,出示长征动态路线图,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概念并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

b、比较分析——突破难点

对遵义会议这一难点的处理,我选用了对比分析和出示材料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对比遵义会议前后,中央红军遭遇的结局的不同,得出结论。然后出示材料,从另一个角度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入分析正确评价遵义会议,理解遵义会议的意义。

3、教学过程的第三个环节,思维拓展。

出示纪念长征的图片,提出问题,我设计的意图是贴近学生生活,点名纪念长征的现实意义,从而进一步完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

4、巩固练习

练习题我节选了影视资料《长征七律》。选择这一材料有三点好处(1)渲染气氛,升华感情,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2)这段材料的歌词既是巩固练习的材料,真实材料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培养灵活运用的能力;(3)可以作为本节课的结束语。

总之,我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教改精神;明确教师的职责和学生的任务,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所有问题都力争在课堂上解决,达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的教学效果。

板书形式的设计,清晰明了,重点突出,对纷繁复杂的知识体系作了整理概括,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条理的理解这段历史。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红军不怕远征难读后感篇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国民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为了反抗国民党的屠杀,发动了哪些武装起义(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等。)

2、这些起义的目的有没有完全达到?(没能直接占领大城市,还遭到严重挫折。但是,起义的部队转向敌人力量较为薄弱的农村,建立了革命武装和革命根据地,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势。)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后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进行战略转移,从江西、福建交界处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远征二万五千多里到达陕北。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长征。(布置学生集体朗读“导入框•长征” 一诗,带着问题进入情境,阅读60——64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

1、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为什么要进行战略转移?(星火燎原之势形成后,国民党对革命根据地发动“围剿”。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的正确指挥下,红军粉碎了敌人前四次“围剿”。但是,后来党内又错误地排斥了毛泽东等人的正确领导,由李德、博古等人实施错误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不得不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被迫实施战略转移。

2、遵义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可按下列提示,分层启发:

a. 遵义会议在哪一年召开?(1935年)如何记住这一年?(从1921年党的诞生到1935年,经过了xx年,从1935年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也经过了xx年。)

b. 比较这前xx年与后xx年党的历史,有什么重要变化?(前xx年里,党的主要领导换了几任,先后出现了重大的失误,经受了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和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等重大的挫折。后xx年,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c. 由此可见遵义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悠关的转折点。)

长征的胜利

1、指导学生完成63页“练一练”(教师在黑板上依据长征路线画示意图,突出瑞金、遵义、吴起镇三个地点,组织学生对照着课本标注出来。)

a. 红军经过哪些省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

b. 请对号入座地说出黑板上这三点的地名。(瑞金、遵义、吴起镇)

a. 湘江     红军在那里与敌人打过一场硬仗,损失惨重。

b. 乌江     红军强渡乌江,解放遵义。

c. 赤水河   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河,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

d. 金沙江   红军渡过金沙江,从此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e. 大渡河   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3、“动脑筋”:红军长征途中,除敌人围追堵截外,还遇到哪些 困难和问题?(恶劣的自然环境,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原;还缺少粮食给养等。)

布置活动,巩固新课

1、根据65——67页活动课三《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选题、选材,组内协作完成一篇导游词,通过网站《史海撷珠》的留言板上传,老师从中选出优秀的文章予以发表。

2、提醒学生预习第14课《难忘九一八》。

红军不怕远征难读后感篇三

草地,本是我梦想的地方,可是读过《红色之旅》这本书后,我的想法改变了,因为红军曾经过的草地,是吞食无数生命的`“魔鬼”。

1935年6月中旬,中央红军翻越了海拔高达4900多米的夹金山,经过短暂的调整,于8月下旬向荒芜人烟的草地进军,在这个人迹罕至的草地上,隐藏着很多“陷阱”,稍不留心,便可能陷入深不可测的沼泽里,再也出不来。这里的天气也变化多端,无法预测,时而晴空万里,时而大风狂吼,时而雪花飘飘,时而忽降冰雹。红军战士哪禁得住这般考验,一个个冻得脸色发青,但是,他们依然在坚持。读到这里,使我联想起平时来,有时,我一遇到困难便退缩,正如那句谚语所言“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直到现在,我还没有任何进步。与红军战士相比,这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我禁不住脸红了。虽然天气风雪交加,可是红军战士并没有因天气的原因而停止前进,却更加奋发前进。又过了几天,由于食物的欠缺,战士们不得不把骡马杀掉来充饥,他们尽量节约食物,以防急需时吃。没过几天,骡马吃光了,便挖野菜,吃树皮、草根,野菜吃光了,便煮皮带吃。就这样,红军战士凭着顽强的意志,终于走出了茫茫的大草地。

了父母以及革命先烈对我们的期望?所以,我们应该奋发读书,将来为祖国做贡献!

红军不怕远征难读后感篇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及其原因。

2.掌握红军长征初期的情况(遵义会议前)。

3.掌握遵义会议的情况及意义。

4.掌握长征的路线、胜利及意义。

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历史事件。

德育目标

1.通过对红军长征的原因及遵义会议后红军走上正确道路的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中国革命道路的曲折性。

2.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1.中央红军的长征。

2.遵义会议。

●教学难点

1.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

2.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教学方法

1.讲解法。对于红军前四次反围剿的历史及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主要靠教师讲解。

2.比较法。把红军前四次反围剿的战略战术和第五次反“围剿”的战略战术作一个对比,有利于学生对红军长征原因的理解。

3.情景教学法。通过对地图的充分利用,让学生自己去“重返长征路”,找到中央红军经过的省份,越过的山脉、江河,真正体会红军经历的万水千山的艰难历程。

4.讨论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故事穿插法。通过讲红军长征的故事加深学生的印象。

6.音像辅助法。

●教具准备

1.投影仪。

2.有关红军长征的音像资料及相关设备。

3.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语例示一]

同学们,请大家一齐来读课本导入框中毛泽东的这首七律《长征》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最早见于1937年10月英国伦敦戈兰公司出版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编著的《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编《长征》。1938年2月上海复社翻译出版了中译本,更名为《西行漫记》。斯诺在书中说:“我用毛泽东主席——一个善于领导征战又善于写诗的叛逆者——写的一首关于这次六千英里长征的旧体诗作为结尾。”这首诗中概括了长征的艰难,赞扬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过,要想理解这首诗,还须学习长征的历史。

[导入语例示二]

(放关于长征的影片或者放一首长征组歌中的歌曲)指出:这是长征中的某个片断或关于长征中的某个人、某件事。提问:长征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事件?长征的原因是什么?长征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影响?红军在长征中都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二万五千里长征有没有什么特殊含义等。导入新课。

[导入语例示三]

同学们请看《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后面的自由阅读卡的内容。这里面提到了老红军黄镇的漫画。大致含义为黄镇在艰苦条件下仍然笔耕不辍。用手中的笔表现了红军战士生活战斗的情景。长征途中的风土人情、汹涌的大渡河、只剩下十三根铁索的泸定桥、寒冷的雪山、荒芜的大草地,都是他作画的素材。黄镇用几百幅漫画生动地记录这个他亲身经历过的伟大的历史事件。那么,黄镇在漫画中记录下来的长征是怎么一回事?卡中所提到的“大渡河”“泸定桥”“雪山”“草地”是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吗?这么恶劣的环境,红军是如何克服的?红军长征胜利了,有什么意义?等等,我们学习完这一课后,就会弄懂上述问题的。

[板书]第13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和红军长征的开始

1.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第一段内容,看完之后,请同学们提出问题。

[学生看书]……

提问三: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是红军进行长征的原因吗?

……

[教师讲解]从1930年冬到1931年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三次“围剿”。毛泽东根据敌强我弱的情况,采取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方针,干净、利落地粉碎了敌人的三次“围剿”。红色政权巍然屹立在中华大地上,同国民党政权对峙。

1933年2月,蒋介石调集军队50万人,分左、中、右三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蒋介石采取了逐次转移,各个击破的策略。从1932年6月开始,国民党主力就对湘鄂西、湘鄂赣、鄂豫皖三个革命根据地进攻,以解除红军对武汉的威胁。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再加上鄂豫皖根据地领导人张国焘和湘鄂西根据地夏曦的“左”倾错误,这两个革命根据地红军的反“围剿”失利,使中央革命根据地日益孤立。对中央苏区来说,尽管当时党内“左”倾错误占统治地位,王明等人剥夺了毛泽东对苏区军队的领导权,又强令中央苏区红军主动出击,攻打敌人重兵布防的地区,但周恩来和朱德抵制了王明等人的错误指令,采用声东击西,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歼灭敌军的战略战术,于1933年春,打破了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

[教师引导]从刚才对前四次反“围剿”的讲述中,同学们能总结出其中的共同点吗?大家可以讨论。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回答一:采用了灵活机动的作战方法。

回答二:不守成规、创新、根据实际情况决策。

回答三:从战略上藐视敌人,从战术上重视敌人。

回答四:用游击战和运动战的方法消灭敌人。

回答五:集中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回答六:诱敌深入,使其丧失警惕,抓住时机消灭敌人。

……

[教师讲解]同学们回答得都正确。在前四次反“围剿”中,红军的作战方针确实是非常灵活的。这一点,举一个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出毛泽东军事思想在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中表现出来的特点。在刘白羽写的《大海》一书中提到了毛泽东在动员军民打破敌人第一次“围剿”时写的一副对联。上联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下联是:“大步进退,灵活出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从这副对联中所体现出来的是机动、灵活、积极,而不是教条、死板、消极,故而前四次反“围剿”能取得胜利就不是偶然。下面,我们来对毛泽东战略战术的原则做一个详析。

毛泽东战略战术的重要原则是承认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由于敌军强大,红军弱小,敌军总是希望把红军包围起来吃掉。因此,战略防御问题成为红军作战中最复杂、最重要的问题。毛泽东认为,只有积极防御才是真防御,才是为了反攻和进攻的防御。这就要实行诱敌深入的方针和集中兵力、运动战、速决战、歼灭战等原则。

毛泽东指出:“围剿”和反“围剿”的长期反复,是中国内战的主要形式。当敌人举行大规模“围剿”时,红军一般的原则是诱敌深入,是退却到根据地作战。这种战略退却,是劣势军队在优势军队进攻面前,为了保存实力,待机破敌而采取的一个有计划的战略步骤,是红军最有把握打破敌人进攻的办法。

集中兵力之所以必要,是为了改变敌我之间的进退、攻守、外线内线形势。集中兵力,可以将敌军对我军的一个大“围剿”,改为我军对敌军的许多个别的小围剿。这样可以把“围剿”中的围剿,防御中的进攻,劣势中的优势,被动中的主动有机地发挥出来。处于劣势中的红军,之所以能屡败强敌,基本上靠集中兵力这一着。

打运动战、速决战、歼灭战是红军战斗的主要特点。由于敌人的强大,红军的弱小和物资贫乏,红军的战争必然带有很大的流动性,没固定的作战线。游击性的运动战是消灭敌人保存自己最好的战斗形式。红军游击战的基本特点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但走是为了打,逃跑主义是错误的。

红军作战必须是速决战。战略的持久战,战役的速决战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红军的情况是数量少,补给困难,面对的敌人比较密集,因此必须在战役和战斗上力争速决,旷日持久就要失败。只有每一战役每一战斗速战速决,迅速歼灭敌人,才能支持战略的持久战。

红军必须善于打歼灭战。只有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才能打破“围剿”和发展革命根据地。击溃敌军10个师不如歼灭其一个师。歼灭战不仅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且从物质上、人员上给红军以补充。红军力避打得不偿失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

[教师过渡]同学们,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是马列主义军事科学的伟大发展,它不仅可以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取得胜利,而且具有世界意义。但就是这样有价值的思想,却被以王明为代表的中共临时中央废弃不用,而且受到攻击。那么,王明“左”倾路线在军事上是如何体现的呢?我们通过第五次反“围剿”的事例来看一下。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小字内容。了解“左”倾错误在军事上的表现。

[学生看书]……

[教师引导]请大家把“左”倾错误路线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表现归纳一下。

[学生归纳]第五次反“围剿”开始时,博古、李德等人不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口号,命令红军强行进攻,接着是死守广昌,伤亡惨重。广昌失陷后,又分兵把守,结果是节节抵御,节节挨打。一年也没有粉碎敌人的“围剿”,被迫实行转移。

[教师讲析]同学们,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第五次反“围剿”的打法和前四次截然不同,前四次那种避敌主力,击其虚弱,大步进退,寻机歼敌的作战方法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销声匿迹,代之而来的是硬拚硬打,不计成本的作战方法。结果一败涂地。这一点,我们给它起一个名字,叫“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和长征刚开始时的“退却中的逃跑主义”合在一起,就成为“左”倾错误路线在军事上的三大特点。

下面我们看第二个小问题——红军长征的开始。

[板书]2.红军长征的开始。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把课本上第二段大字内容看一下,了解红军长征开始时的情况,然后复述。

[学生看书]……

[学生复述]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向湘西前进。一路上敌人围追堵截,红军拼死冲杀,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但人员损失过半。毛泽东提议不向湘西前进,因为敌人已经布好口袋等着红军前去送死,而向敌人力量相对薄弱的贵州前进,得到多数同志的支持。于是红军改向贵州,渡过乌江,占领了遵义城。

[教师讲述]同学们,前面我们讲到了湘鄂西、鄂豫皖两个根据地在第四次反“围剿”中失利的情况。1934年,红二、六军团在任弼时、萧克、王震、关向应等指挥下,开辟了湘鄂川黔苏区,以配合中央红军的转移和西征。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的兴国、宁都、石城等相继失陷,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的希望完全丧失。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等决定中央红军主力撤离中央苏区,突围转移。21日,中央红军连同后方机关共8.6万人,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向红二、六军团所在地湘西进军,开始长征。红二、六军团在湘鄂川黔边界展开强大攻势,策应中央红军。

长征开始后,博古、李德等人又犯了逃跑主义错误。他们没有向指战员作政治动员,很多人不明确进军目标。红军经过英勇奋战,冲破了敌人所布的四道封锁线,只剩下三万多人。蒋介石已判明红军的意图是到湘西会师,因此在通往湘西的路上,设置重兵。如果去湘西,红军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在危急关头,毛泽东提出了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的主张,得到多数人的支持。1935年1月,红军强渡乌江,占领遵义,把敌人的堵截部队远远地抛在了湘西。

[教师过渡]红军占领遵义后,中央在此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那么遵义会议的具体情况怎样?这次会议后红军原有的被动挨打局面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改变?我们学习完下面的内容后就会明白的。

[板书]二、遵义会议和长征的胜利

1.遵义会议  1935.1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看课本上关于遵义会议的内容,概括其中的要点。

[学生看书]……

[学生概括]①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②会后确定军事上由毛泽东、周恩来负责指挥;③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④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教师讲解]遵义会议上。博古首先代表党中央作了关于第五次反“围剿”的总结报告。在报告中,他为自己的错误辩解。接着,周恩来以红军总政委的身份作了副报告。他以大局为重,主动承担了战争失利的责任。同时,他还建议今后把军事指挥权交给毛泽东,从而把会议讨论引向纠正错误的军事领导这一关键问题上。毛泽东在会上发言,他精辟地论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深刻地剖析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根本原因,是军事领导人单纯防御的错误战略战术所致,否定了博古的报告。张闻天、王稼祥也相继发言,批评博古、李德在军事上所犯的严重错误,表示拥护毛泽东的主张。

会后,中央政治局常委进行分工,中央由张闻天接替博古负总责。后来,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作为最高统帅部,负责指挥全军行动。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实践,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从而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

[教师过渡]同学们,遵义会议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认识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这首先表现在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取得的伟大胜利中。

[板书]2.长征的胜利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根据课本上对遵义会议后长征历程的叙述,并结合红军长征示意图找出中央红军长征曾经经过的省份、山脉、河流、起始和终点及在每个地方发生的重大事件。

[学生看书]……

[学生叙述]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经过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损失过半,在毛泽东的提议下,由湖南进入贵州,攻占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河是遵义会议后首次改变被动地位的行动。打乱了敌人的围剿行动,然后在云南渡过金沙江。彻底摆脱敌人的包围。接着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又翻过大雪山,进入草地。出草地后,进入甘肃,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学生在回答时,教师同时写出板书]从江西、福建出发→渡过湘江→抢渡乌江,攻占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经甘肃到达陕北吴起镇。

[学生回答]回答一:恶劣的自然环境,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缺衣少食等。

回答二:还有悲观的、失望的情绪等。

回答三:还有红军内部的分歧和争议等。

……

[教师讲述]下面通过我的讲述,请同学们再结合地图,争取能对长征有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了解。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离开根据地进行长征,留下项英、陈毅等3万余人坚持根据地的游击战;红军主力86000多人从福建长汀、江西瑞金、于都分两路向西前进。王明左倾错误领导在撤退中表现为逃跑主义。出发前既不作深入细致的政治动员,也不做长途行军的准备,而且有庞大的后方机关和大批东西,致使红军行动迟缓,摆脱不了敌人。蒋介石为了阻止红军西进,在红军往湘西的路上,设了四道封锁线。等红军通过第四道封锁线后,人员损失过半,在危急关头,毛泽东提议向贵州前进并得到认可。1935年红军渡过乌江、占领遵义,中央在遵义召开会议,纠正中共领导人在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

遵义会议后,红军一反过去的被动局面,在毛泽东领导下,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急行军到金沙江的皎平渡口,用7只小船,经9天9夜,将部队全部安全地渡过了金沙江,把长征以来一直尾随的蒋介石军队甩掉了。从此,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并在彝族首领小叶丹的协助下,顺利通过彝族区,红军的先头部队袭击了大渡河边安顺场守敌,占领了渡口。大渡河水深流急,两岸是崇山峻岭,18勇士找到了惟一的一条小船,在惊涛骇浪中冲到了对岸,占领了敌人的阵地,渡过了一支部队,强渡大渡河成功。

红军长征的道路是艰难的,红军战士不仅受到敌人的阻截,而且有恶劣的自然条件这个敌人。前进的道路可谓十分艰苦。

(下面关于飞夺泸定桥和过雪山草地的情况,请同学们自己看书,而且可以搜集这方面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到达陕甘根据地的吴起镇,和陕北的工农红军会师。1936年10月,从川陕革命根据地出发的红四方面军和从湘西出发的红二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胜利会师,红军长征完全胜利。

附:红军长征示意图。

同学们,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红军的长征经过了赣、闽、粤、湘、桂、黔、滇、川、康、甘、陕11个省,越过了五岭山脉,湘江、乌江、金沙江、大渡河及雪山、草地等万水千山,走了25000里。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真正的前所未有的长征。

[教师过渡]同学们,关于长征胜利的意义,课本上只提了两句话:一是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二是红军长征的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大家看来,关于长征胜利的意义,还有哪些?请畅所欲言。

[板书]三、红军长征的意义

[学生回答]回答一:红军长征的胜利证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计划的破产。

回答二:中国革命的重心由东南转移到西北。

回答三:长征的胜利,是红军的胜利,是革命的胜利,它为党保留了一批骨干。

回答四:长征途中的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为后来人民群众的支援奠定了基础。

……

[教师小结]请同学们看投影。

[投影显示]

一、长征粉碎了敌人“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二、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克服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最后到达陕北不足三万人。但这是经过千锤百炼保存下来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精华。他们构成了以后领导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主干。

三、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广泛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布置作业]

参考答案:走过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11个省。

参考答案:湘江  红军在湘江与敌人打过一场恶仗,损失惨重。

乌江  红军1935年1月强行渡过,解放了贵州重镇遵义。

赤水河  红军声东击西,四次渡过,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金沙江  红军在皎平渡口渡过,从此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大渡河  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板书设计

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和红军长征的开始

1.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2.红军长征的开始

二、遵义会议和长征的胜利

1.遵义会议  1935.1

2.长征的胜利

从江西、福建出发→渡过湘江→抢渡乌江,攻占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经甘肃到达陕北吴起镇。

三、红军长征的意义

红军不怕远征难读后感篇五

一、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红军四次“围剿”的胜利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长征的开始。掌握遵义会议的的召开及其伟大的历史意义。红军长征的过程及意义。

二:能力目标

通过教师对长征是我们的失利、敌人的暂时胜利开始,变成我们胜利、敌人的失败而告终这一过程的引导,培养学生辨证地分析事物的方法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红军四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是由于执行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的作战方针的结果;王明“左”倾错误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了长征的原因。

②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中央的正确领导,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③红军长征是一个伟大的艰苦历程。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开始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的感情。学习人民军队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四:教学方法: 分组导学

分组:依据学生的性格、性别、能力、家庭背景等将学生 分为几个小组。

精心设计好适合不同层次学生需要的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 :

1.              由学生做复习小导师,复习:

(1)       南昌起义的时间及主要人物和历史意义;

(2)       “八七”会议的时间和历史意义;

(3)       三湾改编的历史意义

(4)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井冈山会师

(5)       国共对峙时期,中共的土地革命纲领

(6)       红色政权建立的时间和主要领导人

《老山界》《过雪山,草地》《飞夺泸定桥》

教师提问:为什么要进行长征?启发学生理解:在红军和中国革命处于危急时刻,为了保存革命力量,被迫长征。

4.              由学生讲解长征胜利这一幕,结合地图,明确红军经过的十一个省份:赣,湘,闽,粤,桂,黔,滇,川,康,甘,陕。

5.              由学生讨论长征的意义,教师归纳。

6.              复习小结: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学生抢答完成。

问题设定:(1)长征的背景

(2)长征的出发地,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两次会师。

7.              板书设计 :

一.              红军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

1.  长征的原因

2.  遵义会议

二.              红军长征的胜利

1.  艰苦的历程

2.  吴起镇会师

3.  会宁会师

红军不怕远征难读后感篇六

教学重点  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

学习过程

一、 复习指导

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二、自学指导

布置学生集体朗读“导入框•长征” 一诗,带着问题进入情境,阅读68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独立完成以下填空。

1、长征的开始:

(1)原因:由于          和         等人的指挥错误,红军第      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开始。

(2)开始:        年     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向        进军,红军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          ,但人员伤亡严重,只剩下三万多人。红军采取毛泽东的建议,向贵州前进,渡过          ,夺取贵州北部重镇          。

2、遵义会议:

时间 :

地点:

内容:

意义: 

3、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的路线:

四渡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           ,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强渡          ——飞夺             ——翻过       ——通过          ——进入         。

4、两次会师:     年    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与陕北红军会师;     年   月,红军三大主力在     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补充:查阅地图,了解长征由多只红军队伍进行,最重要的是红一、红二和红四三支部队。

5、意义:

6、活动与探究:查找地图

⑴、在地图上找出瑞金、遵义、吴起镇和会宁,并做好标记?

并在地图上找出这些河流。

河流 事件或作用

⑶红军长征途中,除敌人围追堵截外,还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⑷你认为长征精神是什么?

三、教师点拨

1、遵义会议在1935年召开,如何记住这一年?从1921年党的诞生到1935年,经过了xx年,从1935年到1949年新中国诞生,也经过了xx年。

2、比较这前xx年与后xx年党的历史,有什么重要变化?

四、巩固练习 

⑴这首诗是谁为什么事件而作的?

⑵写出该事件的原因和起止时间?

⑶该事件的转折点和胜利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⑷“三军”指的是哪三军?

⑸该事件的结果怎样,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

⑹结合本诗及对该事件的认识,谈谈你收到了哪些革命传统教育?

五、课后反思:

课题:红军不怕远征难      序号:16

教学重点  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

(一)预习案

1、长征的开始:

(1)原因:由于          和         等人的指挥错误,红军第      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开始。

(2)开始:        年     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长征开始。红军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          ,但人员伤亡严重,只剩下三万多人。红军采取毛泽东的建议,向贵州前进,渡过          ,夺取贵州北部重镇          。

2、遵义会议:

意义: 

3、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的路线:

四渡          ,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           ,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强渡          ——飞夺             ——翻过       ——通过          ——进入         。

4、两次会师:     年    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与陕北红军会师;     年   月,红军三大主力在     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5、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二)导学案

1、活动与探究:查找地图

⑴、在地图上找出瑞金、遵义、吴起镇和会宁,并做好标记?

并在地图上找出这些河流。

河流 事件或作用

⑶红军长征途中,除敌人围追堵截外,还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至少两个)

(5)大家讨论:什么是长征精神?

(三)练习案

⑴这首诗是谁为什么事件而作的?

⑵写出该事件的原因和起止时间?

⑶该事件的转折点和胜利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⑷“三军”指的是哪三军?

⑸该事件的结果怎样,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

⑹结合本诗及对该事件的认识,谈谈你收到了哪些革命传统教育?

学后小记(课后反思):

红军不怕远征难读后感篇七

我们的困难又算得上什么

在这本书中记录了长征途中红军战士历经的诸多战役,描绘了一幅幅深沉凝重的场景:伤亡惨重的湘江突围、波涛汹涌的乌江天险、意义深远的遵义会议、风云变幻的雪山草地……红军战士衣衫褴褛,腹中饥饿,却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坚定的理想信念战胜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他们翻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这些壮举,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红军长征需要令人惊叹的精神: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自我牺牲精神、勇敢奋斗、一腔报国热情……在长征中,遇到的困难数以亿计,但他们都顽强地克服了,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啊!他们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反而勇敢地与其斗争,终于战胜困难。

这让我想起了脍炙人口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他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逆境中,克服一切,放弃自杀的念头,投身到写作中去,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充满意义,他藐视困难,积极的人生观,勇敢、顽强,让他一次次创造了奇迹,他是万人瞩目的焦点,是众人学习的楷模。

海伦·凯勒也是一位这样的伟人。她从小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一直都过着无声、无光的日子,过着类似于与世隔绝的生活。但这些并没有打垮她,她在沙利文老师的帮助下,如饥似渴地学习盲文,最终考上了一所一流的大学。这是一个奇迹,但在这个奇迹背后,蕴藏了世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海伦·凯勒克服了自身缺陷,靠自己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让自己有所成就。在成长的道路中,她没有自暴自弃,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让自己得到令人满意的成绩。

回首过去,我们是否也做到了像他们一样?在生活中,我们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但缺乏这种精神来面对,我们要学会靠自己的顽强、坚持来战胜困难。当我们失败的时候,不能气馁,毕竟“失败乃成功之母”,多失败一次,离成功就近一点。要相信人定胜天,像红军战士们那样,即使有再多困难,也不能畏缩,凭借自己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获得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乐观地面对困难,别泄气,想想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你就会发现自己眼前的这个困难,根本算不了什么。

“红军不怕远征难”,我们少先队员同样要学习红军的这种顽强的毅力,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想想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我相信所有的困难都算不上困难,所有的困难也会迎刃而解。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
a.付费复制
付费获得该文章复制权限
特价:5.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b.包月复制
付费后30天内不限量复制
特价:9.99元 10元
微信扫码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 联系客服
Baidu
map